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解《解深密经》的奥秘(0-12)
(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六、解深密经各品槪论
(
六)、分别瑜伽品概述前言
诸法从缘起,讲由空性产生的心识,有心识就产生一切法相,有法相时要求解脱,就要观一切相及产生诸法的三自性为空,若能做得到,就能解脱了。认知佛理,譬如所有的自性空跟法相幻有亦为空,这道理都圆满理解了,要怎么修证?就用上次提的止观法门,有关止观所依境事,稍微再补充一下。
所谓三摩地samādhi意译为等持、正定、定意、正心行处,远离惛沈、掉举,心专住一境的精神作用,称之为三摩地。修行者住于三摩地时,运用止观,观想凝照,智慧明朗,即能断除一切烦恼而证得菩提真理。
止观有其分别所缘者,有分别影像所缘境事、无分别影像所缘境事、识根据所缘境事、所作成办所缘境事等四。世尊指出一者奢摩他所缘境事为无分别影像,一者毘鉢舍那所缘境事,为谓有分别影像。二者是(奢摩他、毘鉢舍那)俱所缘境事,谓事边际所作成办。所以奢摩他(śamatha)是以三摩地住奢摩他境时所缘境事,就是止(śamatha)所依缘。奢摩他止法,为无分别影像所依的缘,所依的缘系指所缘境事无有分别影像。第二个观所缘境事,毘鉢舍那观者所缘境事,为有分别影像。
如何来做止观瑜伽,上次讲如何分辨真妄心所现的法尘,依《楞严经》阐述自性与妄想分别法:「但汝于心,微细揣摩,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即是汝心。若离分别性,离尘无体,斯则前尘,分别影事。」此段经义指出真心如何体知?一个修到初禅境者,会有一分别心性起,此分别心性能觉、能止另一妄心性起灭,当行者能觉观此心性为前尘影事当下,再将此心性所现的前尘影事当下抽离,前尘影事照样是前尘影事的心性,但当下还有另一个能分别境尘之心性,此心性即是所谓的真心。
在止三摩地时,止以无分别境相是它所缘,无分别境相是体与境合一,也就是从真心、空体所现的境相,此法相所生法不是你主观的心识,有时候是第八识缘外境所产生的,所以非分别心所现。八识真心有鉴照外境的功用,这是超三度、四度空间的能力,不是在讲人间现实的世界。因为《解深密经》都在讲菩萨境界,不要光讲人的层次,讲人的层次就不能了解这部经的奥秘。八识所鉴照的外尘,一个是十方国土,一个是十方一切众生,自心不起分别它则自己现,现起时心性两无分别影像,遇此境如果能不去执着它,就是止。法相现起自然灭,能不止而止。因为愈高阶菩萨地,祂们都没有污垢了,所以能止一切法相。
凡夫所现的妄想境可同时为止观来所缘,就是有分别影事、无分别影事,都可以为止观所依缘,当然此境界都是初学者妄想、妄念所缘起的法尘。最高的层次是事边际所作成办,这是属于神通变化范围,都可用止观来成就。但是此等菩萨,会执着这些神通能力。
观所俱缘有两个境事,一个是有分别、无分别的影像,有分别的影像,你起了作意,有分别境缘(妄习)、无分别真心所现境,都是由观三摩地来所缘,所以初开悟心不净者,或已久修而心净能鉴照一切外境者,都能为观三摩地所依缘。缘时若能超越无妄想相随,就是解脱的菩萨。
观毘婆舍那(vipaśyanā)三摩地与止一样,除能观其所缘境事是什么外,所缘这境事包括什么?包括无中生有的心法,识根据所作成办,就是属于心用方面,菩萨到要利益众生时,也是要有能力,去随缘无中生有化起一切法。譬如你要观你要利益的众生,总是要观其它的心相,然后再加以用一些心法让他成就,解脱病苦或者脑筋清楚一点或者障碍化解,这是在止观之间所用的心。当然这个里面上一次也稍微提过,所有的观行,都要用般若波罗蜜智观它,不要起一切法,今天有关细节方面,在正论时再讲。
在实修方面,一个是地前菩萨,他依诸佛菩萨所教的法在观,止观在观止。一个是自然悟道以后,再学习观,这两种观法又不一样,你要依经教自己能够观,后来才学到。理念上懂,像禅宗的祖师大德「执杖牧牛」也在止、也在观,他做到了很多层次境界以后,再回过来印证经典,才能够了解原来是这样、原来是那样,先证然后再了解义理,一般的人先了解义理闻思修,才来修止观、证入三摩地,一般智慧比较浅薄的都是这样子。瑜伽是个用功的方法,你要去了解止观,止观的内容,到讲正文时再讲各种止观的方法。
(七)地波罗蜜多品
地波罗蜜多品:述说菩萨十地及十波罗蜜多行。佛陀为观自在菩萨宣说十一地及六度。全品大分为四:
地波罗蜜多品:地,就是菩萨地,菩萨总共有十地加一个佛地,就有十一地,十一地(所谓极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极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佛地等为十一),当然这佛地跟十号具足的释迦牟尼佛是不一样的,但是,已经觉悟诸法实相真理了。这十波罗蜜品,最主要在讲波罗蜜,只有菩萨才会修波罗蜜,波罗蜜品里面概括四个内容,地波罗蜜多品,这一品里面在讲十地菩萨,你如果不修止观进来的,那是登地菩萨,开悟后还是要从初地开始起修,如果你从闻思修入世间禅定,再学佛法,经过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这样也可以进到地波罗蜜、十地品。
这一品在讲登地菩萨以后要怎么修?所以都是在讲心地。述说菩萨十地及十波罗蜜多行。此品中十地配合十波罗蜜,十波罗蜜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方便、愿、力、智这十波罗蜜配合上述十地,后来又再加一佛地。佛陀为观自在菩萨宣说十一地波罗蜜品,加上一个佛地,依这个十一地在讲;其实以《佛地经》来讲的话,如来有十地,菩萨上去还有如来地,如来亦有十地,现在只是把这如来十地前面的如来九地浓缩成一个佛地,不是讲释迦牟尼佛那十地如来佛,所以变成十一地。
本品主要依六度说,但是,又谈到后面的方便、愿、力、智等四波罗蜜,还是有分别提到这些功德形相。从初地到十地怎么修?这里面以观世音菩萨当主角,这部经的殊胜就在这后面的七、八品,六品的主角是弥勒菩萨,在讲止观,第七品的主角是观自在菩萨,都是大菩萨,到第八品文殊师利菩萨出现,都在讲很深的成所作智的神通变化。
佛陀为观自在菩萨宣说十一地及六度、十度,所有的内容大概分为四个部份,除了最后的附嘱奉行的部份,其它说了很多的道理,道理都是提出它的名相,名相表列如附。
(1)、广明诸地:解释十一地的名义,阐述诸地所摄功德:四种清净、十一分、八种殊胜,及地上菩萨投生、愿力的优越性,分别十一地中所对治二十二愚、十一种粗重。
佛陀于广明诸地:为什么叫初地?它有什么境界?二地又是什么、三地又是什么?一直这么讲,…,在解释十一地的名义,阐述诸地所摄功德,这十一地菩萨,他具足很多的功德,第一个是四种清净,当知诸地四种清净,云何名为四种清净能摄诸地,增上意乐清净摄于初地,增上戒清净摄第二地,增上心清净摄第三地,增上慧清净,于后后地转胜妙故。
增上意乐清净摄于初地
这四种清净,代表前面比较多,后面只有一个智慧;初地用在增上意乐清净,意乐,在世间禅定里面就有,在十行、十住、十回向地前菩萨地也有,但是,在菩萨地加一个增上,增上就是他的势力愈大、增强,上进所得到的这种意乐,更具大势力,所得到的这种意乐清净为其所摄,这是初地;
增上戒清净摄第二地
初地就是欢喜地,二地是离垢地,要能离诸垢,主要是藉增上戒清净,因为过去在地前菩萨也是受戒、守戒律这样修上来的,登地以后,菩萨开悟以后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只是另一个阶段的修行,二地还是有一些污垢要去除,主要在增上戒清净所摄,二地菩萨离垢地;
增上心清净摄第三地
三地菩萨是发光地,增上心清净,心让他更清净,如果心不净,要让他清净,更清净,这里大部份说会明心,明心还没有见性,只是心明,污垢没有了,都是从内心修,三地菩萨到明心时,也可以修陀罗尼门,心不明,修咒语没有用,像六祖所讲的「心不清净,学法无益」,只是障碍你解脱的知见,也许增加你造业的能力,没有用,所以初级修行的人,不要去碰咒语,不要去学有为法;
增上慧清净于后后地转胜妙故
四地以后,焰慧地,智慧像火焰一样,烧毁诸烦恼,这边菩萨是由增上慧清净所摄。既然已有智慧,就能依般若智慧,舍一切执着法,回复到清净的自性。
四个清净业,菩萨用这四个增上意乐、增上戒、增上心、增上慧来修一切智。为什么菩萨没有定呢?菩萨不是用世间的禅定,是用这个智慧去生定,这智慧又概括两边,这个在这里面、后面都在详细在讲这个道理,只有说以智慧来得到定,来自利还要利益众生,这中间还会谈到方便。
什么叫做清净方便跟不清净方便?不清净方便,就是你太随便了,什么都方便,对自己方便是做不到完美,所以要方便度过;你开示众生,随便给他方便,他得到比较多的好处,这个也就是有污垢的、不清净的方便,在这一品里面,后面都会讲这些。
以后从五、六、七、八地…以后,甚至于十一的佛地,都是依这个清净慧、增上慧清净所摄,当然这初地的清净慧跟五地、六地、七地、八地、九地、十地、十一地的清净慧又不大一样。就像等下要讲愚痴,每一地都有愚痴的地方,每一地都有两个愚痴,总共有二十二种愚痴要去断。愈后面的这些菩萨,他的愚痴在于执着他的神通变化,不是在于心病,在讲心病都是在这里讲,你心离垢、心明了、焰慧,智慧够了,执着这些都是淡薄,到八地以后就有神通变化,要是执着这些也是一种愚痴的病,要放开、放开,才要讲四种清净,概括十一地都是用这四种清净来成就。
当然不是说四地以后,他还要用智慧清净,在清净时,可能还有微细的增上意乐的执着,微细的污垢没有断,还要断,心,微细的不清净心,还是要让他清净,还是有,这个量的多少不一样,除非成佛,不然心中里面的多少污垢都有的,这是四清净法。
十一分,这是十一种菩萨所具足的,各有他自己所摄的法。
a.正性离生
第一个先学习正性离生,初地菩萨要学习正性离生,先讲什么叫做正性?性真如有正、有邪,正真如、邪真如。当初我在讲真如,一定是好的才叫做真如,这就是正真如,就是正性,有一些人养成一些习气、毛病,依他的因缘来发作,这是邪真如,邪真如,就要想办法把它去掉的。然后得正性真如,就是我们讲的依他起性,这自然功用依他起性,然后没有烦恼了。这样还是留一个尾巴,为什么没有圆成实性,如如不动?这个还是要离,离生灭法。
经典里面讲的正性离生,邪真如当然在菩萨初地以前就去得差不多了,登地菩萨以后,有妄想,但,不会去做,你要慢慢学到正性,正性就是要离生灭法,这初地菩萨。初地菩萨是什么境界呢?初地菩萨他的心通虚空、无所不知,每个人心在想什么、每个人心地好不好,十方虚空之间一切因缘来来去去,都要能够知道,知道,又不能跟他相应,相应就是产生生灭法,所以要回到正性,不要乱起作用,这时候在禅宗讲就是执杖牧牛,很简单的执杖牧牛,这牛头不要让它相应,相应,你怎么解脱!一路走来,我们了解佛法,到最后《解深密经》讲三无性,小乘佛法都讲有性教,现在开始讲无性教,无性教才能够解脱,第一分初地菩萨学正性离生,做不到圆满,就要继续做。
b.误现行中正知而行
第二个在错误的现行中法正知而行,要正知而行,菩萨不是像阿罗汉自修,自我解脱就好,他一定要去帮助众生,为众生离苦得乐去救度,但,难免因为还在初地、二地,还有很多不好的行为跟着不清净的心地还没有灭,如果有不好的心起现行时,你也知道该做不该做,不圆满,你就要让它圆满,圆满了以后,你才能够进入三地菩萨的境界,每一地都有他修行的目标。
c.等持等至,及圆满闻持陀罗尼
第三个要等持圆满什么呢?等持等至一切法,意思就是没有分别。你心明、心光发明了,你对好的法、不好的法就没有分别了,都照单全收,你不要避重就轻,你不要去专门想好的,去逃避那些不好的。然后还要圆满陀罗尼。三地菩萨,心既然是清净了,就可以学咒语、总持法门,心不净学法无益,你心清了,你悟到空、无相、无愿这三三昧,大概有点到七地菩萨的境界,心明的话就可以开始学陀罗尼,学陀罗尼门,在这里以后才进入圆满的陀罗尼门。七地以后的八地菩萨,自己就心通虚空,一切咒语自然就会懂得,百千万陀罗尼咒语都要能够会念、会用,三地菩萨十一分所摄就是这样,做不到就要让他圆满。
d.菩提分法住
第四地菩萨菩提分法住,学解脱道,发菩提心,菩提分这些法,如果做了,但是还不究竟,顾此失彼,永远没有办法用智慧来做好各种自利的事情或者利益他人的事情,这四地菩萨菩提分法要让它就能够住,不能住,就要让它圆满。这种智慧,用般若智慧一样,才能够做一切法或者面一切境能够不黏、不要黏着,这样菩提分法才能够住。菩提分法是三十七道品中的七觉支,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等七菩提分法,心无偏颇,不执着而保持平衡。
e.弃舍一向背趣作意
第五地的菩萨,他是舍弃一向背趣作意,舍弃,以前都是一向背趣作意,以前都是不大去作意,作意是让法缘起叫作意,不作意心法起不来。现在五地菩萨开始学习用心法,不究竟时就不要去起心动念、不要去玩法,但是,过程不是到五地菩萨才开始玩法,初二三四地也有一些心法,无意中你会学到一些法,但是,你不会很在意的一直在去用,到五地菩萨时,佛陀告诉我们要舍弃一向背趣作意,不要怕用心,因为你是菩萨,要去学空有不二的道理,不要光守住空寂,如果做不到这样,就要去做,很多不想起心动意、很多不想利益众生、很多不想心地起一切法的,你就放弃过去的观念。
有的同学讲,现在不想修唯识,为什么?因为唯识太烦杂了,名相太多了,因为时间还没到,您会这样认为。修空观的人,最讨厌这些有的没有的,讲的一大堆,求解脱要修空观,观一切法空,《金刚经》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很喜欢,把相空掉、没有烦恼,很容易做到。但是,到一个境界以后,你自然就会跨前去学一些东西;譬如咒语,我以前也不想学那么多咒语,六字大明咒、大悲咒或者十小咒,念是念了,没有很专心的念它,大悲咒比较念得多,因为我以前在念的那部《金刚经》后面就附了一个大悲咒,念了《金刚经》后面就念《心经》、大悲咒一起念,念了好几年。你们如果有一天能够开悟,要先解脱内心的业力,也要去诵《金刚经》,让你心能够慢慢的空寂下来,不再烦恼一切,有障碍更要念,用《金刚经》里面的义理去让你从那个障碍里面分离出来,障碍就不成为障碍。
但是,到一个阶段,自然想学咒语,到底哪个时候该做什么?你也不必太在意。开始修时,打坐、禅修,让这个身体气脉通达,打通了,打通心就有翻种子,要怎么让它清净?就学空观,清净以后,天天清净也不行,就变成顽空了。很奇怪,到那时候你就会转,以前不喜欢看经典,慢慢就想看经典,看了经典了,以前不想学咒语,慢慢就想学咒语,以前不喜欢唯识那么多的名相,烦死了,现在慢慢也要去背,还要去学习、还要去讲,从空里面慢慢带入陀罗尼门,慢慢带入心的用,因为你要起神通变化,你心不用,怎么起神通变化?
但是,你一心一意想要起神通变化,你又修不到空观,你脚根立在哪里?没有根可立,有通那个也都是鬼通,甚么神通都不是,真正学佛法都是有次第的,慢慢这样上来,让你证到空、无相、无愿这三三昧,然后你开始就要学心怎么用?起心动念,你要去观照这个心。止观在第六品讲的,那是在修行用的,那里面也有一些被动的各种神通变化现起,你要观,不要让它影响你的心,是可以观,不影响你的心境,到菩萨上来时,地地往上升,你开始就要学一些法,作意、起心动念,主观意念起念了,这作意是根本缘里面的一个,没有作意,就起不了一切法。五地菩萨要圆满舍弃一向背弃作意。
f.多住无相作意
第六地菩萨多住无相作意。你要完全解脱,你要让他做到无相作意,无相作意,有因缘来了,你也不想起心动念,等于是在修空、无相、无愿这三昧。做不到一定要去学,做到圆满。这十一分所摄,各地菩萨的目标不一样,做不到就要学,学学学,学到圆满,学到圆满,你才有办法往前推进。
g.令无相作意,无缺无间多修习住
七地菩萨是要令无相作意,能够无缺无间多修习住。在六地开始学不要住一切相、而住无相作意。无相作意,让他没有间断的能够住在此法上(法住),不要常常起心动念,要这样、要那样,到七地菩萨这个修证就有点像做到空、无相、无愿的三昧境界,而能够没有间断的,缺是不能欠缺,但是,时间要没有间断的能够学习到永远住在这个无相作意上,对无相作意来说,我要住无相,无相、空观,空观这是七地菩萨要学的。如果做不到,就是要让赶快做到,做到以后再往八地菩萨进展。
h.未能得于相自在
八地菩萨是未能得于相自在。你要得什么相,要得不得,也就是要得法用,不能自在;因为你心地里面要观想一个相,有时候观不起来;用有为心要去观,做不起来,做不起来要让它做得起来,能够自在的化起,而且观起来以后,也要自在面对。八地菩萨已经进到不动地了,九地菩萨开始讲经说法。
i.异名众相训词差别一切品类,宣说法中得大自在
九地菩萨开始讲经说法。异名、众生相训词差别一切品类能善分别,才能够宣说法,宣法中才能够自在,你不能有选择,名称要懂得很多,各种差别名相要懂,各种辞类也要懂,以前很烦不想学,你要讲经说法,你就要学。
前几天有一位同学,他讲他不喜欢这些,我说你现在不喜欢,以后你就会喜欢,到时间你要讲经说法的话,这些不同的名称、世间的一切差别相、辞类,你自然就会去分辨,在宣法中能够自在的去用。释迦牟尼佛讲《大般若经》中所有名相、修行的境界,要能倒背如流一样,每讲一次从五蕴、六根、六尘、六识这么一直念念念,念到一切智,…,这个名相的境界相是怎么样,当然你过去有修证,懂得这个名相的内容,当然会自然记得。世尊是这样子。我们没有,我们没有就要学,你不想学也不行,因为你要讲经说法,就要学,学时逼着你会进步,以前这个名词不想看、不想记,听了就忘了。这个失念,念头常常记不住,等到这个阶段的话,七地以后,因为常常用这个心、常常去记这些名相,自然就会记住了,这个用在九地菩萨,宣说法中得大自在。
j.法身现前证受
十地菩萨,法身现起要能够证受。法身现起来了、现前了,你能够亲证法身,法身是什么?它是空、无、空无相。因为在菩萨能够证到法身清净空无时,你才能够去讲第八品的成所作事智,你在众生忆想你时,才能够从法身中化一个化身出去,这些若自己本身法身都没有开发出来,那怎么去做这些佛事呢?学佛法,慢慢的要了解为何要舍一切法,舍到不能再舍时内心清净了,不是你很忙的去弄一个化身去救这个、去救那个,不必这样,是你很无所事事的在定中,然后众生忆念你,你就有一个化身自然出去,那不是很自在、轻松吗!不然你会想观世音菩萨一定很忙,每个人都忆念衪,每个人忆念衪,衪就现一个化身出去,这不是搞得手忙脚乱吗?不是的。佛就是处在虚空间的清净,但是,哪一位众生忆念衪,衪就有个化身自然出去,不动衪的本身、本尊,这种千万亿化身的功用,是不可思议,不可思议之间,你要怎么学到?就是在舍一切法,你所知、所修、所证境界都要舍掉,然后让你的心也不要执着、不起心动念,到后来心空以后,你就要学习”有的”这一部份。十地法云地菩萨法身现起要证受。
k.遍于一切所知境界,无着无碍妙智妙见
佛地,遍于一切所知境界,做什么事?无着无碍妙智妙见。到十地菩萨可以说是等觉一切法;到十一地这边是妙觉,有一切智产生。这十一地菩萨,在这一品里面佛陀在告诉我们各地的十一分所摄的,还有八种殊胜的境界,以及地上菩萨他怎么去投生、他的愿力有什么优越性?这是在这一品里面十地在讲,不再仔细说明,把重要的讲完了,以后讲到正论时,再去说明这些。
遍于一切所知境界,无着无碍妙智妙见,要去圆满,为什么不圆满?各地菩萨都有未净之愚痴处,后面就分别讲分别十一地中所对治二十二愚。照道理来讲,每地都要去圆满这些东西,你为什么做不到?做不到,就是还有修心的死角,心还有不清净,有愚痴病。
愚痴病每地都有二,就是还有粗重、微细两种相。同样在一地之间两种毛病,这两种毛病也有比较粗的,粗的先断,慢慢断,断到比较微细的,微细还是要断,如果断了,才能往上推一地,这十一地菩萨总共有二十二种愚痴病。
刚刚讲的愈往后面的愚痴在哪里?愈执着神通变化,你一执着神通变化,你怎么回到清净自性,你就没有办法产生智慧,八地菩萨应该有六神通,你执着神通就没有办法产生一切智慧,这也属于愚痴里面的一种,还是要断。这二十二种有粗、也有微细的愚痴,共有二十二种愚痴,由十一种粗、重来分别。
粗重是讲下面愚痴的重,慢慢重的就要慢慢的把它微细化,微细、微细,最后变没有,才能往前推进一地。二地有什么毛病,从粗的慢慢变细,证得了,再往前推变三地菩萨,…,菩萨是这么修上来。佛陀在本品中衪都会提出各个粗重所要对治的毛病来,要用什么法来对治它,这是第一段所讲的。
(2)、详释六度:由六度出名、六度与三学,六度与福智资量,五相修学六度,施设诸度数无增减的所由,六度次第安排依据,六度品类差别,波罗蜜多得名理由,六度总别清净相,波罗蜜多五相有五种业,六度具最广大等五相,六度因果无尽,菩萨爱度不爱度果的原因,诸度各有四种威德,德度因果利益,众生自业过失,般若取法无性、三种波罗蜜多的十八门组成。
详释六度,六度是什么名称?六度要依什么为基本修学?六度是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六度,要依戒定慧三学来成就,离不开戒、离不开定、离不开慧,六度里面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在这六度之间在阐述单一修或者是互修或者是俱修,种种不同的境界,波罗蜜没有单一修一个法门的。初三(布施、持戒,忍辱)当是增上戒学所摄,静虑一种当是增上心学所摄,慧是增上慧学所摄,而精进遍于一切。
譬如你单一修布施,一定要用般若波罗蜜来观三轮体空,这些很多经典都有讲,但是,这里讲的更透彻,讲了在其它经典里面所没有的道理,这里叫作了义的波罗蜜。六度与三学之间的关系,六度与福智资粮的关系,你修六度跟你未来要成佛的智慧跟资粮,这个资粮有多大。后面讲的五相修学六度,五种相在六度之间使用,由五种相应当修学,一者微妙正法教中猛利信解,二者以闻思修所成妙智精进修行,三者随护菩提之心,四者亲近真善知识,五者无间勤修善品。
世尊指出波罗蜜多说名波罗蜜多,具有五因缘:一者无染着因缘,二者无顾恋故,三者无罪过因缘,四者无分别因缘,五者正回向因缘。无染着因缘者是指不染着波罗蜜多诸相违事。无顾恋因缘者是指于一切波罗蜜多诸果异熟及报恩中,心无系缚。无罪过因缘者是指于如是波罗蜜多无间杂染法离非方便行。无分别因缘者是指于如是波罗蜜多,不如言词执着自相。正回向因缘者是指以如是所作所集波罗蜜多,回求无上大菩提果。所以我们要能如此以五相来成就波罗蜜多,这样波罗蜜多才是真正波罗蜜多。
施设诸度数无增减的所由,这一品讲起来有十度,里面讲很多的道理,也许你以前常常在听六度、六度,但是,这里的观世音菩萨问很多的问题,世尊都根据这六度来提出解释。六度为波罗蜜之根本,但又另四度为其施设,世尊指出此四波罗蜜为由前六种波罗蜜多之助伴,诸菩萨于前三种波罗蜜多(布施、持戒、忍辱)所摄有情,以诸摄事方便善巧,而摄受之,安置善品,是故说第七波罗蜜为方便善巧波罗蜜多,与前三种而为助伴。
又诸菩萨于现法中烦恼多故,所有静虑不能引发出世间慧,彼便摄受少分狭劣福德资粮,为未来世烦恼轻微心生正愿,如是名为第八愿波罗蜜多。由此愿故烦恼微薄能修精进,是说愿波罗蜜多与精进波罗蜜多而为助伴。若诸菩萨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为因缘故转劣意乐成胜意乐,亦能获得上界胜解,如是名为第九力波罗蜜多。由此力故于内心住有所堪能,是故说力波罗蜜多与静虑波罗蜜多而为助伴。若诸菩萨于菩萨藏,已能闻缘善修习,能发静虑,如是名第十智波罗蜜多。由此智故堪能引发出世间慧,是故说智波罗蜜多与慧波罗蜜多而为助伴。
于后四度里面与前六度合行了以后,又没有所增、也没有所减的波罗蜜多,还是具有六波罗蜜多而已,因为修六度所衍生出来的四波罗蜜多(第七到第十)。修各波罗蜜多时,你一执着其一,就变成有法的执着,还是要用般若波罗蜜观照它。
其中各波罗蜜多法中,这里面还是要讲三无性,你直接看诸波罗蜜多为三无性就好了吗?第五品在讲三无性,遍计所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这三无性,我们观诸波罗蜜为三无性,就是无,不是好了吗?为什么不以三无性来做到三无性呢?不是,还是要用这般若波罗蜜的般若波罗蜜来观这三无性。因为般若波罗蜜是观一切法无所有、不可得。如果用三无性这个法,来除掉三无性,这个说不过去,他还是用这般若波罗蜜来观遍计所执性是空无,有,但我不执着;依他起性是有,我不执着,圆成实性是有,我也不执着,不执着才能够跨两边,空跟有之间能够同时存在。三无性,不是没有了,三无性,是诸法起来了,我不执着它,观它无自性,才能解脱,这个还是要用般若波罗蜜智去观它,像这些道理、理念在这一段里面告诉我们。如经中世尊说,以般若波罗蜜多,能取诸法无自性性。而观世音菩萨问说:若般若波罗蜜多,能取诸法无自性性,何故不取有自性性。世尊答说:我终不说以无自性性取无自性性,然无自性性离诸文字,自内所证,不可舍于言说文字,而能宣说。是故我说般若波罗蜜多,能取诸法无自性性。
六度次第安排依据,为什么要先布施、再来持戒、修忍辱、精进心、修禅定、得般若智能,为什么要这么排?这它的次第安排依据什么,告诉我们。世尊告诉我们,六度能为后后引发依故,是指菩萨若于身财无所顾悋,便能受持清净禁戒;为护禁戒便修忍辱;修忍辱已能发精进;发精进已,能办静虑;具静虑已,便能获得出世间慧。是故佛说波罗蜜多,如是次第而安立。
六度品类差别,大约每个波罗蜜都有三种差别相,譬如你自修,要空一切法,然后你要利益众生,又要用一切法,用完了又不能执着,用般若智观,六度这样每种它的品类差别有什么东西,当然本身六度就有差别,同一个波罗蜜里面又有三种不同的层次差别。譬如说,施有三种,一者法施,二者财施,三者无畏施。戒有三种者,一者转舍不善戒,二者转生善戒,三者转生饶益有情戒。忍有三种者,一者耐怨害忍,二者安受苦忍,三者谛察法忍。精进有三种者,一者被甲精进,二者转生善法加行精进,三者饶益有情加行精进。静虑有三种者,一者无分别寂静、极寂静无罪故,对治烦恼众苦乐住静虑;二者引发功德静虑,三者引发饶益有情静虑。慧有三种者,一者缘世俗谛慧,二者缘胜义谛慧,三者缘饶益有情慧。如此依各差别相,自修的、利他的,还有利他完了,智慧空掉,不要执着它的,这些都是特别提出来讲。
波罗蜜多得名理由,何谓波罗蜜多?近波罗蜜多?大波罗蜜多?世尊言,若诸菩萨经无量时,修行施等成就善法,而诸烦恼犹故现行,未能制伏,然为彼伏,于胜解行地软中胜解转时,是名波罗蜜多。愉无量时修行施等,渐复增上成就善法,而诸烦恼犹故现行,然能制伏,非彼所伏,谓从初地已上,是名近波罗蜜多。复于无量时修行布施等,转复增上成就善法,一切烦恼皆不现行,谓从八地已上,是名大波罗蜜多。
所以修六度要能得力时,已到八地菩萨了。如果你光修布施,没有般若智观它,无所有、不可得,那这种也不叫大波罗蜜多,也许仅是称波罗蜜多,这是跟《大般若经》讲的道理是一样的。你用某一个法,去度到彼岸,你一定不能执着那个法,所以波罗蜜多,能够得波罗蜜多它的名,它的境界、它的道理在哪里?这里面有说明。六度的总相是怎么样?别相又是怎么样?它又有什么清净相、有什么不清净相?这个在这里面也有讲。譬如讲到方便,密教最喜欢这样,用利勾,用利来勾引他来学法,给他们财富,你给他财富他们很高兴,你叫他们来修行,他不修行,这样,在这里面讲是不好的法。或者给与苦的法,他们不来修,那更是不好的方便法。所以要纠正你这个菩萨,如果是为了方便,给人家只有修财富,然后忘记修慧、修解脱,你这个方便是不好的方便法。
波罗蜜多五相有五种业,观自在菩萨问:五相(前五波罗蜜多)各有何业?世尊答:当知彼相有五种业,诸菩萨无染着故,于现法中、于所修习波罗蜜多,恒常殷重勤修加行,无有放逸;无顾恋故,摄受当来不放逸因;无罪过故,能正修习极善圆满、极善清净、极善鲜白波罗蜜多,无分别故,方便善巧波罗蜜多,速得圆满。正回向故,一切生处波罗蜜多,及彼可爱诸果异熟皆得无尽,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五相中每一种相,都有因,然后有果说,你做什么因,就有什么果,哪一个果成熟了,你就有什么报,这因果的道理就是这样。我做了布施、我是修初地欢喜地菩萨的境界,做好了,有这个果,这个果成熟了,也许我就推向二地菩萨的修行,这个果熟,它每一业,修菩萨道还是有因,有因就有果,还是离不开因果,这些种种的业,显现什么不同?
六度具最广大相是什么?什么叫做最大、什么最好?世尊告诉我们,什么境界最好?观自在菩萨问:如是所说波罗蜜多,何者最广大?何者无染污?何者最明盛?何者不可动?何者最清净?世尊说无染着性、无顾恋性、正回向性,最为广大。无罪过性、无分别性、无有染污,思择所作,最为明盛。已入无退转法地者,名不可动,若十地摄、佛地摄者,名最清净。
以清净性来说,总说一切波罗蜜多清净相者,有七种:一者于此诸法不求他知。二者于此诸法见已,不生执着。三者于如是诸法,不生疑惑,谓为能得大菩提不。四者终不自赞、毁他,有所轻蔑。五者终不憍傲放逸。六者终不少有所得便生喜足,七者终不由此诸法于他发起嫉妬、悭悋。六度因果无尽,观自在菩萨问:如是一切波罗蜜多,何因、何果、有何义利?佛说:如是一切波罗蜜多大悲为因,微妙可爱诸果异熟,饶益一切有情为果,圆满无上广大菩提,为大义利。
菩萨爱度不爱度果的原因,德度因果利益,众生自业过失。观自在菩萨问:若诸菩萨具足一切无尽财宝成就大悲,何缘世间现有众生贫穷可得?佛答曰:是诸众生自业过失。若不尔者,菩萨常怀饶益他心,又常具足无尽财宝。若诸众生无自恶业能为障碍,何有世间贫穷可得?譬如饿鬼为大热渴逼迫其身,见大海水悉皆涸竭。非大海过,是诸饿鬼自业过耳。如是菩萨所施财宝,犹如大海无有过失。是诸众生自业过耳,犹如饿鬼自恶业力,令无有果。
又观自在菩萨问:经几不可数劫,能断如是麁重?佛曰:经于三大不可数劫或无量劫,所谓年、月、半月、昼夜、一时、半时,须臾、瞬息、剎那,量劫不可数故。也因为因果无尽,未来你要成佛才有希望,种这六度的因,最后佛果实时,你才能成佛。讲了一个,你全部清净了、做到了,要多久?要三大阿僧劫。学佛法,你不要太急躁,但是,对内心的习气毛病要尽快的断去,要成佛,你不要太急,要三大阿僧祇,这里面有提。这三大阿僧祇,要怎么算?是年、是月、还秒、还是剎那剎那算?这要看你心地清净。有的,如果按照一般修行,也许你真的要三大阿僧祇劫,也许你因缘比较好、比较精进比较怎么样,也许缩短时间,当然这里讲的是三大阿僧祇劫。
又观自在菩萨问:是诸菩萨于诸地中所生烦恼,当知何相何失何德。佛曰:无染污相!何以故?是诸菩萨于初地中定,于一切诸法法界已善通达,由此因缘菩萨要知,方起烦恼,非为不知,是故说名无染污相。于自身中不能生苦故,无过失菩萨生起如是烦恼,于有情界能断苦因,是故彼有无量功德。观自在菩萨复白佛言:甚奇!世尊!无上菩提乃有如是大功德利,令诸菩萨生起烦恼,尚胜一切有情、声闻、独觉善根,何况其余无量功德?!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的德性,以道德行为得到般若波罗蜜多,做到的话,种了什么因,就有什么果,有什么利益,在这边说明了。你行菩萨道帮助他,不是你帮助每个人,都能够得到好处,每个人的业,他不受你的教,那是他的过失,不是你的过失。很认真的教你怎么解脱、叫你怎么样,但是,你不去做,那是你自己的业力障碍你自己,众生的自业过失、救不了,不是菩萨的过错,是众生的自业障障他。好在,你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里面讲的,你要度无量无边众生,但是,也不要有度尽一切众生想,你去罣碍这些,也没有度完这个、也没有度完那个,这样就罣碍了,没有众生可度,不要抱有这种心,度不了,是他自己的业障障碍他自己,善根具足的,就比较好度,听听听,他就会做。你光这一地波罗蜜品讲完时,就有五十七千菩萨,大概有五万多个菩萨证得无生法忍,最圆满的十地,这是善根的,你度时,不是所有众生都满你的意,都可以度,因为他自己的自业有过失。
般若取法无性,观自在菩萨问:若声闻乘、若复大乘,唯是一乘,此何密意?佛曰:于彼声闻乘中,宣说种种诸法自性,所谓五蕴,或内六处,或外六处,如是等类。于大乘中即说彼法,同一法界、同一理趣故,不说乘差别性,于中或有如言于义妄起分别,一类增益、一类损减。又于诸乘差别道理谓互相违,如是展转递兴诤论,如是名为此中密意。
声闻、菩萨乘等,最后都要依般若波罗蜜多,是重要的对其它的各个波罗蜜,但是,般若波罗蜜起一切法,其实它也是无性,刚刚我讲的你要用般若波罗蜜来做到三无性,那用般若波罗蜜这个法,它也无性,你不能说般若波罗蜜是有一个法,这些它也说的一些道理。每一种法里面有三种般若波罗蜜多,总共有十八种法门所组成种种不同的法相、名相说明,第二段在讲,各个波罗蜜的很多的形相、功德。
(3)、分别地中随眠等障:说明害伴随眠、赢劣随眠、微细随眠三种在地上断的情况、断的时间,以及菩萨烦恼的得失。
经云:观自在菩萨问:此诸地中,烦恼随眠可有几种?佛曰:略有三种,一者害伴随眠,谓于前五地,何以故?诸不俱生现行烦恼,是俱生烦恼现行助伴,彼于尔时永无复有,是故说名害伴随眠。二者羸劣随眠,谓于第六、第七地中微细现行,若修所伏不现行故。三者微细随眠,谓于第八地已上,从此已去一切烦恼不复现行,唯有所知障为依止故。观自在菩萨问:此诸随眠几种麁重断所显示?佛曰:但由二种,谓由在皮麁重断故显彼初、二。复由在肤麁重断故显彼第三。若在于骨麁重断者,我说永离一切随眠位在佛地。
每一地之间你有什么毛病?随眠。你要怎么修,这十一地里面各有随眠。随眠,就是烦恼,因为心不净,才有烦恼,大略讲起来,一个是有真正的烦恼;一个是烦恼起来了,我不烦恼,这是第二个层次的;第三个层次,是根本清净,没有烦恼。这三个境界,在十地菩萨里面要现这三个相。分别地中随眠等障,把它举列起来。说明害伴随眠、赢劣随眠、微细随眠三种在地上断的情况,害伴随眼这是真正障碍你产生烦恼;赢劣随眠是有,但起不了什么作用;微细随眠,是根本就障碍不了你的佛性觉知,有等于没有,这在愈往后的高地的菩萨,他都是这样,就跟阿罗汉一样,他内心虽然不完全清净,但是,起心动念没有烦恼相应,解脱了,这些随眠烦恼到十地之间还是有,还要断。断的时间要多久?以及菩萨烦恼的得失。在这里加以叙述说明。讲他所有的烦恼障,这第三段。
(4)、辨如来说一乘意:如来依诸法法性是一,说惟有一乘,非诸有情无种姓差别。最后是依教奉行分。
第四段总结,依教奉行的,但是,前面还讲到一乘跟三乘的问题,佛,当然讲一乘佛法,但是,细分有声闻、缘觉、菩萨法,对佛说衪只有讲一乘佛法,是我们在分别才有三乘,其实这三乘之间你搞不懂道理,其实这三个都是一乘,只是阶段不一样而已,你学声闻的,未来也一定会学到佛的境界;缘觉乘,你未来也会学到佛的境界;菩萨乘,离一乘佛法比较靠近而已,其实这些都是一乘。你说你学菩萨法,没有断三毒,那怎么叫菩萨?一定,三毒起码要比较淡一点。也不可能定力没有,业障很重在做菩萨,一定没有,一定是三毒里面比较淡薄一点,刚刚讲的伴随烦,有,但是,不多,不障碍你的行为,这个要讲一乘。
观自在菩萨问衪,什么叫做一乘佛法?过去的三乘这些人,怎么互相攻击来攻击去,这些都是知见不对,才会互相攻击,其实这些都是一乘里面的。辨别如来说一乘意,就在讲这一段。如来依诸法法性是一,说惟有一乘,但是,每个人的根基不一样,说一乘里面他走第一段或者走第二段或者直接从第三段开始修菩萨道,这是各人根基的问题,我们常说权宜设施说三乘,但,其实佛所标榜的一定在讲一乘佛法,因为法性只有一个,不能再说有声闻法性、缘觉法性、菩萨法性,只有一乘佛性。非诸有情无种姓差别。不是我们这些有情常常在分别,你是声闻种姓、缘觉种姓、菩萨种姓,在《解深密经》这一部经里面,就是完全融会贯通把所有的法都纳在一乘佛法里面。你也不用去跟人家辩怎么样怎么样,你看的经典少或者还没有看到比较高深的经典,你常常学阿含道就会毁谤大乘的行者,大乘的行者就毁谤阿含道的行者,这样辩来辩去,这样不好。
最后最后还是观自在菩萨问说:讲的这一段叫什么?要怎么来修持?衪讲般若波罗蜜了义,般若波罗蜜不是有法吗?加一个了义,就是能够得究竟解脱的、无执的。刚开始我们学佛法,对这了义经好像很在意,学空的、无相观的才是在修《了义经》。像小乘的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寂灭为乐」;大乘的修实相观「实相法印」;唯识里面它也有究竟,这里《解深密经》里面讲菩萨道的六波罗蜜或者十一地菩萨,这些都是了义,了义波罗蜜。你们以这部经的这一部份经义来奉行,这可以让我们更深一层了解菩萨道里面它的功德相,在《大般若经》里面单修、双修或者五种、六种波罗蜜共修,在以前有讲过,在这里提出很多更深一层的解释,十地七品里面概说一切波罗蜜多法门义理。
(2006.07.26.讲于法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