A24WLOTUS.JPG (4513 bytes)  试解《解深密经》的奥秘(2-2)
             
胜义谛相品第二
          (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一、前言()

据《成唯识论》、《大乘法苑义林章》等载:

(1)世间胜义:即指于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虚妄之法,而说真如胜妙之义。

(2)道理胜义:即指苦、集、灭、道等四谛;亦即观四谛之理,即为胜妙之义。

(3)证得胜义:谓证得二空真如之理,即为胜妙之义。

(4)胜义胜义:即指一真法界之理,唯有诸佛证知,乃胜义中之最胜义。

四者之中,前三者为「依诠谈旨」,故属「境界之义」;胜义胜义谛为「废诠谈旨」,故属「道理之义」。此外,此四者依次又称为体用显现谛、因果差别谛、依门显实谛、废诠谈旨谛。
 

以下据《成唯识论》、以及《大乘法苑义林章》所记载的,对这种四胜义作进一步的说明。

(1)世间胜义:什么叫世间的胜义?或者世俗胜义?即指于五蕴,就是指色、受、想、行、识五蕴身,非有非空。凡夫都讲五蕴不好、虚幻不实在,但是圣人祂是以五蕴身应真实缘,这样有没有错谬?不会错谬!因为祂能住胜义谛,所以真假等观,不怕五蕴虚幻,祂能够自在的、如实的去面对一切境。那凡夫为什么会虚幻?有两个,一个是遇缘起法,这就还是真实的,不能说它是错谬,错谬是在第二部分,妄心、妄执,所以入烦恼,这才是错谬,也就是初不觉时还是为真,觉后迷境,所以才是迷失的。凡夫的败是败在这里,他有没有色身五根?有,它照样有功用,但是它起功用以后会产生烦恼,此亦心不净所致。同样是看一个人,圣人祂有见性,凡夫他也有见性。圣人祂看到一个人就是一个人;但凡夫则会加上他的妄心:「这个人我喜欢、不喜欢」,这些心都冒出来了。圣人祂看到人就只是人,不做分别!

依此来看,五蕴也没有什么可怕的,甚至菩萨也须运用五蕴来化度众生,不能离五蕴;假若祂身也不去跟大家在一起,心也动不了,不想讲话,那祂要度谁啊?菩萨因为确实了解五蕴之虚幻不实,在修行过程之间,对五十种阴魔都能够控制,得到确确实实的自性,所以祂面对一切法,就无所谓真、不真的问题。而十二处就是六根进入六尘,六加六就产生十二法,如果再加你的六识,就变成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所以这里讲的,十二处、十八界等虚妄之法,而说真如胜妙之义。在修行你要观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是虚幻不实在,待修到「证得胜义」或「胜义胜义」,你回过来再进入世俗胜义里,也不会迷糊,五蕴身照样可用。这时候眼耳鼻舌身意,照入色身香味触法尘境,你于这十二处产生的心也已经清净,不会迷糊,所以能够去分辨很多的世间相。所以可知,真如胜妙,是从你十二处、十八界中,去显现出它殊胜微妙的真如功用。

菩萨不是不用,还是要用!用在那里?用在胜义就空空、无执着了;而用在世间胜义,用在跟世间一切众生在一起,度化他们的境界中,由于已经心清净、五蕴清净,所以照样可以用眼耳鼻舌身去感召众生的一切因缘,可以感知很多的事情。像有时候同学碰到障碍、心不见了,如果你是五蕴清净、六根清净,那么在清净中去观他这个人,你就会知道他这个人现在是怎样的不正常、该如何化解,这就是真如胜妙的功用。假如修行是修到什么都无知、无觉,那跟石头有什么两样呢?因此先要是你对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虚妄之法能摆脱掉,再来用你的清净觉,还是一样,该看的看、该听的听,这就是我们真如自性的功用。所以道理胜义也好、证得胜义也好、胜义之胜义也好,都要能用在世间胜义里面。
 

(2)道理胜义:道理胜义就是道路,要走对路。能求解脱的道路是什么?即指苦、集、灭、道等四谛;所以佛所说的法,都是能让你得解脱的道理,所以苦、集、灭、道四圣谛、十二因缘观、三十七道品、或者九次第定,一切修行的法都是属于道理胜义,亦即观四谛之理,即为胜妙之义。这里是举一个,没有举出全部佛法,我们知道这小乘法里面的名相、或者大乘法里面的心清净、神通变化等等的智慧,五眼、六神通、四无所畏、四无碍辩、恒住舍性、无忘失法,一切智、一切相智、一切道相智、一切三摩地门、一切波罗蜜门、一切陀罗尼门、一切无上正等觉等等的法,都是释迦牟尼佛所讲的,大小乘法都是道理胜义,让你证得清净,有道理胜义就有证得胜义。
 

(3)证得胜义:谓证得二空真如之理,即为胜妙之义。空也空、有也空,或者是我空、法空,究竟真如性起的话,是胜妙之义。所以道理是一种方法,去做了以后,就证得第三个证得胜义。证得胜义你要自己去体会。过去你是什么样子?烦恼无量、什么都放不下;现在懂得很多,一般人不懂的你都懂,一般人无法感知的你都可以感觉,但知道了以后你又能自在,那么你随时会发现自己在进步,进步的那个部份就是你证得的胜义!当然你不可能说成究竟觉、或者说是像阿罗汉、或者是八地菩萨那么殊胜,但你起码有一点感觉,知道自己在哪里有进步,进步的那一个法就是你证得的。从前有某些看不开的,现在看开了,那个执着放下了,你就可以反观自己现在和过去有何不同,这就是证得。有所得,其实又无有所得,但是你的执着会淡薄一点。
 

(4)胜义胜义:即指一真法界之理,一真法界唯有诸佛证知,乃胜义中之最胜义,这我们很难去体会,但是我们看佛经可以了解「一真法界」是什么现象,也就是在世间相中,不管世界有多高、众生有多少,你都跟他一如,没有两样、不能分割。所以众生界在佛心中,一切器世界也在佛心中,祂不必起心动念就可以感觉这一真法界,等于不必有什么起心动念就能了知世间相。一般的天眼通、或者什么通也好,都要用心念去产生它的功用;一真法界的如来不必这样,因为众生在祂心中,一切世界在祂心中,祂要起心动念干嘛?祂随时都可以看到,所以跟众生是不分别,这种境界唯有成佛者才可以了解。
 

上面四者之中,前三者为「依诠谈旨」,仅以设施还不究竟,所以讲它真正的义理。故属「境界之义」,过程之间有境界,有境界就是还有分离,你跟众生之间还有分离,你跟因缘现象之间还有分离。如果是一真法界就不是这样,一真法界都合在一起。众生就是佛、佛就是众生,众生起念佛心也起念,祂都觉知,这才是真正的、前面的方便。不管是世间相、或者是道理、或者是证得,都是在过程之间的修证,所以是一种境界。

胜义的胜义谛就是「废诠谈旨」,不必再方便说,直接讲一真法界,一真即真。所以起心动念就是真,不必再看,已经超越了六根六尘境,回到自性的心。像《金刚经》说:「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众生起心动念,佛也是起心动念,祂当然知道哪个众生在想什么,这才是一真法界,是没有隔阂的,不是境界的,是十方虚空一体的,众生相是如一的、没有分隔的,没有对境,这种一真法界,是要到最清净觉,心才能包容一切相。如果有一丝一毫不清净,就会隔绝一切众生相。我们虽然做不到令一切世间相融入你的心中,但我们还是要懂佛的境界大概是什么样子。所以佛、众生都是一体、没有分别的,这个才是一真法界。它是最后得到的真正的心地境界,所以说是道理之义。此四者依次又称为「体用显现谛、因果差别谛、依门显实谛、废诠谈旨谛」。

「体用显现谛」,体是空体,面对因缘起用会显现出真实的一切法、现象,所以刚开始的应缘起用每个人都有。凡夫也有遇缘起法的现象,问题是凡夫第一念真,第二念以后就假的,因为第二念以后就起分别,起了分别就说:「我喜欢」、「我不喜欢」、「我讨厌」……,什么心都来了。刚讲过,你看到一个人,人就是人!偏偏你还去分别是认识、不认识、我喜欢、我不喜欢,凡夫就是这样。但是圣者之体用显现谛,做到一真法界时,祂能够以自性去应缘,起一切法如实的现,虽起法但祂都能够安住自己的心,不再起心动念。

所以接下来讲「因果差别谛」。还不究竟时,世俗谛也有道理,胜义也好,世间胜义或者是证得胜义,都证有不同境界的果报,因为还没有超越这一切的真实相。像阿罗汉,阿罗汉祂解脱了,解脱没有错,但是祂是受阿罗汉不来受生的果报,那还是受报。你说须陀洹、斯陀含,七上七下人间来回七次才证阿罗汉果,这种果也是祂的果报。所以在道义谛、证得谛之间,所证得的境界不同,当然所受的差别因果也不一样,这还是有因果差别谛。而「依门显实谛」,对着证得胜义来讲的话,依各种法门会显现出真实不迷惑的这种解脱道理,也就是种种的证得。「废诠谈旨谛」,相对上面所讲的胜义之胜义,那就不必去讲方便法,直接讲如来心是怎么样、怎么样。

所以「体用显现谛」是对着「世间胜义」;「因果差别谛」是对着「道理胜义」;「依门显实谛」是修证之中的「证得胜义」;「废诠谈旨谛」是「胜义胜义」,各有其相对,只是解释之名词不一样,所用的名相不一样。
 

进一步探讨胜义谛深理,胜义扔先交饮paramārtha,又作第一义、真实义,系指胜于世间世俗义之最胜真实道理。即无相之所行,不可言说,绝诸表示,息诸诤论,超越一切寻思之境相,是谓胜义。据《成唯识论》载,胜义、世俗各分为三种,故立三胜义、三世俗。分别如下:

(1)义胜义:指成为殊胜智能之对象,即真如。

(2)得胜义:指证得之涅盘。

(3)行胜义:又作正行胜义,指趣向胜境行之无漏智。

以上相当于四胜义谛中之第四、第三、第二。
 

更进一步探讨胜义谛甚深的道理。胜义扔先交饮paramārtha,又作第一义、真实义。para是现象,真实义、第一义,系指胜于世间世俗义之最胜真实道理,即无相之所行。无相是观一切法无所有、不可得,无相不可言说,一切法就一切法,你不执着它、不演说它,你就没有罣碍。绝诸表示,息诸诤论,超越一切寻思之境相,是谓胜义。刚刚我们写的五字观「诸法本不生,自性离言说,清净无垢染,因缘等虚空」,这因缘等虚空,因缘不可得,虚空不可得,在在处处都在说明第一胜义谛的道理。你要学真正的佛法,要学第一阶段的不执一切相,不执一切相就是胜义谛,那胜义谛佛法的究竟就在这里。

所以《解深密经》第二品就标榜什么叫胜义谛相,让人了解就是要这么去修。还没有行菩萨道以前,就是这么去修;证到境界幻起就不要执着,证到世俗谛的这些人事物,尽量要能够客观不执着,这样你就是在学习胜义谛。据《成唯识论》载,胜义、世俗各分为三种,故立三胜义、三世俗。分别如下: (1)义胜义:指成为殊胜智能之对象,就是真如。这跟上面所讲差不多。(2)得胜义:指证得之涅盘,心清净永远的空体现起,不再有烦恼心现起时,就是涅盘境。(3)行胜义:又作正行胜义,指趣向胜境行之无漏智,你要走殊胜行,你就要用无漏智慧来走。以上相当于四胜义谛中之第四、第三、第二。
 

若配属于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等唯识三性,而立三世俗如下:

(1)假世俗:指无有自性之实体而唯有假名者,配属遍计所执性。

(2)行世俗:指一切迁流无常之有为法,配属依他起性。

(3)显了世俗:指真如之圆成实性,真如乃断除烦恼之依他起性,亦不含遍计所执性者。
 

刚刚我们讲的一切性有三性,遍计所执性、依他起(自)性、圆成实性等唯识三性,若相配属即可立三世俗如下。不要光讲好的,世间相里真实的一面也要讲,所以就有三世俗。

(1)假世俗:指无有自性之实体而唯有假名者,配属遍计所执性。如果不是因你自性而现起那个法的,那就是遍计所执性,就是不真实的因缘法。你去让这个法现起,就是没有因、没有缘,没有因、没有缘怎么会起法?你自己就让它起法,这种就是不真实的。像《楞严经》讲的,一谈到「梅干」,你就口水直流,光谈到梅干就流口水,你也没有吃到嘴巴里面,也没有真实的梅干,这就是没有因缘,是五蕴虚幻,让你的心念一想到梅干,口水就流,这种就是不真实的法。这就是此处所讲的假的世俗谛。你的妄想也是一样,过去的心已经过去了,但是事情发生以后,又自己在那边回想,借着回想进入那种情境--爱就爱的要死,恨又恨的咬牙切齿,明明当事人也没有在你面前,那件事也过去了,你还在想个不停。这种不真实的法,现在你的世俗里面的,就是虚幻的,所以这是假的,这是「遍计所执性」。

「遍」是无所不到,「计」是推理、是妄想、胡思乱想,然后「执」,执着这些心念事情都是真的,这就是遍计所执性。我们修行就是要断掉遍计所执性!你还没有修到有一点心灵通时还好,还规规矩矩地,眼睛看到的都是真的,耳朵听的也好像真的。但有时候你有一点灵通了,会感觉:「我的心好像感觉到什么;好像是真的?」其实不真!是你妄想心认为真。许多人都有这种毛病,这是遍计所执性。甚至一碰到障碍,更会认为是不是哪个人在做法害你,突然间就胡思乱想,还越想越真。哪有谁害你?人家吃饱太闲是吧?都是妄想!但有很多精神不正常的,大概都犯了这个毛病,将虚幻不实误认为真,而且都讲得很有道理、理直气壮的:「我的直觉没有错!」这些都是遍计所执性,是虚幻不实在的假世俗谛。
 

(2)行世俗:指一切迁流无常之有为法,配属依他起性。迁流不息、无常的有为法,这类法是真的,是众生之间的因缘在进行间所现的有为法。所以产生「依他起性」--「依他」是依外在的因缘,「起性」是起我们的自性相应。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依外在因缘,起自性相应。所以眼睛看到一个人,还没有产生喜欢、不喜欢的念头以前,只有「我看到这个人」的这种因缘法,这叫做依他起性,是自我起见性看到这个人。圣人就是在这里与凡夫不同。凡夫会接着想:「这一个人是我认识的(或不认识的),是我喜欢的(或不喜欢的)」,接下去纠缠在「这个人我喜欢,这个人我不喜欢,这个人怎么样、怎么样……」一大堆的念头中,住在妄想境中。

而圣人祂依他起性以后,是安住这个心,不再动念,觉是觉了,觉知这是人、这是一个什么东西,以后就不再加入妄想习气。所以依他起性还不错,依他起性是第一阶段;接下去如果遍计所执性又黏上来的话,那就是凡夫,所以假世俗谛是不真实的法、没有因缘的法。行世俗谛,是依他起性所产生的法。一般人都会进入遍计所执性,对事物都有所执着,尤其是还不清净时,会以内心的感觉,来判断对于某个人、某件事等等的一些看法,这看法就是遍计所执性。上面讲过,「自性离言说、绝诸表示、息诸诤论」,哪里会起心动念?不可能会起心动念!
 

(3)显了世俗:指真如之圆成实性,真如乃断除烦恼之依他起性,亦不含遍计所执性者。既然是显了世俗谛,当然不能有遍计所执性,你面对一切外在人事物时,圆成实性也照样显出那个境,但是没有烦恼了,仅用依他起性来认知它,然后更不带有遍计所执性,这就是圣人的境界。所以不是不知,是知了以后又能够安住,既没有烦恼也没有执着。如此你分层次去看,生活在人世间里面,对哪件事、哪个人,怎么看都不会跟你有什么关系。甚至如果你能感受到鬼神的话,对哪个物(鬼神就是物,佛所讲的物不是讲东西,讲东西时才是指东西)、哪个非人、哪个看不到的人,虽看不到但你能够感受到,那时照样也不会有罣碍、不受它影响,如此即是显了世俗。

如果你没有办法只做到依他起性或者圆成实性的话,你还是凡夫。或者,生活在人世间的境界者,看到的就是人,周边所发生的就是世间事。佛陀说我们世界是「五趣杂居」,但你察觉不了「五趣杂居」的境况,你看来看去只有人、只有畜生,其它看不到,因为天神在天上,而鬼神、恶鬼也看不到,地狱又无法体会,不知道在哪里,所以显现不了世俗的一切相,只显现一半。能够显的,都已经不是普通人,都是有修证的了。换言之,用依他起性应缘,不落入遍计所执性,就没有喜怒哀乐等等的烦恼相。所以有修证之间,断除了烦恼,用圆成实性就真如现一切境。
 

以上相当于四世俗谛中之第一、第二与第三、第四。而三世俗尽摄入依他起性,而谓胜义为圆成实性。另立三世俗,即:

(1)世间俗,指无有实体,唯依假名而立之物,例如田、家等。

(2)道理俗,指依于蕴、处、界等之体而立者。

(3)证得俗,指依于四沙门果等趣往菩提之道而立者。以上相当于四世俗谛中之前三者。
 

以上相当于四世俗谛中之第一、第二与第三、第四。而三世俗尽摄入依他起性,上面所讲的三个世俗都是摄入依他起性,所以依他起自性就是依外在的因缘起你的自性。如果假世俗是妄想、是虚幻不实在的因缘,还是依妄因缘产生一切妄法;如果你能够摄入依他起性的话,你已经有圣人的样子。而谓胜义为圆成实性,这个是以你实际的自性,能够如实的应各种因缘,又能够安住你的心不入烦恼境,这是佛性依圆成实性显现。另立三世俗谛,即:
 

(1)世间俗─指无有实体,再用圣人眼光来看,我们世间的一切人事物,都没有实际的实体,没有实体就是因缘假合,和合而成的,所以既然没有实体就不会长久,唯依假名而立之物,例如田、家等,一切世间相都一样,没有实体,只是一个假名。
 

(2)道理俗─指依于蕴、处、界等之体而立者,是指依于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等体而立的。修行的人进一步要认知,不是只有世俗谛的虚幻,认知以后才好修行。
 

(3)证得俗─指依于四沙门果等趣往菩提之道而立者。以上相当于四世俗谛中之前三者。这四沙门果,指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要证到这四果,都要有种种的修证,没听过这个道理的人,不知道要修的是什么,但不知道就没办法下手,所以要先把这个道理、这条道路弄明白。
 

初果须陀洹,能够断三结使,三种毛病。第一种是身见,所以要破除对身体的执着,且身体破不了就免谈;第二种是禁戒取,所以对于不正当的戒律不要执着,对于正当的戒律也要修到不自怯,不要执着,不要变成一种心理障碍;第三种是疑心病。断这三结使才能够证初果须陀洹果。不是你光有什么通、有什么心通、有什么怪力乱神的能力就行。有什么通也没有用,这三个毛病没有断,就没有得果位。这须陀洹是心有一点清净但不够清净,还要天上、人间七次来回,才能够证阿罗汉。

二果斯陀含,也称一来果,是再一来就要证阿罗汉果,但祂一生到天上就要好久好久。要先淡薄三毒——贪、嗔、痴,断是不可能但至少要淡薄。淡薄是虽然有念但不会去做。所谓的痴,就是不明因果,对于因果的道理不清楚就叫作愚痴。痴怎么淡薄?表示纵使不深谙因果但也知晓有因果之理。因果的背后实况看不到,比如说「你为什么来出生做人?」那个因搞不懂,更久远劫的前因,甚至连阿罗汉、菩萨祂们也未必懂,只有佛才懂。又比如说你做过哪一件事使你受了什么果报,这我们也无法懂。有些人顶多能观某某人下一世还是出生做人,他只能看出这样,但佛不是这样,佛能讲出:「你是做哪一件事,种了这个善因,让你得到出生做人的果报。」祂也可以跟你讲清楚:「你做哪一件事,值得你生到忉利天去。」所以你一生之中做了无量千万亿的事,光今生就要受多少轮回之苦!每一件都是一报一报,没完没了,所以来受生就会迷糊掉,都是这个样子。

三果阿那含果,是不还果,祂不再来人间,要断五下分结。五下分结就是上面提过的六个中去掉一个——「身见、禁戒取见、疑心病、贪、嗔」,没有包括「痴」。这里要去掉愚痴还不可能,因为能够看到因缘果报的根,是要到阿罗汉,在阿那含还看不到。阿那含已有五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但祂的宿命通只知道出生去哪里,而看不到出生至那里的那个因。很微细的行阴,祂还搞不懂,所以只能证到这里。阿那含有五天,五净居天就是在四禅天上,比较高天的祂智慧锐利,可以在天上直接证到阿罗汉果,不必来人间;故阿那含在《金刚经》被称为「不来」,这是比较利根者。但如果是在比较低阶的第一天、第二天,也许还要来人间。来人间者,祂也是当生证阿罗汉。

四果阿罗汉,要断「五上分结」。所谓「上」是上等的、不好的结缚,也就是微微细的,在心里起灭起灭很微细的,虽没有去行动,但也是个毛病,也是不清净!第一个,是色界天禅定的毛病、结使,要能断、要摆脱得了。第二个,修到无色界天,这结缚祂也不去执着。第三个,我慢,阿罗汉还没有证得以前,每一个都会有我慢心。再来第四个,掉举,心感召众生心时,如果安不住,就会起心动念;像有些人有心通也一样,心通知道很多事又放不下,就会掉举,也就是七上八下、罣碍不断。以前你什么都不知时,还可以傻傻的都不知;等你知道未来会怎样、怎样,如果是不好的,你在那里「皮皮剉」、「剉着等」,定力不够,反而糟糕,所以这种毛病也要断除。第五个要去掉根本无明,无明心要灭。这五个都灭的话,就是断五上分结。

所以佛祂的程度是心完全清净了,连这种起灭、起灭的毛病都没有。有时候你说:「我不生气。」表面上不生气,但这个心又有一点不甘愿,不甘愿的那个,就是极微细的习气。所然表面没有生气,但是心内不以为然,不清净、有毛病就是这样。我们学佛法要看自己清净、不清净,要仔细的去思惟。像《金刚经》讲的六十个心、三妄执,每一妄执就要修一大阿僧只劫,一个「阿僧只」是多少时间?是一乘以十的五十一次方,然后一「劫」为一万六千八百万年,要这么久的修行。在三大阿僧只劫中依序断去粗妄执、细妄执、极细妄执。第一阿僧只劫断粗妄习,第二阿僧只劫断细妄习,第三阿僧只劫断极细妄习。哪那么好修?所以为什么要修三个阿僧只劫,不简单!但是密教里面有跟你讲说,如果你今生可以接触到密法,那从极微细这里修,虽然你是粗的细的还在,你仍有可能从这里直接修。

2008.05.07讲于法尔)


[ 解深密经》选读 ] [ 经典选读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