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  试解《解深密经》的奥秘(1-29)
          (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一、序品()

  如来总功德相说明()

「凡所现身不可分别。」(续)

亲光菩萨释云,显示世尊能正摄受无染自身殊胜功德,是谓诸佛身非是虚妄分别所起无烦恼业生杂染故,如来身非是杂染分别起故不可分别。(凡所现身不由虚妄分别起故名不可分别。或可所现身非虚妄分别起故余人不可分别也。)

亲光菩萨释云,显示世尊能正摄受无染自身殊胜功德,佛能用正确的方法摄受一切众生。怎么摄受?就是能现各个类别的身,因此六道众生都有可能是佛所化现的,祂个别摄受各类众生,使他们进入无杂染、心清净的境界。但是,不管衪怎么接触众生,自己的身体也是不会受众生的污染,不会因为众生心不清净,或者化一个众生去度众生之间,而有任何染污,祂本身还是无杂染的。

是谓诸佛身非是虚妄分别所起,诸佛所化的身,法身、报身、应化身是没有什么分别的,衪不是虚幻而幻化的。像在色受想行识五阴中,这些识阴魔相类的行者也都可以幻化,他心想什么便可以化成什么;而在第五天的天神他们也会幻化,他化自在天天神们,就取化乐天名称,这些天神所幻化的种种,来当做祂的王宫、天宫,但这些都是幻化的,不是实际的,都是虚幻的,就像魔术师变化一样的,变化完了就没有了。

至于佛身所化,绝不是虚妄的,不管衪是化六道众生哪一类,都跟衪的法身没有分别,一样都是清净的,非是虚妄分别所起。所以无烦恼业生杂染故衪所化的,不管是化六道众生的人、天神、畜牲、饿鬼道或地狱道中生,都不因为衪化成人或三恶道众生而有什么污染、杂染,对于衪自身来讲,法身、报身、应化身自己都没有分别,对于衪化成众生相去度一切众生,也没有分别。不会因为衪化成众生,度化一切六道众生,就污染到不清净法。因为衪一切都是佛身所化的,不是虚幻而化的。

如来身非是杂染分别起故不可分别,既然如来的身衪不是杂染法或污染法能够污染到衪的清净佛性,所以衪没有丝毫分别,也不可被分别何谓不分别?凡所现身不由虚妄分别起故,名不可分别。因为衪从法身空相现起一个应化身,这不是虚幻不实的,衪可以如实的有一些血肉之躯,人就人、畜牲就畜牲,但是,反过来讲,跟衪的佛身、法身也没有什么分别相或所现身非虚妄分别起,故余人不可分别也,或者说佛所现的并不是虚幻分别的众生相,所以,虽然化成众生相,但跟衪的本身佛身并没有什么分别相,众生于各类中当然也不知此众生是佛所化现的,因不知分别故。

亲光菩萨后释,大同无性菩萨,故彼论云:谓佛世尊虽无分别如末尼珠,由诸如来增上力故,亦由自身胜解力故,见如来身如金色,然诸如来无有分别无异分别。具说如彼。无有分别者无自性分别,无异分别者无差别分别。

亲光菩萨后面所释大略相同于无性菩萨,故彼论云:谓佛世尊虽无分别如末尼珠,末尼珠发光跟末尼珠本身并没有分别,若以末尼珠代表佛的法身的话,衪的化身、化无量身跟末尼珠的光一样,末尼珠的本体跟末尼珠的光并没有什么分别,佛身所化的化身跟法身也没有什么分别。为什么能够做到这样呢?由诸如来增上力故。无始劫以来,在菩萨因位时,衪都能够修增上力。一般佛的十种力量,不是菩萨、声闻这些圣人所能够相比的;怎么修增上力?也就是愈无为、愈清净,衪的力量就愈大、愈广博,这种增上力不是一般的菩萨、声闻可比拟的。亦由自身胜解力故,衪对于自己本身所产生的智慧,可以证得无量的胜解力量,一方面衪有无量的神通、宿命通,可以观照一切众生的因缘果报,这已经增加衪的智慧,也可以让衪更能够切身的有度一切众生的力量。衪要怎么化?应该怎么度哪一个人?这些能力都从神通、智慧得来的,这种力量不是一般人可以学习到的。

见如来身如金色,佛陀的身体是金黄色的,跟大迦叶尊者一样是金黄色的,修到成佛的境界,释迦牟尼佛的身是金黄色,当然别的佛不一定的,像药师佛是墨绿色的,每尊佛衪由福德熏习所成的身色不见得是一样,然诸如来无有分别、无异分别,如来们身现金色跟现不是金色的,并没有什么很大的差别,衪们的能力、知见、智慧并没有什么差别。具说如彼,上面所讲的这些,都像这些解释的

那无有分别者,无自性分别。自性本空,本来就没有什么分别,我们在学《解深密经》提过三种自性:第一个遍计所执性,第二个依他起性,第三个圆成实性。如果,依清净觉来讲的话,并没有什么污染法、清净法。但若是遍一切事、一切物、一切人,无所不计较的,然后加以执着,这就是凡夫的遍计所执性;依他,他就是指因缘,依他起性相应,没有遍计所执性,这是声闻圣性;而圆成实性,这是真正的佛性,唯有如来证得的才有圆成的实性。自性,包括依他起性、圆成实性,这两个都有自性无分别,看起来好像有三个,其实只有一个,都是从圆成实来的。圆成实性遍虚空界,应一切缘,应缘时起自性,凡夫把它搞成遍计所执,无所不执着;圣人应缘,产生法,法起法灭,他不执着,他有涅盘寂静的功夫,不去执着与内心的习气毛病相应的法,这就是圣人无异分别者,无差别分别。差别,意指有差别想,但佛所化现的种种身是没有差别相

又亲光菩萨云或同彼类不可分别。解云:此同无性菩萨:现邪等行不可知,故不可分别,或可现六道身不可分别与其六道有差别相名不可分别。依梁论云:示现化身数量、相貌、时节、处所并不可分别。

我们也讲过,如来化了六道众生以后跟六道众生也没什么分别,不然,衪怎么跟六道众生混在一起,怎么度化他们?但衪不会受污染,不会有杂染法跟衪相应,只是表相跟六道众生没有分别,其性随缘而跟众生一样,但也不会受污染解云:此同无性菩萨:现邪等行不可知,因为佛化身既然入到六道众生,六道众生的行为,有时候以佛的清净觉来讲是邪行,但是,衪现邪行也不为邪行所污染,所以现邪行不可知,故不可分别。

一个人高高在上的话,就跟人家没话讲,这样怎么度众生?要进入人群都有问题了,更没有办法度他们!至少要像菩萨一样,菩萨现凡夫身,带着心病、身病,跟众生一样,示现心、身都有什么毛病,这样才可以勉强勉强跟大众搅和在一起,才可以依人,在时间到时度他,度某甲、度某乙。比较不一样的,是佛如果现六道众生现起邪行时,衪也不会有什么善恶分别心。如果,有分别的话就格格不入了,怎么去度众生?或可现六道身不可分别,佛,现六道各个身,当然跟佛身没有什么根本分别,唯表相与其六道有差别相。如果,跟六道众生有差别相的话,那就好像有分别,其实不能讲有分别,衪虽然是六道众生相,但是,心地里面多少会不一样。此即名不可分别。

依梁论云:在解释佛性时,所有现身不可分别,这种事情的话,他们解释现化身数量、相貌、时节、处所并不可分别,没有分别,就是说法身在这里化了一个身,不管是多少,衪的化身跟法身还是没有分别。化到哪里,容貌虽然有不一样,但是跟自己的本地身佛之报身、法身、应化身并没有分别,在时间、在处所所化的都没有分别。没有分别,可以分好几个方面来讲,一个如来自己化出去的化身跟衪本身没有分别,最根本的是衪的法身、报身、应化身三个也没有分别;然后衪化出去的跟衪没有分别外,化六道众生,不管是化人、化天神、化饿鬼、化畜牲、化地狱道等众生,也与众生没有差别,六道之间的个体也没有差别;可见从所现身无分别相来讲,有好几种说明。现在哪个时间现,跟未来哪个时间现,也不会有差别;哪一个地点现,虽然地点有不同,衪所现的也不会有差别。以上这些你可以去思惟一下,佛的神通变化确实是不可思议的。

如上诸说总有四释:一云凡所现身不由分别任运起,故名不可分别。一云于有情中现邪等行不可知,故名不可分别。

由上诸说共有四释:一云凡所现身不由分别任运起,第一个说佛要化身出去,不是衪的分别心起才化的,衪是应众生所感才化的,本身没有分别而起任运,不是我要、我不要的问题,是众生需要、忆念而起,衪自己被动的就化了一个身出去,故名不可分别。一云于有情中现邪等行不可知,虽然衪所现一切化身去度众生,有时候现一些邪行、不正确的行为,对佛来讲衪并没有什么分别,只是我们会有一些分别心会说好、不好,衪还是以清净心看待这些行为,故名不可分别。

「一切菩萨正所求智。」

此示佛第十五依别德。佛如来所证得之智,是为菩萨正所求智,也可以说使菩萨有所本学求正智,此正智以如来为楷模。正智者梵语samyag-j#2na,指契于正理之智慧,即离凡夫外道之邪智,有邪执分别(天性真如等)及二乘人之偏执(空有两边),所以正智是契于中道妙理者。在因明(hetu-vidyā)中,则指真现量与真比量,系梵语 j#2na 之意译。据因明入正理论载,即如实量知诸法的自性差别之智,乃印度之论理学(逻辑学)。印度五明为(1)声明(0abda-vidy2),语言、文典之学。(2)工巧明(0ilpakarma-vidy2),工艺、技术、算历之学。(3)医方明(cikits2-vidy2),医学、药学、咒法之学。(4)因明(hetu-vidy2),论理学。(5)内明(adhy2tma-vidy2),专心思索五乘因果妙理之学,或表明自家宗旨之学。因(hetu),指推理的根据、理由、原因;明(vidyā),即显明、知识、学问。所以因明,意指举出理由而行论证之论理学。吾人思索事物时,天生具有一种推演能力,即根据已知事件以比较推演出未知事件。然此种比较推演之过程,若因思路混乱,界说不清,每易导致结论之偏差、颠倒,故须将此模拟较推演方法,加以整理归纳,方可论究语言之过失、思索之正偏,从而导入正确之推论,此即为因明之根本要义。

此得显示第十五依别德一切菩萨正所求智。如来己经证到了一切智,衪所证到的一切智慧,就是菩萨要学习的,依靠如来所修证的这些过程跟所得到的目标、智能,菩萨依靠衪,所以叫所依,也可以说依止。我们说佛教徒不能光懂拜佛,你光拜佛那跟拜神不就是一样的吗?要说学佛,因为佛所修证的过程,衪的境界,衪的智慧、衪的种种神通、不思议境界,都是我们要学习的,这个就是衪所求得的智慧,也就是一切菩萨所应依止的与要学习的,这一段就在讲这个道理。一切菩萨正所求智,衪所得到的智慧,都是我们后来的学佛人要去学习的,此为第十五种别德。

依就是依止、依靠,有菩萨来依止与学习这些佛如来所证得之智,是为菩萨正所求智,都是每个后学菩萨,正知正见所要追求的智慧。像《解深密经》所讲的十八个圆满功德相跟现在讲的二十一种总、别德功德相,都是我们要去学习的,这里面除了智慧、神通、福德以外,也可以显现出为什么会做到这样?为什么会做到那样?如果你没有了解这些的话,你不知道该修什么,以为念念咒就是在修行,以为拜拜佛、念念经就是在修行,不是的,我们要学习佛的智慧、与祂得到的功德相或种种能力。佛又是怎么得到的?就是学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法,然后,去掉内心烦恼,没有一法可执着,一丝一毫微尘都不能留下来,才能得到最清净觉。

第一个总相「最清净觉」,引申了后面的二十一种功德相,你能够得到最清净觉,一法不执、一个污点不染的话,你就能够慢慢现起佛所具有的这些功德相,也可以说使菩萨有所本,学求正智。诸佛所得到的智慧,甚至于神通、功德,都是菩萨依止的基础,变成一个模板一样,我们依靠衪来学得正智。从《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以后每个经典都在讲如来怎么证得智慧、怎么成佛的,这些知见、行为,都是我们要学习的,此正智以如来为楷模,菩萨抓住了正智能,以如来当作模范来学习衪,叫做一切菩萨正所求智。正智者梵语samyag(正)-j#2na(智),指契于正理之智慧,如果不合于正理的智慧,叫做邪智。

我们讲邪魔外道,他也有智慧,这个智慧,因为不是正智,不能得正果,不得正果,他求邪智或者学天智,求天道的智慧就升天,求邪智就成邪、成魔。魔有时候也可以讲经说法,令很多没智慧的人,被他唬得一楞一楞的、觉得听了有道理。你听的明明没道理,那些人却说听的有道理。毕竟每个人的宿慧不一样,分辨能力也不一样。即离凡夫外道之邪智,有邪执分别(天性真如等),邪就是不正当的执着,执着我、执着法,佛教讲的我、法二执,可说是我相、人相、众生相搅在一起的这些相,你分别心强的话,就执着很重,这对修佛法来讲是不正确的。邪执分别,如果天性真如,你邪执它,就变成天众,及二乘人之偏执(空有两边),二乘执着空或者执着有一边,菩萨学习空有不二,不去特别执着空也不执着不空,二边都不执着,随缘应化。

所以正智是契于中道妙理者。偏于邪智,当然根本就不对,譬如你可以修善行,但不能执着善行,或以它为目标;你修天道的智慧,但不能执着天性所现的真如性,你不能去用它,像天性那种理解力很强,一件事情来,你可以脑筋转一下,很快很快步骤都出来了,该怎么做怎么做;或者记忆力,还没有到「无忘失法」时,天性的记忆力好像一目十行,看过去就记住。有这个,但这不是你到最清净觉时产生的「无忘失法」,佛有一个功德相「无忘失法」,衪这个才是究竟,大、小事情经过以后都不会忘记。我们虽然也会记,但是常常会遗漏掉、不全,到快成佛阶段有一个「无忘失法」,衪才可以回忆过去、观照未来,所有事情都知道。所谓正知见,就是不偏于空、不偏于有的殊胜微妙的道理,无执于有为、无为之法

因明hetu-vidy2则指真现量与真比量,这里不是只有逻辑的问题,还有现量,就是现实看到的,真现量、真比量。真比量,有点语词上的矛盾,比量很少有真的;真现量,我们现实量知其境,一定有一个境在那里给你现实的去用眼睛测量,用耳朵听或用什么,现实量知是五识的功用,眼耳鼻舌身这五识的功用,还有一个现量,刚刚讲的圆成实性,圆成实性是第八意识的另一个名称,第八意识一般来讲还带有凡夫性,不然就是带有圣人声闻、缘觉的圣性,但还不是完全的佛性。

八识的现量,他就能洞见十方的世界,开发第八识的行者,衪就能够观照到十方一切世界,当然这是佛的境界,如果没有的话,起码可以看见三千大千世界,那这是阿罗汉、阿那含或者四禅天的天神,修得好的可以看到三千大千世界,刚好一个佛剎土。然后,祂还可以再认知这里面一切众生的因果报应,这两个是静态的神通,你如果没有修证到八识现量现起的话,你说成佛、成菩萨,这都是骗人的,你要了解佛的神通变化是什么样子,衪第八意识现起清净觉现起衪的灵通的话,佛可以观照到十方一切佛剎土,且十方一切众生的因缘果报、有情无情衪都能够知道,这才是第八意识的现量,这个时候不叫做第八意识,我们说佛的境界,可以叫如来藏,因为衪的空性就跟十方一切世界、一切众生是合一的,一切众生、一切世界都是在衪的心中一样,这才是如来藏,我们虽然有如来藏性,我们不认识它,看不到任何东西。

再下来要谈阿陀那识,这也只有在《解深密经》才讲,在别的经典没有讲。阿陀那识就是圣性,圣性他还有一个执着:执空、偏执空。例如阿罗汉、辟支佛,他们第八意识灭了,有点清净,他的清净变成阿陀那识,但阿陀那还有一个执着,执着什么?执着空!菩萨,是不执着于空,也不执着于有,所以菩萨是证中道的妙理;那祂如果转入菩萨道,菩萨就在学这种空有不二的真空妙有的修法。这是如来藏佛性、声闻的阿陀那性,其它的叫八识,天性也是这个,总是还没有完全内心清净的,都可以归入这个八识现量的修证,因为他还有习气、不清净,但是,他有神通变化、他有能力,小的还可以看到一百个世界,再来千世界或者三千大千世界,最大最大已经到四禅天的天神,当然阿罗汉这边也可以看到三千大千世界,这些天神跟阿罗汉他们的宿命通只有到八万劫,八万劫前后的因果他们知道,八万劫外就不清楚了,这种从静态的神通可来判断哪一个修行者的程度。

现在《解深密经》都在讲心的清净度,我们引申到所有经典所提到这些把它组合在一起,你要知道,为什么衪可以光静态神通就足以观照一切虚空佛剎土,还有一切虚空之间佛剎土里面众生的因果报应?因为衪是最清净觉才有这个能力,现起这种大神通,这是如来藏佛性。不要光看经典一看到如来藏,你就在那里用文字相去解释,不了解衪们,也不要随便去讲,我们实在离如来藏太遥远了,经文看一看就好了。五识现量是眼睛看的色相,耳朵听的声音,这都现实量知的,我常讲现实量知也不见得是真的,不要说我看到,就以为是真的,像常常有一些同学打坐就会说看到什么、什么,是幻像不要太当真,我们现实的眼睛看到都不一定是真的,何况是你在打坐幻化所现的境,更不能当真,看了就好了,也不要执着。那第八识的现量一定要有一些灵通力、心有超能力才有办法,我说修证到一个境界,一定有八识现起现量。

比量,就是用推测的,比量是第六意识来推测,经典上讲的最明显的例子,你看到远处别的地方有烟,你就知道有火,好远有烟,你就知道那里有火,这种推测是合理的,至于是什么火,不知道,是人家在玩火或者火烧房子什么的,不知道、或是干什么,你就不知道。所以,推测是推测,只能对一点点,不能是全部知。第七意识,它是非量,就是胡思乱想、没有用的妄念,自己想自己惊吓自己,都是第七意识在作怪。真现量、真比量,比量是真的推测的有道理,如果推测的暧昧不明,也不是真的比量。总之,在因明(hetu-vidy2)中,指真现量与真比量,看成是智慧,系梵语 j#2na 意译,就是智慧

据因明入正理论载,即如实量知诸法的自性差别之智慧,能够如实的量知一切法的自性差别,譬如你的见性量知色相,某甲色相、某乙色相等等不一样,你知道它的差别,而且不会有错误。如果你有色盲的话就不一定,远远的色是红色,你对红色有色盲,红色里面加一些字在里面,你就看不清楚。我们常常在检验色盲时,就会在各个色点中现出数字出来,你要看出是什么字,如果看不清楚,那你就有色盲,那个颜色的色盲,这种是不正确的,就是不能认识诸法自性的差别。我们心也是一样的,心性如果你还搞不清楚,那一个是烦恼、哪一个是你的自性真正心性感知因缘所现的一种念头,那你会搞得迷迷糊糊的,把外在因缘感招的念头,当做是你的念头,然后胡思乱想。

如果碰到外在的因缘、冤亲债主,最厉害叫你做一些不可理喻的事情,你认为是自己在想、我在想,其实是别人在影响您想。学佛法,不认识心它的本来样子,那很危险,众生无明也是这样子,不认识自心是虚幻不实在的,再把别人的心当作自己的心,那更是错乱了,很多人闹自杀、闹什么失常行为的,都是这样子的;业障来时,会障碍你,你的自性差别搞不清楚、分不清楚,就是没有智慧;能够如实的量知诸法的自性差别的,就是智慧、正智,乃是因明,乃是印度之论理学(逻辑学),语言、文字的言于道理,跟逻辑辩证一样的。印度五明,这不是佛教的,是婆罗门里面原来就有的,但,有时候佛教引用它们。

(1)声明(0abda-vidy2):0abda是声音、语言能力,语言、文典之学。会讲话,当然是好,声明应该包括声音、音韵好、不好,不是只有能言善道。讲话有的人讲得好听,电台广播喜欢召募这种有磁性,讲话很甜美的人,因为发音、咬字都很清楚,而且大众很喜欢听。像要赞诵偈语,你也是要有一点声明,声明有一点因果报应关系,你过去如果不讲好话、不赞美别人、不赞美诸佛、菩萨,可能你这个声音不会是很好,你要能够求你的声音好一点。今天突然发灵感:有一些发声不对、唱诵不好,是不是可以求菩萨给你这个声明?用心中心法第六印、第二印!当然所有印的使用都有一套,不是跟你讲第二印就够,即使第二印会结,但该怎么用,它还是有一套轨则,此处姑且保留一点。总之,语言、文典这方面的都是属于声明。

(2)工巧明(0ilpakarma-vidy2):工艺、技术、算历之学,0ilpa是装饰、布景、作品手段、艺术塑造、…;karma是作品手艺,0ilpakarma合译工巧有这种算术跟历法的推算能力的,就是具有工巧明。艺术家、技术员或者算命仙的特质,都可以说是工巧明的一种。关于这个算历方面,佛陀不喜欢我们修行没有成就以前去算这些命,再者有成就也不该算这些,为什么?你既然要求解脱,怎么可以去算命?当然不能去算!很多学佛的人不知道学到哪里去了,对信徒或对什么人,都喜欢说你哪时候会怎么样…,有这回事情、干什么之类的,不应该这样子!就是有这回事情,也要想办法化解、化解,尤其佛法是好事尽量来、坏事不能来,你要学到坏事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才对。像《金刚经》讲的,《金刚经》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如果你的福德做得不够大、抵不过你果报的业力的话,你转不了、就转不了,有些很无奈的事情,就是这样子。

如果,你真正学佛法、学到最清净觉这种法、不执着一切法,这个业力黏不上你,业障来了,你黏几天就转运了,像我们哪一天不碰到障碍?都会!但是碰到障碍时,你有没有先警觉?有障碍,第一个反应在色身,反应在心比较没关系,心你也不会乱到哪里去,反应在色身,你就要想办法去化解,哪能让它在那里埋了一个月、二个月、一年、二年直到发大病?只要今天不想吃饭就有问题!还要一个月不吃饭、几年不想吃饭才察觉?你是身体出了差错才不想吃饭!像我们碰到什么都觉得好吃,就表示没有问题,不用烦恼,这是身体运转正常。

这次网络上有篇文章,提到同学挑战我们的上课老师。同学认为讲师有些营养讲的不合理,他就表示意见挑战!合理、不合理你最清楚,尤其你已经有重病,再来吃维它命也没大用了,已经发病了,内脏受到损坏,维它命也补不过来了,知道吗!你要及早预防才对,一切医学应当着重在预防,以往很多人不会去注意这些,现在预防医学慢慢在抬头、普及了。所以最简单预防就是,你维它命需补充得够!因你不可能天天去计较食物中的维它命有多少,如果能够化验,食物里面真的化验出来,你煮好立即化验,化验这个多少那个多少,感觉够了、没有问题就安心了,但哪有可能这样做?不可能!因此最简单方便的方法,就是把维它命丸吃下就好了,不要去烦恼这样补充到底行不行、病况到底好不好得成。你若食欲正常、体力正常,就是对了;若今天真的碰到障碍、不舒服,就要设法化解。两、三天不化解还好,但你不能一个月、两个月都不理它。

我通常哪一个毛病出现了,就用尽办法要把它弄好,有的一试就有效,有的则须多方尝试。像上回去爬鸡足山膝盖侧肌腱受了伤,也弄了好多方法,不管磁能宝或什么都试了,后来没再管它,直到有次用南传的坐法,才发现这种坐法,对膝盖跟脚的筋腱修复很管用,一下子把脚摆这样、摆那样,两边的拉扯不一样,筋腱慢慢因血气够就恢复了!如果,这个毛病去找西医的话,一定说是退化性关节结炎,吃药、吃药,吃止痛药。当然这个你要有智慧去试,当然这个智慧哪里来?不知道,但是,灵光一闪,试这那、试那样,要自己试。

再来讲到算命,你既然学佛就是要转命运,因为我们内在的因果种子会感召报应,但是,因为我学佛,我内心要清净,不以妄想习气跟它相应,这样勉强可以维持一个暂不受报的局面。如果你功夫不够,那也可求求菩萨保佑,给你一点力量,你也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对命运不要太相信,对于你心里面起的预知的念头也不要太相信,有的人眼皮在跳就不敢出门,讲来是个警讯,那怎么解脱!照样出去就出去,碰到事情再来化解,这才是真正的学佛人的心态,不要愈学愈畏首畏尾的,没有正知见,佛法学了都学一半,偏执有了不学空,偏执空又怕有,这样都不究竟。谈到算历,可以参考,但不要太相信,又不是每个人的命运皆絶对这样、絶对那样,尤其对佛教徒,有在修行的人更是如此,了凡四训也是这样说的。

(3)医方明(cikits2-vidy2):cikits2是实践医学、治疗学对于正在行菩萨道或自了的都很重要,对于医学、药剂学、民俗疗法、偏方、…等等,你们有时候相关的文章也要读一读,纵使吸收的能力有限,因你们没有学过基础的生理、生化或者化学之类的,很多文章如不仔细跟你讲原理的话,你们都搞不懂,仅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但这也没关系,只要你能用就好,你能够讲道理让人家信服更好。我们同学中信仰比较够的,我讲什么他就做什么,但有的人我讲什么他便抱着怀疑心,也不会去做,他希望要有科学的证据。其实,好不好你自己身体去试最知道。吃太多,当然不好,但吃的不够更不好,吃了不够就发病,吃了太多会有发生副作用的,但有副作用的讲起来其实很少。

比如说,我吃高单位的维它命吃了三十年,当然,吃维他命的原则要「量出为入」,你像我这种天天工作对着荧光幕,要吃到15,000IU的维生素A,有一天不吃就不舒服。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长,你吃某种水溶的维他命高剂量,那是会被用掉,没关系的。你不要天天悠哉悠哉地玩玩,你还跟我一样吃这么多维生素,你可能就不好。但就是不好,也仅有某几个会有副作用,其它大部份吃多了都会就由尿里面排掉。最明显的B2B2吃一点尿也黄,吃一大堆尿再黄一点,就是排掉,它不会留存在体内,没有用、也不会再用,因为你吃的营养要代谢、合成,让拿出来都拿出来,剩下的,当然会排掉。要注意的是吃Biotin,去除高血脂用时,不要吃5,000 mcg的剂量,300mcg是可以被身体接受的,这是我的经验。吃素的人每天1,000mcg的维生素B12是可以的。还有烟碱酸(Niacin)高剂量,若是肾阳虚的人会过敏,产生身体躁红,但也15-20分钟就会退去,最好吃烟碱酸胺(Niacinamide),这样吸收会慢一点,不会造成过敏。叶酸(Folic acid)会堆积,所以也不要天天大量服用,稍为注意一下。

又如善存你早餐吃了,会被用一点掉,其余它在十点、十一点开始排掉,那是多余的。你们比较要斤斤计较的,最好分次好好地吃,早上吃、中午吃、晚上吃,这样最好。但那也很麻烦,那变成精神集中在维他命的摄食上,会变成神经兮兮的,很是麻烦,龟毛也要有一个限度!还是一天吃一次,真够的就够了,不然我也仅建议你们在家里方便一天分二次,量就可折半。此外上述医学、药学、咒法之学当中,为什么咒语也放在这?因为有些咒语是可以治病,有些咒这治心病、有些治人体的病、有些咒语治冤亲债主的病,所以也算是医学之一。

你学了那么多的咒语,如果能够把显教最好的咒语《心经》背起来,二百六十字加题目共二百六十八个字,一旦碰到障碍就念这个,它是无上咒、大明咒、无等等咒,真实不虚,不是只有后面那几个字,「揭谛 揭谛 般若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萨婆诃」,你有时间就背二百六十八个,没时间就念后面这个咒语,这样对化解障碍也很管用,因为它是「大神咒、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

(4)因明(hetu-vidyā):hetu逻辑学、三段论、手段、办法、论语学,又有因素、因子、原因之义。在因明(hetu-vidy2)明(vidyā),即显明、知识、学问。有因,然后有缘、然后有果的这些推论,我们讲论理学或者是辩论,这种逻辑概念,都是因明论。你把因明搞懂的话,就能辩才无碍,能在辩论时打败对方;如果理念搞得不清不楚的话,有时候自己讲的话会打到自己的嘴巴,因为逻辑搞不清楚,常常被人抓住把柄。当然这在古代的学佛上,因为真理愈辩愈明,常常有辩经,现在西藏的喇嘛也有在办这种辩经,把经典哪一段拿出来辩论,看哪一个人讲得最有道理。虽然佛在《大般涅盘经》讲,法生、不生都不可说,讲的这些对真修行来讲,都没有什么好讲的,不必去辩论,只要道理搞懂了,你就不会想要去讲。但是,有因缘,人家要想听、想学法,你就要讲。我常讲佛有六种不可说,修自己来讲就要这个样子,过程之间空、有都不必讲它,但是,有些在辩论时,要推翻邪魔外道时,你就要有这种智慧。因明,在婆罗门教里面很重要,引申到佛教来,还是引用他们这些印度的五明之论说。前面也已经提过,可以参考。

 (5)内明(adhy2tma-vidy2):adhy2tmag是指存在于内在、最高的灵魂,或小宇宙以人类缩影来观,也可以说是内心的世界。adhyātma是由adhiātma而成,adhi在…上,2tam即是2tman,是我、自我,又有神明、神灵、灵魂、精灵、头脑、智力、理智等义。有时内明系指专心思索五乘因果妙理之学,五乘,佛法里面有大乘、小乘、有人天乘、有一乘之佛乘等。这些因果道理,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那样?你成佛也是有它的因,阿罗汉也是有它的因,辟支佛、菩萨,还有天神,高天、低天的都有各自的因,你只要信哪个天神、哪个菩萨,那你就是跟着祂走。像信基督教,你就是生欲界天;如果你能够修打坐去思惟,禅定中的道理,可能就生到色界天或无色界定里面去。或宗教、教派表明自家宗旨之学,你自己的宗派以什么为目标,譬如婆罗门有婆罗门的教派的内涵,他们译四《吠陀经》;佛法则以世尊所讲的这些法为主,有大、小乘之分,这是内明,重视自己灵性之学。反正修心养性,如何从因果道理解脱出来的,可以叫内明。

我们显教的人念这个《心经》也很好,为什么?用显教空无的道理,化解一切障碍,你本身一直念一直念就有这个般若智慧,而般若智慧就是对业力、对障碍,皆可观其无所有、不可得,让它黏不上你。有些时候心力不够,你当然用一些方便法,帮助气通、脉通,他就对你没办法。障碍随时都有,尤其你在行菩萨道,像在走江湖、曝露在这些邪恶的众生之间,随时都会被人家障碍,你要身心两边都要能够警觉,短时间内就要化解,不要拖太久不好,拖太久就变成潜在的大病,就麻烦、不好了。

所以因明,意指举出理由而行论证之论理学。吾人思索事物时,天生具有一种推演能力,即根据已知事件以比较推演出未知事件。然此种比较推演之过程,若因思路混乱,界说不清,每易导致结论之偏差、颠倒。这个逻辑有时候要学的,白马非马,天天在那里辩论,马就是马,什么白马、非马?你要学空的话,就不大喜欢去弄这些,反正都不讲话是最好,你要讲话,总是有让人家抓到把柄。就像假如你被人家冤枉,你不用去解释,不用去跟他讲什么,反正过几天就烟消云散,没有就没有,有的话,就当逃避风头,也做没有事情。真的有事情发生,你当没有,过几天也就没有,根本没有事情,那你更不用去找事情,过几天也烟消云散,修行上最好是这样子,不要跟人家讲,你还跟他理论,本来这件事情,你理论会多讲几句话,他过去这件事情已经在见怪了,现在又抓到另一个把柄,记住了又变成两个把柄,愈讲愈糟。

有一位古僧大德,被人家冤枉跟人家生小孩!明明是两个年轻男女相爱,生了小孩又怕父母亲骂,就推给这个和尚,诬赖说是跟这和尚生的。这个年轻人的老爸很生气,就抱着小孩丢给和尚,说小孩是你生的,你自己养。这和尚并没有辩驳,反而想这小孩何其无辜,就设法喂食、养育小婴儿。等到这对年轻人谈好了,被父母亲接受了,跑回来庙里向和尚道歉,并向他讨回小孩,和尚他也没有说好、不好,抱回去就抱回去,这才是真正修行人!被人家冤枉,不必太在意,尤其对子虚乌有的事件,那更不用在意。

故须将此模拟较推演方法,加以整理归纳,方可论究语言之过失、思索之正偏,从而导入正确之推论,此即为因明之根本要义。道理搞懂了才能推理正确,这跟智慧有点关系,要去学习。有时候不是因明,你去读一读,它有很多本书,十几本,玄奘大师也有翻译过来,你要去找这些书来读,喜欢学术是可以去学,学解脱的,暂时把解脱知见学好了,再去搞这个。因明学,是根据这种原理发展出来这些,古代的这些,后来又有一些圣人再把它加以整理出来,愈整理就愈多,有兴趣的你就进去这方面去探讨一下。(待续)

(2007.06.27.讲于法尔)


[ 解深密经》选读 ] [ 经典选读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