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  试解《解深密经》的奥秘(1-3)
       (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一、序品()

「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

就佛光之作用而论,佛之光明具有不可思议之作用,故称佛光或神光;佛光富于恩惠,故称慈光;同时佛光代表智慧之相貌,故有时称光明智相。此外,从佛之光明而受到利益者,称光益;由光明而带来之幸福,称光瑞;光明能普遍照耀全世界,广大如海,故称光明广海。 

佛之光明具有不可思议之作用,故称佛光、神光,在《佛地经》里面讲的,佛光普照一切众生、一切世界,但是,有些众生不受衪照,因为不是不照,照是照到了,但是,因为他心不净,起一些邪心、邪念,做些邪行,所以无有知觉。如果人能够让心清净,常提醒自己清净、无为,就能够收到佛光,你会感受到佛光安祥,让人没有烦恼。 

我们人大都是胡思乱想者多,就是没有邪心、邪念,也是心慌、意乱、情迷,这样就接受不到佛光。唯有心清净者,才能够受用佛光,佛光富于恩惠,故称慈光,有慈悲的光明照在我们身上;同时佛光代表智慧之相貌,故称光明智相,佛心清净,佛心就能发光,因佛心是完全清净,衪就能发光,光代表无量的智慧,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此外,从佛之光明而受到利益者,称光益,受到光明的利益;由光明而带来之幸福,称光瑞,我们常常讲佛光能够普遍照耀全世界,甚至于一切法界,至宇宙无量微尘所有世界,衪都能够照耀,广大如海,故称光明广海。光明广海,还不能够完全说明佛光的浩瀚,因为衪是遍一切的法界,十方一切佛剎土都能够照到,所以哪一个佛衪发什么光,十方一切国土的佛都知道,尤其在要发什么光、要讲什么经?十方一切如来都知道。 

当地的世界,这些菩萨看到光,但,不知道为什么会发光、光的来源在哪里?十方世界的如来就会告诉他们,哪个世界的如来在讲什么经,那这些菩萨要去听,要听,当然大菩萨乘如来的威德力或者自己的力量,都可以十方国土来来去去、自在无碍。世尊在讲经说法,不是只有我们娑婆世界的这些天神、人等等在听,十方一切佛剎土的菩萨都会来,这牵涉到发什么光、什么事情要进展。 

依发光处之不同,复分为二种。一种为发自全身之举身光;另一种为发自某一处之随一相光,如由白毫相(眉间)发出之光,称白毫光、毫光、眉间光;由毛孔发出之光,称毛孔光等。色光与心光,或常光与现起光,合称二种光明。 

佛光依发光处之不同,复分为二种。一种为发如来自全身之举身光,整个身体发出来的光;另一种为发自某一处之随一相光,如由白毫相(眉间)发出之光,称白毫光、毫光、眉间光,由每个毛孔发出之光,称毛孔光,当然还有从头顶、双眼、鼻端、脚底,身体各处都会发光。另外,色光与心光之分别,第一种色光是己身所发的光,心光是从心底里面所现出来的光,这个色光或称常光,常光是永远不灭的,跟身体一起随时都在发的。像我们看到的所有佛像,后面都有划了一个圆圈光芒,那就是常光所现。如果是心光,我刚讲的要从哪个地方发,用心意念让它发起。上一节我们也学到了,要懂得发光,就要去观火光,跟火融在一起,它的特性怎么样,去了解它,然后才能够自在无碍起心动念,发什么光就发什么光。常光、现起光,色光、心光这些合称二种光明,是每一尊佛衪所具有的。 

除上述外,魔光与佛光之分别,乃在于魔光导致人心浮动、恍惚,而佛光令人心镇静、清净、澄明,此二种光有时亦合称二种光明。佛可以发光,魔也会发光,因为人在识阴区宇的话,应该都会起神变,阿罗汉祂也会神变。魔跟佛所发的光有分别,魔光导致人心浮动、恍惚不定。 

一个人心不定,行为不能够像正常人一样,就是碰到了魔障了,魔的光导致他心慌意乱、胡思乱想;你接触到佛光,你一定会感觉心镇静、清净、澄明。澄明就是心地不胡思乱想,安祥法喜充满。你常常到道场,是要受诸佛菩萨给你加持,回家后好像就比较好一点,比较没有烦恼点,事情比较能看得开;如果,久不来这里心就乱了,有时候身体就不正常。 

佛、魔差别,在于魔就是在搅乱大众的心,佛是让大众得智慧,让心清净,安祥学解脱之道。这佛光跟魔光两种,有时亦合称二种光明。你要分清楚,如果在练功学什么,气很旺,光明有了,但,心不定,那是你学错了,要小心,佛光的加持是很柔和的、是适量的,让你觉得很舒服,不会觉得猛爆力很强,造成你晚上睡不着、兴奋、亢奋,大部份走障碍的人都是这样子。 

你说为什么睡不着?佛光也好或者魔光照射,魔气灌进来了,觉得气很旺,气旺又聚到头部,您又不会化解,就觉得睡不着觉,一个礼拜、两个礼拜睡不着觉,此人之心就慌乱、胡思乱想,行为举止都会不正常。如果你有善因缘接触到佛光,这种不正常现象慢慢就会化掉。你修行打坐,练气,来自于光,得光、佛光都是非常温和的,你要了解佛光、魔光这两个的差别。
 

「无量方所,妙饰间列」

现在要讲释迦牟尼佛之圆满报身佛所住的殊胜庄严宫殿,发这些光。这些光「无量方所,妙饰间列」在说明上面所讲的殊胜庄严的宫殿。本句经文这里在讲形跟色方面。
 

此显第二形色圆满,言方所者如绮井等,言玅饰者如花文等。「无量方所,玅饰间列」,此显形色圆满。方所者如绮井等,玅饰者如华文等。大宫殿玅饰间列无量方所,此释无量属于方所。或大宫殿无量玅饰方所间列,此释无量属于玅饰。 

形跟色,是指形状跟颜色圆满,我们看一般的《般若经》或者一般修行的经典,很少会看到释迦牟尼佛在衪的清净佛国土上在讲经说法,这里是我们第一部看得比较深的经典,在讲释迦牟尼佛的自受用土的宫殿,因为衪德行圆满,感召所发的光,遍无量方所,妙饰间列。 

这里讲说方所者如绮井,像非常漂亮、有装饰的井一样,各个方块都具足;玅饰,就是用非常玅妙的颜色花纹来装饰。「无量方所,玅饰间列」,就是显现形色圆满。大宫殿玅饰间列遍照无量方所,因为它所描述的方法不一样,这无量是可指属于方所的无量,如果讲大宫殿无量玅饰方所间列,这在解释无量是指属于玅妙,种种微妙殊胜的装饰品。
 

「无量」者六情不能量,故名无量,言无量者或数无量或处无量。此中数无量者,重释无量玅饰。「方所」者方角与处所,即占有空间一部分之场所。 

为什么叫无量?佛,衪不可能无量,衪什么都可以量、可以知,无量仅是对我们凡夫在讲的,「无量」者六情不能量,故名无量,六情是指六根,旧译经论多译六根为六情,以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皆具有情识,故称六情。人六根不能测,天神也没有那个能力,天神对于阿罗汉或者四果境界的这些圣人,祂们都不能测量,何况是佛陀的境界。 

我们常常在讲人不知道天的心;天神不懂阿罗汉的心;阿罗汉在想什么,天神不知道;菩萨在想什么,阿罗汉也不知道;如来在想什么、衪的境界什么,菩萨也不知道。下界之众生不能懂知上界人之心量,但上界者知悉下界者之心,这个道理我们要记住。 

以无量来讲的话,佛,当然没有什么无量,意即没有什么不能量的。无量之说是对佛陀底下圣人或者凡夫、众生所说,此等都是不能测量其真实的。佛衪所发的这些光、衪所现的这些善境界,都不是我们所能去测量的,所以说六情不能量,故名无量。言无量者或数无量,这个数量不可能去测量。上一次也讲过佛衪是无不可测量的,连恒河沙有几颗衪都知道,下雨时,雨滴到底有几滴、宇宙之间的微尘世界到底有多少,虽然是不能讲、讲也是讲不尽,但是,佛陀衪是知道,这是指数目无量但仅佛可知之。

「方所」者方角与处所,即占有空间一部分之场所。再来就处所无量、地方无量讲,一个是讲数量、一个是指空间;空间,在宇宙之间到底有多少世界?讲不完。此中数无量者,重释无量玅饰。微妙装饰品到底是多少?不可说、不可说,以凡夫心是无量的,这是在形容大宫殿,世尊所居住的幻化的净土。
 

「周圆无际,其量难测」

此显第三分量圆满。用周围圆圈来讲的话,等于每个方位都有360度都具足,然后所发出去的遍布哪里?没有边际。无际,就是没有边际,这个边际到底到哪里?这个量,也是没有办法去测,其量难测。周边圆满分行无际,所现其量难以测知,此显分量圆满。此处言难测者,可谓大宫殿其量周圆无际难测,或大宫殿其量无际周圆难测。以佛清净自性感召二土,指受用身所居之土,亦称报土、报地,此二土难测。据《佛地经论》卷一载,如:(1)净土与三界无分别,同在一处;(2)净土在净居天上;(3)净土在西方;(4)净土无边际,周遍法界。 

这句在显示第三功德相,如来的德行所感召的分量圆满。分量是指分位之量,分,指时分;位,指地位、方位,是说事物或生变化之时分与地位,为显假立法之词。如波为水之鼓动分位,故波为假立于水之分位者,离水则波无实法。 

周边圆满分行无际,所现其量难以测知,此显分量圆满。分开时间、空间来测量时,所有的周边角度跟到达的距离,都没有办法测量,这地方所讲的难测者,可谓大宫殿其量周圆无际难测,或大宫殿其量无际周圆难测。无际的周圆难测或者是周圆无际难测,文字倒过来,所描写的名相就不一样,这是大菩萨在讲经说法时,他考虑的无所不到、很周到,具细靡遗,什么都要讲清楚。释迦牟尼佛对众生讲经说法,有时候就是要说个无量劫也说不完,甘脆用比的比较快,简单讲几句,我们智慧也不够,也不能够接受,所以衪最后总结简单交待。 

以佛清净自性感召二土,上面所讲的这些大宫殿,它的殊胜微妙庄严都是佛德行所感召的。就像你的福报一样,你的福报不错的话,你就住几亿、几千万的房子,如果你这个福报太浅薄的话,一些简陋的木板搭起就算你居住的地方,这跟每个人的修行跟福报有关。佛,衪是福德圆满具足,所感召的净土,是以清净自性感召,佛说的自受用身、他受用身,自受用土、他受用土,这二土指受用身所居之土,亦称报土、报地,此二土我们凡夫怎么去测? 

现在,在书面上还讲讲讲,还看到一点文字相,根本从来都没有想到,有,有时候会打妄想,到底佛入灭居住在哪里?你说法身无所不在,所有十方虚空衪都在,在,到底有没有像一个人?没有,衪是无形无相遍入虚空。如果,衪的报化身、应身或者三十二相的圆满报身,到底居住在哪里?现在就在讲衪居住的地方,这是报土、受用土地方,这两个我们是没有办法去测量的。

据《佛地经论》,《佛地经》也是《华严经》里面的一段,拿出来专门在讲净土到底在哪里?《佛地经论》就是在论述《佛地经》的经文,这是菩萨写的,他写净土一般有四种情况,如:

(1)净土与三界无分别,同在一处。那你说三界都是净土,也不能这样讲,但是,兜率天就居在净土,兜率天的净土就在三界内,有兜率天内院;你说普陀山,它也是落在我们娑婆世界范围内或者我们现在大陆的五大名山之一,都是五大菩萨的净土,讲起来应该是方便有余土,不是真正的净土

(2)净土在净居天上,四禅之上有五净居天,这是阿那含果圣人居住的地方,因为他们不还、不再来人间,那边也是所有的三果圣人(阿那含果) 居住。如果我们看大藏经,常讲你要成佛,要修行有进展,一定有善神在诱导或者菩萨在诱导,释迦牟尼佛的出离、修行、证道,都是这些净居天的天神在安排的,希达多太子也是菩萨,为什么要这些天神来安排?菩萨是不用一法、菩萨要学无为法、菩萨学慈悲法,不能用有为法去恼怒众生,菩萨心清净,什么都是住无为,要怎么做就怎么做,祂资粮无边,要这些天神来帮他安排,大至证佛道的地方,金刚坐那里,还是这些天神指示的;牧羊女苏嘉达要供养希达多太子乳粥,也是净居天天神来跟她指导的,你要怎么去做乳糜,不是我们随便烧一烧就好了,它是怎么熬出来的,在经典里面有讲,这是天神教她怎么做、怎么做,有好几种材料,做好后才去供养衪的,不是苏嘉达她突然间看到,她就供养煮去供养衪,还是净居天这些天神在诱导。还有金刚坐用的吉祥草,衪在想我要用什么来做坐垫,然后,忉利天的天神知道了,马上化一个农人,然后把这吉祥草割了,拿八束来供养衪。像这个净居天的天神,我们讲欲界天神看不到祂,色界天、无色界天神也看不到祂,不懂祂想什么,这是第二种的净土

(3)净土在西方是指第三种的净土,我们大家最熟悉的西方阿弥陀世界的净土,为什么大家都要讲西方极乐世界?只有这个世界,没有善恶道,真正的好地方,所以释迦牟尼佛特别推崇这个西方极乐净土再下来讲到真正真正释迦牟尼佛的净土。

(4)净土无边际,周遍法界。你说所居住的大宫殿,也只是一个小地方而已,最胜光曜七宝庄严宫殿的光芒或者它所化的遍无量无边的法界,这才是每个如来佛的净土,你要讲说固定在哪个地方,其实有点局限在我们所知的知见,因为我们的智慧太低了,跟你讲一个有形有相的地方,你就会认定在那边,其实如来法身遍十方一切世界。
 

此处所言,周圆无际,其量难测,系指受用土实周遍法界,无法确切指出其所在。就佛之受用身所居土而言,系自受用法乐与他受用法乐之净土。如来受用身土,随所化生所宜而现或大或小其量无定,虽现广大亦有边际,然就地前菩萨智等说言无际其量难测。 

此处所言,周圆无际,其量难测,系指受用土,受用土有两种,一种自受用土跟他受用土。自受用土,是佛清净自性所感召的,衪自己所要用的;他受用土,也是如来功德相感召所化,但是供如来身以外的众生居住的。如果,你修到菩萨的一个境界,初地以上就可以,你要跟诸佛的他受用土幻化结合在一起的,你可能就有一个你自己所想用到的如来他受用土。

后面都在讲这些道理,我们以前不懂,现在要慢慢建立一个概念,我们修行人很少去谈这些,因程度还不够,谈心怎么清净都来不及,怎能谈到果报上的这些佛土,顶多是讲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阿弥陀经》讲得很多。现在讲菩萨的境界时,这个如来佛的受用身,如来佛的受用土,我们怎么去享用?每一个人都可以跟衪结合,化成自己的一块,如来衪会化给你。这里讲的受用土周遍法界,无法确切指出其所在。

就佛之受用身所居土而言,系自受用法乐,自己受用一切法的快乐,跟他受用法乐之净土,他受用法乐,就是衪本人以外的一切众生所用,只要你德行够了,能够化成、要求化成,什么的?如来就可以随意化大化小,化给你。所以说如来受用身土,随所化生所宜而现或大或小其量无定。如果一个大菩萨,也许他德行好,如来就化一个比较大的他受用土给祂;如果是一个小菩萨,刚成就初地境界的小菩萨,如来就化一个小小的他受用土给他。虽现广大亦有边际,在他受用土之间,大菩萨有大块的、小菩萨有小块的。不管多大,总是有一个边际,然就大菩萨,地前菩萨智等说言无际其量难测,人不能测知天的心、祂们的境界,如果佛不讲出来,我们不知道天是怎么样?我们不懂。

就像忉利天天神要吃饭,是用忆想就来了;要穿衣,想了衣服就飘来了;你要吃蚵仔面线,马上蚵仔面线就现出来,这个就是天神的境界。我曾经看过电视演天神的饮食生活,是一本泰国漫画改编的,在讲忉利天神,祂们在饮食方面,当要吃时,无重量的身体用飞的,要拿一个盘子,一想盘子,盘子就飞来,拿着盘子后天体就开始无重力的飞,飞到树林里,那里有很多的果实,那个水果不是用摘的,心想我要那一颗,那一颗就飘来,放入你的盘子上,而飘来的那个缺口,马上新的果实就又长出来、递补上了。而且那个颜色都画的非常的漂亮,如果经典不讲这些,我们也不懂,欲界天神也不懂色界天的境界,色界天的天神在想什么?也不知道。

同样的道理,地前菩萨不懂地上菩萨的境界、祂居住的地方;地上菩萨更不懂如来居住的地方,是什么样子?这些,以低福德的智慧去推测比你德行高的所现福报的世界,那根本都不可得。我们只能从佛陀所讲的经典去尽量了解,哪一个境界大概有什么现象。
 

受用土唯有一种清净佛土,然《佛地经论》则谓受用身有自、他之别,受用土亦随之有自受用土、他受用土之分。因自受用土为自受用身所居,其量无边,周遍法界;他受用土为他受用身所居,故随机宜示现,而有大、小、胜、劣之别,其改转不定犹如变化之土。 

我们要了解,受用土唯有一种清净佛土。受用土,是讲如来的、如来佛的受用土,它一定是清净的。然《佛地经论》则谓受用身有自、他之别,受用土亦随之有自受用土、他受用土之分。自受土是自用身居住的;他受土是他受用身来分一杯羹,借佛的威德力有一点点可以居住的地方,因为他还没有成佛,不可能用自性清净去化一个自受用土,但是,你想,你修到那个境界,如来就化一个他受用土,让你暂时去安住在那里。

因自受用土为自受用身所居,其量无边,周遍法界,我们不可去思量的;他受用土为他受用身所居,大菩萨有大菩萨的身,身高都是依祂的修证不同而变,这个是随机宜示现,而有大、小、胜、劣之别,当然大就包括殊胜,小就包括比较下劣,不是那么完美,这跟你的德行有关,他修的德行,你要如来化一个他受用土给你,你的德行不够,当然只化有小小的一个,当然本来受用土自庄严,但现起来可能没有那么庄严,因菩萨心还不完全清净故。其改转不定犹如变化之土,他受用土为菩萨所寄区,其大小常常在变动,大、小、胜、劣,这些都是会随其德性而变化的。
 

又如来受用身土三,无数劫所修无边善根所感周遍法界。地上菩萨及诸如来亦不能测其量边际。以无边故如无始时。如实义者受用身土略有二种。一自受用谓诸如来三无数劫所修无边善根所感周遍法界为自受用大法乐故。从初得佛尽未来际相续无变。如诸功德诸大菩萨亦不能见但可得闻。如是净土以无量故诸佛虽见亦不能测其量边际。二他受用谓诸如来为令地上诸菩萨众受大法乐进修胜行随宜而现或胜或劣或大或小改转不定如变化土。如是净土以有边故地上菩萨及诸如来皆测其量。但就地前菩萨言不能测。由是二种差别故言周圆无际其量难测 

又如来受用身土三,即谓受用身、受用土、他受用土,一个是如来的他受用身跟受用土,一个是他受用土,这三者是如来无数劫所修无边善根所感周遍法界。不是说一劫、两劫,无数劫以来,如来在因位时一直在修种种的功德,所以聚集无量的善根,这种福德两足尊所感召的,当然如来的受用身、受用土都是周遍法界。地上菩萨及诸如来亦不能测其量边际,这是讲地上菩萨没有办法去测量诸如来的受用身、受用土到底有多大的边际?不是如来不能测知其边际,如来自己应该可以测量,如来无所不知、无所不见,只是地上菩萨还是没有办法去测量诸如来边际?因为它是无边故无始,从哪里开始?本来就形成一块,无量无边也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哪里终结?永远没完没了的大,这宇宙实在是太浩瀚、伟大了。

如果,我们以如实义来讲,依其真正的意义来讲如来的受用身跟受用土的话,略有二种。一自受用,谓诸如来三(指受用身、受用土、他受用土)无数劫所修无边善根所感周遍法界为自受用大法乐故,前面讲的跟受用身、受用土一样,有土、有身有什么作用呢?会感召无量的、非常殊胜的、很大的法乐,大法乐。不是只有受用土居住就好了,你还会感受到那些大法乐,你去西方极乐世界,不是说去居住好像没有善恶道就好了,你会感受到西方极乐世界那种法乐,道理也是一样的。

这边所讲的地上菩萨,他受用土的法乐,跟西方极乐世界有什么不一样?照道理来讲,应该没有什么不一样。只是,每个人的修行程度,你去西方极乐世界,不是每个人都是圣人,有的人还是须陀洹、有的是斯陀含境界去的,还没有到阿那含、阿罗汉境界者,甚至于还没到菩萨境界去的,祂所感受到的法乐,当然会依其心地清净程度而递减。如果一个地上菩萨,已经高于须陀洹、斯陀含、那那含的境界,他们是可以去西方极乐世界,但祂没有去,祂在这里,那依佛的自受土所拨给他的他受用土,祂也可以得到那个法乐,当然不输于西方极乐世界所感法乐,因为祂已经修到菩萨境界。

从初得佛尽未来际相续无变。从成如来佛到尽未来际是不会变化,相续不断,从菩萨第一次得到的他受用土,以及如来佛所得到的是自受用土,尽未来际相续无变,是不会变化,如来一成佛,自受用土就永远不会变化,意思是这样,相续不断。不像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如果三千佛出现完了,这个娑婆世界会灭掉,当然灭掉就会再生。如来的这种自受用土,它不会灭,相续不变。如诸功德诸大菩萨亦不能见但可得闻,像这样殊胜微妙的功德,所现的如来自受用土,就是大菩萨也不能够看到,但,可以得闻,如来有讲,祂们就可以听闻。就像我们不知道欲天、不知道色界天、五净居天、不知道阿罗汉住哪里?都是从经典了解的。 

阿罗汉随时随地都有,只要是圣地就都有祂的踪迹,只要有道场就有这些圣人驻扎,有那种风景很好的,都有这些圣人居住,只是我们看不到而已,因为他的行为跟修证比你高,你看不到他,有些人看到的都是鬼神,或者是菩萨的化身或者化成什么形相的

如是净土以无量故诸佛虽见亦不能测其量边际。如是净土之大,如来祂是可以看,但是,如来要扩展到哪里?不能够去推测,只能用无量微尘数、无量微尘数等一句话带过去,因要数都数不出来,要用算数表示也不能及。用我们能够用的阿僧祇也不能够表示,阿僧祇已经不可数了,无量阿僧祇,也不能够全部显示出那个数量,不能确切的把它讲清楚,这是在讲自受用土。 

他受用谓诸如来为令地上诸菩萨众受大法乐进修胜行随宜,随宜就是依每个菩萨的根机跟福德,而现或胜或劣或大或小改转不定如变化土,所以说他受用土是会变化。如果,固定,就说不过去了,你今生修到初地菩萨,或者二地,然后过一段时间,你修到四地、五地,这个随你修行的境界,如来佛要给你不同的他受用土,这个随时都是在变化,所以他受用土,也叫做变化土。 

如是净土以有边故,像这种他受用土是有边际的,这个是临时的净土,不是真正的像佛自受用的净土,地上菩萨及诸如来皆测其量,这个是引用圆测法师所讲的说法。如果是我的意见,应该如来佛是可以测量,佛是无所不知的,怎么衪会测量不出这个净土大小,只是不想表达清楚或说、不说是同一回事,因讲不出一众生能懂得数字,衪应该可以讲。但是,圆测法师引用《佛地经论》,这些都是菩萨写的,菩萨这么写,谁也不敢改它。以我们的知见,我们对佛如来的了解,应该衪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遍虚空法界,多远的法界,只要有什么现象,衪都能讲 。

但就地前言不能测。地前菩萨来推测地上菩萨所居住的佛的他受土,当然是测不出来,这是程度、智慧、知见的问题。由是二种差别故言周圆无际其量难测。这一段一直在讲如来自他受用土怎么会测不出来呢?这是讲功德跟自受用土、他用受土之间的关系。
 

「超过三界所行之处。」

此明第四方所圆满功德相,谓大宫殿处所方域超过三界所行之处。非如三界诸地,诸众生爱执为己有,所缘、相应二缚随增,是彼异熟及增上果。世间众生,(1)相应缚者乃指见惑、修惑束缚一聚相应之心、心所法,使其不得随意缘所缘之境。如欲界苦谛下之十随眠(五见、贪、瞋、慢、疑、无明),一一能束缚相应俱起之心、心所法。(2)所缘缚者乃指惑缘境有毒势力,缚此所缘令不自在。如欲界苦谛下之十随眠一一互缚,成同部之所缘缚;集谛下遍行之惑缚苦谛下之法,成异部之所缘缚;又修道之烦恼缚善、无记之五蕴。 

这句经文还是在讲方所的范围到底有多大?此明第四方所圆满,谓大宫殿处所方域超过三界所行之处。我们知道这个世界有欲界、色界、无色界,无色界是没有一个真正的空间,他可以在人间,可以欲界天、色界天,三界所行之处,虽然是懂得三界,但是,刚刚讲的大宫殿的方所都是超越这三界范围,不仅是地方的大而且质量也好,都是超过三界;三界有九地,是指五趣杂居地是欲界,我们这个娑婆世界;色界天有离生喜乐地、离苦妙乐地、定生喜乐地、舍念清净地,再下来是无色界的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这九地是在说明我们世间凡夫,不管有禅定、没禅定所居住的处所,如来世尊衪所居住的大宫殿住所方域超过我们三界诸地。

这三界诸地是众生爱执为己有,众生有一个执着,有执着就有所缘、相应二缚随增。为什么佛法在告诉你用般若智,以般若智观一切法无所有、不可得,就怕你执着三界里面的一切善境界,然后以其所缘跟相应缘,这两种增上缘把你缚住了,绑住了,你就跟他感召,就去那里受生。是彼异熟及增上果,异熟是一个因,因缘成熟就去受生,生到欲界、色界或者进入无色界定,这是所缘、相应缘两种来缚住了。

如果学佛法,就是在断这些缠缚,如果不懂佛法,那也就罢了,反正迷迷糊糊有什么境界,你就贪着,就感召天界的果报,这是增上果。你学了佛法,什么境界都不能要,一直舍一直舍,舍到内心清净、外世界不贪爱、不执着,哪一世可能就成佛了。两种缘,什么缘?世间众生有心、心所二缘所辅。

(1)相应缚者乃指见惑、修惑束缚一聚相应之心、心所法,你为什么会跟它相应?如果你没有见惑、修惑里面的毛病的话,你不应该跟它相应;简单讲,就是你内心还不净,有心、有心所诸法,心是感应了,心所法是你的毛病要黏上去的根本,使其不得随意缘所缘之境。由心感召一切境,又有心所法黏上。心里面的不净,什么不净?就是十个随眠。不能随意,你要缘、跟所缘的境界,都要能够自在。不能自在时,你就被缚住了。如欲界苦谛下之十随眠,随眠,指烦恼(五见-萨迦耶见、边执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加上贪、瞋、慢、疑、无明等为十),一一能束缚相应俱起之心、心所法。如果,光相应,你没有心所法、没有这十个随眠的话,它不会变成一种法来束缚你,感召你去那边三界受生,这是相应的。

这者里所谓五见,梵语 pañca-drstayah又作五染污见、五僻见、五利使,指在根本烦恼中之五种恶见。即:

(a)萨迦耶见sat-kāya-drsti),翻为有身见、虚伪身见、坏身见、移转身见,即认为身为五蕴之集合,而五蕴之法体实有,故缘五取蕴,而执着于我及我所为实有等之妄见,称为有身见。所以凡自执有「我」之存在,称为「我见」,而以为此属于我,则称「我所见」。

(b)边执见anta-grāha-drsti),又作边见,为偏执于极端一边之见解,如断常、空有等执一边;譬如说我死后仍常住不灭,此称为常见(有见);谓我死后则断绝,此称为断见(无见);或者偏执空,或者偏执有为法。

(c)邪见mithyā-drsti),为否定因果道理之见解,以为世间无可招结果之原因,亦无由原因而生之结果,或谓恶不足畏,善不足喜等之谬见,都称为邪见。

(d)见取见drsti-parāmarśa),即执着错误之见解以为真实者,即是局限之见,认为是究竟知见,并大为宣扬等。

(e)戒禁取见śīla-vrata-parāmarśa),又称戒取见、戒盗见,即视不正确之戒律、禁制等,为可达涅盘之戒行,此种执着即称为戒禁取见。亦即是对于戒禁等而起之谬见,以非因为因,非道为道。如见牛狗死后生天,乃学牛狗之所为,食草噉粪,修非因非道之行,执迷此即能生天解脱之因,此等妄见称为戒禁取见。
 

(2)所缘,三界一切天,是你所缘的对象,所缘是指缚者,乃指惑缘境有毒势力,因为你心不清净,变成一种随眠,随眠就是一种惑,你缘外境、缘天上的哪一天,有其毒势力,缚此所缘令不自在。如欲界苦谛下之十随眠一一互缚,五见里面跟贪互相的绑来绑去,如果没有贪,五见不变成一种随缘,眼睛看了,如果不贪,怎么会放到我的眼睛里?耳朵听了不贪,也不会起心动念,也不会有继续的动念。所缘境有执,你就被它绑住了,令你不自在,这是中间十个随眠互相影响来影响去。

苦谛成同部之所缘缚,同样一个地区、同样一个范围里面绑来绑去,这里是在讲苦谛,苦谛是在同一个范围的种子;集谛下遍行之惑缚苦谛下之法。苦是我们所现的果,集是因聚集在一起,形成果报的种子,这些每个种子不一样,才讲集谛下遍行之惑缚苦缔下之法。 

苦集谛成异部之所缘缚,这不同范围里面的,因为每一个种子不见得一样,苦集跨两边的不同绑来绑去的,你现在的苦果,心地里面不净的话,种子里面的因,这两个交惑变成另一种所缘缚;又修道之烦恼缚善、无记,你修道之间的烦恼去绑善,绑善以后,你就变成烦恼、成不善;无记本来不记善恶,你烦恼影响它,变成一种不该烦恼的烦恼,这从五蕴生色受想行识都具足,来讲你缘三界之地的因。 

世尊如来衪所有的大宫殿处所,殊胜微妙,衪所行之处超越三界之境地。如是此净土非三界爱所执受,故离所缘、相应二缚故,非彼异熟增上果故。又如涅盘等超过三界异熟果地,约根尘识(能依之识、所依之根与所缘之境)等十八种类之法,分别具不具等。 

非如三界诸地,诸众生爱执为己有,所缘、相应二缚随增之意:即说如来清净土,它不是因为三界的爱所执受,所以能离所缘、相应二缚,这样所现出来的一种处所,所以殊胜、微妙,超过三界诸天。非彼异熟增上果故。因为上面所提三界都是异熟果、增上果所造成的。而如来清净的大宫殿,它不是缘这些异熟之因,所以是清净微妙。又如涅盘等超过三界异熟果地,为什么如来的清净土超越三界殊胜呢?不要说如来的清净土,本来就是涅盘境,其涅盘也超越三界异熟果地。约根尘识根尘识就是依六根、六尘、六识之间能依于识,所依之识、所依之根与所缘之境等十八种类的法,分别具足或不具等。这些涅盘都可以超三界异熟果地,超越了这十八界诸法,所有的具足或不具足的十八界一切法,所以如来清净土殊胜微妙。进一步讲如来自受用土、清净佛土更超越这个涅盘境界,更是殊胜,不受上他们所缘、相应二缚。再来讲到超越是什么意思、三界又是什么境界?
 

「胜出世间善根所起。」 

一切修行的人的福德怎么样,所感召的福报就怎么样?如来的大宫殿,胜出一般人世间里面所具足的善根所感应的果报的境界。善根于欲界、色界、无色界都有,世间等于是三界里面的一切众生所具足的一切善根。 

此明第五因圆满,此佛净土如来识中无漏善根为因而生。此处谓大宫殿用出世间、无分别智、后所得智善根为因而得生起。非是无因、非大自在天等为因。进而言之,净土超过三界而用出世间、无分别智、后所得智、世间净法为异熟因。此大宫殿所起不说与彼为异熟因,而是以胜出世间善因所得生起。

这里要讲怎么殊胜法?此明第五因圆满,第五功德相言一切因果的因圆满所成受用土,它的果报就会圆满,此佛净土如来识中无漏、善根为因而生。如来的自受用土、净土,是如来识、心中没有烦恼因、无漏清净善根为因所生起来,当然胜出世间善根所起。此处谓大宫殿用出世间、无分别智、后所得智等善根为因而得生起,无分别智是出世间的法;后所得智,是进一步的得到差别智。无分别是在求平等性,就是要让你心清净时学的;后得智是无分别智,是差别智。

根本智要先证,不先证,你就会走到邪道去,证得根本智,没有分别诸法相,平等性才建立。平等性建立以后,才去学差别智,差别智也就是后得智,这差别智才可以产生无量神变。 

这宫殿是用出世间法中的无分别智或无漏智的善根所生起的,并不是无因而以起,也非大自在天所变而现起。大自在天,就是欲界第六天,大自在天很会神变、变化,变一个什么国土也会,在五蕴魔相识阴区宇中行者就很会神变。这里是以无分别智、后得智善根所生起的净土。而大自在天神没有无分别智、也没有后得智,不是以这些为因而变化出来的。 

进而言之,净土超过三界而用出世间、无分别智、后所得智、世间净法为异熟因,以这三个为因缘成熟、不成熟的一个因,到该成熟时或成熟时就化起如来的自受用土。此大宫殿所起不能说是与天界所成之异熟因,大宫殿净土不能跟这些世间法里面所现天界乡比,因天界所成因为异熟因。而如来净土,是以胜出世间善因所得生起,以无漏智、根本智、后得智感召而生起,是胜出世间善根所起的。
 

此用佛德无分别智、后得无漏善法、种子三因,经无数劫修令增广为此净土变现生起之因缘。无分别智者名出世间,后得过前说名为胜。用胜出世、无漏、善根为此所生之因。 

如来净土是用佛德之无分别智、后得智、无漏善法种子为三因,经无数劫修令增广,为此净土变现生起之因缘,成就这个大宫殿净土的。此处无分别智者名出世间智,出世间就能平等观一切法,所以超越世间诸法。后得智超过前所说的,所以说名为胜妙。出世间智包括无分别智、后得智,这些殊胜超过前面所讲的三界里面的大自在天等,所以叫做胜。这里在说明「胜出世间善根所起的净土」,这句话的胜到底胜在哪里?到底怎么胜法?用胜出世、无漏、善根为此所生之因,所感召而成的净土,才有如来的自受用土化起,是为殊胜微妙。
 

「最极自在净识为相。」

此显第六果功德圆满,是谓大宫殿最极自在,以佛无漏心为体相。诸法唯识所变现,唯有识故,非离识外别有宝等。此处指佛以净识心,如是变现似众宝大宫殿等,此即如来大圆镜智相应之净识。 

一切相都以心来化,但以哪种心来化呢?简单讲,没有比如来更自在清净的心化起的。所以,有上面的「胜出世间善根为因」,所以现在所感现的果相,就是「最极自在净识为相」。

此显第六果功德圆满,是谓大宫殿最极自在,没有比这个更自在无碍,大自在天那种自在还没有如来净土这里的自在,”最”已经是最高了,再加一个”极”,最极自在,当然是有相中之最。大自在天只是大之自在,还没有到最、最大之自在,最大还有一个最极之自在,显示出自在程度的差别。

以佛无漏心为体相,这个大宫殿是以如来无漏的心为体相。诸法唯识所变现,要能变,要有心清净;心不清净,就变一个不清净的一个东西,不会完美。清净,就能变一个清净微妙殊胜于三界土比不上的胜境界出来。诸法唯识所变,《法华经》在讲这个道理,能心清净就能变现,以利变无量须弥山那么多东西,可以供给一切众生来食用,布施给他们。

如来以最极的自在清净识,感化起一个自受用土,此也是用心所变,非离识外别有宝等,如果离了心,那怎么变成一个宝贝的宫殿出来?不可能。我们要化成娑婆世界,也是大家的阿赖耶共业所化成,还是要共业的心;我们要形成这个肉体,还是我们中阴阿赖耶识去投胎,感召所化成,一切物相要成就,都来自于心。

前几天,有一位大陆的高中生网友,思想很丰富,他们在上课讲唯物、唯心问题,在辩论这些道理,唯物论者说先有物,你看到这个物,所以产生心,趋动你的行为如何如何,所以他们说物比较重要。这就是不懂佛法,你听了好像有道理,但是,你若是懂佛法的道理,一切都是心所变现,没有心怎么会有物?心才是主宰。那你这个心要怎么变成为物?就是要依你修行的程度来决定,如果,你没有修行,就是轮为六道众生,还是这个心去感召,牵扯到因、缘跟心的关系。 

你心清净以后也是一样,要化一个自受用土,还是你清净以后用心来变化。阿弥陀佛要成就一个西方极乐世界,还是用衪的心来化现,只是衪的西方极乐世界稍具善根的、具福德的,发愿者要去者都可以去,念衪的名号就可以去。如来的他受用土要修到一个地上菩萨的境界,衪才会分一点变化土给你,这个是不大一样的。每个人要成菩萨不大简单,要证到须陀洹有时候都不简单了,何况是地上菩萨!

此处指佛以净识心,如是变现似众宝大宫殿等,佛以清净的心变现大宫殿,具足了所有的宝贝,七宝具足,这七宝也不是世间的七宝,也都是化成的七宝,所以比世间七宝更为殊胜。此即如来大圆镜智相应之净识,大圆镜智性清净,你性不清净,哪里有大圆镜智?性要清净,性清净你就可以依大圆镜智作成所作智,成就一切神变,所以神变是由识化,大圆镜智的清净识是基本之因。

由昔所修自利无漏净土种子因缘力故,于一切时(一时之间即为无量劫。盖如来智境圆融,延促无碍,故能促多劫为一时,延一时为多劫。)、遍一切处(计有地、水、火、风、青、黄、赤、白、空、识十种,称十一切处、十遍处),不待作意、任运,变现众宝庄严受用佛土,与自受用身作所依止处。再依利他无漏净土种子因缘力故,随他地上菩萨所宜变现净土,或小或大、或劣或胜,与他受用身作所依止处。所以说由初地菩萨所宜现小、现劣,…,如是展转乃至十地最大、最胜。 

如来由昔所修自利无漏净土种子因缘力故,即谓如来依过去无始劫以来,所修自己利益自己的无漏净土种子、因缘这个力量,于一切时,(一时之间,可以化成无量劫。因为盖如来智境圆融,延促无碍,延长时间可以到无碍的时空去,也可以把很多劫把它缩成一时,故能促多劫为一时,延一时为多劫。)你可以想象如来在讲一件事情,为什么马上可以讲出来?衪的心可以就回到过去那一个时空,该时空发生什么事情,衪就可以告诉你什么事情,衪不是用宿命通去观,如来的智慧不是我们想象的,还要观、还要干什么?不用的。衪当下就能讲出来,衪怎么会讲出来?回复到你哪一世、哪一个时空,譬如某甲、某乙是什么因缘,为什么发生那个事情?衪马上回去到过去那个时空,也许是千万亿劫以前的事情,然后跟你讲说,某甲跟某乙之间的什么事情,这一时与一切时义并无别。

遍一切处(就是包括地、水、火、风、青、黄、赤、白、空、识十种,遍一切处),你如果修行修到八背舍、九次地定、十遍一切处证得,就能遍入一切处,就是行者心可以入地、入水、入火、入风,所以你的心就会突破四大而起神变,阿罗汉行者就会变,阿罗汉为了证实他已证到阿罗汉果,就会跳到虚空上半身变成火、下半身变出水,表示地大已经柔软了,所以可以变火、变水互相变来变去。还可以进入各种颜色青、黄、赤、白这四个基本色,当然火,它可以化成百宝光都从这基本四色化起。空,进入空才能究竟解脱,进入识才可以变前面的四大、四色。这十遍一切处,因为前面所做、所修的自利无漏净土种子因缘力,才有这个能力化成,而且不是用作意、任意有为心去化的,是用所修德行感召的,感召变现化起的,称十一切处、十遍处)

不待作意、任运,变现众宝庄严受用佛土,前已说明如来化利众生,不用有为诸法而能作,所以不待作意、任运用心,即能作得。一般菩萨或者什么境界的行者,还要要用心意念去变什么、化什么?这里讲的不是用他的作意、不起动念、任运,不必用心要怎么做怎么做,自然就能变现。如果用心去做出来,也许你可能想象不出我要变怎样殊胜庄严的什么东西,如来是以直接用感召的力量,让自己现出它的最完美的境界。

不待作意、任运是如来究竟无为境界,如果待作意、任运,那诸魔、大自在天他们也可以作意去化,化乐天(欲界第五天)也是一样,能化作它的一个化乐天天地,然后,大自在天王就捡现成的,把他的化乐天接过来,变成他化自在天。这里讲,来不待作意、任运,变现众宝庄严受用佛土,与自受用身作所依止处。自受用身就是他的庄严报身,所变现的庄严受用佛土能够做为报身依止的具足地方。

再依利他无漏净土种子因缘力故,即谓如来现起自利以后,就会再现化利他之境,利他也是要依无漏净土种子因缘力故,随其它地上菩萨(初地、二地、三地、…等等的)福德所宜变现成他受用净土,或小或大、或劣或胜,给与大小菩萨他受用身作为所依止之处。这菩萨有大有小,大菩萨、小菩萨依其福德,变现一个变化土让菩萨他安置。所以说由初地菩萨所宜现小一点、现劣胜一点,二地菩萨再大一点点、好一点点,…,到十地菩萨给祂最大、最胜之他受用土,所以说如是展转乃至十地最大、最胜。 

这是佛清净心所变现的一些变化土,给各地菩萨去做依止。你要想想你修到菩萨地时,如来依你的福德化一块他受用土给你,不然你常常讲,我入灭后不知道要去哪里?心未全清净入虚空还无缘,那一定要去西方极乐世界?也不一定。此段经文看一看,经典看多了,原来那些菩萨有他们自己的国土,这国土不是自己建立的,是佛以利他的无漏净土种子因缘来化成,原来是这样子的居于如来所化之他受用土中。
 

「如来所都。」

此明第七主功德圆满,是谓大宫殿是佛世尊所居首要之宫殿,世尊为其主,非有其它之主。以殊胜故唯属世尊,或唯世尊住持摄受,非其它之所能。自受用土虽遍法界,一一自变各自为主,不相障碍。他受用土虽诸佛所变,然一合相亦一相身摄受为主,不相障碍。 

这个来功德感化的大宫殿,讲了那么多的殊胜的因缘所建成的,是如来所居止之处。此处都者是居住范围之义,古代规划县治范围,由周礼、地官、小司徒:「九天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都。」所以说如来所都。

此明第七主功德圆满,是谓大宫殿是佛世尊所居首要之宫殿,所都,就是讲首都,也就是自受用佛土、他受用佛土中,大宫殿是处首都中心位置,就像我们的首都在台北一样。这里讲如来所都,就是最胜光曜七宝庄严这个大宫殿,世尊为其主,非有其它之主可以住在这里。菩萨可以住,但,菩萨不是主人,主只有如来、世尊一个。以殊胜故唯属世尊,或唯世尊住持摄受,为什么衪住持摄受?因为是衪的福德所感召的,其它的菩萨不能,非其它菩萨之所能。

自受用土虽遍法界,一一自变各自为主,不相障碍。每一个如来佛都有一个衪的自受用土,宇宙之间有那么多的如来佛,各变各的都没有互相障碍,不会我化了一块障碍到你,我变了一个殊胜庄严七宝宫殿,障碍到别人的七宝宫殿?不会的。每个如来的他受用土虽是诸佛所变现,然一合相亦即是一相身摄受为主。这一合相,是菩萨的心跟佛的心在一起,佛的心化成一个他变化土给菩萨,变成一体,所以就是一合相,只有各相,不管身别,怎么样子,如来摄受为主,还是以如来为主,不是你菩萨为主,如来变化土化给你,你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你也弄不出那个所有权,因为你还不够那个能力,所以还是属于如来的,所以说如来一相身摄受为主。 

菩萨跟本尊如来他们之间也不会有障碍,这个就是如来跟如来之间没有障碍外,如来所德化的他变化土给一切菩萨,如来与菩萨之间也没有障碍。我们要了解这个道理,把知见充实,虚空重重佛净土,却不相留碍。这个经文是在讲「最胜光曜七宝庄严」的说明,这里把如来讲经说法的处所讲完了,再来就要讲人物,到底有哪些人参与盛会,下回再讲。

(2006.11.01.讲于法尔)


[ 解深密经》选读 ] [ 经典选读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