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  试解《解深密经》的奥秘(1-42)
          (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一、序品()

诸圣所证得的功德相

「戒善清净。」(续)

此为第四个大声闻的功德相。戒善清净,我们要了解这里提到的戒,它不是我们中国所指的意思,戒是律仪的意思,律仪有好、有坏,我们是要好的律仪,加一个善,戒不善我们不必学,戒善我们要学,好坏戒律仪都是戒,我们要守善戒、善律仪。而这些大阿罗汉们都是戒德清净的。以下分别叙述戒的种种意涵。

又《佛地经论》云,如契经说,具足六支名戒善净:一住净尸罗,所受学处三业无犯。二善自防守别解律仪,能守护七聚(如下)律仪。三轨则具足,于威仪行住坐卧,或于所作着衣服、便利等,或于善品加行诵经坐禅等,成就轨则,随顺世间,不越世间,随顺毗奈耶(vinaya律藏),不越毗奈耶也。四者所行皆悉具足,五处非比丘所行,所谓唱家、淫女家、酤酒、王、旃陀罗(ca572la),如是五家及诸如来所制之处,除此所余依时行者如是,名为所行具足。五于微细罪见大怖畏,随小学处乃至若有命难因缘终不故犯。乃至广说,故维摩 云,乃至小罪犹怀大惧。六受学学处,唯自誓、受我当尽学一切学处,乃至广说。

又《佛地经论》云,如契经说,具足六支名戒善净:有六种说明重点,叫做律仪清净。如果不善不净,这律仪不必去学,不要守恶戒仪,而要守善戒仪,才能够得到清净,出家、在家都是要守善戒,出家众有四律仪。所有的修行都是在求得心性清净,自性本来清净,修、不修它本来就清净,我们心性如果是只有真心的话,那它跟自性清净一样,问题是我们熏习了很多的妄心、习性的心,这些都是不好的,把这些拿掉了,你就可以得到心性清净。心性清净就是心应缘所起的法,你都不去执着,这样你就清净,就回到自性根本清净。懂得这样修行的话,一些心念或境界,或者你对于世间一切加在你身上的人事物诸缘,你都能够自在面对的话,你就心清净了,这就是我们要修行的一个目标。

有六种戒属善净:

一住净尸罗(善戒):清净的戒,是好的,所受学处三业无犯。三业是身、口、意三业,我们说「身口意业不造恶,不恼世间诸有情」,如果对世间的一切有情,不使他们起烦恼,然后你再求断掉自己内心的习气毛病,自然就自性清净、三业无犯,身口意三业清净就不造业。身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语业也就是口业,不恶口、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意业,不贪、不瞋、不痴。这三业大略讲起来正是十善,此十善是我们修行的基本概要,这方面的戒律能控制好的话,就是第一个住净戒律仪。

二善自防守别解律仪:能守护七聚(如下)律仪。这里讲的七聚,就是七种戒律所产生出来的律仪。律仪有好、有坏,有戒律的,你要善住,须能够自己遵守佛制戒律,另外讲的一些律仪,下面还会再提到。

三轨则具足:行为、身口意三业,都像铁轨、轨道一样不会出偏差、差错,如果守戒律严格的话,就不会犯种种毛病。一般在自修、修声闻乘或者开悟的人在修自己解脱时,自修都还算很容易,你只要身口意三业不犯的话就好了。

但是当你要度众生就难了,度众生等于跟众生有互动,这互动之间就一定会产生摩擦、抵触,或要顾虑别人,这样比较不容易自己修到清净。不过菩萨本来就是在学智慧的,不是要求心先清净的,而是要在最后得清净的,所以修行重点不在于过程之间的清净不清净,而在于后面这些更高的修行境界,如四无所畏、四无碍辩才、佛的十种力量、佛的十八不共法、恒住舍性、无忘失法、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或者一切三摩地门、一切陀罗尼门。

当然仍得从最基本的空、无相、无愿三三昧及三解脱门先来过,这是一个基本门坎,你要修小乘也在修这三三昧及三解脱门,修大乘还是要修这三三昧及三解脱门。等到有基本的定力以后,才能进入陀罗尼门,从陀罗尼门才能够进入真言行,或各位现在在学习的悉昙。悉昙就是观这些原始的梵字,来圆满一切身口意的成就:身业像如来的身那么清净;语业是智慧,让你能够产生无量的智慧;心意念能观想,能出现梵字。我们学悉昙的是咒语,心意成就就是siddhi,语是sidd2m,如来身是siddha,我们学的肉体的成就也一样,这三样都是属于悉昙学里面的东西。

于威仪上行住坐卧,或于所作着衣服、便利等行为上,或于善品加行诵经坐禅等,我们要提高我们修行的境界,要诵经、要坐禅等等的,要成就轨则,随顺世间,自己修是一回事,但仍须随顺世间,不越世间。如果你修空就不理别人,认为自己心安理得就好,那这样也不太好,因为会造成别人毁谤、造业,人家会说修行修成这样,佛法还不是怎么样、怎么样等等的,所以我们虽然修自己清净,但对于世间一些礼仪人情世故,还是不能够忽视,也不能不睬不理。随顺毗奈耶(vinaya律藏),就是指善戒律,不越毗奈耶也,一切行为轨则不超过自己守戒律的范围。

四者所行皆悉具足:五处非比丘所行,五个地方我们修行人、出家人不应该去的,就是所谓的唱家(卡拉ok、音乐会、歌仔戏、看电影等等),都不好涉入;淫女家(妓女户或者色情场所);酤酒(卖酒的地方),以戒律上来讲,你除了自己不能喝酒以外,还不能买酒给人家喝,一个守戒的人,买酒给别人喝,会五百世没有手,所以有时候朋友送酒给你,你也不能够拿去转送给别人;王(王宫处所),修行人不大跟这些王宫贵族往来,因怕沾染到他们高规格的供养或者受供后起了贡高我慢心,认为有国王在护持,就会起慢心,这类处所不适合真正在修行的人去;旃陀罗(ca572la),指印度四种种姓里面第三种,彼等专事狱卒、贩卖、屠宰、渔猎等职。第四种是首陀罗śūdra,巴利sudda,略称首陀。为印度四姓中地位最低之奴隶阶级。从事担死人、除粪、养鸡猪、捕猎、屠杀、沽酒、兵伍等卑贱职务。此等下贱的人们,可能帮人家打扫厕所、专门服务人家的,居住的环境很不好。如是五家及诸如来所制之处,如果佛有说哪里不要去,最好不要去。除此所余依时行者如是,依时间来确定好、不好,名为所行具足。

五于微细罪见大怖畏:虽然很小的过错,但是,你要具有很大的恐怖心,不要认为无所谓,因为我们都是不太在意因果的道理,微细的毛病在修行来讲,有时仍会造成很大的祸害,所以,犯了微细罪,就要有大恐怖心。随小学处乃至若有命难因缘终不故犯,有不好的,甚至于牵涉到生命的问题的话,这些因缘,终不故意去犯。从小的地方去学习守戒律,微细的毛病把它看成大恐怖,有时候,为了不要去犯这些小毛病,就算舍去生命也在所不惜。有这种心的话,你一定会有所成就,阿罗汉很容易成就,就是这个样子,心管得很严格的话,你个人就会成就;菩萨则较不容易当生成就,无数的阿僧祇劫都这么度众生,在学习刚讲的那些好的境界。乃至广说,扩而大之,这种种的戒律都要坚守,这些微细的毛病不要去犯,大的毛病当然不会去犯,等等的都不会故意去犯,故《维摩诘经》 云,乃至小罪犹怀大惧,这就是跟上面所讲的,对微细罪起大恐怖。

六受学学处,唯自誓受我当尽学一切学处:乃至一切佛经所说的,广说,我们受学要学习的是哪一部份?你自己发愿的或者你自己去受戒的,都当要尽力的去学习,一切学处,这样才能够满足戒善净

七聚者将犯戒之相分为七类,即统括五篇与篇外诸戒条为七类。又作七犯聚、七罪聚、七篇。即:(1)波罗夷(p2r2jika),意断头。(2)僧伽婆尸沙(sa3gh2va0e=a),即僧残。僧为僧伽之略;残为婆尸沙之译。(3)偸兰遮(sth9l2tyaya),意译大障善道。(4)波逸提(p2yattika,或 pr2ya0cittika),意译堕。(5)波罗提提舍尼(pratide0an1ya),意译向彼悔。(6)突吉罗(du=k4ta),意译恶作。(7)恶说(durbh2=ita)。

我们居士很少有机会懂出家人的这些戒律,但是修行就要明白犯戒是指怎样或者戒律是什么,所以底下把这七种戒律说明一番。七聚者将犯戒之相分为七类,即统括五篇(一篇就是一种)与篇外诸戒条为七类,有篇外还有其它种种的戒,全部加起来大概有七大类。又作七犯聚、七罪聚、七篇。即:

(1)波罗夷(p2r2jika):就是所谓的婆罗夷戒,意为断头,你犯了这个罪会断头,表示是犯了非常大的罪业。男众为四波罗夷,女众为八波罗夷。在比丘来讲就是犯了杀、盗、淫、妄,比丘尼来讲还再加上一些比丘尼跟男众之间不该有的关系,譬如在一个档风墙之后,只有男女两个在一起就不行,如果接触到身体或触摸也不行,这在女生戒律上非常严格,故再加了四种戒律仪进去,变成八波罗夷。这是属于断头罪,非常严重的罪。

波罗夷p2r2jika还意译为他胜、极恶、重禁、堕、堕不如、断头、无余、弃。戒律中之根本罪。波罗夷p2r2jika意译为他胜,不是自己胜了,是别人胜了,随别人去了,就是你的破戒的那部份的行为胜利了,你守戒失败,所以说它胜利。极恶、重禁,佛所说的重罪、不断禁止的重禁。堕、堕不如、断头、无余、弃。戒律中之根本罪。我们于杀、盗、淫、妄这四种戒就是属重罪。这里的妄是指大妄语,没有证得,你说你证得了,例如你没有证到阿罗汉,说你是证阿罗汉,没有证到阿那含、斯陀含、须陀洹等果,却说你已证到,这都是大妄语。这些是四重罪,比丘尼多了另外四个变成八波罗夷。

(2)僧伽婆尸沙(sa3gh2va0e=a):僧伽指出家修行的人或者和合众,僧残,也就是不完美的出家人,你犯了戒,即是谓僧残。僧为僧伽之略;残为婆尸沙之译。僧残sa3gh2va0e=a指戒律中仅次于波罗夷之重罪。又作众余、众决断、僧初残。犯者尚有残余之法命,如人被他人所斫,几濒于死,但尚有残命,宜速营救,依僧众行忏悔法,除其罪,犹可留于僧团。僧残sa3gh2va0e=a又作众余、众决断,到底有没有犯罪?由这些僧众来判断,就像美国的陪审团一样,大家来决断,如果出家大众说有就有、没有就没有,由众决断。僧初残,僧人刚开始比较粗浅的犯戒。犯者尚有残余之法命,刚开始犯这种比较次要的戒律,还有余命、慧命一点点、法命一点点,继续再犯下去的话,就没有了,如人被他人所斫,几濒于死,但尚有残命,还有一点点的呼吸,宜速营救,依僧众行忏悔法,如果你对大众批露你的罪行的话,那是真正的忏悔,然后由这些出家众来决定准、不准你忏悔或者忏悔够了没有?如果够了,除其罪,犹可留于僧团;如果不行,不受你忏,就只好赶离僧团。以上属于僧残。

 

(3)偷兰遮(sth9l2tyaya):意译大障善道,对你善道修行有大障碍(4)波逸提(p2yattika,或 pr2ya0cittika),意译堕,堕落(5)波罗提提舍尼(pratide0an1ya),意译向彼悔,如果你犯了过有向别人悔过,这还好一点(6)突吉罗(du=k4ta),意译恶作,故意去做不好的事(7)恶说(durbh2=ita),讲了不好的话底下再一一深入解释。

 (3)偷兰遮sth9l2tyaya音窣吐罗底,意大罪、重罪、粗罪、粗恶、粗过、大障善道。为佛制戒六聚之一,七聚之一。乃触犯将构成波罗夷、僧残而未遂之诸罪;不属于波罗夷等五篇之罪,除突吉罗(du=k4ta)罪外,其余一切或轻或重的因罪、果罪皆总称为偷兰遮。偷兰遮sth9l2tyaya,乃触犯将构成波罗夷、僧残而未遂之诸罪,你犯了波罗夷或者僧残这两个罪未遂,有犯,有想犯,但没有成功,叫未遂之罪,想犯没有犯成;不属于波罗夷等五篇之罪,不属于五重罪里面,有要犯没有犯,除突吉罗(du=k4ta)罪外,其余一切或轻或重的因罪,七种里面,前面两种不能犯,或者有想要犯没有犯,其它的因罪、果罪皆总称为偷兰遮,有的是还没有真正犯,但是,已经有犯意不成熟、未遂,有的小罪,你已经犯了,得到了果,都属于这种罪。

 (4)波逸提p2yattika波逸提,巴利p2cittiya p2cittika。为比丘、比丘尼所受持之具足戒之一。音又作贝逸提、波罗逸尼柯、波逸提伽、波质底迦。意堕、令堕、能烧热、应对治、应忏悔。五篇之一,六聚之一,七聚之一。乃轻罪之一种,谓所犯若经忏悔则能得灭罪,若不忏悔则堕于恶趣之诸过。有舍堕(nai`sargika-pr1ya0cittika)、单堕(0uddha-pr2ya0cittika)二种。须舍财物而忏悔之堕罪,称为舍堕;单对他人忏悔即可得清净之堕罪,称为单堕。波逸提p2yattika意堕、令堕(令自己堕落)、能烧热(把它烧热)、应对治(你要小心的去对付)、应忏悔(犯了以后,要忏悔)。五篇之一,六聚之一,七聚之一。乃轻罪之一种,谓所犯若经忏悔则能得灭罪,若不忏悔则堕于恶趣之诸过。如果你不忏悔,就会堕落到下三道畜牲、饿鬼、地狱的诸趣诸过,有舍堕(nai`sargika-pr1ya0cittika)、单堕(0uddha-pr2ya0cittika)二种。

什么叫舍堕?须舍财物而忏悔之堕罪,你把你所有的财物拿出来布施、供献或者干什么事等,再加忏悔,称为舍堕;单对他人忏悔即可得清净之堕罪称为单堕。不必舍财物,只要向人发露自己的过错,你敢讲出来就是真的要悔过,你要真正的忏悔,就是你不要再犯,你不要说我现在要忏悔,忏悔完又再犯,那不是真正的悔过,你所谓悔过,就是你悔过以后永远不会再犯,才是真正悔过。菩萨,他比较宽容。比丘、比丘尼,如果自修要成就的话,就不能宽容,菩萨是守心戒,行为上不是为自己造业,都是为了度众生而造业,造业完了,他去忏悔,以后不犯,就能通容。

那么菩萨的重罪是什么?当你舍弃度众生的念头、行为时,那就是重罪,因为你已经不想再度众生,失去菩提心了。度众生太难了,你叫他东,他偏偏要西,你叫他这样好,他就是做不来,搞得自己烦死了,干脆不要当菩萨了,一不要做菩萨你就是犯根本戒了。所以说你去受菩萨戒,不是受一受就完了,受了后就是要去做、要去度众生,要尽量去度众生,否则你就是退失菩提心。在密教里面也是这样,他所谓的戒律,不在于比丘这些戒,而是看你度众生的心还在不在?如果失去度众生的心,就是失了菩提心,这才是大罪。

(5)波罗提提舍尼pratide0an1ya波罗提提舍尼,巴利p2tidesan1ya。为比丘、比丘尼所受持之具足戒之一。又音作波罗底提舍尼、波胝提舍尼、鉢喇底提舍那。或单称提舍尼。意译作对他说、向彼悔、各对应说、悔过法、可呵法。为五篇之一,六聚之一,七聚之一。犯此戒时,必须向其它之清净比丘发露忏悔,是轻罪之一种。为比丘、比丘尼所受持之具足戒之一,也是具足戒之一,具足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再加其它的微细的戒,号称五百戒。比丘尼要真正成就阿罗汉的话,守戒要很严格,像释迦牟尼佛的姨母大爱道,她带了五百个女众出家,守戒严格,五百位都成就阿罗汉果。波罗提提舍尼又音作波罗底提舍尼、波胝提舍尼、鉢喇底提舍那。或单称提舍尼。意译作对他说、向彼悔、各对应说、悔过法,反正有对象,你要向着另外的对象好好悔过,例如比丘尼要向比丘忏悔。可呵法,骂是可以骂,骂完了,自己改了,就好了。为五篇之一,六聚之一,七聚之一。犯此戒时,必须向其它之清净比丘发露忏悔,是轻罪之一种。

(6)突吉罗du=k4ta突吉罗,巴利dukka6a。式叉迦罗尼(0ik=2kara51ya)之异称,即学、应学、应当学之意。突吉罗是戒律之罪名。即恶作、恶语等诸轻罪。又音作突膝吉栗多、突瑟几理多、独柯多。意译为恶作、小过、轻垢。为五篇之一,六聚戒之一,乃一切轻罪之总称。于比丘二百五十戒中,属二不定、百众学、七灭诤。突吉罗是戒律之罪名。即恶作、恶语等诸轻罪。恶作剧或者话乱讲,讲出来的话,都是恼怒众生的话,这就是恶语,又音作突膝吉栗多、突瑟几理多、独柯多。意译为恶作、小过、轻垢。为五篇之一,六聚戒之一,乃一切轻罪之总称。于比丘二百五十戒中,属二不定、百众学、七灭诤,诤就是诤论,还不是真正二百五十戒里面的大戒

(7) 恶说durbh2=ita非六聚所摄罪、六聚不具分所生罪及学对。du`是恶,bh2=ita是说话、叙述等。不包括在上面六种内的罪,都在这里面。恶说、六聚不具分所生罪及学对,学人有不好的话、行为都是。du`是恶,bh2=ita是说话、叙述等,恶说,直接翻就是你讲了不好的话,你讲了恼怒众生的话。

以上五篇为戒律之大科,又作五犯、五犯聚、五众罪、五种制。即:波罗夷(p2r2jika)、僧残(sa3gh2va0e=a)、波逸提(p2yattika)、波罗提提舍尼(pratide0an1ya)、突吉罗(du=k4ta),总括比丘之二百五十戒及比丘尼之三百四十八戒。

大科是指大概、基本上讲,又作五犯、五犯聚、五众罪、五种制。即:波罗夷(p2r2jika)、僧残(sa3gh2va0e=a)、波逸提(p2yattika)、波罗提提舍尼(pratide0an1ya)、突吉罗(du=k4ta),这五种属于五篇,你看戒律,四律仪或什么的,每种内容都不大一样,这里讲五篇,总括比丘之二百五十戒及比丘尼之三百四十八戒。

七篇者巴利satta āpattikkhandhā又称七聚。即七种罪聚。戒律之分科,有波罗夷(p2r2jika)、僧残(sa3gh2va0e=a)、偷兰遮(sth9l2tyaya)、波逸提(p2yattika)、提舍尼(de0an1ya)、突吉罗(du=k4ta)、恶说(durbh2=ita)等。指戒律。比丘、比丘尼所学之戒律,因有五篇、六聚、七聚之分,故称篇聚。波逸提(p2yattika),具足戒类别为篇门与聚门,篇门系依结成之罪果及急要之义而区别为五篇;聚门则类聚其罪性及因罪而为六聚、七聚、八聚。这段戒善清净,指戒律。比丘、比丘尼所学之戒律,因有五篇、六聚、七聚之分,故称篇聚。以后看佛教的文章,你要能够懂得,篇是什么?为什么用篇呢?

像这一篇在讲波逸提(p2yattika)很多事项,第二篇也讲很多别的。这在律宗或者戒律里面它是这样,篇在讲戒律的哪一种,有五种、有七种;聚也是一样,归类在一类的这些,那是大略的,你再细分下去,就有很多二百五十或者三百四十八都包括在这里。具足戒类别为篇门与聚门,篇门系依结成之罪果及急要之义而区别为五篇,哪几种属于哪一类,区别为五篇;聚门则类聚其罪性及因罪而为六聚、七聚、八聚。我们虽然没有去受这种出家戒,但也可以稍微了解一下

 

「趣求法乐。」

第五个大声闻的功德相为趣求法乐。趣,就是趣向,追求的方向。追求什么?追求法的快乐,法的快乐就是涅盘,涅盘乐是最快乐的,其它的世间乐,往往乐极生悲或者其它世间乐疯完了以后更寂寞、更痛苦,只有修行人的这种涅盘乐,才是最快乐的,安祥、无事的这种心境,才是最好的。

第五求法乐德,大声闻求法时,为求无过,意离恶威仪。大声闻专求法乐,不求名闻利养、恭敬。又契经云法乐有五乐,指出家乐、远离乐、寂静乐、菩提乐、涅盘乐等五乐。即:(1)出家乐,谓世人多业惑、烦恼,即出家求道而得解脱之乐,则永断苦痛。(2)远离乐,即初禅之乐。指初禅能远离欲界之爱染烦恼,远离欲与恶不善法,得觉观禅定而生喜乐。(3)寂静乐,即二禅之乐。谓二禅离初禅之觉观散动之禅定,止息寻、伺等精神作用,以心寂静而发胜定之乐。(4)菩提乐,指远离烦恼而获真实智之乐,即得菩提之乐。(5)涅盘乐,指息化归真,入无余涅盘,得最寂静。

大声闻第五功德相是求法乐德,大声闻求法时,为求无过,意离恶威仪,离开不好的威仪、行为,你要没有过错、过失,就要有心的去远离种种不好的威仪。大声闻专求法乐,不求名闻利养、恭敬,他不受人家恭敬,不求名声远播,也不求功德无量。人家供养,他还要把自修功德回给人家,所以干脆不受供养,像这种声闻自己求解脱,不广作善事、不度众生,心恒常安祥,只专求自己涅盘的境界

又契经云:法乐有五乐,释迦牟尼佛讲的经典指出五乐:

一出家乐:出家乐,谓世人多业惑,一般人都有很多的业力、障碍,有我执、法执种种的这些疑惑,就有无量的烦恼,即出家求道而得解脱之乐,则永断苦痛,叫出家乐出家有什么乐呢?一人饱,全家饱,很简单。在家的,除了自己吃饱,还要顾虑全家大小有没有吃饱。出家功德非常大,当然出家的功德可以庇荫到自己的家人,没有错,但是,他一离家乃是真正出家,把自己的姓都改成释姓。真正出家要昭告天地,某某人现在把姓拿掉了,一出家,无论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祖先,都要真正断了关系,因为他是属于释迦牟尼佛一族的,所以要昭告天地,上香、拜拜,不是像你想的那样简单换衣服就出家了。

很多人现在都不知道这么做,所以有出家等于没出家一样,还提自己俗姓是什么,还有俗姓?现在既然出家,应该都忘掉俗姓才对!甚至于还没有成就以前,也不应再跟家人有所牵扯,不然怎么叫出家?现在很多出家众,出了家,一碰到障碍或身体生病,就回俗家,由俗家的父母亲来照顾,没有较具规模的僧团、没有一个完整的制度,来照顾他们,所以大部份都回俗家,由自己亲人来照顾出家的自己,这哪里有像真正出家?也无法体会出家那种非常法喜的境界。

二为远离乐:自己一个远离世俗、远离人群,当然这是小乘的修法,大乘菩萨道的修法,他是求真正涅盘,是心的安静,有人、没有人、声音如何吵杂、环境怎样恶劣,对他来讲都不是障碍,这才是最快乐的,也就是专求法乐的第二个,远离乐。详细来讲,远离乐,即初禅之乐。远离世间的这些人以外,他开始修行打坐,到了初禅等于是离生喜乐地。什么叫离生喜乐?离开欲界生死,你如果在欲界里面的六天生死,欲界六天,你还是会轮回;如果离开欲界生死,就进入初禅,你说初禅好像太浅了、不是很高,其实他已经不会再生死轮回了。像须陀洹,天下、人间来回七次证阿罗汉,他不会去欲界,他是去色界、色界天,离开欲界生死,但是,没有离开色界生死,不离色界,他会出生到色界,因为色界还没有脱离三界,还是有生死,所以他还要来人间、生天上来回七次,才能证阿罗汉果。

为什么要慢慢进入修悉昙、咒语?因为不是说修什么就好,境界愈来愈高,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天界,都要用咒语去成就,或者观梵字、观悉昙字母。《金刚顶经》、《大日经》都在讲这些法,如果你真的因缘成熟,结坛就进入初、二、三、四禅天,你不要认为初、二、三、四禅天很低,正常要修佛法、要证解脱,你还是要经历这些境界,然后求真正的佛法、求真正的清净。如果没有这些境界,你光懂一些道理、光看一看佛经、光怎样怎样,你说你在学佛法,仍是没有真正学到里面去,为什么?因为你心要净,才能够入密法、密坛。修密法,是用你的心去观,你心清净才能观,有初步的清净才能观,初禅的境界,已经算是不低的一个境界。初禅是有觉有观,好像很简单,跟心的程度究竟了没有,很有关系。

如果你心不净,入密坛,那个密坛都乱了,你看到那么多世界以外的东西,你心会不会乱、惊吓?你要练,练到心里面清净,你才可以去看一千世界、千万世界,另外时空里面的一些东西。如果心不到一个清净程度的话,你进不了密法,我讲的是高级的密法,不是像现在密教那种念「唵 嘛呢 叭咪 吽」的密法,那个初学者的密咒,跟念「阿弥陀佛」没有两样。你慢慢学悉昙密教的话,是真正的进入坛场,要修各式的瑜伽法,而且一进去都要念咒语。好像宇宙里面所有共同的语言,就是悉昙,不是只有我们这个世界,别的世界也是一样,如来的共同语言都是悉昙。

从基本的「阿a」字与十二转音蕴母声开始,加上其它的子音,演变成四百零八种字母发音,所以悉昙一定要注重发音。一入虚空,到哪个世界的发音都一样,进入悉昙这个是重点,在你们观想时,你是先有声再有字形。例如你要观一个「」字,你又不出声,或者心里面不出声,那怎么现「」字形?字形是梵天下来传的,「a」字是本来无相,你要有声音,声音再诱发出其它的形相,由空才化有,你要念了「「a」字声,其字形才现出来。若有人一直没有来由的要观哪个字,也是观想后才会现,但是这通常是要有很高修养的人,才会一观想,那个字就啪的跳出来。你按步骤学的话,先有声音再有形相,那个样子才能够现出来,不然你要先代它写一下、写一笔,形成一个影像,这是阶段性的修学观梵字。

指初禅能远离欲界之爱染烦恼,欲界里面没有真正断淫欲心,部分是有淡薄点,但还没有究竟,还有爱、污染心的这种烦恼,须到梵天初禅以上入离生喜乐地时,才真正断淫欲心,若没有断的话就容易引起烦恼了。远离欲与恶不善法,得觉观禅定而生喜乐,就是说自己的觉性可以观照自妄想心之起灭,有这个能力才算是到初禅的境界,这样你就可以摆脱欲界之爱乐、杂染、烦恼之法。

三为寂静乐:寂静乐,能够出家,远离大众修行,最后当然可以得到寂静,所以寂静那种快乐才是最快乐的。再来产生菩提智慧,菩提智慧的说明,就是你对一切现象都能够不在意,具足般若智。菩提就是觉、觉悟,觉悟一切法,当然你不会受它箝制,这种快乐,最后能得到涅盘,先寂静、不动,究竟进入涅盘境界,这五种快乐,涅盘乐是真正究竟快乐

初步的寂灭,即二禅之乐,这心比较能不动。谓二禅离初禅之觉观散动之禅定,因为有觉有观,故心还是会动,如果你舍去觉观的话,心就不再动,因为你用一个觉知的心,来观照你妄想起心动念那个妄想,动久了,就会跟着心乱。所以,得到初禅的人,就要学习舍去觉观,不要觉观,否则有觉、有观都会乱心,这样你就可以进入寂静乐,自己心就不动,自性不动,外境业缘来的话,你应缘也不会动心,这样就得到寂静的快乐,这是二禅的境界。

又能入止息寻、伺等精神作用,寻伺就是觉观,翻译上有时候不一样,在《瑜伽师地论》里面是以寻伺来翻译,而一般禅宗是以觉观来表示。你要是还有觉观、寻伺,就会乱心;如不再用觉观,心止息了自然就寂静,以心寂静而发胜定之乐,你心不动,也不受外境因缘的影响,心自然寂静,所产生这种胜定之快乐,这是要去追求的,你要去追求最高的涅盘乐,也要一步步来,这里在说明大声闻,他们追求禅定的过程与所得之功德相。

四为菩提乐:指远离烦恼而获真实智之乐,你用你的觉知,或者远离种种烦恼的觉知心,所产生的真实智慧。我们一般说观一切法「无所有,不可得」,你有这种能力的话,就有般若智,我们讲的般若智,就是菩提智慧。这种智慧就是能自在的观一切法,而不会受它影响,这是真实的智慧,叫做菩提智。即得菩提之乐,在第三阶段是不让它起灭起灭,这里则是观你的心,却不怕它起灭,你在菩提智慧中,万法有起有灭,但是你仍可以安住,也可以在起灭间知道一些事情。

五为涅盘乐:指息化归真,入无余涅盘,得最寂静,四禅境界行者呼吸会停止,息止,把呼吸也能够停止掉,不再呼吸了,归到真正身心都停止了。到四禅呼吸真的会停止,呼吸停止,那时舌头会卷起来盖住塞入喉咙,盖住喉咙真的不再呼吸了,不是你不呼吸,是身体的变化让你不再呼吸,在禅定中会有这种现象,阿罗汉、辟支佛一入定在寂静涅盘中,就长达一、两个礼拜,然后出定了,就去托钵、吃饭,这是最快乐的涅盘境界。

 

乐者梵语 sukha,即得身心适悦之感觉。三受之一,三受tisro vedan2`tisra`(tis4)为三之意,vedan2` 是觉受,巴 tisso vedanā。又作三痛。受,领纳之义。即内之六根,触对外之六境,所领纳之三种感觉。即:(1)苦受(du`kha-vedan2),又作苦痛,即领纳违情之境相,令身心受逼迫。(2)乐受(sukha-vedan2),又作乐痛,即领纳顺情之境相,令身心适悦。(3)舍受(upek=2-vedan2),又作不苦不乐受、不苦不乐痛,upek=2不在乎、等同义。即领纳中容之境相,身心无有逼迫,亦无有适悦。此三受通于眼等六根,亦通有漏无漏。或各自分成两种,与五识相应者,称为身受;与意识相应者,称为心受。

乐者梵语 sukha,即得身心适悦之感觉,身体非常快乐,心里也非常的安祥、愉悦。就是我们的忧喜舍三受之一、忧喜苦乐舍五受之一。身体有苦乐舍,心有忧喜舍,什么叫舍?苦乐平等就是舍,忧喜平等就是舍,忧喜苦乐都平等,那就是大舍。在心态上来讲,平等,就是这么回事情,没有什么忧喜,没有什么苦乐。三受tisro vedan2`tisra`(tis4)为三之意,vedan2`是觉受,巴tisso vedanā。三受又作三痛。受,领纳之义,这个受乃领纳之意,是在讲苦、乐、痛、不痛的觉受领纳,你发起觉受,你的神经系统、你的心里,感受到了,然后感觉好、坏、痛苦、快乐等,即内之六根,触对外之六境,所领纳之三种感觉,也就是心内的精神作用、感觉作用。即:

(1)苦受du`kha-vedan2又作苦痛,即领纳违情之境相,违背你自己好的觉受的这种境界。大家都喜欢舒服,违背你顺情的意思,令身心受逼迫,就感觉苦、不舒服。

(2)乐受sukha-vedan2又作乐痛,乐怎么会痛?痛是一个名词,我们说痛好像是一定不好的,这边的痛只是一种感觉作用的名称而已,才有乐痛的名称。我们都不会这么用名词,快乐一定是很舒服的,怎么会把乐跟痛放在一起?或者指痛的快乐?有的说打坐双盘,去享受那种痛的快乐,也是种乐痛,但这心境不一样,即领纳顺情之境相,是顺着你的意思的,你喜欢得到的这种境界,是乐的、快乐的,令身心适悦,舒服、愉悦的。

(3)舍受upek=2-vedan2又作不苦不乐受,真正的欢乐,不痛苦也不快乐的这种觉受,我们称之为舍受、不苦不乐的乐痛。upek=2为不在乎、等同义,一样一样、平等平等,痛跟不痛想成是平等,忧喜苦乐也是平等平等,你不在乎这个痛、不在乎快乐,都视之为平等。舍受即领纳中容之境相,中间不好、不坏,或者好、坏你都没有偏好之心,身心无有逼迫,你身心练到一个境界的话,好坏对你来讲已经不形成对你的一种逼迫,亦无有适悦或痛苦的感觉,都没有,这就是舍受。

此苦乐舍三受通于眼等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识,这六根都有苦痛、乐痛、舍痛这三受。你看人家行为什么会觉得痛?因为如果他人看起来不中你的意,你会生痛。觉受上、情绪上,感到违逆,当然就会痛心。你的六根都会发生这种情况,又例如一句话不愿听,就觉得很痛苦,其实声音就是声音、话就是话,你为什么会那么痛苦?就是你还没有练到领纳觉受能不在乎,才会有这种现象。

亦通有漏无漏,有漏法就是还不究竟,最后得到无漏智,部份阶段的无漏,来改善你过程的无漏,刚开始修时是用有漏智,在修心养性的,有漏、无漏都互相交错着用,刚开始是用有漏,有漏时你用无漏心来练这个有漏法,有漏法练得好就变成无漏智,得到无漏法后,这个初得无漏法还是比较粗浅,一级、二级、三级一直修持下去,到究竟无漏智起,究竟无漏智现,那有漏对你都不起作用,你就没有这些所谓的忧喜苦乐的感受,练到最后都是属于无漏法

或各自分成两种,与五识相应者,称为身受;与意识相应者,跟你五识相应的,就是身体的觉知,有苦乐跟忧喜,为什么?五识,眼耳鼻舌身五识,接触色相跟身体的觉受;另外第六意识心相应的,称为心受。你如果五根对六尘境,只有前面这五个识心,是身体的感觉,你的神经痛,那是身体的感觉痛,到你觉得很痛,是第六意识加进去,是心的痛。有时候身体的痛,修得好的话,也不感觉那么痛。如果你刚开始修行是有漏法具足,无漏法一点点都没有的话,那你五根所面对五尘境所起的五识心,会觉得很不安祥、很痛苦,这是身受引起的痛苦;如果你的心受,慢慢的产生了无漏智,那便可以克服前面的五受,最后得到觉受平等

 

乐有多种分类,三乐:(1)天乐,修十善,生于天界所受之乐。(2)禅乐,入禅定境界之乐。(3)涅盘乐,又作寂灭乐,得涅盘之乐。此等大声闻当趣求涅盘乐。三乐另有:(1)外乐,指眼等前五识所生之乐。(2)内乐,指初禅、第二禅、第三禅意识所生之乐。(3)法乐乐,由无漏之智慧所生之乐,此为大声闻所趣求之乐。

乐有多种分类,三乐:

(1)天乐修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瞋、不痴,你修这十善,可以生天,生于天界所受之乐,这是讲欲界天之乐。

(2)禅乐入禅定境界之乐,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各具有各种的快乐,像前述的离生喜乐地(初禅)、离苦妙乐地(二禅)、定生喜乐地(三禅)、舍念清净地(四禅),这些都是禅定中的境界,最高舍念清净地是为四禅乐。

(3)涅盘乐又作寂灭乐,得涅盘之乐。此等大声闻当趣求涅盘乐。这里所讲声闻乘,他们当然追求的就是这种涅盘的快乐。

三乐另有:(1)外乐,指眼等前五识所生之乐。(2)内乐,指初禅、第二禅、第三禅意识所生之乐。(3)法乐乐,由无漏之智慧所生之乐,此为大声闻所趣求之乐。

(2007.10.03.讲于法尔)


[ 解深密经》选读 ] [ 经典选读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