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解《解深密经》的奥秘(2-40)
胜义谛相品第二
(本篇文章为上善下祥比丘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二、胜义谛相品(续)
上次讲到定、不定、邪定共有三种不同的现象。学《解深密经》是要学正确的正定,不要学邪定,也不要学不定。以下再把五逆邪定、八邪邪定相关资料补充一下。
《新华严经论》云,五逆邪定相者,如二乘教无明贪爱,能所觉心诸结使,名为五逆。以无明为父,贪爱以为母,觉境识为佛,诸使为罗汉,阴集名为僧,无间次第断。
在《新华严经论》里面讲:「五逆邪定相者,如二乘教无明贪爱,能所觉心诸结使,名为五逆。」这里讲的五逆邪定相者是指什么呢?像一般修行境界,刚开始的话是五教,五乘功教,这包括人间的善行,人间人天教,所以是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五教。再来三乘功法,三乘包括声闻、缘觉和菩萨。再上去一乘,一乘大乘就是佛乘,叫一乘教。至于二乘教,它告诉我们说,无明会起贪爱,十二因缘法最初的无明,每个人造业都是根本无明发起,尤其是贪爱心。「能所觉心诸结使」,能所,看佛法的要认真看,每一句都有意思。能觉各个结使,然后所觉各个结使,前面是主观的,后面的这是被动的。被你看到的这些结使,我们有一个觉知的心可以看到诸结使,被你看到的那个就是所觉的结使,名为五逆。
以无明为父,贪爱以为母,觉境识为佛,诸使为罗汉,阴集名为僧,无间次第断。这五逆以无明为父,以贪爱以为母。无明是根本,贪爱是习气,贪爱为母,觉境识为佛。如果你能够依佛所教的,能够觉悟无明,能够觉悟贪爱,对境不迷糊,当然就是觉悟了,就是佛了。所以最重要的是觉性,觉性就是佛性,要能够觉。诸使为未成阿罗汉前,种种的这些结使,如果能够觉这些结使,当然就不会为它所害,就可以成就罗汉道。阴集名为僧,如果是积集而成的,而形成中阴所现内在的一些种子,这里的僧不是指出家衆,而是阴聚合为僧(sa3gha群集),只要是修行的人,都可以作为一个僧和合。如果你还不成就,这时还没有成就罗汉道,所以是还有一些习气在,有阴聚集。无间次第断,不管是修行,居士也好、出家众也好,都要不间断的依十二因缘观,能观一切法,次第的断。
如楞伽所説。五根正定相者,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如是五根所修,名为正定相,二倶不定相者,以正邪二事总无性故。
如楞伽所説。五根正定相者,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如是五根所修,名为正定相,在这里举说,如楞伽所説,五根正定相者,五逆就是不用谈了,你要用五根来得正定。五逆不对的,当然是得邪定;如果用五根正定相,那就是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这「信、进、念、定、慧」要常常记得。这五个字后面都可以加一个「根」,根就是有缘,没有根就没有缘,根就能够成长善根。信、进、念、定、慧,刚开始从信开始,有信心了,对佛法产生信心,有正确的知见,把握了方向,知道了次第,然后开始修行。有精进的根,你就能够发芽成修行长远。然后产生正确的念,产生念力,念不动,定就有了,产生种种的定力。定中不是不觉,念觉而不住就有定,也能够继续觉,不住就有慧。
所以信、进、念、定、慧,这五根产生五力,就是信力、进力、念力、定力、慧力,这是三十七道品里面的。三十七道品,包括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这些构成三十七道品。这些都是对治你的心。如果心有邪定,那是上面的,面对贪爱无法抑止。如是五根所修,名为正定相。我们这几堂课都在讲正定、邪定、不定相,现在继续讲这个。因为你要初得定,然后才能由定中生慧,才能进入解深密经里面的不住一切法,住有为不做有为想想,住无为不做无为想。
二倶不定相者,以正邪二事总无性故。二倶不定相者,邪定也不是,正定也不是,那就是二倶不定相者,两个都称不上。二倶不定相是什么?以正邪二事总无性故,也不入邪定,也不住正定,正邪二事总无性故,再也不住邪定。因为他有正知见,也用正定得定,但也不去执着正定,观它一切法无性。上面有讲了,这个无性性,你造了一切业,就养成了第一个性,这是一个种子,种子就产生它的真如性,如果是正,就是正真如,如果是邪,就是邪真如。
不管是正真如还是邪真如,遇缘它的心就开始起法,这种子变成是一种正真如性、邪真如性,碰到外在因缘,它就开始起法。所以这两个,说一也是一,说二也是二,为了解说方便,有的把它写成两个字,无性性,第一个性就是真如性,真如性有正真如、邪真如,第二个性是动能的,我们说能量的、能力的,应缘要起动能的力量,才能起法。你学《解深密经》、学正法,要观不管是邪真如邪定,或是正真如正定,这两种自性都是无性。无性是什么意思?无性就是在讲一切法无住,都不要去管它,不要住在那个性相上,大乘菩萨是这样的去培养、去教他。
八邪邪定相者,邪语、邪业、邪念、邪精进、邪定、邪思惟、邪命、邪见,此依意识及末那所作。依正智所行动用倶定,为正定相。正性正定相者,一切法无思、无相、无分别、为正性,即此正性为正定相。更不作二倶离不定相者。正邪倶舍,无有定乱,方至眞也。深着邪法邪定相者,明取相衆生乐求诸见设入定中,还取诸相名为邪法,邪定相习行。圣道正定相者,明修诸法空、无相、无性、无作者,名为圣道。其心不与生灭和合,名为正定。
上一段讲到八邪邪定相者,邪语、邪业、邪念、邪精进、邪定、邪思惟、邪命、邪见,你就会想到八正见。八正见是阿罗汉学解脱的基本的法,学菩萨空有不二也是基本的法,得到的总相。
八邪就是八正定的反过来,它是从后面倒过来。我们一般是从正见、正命、正思惟、正定、正精进、正念、正业、正语,依此意识及末那所作。意识是第六意识,末那是第七意识,意识和末那其实这两个汉字差不多,那为什么一个翻意识,一个翻末那呢?如果两个都翻一样,就很难去分别。第六意识的识是分别识,第七意识是有人它就会胡思乱想,这种末那识,所以是审慎思量的意思。这些八邪定是依意识或末那识来造作,等于是造业。
依正智所行动用倶定,为正定相。正性正定相者,一切法无思、无相、无分别、为正性。如果你用正见、正命、正思惟、正定等等的八正道来修的话,你当然就可以得到各个的定,这叫正定相。正性正定相者,一切法无思、无相、无分别、为正性,刚刚讲的无性性,就告诉你说,一切法不要用想的,一切法有相观它无相,要观它无相不要分别,所以有相就变成无相。所以,不动念是第一,对一切法无思。有思就一定有分别,有分别就有相,有相就容易有思维。如果加了一个「无」在前面,一切法无思、无相、无分别,就是正性。正性就是正真如性。正真如所现的法,当然就是白业。白业你又不执着它,这就是正性。所以正性是会发出功用的,但是你不要执着它。所有的真如性,如果不发挥作用,那就比石头还差了,石头你打它,还会产生声音,所以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对佛法要了解。
即此正性为正定相。更不作二倶离不定相者。正邪倶舍,无有定乱,方至眞也。你如果是要无思维、无相、无分别所得的正性,就是正定性。所以,可知一切法,但是不要住,不要观一切法为真,不要观幻师所化的相为真,不要观业力所变化的为真。我们修行过程之间,或是人在过日子之间,难免都会碰到障碍,障碍来的时候,应对、应对,不要太分辨真、假。一说真,你就觉得全身无力,障碍来了,就全身无力,自认一定打不过人家,要修忍辱,然后越想就越没力气。不要想这些!知道有境界,有这些不好的东西来障碍,你就去处理。身体不舒服,该吃药就吃药,该看医生就看医生,不要去想深一层意义的问题,这种定就是正性正定。
也不要说:「我就是什么都不管了,反正我认为什么都说没有、没有!」明明你的身体就有问题、就是没力,你还在那说:「没有、没有」,也不会因为你讲没有就真的没有。当然如果是全身气脉通的人,他是可以自己马上去化解,也不用找别人帮忙。但气脉不是一直能够具足的,人老了一定会气衰,也不能从头到尾气都不衰败,不衰败就变仙人了,仙人就死不掉了,变成仙道众生。佛法是讲心的,要修心,有气也不执着它,过一段时间,气慢慢消失了,或者是闭关,诸佛菩萨帮你把气脉重整了,重整以后,变成正常人的情况,回复到凡夫相,凡夫是有气但不强,比别人多一点,不会说没有。这些都有过程,你经过了就会知道这是哪个阶段、哪个阶段。
再来讲二倶离不定相者。也没有邪定、也没有正定,这两个都不定。以正邪二事总无性故。看正定、邪定这两种境界,总没有性故。一切法无思、无相、无分别、为正性,即此正性为正定相。二倶不定相者,都不去做邪定、或者正定,而是两个都离开了,离开了正定、邪定,这有一个可能,就是不定。所以说不定相者,正定把它舍去,邪定也把它舍去,所以正邪俱舍,无有定乱。你如果把心练得好一点,就无所谓定,也无所谓忍,邪定不起,正定也不起,就放下,无有定乱,方为正业。
正邪倶舍,不取正定,也不取邪定,然后无有定乱,方为至眞。也就是说你有定,不要去执着那个定,你不执着定,又不会入胡乱,心又不乱,一般人执「定」的人,都比较会观因缘法为空,所以心像石头一样不会动,阿罗汉就是像这样。所以我们学《解深密经》,学菩萨法的人,「定」不是在于作风,不是在得气,不是在用八正道,把心规范好,让它不动,而是在于说──我虽不用这些定,但我在战中的时候,也不会出差错,这种才是真正的方至眞也,真正的真性所现,至真也。
所以很多人喜欢「定」,不喜欢「乱」。既然不住一切法,一切法无住,所以定也不一定要住,乱也不会住,当然一定要不住,正定也不住,等于是在没有设防的城市下,你在乱糟糟的情况之下,你的心还可以安得住,这才是真正的佛性。这《解深密经》或是《华严经》,又或是大乘经典等等,就是在训练你这个能力。光训练心的能力要做什么?你要产生神通变化,就要从那里面来的。你如果说:「我要定、我要定,我舍不得去动这个心」,那你就不会动心,不会动心那要怎么玩神通?就玩不起来。
如果那样,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变化身,妙音菩萨三十三变化身,就变不起来了。所以每一阶段有每一阶段修行的必然性。你修到正定,你就说很好,八正定,八正道永远下去,就是阿罗汉。证到阿罗汉就要转向,不要去执着那个正定。证到乱,你当然不会乱得太离谱,所以「正」跟「乱」都能够舍去,俱舍。所以俱舍也可以说是平等,平等法。舍不是只有舍去的意思,正舍去、邪舍去,观平等,正、邪就平等了,一切法就平等了,产生什么法都是一样的,我们要学习这种能力。
深着邪法邪定相者,明取相衆生乐求诸见设入定中,还取诸相名为邪法,邪定相习行。如果深深的去执着邪法、邪定,所谓的邪法──八邪,把这八正道的法错乱的用,就成邪法,所得到的是邪定。你心不正,用什么法都可以得定,只是那个定是邪的,不是真正的。我们学菩萨法的人,不管正定相、或者是邪定相,都要把它放弃。如果是明取相衆生乐求诸见设入定中,众生会喜欢求种种的法,把它带入你的禅定中,也打坐,或是你的无为相等等的,总是要安住这个心。还取诸相名为邪法,如果要设定说:「我要用一个法,要来得到定,不管这个法是正的、还是邪的」,则这在修菩萨道来说,讲起来都是不好的,所以它说叫作邪法。
所以真正讲起来,以《解深密经》的说法,阿罗汉和阿那含他们所得的定,是不正确的。你说:「我观了贪、瞋、痴都不动,什么业力来了都可以摆脱,不会再犯贪、瞋、痴的毛病,所以不可能下三恶道,不可能在恶道中再轮回,所以可超越三界。」像这种的话,以佛法来说,就是邪法,不是全邪,也邪了一半,但总比世间禅要来的好,这里的邪法不是说很不好的,而是恶慧,偏执空离,这种也是不对的。所以邪定相习行,有些人有这种毛病。比如说有人打坐,不喜欢动念头、思维,因为要他思维,他就很痛苦,这过程中是这样的,你回到自性清静的时候,是不想有念头的,自性要静,但这个静不是凈,自性凈就是成佛、成如来了。
自性要静,为什么要静?因为它不想动,正定也不想动、邪定也不想动,反正我都不动,所以这种人修到这时候就不想动心,讲话也不喜欢讲话,生活人情更没有兴趣。前几天,有人说他现在生活都没有兴趣,不知道要做什么!修行会有这个阶段,修到自己的心慢慢死掉;心死掉,就是对什么都没有反应,对人没有好坏想,对事没有好坏想,对要吃的东西也没有好坏想,什么都没有分别心了。到这时候,没有动力了,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没事做?没事做!有的人就想不开了,说:「那我就先再见了!」怎么再见?一个人好好的,怎么再见?就会寻短见。
二十几年前,有一个人他到这个境界,他就说:「活得没兴趣了!」就跑到大山头,准备好木炭火材就要自杀。这在《楞严经五阴魔相》里面,就已经讲得很清楚了,这就是说你过去修得轰轰烈烈的,修到心死掉了,轰轰烈烈没有了。没有了,也就是一种定力了,有定了。你过去会慌乱,会不知道是什么现象,所以心会慌乱,慌乱之中,你要一直去安住它、安住它,终于安置住了。安置住,那么外境人、事、物什么,都对你没有意义了。往前看,到底那是什么东西?路还很遥远,完全看不清楚,再想一想自己怎么会走过去,过去的这一段路到现在,怎么那么幸运?如果自己再来出生的话,还有这么幸运吗?可以走过去这些吗?于是就开始心慌意乱了,想说干脆死掉算了,入灭了,求自我入灭。
很多人都是这样,求佛法,过程都是一样,等到你对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趣时,就等待因缘,吃饭、睡觉、过日子,就是等待因缘。一方面也是增加你的定力,一方面也是正定、邪定、邪法,什么法都好,反正就是尽量的不去执着它。过一阵子,机缘来了,也许会更进步,也许是新的考题又来了,一层又一层的考试会来。如果你是学真正的佛法,考试以前是考你内心里面乱七八糟的,现在是进一步的考你清醒,到底是执着多大?考你看周边人事物,这种对不管认识、不认识的冤亲债主,到底执着有多大?有没有放下?现在就再考什么?你有执着正定吗?但是邪定也不能有,有时候学邪定也不错啊,但是你是不是会很执着正或邪呢?
到了一个境界,没有什么对错,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很自在的,次序要自在,昨天我们师父叫我出去吃饭,我天天在守斋戒,叫我出去吃饭,跟我讲了好几次,吃了以后有没有罪恶感?如果没有罪恶感那就对了,如果吃了以后有罪恶感,就睡不着觉的、就陷入破戒的罪恶感了。做菩萨跟做阿罗汉是不一样的,做菩萨要学习不管是正定、邪定,都要能够自在,到时候受报也自在。这还只是小事情,只是吃个饭。如果是杀了人,犯了杀戒,犯杀盗淫妄四大罪,犯了以后,当然不是一直犯,但是总是会犯,犯了以后要能安住,要怎么安住?境界来了,菩萨考了,还能自在。今天提这个事,你要能够自在,菩萨就是在训练这个。这样的话,正乱无有,方为至真,至真就是我们自性本来真实的样子。
所以没有所谓的好、不好,所以没有所谓的正法、邪法,所以没有所谓的正定、邪定,就是随缘这么的去走,让事情的运转一直下去,唯一不能放弃的就是要度众生,这度众生绝对不能忘记,做什么事都要度众生。不能为一己之好,然后去做一些不管是正的、还是邪的,这都是不对的。就算是有正邪的作为,都是为了度众生而做。这里就是告诉你,如果你要练习到这样的话,就要邪定相习行,如果是众生乐求诸见,而把他导入正定的话,还取诸相名为邪法,邪法就是邪定相去变成习气、行为。
圣道正定相者,明修诸法空、无相、无性、无作者,名为圣道。现在开始讲正的,圣道正定相者,明修诸法空、无相、无性、无作者,名为圣道。诸法包括所有的法,包括有为法、无为法、正法、邪法、正定、邪定,一切都包括在内,就是诸法。那你修菩萨道的人,要观它是空、是无相、是无性、是无作。我们刚刚讲的这个,无相是最后尾,因为相是由性发生,无性不是没有,是有应缘但不观它为真。性就是会应缘,怎么会无性呢?因为有性也要观它无性。有性、无性要不要成为相。暂时不要讲无了,要讲有相、有性。有性应缘,所以有性,就是有相,有相不能观它有相,要观它无相。有性应缘产生有性,这个性不能认它为有,所以把它安作无性。这性要不要应缘,是在于谁?是在于你的作意!
作意就起心动念,如果我不作意,这法起不来,如果我不设防理你,作意就会发生作用,所以先有作意,产生有性,有性遇缘就产生有性,这些都要把它安一个「无」在前。无作、无性、无相,不是从有之中说没有。菩萨法就是这么学的。不管是面对境、对一切,这样你才可以慢慢适应,你才可以慢慢和众生在一起。如果你学阿罗汉,阿罗汉只想入定,不想理人,他懒得和人说话,他只想内心安祥,入涅盘就好,非常舒服就好,但是那种是邪思、邪定,不是正确的定。《解深密经》是在教菩萨的、未来要成佛的,所以告诉你这个念头,你要观一切诸法空,是无相,是无性,是无作,要有这种认知,而且又能做到的话,就是圣道。
其心不与生灭和合,名为正定。生灭法是有了,但是你不跟它们和合,和合就是把它们黏在一起相应。像眼睛,你不可以阻止它看,但是眼睛看了以后,你的自性产生见性,产生见性,就产生所看到的影像,对所看到的影像你不加以分别,没有分别,分别很难奈何你的。看完以后,不要再有更进一步分别。更进一步分别就是分别:「这个好吗?这个喜欢吗?这个不喜欢吗?」那就完蛋了!所以圣人,不是说不能面对一切境、不能对一切法,是都可以面对,但就是观它无相、无性,都是一场空,你的心不能与生灭法相和合。
生、灭,简而言之就是法生起与法灭去,但是一切法生灭不是这么简单的。它怎么起?怎么灭?这个在大乘经典里面提到,有六结使。这生灭法,就是六个毛病,很久没有讲了,再说一次。动也是一种毛病,看到一切法在动,所谓动相不是一直动,这里有一个黑板,黑板就是一个动相,有物、有形、有行为,都是动。如果以黑板来讲,有相就是一个动相,因为它有一个黑板在这里。你看这个黑板好像都不会动,但是黑板里面的分子,中子、电子它是在动的,只是我们看不到。所以静中有动,慢慢的,静中有动。
如果他可以静止,我们用声音来讲,声音制止就是静了,有声响就是动了。那动、静、根,谁来了解它?就是我们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才知道那一个是动的,哪一个已经静的。这六根面对外境,色、声、香、味、触、法,六根面对六尘就是六尘境了,六尘的时候,如果都不起作用,如我刚刚讲的,法空或是无性、或是无相、或是无作,都安一个「无」,这样的话,你眼、耳、鼻、舌、身面对色、声、香、味、触、法,都不起作用。刚开始有作用,那是动相,慢慢的不起作用了,就是静相。
六根哪一个时候才能够完全是脱离呢?它分两个,一个凡夫境,凡夫境就是在处理这些凡夫的现象,所谓胜境,不能讲是胜境,应该是异境。有异境的话,你这六根会有能力体会到超世间的色、声、香、味、触、法。什么叫超世间呢?就是说有一个香气,普通人闻不到,没有烧香却有香气,一般人闻不到,你可以闻到,就是六根起异能了,这就是魔相,属于色阴魔相里面的东西。或者,一般人眼睛顶多可以看见两公里远的东西,你却可以看到六百公里外的东西,这就是你的见性起异能了。有些则是鼻子、舌头有时候变一味性。
前几天去看陈医生,他说他有病人吃东西,不管是吃到什么东西,都只有感觉到咸的,事实上东西都有酸、甜、苦、辣的味道,但是他只感觉到咸的一味,又或是什么东西吃进去,都只有甜味。很多的味道,你怎么吃成一个味道?这就是一味性,只有一个味道!这在生理上来讲,是身体已经出差错了;在修行上来讲,就是舌根已经没有分别了。酸、甜、苦、辣有什么分别?就只有一种感觉,修行就是这个样子。
动、静、根这三个毛病,这不是很好吗?人就是生活在这种,看到动就动,看到静就静,凡夫境界,超能力的境界,他都会执着,这就是色根引起的色阴魔相。如果你能修到这里,并超越了,就是进入心的状态。心是觉了,用心可以感觉很多的事情,不必看,不必跑到几十公里、几千公里去看,你心可以感觉。这心很厉害的!所以你要感觉一个人跟你之间的关系,这两个心有没有互相的谐和或同心,或是心在不在。心怎么会不在?心不在,第一个可能就是他生病了,所以他心不能遍虚空,没有这个能力了;第二个就是他心被抓走了,没有心了,三魂七魄,剩没几魄,所以你感觉不到它了。
我们心是没有距离的,你只要打坐好好观他一下,有没有观到他?如果有的话,大概都是没事的,心很安详就是没事;如果发现观不起来了,那他的心跑到哪里去了?第一个是生病了,第二个是受到惊吓,魂跑掉了,一定有问题。这时候如果你没有神通观到影像,没有观到他起居生活的影像的话,那就只好打电话问一问,又或是不必打电话也没关系,你的心会做法,观一观,把他勉强想出来,你心清净了,然后一直观他。又或是迷迷糊糊的观不出来也没关系,把所有能够清净的梵字都翻出来用。佛的梵字、种种你学到的梵字,都拿出来观,把他清净以后,过一阵子再来观,就可以把他观起来。观起来就是代表他的障碍已经烟消云散了。
你不要问这是真的、假的?真的、假的你可以自己打电话印证看看,他会回答说:「刚刚头晕沉沉的很不舒服,现在感觉好多了。」他现在舒服多了,就是你刚刚用有为法在作法,所以现在舒服多了,找回了他自己。被外人欺侮也是一样,像冤亲债主,现在是清明时节,大家都去扫墓,去荒山野外扫墓,大多是不干净的地方。如果你是比较敏感的人,回来都会生病,有的人生病是这么感召来的。所以这个觉,如果你修行修不到这里的话,这觉等心,就是心的能力,不是人家来跟你讲、打通报,那都不算,那是人家或鬼神来跟你说、打pass,那都不能算是你的能力,你顶多只算是高级乩童而已,鬼神在旁边,他说什么你就说什么,修行不能这样,修行不能搞这样。修行是要以直接的心,去离这个觉。
诸佛菩萨连众生起心动念的心都知道,虚空之间一切世界都知道,你没有那么大的功夫,但你小功夫总要有一点点吧!这个也是一个毛病,你不要说觉很好,觉而不定就会乱,觉而定不离也会乱,没有菩萨心,都不对!讲到这里,不管是正定、邪定都不能有,两个都要舍掉,所以进入觉的话,是真的开悟了,有这个觉的能力,但是八识心没开,也不是完全地上菩萨。我们说地上菩萨心眼开,地前菩萨心眼也开,但是就是没有开出第八意识,窟窿没有打开,所以没有办法清凈微细的习气,就是那个样子。再怎么修,有能力修,但是个性、习气就是动不了,这没办法的。每个人的过去因和要成就的果,是相对的。如果八识进不去,进不去你也有觉了,进去的话,这个觉更大了、更乱了,因为不管你要不要,都会感觉很多事情!那要怎么安住?就要学定,让它不觉!先不觉,要淡薄。所以有的人接到电话就会生病、接触到病人就会生病,什么都来了,是有觉、但是没有办法脱黏。
我们阿赖耶都有黏的工夫,这个黏很不好,黏就是阿赖耶的执着。你说:「我没有执着啊!」你是没有执着,但是「根本的我」在执着,超虚空的在执着。所以你这个觉要慢慢的放下。佛法讲正规是这样,要放下、或者是不执着。像马居士自己发明一招──把这个「关」了。你要感觉,就把它关掉,就不感觉了。对他来讲,这一招很有效,本来以前很敏感的,现在就比较不敏感了。现在他是小事不敏感了,但是大事当然还是敏感,还是有感觉。这就是要断他的毛病。修行不是说有觉就好,像外面的外道和邪道,他们很喜欢这个觉。觉未来、觉过去,不是很好玩吗?然后跟这一个讲一讲「你未来会怎样。」跟那一个讲一讲:「国家事会怎样。」结果就像超人一样,让每个人都佩服得不得了。但这对修行有用吗?一点用处都没有!修佛法的人是不去玩这一个。是要让你的觉淡薄一点,不要一直黏、一直会黏。
不觉的话,会怎么样?不觉就有空,空就证得!网络上那位十几岁的小朋友在讲空:「怎么证空?怎么破空?」他佛法什么都不知道。只是看到空,就要破空;有相要破相,证到空。这里是在讲空离,邪定也不要执着,正定也不要执着,这两个法都舍掉,然后回复到你真正的佛性,去感觉、去应缘,然后又可以安住你自己,这才是真正的空!所以空不是不知不觉的空,不是绝对的空,不是什么都没有的时候的空,是虚空一样的空。虚空也不是完全的空,虚空还有许多水晶体,你看到虚空是一片蓝色,这蓝色是水晶体所聚集。哪里有虚空就是虚空?当然水晶体也变成虚空的一种物质,去看也就没有,远看就是一大片蓝色,所以虚空不是什么都没有,你的心也一样。
等到你证到空的时候,事情有是照样要有,吃饭也是要照样吃,事情也是照样会来,不会因为你证到空,业力就不会来了,业力也是照样来。要来,我就当没有。有吃饭,吃饭吃饱就好,不吃会饿,还是照样要吃,就这么平实得去过生活。所以这空有两个阶段,一个是你对障碍、对超能力,你不要一直想要有这个能力,要用般若智能不断把它放下、放下,这样就会进入空。如果空对一切法,有为、无为都能自在,不受他影响时候,这就有空证了,证得空了。证得空以后呢?永远都这样吗?也不行!这样就一直空空的,所以在这时就要破空了,你没有证到空,你要破什么空?等执着都没有了,等一切都自在了,没有什么事可以再让你起烦恼的时候,这时才是真正的空,真的很空了,很空了,你就要回头。
有为、无为这边是什么都不离的绝对空。如有冤亲债主来,你被修理了,为了解脱、为了不起烦恼,你就一直否认说没有,被打的头破血流,也一直说没有,这就是不愿意去谈这个事情,这样你才能安住你的心,不是说你无觉,因为你在这里就已经觉了,你五根就会起觉,你感觉有无形众生,心就毛毛的、心就怕怕的,怎么会没有觉?但是你不能怕,你根本就不用怕他,如果你怕他,你就观想它也是众生之一,有什么好怕?而且它也不会歪七扭八,它不会设计你。比来比去,无形众生比人好多了,它只是有恩报恩、有仇报仇而已,有什么好怕的?不像人很坏、脑筋很好,所以做一些怪里怪气的事情,想方法设计人。
修行第一阶段,当然是修绝对空,有都要说没有,这样久了以后,你有定力了,有定力以后你就回到「灭」的境界,灭就是有相、有法,有法、有相才是世间的事情,有法、有相你可以客观看着它,客观观他,这就是灭的境界!灭不是没有,是──「有那个相,但是我有能力把它灭掉;我有感觉,但不受他影响」,这就是灭的境界。所以我们的毛病,六结使众灭,好不容易把它把破了。
这声音在干扰我的时候,我已经对这个动相可以安住了,可以安住的话,你心也定了,耳朵也灵光了,不再受他们影响了、安住了。很多人都喜欢这种安定,有这个安定久了以后,你就会跟着发通,会看的到,这就是进入色阴魔相,进入色阴魔相,你如果不执着,就进入心的状态了,前面是身,后面是心,五根就是身,进入觉就是心了。所以身在这里修,修得好就进入心的状态,用心感。但心感也不是每件事情都是真的,有时候是假的。所以真、假都不理它,管它是真、是假。假的你不理它,就不会中计;真的你不理它,刚好就不会乱,就是这样子。慢慢修,就得到空,空观证得,再相对的空观再证得,就是《金刚经》里面讲的「实相观」,证到大乘佛法讲的「中道观」,就是在讲这个灭的境界。
众灭见生,见灭根生,根灭觉生,觉灭空生,空灭灭生,灭灭再来就是生灭灭已,这生灭、生灭这两个,因为这六根,一个生一个灭,众生,众生把它灭掉了,就见生,见灭根生,根灭觉生,觉灭空生,空灭灭生,灭生都没有了,要怎么灭掉?灭掉生灭灭已,这六种生灭法,已经去除掉的时候,你的佛性就显出来了,你真正的佛性就现出来了!所以这里讲,生灭灭已,佛性现前。佛性现前是怎么样呢?就是正定、邪定对你来讲都一样了,没有什么正定、没有什么邪定;没有什么正法、没有什么邪法,反正一切法都是因缘法。所以你可以这样去面对一切世间相的话,这就是《解深密经》所要教我们的重点,也是小乘回小向大的一个教导方法。
谈到这六结使,如果你是第一次听到的话,你会觉得很稀奇。我们从十几年前,就一直在讲这个道理。这六结使从哪里出来?真的找还找不到,但是你要去看《楞严经》里面的,「观音圆通法门」的修证。观世音菩萨祂是依这六个结使在演变的。楞严经耳根圆通法门,经典本身没有写得很清楚,但上圆下瑛法师有稍微提到。上圆下瑛法师是民国初年的大法师,他所批注的《解深密经》有提到,解释得很好,但到最后也只是简短带过,只有寥寥几字作代表。经典二十个字,他用十五字解释。演译要全部懂,一定要是要过来人,才能够讲的好。像诸佛菩萨讲经说法,为什么祂们一个字可以讲好几年都讲不完?因为祂们有那个智慧,如果没有那个智慧,你光是用参考别人的方式,你再怎么讲还是有限,我们世间人就是这样。
昨天有一位中国大学的博士,中国大学也是佛教界中很大的大学,他也是很用功,他到上海拿到我们五蕴魔相的书,如获至宝,密密麻麻的做注记,到处贴来贴去寻找来源出处,非常珍藏,因为他的指导教授要他把五阴魔相做演绎,当作是他的博士论文;如果是要讲五阴魔相的境界,书里都己经提到了,他抄一抄就可以交了,但是他不是为了要作报告,而是因为这对他的修行有很大帮助,可以了解到修行,在哪里有什么魔相、什么善境界,境界这么一关关的。这「动、静、根、觉、空、灭」之间所现的魔相,都是五阴魔相会现的。所以你要懂得这动、静、根、觉、空、灭的道理。
修行就分为两阶段,一个是身的问题、一个是心的问题。身体方面,就是认真打坐、认真练气功,让身体的气更旺、更通,这方面,你们可以跟马居士讨论,他常常在这边讲身、心的问题,可以增广见闻,他的气旺,这是天生的邪气,但学到正法以后,然后灌顶修心中心法,他在修法的过程中,对于气不通的地方,都会不断加强,有时候会自己拉长打坐时间、增加打坐次数,把气不通的地方打通,打到满意为止。你说他怎么可以那么精进?因为他气很旺,可以保护脚,让他的脚比较不痛,又或是痛过几天就比较不痛了。这跟每个人过去的背景和过去的因缘不同有关,很难讲,但有些人是就是进不到心里。
心是用你的心眼去感知很多事,像先知一样,知过去、知未来、知很多事。知道与自己有关的,也知道与自己无关的,一大堆事情。但跟自己无关的,也招揽了很多,那是很攀缘、很鸡婆!这跟个性有关系,所以会搞得乱七八糟。所以觉、空、灭这层次,才是我们修行更重要的地方。如果你没有修到这里面来,你就没有办法体会大乘佛法里面讲的很多东西。单单只是叫你正定、不要执着,邪定更不用去执着,然后就坦荡荡的面对一切法,没有什么对、错,训练这种工夫,就很多人做不到。所以第二个胜义谛相,就是在讲「不住一切有为法,不住一切无为法」,什么都好,随缘造作。训练你具足帮助众生的能力,对众生是解除他们的困扰,对自己也是慢慢培养神通变化的基础。
你会想、会动,才可能有神通变化;你现在都不想动,就只想要这样的安详,那怎么起神通变化?不可能的!你想一想,也许你就可以飞了;你想一想,也许就可以帮助别人了,这不是要动心吗?你说:「我不能动心,我一动心,心就乱了。」那是你对佛法还处于前面的阶段,你还在学习。所以佛法永远是学不完的,原因也是在这里,佛法是真的非常好的,但是要看你本身走到哪里,你要懂得它。
法空、无相、无性、无作者,名为圣道。看到「圣」字出现,就知道是指已经有解脱的能力,这才叫作「圣」。其心不与生灭和合。我们现在在讲生灭法,这里的生灭,就是在讲生灭法。一提到生灭,你就要连到「动生」,动生以后,你要练到对动相不执着,那就「静生」,静生以后,再练到对其境、对心宁的安静都不执着,那你就「根生」,五根就会发起异能,这能力就自然会现。如果你还现不起来,就是你气还没有很旺,未能逼得你五根起异能。
昨天有一个人跟我提到修行的一个现象,说有一个人修到可以用自性观他的五脏六腑,五颜六色和行动,后来就一直在观丹田,后来就是气打通了,全身气脉就通了,以前可以观到的能力都没有了,想要再看到五脏六腑的能力也没有了,这是什么道理?所谓的魔相,就是你气不通所造成的,这不是你真正的见性所看到的。若是见性所看到的,你就可以看到千世界、万世界、千万的世界了。为什么叫魔境?魔境就是色身有异状。假如你身体气充足而均匀了,那就是很顺的。如果你气不足,手、脚都没气,都只聚集在身体躯干里面,你练出来的气已经膨胀到这样,练出来的气比你身体面积还要大,本来应该到手、到脚,但它没有,它就被逼冲到头部去。头部有五根──眼、耳、鼻、舌、身五根,当气逼到头部的时候,「根大」就开始发通了。为什么发通?所有的气太多,只聚在一处。如果聚集在耳朵,就逼得它耳朵超能力就现了,就可以听好远好远,连针掉下去、线掉下去他也听得到,这是什么?这就是魔相。
为什么是这样,这是因为气没有导顺,所以逼聚身体某一根的部位,它就发通了,这叫什么通?所以这不是通,是魔相,是这里气很多。假如有一天,你把这块不断的观通后,要看自己五脏六腑就看不到了,那就是气顺了。你气全部顺的时候,就什么都看不到了。为什么过去会看到?过去会看到是不正常的!所以你会感觉这边气很旺,因为手被堵住、脚被堵住,所以这边气很旺,知道吗?你把手甩一甩,把气打通以后,气就没有了。所以真正的神通、异能和魔相,你要搞清楚,不要一窝蜂的以为有多好。这些被鬼神灌气的都是这样子,然后灌很强,气被逼到脑筋,然后你就可以干什么、干什么。像这位十几岁的小朋友,就是可以看到什么光、什么光的,一大堆的,为什么?因为气都被逼到这边(头部),眼睛光波长改变,就可以看到什么、什么的。一旦气导顺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后来叫他去皈依,他也很听话去皈依,皈依完后,这些气就慢慢的散掉了,诸佛菩萨把它化掉了,现在还留下一点点给他,不然他会泄气:「什么都没有了?」现在他说:「念佛只剩下十分之一的功夫。」我告诉他说:「以前那些都是不对的。」所以以后你接引弟子,如果遇到有人有这种现象,你不要跟他说:「很好、很好!」但是你也不要吓他,要想办法赶快帮他把气导顺,这些气导顺的话,归入正经十二脉、奇经八脉后,整个身体可以容纳,水沟就通了,它自己就会流动,届时可以看到什么?没有了!能看到的都是用心来看了,六根就失去作用了,这时已经通过动、静、根的境界了,这些都没有了,通过去了,就进入心灵的境界,心灵的状态,就是要观空,学空、学灭(相对的空是灭)。这六个字很简单,道理很深,但跟你的修行境界是很match(相称)的,你要去体会它。
今天讲到「不与生灭法和合,名为正定」,如果生灭法和合,你看不开,正定就还没得到。不管动也好,静也好,根也好,觉也好,空也好,灭也好,不管是哪一个境界,你都能够坦荡荡的去面对它,就是真正佛法所要学的定。
(2009.04.01讲于法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