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  试解《解深密经》的奥秘(0-5)
          (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六、解深密经各品槪论

()、胜义谛相品()

胜义谛是圣者内自所证,无相所行不可言说,在修行过程之中,心还不净时,难免会有妄想、妄念。妄想来自于主观意念起想,妄念来自于主观(即六识)不能自主,只能用觉知观照它,其实就是七识执着八识种子起现行,或者外境所有一切因缘。我们看不到,若开悟的人可以看到,各识转识过程间的相关,心眼没开,第七识未灭,就只能看到妄想,修到心眼有点开了起妄念,这两个妄识灭了就进入胜义谛相,所以这时是不可说。若无如此内自证胜义谛相,光语言、名相懂了没有用,为什么修行一定要求开悟,开悟才能断第六、七意识执着,进入根本第八识中,甚至于得到《解深密经》所云之阿陀那识相。

胜义谛相现时心称阿陀那识,它不执染法,但执净法,菩萨来讲是菩提心、利众心,阿罗汉、声闻来讲执空,空是真正胜义谛,不可言说。圣人内自证,证得无相所行,无相即实相,实相观它无相,怎么观?自性对它不起六、七识想念,此即实相,亦是非相,非相是胜义谛相,也是空相。之间产生的法相,是有个境存在,相代表事相,若无相代表空体、空性,没有因缘不起法,有因缘起法,观胜义谛相为实相,如何观?有个境,不看成是个境,变成非相,观它非相,自性不起一念相应,不起想念、心念分别,这就是胜义谛相。《解深密经》第二品,标榜出要体证的目标,后来引出七识、三性、三相,回到清净自性,就证到胜义谛相,第八品成所作事智,产生一切神变。

修行刚开始难免第六、七识妄动,甚至执着五根、六尘真如性之功用,便有五阴魔相现起,会现种种善境界(即魔相),因要学胜义谛相,就不能观它为实有,以般若波罗蜜智,观它无所有、不可得,让相就是相,所产生的实相,观它非相,这就是絶对待。对待意即对立,怎么有对立,因为没有破四相(我、人、众生、寿者)金刚经云破四相,若没破四相就有对立,内心有对立,便有善恶分别,心念好执着好,心念不好执着坏、邪念,境界顺着你就好,不顺着你就坏,这是内心的一种分别,是对立的。

对外境,若有我相,有我为基础,就会产生人相,人相不是只有一个,有好多个,就产生众生相;修行境界都有寿命,执着长寿、天寿,就有寿者相。所以人相不能有,后三相自然灭,这是絶对待,就是已做到胜义谛相。做不到,道理懂了就要去做,絶诸诤论,不究竟的人才喜好诤论;究竟的人,回到胜义谛相,有何可说呢?

看了事相就是这样,不加以分别好坏,这是他的因缘所生,也不能说好坏,他修证到哪个境界,他的知见就是这样,有缘才说法,如修证到自己心清净,就不可说,不可说,有因缘始可说。所以未究竟的人,看这个不顺眼,看那个不顺眼,比你境界低的,看了说他不对要纠正他,比你境界高的,自己不懂又喜欢和人抬贡,才有这种诤论,如果佛经道理搞懂了,修行就是要修到胜义谛相现前,亦即是大乘佛法讲的实相法印。

小乘行者有三法印来印法,即诸法无我、诸行无常、寂灭为乐,不以这三个法印修行或说法,就是魔说。小乘三法印一定要说,诸法里无我,所以不要执着一切相,一切行为,一切因缘所产生的法都是无常,好的不必高兴,因为不久会变坏,坏的不必懊恼,因为不久会变好,好坏随它就自在,这样心就清净,就入胜义谛相。

所以不必和人抬贡,你不懂的还很多,要深入经藏自己去体会,懂了也无须大作文章,有因缘大家来求法,你才讲,开导人家,不必和人辩论、诤论,故絶诸诤论。外面的书,喜欢谈论第三者,駡这个、駡那个,若不必要,有人问了不得不讲到第三者,那没话说,但自己要能善分辨,哪种书是有修证的人所写,有修证的人仅代佛宣说,佛心会不净吗?不会,所以照经典讲,不会讲到第三者好坏。甚至人家的境界比你低,你已证有胜义谛空,这样也不会去批评人家,因他是小学程度,他是初中、高中、大学、研究所程度,懂了就不要去批评人家。

若不懂硬是要和人抬贡,用较低层次的修证,去毁谤别人,贡高我慢和人诤论,这就是无知,佛法修到最后是无可说,哪还有发表私自心得的欲望。早期有位同学,身体有点样子,有很多感触,就说要写一本书,只是有点善境界,有点心眼开了,离絶对空的修证都还没有到,不要讲胜义谛空,但就已起心动念要写书了,真是妄想心动。

胜义谛空若是有相无主,就是相对空。若是空一切相,否定一切,就是绝对空,修行第一步走到这里时才能解脱,若连这里都走不到,那根本没有解脱,走到了又不放弃,那就遁入顽空。若心自在就是阿罗汉,太执着空不放就会变成空魔,毁坏戒律,一切都观空,五阴魔相里说把佛像烧了、毁了,因为祂心中一切都空了,认为什么都没有了,还执着这些像做什么,这只是修行的一半而已。

回到胜义谛空,就是空得到了再回有,回有又能自在观它有法、有相,但不受它左右,这是胜义谛相,就是实相观。所以不要好和人诤辩,懂了的人是不讲的,有问才讲。像祖师大德一样,你问这个问题,才针对问题回答,你不问他不会讲。我知道你要怎么样,我也不会讲,因什么都很自在、无碍故。

不然菩萨会很烦恼,懂了这个,懂了那个,不去解决烦恼,会睡不着,这样自己都没解脱呢!若你不问,我不答,这样就很自在,问了我才答。希望你们还没究竟以前,不要和人诤辩,少讲话。要讨论可以,同学互相切磋,要尊重别人,不要死鸭子嘴硬,好像你讲的都是对的,因为大家都在学,如果学好了都不必讲,喜欢讲,喜欢讨论,那就还是走一半,要互相体谅,尊重别人看法。

像密教里---藏密里面,排有辩经,再同修互辩中,经义更明确,无知者从中学习,已得者于中更坚定信仰。若没有真正来人指导,辩经不等于吵架?所以在有成就的裁判官下,才能举行辩经。现在听说藏密有大师、宝王要恢复以前的经辩。

辩论,早期世尊在时,为了摄服外道,所以要用辩论降伏他们。现引申为初学者,用辩论让人起脑力激荡、思考,他讲的这样有道理,我怎么没有想到,或者他提出这样,我如何回答,这个佛道理必须懂,才能和人辩。

回到胜义谛空时不必讲,故《维摩诘所说经》亦是阐述这些道理,入不二法门的方法,经中讲到最后,文殊师利菩萨和维摩诘居士对谈,文殊师利菩萨还用语言说明入不二法门,说胜义谛相不落语言文字,但祂还是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方便说明那个样子。然后文殊师利菩萨问维摩诘居士,那你的入不二法门是舍?结果维摩诘居士默然,是怎么样?这是住入胜义谛相中。

不是说祂修证比较高,一个是未来要成佛已经处补处的(维摩诘居士),一个是成佛再来的菩萨(文殊师利菩萨),两个修证应该是一样的,但一个是方便用语言说,一个更高段,连说都不必说,无可言说而示入不二法门。修行要回到这里,这是智慧问题,理解了就要寻序去做。

若你一路走来,用心舍一切法,这是高智慧者,不懂看经典,看到这句有用,拿起来就用,增广智慧,了解佛法。一般世俗师父,已经不是你可以请教的了,那只有求经典或诸佛菩萨暗中帮忙,帮也仅只于让你心净,没有什么法可教的,回到胜义谛相,始为佛法之本。

过程之间不和人诤辩,也不作书、写自己意见的书,真正圣人述而不作,只是讲而不写,孔子如此,释迦牟尼佛更是。孔子也是菩萨再来,示现弘扬儒家思想,早期中国佛法根基不雄厚,以儒、道家槪念让人修心,慢慢心地较成熟了,达摩祖师才把真正佛法传到中国来,故很多法门都是阶段性,无须和人诤辩。

胜义谛相不是凡夫众生所能寻思,如果用想的可以证到胜义谛相,那已经不是胜义谛相,不能用思想推敲,用实证功夫做到无心,过程之间放下一切法,所用、所修的法,都要放下。念佛的人,念到最后,也要放下一句佛号,念咒的人,念到最后,也要放下一句咒语,修解脱就不能用有为法,只能用心面对身与心的问题。

三藏含经、律、论,阿含经包括阿含、杂阿含、长阿含、增壹阿含,还有相应阿含,共四种加一种为五阿含,agami就是走正路到达目的,翻它的意正式意译为法归、法藏、传教,音就是阿含经,希望走到寂灭、解脱的道路。这些阿含经文里面,没有教咒语。大乘佛经里才有咒,小乘经典里后来也有讲咒,讲大乘经典时,有的人还在修小乘解脱,因那时大家都喜欢自己求解脱,所以当下都能解脱,能回小向大,行菩萨道的不多。

后来世尊虽讲了很多大乘法,但不兴旺,大家自己解脱都来不及了,那里想到要度众生,积福德、未来成佛。阿含经里提及,人若要解脱,不能持咒,否则无有是处。在法尔网站悉昙咒语里有一篇文章,沙门要求解脱的,持咒则无有是处,但为利益众生而持咒或教持咒,则有是处。

所以先求解脱,后再学大乘法、密咒,利益根基差者,根基差者,不得不念佛,不得不持咒,因为这两个,一是藉阿弥陀佛的愿力,一是求世尊、诸佛、菩萨所说密咒,让佛菩萨来帮助他,先去除第六、七意识执着,否则胜义谛相讲得再好,也没有用,一个嘴巴喜欢讲的人,让他不要说话,不害死他,他会生病,会得忧郁症,慢慢这么修得无心说话,才能入胜义谛相。

菩萨到后来都要学密咒,哪一个时候才能学密咒,大般若经云证得三三昧,空、无相、无愿(无愿即无作)这三三昧,其实就是入胜义谛相,才能得入陀罗尼门,得珠佛法精义、得咒语义。空为第一阶段,亦是小乘三法印中的空观;无相就是有法无主,有相不执,也就是实相观,金刚经》曾云大乘仅一法印,为实相法印。修大乘一定会走到实相观,或还没走到以前,以实相为目标,实相就不执一切相,不执一切法、并舍一切法,舍修行过程间之境界,有何能力、有何通灵,都须舍除,才能回到实相,大乘行者不以实相为修行目标,真会着魔,不然就会走更远的路。简单讲,《大般若经》即是修到实相观最好的方法,所谓胜义谛相,非一般凡夫、众生可以用心想的,因它不能想,空要如何想呢?

第二品中第三段佛陀为善清净慧菩萨等提出何谓胜义谛,胜义谛和一切有相,与诸行相,是一?还是二()?简单讲是同,还是不同。如果说胜义谛相是空,执着胜义谛空,此空非絶对空,是相对空,但不要误会为絶对空,絶对空无胜义谛相。不二,即空有不二,有相但不执着,到底是一?还是异?若不执着有相,有相在讲空、有之法,有法即因缘法,故空有合一。以胜义谛相观它,有法无主,就是不妄想、不执着、不当它的主人,法仅存在,就是一。若起分别想,此二者便不同,空、有若视为二个,以空为体,以觉为用,那就是二个,若视为有,但以空心观之,不执着,那二个便合而为一。

第二阶段释迦牟尼佛提出和善清净慧等菩萨,说胜义谛相,与诸行相,端赖以何角度观它,若以不执着实相观它,那就是一,若以菩萨用一切法度众生,玩这个法,那就是二。故非异是一样,非一就是二、三、四无量法,变成无量法相,没有絶对如此。

有的人修解脱法,到心空法了,观诸法无我、诸行无常、寂灭为乐,他仅证到一半。菩萨两边都修,以实相观,利益众生,众生有苦难,要用心法,无法不利众生。无作,无愿无作,本不必作,自己心清净,对境不起意念,都无所求,有何可作?作即作意,这在五位百法称作意,被人打了无瞋恨心。像释迦牟尼佛早期修忍辱法时,被歌利王用刀子割割割,都没有瞋恨心起,这也是无作。修到空、实相、无相观,才有无作能力,永远无作就变成小乘阿罗汉的心,那就不对了。故无作中有因缘也可作,可作之间抱着无作想,做了后就忘记,帮别人做了什么事,解决了就忘记,此即大乘的无作,与小乘无作不同,小乘无作是无求、无愿之意。

大般若经有次序的说明修行境界,证得三三昧后,始可修陀罗尼门、产生四大无量心─大慈、大悲、大喜、大舍。为什么入陀罗尼门后,才有大慈悲心,因已得佛法精义,可以一义演绎成无量义,可以一咒宣成无量义,当然有此能力者,自然会发起四无量心。你看那些低下动物,要如何度牠?没办法只好用咒语,咒语是谁教?八地菩萨自然如来密咒一直进来,可以学到十、百、千、万,无量微尘数的咒,这个咒是十、百恒河沙诸佛所说。旣然成佛了,就会说这个咒,若成佛什么咒都不会讲,那成什么佛,八地菩萨就有自己的咒可宣说,成佛便与十方如来一体,所有咒也会宣说才对。密教经典说这个密咒是有多少佛说过,现在修陀罗尼门,和念佛没有两样,如果知道断淫欲,要念何种咒?最近网络上有这个咒,以前很多写mail来问,看了都不知道如何翻译,现在有人翻出来,音都不对,算是有点样子,没有人敢翻意思,我是翻它罗马字音。其实断淫欲咒,在讲什么?如是如是欲望、欲望,如是如是血缘、血缘,如是如是种族、种族,有淫欲心就有种族,kale,就有很多眷属、血缘,要怎么解脱,淫欲心让人入轮回,所以要断除。懂的话不是那么深奥,哦!原来断淫欲就在讲这些,kalekale,如是如是种族种族,如是如是血缘血缘,如是如是欲望欲望,没完没了就轮回,这就是陀罗尼门,是对人来说。

对畜生要如何用咒语度牠?要用宝髻如来的咒,金光明经》里提及宝髻如来,宝髻如来是释迦牟尼佛有一世为流水菩萨时,祂怎么度鱼池里的鱼,菩萨想过去哪一世,有位宝髻如来,讲十二因缘观,念十二因缘咒,「诸法因缘生,如来说是因,彼此因缘尽,是大沙门说。」这一句光是念,很多障碍就会超越,是名法身缘起偈。

看起来是个偈语,但也算是咒语,陀罗尼义是得佛法精义,念这个偈,也算是念咒,再念十二因缘咒,便可度很多鱼池类众生。有机会做个放生仪轨,有的人放生念这个咒,十二因缘咒还没人做出来,这个有人把它当成十二因缘咒,但不是十二因缘咒,让没有修行的下劣畜生,可以升忉利天,行菩萨道就在学咒语,没有行菩萨道,自己都没有解脱,懂很多咒语也没有用,因为心都不净,现在念咒等于修心,与念阿弥陀佛没有两样,婻阿弥陀佛更简单,专心念开悟都有可能。

第四段佛陀为善现须菩提尊者说胜义谛是遍一切一味的平等相,那就很深奥了,若回复到胜义谛相,我们在讲《佛地经》时,谈及诸佛菩萨有「受用和合一味事智」,这不能用妄想心和合,回到胜义谛相时,自然就可以和众生身心和合,菩萨可以与如来法身和合。观世音菩萨在楞严经提及,心要上合佛心,下与众生同一悲仰,便是此意,修证到阿罗汉境界,心空法了,回到胜义谛相,自然心能遍一切法相。你心清净他就和你清净,所以不必说法,你心清净感受到祂清净,心很安详,有的人在家烦恼,到了佛堂心就会安详,为什么?因为你心与如来法身和合。和某个人讲话,如果祂修证到心空,会感受到他那种安详,那不是故意做作的,回到胜义谛相时,自然就有心空,可以遍一切法相,就像诸佛放佛光一样,无所不到,只要善心的都能接收到。

我们讲成所作智、大圆镜智,佛光普照,佛光无所不照,照遍虚空一切世界,不是只有三千佛剎土,只是众生无明,佛光照归照,他们也没感觉,有点境界的,可以接收祂的光,就会得到安详,这种回到胜义谛相,就可以遍一切,因为平等,没有两个样,没有两个相,所以平等相,佛众生平等、空有平等,这是在第二品里说的。

总结,第一段讲胜义谛真如相是离言说相的道理,第二段讲胜义谛真如相超越寻思的道理,第三段讲诸法之一异相的样子,第四段证得应有遍于一味这个能力,这能力其实就是第八品所说,是比较静态神通遍一切众生身心。第八品讲成所作智,用心法产生神变,标示出胜义谛相的样子及功用如何,最后如佛地经所云,受用和合一味事智,

修菩萨道的人分为二,一者自利与如来法身相应,二者度众生,意于增加智慧,若不度众生便无智慧可得,一切佛法都在度众之间产生智慧、获得智慧。度众生之间用胜义谛相最好,不必讲话,真正大修行者都是如此,因胜义谛相证到了,受用身和合众生一体。众生心烦,与之合一,使其心不烦,众生身有病,与之和合,你身也会有病。菩萨在修病行,有病之间可以化解自身的病,众生病是由业力而来,要化解自己身体的病,心病比较好,菩萨心本来就比较如如,身体的病没办法,业就是业,有时很不可思议。金刚经》云,《金刚经》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每个因缘果报,都有其因,有其缘,有其果。若因缘不具足,诵金刚经》便无法打败业力,功德还不够,若真有《金刚经》修证,观一切法空,不管多大业障,都可以超越。

 

()、第三品─心意识相品概述

第二品先说根本相---胜义谛相,再说众生相,佛、大菩萨的境界是胜义谛相这样,我们的境界又是怎样。何谓心、意、识?它的形相如何?是一个吗?心意识里有三个心,甚至有八个心,大部份讲心时,都是在讲第八识,意为第七识,识为前五识,有时加第六识。眼根产生眼识,其实第八识也是属于识。所谓识为现实量知一切境之心,五根对五尘境产生五识,另一个现量是第八意识,若储存种子为藏识,若可以看十方虚空一切世界、一切众生因缘,这是鉴照功用,于是就有天眼通、宿命通,这是现实量知的,是为静态神通,像镜子一样照诸众生因缘果报,一切众生因果报应它都能知。回到胜义谛相时,便能产生无量神变,回到成所作智,是为动态神通。这亦是用有为法,修行用无为法,修到某个境界,利益众生要再用有为法,为什么要用有为法,因为已经能实相观一切境,造了很多的法,不管做好、做坏,过了忘记。像济公一样,用一些常人不能理解的法度众生,他很自在,你认为不合修行人味道,但他也无所谓,自在啊!大菩萨没什么善恶,没什么对、不对,这是动态神变,到这里不为自己,都是为众生。所以要了解心意识的概括现象,第三品讲心意识它的形相是如何?

第三品述说阿陀那识,只有在这里才提到阿陀那识,以前提到的都是阿赖耶识,甚至小乘法仅提及意识---指第六识。八识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怎么来的,如来藏识是如来才有可能显示的,遍十方空、众生心都是一体的。如来有空、有二相,迷失后就污染,如来藏消失了,变成阿赖耶识,就有轮回,因为造业后有了阿赖耶识,变为轮回根本,再修修修,修到阿赖耶识变成阿陀那识,它灭染法,执净法,执空。

何谓阿陀那识(adana),字根√da,就是给与、施舍之义,na有阴性之义,a是否定辞,adana全字就形成不给与、不施舍,就是执着、执取、不舍之义。在众生阿赖耶识(ālaya)里也有阿陀那识,阿赖耶识执着不净法、烦恼法、有漏法,与阿陀那识有区别。阿陀那识执着净法、无漏法等,还是有执取之义。修到小乘圣人境界,阿陀那识始现起,它有心的胜义谛相---空相,空三昧、无相三昧的证得,它会执着空、解脱相,没有回到诸佛清净如来藏识,所以祂还是有所执着,如果真的对于污染法、净法、空等相不执着,就成佛了,就又回到如来藏识了。

有时看楞严经》会造成很多误解,因《楞严经》里有段经文提及,本来每个人都是自在清净,因瞪了虚空,虚空本无相,瞪久了眼睛发劳产生金条似地,很多金条在天空闪来闪去,你说哦!那里有那么多金条,就想伸手去抓,动心一抓就是造业的开端,最后当然就沦坠了。有的人看到这段,就想原来自己就是佛,因为无明就坠落,成佛怎么会坠落,不可能!都是修了一半,还不全清净,所以又沦坠。为什么有退转、不退转菩萨,还没有究竟,所以会退转。像向阿罗汉一样,祂如果永远执着空,哪一天对空执松弛一下,可能又要沦坠,经文说十住位菩萨到第七地才到不会退转位。登地菩萨才是行不退转,八地菩萨才是心不退转。所以未达位、行、心不退转者,随时都有可能眼瞪虚空发劳而迷失掉。

阿赖耶识(ālaya)一切种子心识,即藏识,ālaya字根是āli,是储存之义,一切种子储存之地。心等于形相,第三品里告诉我们,不然心就是心,心意识好像可以看成一个,但在唯识里是有不一样的所指,有其不同名词、形相,修行要懂它,不懂它要如何修行?像我们常说第六、七、八识,听久了知道第六识和前五识合一,产生分别心,认识外境,第六识有自己的妄想、执着、分别心强,根本烦恼无量,遍五十一个心所法。若超越它没有分别心,避免与人诤论、诤辩,那就进入第七意识的修行。第七意识,对我、法的执着很重,所执即是第八识根本的法种,阿赖耶有储存种子的能力,静态的有这些种子,动态能有神变能力,若执着任何能力,也无法回到清净自性,这些在第三品里告诉我们。

并且在第三品之中,会说明与六识之俱转相关,俱就是一起,一起发挥功能怎么转?眼、耳、鼻、舌、身这五识,依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接触外境色、声、香、味、触,产生六识分别,五识加六识分别,等于五识转到六识,六识转七识,是谓七转识。

如果看到一个人,只知道这是人、是物,认识、不认识不加分别,只是这样,那是眼识知色相。若有强分别起,眼识加上第六意识心,就能知此物、此人是某甲、某乙。一用思虑,就用了第七意识想心,审慎思虑,这个人我喜欢、讨厌,哪件事情如何、如何透过七识来审慎思量,将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拿来检讨。如此种六根、六尘、六识入心里成为种子,接触一个人、一件事,就种个种子到阿赖耶识里。

凡夫、七地以前菩萨,有我爱执藏,还有个我在里面,七地以前菩萨和凡夫都有我爱执藏,修到八地后,或证阿罗汉也一样,这边到真正阿罗汉、八地菩萨时,仅留下善恶业异熟识名,善恶业种子未去,但其心已解脱,此即心里有烦恼、念头起来,烦恼种子起法,但祂不起真烦恼,这就是小乘阿罗汉、八地菩萨解脱之境界。到这里的善恶业异熟识名才能改为阿陀那识名,才真正解脱,若以《解深密经》来解释,此等圣人还是有所执取,执着空、自在、解脱,心虽遍虚空自在了,但对于神通变化还没学成,要到心清净,空有不二,才能起无量神变,《解深密经》就是补这部份修证的不足,所以第八品就讲佛陀的神通变化。

俱即是好几个心同时起,转就是这么转移,前五识转六识,六识转七识,七识转八识。六识要认识一个人,从藏识(八识)里叫出档案,这个人到底认不认识,如果认识里面一定有档案,再透过七识转六识,分别认知它,眼识也认知了,好几个心一起起作用,才能完成一个动作、思想。

若无外境因缘,自己在胡思乱想,那就是第七识执着八识种子在想,昨天事情发生了种进来,无聊没事自己拿种子在脑筋里转转转,眼睛虽张开,看东西看不进去,脑筋在东转,或闭着眼心也在转,这是第七意识的审慎思量,各识之间的转,或一起起作用等现象,大家都要了解。

第三品是由广慧菩萨请问心意识秘密善巧方便道理,修行懂是一回事,要做得到,得分段慢慢修入,所以就有很多善巧方便法门,来修道或来理解。例如讲心意识,只知道自己会胡思乱想,眼睛看到什么知道,耳朵听到什么知道,前五识和六识,大概可以知道,自己心在打妄想也知道,起码要认识这些,但讲到真正的心,就不知道。

第八意识有静态、动态神通,没有这些体验,怎么去修,经典讲归讲,不能很切题的了解,到底是什么现象,因为我们还没有证到,但这些在经典里都有述说,只是你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的懂名相,不知其实际内涵。世尊在此宣说了第八识甚深大法,把第八意识讲的更透彻,普通修行人,断第六意识分别、执着,断第七意识---我、法执,很难再讲第八识为何?第八识里有种子,有静、动态神通,动态神通当然要用心意识、前五识发起,这些要有点修证才有办法来做。

此识名一切种子心识,一切种子可以产生一个心,这种子是你过去和谁的因缘,一定有因缘才会产生法,然后种到第八识里。无始劫来我们熏习的种子太多了,光讲今生,从哇哇坠地后,接触的本来是家人,再来外面的人,上学后很多同学,同学、老师之间的善恶,每天总是有好几件,堆积在脑筋里,然后出社会无量无边人事物,这些有的是比较淡薄,有的是深根柢固的,爱恨很重的种子更大、更明显,比较不关痛痒的,它还是存进去,没有真正的对象,便没有果报。

这些慢慢说明一切种子心识,因为有这些,每件事和每个人之间发生的某件事,都是在未来,哪个时间、地点成熟,和它有缘时,不管善缘、恶缘,互相感召,就在五趣四生之中流转。五趣就是阿修罗归到天道,天、人、畜生、饿鬼、地狱等五趣。你的果报趋向于要受生的那一界是为五趣,趣者非兴趣,有感召不得不前往之意,不是自己愿意去的,趋向于五道---天、人、畜生、饿鬼、地狱。五趣之中不离四生---卵、胎、湿、化,地狱、天道为化生,有些动物也是化生。湿生,比较潮湿、喜欢水性的,蚊、蝇之类的。胎生,鲸鱼、人、牛、羊、、、等。卵生,鸡、鸭、蛇、恐龙,经情离合,最后就变成十二类众生。化生里也有化成鬼神、或其它的,总共有情、无情皆由十二类众生而来。《楞严经》里把这些说的很清楚,情、合、离,若无情便不会在此,离了情可能化其它,有时变石头都有可能。

阿赖耶识是一切种子心识,化成四生五趣中,为何投胎受报,即是因有因缘感召,执一切法为真,故会投胎受报,受报以后执受根身。所以adana即是执取,执受我们的五根、色身,一切种子是执着肉体,所以肉体才不会死,要死的话就是它不执着,不执着是被动不执着,不是主动不执取。圣人可以主动不执取而往生,我们是不得不死,死的不大甘愿,身体病了死了要离开肉体,不能用了。或者是白无常、黑无常来了,时间到了,不想死也要让你死,这中间它有办法让你不执着肉体,不执着就死了,这又名阿陀那识。

随逐执持根身,因为它有所执,在唯识里不说阿陀那识执取身体,讲阿赖耶识执取根身为我,其实更深一层是阿陀那识在执取。阿赖耶其实就是藏识,无所不藏,adana始有执着之意,此识才是执着义。故很多经典都在说阿赖耶识,为何到《大般若经》之后快末期时,世尊才讲称阿陀那识,要分别阿赖耶识、阿陀那识差别在哪里?等于是阿赖耶识ālaya里除了种子储存无量无边外,但它还有执着的根本特性,以这个ālaya梵文来说,没有执着之义,所以用阿陀那识(adana)名词,才有执取之义,adana是阴性,可以产生一切法。阿赖耶识、阿陀那识都有它各别的意思,所以凡夫、七地前菩萨称心为阿赖耶识。八地菩萨以后心称阿陀那识。陀那识是执一切种子,阿陀那识有执着特性,与根身共安危故,身体不死,就是阿赖耶识、阿陀那识还在,若身体快死,阿赖耶识、阿陀那识就要脱离身体,这就是共安危,它在人就有活着的机会,陀那识若脱离了,不执取肉体,脱离肉体后人就死了,之后肉体也会腐败的。

(2006.06.07讲于法尔)

 


[ 解深密经》选读 ] [ 经典选读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