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  试解《解深密经》的奥秘(1-50)
          (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一、序品()

诸圣所证得的功德相

「逮得第一现法乐住」(续)

大阿罗汉十三种功德相,现在讲到第十个:「逮得第一现法乐住」,讲义的最后一段。

亲光菩萨释云,证得不退胜静虑故。又瑜伽论第十一云:「复次,是诸静虑,名差别者。或名增上心,谓由心清净增上力,正审虑故。或名乐住,谓于此中受极乐故。所以者何?依诸静虑领受,喜乐、安乐、舍乐、身心乐故。又得定者,于诸静虑,数数入出,领受现法安乐住故,由此定中现前,领受现法乐住,从是起已,作如是言,我已领受如是乐住。于无色定,无如是受,是故不说,彼为乐住。」广说如彼。

亲光菩萨释云,由亲光菩萨解释的,证得不退胜静虑故,静虑就是禅定,最殊胜的禅定力不退转,一般的世间禅定虽然是可以升天(无色界),最后还是要六道轮回,如果还是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的境界,除了阿罗汉无生、应供以外,其它的也是会退转,大阿罗汉比阿罗汉还要更圆融,懂得佛法更多,所以他证得不退胜静虑,这样就能得到第一现法乐住,第一就是没有比他排列在前面的,所以他的现法乐住最殊胜的。

《瑜伽师地论》里面第十一卷有说,复次,是诸静虑,名差别者,所有的静虑有不同的相,刚刚讲的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初禅未到地,他不是真正的禅,但他要有觉有观,如果真心不能观你的妄想心的话,那初禅境界未获得,所以我们修行初步要有真心现起,才能够观照习气、毛病的妄心,未到初禅,很难修心;二禅,我们的心会产生欢喜心,所以叫喜俱禅,参加法会,心常常觉得法喜充满,或者禅定以后,心产生非常舒服的感觉,现在的讲法就是high,就是一直high起来。

真正禅修的人,连欢喜心都不能有,不能够起欢喜心,也没有觉得怎么样,这个心却一直非常兴奋、高兴?这样也不好,处此状况马上要警觉,因心不清净,当然是不好,要修,心升起欢喜心也要安住,不要去执着;三禅,就进入身体充满气,所以会有非常快乐的感觉,有的说一个细胞一世界一样,气充满整个身体时,就会非常舒服。

上次我们讲,一个破色身的人,他已经没有身体可以享受这种快乐,这是在讲色界天,色界天还有身,色就是身,所以他有乐俱禅,一个真正开悟的人,气是有、是会走,但是他不会产生享受快乐的感觉。世间禅定的人,常常听他讲:「气怎么转怎么转」,那个转来转去都没有转到脑筋里面来,所以没有办法修心,唯他身体会产生很大的快乐。

四禅,一境性,就是你真心可以映现到一切的境界,起时你可以安住,不会起恐怖、欢喜、执着,什么心都没有,坦荡荡的面对那个境,但是这种能力也不真实、也会退转,所以在四禅境界他升天以后,他这种定力不管是几千万亿兆年以后慢慢会退转,这是不究竟的禅定。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四禅天,再上去是五净居天,五净居天就是阿那含果、不还果行者,不来人间能够悟到阿罗汉,然后再上去就直接证得阿罗汉果,阿罗汉最高,是四果。

现在我们在讲大阿罗汉、大声闻,所以他们禅定的功夫比阿罗汉还要高,为什么禅定功夫高呢?阿罗汉,我执灭了,根本法执还没有破,所以他学一半,大阿罗汉跟菩萨一样,我、法二执要灭,这二执着要灭,所以他的禅定力当然最殊胜,比其它的定力都强。所以这里《瑜伽师地论》中讲,诸静虑中是有差别,什么差别?有初、二、三、四禅,也有五净居天,也有阿罗汉的禅定境界,也有大罗汉的禅定境界。

或名增上心,阿罗汉就阿罗汉,为什么加一个大?以境界来讲,修到增上,定力的增上,这增上就是你已经做到了一个程度、一百分了,你再突破到一百二十分,你说守戒守的很好,所以有戒增上,那就变成增上戒,当然增上定、增上慧,一般人得到戒、得到定、得到慧这三种法身时,我们讲戒身、定身、慧身,到最高时,就变成戒法身、定法身、慧法身,再上去就是解脱法身,再上去还有解脱知见法身。这样每一层、每一层都是增上,那你从四禅天天神的境界,修证到阿那含的境界,就有五净居天的不还果,再上去就有阿罗汉,阿罗汉再上去还有大阿罗汉,所以他们的定力都以增上心来比较的话,都比这些高一点。

谓由心清净增上力,所有修行都在清净这个心、拿掉你的污垢,如来的总德相,德相就是功德相,如来的总功德相是最清净觉,在觉之中得到最清净。我们心都是有觉有知的,如果无觉无知就像石头一样了,所以佛的境界一定要有觉有知,而且其觉知是遍虚空一切法界、一切佛剎土,这种觉之下没有一点点的污垢跟祂相应,这是最清净觉,我们不能跟佛比。

大阿罗汉比阿罗汉清净一点,阿罗汉比五净居天的阿那含果清净一点,这里的斯陀含跟须陀洹大概都是在这三个层次里面。所以升天,在这三个禅定天里面,越往上的话,心越清净,到菩萨境界,八地以上菩萨,就跟大阿罗汉差不多,十地菩萨也一样,只是菩萨有智能,能善于讲经说法、能善于化导众生,阿罗汉则比较差一点,大阿罗汉等于也是菩萨一样。所以心清净增上力,正审虑故,他有正确的智慧能够来思维。

上一次我有讲,禅有三种境界,第一个境界是「去恶」,这是开始修行的人,在打坐禅修之间,如果是初学的人,都在拿掉内心的污垢;第二个「思维修」,闻思修入三摩地,一边听人家讲,一边看经典,一边思维,用在你自己的修行上;第三个境界,如果修的差不多了,这个时候的禅修等于是「静虑」,静虑也翻作禅那,也翻作禅修,他是可以从打坐之中进入思维、了知周围之间的因缘果报。我们人有时候难免会碰到流年不利,起码十二年要轮一次,或者到比较紧要的关头,我们中国人说逢九会不好,逢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九、六九、七九,这个你去推算都跟五行有关系。

你如果在打坐之间去思维,身体不好,去思维为什么身体不好,身体不好有外来的障碍,有外来的障碍,你心越清净越不受他的影响,障碍就越小,如果自己的习气引起的,那就要转,比如对治瞋心,要怎么下手。每个人个性不一样,有的人喜欢看到就讲、碎碎念,我们就要去思维,比如说思维如果念了有什么用?是否应该让自己的心先清净才对?如果用自己的清净心去感招周围的人,尤其自己的家人,那么你心清净他们也清净,虽然他们清净得还是比你慢。

所以学佛法,不是说用嘴巴讲道理,有时候道理讲不通的,根基比较差的,你跟他讲道理,他反而跟你辩,所以你在打坐之间、在禅修之间,去思维我的心怎么清净?怎么放下?你越能够做得到,你周围之间家人也好、朋友也好,慢慢也都会改变,这是业力的改变;碰到障碍,每个人都会有,但是我们要沉着应战,这是我们的口号:「沉着应战!」要应什么战?不能用心,要用无为法去面对他,这样事情慢慢就会转移。一个月不转,二个月;二个月不转,三个月总会转。

如果你真的是诚心求佛菩萨,意志力不够的话,有时候会很累,你说:「我去作法会,作好几次了,怎么都还没有效?」那就不要做了,就打坐禅修,思维自己心内哪里不清净?哪里有什么罣碍?如果身体不舒服,要嘛引气去调理,要嘛就放下!你自己说没病没病,慢慢你的阿赖耶识也会觉得没有病。所以,一般人的病都是执着,越执着就越有病,当然不是说你不执着就不会有病,比如说癌症的人,你刚开始不执着,不执着还是有病,病了以后你要学习更不执着,更不执着的话呢,有的人病情就转了。

什么叫做不执着?用行为来表示不执着,不是说我不执着、我脑筋不执着,而是说你要高高兴兴的,要去哪里就去哪里,要旅游就去旅游,要环游世界就去环游世界,要吃什么,能吃的就尽量吃,这么自在,你会忘记:「我在生病…?」我们一般人不是,一生病就不舒服,不舒服就不想动,越不想动就越生病,整天都在想这个病、这个不舒服。越怕累就越会累,越怕病就越会病。以后,不舒服的话尽量走出去,不要待在家里,当然,如果有的人去做义工、去做什么,这么奔跑,就忘记病。

这个都是在审慎思量之中,如何去开发你脑筋里面一觉。修行就是要得到最清净觉,最清净觉就是如来了,那我们是朝着清净这边来走,走一步算一步,累积你的清净,你要清净就要舍去你的执着、舍去你不清净的心病,这样的话,你在静虑之中,就会产生快乐,当然这种快乐,一般我们来讲都要跟气有关系。像今天我坐在位子上回一封mail,从吃过饭一直坐到四点多,坐了身体都不舒服,睡觉躺了一下也不舒服,我就打坐,坐不到五十分钟,今天比较晚上坐,慢慢气上来就打开了。

所以要乐住,起码你自己要打坐,打坐的话,身体就会好,气通了精神就好,精神好心就安宁,心安宁你就乐观,一连带的都是互相影响,一个人一碰到障碍,当然定力不够,他就会胡思乱想,这样不对、那样不对、什么都不对。你不要去想这些,你在打坐,打坐、呼吸,那种法乐就会现起,法乐现起心就会安住,所以,如果你长久病,拜忏什么也做了一大堆,你不如在佛像前面每天拜五百拜,或甚至于一千拜,身体就会好了。

像洪老师最近身体不好,身体不好就来拜佛,其它的都不管他,每一天都固定,我们无形中都有一种障碍,比如说以前,我都吃过饭来佛堂绕佛半小时,去了印度几趟以后都忘记了,所以体力越来越衰,昨天走了一下,觉得不错,今天又忘记了,事情在等着你做,吃过饭就坐下来,一坐就四个小时,明明知道这都是自己糟塌自己,有时候一些世俗的事情会牵制你。所以我常常建议同学,有病的话,动、静这两种法门都做,因为你不是说压力很大,不是说事情很多一定要做,那你就拜佛,在家里面对佛像,拜五百拜,你分四次,一次拜一百零八,这样弯下去、腰起来,下去、腰起来,这个腰怎么不会好呢?一定好的,所以这个动禅一定要做。有时候我们业力来,却都忘记了!

提醒各位:身体不好、流年不利,就要动!动完了就坐,我拜了一百拜,或者两百拜,拜完了以后就打坐、呼吸,这个时候身体的气会容易发起来,所以身体气发,心就安住,这里在讲乐住,除了菩萨八地、十地以上的,他们大阿罗汉也都是得到最殊胜的静虑、禅定,所以在诸静虑之中领受,我们的感情觉受去领受那种快乐。刚刚我讲了,要稍微分辨一下,色界天的是有漏智,无色界天,已经破色身的菩萨,真正开悟的他是破色身,他就没有什么快不快乐,无身了,无色界无身,无身他没有所谓乐不乐的问题。

我常常讲说,同学一摸到什么水晶、摸到什么有磁能的东西,就说气很强,我摸什么就都没有感觉、都不强。你没有身就不会感觉那个相,你去打坐是有气,摸其它的东西有气吗?同学都有感觉,我觉得我没有什么感觉,只在身体气在转时会有感觉,那种感觉跟你去摸那种物体的感觉不一样,所以,初步有感觉,以后就没感觉。如果今生老是都有感觉,你就等于没有突破色身,没有真正开悟。

开悟者赭是无身,无身就没有所谓乐不乐住,是自己清净、智慧,让你安住在那种禅定中,这个大菩萨的境界,跟阿罗汉的境界,跟世间禅定的行者,有身体上的不同觉受,身体产生的领受。领受我们一般讲就是领纳与觉受。色、受、想、行、识五,受是领纳、觉受,你感觉外境好就高兴,不好就烦恼、生气,甚至于产生忧喜苦乐的感觉。忧喜是对于心来讲,苦乐是对于身来讲。你既然还有身就会感受到一切法乐住,用你的心、你的觉受去感觉快乐不快乐。

菩萨对他什么叫做快乐不快乐?他是心平气和,没有所谓气、不气,反正他就是用智慧得到解脱的能力,这不一样。大阿罗汉静虑之中领受喜乐、安乐、舍乐,忧喜苦乐舍这五受,忧喜是心,苦乐是身,如果你把这些都平等观的话,忧不忧,喜不喜,苦不苦,乐不乐,这么都平等,这叫平等心,平等心也就是舍心。你修的诸法都平等平等,那你这个心自然就安定。先喜乐,后来安乐,再来舍乐,舍乐是最高的境界、平等心,不是说他没有发生病痛、没有发生不如意,是有发生,但是他没有罣碍,要练到这样。

怎么练?《金刚经》里面都在讲这些道理,当然忍辱修到安忍,不忍之忍,没有一个忍的心面对那个境,这是最高的境界,这是舍念清净。第四禅天有时候叫舍念清净,刚刚讲的第四禅天,一境性,一境性相当于舍念清净,舍念有两种解释,一个心平等,观一切法心净,一个是舍去念头,不去执着你的念头。你还有罣碍好的、罣碍不好的,这些念头都放下,如果这样讲的话,有舍去的意思,舍去念头,好的念头、不好的念头都放下、舍去、不要去想。《般若经》里面在讲的,这样就可以证到最上正等觉,那你对一切法都能够不执着的话,最上正等觉,所以,得到身心快乐,现法乐住。

又得定者,有得到禅定的人,在诸禅定中,静虑初、二、三、四禅中,数数入出,我们打坐刚开始还没进入禅,然后稍微呼吸均匀了,就进入越深的初、二、三、四禅、无色界定、种种三昧,千万三昧。佛祂一个三昧进到一个三昧是很快,进去再出来也很快,很多人到初、二禅时,都卡在那里,要出来不能出来。你的身体控制权,本来在阿赖耶识或者第六意识,叫你举手就举手,叫你动脚就动脚,这是第六意识的功用,等到你打坐进去以后,阿赖耶识对这个肉体不执着,你第六意识说,动脚、举手,可是就举不起来。

所以进入初禅要入二禅时,慢慢就会失去觉知,你念佛、打坐,气旺的人很快就能够进入那个境界,那时你会紧张想说:「怎么不能控制?人家都起来要回向了,我怎么起不来?」不能紧张,你紧张就坏事了,所以像这种要进也进不去,进去了要出也出不来,初学的人有气时就这样子。如来跟这些大罗汉不是这样,一坐下来就进到好多的三昧中去,这种现象他们叫做狮子奋迅,非常快,像狮子在跑一样,有一个如来的名字叫狮子奋迅如来,狮子一下跑的很快。

所以你要入定到初禅、二禅、三禅到无量三昧的话,啪啪啪一直进去,你要下坐出来也能马上出来。你一般到二禅的话下不来,以前一个同学,在经行还是念佛时,入定去了,然后大家要回向了,他就紧张出不来,台中某同学也是一样,有一次我们下课了,他们跑来说:「某大德下不来了,请把他叫出来。」这个就是进出都不自在,所以,大阿罗汉跟如来进入什么禅定,随便一进一出都很快。你要懂得禅定之间,二、三、四禅渐次的这么进去,如来、大阿罗汉、大菩萨他们一进去都很快,出来也很快,他一出定马上就可以下座。

你一出定就爬不起来,为什么?因为脚痛,还在那里揉啊揉、做点运动才能起来,这些都是气没有真正把身打开,身打开的话进入心灵的禅定是很快进去、很快出来,其实讲起来,哪里有什么进、有什么出!对如来来讲,无所从来亦无所从去,所以就没有所谓的进出,你就可以想象原来他们的定力是这么样子。他们当下要入定也是有定力,进去也是更快的定力,进进出出等于没有进没有出;一般人没有,都时时有入有出,因为气的关系,还跟身体不能协调。

领受现法安乐住故,你现在初禅有初禅的法乐,二禅有二禅的法乐,三禅法乐、四禅法乐、阿罗汉法乐,大阿罗汉有大阿罗汉的法乐,菩萨有菩萨的法乐,一到如来没有执着,没有什么法不法乐、没有这些名词。由此定中现前,在你禅定之中现起法乐,领受现法乐住,你在哪一个境界现起哪一个舒服的感觉,享受那种法的快乐,法的快乐当然有身、有心,刚刚讲的,二禅是心,三禅是身,四禅就不动了,阿罗汉、大阿罗汉他们都是享受这种快乐。

从是起已,从这时候开始,作如是言,应该这么讲,我已领受如是乐住,经过一、二、三、四禅、经过五净居天的境界、或者阿罗汉的境界、或者是大阿罗汉的境界,种种的快乐你都会领受得到,所以要懂。这个在《瑜伽师地论》里面,提到六种境界,每一个境界有什么快乐的法可以安住、有什么烦恼要断,都讲得很清楚。于无色定,无如是受,无色定就无色界的天神之乐受,已经没有身了,你就不能再讲他有乐住,心快乐是欢喜二禅,三禅就没有心快乐不快乐。大菩萨、大阿罗汉、有破色身的人,他就没有什么法乐不法乐,心安祥,用智慧得禅定,所以,无如是受。

是故不说,所以在无色界的人,不能说你有现法乐住,我刚刚讲,开悟是无色界的境界,无色界的境界,不能说我用眼、耳、鼻、舌、身、意这五根来接触六尘境,他都是用心感,由心感觉。其实你的身也跟众生身一体,所以,你如果观众生病,如果你用眼睛看他,他哪里不舒服,用身体感觉身体,有形的色相感觉色相。但你的心可以感觉他的心到底安不安祥?烦不烦恼?有没有病?用你的心感,开悟的人都用心,无色界的境界也是用心,心是不受时空限制,你心哪一个方向不能感受?都可以感受到!眼睛,眼睛看前面,往后看不到,一堆的死角,那就不圆通、不圆满了。

我们在讲这种色身、心、修行的境界,你要融会贯通,知见如果没有搞对的话,有时候你讲解给别人听就误导人家,这样不好。这里跟你讲,无色界的菩萨或者天神,他没有什么法不法乐,因为他没有身可以感觉,你现在还没有死的这个肉体是有气,但他不以这个气来得定,都以般若的智慧,观一切法无所有不可得,你能够放下就放下,这种能力越强的人,他的定力就越高。大阿罗汉如果还有身的话,他还有法乐住,无色界就没有了。广说如彼,如果再去看亲光菩萨所解释的,他还有很多的论说,还有其它的在《瑜伽师地论》中讲的更仔细。

「大净福田。」

第十一个大净福田,福田有很多意思,大阿罗汉得到大的、清净的福田,你能够供养到一个阿罗汉这功德不得了,现在的阿罗汉都不现身,我们看大净福田的功德相是怎么样。

 

第十一功德是大净福田,福田梵语pu5ya-k=etra,亦称胜净福田德,成实论福田品云,问曰:以何等故此诸圣贤名为福田。答曰:断贪恚等诸烦恼尽故名福田。如说稊稗不去害善谷苗。是故施无欲人获报力大故名福田。亲光菩萨释云:永离烦恼,如世良田,速能生长广大果故。

第十一功德是大净福田第十一个功德相就是大净福田,福田梵语pu5ya-k=etra pu5ya-k=etra就是所谓的福田,亦称胜净福田德,也称为胜净福田,殊胜清净的福田的德行。在《成实论》里面谈到福田,谈到福田的经典有很多。我们在这里讲课有一个好处,就是把所有的名相都拿出来跟各位介绍,所以你听一部经等于听了好几部经。

你看《佛地经》,知道如来的功德、大声闻的功德,这些讲完了又会讲菩萨的功德相,所以我们要弄明白这些圣人有什么功德相,如此也是我们要学习的。不要说祂们能这样是理所当然的,而我们是凡夫没有功德相好像也理所当然,不是这样!佛有清净的十二种如来真如性,我们没有,但是要学习,未来我要跟祂一样,这你就是学佛。凡夫跟圣人有七种真如性,这在前面有讲过,凡圣不究竟,所以我们当然也要学,但目标还是向如来学习。

成实论福田品云,在《成实论》<福田品>里面讲,问曰:他自问自答:以何等故此诸圣贤名为福田?贤是二十七位贤圣前面的十八位,圣人是解脱了,《金刚经》也讲,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你如果第一次听经的话,就要弄清楚:贤,二十七圣人之中的初十八位是贤;圣,是比较有解脱的,即二十七圣人后面九位是阿罗汉,九种阿罗汉,能解脱的都是圣人。一般讲声闻(声闻就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不是指地前菩萨,是指地上菩萨),加上佛,这样合称叫四圣。贤有十八,圣这里讲有四种圣人。这里讲的九种阿罗汉,是声闻里面的九种圣人、分九级,这些在前面都有讲过,《金刚经》里面讲的更仔细。

诸圣贤名为福田,为什么这些人叫福田呢?你如果有机会供养他,你就在这块福田里面会长出你的福报。当然我们学大乘经典,不喜欢说自己做了什么善事,然后罣碍之,但比较初学的人他就很在意:「我做了这个功德,一定得到什么果报!求家里平安,不然求先生升官发财,或者求小孩考上台大…。」都是这种有所求的心,其实这个讲起来不是真正在学佛!学佛就应无所求、不能有所求,而是要断你自己内心的不清净心,就这样而已。有所求就有期望,有期望就会行善,然后就有行善的果报。

善报方面,不是升天,就是来人间大富大贵、生剎帝利家、生婆罗门家,如果婆罗门他有修行还好,如果是剎帝利家,像现在剎帝利在哪里?有时候想,现在的剎帝利都等于是公务员,你如果在当公务员的话,就相当于是生在剎帝利家,轻松领薪水、很自在。我们学菩萨道的人就是要无住相布施,一有执着就有善报的因果,那你要去受报,长远来看,可能造更多恶业也说不定。所以菩萨要学般若智慧,不要执着一切福田,如果你认为说福德有福德性的话呢,你就执着这个善。菩萨不要这样,随缘做功德,完就忘记了,不去执着它,这样才能够解脱。

答曰:断贪恚等诸烦恼尽故名福田。断瞋心就得须陀洹果,断五下分结就得斯陀含果,断薄贪、瞋、痴三毒就是阿那含果,断五上分结、永伏贪、瞋、痴就得阿罗汉果。所以你要能够断贪欲跟瞋恚这两个毛病,就等于把贪、瞋、痴三个毛病已断除前两个,这已有斯陀含的境界了,这是福田。你供养一个天神、一百个天神,这个数目有时候每个经典讲的不一样,有的经典讲:你供养天神不如供养一个须陀洹,为什么?这两个有大小吗?关键在他们心清净程度、福田大小有别,所以须陀洹福田大过天神福田。

你说正月初九拜天公有福德,但是你供养到一个须陀洹的话,比你拜天神要好,但是如果拜玉皇大帝他亦是二地菩萨,你们要懂,初天王天是初地菩萨,二天(忉利天)王天是二地菩萨,这么一直上去到第六天,所以修有为法者升天最高至他化自在天,其天主是六地菩萨。所以,你们不要去评比这个基督教、那个天主教…,怎样怎样,不懂就有分别;你懂的话,你看释迦牟尼佛到那里去讲经说法,还去度那些天神,天主菩萨也会代众生请法。我们知见太浅薄,常常互相排斥,真正佛教徒懂这些以后,对各种正信宗教都会去尊重。

七地菩萨修在初禅天,八地菩萨到二禅天,九地菩萨三禅天,十地菩萨在最高的四禅天,统辖这些天神。所以,刚刚讲须陀洹境界在初、二禅,但是他的心已经有果位了,断了贪欲、瞋恚心,一直入初禅天的话,没有淫欲心,才能进入梵天,梵天第一天就是初禅天,那他在初、二禅,你要讲上人,这个上人、大师好像不得了,这个安上去的话,好像这个修行人很不错吗?经典讲,心清净到须陀洹果的境界的话,就可以被称大师、上人!那你这可以样去观照一些被称为大师、上人的,是不是符合这个指标?

心没有瞋恚心、没有贪欲心,果报不是他有什么神通、或什么乱七八糟的能力,不是这样,而是要看他心有没有成就福田,这福田就是清净,会产生给人家的福报。你看台湾的大山头,你看他们这些主持人、开山之祖,法鼓山、花莲的慈济、佛光山,这三个山头他们的主持人,有没有符合这个指标?没有瞋心、没有贪欲心,当然他们符合!所以上人也好、大师也好,在须陀洹果,不是很高的境界,但是可从心地上去印证他有没有这个境界。

你如果供养一百个须陀洹不如供养一个斯陀含,这样一直上去,就会知道如果供养千万个阿罗汉,不如供养一个佛,不是说佛色身入灭就真的入灭,佛随时都在!你如果修行好一点,你会感受到祂的存在,所以常常虔诚供养,供养花、香、果……,也是在种福田。佛教徒就是希望身上常常能有一百块就好,这一百块快花完了马上又有一百块,所以你钱太多却一下子就花光也没有用。

学佛的人就这样,这种福田不是说像暴发户一样,而是细水长流,你要吃、要用,有,但是大富大贵没有,这样才好,你才不会多造业!真给你几百亿的话,你其实也有大烦恼。所以,清净的贤圣就像一个福田一样,这福田不是对贤圣来讲,是对众生来讲,众生供养贤圣,贤圣这块福田就长出好处给众生,这是在讲贤圣名为福田。

如说稊稗不去害善谷苗,我们在种稻子的都知道,有一种胚,样子像稻子但又不是稻子,有时候采收起来就混杂在一起,这不好的东西会混乱谷类、稻子,这样就不叫做福田。真正施给无欲的人,获报的利益才大,才叫做福田,所以你如果布施给清净僧、没有欲望的人,你的福田就很大。亲光菩萨也说:「永离烦恼,如世良田,速能生长广大果故。」这对自力来讲,当然经典要怎么解释,见仁见智,不去讲哪个对哪个错,有的人依自己本身来解释,有的人则是站在众生角度来解释。

 

故福田者谓可生福德之田;凡净侍佛、僧、父母、悲苦者,及可得福德功德,犹如农人耕田,能有收获,故以田为喻,则佛、僧、父母、悲苦者,即称为福田。据《正法念处经》、《大方便佛报恩经》等载,佛为大福田、最胜福田,而父母为三界内之最胜福田。

除了刚刚讲的这个福田,还有没有其它的福田?故福田者谓可生福德之田,凡能够恭敬侍奉三宝里面佛或者僧,或者自己的父母,这些都是福田。所以,福田也涵盖父母的福田。我们学佛当然要孝顺,不学佛的人他不知道应该要孝顺父母,甚至有的还加以糟塌、杀害,好在我们学佛,知道能够升天的第一个基本条件就要孝顺父母,孝顺父母、师长是能够升天的一个功德相。

悲苦者,即可得福田,悲苦,悲苦是对众生起了悲心,然能够供养、或者能够用自己的劳力、苦力帮助别人,也可以得功德。慈悲心能够为众生、能够劳心劳力的,都可以得到福田,犹如农人在耕田一样,能有所收获,所以用田来譬喻,这里讲的,不管是佛、僧、父母或者为众生的悲苦付出的话,都可以得到福田。根据《正法念处经》,或者《大方便佛报恩经》等记载,佛是最大福田,当然佛是最清净,所以最清净这块福田当然是最大,大到很多人都依他在生活,现在雕佛像的、做佛具、或者是做香烛、蜡烛等等之类的,是不是都依佛的福田在生活?而且这个量是很大、无量无边,也叫做最胜福田。

那父母呢?你恭敬、孝顺父母,就是三界内的最胜福田,光孝顺父母一项,最少可以到忉利天那边去。昨天我在上初级班的有讲到,释迦牟尼佛有一世做太子,他的国家被邻国消灭,他跟他的父亲、母亲三个人都逃难,后来没饭吃了,太子甘愿割自己的肉给母亲跟他父王吃以维持生命,这种孝心感动忉利天天子下来,测试他这样牺牲肉体有没有瞋恨心?有人是供养肉体但是还是有点不甘愿,这样的福德就差一点,而他真的是没有任何不甘愿的心,很愿意把他肉体的肉割下来让他父母亲来吃,所以,孝顺自己的父母是最殊胜的人间福田。

 

据契经记载,受恭敬之佛法僧等,称为净田(恭敬福田、功德福田);受报答之父母及师长,称为恩田(报恩福田);受怜悯之贫者及病者,称为悲田(怜愍福田、贫穷福田)。以上三者,合称三福田。

其它的经典就讲了,受恭敬之佛、法、僧三宝,称为净田,佛、法、僧三宝我们要恭敬,所以称为净田,也就是恭敬福田,或者是功德福田,受报答之父母及师长,称为恩田,我们知恩,如果没有父母我们就不会出生,如果没有师长你就不会有学习的成果、能够智慧增长,所以就是有一点恩,叫做报恩福田。你如果是孝顺、供养父母,或供养师长,就等于在报恩一样。

受怜悯之贫者及病者,称为悲田,如果你对比较贫穷的人产生怜悯心,就是慈悲心、叫做悲田、怜愍福田、贫穷福田,这很有意思,你出钱去帮助这些穷苦的人,如果你存着受施的人会给你回报的这种心态的话呢,那你是很残忍的,对方本来是很贫穷,过去世不知因果、不知布施,所以今生很贫穷,现在你要去帮他,你认为你在帮他,其实你是害他,因为以后他要回报你,哪一世不知道。我们有学佛,懂得因果报应的关系,所以我们随缘布施,完了就忘记了,给谁?给多少?不知道!但是那常常在做善事的人,天天记得,我每个月出多少钱帮助哪一些贫穷的人,哪一个育幼院,哪一个……,他脑筋都记得很清楚,这些以后都会有回馈回来。

所以有的人批评:「你们这些佛教徒供养师父,师父已经很有钱了,还供养?」很多师父真的不能称为上人、大师,他们坐奔驰的车…,这不好,当然这弟子来载是无所谓,车子不是师父的。如果你要修行,也有道场,还养一部奔驰的车,因为台湾的信徒供养心太强了,他知道因果,所以特别喜欢供养,也因为台湾的佛教徒很喜欢供养,所以我们的福报也算不错,生活乐利。你看欧洲、大陆内地贫穷的样子,印度也一样,我们很多同学去过印度都看的到,富有的人是有,贫穷的人更多,真的是很可怜。所以你要布施,做完了不要再去想那些,不然就是固定对这个人起了慈悲心,然后供养他、布施给他,以后他要还你,你又没有这种无住相布施的话,以后他要还你。

刚刚讲的有人说骂佛教徒:「不去对贫穷的育幼院,或什么样的单位捐钱,却是都捐给师父、道场,岂有此理!」帮助人家如果不能够放下的话,都有因就有果,以后会享受他再回来报答你,这很烦恼的。我们学佛要这样自在,随缘就好,这个给我看到我就帮助他,帮助完了就忘记了,不要说哪一个地点、哪一个人多可怜、我拿多少钱给他、那个人的脸相,你还记得清清楚楚,那个就种进脑筋里面去,以后他要还你,怎么叫解脱!所以,悲田,为什么叫做贫穷?因为他已经没有办法再回报你,我们也不喜欢他回报,所以说贫穷的福田、怜愍的福田。这是从无住相布施来讲,也是好事,以上三个叫三福田,大福田、恩田、悲田,各位要稍微记一下。

 

《大方便佛报恩经》载,有所求而为者,称为有作福田,如父母、师长等:无所求而为者,称为无作福田,如诸佛、菩萨等,以上二者称为二种福田。关于二种福田,《福田经》所说之学人田,未究竟之修行者,与无学人田,得究极之圣者;以及净田与恩田,悲田与净田等多种。《阿毘昙甘露味论》布施持戒品所说之大德田(相当于净田)、贫苦田(相当于悲田)、大德贫苦田等三种田《俱舍论》则说四田,趣田(畜生等)、苦田(贫者等)、恩田(父母等)、德田(佛等)等四种田

《大方便佛报恩经》载,《大方便佛报恩经》里面有讲,有所求而为者,称为有作福田,如父母、师长等,有所作为,因为你知道因果,所以,有所求、有作福田。你要报答父母生育之恩、要养他,或者师长教你学术、教你佛法等等,你也想着回馈。无所求而为者,称为无作福田,如诸佛、菩萨等,我们学菩萨道的人就要这样,无住相布施,有做忘记了。以上二者称为两种福田,所以可分为有作福田、无作福田两种。

《福田经》所说之,关于两种福田,《福田经》里面又说了,学人田,未究竟之修行者,及无学人之田,得究极之圣者。有学,乃佛法的名词,就是指烦恼还没有完全断尽,要学习来断烦恼,叫有学位,菩萨道八地以前都有学,阿罗汉以前的都有学;阿罗汉无学,八地菩萨以上也无学。

无学是断烦恼,他还有东西要学吗?有啊!神通变化,《大般若经》后面的这些名相都是要学习的,比如说从三三昧证得以后,陀罗尼门你要学,恒住舍心要学,五眼六神通要学,十八不共法要学,四无所畏要学,四无碍辩要学,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要学习,六波罗蜜学,十波罗蜜要学等等。断烦恼的法可以不学,因为他已经究竟了,但神通变化、智慧无量的那个要学,因为还没有成佛,所以无学位不是什么都不学,要学啊!

最重要的关卡是你一定要证到三三昧,大乘佛法来讲有三三昧,空三昧一定要证,无相(相对空)三昧,无愿(无所愿求)三昧,这三个三昧都证得,证得以后下一个就迈入我常讲的陀罗尼门。你说:「陀罗尼门?我早就在学密法、修密法了!」那个不是陀罗尼门,那只是跟念阿弥陀佛没有两样,一个法而已,例如念六字大明王咒:「湡亘仗扔晚狫嗡、嘛、呢、葩、德美、吽」,你念这个只是一个消灾、增慧的法门,跟你念阿弥陀佛没有两样。

所谓陀罗尼门是遍知一切的如来咒、菩萨咒,你们现在在学悉昙,很多人到现在还没有把考题做完,能够观悉昙字母、能够了解无上义。能够用虚空之间如来的咒语去利益众生,这是陀罗尼门。到八地菩萨,心通虚空,他自己无形之中就会学到咒语,很微妙的,以前有位普庵禅师他讲了一个<普庵咒>,他大概也是八地菩萨。所以,陀罗尼门是总持,有些同学说越学越有兴趣,不光是你们学了有兴趣,连我这个在教的人都教的很有兴趣,太广泛了,资料比显教还要多。显教一部经、两部经讲的道理差不多。

所以说,悉昙五十一个字而已,扣掉lla3)不去讲它,总共五十个字,五十个字竟可以演变成虚空之间一切法,这实在不可思议。你要去观它、去懂它,然后还要能够教别人,以简单的法来受用,你们有的还没有做完的,我那表上有一个字义,我在这里说明一下,我们不是在讲五十字母、五十一个字母吗?我那字义不是悉昙里面的字义,悉昙的字义是什么?不可得!

那我在悉昙前面那行这个字的意思,用这个义会跟悉昙字相字义混合在一起,一谈到字义一定跟字相两个一起看,字相是世间相,字义是一切法不可得,这两个一直频频放在这里来讨论,我那个发音的图,后面附解说,那个是名词解释,不是字义,字义一定是这个字──不可得!所以,你造了业不可得,ka这里面有k的音有a的音,这个a就是本不生、不可得字义,ka它的字相就是作业、造业。那这样你要学法──法不可得;你要学我──无我、不可得。这样我执、法执不是就灭了吗?那么简单的事情,显教的道理要懂很多,这个陀罗尼门就是菩萨要学的。如果要解脱的话,观这样很简单啊,就解脱了。

回过头来看有学人田、无学人田,有学就是还没有究竟的修行者的福田,无学人田得究极之圣者。以及净田跟恩田,悲田与净田等多种,净田是恭敬佛跟僧,恩田是对师长、父母,悲田是对众生苦难、贫穷众生起慈悲心,什么田怎么解释后面有。

《阿毘昙甘露味论》布施持戒品所说之,《阿毘昙甘露味论》布施、持戒品里面有讲,包括大德田(相当于净田),恭敬父母、师长;贫苦田(相当于悲田)大德贫苦田等三种田

《俱舍论》则说四田,趣田(畜生等)、苦田(贫者等)、恩田(父母等)、德田(佛等)等四种田。《俱舍论》也讲有四种田:趣田,趣向你畜生的田,这是不好的;苦田,对于贫穷的起悲怜、救助心;恩田,针对父母;德田是对佛或者菩萨这四种田地。看你要怎么去种福田,如果种苦田的话不要想受报,要放下,不要说要有所回报,有所求这样不好。

 

依《成实论》福田品之说,二十七贤圣断尽贪、恚等诸烦恼,其心空而不起烦恼恶业,所得禅定皆清净,而永离诸烦恼,弃舍忧乐,又能断除五种心缚,成就八种功德田,并以七定护持善心,灭尽七种漏,具足戒等七净法,成就少欲知足等八功德,复以能度彼岸、精勤求度等,称为福田。

依《成实论》福田品之说,二十七贤圣断尽贪、恚等诸烦恼,其心空而不起烦恼恶业,所得禅定皆清净,而永离诸烦恼弃舍忧乐,所以舍去忧乐,又能断除五种心缚,又能断除五种心的缠缚,成就八种功德田,成就八种功德品,刚刚讲四福田,现在又八种功德品,并以七定护持善心,并于七定护持善心,灭尽七种漏,灭除七种不净,具足戒等七净法,具足戒等等七法,这七法是讲什么?七定,七种漏灭尽或者具足戒等等七法,后面有解释。成就少欲知足等八功德复以能度彼岸、精勤求度等,复以能度到彼岸、能精勤求度等,称为福田,都是福田。以下解释上面七定法:

 

七净法为

(1)戒净,为始终净。即身口所作,无有微恶;意不起垢亦不取相,亦不愿受生。施人无畏,不限众生。

(2)心净,三乘制伏烦恼心、断结心,乃至三乘漏尽心,称为心净。

(3)见净,即见法真性,不起妄想。

(4)度疑净,即见解深透而断除疑惑。

(5)分别道净,即善能分别是非,合道宜行,非道宜舍。

(6)行断知见净,「行」指苦难、苦易、乐难、乐易四行。「断」指断除诸结()。即证得无学尽智、无生智者,能知见所行、所断,而通达分明。

(7)涅盘净。

(1)戒净,为始终之净即身口所作,无有微恶,身口所作无有微恶,;意不起垢亦不取相,意业不起污垢、也不起取相,亦不愿受生。施人无畏,不限众生。身、口、意三业,这是戒净。我们修行,第一个出家人要学四句,你还记得吗?身口意业莫造恶,身业、口业、心业不要去造,不恼世间诸有情,三业清净就要做到这样,你要多背这个:「身口意业不造恶,不恼世间诸有情。正念观知欲境空,无益之苦当远离。」身口意业不造恶,修来修去都在修这三个,身、口、意,不恼世间诸有情,包括鬼神、一切众生,正念观知欲境空,我们的一切欲望都要观空,尤其是淫欲心要观空,不好的苦行不要去做,修苦行不会悟道的,修苦行可以帮助你忍受逆境、忍辱,但真正的道不会悟,这提醒你身口意业不造恶、不要去犯错,犯了错都是对诸有情加诸烦恼,所以不要让它起烦恼,自修的话,不要去烦别人、让他烦恼,这是戒净。

(2)心净,三乘制伏烦恼心、断结心,结使的心,乃至三乘漏尽心,称为心净,修来修去都在修这个心,这第二个净是心净,

(3)见净,见,这里不是讲看到外面人事物的见,见法真性,从内心里面去观你的真心实性,昨天在跟他们初级班的讲这个心最圣最灵,依真性主行这四句偈,第二句,依真性主行,真性主行就是见法真性,我眼睛看一切相,看了就不起心动念,这是我们见性主行,我在听,听到好坏都不起分别,真性起行,你这样练练到第三层次的见净,不起妄想,所接触的真性面对一切因缘,不再起胡思乱想的心,这是第三个见净。

(4)度疑净,即见解深透而断除疑惑,这里不要讲疑神疑鬼那个疑,因为我们的智慧有限,比如说我们对佛所讲的经典,有时候会起怀疑:「菩萨真的可以十方国土来来去去?怎么来、怎么去?有可能么吗?修到神足通的人怎么一下升天、一下来人间?」你说:「这种可能吗?」因为你知见不够,所以就有怀疑。凡夫很多有这种狭见,如果你修行修到第几位阶后,会发现原来我们这个心、自性有那么多神通变化能力,经典所讲的你会相信,这种智慧我已经告诉你们很多次了,「无碍智」,如果你没有无碍智的话,经典所写的一些比较超越一般现实的话,你就很难相信。

前几天听一个人讲,说他在讲经说法,讲到《金刚经》,歌利王割截忍辱仙人,释迦牟尼佛的一世,割耳朵、身体…,后来他被人家问得没有话讲,只好搪塞:「那是譬喻,不是真的啦!」连这个话都讲出来,表示这个人对佛法真的不懂!你还没有学到佛法的入门坎,色阴魔相再上去受阴魔相,受阴魔相尽才入佛法的六十四位阶第一门坎十信位,到那个时候,身体如草木,拿刀割都没有感觉的,菩萨境界比他还要高,所以你割他他无动于衷,安忍一切境、不会生气。

你没有体会到这种境界,你会说:「这怎么有可能?刀子割了就会痛!这是譬喻。」经典没有譬喻,金刚经告诉你:「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对于如来讲出来的经典你都怀疑,那你就是没有具足无碍智,如果你稍微经过一点禅观的话,你会很相信释迦牟尼佛讲的,或者你过去是他的弟子,你再来的话,百分之一百不会怀疑,这里是以非常深远透彻的见解来断除你的疑惑心。

 (5)分别道净,也就是善能分别,哪一个是对?哪一个不对?哪一个是适合佛道修行?哪一个是外道修行?哪一个世间的善行?等等你都要能够搞懂,而且还能够很符合你的道路去做。如果你适合修佛法的话,你会以从解脱道跟无上解脱正等觉的法门去走;如果你没有这种大乘根基,那就学小乘法;没有小乘根基,就学外道法;没有外道根基那你就去种一些善根升欲界天。你自己要看清楚你适合修哪一个?当然今生已经接触到佛法,要拼命的学,佛法讲大小二乘,还有显密两个范围,你不要说:「我今生只想学显教,对密教没有兴趣!」

像我几年前也是没有兴趣,现在越学越有兴趣,为什么以前不学现在学?因缘成熟才能学,因缘不成熟要学也学不进去,要背一个咒都背不起来。这个是你心空法了时,自然就走进陀罗尼门,所以,显密二教、大小二乘,你今生有幸都要学。你说:「我现在在修大乘,怎么回去修小乘?」大乘里面就有小乘的戒律、德行,还是要学。如果你现在学显教,有一天证到三三昧,空、无相、无愿三昧,进去就是陀罗尼门,陀罗尼门就是要学咒语、真言、手印,身口意三密合一,就进入秘密之密,密有四重,进入最高层最好,所以不要以得少为满足,这是我最近的感触。

有的人显教就是显教,念佛就永远念佛,无法接触密法,但现在许多接触密法的也是走偏了,很可惜。密法的声音很重要,一切咒都以声音为主,那你弄了不三不四的咒音,怎么行?用北京话发音怎么成?今天就回了一个mail,他去学施食,施鬼神,结果一边做、一边虚弱、一边很累,然后肚子会很饥饿。我说:「你这个不是跟鬼神身已经合一了吗?因为鬼神肚子很饿了,所以施食时你也感觉到肚子饿,还有胃痛。」我说你不懂施食却要施食,就会如此。现在一般施食的人,好像随便经典拿出来看一看就去施食,像台中那同学这样mail来问。施食你要有手印、要有咒语,如果咒语都照国字加上ㄅㄆㄇ在注音的,不是正统的悉昙梵音,当然会出问题,所以你们念那个伽伽那,怎么念?gagana才对。

礼师父跟我讲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他说以前在供养时,不晓得午供还是什么的,那个鸟,你念归念,牠吃照吃,后来接触我们梵音咒语时,他在作法会,鸟一样飞来,但是不敢吃,探头看来看去、听咒语,真的不敢吃!梵音,鬼神听到会敬畏、会安祥不敢乱动,连这些动物都有灵性。你胡乱念,念那个音就不对,那个鸟听起来不是梵音,不是梵天王传的音,当然牠吃归吃。这讲的很传神,所以你念咒会卡到阴的都是不念正音,念ㄅㄆㄇ那种北京音怎么会对?这样到底是在造功德,还是害人家?很不好!

(2007.12.19.讲于法尔)


[ 解深密经》选读 ] [ 经典选读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