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  试解《解深密经》的奥秘(2-43)
             
胜义谛相品第二
          (本篇文章为祥比丘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二、胜义谛相品()

邪定者有二义,即:(1)错误之禅定,又作邪禅。据《解脱道论》卷二分别定品所载,定有二种:邪定、正定。所谓「邪定」,即指不善一心之错误禅定。(2)邪定聚之略称。即指造作五无间业之人;此等众生以造作恶业之故,必定堕于地狱,必定处于邪中。

邪定者有二义。(1)第一个是错误之禅定,什么叫做错误的禅定?也就是依止外力,不从内心去清净自己,面对真如性所现起的境界去得到定,这里面包括很多,上面我们讲了好多的层次,错误的邪定。根据《解脱道论》卷二〈分别定品〉所载,定有二种:邪定、正定。

所谓「邪定」,即指不善一心之错误禅定。什么叫不善一心?就是不知道怎样去改善你的心地,不知道用定力去消除你的习气毛病,你就一直在真如性上用功,所以这种修世间禅定的,虽然有一些进展,但是不究竟。所以简单的讲,不善一心,就是不去改造自己心地里面的习气、妄想,执着这些毛病,这种统归为错误的禅定。

所以,很多人一学到或者一谈到打坐,就讲他自己有什么能力、有什么通,都不去讲他心地里有无去除种种贪、瞋、痴,净心有没有进步,不去谈这些。一谈打坐,就讲能力怎么样、怎么样,这些都是在邪定中所起的一些现象,这在《般若经》里面都谈到,要把它去除,不要执着,何况不是好的东西,更是要拿掉。至于「正定」,是指以五根或者八正道、七菩提分、四圣谛等等佛法所讲的,用在你的禅定上,这就是所谓的正定。

(2) 第二个是邪定聚之略称。即指造作五无间业之人。上次已经讲过了,「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这五种无间业,此等众生以造作恶业之故,必定堕于地狱。因为他造这五种重罪,所以一定会下地狱。地狱有很多种,时间永远没间断的在受报,色身一死又进去,痛苦无限,我们以前都讲过。

这个邪定聚,不一定是指修禅定的人,是你一定会处于邪定,所以堕于地狱。我们在讲禅定,是讲打坐或者是什么修行,所起的种种这些心的变化,跟你面对心所起的种种现象,你的心能够安住。这里的邪定聚还有一个,就是指你造了五无间罪的话,这个定不是指禅定的定,是指你必定会处在邪中,故行为、心思、所作所为都不是正确的。

 

五根定主为:(1)信根(śraddhendriya),信三宝、四谛等之道理者。(2)进根(vīryendriya),又作精进根、勤根。勇猛修善法者。(3)念根(smātīndriya),忆念正法者。(4)定根(samādhīndriya),使心止于一境而不散失者。(5)慧根(prajñendriya),由定中观智所起,而了知如实之真理者。此五者皆为能生起一切善法之根本,故称为五根。

正定,就是用五根定,主为「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这三十七道品,是修小乘的人一定要用功的。我们举出这五根来讲。

(1)信根(śraddhendriya),学一切法,当然以信为主。信三宝(佛、法、僧)、四谛(苦、集、灭、道)等之道理者。信,我们既然皈依三宝了,要对佛法有信心。我常在讲:「人在困难的时候,可以测量一个人的信心够不够。」你说:「我发菩提心,我要度众生!」如果是度得很顺利,当然信心很有;但如果碰到障碍了,行不行?因为我们度众生之间还要学法,还要学一些东西,那诸佛菩萨要给你法的时候,有时候会测试:「到底你够不够资格来学?到底你耐力有多强?是不是碰到障碍就转方向了?是不是碰到了什么不如意,就改变信心了?」这种人有很多。若像这样,菩萨衪怎么教你更深的法?

所以,我们有时候就要虚心,要有信心一直学佛。虚心是对自己、对众生谦卑,信心是对佛菩萨不能失去信心。在痛苦的时候,那都是你业力感召的;有时候是要让你受到很大的苦难,看你有没有退转?像你现在身体不好,有的人就马上闭关,那我从来没有缺过一堂课,有病照样要上课。就看你耐力够不够!这个就是无形中,在培养你的禅定力,培养你对法能否自在如意。所以,逆中也是在修。不要说:「每一天都是很顺利,所度的众生都非常美满,道场愈来愈多」……等等的,这有时候是负面的!这有时候是毘那夜迦在作怪,会让你迷失掉!因为我们到底不是修到几地、几地的菩萨。所以,我们有很多要学,在苦难中对佛一定要有信心。

如果,认识法身无相,那你就要尽量把一切法放下、把一切烦恼放下、把一切苦难也放下、把痛苦也放下,这样你才可用清净心接受到佛的法身。如果你天天想的都是苦难、障碍什么的,你就会忘记佛到底在不在。提醒你对佛、法、僧一定要有信心,所以愈是在困难的时候,愈是要有信心。要知道,就是因为你的业力很重,所以才会出现种种较大的逆境,那更是要祈求诸佛菩萨慈悲加持,加持是要使你更用功,不是让你逃避或者转弯去改信别的宗教。这种人很多,这种飘摇不定的人很多,当然这也跟过去的因缘有关系。如果你过去有佛教的正知见因缘,你所接触的都会是正法,永远不会变来变去,这是絶对的信根具足,当然这是累劫修上来,不打折扣的。

(2)进根(vīryendriya),又作精进根、勤根。勇猛修善法者,修善法,不是勇猛的去做功课。有的人一天早上起来做功课,中午做功课,下午也做功课,都一直在佛前念佛、拜佛,一用功就十几个小时。这里讲的是善法,因为一切成就如来菩提,都不离善法。所以,我们《金刚经》里面讲,你行一切善法,能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是说你诵经不好,诵经是积你的福德、智慧,开张你的菩提智慧;但是真正用功是在日常生活中,对众生之间,该给予的时候就给予,该协助就协助,该指导他而说法的就说法,随时随地都在精进。所以,你有信心的时候,这五根接着下去,自然就产生五力,五种力量。

(3)念根(smātīndriya),这个念不是指起心动念,这个念的意志力。忆念正法者,不要去忆念邪法、不正的法。你熏习好的法,变成一种正念,这正念很重要。同样一件事、一句话,有的人听了可以很清楚的去理解、去做,有的人听了半天他还是执着他的想法。你熏习好的法,做事尚可执着你的想法,但修行就不应有你自己的想法。修行要放空,不住有为、不住无为,不能太执着己见。忆念正法是念根。念佛,我们现在说念佛,等于嘴巴在念佛,其实这个有时候不是等于嘴巴在念佛,这是忆念,这个念是忆念、观想。所以刚讲过,你如果碰到苦难、心不宁的时候,你可以观想佛像,观想菩提迦耶大塔的世尊,也许衪飘来一句话给你,你当下就悟了:「原来我要放下,我烦恼这些都是多余的!」这是忆念。

所以,随时随地能够忆念,当然很好,在困扰、烦恼的时候,更是要忆念佛。这样你不清净的心、碰到障碍的心,还可以跟佛的心相连,这样你自己就会产生智慧。如果没有,衪也会给你一句话、或者一个念头,知道怎么化解你当下那个苦恼,这比你在那里胡思乱想,要管用的得多。所以,听这个名相要善用它,不要光记名相,你要知道怎样去利用你的念。当然这个正法,离不开戒律、离不开解脱。所以,以戒得定,以定得慧,以慧得解脱。昨天初级班上课,我也跟他们讲这些。你要有五种修行的境界,以戒来得到戒法身,以戒法身来得到定法身,以定法身来得到慧法身,以慧法身来得到解脱法身,以解脱法身来得到解脱知见法身。这个知见就是你的智慧、你的概念,你已经是有菩萨的般若智慧。这些都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修上来。念,要忆念正法。

(4)定根(samādhīndriya),这个定根,是法界的根本。测度、测量,你有这定来测量法界到底有多大,转成意的根。所以,你进入那种禅定之间,可以去测量法界根本是什么东西,这在定中可以测量,这是定根。所以,为什么翻成定,你可以知道它的来源,因为每个悉昙字母都有它的意思。何谓定?使心止于一境而不散失者。这个心,把它放在空无的境界上,这个一境就是指空无、不执着的境界。这个心你不可能不感招一切因缘,有因缘来的时候,你一定会感招,感招的时候,你要安住这个心。有非人、鬼神来,你也能够感知,然后也要安住这个心。这个一境,就是一切法无所住,心止于一境。你没有空性的磨练,要心止于一境是比较难。

我要你止于一境,你根本不止于一境,根本执着你所听的、看的,所怎么样,这根本没有办法。习气的关系,智慧也有关系,每个人累劫修的。有的人修了进步了,有的人愈修愈退步。因为你行菩萨道,每一次来,退转一点、退转一点,相信在座者每个应该都是男生,只因起了某种原因,有人就转为女生。如果今生就把内在的这种习气毛病,尤其是瞋心、嫉妒心能够去除的话,下一世还能够再转回男生。因为经典讲的,堕于女生的,大概都是嫉妒心最强,嫉妒心会引起瞋心,瞋心来,什么修行都忘记了,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这个要控制,把它心止于一境之中不去发作。

(5)慧根(prajñendriya),由定中观智所起,而了知如实之真理者,这里面,慧根不是只有空观,空是安住止于一境,希望入空。定,从定得慧,从定中那种空慧再来观世间事,再来观你周围之间的种种因缘,或者在禅定之中去观自性所起的种种现象,这就是能够了知。了,是清清楚楚的知道,而且是如实的真理,真理有二个是如实的空,在《解深密经》不能讲只有空才是空理,如实的不空,该如实空就是空,这我们本来要修行的体性,有因缘来了,如实不空,有因缘来,它一定要相应。

所以,自性会起因缘跟它相应,这样不空就是一切法,一切法之中你又执着它,如实能够了知,那站在空理这边观这些有相,这样的话你就能够自在。很多的不自在,就是你不能如实的空理观世间事,每件事都依你的喜怒哀乐在那边引起烦恼。所以,有一些事情,我看了很简单的事情,你却看不清楚,你就用你的思维:「我要怎么样、怎么样」,没有如实。你如果能够如实的了知真理的话,有为、无为都一样的,你都自在,没有你心里面的好恶,哪一个都好,天天面对这些人事物你都自在。

此五者,你去思维,皆为能生起一切善法之根本,故称为五根。所以你离开这个去修定,那就是邪定。你不念正法、善法,都去玩那些有的、没的,不去消除心里面不正常的心,则这些也是邪定。世间上也有这些人,你说他有能力,他能力确实有,但他就是不会去规范行为,不会知道他到底要干什么。他的生活跟没修行的人没有两样,甚至喝酒、吃肉、开豪华的车子、哗众取宠。这种人你看像修行人吗?所以,有能力不代表有真正的定,真正的定就要依这五根去做。正法不离戒律。

定根不离把心止在空境,智慧对一切法能不执着,这是智慧,没有我们的好恶心。每个人发生每件事,我说不要看事情表面,要看这事情是在教你,要学到什么。如果佛菩萨要保护你,把你关在一个温室里面是最安全的,或者关在深山里面的山洞里,不会跟人家交往,那你一定修得很好,没有烦恼,但这种定力是假的。所以有时候衪要考你,就挑出你心里面最脆弱落的部份,制造一个因缘,让你们二个吵架、闹不愉快。智慧高的人,当下就解脱出来,三秒钟,就解脱出来、不黏了。偏偏我们习气太重,没办法,不能如实、客观的去了知真理,光在那里钻牛角尖。你要讲做人的道理,可以讲一大堆,但也离不开我们学的这些名相。

因为佛法都是有名称,有名称才能够讲,不是讲了半天也搞得不清不楚的。观念好像是懂了,但是这里为何要安一个什么名相?菩萨、佛衪讲经说法,都是讲名相。在这名相里面,都是讲这件事情怎么样,那件事情怎么样,叫什么名字,什么名称。所以,你既然是菩萨你就要记很多的这些名相。以前刚开始学空的时候,看到这些实在很烦,那么多名相,又不想记东西;等到你气机消退了以后,你自然就要记这些东西。

因为这些今生熏习的,下一生会用到。你要熏一个东西,要熏七世,那你再来的话,就是专家。如果你是一个钢琴家,你出生七世,每一世都学钢琴,那一出生下来三、五岁就很会弹钢琴,因为脑筋里面已经种太多了,人家讲一你就知道二。所以有时候我在想:「奇怪,我看大藏经里面这个悉昙,怎么脑筋一闪就会出现什么、什么?应该是过去有学过。不然怎么会知道男声音,再加中音,再加女生声音的韵母,就要转到哪里!」

 

《十地论》第十一云,论曰:众生三聚行,稠林差别五种。一有涅盘法、无涅盘法,三乘中一向定差别,如经是菩萨如实知众生三聚,正定相、邪定相,离此二为不定相故。二善行恶行因差别,如经正见正定相、邪见邪定相,离此二为不定相故。三恶道善道因差别,如经五逆邪定相、五根正定相,离此二为不定相故。四外道声闻因差别,如经八邪邪定相、正位正定相,更不作故,离此二为不定相故。五菩萨差别示现,如经妒吝恶行不转邪定相、修行无上圣道正定相,离此二为不定相,皆如实知故。舍可化众生名妒,不施他财名吝。过能生他苦、恶行不转,菩萨波罗蜜相违邪定菩萨,是名法师方便成就智。

《十地论》是讲十地菩萨的论说。第十一云,论曰:众生三聚行,三聚行就是指正定聚、邪定聚及不定聚。稠林差别五种,稠林在经典里面,常常用来譬喻我们的烦恼,烦恼差别有五种

第一种:有涅盘法、无涅盘法,三乘中一向定差别。有涅盘的法,那就是真正的佛法。真正的佛法是一定要证到无常、苦、空、无我、寂灭为乐,使你入涅盘的法。至于无涅盘法,可以分成一个是根本学不到了涅盘的,另一个则是菩萨不入涅盘的,因为菩萨懂得涅盘,是用智慧来得涅盘,所以,衪不一定要入真正的涅盘、寂静,衪再来受生,来度众生,度众生之间衪有智慧,保持衪的心了知如实的真理,所以,不起烦恼。以上,这里讲的是有无涅盘法。

三乘中一向定差别,一乘之中定也有差别,声闻阿罗汉分九级,菩萨乘分十地,所以,在这三乘之中,一向定就有差别。就像我们同一班之间,每个人的定当然也有差别,只要有相就有差别。你既然在涅盘法、无涅盘之间,你说世间禅定有没有定?也有定!但那个是不正当的邪定,没有究竟的定。所以,我们佛法是不认同它的,我们要求的是真正依种种内心的清净法,四念处、四神足、四正勤、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四圣谛、十二因缘观等等的修上来的。所以,你修不同的法,当然有不同的差别定,到最后得到的,如果成佛了,当然没有什么差别了,这个佛跟那个佛的能力也没有差别,智慧没有差别,神通没有差别。

如经所言是菩萨如实知众生三聚,这十地菩萨经论里面所讲的,如果你是真的菩萨的话,应该知道这个众生实际所得正是属于正定、邪定或者不定;但因为你不是菩萨,所以,会跑去外道邪、道去跟着学习。你如果是遇真正邪道、魔道的师父,也看不清楚,因为自己本身就没有正定。所以,没有智慧就是这样。我们学佛法或学正定的,你来看外面这些宗教,假藉宗教的名义,却做些跟宗教本质不一样的,讲到定、法、修心,都没有一样好像是对的。你如果能够这样分辨,你虽然不是菩萨,你也有接受佛法的熏习,所以你才能够看得清楚──哪一个是对的道场,哪一个是不对的道场。那你如果是菩萨,可以看这个人他所修的定,是正的呢?还是邪的呢?或者是根本没有定的。

正定相、邪定相,离此二为不定相故。我们一直在讲这三个名相,让你懂得更多,你未来要当菩萨,《解深密经》是在训练菩萨,还慢慢到第八品学神通变化,所以这些你要有正定,有正的定,你往后才能够以如实空的体,去化什么身,应化身起什么身的。前面讲的,我们才讲到第二品,还远得很。中间在讲怎么修行,都是大菩萨在讲的,观世音菩萨、弥勒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在讲的,教你什么《瑜伽行》要怎么修。

第二种:善行、恶行因差别,如经所云,正见、正定相,邪见、邪定相,离此二为不定相故。你所做的是真正善的行为,还是不好的行为是有差别的。什么叫做善行?什么叫做恶行?如果以经典在说的,你有企图心所做的善行,也不叫做善行,叫不净善行、不净行。佛法所说「净」很重要,你若做善但是有目的的去做,则叫不净。所以,做一件事情,不要有目的去做。譬如你懂「心中心法」,有人来求法,不管他的根机是上、中、下,他有所求你就给他,给了他你不要想要从他得什么好处。什么好处?灌个顶要红包,这叫不净行,譬如本法师帮我们灌顶,我们要供养他红包,他就转去做善事。甚至,「心中心法」是无上法,连红包都不要了,这样更是净行。

所以,善行,你要善于分辨它的净、不净。恶行,当然有恶报,不好的行为,就有这差别。所以,如经正见正定相、邪见邪定相,离此二为不定相故。善行有善因,恶行有恶因,有这些的差别。你得到的定,就有正见正定相,有邪见邪定相。正见就是你的知见正确,同样一个法、一个件事、一个句子,你看了都不会看偏离,这样你有正见。譬如你在学打坐禅修,经典一直告诉你,要用般若智慧观一切相,如实观实相,如果你抓住这句话,你就有正见,以这种正见来修行,你就有正定。

如果你说把这个自性、烦恼根,依附在石头上,也不会冷也不会热,石头有石头性,我们自性有这个心性,这二个一个石头一个心,这二个迭在一起的话,你的心就像石头,外面下雨、下雪跟你有什么关系?这在五阴魔相里面的想阴魔相者就会这样认知。因为没有正知见,他就想要依靠在石头上得到定,或者依在哪个坏的东西里面去得定,那种定能叫做定吗?不能。因为所有的物相,虽然都是很久很久才看得到磨损,但是其实它是随时在变化的。所以,你只要不执着一法去学这个定,那是最根本的正定。我们大乘佛法,都一直在讲这个实相观的定,所以,你有这种知见,你所得到的这个定,当然是正定。

如果你用起心动念去想,要怎么样得到定,那种行为邪因缘得到邪定,就像刚才讲,你依附在树木上、石头上,或者依附在哪个看起来好像永远存在的东西上,都不可靠,因为世间上没有一个永远可以存在的东西,就像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最后也会灭掉。同样的道理,一切法是因缘起。缘尽了,就灭了。所以,只有空无相的体,才是真正的。那我们要学这种定,不要执着。你不执着一法,你就不会犯错。譬如说我们在修参话头,或者观什么东西,那是方便,不是究竟,那是我们定力不够。我们有一位同学,本来在修心中心法,后来因为身体的关系,没办法修,他持心中心咒,到最后他告诉我,还是念阿弥陀佛最简单,对!

因为我们不能成佛、成为大菩萨,所以我们的心,是还没有絶对的定性,难免要抓一样东西或是一句佛号、一句「阿弥陀佛」来修。所以不管你修密法或者打坐,或者修什么法,这个念头一定都不放。我们都不是大菩萨,示现的都是人间菩萨,那定力都还不够,定力不够,还是抓一句佛号比较稳当。以后要往生的时候抓一句佛号,还是阿弥陀佛比较简单,碰到障碍,哪来得及背那么长的咒语?道理一样,这是我最近感受到的。

你用什么法不能安住,例如你念秽迹金刚咒或者什么咒,都不能安住,到最后就转回来,用阿弥陀佛佛号就安住。所以,不要小看释迦牟尼佛在入灭前讲的《阿弥陀经》,对末法根机浅薄的众生,用简单法就好了。你用这个「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么念,不是光在嘴巴念,一定要念进去脑筋里面,它里面自己会转,这样你在障碍之间,就好像是水中抓到一块大木头一样,你一抓住,心就比较踏实,很奇怪的障碍也会化解掉,所以,学什么法都好,度众生什么法都可以教,到最后,对他来讲念佛一定不能放,阿弥陀佛一句佛号。

第三种:恶道、善道因差别,如经五逆邪定相、五根正定相,离此二为不定相故。善道是人、天,恶道是地狱、饿鬼、畜牲。这六道之中,因为你所种造的因有差别,所以你所现的定就有差别。如经言五逆邪定相,虽然你学定,学什么禅定,但是,你造了五逆罪──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如来)身血、破和合僧,你犯了这五逆罪,你一定是入无间地狱的。或者是我们依五根正定相,信、进、念、定、慧来得定的,这是五根正定相。离此二为不定相。

第四种:外道、声闻因差别,如经云,八邪邪定相、正位正定相,更不作故,离此二为不定相故。外道指世间禅定的,大家现在一般在讲的外道,或者你心里面在想的外道,你想的那些根本不是外道,真正在印度修行的,有九十六种外道,他们境界都还不错,有世间禅定,色界天、无色界天的境界,只是他们没有得到究竟解脱的那种境界,却把它当做是解脱。而我们现在所讲的外道,已是邪魔,不能讲外道,所以我们称他们是邪道。邪道就算是有定也是邪定,因为行为不正,因为那个气很旺,不是靠智慧来得定。

当然我们修行过程之间,难免有一段时间,都是靠气来得定,以气得定,世间禅就是以气来得定,但这种气是会退失的。所以,为什么佛法高明在于以智慧来得定?有智慧,你有气没气都没有关系,用智慧看开事情。所以,初学的人,他没有气,他看不开一件事,如果有气的话,稍微能安住这个心。譬如你开始修「心中心法」,没有气的话,你很痛苦,什么行为都不对;等到修了一、二年,有一点气,脾气毛病也改了一点。世间禅就是这个样子,所以,他可以入定气不退失千万亿年到几兆年。

佛法刚好都是背道而驰的,过程是有这一段,但到最后,一定要练这个心入圣见,对事情的看法,不被它黏住。你自己要得到解脱,你要先把你的五根先解脱。六尘本来就是六尘,你五根面对六尘境的时候,你要怎么不在意?不要被它转,不要听进去、不要看进去。在座有的学得很快。同学之间的境界有高低,你境界高的时候,但你不要忽视那些境界比较低的。有时候他做的不对或者怎么样,你还是要回过头来以平等心看他,跟他要有互动。如果可以的话,以后你学多了还可以指导他。如果你修得好的话,却跟别人格格不入,心想:「我不管你」,这样反而加剧内心的执着。

面对同侪也是一样。修得好的,会去容纳对方、接纳对方。如果每个人都修得很好,那我们就把大家请到佛桌上面坐了。就是因为还在修,难免大家都互相还有疙瘩。那我们更要互相包容。你早点把心病拿掉,就甚至包容都不必包容,因为你已把习气毛病丢开,用正定来面对一切事,那还有什么人事物放不下的?过了就过了!如果你学解脱道、涅盘法,那是声闻,所以外道不能得究竟解脱的,世尊的二位外道师父就是这个样子,去参访他,一个得非想非非想处天,一个是无所定天,衪的师父讲道理衪马上证,也觉得不对,为什么不对?因为还执着有一个清净的东西,要追求那个清净的东西。你不清净,烦恼要丢掉,对!但,反过来去追逐一个清净、不烦恼的东西,这怎么会是正定?这不是正定。如果真有正定的,不管什么善恶、顺逆、净不净对他来讲都一样,「离言法性」不必说、不必讲,知道也不必讲,一讲就是执着,做了不去讲就不执着,做了讲就是执着。

所以,佛法很简单就是这么一回事,所有名相讲来讲去,每一段可以讲同样的道理给你听,只是名相换来换去,境界不同。所以,我们知道外道是什么,声闻是什么,他们的种性、因不同就有差别,就有八邪。八邪就是八正道里面反其道而行,就是八邪定。懂佛法名相有一个好处,你可以深入去探讨它的意义在哪里?「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你去思惟,在过程、行为之中,是不是依这个在得定?如果这样的话,你的定是正确的,叫正业、正定;如果反其道而行,你虽有见,但都是错误的,譬如有人讲无相念佛,好像世界上佛法只有无相念佛最好,其他都不好,这种就是邪见,佛法讲的是法法平等,哪有什么好不好!契机就是好法!

所以,哪一种人适合修什么法,就是好。你认为很好的,别人听起来不见得好,别人不受用。不受用的法,怎么说好呢?如果你有正知见的话,佛法很容易理解。如果没有正知见的,常常教到一个名相,都自已在那里分别,写了好几本书,推销他自己的最好。你不能这个样子。学佛法要客观,知道对方是什么料子。你如果是菩萨的话,会知道谁适合什么,修什么定,你说外道定不好,但这个人没有定,要他怎么办?你让他学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世间禅,一定要让他先学。打坐,先现起有觉有观,再导入二禅、三禅、四禅。如果他能开悟最好,若没开悟,但你要帮他导入去断除内心的三结(身见、禁戒取见、疑),淡薄三毒(贪、瞋、痴),断掉五下分结((身见、禁戒取见、疑、贪、瞋)、五上分结(色界缚、无色界缚、掉举、我慢、无明),他就能够证到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

所以,过程之间,众生在哪一境界的,还没有到那个水平,你也要方便,所以,邪法不见得就是不好。有同学在开玩笑说:「先把几个人送去邪道场,到鬼神那里,充充气,好不好?这样比较快!」如果,你有正知见的话,去那种地方,你的心会格格不入。当然,如果没有正知见,就会搞得身体有气,还觉得蛮好的。但这种不是定,你要学的是要有正定,要有般若智慧,不要执着一切。但那种场所的人都执着气,那你怎么谈下去?我们说「物以类聚」,你跟他们聚不起来的。所以,还是要自己用功,多打坐,种善因,多做善行。如经所云,八邪之邪定相、正位之正定相,更不作故,离此二为不定相故,如果不做八种邪定,也做不到正位正定相者,你就是另外一种定相的,第三种。

第五种:菩萨差别示现,如经所云,妒吝恶行不转邪定相、修行无上圣道正定相,离此二为不定相。所谓菩萨就是还不清净,如果清净就成佛了,还不清净才可以示现菩萨。如经言,妒吝、恶行不转邪定相,如这部经所讲的,菩萨会示现妒嫉心、吝啬心、不好的行为,但是,不转邪定相,有这些你就没有办法转你的邪定。你说菩萨现这些,就得不到正定,那怎么办?因为菩萨会示现这一面的,但祂是有能力不去转这个邪定相,不管祂用什么方法去度众生,祂本身现不好的一面的,其实这是大慈悲者,譬如忿怒金刚,衪为什么要现忿怒相?

我们禅宗讲「老婆心切、恨铁不成钢」,用讲的不行,就用打的。这样做无非是希望对方能早日成就,打要打,駡也要駡。如果,你只有守住你修行的好榜样,那善根具足的人,可以被你度,但那些心不清净的人,你也拿他没办法。而且若你舍不得打、也舍不得駡,那他业识怎么转?他不会转,如果能转他早就转了,就是不会转,所以需要有些人来駡!所以,菩萨有时候在暗中考你也是这样,凸显你的短处、毛病。因此我们不怕事情发生,只怕事情发生以后,你无法正确面对。你是否能客观地、平常心,去面对它;还是说很执着,又陷入另一个茅坑的死角里面,又去钻牛角尖?差别就在这里。如果菩萨他修行无上圣道正定相,就是指走正确正定的一面。离此二为邪定相及正定相的,那就是另外一种不定相。皆如实知故,菩萨应该如实知,你在做恶行,你没有正定,但你心里应该清清楚楚的。

舍可化众生名妒,如果你舍弃可化的众生,就称之为妒嫉。如果看你这个人,他好像无可救药了,你就不度他了,那你就是有妒嫉心,抛弃了可化的众生,这个名叫妒嫉。在密教也是这么讲,什么叫失菩提心?就是你不去度众生,就是失菩提心,你犯重戒。在密教里面犯戒,通常不是很大的问题,犯戒顶多忏悔就好了,但若你失菩提心,也就是不想再度众生,那就是真的是大问题,那真的失菩提心!所以,一个菩萨如果舍弃化度众生的心,这里叫妒嫉,不想度他。为什么不想度他?妒嫉他成佛吗?妒嫉他以后修得比你还好吗?反正,有一不正当的心,就一定会生起其他的痛苦。如果你有财,不施他财,叫做吝啬。

过能生他苦、恶行不转,如果有过错,一定会生起其他的痛苦,其他的恶行就不能转。菩萨波罗蜜相违邪定菩萨,是名法师方便成就智。菩萨波罗蜜,波罗蜜是度到彼岸,波罗蜜相,我们一路走来就是在修这个波罗蜜相,那是菩萨要学的。相违邪定菩萨,相违就是不要做,不要去做邪定的菩萨,这样称为法师方便成就智。为什么叫方便?因为你不执着邪定,你知道但你不去执着,那是方便。如果你一直执着这个邪定,你依这个妒嫉心、吝啬心恶行,做了又去执着,那变成真的邪定。如果做了有能力不去执着,那是法师的方便成就智。

菩萨修学度众中过程之间,尚未到达八地以上,这菩萨没有神通,那他怎么用神通去折服众生?那是不可能的!所以,难免都会犯这些邪定相。你犯了邪定相没关系,不要去执着它,执着它就认为这样很好、很好。又有人是认为:「我不能犯这样、不能犯那样」,其实犯跟不犯都不要去执着,这就是方便智。你若怕犯,也是一种要避免的心,那你就不会进入邪定相;你若犯了,又认为这个无所谓,那你不是就进入邪定相。这样不好,所以做的时候,当下如如,那就是法师方便成就智。

我们看祖师大德为什么每个人都那么自在?他也可以打架、棒喝,什么都来,过了以后,他也很自在,这是方便成就智慧。当然,这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的。有的人駡了一下,整个心都揪在那里,甚至駡了之后搞不好还在佛前求忏悔,心不自在,所以,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的。你不是还很自在的话,做不出来。当然修行在这个阶段里,是不会去惹事情,都要把心管得死死的,求正定。有正定了,有初步的定力了,玩这个才不会着相。不然你就得到邪定相。要自在,不是因为你的喜怒哀乐而要来駡人或打人,是要来度他,没有私人的目标或者好处。你駡人家有什么好处?不是为你自己的喜怒哀乐来发作,纯粹是为他好,犯了这个邪定,但是不执着的话,就叫法师方便成就智,这是另一面的智慧,犹如忿怒金刚,是另一个表相。

2009.04.22讲于法尔)


[ 解深密经》选读 ] [ 经典选读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