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解《解深密经》的奥秘(1-60)
(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一、序品(续)
诸圣所证得的功德相(菩萨的功德相)
「游大乘法。」(续)
大乘法所以殊胜之理由,《菩萨善戒经》与《大乘阿毘达磨杂集论》曾列举七项,世亲之《摄大乘论释》亦曾举出十一种理由。《菩萨善戒经》所说之「大乘」要义如下:根据十二部经中之最上者毘佛略(vaipulya,方等)之教法(法大),发菩提心(心大),领解其教法(解大),以清净心(净大),具足菩萨之福德与慧德(庄严大),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之修行(时大),具足相好而得无上菩提(具足大),此即大乘法门之核心要义。
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功德相,第二个是游大乘法。上一次讲了菩萨以十种善巧方便智慧,游于大乘法中,现在看大乘法所以殊胜之理由。学大乘法当然是上求如来果,要得到这个果位,一定要下化众生,善巧方便度化众生,才能得到所要追求的如来菩提。《菩萨善戒经》与《大乘阿毘达磨杂集论》曾列举七项,里面说明大乘殊胜的七项理由;世亲之《摄大乘论释》亦曾举出十一种理由,世亲菩萨的《摄大乘论释》也举出十一种大乘佛法殊胜的理由。《菩萨善戒经》所说之「大乘」要义如下,《菩萨善戒经》里面所说的「大乘」,要义如下。
根据十二部经中,十二部就是佛经有十二种题材,也就是有十二种方式来纪录释迦牟尼佛所讲的法,之最上者毘佛略(vaipulya,方等)之教法(法大),这里面提到最上者为方等,vipulya或者vaipulya,vipula本来是广大的,vaipulya称为方等,所谓方等就是小乘要跨入大乘之间一个过渡时期的教法,所以释迦牟尼佛的教法,方等是法大。发菩提心(心大),发菩提心是心大,也是因大,下面还会讲到菩萨的因大,为什么?因为祂发菩提心就是要誓度一切众生,所以,这个因是很殊胜,才能够导致未来哪一世会成佛。领解其教法(解大),菩萨累积种种的智慧,所以对于方等经、般若经、大乘佛法都能够理解,能够领悟释迦牟尼佛的教法,所以叫做解大。
以清净心(净大),以清净心为根本,什么叫清净心?你做一切善事不求果报,你度众生,也没有要众生回馈,你做任何善事更没有想到要得到什么好处。教化众生也好,做一切善行也好,都没有丝毫利益上的追求,这才叫做清净心,所以说是净大。具足菩萨之福德与慧德(庄严大),具足菩萨之福德,菩萨做了很多功德,但是这些福德没有福德相,所以这种才是最大,《金刚经》里面讲的:「福德无有福德性」,如果有福德性,这个福德就不大,你不执着福德性,没有福德性的话,那这个福德才是最大!也并非说你做善事,不去罣碍、不去执着,就没有功德;越不执着,这种无相的善行、无相的布施,这种福德性是最大的。
所以菩萨具足福德与慧德,福是果报,我们说附带的种种好的果报,包括出生的地方叫做器世界,包括福禄寿,这些都是依报,那证到可以说是「身」,叫做菩萨身、或者菩萨祂出生做什么,菩萨身是正报,在六道中不一定是哪一道,但祂就是以菩萨的心来出生,所以这个是福德具足。另外,慧德是清净的心或者是般若智慧,不执着一切法,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都没有了,这当然就是慧德具足,所以福慧两足尊,那是佛福慧两足尊,没有人的修证比佛更高,菩萨祂的庄严虽然没有像佛那么的具足,但是也不错,所以说庄严大,就是无相、清净、无为等等这些法都属于庄严。我们知道庄严就是心要净,心不净就不庄严,心净则庄严,佛是心完全清净、最庄严殊胜的,佛的总德相是最清净觉,菩萨则是往最清净觉这边来迈进,所以庄严具足的话,即庄严大。
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之修行(时大),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这是时大,阿僧祇是不可数的一个时间,三大阿僧祇劫在我们凡夫眼里来看是非常遥远的时间,但是菩萨因为没有分别心,没有什么一大阿僧祇、二大阿僧祇、三大阿僧祇的这种时间观念,所以虽然在这么久远的时空之间化度众生,祂也觉得时间是飞快的过去,所以这个是就是时大。再来,具足相好而得无上菩提(具足大),如来是报身庄严,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随好,这两个皆圆满,菩萨也是慢慢熏习,修一件功德,就一相圆满,福德也要慢慢圆满具足,所以祂具足相好而得无上菩提,没有比这个更高的觉悟,所以说是具足大。所以,总共为法大、心大、解大、净大、庄严大、时大、相好、无上菩提,总共有八个,此即大乘法门之核心要义,你要谈大乘法,你要在这八个项目里面去了解何以殊胜、何以具足。
相对于大乘法,小乘法中有阿含经、四分律、五分律等,以及婆沙论、六足论、发智论、俱舍论、成实论等论。至于大乘,则有般若经、法华经、华严经等经,以及中论、摄大乘论等论。大乘教徒虽承认小乘三藏之价值,然以为不如大乘经之殊胜;而小乘教徒则不以大乘经论为佛说。
相对于大乘法,小乘法中有阿含经、四分律、五分律等,以及婆沙论、六足论、发智论、俱舍论、成实论等等的论说,这些都是小乘行者在学习的法,下面有稍微说明一下分律是什么。我们虽然没有经过小乘的修行,对于戒律不是很懂,虽然你受了菩萨戒,那是方便的菩萨,二十八戒、四分律、五分律、两百五十戒、或者三百四十八戒等等的是在讲戒律方面,小乘法是修这些经论,至于大乘法,则有般若经、法华经、华严经等大乘法的经,这个经是在修自己圆满、福德、智慧,以般若智慧来超越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来超越我空、法空,然后得到解脱、得到无量的智慧,一切种智具足,以及中论、摄大乘论等论,大乘法也有很多,「阿毘昙」就是大乘的论说。
大乘教徒虽承认小乘三藏之价值,因为小乘有小乘法的基础,你初学的人都要经过小乘的修持,若一个行者没有基本定力、没有圆满小乘,而说已跃入菩萨道,是不太可能的,大乘都从小乘来的,所以小乘之经、律、论三藏也是很有价值,然以为不如大乘经之殊胜,大乘经之殊胜在于学法不执一法,这些佛经都在告诉我们如此的理念,这样才能够回到清净的自性,然后用无为法现有为之用,化导一切众生自在无碍,这是要求得到更大的觉悟、更大的能力去利益众生,所以舍去对一切法的执着,才能够回到最清净觉,法身清净以后化身千万亿、无量,是求这种殊胜的修行境界。
而小乘教徒则不以大乘经论为佛说,不究竟的人就很喜欢抬杠、喜欢攻击来攻击去,我们学佛法全部搞懂的话,不会去批评别人,因为了解所有的佛法、一切法皆不可说不可说;修不到此者才会落于语言文字相、才会攻击别人,不究竟就会骂别人,但所骂的都不对,因为还没全部了解。如果你都了解了,要度这些比你下位阶的众生,你就可以用智慧、用上面所讲的善巧方便智,来化度一切众生,不管对方是佛教徒、外道、还是邪魔歪道,你都能够用智慧去化导,这才是大菩萨应该做的。所以大乘行者不要毁谤小乘法,小乘行者也不要说佛没有说大乘经,大乘经典都是佛说,只是未证到阿罗汉境界者彼时没有参与之,所以后来的人越没有修证,越有这些分别心,会相互攻击。
四分律梵名Dharmagupta-vinaya,凡六十卷,姚秦佛陀耶舍与竺佛念共译于长安,(410~412)。原为印度上座部系统法藏部所传之戒律,全书之内容分为四部分。本书不仅为唐代律宗所依据之根本典籍,亦为我国所译各种律本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之佛教戒律,凡言律者莫不指此而言,其普及可见。(1)初分,包括比丘二五○条戒律条目,共二十卷。(2)二分,包括比丘尼三四八条戒律条目,及受戒、说戒、安居、自恣(上),等四犍度,共十五卷。(3)三分,包括自恣(下),皮革、衣、药,迦絺那衣、拘睒弥、瞻波、呵责、人、覆藏、遮、破僧、灭诤、比丘尼、法等十五犍度,共十四卷。(4)四分,包括房舍犍度、杂犍度及五百集法、七百集法、调部毘尼、毘尼增一,共十一卷。以上之分类系根据高丽藏而来,若据宋、元、明三本,则略有出入。
四分律梵名Dharmagupta-vinaya,凡六十卷。我们把上面提过的四分律在这里稍微说明一下。小乘基本戒律的法典到底在讲些什么?四分律梵名Dharmagupta-vinaya,dharma是法,gupta笈多,印度有一个笈多王朝翻成梵文是gupta,vinaya是四分律,总共有六十卷。姚秦佛陀耶舍与竺佛念共译于长安(410~412),姚秦时代的佛陀耶舍跟竺佛念,(竺是出家人姓氏,当时对外国东来之沙门或译经者,依其国籍而冠姓,「竺」即为天竺国籍),共译于长安。在公元410~412年之间翻出来的四分律,原为印度上座部系统法藏部所传之戒律,小乘法依每个人对于经典的了解然后创造一个派别,所以总共有十几个部门,最大的是上座部,其所传戒律的法,全书之内容分为四部份,本书不仅为唐代律宗所依据之根本典籍,亦为我国所译各种律本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之佛教戒律,凡言律者莫不指此而言,其普及可见,四分律是很基础的戒律的经典,这四分是什么?内容是什么?怎么分?稍微懂一下,一般我们没有学律法的人,不要去看律藏,经、律、论的律藏,里面你看了做不到那麻烦,造成你心理有障碍,那个都很严格的,要规范你的心清净、不乱动,所以这个戒律是很严格的。
(1)初分,包括比丘二五○条戒律条目,共二十卷。严重的戒,杀、盗、淫、妄,或者十重罪,再来还有其它比较小的,如能把这些戒律守的很好的话,这个心就很自在,不会去犯戒,当然业力现的时候你就可以安住自心,不受果报影响。解脱是这么练出来的,所以小乘以戒律来安住自己的心,不恐怖、不烦恼,这样就能够证到果位。
(2)二分,包括比丘尼三四八条戒律条目,及受戒、说戒、安居、自恣(上),等四犍度,共十五卷。比丘尼为什么要比比丘多九十几戒?女生的业力、习气都比较重,戒律不守,行为更容易犯错,所以增加了九十条戒,这两个号称五百戒。二分里面在讲律法的条律,跟受戒及说戒,跟出家众要如何安居。一到夏天就不再外出走动,不出去修行、托钵,都是居住在一个地方,因为一到夏天,雨季、炎热不适合在外,所以找一个地方安居。释迦牟尼佛每到结夏安居的时候,祂大概都到最北边的舍卫国,就是祇树孤独园那边去,那边比较靠近北边,北边气候会比较温和一点,不会那么炎热,所以,祂一生之间有二十五年的夏天是在那边结夏安居。换言之,祂三十六岁悟道,八十几岁入灭,说法四十九年之间,有一半的时间都是在舍卫国那边安住。这里讲戒它的来由是怎么样?安居要怎么安居?自恣,就是自己能够上进,心意快乐向道等等的要怎么去做?共有这四种犍度(skandha,系有关受戒、布萨、安居等僧团内之仪式作法,与日常生活之规定条文,经由分类整理而成者。有时候是指条例,或者是说明。)所以,此乃讲受戒、说戒、安居、自恣等四种法,总共有十五卷。
(3)三分,包括自恣(下),皮革、衣、药,迦絺那衣、拘睒弥、瞻波、呵责、人、覆藏、遮、破僧、灭诤、比丘尼、法等十五犍度,共十四卷。三分,包括自恣之中比较下、次要的(刚刚讲的是上),皮革、衣、药,他们的几个大衣,迦絺那衣、拘睒弥、瞻波、呵责、人、覆藏、遮、破僧、灭诤、比丘尼、法等十五犍度,共十四卷。每一种都有他不同的内涵,稍微懂一下。这个没办法讲太多,所以找出数据来约略提一些。我们不学律法,也不必看的太多。
(4)四分,包括房舍犍度、杂犍度及五百集法、七百集法、调部毘尼、毘尼增一,共十一卷。四分,包括房舍的规律、规矩、怎么做,或者比较庞杂的法条规律,以及五百集法、七百集法、调部毘尼、毘尼增一,共十一卷。viniya,就是我们所谓戒律的「律」,viniya简称vin1。
以上之分类系根据高丽藏而来,若据宋、元、明三本,则略有出入。以上的分类是根据《高丽藏》而来,若是根据宋、元、明三本所谈,则四分律还略有出入,多多少少都有出入,因为你所拿过来的经典翻译的内容,或者翻译的人依他的所知而加加减减,比较之后会看见有一些出入。
上述四分之别,并非依义而判立段章之名,而系佛陀入灭后百年顷,法正尊者采用上座部律藏中之契同己见者,采集成文,随说所止,四度结集,分之为四夹,故称四分律。法正尊者又称法护,梵名Dharmagupta,音译为昙无德,为法藏部之祖。
以上四分之别,并非依义而判立段章之名,不是依它的意思来分段分章,而系佛陀入灭后百年之间,法正尊者,是佛陀入灭后百年之间,一位法正尊者,采用上座部律藏中之契同己见者,采集成文,随说所止,采用了他们上座部的律藏,再加上尊者他自己的看法而写成的,四度结集,有四次的集合整理,把经典再研究、整理,分之为四夹,故称四分律。法正尊者又称法护,梵名dharmagupta,有的翻作昙无德,为法藏部的祖师爷,是戒律方面的祖师爷。
五分律,系佛入灭后的三百年顷,自上座部系统分出之化地部──弥沙塞部(Mahi02sakavinaya)所传之戒律,凡三十卷,又称为弥沙塞部(化地部)和醯五分律、弥沙塞律、五分律。刘宋佛陀什、竺道生等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二册。为弥沙塞部(化地部)所传之律藏。其梵本乃法显三藏于师子国(锡兰)所得,至刘宋景平二年(424)十二月,始于建业龙光寺中译出。
五分律、四分律稍微懂一下。五分律,系佛入灭后的三百年顷,五分律是佛陀入灭后的三百年中,自上座部系统分出之化地部──弥沙塞部(Mahi02sakavinaya)所传之戒律,凡三十卷,由上座部系统再分类出来的化地部,所传下的戒律,总共有三十卷。vinaya就是律、律藏,viniya、vinaya一样的,有时候na翻成ni,或者ne,又称为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或者是弥沙塞律,或者叫五分律。刘宋佛陀什、竺道生等译,这是刘宋,不是后来隋唐之后的宋,是早期魏晋南北朝时代的刘宋,由佛陀什、竺道生这两位大德所翻译的,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二册,收在大正藏的第二十二册。为弥沙塞部(化地部)所传的律藏。其梵本乃法显三藏于师子国所得,师子国就是现在的锡兰、斯里兰卡,至刘宋景平二年(424)十二月,在刘宋景平二年之间,大概公元424年的十二月,始于建业龙光寺中译出,开始从建业龙光寺中翻译出来的。
婆沙论全名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Abhidharmamah2vibh2=2 – 02stra本论之内容,系收集诸论师对说一切有部佛教根本圣典发智论之注释,与发智论同样分杂、结、智、业、大种、根、定、见等八蕴(八章)、系统地总结「说一切有部」之理论主张,并对大众部、法藏部、化地部、饮光部、犊子部、分别说部等部派,以及数论、胜论、顺世论、耆那教等之观点进行批驳。其中心问题为三世实有与法体恒有论。
婆沙论全名阿毘达摩大毘婆沙论,abhidharmamah2vibh2=2 – 02stra本论之内容,系收集诸论师对说一切有部佛教根本圣典发智论之注释,与发智论同样分杂、结、智、业、大种、根、定、见等八蕴(八章)。根本的圣典是发智论,启发你的智慧的论说,同样分为──「杂、集、智、业、大种(各个种性说,起了大种,一般讲大种就是地、水、火、风、空、识这六大种)、六根、种种的定(sama)、六十二见(种种不正当的心、执着)」等等八蕴,底下会再详细介绍。这里讲蕴就是章,英文讲chapter,八章就是八种内涵。系统地总结「说一切有部」之理论主张,刚刚讲的几个部门有上座部、有化地部、有说一切有部,因为小乘法大概都是论说有的,他是依有为法在修的,不像大乘,讲空、空有不二、无相观等等的法,这些他们的理论主张。并对大众部、法藏部、化地部、饮光部、犊子部、分别说部等部派,以及数论、胜论、顺世论、耆那教等之观点进行批驳。其中心问题为三世实有与法体恒有论。并对这些部派与观点进行批驳,其执着有相,所以说三世实有,过去、未来、现在这些法都有,法体是永远存在,讲法体就跟大乘讲空体一样的道理。到这里,介绍了四分律、五分律、婆沙论,可稍微懂一下这些内涵,及大乘法、小乘法的分别。
六足论+a7pada02stra,是小乘有部宗之六部根本论藏。即:(1)阿毘达磨集异门足论,二十卷,舍利弗造,唐代玄奘译。(2)阿毘达磨法蕴足论,十二卷,大目犍连造,玄奘译。(3)阿毘达磨施设足论,大迦多衍那造,未传译。(4)阿毘达磨识身足论,十六卷,提婆设摩造,玄奘译。(5)阿毘达磨品类足论,十八卷,筏苏蜜多罗(世友)造,玄奘译。(6)阿毘达磨界身足论,三卷,筏苏蜜多罗造,玄奘译。以上前三论造于佛世,后三论为佛灭后所作,皆属一切有部所宗之法,大智度论卷二称之为六分阿毘昙。
六足论+a7pada02stra,=a7是六,pada是脚,02stra是论说,是小乘有部宗之六部根本论藏。
(1)阿毘达磨集异门足论,二十卷,舍利弗造,弗就是putra的音译,putra就是子,以前讲过,舍利弗跟舍利子是一样的,舍利是鹭,鹭的儿子,他母亲叫鹭,此为唐代玄奘所翻译。
(2)阿毘达磨法蕴足论,十二卷,大目犍连造。大目犍连神通第一,上面提的舍利弗则是智慧第一,这个论也是玄奘大师所翻译。
(3)阿毘达磨施设足论,大迦多衍那造,未传译。这不知道谁翻译的。
(4)阿毘达磨识身足论,十六卷,提婆舍摩造,玄奘译。提婆就是deva,deva就是天。这也是玄奘大师所翻译的。
(5)阿毘达磨品类足论,十八卷,筏苏蜜多罗(世友)造,玄奘译。筏苏蜜多罗(翻作世友)所造,也是玄奘大师所翻译。
(6)阿毘达磨界身足论,三卷,筏苏蜜多罗造,玄奘译。筏苏蜜多罗所造的论,玄奘大师所翻译。
以上前三论造于佛世,前三者是佛在世的时候就写了,乃舍利弗、目犍连、大迦多衍那三个人,在佛还在人间的时候就已经作了;后面三个为佛灭后所写。皆属一切有部所宗之法本,《大智度论》里面卷二称之为六分阿毘昙,亦在说明这些。这是小乘法里面的六足论,名称听了以后有一个概念,你有兴趣的话,可再回去看小乘的经典。
发智论即阿毘达磨发智论,梵名abhidharma-j#2na-prasth2na,凡二十卷。佛灭后三百年,印度迦多衍尼子造,唐玄奘译。又称说一切有部发智论,略称发智论,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六册。本论与集异门足等六论合称为七论,又六论之义门少,故以足譬喻之,称为足论;本论则文义具足,故以身譬喻之,称为身论。七论为说一切有部宗之根本论说。
发智论即阿毘达磨发智论,梵名abhidharma-j#2na-prasth2na,凡二十卷。发智论,启发你的智慧的论说,即阿毘达磨发智论,总共二十卷。佛灭后三百年,印度迦多衍尼子造,唐玄奘译。这是佛陀灭后三百年间,印度迦多衍多他的儿子、后代所创造的,也是唐玄奘大师所翻译。又称说一切有部发智论,略称发智论,你要启发智慧才能够解脱,上次有一个网友问:「智慧怎么开发?怎么老是笨笨的?没有办法把人世间的烦恼化解掉。」这个就是过去没有按部就班按小乘法这么学,所以没有锐利的智慧破解现在心里面的烦恼。所以,你不要小看小乘的这些法,发智论就是启发你的智慧,探讨我们烦恼怎么起?怎么修?怎么断这个烦恼?跟大乘的法不同,但是他的作法也是在断烦恼,是一样的道理。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六册,这个论收藏在大正藏的第二十六册。本论与集异门足等六论合称为七论,就刚讲的六论加这个论为七论。又六论之义门少,故以足譬喻之,称为足论,本论则文义具足,故以身譬喻之,称为身论,七论为说一切有部宗之根本论说。上面六论加发智论总共七论,为小乘法里面的根本论说。
本论以说一切有部学说为基本内容,兼论当时部派佛教间争论之各类问题,共立八蕴,分为四十四品,下文纳息者梵语varga,即品、篇、章、部、类。旧婆沙论译为跋渠,新婆沙论译为纳息。有区分、聚合之意;即同一之义类聚于一处而纳受止息之义。
(1)杂蕴,说明四善根、四圣果、有余涅盘、无余涅盘等种种法。计有世第一法纳息、智纳息、补特伽罗讷息、爱纳息、无惭纳息、相纳息、无义纳息、思纳息等八品。
(2)结蕴,说明三结、五盖等种种结使。计有不善纳息、一行纳息、有情纳 息、十门纳息等四品。
(3)智蕴,说明圣者断除惑障,而得无漏之智。计有觉支纳息、五种纳息、他心智纳息、修智纳息、七圣纳息等五品。
(4)业蕴,说明身、口、意三业所起之善恶诸行。计有恶行纳息、邪语纳息、害生纳息、表无表纳息、自业纳息等五品。
(5)大种蕴,就三世说明四大种所造之善恶色法。计有大造纳息、缘纳息、具见纳息、执受纳息等四品。
(6)根蕴,就四果及三世说明六根、五根等色法。计有根纳息、有纳息、解纳息、等心纳息、一心纳息、鱼纳息、因缘纳息等七品。
(7)定蕴,说明三界诸天之定与二乘所修之定有种种不同。计有得纳息、缘纳息、摄纳息、不还纳息、一行纳息等五品。
(8)见蕴,说明凡夫外道之断、常二见及六十二见等种种之见。计有念住纳息、三有纳息、想纳息、智纳息、见纳息、伽他纳息等六品。
本论以说一切有部学说为基本内容,兼论当时部派佛教间争论之各类问题。本论指发智论,大家看法不一样,因为都还不究竟,所以讲来讲去没有共识,甚至于攻击来、攻击去。共立八蕴,分为四十四品,总共有八章,分成四十四品。下文纳息者梵语varga,即品、篇、章、部、类。旧婆沙论译为跋渠,旧翻译的婆沙论翻译作跋渠,跋是va,它的音有时候发ba,有时候va跟ba的音很像。新婆沙论译为纳息,有区分、聚合之意,即同一之义类聚于一处而纳受止息之义。纳受一切的法来抑制、停止你内在种种的习气毛病,这是纳受止息之意。刚刚提到的有八个蕴,把小乘法里面诸说稍微念一下,我们目标不在于小乘法,但这里提了以后,你能懂多少就记多少,这样以后被人问起或者自己读到时,会有一点概念。以下介绍这八个蕴:杂蕴、结蕴、智蕴、业蕴、大种蕴、根蕴、定蕴、见蕴。
(1)杂蕴,说明四善根、四圣果、有余涅盘、无余涅盘等种种法。如果你要懂得四圣果,初、二、三、四果,四善根,或者有余、无余涅盘的内涵是怎么样的,可以看这些基本的论述。大乘法很少在讲这个,大乘法只有讲名相,你看大乘法般若经里面,所有名相一大堆,且因为这些名相都在小乘法里面有提过,所以不再加以解释,有解释都是比较有论说能力的这些菩萨把它阐述阐述,比如《大智度论》。计有「世第一法纳息、智纳息、补特伽罗讷息,(补特伽罗就是我们说的中阴身),爱纳息、无惭纳息、相纳息、无义纳息、思纳息」等八品。纳息就是上面所讲的篇、章、部等等,纳息(varga),此处只是用他们的惯用名词、所译的名字。
(2) 结蕴,说明三结、五盖等种种结使。计有不善纳息、一行纳息、有情纳 息、十门纳息等四品。不好的、是毛病的都称作结,例如小乘的须陀洹要断身见、断疑心病、断禁戒取见等等三结使。结使就是打结、绑住、驱使,你受它的驱使。五盖,五盖心,包括贪、嗔、痴、慢、疑,这是根本的五盖心,会盖住你的自性,不清净。「不善纳息」,不善章,什么法都不善。「一行纳息」,只要修行一个法,那一行是怎么做?在大乘或中国也有一行的概念,比如一行三昧代表一个法,有时候无相也当作一个法。「有情纳息」,谈论什么叫有情。「十门纳息」,讲解包括哪十门。一共有四品。
(3)智蕴,说明圣者断除惑障,而得无漏之智。计有觉支纳息、五种纳息、他心智纳息、修智纳息、七圣纳息等五品。智蕴,本章在说明圣者断除惑障,而得无漏之智慧。计有「觉支纳息、五种纳息、他心智纳息、修智纳息、七圣纳息」等五个品目。要去看他的内容,才知道所讲的是什么。
(4)业蕴,说明身、口、意三业所起之善恶诸行。计有恶行纳息、邪语纳息、害生纳息、表无表纳息、自业纳息等五品。业蕴,说明身、口、意三业所起的善恶诸行为。计有「恶行纳息、邪语纳息、害生纳息、表无表纳息、自业纳息」等五个品目。在讲身口意三业的内涵。
(5)大种蕴,就三世说明四大种所造之善恶色法。计有大造纳息、缘纳息、具见纳息、执受纳息等四品。大种蕴,就三世说明「地、水、火、风」四大种所造的善恶色法。计有「大造纳息、缘纳息、具见纳息、执受纳息」等四品目。
(6)根蕴,就四果及三世说明六根、五根等色法。计有根纳息、有纳息、解纳息、等心纳息、一心纳息、鱼纳息、因缘纳息等七品。根蕴,就四果及三世(过去、未来、现在)说明六根、五根等色法。身根就是肉体和眼、耳、鼻、舌这五根,这是色法,而受、想、行、识这是心法,所以,一切法离不开色法跟心法这两个,计有「根纳息、有纳息、解纳息、等心纳息、一心纳息、鱼纳息、因缘纳息」等七品。
(7)定蕴,说明三界诸天之定与二乘所修之定有种种不同。计有得纳息、缘纳息、摄纳息、不还纳息、一行纳息等五品。定蕴,五根修到清净的时候,定蕴就会现,小乘他们讲的定蕴有什么呢?说明三界(色界、无色界、欲界)诸天之定与二乘所修之定有种种不同。内容包括有「得纳息、缘纳息、摄纳息、不还纳息、一行纳息」等五品。
(8)见蕴,说明凡夫外道之断、常二见及六十二见等种种之见。计有念住纳息、三有纳息、想纳息、智纳息、见纳息、伽他纳息等六品。见蕴,见就是执着、烦恼,说明凡夫外道之断、常二见及六十二种见等等不清净、不究竟的执着。内容包括有「念住纳息、三有纳息、想纳息、智纳息、见纳息、伽他纳息」等六品。
亲光菩萨释云,即十地等以闻思修等渐次而游。解云,十地等者等取、等觉、妙觉,此即大乘亦是所游之处。闻思修等者世间三慧,等言、等取无漏修慧。此明三慧,于十地境次第而起,能生佛地故名因大。又解,大乘皆法性真如,十地菩萨,以三慧及相应法渐次了知真如之境,能生佛果,故名因大也。
亲光菩萨释云,即十地等以闻思修等渐次而游。亲光菩萨解释「游大乘法」就是十地菩萨从初地开始,游于大乘法中。初地断什么习气?二地断什么习气?没有到八地以上,都还是有学位,内心还有不清净,所以还要学习,以闻思修入三摩地。
解云,十地等者等取、等觉、妙觉,亲光菩萨解说,十地菩萨在未入八地以前都属有学位,以初、二地等等,已去掉某些习气,但还是执着某些习气;到八地的时候,差不多是「等觉」了,等觉就是心平等平等(sama),随时都有平等心;到了佛的定,就是「妙觉」──大乘菩萨到十地以上,或如来地,慢慢超越「等觉」进入「妙觉」,佛是最清净妙觉!此即大乘亦是所游之处,这所说的就是大乘,也就是一切菩萨摩诃萨所游历的地方。闻思修等者世间三慧,大乘菩萨依闻思修等者世间三慧,就是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等言,对一切众生语言平等,等取无漏修慧,取得无漏智慧、修自己的智慧。此明三慧,戒、定、慧或者是空、无相、无愿三昧,于十地境次第而起,初地、二地慢慢往上去,每一地之间都有不同的定、不同的智慧、不同的解脱能力,渐次修上来,能生佛地故名因大,因未来会成佛所以说因大。
又解,亲光菩萨又解说,大乘皆法性真如,大乘的菩萨已经没有烦恼,或者烦恼微细,都以法性真如来应一切缘。十地菩萨,以三慧及相应法渐次了知真如之境,十地菩萨以三慧(空、无相、无愿)等等相应法,没有自己的习气毛病相应,都以自性真如应缘,能够慢慢的清楚这种法。所以,你学《解深密经》、学大乘法,也是一样慢慢了解,了解我们自性清净时应缘之间是什么现象?什么叫做妄习、不清净心?什么叫做真如性应缘?慢慢把这个厘清楚后,你修起来就比较简单,所以,有这种渐次了知真如的境界以后,能生佛果,具足无量智慧,故名因大也,第二个游大乘法中是发菩提心,所以能游大乘法中。
「于诸众生其心平等。」
第三释菩萨所缘大。众生者是十界中,除佛界之外,总称其它九界为众生界,即:地狱界、饿鬼界、畜生界、阿修罗界、人界、天界、声闻界、缘觉界、菩萨界。其心平等者,是说菩萨十界一心平等大念,是指上自佛界,下至地狱界之十界,皆为吾人一心所作,故其体平等,无有差别,观此平等之理,称为十界一心平等大念。也就是说菩萨有平等心,平等心是指证悟诸法平等之理,于一切众生不起怨亲等差别见解之慈悲心。金光明最胜王经疏云:「『直心以何为本?』答:以于『一切众生平等心为本』。此意怨亲有情之所等心悲愍故。」
于诸众生其心平等,第三释菩萨所缘大。菩萨的第三个功德相,就是缘大,解释菩萨所谓的缘大,因缘因缘,上面讲因大,此处讲缘也大,因为菩萨发菩提心要上求佛果、下化众生,一切法要能够成佛都要有因缘,因有了,你到底种多少缘?所以这里就接着讲跟众生结缘,其结缘的心是平等、没有分别的。怎么平等?与诸众生结缘,没有选择性,佛法都在学这个sama,如何让这个心平等?平等的意义有讲过,这样还要再讲菩萨怎么平等来对众生?这是第三个菩萨的功德相。
众生者是十界中,除佛界之外,总称其它九界为众生界,众生者是十法界除佛之外,佛不能叫众生,因为众生是还在轮转,不管是圣人或准圣人或者是天界的众生,除佛之外以下统称为九法界,个别来讲,从底下算上来的话,即:地狱界、饿鬼界、畜生界、阿修罗界、人界、天界(包括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声闻界(阿罗汉)、缘觉界(辟支佛)、菩萨界,总共有九个法界都算是众生。
其心平等者,其心平等是什么意思?是说菩萨十界一心平等大念,所谓的念大就是一心平等,没有分别心就是念大,是指上自佛界,下至地狱界之十界,你要走入哪一界都是你的心去选择,你要走入佛界当然不是说一下能走到,但是你要积因结缘、广修一切智、度化一切众生,未来就可以成佛;你要修小乘的声闻、辟支佛境界,则去修习上面小乘所讲的六足论加发智论等等的法。我们不希望堕落到三恶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除非你已经具足菩萨境界,不怕生死,六道都可以去轮回、去度众,这样也无所谓。皆为吾人一心所作,故其体平等,无有差别,一切法的法性的体是平等的,如果不平等就偏于十法界里面的哪一法界,因其平等故可依你的愿力选任一个法界进入,平等去选择,没有差别,你要成佛也可以做到,不是当下是未来。你要成为声闻、缘觉,你要修小乘法;你要修天道,就认真打坐、修心、行善、禅定等都可以走入天道。
观此平等之理,称为十界一心平等大念,观十法界平等,十法界一心成就,有这种现象叫做平等大念,菩萨为什么有平等心呢?此平等心指什么?也就是说菩萨有平等心,平等心是指证悟诸法平等之理,一切法顺逆、善恶、合理不合理都是法,在菩萨眼中看起来都平等、平等,没有好坏分别想,所以你要平等就没有分别,下面讲到没有分别,怎么没有分别?于一切众生不起怨亲等差别见解之慈悲心,菩萨对一切众生,是亲人或者冤家,都没有分别;如果还有这些差别见解的话,就不具慈悲心。菩萨是随缘度化,没有冤亲,一般说是以德报怨,菩萨也没有什么以德报怨,反正已经平等以观,冤亲一如的来度化他们。一般人心胸不开阔、没有平等观的话,也不可能做到通俗所讲的以德报怨,菩萨不是只有以德报怨,是根本就不把他当成坏人不坏人,反正都以慈悲心来度化他们,有这种平等心,所以其心平等都是这么建立的。
《金光明最胜王经疏》云:「『直心以何为本?』直心就是坦荡荡、率性而应一切缘,这论说自己问自己答,答:以于『一切众生平等心为本』,我们说以什么为本?大乘法也一样,以大悲心为本,我常常讲的,以发菩提心为因,有这个因才能够成果,以大悲心为根本,你没有大悲心就不能平等度众生,会认为这个好我就度,那个不好就不想度,这样是不对的,没有大悲心!以方便为究竟,大小乘法、显密都没有分别、一样的,只是法门不同,密教以总持法门来达到这三个,菩提心为因、大悲心为根本、以方便智为究竟。此意怨亲有情之所等心悲愍故,平等心就是大悲心、怨亲平等,意思是说,冤家、亲家一体,这才是平等大悲心。
菩萨对于众生能怨亲平等,是谓以大慈悲为本,对于怨敌,心无所憎恨;对于所爱,亦无执着,而以平等、爱怜之心接待众人。《俱舍论》云:「诸有情类平等,平等无有亲怨。」
菩萨对于众生能怨亲平等,是谓以大慈悲为本,对于怨敌,心无所憎恨;对于所爱,亦无执着,若认为因为是我的亲人,所以才特别要照顾,这样就不对了;若认为跟我有一点嫌隙、不对盘,我就不想度他,这样也还是不对的,都没有菩萨心、平等心。要能够以平等、爱怜之心接待众人,《俱舍论》也说:「诸有情类平等,平等无有亲怨。」有大悲心才能够平等观,怨亲平等,于诸众生其心平等,到这里你要懂得,因为有大悲心,所以于诸众生其心平等。
菩萨如何修证依冤亲平等,依《瑜伽师地论》云:「先于一亲一怨一中庸所,发起胜解,于此三品,由平等利益安乐、增上意乐,俱行作意,欲与其乐。」又何以菩萨心于众生平等,因菩萨已证得平等法身,平等法身者是指自性法身,即是八地以上之菩萨已证平等寂灭之真如,虽任其自然,不加功用,亦能一时遍于十方世界,示现种种教化,作种种佛事,而无往来之想,亦无造作之想,故称平等法身。而七地以下之菩萨,虽证真如,然尚要加功用行始能成就利众生事。
菩萨如何修证依冤亲平等,菩萨如何修证,依怨亲平等来修呢?依《瑜伽师地论》云,先于一亲一怨一中庸所,《瑜伽师地论》是弥勒菩萨所写的,书中说,你要修怨亲平等之平等观,先找三种人,一个是亲人,一个是跟你不对盘的冤家,一个是既没有喜欢也没有讨厌的中庸之辈,前面两种的亲跟怨,都是缘较深者,第三种表示缘比较淡,是不痛不痒的因果,跟你比较没有瓜葛的。从中发起胜解,这么去思惟,这么来破解。你对于亲的人,也不能说因这是亲人,所以才要特别卖力,应该是要平等观;对于冤家,要是你不想帮他、不想度他,那更起不了胜解。于此三品,由平等利益安乐,你要对亲、怨、中庸这些人平等,让他得到利益、安乐,增上意乐,不是只有意乐,还要用你特殊的方便法,让他们更增加。「增上」在佛法来讲是用的很多,比如说你守戒清净,守戒增上是更清净;对方得到快乐、法乐,你再让他更进一层的得到涅盘乐,这也是增上法。因此,你要度他们,让他们高兴,再更进一步的让他们得到心里真正的快乐。
俱行作意,利益安乐或者增上意乐都可以。前述之「利益」是表面的钱财、一些生活方面的;「意乐」是心里面产生的法乐、快乐、法喜充满。一切都俱行作意,就是说你起心动念都用有为法去作意;如果没作意的话,一切法起不来,有因加上缘来的时候,你如果不作意就是涅盘、不动、寂灭,这是阿罗汉的境界,菩萨不能寂灭、不能涅盘,因为要起作意度众,要起作意当然须主动起法,否则怎么帮这些一亲一怨一中庸的各类众生?怎么帮他们得到世间的利益或者心情的愉悦等等呢?都要俱行作意。欲与其乐,用种种的心念,让一亲一怨一庸等等的人得到快乐,建立平等观,要这么去做、去学。不要说这个人好、我喜欢就帮他;那个人不好、不喜欢就懒得去理他,这样就没有平等观。所以菩萨要建立这样的大悲心。
又何以菩萨心于众生平等,你心怎么对众生起平等法呢?怎么来做?因菩萨已证得平等法身,法身是清净,如果不清净的话,有很多的瓜葛,就不能够完全现起来。法身清净无相,佛是最清净觉,如果是法身完全清净的话,当然就平等,平等性会现,法身完全清净,就会现起平等性。平等法身者是指自性法身,svabh2va是自性,sva是自,bh2va是性,性是心生或者生心,让你的自性能够应缘起法,是谓自性法身。所以清净的法身应缘,是很自在平等的应缘,没有你的妄想、习气、邪真如相应,是平等法身应缘,是自性法身相应,此相应的能力就具足大悲心,所以对于冤家、亲家、不亲不怨的这些人,你都能一体平等的对待他们、救度他们,这才是真正的慈悲平等。即是八地以上之菩萨已证平等寂灭之真如,一般来讲,八地以上的菩萨才证得平等、寂灭的真如,也就是说八地以前的菩萨还有余习、心还不清净。心只要有一点不清净,就没办法做到平等法身现起,所以要把微习灭尽,至于极微习虽然还没灭,但尚无关系,因已可让你的平等法身慢慢的完美与现起,这就是真正寂灭的真如。
虽任其自然,不加功用,不必用你的有为法起来操控他,一个自性清净的人不必用有为法去处理事情,都是用自性法身、平等法身这么去应缘,所以你就没有什么好人、坏人、亲家、怨家等等的这些概念,反正你自性本来清净,故能应一切缘去化导一切众生。亦能一时遍于十方世界,八地以上菩萨祂功夫好,自性清净、法身平等,示现种种教化,作种种佛事,所以祂会示现在十方一切世界上,不是只有在我们裟婆世界,是十方国土都可以示现,所以在十方世界示现种种教化,作种种佛事,而无往来之想,但是无往来之想,这句话很重要,「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所以祂感召众生缘去哪一个国土,去救哪一个众生,都没有一个来去的感觉,虽然有化身出去,但本尊不动,本地法身不动,垂迹化身化成加持身去利益一切众生。佛是完全清净,所以本地法身是遍虚空;菩萨依祂的心清净度,也可以示现至各个佛剎土去利益一切众生,且在利益众生、作佛事之中没有往来之想。
亦无造作之想,要怎么作?怎么不作?都没有这些念头!因为祂的法身清净,平等法身会示现,以很微妙的一些加持身,随缘去度化众生,故称平等法身。这样的话,平等法身具足,八地以上的菩萨,这个功夫越来越高、越清净、越平等。哪一个人过去跟祂有缘,恶缘、善缘都无所谓,只要你忆想哪个菩萨,祂就会由平等法身现应化身去救度你,这样岂是会把过去跟你不对盘的还记在心里?没有这回事情!菩萨已经心清净,虽然有宿命通、宿命明观照到过去你们之间是怎么样,但是祂也不会在意,这才是真正平等。而七地以下之菩萨,虽证真如,然尚要加功用行,功用行就是还要起心动念、还要作意,始能成就利众生事。才能成就利益众生的事情,还是要用有为法,还没有在清净平等法身、自性法身之间,自然化现应化身去化导众生,所以,一分的清净有一分的功夫,十分的清净有十分的功夫,菩萨还是有大小之别。
菩萨示现怨亲平等例,依《景德传灯录》载,禅宗六祖慧能入寂后,盗者欲夺六祖之首供养,后被官府捕得,未即加刑,先至曹溪问六祖之上足令韬应如何处置,令韬答:「若以国法论,理须诛夷;但以佛教慈悲,怨亲平等。况彼求欲供养,罪可恕矣!」
菩萨示现怨亲平等例,菩萨示现怨亲平等的举例,依《景德传灯录》载,依《景德传灯录》来讲,禅宗六祖慧能入寂后,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入灭、往生以后,盗者欲夺六祖之首供养,有一些强盗、心行不良的这些人,要夺取六祖的头颅去供养,后被官府补得,后来被官府抓到,未即加刑,没有立即加以刑罚,先至曹溪问六祖之上足令韬应如何处置,官府抓先到曹溪问六祖的大弟子令韬怎么来处理这个犯罪的人?令韬答:令韬回答说:「若以国法论,理须诛夷;若以国法来论说的话,像这种行为理当诛夷,把他杀头,但以佛教慈悲,怨亲平等,但是以佛教来讲慈悲心、怨亲平等。所以虽然对禅宗六祖有这种不好的行为,算是冤家,但这位大弟子是有大慈悲心,所以怨亲平等。况彼求欲供养,罪可恕矣!更何况对方是想拿头颅去供养,所以此罪应该可以赦免、可以宽恕了。」后来,法官也就释放这名罪犯。我们修行人菩萨就是要这个样子,如何一体平等的对待冤家、亲家,这是很重要平等性的建立。所以其心平等、平等,平等跟分别是对立的。此处在讲平等,下面则讲分别,讲怎么破解这个分别心。
菩萨自修利他德,以密教言,用自他平等供养,可以成就菩萨平等法身,即平等供养自、他之意。自供养,系供养自身本觉之诸如来;他供养,系供养过去已成之诸佛及一切众生。凡密教行者修金刚界大法时,在三昧耶会住于平等性智三昧,结诵加持三十七尊之内证本誓﹔其次,在大供养会住于成所作智三昧,恭捧三十七尊内证本誓之标帜,行自、他平等供养,以长养圣胎。三十七尊包括五佛、四波罗蜜、十六大菩萨、八供养菩萨、四摄菩萨等共卅七尊。行者自心本有之三十七尊,被无始之妄执所覆蔽,不见光明﹔若供养自心本觉之佛,依新熏之力,迅速照破无明,修显而得本有之光明。相对于此,供养过去已成之诸佛,则被加持护念,满足自证之行﹔供养未来佛之一切众生,则速发菩提心,满足化他之行,故须平等修行自他供养。
菩萨自修利他德,菩萨自修德、利他德,以密教言,用自他平等供养,可以成就菩萨平等法身,即平等供养自、他之意。以密教来说,你要成就菩萨道这种平等法,以密教行者来讲,要作两种供养:自平等供养、他平等供养。平等法身,就是自性法身清净、无分别。怎么作?自供养,以自供养来说的话,系供养自身本觉之诸如来,我们本心之间就有一个如来性,也是如来,只是我们还不清净,所以如来性不显现出来。你自己供养自己的本觉的如来的话,就称为自供养。他供养,他的如来,就是外在、别的,系供养过去已成之诸佛及一切众生,就是供养过去已成佛的如来,或者一切众生未来都会成佛,所以你还是要供养一切众生。佛法教导我们,供养佛、供养法、供养一切众生。一切众生为什么要供养?因为他们未来还是会成佛,所以你不要有分别心,还是要供养他们。
这样的话,你可以知道,凡密教行者修金刚界大法时,凡是密教行者在修金刚界大法的时候,在三昧耶会住于平等性智三昧,有所谓的三昧耶会住于平等性智三昧,sama就是定、正定,三昧耶就是所谓的正定,你修的好就会住在平等性智上面,那你要怎么供养呢?结诵加持三十七尊之内证本誓,要持诵加持三十七尊之内证本誓,佛内心里面也有具足三十七尊的如来跟菩萨。也就是以平等性智供养内在自己,内证本誓里面的三十七尊,其次,在大供养会住于成所作智三昧,另外,大供养会上要住于成所作智,就是用心让他成就一切佛事,这种智慧在《解深密经》第八品里面佛所讲的,都是在谈这个,讲如何起神通变化等,这都是用到成所作智,一切智和合一味性成就。恭捧三十七尊内证本誓之标帜,标帜就是你拿的三昧耶形象,比如说索、铃或者三股或者种种其它的法器等等,叫做标帜,你有参加「悉昙咒语研究班」的话,就知道这些是什么。
行自、他平等供养,以长养圣胎,行自平等供养或他平等供养,以长养圣胎,我们要成为圣人,都要一步一步的去保养、修习此胎,拿掉不好的东西、微细的习气,这就是长养圣胎。三十七尊是哪三十七尊?稍微背一背,以后你修密法,就会体会到三十七尊,这名相很复杂,以下没有全部列出来,但是内容稍微提一下。包括:五佛,如来有五方佛;四波罗蜜,波罗蜜有四位菩萨;十六大菩萨,东西南北每边各四尊;八供养菩萨,指金刚界三十七尊中内供之四菩萨与外供之四菩萨,比如说你供养香、供养花、供养水……,这是种种的供养,每一种供养各有一位菩萨专门负责;四摄菩萨,用金刚手、金刚杵、金刚铃……等种种,摄受一切众生。共卅七尊,总共为三十七尊,详细内容等密教课再说,这里就不谈了。
行者自心本有之三十七尊,被无始之妄执所覆蔽,不见光明,若供养自心本觉之佛,依新熏之力,迅速照破无明,修显而得本有之光明。我们内心本都具足三十七尊佛、菩萨等等,只是我们被无始之妄执所覆蔽,这无始无明不清净,妄执性很重,所以光明被盖住、不见了,若能供养自心本觉之佛,依由新熏入之力,就能迅速照破无明,复得原本就有的光明。相对于此,供养过去已成之诸佛,则被加持护念,满足自证之行。相对来讲,供养诸佛,则祂们会加持护念我们,满足我们的自证之行;供养未来佛之一切众生,则速发菩提心,满足化他之行,故须平等修行自他供养,再加上供养未来将成佛的一切众生,则能迅速发起菩提心。所以要平等修种种供养。如此,自内心证,加上对外供养诸已经成佛者,供养未来成佛之众生者,即是满足自他内外供养。
(2008.03.05讲于法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