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  试解《解深密经》的奥秘(1-24)
          (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一、序品()

如来总功德相说明()

如来最清净觉具十种功德相「所行无碍」。

八地大菩萨以上亦有十无碍用:(1)众生无碍用,(2)国土无碍用,(3)法无碍用,(4)身无碍用,(5)愿无碍用,(6)境界无碍用,(7)智无碍用,(8)神通无碍用,(9)神力无碍用,(10)力无碍用。此乃出自新华严经卷五十六离世间品,盖十回向中,第八如相回向位之菩萨如是成就十无碍用乃至百无碍用,于事及智无所拘碍。

 

八地大菩萨以上亦有十无碍用,八地不动地是解脱地,祂智慧已经具足了,所以说是大菩萨,他要有所利益众生也有十种无碍用

(1)众生无碍用:对一切众生要有所利益,都能无碍而做到,要怎么利益他[们都能无碍。

(2)国土无碍用:当然所谓菩萨的国土,不能像佛有他受用土、自受用土,只是祂可以用佛的他受用土,祂是可以使用而无碍。小菩萨都没有办法到佛的自受用土,像要到如来的「最胜光曜七宝庄严场」,我们都不知道要怎么去法、怎么达到。

(3)法无碍用:对一切法,因为已经悟到空,就知道有之间的心用,因祂已证得诸法不住,空有不二,一切法随缘而作无碍,作时祂可以利益众生无碍,此中包括一个众生、一个国土,佛的国土,一个是自己的法用,等等都能起法、用法无碍。

(4)身无碍用:因为祂有无量的变化身,像佛衪可以变化佛、菩萨、声闻、缘觉、一切众生相,凡圣都是由佛所化现的。而八地菩萨祂虽然没有佛那么灵光,那么神通广大,但是,要用身化也是可以。像观世音菩萨衪三十二应化身,众生该用什么身得度者,衪就化什么身来跟众生说法,其它菩萨一样的。

(5)愿无碍用:八地菩萨是以愿波罗蜜为主,十波罗蜜相对十地菩萨,就是祂们要修的,当然此中亦有共修诸波罗蜜多。初地要修布施波罗蜜,二地菩萨修持戒波罗蜜,三地菩萨修忍辱波罗蜜,四地菩萨修精进波罗蜜,五地修禅定波罗蜜,六地用般若智度到彼岸,七地用方便,八地就是愿,九地是力、十地是产生智慧。八地以上的菩萨,愿无碍用,讲发起愿时都无碍,祂有什么愿求都能成就,如何来成佛?成佛后国土如何,有什么愿可以于此地中发起无碍

(6)境界无碍用:因为所有的世间禅定跟六波罗蜜都圆满具足了,现在要进入圆满十波罗蜜多,所以什么境界都能缘起无碍,虽然没有佛那么大的境界,但是,祂们是有一点的。

(7)智无碍用:十地菩萨也具有无量智,一切智(声闻智)、道相智(菩萨智)、一切相智或者一切种智(佛智);道相智等于是菩萨所用之法,声闻、辟支佛所得一切智,是解脱智慧。当然,佛也有道相智、一切智,更有一切种智,也就是萨般若智,这里讲八地以上的菩萨,祂也有智无碍用,始能自在无碍度众生。

(8)神通无碍用:到八地以上的菩萨,祂应具足六通,十方国土来去自如,所以说是神通无碍用。

(9)神力无碍用:这个神力不是说力量有多大的神力,这个神力是以般若智慧、空观,所得到的无为法的力量,一切法最好的、最有力的是无为法,你不用一法,能够降伏一切外道,就是慈悲、无为的最高境界。你要了解,看来神力好像力量很大,能够降伏邪魔外道,但这个力量,不是比力气,就是用空无的心,无为法的来降伏外道。

(10)力无碍用:当然如果以十地菩萨的波罗蜜来讲,这个力排在第九,智排在第十个,这力无碍用。举十种神力无碍用如下,即:

(a)以不可说世界置于一尘中而无碍。

(b)于一微尘中显现一切法界、佛剎而无碍。

(c)于一毛孔容受一切大海水,能周旋往返十方世界,而不触扰众生。

(d)于不可说世界内自身中示现一切神通而无碍。

(e)以一毛系不可数金刚围山持行十方,而不令众生恐怖。

(f)以不可说劫作一劫,一劫作不可说劫,显现成坏差别,而不令众生恐怖。

(g)于一切世界显示水火风灾等种种变坏,而不烦扰众生。

(h)一切世界三灾坏时,悉能护持一切众生资生之具,而不令损缺。

(i)以一手持不可思议世界掷于不可说世界之外,而不令众生惊怖。

(j)说一切剎同于虚空,令诸众生悉得悟解。

此乃出自新华严经卷五十六离世间品,《华严经》有分新旧翻译版本,所以才有六十华严、八十华严的分别,这是从新《华严经》里面摘录出来的,盖十回向中,第八如相回向位之菩萨如是成就十无碍用乃至百无碍用,于事及智无所拘碍。菩萨是专利益众生的,因为他发菩提心就是要成就佛道,如来是大慈大悲的,菩萨祂也学习大慈大悲,先发菩提心,再发愿度一切众生的心,开始学习无量智慧,然后一边度众生,一边自修自利,这样一直上来。祂也学习到十种无碍用,乃到百种无碍用、千种无碍用。

菩萨具足一切道相智,就是一切菩萨所用的法,因为如来衪是求无上正等正觉的,不用一法,无少法可得,是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萨一边要求无上正等正觉、一边又要利益众生,两边要取得平衡,心要非常有智慧,才能够在度众跟取一法之间能够自在无碍。

 

最后世亲菩萨释「所行无碍」云:即是生在世间不为世法所碍功德,谓虽生世间行于世间所行之处不为利等世间八法所染污故。八法者谓利、衰、毁、誉、称、讥、苦、乐。无性菩萨云:于诸所化有情利益安乐事中,无有高下能为拘碍名所行无碍。亲光菩萨释云:显示世尊降伏魔怨殊胜功德,谓所行者即色等境此所行境,扰乱心故、障碍善故,说名魔怨。又谓佛世尊心善安定极悦意境,亦不能乱,所有功德极善成满,一切恶境不能为碍,以能摧伏一切境界,一切所行不能拘碍,是故说名所行无碍。诸论总有三释,一者八风、二者高下、三者魔境,皆不能碍。 

世亲菩萨解释,世间法里面包括一切人事物,如果自修,就像声闻、辟支佛,祂们是无所谓。但是,菩萨是要跟一切众生搅和在一起,要利益一切众生,在利益众生间不为世间世法所碍,所以说虽生世间,行于世间,所行之处,不为利等世间八法所染污故。你在世间法里面,在利益众生之间,所作所为不为八法所动,八法者谓利、衰、毁、誉、称、讥、苦、乐。

我们说八风吹不动,最有名的是苏东坡跟佛印禅师两人之间的对话,两个是好朋友,苏东坡认为他自己修得很好,就写了一道偈语:「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静坐紫金莲。」紫色的金莲,只有佛如来才能坐的,他认为他修得很不错,他写此偈后就请他的仆人送给对岸的佛印禅师,佛印禅师就在他的偈语上面批了四字:「放屁!放屁!」,再请他的仆人拿回去。

苏东坡一看到火气就上来了,就很生气,就过长江来找这个佛印禅师理论,佛印禅师一看到他来就哈哈大笑,他说:你不是八风吹不动么,怎么一个屁字就打过江来了?此公案代表讲的很简单,没有境界来考的话,每个人都认为修得不错!不错吗?一方面是对境界搞不清楚,二方面没有事情来障碍你,你就认为我是修得很好,我心平气和。世间法理面难免有八法,菩萨对这些法来时都要自在,能够不为所动,叫做所行无碍。这还比较粗浅的解脱,如果佛这样所行无碍的话,那跟菩萨、跟比较低阶菩萨,若修的都一样的话,那就不叫做最清净觉。佛的所行无碍,上面所讲的这些十种都是大神通

无性菩萨云:于诸所化有情利益安乐事中,因为菩萨就是要化有情,无有高下能为拘碍,名所行无碍,菩萨在利益一切有情之间,大大小小事情都没有罣碍,就是没有罣碍。亲光菩萨姐释云:显示世尊降伏魔怨殊胜功德,那还是只限于在成佛那一剎那,在降伏魔怨的殊胜功德,其实以《解深密经》的境界来讲,如来最清净觉住无量无边的虚空界,然后利益一切众生的所行无碍,不管变化,不管应化身、法身,都是产生无量的神通变化,衪怎么行都是没有罣碍,都可以达到目的。所谓的所行者,即是色等境,此所行境,扰乱心故、障碍善故,说名魔怨。这还是说我们比较恰当、说小菩萨比较恰当,都在色声香味触等等的这些境界里面在修。佛衪也可以在这色声香味触境界里面去行,衪所行都是具变化、神通、幻化,跟我们去调伏内心的繁乱或者什么的,是不一样的。

我们看这些古圣大德的解释经文,我们要知道他们讲的境界是什么,不是说好不好,不是说错,就是他们解释的各个层次不一样。以佛的境界来讲,用这些法来解释,实在是比较麤浅一点,这都是低阶菩萨祂们在修的,祂们的所有无碍功德,说名魔怨。又所谓佛世尊心善安定极悦意境,亦不能乱,佛能能够安定在涅盘禅定之间,不为一切所魔所乱,因所有功德极善成满,意是成就圆满,所以一切恶境界不能为碍,不好的这些魔怨不能来障碍衪,以能摧伏一切境界,一切所行不能拘碍,是故说名所行无碍。

诸论总有三种解释,所行无碍在于八风能够远离、不着,二者高下,对于种种高低不同的意境都能够所行无碍,三者魔境也能够自在无碍的化解,不受到干扰,皆不能得碍。「所行无碍」是佛陀衪的第七个功德相。

 

「其所安立不可思议。」

此句经文明第八别德:这里讲的不可思议是在讲境况,不是在讲数字,有不可思、不可量、无有边,就是不能用心来想,不能用嘴巴来讨论衪所安立的境界。所谓安立的境界是什么?我们要明白衪的第八个别德。

现明安立、非安立相,《成唯识述记》云:「有差别名言者,名安立;无差别、离名言者,非安立也。安立者,施设义。」所以安立者可言如来安立无量乘,不可思议法门。乘者指法门之意,即随顺众生本缘之根性欲望,以种种方便道,建立无量之法门。非安立指非安排建立之意,以语言、名相等施设差别,称为安立;对此,诸法真如平等,无有差别,非施设之法,称为非安立。非安立虽主要意味「依诠显旨」之人法二空真如,此即「假名非安立」。《成唯识论述记》云:「假名非安立谛,谓二空理依假空门说为真性,由彼真性内证智境,不可言说,名二空如,但假设故。」所以安立即施设差别之义,亦即用语言、名相来区别种种事物。反之,则为非安立。非安立乃超越相对之差别,不以语言、名相表示。

安立是安于何法境,非安立是无相住。安立是有一个法显现在哪个境界上、位阶上,非安立是无相住,等于我们的空体,空有不二,安立在讲有相,非安立在讲无相。佛,衪所安立的法境,是不可用我们的心来想,不可用我们的嘴巴来讨论。这一段我们要了解衪的第八个功德别相。不可思议a-cintya,又作不思议、难思议,指不可思虑言说之境界。菩萨、辟支佛、声闻、阿罗汉,甚至于更低阶的四果这些圣人,都没有办法来心想佛所安立的境界是怎么样,也没大办法讨论,因为不知其境界要怎么讨论。我们凡夫更不必讲了,连这些圣人境界都不知道。像文殊师利菩萨常常感叹说佛的智慧无量无边,祂要看都看不尽,搞不清楚,连文殊师利都没有办法能够完全了解佛的不可思议境界是怎么样,其它的这些小菩萨就更不必讲了。

如来所安立处是如来以下诸圣不可思议,如来跟如来是可以互相思议的,成为十地如来的佛,当然知道智慧无量,衪的知见遍十方虚空一切境、一切国土、一切佛土、一切众生界,当然衪什么事情都知道。菩萨以下要来度量如来安立在什么境界,那根本都不可思议、不可解的。所以安立主要系用以形容诸佛菩萨觉悟之境地,与度众生中所显现智慧、神通力之奥妙,因为讲到何境界,是有相、有为法,有为法,菩萨没有什么平白无事或佛平白无事会显现什么境界,一定是要利益众生,要度众生才会显现什么境界、安立在什么境界。祂们觉悟的境界、度众生所显现的那种智慧,跟祂现神通变化的奥妙能力,不是菩萨以下的人可以来讲的。

现在来说明安立、非安立相,《成唯识述记》云:「有差别名言者,名安立,安立一个法在现象界里面,它就是有差别相、有名称、有名相、有语言、文字等等的,这就是叫安立;无差别、离名言者,离名相、离语言、离文字的话,叫非安立相。无形无相、不用语言、文字的,那是非安立,衪要现一切相去利益众生,智慧要显现出来、要现神通变化,当然要安立在什么境界,这是它的安立相。

安立者,施设义。有安立在哪个境界,就是有设施。所以安立者可言如来安立无量乘,如果以如来的境界,衪不是只有安立在不动之间、非安立以外,还有安立在无量乘,不是只有菩萨乘、声闻乘、缘觉乘,世间禅里面不是乘的乘,或者我们善根具足的天道等等的。佛,衪是可以随时依众生不同可度的境界,衪现不同的相,衪是安立于无量乘。用不可思议法门,安立在无量乘,不可思议就是用不可思议的法门,来解释其所安位不可思议的意思。

乘者指法门之意,你要乘这个法度到哪里?像转轮圣王转正法,转正法就是用戒律、善行,来指导众生不要犯错,这也是一个乘,只是他乘这个法到比较低阶的欲界天道,甚至于人道,下一世再出生做人,转轮圣王出现时,都是在人寿八万四千岁左右,道德水准都很好,祂都以戒律来教化祂的子民。如果用小乘法或者是大乘法、菩萨法,或者是天乘,讲天道、天乘、人乘,天乘包括色界四禅天,无色界四空处定这些都是属于天乘,衪会住无量乘,起智慧无量,会依不同的境界、不同的法门来利益众生、来救度他们。

即能随顺众生本缘之根性欲望,佛陀依众生根机欲望加以利益。如果你常想诸天,你的福德就是这样,想生欲界天,佛衪就会示现教化你修善行、孝顺父母、恭敬师长,这么来教导众生等,说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等等的这些法,此因都可以升天。如果你欲成就自我解脱,就教你小乘解脱法。佛陀是这样以种种方便道,建立无量之法门。我们如果讲到佛的转正法,衪当然可以转正法,但讲说是佛转法轮,那就是讲解脱轮,当然佛是要转解脱轮,解脱轮又有小解脱跟大解脱之别,小解脱就是小乘的阿罗汉,大解脱就是菩萨道行者要成如来地的法轮,各个法门都是不同,就变成无量乘。

非安立,指非安排建立之意,以语言、名相等施设差别,称为安立,非安立就没有什么相了,非安排建立之意;对此,诸法真如平等,对你我等是安立、非安立,对佛、对如来来讲是有法跟没有法,其实都是平等、平等,我们才有分别心,说空就是空、说有就是有,菩萨是空有都看成一样,佛衪更根本究竟圆满,衪能够了解诸法真如平等,平等、无有差别,非施设之法,称为非安立。诸法真如平等就讲空的,空的一面,没有安立名相,没有安立一切大乘、小乘法。

非安立虽主要意味「依诠显旨」,用解释、用语言文字、用什么名相来显现它的意旨,知人法二空真如,也就是我、法二空真如,非安立之无相,此即「假名非安立」,如果勉强讲非安立,是无形无相的不能讲的,你不得不用一个语言文字来说明它时,说这个人空真如、法空真如是什么样子,这种勉强去依诠显旨时,就是假名非安立,你说它假名是有相,非安立是显现它的空理,空真如的一面,安了个假名跟非立两个凑在一起,非安立本来是不能说的,你要用语言文字来说明,安了一个假名非安立,佛法就是这个样子,你修证到究竟解脱时,他是不执着一法、守空寂,但,又不能够不利益众生,他在利益众生之间或者要显示出非安立或者空相怎么来解释时,总是要讲,不讲人家怎么懂!这种是所谓假名非安立相

成唯识论述记》云:假名非安立谛,谓二空理依假空门说为真性。假名没有安立的这种真正的道理在,二空理依假空门说为真性,此二空之理义如何?空、假、中是天台宗所讲的三谛,空真如,假名相,空跟假之间你不执着,就是住于中道,像这样二空理依假、依空门来讲是变异性。由彼真性内证智境,由空跟假之间,没有假,你怎么能够悟到空!有对立的一个现象,你才知道空是什么样。譬如你心中如果没有念,你就不知道空是怎么样,空,就什么都没有,如果于空之间现起相,你能够知道那个相,空跟有是一体存在的,知道空原来是这一边,有原来是那一边,两边都不执着,就显现出真如性本来的样子,这是中道实相观。说到真性内证智境,是说如果没有什么相、没有什么法,你得不到什么智慧,在修行过程之间,也是有因缘起一切法,你才能够激发出你的智慧行怎么解脱,或者自性应缘之间是什么道理,空也是智慧,有相之中的消息也是智能,你要从里面去证一切法的缘起道理。

不可言说,名二空如,但假设故。但是,证得真性内证智境以后不去执着,不能言说,名二空如,就是假空跟空空,假门跟空门这二空如,为什么假会变成空?因为你不能执着它,用假来设施说有这个法,你又不能执着它,所以它还是空,要这样去理解、去修证,这样去产生解脱智慧,是为但假设。

所以安立即施设差别之义,差别相、有为相、因缘法等等,就是安立,亦即用语言、名相来区别种种事物者谓安立。反之,则为非安立。如果不用语言文字,去诠释一切法的话,就是无所安立的非安立,非安立乃超越相对之差别,不以语言、名相表示。为了要解释这句名词,先把安立、非安立这两个名相搞清楚。

 

据唯识二十论述记卷上,举出安立之四义,即:()安置,系于已存在之事理上,建立其存在之依据,又称为建立、成立。()施设,系广以道理施设教法之理趣。()开演,系对于未经阐说之事理加以新说,或将已有之旧说加以广说者。()可建,系对言亡虑绝之法性境界,以教理相称,可通解此境界之语言表达者。同书并举出,陈那论师将一切之「能立」、「能破」总称为安立;即谓能立自宗大乘唯识之说,能破他宗执着有境之论,故谓之安立。

据《唯识二十论述记》卷上,举出安立之四义,即:

(1)安置,系于已存在之事理上,建立其存在之依据,又称为建立、成立。

(2)施设,有时候讲设施,系广以道理施行、假设一切教导众生解脱的种种法门,趣向解脱的法门这种理趣,教法,就是我们大藏经里面所有的经教都是教法,释迦牟尼佛讲出来的法,大、小乘,显密二教的法都是教法。

(3)开演,系对于未经阐说之事理加以新说,如果,有一件事、有点名相或什么,还没有加以阐述说明的,再借机会用语言文字嘴巴来加以说明,是加以新说;或将已有之旧说加以广说者,广说是增加很多的数据,让已经有说过的再开演一下。一部经,前面的名相跟后面的名相,其实因为时空不同,它所显现的意义可能不同;像《金刚经》里面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在前面就提了,后面又出现,你再增加前面没有谈到的内涵,什么叫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等正觉要怎么修?分几个阶段?刚开始解释什么叫无上正等正觉,后来又讲无上正等正觉要分五分菩提阶段来修。为什么不这样修不成?你没有具足好的因缘,当然修不到五阶段的菩提,不具足因缘是什么?为什么四种事情,不能得到菩提,扩大再解释,进一步的将已有的旧说加以广说,这叫做开演,没有说的再找机会说,已经说的再增加内容再说。

(4)可建,系对言亡虑绝之法性境界,以教理相称,可通解此境界之语言表达者。如果,不能够用语言、思考来表现的法性境界的话,你现在勉强用教理来相称,可通解的这些道理,这些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同书并举出,陈那论师将一切之「能立」、「能破」总称为安立,只要有一个法建立了,就有一个法可以破解它,这种可安立、可破解的就是安立法。不能够建立或者被破解的,当然是无相法,就是非安立。

禅宗修法也是一样,尽量不用语言文字去说,如果方便的举一个例,然后,马上自己破解掉,免得别人来破解你。一切有为相都有破绽,你能够住在一相无相之间就没有破绽。学有为法,不大灵光就是这样,八万四千法门都是有为相,有这个好,就有那个坏,哪个时候该用、该废,自己要清楚,这样才能够证入无上正等正觉,所以陈那论师说能立、能破的都叫安立。

立者即谓能立自宗大乘唯识之说,以大乘来讲,它的唯识论立了宗,能破他宗执着有境之论,唯识也是讲有两个法,空、有不二的现象,唯是遮偏有,识是遮偏空,这样勉强可以去破他宗非议的执着有境这一部份,这些主要是能够立、能够破,此等法都是安立,故谓之安立。至于安立不可思议的境界是什么?真的我们也不搞懂,衪到底怎么不可思议法,这里没有列出来。但,你可以想象,衪度一切众生、化一切众生相,没有不可能办到的这些法,只要衪起念、出手都可以够让众生得利、得度,所以说这种是衪所安立的是不可思议的境界。

 
     世亲菩萨释云:即是安立正法功德,由契经等正法无量不可思议,非诸愚夫所能解故。解云:教法对佛名所安立,非愚所解名不可思议。梁摄论云:十二部教安立竟乃至婴儿等亦能通达。无性菩萨释云:谓契经等十二分教名所安立,安立彼彼自相共相故,如是安立非诸愚夫觉所行故出世间故不可思议。解云:十二分教对佛名所安立,即此教法安立自相共相故名为安立。亲光菩萨两释,初同世亲菩萨,第二复次大同无性。

世亲菩萨释云:即是安立正法功德,正法,真正的正法都是以戒律为主的,要讲到佛,衪一定讲转法轮,正法是转轮圣王在用的,佛、如来就是转法轮,转法轮是转解脱法轮、转解脱知见的法轮,两个法轮有什么不一样?解脱法轮是得小乘果,解脱知见法轮用智慧得解脱的,是大乘菩萨得智慧来解脱。世亲菩萨他讲安立正法功德,由契经等正法无量不可思议,所有世尊所讲的这些经典等等都是正法轮,是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非诸愚夫所能解故,不是我们凡夫所能了解的,你不能了解,你要证解,你要进入那个修行境界里面去体悟,得证解

世亲菩萨解云:教法对佛名所安立,有所言说文字相都是教法,教法是对佛衪的名称来安立的,非愚所解名不可思议,不是我们这些愚痴、不究竟的人所能够了解的,叫做不可思议。《梁摄论》云:十二部教(经),《大藏经》有十二种题材,叫十二部教。安立,为什么叫安立?因为它有文字、有形相解释境界,才叫安立。竟乃至婴儿等亦能通达,婴儿是指什么?不是指小孩子,这里的婴儿行就是指小乘者,菩萨是什么行?菩萨就是病行,修小乘法的婴儿行,菩萨行是病行。小乘的修行者他能够了解的,三藏十二部经,大、小乘,如果真正进入那种境界,应该都会了解,如果你没有修到那个境界,光看它的文章、经典,不见得你能够了解,没有修进去的话,要了解经典义理很难的

无性菩萨解释说,契经等十二分教名所安立,十二分教也好、十二部教也好,都在讲三藏十二部经,这些名相、经文叫做安立,安立彼彼自相共相故,彼此之间都有相关、有关连,不管是自相或者共相,以小乘来讲,他的自相是怎么相,但是,不管什么相,其自相不离于大乘的法,以后还要转入大乘,大乘是有其自相,但也不离于小乘的法,所以说两者是共相,因为菩萨都是由小乘来的,不会平白的由凡夫跳到大乘菩萨,绝没有这回事情。凡夫进到天神境界,天神境界修入小乘境界,小乘境界产生大菩萨的知见,这是一系列过程都是有关系的,自己所修就是自相,修行的所有道路上就是共相,不能置外于别人,也不能置外于修行道路上。如是安立非诸愚夫觉所行故,出世间故,不可思议,凡夫不能够感觉,因为出世间法不是凡夫所能够了解的,所以,不可思议。无性菩萨解说,十二分教对佛名所安立,即此教法安立自相、共相,故名为安立。

亲光菩萨两种解释,初同世亲菩萨,第一个是跟世亲菩萨一样的说法,世亲菩萨是讲安立正法功德,因为正法无量不可思议。第二复次大略同于无性菩萨所解,第二个跟无性菩萨所说明的又没有两样,所谓契经等十二分教名所安立,安立彼彼自相、共相故,如是安立非诸愚夫觉所行故、出世间故,是为不可思议。如来的「其所安立不可思议」,依我所能够解释佛所现的境界,不是只有讲经说法,讲经说法也有经律论,这里面还没有列到波罗蜜多、陀罗尼门,其实讲起来还有很多如来法没有列出来的,衪所说的契经当然是不可思议,当然,你到那个境界就能够了解,问题是在衪示现一切法时,示现一切法是利益众生,不是只有讲经说法这些始能利益众生,衪安立在哪个境界、哪个法门上?哪件事衪会示现发光遍一切世界,哪件事衪会示现什么什么,这些高层次的,不是我们可以知道的,在低层次的众生,如在化城、六道众生,去度众生,我们也不知道,这些偏向于衪在利益众生所显现的一切法之间是不可思议。(待续)

(2007.05.30.讲于法尔)


[ 解深密经》选读 ] [ 经典选读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