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解《解深密经》的奥秘(0-10)
(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六、解深密经各品槪论
(五)、无自性相品概述(续)
上次讲到第五品的三无性品,一切法由空性所现起,空性依因缘而生一切法,如果是因缘来时,自性才依他起性,起性之间,能够不执着,那就是圣人的境界,如果,你开始对一切心法,产生执着的心,甚至于你习气相应,这就是遍计所执。一切相,从心意识生起,一切相从三性发起,要破解这个性 向圣地进入胜义谛空。第五品在讲三性无性,遍计所执性,这是不真实的;依他起自性,这是因缘而起的;圆成实性,是真正圣人、佛的境界。这三性,依因缘,看起来是三,其实合起来是一,为了要做到胜义谛品,要能观破这三性,这一品在讲三性无性。
又三无性中:为初发心有情说生无性,显缘起诸法无常无恒,从而相信因果,修习资粮,为资粮、加行位有情说相无性及胜义无性,使其于缘起因果不生遍计所执性,能正厌离,能正离欲,能正解脱,不起烦恼、业、生三种杂染。
能正厌离,如果知道一切因缘法,会产生不同的果报,对于缘起因果,不住遍计所执性,也就是说从圆成实性,所产生的依他起自性、产生的法性,不要有遍计所执性。遍计,就是无所不到的,用你的习气、心病去相应,简单讲,就是有我执、法执。破掉这二执,诸法中没有一个我,才有办法去掉一切心病。佛为什么能成为佛?衪内心里面没有一个我相,没有我相,就没有人相、众生相,你虽然在圆成实性中能遍观一切因缘,能够知道一切众生,能够观无量微尘数的佛剎土,但是,祂都没有我相,有看等于没有见,这样境界能做到的话,就能够做到没有遍计所执,没有遍计所执,就能够厌离(过程)、能正离(正证),远离一切法。很多学法者,就执着其法,学什么就执着什么。
一个真正修行人学了什么就放弃什么,如果你学一法,一生之中学一法,懂那一法,就不会有大成就,要学了这个,有成就,就要放下,再学另一个,我们修行有方法、手段、有境界、有体验,这些.如果放不开还是有遍计所执,有遍计所执性,就有因果。遍计所执不是只有欲界天、不是只有人,修禅定的色界四禅天,修到破色身了,进入无色界的四空处定,这些你如果不舍掉所修所证、不厌离你所修所证,那你还是有遍计所执性,你还是要升到天界,你还会进入无色界,当然天神寿命久远,但是,最后定力衰退了,还是要再轮回。做这方面的般若智工夫叫能正厌离,这还是属于好境界,要一路走过这种修行的体证,你就要舍掉一切法,不要有遍计所执性。
能正离欲,不好的欲望,当然知道要离,好境界的这种欲望,也要离。唯识学五位百法中有个「胜欲」,是最殊胜的欲望,就是要追求善境界,在唯识里面的五别境里面有一个欲,此欲也就是胜欲,修行修到想追逐一切善境界时,才能够进入色界的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甚至于进入无色界的四空处定,这些让你在修行间能引起欲望,这个也要舍离。
修佛法要学空三性,当然要舍离一切的欲望,总是要脱离遍计所执性,不这样做的话,要求解脱,用一法想证解脱,是无有是处。若要用一法得解脱,那只有用个无为法,只有用不起一法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得证无上正等正觉,就能招来拆招,没有什么固定的方法,有了无为法的修证,如果还不能做到命境如如不动,得正解脱的话,你就修方便法,不要去固定用某一个法;譬如今天身体有病痛,你用某一个方法,抓手功就克服了。下一次再来,部位不同、情况不同,你就用其它的方法,如用木枕在背部脊椎动一动,让它血气通顺,这种方便是对自己身体去制作、加工,不去化解外境给你的干扰。
要解脱就是要用无为法去面对这些因缘所感召的境,你要学佛法,还有起心动念,以战斗、争胜心,这种怎么得解脱?没办法解脱。要求得正解脱,就没有什么法可用,所以要破此三性,遍计所执着,不管你用有为法,去除不好的习气、心病的执着。好的呢!修行境界,刚刚讲的真如性用等善境,如四禅、八定、九次地定或者十遍一切处,你的心光可以遍一切处光(青、黄、赤、白)、入四大(地、水、火、风)时、也能悟空、起识等,都要能观其无所有、不可得,这些此法在《大般若经》里面讲的修行境界、层次,只要犯了一个执着,你就没有办法证解脱。
《金刚经》里面讲得很清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有一个定法可得,不能学一个法而犯执着,无为法是最高的法。但是,一下子又做不到,那就方便以有为、无为,或方便无为来,慢慢阶段性地才能够证有虚空无为、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不动无为、受想灭尽无为,这些都是方便法。因为你一下子做不到真如无为境界,得正解脱,那只有用方便法门,这种方便法是让你慢慢做到正解脱。正解脱即是破遍计所执性,甚至于破依他起性,在心最威最灵时,依他起性时,心是很敏感的,心是最威最灵没错,但最威最灵的心,你没有把它空掉的话,你照样还是要轮回,执心用是没有用的,修了半天佛法却去修心的什么灵通、感召,又感召了,却没有办法解脱。
成佛者有感召,但是,衪知道诸法进展,又能不受到感召,这才是觉悟,才叫正解脱。什么叫不正解脱?是证得一个偏空。偏空,是声闻阿罗汉的境界,所有的大小事、真我、假我都看成空,都能不理它,这样心面境一定不会乱,这样就是绝对空的法门。空有不二、中道观、实相观,这才是佛性,有佛心可以感知一切境,却能无住,不住在一切法上,就不会有烦恼,这才是大乘的正解脱。偏空是小乘的解脱道,这不能叫做正解脱。佛性有「空」的一面、也有「有」的一面,这两个都能发挥功用,就会进入圆成实性境界,就可以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见。但见闻觉知后要能自在,不会去罣碍这些,这就叫作正解脱。
在懂了因果以后,没有遍计所执性,就没有因会被执而现起果,要证不受因果左右,一定要有正离欲心,离一切善境界。一切坏习气当然要断,没有断坏习气,你要享有高境界的修证是不可能,因为心病、习气、执着现不起善境界,尤其我的执着不去掉的话,说修行要有境界没有办法,除非着魔而现善境界;离欲,种种世间的名、色、财、食、睡等欲不用讲,是贪、瞋、痴、慢、疑里面的贪欲,这些都要断,还要断修行间所现的一切善境界。
《解深密经》不是在讲初级的佛法,不是在解说要学什么五戒、十善,讲这个都太粗浅了;能够进入学《解深密经》的人,都是已经在学如何成佛,这里的欲望,就是指你对善境界所产生的执着,要想证到五神通,要证到什么心通,心清净自然就现起一切神通,心不清净去用自性真如,用功所得到的这五神通,比不过一个漏尽通。这种正离种种善境界的欲望,也要能不执着,不要有个什么能力就执着不放。尤其刚开悟的人,那个心是很敏感,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但是不能去用它,一用它就进入世间禅定,就进入色界天的境界,有这个缘起因果法时,就逃不了因缘果报,最后升入天界,就受这个果报。
譬如刚开悟的人,世间智很锐利,处理世间事的智慧敏捷,遇缘一下子马上有好几个步骤就从心里列示出来,依此而行无所不办。但一执着它,天天利用这个能力做事情,而不能随缘去运转,最后就生到天界去了,也许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修行者也要能舍去那种记忆力非常强、办事能力特别强、脑筋转得特别快,这些都是刚开悟的人的异相,也是天界的能力,我们要学习佛法解脱道,天界的能力要还给天界。
那些电视台的主持人,有点天分、鬼脑筋就是这样,心开的行者能力更甚于此。那你心转得特别快,这跟解脱没有关系,妄想心愈重,这个因缘果报要去受报。修到欲界天、色界天,这就没有办法得到正解脱,能够正离愿、离欲,然后得正解脱,就能做到不起诸烦恼、不造一切业、不生一切法,这种就是我们所称的远离杂染、不净法。心清净,生死就断灭了,要学到感召悬绝,如果你的心跟他人心交通了,就是所谓感召,你没有做到能交通敏捷就没开悟。所谓的交通就是感召了,能感召没有把心悬起来、把它断绝掉,不受它的影响,就是还要轮回的。
无数劫以来,每个人间多少都有因果关系,尤其过去世缘很深的话,夫妻、父母、儿女这种情见很深,你不能够这么破此三性,观它无性,你就没办法证到正解脱。没得正解脱那就「有生」,「有生」就是业还在,善业、恶业都还执有,善恶业依其因缘而受报,一生之间的事情已很多,能够不起烦恼,要正解脱才能看得开;别人鸡毛蒜皮的事情,要烦恼好几天,你对重大事情,仅烦恼一两秒钟就能放下,这就是得到破三性以后,断掉「无生」的性命,然后破掉一切善恶业,断掉内心一切烦恼执着,这就是观三无性,也能做到三无自性,要这么去观学三无性。
又依无性教释一乘义:由是三乘有情都依三无性妙理而得解脱,所以世尊密意说言唯有一乘,非诸有情无声闻、缘觉、菩萨种姓的不同,尤其是趣寂声闻永不成佛。又辨五事具足不具足的四种人,对无性教取解不同,升沉各异。
依无性教释一乘义,在第五品里面讲三性无性,你就依此佛乘法来破一切相,就能进入胜义谛相。胜义谛相就是无相空,无相空不是无法,空中是有法相,但它黏不住你,要有这种能力,叫做一乘义。释迦牟尼佛又依经文开释,由是三乘有情都依三无性妙理而得解脱,三乘是方便说,释迦牟尼佛依大事因缘来出生在世间,每个人没有这样修、这样证,衪证得了一切法都是因缘果报的现象,要如何远离这些因缘果报,衪要教化人。教化人先从《阿含经》开始讲起,讲完了再讲《方等经》,《方等经》是小大乘的过度期的经典,然后再讲大乘的《般若经》,在这期间有声闻乘、缘觉乘等,证到自我解脱的我空理,进而能证到般若智的话,就是菩萨了,就能行菩萨道了。
发菩提心的人行菩萨,进入般若空观,对所修、所证都要观空,观无所有、不可得,这样才能够脱黏。一乘就是佛乘,进入一乘,一般修行者是离得太远了,菩萨乘比较靠近,菩萨靠近还是有点执着,心还是有病。进入一乘佛乘就进入胜义谛相里面去,所谓三乘有情是未究竟觉,因为还没有成佛,还是有情众生。菩萨是觉有情、觉悟的有情,祂还是要再受生行菩萨道;那边声闻、缘觉,祂们虽然是可以不来受生,但还是留有有余依之身,这个身还在。一个人可以看到鬼神、菩萨、佛,菩萨、佛如果被看到,那是祂们的化身。那阿罗汉有一个形相,辟支佛也是有一个形相,可以被看到。菩萨如果证到无余依涅盘的是地上菩萨,其相是空,跟佛无二样,十方虚空就是祂的法身,祂有因缘要度谁才会化一化身出来,不然一般人所看到的,大概都是声闻、缘觉、天神等,这些都是还有个有余依的身。这个身还在的话,你可以用见性看到,如果是无余依的身,不是住涅盘,就是无余依的身,无身仅具有一心识,用心感一切法、修行境界。
如果以世间禅来划分的话,有余依属于色界天,无余依属于无色界定。此等人若再加修佛法,解脱道之见,就能证有余依、无余依涅盘,证得空解脱。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有情,都依三无性妙理而得解脱;声闻、缘觉绝对观圆成实性、依他起性、遍计所执性都空,祂能得偏空解脱,绝对空一切相;菩萨依空有不二的妙理,而证得解脱外,祂用圆成实性、依他起性两个来利益众生。如果不利益众生,就是证绝对空一切相,那就彻底解脱了。菩萨为了求一切智慧,祂依圆成实性,不是完全的证得圆成,但是,依他起性可以了知,可以产生心性之间的妙用,来度一切众生,善观众生的因缘,善导善诱众生,让众生能够得智慧、得解脱,自己本身用空有不二的道理,也能证得很多智慧。不像小乘的声闻、缘觉祂们不去用心法、得智慧,菩萨祂们用心法,用种种口、身、意三业去建造一切佛事,在造作中间,如果看不开的话就会执着,如果有解脱的知见,做了、放下,在做的过程之间不会执着;做完了,就放下,都忘记了,为了谁做了什么事?都要能放下,这才是真解脱。
菩萨是知法,又能够玩法,又不执着法,当然祂所玩的法,不是为了自己,都是为利益众生。不可能一个菩萨知道自己的心怎么用,然后为自己而用,不可能,要用,对自己来讲,就用无为法去对一切境,才能得自在解脱;如果用有为法去求得心安,永远没有办法证到解脱。因为你用了有为法,譬如念经、诵咒,那是求诸佛、菩萨来安你的心,来解除你的困扰。这样得心安是哪门子的解脱?那不叫解脱。解脱是要自己去磨、自己去练,练到一心不乱,练到境界来跟境界没来都一样的,都不障碍到自己的身心,这样就是解脱。
三乘,有三不同的解脱层次,所以世尊密意说言唯有一乘,在以前所讲的经典有性教中,遍讲有性教,有三性─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这真如性用真能起用,所以声闻乘、圆缘乘等,祂们才可以修到五神通、六神通。打坐时修这个真如性用,会产生五神通,这是有性教时讲的法。但是,没有漏尽通没有用,修到一个境界(菩萨境界)以后,世尊要跟我们讲无性性,进入无性教中。不是说一切法都没有,是有,但是,不能看它为有,这是无性教、解脱道的教法。
本经开宗明义在讲一切法胜义谛空,然后说一切法从哪里起?从心、从意、从识产生法相,有心意识等心王,所以进入一切有为法相。法相是有,我们要能解脱、脱黏,所以要破掉一切法相,要观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等所起的一切法,都是无性性,这三性是为无性。
现在《解深密经》在已在教无性法,所接触大乘经典,大概都在讲无性教,《圆觉经》也好、《楞严经》也好都是如此。《楞严经》在讲如何认知自性,这还有点偏向有性教,但后面又入无性教,你先认识真如功用,但是,还没有破解它,观它无性。《圆觉经》是标准的无性教,《金刚经》、《大般若经》在讲空、无相。《心经》是《大般若经》的精华,《金刚经》是《大般若经》的五百七十七卷里面的,在讲空有不二的道理,要了解这三无性,可以得无上正等正觉,不要执着有、有、有。
修行最后只有一乘,就是佛乘,这里一乘指的是佛乘,佛乘就有自性空要证得,然后依陀罗尼门而悟、而行。如果自性空证得,再跟一切真如性用等这些天神或者小乘行者去玩弄同样的神通的话,那跟一般的小乘或天神有什么不一样?佛法、佛乘,证到自性空,认知三性无性,能够证解脱以后,一切神通变化都得依陀罗尼门而产生。八地菩萨才能够无罣的进入陀罗尼门,以陀罗尼精句悟无上义。你现在背一个咒,背得很辛苦,背的对不对都搞不清楚,因为没有一个正统发音、语义教给你,你要仔细看那些驼罗尼都不对,真正的陀罗尼都是虚空来的,诸如来要授给你,你自然就会记得,也知道什么意思,你看大随求陀罗尼二百九十句,诸如来要给释迦牟尼佛在菩萨境界时,衪马上就会,有千万亿的陀罗尼,住佛乘者就一定要懂它,不懂你怎么行大慈、大悲、大喜、大舍这四无量心!我们度了一个、两个,就是给你度了十个,也算不错,十个能够得真解脱,那也不简单,那是你用很多的心力,讲了半天,让他了解,慢慢修修到解脱。
现在有的人不是这样,有的教咒语,你会念,会念,就解脱了吗?不是,叫你升天、叫你去干什么吉事,真走错路了。陀罗尼是要让悟得佛法真义,最后得心清净的。但是,众生的根基不一样,不要讲说声闻、缘觉、菩萨这三乘,有的根本都不入流的,声闻的须陀洹都构不到,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更不用讲,你要怎么办呢?他天天就是要赚钱,让他不要学坏,我就教你方便法,叫做生财法,你可以赚钱,我是跟你结个缘,你来学佛法,学佛法之中,他还在贪钱,你看怎么解脱!没办法,为了众生根基不一样,尤其在末法时期,很多陀罗尼就应缘而生。这个佛乘者一定要懂得各个陀罗尼,在大乘密教里面,陀罗尼太多了,你要能持、能念,而且能够加以利益众生。当然,还有神变事,神变也是为了要利益众生。
为什么要成佛?有大慈、大悲的心者,想度无量众生者就要成佛,成佛,就是要每一个众生都能够让他得度,要有这种大悲心,你才成佛;如果,你要自在解脱,那去学声闻、缘觉的自我解脱。为什么你要学佛乘?因为你的悲心很重,才要去学成佛的法,成佛不是说神通广大、很伟大,不是这样的,你是有这个能力,但是,最主要是具大慈大悲的心,想要度尽一切众生,所以附带你就有这些神变,神变来自于陀罗尼门,来自于无量的智慧门,一切智、一切相智、一切道相智等智慧,是声闻、缘觉所没有的,天神更没有。你要了解佛乘是什么、大小乘是什么、你要修的是什么?到最后《解深密经》标榜的就是一乘佛乘。第八品在讲,怎么去成就一切神通变化?用自心来达到。
非诸有情无声闻、缘觉、菩萨种姓的不同,不是要跟一切有情众生声闻、缘觉、菩萨种姓者成就三乘法;你要学成佛,所以声闻种姓、缘觉种姓、菩萨种姓只是过度法,如果你偏入这方面的话,这个种性很强的话,就是定性,定性就没有办法改。譬如你喜欢自己解脱,不管人家苦难,那这种心态很重的话,就成了定性声闻,好像只求自我解脱;不定性声闻,他还有可能会变,修到声闻乘证到自我解脱了,他可能变成修菩萨道,修菩萨法,然后也要度众生,这就是不定性声闻。菩萨种性他更不定性,他是要求成佛的,菩萨没有什么果位,菩萨没有果位,菩萨只是有一地一地的阶层,以心地清净度来衡量。十地菩萨是要往佛地─十如来地前进的一个必经过程,你要了解菩萨是要成佛的。
如果是定性声闻、定性缘觉种姓的,如果定性成的话,他就求自我解脱,自我解脱不是绝对的,他得到阿罗汉果后,过了两万劫以后、缘觉过了一万劫以后,还是会发菩提心,再重新走上菩萨道的;所谓定性,不是绝对的,是一期,不是永远都是这样,得阿罗汉就永远得阿罗汉,不会,他在寂灭之间,享受了一万劫、两万劫之间的空寂以后,他还会觉得很无聊,那个时候智慧比较成熟,可能就会发菩提心去修菩萨道。
非诸有情无声闻、缘觉、菩萨种姓的不同,如果进入一乘佛法,就只有乘佛,没有这三乘之分。尤其是趣寂声闻永不成佛,就是定性声闻,这个也不是永不能成佛,我刚讲的,他两万劫后就会发菩提心,发菩提心到成佛,这个又要无始劫,这么去修、去证。如果,一直想要住在声闻、阿罗汉境界的话,你就不能成佛;那也不是说你行菩萨道,就一定成佛,有的行菩萨道,浮浮沉沉,受到不好的果报也有,受完不好的果报再回来,再继续做菩萨,大乘菩萨祂是永远在六道里面都在打滚,一个脚步踩错了就要受报,不是你行菩萨道就不会受报,他的心比较自在,在天上不想呆,所以来人间,来人间行菩萨道,来人间,如果一句话讲错,还会堕落到畜牲。
譬如释迦牟尼佛在时,衪在如厕时,因有神通力,看粪坑蛆里面,有一只就是以前出家的比丘尼果报所生,世尊就流泪了,因为云云众生,造业是要受果报的。世尊说她本是出家了,但没有善心,一句话错误,那果报自然。为什么看到出家众堕落到跟蛆一样的地步,世尊要流泪,因为她出家但很可惜出言造业。弟子就问世尊衪:「世尊!什么事情,您伤心流泪?」衪就讲这个故事,厕所里面有一只蛆,就是过去有一个出家的当家师父,她很喜欢吃奶酪,当然印度、西藏地区,他们都从牛乳里面去提炼,生酥、熟酥、奶酪,到最高的品质就是醍醐,喜欢吃这些,刚好有人供养,自己喜欢吃的就把它藏起来,不想给别人吃。有一天,刚好有七、八位比丘来挂单,这些比丘都是阿罗汉,都有神通,然后他们知道这位当家有私心、贪欲,就特别要点破她,你有好吃的东西,怎么不拿出来?这位当家比丘尼就非常生气,自己隐私被人家揭露,所以她恼羞成怒、口不择言:你们想吃好吃的,就去吃厕所那些东西吧!一句话因而受报。此人出家功德是有,但是,所犯的罪又是对阿罗汉胡说八道,当然先受果报,受报去出生几千万世的蛆。
话不能乱讲,要讲,要讲好话,不要讲伤感情的话,不然还要受报,影响自己堕落。你不要想说,讲的当时很痛快就好,讲完了你要去受报。尤其对那些有修证的人讲错话,那个业力更快、更大。你跟一般人家吵架还无所谓,因为他是凡夫,跟你吵,你跟他吵,两个以后再见面,下一世再吵。但是,你对出家修行有果位的,供养他,你的福报也是加好几倍的;你污辱到他,你受果报也是很快;不是说出家做菩萨就不会堕落,那为什么古圣大德都不在意,因为他已经看破了生死,六道里面浮浮沉沉有什么关系,像释迦牟尼佛也出生过大象王、蛇王、兔子、什么的,因为衪有菩萨心,出生在动物里面,还是可以行菩萨道的,出生在鬼道还是行菩萨道,堕落到地狱道还是可以在地狱里面行菩萨道,这是心悟的问题。
有的人很怕讲经说法,因为他怕讲错一句话五百世的狐狸身,多划不来,真正觉悟的人,既然我还要一大阿僧祇劫才能成佛,我把它分担到五道里面去,各呆一阵子,不是很好,觉悟的人就是这么豁达;不觉悟的人就很怕死,很怕入三恶道,很怕怎么样,菩萨若入三恶道,祂可以度那些众生。入畜牲道也可以度同类的这些畜牲道;佛度众生也是一样的,衪也化种种不同的身,进到各个不同的六道里面去;畜牲道,你讲佛法,它也搞不懂,你不进到畜牲道,怎么度它们,还是要进到各个不同的层次去。
又辨五事具足不具足的四种人,对无性教取解不同,升沉各异。五事具足、不具足,上面讲的声闻、缘觉、菩萨、佛这四个圣人,如果你对于这个戒律,念戒、念定、念慧、念天、念佛,都是修行人要去修的,你不会说我在修佛法,就否定天界的道行,你不会说我在修解脱道,就看不起这些天神,天神他们也有初步的世间解脱能力,修到小乘解脱,好像不错,但是,你还没有具足菩萨的这种智慧,如果全部都具足了、五事具足,这就代表无事不知,戒定慧,天报的德行、解脱的德都具足,那你就进入一乘佛法,不具足才分成天道、色界天、无色界天、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这些不同,如果成佛,只有一乘。
以圣人来讲,《解深密经》是对着声闻、缘觉、菩萨、佛觉者在讲的,那不具足,这五事不完全做到,有定没有慧,有定,就是一定戒律具足,所以有定力;有慧,没有办法做到大乘的智慧,这种都有不足的地方,才会产生声闻、缘觉、菩萨、佛的四种圣人。对无性教,你要认知的话,跟以前学的声闻缘觉乘所修的有乘教是不同的,因为声闻、缘觉他是有一个心可修,有一个佛道可成、解脱道可得,然后打坐修行,利用这个真如自性,产生种种的神变,就学有性教;你要学菩萨、佛的境界,开始要观三无性,这样才能够得到彻底的解脱。过程之间具足、不具足、升升沉沉、浮浮沉沉,升时,也不用高兴,如果下沉时,也不必太伤心,时间到了你自然又出来,要看开一点的话,菩萨道就是那么一回事情。
(3).菩萨领解分:是胜义生菩萨对世尊昔日所说的五蕴等法门,一一用三性三无性分别解释,并举喻显示佛陀的无性教,或隐或显的遍一切大小乘经中。
上面讲的两段道理后,第三段是参与大会的菩萨们,祂们领解到三无性的道理。首先是胜义生菩萨对世尊昔日所说的五蕴等法门,五蕴种种有性教,一一用三性说明,再用三无性分别解释,好开发出解脱知见。刚开始是胜义生菩萨发问,世尊解释了三无性的道理以后,他懂了,懂了,就用过去所学的三性跟现在所学的三无性,开始分别来对照、解释,并举喻显示佛陀的无性教,或隐或显的遍一切大小乘经中。
以前,每个菩萨在佛要说法时都有参与,前两三节所讲的,胜义生菩萨开始讲,你过去所教的这些声闻乘的有性教,为什么现在要讲无性教?你还记得前面所讲的,现在世尊才开始说无性教,无性教让你彻底、完全解脱以外,还可以用有为法去利益一切众生,又能够得到不执着一切有为法,这样才是真正佛的境界。衪依三性、三无性来对照分别解释。各个经典里面都离不开这些法,《阿含经》说有一个佛道可成,你可以得到解脱道,有果位可得;《金刚经》里面讲得须陀洹果不要有须陀洹果想,得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果者不要有这些果位想,破掉过去有性教的执着,这无性教的一个根本义理就在这里。这是第三部份胜义生菩萨了解以后,就比较三性、三无性的区别所在。
(4).校量叹德分:胜义生菩萨进一步对佛陀一生所说教理,依三无性教的隐显不同,用三时判摄。以阿含的有教及般若的空教,具为佛陀隐密不了义说:唯今所说三性、三无性为显了了义说。又辨弘扬此经功德。
校量叹德分:大家在世尊讲完以后,就非常的赞叹佛的功德,这一品在讲胜义生菩萨进一步对佛陀一生所说教理,都有次第的,依三无性教的隐显不同,用三时判别摄入。三时,指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这三时判教;五时判教,就加上华严时,就世尊开悟的三七日二十一天之间,在天上、人间所讲的《华严经》,后面的法华涅盘时,就是后面八年讲《法华经》,《法华经》在讲神通变化,一乘佛法就讲心的能力,心的能力就从唯识《解深密经》的第八品里面产生成所作智。如果做一切佛事,依成所作事智,从心里面产生陀罗尼、神通、神变。《法华经》里主要在讲普门品,观世音菩萨的神通怎么广大?也是衪修证到三无性时,所产生的度众能力。
三时判教,去掉华严、去掉法华涅盘时,阿含的有性教,有果可证,有性产生一切法,可以产生神变。般若空观,《般若经》六百卷都在讲般若空观、实相观,《大般若经》里面还讲小乘的空,有十八空或二十空,从内空、外空、内外空一直讲讲,讲了总共有十八空,这是小乘修行者,他用思惟的心去了解了,他没有办法实证空,他会用思惟─这个桌子,如果把它分解掉,就不成为桌子,如果这么一片片木板分解下去到最后都没有,用这么想得领,这是小乘行者的体证;因为他还有身,就还有成法执,没有办法做到空;菩萨有三三昧要成就,空三昧,菩萨是无身,看不到可用心感,无色界的天神才能当菩萨,他们修佛法就有菩萨境界,空、无相、无愿都能依理证得。无愿有的翻作无作,对一切法不起心作意,自己不要有一个愿求,要求什么、什么,自己碰到逆境,不要逃避,说要求菩萨帮忙,而要自己去对付,不起心作意,那就是无作、无愿。这三个三昧
(正定)是地上菩萨修的,祂已经没有身了,祂看不到就用心,都是用心意识而成就一切法。无色界的天神他都用心感一切境,他入灭时就没有了,跟佛一样法身遍虚空,然后再来受生,一生又有了,再来出生做菩萨,教化众生,入灭又没有了,叫无余依涅盘。刚刚讲的小乘人是得有余依涅盘,还有一个神我身,还有一个神我出去出去,进来进来。这里胜义生菩萨,祂就根据过去释迦牟尼佛,分阶段的哪一年说什么经,哪一年说什么经,哪一段时间说什么,分阿含期、方等期、般若期这三期之间的教化。具为佛陀隐密不了义说,其实早期释迦牟尼佛讲一个法,衪讲的都有相法,隐藏了无相观,也是不了义说。衪讲无相时,也隐藏了有相观,不能绝对说释迦牟尼佛讲的法,哪个时候阿含期就完全讲有性教,也不是这样,如果讲有性教,他怎么能够证到解脱,那法中还是有这种空观在,只是小乘的空观而已;讲到般若期时,要讲空一切相,有法中来空一切相,空一切相其实一切都是因缘法,还是有灭、有起,不能讲空观就不能有「有相」,因为因缘来时,起一切法,怎么会没有「有相」呢?一定有的。
因为教你从有相之间,要用三无性的能力,去观它无所有、不可得,这样你就能够自在了,有这种修证,就可以用这种证得的功德,跟一切众生搅和,不必离弃他们,跟他们搅和在一起,然后能度他们出苦海。所以在有性教之中,有无性教的意涵,在说无性教般若期之间,也有有性教的意涵,不是绝对的分野的,只是隐跟显之间的差别。那时候世尊不说明清楚,讲太多你也搞不懂,让你胡思乱想,甘脆不讲,不讲,把你从幼儿园、小学、中学,一直带带,带到大学时,才跟你讲般若经,叫你否定一切法相。过去的有性教您已能悟得,等到你有性教去除以后,修到空观,就不要有断灭相。
《金刚经》里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不要有断灭相,不要有断灭相,就是不要否定一切有相,不要否定一切有为法。为什么以前要求解脱,不让你学有为法?因为你很执着、你放不开,叫你不要学这个。等到你学好了,教你不要有断灭相,你可以去学有为法,这个时候很容易,你学有为法,学了就放下、学了又放下,心法用了又放下,不会去用在你自己身上、用在你自己家里事情上,都是为利益众生去用。
教量叹德品中言,用三时判教里面来说明,世尊过去所说,跟现在讲《解深密经》之间所横跨的三教,有性教、无性教之间的关系,并不是说有性教就永远否定空,说空观也不是永远就否定有性教。不了义,就是有性教或者世间一切相,不得究竟解脱者;了义,就是在讲空、无的教法,能得小乘解脱、菩萨解脱。
唯今所说三性、三无性,为显了了义说,这一句比较不一样,过去讲空就好像是空,讲有就好像是有,只有到唯识《解深密经》这个时候,它所含的义理就一样,它是说三性、三无性都是显现了义。我们以前看到经典所讲,《了义经》一定在讲空、无,《不了义经》讲有为、世间相,分得很清楚,开始学的时候是这样子的。到《解深密经》阶段,到快成佛阶段,跟你开释的,就是三性、三无性都概括了义、不是不了义。为什么讲不了义为了义?就是你已经有能力做到对一切相,可以自在、不黏,这才跟你讲三性中有三无性,三无性性,两者都是并存的。
你起心动念这个心意识,可以反应是真实的一切法,但,它是无性,所以你可以不去执着这一切相,这样你就能自在解脱,佛的境界就是这样。佛,为什么要证空有不二?以如实空的体,去面对如实不空的有相,而能自在,这是佛性的一、二这两种相,面境能够如如不动,这是《大乘起信论》讲的。如果,你要证到真正佛的话,以如实空的体,这是佛的本来空体,能够面对如实不空的境,这是有相,做到命境如如不动,《解深密经》就是在讲这种道理。不是像《金刚经》在观一切法无所有、不可得,般若期就教你观空,观一切法空,为什么要这么讲?因为你放不开,你做不到解脱。等到要你玩神通时,这时候再回过来讲,你对于有为法、心意识相,其实都是了义的。这一点跟过去所讲经典不一样,这么一段时期、一段时期,所讲的法都是不大一样的,到最后三性、三无性都显示了《了义经》的义理在此。
又辨别弘扬此经功德,《解深密经》为什么横跨空有不二的道理?这是佛修行的境界,而且衪最后也下个定论,这些都是了义。为什么是了义?有相是因缘、有法是因缘,你也有能力做到解脱,不被这个相、这有为法所黏,你就可以用有为法,去度一切众生。但,又不会执着,不会陷入那种度众的执着,一执着,你反而被众生度掉了,这个就是《解深密经》里面最重要的观念。
(5).依教奉持分:是说信受奉行利益。
我们开头就讲了,一般佛经里面,一部经到最后才有教奉持分,有时候叫奉持分。但是,《解深密经》比较特别,在第四品就有依教奉行,皆大观喜、信受奉行。下面还有第六品、第七品还有奉持分,这一品先有一个教奉持分。在世尊讲三无性后,大家欢喜奉行,欢喜奉行后你就可以证到空、无相解脱的境界。然后再下去第六品就开始讲分别譬喻品,举很多的、不同的现象,来阐述止观修持法,第八品在讲十地菩萨的境界,既然要当菩萨就要能玩神通,开始从三无性品证得以后,开始如何产生心用、心识的利用,这在第六品、第七品,第八品就讲怎么去起神通变化。今天先把第五品在这里概括的介绍完。下一次要讲第六品。
( 2006.07.12 讲于 法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