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  试解《解深密经》的奥秘(1-31)
          (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一、序品()

  如来总功德相说明()

  如来第十六个别德

「得佛无二住胜彼岸。」

如来所得第十六住别德。如来所得真如妙理,悟如实法性真实住,于一切诸法中,常住不易。如来所得住唯一是为殊胜,无二住是为平等平等,殊胜唯妙,真能达到彼岸。一般修行者心所住有二住,非妙胜故。如来慈悲为度众生而示现,示现时以三念住(为佛十八种不共法之一),佛心无二住,故说佛随时住于正念正智中。三念住者梵语 tr15i sm4ty-upasth2n2ni,又作三念处、三意止。安于正念、正智,佛以大悲摄化众生,常住于三种之念,而无忧喜欢戚之情。此三念住皆以念、慧为体,唯佛所具功德,乃二乘不能得。三念住即:(1)第一念住,谓众生信佛、受行,如来亦不生欢喜之心,且常安住正念正智。(2)第二念住,谓众生不信佛、不受行,如来亦不生忧恼,且常安住正念正智。(3)第三念住,谓众生中有信与不信者,佛知之亦不生欢戚之心,且常安住正念正智。

得第十六安住别德。如来所得真如妙理,只有佛才可以得到的,住于佛地,衪所要真正度到彼岸的,是最殊胜的,所以讲是胜;彼岸是得度,也就是说不再来受生,衪的报身除了要应化众生以外,衪没有一个身要再来人世间受轮回,这叫胜彼岸,度到真正的彼岸去。小乘的圣人跟菩萨,虽然也有度到彼岸,但是他们安住处还不究竟,是时间久一点,还是在修学解脱道这条路上。 只有如来的最清净觉,才可以得到唯一、不变的,无二住,也就是只有一种安住,住在微妙殊胜的彼岸,真正度到对岸。

因为所有的法,都由真如自性所现,自性或者我们性起,它可以生起一切法,这个可以叫做真如性,既然一切法就有很多的法,包括有为、无为法,我们人六根、六尘和合,成最简单的六识,此十八处也是我们的真如所现;天性、善性这是你修到天性的善性,就会产生善性真如、天性真如,或者你能入初、二、三、四禅境,现各种禅定的真如,到如来境界,衪的真如性是最真实的。

前面我们讲到凡圣有七种真如,是概括来讲,佛不通于凡圣的十二种真如性,法界、法性、虚空性、不变异性等等的,这些是如来衪所悟的真如妙理,衪所悟如实法性真实住,住在最真实的自性上,在一切诸法中,常住不易。当然,住空性,得圆极涅盘、得常极光现前,就是常住不易。自性,依众生因缘,也可以再化应化身,无量的应化身或者是衪要度众生,现一切分别身进入六道之中等等,都没有什么差别,我们藉此可了解如来衪为什么神通那么广大

如来所得住唯一,是为殊胜,没有一个圣人可以得到如来所住的这个样子,除非是如来,因所有如来始能证到同一个境界。如来不是只有一个,虚空无量、不可数量的,虚空之间的世界,或者扩而大之的佛剎土,这个也是无量,无量微尘数的世界,不可数的,每一个佛剎土有一个如来。如来还有过去、还有未来、还有现在,如来又化现三千大千世界(3×109)那么多佛剎土里面的一个世界,都是一个如来所化的。无二住是为平等平等,证到如来境界的,当然就没有所谓不一样的神通变化,智慧、真如、所证平等、平等;《金刚经》里面讲证到无上正等正觉的圣人就没有高下,没有哪个大、哪个小,这个就是平等。故说平等者是均平齐等,无高下、浅深之差别,正指一切现象在共性或空性、唯识性、心真如性等上没有差别,始能称为平等。

所谓如来,这里称的如来都是讲十号具足的如来,不是只有佛,佛只有一个名称,其它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如来总共有这十种名称的功德相,衪都证得了才能叫做如来。我们讲的佛,有广义的、有狭义的,狭义的就是讲真正的如来,如果你怕人家误会的话,最好直接称如来佛,就是已经证到如来境界的佛,如果你只有讲佛就只有十分之一,指觉悟了,就可以叫做佛,你入觉悟、入涅盘了,不见得就是如来佛,你只是解脱而已,得到了解脱,进入涅盘境界,这个不是像大慈、大悲、大喜、大舍的佛,衪不住在涅盘境中,衪是有涅盘的境界,然后以大慈、大悲、大喜、大舍的心在度化一切众生,这是真正如来的境界。

如来衪的所证真实,如来所具真如性,衪一方面住于佛住,有个本身也是在大般涅盘之间空真如性,衪本身不来受生,这是大般涅盘(大圆满),大就是趋向于完全的涅盘、究竟涅盘,这种涅盘的境界,衪还可以应众生因缘,产生无限的应化身,前面所讲的功德相,来说明衪的神通变化。因为是证到如来所得一切智的一个境界,殊胜唯妙,真能达到彼岸。释迦牟尼佛在讲经说法中,衪当时这一生是最后生,最后一生,不要再来受生,如果再来受生,都是应化身或是度化众生的身,当然这里面也有化菩萨、化阿罗汉、化独觉,甚至化天神或者是六道众生等等的,这些都是衪的化身,而不是衪再来受生,这样才能够讲真正的达到彼岸。

一般修行者心所住有二住,二住,二不是指仅有二个,而是有很多的意思,二就等于异,异就是有无量多。像天神就有天神所住的小解脱境界,如果衪没有定力的话,怎么入世间禅定,所以那种小解脱祂还是有,但那不是真正的解脱境界。像阿罗汉,祂真正去掉我执,断除三毒贪瞋痴,祂也真正能得到了解脱,但是这种解脱在二万劫以后,心还是会浮动,因为祂的法执还没有灭,祂对于法执认识不清楚,祂不了解没有一个法,不像释迦牟尼佛能这么用真如性现一切法、真正悟到法的法执灭。故阿罗汉入涅盘两万劫以后出定还是会再发菩提心,再来修菩萨道,累劫修菩萨道,以后祂也会成如来、如来佛,因此祂所住的不是不变的涅盘,祂所住境还是会迁变。

同样的,辟支佛祂所住的涅盘境,于一万劫以后,祂还是会变,变的想学习菩萨道,又发菩提心,进一步的修内心不清净、微细的习气。菩萨本来就不住涅盘,祂在学习智能,学习如来所得到的智能,灭掉法执的这种智慧,未来菩萨经过阿僧祇劫的修行,祂也可以成就如来果位。所以,这种圣人都有二住,不是一成不变的,一般修行者心所住都有二住,故说非妙胜故,这种住处不能讲是殊胜微妙的。唯有像如来这样悟到法执灭了,不再惧怕这个法,不再惧怕有为法、无为法、什么不可说法,这样才能算是一个真正彻底了悟的人,才可以玩这个法度众,在玩法之间又没有所谓的法、不法。

如来慈悲为度众生而示现,如果你不想为度众生而示现,你没有这个心,你就成不了如来。《金刚经》在开宗明义就讲,如何调伏其心、如何安住其心,虽然讲调伏跟安住,为什么要讲到发愿度一切众生?最究竟觉,就是从众生调伏完,你才能真正的得到调伏其心、安住其心!所以在《金刚经》的第三品就告诉你要度尽一切有情、无情十二类众生,度众生已,无有度一众生想,这就是般若的智慧,也就是学习无上正等正觉的唯一法门。如来不是高高在上、受人礼拜而已,是在遍虚空之间、一切世间当中,随时随地示现在度化众生。

示现时以三念住,住,也可以说是解脱,这里讲的三念住,一般人做不到,只有如来才可以做到三念住解脱的境界,此为佛十八种不共法之一。「不共法」,就是大家不能跟佛修证到一样,所以叫不共;若是菩萨,菩萨有菩萨的能力,智慧还是有限、神通变化有限,所以,所得到的真如性不能跟佛相比,此叫不共法;独觉更远一点,如果是阿罗汉、声闻那愈离愈远,这里如果是八地菩萨以下,不能了解佛十八不共法的境界,这个八地菩萨以下,大概都相等相等,九地、十地菩萨,虽然功夫好一点,也没有如来佛的境界。菩萨上去还有如来地共十地,不是菩萨上去就直接成佛。所以《佛地经》里还再细分,同样是佛,也有内心里面不清净的,微细、微微细、极微细的习气,心里面还是有染法。

如来最后第十地里只有最清净法,净法就是内心习气毛病都没有了,衪不会发作,内心没有东西、没有因可以发作,没有恶种子了。另外,衪起心动念都是为众生而已,衪不起心动念就住涅盘,衪起心动念,应众生缘都是为度化众生在做的,这里面没有染法,也都是净法。像前几天我们所讲的,如来衪表面现邪行,实际上也没有邪行、不邪行这种分别;现地狱道众生、饿鬼道众生或者畜牲道众生,与本地法身更没有什么分别,不是说这个看起来就是饿鬼道,此馈鬼是佛所化的,佛看起来好像很好,饿鬼看起来不好,不是的,这真化两个是一体的,不能分别的。十八不共法里面有一个就是三念住,你要懂其意义。

佛心无二住,故说佛随时住于正念正智中。因为衪不会像我们动不动就胡思乱想一下,想想这个人、想想那个人。衪起心动念不是想好的或坏的这些事,想的都是这个众生怎么度、那个人成熟了怎么度,所起心动念的,都在做这些事情,而且都是正智正念,不会胡思乱想,都仅安于正念、正智。三念住者,梵语 tr15i sm4ty-upasth2n2ni,又作三念处、三意止,三个意念停止了、不动了,也就是安于正念、正智,佛以大悲摄化众生,常住于三种之念,什么三种?因为衪心已经没有忧喜、欢乐、悲戚等等的感情作用,衪所证到的这三念住,住在一念间,住在智慧之体上,唯有佛才具足这种功德,所以叫不共法。二乘不能得,声闻、缘觉不能得,当然菩萨有一点,但,不完全、不究竟。

三念住即:(1)第一念住,谓众生信佛、受行,如来亦不生欢喜之心,不是说你今天来法尔上课佛就很高兴,不来上课佛就很烦恼,衪不会这样思维;有的师父或者住持就对这种事很烦恼,人多也烦恼,人少也烦恼,多的话容不下,少的话好像不热闹,讲经的人没精神。佛没有这种心,你说得度、受教化、该怎么样,对衪来讲,衪只是做祂该做的事情,来一个人也对他讲经说法,来一万个人、几万人也同样一个嘴巴跟他讲经说法,绝不会因为只有一个人而不大喜欢讲,认为自己花了那么的精神,结果只有一个人听,多划不来,衪没有这种观念。纯粹为众生而说法,人家问,祂就讲,这样就不会有很多人听或者只有一个人听的分别心。衪第一个念住,众生信佛、学佛,衪都不会生欢喜心。

且常安住正念正智,正念,就是这个人来信佛是有因缘才来信佛,若这个人没有因缘,你再怎么拉他都不会来,你这样想,就不会很在意谁来、谁不来、谁信佛、谁不信佛了。好像认为你多拉了一个人,佛教徒就多一个力量,基督教徒给你拉一个过来,基督教少了一个力量,这是我们自己在分别。衪能观因果,这个人就是适合信基督教的,他就适合去那里,才能得到心安理得,你把他拉来这里,他听不下去,一听就要睡觉,那来这里干什么?很多同学还有这个毛病,热心有余、智慧不足,你碰一次钉子你就知道下次不用太鸡婆了。你对人家说:「法尔法音好,我带你去听。」他兴趣缺缺,只你一头热,巴不得把他架着来听法,他虽然来了一次、二次,可是因缘不成熟还是会走掉。你有这种正念正智的话,你怎么会去罣碍这个?无论今天少一个、多一个,或怎么今天这个来、那个不来,你都不会去很在意。

佛衪没有烦恼,本来就最清净觉,菩萨也是在学这个,其实这个是很自然的,一个开悟的人他对什么法都很看得开,不会说一定讲经说法便要多少人听。若道场法师要演讲,找你去拉你的人员来捧场捧场,不捧人场也要捧佛场。讲佛法要有很多人听,这个就是没有正知正念。当然,佛在灵鹫山讲经时,有多少人在听?不知道。我们在这里讲经,还要带麦克风,后面的当麦克风不够响时,有时候就听不清楚,或者耳朵不灵光的人也听不清楚。

你去灵鹫山就知道,有五个山环绕一个山谷,衪在五座山里面的一座,就是有灵鸠的石头在那里讲法,衪的法音就遍十方虚空,佛有神通力,所以衪讲的,来听经闻法的众生当然可以完整听到。衪的神通力不是只有这样,衪的神通力是这边讲话,十方虚空一切佛世界都听得到,虽然众生因为无明,没有那个心力听闻,但是,其它世界里面的佛,衪们都可以听到;或者这边佛祂发什么光,另外一个佛剎土世界的佛衪也知道。我们学《解深密经》、《佛地经》到这里,了解佛的神通多大?不可思议的大!光看我们所懂的就已经不可思议,不懂的更不用讲,你要知道如来是这么殊胜,度到胜彼岸,那是最基本的,讲衪的神通变化更不可思量

(2)第二念住,谓众生不信佛、不受行,如来亦不生忧恼,且常安住正念正智。受行,就是学佛去受持、去执行。有正知正念的话,一定要从因果去思惟,如果,跟衪有因缘,如来在世衪会现神通去救他、度他,制造一个因缘让他受度。如来入定时,都在做什么事?天天都是在观照哪个众生因缘成熟、要度哪个众生。不是像你们天天在想,明天要吃什么、要煮什么菜,很烦恼这些。如来当然是有吃、没吃都一样,衪也不必吃饭,但是,衪起心动念、神通变化都是在观照众生,哪一个因缘成熟、哪一个要度、哪一个得度。

你看军达拉先生昨天来了,讲起在舍卫国有一个妇人一天之间死了先生、二位儿子及自己的父母亲,一天之间死了五个亲人,这种痛苦当然有因果的,才会现这样。如来就观因果,今天刚好是这个妇女要受度化的,因为今天是她最痛苦的日子,她一天内死了五个亲人,一个人苦到最痛苦时,一跟她讲道理,她马上就通了。当然先跟她讲,这个都有因缘,跟她讲为什么这些人会跟她结为夫妻、儿子、与父母,都是过去世有缘的;而这五个人为什么今天都会死,且既然现在他们都示现死掉了,人生还有什么可以去执着、担忧、迷糊的?应该要知道苦谛有多苦,赶快求得解脱!

苦其苦,苦其苦就是认识你真正的苦,然后从苦里面去解脱出来,叫苦其苦,不是只有很心甘情愿去受那个苦,像你在打坐一样痛痛痛,你好像只有忍忍忍,忍还不够,你要反过来看,为什么这个肉体这种痛苦不能忍?那谁在忍?那为什么又有一个人,痛好像跟它没关系一样的?真的我,跟肉体没有关系,你这样去思惟,有一个不痛的我,有一个会痛、感觉的我,你要去里面思惟,并且从中脱离出来。

佛如来的第二念住,你如果不去信佛、不去学佛,如来也不会烦恼、忧愁,也都跟因果有关系的,因果不能强求,有因还不成熟,也不能强求;你看过去经文讲,释迦牟尼佛不在时,有一位老人要去找衪求出家,结果,在看家的阿罗汉弟子,他问这位老人说:「你过去世连做一件善事都没有,你凭何资格出家?」出家要有大功德或一本功德。大功德、一本功德都可以出家,问题在于成熟不成熟,因缘成就就会出家,像你拜佛、念佛那么多,应该有因,但是,缘就不成就,叫你出家就不去,包括我也一样,现在我也没有那个出家的念了。

有的因缘成熟了,不是你要不要,自然就出家去了。刚刚讲的那位老者,人家不让他出家,他就哭哭啼啼回家去了,在路上碰到释迦牟尼佛,世尊就问他:「你为什么这么伤心?」他说,他想跟世尊出家,结果留守的弟子不让他出家,说他过去连做一件出家的功德都没有。世尊说:「你跟我回去,我同意你出家。」老人就跟世尊回去了,衪很快就让他出家。出家了以后,刚刚否定他出家这位阿罗汉就抗议了:「世尊,这人根本没有做一件善事,你怎么同意他出家呢?」世尊就骂他:「你的神通只有看八万劫以内,观不到他过去做一件善事,其实他过去有一世,在很久很久以前,在然灯佛时代,入山碰到老虎,慌快的爬到树上去,爬到树上去时,在紧要关头他念了一句『南无佛』,光是虔诚地念这句佛号就有功德,足够出家了!」

念佛号要很虔诚的念,不是一边脑筋在胡思乱想,一边嘴巴在念佛或诵经,这种根本不真切的念法,念上几万声都没有功德。今天听谁讲,打坐班的一位同学,因儿子有了什么问题,他说已经念了一千部的《地藏经》回向给他儿子,怎么都没有一点改变?我们可以想象,他应是在一小时之间打了无数的妄想,不是真切在念经,都在胡思乱想,这样能有什么功德呢?应该要以清净心、恭敬心,这么念下去,怎可一直打妄想?这就是你们做什么法会、诵什么经,功德显不出来、效果那么慢的理由。你以后如果要诵一部经,好好去洗个澡,全身净身、沐浴、穿新衣服,清晨三、四点在佛堂,一心不乱的这么念,像我们在持「心中心咒」一样念那么快,当然快,你要懂它的意思,就不会打妄想。

总之,你不能打妄想,认真念、虔诚念。你要知道你起心动念诸菩萨都知道,你不恭敬心,这边想想、那边想想,在诵这个经,而且你想的都是昨天做了什么事、明天要做什么事、今天中午要吃什么菜,都在想这些。人家菩萨起心动念都在想别人,那个人该怎么度、那个人该怎么样,这还无可厚非,菩萨在罣碍别人、起心动念都在想别人,不会在想自己事情,想自己昨天什么事、明天会有什么事,很少有这样子的。你们如果身体不好,要得到诸佛菩萨加持,你的恭敬心要拿出来,恭敬心表现在你的行为,好好洗个澡,沐浴。

你看经典所讲的,密教里面讲的沐浴、净身、穿新衣、结坛,当然我们有道场,不必结坛。结坛是在外面把土地清干净,用牛粪铺地,牛粪是最干净的,因为牛吃草,吃草是胃中水细菌在消化,其实牛粪里面没有脏东西,如果吃了荤食里面都是腐尸肉,死掉的肉,那牛、羊、马、兔子吃的都是草,草这么捏一捏变成大便,大便不好听,其实那堆里面并没有什么真正不好东西,所以为什么印度人把牛粪当成圣物,你要看到一堆牛大便跟人大便摆在一起,牛粪不会臭,因为草都是纤维,我们会臭的都是蛋白质很多,他们的蛋白质很少,蛋白质都被身体分解后吸收去了,很少留下来。身体有病的人,要诵一部经、一个咒,都要好好的做,你不要说一个人来了,爬起刷牙漱口己经很不错,还要怎么样!

表现多少,佛菩萨对你都清清楚楚的,刚刚我讲的,人家问念了一千部《地藏经》,怎么都没有改善,我听了,立即反问告诉我的人,他有没有恭恭敬敬的心?有没有不打妄想的心在念经?我猜这种心很微弱。人家念了一、两部就有效了,他念一千部似无成效,这个要彻底检讨!还有,刚初学的人,诵这个经因为是佷难,当然打妄想是一回事情,他的脑筋的智慧不够,然后,灵性也没有抬头。一个初学的人念咒,要念一百万遍,还进不了心念心闻的境界;一个心眼开的心,你跟它熏一、二个小时,咒它就自己会念,不是你嘴巴念,是脑筋里面它自己会念,为什么要念一百万遍?那是凡夫开始学才会这样子,这牵涉根基、智慧、因缘等很多层次的问题。

接续上面的故事,他在然灯佛之前之前之前的那个佛就种下这善因,经过然灯佛时都还没成熟,一直到释迦牟尼佛这一世才成熟,好几百劫、好几千劫。你种一个善因,不是马上报,要因缘成熟才报。他念一句「南无佛」这么简单话,功德就那么大,可以出家,对,但是,多少时间过去了才成熟,那时候是无意中很虔诚念一句佛号,当然,这中间的成熟也是他心在改变,那时候是无意中心很虔诚念一句佛号,有这个因,但是,心还不净,怎么出家!福报还不够,福报不够你要自己去受苦,怎么可以受人家供养,一出家人家就供养你,你托钵,人家就供养,能够出家功德无量,你们以后每个要出家的,心要能够先清净,福报够,才可以因缘早点成熟,才能够满愿。

(3)第三念住,谓众生中有信与不信者,佛知之亦不生欢戚之心,且常安住正念正智。信、不信,其实讲起来都离不开因缘关系,有的人没有佛缘,什么佛缘也没有,或者虽是有佛缘,但是因缘还没成熟,所以信了半天转来转去。这佛法是最好的,确实佛法是最好的,但是,佛法又概括世间法、出世间法、出出世间法,你的程度如果在世间法里面,真佛法对你来讲就格格不入,你不会拜佛,感觉拜佛跟信耶和华、耶稣不是一样吗?跟拜一些福德正神或者道教的这些神一样吗?是没有两样。因为你没有正确的观念。

佛不要你拜,佛要你来学成佛的种种的方法跟智慧。有人虽然很会赶热闹、很会拜佛,皈依也皈依了、或者是授戒也去受,但是,一谈到高深的佛法,他就没有办法听,或者他一听就想睡觉,这因缘是勉强不来的。你信,有你过去的因缘且成熟;你不信,那是你因缘不成熟、或还没有种下去,所以当然不信。有的不信还要毁谤,那个罪业更大了,自己的罪业自己造,自己去承受。

这三样东西,佛都没有烦恼,因为我们用因果来想,佛,衪不是,衪是知道每一个人过去的因,像刚刚讲那位老人家佛同意他出家的事情,衪不是说像我们用因缘、因果一句话来推想,衪都知道过去的因,既然衪知道也同意对方出家,衪的弟子抗议,衪就讲给他听:「你的神通只能看到八万劫以内的因,不能看到八万劫以外的因,他刚好在你八万劫之外的时间种下的善因,现在果成熟了。」既然佛有那么大的神通、智慧,衪怎么会烦恼你来、不来?因缘成熟自然就来,因缘不足,就要等待。衪并不会烦恼,而是安住在这三个佛住状况上。

我们到底是要学佛,因为我们还没有到那种神通变化知道,只是都是用猜的,比量意识就是用猜的,现量是眼睛看到、耳朵听到,现实量知。你现在没有神通,怎么起现量?没有办法,只能知道说你现在喜欢来听佛法,你过去一定跟佛有因缘,虽然透过别的人来讲,其实这个法都是佛讲的,讲的人是透过佛的加持力在讲。无知的人自以为自己讲的很好、很怎么的,那是佛在加持你,藉你的嘴巴在讲,不是你真的很懂。你愈修愈学得更丰富,你愈觉得你一边讲、一边学,一边学、一边讲,佛也让你去学习,能讲,懂得更多、更快。

你能听,也是有因缘,你也才能坐得下来,不然,有的人来一下就不见了,初一看一下,十五又不见了,常常被其它的乱七八糟的杂事牵绊住了,很想听,但是,道心不够,因为别种事情比你听经闻法还重要的,你就不会去在意,今天没有去,老师也不会点名或是骂你、或做怎么。你如果真的是说这堂课,从来没有缺过课,有位同学真的是这样,反正今天不上课就好像不行一样,这也是你过去的因缘,你能听下去也是你的因缘,你能够受用、思惟,受用过去世所积的福德。但是,我们讲这三念住,是给我们学的,因为佛衪已经做到了,衪也有神通变化,衪有正念正住,不会去在意这些,我们也要往这边去学。

 

声闻、菩萨学者有四念住,依身、受、心、法四念住之体而有如下三种分别,即:(1)自性念住,又作性念处。四念住各以慧为体,此慧有闻、思、修三种。(2)相杂念住,又作共念处、相应念处。以慧与所余之俱有法为体。(3)所缘念住,又作缘念处、境界念处。以慧所缘之诸法为体。

声闻、菩萨学者有四念住,我们初学的人都学这比较粗浅的四代住,依身、受、心、法四念住之体而有如下三种分别,四念住就是三十七道品里面的第一个,就是四念处,修得有成就即是四念住,有身、受、心、法这四个类别,你观身不净,或身还有痛时,就还没有念住,要观到身不痛,虽然在痛,我觉得不痛,那才是有点住,就是你感觉身在痛的那个念已经没有了,不觉得痛、不痛。禅修方面,观身,大部份都是观不净观,因为破解你对身体的执着,你认为这肉体是「我」,所以很执着它,或者去爱别人的肉体,或者异性的肉体,你要是看到异性就心动,这样就是很不清净,凡夫大概都是这样。你要观想,死时,身体发青、肿胀了、血水出来了、里面长出蛆来了,你看了都恶心,身哪有可爱?对小乘的修行禅观里面,第一个先破解我的执着:是此观身不净。

我们现在没有那种福德出家,我们观身,就观打坐痛不痛,如果痛不痛可以不烦恼的话,就算身念住,四念住得一;如果是还会痛,而且是很受不了,那个念还没有住、清净念不住。观受,受是感情作用忧喜苦乐,忧喜苦乐都是痛苦的,你说喜跟乐有什么痛苦呢?因为喜乐是无常,你过一阵子还是痛苦;譬你出去跳舞、干什么他事,好像很快乐,回来就觉得很寂寞,因为刚刚那种热闹场面没有了,你如果安不住寂寞的话,就觉得很痛苦,这种表相的乐不是真的乐,只有涅盘寂灭那种乐才是真的快乐,修行人要追求的是那种乐。

你要学打坐观这个心,无常,不要胡思乱想,想来想去都是多余的,想太多就了就是神精衰弱。你要好好的把原先胡思乱想的心用来念佛,念佛还好,还有一点功德,胡思乱想对你修行都没有帮助,还要得神精衰弱。观心无常,你如果天天在想你自己或者家里的小孩,一下子想这个、一下子想那个,心思跳来跳去,这样都还是凡夫,如果哪一天你想的是别人身体怎么不好,要怎么让他弄好?别人有什么困难,要如何帮他解决?想的都是别人事,自己家里的人都不管他,你就是真的菩萨!你要自己想一想,天天想的都是你家里,自己或者你的另一半,你的父母亲、你的儿女,这也就没有菩萨心。

如来,你可以想象他多伟大?每一个众生,衪都在观照,当然以衪的境界来讲是必然的,因为衪已经成如来了,我们要成佛、成菩萨,你要把心扩大,不要天天窝在家里想那三、五人,如果你跨出去,他们也会活得好好的,你把你的身、心都奉献出去给别人,对你来讲、对大家都很好,你说为什么这种道理都知道,可是却做不到?因为你还没有慈悲喜舍的心,登地菩萨就有四无量心,初地菩萨是四无量心发起,只有慈悲喜舍;佛要各加一个大,是为大慈、大悲、大喜、大舍。

一修证到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就已经是大菩萨以上才有这种大心量。你说你发不起慈悲喜舍的心,因为你没有真开悟、没有登地,一进入到初地菩萨,这个心自然有,你想的都是众生,不是想你的家人,你的家人只是众生里面的一部份,只是几千万分之一或者现在世界有人口有六十亿,就是六十亿之一,这个就是你的心量,如果有意要好好学佛、增加智慧,你也可以强迫自己改变观念。

像以前我每次上课都碰到老丈人生日,很奇怪老是碰到,`因此我就不能去饭局,一次没有去、二次没有去,还无所谓,一生卅几年之间也没有去成几次,二、三十年下来,老人家当然会见怪,他不会认为女婿在讲经说法很好,而是想:「我生日你都不来!」他死时还在嘀咕,等到他弥留状态,我们为他念佛,我们念佛时,非常的殊胜,而且他本身保养还不错,吃了很多人蔘,我们开玩笑讲他吃得心脏很强,人家拔管以后应该就差不多了,他拔管以后还不走,我们念念念,一天还不去、二天还不去、三天还不去,那时候我三舅子在加拿大,还没回来,丈人他的识神就自己跑去了,他说儿子讲他还不想死,大家叫他死,他不想走,大家都强要送他走。

没有错,他不修行,他不知道要脱离这个痛苦,这个肉体不能用了,他也没办法,他想的只是不想死,后来到第三、四天才真的走了、往生了,他才知道过去常常在嘀咕这生日聚会都不到的女婿,在他走的这一刻如何尽力。当时他见到了、感觉了,心里很感激,说要捐一百万。我接收到念头,但他这要捐给法尔的念头我从来不会当真,只当成打妄想。后来他家人有捐钱没有错,他儿子说现在有这些钱,要捐到哪里去?最后决定捐给他的小学的母校,那一百万捐给乡下的小学,我也不会去提这一百万是丈人要捐给法尔的,毕竟那是妄想,把它当做妄想。不过后来我有两位舅子十分发心,一个人捐五十万,一个是开支票一次全付,另一个每个月捐五万护持道场。看来该让谁得的,还是跑不掉、得收下。

有时候家里的事情,长辈也好、晚辈也好,不用太记挂。像我儿子小时候都看不到爸爸,上班看不到,下班也看不到,因为出去弘法、讲经说法去了。以前他们很乖,顶多心情不好时就怪一下爸爸;现在长大了,他反而跟他老师讲:「我很佩服我的父亲。」现在长大了、懂事了,自己也想读书,也跟老师讲他很佩服爸爸,能够犠牲自己;我自己是觉得没有什么在牺牲,反正里里外外都看成是众生。我没什么家里不家里的观念,反正钱给孩子了、生活费给了,他要读不读都要自己看着办。其实我们以前读书也没有父母亲逼,要读就读。现在有许多人为儿女烦恼,正规的要读,还要补习,学什么技艺、学什么语言一大堆,还比来比去,搞得小孩累、家大人也累,这种跟人家比的都是虚荣心作祟,造成一堆烦恼。

你要学佛,从你的思惟去想,过去哪里对、哪里不对?过去是不是一般人的知见?如果不去修整,你又没有一种开悟的境界,修起来很难,人家跟你讲,你听了,但是,做不到,没办法,如果,有一天你能够身体彻底改变了,你自然无形中就朝学佛的修行路这条路在走,没有什么勉强、不勉强,都是很自然的事情。有因缘、有课就上,以前最多上到一个礼拜,五天的课,到处跑,跑到最后身体都生病了,那时候才四、五十,现在年纪大了,又身体透支太多,体力难免比较受不了,但还是天天要为佛教做事,为众生而忙碌。

观诸法无我,要观一切法无我,什么叫一切法?你现在还管不了神通变化那个法,但是,你现在生活在人世间,你总知道跟大家在一起交往、相处,会遇上什么状况,在外面跟人家来往,亦是万法之一。纵使来这个道场,你如果有一个我,讲话大声,也会得罪人。为什么?因为你贡高我慢的心也有、或者是老大的心态也有、或者我多修了几年、我吃素吃了二、三十年,比你初学的怎么样、怎么样,这种比较的心让你起无明,难免会得罪别人,所以,「有我」则处处得罪别人。

而比较低姿态的、比较内向的、比较神经质的,人家讲一句话、人家一个建议,你听了就觉得很伤心,好像别人是在打击你、刺激你、汚辱你。《金刚经》里面讲我们要修忍辱,有忍辱,人家污辱,你要想一想,人家会污辱,就是代表你有三恶道的因,你可能下一世以后会堕落到畜牲道、饿鬼道、地狱道,今生才有人不尊重你、轻贱你,《金刚经》里面讲的,你如果诵了《金刚经》有人在轻贱你,代表你过去所种的因有三恶道,你不要说你没有三恶道,每个人都有。

我常讲释迦牟尼佛的两个外道师父,修世间禅定都是一级棒,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处天,第二个师父到无所有处天,都是九次第定里面的第八、第九个,世间禅定里面最高跟第二高的,天报死了以后去哪里?下地狱!天报完了下地狱,那我们有地狱道的因是很正常的,过去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僧血一大堆的坏事都干过了,因为你没有神通,你自认为你是好人,你今生都没有去犯到什么重大的罪,你脑筋里面说你是一级棒的好人,不会的,修到有一个境界时,障碍都来了,你才知道你过去造了那么多的业,这个你要去看五百比丘的公案。

五百个比丘跟着释迦牟尼佛在修行,他们修证到五神通现起时,少一通,漏尽通没证到,还没有得解脱,却已可观到过去这一世杀了母亲、那一世杀了父亲,而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把佛伤了),这些都是重罪,这些都要下地狱。他们每个人有神通,知道每个人过去都造了那么多的坏事,要怎么办?每个人都心惶惶,就聚集一起去请教释迦牟尼佛,然后有点怪世尊:「您带我们修行,您讲的法我们都照做了,为什么我们心里面还没有得到真正的定?我们看到这些过去业还会害怕?想必是还有真的道理还没有讲出来?」

那个时候,释迦牟尼佛用神通力透过文殊师利菩萨,文殊师利衪是智慧第一、也有神通,衪就知道佛要衪来表演,衪就拿起衪的智慧剑,拔出来逼向佛那边,似要杀佛。你们说过去杀父、杀母、杀阿罗汉,我现在杀佛给你们看,出佛身血,结果一直逼逼逼,逼到快靠近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就说:「止止止」表演到此为止。大家看,你们看文殊师利菩萨是不是犯上?要杀佛吗?看到了。看到了,这件事情,现在还在、不在?前一分钟跟现在,在、不在了?不在了。你们为什么要害怕?在无数劫以前你杀父、杀母、杀阿罗汉跟现在有什么关系?因为你们认为它真,所以就会害怕;如果你认为这是过去的老帐,跟现在没有关系,那你就不会害怕。」

我们人执着看到的、所知道的为真,就一直轮回。像你在死时,那种幻相一直出来,前一阵子听到一人说他自己曾经死过,他也是讲,那时当生所做过的事就一直放演出来。一般人做善事,当然高兴;做坏事就问心有愧、会忏悔、会心慌意乱。在死时这么心一乱,哪个人可以把握得住?学习佛法,要学习打坐,要学习禅观,遇到当下出现影像不管是好、是坏,都当成不真实的。每个人都在轮回时,依各自的业力、心识这么去轮回。今生总是有罪业,不要说人对人的杀业,我们无明时,光是踩死了几十只蚂蚁、捉了几只麻雀,小孩子不懂事,爬到树上鸟巢,不知破坏了几个鸟巢?这种无明过去就造了非常多,这些都要受果报的,破坏众生的家庭,人家以后要破坏你的家庭。

然后你修行到一个境界,像宿世杀父、杀母、杀阿罗汉,这些业力都会现起来,你要去受。去承受,只有修忍辱。人家骂你、轻贱你,你就修忍辱,忍到最后也无所谓,人家骂你,你也认为这个不是骂,是好意的人家劝我,心要比较不平衡就说是在骂我。我大声讲话就说是在骂,我有时候讲话、讨论事情,我也很大声讲,一般人不懂就说是在骂,我有没有骂,讲这件事情好、不好,做得对、不对?你要是比较小心眼的人,晚上就睡不着觉,这就是你的知见、观念有问题。

我们要修这四念住,这个无我最难修,但这个「法中无我」却也最重要,如果没有我,这个身体痛不痛,有什么关系?没有我,就没有在受苦、不受苦,忧喜苦乐感觉没有,没有我的话,怎么会胡思乱想?想的都是别人,不是我、不是自己家人、不是自己父母。没有什么好伤心,能帮忙救度就救度;不能帮忙、不能救度,就等待,不会那么在意。四念住,每个修行都在做这件事情,而且很好,南传的四念住,就是用南传作法,在观「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很好修,但是,大家都不去修,光会打坐,不去修此四念住。今天就讲到四念住这里,其它的下次再讲,时间到了。(待续)

(2007.07.11.讲于法尔)


[ 解深密经》选读 ] [ 经典选读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