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解《解深密经》的奥秘(1-61)
(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一、序品(续)
诸圣所证得的功德相(菩萨的功德相)
「于诸众生其心平等。」(续)
菩萨、大菩萨有十种功德相,现在讲到第三。第三个:于诸众生其心平等。
亲光菩萨释云,即于一切有情,得自他平等,以大慈等平等方便故。解云,此德慈等为体,以一切有情为所缘境,故名所缘大。前德以智体,故真如为境。此以慈等为体性,故有情为境。此即般若论中同体大慧,故名平等方便也。
亲光菩萨解释:即于一切有情,得自他平等。菩萨对于一切有情众生,心里面都是具平等观,当然心地上平等观,身体也是平等平等,所以你的身跟众生是一体的;那心方面,菩萨有无量的心通,所以能够体知众生心,所以自心跟他心都平等平等。心清净就可以观众生平等,先前在讲平等法时都说明过了,那怎么能够观众生平等呢?有大悲心,以大慈大悲的心来学习大平等,如果你没有大悲心,就做不到跟众生平等。你只修自己,抱持着「我好就好了,众生不好也没有关系,众生烦恼是他们的事」这种心理的话,永远修不到平等观。所以说,以大慈等平等方便故,以慈悲为方便,对一切众生要救渡他们;若不起慈悲心,就不会有成就,所以以慈悲心来行方便救度。当然小菩萨有小慈悲心,大菩萨有大慈悲心,慢慢用方便法建立一切平等法,这是亲光菩萨所解释的。
解云,此德慈等为体,后面解释说,此德慈等为体,这种大慈悲心或者平等性之德行功德相,以慈为体,这「体」也就是产生一切法的根本。像我们讲空相,空相是空体本来,一切法由空性而起,所以你得此平等观,这些都要从慈悲心体而起。一切法的生起,以一切有情为所缘境,故名所缘大。不管哪个有情众生,他有作意而受意,有一个作意缘为所依,因为这是有为法,有为法你要生起慈悲心,你要作意。要作意就去观一切众生为他所缘,既然以一切众生为他所缘境,所以这个是所缘大。诸法从缘起,有因缘起才有法。那你要用慈悲心,平等观一切众生,就是要先作意在众生他们身上,然后解除他们的烦恼。
下一句,前德以智体,故真如为境,智慧的根本名相,那个就是真如,以德等为体性,以这种智慧功德相为智慧之体,以真如为境。此以慈等为体性,故有情为境,以慈悲为体性,体性又能产生一切法,所以依有情为境,对有情产生一切境界,产生一切的平等法。此即般若论中同体大慧,故名平等方便也,这么慢慢方便去做到,这大菩萨于诸众生,以其平等心来观他们。佛法在讲「中观实相」,中观实相就是所谓的般若智慧,讲一切法也是如此,什么叫般若智慧?你修佛法就是用般若智慧观一切法,观一切法之中没有执着,观它「无所有、不可得」。但这种还是不究竟的人才要这么学习观;如果是已达究竟的人,亦无所谓「无所有」,亦无所谓「不可得」,反正就是实相,实相就是你的心或者你的自性、心性,对一切法「无住」,无住就是「有法无执」,有看没有进、有听没有到,有法无执这就是般若智慧。所有经典你懂这个,就学到「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这三个三昧。
在密教来讲,就是三言教义,证入三言教义才能够转入陀罗尼门。如果你要进入真言门、要修密教,也是要从显教修到空、无相、无愿三昧才能转入密教。那至此转入密教的人,一定对一切幻相不执着,因为你有实相观,瞭知一切法都是幻化的,瞭知因缘所现的一切法也是幻化的,你能在幻化之间去安住你的心。菩萨因为要渡众生,圆满一切种智,所以祂可以用般若论中所谓的「同体大悲」去观众生。你要能够观众生同体,你一定要有解脱的能力,才可以去接受他外在的因缘,这样你就有自他平等,平等方便了。如果你自救不了,你本身还是能力不足、烦恼无量,就顾不得别人。换言之,你有多少的定力、多少的智慧,就能帮助多少的众生。心量到大菩萨者,当然都是大慈大悲,所以这样才能观诸众生其心平等。这是第三个功德相。
「离诸分别及不分别种种分别。」
菩萨第四个功德相,离诸分别及不分别种种分别。有为法都从分别来,有分别,就进入世间相,所以你要从分别学习到无分别,在无分别里面也可以做分别想。所以分别、不分别之间,你都能自在无碍,因为你开始要学解脱,所以要学没有分别心;究竟了以后,你观众生,你还是要有分别相,不然怎么观众生呢?这个人心清不清净?这个人有什么习气?那个人有什么毛病?这也就是分别。没有差别相,就是没有妙观察智。差别相一定会有的。先求不分别,然后得了不分别究竟,再来分别这种种分别。为什么分别时,还会说具般若智慧一样呢,分别众生,加以救渡,救渡完了又不分别,这里面包括了很多的层次:心清净,清净再究竟,究竟就是进入一切法中、不清净里面,去救渡众生,救渡完了又没有分别,这种才是菩萨的修行,不是小乘阿罗汉的境界,阿罗汉是自己解决自己就好了。
第四明菩萨之时大也。分别vikalpa,即是推量思惟之意,又译作思惟、计度,即心及心所(精神作用)对境起作用时,取其相而思惟量度之意。有分别心就有分别智,分别有为事相之智。在凡夫为虚妄的计度分别之智;在佛为后得之权智。
第四明菩萨之时大也。刚刚讲的是缘大,现在这个是时大。为什么讲「时大」?分别跟时间有什么关系呢?这里面除了众生分别想以外,还有一个观念就是「时劫」,时劫的意思就是一个时间kalpa。劫,为极长远之时间名称,乃古代印度表示极大时限之时间单位,又作旷劫。普通讲一劫,一小劫(共计一千六百八十万年),这个算一劫是时间的劫,那你说修行要修三大「阿僧祇劫」(asa{khya),就是一个不可数的数字,起码都是五十位数的零,数目一之后的零一直加加加,至少有五十个零在后面,那么长的时间。这个讲时劫,它是先从有分别再到没有分别,是讲说菩萨祂没有分别心,所以三大阿僧祇劫跟一小时没有差别,菩萨不怕三大阿僧祇劫,才能证到佛的境界,否则,有分别心的话,祂就不会那么勇敢地要去行菩萨道。正因菩萨不再去想这个时间,所以祂才有那么大的勇猛心去行菩萨道,这里讲时大就是在讲这样的观念。
分别vikalpa,即是推量思惟之意,又译作思惟、计度,即心及心所(精神作用)对境起作用时,取其相而思惟量度之意。在这里面我们要探讨一些分别心,vikalpa是分别,即是推量思惟之意,就是分别;如果你不作意去想这件事、那件事,这个人、那个人的话,那就是不分别;或者你平等观众生,那也没有什么分别。所以分别总是有推量思惟的意思在里面,有时候翻译做思惟vikalpa,思惟、思量,或者计度、测量、推计,这个分别也就是心、心所(心活动空间)。心是心王,思惟是精神的作用,对境起作用时,取其相而思惟量度之意,这是分别。现在懂得分别、不分别、种种分别。有分别心就有分别智,分别心是不好的,但是用在菩萨如果没有分别,要怎么依众生根器渡化之?所以还是要有分别。祂有分别,祂是有智慧的分别,这叫分别智。
分别有为事相之智,事相就是有为,此乃指在有为法里面,有能力去善加分别、观察分别的这种智慧。在凡夫为虚妄的计度分别之智,凡夫亦有凡夫的智慧,但它是善于胡思乱想的这种智慧。在佛为后得之权智,什么叫后得?我们智慧有二种:一种是根本智,所谓根本智是空、无相,要有后得智得先证根本智,你不先证根本智,不先学到空、无相,你后得智就起不来。后得智也是差别智,差别智它不是本身分别,它是为渡众生方便,所以叫做权智,不是自己来分别起烦恼的。它是依照众生彼此相异的习气毛病与特定现象来加以救渡,这是权宜设施的智慧。你如果住空不起心动念,当然没有什么分别,但如此又岂能救渡众生呢?所以要进入有为法里面,然后产生差别智。做完了救渡的工作以后,又没有烦恼、也不执着,这就是菩萨的修证。
分别心之缘起不离四句c2tu=ko6ika,即以肯定、否定、复肯定、复否定等四句来分类诸法之形式,第一句为单纯肯定,故称为第一单句;第二句为单纯否定,故称为第二单句;第三句为复合之肯定,故称为第三俱句、双亦句;第四句为复合之否定,故称为第四俱非句、双非句。例如对有、无而言,可成立「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等四句,称为有无四句,于诸经论中,常以此四句法之形式来解释各种义理,如《中论》之「无生四句」为「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无因生」,《俱舍论》之「厌离四句」,为「厌而非离、离而非厌、亦厌亦离、非厌非离」,《成唯识论》所举外道之「一异四句」为「一、异、亦一亦异、非一非异」,《法华文句》之「权实四句」为「权、实、亦权亦实、非权非实」。此外,对有与空、常与无常、自与他、净与秽等,均亦可作此四句之分别。
分别心之缘起不离四句c2tu=ko6ika,分别心的缘起不离四句,c2tu=ko6ika。c2tu是四;ko6ika是句,即以肯定、否定、复肯定、复否定等四句来分类诸法之形式,这四句乃:肯定、否定、复肯定、复否定。肯定,也就是「是」;否定,也就是「非」;复肯定,也就「是是」;复否定,也就「非非」。在这个世间相里面的辨别差别相,都离不开这四种组合。我们自己修佛法、修空观、修解脱时,当然不谈这些;但你要降服这些外道,辨析他们的观念何者不正确,那你就要了解他的毛病在哪里,然后加以开导让他悟道,由此故有这样的四句分类,呈现诸法的样貌。
第一句为单纯肯定,故称为第一单句,第一句所谓的肯定,就是单纯的肯定,这称为第一单句。第二句为单纯否定,故称为第二单句,第二句为单纯的否定,这称为第二单句。第三句为复合之肯定,故称为第三俱句、双亦句;第三句是复合的肯定,称为第三俱句,俱就有同伴,有二个啦,有时候叫双亦句,亦就是一样之意。第四句为复合之否定,故称为第四俱非句、双非句。第四句是复合之否定,称为第四俱非句,都不是,或者叫双非句。在分别法里面,离不开这四种状况。
例如对有、无而言,可成立「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等四句,称为有无四句,于诸经论中,常以此四句法之形式来解释各种义理。这里举例来讲,例如针对有、无来讲,可成立「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这四句情况,世间法离不开这四种情况,称为有无四句。在一切经论之中,常以这四种句法的形式来解释各种义理。因为既然你还在修行,你说:「诸法无言说,诸法离言说。」对!你是修证般若智慧,不必言说,所看、所听、所闻不必言说;但是当你要救渡众生,那么你不说则理不明,是吧?所以虽然离是离言说,但是有时候还是要用文字语言来跟他们说明。所以十二部经教就是这么出现的,众生没有透过文字语言,他悟不了道,所以要先用文字语言跟他们说明清楚,说清楚要怎么修,要找什么东西、目标怎么样,总是要用语言来说明,所以可藉由这四句来说明种种义理。
如《中论》之「无生四句」为「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无因生」,《中论》里面有说「无生四句」,意思差不多,只是名相不一样而已。「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无因生」。一切法「不自生」,不自己生起,一定有因缘才起;「不他生」,这个自性起法,外在的法,如果你自性不起法相应,它不会生起,所以不他生。我们熟悉的就是:万境本闲,外面的境界本来跟你没有关系,你心有般若智,就观它清净、清闲,它影响不到你;你心不清净,它就会影响到你。你跟那个法有什么关系?没有关系。所以不他生,还是由你自性生:你自性不清净,不清净就自己生起法。「不共生」,不共它外面的这些因缘生,为什么不共生?如果你执着习气不灭,所以才会生,它外面的这个法跟你没相干,不会跟你生起。一个人、一件事,你不执取它,那个法、那个人、那件事跟你没关系,你心不清净、有所执着,所以抓着那个法、那个人、那件事,这样还是你自己生,是吧?
前面所讲的自性生,自性生也是有因缘才生,所以最后一句,「不无因生」是最重要的!不无因生,所以导致自生、导致不他生、不共生这些理念。既然要自生,不依他生、跟外因缘共生,都是自己因缘而生。所以菩萨、阿罗汉的解脱,是照样面对种种因缘、冤亲、魔相,这些有因有缘的法,但祂们都能够修到如如不动,这样的话就解脱了。因为你要懂得它一切法之间的关系,所以用语言文字来说明各种法的现象,主要的关键还是在于你自己心里面的习气毛病多寡。所有显密教、大小乘,都在讲这个道理。你若不按照自己的妄想习气抓一切境的话,自能得解脱;如果你不清净,因缘来你照样应缘,就起一切法,就进入烦恼境!
《俱舍论》,它是小乘法跟大乘法之间的一个论说。之「厌离四句」,《俱舍论》里面之「厌离四句」,第一个是「厌而非离」,就是你对一件事虽然是不喜欢,但是光不喜欢你也不会想要脱黏、想离开那个境。一般人都是这样,面对一切人事物,你虽然不喜欢,但是你又不能离那个境,所以会陷入不喜欢的那种心态里去。第二个,「离而非厌」,如果你能离一切人事物的法,就没有所谓这个讨厌、不讨厌,你客观看一个人、看一件事,你就没有什么讨厌、不讨厌的事情,那就是你离一切相。第三个,「亦厌亦离」,还不究竟时,你虽然不喜欢这个法,有时候好的你不想离,是又爱又恨,不好的如果你能离,那当然是解脱,要离也离不了,所以能离的话还好,要看你的心清净度。到第四个,「非厌非离」的话是菩萨的境界,也没有什么讨厌,我为什么要离?我要救度众生就去插一脚,插一脚而又没有什么讨厌、不讨厌,也没有什么离、不离的事情,这样的话祂很自在,对一切法不执着就是这样,这才是究竟!以上这是《俱舍论》里面之「厌离四句」,这还是四种方式去组合。
《成唯识论》所举外道之「一异四句」为「一、异、亦一亦异、非一非异」,《成唯识论》也有举出所谓外道的「一异四句」,一、异是代表一句话,一就是一种,异就是很多;一种是空,很多就是有为相。「定一、定异、亦一亦异、非一非异」,这还是四种组合。《法华文句》之「权实四句」为「权、实、亦权亦实、非权非实」,《法华文句》里面的权实四句,权是方便,实是究竟,你能够观实相观,有法无执,它讲「权、实、亦权亦实、非权非实」这四种组合。此外,对有与空、常与无常、自与他、净与秽等,均亦可作此四句之分别。此外,「有为对无为;常是空性对无常;自己或者他人;清净或者污秽」,这四种都可以用四句来解释。等于说,对于有与空、常与无常、自与他、净与秽等,也可以用这些方式去组合出四句分别。
唯识宗将心识之认知作用分为有相、无相、任运、寻求、伺察、染污、不染污等七种分别:据《瑜伽师地论》所释: (1)有相分别,谓于过去所受之义,诸根成熟而善于名言者所起之分别。(2)无相分别,谓随过去所引者,及婴儿等,不善于名言者所起之分别。(3)任运分别,谓于现前之境界,随境之势力,任运而转者所起之分别。(4)寻求分别,谓观察寻求诸法所起之分别。(5)伺察分别,谓于已所寻求、已所观察者,复加以伺察安立所起之分别。(6)染污分别,谓因顾恋过去,希乐未来,执着现在所起之分别。例如恚分别、害分别,或与烦恼、随烦恼中任何一法相应所起之分别,皆属染污分别。(7)不染污分别,例如善、无记等法即属之。谓出离分别、无恚分别、无害分别,或与信等任何一善法相应所起之分别,或威仪路、工巧处,及各种变化所起之分别。
再来,唯识宗将心识之认知作用分为「有相、无相、任运、寻求、伺察、染污、不染污」等七种分别。现在在讲种种分别,如果讲时劫、时间的分别,就是刚刚讲的,现在讲世间相,不管世间也好、众生相也好,有七种大略的分别相,据《瑜伽师地论》所释,稍微说明一下:
(1)有相分别,谓于过去所受之义,诸根成熟而善于名言者所起之分别。一切法有名相,n2man(名),r9pa(色,物质存在之总称),相(lak=a5a,即形相或状态之意,乃相对于性质、本体等而言者,即指诸法之形像状态。)如果你没有名相,你就是没有分别心,那名相怎么起?你一开始来世间学习时,你就有名相,就是你妈妈告诉你是什么名字,从那一刻开始你所感受的意识就变成有相的分别,你在学校里面熏习很多的东西,文字、语言也是一种熏习,所以诸根成熟以后,善于名言而起分别,人、非人、什么事,这些都是有相的分别。
(2)无相分别,谓随过去所引者,及婴儿等,不善于名言者所起之分别。婴儿还不会分别,你刚出生的话,他两个眼睛看妈妈的距离不够远,所以看不到,婴儿刚出生看不到东西的,过了几天或者个把月,他的眼睛才可以看远一点,婴儿根本没有分别相。随过去所引的,过去你所学习的,或者小孩子、婴儿,不善于名言,不能够言说、不善于说名称、不善于语言,这种就是无相分别。无相分别是我们修行人要学的,所以你要学到像小孩子一样,什么事情好坏都没有分别。世间相什么叫好?什么叫坏?好坏是你自己心里面在想的,小孩子一片清纯,他不知道什么好人、坏人、好事、坏事,所以他们都没有分别心,所以修行要修到这样没有分别、无相分别,如果你没有修到这里,你要再往前走就没有办法。你要先自我解脱,然后才进入陀罗尼门,然后再用咒语、手印来达到利益众生的目的,所以你修行若做不到无相分别,就卡在那里,今生永远没有办法进步。
(3)任运分别,谓于现前之境界,随境之势力,任运而转者所起之分别。任运,任其本真来运用在你的境界上,对于现前之境界,一个人、一件事来到你面前、来到你心里时,随境之势力,势力强者,你就要用很大的定力去面对他,势力微弱你就较自在,以四两拨千斤的能力就可以调理它。每个人任运的能力,是依其智慧跟禅定力而有别。任运而转者所起之分别,如果你有无相分别,那任不任运没有什么关系?你已做到无相分别了,本身就没有言说、没有执着好坏!一般人没有经过修行是不容易达到的。所以在有为相之间、有相分别时,你要去任运分别,善境界不要去执着,逆境界尽量也是任运、让它转,不要你喜欢的就陷入、迷糊掉,不喜欢的倒有所警惕,这样还是不行,应该是要顺逆都能把握得住,不要迷失,任运而转。
(4)寻求分别,谓观察寻求诸法所起之分别。当然寻求是主观意念要做的,如果你对你心里面的没有念头的念头,那是清净;没有念知,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念头,那就是因缘,一定有因缘才会有念头,那你要去寻求、去观察它,到底是哪个因缘让你心起念,如果你自己不胡思乱想,你的心,这里在讲菩萨境界,可以感觉外在的因缘,然后自己心起心灭,心起心灭你要去看,到底是什么事情?你可以这么去观你内心,所以我们讲的,从因缘去观到底有什么事情?哪一件事情怎么进展?哪个人事物怎么样?不去外求,你从内心里面去寻求,这么去分别。
(5)伺察分别,谓于已所寻求、已所观察者,复加以伺察安立所起之分别。伺是窥伺,很用心的去寻求、去找,既然上面已经有所寻求了,也有所观察了,你要以自己心意念加进去,去窥看它,能够安立由这个法所起的分别心。所以上面只有寻求,下面要下定义、要了解是什么东西、什么事情。所以要伺察分别,才能够了解、安立这个法。
(6)染污分别,染污是不清净法,不清净法包括有因缘果报的,都属于不清净法。不是说你做好事就是清净,做好事算是「染」,染法者,善恶都是;「污」则是不好,污是不清净法,不清净也就是没有解脱。所以你做了善事,没有解脱,升天去了,那还是不净;做坏事当然恶报,恶报当然就是不好的。以修佛法来讲,就是无住相布施,你做了善事不要去执着,这才是究竟;不然你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都脱离不了三界轮回,都是染污法。它讲谓因顾恋过去,希乐未来,过去有好的,你自己眷恋不忘,未来希望有快乐的日子,执着现在所起之分别,所以对过去眷恋,对未来希求,对现在又执着──过去、现在、未来三际之间,你都起了分别,那就是染污分别,好坏都受果报。
例如恚分别,「恚」是嗔恚的恚,这是嗔心、发脾气。害分别,对别人起了加害的心、诅咒心,或者间接加害,当然直接加害你不会,你间接加害人家、诅咒人家、骂人家,这些都属于不清净心的害分别。或与烦恼、随烦恼中任何一法相应所起之分别,皆属染污分别。烦恼是讲根本,根本烦恼有贪、嗔、痴、慢、疑、邪见六种;随烦恼有二十个,八大、二中、十小随烦恼。所以你只要根本烦恼跟随烦恼之间,跟他们任何一个相应,这都是染污分别,你要修行其实很简单,放下你心里面的分别,自然就无相,无相就不必分别。
我们就是不甘愿放下一切习气毛病,强要分别好坏。比如现在在观世间事,你们会有自己很强的主观意念,主观意念很强,都离不开对一个人、一件事的好恶,如果比较有智慧的,是观国家的总体命运,不是观单一一个领导人,所以要超越个人的层次去观共同体的共业,这才是有智慧的。如果对某个人喜欢、对某个人不喜欢,这就是你染污分别、烦恼。个别的业,你有办法超越的当然要超越;那共业是没有办法避免的,国家的共业、家里的共业,没有办法避免,而你能够先观照到,从大处着眼,不要从小处去执着,小处执着就会有烦恼,大处着手的话,对人对事就没有什么取舍,只有该这样、该那样,大家的共业形成,一个国家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国家是那么笼统的一个共业体,你怎么会对一个人怎么样去喜爱、厌恶?不会!时运走到哪里,共业该怎么现,就是怎么样子,所以不要在那里看个别扮演的角色,执着你喜欢的、不喜欢的,否则就陷入种种烦恼境。
(7)不染污分别,那怎么做到第七个不染污分别?例如善、无记等法即属之。善法再导入无记,就不善不恶的法,都属于不染污法。谓出离分别,所谓出离分别,跳离了染污法,就是善法,这里善法不是讲做善事的善,做善事的善你要能够无住,用般若智观它,无住相去布施,这样才能出离、才是出离分别。无恚分别、无害分别,或与信等任何一善法相应所起之分别,也没有瞋恚心的分别,也没有害心的分别,或与信等任何一善法相应所起的分别,善法好像有十个,善法里面跟每一个信等一切的善法相应的,都是不染污分别,这里讲还是比较偏向于世间的不染污,学佛法要学菩萨法,要学超世间的不染污。或威仪路、工巧处,或威仪路、工巧处,四威仪讲过了,工巧,善巧方便、技巧、因明等等的五明,及各种变化所起之分别。这些或各种变化所起的分别,这些都算不染污的分别。讲到分别,稍微把这些现象说明一下。
《瑜伽师地论》又谓此七分别,皆以寻伺为体,产生自性分别,svahb2va-vikalpa,或称自性思惟、任运分别。即指于心识之认知作用,指任运觉知现在所缘之境,稍加推测思考而分别其自性。欲界及色界初静虑共为有寻有伺之地,必属自性分别。
再来看《瑜伽师地论》又谓此七分别,皆以寻伺为体,寻伺有的人翻「觉」跟「观」。「寻」就是用你的自性、正念,去觉你心里面的念头,或者觉外面的事情、觉外面的人,这是觉。「伺」就是观,觉了以后再观,你观心念也是一样、观你的念头,觉了有念头,然后再观是什么念头。对外面人事物也是一样,你看了哪个人以后,再分别他是什么人,这也是观。这样以寻伺、觉观为体,产生自性分别,因为一切法由自性起,但是我们学《解深密经》要观它无自性,它会应缘,刚刚讲,没有因缘它起不了法,因缘相应了自性起法,你要观它无自性,所以所起的法无住,无相分别,故不必要住。或者你修的好、究竟了,你可以观它能够无住,这个是最好,有觉有知而无住最好。
如果有觉,然后安不住你的心,那就是烦恼,心眼开的人就是这样。有的人心眼开了,可以看到这个人是好、那个人是坏,本来好坏就好坏,但是你又有分别心:看到好的,觉得这个人不错,就喜欢他;看到那个人不好,你的心里面就讨厌他。像这样,就是有觉但没办法做到无相分别,所以就有烦恼。像这种人如果懂得很多,心又不自在,到最后都搞得神经兮兮、阿达阿达,天天看精神科医生了!你境界不够,就不要去觉;有的人他是卡到鬼神,同样有这个能力,不是自己修的。卡到鬼神,鬼神给你有这个能力,不是你从修禅定来的,所以就更容易看不开。精神病院里面,有很多都是这种卡到冤亲债主的人,要说他没有能力嘛,他可以知道你在想什么,你对他好、对他不好,他倒很清楚。这种人有这类能力,可以觉知历历,却为什么放不下?因为他不是修来的,是卡了鬼神,让他有这个能力且伴随烦恼,如此就变成神经兮兮,假若一生之间又没有碰到好因缘去好好修行,那么一生都报废掉了。
所以你有自性分别以后,不要去执着。svahb2va-vikalpa, svahb2va是自性,vikalpa是分别,或称自性思惟、任运分别,有时候叫做自性思维、任运分别。自性起了分别,起了分别就是任运,起「想」,即指于心识之认知作用,指任运觉知现在所缘之境,稍加推测思考而分别其自性,你的心识对内对外都有认知的作用,你要任运让它能够觉知,现在是对什么缘?什么境?然后稍微加以推测、思考,而分别起自性。欲界及色界初静虑共为有寻有伺之地,必属自性分别,这是属于我们自性分别或者任运分别。有寻有伺是《瑜伽师地论》里面的名辞,一般禅宗、打坐修行的都讲觉观,你听得也比较熟悉一点,其实就是寻伺。「有觉有观、有觉无观、有观无觉、无观无觉」,总共可以变成四句,也是一样。色界四禅天都离不开「有觉有观、无觉有观、有觉无观、无观无觉」这四种境界,等于说四禅定是依这四句去说明境界的。
你说前面有觉有观不是很好吗?有觉但是没有解脱,就是有觉有观,当然这里还不是真正解脱,是方便解脱、是世间的禅定而已。到最后,无觉无观,自性一境性,例如面对一个现象时,我们的自性它只有起一个境,不会起两个境,你起两个境就有分别、就有分别性了。所以「境」跟「性」其实是一体的,这是无觉无观的人才能做得到,这个已经是四禅。刚开始是有觉有知好修行,修到最后无觉无知,很自在。所以觉观是第一道关卡要去修的,如果你今生都没有修到觉观,那就还没有入门;修到了觉观你又去除不了觉观,那就是烦恼,懂得越多越烦恼。
另据《大乘阿毘达磨杂集论》所说之七分别,前三者与《瑜珈师地论》所说各异,即:有相分别,谓取过去与现在境界之种种相;无相分别,谓希求未来之境而行;任运分别,谓五识身于自境界任运而转。其余之寻求分别、伺察分别、染污分别及不染污分别等四者,皆以计度分别为自性。分别心的作用起于因缘变与分别变。
另据《大乘阿毘达磨杂集论》所说之七分别,另外依据《大乘阿毘达磨杂集论》里面所说的七种分别,前三者与《瑜珈师地论》所说各异,前面三个,「有相、无相、任运」这三个,跟《瑜珈师地论》里面所说的不一样。
即:有相分别,也就是「有相分别」,它意思怎么样呢,谓取过去与现在境界之种种相,能够起过去与现在境界的种种相就是有相分别。那未来呢?未来胡思乱想,这里没有提到,没有提到未来,但下面有讲。无相分别,谓希求未来之境而行,「无相分别」就是讲祈求未来所现的境界,这是无相,未来没有经历过,到底要怎么样,你起不了一切,心都在胡思乱想。任运分别,谓五识身于自境界任运而转,「任运分别」也就是五识身,眼耳鼻舌身这五识跟你的身体,于自境界任运而转,你自己这么去任运去运转,住境而产生一切现象。其余之寻求分别、伺察分别、染污分别及不染污分别等四者,皆以计度分别为自性,其余的「寻求分别、伺察分别、染污分别、不染污分别」这四个分别,皆以计度分别为自性,去记住、推测、思量,以这种分别心为自性。
分别心的作用起于因缘变与分别变。分别心的作用,起因于因缘变跟分别变。所以自性本来是不动的,有因缘才起法,起了法以后,你就会起分别,分别之间就是在变。自性本来清净,如果未起时是空,起了以后它就开始变,所以因缘使自性变,变成起法,起法变又变成分别变,又起了名相,你去读它、去推测时,就变成分别变。因此你要懂得这些名词,这么去思惟你的心跟自性与外缘的关系。以下继续解释什么叫做因缘变。
何谓因缘变?即由因与缘之势力变现者,称为因缘变;八识之中,第八识、前五识及五俱意识等所缘之境,乃由因缘任运而生,皆有实用,故称因缘变,所以因缘变系以先业异熟(善恶业种子)之力为增上缘,以诸法自身之种子为因所变现者。
何谓因缘变?即由因与缘之势力变现者,称为因缘变,即由因跟缘之势力变现的,一切法没有因的话,它起不了法,然后因成法之间,又有一个缘,因缘就会产生果报。这个因是根本、最重要,如果没有这个因,你就不会起根本的法,所以你思惟自己看看,你喜欢哪一个人、讨厌哪一个人,其中一定有因。你说:「这个人今生跟我没有在一起,怎么会有因?」很奇怪,就是这样子,恨的咬牙切齿是吗,那什么因?一定是过去发生的,只是你不知道而已,发生在今生的你一定知道,但发生在过去的你就不知道,因为没有宿命通。发生在过去这个因,还是会造成缘来时就起法。
如果你心里面没有一个过去的因,也就没有现在的果。比如刚刚讲的,那个人跟你有什么关系?看似没有关系,你也不认识,是嘛?像你们很喜欢谈一些公众人物,公众人物跟你有什么关系?如果你心内跟他过去有因缘,你就喜欢得要命,或讨厌得要死,那是过去有因缘的关系;如果没有过去的因缘,那你会怎么样?没感觉。为什么会讨厌他、或喜欢他,那是你自己造过的业,什么业?自己的善恶观念所成立的。所以为什么各位学佛法学的很慢?就是这种执着性太重!执着这些人好、人坏的观点,这种自我分别的心很强,所以永远学不好。卡在你自己的业力上,这业力讲的就是执着,所以你从这里面可以去辨别。
因缘变,本来因如果跟你没关系,你就不用去作意,是吧?反正没有这些因,你看一切人,不管好人、坏人,不管他是什么、做什么,你都可以坦荡荡看着他,完全跟你没关系。如果这个人过去明明就跟你没有因缘,你偏偏看他很喜欢或者很讨厌,那问题就是出在你的执着,什么执着?就是你心里面这个善恶观念分别心。像武侠小说中,这种大侠,大家以前看了都会拍拍手,认定侠义之士值得赞叹。但修行就不能这样,修行是看因果,比如这侠义之士杀了一千个坏人,那以后就要还一千个人的命,为什么?虽然他忌恶如仇、善恶分明,但就表示这种人不知道修行的真谛。修行不在善恶的表面上区别,只是如实反映出人与人彼此间的关系。你知道两个人之间,要产生因果,你就维持一个没有关系的关系,那就没有什么因果不因果,是吧,这是因缘变。
没有因、没有缘,就变不起来,你怎么会起分别?比如现在台面上这两位总统候选人,那喜欢一定有喜欢的道理,是吧?如果你没有过去喜欢的因缘,那是你今生所造成的,例如你喜欢看他的外表,喜欢他这人长得英挺,总是有一个理由,否则没有因缘怎么会喜欢他?又或者如果彼此过去有恶缘,你只是光看一眼都会觉得讨厌,否则今生明明跟他没瓜葛,你又何必讨厌?当然,这种种都是出自于你的习气毛病在变,没有因、没有缘的变,就只会是一些很平淡的事情,要有强烈感觉的话,一定都有过去的因,差别只在于过去的因是很厚重或者较淡薄。没有这些关联的话,你看那些人做好事、做坏事都跟你没有什么关系。那什么叫好事、叫坏事呢,也是你的分别心在执着。像一个人去偷人家的东西,他肚子饿了,不偷东西会饿死掉,你如果不会这么去看事情,你会说:「哎哟,偷东西?这种行为太坏太坏!」那这样就是自己强作分别。所以学佛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把这些分别心慢慢的去掉,回归到无相分别,不就是那么简单的吗?你有因缘,不要变,但如何让这个因缘不要变?
八识之中,第八识、前五识及五俱意识等所缘之境,乃由因缘任运而生,那八识之中呢?第八识前五识跟前五俱意识,眼耳鼻舌身一起来叫五俱意识,五俱意识眼耳鼻舌身识,是五个意识一起来,叫做五俱意识。所以如果端上满汉全席来的话,你五个心一起用,就是五俱意识,包括吃东西时,这手拿筷子与嘴巴去咬的动作,以及耳朵听得到鏮锵鏮锵的声音,以及鼻子闻得到油香或者醋酸的味道,以及眼睛看得到红白黄绿各种菜色,以及舌头接触了酸甜苦辣种种滋味,咀嚼了软的、硬的、烫的、冷的各类食材,所以等于是你的眼耳鼻舌身这五个意识都一起用上。所以第八意识是本来的心,加上你这个五识,或者是五个识一起来,或者第八识个别加某一个,八识跟眼睛,或者四个五个都一起来,所以成了八加五。这些对一般人来讲好像很难懂,但对修行人来讲,有时候确实是八个心会一起现、一起用,而且都可以知道。
这里讲的因缘变,就是从根本的第八意识心,然后加上前头眼耳鼻舌身面对色声香味触五尘境,五识或者一起来五俱意识所缘的境,乃由因缘任运而生,有因有缘,比如说刚讲的满汉全席,端出来的菜你看到了,就是因缘,你吃到了、闻到了、听到了等等也是因缘,皆有实用,故称因缘变,前面讲过的例子,就是内心里过去的因缘、过去世的因缘,实际产生了它的作用,故称因缘变,一定由你过去善恶业种子、有为因缘所现。所以因缘变系以先业异熟(善恶业种子)之力为增上缘,以诸法自身之种子为因所变现的,诸法自己它过去有什么种子,它会变现。好比说,你看到一个人,为什么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今生你也没跟他相处,为什么不喜欢?就是你过去有这个种子,以这个为根本、这个种子为因,然后再看到这个人,再加上你的习气,所以就现起好恶的念头,这是因缘变的道理。因缘变是你爱莫能助的;而你会恨的要命或者爱得要命,则是后面这个分别变所致,分别变就已加入了你的习气,这两个要一起讲。刚讲的这个例子,你会起爱恨情仇的,就是后面的分别变。
何谓分别变?谓由心、心所之作意分别力所产生的对境,由作意、计度等分别力变现者,称为分别变。又如第七识及第六独头意识所缘之境,由分别作意力而生,非由实种子所生,如镜中之火,无有实用,仅为影像而已,故称为分别变。
何谓分别变?那什么叫做分别变?谓由心、心所之作意分别力所产生的对境,有作意才会起法,如果你心无所住,有缘也起不了法。圣人就是在因缘变时,没有习气毛病跟它相应,可以坦荡荡地观内心的法;如果你有心所很强的作意缘的话,这分别力开始发动,就产生对这个境有喜怒哀乐的各种情境发生。由作意、计度等分别力变现者,称为分别变,如果没有作意缘,一切法起不来,所以起法一定要有作意缘。我眼睛看人,如果不看进去的话,因为目光不集中,不注意看这个人,有看没有到,只看到是一个人的形状,而不知道这是谁,所以这个作意缘是最根本。当然有作意缘、有根本依缘,那是第八意识里面的种子,如果没有根本种子的话,这个作意,根本种子没有可依,怎么可以作意的起来?刚才所讲的,过去世没有因缘的话,对一个人不会爱得要命或恨得要死,没有种子你凭什么呢?没有根本依缘,就算是厚的或者薄的情感,这些都是要有作意缘。所谓厚的,当然是爱的很要命,或者嗔恨的很要命,极不以为然的心境会起来;如果很淡薄的话,是过去世有因缘但是比较浅薄一点,不那么剧烈,这些都是要有作意缘──第六意识有第六意识的作意缘,第七意识有第七意识的作意缘,第八意识也有第八意识的作意缘,每个意识都有它的作意缘,这个作意缘是遍一切识。
又如第七识及第六独头意识所缘之境,第七识是你审慎思量,你要思考、要规划,是用第七意识,第七意识审慎思量,你要去好好去思惟任一事,都是用你的第七意识。第六识有两个,一个是了别,一个是独头。第一个这个「了别」,一定要有外境、外缘,所以像刚刚讲的色身香味触,这五尘境第六意识加进去的话,就可以产生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这第六意识一定要加上外境,产生你的眼耳鼻舌身识,这个叫做了别,就是可以分别。
第二个这个「独头」,是不跟眼耳鼻舌身这五识一起作用,所以单独自己起作用,包括有两个现象。一个是作梦时,「梦中独头」,眼耳鼻舌身这五识不起作用,你可以在梦中编故事,只有第六意识自己在编故事。一个「定中独头」,定中独头是打座的人进入禅定,他的第六意识起作用,心境就可以现一切相。有时候在定中,可以知道过去世因因果果的现象,宿命通还没有发起以前,也可以看到过去。所以梦中也一样,梦中独头也可以梦到过去你有相关的人事物是什么样子,那这个定中也可以看,定中你要入世间禅定要打座入定,一入定是多久多久,才能够现起这个独头意识。
我们梦中比较有经验,梦中的有连续剧的,那个都是妄想生的梦境,如果没有连续剧的,一格一格停格的,一个画面,那个就是你过去哪一生所碰到的境界然后留存下来。我们为什么说「自性离言说」?自性跟过去的事,过去事它也会现在自性里面,它现的是一个境,不会现一个语言,所以这个动物,人也是动物,动物在记忆发生的事情,这是啪一下一个镜头,啪一下一个镜头,那你在梦中有这个经验吗?如果不是连续剧,然后梦中很清楚,有睡好像没睡,出现一个梦境,这里有几个人,那个人是现在的谁,哪个人是现在的谁,那个人我不知道,不知道就是今生还没有碰过,不知道。像这样就是你有分别起时,你才能够去起这个分别变,所以第七意识也可以变,第六意识独头也可以变,所缘的境也可以变。
由分别作意力而生,非由实种子所生,这个讲的第七意识是「非心」,第七意识是审慎思量而非心,不是真的心,真正的心只有第八意识。第六意识它是分别心,分别心加上你的习气,如果只有了别还好,了别实境,知道这个人是谁,但如果知道这个人是谁,然后加上我喜欢、我不喜欢,那个喜欢、不喜欢就是后面的习气。了别这个人是谁,那是分别、了别。所以修行也是一样,仅止于了别一切境,不要再加上你的习气毛病去相应。如果习气毛病作意而起的话,就是这里所讲的分别变。如镜中之火,无有实用,仅为影像而已,故称为分别变,镜子里的火,没有实际的火在里面起作用,只是一个影像而已,这样我们称之为分别变;就像我们心地里,如果现一个人、现一个影像、现一个火,你这么去看它,只是虚幻不实在的影像,你如果起了喜怒哀乐想的话,这就是分别变。
(2008.03.12讲于法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