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解《解深密经》的奥秘(1-41)
(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一、序品(续)
大声闻功德相(续)
「皆是佛子。」
我们已经介绍到佛在讲《解深密经》时所参与的大众,第一类是「无量大声闻众俱」,经文中也提及大声闻具足的若干功德,第一个是一切已经调顺,第二个是皆是佛子,都是佛的弟子。
第二绍隆佛种德。佛子buddha-putra,巴buddha-putta。依经典解释,佛子有三义:一唯约声闻以释佛子,如此《解深密经》、《佛地经》等。有义皆是趣大声闻,能绍佛种,令不断绝,故名佛子。二唯约菩萨以释佛子。三近代系指信顺佛之教法,而承其家业者。即欲成佛而使佛种不断绝者,即欲成佛而使佛种不断绝者,乃大乘用为菩萨之美称,或指佛教徒受大乘菩萨戒者。亦指一切众生,众生常依顺佛,佛之忆念众生,且众生本具成佛之性,故称众生为佛子。
第二绍隆佛种德,佛种性、佛子也就是使我们佛的种性愈来愈开展。佛子buddha(佛)-putra,巴buddha-putta,依经典解释,佛子有三义。一唯约声闻以释佛子,有一种说法,就是只有声闻乘的才能称为佛子,因为是佛所教导出来,修行小乘的守戒律,修至阿罗汉果、辟支佛果,才称为佛子;如此经(也就是《解深密经》)、佛地经等,都把声闻当做是佛子,释迦牟尼佛的信徒、衪的弟子。有义皆是趣大声闻,能绍佛种,主要意义,就是说这种所谓佛子者,都可以精进证得大声闻的境界,也可以开展一切的佛种性,令不断绝,故名佛子。如果你还没有到这个境界,就不能称为佛子。
二唯约菩萨以释佛子,第二个是你受了菩萨戒、发了菩提心,这样也可以称为佛的弟子、佛子,这样就概括一个小乘的声闻,另一个是大乘的菩萨,都可以称为佛的弟子、佛子,这是古代的说法。近代更宽广,系指信顺佛之教法,而承其家业者。我们说佛证得法身清净以后,自然流露出无量的智慧,依众生根机不同来说佛法。你信仰佛陀所讲的家法,而且要秉承衪的如来家业,如来的家业就是你发度一切众生的心,也要来做度一切众生的这种工作,这就是继承佛的家业。
承其家业,即欲成佛而使佛种不断绝者,都可以称为佛子,我们学佛法,信仰佛衪所教的觉悟法,如实继承、依循、修习佛衪以前所发的愿、所走过的修行路,也可以得到佛种性建立,不会断掉佛种。乃大乘用为菩萨之美称,一般称为大乘菩萨,主要是能度众生,能继承佛的慧命使其不断絶者,这就只有菩萨才能有这种美称。总而言之,你要能承担如来家业、行菩萨道的,才可以叫佛子。近代另外一种讲法,或指佛教徒受大乘菩萨戒者,只要是有去受菩萨戒,好乐修习菩萨法,要学习度众生,这样也可以称作佛子。
第三种或指佛弟子、佛教信者。佛弟子,皈依了就是佛弟子。亦指一切众生,众生常依顺佛,佛之忆念众生,我们依顺佛,佛忆念我们众生,衪好像父母一样在忆念我们子女;且众生本具成佛之性,故称众生为佛子,先决条件是你要信佛。综述这三种,第一种是菩萨,第二种是受了菩萨戒的,真正的菩萨是大菩萨,你受菩萨戒不见得就是大菩萨,但你想修学如来法,学习度众生,受了菩萨戒,也可以称为佛子,第三种是只要信佛教的,都可以称为佛子,外道不能算为佛子。
「心善解脱、慧善解脱。」
第三个功德相是心善
解脱、慧善解脱。解脱的内容有很多,阿罗汉总共贤圣共有二十七位阶,后面的九个,有分阿罗汉不同的境界、不同的解脱境界,前面的十八个是方便,还没有究竟,同样是解脱,有不同的意义。这里大声闻这些圣人,他们已经得到心善解脱、慧善解脱。第三心慧解脱德。契经云心善解脱者心离贪时与心相应胜解解脱贪故,即说胜解名心善解脱。慧善解脱者慧离无明时与慧相应胜解解脱无明故,即说胜解名为慧善解脱。若依《智度论》云,诸结使属爱、属见,属爱烦恼覆心、属见烦恼覆慧。如是爱离故,属爱结使亦离,得心解脱;无明离故,属见结使亦离,得慧解脱。
大声闻祂们的第三个功德相是心善解脱、慧善解脱、心慧善解脱。佛法讲的很细,心善解脱是怎么样,慧善解脱是怎么样,心慧都解脱证得,俱解脱又怎么样,心的清净程度都有所不同。第三心慧解脱德。契经云心善解脱者,心已经离开贪欲,时与心相应胜解解脱贪故,也就是对我们三毒里面的贪欲心,有殊胜的解脱功夫,对种种贪欲能够摆脱,不受它影响,有心就是有真心来克服我们种种的这些妄想心,能对我们内在的贪欲心起解脱作用,即说胜解,因为善于,因为非常殊胜,而且能够了解我们贪欲心怎么様,而得到脱黏,又名心善解脱。
心善解脱比较初浅一点,对你的贪欲心能够解脱;慧解脱是对根本烦恼无明,能够得到解脱。慧善解脱者慧离无明时与慧相应胜解解脱无明故,你要断根本无明,就要用菩提智慧、般若智慧、不黏不着的智慧。般若智慧指我们有能够脱黏一切境,观无所有、不可得的这种能力,这就是有智慧,这智慧是般若智慧。根本无明,是我们因果轮回的根本。前述的贪欲心只是一种欲望,我们可用心善解脱来克服它;但你要破根本无明,这是牵涉到过去种种因果种子,你要用般若智慧观照它,跟它没有瓜葛,这种智慧就是破无始无明,即说胜解名为慧善解脱。
若依《智度论》云,解释了《大般若经》的诸结使属爱、属见。所有的毛病、结缚或者是驱使我们去做什么业的,都是欲望在作祟,变成一个结、打结了。结使属爱、属见,结使属于爱,有爱则为取,有取则为有,有有就有生死。例如你对某件事情起了贪爱了,那是起了觉受,觉受的贪爱,你就会取,取就有,有就会受生,这是「十二因缘观」里面讲的。结使也属于见,你执着外境五尘,这些都属于见、见惑,见闻嗅味触种种的毛病。见惑是对外在的,是对外境了知了以后,然后执取、放不下,执取其境,但对外在也要努力去克服贪欲心;如果思,思惑也是修惑,是讲内心的境界,最根本要破无明的话,你要用思惟的去破心执,要去用思虑修行,要去修断根本无明。
契经讲结使属爱、属见,属爱烦恼覆心,有爱就会产生烦恼,烦恼就覆盖我们的真心,属见烦恼覆慧,五根所触成见,不能释怀就执着成见。如是爱离故,属爱结使亦离,如果心里面生不起贪爱心的话,你爱的结使这部份的贪欲,就会调伏了,得心解脱;无明离故,属见结使亦离,得慧解脱,见结使要能离,要用一点智慧,要用心去思惟,才有办法断。当然,禅宗讲的比较直接,你面对一切境不起妄想心,安住你的真心,就能自在如如。小乘的修法,他是要想,发生一件事,我怎么从里面不去执着,这么去思惟,内心有不平,你用思惟让它平,这是从根本上面解脱出来,乃属慧解脱。
所以说此等声闻、大声闻佛子已得善法,以善得心解脱,用心解脱于种种欲望,以善得慧解脱,用慧解脱于根本无明。以上非言无为涅盘解脱。一般言善者ku0ala,巴 kusala,其性安稳,能于现在世、未来世中,给与自他利益之白净法。善与不善、无记(非善亦非不善)合称三性。其中,善为白法(清净之意),不善为黑法(污浊之意)。广义言之,「善」指与善心相应之一切思想行为,凡契合佛教教理者均属之;狭义则指法相宗心所法之一,包括信、惭、愧、无贪、无瞋、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断外境的执着、调伏内心的妄想,这些都是善法,所以说此等声闻、大声闻佛子已得善法。以善得心解脱,行善多了,心会安祥,得心解脱,用心解脱于种种欲望,要检视自己犯了贪瞋痴这三毒的什么毛病,以善思善行得解脱。以善得慧解脱,进一步的再观照内心种种的种子,甚至对于人跟人之间的心,或人跟众生之间的种子,都能化解开的话,那就是慧解脱,就能破解根本无明,用慧解脱于根本无明,根本无明不起,就无所谓的「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明色、明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老病死忧悲烦恼」,这十二因缘都起不了作用,所以根本无明要灭,就得慧解脱时。以上非言无为涅盘解脱,声闻乘最后是以真如无为得究竟解脱,但上面所提不是以无为法证得解脱的,还是用内心的思惟调伏,用有为之法克制,去破解一切的欲望跟内在的根本无明。
一般言善者ku0ala,巴 kusala,这里讲心善解脱、慧善解脱的善是什么意思?其性安稳,能于现在世、未来世中,给与自他利益之白净法,给自己清净心,给众生也是清净意法。佛法讲分属两个法,一个净法、一个染法。白、净,白就是干净,干净就是白;染法则不净,且包括善、恶,不是只有恶法才是染法,连善法也是染法。你做了善事有善报,还会去感召轮回,恶法当然更不好,恶法就是有恶报的。
善、恶道,对佛法讲解脱的而言,都是污染法;而净法、白法都是跟利益众生有关,主要因为其心清净,就没有什么染着。纵使利益他人、造业了,因为其造业是做白净法,又般若智不去执着这些业,就不会受其报,故为净法,菩萨都是性安稳才可做到这样。善与不善、无记(非善亦非不善),总之,业有三种,善法、不善法、无记法,无记法是不善不恶、非善亦非恶。这三种合称三性,这里的三性,不是《解深密经》讲的遍计所执性、依他起自性、圆成实性,这里讲的是种种自性,应缘所产生的法,离不开善、恶、无记这三种性,其中,善为白法(清净之意),不善为黑法(污浊之意)。
广义言之,「善」指与善心相应之一切思想行为,你用善来得到解脱,那要看是用心还是用智慧,如果用心就是心善解脱,如果用慧就是慧善解脱,凡契合佛教教理者均属之,这是善法,佛法都是教你如何做善事、如何得解脱;狭义则指法相宗心所法之一的善法,法相宗是大乘佛法里面的一宗,谈及心王跟心所是相对的,心王是讲八个心王;心所,是八个心王活动的空间或者它起心动念起的法。譬如你有瞋心,它会起的瞋心的念,相对来讲就有瞋心它活动的场所,如果一个人没有瞋心,就起不了瞋心的念,这就是心所法在谈的内容。进一步来讲,这心所法包括信、惭、愧、无贪、无瞋、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当中,行舍是指行为上的施舍。各位看到这个舍,要马上能够分辨,讲「舍心」的话,就是在讲平等,能舍一切善法、恶法,让诸法平等平等,舍念清净是让诸法能平等,这样心也平时就清净了。没有分别,无差别相;如果讲「行舍」,是在讲布施,布施是一个善行。而不害是指没有害心,对一切众生,起不了害心,这个要很高的修证。一般人如果种子不灭的话,碰到什么因缘,虽然理智上讲不要害人家、不要咀咒人家、不要怪人家、不要怎么样。但是,你那潜在的微细习气,还是会冒,这个就要你自己去体会了,你去体会不害是到什么境界,如果内心还在继续想那种不利于众生的念,你就要马上警觉。修菩萨法就是这个样子,尽量不要恼怒诸众生,你起了害心就会让众生受报,然后,你以后也会受报,这个害心要特别注意。此处所讲的善,包括以上这些,如果要弄得更仔细,可以参考《唯识》里面对这些名词的解释。
此处之善指胜义善,即指涅盘之善。据《俱舍论ko0a 02stra光记》载,善有七种:(1)生得善,指先天之善。(2)闻善,指由闻法所得之善。(3)思善,指由思惟所得之善。(4)修善,指由禅定所得之善。以上之善均属加行得善。(5)学善,指有学位所起之善。(6)无学善,指无学位所起之善。(7)胜义善,即指涅盘。此中,前四者乃见道(初生无漏智之位)前凡夫所起之善,即有漏善;后三者为见道以后之圣者所起之善,即无漏善。
此处之善指胜义善,胜义就是空、无、不执着,胜义是最高的,做了善事不要去执着,就是胜义善,我们上次讲殊胜义,就是指空证,要证得空,不管你做任何善,都要观空,譬如布施波罗蜜,你用布施要度到彼岸,就要观空,这样才能有解脱。胜义善,即指涅盘之善,做不做都可以,做了就做了,不做也可以,修佛法到一个境界时,不一定常常要去做善事,因为你要求解脱,善不善都好,到阿罗汉境界,祂如果还没有发起要度众生心的话,他就安住在寂静中,在心如如不动的涅盘中,安住在没有做善的涅盘中。
另一类是像大声闻一样,做了善事、度了众生,但心住涅盘,不会去执着那个果报,不会执着有个我在度众生的这种心,这是胜义的善。据《俱舍论ko0a 02stra光记》载,《俱舍论》是跨于大乘、小乘、方等之间的一种经典,把相关内容聚集分析,所以有关《唯识》或者法相宗他们所谈的很多法相,都属于这部论里面所讲的,等于把佛法讲得很精细,其中记载善有七种,到底是哪七种善?
前四种都是加行位修的善:(1)生得善,指先天之善,你过去熏习的善,今生生下来的话,内心自然就很善良、很安祥、很慈悲,此为先天遗传之善,生得的善。(2)闻善,指由闻法所得之善,这是由听经闻法所得到善的概念。(3)思善,指由思惟所得之善,你要想这样做对自己、对别人都好,思善,用心想的。(4)修善,指由禅定所得之善,乃由禅定中所得到的种种好处,这个好处包括妄心的去除、毛病的减少,自性真如的现起,这种种善都是修行的人由禅定中,才会显现出来。
以上之善均属加行得善,加行prayoga,就是用你的力量来做各种善行,还是有一种力量去做,就是正修前的前加行。密法里面有前加行,你修「心中心法」前领忏悔印去修,也是做前加行的事,反正还没有修到正法之前的前行阶段,只要是在培养你善根的都叫加行。每个人修加行的程度不一样,像密教的经典在讲,若念一个咒得不到定,那么释迦牟尼佛便讲一个咒,或者用毘卢遮那佛所讲的某个咒,来让你念念念,你就会得到定,就不至于打坐还是坐不住,或者念咒还念得不三不四的没有专心。
我现在发觉有一种现象就是,脑筋它自己会念某种咒的,表示过去世有熏。换句话说,虽然念的是今生才学的一个新咒,但这样念念念,念不到几十声,脑筋里面它就自己会用唱的,那就是表示自己过去世有念过。甚至你没念,它也在念,这种心念心闻,是它自己念的,你只是打开了那个开关。过去有修密法的人,他不用念到一百万遍,他随便念一念,就能勾起过去世的种子。譬如过去世常念阿弥陀佛的,今生打开以后,自性它自己就会念阿弥陀佛,当然这也表示你过去念佛念得很多、很勤,种进去一个很厚重的种子。
如果没有的人,今生念了,嘴巴念念念,要念一百万遍,才会种进去深深的种子,所以密法的前加行,为什么要念咒念那么多?因为你过去没有修,你根机不够。这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根机好不好,现在我们进到陀罗尼门,有的人感觉上没这方面的兴趣,常常怎么样、怎么样的,很不想学,这表示你过去没有这个种子。你跟跟跟,跟到现在,我教你念咒语,你念得虽然不是很喜欢,但若能随缘跟着一直念,慢慢你就会喜欢,每个人潜意识里面的种子何时萌芽不一定。
密法,根据经典讲,你要修如来的法,念祂一个咒一百万遍就好了;你要修菩萨咒法要念二百万遍,你要修金刚菩萨咒法要念三百万遍。所以,你要能学如来的法,表示心地比较高一点,过去世的境界比较好一点,稍微念一下,你就可以诵如来的咒语、承接这个法。你要学佛教你的菩萨咒语,要先念二百万遍;你要学那个比较小菩萨、金刚菩萨的咒语,要念咒三百万遍。当然你能够接触到,或者喜欢学哪一类咒语,也是因果报应,较常见的是一看就喜欢哪个菩萨的咒语,较少说是喜欢如来的咒语,这也是受各自心地程度的影响。
再来底下这三种,是见道以后的圣者所起之善:(5)学善,指有学位所起之善,有学是阿罗汉有九位、地前菩萨有十八位,及地上菩萨之七地以前,都还要学;你受了菩萨戒以后,开始就要学习如何调伏内心,让心清净。 (6)无学善,指无学位所起之善,到了八地不动地菩萨就无学位、不必学了,不必再学一些佛法来调伏内心的不清净,所以叫做无学位,不动地以后的菩萨,要学的是神通变化、怎么发光、怎么救助众生的这些法,而不是去学断内在的不善、不清净。(7)胜义善,即指涅盘,胜义是涅盘、寂静、不执着,这种是所有学佛法都要得到的,胜义善或者住涅盘善不执着,或有做善而不执着,甚至于不做善,都可以很安心、放得开。
此中,前四者乃见道,前面四个善是在修见道,见道不是入道,只是你已看到修行的道路,知道修佛法要这么走,把方向弄对了,知道要修哪个心,用什么法来修这个心,过程会怎样怎样,这叫见道。见道前,初生无漏智之位,前凡夫所起之善,是有漏善。上述前面四种,乃凡夫所起的善,尚未真正见道,因为还没有做到见道位,只是凡夫所起的善;开始要生起无漏智之位的,也就是后面第五、六、七这三种,才属真正见道,是见道以后之圣者所起之善,这些善比较有智慧,称为无漏智。总之,学善、无学善、胜义善,见了道就是要修,修到最后的胜义善能不执着,随缘做善事、不做善事都好,一切无执,住在涅盘中。
心解脱vimok=a,音毘木叉、毘目叉。或vimukti,音毘木底或mukti;巴vimutta 或 vimokkha 或 vimutti。意谓解放,指由烦恼束缚中解放,而超脱迷苦之境地。以能超度迷之世界,故又称度脱;以得解脱,故称得脱。心解脱citta-vimukti,系指心由一切束缚中解放;解脱之当体即为心,故称心解脱。慧解脱 praj#2-vimukti,巴pa##2-vimutti,指仅由无漏之智慧力断除烦恼障而得解脱之阿罗汉,以智慧解脱者,则称慧解脱。
心解脱vimok=a,音毘木叉、毘目叉或vimukti,音毘木底或mukti;巴vimutta 或 vimokkha 或 vimutti,意谓解放,指由烦恼束缚中解放,而超脱迷苦之境地。以能超度迷之世界,故又称度脱;以得解脱,故称得脱。心解脱citta-vimukti,citta是心,vimukti是解脱,系指心由一切束缚中解放;解脱之当体即为心,故称心解脱,你心不执着一切境,当然就解脱了。慧解脱praj#2-vimukti,巴pa##2-vimutti,指仅由无漏之智慧力断除烦恼障而得解脱之阿罗汉,以智慧解脱者,则称慧解脱。
但后世将无明之灭称慧解脱,将渴爱之灭称心解脱。更以心解脱连结于禅定,谓依定而解脱定障,与无贪相应者,称为心解脱。依慧而解脱烦恼障,与无痴相应者,称为慧解脱。心解脱、慧解脱此二者同时解脱,则称俱解脱。又从禅法之用意言,慧解脱称为坏法,以其不好事用之功德,修不净观乃至白骨相观时,尚执着其白骨或观白骨烧灰之想。俱解脱称为不坏法,因其好事用之功德,由白骨眉间,观想放青、黄、赤、白、地、水、火、风等八色光明,以此修练而得神通。
将渴爱之灭称心解脱,贪爱念灭的话,就称为心解脱,根本无明灭是慧解脱。但后世将无明之断灭称慧解脱,如果根本无明没有破灭,不能叫做慧解脱,更以心解脱连结于禅定,禅定得解脱,世间禅定得解脱,是假相,我们知道世间禅定的人,他好像看得开了,对贪欲心看得开,但他为什么还会轮回?根本无明没有破灭故,所以就是这个样子。等于说,他只用心解脱连结于禅定中,似现没有欲望,其实仅是压抑,根本无明并没有灭掉,他这个算是心解脱,谓依定而解脱定障,与无贪相应者,修世间禅,他对贪欲心慢慢没有,对于种种欲望都没有了、不相应,称为心解脱。
依慧而解脱烦恼障,与无痴相应者,与因果相应、牵涉的就是愚痴。贪瞋痴三毒,这个瞋早就要断了,这个贪欲比较难断。一般断的次序,是瞋心要先断,再来是贪欲,最后是愚痴。瞋心不断,就没有须陀洹果;瞋心断了,再加上身体破解了,身见断了、断疑心病,就有须陀洹果。贪欲很多,没有办法很容易断,故排在第二顺位,如果你贪欲没有了,瞋心不断,有没有这种人?有。但是,瞋心不断,《菩萨戒经》里面讲的,贪欲心难断,瞋心易断,如果不断瞋心,这罪过就比较大。
因为贪欲本来就较难断,所以你瞋心要先断,不然你的罪过比贪欲的菩萨还要重,因为瞋心会斲害菩提心。你不要说你已无贪,无贪但你瞋心很重,经典讲的,你的罪患大过于贪心的菩萨。现在贪心也没有了,又能深明因果,对于这根本无明的果报体,也就是愚痴,都能明白瞭悟,就能无痴。知道因果之利害,善观因缘就无痴了。慧解脱是来自于断根本无明,依慧而解脱烦恼障的,与无痴相应者,称为慧解脱。
心解脱,只是禅定力压住你的心没有贪欲,你如果用智慧来断根本无明,这种解脱才是最真实的。心解脱、慧解脱此二者同时解脱证得,则称俱解脱。俱解脱,就是两种都解脱了,俱解脱已经是真正的阿罗汉了,俱解脱是九个无学位的最高阿罗汉,前面是心解脱,再来是慧解脱,这两个都解脱了,是称俱解脱阿罗汉,是真正的阿罗汉。如果心解脱而慧解脱没有得,那是阿那含,有时候会现神通,但是其根本无明没有办法灭掉,他还是要来人间一次或者在天上证阿罗汉果。
又从禅法之用意言,慧解脱称为坏法,以其不好事用之功德,为什么说慧解脱是不好的法呢?因为还是有为法,还是用你的智慧,或者用你的什么法去压住习气的,没有真正用无为法去做到解脱,所以对大乘菩萨来讲,这还是不怎么好的。以其不好事用之功德,不好事用就是你不喜欢用心,你怕用有为法,但若修到菩萨境界,不用有为法,怎么去度众生呢?像进入陀罗尼藏时,你就用陀罗尼去度众生,用陀罗尼就要念念念(持咒),这也算是有为法。
只修证到慧解脱者,他是破根本无明,没有错,但是他还不想去玩有为法。你要得到内心清净、解脱,不能用有为法,但若要度众生就要用法,不宜用真如自性去度众生,否则会很累,用心法、心力、念力度众,那是很累人的。你要假藉佛的法身,然后用佛的咒语、手印,自己本身既不会受伤害,利益众生也很简单,这个就进到有为法境界。假若你证到了慧解脱,仍属于坏法,因为这时不想用心、不想用法、不想用有为法,以其不好事用之功德,所以称它为不是很好的究竟法。
像在修不净观乃至白骨相观时,这种小乘的行者,从白骨观开始观骨头或者死亡以后肉体的变化,这样他会厌恶这个肉体,这样他只会观白骨,或观白骨烧灰之想。至于俱解脱称为不坏法,心解脱、慧解脱两种都证得而解脱了,称为不坏法,为什么?因其好事用之功德,因为他已经可以用前面的心,与后面的慧,两者都用,祂可以用有为法,由白骨眉间,观想放青、黄、赤、白、地、水、火、风等八色光明,心解脱、慧解脱都得到时,你就可以用这个心、意念来成就佛道,让你的心产生发光,毕竟有一些法是要用有为法的,才能显示化境。
譬如释迦牟尼佛常常能够发光,那你要学发光,就要去观火,观它的火焰怎么旺、它的火性怎么样?你要学发光,从眉间去发红色光、白色光、赤色光、…等等的。你也可以化成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四大都可以化。像证到阿罗汉的圣人一定能够飞,身上能够出水、能够放火焰,这样才是阿罗汉,你光修证到心解脱还不行,光有慧解脱而不再回来用心,那佛性就死了一半,把自己压抑住,解脱是有了没错,但玩不起神通,那也等于未究竟。
所以到俱解脱的话,心解脱、慧解脱,不再是对心管得很严,而是反过来玩这个心。世间禅定里面的遍一切处,也是如此,阿罗汉的解脱程度当然比世间禅定还要高、要真实,但世间禅定后面有一个遍一切处。八背舍,八种解脱的法门,再过去九次第定,从色界、无色界等等定,你都要得到。定得到了心解脱,还不行,你还要能玩神通,就是遍入一切色,色是指颜色,你的心能够进入青色、黄色、黑色、…等等色,你都要让自己的心能发各种光;还要四大能够化四种性,肉体色会变没有,地大变空,火大发起等等。
阿罗汉要到示涅盘时,身体飞到空中,上半身喷水、下半身喷火,这就是以有为示用,有为示用做了以后,你才是真的俱阿罗汉,心也能够解脱,也会玩神通,这就是讲遍一切处的修证。用这个法,八色光明,地大、火大、水大、风大,它们也有一种色相,以此修练而得神通。神通是放开你的心,不要一直要住涅盘、住寂静,不要一直说不动、不动,你既然已经可以自在无碍于种种欲望,根本无明都破解了,你就可以再来用心意念,进入种种神通变化的学习,这样才是真正的俱解脱。
「戒善清净。」
大声闻的第四个功德相,声闻乘的人,他一定要守戒,戒得到殊胜的境界,叫做善,既然戒,得到殊胜的境界,就是心善解脱、慧善解脱,就是说心性解脱、清净了。解脱是对心有病的脱黏,现在心如果没有病了,根本无明也没有了,那大阿罗汉,就是清净心愈来愈显现出来,当然还没有像佛的最清净觉,佛是最清净,阿罗汉是已经有清净出现,这个清净还依在善上,是守善非常殊胜而得到清净的,戒善清净,这是他的第四个功德相。
第四戒善清净德。诸大声闻心清净、安稳、寂灭,故已得善戒清净心地,趣向。戒01la,巴s1la,音尸罗,意指行为、习惯、性格、道德、虔敬。广义而言,凡善恶习惯皆可称之为戒,如好习惯称善戒(又作善律仪),坏习惯称恶戒(又作恶律仪)。佛教一般限指净戒(具有清净意义之戒)、善戒,特指为出家及在家信徒制定之戒规,有防非止恶之功用。
大声闻的第四功德相是戒善清净德。诸大声闻心清净、安稳、寂灭,寂灭是不动,对一切因缘、一切相都能如如不动,故已得善戒清净心地,守戒律守到最高境界的话,祂得到殊胜的清净心,善戒清净心地,趣向是趣向于清净。这里讲的戒,我们以为戒,就是戒律,佛法某些部份或印度文化里面的戒,其实它有另外的意义,它只是代表一种律仪,若这个律仪是好,那就是善戒,若这戒仪有不太好,就是恶戒。因此戒只是在讲说一个人他的行为好或不好。你要守善戒,就遵守善律仪;如果,你不守好的律仪,那就是恶戒、恶律仪,戒不加善字是有语病,但中国已习惯讲戒是善行了。
戒律上有四大威仪「行如风、坐如钟、立如松、卧如弓」,小乘出家人行住坐卧就是朝这个目标走;菩萨就比较不一样,菩萨在度众生之间,无法完全守戒严谨,因为你一严谨就不能动,很严肃、死板板的,不讲话、也没有表情、也不怎么样示意的,这样怎么去度众生?因此菩萨要很活泼,要突破这个心地框框,不是被戒绑得死死的,而是照样行善戒律、恶戒律,为众生做了以后都能不在意,这才是菩萨的高明之处,要能有这个境界。我们往往犯了戒以后,心很不安,这样也未臻究竟解脱层次。
所谓戒01la,巴s1la,音尸罗,意指行为、习惯、性格、道德、虔敬,虔诚的心,都可以叫做戒。广义而言,凡善恶习惯皆可称之为戒,戒,只是一个行为,不是说好、不好,还没有下定义,一个行为,如好习惯称善戒(又作善律仪),坏习惯称恶戒(又作恶律仪),此处的戒不是像我们现今定义的戒律一样,这里的戒只是指一种律仪、一个人的行为或心态样子而已,还没有进到好、坏之区别,是到了后代传入震旦成佛教专用时,才把戒当做是好的来看待。
佛教一般限指净戒(具有清净意义之戒)、善戒,你懂得这样以后,就对佛法更了解了,后来佛教慢慢转变成这样,把具有清净意义的才叫做戒,中国佛教尤其如此,但在古代印度,戒只是一个习惯行为而已,并不含什么正面的界定。总之,一谈到戒,一定要是清净戒,譬如守戒,你守戒要守清净戒,不要去守那个坏戒、不清净戒。特指为出家及在家信徒制定之戒规,有防非止恶之功用,因能防非止恶,故称之为善戒。
据《菩提资粮论》所载,尸罗共有习近、本性、清凉、安稳、安静、寂灭、端严、净洁、头首、赞叹等十义。其中,自「清凉」以下为净戒之再转释。戒为实践佛道之基础,故与定学、慧学共称三学。又为五分法身之一,称戒身、戒品、戒蕴(身、品、蕴三者系表示复数)。同时,大乘佛教举之为六波罗蜜、十波罗蜜之一,而称为戒波罗蜜(又作持戒波罗蜜)。
《菩提资粮论》有所载,尸罗共有习近、本性、清凉、安稳、安静、寂灭、端严、净洁、头首、赞叹等十种义理。其中,自「清凉」以下为净戒之再转释,清凉就是第二个本性,本性好坏,也不管好坏都是戒,佛法慢慢转成清净戒体来解释。戒为实践佛道之基础,这里是善戒,你刚开始不去守善戒,你就学不了佛法,故与定学、慧学共称三学,我们常说戒、定、慧三学,一个人刚开始无法用智慧去观道理、观内心的习气毛病时,就要守善戒。这里戒有两个层次,一个是行戒,另一个是心戒。
行戒,是规范行为上的戒,你守行为上的戒,就不会去犯,像小乘的守具足戒,他看到蚂蚁,他不去踩死就不算犯戒,这叫行戒不犯;菩萨不是,你说家里那么多的蚂蚁在走来走去,心里恨不得把它们杀死,但是因为要守戒就不能杀,其实心已起了杀心,就已经犯了心戒,犯这个心戒更严重。菩萨为什么要自在无碍的接纳一切众生?因为众生平等平等,更不能起害心,这种害心起,就是犯了心戒,菩萨是守住心戒,不是光守行为戒。小乘的人守行为不犯,叫做行戒,他这个不犯、那个不犯,才有真定力,起码他是只有心想而行动没有去犯、去杀。
然而这种定也是一种假相,用一个东西把自己框住,守住这些戒不去犯恶。真正的修行应该是,你要练到心里面已经没有那种犯戒的驱动力,那就很自在了。这个时候是真正的定,倘若戒、定还一起用的话,这个定不强,因为有着戒律规范你不要犯,这种定不是很强;如果戒放下了,但是你面对一切事,都没有恶行的念头、没有坏的行为念头出来,那就是真正的定。所以不要说戒定,好像是有戒就有定,不见得,心框在戒里面的这个定还会不足,要等到戒律对你来讲不是很在意,你自己内心与行为又能自在时,这种自在就会产生出一种定。定有的话,智慧就会开显来了,世间智慧或出世间智慧就会慢慢显现出来。
又为五分法身之一,称戒身、戒品、戒蕴(身、品、蕴三者系表示复数)。五分法身是「戒法身、定法身、慧法身、解脱法身、解脱知见法身」。你只要修到戒成就心空了,你戒法身得到了,亦即你既能守戒,又不会天天对着戒念兹在兹,这戒就空掉,戒空掉就是戒法身得到。如果还常常在诵戒,像你们有在做布萨的,初一、十五要念戒、诵戒,来提醒你自己现在正在守这个戒,不要犯、不要犯,这个就是还有形、有相、有罣碍。证得法身者心就清净无碍,也不会去在意守什么戒,当然他也不会去犯那个戒,这是戒法身证得。其次定法身得、慧法身就得,加上后面的解脱法身得、解脱知见法身亦得,五分都具足就是如来境界。
同时,大乘佛教举之为六波罗蜜、十波罗蜜之一。六波罗蜜为地前菩萨在修的,照排起来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其中第二个就是持戒波罗蜜。而十波罗蜜乃前面的六波罗蜜,再加上另外四个:方便波罗蜜、愿波罗蜜、力波罗蜜、智波罗蜜,这是地上菩萨在修的。地上菩萨就有方便力,地上菩萨修方便波罗蜜,不会很执着一定要这样或一定要那样,能运用方便力,依照众生的实况、根机、困难、怎么样的状态,对他们方便开导,让他们心自在,慢慢走,最后总是能走向解脱。这就是方便智慧、方便波罗蜜。
至于这个愿波罗蜜,一个不究竟的人不敢去用法,究竟的人,就敢发愿、有所愿求、故意作法,而且用了也不会去在意。菩萨到地上菩萨以后,就要学习愿波罗蜜。我们以往说还在修三三昧时不要有愿求(无愿三昧),这样你就不会有起心动念,不会去想要或不要做些什么,能够都不要有这个作意,这样你才能解脱。现在解脱到一个心清净的程度,已经跨入另一个层次的话,你若没有愿求、作意,你就不会有动力,就不能做更大的事情,尤其以后要度众生、要行菩萨道,你要愈做愈大,就要有所愿求。
刚开始在修三解脱门时不能有愿求,到了七地菩萨才有方便、八地菩萨才有愿求,为什么要有愿求?因为祂已经证到心不动了,没有什么能动得了祂的心性,祂是彻底解脱了,不怕做了什么事情,好坏祂都能自在无碍。再来是力波罗蜜,产生无量的力量,满足度众生的目的。至十地菩萨就有一切智,不全能像如来佛的一切智,但已能十方国土来去自如,度化一切有缘众生,利他外也成就自己智慧增长,是为智波罗蜜。
以上这是十个波罗蜜,十个波罗蜜里面每个波罗蜜都有含容一个戒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方便、愿、力、智波罗蜜等,都不能全离善律仪,这才是称为戒波罗蜜,又作持戒波罗蜜多。
(2007.09.19.讲于法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