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  试解《解深密经》的奥秘(1-21)
          (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一、序品()

如来总功德相说明()

「到无障处。」

显第五别德:到无障处,如来智、力圆满,最清净觉,无有障能成碍者。凡圣普通有二障(二碍),叙述如下:

(2)烦恼障与解脱障。烦恼障含盖所述烦恼、所知,乃障无漏慧之生起。解脱障又作不染无知定障、定障、俱解脱障。解脱者,灭尽定之异名,因障圣者入灭尽定之法,故称解脱障,其体为不染污无知之一种。

第二个功德相是无二障,无烦恼障跟解脱障,烦恼障,你已经懂清楚了;那解脱法为什么会变成一种障碍?声闻乘、缘觉乘的解脱知见得了以后,执取放不下,就变成一种障碍。修空观得到的人,如果不把心胸再放开,再去接纳一切法的话,就起不了神通变化。后面如来的妙觉位,被你的等觉执着,把它搞坏了,听《金刚经》或者其它大乘经典,无非就是在告诉你这些境界,这中间就是要体会解脱以后就要放下,不要执着。我感觉就是体会愈多,愈能放得下,还最后得到就是智慧,在体会过程间十几、二十几年不算多,这中间身的变化、心的变化、自性的了解,之后你把它放开,才有办法了解大乘经典在讲什么。

如果你中间稍微有点好消息就卡在那里,你看五阴魔相中,其眼睛可以看、耳朵可以听等等魔相的这些人,都还没有跨入学佛的门坎,外道就有这个能力、天道就有这个能力,见性可以远看、耳朵可以听鬼神声,或其它众生的心声、声音都可以,外道或者民间这些没有正规修行的,很多都有这些能力,但到最后都被送到精神病医院,因为他讲的人家不相信,说他讲的不是真的,都是假的,他也有这些体会,不是全部境界都是假的,也有些是真的,但真的他当真就完了,就不能超越就,我在回答人家的修行境界到哪里哪里,若不能超越,就会卡死在那里。

像我们那位叫「聪明」师兄的,前几天拿了一张精神病院的诊断书说「精神分裂症」,我告诉他:「这个不是病,你不要胡思乱想,就没有这个问题,你要观一切法空,你感觉有,是有那回事情,但是,不要当真,要用《金刚经》所言:观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心眼开的人,你一讲,他就懂了,昨天他又来了,比较正常点,前几天还留了一大把的胡子,他说这样鬼神看到才会怕,我说:「有这回事情吗?」每位菩萨脸都是干干净净的。第二次再来他就把胡子剃掉了,表示他心已经不怕鬼神了,如果心还在怕,感觉还有鬼神跟他一起在搅和,就会愈来愈害怕,就会想去防卫,就会听人家讲要去装些有的、没的,让鬼神看了会怕。你心如果没有恐怖心,遇什么境都没有问题,修行中会出问题就是心有病,一有心病,才会显现在怕这个、怕那个上。我昨天告诉他:「你这次去受戒,不要乱讲话,要闭嘴,你现在修到紧要关头,都要闭嘴,不然想到什么就要讲什么,人家就会说你真的不正常,所以尽量不要讲话。」

若已得身心解脱是好的,但是,若解脱也变成一种执着,这也是一种障碍。所谓的烦恼障含盖所述的烦恼、所知障,这乃会障无漏慧之生起,无烦恼之圆满功德相智慧起不来,都会被烦恼障、所知障所障碍。

所谓解脱障又作不染无知定障。无知,就是没有完全了解佛法是要干什么,这种所得到的定,会变成一种障碍,这是小乘的解脱,或者叫作定障。不染无知定障,看此名词那么长,就在说明它的状况。不染,就是心清净,烦恼法起不来;无知,全无知或只知一半不知全部,就叫无知;不懂般若智,不修六度、不修菩提智慧,这里讲的是有修菩提智慧,但修得不够,他伏心菩提有了、明心菩提有了、出到菩提有了,但是,懂了一半,只正得小乘解脱,后面的如来菩提怎么去证得?祂不知道,因没有大乘佛法智慧,叫做无知定障或者简称定障。

俱解脱障何义?在解脱里面、在阿罗汉境界,我们讲《金刚经》时,有讲到九个层次不同的解脱境界,就是无为法也有六种不同或者九种不同的分别境界,俱解脱就是最后证到阿罗汉的境界,慧解脱也有,定解脱也俱足,叫俱解脱。仔细说明:(1)就观而言,慧解脱人修性念处,俱解脱人修共念处。(2)以行言,慧解脱人修行正道断惑,俱解脱人则正助兼修。(3)依法而言,慧解脱人不习事禅,直缘真理,俱解脱人兼修事禅(事禅则分为有漏根本四禅、无漏禅、灭尽定等三种,其中,无漏禅又有观、练、熏、修等四种,慧解脱人实际上亦修观禅)。(4)以神变而言,慧解脱人有十四种神变,俱解脱人有十八种神变。(5)就三明八解脱而言,慧解脱人虽有一明、二明,然不具三明,其八解脱亦不全具,俱解脱人则三明八解脱皆具。三明者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八解脱者即八背舍、八胜处证得究竟境界之意。

八解脱之内容有:(1)内有色想观诸色解脱,(2)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3)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4)超诸色想灭有对想不思惟种种想入无边空空无边处具足住解脱,(5)超一切空无边处入无边识识无边处具足住解脱,(6)超一切识无边处入无所有无所有处具足住解脱,(7)超一切无所有处入非想非非想处具足住解脱, (8)超一切非想非非想处入想受灭身作证具足住解脱。初二者各分为二,第三分为四,合谓八胜处。此中前二者依初禅与第二禅,治显色之贪,第三依第四禅修净观,皆以无贪为性。第四至第七依次以四无色之定善为性,第八依有顶地(非想非非想地),以灭有所缘心为性。

解脱者,灭尽定之异名,就是灭掉你的觉受,忧喜苦乐心没有,灭掉你胡思乱想的心;有的是讲想受灭尽,胡思乱想的心没有、感情领纳的觉受没有,仅止于绝对一境性中。所言想受灭尽定者,就是感情的作用、忧喜苦乐没有,就进入一个「舍」受,「舍」就是平等法、等觉观。想,妄想没有,当然妄想早就没有了,因缘来时,依他起性的感召因缘,之时他也不去想,可以感召,但是,不起第二念想;譬如一个人来,我看到是人,但,我不说这个是人,我看到一个样子,我如果起了人这分别心,就有人名,再第三念、…,无数念什么?这个人的名字就出来了,这就是动了凡心,就是有想,证到想受灭尽定的人,看是看了,不会再动念,知道这是物,不会再起分别名色想。

起分别想,接下来就是,是男人、是女人?认识吗?不认识吗?这就是想。想,也没有了,受也没有了。当然,想阴魔相那种胡思乱想的心,你想就会成就,你心想什么,它就会产生什么功能。以前,有一个和尚打坐,修世间禅法修得很用功,玩这心玩看看,起了一念,就用心甩到墙壁上,虽然,这个墙壁是用水泥造的,这么简单用心一甩出去,墙壁就破了个大洞,这例子也是想。你要求得心解脱,就不能想,不要去胡思乱想地动念,感情不能动以外,念头也不能动。话说大迦叶尊者就是入这种想受灭尽定中,住于鸡足山那里,五亿多年以后,当弥勒菩萨下生成佛,要把释迦牟尼佛衣钵传给弥勒佛。解脱,就是要到这种境界,才能讲真正的解脱。

因障圣者入灭尽定之法,故称解脱障,如果,刚讲的那种境界,你还有想或者觉受忧喜苦乐不灭,就会障碍你进入受想灭尽定,就叫做解脱障。反过来讲,一得解脱心智者,你执着解脱不放,会变成一种结缚、变成一种理障跟事障中的理障。理障是执着空,事障就执着有。被事障之所障碍那是没话讲,每个凡夫开始修就是这样子,但被理障来障碍你,那是执着偏空,那是解脱的人,所具有的理障。

这些名词不同,境界是一样的,刚刚讲解脱障的另一个,你执着解脱、执着空,变成一种障碍。其体为不染污无知之一种体至清净没有烦恼,就不去染一切法,杂染法、清净法都不染。但是,因为他智慧不全,紧守空寂。我们讲五分法身,修行都要朝这五分法身去修证。一者戒法身,戒德清净时,得到一分法身,有戒,你没有犯戒的话,不管是冤亲债主或者毘那夜迦或者天魔来,你都可以把自心安住,没有恐怖心,这就是真实之定;由戒法身来得定法身圆满,定法身慢慢得到以后,你将得到慧法身,戒定慧三学,大小二乘都当要修学的。大乘修这三学以外,还要加上六波罗蜜、十波罗蜜,这里讲做得到三学、三法身清净,就有解脱法身相。

刚刚讲的解脱障,就是得有解脱的法身,但是没有智慧,尚须进一步修行,最后也能证到解脱知见法身。有圆满智慧了,又解脱也有智慧,用智慧来得到解脱,这里不是用戒定这种少慧、空来得到解脱。解脱知见法身,是指用你所知道的知见、用你所学到的般若智慧,来得到解脱知见法身,念头一转或者你能够观,当然有神通好观,这比较容易懂。何谓解脱知见法身?一般知见是指依自己之思虑分别而立之见解。此种知见与智慧有别,智慧乃般若之无分别智,为离思虑分别之心识。所以解脱知见法身,是指依解脱般若知见所证得的法身。凡夫、外道人知见不好,但知见前有佛法名相,即是谓解脱义,如作佛知见、知见波罗蜜时,则与凡夫、外道人知见不同,与般若智慧却同义。

为什么讲有解脱,没有解脱知见?因为他不学智慧,只有菩萨学般若智慧。我刚刚告诉你一个观念,讲修行之间,要记得放下放下,有什么能力都要记得放下,你如果跟我这么学的话,你很少会去执着你所有的能力,不执着能力,不是说你就是没有,你还是有;当你要用时,你还是有,因缘来时,依他起性,你还是会感知一切事情、一切法,此时能不用一法去处理最圆满,你要学最清净觉、要学如来法,能依释迦牟尼佛所教学习,不用一法才可以得到自性清净。这种解脱知见、般若智慧,在《金刚经》、《般若经》,甚至于《解深密经》,或者其它的大乘种种论说都在讲这个道理。此灭受想尽定,其体为不染污,即不被污染,没有杂染、没有汚染法、但是能无住的一种定。

 

(3)理障与事障。理障,谓邪见等之理惑障正知见者,相当于所知障。事障谓贪瞋痴等之事惑相续生死而障涅盘者,相当于烦恼障。

先谈理障与事障。理也可以说是空证解脱,事障是事相、神变,如果修行到观空自证者或者解脱智慧得到的话,他还执着这种解脱境界,会变成一种障碍。佛法是在讲求实相观,实相观是说在事相之中能够无执,可以证得解脱知见或解脱智慧知见。解脱跟解脱知见不同点就是在这边,都是在处有为相,但是能够用智慧来自然破解此烦恼相,这两个知见都圆满了,不变成一种障碍了,就是谓解脱知见。小乘行者被理障所障碍,凡夫被事障所障碍,事障就是所知障、烦恼障两个,都会障碍到初基不能成就的修行者。

而所谓理障,即谓邪见等之理,惑障正知见者,相当于所知障。事障,一者就是真正的习气,贪瞋痴等三毒之事惑相续于一切境中,所以障碍涅盘。而有修证解脱还没有究竟的人,他会偏执空理,变成一种理障,此邪见来自于不究竟的知见,不懂得真正的法解脱道理,就会变成一种偏执知见。譬如外道邪师他们都以不同的现象来说明解脱,故说有六外道邪师(或称六师外道),不管哪一种都不究竟圆满,变成我们所说的邪见、不究竟说。

如果以神通来讲,一个行者能够证到宿命通,前后八万劫范围内众生的因果报应祂能够观照到,但是,之外的众生因果报应祂就观照不到,祂都会以自己看到的为主,说之外就没有了,然后就加以阐述,结果变成一种狭隘邪见。我们没有神通,不会去犯到这个毛病,但有神通不究竟者就会成为外道邪说。有的人接触谁、跟谁学,他的知见就变成你的知见,接触外道人学当然会变成一种邪见。如果再讲空有理念、无常观、断灭相、空观、…,讲什么片面的道理,如果还偏执的话,也是一种邪见。法,是缘起法,如果你不懂佛法真正是缘起法,自己在修行过程之间,常常都因是外有就说有,但是,这有,是随他知见而现有,等等的这些外道理论,都是障碍解脱的知见。如果是贪瞋痴不断,在事障惑障来讲,根本还没有开始修行,这是对所知障、烦恼障之间不能够究竟的说明。

 

(4)内障与外障。内障即三毒,为令众生内心生起烦恼之障。外障,即七难,为外界所加之障碍。

内障就是心的毛病,你内在不清净,就有种种的妄想习气形成修道之障碍,此称为内障,会障碍你修行路。所谓内障就是贪瞋痴三毒,这是概括六根本烦恼─贪、瞋、痴、慢、疑、邪见,有六个烦恼法变成内心障碍涅盘法,此三毒能够令众生内心生起烦恼之障。外障,即七难或八难,都是发生在外面的事情,加诸在你身体,外众所加出来的障碍。一般讲到外难,跟自己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但是,会造成你自己的烦恼,如果讲七难,七灾难,有八灾难,也有二十难,譬如七难,即指:(1)日月失度难,(2)星宿失度难,(3)灾火难,(4)雨水变异难,(5)恶风难,(6)亢阳难,(7)恶贼难。

日月失度难,好像日蚀、月蚀,失去了准度了,现在科学发达了,日蚀、月蚀之间,知道什么原因,地球、月球跟太阳这三者关系,在某段时间就会连成一条线,就会产生日蚀或月蚀,这种不寻常宇宙现象,难免都会造成灾难或者什么,这个是我们不能控制的,从能量上来讲诸星互相吸引,月、日失度难也会造成一种灾难;日月运行失时,失去了时间性,本来我们三星固定,恒星就是恒星、行星就是行星,固定者固定,在走者运行,如果失去原有作用的话,就运行失时,这种出现在红日出、黑日出,或者是日月无光等等的,刚刚讲的日蚀、月蚀。

昨天美国发表信息说,距离我们这里有五千多亿光年外,有一个新星球爆炸发生,地球的缘生,就是开始无中生有的爆炸,这个爆炸以后的团聚,它会慢慢冷却,慢慢聚集生物,慢慢发展可以居住人的,听说它的亮度比太阳还要大五千多倍;像后羿射日,以前日有十几颗,后羿把它射下来,刚开始的宇宙,除了毘卢遮那佛能够了解这些,还有各个如来可以了解,我们根本很难想象,世界生成之间是什么现象。

第二个是星宿失度难,这二十八个星宿,上面的星球,如果运转发生问题的话,我们也会接受到这个障碍,一般人在日月失度或者星宿失度难时,譬如容易发生自然的灾难现象,这些,当然一般人都会发生这些灾难,发生横死,不该死而死,当然,佛菩萨、风灾顶天神等不会受到这种灾难。二十八星宿,常常出现金星、彗星等等的会变现,彗星是扫帚星,见此是不好一种现象,当然对地球来讲,居住的人类会产生一些灾难,这是有关于天上的。

我们人间的灾难有火难,大火烧哪个地方,老百姓会被伤害;雨水,下得很多,变成一种水灾,成第四个水灾难;第五个恶风难,大风吹起来,伤害很多人。台湾很少有飓风,最近也发生了。地球演化现象,这种不正常的恶风难就会发生,福德不够的人,会死在这些外来的灾难上,国土、山河、树木一瞬之间会被毁灭掉;亢阳难,就是太阳很大,五谷不生,导致饿死的人很多;最后又碰到贼难,有强盗,发生被抢或者被杀死。

经典讲这些灾难有很多,你说哪部经、哪个咒可以解除这些灾难。在这里讲的就是外障,内障习气毛病不着,外障有障碍来时,你不会冤枉死掉,佛菩萨当然不受这些障碍所障碍,而四禅天之所谓风灾顶天神也可避免这些劫末之难。

刚刚讲的二十八星宿,这些其实不仅是中国的东西,婆罗门教、基督教也有讲这些,北斗七星,总共有七个天神住扎在那边,这也属于二十八星宿里面的一种现象。修无为法,当然不会很在意这些,你要算命,要算得准,离不开这些,你要去懂这些,因为每一个星宿掌握我们的福寿,是幸运或者灾难,都是由他们来掌控,你如果能够超越心里面的障碍,修得贪瞋痴断尽,你当然对天上这些日月星辰、二十八星宿,祂们管不到你,祂害不到你;一般人都会依照流年碰到这些星宿,好坏好坏流年在一直轮流转。

修行上的障碍,比较大的是修行境界,变成一种所知障,能不要执着一切,要能度过去;烦恼障是内心不清净,内心不清净所产生的烦恼,这个要去断除贪、瞋、痴或者五盖心─贪、瞋、痴、慢、疑等等才能够超越

 

世亲菩萨释云,此德即是修一切障对治功德,谓一切时常修觉慧对治一切障故。无性菩萨释云,此德即已串习一切烦恼及所知障对治圣道一切种智定自在性(此释功德),已到永离一切习气所依趣处(此释到无障处,所依趣处即是涅盘)。亲光菩萨释云,此德显示世尊永断所治殊胜功德,即谓已证得解脱一切烦恼所知二障智及已永断一切障碍。如上诸论释为修断二障智,断一切障能到涅盘无障之处。

世亲菩萨释云,此功德相即是修一切障对治功德,修断除烦恼后的功德;所知障,修断除所知障的功德,或者理障、事障,内障、外障等等的,修行除去修自己内心的习气毛病以外,还待功德成就,就没有外障碍来障难行者,外障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这句话怎么讲呢?谓一切时常修觉慧,就是菩提智慧,来对治一切障故。

无性菩萨释云,此德即已串习一切治道,对于你已经犯了的一切烦恼、心病跟所知障的毛病,都能对治。所以,因你对治它来证得佛道,是谓证道,证得一切种智定自在性。你要去找出证得圣性,此圣性叫一切种智定自在性,这是无性菩萨所解释的功德相。这样做的话,就已到永离一切习气所依趣处,就是在六道在轮回中,能趣向涅盘,不再于六道中再轮回,此即释到无障处,所依趣处即是涅盘。

亲光菩萨释云,此德显示世尊永断所治习气后诸殊胜功德,能够永远的断除一切习气,对治种种障碍的后成就非常殊胜微妙的功德,离一切障难,也就是证得解脱一切烦恼、所知二障智的智慧,及已永断一切障碍。

上面举出三位菩萨解释这句「无障碍处」,也就是说修断二障智,修行来断除烦恼障跟所知障,产生断烦恼跟断所知的智慧功德相,这样就可以做到断除一切障、离一诶难,能够进到涅盘没有障碍处。故说明此义「无障碍处」,是为如来第四个别德。


  「不可转法。」

不可转,也可以讲不会退转,你修到佛的境界,是永远永远不会退转的如来境界。一般行者于法是可以转上或转下,证至如来境界时,上已无可转法,更不可能有退转法,故无转下之法。你于修行路上,永远都是进进退退的,有的永远都是在退转,直修到「位不退转」时才能位不退转,这是在十住的第七,七住位时得位不退转。

我们修行圣位就有六十四位阶,修到第十四位阶时,你才能得「位不退转」;位不退转,但,行会退转,菩萨行或自己行为会退转,已发菩提心者,行菩萨道行为做不到,有时候就会有行退转。要菩萨行不退转者,就是要有真开悟的人、或初地菩萨始能得「行不退转」,初地菩萨是永远不会退转自己的菩萨行的。

十信位行者,于大乘菩萨法中不被列入菩萨位阶,这是修阿罗汉、辟支佛的位阶,修到第十信位是辟支佛果、第九位阶是阿罗汉果,这边满十信位以前的都不能算是菩萨,因为他是修自己。地前菩萨有三十四位阶,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这些菩萨未证至登地菩萨、开悟菩萨时,他们于行是会退转的。你要是开悟的话,就于菩萨行不退转。而没有真正开悟的话,此人今生还会退转菩萨行。这一世如果碰到善因缘,走得快一点,下一世碰到恶因缘,可能又就沦坠了,这样进进退退,永远都是在轮转。

修到菩萨行不退转,这还不够,要修到八地菩萨的「心不退转」位,心不退转最少要证到八地菩萨、不动地菩萨。阿罗汉、辟支佛是第九信位、十信位,祂们有能力自我解脱,用智慧得解脱知见,但未发菩提心,无所谓退不退转。菩萨发菩提心后,誓度一切众生,这时就有位、行、心等退不退转的问题。心是最重要的,因为心在控制行为,心不定,行为就会退转了,心定了,心不退转了,其它的菩萨「位」跟「行」也都不退转。

退转是由好的转向坏的来讲,如果在下阶的菩萨位,当然要转成高阶的菩萨位,或者是修小乘的法转成大乘的法,这才是转上法。这样转来转去的,到如来境界时,就没有什么可以转的了,不会转到别的位阶去,因为衪已经最究竟觉了、最妙觉了、最清净觉了,是称为有不可转法。

 

不可转法是辨如来第六别德:不可转法是谓如来以最清净觉,得至果圆满转,入究竟位转依。如来成就三大阿僧祇劫之难行,金刚喻定现前时,于无间道断一切粗重,永除惑障,于解脱道证得菩提、涅盘,为成就佛果圆满之转依,是谓不可转法。

不可转法只有如来可得,因如来以最清净觉圆满功德相,得至果圆满转,衪转到最高位故无可能再转。未成佛前这边都是在转上、转下,刚刚讲的十住位,以前已修过十信转十住位,入十住位转十行位,入十行位转十回向位,再转四加行位,再转地上十地菩萨位,再上去转如来十地,总共有六十四位阶可转,都是往上转,转到最后面如来十地,是果地佛,果地佛就是十号具足,圆满修行的境界,十号具足如来是为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这十号都圆满的话,就是得最清净觉,所以衪果圆满转。

入究竟位转依者,转是转底下的、不清净的,然后去依往上的果位转依,你看到转依,这个专有名词,你可以这么去想,由下位阶转到高位阶,有不清净把它舍掉,依赖这个清净心,清净有三不等,到最清净觉,那是最高的,才能入究竟位转依。如来成就三大阿僧祇劫之难行能行的菩萨道行,一般我们讲,如果没有方便法得到的话,我们要这么极力地修持,修到三大阿僧祇劫时间,才能得究竟佛果位。

阿僧祇劫是一个不可数的数字,等于1x1053劫数,这在印度的数量学上面,我们已经介绍过了;第一个阿僧祇劫修持,你才能够真开悟;开悟后再修一大阿僧祇劫,证到八地菩萨;八地菩萨再花一大阿僧祇劫,才有办法成就十号具足的如来果位,是故成佛要花三大阿僧祇劫。菩萨行是难行,但是,用他的智慧累劫修,你不修就没有办法成就。菩萨因于时已无分别,所以三大阿僧祇劫,与一劫时间没有两样,故不觉时间的久远,这是我们要懂得。

三阿僧祇劫证得时如来位时,心智圆满了,就能够证到金刚喻定现前时。金刚是坚固不坏的定,是清净无暇的定。此定好像金刚,金刚譬喻是锐利、无垢、透明,可以催毁一切的烦恼、外境,自己心地得到寂灭,这时金刚喻定才现前,那是佛才有的金刚喻定,就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见,但无一切烦恼,虚空界诸法都不能够让衪起烦恼。

这功德相如何成,是如来于修菩萨道过程中,于无间道修持中,已能断一切粗重习气。为什么叫无间道?是指开始修持来断除所应断除之烦恼,而不为烦恼所障碍之修行,由此可无间隔地进入解脱道。尤其于最后身时,来于一生中从初修行、至成佛果位,亦能无间系成道,一气呵成。此是我们在讲烦恼法修除时,讲到九品、八十一品,这中间都有一个关卡、一个关卡,譬如你先断瞋心、再断贪心、再断愚痴心、破无明等,对于我们的是阶段性这么去修,而如来衪们证到如来智慧时,修断除一切不好的习气,不必间断修,一下子就可以克服,衪是真正的修无间道,不间断的克服一切的粗重习气。

所以如来能永除惑障,于解脱道证得菩提。要怎么证?观一切境界「无所有、不可得」,这么一直往上推,就可以得到涅盘心。我们说修佛法,就是这么简单,舍掉内心的习气毛病,克服身体所起的变化,心里所起的念头跟克服对外因缘之间的牵扯,能够感召悬劫,这么定住的话,你就真正住在涅盘境界。证得涅盘为成就佛果圆满之转依,这种圆满的佛果,叫做不可转法,不必再转到哪里去,这里是最高的,就像你爬山一样,爬到最高点,你除了下山以外,你还要爬到哪里去?你没有地方可去,是为不可转。如果你在下位阶的菩萨位阶或者小乘位阶也好,你要转成高位阶或者声闻乘的回小向大,转成心量加大,起大慈大悲的心,那是有可转的,而如来永住,是谓不可转法。

 

金刚喻定者梵语 vajropamā-samādhi,系指如金刚一般坚利之定,又作金刚三昧、金刚灭定、金刚心、顶三昧。喻金刚不坏之定,此乃三乘学人之末后心,亦即小乘声闻或大乘菩萨于修行即将完成之阶段,欲断除最后烦恼所起之定;生起此定可断除极微细之烦恼而各得其极果,于声闻之最高悟境可达阿罗汉果,于菩萨则可得佛果。

vajropamā是金刚喻,samādhi是定,而vajropamāvajraupam2之连结,vajra是金刚,upam2是譬喻之义,vajropamā-samādhi系指如金刚一般坚利、透明无暇之定,又作金刚三昧、金刚灭定、金刚心、顶三昧,是最高的,称顶三昧。喻金刚不坏之定,此乃三乘学人之末后心,最后的心,亦即小乘声闻或大乘菩萨于修行即将完成之阶段,欲断除最后烦恼所起之定;生起此定可断除极微细之烦恼而各得其极果,就是无上正等正觉的如来果,于声闻之最高悟境可达阿罗汉果,于菩萨则可得佛果,而佛所得金刚喻定是最高的定。

 

又修道所断之惑,于九地各有九品,故能治之无间道亦各有九品。其中,断除有顶地第九品惑之最后无间道(ānantarya-mārga),称为金刚喻定。一般称断烦恼之阶位为无间道,无间道者,谓此能断所应断障为是,而由此证得真理之阶位称为解脱道,遂以起金刚喻定相当于无间道,由此得阿罗汉果或佛果亦相当于解脱道,故能起金刚喻定之无间道,亦称为金刚无间道。

修道所断之惑,于九地各有九品,三界九地,每一界地都有它的烦恼障,五趣杂居地是凡夫地,当然烦恼无量、也最多,第二地离生喜乐地,离欲界生死,产生喜乐,第三地定生喜乐地,第四地离苦妙乐地这第三禅天,先除身体惑,再来是心惑,四禅天的舍念清净地,再来四空处定,空无边、识无边、无所有、非想非非想,这三界九地,每一地都有他的烦恼法,这些烦恼都要修内心来断除掉,叫做修惑断这些烦恼。九地各有九品,九九八十一,九品里面上、中、下三品,从粗的习气先断,再断微细、极微细的习气,以烦恼来讲,上品烦恼是很重,下品烦恼比较轻,如果是不好的就讲粗重,再来是断微细习气,微微细习气。

故能治之无间道亦各有九品。其中,断除有顶地第九品惑之最后无间道(ānantarya-mārga道路),不间断的菩提心、道路,称为金刚喻定。ānantarya-mārgaanantarya连结而成,意无间,mārga是道。一般称断烦恼之阶位为无间道,无间道者,谓此能断所应断障就是无间道,而由此证得真理之阶位称为解脱道,这样讲起来无间道有无量无边的烦恼要断,对佛来讲不可转法,一生一次全部断光,对我们来讲粗的习气断了,微细的习气还没有断,还摆在那里,一个一个摆的,等到全部走完,该断的全部都断了,才算真正解脱。

无间道可以说是种种烦恼所累积的,无间道与解脱道这两个名词是对立的。遂以起金刚喻定相当于无间道,由此得阿罗汉果或佛果亦相当于解脱道,你如果没有无量的烦恼,金刚喻定不成为金刚喻定,你从有粗的习气毛病要断,慢慢起了金刚喻定,就可以一个一个克服,三界九地就可以慢慢的往上去克服,这烦恼是无间的,你金刚喻定现起,也可以一个一个克服掉,得到解脱道也是无间的。故能起金刚喻定之无间道,亦称为金刚无间道。如果只有指断粗的习气,那不能叫做全部,金刚喻定不能叫无间道。(待续)

(2007.04.25.讲于法尔)


[ 解深密经》选读 ] [ 经典选读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