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  试解《解深密经》的奥秘(1-40)
          (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一、序品()

「与无量大声闻众俱。」

与无量大声闻众俱,此即第一标数辨类,谓二众中简异菩萨故言声闻。参与此胜会者有不可数的大声闻众,此大声闻众还具有菩萨众。本句经文有五节,一辨与俱,二解无量,三释其大,四明声闻,五显众也。

与无量大声闻众俱,这在讲有多少听众,一般经文开头都会交代如来说法的地点、时间、听众。此即第一标数辨类,标出来参加的这些圣人有多少数量跟类别。谓二众中简异菩萨故言声闻,简异者是简别意,因为要有所区别于菩萨,故先提出声闻。参与此胜会者有不可数的大声闻众,此大声闻众外还具有菩萨众,除了大声闻以外,还有菩萨摩诃萨。如果是声闻则偏向自修,如果他讲经说法是使对象导入解脱的,那也算是小乘、声闻乘,大声闻、大阿罗汉祂也有在度众生,不只有自修而已。本句经文有五节:一辨与俱,第一辨明与谁俱;二解无量,第二解说其无量;三释其大,第三解释何以称为大;四明声闻,第四阐明是声闻;五显众也,第五代表多数。因此这句话里面总共含有五个意思。
 

与及俱之义,言与俱者,约佛对众以身兼彼目之为与。又与是共,故大品云共摩诃僧,《智度论》云一处、一时、一心、一戒、一见、一道、一解脱,是名为共。此经与者即彼共也。

与及俱之义,言与俱者,约佛对众以身兼彼目之为与。以佛来讲,就是佛对面、佛以外的,衪的身体以外可以看到的对象,这些都可以说跟佛与。又与是共,与也有共在、一起的意思,这个共也有很多的意思,相类同的就把他综合在一起,把他累加在一起,也叫共。《大品般若经》,也就是指六百卷的《大般若经》中所讲的,称之为摩诃僧伽,就是大和合众,僧即是和合众。
 

《智度论》云:

一处,共在一处,现在的处所,就在最胜光曜七宝庄严场,释迦牟尼佛报身佛居住的地方

一时,不在别的地方一起,是在这个地方,在现在这个时间,早来、晚来都不能参加法会,必须刚好在这个时间,他来这里参与,就是一时

一心,每个人的内心,都是只有一件事要做,就是听佛来开示、讲经说法,而没有胡思乱想、妄想心,这些都是圣人,一心一意来参与这个法会

一戒,戒,我们普通佛法来讲,是指善法,其实戒不一定是讲善法,戒,是指习惯养成的一种律仪,有善、有恶,善养成的一种律仪,那就是善的,如果不好的习惯,养成一个习惯性的律仪的话,就是不好的,我们普通佛法专用以后都是指善的;在梵文来讲,这个戒只是习惯性养成的一个自性,故这里是指一心一意守住善律仪

一见,全都指向解脱知见,没有其它的世间法,种种的见解、烦恼也没有了

一道,求的是佛教的道路,佛教的解脱道理

一解脱,让你证得解脱等等。以上七个词,都是形容参与法会的人共有的一种心态、状况,是名为共、为与,此经与者即彼共也。
 

众者之义,所言众者,梵音僧伽sa3gha,此云和合众,据《大乘法苑义林章》本载,僧众分为三种,即理和合僧、事和合僧、辨事僧等,三者协调,共营僧团生活。僧有两种,即声闻僧与菩萨僧,(1)声闻僧乃以出家沙门形像,修小乘三学者。(2)菩萨僧则指以在家带发之形像,修大乘三学者。

众者之义,所言众者,僧伽sa3gha,此云和合众,不是只有出家人才叫和合众,居士像我们这样聚在一起,也可以称为和合众。据《大乘法苑义林章》本载,僧众分为三种,即理和合僧,理合僧是已经证到心清净、悟到空理的理合僧;事和合僧,理和合僧证到空理以后,他又回到世间来,又可以来度众生的,已得理事不二之证;辨事僧,办事情的、在僧团里面工作的为辨事僧,当然这是一种解释,要解释这种名词有很多种,有五种、七种等等的说法,我们没有读佛学院,也不可能能了解那么多,只是给大家增广见闻,多认识一些佛教专有名词。三者协调,理和合僧、事和合僧、辨事僧三种互相协调,共营僧团生活,怎么来运转僧团生活,总是要有一个规律、有一个规章。

又僧有两种,即声闻僧与菩萨僧,声闻僧是以自我解脱为目标的,菩萨僧以度众生为自己的志愿,行菩萨道。(1)声闻僧乃以出家沙门形像,修小乘三学者,三学指的是戒、定、慧。(2)菩萨僧则指以在家带发之形像,现居士身,修大乘三学者,大乘不是只有修这三学,大乘在学解脱知见外,还要懂诸波罗蜜门、陀罗尼门,在经律论以外,加修般若等波罗蜜及陀罗尼门。我们了解如果只讲两种僧,指的就是声闻僧及菩萨僧。
 

无量者apram2{a,是不可数之数,是印度六十数之数位之第五十三位数无量。五十二位数是阿僧祇(asa{kya},五十四位数是无边(aprameya),五十五位数是无增(aparimita),五十六位数是出边(aparim2{a),五十七位数是无比(atulya),五十八位数是不可比(am2pya),五十九位数是不可思议(acintya),六十位数是不可说(anabhil2pya)。

无量者apram2{a,无量不是讲一个概括含糊的数字,不是这样,是有一个实际的数目,是简为不可数之数,是印度六十数之数位之第五十三位数无量。五十二位数是阿僧祇(asa{kya),五十四位数是无边(aprameya),五十五位数是无增(aparimita),五十六位数是出边(aparim2{a),五十七位数是无比(atulya),五十八位数是不可比(am2pya),五十九位数是不可思议(acintya),六十位数是不可说(anabhil2pya),不可说是数量不可说,修佛法修到最后也是不可说,就是不落于语言、文字,才能够安住在自性清净中,佛法是这么在修,有境界的不可说跟数字的不可说是有这两种,这都是指无量。
 

大者语mahā音摩诃、么贺,指自体宽广、周遍含容。或指多、胜、妙、不可思议。《首楞严义疏注经》:「周遍含摄,体无不在,物无不是,非因待小,当体受称,故名为大。」依《智度论释》云,大有三义:一大、二多、三胜。众中上故,诸障断故,王等敬故,名为大也。数甚多故,名之为多。胜九十六外道论议,名为胜也。

解释大者,语 mahā音摩诃、么贺,指自体宽广、周遍含容,无所不包,质量偏向或是指多、胜、妙、不可思议,大,有范围的大、有质量的大,质量是偏向于说胜、多、微妙;如果讲范围的大,周遍法界,宽广无边。这里讲他们修证的境界,有大声闻、有小声闻、有一般的声闻,这里讲大声闻,当然是讲胜、妙、不可思议境界的大声闻。《首楞严义疏注经》:「周遍含摄,体无不在,物无不是,非因待小,当体受称,故名为大。」这是在讲范围的大,体无不在,遍及法界,只有空性法身,才可以体无不在、物无不是、遍虚空界,空性可以入一切有相里面去,非因待小,不是因为对象,有物、有质、有相的这些才分大、小,不是由这些现象而来,当体受称,故名为大。

依《智度论释》云,大有三义:一大、二多、三胜。这里在讲大声闻,不是说祂要讲心量,心量可以大、空性可以大、神通变化可以大,要讲多、胜,是指修行心清净,可以优胜、殊胜、微妙。众中上故,诸障断故,王等敬故,名为大也,一切大众之中为最上;一切烦恼、所知障、烦恼障,都断尽了;连国王都要来恭敬、供养衪,才能称为大。数甚多故,名之为多,因为这些大声闻数量很多,虽然后面有众,这里也有包含一个多的意思,故名为多。胜九十六外道论议,名为胜也,大声闻修行的境界也非常优胜,讲道理可以降伏九十六种外道,故名为胜也。以上用大、多、胜来强调这些大声闻的大之意。
 

声闻0r2vaka(巴利文sāvaka),音舍罗婆迦,意作弟子。声闻原指佛陀在世时之诸弟子,后与缘觉、菩萨相对,而为二乘、三乘之一。《大乘义章》解释声闻有三义,即:(1)就得道之因缘而释,闻佛之声教而悟解得道,为声闻。(2)就所观之法门而释,如《十地经论》所说:我众生等,但有名故,说之为声,于声悟解,故称声闻。(3)就化他之记说而释,如《法华经》信解品载说,以佛道声,令一切闻,故称声闻。此三释中,前二者为小乘之声闻,即观四谛之理,修三十七道品,断见、修二惑而次第证得四沙门果,期入于「灰身灭智」之无余涅盘者。声闻乘,乃专为声闻所说之教法。声闻藏,则为阐述其教说之经典,即是阿含经藏等。第三则为菩萨,随义而称为声闻。于诸经论中,声闻之种类有二种、三种、四种、五种之别,分别述如下:

从这期开始,遇到特殊词汇梵文也列出来。这些语系我们稍微了解一下,最早是悉昙,接着就翻成梵文,梵文有天成体,转巴利文,再来是印度文,现在的印度语。等于说是,从早期的悉昙,再变成天成体 的梵文,梵文以后分两边,在印度本土往南传就变成巴利文,往北传即兰札体,这梵文再往北,兰札就变成藏文。后面你可以把梵文、巴利文两个相比照,有的差不多,有的偷工减料。

声闻0r2vaka(巴利文sāvaka),舍罗婆迦,意作弟子。声闻原指佛陀在世时之诸弟子,后与缘觉、菩萨相对,缘觉是缘觉、声闻是声闻、菩萨是菩萨,如果不这么分的话,就搞不清楚,如此就有三乘,三乘就是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如果讲二乘的话,声闻、缘觉是小乘,菩萨是大乘。《大乘义章》解释声闻有三义,即:

(1)就得道之因缘而释,闻佛之声教而悟解得道,为声闻。大众听佛讲,佛也没有用什么教科书的,都是大家聚在一起,衪入定观众生因缘,今天要讲什么经,该讲时就出定而讲,大家依所听到的义理,去修证,而悟得解脱道理,故叫声闻。

(2)就所观之法门而释,如《十地经论》所说:我众生等,但有名故,说之为声,于声悟解,故称声闻,这也还是针对声音来讲,等于用耳根法门来修,是由众生说之声而悟解的。

(3)就化他之记说而释,如《法华经》信解品载说,以佛道声,令一切闻,故称声闻。佛讲道理的声音,不是只有声闻在闻,大家都可以听,听到的叫声闻,佛在化他时,能听到佛声音的,都可以闻见佛所说的法。

此三释中,前二者为小乘之声闻,即观四圣谛之理,修三十七道品,断见、修二惑而次第证得四沙门果,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能够从声去观苦、集、灭、道四谛,这是最基本的。释迦牟尼佛在当初菩提迦耶证悟时,衪在第一周之间,回想过去无量劫每一世都在轮回,衪就想,为什么会轮回?要怎么脱离轮回?衪就开始思惟,结论提出这四个法门来解救众生,不要再轮回。

在释迦牟尼佛还没有下生成佛以前,一般讲正法或者转轮圣王的法轮,都是在讲善戒,善的律仪,不杀、不偷、不盗、不邪淫、不妄语等等的律仪,他只能教这样的戒律;释迦牟尼佛证悟以后,衪开始思惟,因为你做了善事、守善戒、升天,但以衪的神通知道升天还是没有究竟,还是要再轮回,于是开始思惟人为什么会迷糊沦坠?要怎么解脱?原来就是有十二因缘之缘起法。那么如何修解脱?通过四圣谛、十二因缘观,来认知以外,也可以藉由这些修得解脱。尤其是三十七道品,这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有智慧在里面的七种法门)、八正道等,共三十七个法门,咸可令你从轮回里面解脱出来。

第一个开始修四念处,观身受心法,在肉体先观,如何突破色身,如果,四念处有成就,就可以得到脱离身见,我们说须陀洹要先断身见,他才能够脱离。再来八正道,就是行为都是直接依循成佛解脱正确的道路,这个正是指正法轮的正,有守善戒,八正道的正,是有解脱的道理,有八正道。此外还有七菩提分,有菩提、智慧在里面。这些虽然是小乘在主修的,但你不要说你不是小乘就不必修,你想求解脱还是要修,你打坐还是要练这些。

断见、修二惑而次第证得四沙门果,期入于「灰身灭智」之无余涅盘者,灰身就是把身体烧掉了,烧成灰烬一样,不见了,灭智等于是把你的智慧证到对境不黏的这种灭,就是断诸习,才能得道。我们佛性的智慧,不去用它,还是可以解脱,菩萨是培养这个智慧,不一定要去面对诸境界都说空空空,菩萨可以用实相观、中道观,观它有相之空。无余涅盘,就是没有身、也没有余习。修行打坐如果还有身(神我身),或还有一个个体,你就没有办法进入无余涅盘;鬼神、天神,他们都是还有一个身,虽然不是这个肉身,他还是有一个神我身,有余习就会有身,有身就没有办法进入无余涅盘。无余涅盘时,当然习气也没有了,无余习就无身,这个身也没有了。

声闻乘,乃专为声闻所说之教法。声闻藏,则为阐述其教说之经典,即是阿含经藏等,阿含的体裁有五种。第三则为菩萨,随义而称为声闻,第三种也就是前述之「就化他之记说而释,如《法华经》信解品载说,以佛道声,令一切闻,故称声闻」这一类,因为菩萨,大部份不一定示现出家的样子,当然出家的样子,也可以真正修菩萨道,有人误会说菩萨一定就是在家的,没有这回事情,菩萨也有声闻身,他是在度众生的,不是只有求自我的解脱,也有菩萨身、也有在家菩萨。于诸经论中,声闻之种类有二种、三种、四种、五种之别,分别述如下:
 

据本经无自性相品载,有:(1)一向趣寂声闻、(2)回向菩提声闻等二种声闻。《入楞伽经》载有:(1)决定寂灭声闻、(2)发菩提愿善根名善根声闻、(3)化应化声闻等三种声闻。

据本经无自性相品载,有:(1)一向趣寂声闻,就是他不修空有二观,只有一心趣向涅盘寂静的这种声闻僧、(2)回向菩提声闻等二种声闻,另一种是把修行功德回向菩提的这种声闻,就是我们所讲的菩萨僧。

《入楞伽经》载有:(1)决定寂灭声闻,就是自性趣寂,祂心里面一直就要做自求解脱声闻,不去跟众生有瓜葛,这是定性声闻,定性声闻入灭两万劫后,祂还是要发菩提心。所以成佛路上,每个人都在走,怎么走?有的人,修行很累,还要到化城去休息一下,像定性声闻,一定要以声闻的姿态入灭,入灭以后,慢慢经过两万劫才会发菩提心。(2)发菩提愿善根名善根声闻,先发菩提心,有这个愿,但是,还没有去做,这是有善根,可以去求如来菩提的善根声闻(3)化应化声闻,化应化身来化导一切众生的声闻,这就是所谓的菩萨僧度众,像上面所讲的大声闻乘都是这一类。
 

《瑜伽师地论》有:(1)变化声闻、(2)誓愿声闻、(3)法性声闻等三种声闻。世亲菩萨《法华论》则将声闻分类为(1)决定声闻、(2)增上慢声闻、(3)退菩提心声闻、(4)应化声闻等四种。

《瑜伽师地论》,这部经是弥勒菩萨说写的。瑜伽师,有修行的人都可以称为瑜伽师,总共有十七地,分十七个等级,你到底修到哪一个地?这部经乃是专门在论这个修法与瑜伽境界的,也阐述哪一地身体、呼吸、心有什么现象?都讲的很细。当中把声闻分为三种,有:(1)变化声闻,到底是声闻僧、还是菩萨僧?还不一定,变化不定;(2)誓愿声闻,发真正的誓愿,未来要求如来果;(3)法性声闻,从法性上来讲,祂的特性就是声闻的样子法性,如是等三种声闻。

世亲菩萨《法华论》则将声闻分类为(1)决定声闻、(2)增上慢声闻、(3)退菩提心声闻、(4)应化声闻等四种。

世亲菩萨分类为(1)决定声闻,这是属定性声闻、(2)增上慢声闻,还没有去掉我慢的这种声闻、(3)退菩提心声闻,因为声闻还没有决定时、究竟时,他发愿、发菩提心会退转,在这里退转、(4)应化声闻,应化去度化众生的声闻等四种。
 

另据《法华文句》所举,将声闻类分为五,称为五种声闻,即:(1)决定声闻,谓久习小乘,积劫道熟而证得小果。(2)退菩提声闻,谓此声闻本习大乘,积劫修道,然中间为厌生死,退大道心,取证小果。(3)应化声闻,谓诸佛菩萨为度化前二种声闻,故内秘佛菩萨之行,外现声闻之形,以劝诱小乘,令入大乘。(4)增上慢声闻,谓厌离生死,欣乐涅盘,修习小乘而以得少为满足,未得谓得,未证谓证。(5)大乘声闻,谓以佛道之声,令一切闻者不住于化城(喻小乘涅盘),终归大乘实相之理。
 

《法华文句》举声闻类分为五,称为五种声闻,即:

(1)决定声闻,谓久习小乘,积劫道熟而证得小果。这是不会变的,祂的声闻种性就是这样子。

(2)退菩提声闻,谓此声闻本习大乘,发菩提心是修大乘法,积劫修道,然中间为厌生死、喜欢涅盘,退大道心,又想取证小果。

(3)应化声闻,谓诸佛菩萨为度化前二种声闻,故内秘佛菩萨之行,是不公开、秘密进行,外现声闻之形,以劝诱小乘,令入大乘,你要应化度众生,都要能变化,看到这些修小乘的,菩萨就化为声闻用身语意业三化,来度他们,不要让他住在声闻乘里面或者退转道心

(4)增上慢声闻,谓厌离生死,欣乐涅盘,很讨厌生死,菩萨是不畏生死,不爱涅盘,因为他修证到了生死就是涅盘,涅盘就是生死,平等平等,所以他不会害怕生死、也不爱住在涅盘中,修习小乘而以得少为满足,未得谓得,说已经得佛道了,未证谓证,说已经证佛道了,这就是增上慢声闻,就是认识不清楚究竟,以为他这样就成佛了,其实没有成佛。所以《法华经》一开始未说法离席的五百比丘,就是增上慢声闻。请法的菩萨,请世尊讲《法华经》,请了好几次,世尊都不开口,这五百比丘知道自己不能请听这个法,这五百比丘知道自己不能学这个法,刚开始不想退,后来不得不退出,起身礼佛退出去以后,释迦牟尼佛才开始讲《法华经》。

增上慢,就是阿罗汉向要去断的习气,阿罗汉向还有这个毛病,我慢是一个毛病、掉举也是一个毛病,色界缚、无色界缚也是一个毛病,结或缚都同样意思,色界结、无色界结,就是你因为无明,还会去执着色界、无色界的境界,被它绑住了,就生色界天,或入无色界定,或者因为无明,才有我慢、掉举心。心不净,根本无明没有断,所以还有我慢、掉举。到这个掉举、心不定的境界,心可以感召十方虚空,感召以后定不下来,也就跟众生之间的因果报应,没有办法断。这是阿罗汉向或者向阿罗汉,还会面临的种种毛病之一。如果是真正的阿罗汉,他当然这些都断掉了,才能得阿罗汉果。这里讲未得谓得、未证谓证,这是大妄语罪,若不知悔改,当入地狱。

(5)大乘声闻,就是菩萨僧,谓以佛道之声,解脱、无上的佛法,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法,令一切闻者不住于化城(喻小乘涅盘)。为什么有化城?这是《法华经》里面譬喻的,就是大家修行很累或者他的福德还不够,修到那个地方就让祂去天上休息一下,以后再下来继续修,这就是化城。你还没有修声闻乘,还没有办法得解脱的,当然只有到天上去,欲界天行者是开始帮助人家、修学善行,不修如何拿掉自己内心习气毛病,他们都可升到欲界天去。而你修打坐的,修不究竟就到色界天去,心不清净但破了色身就入无色界定去,这些都是在化城暂住,小乘的涅盘,跟天上的化城不一样,但也可说是一个化城,一旦暂住都是几千万兆亿年,时间都很长终归大乘实相之理,大乘声闻令一切听法的人不住化城,不要入色界、无色界或者到五净居天去,使其能导入大乘实相之理。

 

以上所举,皆基于大乘教义所作之分类,然诸部阿含经典及发智论、六足论等诸论之中,则不持此等说法,彼所谓之声闻,仅指上述之趣寂声闻一种而已。此外,声闻一语,于阿含等原始圣典中,兼指出家与在家弟子;然至后世,则专指佛教教团确立后之出家修行僧。

以上所举,皆基于大乘教义所作之分类,然诸部阿含经典及发智论、六足论等诸论之中,则不持此等说法,彼所谓之声闻,就是只有一种,仅指上述之趣寂声闻一种而已,《阿含经》、《发智论》、《六足论》等等都是小乘的经典,小乘的人所写的论中,声闻只有讲趣寂得定、得涅盘的一种而已。此外,声闻一语,于阿含等原始圣典中,兼指出家与在家弟子;然至后世,则专指佛教教团确立后之出家修行僧,刚开始修行之出家、在家者,都可以称为声闻,后来慢慢的、现在也一样确定了,一讲到声闻就好像僧团里面修小乘的出家人一样
 

大声闻者系指不入涅盘,永住世间护持教法,饶益有情,令彼等得胜果报,此类大声闻无量数。

大声闻者,声闻就说是声闻,为什么要加一个大?声闻是阿罗汉、辟支佛;大声闻是指不入涅盘、永住世间护持教法,饶益有情,令彼等得圣智、圣见,并得胜果报。如果你有一种菩萨心的话,自己得到好处,希望大家也可以得到好处,自己得到好处,也要有能力,用智慧来度化众生,不入涅盘,永住世间护持佛教的法,来饶益一切有情,这等于是菩萨了。有人会问,菩萨跟大声闻有什么不一样?大声闻是乐利一切有情,使他们证得声闻乘的果位,虽然大声闻也是在讲经说法,教导众生,但是,把他们导入解脱的境界而已;那菩萨则是教化一切众生成为菩萨,希望未来能成就如来果位的,那大菩萨当然更是这样子。我们学习佛法也是这样子,如果不修小乘法,绕过了声闻、觉缘的境界,不是说祂修的法你不用修,心不净者还是要修,你心地法门跟他们没有两样,守戒、去贪瞋痴慢疑五盖心或者种种的烦恼、随烦恼,大家在断内心的烦恼没有两样,但是,大菩萨教导你直接培养智慧,圆满你的一切种智,到那个时候,就会成佛。此类大声闻无量数,大声闻有多少?有无量无边数量。
 

佛世有所谓四大阿罗汉,然诸经论所举之名称不一,(1)《增一阿含经卷四十四》:大迦叶(Mah2- k20yapa)、君屠鉢汉(Ku57a-dh2na,又作君屠鉢叹、君徒般叹)、宾头卢(Pi57ola-bh2radv2ja)、罗云(R2hula)。其中,大迦叶入鸡足山,待弥勒出世,方取灭度。(2)《增一阿含经卷二十》言:大目犍连(Mah2-maudgaly2yana)、大迦叶、阿那律(Aniruddha)、宾头卢。 (3) 《维摩经卷上弟子品》言:舍利弗(02riputra,慧第一)、目连(定第一)迦叶(行第一)须菩提(Subh2ti,解第一)。(4)《宝星陀罗尼经卷三》言:舍利弗、大目犍连、富楼那(P9r5a)、须菩提。
 

佛在世时,有所谓的四个大阿罗汉、大声闻,每部经典所举出来的四大阿罗汉名称都不一样所谓四阿罗汉,每部经典提到的都不一样,其实佛的十大弟子,每一个都可说是大阿罗汉。
 

 (1)《增一阿含经卷四十四》言:迦叶(Mah2- k20yapa)、君屠鉢汉(Ku57a-dh2na,又作君屠鉢叹、君徒般叹)、宾头卢(Pi57ola-bh2radv2ja)、罗云(R2hula)。其中,大迦叶入鸡足山,待弥勒出世,方取灭度,因为世尊当初拈花微笑,只有迦叶尊者微笑,世尊就把这个传法的重责大任交给他。宾头卢,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日要供僧、斋僧时,就是请他来代表受供,要怎么知道他有没有来?那一桌,没有人敢坐,特别为他留着,那一桌的筷子,如果有动过,就代表他有来受供,祂因乱显神通,世尊罚祂处世间,守护佛弟子,所以不能入灭。罗云是释迦牟尼佛的儿子罗睺罗。
 

(2)《增一阿含经卷二十》言:大目犍连(Mah2-maudgaly2yana)、大迦叶、阿那律(Aniruddha)、宾头卢。神通第一的大目犍连,又阿那律陀祂是眼睛瞎掉,世尊教祂修烁见照明三昧,后证到天眼第一。
 

(3)《维摩经卷上弟子品》言:舍利弗(02riputra,慧第一)、目连(定第一)迦叶(行第一)须菩提(Subh2ti,解第一)。智慧第一是指舍利弗,目连,即目犍连;迦叶,行第一是指讲经说法,解行第一;须菩提,又名善现,乃解空第一。
 

(4)《宝星陀罗尼经卷三》言:舍利弗、大目犍连、富楼那(P9r5a)、须菩提。富楼那以其长于辩才,善于分别义理,专事演法教化,因闻其说法而解脱得度者,多达九万九千人,故被誉为「说法第一」。

经典讲,谁在听这部经?第一句解释「与无量大声闻众俱」,提到了大声闻。底下继续介绍这些圣人他们有什么功德相。
 

一切调顺】

第一一切调顺,第二广释诸众之德,总共有十三德相,此即第一,心善调顺德。调者调伏,指内在之调和、控御身口意三业,制伏诸恶行。此众皆离过顺法,究竟出离,调者主为调意,然应先有调身者,调身者突破色身束缚,能去除身见;调伏意念者使心不起恶,般初学以布施治悭贪,以持善戒治恶破戒,以忍辱治瞋恚,以精进治懈怠,以禅定治散乱,以智慧治愚痴。

大声闻第一功德相为「一切调顺」,第二广释诸众之德,总共有十三德相,此即第一,释迦牟尼佛有十八圆满功德相,有二十二种总、别德;那么大声闻有多少德行?总共有十三种,第一就是一切调顺。心善调顺德。调者调伏,指内在之调和、控御身口意三业,制伏诸恶行。我们也是一样,要向这里学习,也要一切调顺。

第一个诸声闻众的德行,一切都调顺,调什么?调者调伏,指内在之调和、控制、调御你的身口意三业,这是调伏。总共有三德要一切调顺,修行就是在控制你身口业三业,修来修去无非是在柔和我们的心,心柔和了便有成就了,所以要善调我们身口意三业。制伏诸恶行,调身口意三业,控制身口意三业,制伏诸恶行。学佛法,有时候你不知道我在修什么?其实就在控制三业,如是而已。

「守口摄意身不犯,不恼一切诸有情,无益之苦当远离,如是当得度世间」,这是每个刚出家的人都要背诵的,周利盘陀(Cūdapanthaka)祂师父教他这四句,祂背了前面,又忘了后面,老是背不起来,后来有次释迦牟尼佛来这里,阿难看到祂真的背不起来、很痛苦,就告诉世尊,世尊就叫祂来,世尊问他有什么烦恼,他告诉世尊:「我背这四句偈,背了前面,又忘了后面,老是背不起来,我实在是很笨。」

世尊就告诉他:「知道自己很笨的人,其实就不笨。」世尊又告诉他,这在根本一切有部里面、《阿含经》里面,讲戒律时衪有这样讲:「知道笨的人,其实是不笨;说自己不笨的人,也就是笨笨的,是真的笨。」「既然你不笨,怎么会修不起来?」于是世尊教他:「你扫脏东西、垃圾时,拿着这个扫帚,就一直念扫尘、除垢,扫尘、除垢。」周利盘陀祂就天天记、天天念,这很简单的一、两个词语,字词虽简单,其实修心的道理也是一样在里边,后来祂果然证到阿罗汉果。

这个因果是怎么回事?原来是周利盘陀宿世当和尚时,知道佛法,却悭吝不传给人家,既然懂一些什么却又舍不得教给人家,这就得到愚痴的果报,无法记得偈语。你学佛法,也要尽量懂什么就教给别人。像我自己所会的,你们大概也都会,因为我都教给你们了,你只要有心学,你就记得起来,除非你不积极学、不认真记,或者有时你不知道重点是什么,那是你本身的问题。我懂愈多,同时也一边在学,教与学都无止境。

刚提到这四句出家人要记的偈,我在讲《金刚经》时有解释,「身口意业不造恶,不恼世间诸有情」,这对自己来讲,要能够修到身口意不造恶;对别人而言,不要去恼怒到世间的有情众生,不要让众生起烦恼,这样的话,你都知道要怎样修了,怎么会修不好!此外,「正念观诸欲境空」,要断欲、要观空,用正念观我们种种的欲望,用智慧的觉知来观,观自己起什么欲?观欲这个境也是空的。「无意之苦当远离」,无意之苦,就是不正确的、没有利益的苦行;当远离,也就是不要去修、去做。

当初释迦牟尼佛经过六年的打坐苦行,日食一麻麦,除了全身瘦得皮包骨,当然衪有证到非想非非想处定的境界,但是也没有开悟。所以这种苦行,不一定要去守。你要从你的心里面一直规范规范,很简单、很直接,这就是在修行。自己身不要去造业,口不要造恶业,心不要胡思乱想,把戒律守好;对外众生,众生包括有情一切,人、动物、鬼神等等,都不要让他们起烦恼,你有慈悲心就可以这样做,效法佛的大慈悲心,就可以不要去恼怒一切有情众生。总之,意念要去摄受,行为、言语不要去触犯到别人,就能够得度、有成就。

你要调伏自心,让你的心柔和、柔顺,制伏诸恶行,此等圣众皆能离过入顺法,能够离开一切过错,而且顺一切众生的意,我们说随顺、随顺,心要柔和就可以随顺众生,心不柔和就不随顺别人,随顺众生,无所执着,没有我执、法执,你就能够随顺众生,这个心是柔顺、柔软的。这些大声闻都是一切调顺了,究竟出离烦恼,已经是得到解脱了。离开不好的过错、过失,心地能够真正清净、完全解脱,就能究竟出离、无执;如果不究竟,只有证一半,像声闻阿罗汉,还没有到大声闻境界的话,也许他只证得偏空,对于法仍没有办法去除执着,也不算究竟出离。

调者主为调意,调我们的心、我们的意念,但要调心前,应先有调身者,修行第一关要调身,先调顺调伏身体,再来才调意,使意能柔顺、柔和。你没有调身,怎么调意?如果你懂得修行过程的话,把气开发起来了,才能够修心,不然你这个心转不动。三十七道品的四念处就很重要,安那般那沙地法门就很重要,这是在建立身体的气机,然后一边进入修心的境界调身者突破色身束缚,能去除身见;调伏意念者使心不起恶,身体也不去造恶你平时不会起恶念,被别人忤逆了,你可能恶念从胆边生,诅咒心、害人的心就起来,这时你要警觉,如果还有这种不好的念起时,你要警觉、要调伏它,这正是好修行时,你不要疏于防犯,念起要柔和,不要起恶念、邪念,不要有残害众生的念。

一般初学以「布施治悭贪」,如果要破解你的贪心、悭吝不舍心的话,就要尽量去布施,尤其如果对于种种物品、钱财非常宝贝,想要破解这种贪心的话,就要用布施对治,尽量的施舍给别人,可以破解你的悭贪。

以「持善戒治恶破戒」,戒,好像是好的,不一定,讲到印度的文化,这个戒,不是我们讲的戒,所以要讲是用善戒治恶破戒,尤其你常常这个无所谓、那个无所谓,有意、无意就破戒、违反戒律的话,那你就要坚守你的戒律,来破除你常常无所谓的心。

以「忍辱治瞋恚」,你的脾气不好,瞋恚心要怎么降伏?忍辱忍辱、安忍安忍,用忍辱法、忍辱波罗蜜,从忍辱之大忍、小忍到不忍、安忍,很祥和的去做到无生法忍,这样就可以调伏你的瞋恚心。

以「精进治懈怠」,很多人刚开始一年、二年、三年拼命的学,后来动力不足,到一个境界冲不上去,就认为算了、我不行了,于是就退缩了,当然若遇到病痛、障碍就更使人懈怠、不想用功、不想积极的求佛法,没有了精进心就会懈怠,所以要用精进来对治懈怠。

以「禅定治散乱」,如果胡思乱想的心很多,那就要多打坐、多培养你的灵性,让它提高。

以「智慧治愚痴」,这里的智慧,指般若智慧,能够不执着地观世间的一切因缘果报。不懂得因果道理,观不出一切因缘法,你就要多学般若智慧,尽量保持中道实相观。以上这些都是调伏,每一种毛病都有一个法来对治它。
 

调身者包括七支、息四相等,前者初习禅坐之要旨,足支、手支、背脊支、肩胛支、头颈支、目支、舌支等;后者调理气息,安那āna即入息(吸气),般那apāna即出息(呼气),全称安那般那(ānāpāna),简称安般,即指出入息念,念是sm4ti是守意,巴为sati

调身有七支坐法、调息四相等,呼吸的四种相等。前者初习禅坐之要旨,足支、手支、背脊支、肩胛支、头颈支、目支、舌支等七支,有七个重点,你打坐修行要去调好的,我们另加一个肛门支,要注意提肛;后者调理气息,息的四相,安那āna即入息(吸气),般那apāna即出息(呼气),全称安那般那(ānqpāna),简称安般,就是数息法,即指出入息念,出入息念,念是意识力、是心,念是sm4ti是守意,巴为sati,有的翻成安那般那沙地,有守意,有四念处的住,有住就有定。
 

《佛说大安般守意经》云:「息有四事,一者为风,二为气,三为息,四为喘。有声为风,无声为气,出入为息,气出入不尽为喘也。」所以四相者,风相是我们呼吸的空气进出,当气还不能被丹田所利用时,就只是空气进出鼻孔,这就是粗的风相。若呼吸时,虽不绵延不绝,但已能无声。则名为气相。若是风相变微细,入气相后,再能入绵绵不绝地微细进出鼻孔时,就是所谓的息相,此时丹田应已成形,可以纳气后转为真气,所以行者能资神安稳,得初步定力。当于息相中丹田气不足外送,造成身体上下真气不能连贯时,就会有喘相发生。无知者不知喘相之真实,会一直喘,不会闭气再诱起真气。

《佛说大安般守意经》云:「息有四事,息有四种形相、样子。一者为风,二为气,三为息,四为喘。就是你初呼吸时,呼呼呼,像风鼓一样,这么进进出出,像打风鼓一样,空气从鼻子进去,只有风在进出,呼呼,很粗,进出有声,这是风相。如果很细长的进出,没有声音以外,变成资神安稳,就是息相,我们要求的就是息相。有声为风,你刚开始丹田还没有形成,打坐就是这样,只有风在进出鼻子,没有什么变化,所以是风相,呼呼呼,到最后声音比较小了或者没有声音,就是微细空气进出。

无声为气,再来就慢慢的已经没有声音,空气还是进到里面来,这是所谓的气,有在进出的空气,但是,没有声音了,这可以说是气,这个气,外面空气在身体里面,转成内在的真气,一进一出。出入为息,息,当然就是绵绵不絶,我们这些息相,绵绵不絶的话,资神安穏,息相是我们要的;气出入不尽为喘也,你如果有一阵子气不够,它要通过心脏时,你就会喘,这是气不尽,也就是后气不能够递补上来,这时候,要闭气,逼丹田再产生真炁,才有办法化解,这个要实际修行上有到那个境界,才会体会。

所以四相者,风相是我们呼吸的空气进出,当气还不能被丹田所利用时,就只是空气进出鼻孔,这就是粗的风相。若呼吸时,虽不是绵延不绝,但已能无声。则名为气相。若是风相变微细,入气相后,再能入绵绵不绝地微细进出鼻孔时,就是所谓的息相,此时丹田应已成形,可以纳气后转为真气,所以行者能资神安稳,得初步定力。当于息相中丹田气不足外送,造成身体上下真气不能连贯时,就会有喘相发生。无知者不知喘相之真实,会一直喘,此时注意要闭住气,才能再诱起真气真气,即用宝瓶气。从风相转入气相,从气相再转入息相,息相气不具足,又产生喘相,喘相闭气以后,慢慢再回来息相,甚至于是气相,这是真正释迦牟尼佛讲的,这大沙门所讲的,当然是最准确。
 

天台宗开山智者大师(顗)的《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说:「息调凡有四相,一者风,二者喘,三者气,四者息。前三者不调相,后一者为调相,风相者,坐时鼻中息,出入觉有声,喘相者,坐时虽无声,而入出结滞不通。气相者,坐时虽无声亦不结滞,而出入不细。息相者,无声、不结、不粗,出入绵绵,若存若亡,资神安稳。」习禅者,若守风者散,守喘则结,守气则劳,守息则定。虽然智者大师所说,无有世尊所讲精确,但也可以参考。

智者大师的《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说:「息调凡有四相,一者风,二者喘,三者气,四者息。祂把世尊所说的顺序倒过来,释迦牟尼佛讲风、气、息、喘,因为祂可能不知喘是什么现象,或祂自己所体会的,把喘拿到前面来,前三者不调相,后一者为调相,这道理是没错,但,境界发生不一样,风相者,坐时鼻中息,出入觉有声,喘相者,坐时虽无声,而入出结滞不通,不通所以会喘,因为气不够,会卡死在那里,简单讲就是上气消耗尽了,后气补不上,就在那里喘。以前有一位同学每次打坐都会犯这个毛病,有一次还倒在那里,每一次我都都叫他不要呼吸、要闭气,他才可以把丹田的气再诱发起来,过一阵子就不喘了。上一回有位同学也是一样,在那里喘,气又上不来,这就是喘相。

气相者,坐时虽无声亦不结滞,而出入不细。息相者,无声、不结、不粗,出入绵绵,就是微细,若存若亡,资神安稳。他把喘相拿到前面去。发生的秩序会不一样,这是可能他还没有体会到释迦牟尼佛那种境界。身体先有成就,调身调好以后,才能来调我们的心。」习禅者,若守风者散,守喘则结,守气则劳,守息则定。虽然智者大师所说,无有世尊所讲精确,但也可以参考。世尊所讲是衪自己的亲身体验,衪讲经说法都不会有误差的;后来天台智顗法师,没有体会到这里世尊所讲的,祂把它给颠倒了,但也可以参考,境界个有不同。
 

声闻行者进而再言心调顺者,依《佛地论》调顺有三释:(1)有义有学离见所断一百一十二种分别麤重烦恼不泪(戾)故,犹如良马名为调顺。(2)有义无学离见修断一百二十八种烦恼不刚强故,犹如真金名为调顺。(3)如实义者皆是回向菩提种姓,一切堪能发趣大果,随佛意转,如聪慧象,故名调顺。

声闻行者心调顺者,依《佛地论》调顺有三释:

(1)有义有学离见所断一百一十二种分别麤重烦恼不泪(戾)故。心调伏,烦恼没有,就不会有暴戾之气,犹如良马名为调顺。

(2)有义无学,不必学了,离见修断一百二十八种烦恼不刚强故,犹如真金名为调顺。上面断了一百一十二分别种麤重,比较粗的习气毛病,只有仅仅像良马一样,名为调顺,马听话了,不跟人类捣蛋,调顺,我们烦恼不刚强,才是真正的名为真金,真正的金出现出来、挖出来了、调好了,出了金矿以后,冶炼好了,叫调顺。

(3)如实义者,真正像其本来的意义一样的,你修菩提种姓,你就如实回向菩提种姓,修什么善就回向它、修什么法回向它。你做了什么功德,就回向菩提道。你要神通,回向五眼六神通;你要一切智慧,回向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种智;你要辩才无碍,回向四无碍辩、四无所畏等等的。要这么如实义的去回向菩提种姓。像你原先回向法界冤亲债主、法界众生,再来你要慢慢学习,回向菩提种姓,或者回向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恒住舍性、无忘失法等等的,你要回向给它。把你所修行的功德,回向给哪一个名称,以后你才会得到那一个境界。所以你把所做功德,回向菩提自性,最后你就会得到如来菩提,这在二、三期以前网络的《大般若经》里面有讲,你要去看看。

一切堪能发趣大果,随佛意转,如聪慧象。像聪明有智慧的大象一样,大象是力很强,很稳健,如果再有智慧的话,这个能力更大,这才是调顺,把野象调顺,野象本来是又强、又粗大、又不听话,你把它调柔和、调聪慧了,这就是调顺。你的心也是一样,要把它调顺,这些大声闻都是调好了,我们学佛法就是跟他们一様,第一个要学的就是要调顺自己的心。
 

依《智度论》第三卷中云,调顺有三释心调顺。一约三种顺违以释调顺,一恭敬骂詈心等无异,二珍宝瓦石视之无异,三持刀斫身栴檀涂身亦等无异。二约利钝根本烦恼已断以释调顺。三约应贪不贪、应瞋不瞋、应痴不痴,守护六情以释调顺。

依《智度论》云,调顺有三释心调顺,一约三种顺违以释调顺。

一恭敬骂詈心等无异:这表示心柔和调顺,能保持心平气和,能以恭敬心、柔顺心对待别人。如果你恭敬心具足,骂詈的心不起,这两个是平等平等,你从来都不会去骂人。

二珍宝瓦石视之无异:如果你心已经没有贪欲心,这当然就是一种调顺,你还喜欢珠宝、还花钱买珠宝,就要学着把珠宝看成石头一样。你学佛法,却整天把身体搞得珠光宝气的,你要学什么佛法?这种爱珠宝的心永远调不伏,就是贪欲心太重。

三持刀斫身栴檀涂身亦等无异:拿刀斫砍自己的身体,跟用栴檀香来保养、恭敬这个肉体是一样的,这两个心态平等。当然你也不必真拿刀砍你的身体,意思是说,你不必虐待它,也不必很照顾它,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以上三种情况,骂詈跟恭敬一样的心、石头跟宝石看成是没有两样、伤害身体跟用一些香味来涂身体是一样的,这些代表第一种的违顺调伏,在逆境你也不会认为逆境,顺境你也不会执着那种好,这是第一种调伏。

二约利钝根本烦恼已断,利根的或者钝根的,每个人的烦恼都不一样,这些你都已经断掉了,才叫调顺利根知见习气即能断,钝根已知已觉迟,所以断起来慢半拍,总是最后都断了烦恼,此情无两样。

三约应贪不贪、应瞋不瞋、应痴不痴:贪瞋痴是我们的三毒,但该你要贪时,你也想不要贪;该你拿时,你也不想拿;惹你生气、该你生气的境界,你也不会想生气;该你造业、愚痴,你也不会去造业。守护六情,六情即六根。旧译经论多译六根为六情,以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皆具有情识,故称六情。六情是我们凡间六根所面对六尘而生忧悲、苦恼、生气等等的六种感情作用,如果都平顺了,这就是调顺。我们修来修去在修什么?还是在修这个个性,修你跟人之间的关系,这样慢慢去磨练,你的心就会调顺了。记得修行就是身体调好了,接着再调心。

(2007.09.12.讲于法尔)


[ 解深密经》选读 ] [ 经典选读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