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  试解《解深密经》的奥秘(1-20)
          (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一、序品()

如来总功德相说明()

「到无障处。」

显第五别德:到无障处,如来智、力圆满,最清净觉,无有障能成碍者。凡圣普通有二障(二碍),叙述如下:

到无障处,如来智、力圆满,最清净觉,是显如来的第五个别德,要到无障处,依靠智慧、依靠力量,如果你有智慧,没有力量,走不到;如果你有力量,没有智慧,不圆满,这样就像一般人所讲的有勇无谋。因为如来得到最清净觉,具无量的神通力,衪当然能够走到哪里,都没有一个障碍可以加被于衪,不管是度化众生或者诸魔他们的行为,都没有办法障碍到衪,因为如来得最清净觉,才有这种能力,这种功德相,走到哪里都没有障碍。

我们初修行的人,障碍在内心,内心,离不开习气毛病、烦恼,再来受外来障碍,是这些外来众生,本跟你没有关系,你看了因五根不净,变成你内心的烦恼了。你要是内在不烦恼了,要走出去时,总是会碰到一些不甘寂寞,还有害心的外道、邪道等等这些人,这些人虽没有相关,他也要来障碍你。自修容易,你要跨出去度众就难,虽说都是在修行,但修行的方向各有不同,我们是要直趋解脱道,证得脱离三界轮回;有些外道也在修行,但是,他们的知见不够,没有办法接触到佛经,他们学的都是心的真如能力,他们还是贡高我慢心不去,那种比较工夫行不行的斗争心不去,随时都会来障碍你。

修行到一个境界,如果没有得到最清净觉,有为法的智慧、力量都不够,因为力的圆满,是最清净觉所产生的无为相是最圆满的;你练了些有为功法都是有破绽的,虽然是这样讲,修有为法不好,但是,有些人根基不足是没办法的,他们还是会执着有为相,会走入偏向有为的诸法上。

如来是得最清净觉,无为法最高无上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智、力都是从最清净觉中出,无有障能成碍者,是说就是没有一个障碍,能成为一个阻碍,来阻碍释迦牟尼佛化度众生的力量。佛如来,是具最大慈大悲的成道者,在《金刚经》里面讲发菩提心,意思就是要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法,此菩提法就是如来法,你发这个菩提心后,也就是要度尽一切众生,成道者如如来是最具大慈大悲者。如果你不具足度尽一切众生的心,没有真发菩提心,当然没有把无上正等正觉之法摆在最高原则去做,你能够证得等觉、妙觉,跟你度众生这两个项目,一个是目标、一个是手段,手段也是目标,目标也是手段,发心就是你的目标,你要度尽众生也是一个手段,用来完成目标的。

因为你要成佛如来,若没有度众生,没有这个愿力,你不会发起大慈大悲的心去度尽一切众生。你要度众生,不是只有靠自己的定力、解脱力,这还不行,你还要有能力去维护众生,你要去解救他,这样你就会碰到障碍,就要有高超智慧力来化解。如来有如来的智力、神通,面对一切度众之境界,达到完全度众之目的;功夫愈高的,当然面对的这些障碍也是最大。譬如释迦牟尼佛要成佛时,这些天魔就下来障碍衪,这魔天的男男女女,不是只有一、两个,全部都下来障碍衪。如果你了解释迦牟尼佛的慈悲,要知道祂是以什么法门来克服这些魔障?你一定想是用什么不得了的一个大法来驱魔,那你就错了,不是的,衪是以无为法、慈悲法、寂静不动法来降魔。

因为佛陀是最慈悲的,所以,不能用一法去修理众生、甚至于害人修行的天魔,对这些魔天、魔众,衪都舍不得利用一法来伤害到他们,因此衪就住在无为、慈悲三昧中,是这样降伏这些魔天、魔众的。你要了解如来衪所证得的,当然是最清净觉,能以至真如无为法面对诸魔。

我们没有这种功夫,但是,我们要有这种知见,我们要向佛学习,就是要学无为法,无为法是最高无上的法。我前几天讲的,每一个佛如来都是平等、平等的,但是,如来,再下来的佛、菩萨、声闻、缘觉等等的这些三不等的圣人,祂们的心地没有个「最」字,是有清净觉,但是,没有能按个「最」字。如来的总德相是「最清净觉」,这个「最」加在清净觉前面,是比较级中的最高级的。最高的法是最不用力量的法,无有少法可得、无有少法可用,这就是无上正等正觉,也是所谓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能够修到这样的话,没有一个逆障能够成为阻碍。

凡圣普通有二障,也可说是二碍,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个是烦恼障、一个是所知障,这两个在唯识里面是很重要的名词,一种障碍你自性不能够清净,下面就把一般圣众及凡夫才有的障碍提出来讲,这两个障碍,又有内外、空有的分别,就变成四种下面的解说,叙述如下:

 

(1)烦恼障与所知障。系瑜伽行派与法相宗对贪、瞋、痴等诸惑,就其能障碍成就佛果之作用所作之分类。烦恼障由我执(人我见)而生,以贪瞋痴等一切诸惑,发业润生,烦扰有情之身心,使在三界五趣之生死中,而障涅盘之果,故称烦恼障。所知障由法执(法我见)而生,以贪瞋痴等诸惑为愚痴迷闇,其用能障菩提妙智,使不能了知诸法之事相及实性,故称所知障,又作智障。

(1)烦恼障与所知障:什么叫烦恼障、所知障?就是修真正的瑜伽行派的或者是中国的法相宗,法相宗偏向于唯识方面或者有为法的,《解深密经》这里讲的虽然是心有为,但是,它是究竟的有为法,如何解说?是同于有相无住的无为法。不要一听到无为,就是不用一法,在《解深密经》解释无为时,就是有法之间,不为一切法所黏着,这样就是中道、实相观的圆满无为,不是说一切都不用。像《金刚经论》里面所讲的有为,是「无为常为」,无为是我们没有烦恼障、所知障时,你自性真如它会应缘,我们要的是自性能够应缘,不是妄习应缘。自性应缘之间处无为境,不能用你的妄想习气相应,你的自性自己应缘才能做出很多不可思议的能力出来。

如果说您能心感或者能见性看,两种功能都具足,当然是最完美的,有的人是能看,但,心感应不到现象。当然,心是遍十方虚空,不受限制的,能感一切境。而眼睛就是能看,是有距离缘的限制,除非你已成佛,成佛它这个自性,就能够遍入虚空界的境界,当然见性能不受限制。菩萨能见度还是受限制的,声闻、缘觉更是大受限制,凡夫更是受大大的限制,给你五百公尺距离,可能您就看不清楚了,或者离二、三十公尺前面的字是什么,您就看不清楚了。这个妄习能够障碍自性,它要如何做到清净?贪、瞋、痴,我们说三毒是能生无量无边的烦恼,这样能障碍我们成佛的作用,把它分成烦恼障、所知障两类。

烦恼障由我执,即是人我见而生,如果,你五根不净,我执深重,碰到外面的人事物,你就会产生烦恼障,我执一发,依在贪瞋痴三毒上,产生一切心里毛病,诸惑发业而润泽生命发源。如果,你心里没有毛病,业障来了,你不会产生烦恼障,本来这个是障碍,不管是人、非人来时,你心里面没有习气、毛病的话,它来对着你发作没有错,但是,你可以自在去面对那个境。一般凡夫没有办法说清净心性,碰到外在人事物对着你来时,我执心很重,会产一切的业力,滋润它发作,这个业发作以后,润生烦扰有情之身心,身体的气不通,身体生病,当然烦恼、心不定是被人所影响,被外境的人事物所影响,这时当然心更乱,心来执着你的身体病痛,病痛也是一种烦恼。

我们要怎么做才好呢?对于肉体、身体,可以去看病,病当然要看,运动当然要运动,气功当然要学。但是不要太执着,这个业力该要好时,迷迷糊糊哪一天就好了,真说不定!你太执着病痛,就是我执太重,你人见、我见心太强,一起床就是身体这里不对、那边不对,然后就很懊恼。这是现实问题,当然是现实问题,看病要去看、运动要运动,什么法都要去试试它,但是不要很烦恼;我们身心是造成我们烦恼最根本源,如果是说你的心自在,身体有点微恙或者有点病痛,当然是要去处理,处理之间要能自在,不要太执着。小毛病你不去理它,反而自己不知不觉就好了。

我记得以前去龙潭那边按摩脚底,结果师傅按了太大力了,脚底肿了一大块突起,一大块觉得这样不是很好,就用磁能宝调理、热水泡泡、天天按摩突起处,就是一直想把它消除掉,搞了一个多礼拜,突起不消就是不消,老是突出来在脚底心。当时心一想,不好就算了,不去再去理它。结果过一个多礼拜以后,就不知不觉间消失不见了。某些病痛异样,您愈执着它,愈想办法要去弄掉它,愈弄它就愈不好。若调理后不好,放下反而却转好了,每种病都有它的道理在,一定要有个时程。现在您给它弄得出来个突起,它要消一定要有一定的时间,你在一定的时间内,光着急要治好它,反而不会好转。你说在刚开始不去理它不是就好了,这样也不好,总是要试试种种方法,真不行时,放弃,以后自然就好了。哪个时候好的,我也不知道,也没有确切地去记得,反正后来就消掉了。

你们对身体比较不注重,什么叫不注重?就是小病、异样不会去发觉,这个身体稍微有不正常,我就要去注意,不是不理它、不去注意它,而是要在最短时间内把它克服,所以会想尽方法,什么方法都是自己想的。我教你们的那些方法,都是我的身有问题,自己想出来的克服法,我很少看书,可能看的就是经络书籍,你懂得经络的话,把气搞通了就没病了。

有天您身体不舒服,你还要人家来讲、来提醒您,你大概是感冒了,您说也没有流鼻涕等等的,怎么会是感冒?修行人的感冒跟一般人是不一样,哪天身体微恙、不正常就是感冒了。我三十几年来都是这样子的,感冒要吃什么药?随便吃、随便就好转,奇怪吧!感冒灵一吃也就好,外面买的感冒糖浆一吃下去,也就好了。反正你不吃药就不会好,一吃什么药就好,可能是身体等着吃药的样子吧!

因为身体很敏感的人,不是只有本身自己的问题,是你跟众生之间的问题。我常讲菩萨有病行,如果你没有病行的话,你不是真菩萨。为什么要修病行?因为你的心跟大家的心都一体,身跟大家的身都一样,那他的病不是你的病吗?身体敏感的人会感觉身病的,他的烦恼不也是你的烦恼吗?讲到这里,菩萨为什么不是单修自己就好?因为,你有这个肉体,这个肉体是光菩萨自己的身体,你身体一定是跟人家互相分担病痛,所谓互相分担,当然是自己无病,但来分担别人的病痛,他有病你就有病,他有烦恼你就有烦恼。你一有感召病痛,就要去处理,你的烦恼跟病,你处理好他就好了。这样,你有这种能力,你已经是菩萨了。

很多人不知道他自己是菩萨身,一走出去碰到什么障碍就是要生病,其实讲起来这就是菩萨身。菩萨身有时,你就要有菩萨智慧,怎么来化解此病?最简单的动一动,让身体血气通,血气一通就化解了;如果有人为的作法要障碍你,你也是要让血气通顺,保持血气顺,无聊的他也就没有你的办法了。不必用有为法,不必念什么咒、用什么法,你只要保持血气通顺就好了。问题是要怎么保持你身体的血气通顺?最简单的就是动你的手与脚,我常常五肢五处地晃动,这此处是血气通顺之源头。

优婆毱多把动物尸体化成手、脚、颈环,说要供养魔,魔不查大生欢喜心,把此环挂上双手腕、双脚踝、颈部等此处,这五肢五处控制你身体整个经络,手三阴,从胸依沿手内侧走到手指的未端,另外手三阳脉从手外侧走到头部,再来是足三阳,从头部接到足三阳脉趾的末端,然后足三阴脉走入小腹、腹腔,如是共三次转。第一次转,手三阴接手三阳,手三阳接足三阳,足三阳接足三阴,一次一轮,三轮变成十二经络走完。

血气从胸经过手腕,脚这边经过脚踝,手当然是往上再往下,脚是先往下再往上,如此走完后,再来是走中脉、任脉、督脉,从后面督脉走上来刚好卡在颈部这里,这里颈部要不要注意,所以一定要动。你能动这五个地方,你血气通了,身体障碍就化解了。当然你这个丹田契机不能散掉,感冒时丹田就散掉了,一散掉,你所有气源都没有了,你再动等于是凡夫在动一样,没有什么感觉。丹田有契机的话,动这些主要地方,血气就会通顺了。如果感冒时丹田开始要断掉或者众生要抽掉你的气,快要没有时,可以用磁能环背带按在小腹这里,不到半个小时就保住丹田不会断散。如果丹田散掉的话,我看两三个星期都恢复不过来。

菩萨心跟这些圣人声闻、缘觉等,他们天天打坐练功的,哪个人没有气,有,他们是用气来维生的,菩萨以气维生以外,他的身又跟人家共有、分担,菩萨又是用智慧去修病行,也就是控制你的病能够好过来,众生的身心也就解决了,这不修而修,你不修不行,不用智慧不行,这些去哪里问?不必问,看你自己哪里不通,就用什么方法去化解。

我们了解一切烦恼都是身心引起的,身心引起最根本就是贪瞋痴三毒,所造的基本种种惑业。使在三界五趣之生死中,而障涅盘之果,故称烦恼障。烦恼障来自于贪瞋痴,由外来的因缘引发你内在的种种疑惑处,就产生烦恼障,让我们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中,天、阿修罗、人、畜牲、饿鬼、地狱六道之中一直轮转不能解脱出来的,没有办法住入涅盘。涅盘是心清净,不为一切业力所左右,叫做涅盘,也叫寂静。你要怎么修到涅盘境界?就是心没有罣碍、没有烦恼,贪瞋痴没有以外,障碍来时,你有能力化解自己内心的毛病不跟它相应,这样初步涅盘工夫就有了,心就保持空、没有执着就解脱烦恼障,这部份讲烦恼障。

至于所知障,不是我们一般所讲的,你懂了佛经、你学了什么法,当然这个所知不正也可以说会障碍你。让心不空的法,就是所知造成,有的人学很多法,学了就执着、放不开,有的人知见不正,看到这句话很好,就记住,永远都放不开,人家是要用才拿出来用,你不是这样,你偏偏就记得牢牢的。

前几天有一个网友写mail来说,他无意之中,《楞严经》里面的某句子就一直冒出来,就变成一种执着,当然到要成佛时,有一个功德相叫「无忘失法」,无忘失法,经历过的事情都记得住,如果没有执着时,你懂了愈多不去忘记,当然最好;如果你的恨心还没有灭,一个人讲了一句话得罪了你,你就记得 牢牢的,那就惨了,烦恼如金刚不坏,那不是更糟糕吗?

佛是最清净觉,快成佛如来时,衪有一个法是「无忘失法」,所经历过的事情跟过去发生的事情,跟未来要发生的事情,衪都能够知道,既然知道,而且没有烦恼,有此无忘失法就没有关系,你要证到初步的解脱,你这无忘失法有的话,才比较不会烦恼,不然给你知道愈多,你烦恼愈多,知道这个人过几天要怎么怎么样,你又放不开,那不是更糟糕,这些是凡夫程度的所知障。

我们一般讲的所知障,是偏向修行人修道的过程之间有什么境界,譬如色界天,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境界怎么样,你证得了,却放不下,会变成一种障碍,是为所知障。有觉有观,初禅境界,有个觉知的心,可以观你妄想心起灭起灭、习气起灭起灭,天天这样观照,忘记要舍掉它,那你就不会进步,就一直卡在初禅境界,修行不是要这样吗?是一直要观照这个心吗?你观照心地太多,就散乱了,知道吗!它似有若无,它生生灭灭,不理它,反而没事,你太观照它,反而变成一种所知障,障碍你自性清净。

初禅的境界,有觉无观,不去除的话,你进不到无觉无观最后的四禅境界,当然你有觉有观,超越的话,就能进入喜俱禅,从内心里面产生欢喜心。一遇欢喜心,你又很执着,这个心很好,天天没有烦恼、天天很欢喜,你这样执着的话,进不了三禅,是为所知障。有打坐修行之间的欢喜心,或者没有打坐,作法会也会产生欢喜心,你也要控制,或者根本没有做什么,也会感召而产生欢喜心,这个欢喜心从哪里来?不知道,修行人这时就要警觉,没有什么可以欢喜的,你要的是保持一个清净觉,从来就没有什么起浮起浮的心地,这才是你本来的清净空性。

有所执着,好坏都是不好的执着,不是说坏的执着就是不对,贪瞋痴要灭,对,所知障,大概偏向好的这种真如性的功用也要灭,不然就是法的执着,当然这里讲的是善法,是真如性所产生的功能,体会到这个法,有的人修密法修到最后执着,修观,观起来,放不下,修密法的人观照起来,舍不得放下去,因为你有这个能力,心眼有点打开,你很少会去执着你这个能力,不放下,怎么修空观、求空无的心?你不修大手印的话,怎么能得到涅盘?大手印,其实就在讲空,我们修显教,禅宗讲菩萨法里面,都是讲空三昧,你要修空三昧,你又执着有相,怎么修空三昧?永远都修学不到。

上面讲的烦恼障,是由我执,有我,所以烦恼无量;如果内心的烦恼,那应该归属在上面的烦恼障,内心的不清净,不清净由贪瞋痴引起的烦恼法,是你内心不清净,内心清净了,烦恼法没有了。所知障由法执而产生法我见,现在是由法执,是偏向于内心真如的一种功能。反过来讲,执着法我知见,就是执着一切的性相,一切的真如性所产生的,这样的话,如果由法我见所知障生起时,是以贪瞋痴等诸惑为愚痴迷闇。

前面讲的烦恼障也是贪瞋痴,后面这个善境界,为什么也是贪瞋痴而起?都是贪瞋痴。为什么呢?你执着初禅天的境界、二禅天的境界、三禅、四禅天、四空处定的境界,也是一种贪,执着就是贪,佛法的殊胜微妙,就是在让你不要贪,内心的习气毛病、世间的荣华富贵、美好饮食等等的都不要贪,这是没有错的。但是,修行过程之间的境界,贪气机也是一种贪,我们学佛法,学菩萨道都是气给人家,就是气不给人家,我们也给人家加持,让他有气感。但是,有一些邪道法,专门破人家的气,你怎么发觉,你只要打坐,如果觉得气愈来愈没有,不是感冒,就是你被偷气了,气被偷了。有一些邪道师父,集体用功,然后他去吸取徒弟们的真气。气,你自己练就有了,为什么要去吸人家的真气?你吸人家的真气就不会花光,也会花光,那何必吸人家的气,这是无常呀。

还有我们修行人心眼开的话,气机是很旺,这些非类众生,它看你有气,会来要你的气,看你有光,会来要你的光,你要不要给它?有的人就舍不得给,舍不得给,就是你身体不想生病,才舍不得给,因为给了,身体就会生病,这样你没有菩萨的病行,菩萨就是你要,我就给。释迦牟尼佛布施是用身体给,我们讲施舍身体最难,《金刚经》在讲,你如果能够把自己身体都舍掉,那你就不会舍不得名位、钱财、城堡、宫殿、珠宝、什么的,甚至于这些官位什么的,那就是看得开,自己的肉体能够看得开,那真的不得了,我把我的肉体都捐献出去,都布施给人家,你看释迦牟尼佛发愿布施衪的一千身给人家,所以衪比弥勒菩萨早一点成佛,早了三十几劫,等于五亿多年。你给的光是身外之物的气,你给他,过几天培养培养又起来了,这是得失无常,身体有好就有坏,有坏就有好,不要太舍不得了。

这里讲的所知障还是由贪瞋痴引起,大部份都偏向善境界的执着,这个离不开愚痴、根本的愚痴,当然在善境界里面瞋心比较少,断一瞋,应该可以到二禅的境界,可以到须陀洹的境界,有的经典讲断一瞋,许你证须陀洹果;小乘经典是讲要断身见、要没有戒禁取见、没有疑心病,这样是须陀洹果,有的经典世尊又讲,断一瞋,许你证须陀洹果,表示你瞋心破解的话,应该身见也没有了,疑心病也没有了,既然连身都破解掉了,那心怎么会起疑?不会,连身都不要了,怎么会起疑。

我那天讲,有同学没有正知见,自己身体生病是业力,讲到业力,这个医生看不好时,你不想业力,你就怀疑菩萨没有帮助你,不然就是我拜的这个菩萨不对,然后佛像就换,换来换去,这种疑心病,就是没有正知见。你没有想,我重病就是业力或者寿该尽,寿该尽你就要有信心,如果你天天拜观世音菩萨,一天念了几万遍,你看观世音菩萨衪不会在意吗?天天念念念,衪的应化加持身一定会感应,会来帮你。一般人没有正知见的话,没有对佛菩萨的功德力产生信心时,拜没多久,病没好,就赶快换别的拜,不然就去找外道或者算命仙什么的,都是这样子的,这个开头就没有正知见,而且这种人大概都是修有为法的,修无为法,有没有菩萨也没关系,身体病痛就忍,心烦,就把气打通,心就不烦了,这些都是愚痴病,没有智慧,不懂因果。

这里讲的不懂因果,最主要在于你修证到初禅天境界的话,你就会出生到初禅天的天上去,这不是因果吗!愚痴,是谓不明因果,不明因果,就是愚痴。你从愚痴病,产生疑心病,有病时,你懂因果的道理,你懂得是因为我寿命该尽,我的杀业太重,得重病要舍报,如果这样,你就求诸佛菩萨,以衪最清净觉的种种功德,有的说如来有六百五十种功德,再加上很多的功德,如果你真正的忆想衪,有信心的依附衪,没有什么法不能解决。

就像我们以人来讲就好了,不用讲佛菩萨。你对那个人有信心,你说不管你怎么样,我就是赖给你了,他也不得不好好的帮你。你一子找甲医生,一下子找乙医生,再找丙医生,反正有人找就好了。你不来,他也不会想到你,这是因果的问题,是牵涉到你自己的智慧,不要人靠不住,人靠不住,你要靠佛菩萨也可以,反正你就是天天诵经、念咒,跪在佛前拜佛,你看诸佛、菩萨,帮不帮你?

愚痴病,第一个要先反省自己,第二个就是找对目标,当然这跟修行也有关系,你有信心,就是修行好,当然对诸佛菩萨有信心,不会怕死;像韦陀菩萨,有一个修行人在山崖边打坐,结果一晃神就掉下去,刚好抓到山崖中间的一根树干,要上,上不去,要下,又下不去,结果他就怪起韦陀菩萨来,说韦陀菩萨不是曾发愿,只要有修行人在真修行,衪都会好好守护,怎么我在这里打坐,怎么会掉下去呢?心里就见怪了。结果,韦陀菩萨就出现了,问:「你掉在这边!」衪问他:「你要上来吗?」答:「要上来!」衪说:「要上来,就把手放开」他说:「手一放开,不就掉下去了吗?」。你对菩萨没有信心,如果你说衪是菩萨,衪叫你放开,你就放开,你放开,衪才有办法救您起来,是可以用神通力把你拉上来,虽然离了好远,不是直接用手去拉你,这是你不懂诸佛菩萨的能力。碰到障碍,没有办法,就迷失掉了,怪这个、怪那个。

以所知障来讲,你懂得愈多善境界,愈会执着,执着就犯了愚痴病,你执着哪里,就生到哪一天去;在修行路上,佛法的殊胜在告诉你「无有一少法可得」,这就是无上正等正觉,无为法的究竟就是这样子。如果你不了解这些,都以贪瞋痴来当做你基本的造业,那你没有办法摆除烦恼障或者所知障。

其用能障菩提妙智,是说所知障,是以贪瞋痴毛病当做基础,来迷惑你,让你愚痴,这样所知的作用会障碍到你的菩提妙智。什么叫做菩提?菩提是觉。怎么觉?觉悟一切法,系因缘法,是虚幻不实在,觉悟一切法,是因缘而起。因缘而起,你怎么摆脱?用般若智慧,观它「无所有,不可得」就摆脱了。为什么那么简单的道理,怎么搞不懂?就是因为你所知障障碍你,烦恼障障碍你,你才搞不懂,这简单的道理在这里听懂,等一下障碍来的话,你又迷糊掉。你会看障碍,你不会看菩提这一边,人就是这样子,所以才有三不等的修行者,同样在听课,有的人理解力快也做得到,有的人就是平时看起来脑筋很清楚,境界来的话,他不看菩提、不看般若智慧,他去看那个境界,然后就执境迷失掉,没有办法客观的看到事情发生的人事物,这样你就迷失掉了,迷失掉,就是有所知障、有烦恼障,来障碍你菩提智慧。

这两个到底要怎么划清?先控制你内在的烦恼障、所知障,比较清醒一点,要看佛经、要听人家讲、要思维,你自己懂,当然自己看佛经你就懂,如果,自己有看没有懂,你就要常常听人家讲课,人家讲一小时的演讲,等于你去看好几年的书,也都没有办法得到那种结晶。你看一个老师在台上,上一小时的课,他准备多少材料,除了他过去所受的硕士、博士的教育知识之外,他还要准备很多的材料,他融会贯通讲给你听;三十年前我也诵了很多的《金刚经》,什么叫般若智慧?不知道。般若智慧,就是你观一切法「无所有、不可得」这样就是菩提智慧、般若智慧。为什么做不到?因为你心不净,所以做不到。执着有为法的有见光、见外世界、见天神美妙、天界很好,你一见就执着,当然就没有般若智慧,就会卡死在那里,这是贪痴。在高层次天界的话,瞋心应该比较少一点,就是犯了贪跟痴,痴最根本,无明产生贪跟瞋,如果无明破了的话,你前面贪瞋就灭了。

贪痴使人不能了知诸法之事相及实性诸法的实性,无性,前面讲的三无性,遍地所执性是凡夫性,依他起性是圣人自性应缘的功能,圆成实性是佛衪已经是最清净觉所现的。你要求解脱的话,你就要观它都没有;你看遍地所执性,观它没有,你就没有烦恼;依他起性观它没有,你面临的因缘起不了作用,业力有报、没有果;依他起性后你若会迷失,会进入遍计所执,当然你就会受报。

为什么声闻、缘觉、菩萨祂们三个类别,面对一切因缘时,依他起性祂们知道,没有因缘起不了作用,因为他烦恼没有了、胡思乱想没有了,一定有因缘始应缘起法;譬如你说你今天为什么心烦烦的,我的脑筋也没有拿一个问题来烦我自己,今天起床心就不对劲,烦烦的,烦烦的就是有业缘来障碍你,你才会感觉烦恼,如果你自己连这个都没有办法感觉,那就是你还差太多了。问题是你自己感觉了以后,你有没有进入遍计所执性的烦恼障里面,如果没有,你说缘起缘灭,你没有执着、你没有法的执着,这样就可以解脱。虽然没有到佛的清净觉,也可以解脱。

圆成实性这个是佛性,不是我们人的层次,是如来衪的自性,可以观照十方虚空一切世界,衪的心可以体知十方虚空一切世界里面众生的因缘果报,这样懂得那么多、知道这么多,如果衪也很执着,不是很烦恼吗?圆成实性证得的佛,就没有什么烦恼,这种善境界,根本无明破的话,衪才有这个能力,有这个能力,衪也就是相对的看尽了虚空一切世界,容纳了一切世界的众生在心中,但衪都没有罣碍,他就是我,我就是他,不一不异,这种圆成实性也就是如来藏,只有如来才能讲的如来藏性。

这三性,虽然在讲各个不同自性,其实是一非异,凡夫就只有遍计所执性,后面两个不见了,小乘的圣人跟菩萨,还不究竟的,就是有中间这个依他起性,遍计所执没有,但是,圆成实性还没有做到,还要再修,不然累刼修成如来要做什么?菩萨就是菩萨,声闻、缘觉就是声闻、缘觉,跟如来是不一样的,所以还是要继续修,修到你什么都可以看到,无所不入,虚空多大,都可以进入时,世界多少你都可以观照到,那才是如来的境界。如来境界有这样能力,衪也没有执着,知了法后,就没有执着。

你要懂得这些现象,没有法的执着,才能容纳。事相,是一切因缘法,一切世间法的相;实性,圆成实性是最根本、最好的,不然就是依他起性,如来为什么入寂灭时,衪仅有圆成实性,没有依他起性?衪要也可以,衪大部份不要用到,衪以清净自性,化一个应化身出去利益众生,衪的自用身、受用身,化一个他受用身出去,衪不必有依他起性,就是有也仅止于了知其境。

你要看唯识,配合如来跟菩萨、声闻、觉缘等不同神通变化,来比较才能解释,如果你连这个都搞不清楚,那你去讲唯识、《解深密经》,愈说愈迷糊,不知道在讲什么。如果你用佛的神通力来讲这三性的差别,很自然的分别,就能清清楚楚了。如果如来圆成实性证得,衪要主动意念去度众生,衪可以用依他起性,你忆想衪,衪化一个应化身出去,不是衪来,是加持身来;有人在问,外缘来,有的说菩萨来、有的说如来佛,谁来?是真的、假的?佛、大菩萨不会现身的,保证不会现身,衪的应化身就够用了,为什么要现自性法身!

会自己现身出去的圣人,是三地菩萨或者五地菩萨,因为心还大不净,应化身化起还太少了,三地菩萨仅一个应化身,五地菩萨仅三个应化身,超过三个以上人想他,他就没办法,他化不起其它的,他还有依他起性的感觉,我自己来做利益众生事,第四个来还够用。要不然祂如果有识阴魔相的神通变化,祂就可以化。

你要了解,每个圣人的功夫到哪里,来加上解释这些名词,你才能够了解。实性,一切圆成实性、依他起性、遍计所执性,其实都是实性。遍计所执性是邪真如性,如果你懂了,但是我做不到,没关系,我还有这心地不清净,稍微执着可以,不要遍计所执,遍计所执性是一般没有修行的人,无所不到,叫遍计去执着、执着;后面两个是真正圣人的一种自性,但是,在解脱上来讲,三个自性都要观无性,你才能够证到无上正等正觉。

第一关让你先证解脱,第二关要证到如来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等正觉,有的人是做到了,但,这就做完了吗?还没有,只有到等觉,还没有到佛的妙觉,妙觉位,圆成实性证得的话,十方虚空一切世界,衪都可以看到,显现在衪的心中。譬如现在在整理《药师经》的咒,从这个地方往东十个恒河沙那么多的世界,有一叫做清净的世界,衪的佛叫药师瑠琉光如来,有的翻成是药师瑠琉光王如来。光,有佛发的光、有的是虚空之间发出来的光,很多光,衪发出来的光是紫色的光、蓝色光。一般声闻、菩萨能够懂三千大千世界以内(=3x109),这个一个恒河沙那么多的世界,外面的世界比这个还多,你看得到吗?看不到。

但是,声闻跟八地菩萨,只能看到这样范围而已,一佛剎土的数量,再过去他们就看不到了;佛,衪是妙觉者,妙是妙在这里,无所不能看到,众生的因果报应无所不知,不管有情、无情众生衪都可以知道,这样才能够进入妙觉位,不是这两个名词怎么解释,一切法平等就等觉了,没有痛苦、没有不痛苦的分别心就好了,没有好人、坏人之分,大家都是好朋友,这样就等觉了。等觉就好了吗?等觉还没有,还没有到最妙觉位。声闻乘祂有等觉的知见,菩萨还不究竟,还是有等觉的知见。佛圆成实性的功夫跟衪的神通力,你要懂得,才能去分辨这些名词差别相,为什么要用不同的名词?若内涵既然是相同,就用一个名词就好了,为什么要讲等觉跟妙觉?妙一定非常妙,怎么妙法?在产生神通上面、产生衪的能力上面,以及智慧上,讲这些能力,就是第一句话所讲的「最清净觉」之修证,你能够了解一切诸法都是事相实性,它是无有的,你不能了知的话,把它看成有,有事相、有实性,那就没有办法超越,故称所知障,又作智障。你所知道的或者你所学得的智慧变成一种障碍。

你看世间事情也是这样,你说学音乐很好,学音乐弹弹钢琴,弹得好、记得清清楚楚音符,几世都可以记得,有的人死了以后,下一世再来投胎,两、三岁就可以再弹琴,而且认音都认得很准,前世己经记进去了,记进去就变成一种障碍,其它的都容不下。佛法叫你放下、放下,你不放下就容不下其它,这就是所知障的毛病。(待续)

(2007.04.25.讲于法尔)


[ 解深密经》选读 ] [ 经典选读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