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  试解《解深密经》的奥秘(0-11)
          (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六、解深密经各品槪论

()、分别瑜伽品概述

世尊说法过程都有次第的在讲真如性,今天开始讲第六品分别瑜伽品。从序品开始讲,说法的人、听法的事跟地点,再来标示一切法的根本胜义谛相、空相,然后一切相的起源,心意识,然后由心意识产生一切法,一切法之间有三性起,要解脱就要观三性无性,这是修行的过程要这样修,到这边就得解脱了。

然后,要怎么来做到这修行的工作?今天讲的第六品,就是讲如何来修行,要修到三无自性,观一切法相空,回到胜义谛相,这样就可以做到观三性无性。要练功夫,道理先懂了,然后就要开始去修,不要光听不练,听了佛法不去做,是没有用的。

当然在这里的菩萨,简单提出瑜伽行,主要是说止观的方法,不是从行为上修,菩萨从心地上去修。如果是初基的修行者或者是声闻乘行者都是从行为上修持,戒律、威仪这样去修入心中。《解深密经》是菩萨的境界,不能再去讲断三结、淡薄三毒、断五下分结、断五上分结,这在声闻乘或是,早期的地前菩萨要去修的,这里直接讲修行的方法,就从瑜伽法门开始进入。

分别瑜伽品:详说止观行,说明识之所缘仅是唯识之所现。佛陀为慈氏菩萨开示瑜伽止观。主要内容包括修习止观时,依住止观所缘四种境事,获得止观的方法,随顺止观的作意,止观二道一异,止观的单修与双修,止观的种类差别,止观中的止相、举相、舍相,修习止观菩萨如何知法知义,修止观中遣除法相的方法,止观所摄诸定,止观的因果作业,止观诸障差别,止观能证菩提的过程,修习止观菩萨善知六处能引发广大威德,无余依灭受等,全面介绍了大乘瑜伽止观法门。

本来瑜伽从字义上来讲,有下列几种意思:(1)集中专志、虔诚热情、照顾治疗、契合适当、联合接点(身心)、训练教育、调理次序、哲学达观、冷静沉着,也是传达思想感情的工具。严格讲起来,瑜伽就是修行人修苦行,锻炼其心志,得身心合一之超人状态。就是让身体去遭遇非常不能忍受的种种苦行,然后证到身解脱,进而得到心解脱。

在第六品,释迦牟尼佛经过弥勒菩萨的发问,开始再重新讲止观禅修法门。止,就是第一个修行的法门,观法门是修行的第二个法门,从止观中了知:「识之所缘仅是识之所现」,为什么心识所缘的不是外境,而是心缘心呢?

我们的空性与自性,待有因缘时,心先缘此因缘境,然后诸心所缘的呢,只是真心所现的法相而已。以前已讲过眼识认知的法相不是外尘境,而是真心中所现的法尘境,所以说识之所缘唯识之所现。在空性中有因缘现起见性,有见性起起自性之法性,法性因所缘尘境而起法相。譬如说,眼识的认知过程,眼识所缘的不是直接缘外尘实境,而是缘空性中所现的法相(真心所现境),真心依缘所幻映之法相,是由外尘实境、实相而来,这是真心所现的真实相,此相为他识直接或间接所缘,亦即是说第七识见分所现之相缘生于八识真心所现之相分,真心真识称是心(八识),七识见分所缘八识相分,所产生的相分缘生于八识之相分,所以七识所显之相分也是幻化;第六识之见分缘生于第七识见分所产生的相分,第六识亦现其自相分,此相分也是幻化的。

一般人都会执着看到、听到都认为是真的,心中所现法相就执妄为真,迷惑者就是这样子。现在有一个人来,你还有可能说我看的可能就是真的人,但是唯识学告诉你,这些显相都是心跟心之间的变化,你根本都没有看到实际这个境相,实际这个境是人,是见性看到的,佛性里面的见性所产生的法相,这是真心、真识之所缘境而现的相分。

唯识上所现,是以幻取幻,圣人观因缘法都非真实;凡夫就会执取心境而烦恼或者认为这个境相为真,此幻境一认为真,就没有办法脱黏。就烦恼来讲没有办法断烦恼,就善境界而言没有办法断善境界的感招,修行修到能看到天上的天宫,天界实在太美丽了,不要讲高天之天,就是下劣天如忉利天就非常殊胜美丽,我们看到那个颜色、光明,就非常执着跟喜爱,有喜爱就被感招,感招就会出生到那边去了。

为什么修行之间所看到的一切相,都不能当真,当真,除了起烦恼外,所以说不能解脱。在这中间,你要了解第一个心,心它所缘的相,都是另一心所现的境。所以契经云:「识之所缘,唯识之所现。」唯识都在讲这个理念,凡夫才执着所看到的是真的。《楞严经》有段话,世尊阐述自性与妄想分别之鉴别分法:「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但汝于心,微细揣摩,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即是汝心。若离分别性,离尘无体,斯则前尘,分别影事。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此段经义在告诉我们,真心如何体知?一个修到初禅境者,会有一分别心性起,此分别心性能觉、能观另一妄心性起灭,当行者能觉观此心性为前尘影事当下,再将此心性所现的前尘影事当下抽离,前尘影事照样是前尘影事的心性,但当下还有另一个能分别境尘之心性,此心性即是所谓的真心,能做到此境要说是见性也可以,但也仅是初步的见性,未达心明后的见性境界,更未达解脱的层次与境界。

佛陀为慈氏(弥勒)菩萨开示瑜伽止观。主要内容包括修习止观的依住,依住,你修习止观要依什么、依什么缘?住何境?如果,凡夫依什么缘,然后把心住这个烦恼境,那不是修行者所应为;圣人,像《金刚经》里云何应住?应住什么?应住般若智慧,般若智慧,能观一切法无所有、不可得,这样你就可以做到观唯识,识之所缘,唯识之所现,以幻现幻,这当下都不去执着为真,这样初步的解脱有了,修行是这样去建立观念的,建立观念以后就去学,要怎么做到?怎么依住?这里面讲有四种止观境界,止观所缘四种境事,你要修,叫你修,天天讲要修行,要修什么?还是从外境人事物起修,然后修到内心里去,这有四种境相,哪四种境相?依分别境相所缘之相,如果你不起分别心,你就不用再修,因为你已经跟菩萨一样、跟佛一样。菩萨祂看到什么等于是没有看到,不起分别;那小乘的行者,开始修时,他一定要先说我看到什么,然后,再提醒自己不要执着,看到什么起了分别,看到一个人,那心里马上就告诉自己,是男的、是女的?分别了以后才知道是人,或者这形状是人不是其它动物,有这种分别是初步的心起。谈到始觉的觉知,有始觉就有法起性,起自性,然后就有法相。如果本觉之间没有始觉起,那根本都是无住相,不起分别心,这个就是大菩萨的境界,有看等于没有到,不去理它是什么形像。

一般人都是被这个影像所迷,此影像刚刚讲识之所缘,唯识之所现,这个影像,有时候是超时空的,修行的人不是在讲我看到人的层次,打坐时突然间有一个影像出现,这个影像就是非人或者是菩萨或者是护法神,有因缘才会现那个影像,你心现这个影像,真心所缘的就是这个影像,你起了分别心才有这个影像现,所缘的这个影像现,对于这种境界你怎么修这止、修观?

第一种你所要对治的境事来修止、观,重要的是要能无分别。你不起分别了,那它本来还是有影像,影像归影像不碍着。那这个菩萨的境界更高段一点,所缘境事,这个你又有分别心,缘事件以后,又起了妄想,那你止住它、不要想。观就比较简单,仅观其心起心灭无有挂碍。用止时,乱心才要止,如果境不乱你心,你止它干什么?你可以坦荡看它。

第二个是观,止不止,就只能观,当一个影像出现,你很执着那个境,你的心要止又止不了,那只有看着它,只能很无奈的看着它,这种就是观;另外一个比较高层次的,就是菩萨的观,是菩萨境界才能的,没有分别影像所缘境事的观,它现自然现、它灭自然灭,像在做法会,观世音菩萨法相现起,你根本不分别谁来了,反正有一个影像飘飘飘,又飘到那边下去了,你也没有恭敬心、也没有感动、也没有动心念,它自然会自起又自灭,这种观是心湖现境的观。如果你对于不好的境界,起了分别心要空,恐怖,恐怖也止不了,那就只有用观,普通这个能观的话也能达止的功用。但有时「观」了,却不能达「止」的功用,那也仅能无奈地观照,尽量不起心动念。有时候它也能止,那个应是比较淡薄的心念、影像,只要观着它,它就止。

先观后止或先止后观,很多修行的境界,要依它所面对的境界而修止观。譬如内心起了妄想念时,你止不了,只有看着它,进入第七意识的修行;你观了一个影像,这个影像也不害怕、也不怎么样,不加以分别,根本不用止就观,或者你观了以后很害怕,又想止住它,又止不了,那也只有观了。好多的层次,能止就止,不能止就观,很无奈的观,这都要看顺逆境界,都用在顺逆缘;如果你修行,一直执着外境真、假,然后是看到什么、又执着什么,你永远没有办法解脱,你如果不管它什么,反正我在修行,我就不管这个境,看到什么跟我没关系。

很多同学都有这种现象,能够接触到另类众生─鬼、神,它来拜托你,譬如来求您帮他消灾、写牌位、帮它什么,这个就是要修止观的时候。如果修止观的话,这类事情就不会发生,你不修止观,你认为你在做好事,他会找上你,你会去做,你不做它又要修理你;做了,你说你在行菩萨道,你又没有办法证得解脱,行什么菩萨道?自己都没有解脱,何能谈其它善行。你有没有修止观的这种概念,真正修的话,不管外境怎么样,佛来佛斩、魔来魔斩,斩得片甲不留,没有什么众生不众生,心里无有众生想。没有这种魄力,你就不要想修无为法、无上心法,不能修解脱法,你还是在世间里打滚。无分别影像,就是根本没有心意念去分别影像。

第二个就是说不是分别影像,那起码就是心所现的妄想,这个法有几个意境,有时候是你自己的念头,连影像都没有,只有心意念,这有好几种现象都会出现在你的心中;第三种是境事,就是你识心根据所缘的境相,就像刚刚讲的妄想心、如实语这一类的。今天的事情、明天的事情、后天的事情,或是昨天的事情,你毫无根据的去缘这些事胡思乱想。

还有一种是有一种念头在执着什么,那你修止观,要断掉这些,这就比较好修一点,如果你主观意念能够警觉我不要再胡思乱想,这样就是止了。但是,有一些比较重大的事情,譬如说今天跟老板吵架了,然后,你打坐时,念头一直起来,您说不要想、不要想了,自己告诉自己不要想了,但是,这个念头就一直冒出来:他讲什么话,我回答什么话,这样一问一答没完没了的想来想去,你要怎么止?止不了就观,再觉观一次,观也不见得就会停止,这是很无奈,有时候很无奈的就观,你止不了就观。

尤其第七识心所现的境,那个妄想念,不是妄想,是心念,心念来自于八识的种子,第七意识执着它,出现在心里面,这种念你不能阻碍它,因为你第七意识不能阻碍第八意识现起它的种子,现起后第七识无始无明的执着,就会现起心念。无始无明的执着,人才会一直轮回,它那个我执、法执很深、很强,用警觉的心说不要想、不要想,没办法禁止,这是第三种的识心根据所缘境界。

再下来是主动意念所产生的心叫作意,所作就是心有作意,心有作意,可以成就一切佛事,或者是我们修行时,要做一些事情会起作意;这个作意,如果以小乘修行来讲,他心不净要作意修除去掉,这是修小乘阿罗汉道,他所有的心病都要把它解脱,摆平以后,就是所作皆办,所作皆办,收获就有解脱了。菩萨境界如何,无事时祂不起心作意,但是他利益众生时,他会作意,作意也就是作佛事。作佛事之间,你要不要有一个所缘的境?譬如你不可能毫无对象的随便乱起心动念,菩萨不会为自己,什么好吃,菩萨已经无碍了,有吃就吃,没吃也算了;有穿就穿,没穿也算了。但是菩萨唯一罣碍的是要怎么利益众生,众生有苦难,他要怎么利益他?这时候他要作意,作意有一个对象,不管有影像或者事情,都有一个事情要让他所缘。在做事情之间,不是那么顺,不是那么顺之间,你也要用心力要止、要观。当然止观都是对自己,你心净了,你的力量就大,然后无所不办,这是另一个层次的所作成办,所缘境事。这里讲的把实际修行跟度众,菩萨玩弄心法的现象,在这里讲一下,一般的解说不会解说这些,照字面讲。

我们看正式的经典怎么讲?获得止观的方法,随顺止观的作意,你到底要用止还是用观?随顺其自性意。你要很自在的随意念转缘去做止观,你说你心乱得很,不管哪一个现象,止不了,就只有观它,被动、无奈的观它,练习不受它影响;如果比较小的毛病,你观它就有止的作用,这不必用止。这止是要有点力道加上去;观,就是静态的观,静态的观你的心,心如果胡思乱想的话,它没有根支撑着它,最后就不想了;如果,刚刚讲的,罣碍心很强,吵过架或者很罣碍某件大事,你要止也止不了、观也停不了,两个都失去作用了,怎么办?还有第三个方法,经典是不会讲的,经典讲的都是比较有境界的人修的,我们止观都失效时,只有靠念佛,念佛转你的那种定力不够的心,念佛念到我不管心现什么念或者现什么烦恼来,你就「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用阿弥陀佛的佛号盖过你那个心境,这是很差的自修方法,但没办法时也要用,这是对根基比较浅薄的、没办法用止观的人而方便说。

随顺一切境,止观作意,作意就是起心动念,一切法虽有缘之中,有一个作意缘,如果没有作意缘的话,这个法起不来,起来也不长久。譬如一个人,你不是用眼睛看到,用你的佛性之见性观照到,鉴照到这个人后,如果第七意识、第六意识不去执着这个境的话,就是无所作意。无作意就是这个人心中无所要缘境,不缘它境,那就有见(鉴照)没有到、视而不见;如果境缘现在心湖里面,那你眼睛看到或者幻境之中看到,你又故意要看到这个人是谁、是谁?那就是作意、作意趣,一切因缘之间作意缘是起一切法的根本,如果是没有这个作意缘的话,这个法起不了作用去。

你要止、要观的话,要起这个作意的念头,我要止或者我要观。其实,禅宗的行者智慧比较高,开悟的人更高,他根本不用止、不用观,他随心中诸法尘自起自灭,都能不去理它的话,只有在起邪心念时要管住它,起了邪心、邪念或者害人的心、咀咒人的心,这种是不好的、会伤害众生的,这个当然要止住它,因为你习气还没有灭,碰到什么境界,瞋心不灭,习气中的咀咒心、害心都来了。尤其在开悟时,不是你拿刀杀人才会杀死人,只要起心动念,咀咒这个人,用心杀这个人,他可能就真的就死掉了,造业不必用刀。这时的行者你不学止观,你没有办法解脱,这是禅宗所说的执杖牧牛。

修行者若是外道,外道善于用心性,心不净者善于用心战斗,善于以瞋心来跟人家相斗争,比较心力、念力的高低,所以没有办法证得我法二执灭,当然不能得解脱。修佛法的人是修忍辱,修行中都是被人家虐待的对象,如果你做不到被虐待,表示你没有那种境界,解脱的功夫都是假的。当被虐待时你也很自在,没有一个被虐待的这种心态,这就是修忍辱波罗蜜,得安忍波罗蜜,才能真正度到彼岸。

随各种因缘作意,产生止或者观这两个法门。而止观这两种方法,是一还是异?止观在这四种境事上去发展。若是止观是一的话,就没有分别,没有分别,就是功用相同。能够用观,止境事,那自然用观就好了,不必起念说止,告诉自己不要看、听那个。如果观不了就用止,用止来止境事,作意起强烈意念说要止此境;这两个同样对一件事情,抑制它来讲的话,用止、用观都可以达到目的;当然,用观它不必执着那个境或不去烦恼,这是指比较淡薄的法尘,我讲的是比较淡薄的习气、比较淡薄的事情或者鸡毛蒜皮的小事。

譬如我掉了十块钱,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你一下子不会罣碍,十块钱算什么,如果是三十年前十块钱那就不得了,现在你掉了十万,可能也不会动什么心,掉了一百万、一千万,看事情的大小,你这个烦恼心能不能止,小烦恼时,用观就可止它;大烦恼就是大事情,你心不净、不宁,那就用提醒你止观意念的:不要再想、不要再想,用这个止,有意念来提醒自己,甚至于请出佛菩萨来,念佛菩萨的法号来压它,这是很不得已的,没有办的办法。

止、观也有不同的境相,如果相同就用一个名词就好了,为什么要有两个不同的名词。观,偏向于觉知、观照,不去止它,不一定要止它,不止,我看了、我知道了,但是,我没有烦恼相应,这种境界比较自在;止,用这个心力,然后能够止一切法尘,这当然比较大的事情会或者比较烦恼的事情会用到。止、观,它的那种道法,有时候对是相同的,对功能来讲做到一样的,你用止、用观都可以做到;对境界来讲,境界有比较烦恼、比较不烦恼的、比较恐布的、比较顺缘的功用又一样,你有时候用观,自在观它,你要能够做到观自在菩萨的境界,不用一法去照见五蕴皆空,那是观自在菩萨的境界,你没有办法空掉色、受、想、行、识,那你还是要用止,用有心力、念力的来止它,不要执着、不要罣碍、不要怎么样。或者压抑它,你要怎么压抑它?就是用止自诀,这些就是不一样的境况采用不一样的法门。

境界不一样、状况不一样、圆通性不一样,你用止、观的方法就不一样。止、观,有时候是单修,有时候一起修,智慧愈大的单修,用观照就好,观你什么大事、小事,一切都是法嘛!没有严重性、不严重性的分别,反正我看的都是这样,天跨下来我也没有关系。用执杖牧牛者大小事都用观,观自心,不要像一般人在讲观的道理,有人说观者都在讲观外境,这是初阶、小乘所修之法;他们一定用观,有人进来了吗?我观这个人,但不要执着他;声音,烦吗?这声音很吵杂吗?不要执着它,这种外尘境之观,是很初浅的人在修的。

已经修到《解深密经》的人不能再讲这些,都在讲心地里面的境界,你看所缘的影像,刚刚讲的所缘的影像,分别影事或者无分别的影事或者识无边际所缘的那个境界,不能去讲用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接触的这些外尘境的法,粗浅的唯识才在讲这些。《解深密经》是对菩萨讲的,都在讲心里面的禅定培养,修法就用观,这起码在初禅以上的境界才能用。你单修观,那当然能自在无碍的,就单修观;如果你还不能自在无碍的完全用观,止这个念或者要离这个境的话,你就用止。止观、观止,依种种不同境界、境况等而变通使用。

世尊在这一品里面,特别把止观的种种差别相,把它说明出来,这中间就有很多种,止观方法两个共修或单修,依境界不同就有下面很多不同选择作意。止观的种类差别,止观中的止相、举相、舍相。你如果能够止它的话,就用止来止其法相。若是执着得很,止不了,就提起来,提起来的话,又是怎么处理?舍离这个相,是怎么样舍离?不即不离是舍离,实相观也是舍离,不舍而离。每个人的心修止观,要这么去修。我不知道你们修行有没有在用这些,如果有这种体会的话,讲这些法门就很容易懂,如果你只是用眼睛来讲止观,用耳朵来讲止观,你就不懂这些法门,因为这是心法。

我若写了「止」,你马上以为用眼睛看时,马上会知道,要看、不要看,那个我又是谁?现在心里面有一个觉知,觉知跟你各种自性功用间的关系要能了解,譬如你觉知了,觉知于止观间有异,异即起了分别,感知外境,然后自心起了什么心态?你若没有心态起,根本就用不上止、也不用观了。若能自在观,可以观就不用止了。就怕你有邪心态、不正当的心念,邪心起时你才要去压抑它,不压抑它就要造业,起心动念,其实都在造业。不要说我对某件事情,起了一个心念,好像无关痛痒,这在懂佛法的人来讲,是很严重的事情,是有因缘果报的。看这个人犯了王法、法律,要被处决时,你对他起个善念或恶念?起善念,你就跟他结了善缘;起恶念,你就跟他起恶缘,以后因缘会受报。

修习止观菩萨如何知法知义,止观在《瑜伽师地论》里面有很多繁琐的名词、不同的境界,每一个境界都有它的名相,这个法是什么?譬如初禅是有觉有观,如果,你有先觉才能观,如果,你连觉都觉不来,那要观什么?初禅境有觉,虽然还是未到地禅、还没有入定,但是他已经有觉的能力,也有观照的能力,能觉的真心起来了,他才能来观所觉的境、境事。如果你没有修到有觉、有观的境界,那怎么观、谁来观?你会怀疑谁来观?有些人每次都是吵架完时,才来后悔、才要忏悔。你要是有觉有观能力,要吵架的因缘时,那个瞋心在冒起来时,你就可以观照它。刚好正在吵架时,瞋心又真的起来了。

瑜伽都是在禅修间所现的像,如果你没有进入这个境界,那你听这个会很吃力,没有办法去看心里面那个东西,看来看去都只有一个心,听一听佛法是增广见识,不见得能够受用。你知道是什么法、这个法是什么意,要修止观之时,菩萨能要知道自恩状态。譬如觉观两个字,可以变很多境界,有觉有观、无觉有观、有觉无观,到最高境界无觉无观,四禅天里面所现的境离不开此四种境况,在瑜伽三界九地之间都会显现这些义理。

修止观中遣除法相的方法,在这一品里面世尊会告诉我们,什么是止、什么么是观?释迦牟尼佛讲的止观当然比较仔细,如果以祖师大德们来讲,简单一句话「不即不离」四个字,就是做到止观境。不即不离,怎么做?菩萨自然有智慧就做得到,没智慧就进入迷糊状态,胡思乱想一大堆,怎么止、怎么观!大部份经典世尊都一条一条很仔细的讲,能适合所有的根基的人,不能像上上根基的禅宗讲的「不即不离」一句话带过,或说「执杖牧牛」就完了,不讲仔细一点,要让你自己去体验、去做做看。如果能够见经文,你就知道世尊讲怎么止、怎么观或者去看《瑜伽师地论》中很多在讲这个道理。《瑜伽师地论》虽然是弥勒菩萨所造的,但是很多采用到这边理念,它有两品采用到《解深密经》里面世尊讲的理念。

止观所摄诸定,你有止、有观,如果能够做到的话,进入哪个定?譬如四禅就有四种定,初禅,刚刚讲的有觉有观;二禅喜俱禅,喜俱禅从喜心生起,观喜心会起来所得的定。初禅,他会得到离生喜乐定,离开欲界的生死,欲界有淫欲心、瞋心、痴心等等五盖心,离开欲界境界时,不要实时升到天上去,升到天上去你就离不了欲界生死,你要超越天界的这些执着,然后就能进入色界里面,在《正法念处经》里面,你们如果要了解每一天的概况,谁可以出生到哪一天,可以去看《正法念处经》,守戒律就可以升到哪一天。天,有三十三,忉利天有三十三天,谁可以出生到哪一天,到三十一天、三十二、三十三天这三天的境界最高,高也是离不开你守种种的戒律、修种种的善行所感招,感招到忉利天。

三十天以上境界就比较好一点,再上去就是夜摩天,夜摩天天人的守戒清净比欲界天忉利天还要高,守戒清净、修种种善行,才有办法升忉利天、夜摩天。这部经在讲这些,心地清净到哪里,就感招要生到哪里。瞋心也没有灭、贪心也没有灭,都是生到很低、很低的天界,光做一些善事是欲界天善行。三十三天里面第一天到二十九天以前的天界,都是修比较粗浅的善行感生的;如果修禅定有止观的修证,就是做瑜伽行,才有办法得离生喜乐地;二禅的定生喜乐地,从打坐中起欢喜心,有初步的定力,产生欢喜心;三禅是乐俱禅,得离苦妙乐地,离身体苦痛,让身体气充满产生快乐感,所以三禅境是世间打坐的人觉得最愉快的,因为每一个毛孔都充满了气,然后就进入四禅;四禅,行者的心是住一境性,这真的是止观什么都能不用了,无觉无观境界,性与境合一。刚刚讲有觉有观、无觉有观、有觉无观、无觉无观都是在色界四禅的地方,到无觉无观、一境性时,心中自性鉴照的影像起来,祂就能看着它,影像灭了心也就灭了,自性自然清净,对一切境都能不黏,像这种就是舍念清净地。

再上去就四空处定,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很多经典只有讲到这个欲界他化自在天,其它天界概况及如何修持就没经典参阅了。譬如《华严经》里世尊有到他化自在天里讲,色界天以上世尊也有去讲,但就是没有流传经文下来,以后的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境界,四空处定的静界或华严的境界就没有流传了。全部经文都有讲啊!世尊在时是有讲,但龙树菩萨去龙宫背诵出来以后,认为较高层次的境界不得了了,哪一个人可以证到这个的境界?没有,所以就不传下来了。

现在我们看到《华严经》欲界天的经文,顶多升在他化自在天那里讲道理,对这些天神讲你们要怎么修,不要执着这些,要突破心境,要进入菩萨境界。又要进入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等天界讲层次更高的,这些天界讲的经文该当还在,还有之后的进入无色界的境界,或者往后的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什么如来位的,这些境界都没有流传下来。不要说《华严经》只有八十卷,原来《华严经》是很浩瀚无边的,不是只有这一点点,传到人间来的很少而已。

在这一品里面世尊会开释止观,你所摄受自心得到什么定、什么定,会在这里面讲出来。止观的因种了以后,你会得到什么果?就是你心地清净到什么境界,你就会得到什么果,因位所作的业,止观诸障差别都现出来。你修行定有心的不清净,有什么心就有什么障碍,世尊祂提出种种的差别相,你有差别相中的问题吗!种种止观碰到的障碍差别,有,刚好用得上;你若没有,那可以加以勉励。

譬如说,很简单的一句话叫你止啊!止啊!你就是止不来;叫你不要烦恼、不要烦恼,你还是烦恼,要止止不来,那你止不来,用观的就可以了;你连也观不来,那只有再借他法了。每个人的智慧是要累劫修的,经典上讲止观,不是每个人看了都可以做到。今生如果色身能突破,然后发大愿,感招诸佛菩萨的加持,也许菩萨可以帮助你。如果单打独斗,你自己修止观,就有种种境况境出现,菩萨自己修止观有什么障碍,就有差别相显现,在这一品里面都有列出来。

世尊还告诉诸菩萨,止观能证菩提的过程,依止、依观,怎么做到离诸相?菩提,就是离诸相,你不要去找一个菩提,菩提不要常常把它看成是一个名词,要把它化成一种功能,证无上菩提,就是对一切境都能自在无碍观它无所有、不可得,这能力就是菩提智慧。讲的比较简单,但要做不来,就有前面讲的每个人差别障碍;为什么有的人叫你离我相?你就离了我相,没有一我在,你心里面离我相,你自然就能够离诸相,别人跟你有什么关系,自然就是没关系,别人跟你的业缘就斩断了。

如果你对我相、我见还很强的话,在人的行为上来讲就是爱讲话,看到这件事情也要讲,没看到件事情自己想也要讲。前几天接到一个网友来的mail,他写了很多的文章,刚开始不说是他写的,叫我看一看文章,我说我去看这些文章干吗!世间人写的文章我不大看,你跟他批论,他又有他的看法跟你诤辩,那我看你文章跟你讲这些干吗,我连看都不看。尤其我们学佛法,要有《涅盘经》里面讲的六种不可说的修证。佛法不是用说的,是要你去证,证到你都没话讲,那你才真得到佛法、得到菩提,也就能离自性。你们喜欢讲佛法,如果不是为了上课、为了什么,我才不讲,你要为这个人好,可以讲才跟他讲,如果这个人没有因缘、爱抬杠,我可不跟他讲。

生、不生这两个法本,生是有为、不生是空、是无为,这两个组成六种现象,生、不生、生生、不生不生、不生生、生不生,有有(不要去讲),空空(更没话讲了,不必讲)、空有(也不必讲,你从空性体会有,不必去执着)、有空(有,有空做背景,也不会乱讲),有空、空有这两种不同什么现象,你都不要说了。要练到这样的境界,这代表你证到菩提了,你有菩提智慧了。天天没有修菩提,天天讲菩提,你有没有去做?生生不可说、不生不生不可说、生不生不可说、不生生不可说、生不可说、不生不可说,哪一个境界有你讲话的余地?没有,只有一个情况下可开口,有因缘时才可说。什么因缘呢?人家来请法了、人家来问你问题了,你才可以讲;人家不问你,你也不用讲,为什么?因为你要住六种不可说境界。

这是已经证到无上菩提的人的一种境界,已得涅盘,但得涅盘你不能永远这样住涅盘,不讲话、而入定境,你还是要度众生,有因缘你才可以说法。但这因缘有两种:一个是被动的,一个是主动的,能够做到这样就是菩萨了。被动的就是说有德行的人,他会找上门来问你,你就守株待兔一样,等他来问,问时才跟他讲;主动的,就是修得不好的人,但跟你又有缘的、你又想度他,你就要主动去找他。这坏人、德行差的人、修得不好的人,他不会来找你,你若有宿命通,有什么的,…,他跟你过去世有什么因缘,或者这个人做了什么善事,能度者就要主动去度化。像鸯崛摩罗指蔓尊者,他杀了九百九十九个人,刚好他的母亲来看他(阿含经讲是国王要抓他,他母亲要去通告他),想杀母凑成一千,生起要杀他的母亲之念头,就可以凑成一千,他师父就要教他所谓的涅盘法,其实他师父也不会涅盘法。

世尊观察到了聪明俐铃的一个修行人,不能让他因杀父、杀母而入地狱,世尊不在时当然没办法,世尊在世时,怎么可以见到一个修行者再去杀自己母亲。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僧血、破和合众这些是谓五重罪,都要下地狱。世尊衪就显示神通马上到他那里去,阻止他,为什么要阻碍他?要主动去避免造业,对坏人要主动出击,不要让他造业,就要主动去度他。刚开始去时,他还要拿刀去杀世尊衪,说你不要阻碍我,刚好你来我就要杀你,不知道释迦牟尼佛的厉害,结果被世尊衪说服了,不久尊者马上证得阿罗汉果,虽得阿罗汉果,你过去所造的业还是要还,最后还是被人家打死了,打死以后,他已证得阿罗汉,入灭后就入涅盘定去了。

有因缘才可以说法,修得境界愈好的,就愈没话说。为什么没有话说?因为他眼睛、耳朵、…,什么根都顺了,你们怎么搞,他都无所谓;修得不好的,有为这边的境界,永远都在里面打滚,没有去学菩提。菩提是一个空的名相吗?不是的,菩提就是观一切法无所有、不可得,什么顺、什么逆、什么境界?有什么可以说的,修得心慌慌想讲话,嘴巴更离谱了,用行为去做就更离谱了,所以修行人真正的行为不去造业、嘴巴不去造业、心也不会去乱起心动念造业,对于非因缘法都没有起心动念,这三业清净,自然就有菩提智慧。

在这里世尊告诉你说用止跟观二法,怎么来证得各种菩提?菩提,就是离一切相。如果不能离心里面的烦恼相,在这个时候还有很多执着,初禅天有初禅天的殊胜境界执着,好耶!如果你没有佛法熏习的话,你会执着那个善境,就会感召升到初禅三天去了,或者感召升到二禅三天、三禅天三天、四禅三天,甚至于升到无想定去,这些都是没有菩提智慧者。你如何在善境之间,用止观来离相,观你内心的烦恼断掉以外,如何度过修行过程之间的善境界,善境界也要离。不离你就感召天界,你怎么能解脱!如何证菩提?证菩提,就要训练那种对一切善境界,也能够不执着,那就是般若智慧。

世尊顺便也讲了,修习止观菩萨善知六处能引发广大威德。从外六处得知六处威德,心意识及诸心法,有所取义者,就是所谓的外六处。能得六处威德者,一者善知心生、二者善知心住、三者善知心出、四者善知心增、五者善知心减、六者善知方便。然后世尊在根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面对六尘境色身香味触法这六尘境里面,如何做到不取其义,就能够发挥哪一种德性?这在第六品里面也会交待,你修到哪里有哪一种功德、有什么相?

同时世尊也顺便交待了无余依、灭受等相,无余依就是无余依涅盘,如果你修证到四禅以上,有修佛法,证到菩提,那你就能够得到涅盘,内心的烦恼境超越了、修行过程之间的善境界超越了,那你这菩提智慧能够超越这一切境时,你会得两种涅盘,这是没有破色身的,还有身的是证有余依的涅盘;如果破了色身的,已进入无色界,也就在四禅天时,入无色界就是四空定,因无余依身,所得涅盘就是无余依涅盘。无余依涅盘是什么涅盘?就是法身清净遍虚空界,心念遍虚空界,无相的法身遍满虚空界,这就是无余依涅盘;有余依涅盘就还有一个身,虽然这个肉体、形相,死了以后还有一个形相身,现在讲神我身。

有的人不用死后,平时自己就有一个神我身,出去然后又回来,这就是没有破掉色身的境界;如果破掉色身,这个神我身也没有了,神我身没有的就是无色界的天神,此等圣人破掉色身了,也证得涅盘了,那就是菩萨的境界,真正菩萨就是这个样子。如果没有证无余依涅盘,那你禅定中还有一个灭受,就是灭掉你的觉受,你的忧喜苦乐的心没有了,连这个心没有了,用菩提智慧就可以观忧喜苦乐平等,这种在你止观之间,慢慢就可以证得。世尊会说明种种的善境界,得到什么威德、得到什么心净的涅盘境界等。

在第六品里面,前面是介绍大乘菩萨瑜伽止观法门,大乘菩萨所修习的一切法门,佛陀都在第六品里面,大概都有拿出来介绍。当然释迦牟尼佛在讲经,不会讲得这么微细,衪只有讲到名相,你不懂就要去研究,大略的第六品里面,都是概括这些概念,都在止观这两个主要法门之间来用功,今天就讲到这里。下一次就讲第七品,第七品是十地菩萨,如何修波罗蜜多,度到彼岸的?愈来就愈进入菩萨的境界,修十般波罗蜜要怎么修?

(2006. 07.19.讲于法尔)


[ 解深密经》选读 ] [ 经典选读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