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解《解深密经》的奥秘(1-63)
(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一、序品(续)
诸圣所证得的功德相(菩萨的功德相)
「摧伏一切众魔怨敌。」(续)
亲光菩萨释云,谓摧诸魔怨,以舍一切所摄受故,能伏魔怨。解云:以舍摄受五妙欲境故,能摧伏烦恼魔怨。或可由斯为本,具离四魔。又亲光菩萨云:如说菩萨,若于一切所摄受事,如不坚实心不贪求,即能催伏一切魔怨。解云:亲光菩萨引经证成,如《般舟经》云:诸法不坚固,常立在于念,以解见空者,一切无于念,摧魔之义理极于此。依《涅盘经》立八种魔:谓有为四倒上,更加无为,四倒通名为魔。小乘宗中不成过失。或大乘中,烦恼魔摄故,诸教中略而不说。广释四魔如前十八圆满中说。
上一次讲到第五个大菩萨功德相「摧伏一切众魔怨敌」。现在看亲光菩萨所解释的,谓摧诸魔怨,以舍一切所摄受故,能伏魔怨。因为修佛法能够舍一切法,所以能安住在慈悲、无为法中,用这种力量,可以降服一切魔障或者怨亲债主,不是用什么心力、有为法去拨正。解云:那祂解释说,以舍、以摄受五妙欲境故,能摧伏烦恼魔怨。在眼、耳、鼻、舌、身这五根,所面对的色声香味触这五尘境中,能够离去种种的欲望,就能够降服我们内在的烦恼魔。烦恼起自于「我」的执着、「法」的执着,或者起自于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当中最根本的,是对我相的执着,所以才有种种的烦恼,这是初机的菩萨。或可由斯为本,具离四魔。那依此为根本,能断烦恼魔,就能够推而广之,具离所谓之四魔──先断烦恼魔,再去除五阴魔,然后克服生死魔,最后能够降服天魔。这四魔的内涵以前讲过了。
亲光菩萨又说:如说菩萨,若于一切所摄受事,如不坚实心不贪求,即能催伏一切魔怨。「摄受」就是用心力去想,甚至可以降服所面临的烦恼。如果你对于一切法、一切事能够摄受,并且坚持你的心不去贪求欲望,就能够降服一切的魔怨;但如果不能以坚实的心去摄受一切烦恼障,使自己不贪求的话,就做不到摧伏一切魔业。所谓的欲望,比如说在名、色、财、食各方面,总有喜欢这样、想要那样的念头,就会令魔趁虚而入。所以修行离不开这个三种功夫:空三昩、无相三昧、无愿三昧(或称无作三昧)。
这三个法,菩萨能够做到的话,就能够降服一切的魔怨,所以空是最基本的,再证得实相空是无相三昧,所以空也好、无相三昧也好,之间你都要无所求,所以不坚实心不贪求,就是无所作、无所怨。要抱着一个无所求的心,想着要证道也不行、想着烦恼也不对,正、反二面都不要有要怎样怎样的念,就这么去任运你的心,让它佛性显现。有时候讲了归讲,每个人的智慧不同,很难一下子能做到,明明很简单的一个问题,你却常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观念在作祟,让你学佛法学了半天,也不知道怎么去做,没有办法,这些讲来讲去都是智慧!总之,不贪求、不执着,才能够去掉一切的障碍。
解云,解释说:亲光菩萨引经证成,引经据典来谈,如《般舟经》云,般舟pratyutpanna,翻成中文是立佛,修般舟三昧pratyutpanna-sam2dhi等于是练「不倒单」,「以九十日为一期,常行无休息,除用食之外,均须经行,不得休息,步步声声,念念唯在阿弥陀佛。」不能躺下去睡觉,九十天为一期,自己这么修念佛,如果修的成就了,十方一切如来现身面前、站在你的面前,所以才叫做立佛。这部经典里面说:诸法不坚固,常立在于念,以解见空者,一切无于念,这四句话道出真正无念的一种基本空、无相的三昧。如果你心不够坚定,你对诸法所现的法相,因你自性还有余习,还有种种毛病,不能够摄受住,故常立在于念,看到一个法就起心动念。你会说让心起心灭好像也没有什么关系,但心起心灭久了,就会散乱。
所以你如果知道有外来的障碍要障碍你,你就摄受一念观它。这些外来的障碍有时候是很高明的,不会让你觉得它在左右你的心,它给你一个念头,你如果不警觉的话,你会进入自己的妄想念里,于是常立在于念。比如真碰到一些障碍的时候,你罣碍什么,它就给你这个念。你说是自己在挂碍、在妄想这个事情而已,其实它就是利用你这放不下的心,来让你不停起念。如果你不证到空的话,很容易迷失掉,你不知道是它在引诱你去动念头,想了半天、一天、二天、一个礼拜,甚至于一个月,天天在钻牛角尖,这个就没有证到空。若以解见空,一切无于念,对一切法不起一切念,能够安住在空、无之间,这才能够得到空三昧或者无相三昧。
摧魔之义理极于此,所以要摧伏魔障,它的义理就在于此,不要起心动念,不要在那里讲对说错,世间法没有一个对、错!不要对、错、对、错常在那里搅和,对于自己的事、别人的事在那里讲对讲错。叫你放下「我见」,你放不下,还是在执着哪一个对、哪一个不对;对修行人来讲,世间相没有什么对、不对,不要去说这样好、那样不好。因缘演变到这样,这样就是这样,没有什么好、不好。很多人学佛十几、二、三十年有了,但是这种善恶观念还很强。以前还没学佛当然不免嫉恶如仇,哪一个人做得不好,那么大贪、小贪一大堆的,看了都要跳脚、要怎么样的;现在学佛学多了、看多了,就要知道,不要有我见,不要去执着那个事情跟你有什么关系,这样你就超然、就没有念,修行就是这样。为什么你要有念?因为你还有分别善恶、对错的种种心,所以障碍来的时候,你没有办法摧伏。要不动心才能摧伏!烦恼障、魔障也好,不是那么简单,所以义理上你要能够摧伏魔的话,就在于你要无一切念,对世间相要看得开,内心没有习气相应,这样才有办法摧伏一切魔障。
依《涅盘经》立八种魔,如果再依《涅盘经》里面讲,有八种魔。谓有为四倒上,四倒就是四颠倒见,以有为法来讲有四种相,即四颠倒,更加无为,再加上无为,你说:「无为不是很好吗?」无为,太不执着,也会变成无为四倒。四倒通名为魔,所以四有为、四无为都是颠倒,加起来就变成八种魔相。小乘宗中不成过失,在小乘修行者,他守戒严格,不去让心起烦恼、或者令五阴魔相现,所以这样他不会有过错;或大乘中,烦恼魔摄故,但在大乘法中,因为你要跟众生搅和在一起,要修自己、要渡他们,所以渡众生、修自己二边都要去进展,则烦恼魔很容易现。刚才讲,如果一念不去警觉的话,就很容易陷入烦恼障里面,所以烦恼魔专门在对大乘菩萨捣蛋。诸教中略而不说,在所有教典里面,不举烦恼魔。广释四魔如前十八圆满中说,之前在解释如来十八圆满功德相里,烦恼魔、五阴魔、天魔、生死魔这四魔,花很多时间讲过了。
四倒四颠倒是,颠倒梵文vipary2sa,指四种颠倒妄见,略称四倒。可分为二:(1)有为之四颠倒,指凡夫对于生死有为法所执之四种谬见。常颠倒(nitya-vipary2sa)、乐颠倒(sukha-vipary2sa)、我颠倒(2tma-vipary2sa)、净颠倒(0uci-vipary2sa)。即凡夫不知此迷界之真实相,而于世间之无常执常、于诸苦执乐、于无我执我、于不净执净。(2)无为之四颠倒,指声闻、缘觉二乘人虽对有为之四颠倒具有正见,然却误以为悟境(涅盘)是灭无之世界,而于涅盘无为法起四种妄见。即于涅盘之「常、乐、我、净」妄执为「无常、无乐、无我、不净」。前述之中,断有为之四颠倒为二乘,断有为、无为等八颠倒则为菩萨。
四倒四颠倒是,上面讲有为、无为四颠倒是什么意思?这里跟它了解一下。四倒是简称,全名叫做「四颠倒」。颠倒梵文叫做vipary2sa,指四种颠倒妄见,略称四倒,分成有为、无为各四,只要起心动念,要有为、要无为都是颠倒。所以《心经》里面讲得很清楚,一切法都没有什么,只要起心动念都是颠倒。「要」是颠倒,「不要」也是颠倒,所以在这里一类是有为相,一类是无为相,如果都能够超越它,体性能够现出原来的清净的话,即知一切法都是颠倒。可分为二:
(1)有为之四颠倒,第一个看有为之四颠倒,指凡夫对于生死有为法所执之四种谬见。什么叫四种颠倒?说:常颠倒(nitya-vipary2sa)、乐颠倒(sukha-vipary2sa)、我颠倒(2tma-vipary2sa)、净颠倒(0uci-vipary2sa)。一般我们说修行就是要得到常乐我净,在修常乐我净之间,证种种有为法。这小乘修行是这样啊,想要得到这四种,在《阿含经》里面常讲:「常乐我净」,要找一个永恒的佛性,所以产生无量的涅盘乐,这四种是有为法里面的颠倒。即凡夫不知此迷界之真实相,而于世间之无常执常、于诸苦执乐、于无我执我、于不净执净。也就是凡夫不知此迷界之真实相,而于世间之无常执常、于诸苦执着是乐、于无我执着有我、于不净执着为净。所以小乘法在于追求常乐我净,得到涅盘乐;一般人没有这种概念,所以执着有一个我、执着有一个永恒不变的常、有世间的快乐,这些呢一般人没有的概念呢,所以执着偏差有为法的这四颠倒相。
(2)无为之四颠倒:那圣人如果得到常乐我净而去执着的话,也变成一种颠倒。所以第二个无为之四颠倒,指声闻、缘觉二乘人虽对有为之四颠倒具有正见,知见正确,然却误以为悟境(涅盘)是灭无之世界,然却误以为悟境,把这种常乐我净真正证得以后,认为这样涅盘是真正的灭无的世界,而于涅盘无为法起四种妄见、执着。即于涅盘之「常、乐、我、净」妄执为「无常、无乐、无我、不净」。那常看成无常、无乐、无我、不净,这就是悟到一种解脱道后,就执着它为究竟,在佛法讲: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如果你能够懂得无所谓污染、不污染,这才是真正的、佛所要讲的真理,不是说小乘的行者证到常乐我净就是这样,它仍是无为法里面的颠倒、执着,所以妄执为无常、无乐、无我、不净。
前述之中,断有为之四颠倒为二乘,断有为、无为等八颠倒则为菩萨。所以不要偏入于空无的修证,要学空有不二的菩萨道。这是上面所讲的摧伏一切魔怨,做魔怨敌。
「远离一切声闻独觉所有作意。」
第六菩萨辨作意大。谓三乘者声闻、独觉、菩萨。菩萨之所谓菩萨者,已能超越声闻、缘觉二乘人之作意、偏执,不执取有为颠倒者,而得究竟解脱涅盘,又具有大悲心者。初修行佛道者,首要之务在远离身、心之罪恶而使其清净,此称身远离、心远离。菩萨远离小乘者有所作意,远离即谓超越修行佛道之障碍,以无为法之本体为空,乃脱离有为法之事相者,故称无为法为远离。《般若经》等以缘生法远离自性,故「远离」一词即指空义而言,因菩萨当悟一切法无自性义。
好,再下来第六个菩萨的功德相:「远离一切声闻独觉所有作意。」声闻、缘觉有五神通加上漏尽通,所以声闻、缘觉这种神通是有作意而来的,如果自满于此,就会因小失大,错过如来的真言乘,没有办法得到究竟的法。远离一切声闻缘觉所有作意,作意就是主动的想,等于是运用心法,所以就从作意缘开始缘起。声闻、缘觉、阿罗汉、辟支佛,他们有小乘的解脱,那是无漏通加上五神通,五神通是作意而现的,所以叫做作意、有所作意。但菩萨是不用作意而能够现一切有为用,以利益众生。
第六菩萨辨作意大,辨指辨别,菩萨要能够选择哪一个该用心,哪一个不用心,所以祂有这一种能力,修无为法。在无为法之间又会现有为之用,有为之用又不必自己来用,这在上次讲如来的神变的时候已谈过,那是很自在的。如来祂心清净,心清净之间,法身无相,然后众生忆想祂,祂就化一个化身出去。祂本身有知觉但不动,所以是应化身出去又不必起心动念,不必研究说要不要化一个身出去,是有众生忆想祂,祂就化身出去,所以像这种不作意所现的应化身,只有菩萨跟如来才可以去体会。换言之,大部份无为作意的法,才能够化身产生无量无边,要不然同时有一万个、千万个、千百万个人需要你救渡他们的时候,你会搞得手忙脚乱,因为这个要想、那个要想,用有为作意那不是搞得很乱吗?
所以学佛法学到这个境界的话,你就要愈不执着,你的心要愈清净,应化身愈来愈增加,到千万亿化身的时候,那已是大菩萨、是佛的境界了。我们要学的是这个。所以菩萨要能够分辨这种作意、不作意的好处。有的观因缘,这个人需要救助但他不知道要想,则菩萨祂可以作意去帮助他。有的人他知道要想菩萨,那也可以得到佛或菩萨的加持身加持,由应化身加持,变成祂不必去作意,所以作意、不作意祂能够分辨。声闻、缘觉较偏向于种种事都作意,五神通也是一样,还是要作意,漏尽通也是故意的不去起心动念,定在空中,所以祂这种解脱也是有一点作意。那都不像菩萨。菩萨是在一切众生之起心动念、一切因缘起灭起灭间,祂都能够无碍,这种才是真正的解脱。
那看什么叫做菩萨辨(辨别)作意大?谓三乘者声闻、独觉、菩萨,三乘就是声闻、独觉、菩萨。菩萨之所谓菩萨者,菩萨之所以被称作菩萨bodhi-sattva,已能超越声闻、缘觉二乘人之作意、偏执,也就是已经能够超越声闻、缘觉这二乘人的作意、偏执、偏空的执着,不执取有为颠倒者,不执取上面所讲的有为、无为二种所演变成的八种颠倒,而得究竟解脱涅盘,而能够得到究竟解脱涅盘,又具有大悲心者,又有办法具足大悲心,除了自己已究竟解脱涅盘,究竟就是没有执着,然后又能用清净法身去应众生缘,如果你有这种大悲心的话,才有办法应众生因缘。
初修行佛道者,开始在修行佛道的人,佛道是觉悟啊,怎么觉悟?不能用有为,不能有所愿求,不能用有为法。首要之务在远离身、心之罪恶而使其清净,首先之要务在于远离身、心之罪恶,而使身心清净。所以身要清净、没有罪恶,当然要持戒;心要清净,当然要学空、无相,灭烦恼障、灭五阴魔相,一切都不执着,这样可以让心清净。此称身远离、心远离,这样称为身远离、心远离。菩萨远离小乘者有所作意,菩萨远离小乘行者之作意,远离即谓超越修行佛道之障碍,佛道是要学空有不二,佛性是空有不二,佛性是因缘所产生的一切佛相,「相」是一切法的相,性生相,性本空,缘起法,空跟缘起法不能看作两个,是不二,菩萨学的是这样,佛性不二、佛相不二。小乘声闻认为说:佛性它是空,所以他不去学不空的那一面,对于所显现的相他又执着它有,没有回到空,所以佛性、佛相两个他都执着一边。菩萨不能这样,菩萨是佛性、佛相不能观为二,这样就没有所谓之作意、不作意,菩萨应该能够远离、超越修行佛道的这些障碍。
以无为法之本体为空,乃脱离有为法之事相者,故称无为法为远离。以无为法之本体为空,乃脱离有为法之事相者,故称无为法为远离,第一个先修无为法才能够远离有为相,《般若经》等以缘生法远离自性,《般若经》里面教我们的义理,自性以因缘产生一切法,所以你观一切法都是缘生,无自性、远离自性、没有自性,因为因缘灭了它也没有了,所以自性不成为真的自性,故「远离」一词即指空义而言,能够远离就是有空的义理证得,因菩萨当悟一切法无自性义,所以一切法无自性,这在未来第二、三品就会讲到。
世亲菩萨的《净土论》载,菩萨欲远离进趣菩提之障碍,有三利法:(1)远离我心,不贪着自身,即以智慧门远离我心之贪执,不求自身之安乐。(2)远离无安众生心,即以慈悲门拔除一切众生之苦,而使其安乐。(3)远离供养恭敬自身心,即以方便门怜愍一切众生,远离供养恭敬自身之心。
看世亲菩萨的《净土论》有记载,菩萨欲远离进趣菩提之障碍,有三利法,有三个有利的法:
(1)远离我心,不贪着自身,对于自己的肉体不要贪着,不要给它舒适、给它美观、给它干什么的,天天在自己的身体上下功夫,你有这个心当要远离。即以智慧门远离我心之贪执,用真正的般若智慧,不要祈求我身要怎么样,你没有这种心,才能离种种的贪求。不求自身之安乐,若是要求舒适、要穿的美观、要怎么样怎么样,这种种都是障碍菩萨道。
(2)远离无安众生心,菩萨本来就要救度众生,如果你已经失去了要度众生的心,那就进入障碍里面。菩萨要上求如来菩提,如来菩提是要誓度一切众生,所以才能产生大慈大悲的心,你如果没有办法一念安住众生的心的话,你就没有好处,所以你要远离没有安住众生的这种心,也就是说你随时随地,都要有一个安住众生的心,让他们没有烦恼、离苦得乐。即以慈悲门拔除一切众生之苦,而使其安乐,你用一些方法让他们离苦得乐、或者让他们进步。菩萨不一定都只用顺法,有时候用逆法,比如说用骂的,当一个人被骂了,很在意,嗔心就会起来,会不以为然,他就觉得非常的不舒服,但等到心平气和以后,他就进步了。
有一些人就是要这么骂,其实有一点智慧的话都比较不会被骂,有的人被骂了才会醒,每骂一次,然后不甘愿一次,这样他才会进步一点。当然你要能够去体会这个,有的是逆中增上缘,有的顺中增上缘。有一些人是不能骂的,一骂他就倒掉了,因为他比较内向、比较会胡思乱想……,又没有自己就能做得好的这种体会,听一句责备的话就没有信心,没有信心又被人骂的话,那就垮掉、更没有信心了,像这种人就不能随便骂。至于那种自以为是、说自己很行、修的很好的人,这是有贡高我慢心,这种人有时候要用逆的因缘骂他,当然他一下子会迷糊、不甘愿,他不知道自性本清净,偏偏钻牛角尖,一旦他醒过来的时候,也许就会恢复以及进步更快。每个人自己要能够警觉的话,就会明白其实这些都是菩萨在善导善诱、花很多心血。当然每个人的根基不一样,最重要是不执着,让他能够得安乐,这是最重要的。菩萨不会故意修理人来让对方起烦恼,而是要使他息烦恼、断习气,到最后走出来,就得到安乐,又突破一点。
(3)远离供养恭敬自身心,不要祈求供养、不要祈求恭敬心,如果常常想这样的话,就会障碍你自己的解脱,所以有恭敬也好、没恭敬也好、有供养也好、没有供养也好,都好。即以方便门怜愍一切众生,远离供养恭敬自身之心,这样你才能以方便法门怜悯一切众生。你说这个人有供养,就对他好一点,那个人没供养,你就对他差一点,这样就是有分别心,没有真正具足大慈大悲。有的人是自己修修修但不知道怎么样供养,有的人则是会四处供养。你对于会供养的人,也不应当因此就给他一点好处或多加照顾;然后对于不会供养的就不照顾他。真的大菩萨他是没有这些分别心!
其实这种事在修行过程之间难免都会出现,在一般人讲起来,当然还是离不开因缘,比如你看哪一个道场,如果碰上有信众发心捐献了一百万、一千万的话,当然此信众不免随时都被眷顾着、关心着,道场一有什么好处、什么好事,都会先想到这个大施主,这个实在难免,因为两边的人都还修得不究竟。真正的大菩萨祂不会这样。这里正是在讲大菩萨的功德,所以祂们是没有这种分别心,无论有、没有都一样,这样祂才能以方便门怜愍一切众生,远离供养恭敬自身之心。这是世亲菩萨在《净土论》里面讲的。
声闻、独觉者小乘二乘人,声闻者指能成就声闻果者,乃依佛陀教法,由观四谛理、证卅七道品义,断见、修二惑而出离生死,以达涅盘,成就声闻身(0r2vaka-k2ya),证苦、集、灭、道四圣谛而求涅盘解脱者。声闻梵语0r2vaka,音译舍罗婆迦,《大乘义章》解释声闻之名义有三,即:(1)就得道之因缘而释,闻佛之声教而悟解得道,称为声闻。(2)就所观之法门而释,如《十地经论》所说,我众生等,但有名故,说之为声,于声悟解,故称声闻。(3)就化他之记说而释,如《法华经》信解品载说,以佛道声,令一切闻,故称声闻。此三释中,前二者为小乘之声闻,第三则为菩萨,随义而称为声闻。
刚在讲经文「远离一切声闻独觉所有作意」这句中的远离,菩萨是远离上述三个障碍法,才能得到三种利益。现在进一步讲远离一切声闻独觉。声闻、独觉者小乘二乘人,什么叫声闻缘觉?大家应该都懂,这边再复习一下:声闻者指能成就声闻果者,就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乃依佛陀教法,由观四谛理、证卅七道品义,由观四圣谛、十二因缘观或者三十七道品等等的真实义而来。
断见、修二惑而出离生死,「见」是一种执着,眼耳鼻舌身面对色身香味触法,都有执着,所以见是「见外执取」,若不执着就不成为见,一执着就变为见,这个就是「见惑」。见外执取乃第一部份,当然还是加上你的心,见本来不会成为惑,是你心有法执,有法执才变成见惑。所以你要断除所有的执着。比如一些世间相跟你根本都没有关系,你也在那里很执着、很跳脚,这对修行来讲,是我见太重。对于每天生活在一起的家人,或者同修之间也是一样,执着这个对、这样好、那样怎么样,这是你的见惑。修行其实是很简单的事情,把五根封住,然后心平气和,接受一切相。这么简单,怎么做不到?这是有智没有慧,慧就是般若慧,般若慧就是离一切相。你做不做得到离一切相?讲简单些,包括周遭的、五根面对的,你都能够不起一切善恶、对错、顺逆种种分别想的话,修行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吗?外面的见惑断除了,才能够修内心的修惑。
「修」是修内心。你自己的妄心不见外,眼耳鼻舌身不见外,但是,自己内在的妄心仍在执取一切烦恼,那是你内心的问题,所以此处是要修你自己内心的妄想执着。所有小乘法,它很确切能够断掉见、修二惑。「修」有时候讲为「思」,故见、修二惑,亦作见、思二惑。这两方面当然是从对外跟对内(内心里面)而言。要能够离生死,如果证不到离生死的话,就达不到涅盘。生死就是业障来的时候,你能够自在无碍控制,不用一个念跟它相应,这样才有一点涅盘的样子。涅盘是心不恶、是自性清净,这样你当然就心安理得。所以对一切善恶境界,你都能够无所执着的话,这是涅盘。涅盘不是死了才是涅盘,你要活的时候就要证到涅盘。活着时,障碍一直来,有时候菩萨真真假假考你一堆,或者这些同修,甚至老师给你考题,你不知道是考题,然后钻牛角尖、执着,这就不是涅盘。
像我们老当家,感觉现在进步了,以前都是很喜欢发脾气,最近怎么进步那么大?大概上一次被骂了一下,进步很大。这次一楼的住户上来这边要求要弄水塔什么的……,如果像她以前的脾气,我看可能就跟对方吵起来,现在她却淡淡地说:「那个人很硬,怎么这样讲!」也没有跟他吵,这就是进步,我们都看在眼里。所以不是说你佛法懂了多少,讲的头头是道,就叫修得好;光会讲但你就是做不到,也没有用!所以你经过这么磨练磨练,从你对每次事情的处理、看法,就可以知道你到底进步了没有。如果你能讲灵通、感觉未来、可以观出别人怎么样,但一碰到自己的问题就迷糊掉了,这根本就是考不及格!叫你不要执着、不要执着,但你连跟你距离那么远的人,看了都会有气,你这种人要怎么修行!所以这个就是智慧的问题。
以达涅盘,你要针对妄心不执着,能够入涅盘境界的话,这才是真正的解脱。成就声闻身(0r2vaka-k2ya),k2ya是身,0r2vaka是声闻。证苦、集、灭、道四圣谛而求涅盘解脱者,祂们证到苦、集、灭、道这四圣谛,这四圣谛很深,你要懂得很多,要去看《阿含经》,仔细的去看怎么证。佛法都这样要三转,一转就是先认知,要先「已知」,如果不知什么叫苦、什么叫集、什么叫灭、什么叫道,那根本无法修。
然后「已证」,知道要怎么修苦集灭道后,经思维后证知自己内心习气毛病,粗细、微细度,证知自性应缘功能,最重要的是习气心病要怎么断?像这里说见惑、修惑,你就要修,要断,都要能做到。做到了还有一点执着,就是微细习气,微习还没有灭,这个还是不究竟;等到真的证得真如仅有性用的话,没有妄想习气相应,此时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就是「已断」。一转法轮为已知、二转法轮为已证、三转法轮为已断,如此才是你真正做到了,微细习气都没有了,你要有这种证得,才是真正解脱,实证的果位。
声闻梵语0r2vaka,音译舍罗婆迦,证四圣谛而求涅盘解脱者,这叫声闻,0r2vaka音译成舍罗婆迦。《大乘义章》解释声闻之名义有三,即:
(1)就得道之因缘而释,从得道因缘而解释的话,闻佛之声教而悟解得道,称为声闻,因为听佛讲经说法,懂了、能够证得,这就是声闻!
(2)就所观之法门而释,以所观的法门、你修的法门来解释。如《十地经论》所说,我众生等,但有名故,说之为声,于声悟解,故称声闻。《十地经论》经文在讲十地菩萨,里面说,观看我自己或者众生,是一个一个的名相,因为有此名就会要讲出来,讲出来就有声音,从声音之中悟得道理然后得解脱的,这叫做声闻。可以说,前一个是由佛之讲经说法,听了而悟道者;这一个是他自己在众生、我、名相、声音之间,这么去悟解的。
(3)就化他之记说而释,就化他之记说而解释的话,如《法华经》信解品载说,像《法华经》里面信解品所记载的,以佛道声,令一切闻,故称声闻,佛一讲经说法,声音遍十方虚空,阿罗汉不一定要出席到大会现场,他坐在那里入定,也可以听到虚空一切佛在讲经说法。在座去参观过灵鹫山的就知道,灵鹫山是有五个山头包围一个山谷,谷中本来是舍卫国所在,后来是阿阇世国王把它搬到外面去。这五个山头里面,居住了很多阿罗汉,然后,释迦牟尼佛在灵鹫山说法台一发声,很多阿罗汉不必到祂前面去排排坐,祂们坐在原地即可听法。真正证得阿罗汉者,还可以听外世界的如来在说法,起码可以够到三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就是3×109那么多的世界,祂都可以听的到,大菩萨能听到更多。所以像这种「以佛道声,令一切闻」,你就听到了,这是声闻,所以就叫声闻。当然,佛在的时候,佛说的法,其它的众生,如鬼神、其它六道里面或者天上的天神,照样可以听到,因为于佛所之发音都是可以听到的。
此三释中,前二者为小乘之声闻,这三种解释中,前两个是解释小乘的声闻,第一个是佛讲而你听闻与悟道,第二个是你自己在我跟众生一问一答之间,从声闻中去悟道,前两者是小乘的声闻。第三则为菩萨,刚刚讲的第三个,是化他的话,佛道一发声,令一切众生都可以听到,这是菩萨的法,随义而称为声闻,听到声音而成就佛道的声闻,不是真正在讲0r2vaka这种声闻乘的修行。
有关声闻名称,各经论中所列不同,所以声闻种类有二种、三种、四种、五种之别。据《解深密经》无自性相品载,有:一向趣寂声闻、回向菩提声闻等二种声闻。《入楞伽经》载有:决定寂灭声闻、发菩提愿善根名善根声闻、化应化声闻等三种声闻。《瑜伽师地论》有:变化声闻、誓愿声闻、法性声闻等三种声闻。世亲菩萨《法华论》则将声闻分类为:决定声闻、增上慢声闻、退菩提心声闻、应化声闻等四种。
有关声闻名称,各经论中所列不同,所以声闻种类有二种、三种、四种、五种之别,那时候,释迦牟尼佛讲每一部经的时候,提到两种或者提到几种,不见得全部一样,所以经典看的多就可以比较,不要以一经来说绝对怎么样、怎么样。据《解深密经》无自性相品载,以《解深密经》来讲的话,无自性品记载,有:一向趣寂声闻,反正我就不管世间事,我让我的心向寂灭地方去安住,这种声闻也就是自己解脱、不管别人;然后有回向菩提声闻等,有的是证到声闻,但是他已经发心要把功德回向给菩提,回向菩提慢慢就可以发菩提心、修菩萨道,所以这是回向菩提声闻。二种声闻,前者是「反正我就入灭了,安住自心让它涅盘」;后者是「我把功德回向菩提」的这种声闻。
《入楞伽经里》载有:决定寂灭声闻、发菩提愿善根名善根声闻、化应化声闻等三种声闻,里面有记载三种声闻的相。第一种,「决定寂灭声闻」,跟上面第一个一样。第二种,「发菩提愿善根名善根声闻」,就跟上面的第二种一样,发菩提愿希望能够修菩萨道、修如来菩提,这跟上面回向菩提声闻是一样的道理;比较成熟一点以后,你就有心要发愿、回向。第三种,「化应化声闻」,你有能力去帮助众生,所以会化成应化身,去帮助众生的声闻。那这种声闻为什么不叫做菩萨呢?因为他们所化度的,是把他人导到小乘去,所以,不是度众生就是菩萨。我们说大乘、小乘有别,大乘是度众生走大乘道,小乘也有在度众,但方向不一样。像刚刚讲的这类人,他也在度化众生、修学小乘、修学自我解脱,教导别人:「怎么用四圣谛、十二因缘观、三十七道品,证到自己解脱。」这要不要人教?还是要师父教,法师就是在教你这个,这就是小乘的化应化声闻。
你若是大乘菩萨,教导众生一定是让他们学大乘法,当然这些对象也是有大乘根基才能够听你讲,不然小乘根基的话,你讲了他害怕,所以他不能接受。如果他是有声闻余习的话,我们《金刚经》在讲,如果你心里面有这种观念的话,叫做余习,不是每个人生来都是大乘种性,他过去如果修小乘法得到声闻解脱,那他今生出生在人间,他还是有这种观念,那是求自我解脱,这种叫做余习。那你看经典、看经典,如果你今生不转,不像刚刚讲的回向菩提这种声闻,那你也是不知道要把功德回向。所以我们为什么要把修行、听经闻法的功德,回向未来想得到的东西?最高是无上如来菩提,因此我们回向它,最后你因缘成熟的话,就能学会大乘佛法。这个是第三种。
再来,《瑜伽师地论》它有提到三种声闻:一,变化声闻,就是跟化应化一样。还有二,誓愿声闻,誓愿跟回向菩提一样,也跟其后所讲的发菩提愿善根俱足的声闻一样。三,法性声闻,什么叫法性?法性是能善观因缘法,一切法都是因缘法,这就有菩萨的一点根基,也能够学习到法空,不是只有我空,那这种声闻是有一点大菩萨的种性。
而世亲菩萨在《法华论》里面讲,则将声闻分类为:将声闻分为四类。第一类,决定声闻,决定就是你不会变,你今生再怎么修就是一定要修入小乘,叫决定声闻。这跟过去世的因缘有关系,有的人就喜欢《阿含经》,那他只修自我解脱,也从来不去看大乘经典,有时候还毁谤大乘经典,所以这种是入涅盘的时候,绝对就一定是声闻,他不会变。不像刚刚的那种回向菩提声闻他是会变的。
再来第二类,增上慢声闻,为什么变成增上慢呢?得到阿罗汉以后,你就有漏尽通加五神通,所以有这个通,他就以为是佛了,认为佛也大概就是这个样子而已,他的知见受限制,搞不清楚,所以心不清净,有增上慢,这个就不对了。我们说阿罗汉要断五上分结──色界缚、无色界缚、掉举、我慢、无明。
第一个,断色界结,色界有什么神通变化会绑住人啊?比如说气会充满这个身体,身体会快乐,这叫三禅乐俱禅;再上去四禅一境性,你自性可以映现一切世界,最高到三千大千世界,你虽然是不起心动念、不执着,但这种定力你会喜欢,是吧?这就是被它这个结缚抓住了。
第二个,要断无色界之结缚。无色界是破掉你的色身以外,且没有神我身,没有那一个可以来去的灵魂。很多人不破神我身的话,就是有一个来去的灵魂,死了的话,这个灵魂去投胎,或者去入涅盘,他还有个身,只是这个身是没有质量。有的人不必等到死,只是打坐,神我身就跑出去了。有的人是一出去就睡觉,不能够人在清醒时它出去,因为它在控制你,所以它走掉了,你当然就不清不楚了,就只有睡觉,一睡觉它就跑出去。这种是声闻阿罗汉,或者外道都是这样。
像八仙中那位李铁拐,祂神我身出去办事时,肉体被烧掉了。原本祂跟徒弟交代:「我出去一周七天,如果没有回来,你就把我肉体烧掉。」祂在定中,出去办事,结果被耽误了,没法实时回来。徒弟一看,七天到了,师父还没有回来,于是就把肉体火化了。火化后,师父回来一看:「糟糕,回来却没有肉体可用,怎么办?」赶快去找,刚好找到一个跛脚的乞丐死掉没多久,肉体还有一点温温的,赶快灵魂钻进去,就变成李铁拐。本来仙人都长得很威武庄严,李铁拐也是很潇洒的,但因发生此事,就成了这般跛脚模样的李铁拐。
网络上很多人都这样,有这个神我身,尤其过去世有修这种的更会如此,动不动灵魂就出窍。一般都见不得阳光,晚上出去,没有阳光,这种的叫出阴神;白天出去的就叫出阳神,这比较不简单,白天要出去要有相当的定力。那学佛法不能去搞这一套,你要把十方虚空纳到心中来,不是你有个神我身出离。到了无色界就没有这种的了,但在色界就有,为什么?不是说神我身叫做色,无色界就没有了,但是他的心可以知道过去、知道未来,可以遍十方虚空,这些毛病:识无边处、空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这些都是毛病,学佛法要能不执着,不然会被绑住。
第三个毛病就是掉举,这个心能感应虚空一切因缘,如果不能安定的话,就会掉举,掉举就像秤砣一样七上八下、七上八下,那你修到这边要有定!没破色身的人他只是眼根起异能,但他看不到众生的心、感应不到众生的心。破了色身的人就能用心来感觉众生心,所以众生烦恼,他会感觉自己也在烦;众生生气,他会感觉自己也在气。像这次公投的例子,我也讲了你们一顿,所以说这个很难,心的一个知见正不正都搞不清楚,你要学佛法那么难!还要用棍子打、骂?你听懂了没有?你要怎么样?不懂就打!众生就是心有病、不超然,要不然怎么办?所以到这个程度者,心可以感应众生的心,但你要能够安住,否则就会上上下下掉举。
再来第四个就是我慢,我慢心会起,他以为他成佛了、有神通啦,是吧?他不知道佛的神通多大,他搞不清楚,所以这个我慢心就会起,这增上慢声闻,这个还不究竟,真正阿罗汉是没有这一种,但阿那含会,阿那含还有这个毛病,阿那含还不究竟,如果真的证得五上分结灭是阿罗汉,真正阿罗汉。
第五个是什么?根本无明。根本无明尽的话,就是究竟解脱!阿罗汉也是无明尽,无无明,自性清净,这样讲来,礼拜六的考卷会不会答了?十二因缘的第一个,无无明,为什么无无明?因为自性本清净,哪有一个叫无明、不无明!你这样不是可以答一题了吗?有的人还答不出来,要怎么交卷?以上这个就是所谓的增上慢声闻。
第三类,退菩提心声闻,刚开始有一点发愿,要修如来菩提道,但是不究竟的时候就会退转。修行没有那么顺的,前面的十信不算,其它共五十四位阶,你在修五十四位阶的菩萨道,从这个: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那再十金刚如来──如来不是只有一个,十地如来才是释迦牟尼佛这种证悟的如来,还没有完全证悟之前,还有九地如来地。所以这个五十四位之中,要到这十住位中的第七位才是「位不退转」,亦即你发了菩提心,至这菩提的十住位乃不会退转;再来,要到登地菩萨这里,悟到了开悟以后,是「行不退转」,菩萨行不会退转;修到八地菩萨地才是「心不退转」。像刚刚讲退菩提心声闻,表示祂在十住位之七位以前,这样子当然会退,故名退菩提心声闻。
第四类,应化声闻,祂有产生这个清净心,然后能够生起应化身,法身清净就可以应化,所以这个在菩萨道的话,即第三地明地就有一个法身会化起,五地菩萨就有三个法身,八地就比较多一点。以上声闻有这四种。
另据《法华文句》所举,将声闻类分为五:(1)决定声闻,谓久习小乘,积劫道熟而证得小果。(2)退菩提声闻,谓此声闻本习大乘,积劫修道,然中间为厌生死,退大道心,取证小果。(3)应化声闻,谓诸佛菩萨为度化前二种声闻,故内密佛菩萨之行,外现声闻之形,以劝诱小乘,令入大乘。(4)增上慢声闻,谓厌离生死,欣乐涅盘,修习小乘而以得少为满足的,未得谓得,未证谓证。(5)大乘声闻,谓以佛道之声,令一切闻者不住于化城,终归大乘实相之理。
另据《法华文句》所举,将声闻类分为五:另外,根据《法华文句》里面所举的,有五种声闻,内容跟上文差不多,所以稍微念一下就好了。(1)第一个决定声闻,谓久习小乘,积劫道熟,解脱道已经成熟了,而悟得声闻小果。(2)退菩提声闻,谓此声闻本习大乘,发了菩提心去修菩萨道,碰到障碍:「算了,还是修自己吧,比较快!」积劫修道,然中间为厌生死,在修道中间,又很讨厌这种在六道中生生死死的轮回,退大道心,所以退大道心,取证小果,叫做退菩提声闻,这是退转。(3)应化声闻,谓诸佛菩萨为度化前二种声闻,这佛菩萨为化度前两种声闻,故内密佛菩萨之行,秘密去化度这两种,外现声闻之形,以劝诱小乘,令入大乘。那这个怎么化?就是用变化身去化,所以这样讲起来有应化声闻的能力的,大概都是大菩萨跟佛,祂化了教导你,又不让你知道祂是佛,所以这一类的声闻其实不是真的声闻,是佛、菩萨。
(4)增上慢声闻,刚刚讲的,谓厌离生死,欣乐涅盘,修习小乘而以得少为满足的,未证谓证,没有得到佛究竟菩提的境界,他说他得到了,这种是无知无闻的声闻。(5)最后大乘声闻,谓以佛道之声,令一切闻者不住于化城,终归大乘实相之理。实相无相,实相是住境不生心,实相是佛性佛相,空、法两个都能够安住的,这叫做大乘实相之理。所以祂能够讲佛道,让一切人听了以后,不住于化城,最大的化城是涅盘城,就是小乘的声闻,较小的化城则是天上的哪一天哪一天,比如说你去欲界天,六天里面你去哪一天修习,或者是修到色界天或哪一天,这些个都是化城,那你如果听了,今生能够发起大乘心,而积极的在还没有往生前赶快修,让心清净清净,这就可以得到更大的进步,会有大乘身。
独觉是悟独觉菩提者,有两类人:一者称部行独觉,是聚合部众而独悟证果之缘觉人,据《俱舍论》载,声闻乘中之预流,一来、不还等三果之人,以及四善根之最利根,将证第四阿罗汉果时,暂离佛之教法而聚集若干之同修人,然仍独观独思,或观飞花落叶之外缘,或观十二因缘之理而证悟得果,称为部行独觉。以聚集众多修行者于一处,组为部党,故称部行。另一为「麟角喻独觉」,以无师离教,独处一人以证悟得果之缘觉人,故称独觉。相对于部行独觉,则称麟角喻独觉。
再来,什么叫独觉?是独自觉悟不靠别人,悟独觉菩提者,这样悟独觉菩提的,有两类人,一者称部行独觉,第一个称为部行独觉,就是聚集在一起,是聚合部众而独悟证果之缘觉人,一大群出家人开始修十二因缘观,能够悟到解脱的,这种祂不是自己独觉的,是大众在一起,但是各修各的,然后自己悟到小乘果的。根据《俱舍论》里面记载,声闻乘中之预流(乃须陀洹果srot2panna)、一来(一来果即斯陀含sak4d2g2mi-phala),不还(不还果即阿那含an2g2mi-phala),等三果之人,这三果之人,以及四善根之最利根,以及四善根中的最利根,将证第四阿罗汉果(arhat),证四果都是有善根的,俱足四种善根,就只有阿罗汉俱足四种善根。声闻缘觉,这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跟阿罗汉,这四种不同根基者中,最利根的就证阿罗汉果。暂离佛之教法而聚集若干之同修人,然仍独观独思独修、或观飞花落叶等等外缘、或观十二因缘之理,而证悟得果,能够初悟道果,称为部行独觉,就称之为部行独觉。以聚集众多修行者于一处,组为部党,因为是聚集众多修行者在一处,组织为部党,乃称为部行。
另一为麟角喻独觉,另外的一类呢比较像麟角,是像麒麟角一样很稀有的这种独觉,麟的角是很高贵、很稀有,所以,这种独觉以无师离教,不必有师父、有人教导,也不必看经典,独处一人,独自一个人自己修,以证悟得果之缘觉人,以证悟得阿罗汉道或者是缘觉的,故称独觉。缘觉是比阿罗汉又高一点,是辟支佛,称为独觉。相对于部行独觉,则称麟角喻独觉,相对于部行独觉,这种人很少,所以又称为麟角喻独觉,但少是少,总是有因缘,不是你要这样就能够这样,一定有其因果才成为这样。
独觉又译作缘觉。两者均是观十二因缘而得涅盘者,即称为独觉身。此独觉之人自发菩提心,而不劝化众生发菩提心,亦不修习大乘经义,以此因缘,独得解脱,故称独觉菩提。即缘觉之尽智。独觉人有舍悲障,因独觉人独自修行,觉悟而离生死之人,徒能自度,难以生起大悲心,无兼济一切众生,则无法臻于佛果,因此此等人有舍悲障。
所以,独觉又作缘觉。两者均是观十二因缘而得到涅盘者,即称为独觉身。此独觉之人自发菩提心,而不劝化众生发菩提心,亦不修习大乘经义,以此因缘,独得解脱,故称独觉菩提,所以叫做独觉菩提,他有点智慧,比阿罗汉多一点解脱智慧,但总不像菩萨那么广大,即独觉之尽智,也就是说他的智慧已经发挥到淋漓尽致,才能得到的缘觉的境界。独觉之人有舍悲障,他把慈悲心抛弃,没有慈悲心,因独觉人独自修行,觉悟而离生死之人,所以,徒能自度,难以生起大悲心,没有办法起同理心,也不会说:「哎!众生都在苦难中,我该怎么来救度他们?」没有办法起这个大悲心。无兼济一切众生,没有心要去救度一切众生,认为自己解脱、解决了就好了。则无法臻于佛果,所以若要得到佛的果位呢,是不可能的。因此此等人有舍悲障,这种人有着把慈悲心舍掉的这种障碍。
有所者意为有所缘,以心王、心所皆有所缘之境,故称有所缘。所缘,谓心识攀缘寄托之境界,如眼识缘于色,耳识缘于声等。而心识以外之物,则称为无所缘,以其被心识攀缘,而不能自攀缘之故。此处有所缘者即缘于小乘法,而菩萨不缘于小乘法之作意。
有所者意为有所缘,有所这样皆因一切都有因缘,以心王、心所皆有所缘之境,所以,故称为有所缘。所缘,谓心识攀缘寄托之境界,「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有生就缘老死」,这十二因缘都有所缘。周六密教悉昙课发的讲义跟试题你们看了?要好好看,然后在里面选三个,按照你自己挑的名相、或者内心的习气都可以,然后再写用自性什么法破解它!这个能让你从现实跟理地的清净之间去破解。这么如眼识缘于色,耳识缘于声等等,而心识缘以外之物,心识以外之物,则称为无所缘,称之为无所缘,以其被心识攀缘,而不能自攀缘故,以心识攀缘,但不会被外力所攀缘,以自己的能解脱,此处有所缘者即缘于小乘法,要解脱,是你自己解脱,求得我空,但没有究竟法空。而菩萨不缘于小乘法之作意,菩萨不缘于小乘法之作意,祂是缘大乘法,这重点不在这里,稍微了解一下。
作意者manask2ra,manasi-k2ra或mana`-k2ra,即突然警觉而将心投注某处,以引起心活动之精神作用。《俱舍论》将作意分为三种。
再来,作意者manask2ra,manasi-k2ra或mana`-k2ra,因为这里在讲作意,远离一切声闻缘觉之作意,这个顺便讲一下,什么是作意?manas是心是意,k2ra是作,作意也可以说mana`-k2ra。为什么有分manas、mana`?manas是字的原形。比如你们在做功课,翻译这个「南无」(皈依礼敬)的时候,到底是用namas去加后面的词呢,还是nama`加后面的词来做sandhi(连结)?namas这个字它是原形,所以namas打进去呢,它现出主格也是nama`,这个呼格也是nama`,还有这个具格也是nama`,所以,这三格都是这样子。所以不是拿namas这个原形来做这个sandhi。因为你在咒语里面,它一定不是呼格就是主格,或者具格,这要看哪一个适用。一般都是以呼格,因为要呼请诸佛菩萨、皈依诸佛菩萨,像这样的话一定是用nama`。
再者,nama` sarva,这个要这么变:nama` sarva,nama`它还是维持这个`。当你如果打namas加sarva,前面它也会变成nama`,但这个namas是原形,不是你已经选择这个字,然后碰到后面的语词,由于发音不易所以才变,是因为你选这个,所以才变。所以跟各位说明一下,不是用原形,原形已经有取舍了,你要取哪一个,那这个东西才去跟后面的字sandhi。再来看以后有没有变音?有没有拗音?如果有拗音就要变。以上我们是在讲「南无」nama`,它跟manas这个字不一样,manas是作意的意。作意也可翻成mana`-k2ra,以上manask2ra,manasi-k2ra或mana`-k2ra,三个字都是作意。
即突然警觉而将心投注某处,以引起心活动之精神作用,也就是突然警觉,警觉就是起了这个作意心,起了这个体会的心,你不可这样「马西马西」、无所谓,是吧?某某人在不在?她常常「马西马西」,坐在那里不知道在干嘛,有听好像唔在听,这就是不警觉。那你如果有心在听,就是警觉,这就是manas作意。如果有听没有进,这叫不警觉。所以在密教里面有一个叫警觉,你念一个咒就是警觉大众,知道:「喔!佛菩萨怎么样怎么样!」这个是警觉。就名词的解释是这样子:警觉而将心投注在某处,以引起心活动的精神作用,叫做作意。《俱舍论》将作意分为三种,这个《俱舍论》将作意做三种解释。今天就讲到这里,下一次再讲有哪三种解释。
(2008.03.26讲于法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