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  试解《解深密经》的奥秘(1-64)
          (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一、序品()

诸圣所证得的功德相(菩萨的功德相)

「远离一切声闻独觉所有作意。」(续)

《俱舍论》将作意分为三种:(1)自相作意,谓观某物有独自之相(自相)时之作意;如观色有变碍之相。(2)共相作意,谓观四谛之十六行相是共通于诸法之相时之作意。(3)胜解作意,即作不净观等种种观想时之作意。又欲界有闻所成、思所成、生所得等三种作意;色界有闻所成、修所成、生所得等三种作意;无色界仅有修所成、生所得等两种作意。

上回说《俱舍论》将作意分成三种类型,这里再细述内容,即:自相作意、共相作意、胜解作意。自相作意,谓观某物有独自之相(自相)时之作意;如观色有变碍之相。佛法中称物质叫做色,物质的特性、色相是「变碍」的,亦即在同一空间中,物质间是相碍的,且因为有碍,所以更有变异;而作意观某物独特之自相,即是自相作意。共相作意,谓观四谛之十六行相是共通于诸法之相时之作意,四谛即苦、集、灭、道这四种正确无误修证解脱道之真理,且四谛各有四种差别相,故于其时所产生之行相,共有十六种,是共通于诸法之相,行者这么作意来观它的时候,就是所为谓的共相作意。而在自相、共相作意之中,如果能够悟得真理的话,就进入殊胜的境界。

胜解作意,而所谓胜解作意,即作不净观等种种时之作意,也就是对于不净观,或者是数息观,或者慈悲观,或者苦集灭道四圣谛,甚至于十二因缘观,三十七道品等等的,你起观,从里面去思维,然后观照,起思惟观照就是作意才能思惟观照,这样一来可成就殊胜的境界,得到般若智慧。《大般若经》讲观一切法「无所有、不可得」,那你这么去思惟:为什么要观它「无所有、不可得」?不从自相、共相上去思惟,从你不能执着这些法,以实相观它等等,这么来作意观之,慢慢你就有证得实相观的能力,这种就是胜解作意。

又欲界有闻所成,思所成,生所得等三种作意,若说在欲界里面,在我们人世间这个欲界,或者欲界六天,有三种作意。「闻所成」,有声响,你听到声音起心动念分别,就是作意,就是闻所成,等于是你听了然后有所成就听能力意解其声。「思所成」,你用第六意识心去思惟、去想,就是要作意,作意就有所成,亦即你透过思惟而有所成就。然后另外一个是「生所得」,所得,得到的得。一切法生,因缘而生,所得一切法,你要认知它,当然要作意,所以作意就能够体会法生法灭的道理。那为什么这些有胜解的作用?就是你听归听了,不执着;思,可以思惟,但是不会迷惑;且于因缘所得一切法,你能够体会、能够作意的了解,但不去执着。故这三类都属于欲界胜解的作意。

色界有闻所成、修所成、生所得等三种作意,那在修禅定的色界里面,你要能够得禅定,在你六根还可以起作用之间,见闻、觉知、了解,这叫「闻所成」。然后「修所成」,你要去修你自己的执着,所以这时候,就在你入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各境界之间,去修断五盖,然后觉观能够慢慢的超越,超越这些觉观,就是在修。比如说在喜俱禅,你不起心喜心相应,这样子就进入乐俱禅;在乐俱禅,身体起了觉受、有乐感,但若能够思惟、不执着,那这样可以超越而进入四禅。对这些,心里能放得下、不执着一切境,就是所谓的胜解。另外「生所得」,不是只有对人世间的种种见闻觉知,而是可以进一步的用自性感召十方缘,或者感召十方佛剎土。这是在色界四禅的时候,慢慢所现起的因缘,那你也进入胜解作意,当然就慢慢形成五神通,当然这些还是由有所作意而成就的法。

无色界仅有修所成、生所得等两种作意。那它讲这个,最后无色界仅有修所成、生所得这两个作意,没有所谓的闻所成。因为无色界没有六根,纵使六根要有的话,也是只有第六意识,前五根之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是没有的,等于说这五识不具有功用,所以只有心。修证到无色界的人,他是没有根,所以他不能够见、闻、觉、知,只用心感!所以,他只有修所成跟生所得这两种作意。心念应缘的时候,还是会起种种的法相,如果习气还不灭的话,习气会加进去,所以这时候,是要修断我们的习气。另外,如果是自性产生特殊功用的话,能够了知人世间、或者是三、四度空间的众生因缘,于其所起的法,他也可以感知,那个感知之间,能够胜解作意,就能够安住此心。所以,简单讲的话,在胜解作意间,自性还是会有作意缘、起觉知,慢慢从不净让它清净,从执着让它不执着,这样就是在修。所以胜解作意之间,有觉知、解脱的意味在里面。

 

菩萨于下列七种作意方能离欲,即:了相、胜解、远离、摄乐、观察、加行究竟、加行究竟果等。上述之中,胜解adhimok=a是谓胜解于决定之境审决时,始能称其为胜解。若于犹豫之境,心存疑问,无法审决,则无胜解,故非遍行。所谓加行prayoga,旧译方便,即加功用行之意,乃针对正行之预备行。

菩萨于下列七种作意方能离欲。七地以前的菩萨都要继续修行,微细习气淡薄之余,还是要继续地用功,所以,菩萨祂还是有所作意。即:

第一个,了相:此跟一般人具有的功用一样,所谓了相,就是「了别形相」,乃了知、了别这因缘起了什么相,要了知、了别其相,这个就要作意,如果你不加以分别就没有了相的作意,例如你看到一堆人,如果不故意去看是什么人的话,那就是不起作意。

第二个,胜解作意,有认知实境又有能力不执着,得到殊胜的这个见解。这部份下面还会再细讲。

第三个,远离:殊胜见解起,当然可以做到远离作意;如果你迷糊掉的话,就不知道远离,没有胜解就没有远离这作意。所以你有殊胜的见解以后,对于不好的、习气毛病的种种法,那你就可以做到保持距离。像一起念、起心动念,你说:「不要妄想!」它也可以不再妄想。这些都是你自己本身要能有胜解,才能够远离。

第四个,摄乐:胜解远离以后,当然好的境界会现,像至初禅有觉有观,二禅喜俱禅,心生欢喜,三禅乐俱禅,四禅一境性。哪一个境界现了什么,你都能够摄受其乐。初禅是有觉有观,但因为是未到地禅,所以定还不够;到二禅就喜心发起,心会发起欢喜心,这是对心来讲;三禅是对身来讲,身会起快乐,会摄受这种乐。以后还会提到菩萨之「广大法味喜乐所持」功德相,乃法乐所住持,更是乐摄种种禅定乐或身体愉悦的快乐。

第五个,观察:另外作意还用在观察,因为菩萨不是说安住此心就好了,还要善于观察一切因缘,祂要观察就要作意,作意才能观察,无论这观察是被动的因缘来起观察,还是主动要起心意念观察,都是要起作意,不然怎么观?例如你思惟哪一件事,或者要想看看哪一件事,却不起作意,当然无法起观察;起了作意就有观察作意缘。

那第六个是加行究竟。菩萨当然要往前推上无上菩提的路,所以,种种界地之间都要有加行,可以说是地地加行。这加行是密教所用的名词,瑜伽师也用这个加行,那什么叫加行?即加功用行之意,乃针对正行之预备行。如果用梵文prayoga来讲就比较清楚一点:pra有准备、前加行之意,yoga则是瑜伽。瑜伽就是种修行,修行要违逆啊,违逆你的习气,才能成就!以此作意,令它违逆你的习气;如果总是顺从自己的习气,要怎么修行?

譬如你很怕身体痛苦,那你做一些瑜珈术中超难的体位,拉筋啊、或者是肢体扭曲怎样的,把这种痛苦加在你的肉体上,而你的心要去忍受这种非正常姿势的痛苦,然后把痛苦慢慢的转换成舒服,所有的yoga都在做这个工作。那这个pra有准备工作的意思,你在正式做yoga工作之前,准备工作是什么呢?比如说你要去拜大礼拜,你说:「大礼拜还不简单?会拜就好了!」会拜,但是你身体能力不够,是吧?所以还要先做加行,什么样的加行?就一天先拜一百拜,如果一百拜拜不到,五十拜也好,接着再第二天拜一百拜,第三天拜二百拜,第四天拜四百拜,这样慢慢增加拜的量,到最后终于可以拜到一千拜。好,那刚开始拜一千拜总是觉得很慢,拜的很慢,但你要在二个半小时之间拜满一千拜,这样才合格,那这个要不要练习?有哪个人是开始一下子大礼拜就拜满千拜的?通常是一开始时都拜不好,不知道怎么拜,所以一切法在正式开始之前的学习工作,都叫做加行,prayoga

又譬如你要持咒、学真言门,但你这个脑筋都不开、舌头转不快,那怎么持咒?一般以为念一念就是在持咒,不是那么简单,你要了解,像「持咒仙」是嘴巴念、舌头念、然后有时候心念、有时候「光念」,用光一扫就念完了,这才叫持咒仙。所以我们在<楞严咒>里面有看到,要礼敬持咒仙,祂们持咒已经念到有很不可思议的能力。所以为什么学密法、学真言要十二年?先用十年、十二年,叫你搞懂,然后你念咒才能渐渐念的溜。像有一同学有去某禅林道场,参加准提禅修,那念念念,念到最后几天,感觉这个舌头不是他的,是菩萨已经抓他的舌头在里面咕咕乱转,他说念出来的咒语就是不一样,一般人的能力哪里有舌头这么溜的?不可能!而且是在口腔那么小的空间这么念。一般所谓金刚持是小乘持,真正金刚持不是这样,是牙齿合着,嘴唇也合着,在一个舌间范围那里动,发出你这个心声,这么地持咒。你们如果慢慢的学这种持咒法,就会体知;这个都是要学的,不是说光嘴巴念念,念念咒语就是在持咒,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这叫prayoga。所以,这里慢慢地你要了解加行prayoga是什么意思。

那加行究竟方面:要得到究竟一个法,你要做加行;你要究竟一个功法也是要练习,这就是加行;加行后得最后究竟。一般人讲加行是在讲修行的境界,修行境界在加行位的时候,主要在讲菩萨。地前菩萨这十回向位满的时候,要有四加行,「暖、顶、忍、世第一法」这四个加行,这个暖你就可以跨入登地菩萨,进入十地中。

第七个,加行究竟果等。那一般在果位上作意缘,有加行究竟果,你要去满足「暖、顶、忍、世第一法」这四加行法,那你都是要作意,不作意就不能够成就。

上述之中,胜解adhimok=a上面所讲之中,胜解的梵文为adhimok=aadhi是在……上,mok=a是有解脱、了解的意思。是谓胜解于决定之境审决时始能称其为胜解,决定的境界能够审慎的去决定,这样决定便叫做胜解如果你没有很强的智慧去决定说这样就是那样,你还犹豫不决的话,就不能叫做胜解。像你说空,空是什么东西?你要证到空,你要绝对地能够摆脱烦恼,否则就不能叫胜解。目前你对空的胜解根本是理论上的,但假如说你碰到障碍来的时候,没有被它抓住而且身心都能自在,这样的话就是胜解,你对空已有胜解!如果你说:「哎呀!空哦?大概是什么都没有!」偏偏业缘来的话你就是会受它影响,或每一次业缘来的时候,你都被搞得乱七八糟、心慌意乱,那就是没有真正的、绝对地悟到空,这样就是等于你没有胜解。

所以,胜解要稍微了解,这个胜解的作意缘是很自在的,你要有这样的能力──当障碍来时,你就自然生起空的胜解去面对它,不执着;或者如果这障碍它一直要逼着你起灭起灭相应,你又能够警觉,这样才算证得了胜解的空,也就是有绝对性的把握,亦可说是决定性的悟到空。有时候,菩萨或者是路过的这些圣人看见你,就暗忖说:「啊!这个人在修行。来考考你,跟你玩玩看。」于是故意逼着你起念,发现:「咦?你不起念!」不起念?好,再来要强迫你起念,结果你就起念了,但是你随即有所警觉,以这个念观照它,不要继续动念下去,果真到最后不了了之,念就息掉了,如果念能息掉的话,就表示你没有被影响到。因此你对于这个《般若经》的道理,不能光说:「我都懂啊!」懂是懂了,但做不到就不算有胜解的作意。

若于犹豫之境,对于还没有决定的、存疑的、不清不楚的、暧昧不明的境况,心存疑问无法审决,你没有一种绝对的信心、悟力去面对那个境的时候,则无胜解,就不能叫做胜解。所以这里一直在谈作意之间,我们修行人最重要是胜解作意,若胜解以后,就有定、有慧一直出来,故非遍行,所以胜解,它说非遍行,遍行是遍一切处一切时一切地都有的,如果遍一切处的话,应该是在欲界众生就有了,但欲界众生间有胜解的境界吗?没有。但是在色界、无色界禅修得到的胜解作意的能力,凡夫根本没有这种胜解作意的能力,所以它不叫做遍行。遍行也是唯识「五位百法」里面的一个名相,遍一切处、遍一切时、一切地,地就是九地,修行过程之间垂直上去的有九个境界不同。

在这里讲的加行prayoga,旧译称作方便,刚刚已经解释了prayoga,这个新译就是加行,即加功用行之意,增加功用行。「功」可谓之比较锐利的、比较立即的,然后这个用心、这种行为叫作功用行;这个「加」可以说增加,增加功课、增加作为、增加动作、增加什么,都可以叫作加行。所以加功用行之法就是叫作加行。乃针对正行之预备行,你开始要做正行的时候,因为功夫不够、理论不懂,或者技巧还没得到,所以就用加行去建立你基础的身心状况。像密教里面,要拜十一万拜的大礼拜,这是初步的,然后拜完了再拜三十万拜的大礼拜,总共四十一万拜加行圆满。在拜的过程之中,身体气会通,然后你的脾气、习气会淡薄一点,淡薄一点才能接受这个密法。这密法,难道说嘴巴念咒就是密法?不是!是要你的心地跟佛的身口意三业能够合在一起,所以你若没有初步的清净要怎么做到啊?好比说拿一个烂泥巴怎么可以跟佛靠上去呢?不行!所以你要去加行、加行,这样自己用功、用功,让心清净一点,佛菩萨才能够来加持你;如果差得太远,根本都引不起诸佛的警觉。

各位渐渐在学密教,有些名词要一一去弄懂。像密教里面有四种法,其中有一项就叫警觉,警觉等于像是说──你不注意,我要让你提起注意!比如你要叫某人,或你要跟他讲话,你起码要叫他的名字,然后他才警觉:「喔!你在叫我,要跟我讲话,要跟我谈什么事。」所以你若要诸佛菩萨化起加持身来加持你,那你要持咒,要用祂的手印,你要知道怎么引起祂对你的「警觉」,祂对你警觉以后才会加持你。否则芸芸众生那么多,如果不给祂一个我们叫做作意缘的话,祂不会在意你。这样的历程就是所谓的警觉。当然警觉也有警觉自己的,即是提起正念不要胡思乱想;至于警觉诸佛菩萨,则是希望祂起加持身来加持自己。

 

显密教对作意内涵不同,显教胜解作意,系指心有所警觉之精神作用。《俱舍论》载,凡与不净观、四无量、有色之解脱、胜处、遍处等之观法相应之作意,均称为胜解作意。此作意因已离实体作意,仅依智解作意观想,则称胜解作意。例如观想净土之庄严,即属胜解作意。又因显教观法中,所观之对象不限于实物,如俱舍之七十五法中,其大地法中之作意心所,即有自相、共相、胜解等三种作意之说。

显密教对作意内涵不同。显教胜解作意,系指心有所警觉之精神作用。显教是这么讲,你自己的心起了警觉心、起了正念,我们有时候说提起正念,提起正念就是警觉,正念一提起就有一个觉知,这觉知心可以观照到起心动念与念起念灭,亦可观照到不起念时的空境,空境中还感觉有一个觉知存在。这就是正念觉知所具有的功用,亦即是作意。如果你没有作意的话,起心动念你都不在意、不警觉,那当然你内心乱糟糟啊,甚至你也不知道自己乱糟糟,起心动念间你都搞不清楚它在想什么。一旦你注意它有在想、为什么有在想,你这么一注意它,它就不敢再想了。有时候这个心很奇妙。所以这个是作意,胜解作意有这个作用,你知道了,你可以看着它,然后它就不敢再胡思乱想,此乃警觉的精神作用。

《俱舍论》里面有记载,凡与不净观,不净观是禅修的人在观身不净,把还没死的身体当成死了一样,然后观它死了之后就会开始瘀青、流脓血、然后会膨胀啊,然后会长蛆虫吃掉你的肉啊,然后剩下白骨,这么去观,无中生有去观,这就是一种作意。四无量,四无量心──慈、悲、喜、舍。有色之解脱,此解脱是色界天的天神所修的禅定,还有神我身的,这种解脱是有余依涅盘,像这种人修到心解脱的话,因为还有一个身,所以祂修的涅盘叫有余依涅盘,有余是指依旧还有一个剩余的、可依的身,当然还有身者其实就还有余习,余习不可能尽,这个习气都在,这是色界天的,阿罗汉也是属于这一类的。胜处,解脱法里面,四禅上去,有一个八胜处,八胜处有时叫八背舍,能够背离这些身心的执着,叫八背舍,然后再上去乃九次第定。

遍处,然后十遍一切处,十遍一切处不是说心或者身到一切处去,是你的心可入种种的色,这里的色是颜色的色,可入种种的色彩,你要进入红色、黑色、白色、黑白混合的灰色、或者什么样的各种颜色,你都可以进入,修到这个心变化无量,种种光都可以在里面。所以,为什么佛可以发百宝光?因为祂心清净纯洁,所以这个光跟这个光交错,祂不会迷糊掉,不会散掉,不会两个中和,不会!所以佛的光是非常纯净而不灭,且不互相留碍,那是非常不可思议的,有没有看到什么光在交错后就变成另一个光颜色的?不会!原来的色就是原来的色,所以,你在修九次第定完了以后,再上去十遍一切法的时候,你的心可以入一切颜色里去。等之观法相应之作意,像这种都要作意,你要去练啊,你要练的时候,不作意怎么练?所以,在世间的禅定里面都是用心,像这种作意,那叫做作意,观法相应的之作意,显教的均称为胜解作意。

此作意因离实体作意,离实体,没有一个实际的体在那边要起作意,仅依智解作意观想,都是用心无中生有这么去观想观想,幻起了一切相,所以说,则称胜解作意,这种才叫做胜解作意。无中化有,有中化了以后又变没有,这虚幻不实在。例如观想净土之庄严,即属胜解作意,例如在观想净土的庄严,既然庄严就是纯净没污点,没有不好的种种,那这个虚空就是最纯净啊,没有种种东西,像这种庄严你怎么去幻起一个实体?没有。又因显教观法中,则所观的对象不限于实物,所以,无之中无相的庄严才叫做胜解作意用观想去空无的净土,没有一个实际的净土,只是一个清净庄严的无相,这些都属于以胜解作意来做到。如俱舍之七十五法中,其大地法中之作意心所即有自相、共相、胜解等三种作意之说。譬如说俱舍之七十五法中,其大地法中之作意心所,即有自相、共相、胜解等三种作意,已如上面之说明。

 

然于密教观法中,所谓作意者,系用真实作意观法,其中以悉昙、尊像、三昧耶形等实物为对象作意者,称真实作意。密教观法又可分为自相作意与共相作意;自相作意系观想所观物之个别性,共相作意则观想该物之共通理法。

然于密教观法中,那密教的观法中,所谓作意者,什么叫做作意?系用真实作意观法,有一个真实的对象让你去观,其中以悉昙siddha3、尊像(佛的法相),不管是图像或者是雕刻的像,或者三昧耶行Sa3aya等实物为对象作意者,称真实作意。三昧耶行就是代表这尊佛具有的对象,譬如说宝剑,或者是一个金刚杵,或者是手没有拿东西但比了一种手印,这都是三昧耶行。一般你看三昧耶行,就知道这是什么佛、什么菩萨,要不然我们后世的雕刻者,要雕一尊佛像,往往都雕不成三十二相,并且哪个人雕的就会像哪个人,因为那个人自己摸摸看看久了,会把它雕成自己的脸相。以前我们这一尊雪山苦行六年的释迦牟尼佛圣像,所雕刻成的面貌,就跟雕刻匠自身的相仿,我们去请的时候,祂的样子就跟工匠很像,因为雕刻师看自己的脸看惯了,所以,雕刻出来就是那个样子。

所以要怎么去分别哪一尊是哪一尊?你看雕了一百尊不同的佛像,样子都差不多,但却有不同的名称,所以要用各自的某个特殊形状来代表。比如说你看药师佛,祂就结这个印,这就是药师佛的标志,有时候称三昧耶行,标示出其特有之标志。你说有的阿弥陀佛圣像是结弥陀印,那就这是祂的三昧耶印、三昧耶行。它这里讲的:观悉昙siddha3、或者尊像、或者是三昧耶行等实物为对象作意者,称真实作意。上面大概讲胜解作意,都是没有实境而这么去化的,这里讲的则是真实作意。

密教观法又可分为自相作意与共相作意;那它自相作意是什么意思?自相作意系观想所观物之个别性,一个对象有一个对象的个别性,共相作意则观想该物之共通理法,现在你学过悉昙,跟你讲就比较简单好懂一点,比如说以ga为例,里面有a(阿),所以ga看起来是它的个别相、个别性,但如果以这个a来讲,则是共通相,我们说a是从字义来观它,一切法无所有不可得,这样就是密教的看法。所以,你看这尊千手千眼观音手中所持,即种种不同的法器三昧耶,如果观它那个本来的性,并没有两样,金属就金属,你把金属铸成剑就剑,把金属镕成幡就幡,什么东西其实都同一个东西做出的。以上从共通性跟个别性这么去观、去思惟:这个所谓共通的理法,一谈到理,就是讲空啊、讲无啊;而从个别性去看,就有现象界里面种种不同的样子。

 

亲光菩萨释云,远离二乘分别作意。世亲菩萨《无性摄论》第六,亦同亲光菩萨所云。《梁摄论》云,舍离声闻、独觉思惟故。二乘思惟,谓数观苦、无常等生死过失,及数观涅盘寂静功德。此观但爱自身,舍利益众生事。

再看「远离一切声闻缘觉所有作意」最后一段,菩萨来解释的这一段。亲光菩萨释云,远离二乘分别作意。既然是菩萨不能再做声闻、缘觉的作意了,所以要远离。世亲菩萨《无性摄论》第六,亦同亲光菩萨所云。这个讲法跟亲光菩萨所说的一样。《梁摄论》云,梁朝所翻的《摄论》(摄大乘论)说,舍离声闻、独觉思惟故,因为是菩萨,所以要超越声闻、缘觉的思惟,这二乘思惟,谓数观苦、无常等生死过失,二乘者说要这么去学无常、苦、空、无我,所以他们说苦、无常等等,所出现生死的过失为不好的,而且常常生死、生死很多次了,及数观涅盘寂静功德,又去观或者去追求涅盘寂静的功德,所以离苦、离无常、离生死,求得涅盘寂静的功德。此观但爱自身,舍利益众生事,所以二乘声闻缘觉这么观的话,就只会追求自我解脱,舍离利益众生之事。所以像这种的作意,是菩萨不能去学的,因不能得到无上菩提,所以,不能再学声闻缘觉的作意。在这一段中,解释的比较简单。我们上头已经把作意分成很多不同的情况来说明,然后使各位了解声闻、缘觉的作意是怎样,与菩萨的作意应该怎么样。

  

「广大法味喜乐所持。」

第七菩萨住持大。菩萨以广大智得广大法味、广大喜乐,以此常所住持。菩萨得广大智,住大乘位,俱无欣厌,通达二空,双断二障,证得无上菩提。广大者梵音名 合旦匡毘富vipula,广大者无边际,智广大,则法味、喜乐广大而不可思量,为最胜无上之智见,以此为持。

第七菩萨住持大,再来第七个菩萨的功德相是住持大,它讲什么呢?「广大法味喜乐所持」,菩萨祂所持的,是一切圣人中除了佛以外,祂是最大的,祂所持的是宽广无量无边的,这才是广大。种种法有一种法性,每个人去尝试都有一个味道一样,这里的味道含了喜乐,所以大乘菩萨祂们不是说没有执着这种喜乐,祂还是有,但是祂们喜乐的境界比声闻、缘觉的还要广大、还要多,只是不及佛罢了。再来看看菩萨第七个功德住持大的内容。菩萨以广大智得广大法味、广大喜乐,因为智慧无量,所以所得到的法味就无量,所得到禅的味道就偏向于喜乐。所以广大喜乐、法味喜乐这两个是祂所住持的。以此常所住持,「住」就是住在这个法上,「持」就是用你的心、行去做,如果真正得般涅盘的话就无所执着,但因你还只是菩萨、未达究竟,所以还是会执着,还是常所住持。

菩萨得广大智,住大乘位,俱无欣厌,没有愉快的想追求一个法,也没有很讨厌的不想要一个法,菩萨住大乘位、俱无欣厌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通达二空,二空就是我空(生空)、法空。其我空、法空不是像声闻一样「绝对的空」,不是!菩萨是修证到「相对的空」,所以《金刚般若经》讲实相观,以实相观善恶、顺逆皆无分别,这种种法对他来讲都平等平等,这样才能说是通达、广大。双断二障,二障就是烦恼障跟所知障,这前面讲过了。烦恼是内心的,所知是修行过程之间所现的一切善境界。善境界你懂了以后要放下,放不下就会变成一种障碍。比如说你可以开发出「观一个佛剎土、三千大千世界的能力」,但你对于所观的又放不下、很执着,这样就不行;或者观见一切众生苦难,你对此又放不下,那你就是没有做到断所知障。

经典也讲,无论一尊佛或者千万亿无量佛出现于世,也度不尽一切众生,因为众生无明者为多,佛要度他们他们却不给祂度。在《佛说菩萨不退转法轮经》里面有讲,释迦牟尼佛讲这一部经时,每个人听到佛的名号(包括释迦牟尼佛),或这部《不退转法轮经》的时候,都悟到无上正等觉,所以不会退转,于是魔王波旬就很忧愁:「那我不就没有徒众、没有领土、没有什么的…,怎么办?」就去求佛慈悲,不要度那么多的人,全部度走了怎么办?都没有部下了!佛就跟祂讲:「就算是有那么多佛出现,你还是有很多的徒众,因为这些人不相信佛法,不求解脱,不想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些人都是你的徒众,所以你不要怕没有,你的徒子徒孙、魔子魔孙很多。」但是跟祂下来的这些天魔眷属,一听到佛的名称,一听到佛在讲《佛说菩萨不退转法轮经》的时候,每个人都不能再靠上来了,好远好远就走不动。这个天魔因为太忧愁了,一下子「身变朽老,如百岁人,发白面皱」,变得非常的苍老,像上百岁人一样,徒子徒孙也都没有办法跟祂过来,站得好远,祂就自己走过来,问说:「佛陀,你看我自己都没有人搀扶的走过来,你说我有很多徒众,没有啊?」

后来佛才开始讲不退转的境界,祂不再强调要悟无上正等觉这种佛法,祂说:「我不再教人家做善事、修六波罗密、十波罗密…。」魔心里想:「你叫这些人不修,那这些人以后当然是我的徒子徒孙、魔子魔孙!」所以祂就很高兴回去了,其实祂听不懂佛在讲什么。佛说:「真正不退转的是没有执着的,你不要执着要解脱,那就是真正的佛法!所以我说,不再跟这个人讲解脱了,不再跟他讲:『你要追求解脱。』你不追求解脱可以,因为关键在于你能否放下、无执,你追求解脱不能放下,那不执于追求解脱也没关系。」所以这才是真正悟到佛法。

证得无上菩提,是菩萨,所以《金刚经》就在讲这种道理,实相般若观,哪里有法可学?有法,你当没有法;没有法,你当有法。都无所谓,这才是真正学佛法的真谛。证到那个时候的菩萨,才是真正的不退转菩萨。这个悟到不退转地的观念,在下面讲第八个功德相的时候就会讲。现在先针对个别名词来解释。广大者梵音名合旦匡毘富攞vipula,广大者无边际,空才能无边际,所以空才能讲广又大。智广大,智慧是无相,但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这种智慧也是广大,如果能够这样的话,则法味、喜乐广大而不可思量,这是说明菩萨为最胜无上之智见以此为持,以此为执持、所持。

 

法味者即妙法之滋味,又作佛法味、法智味。佛所说之法门,其义趣甚深,须细细咀嚼体得,方生快乐,故以美味譬之,称为法味。天亲菩萨《净土论》云:「爱乐佛法味,禅三昧为食。」《新译华严经》云:「愿一切众生,得无量法味,了达法界。……,愿一切众生,法味增益,常得满足。」

再来看第二句的法味,上面讲广大,下来讲法味,什么叫法味?以前在讲阿罗汉的时候也提过这些,因此这边内容尽量避开重复的部份。

法味者即妙法之滋味,又作佛法味、法智味。佛所说之法门,其义趣甚深,须细细咀嚼体得,慢慢的咬、慢慢的去体会才能得到,学佛法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学的到。你慢慢的增长智慧,慢慢的这么去了解、去品尝它,方生快乐,才能产生真正的法味、喜乐。故以美味譬之,称为法味,所以用美味来譬喻佛法。天亲菩萨《净土论》云,天亲菩萨在《净土论》里面说:爱乐佛法味,爱乐佛法的味道,禅三昧为食,菩萨以禅定为食,我们说禅悦为食,不食人间烟火,菩萨都尽量以禅悦为食。《新译华严经》云,新译的《华严经》里面也有一句说:愿一切众生,得无量法味,了达法界……,你要了达法界才能得到无量法味,中间文句省略掉,后面再说:愿一切众生,法味增益,常得满足,在学《华严经》的时候,高深的佛里很难懂,你慢慢得无量的法味,然后懂得法界,十法界众生现起无量法味,你能够学、能够增益,才能满足。简单说明如上。

 

法味喜又作法悦,指听闻佛陀教法,因起信而心生喜悦。《旧译华严经》云:「佛音能起欢悦心,普令众生得法喜。」法味乐指甚深妙法甘味所生之快乐,有四种法味乐,系言:(1)观佛国土清净味,即观佛国土之清净相而起之法乐。(2)摄受众生大乘味,即摄受众生于一乘一味平等净土之德而起之法乐。(3)毕竟住持不虚作味,即弥陀法王毕竟住持彼国,其愿力不虚作之大用之法乐。(4)类事起行愿取佛土味,即随类历事起修行,愿取清净佛土之法乐。

法味喜又作法悦,指听闻佛陀教法,因起信而心生喜悦,如果法味后面加一个喜,法味后面加一个乐,这内涵是不一样的,喜是相关于心才叫喜,这讲初学的,当然这个不能来代表菩萨的广大法味,但是起码先把粗浅的法味了解一下,菩萨所得的当然比这个更宽广无量。《旧译华严经》云,旧译的《华严经》说:佛音能起欢悦心,佛所说的法,祂所现的声音,能够让一切众生起欢喜心。普令众生得法喜,所以你参加法会,法喜充满,那是无形中你念了佛经,佛经的法义遍虚空,每个众生都欢喜,你也从中得到法喜,法喜是心里面的愉悦。法味乐指甚深妙法甘味所生之快乐,这里不讲色身上的快乐,讲法味的快乐,所以是由法所现起的甚深微妙法,其甘味所生的快乐。有四种法味乐,这里提出了四种法味乐,系言,包括:

(1)观佛国土清净味,佛的国土是清净、没有污秽的,是美丽圆满的。即观佛国土之清净相而起之法乐,所以我们用这种无相观去观它的话,就可以观到佛的国土的清净相,而起愉快、法乐;所以你要心地清净、没有烦恼,放下一切,然后你无相观佛的净土,你心相应了,心里面就产生一种快乐,法味乐。

(2)摄受众生大乘味,菩萨祂是摄受一切众生,让众生入一切大乘法味,所以祂即摄受众生于一乘一味平等净土之德而起之法乐,声闻、缘觉摄众生入二乘,菩萨摄众生入一乘,所以,一乘就是平等法,所以诸法平等,只有一味,这种净土所产生的德行,会造成我们有一种法乐可享。

(3)毕竟住持不虚作味,即弥陀法王毕竟住持彼国,即弥陀法王毕竟住持在那个国土,就是西方极乐世界,其愿力不虚作之大用之法乐,阿弥陀佛的愿力,不虚作就是没有空白、没有白作,祂确实建立了西方国土,这种大用,众生中间会产生享受西方极乐净土的法味、法乐,这是毕竟住持不虚作的法乐。

(4)类事起行愿取佛土味,即随类历事起修行,随你各个类别、经历的事情而开始起修,然后随你的因缘,愿取清净佛土之法乐,每个人因缘不同,你要往生极乐世界,西方就西方,东方就东方,都是各取其法乐,这个比较浅显一点,我们不能够去体会到大菩萨跟佛真正的法乐是什么?最大法乐是无相,是无受,没有什么法乐不法乐,应该是这样。菩萨还是有一个要执着,所以祂还是有一个法乐。

 

以五受言,喜于心,乐于身。喜者梵语su-manas,即心中适悦之相,称为喜受;又为二十二根之一,称为喜根。依《俱舍论》卷三载,初静虑、第二静虑及欲界等,其心悦之行相粗动,具有喜贪,称之为「喜」;第三静虑之心悦,其行相安静,已离喜贪,则称为「乐」。《成唯识论》卷五则谓,初静虑与第二静虑之近分及欲界,其心悦称为「喜」;而在初静虑、第二静虑之根本之心悦,既可称为「喜」,亦可称为「乐」。

以五受言,以五受来讲的话,先来看忧喜苦乐舍这五受中的喜跟乐。喜于心,乐于身。喜者梵语su-manassu就是好的,manas心意,好的心意,好的心意就是欢喜心,即心中适悦之相,怡适愉悦的相貌,称为喜受;又为二十二根之一,称为喜根,二十二根里面,有一个名称叫喜根。下面会进一步解释二十二根这些名词。

依《俱舍论》卷三载,根据《俱舍论》卷三里面所记载,初静虑、第二静虑及欲界等,在初禅初静虑、或者二禅第二静虑,以及欲界以下,其心悦之行相粗动,其心悦之行相非常粗而且晃动、不安定,所以具有喜贪称之为「喜」,所以会发起贪欢喜、贪喜心,喜贪就是去贪爱这个喜。你学佛法,要稍微小心一点,当然你知道不能有烦恼,但如果无端生出这种欢喜莫名的心,那也不对;或者有时候是有形有相的事让你心生欢喜,这也不好。总是要抱持一个平常心才对。你们如果有禅修的体会,便能察觉到──有时明明没事情、也没参加法会、也没诵经或干什么的,但是这个心就一直high起来,不晓得在high什么?你觉得很奇怪:「今天怎么心一直很高亢、很欢喜?」

所以要保持一个平常心,不喜、不亢、不悲、不忧愁,这才是对的。因此,起了欢喜心,要把它放平,不要欢喜;当然有时候周围之间的众生或者护法神祂欢喜,你会感受到,但学佛法就这样,一切都是平常心。一般人都会说:「祝你法喜充满。」好像学佛法要法喜充满似的,其实学禅的人不能法喜充满,喜心这还是二十二根里面的一个,有根就有不好的轮回,会导引你去受报!前头之初、二禅比较粗、比较不定。第三静虑之心悦,三禅第三静虑之心则比较悦然安定,其行相安静,其行相比较安静。已离喜贪,则称为「乐」,没有贪喜之心,故称之为「乐」,等于说这时在第三禅天,虽然心安定,但是身充满了气,每个毛孔产生种种的快乐,所以叫做乐受,这是对于身体来讲。

《成唯识论》卷五则谓,初静虑与第二静虑之近分及欲界,靠近初禅天初静虑,或者快靠近第二禅的时候,或者欲界等等,其心悦称为「喜」,二禅快靠近或者初禅或者以下欲界的都称为喜。而在初静虑,就是初禅,第二静虑之根本之心悦,以及到了第二禅天的时候,根本定所产生的心悦,既可称为「喜」,才是真正的称为「喜」,亦可称为「乐」,也可以称为「乐」。身心皆安泰的时候,才可以叫做乐。

身体为什么会觉得舒服呢?气充满,整个气充满每一个细胞,所以那种快乐是世间最快乐的,这个快乐会产生你心欢喜,所以这时候第二根本心才叫做喜乐。初禅天叫做未到地禅,还不算究竟的禅定,不能真正入定;到二禅才是真正有定的味道,所以一进入二禅的话,第八意识都控制不了你的肉体,在定中你要出来出不来,要起座起不来。当时你清清楚楚知道周围的人在干什么,或下课了、结束了、要回向了,你还在座上起不来、出不来,因为你的阿赖耶识不执着肉体,阿赖耶识住在安定中、定中,不管你的肉体,所以你要出来出不来,这才有一点禅定的味道。前头的初禅还没有办法如此。初禅是有觉有观,自己心起心灭都知道,但是没有定力,所以叫做「粗动」。三禅就安静、已离喜贪,所以称为乐。

 

二十二根明细说明,二十二根者dv2vi30at1ndriy25i,指于事特有增上义之二十二种法。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男根、女根、命根,苦、乐、喜、忧、舍等五受根,信、勤、念、定、慧之五善根,未知当知、已知、具知之三无漏根,合称二十二根。

二十二根明细说明,既然上面提到「二十二根」,所以我们也要了解一下什么叫二十二根,其详细说明如下:二十二根者,dv2vi30at1ndriy25i前面是数字二十二,后面是根,indriy2就是根。这是指于事特有增上义之二十二种法,在事相里面创造出有增上义的法,有二十二个。一个法如果很普通的话,那就是一般的法;如果它有增加某种特殊义理的话,那就是增上义。增上,在佛法上来讲,就是势力更加强大。如果是好的,那是顺增上缘;如果不好的,是逆增上缘。所以佛法来讲没有不好的,顺增上缘当然好,逆增上缘更好──障碍你的、让你发起突破之心的,这力量才大!

所以很多顺增上缘现,有时候会让你迷糊掉,因为太顺了,不小心就会垮掉;反倒是逆增上缘,包括因为生病、或者是烦恼啦、或者是种种的不如意,更能让你一个心专注凝固,然后能够突破这种困境,这种力量比你那些顺增上缘还要大、还要可观,所以在困苦之中磨练出来的菩萨,定力都很强,所有解脱都是从磨练里面去挣扎出来的,不是说平平白白、摇摇摆摆就自己说悟到解脱了,没有那种事情!要千锤百炼这么考验考验,逆境来、什么事情来、什么事情怎么样,你都能够很自在的度过去,这才算。

看这二十二种,看它前面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然后后面的三根,就是男根、女根、命根,跟我们个体、跟生命有关,男生的生殖器、女生的生殖器、跟我们生命本来的命根,有这三根;在心方面,苦、乐、喜、忧、舍等五受根,在修行打坐之间,所产生的善根有五个,五根五力,这三十七道品里面的信、勤、念、定、慧之五善根,一般人没有,修行才会起来。然后下来加三个,未知当知、已知、具知之三无漏根,还不懂的要让他懂,已经懂了,懂了就懂了,具知,每一个都懂,这种三无漏根。合称二十二根,加起来总共二十二种。今天就简介到这里,下次再谈二十二根的具体

2008.04.02讲于法尔)


[ 解深密经》选读 ] [ 经典选读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