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  试解《解深密经》的奥秘(2-21)
             
胜义谛相品第二
          (本篇文章为祥比丘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二、胜义谛相品()

七谛指七种真实之理。即:(1)爱味谛,又作味谛、爱实,乃集谛之理,指于诸有漏法能生爱心,实为生死流转之因。(2)过患谛,又作患谛、苦实,即苦谛之理,指诸有漏果,实满四苦八苦等过患。(3)出离谛,又作离谛、解脱实,即道谛之理,八正道实为灭苦之因,出离生死之对治道。(4)法性谛,又作法谛、法实,即灭谛之理,指二无我所显真如法性之理。(5)胜解谛,又作解谛、解实,即道谛之理,意解思惟二空所显之理为空之行相。(6)圣谛,又作圣实,即灭谛之理,指圣所知之一切寂静境界。(7)非圣谛,又作非圣实,即苦集二谛之理,指凡夫所系之境界。发智论卷八,则以七处善为七谛,解义有所不同。

上次讲到「谛」,有二谛、三谛、四谛、七谛。七谛指七种真实的道理。乃观法之一,略称七善。即自七方面如实逐一观察五蕴,如以色为例,观色本身(果)与其所生原因(因)、消灭之相状(灭)、至灭之实践道(对治道)、成为执着对象之可爱面(爱味)、成为嫌恶对象之不可爱面(过患),甚至超越以上爱味、过患二面(出离)而如实作观谛是谓谛实,也是一切法安其位,一切法住其位,法住法位,世间相就是这个样子。一般人都会执着,所以就有实谛跟事谛两个。实谛可以讲是道、空;事谛是俗谛,是法住法位。但是学菩萨道的要不住一法,这样的话才能够解脱自在。

 

(1)爱味谛─又作味谛、爱实,乃集谛之理,指于诸有漏法能生爱心,实为生死流转之因。

爱味谛─七谛的第一个爱味谛,为什么叫爱味?先说味之义,是贪着是为爱味,贪世间事是爱味。贪色界之定时,则是爱味谛,其味者定之意味之义,梵语是 āsvādana-samādhi, āsvādana-samāpattiāsvādana eatingtastingenjoyingsamādhi是正定,味等至。味,有执着、耽溺、玩味之意。指执着于诸欲、诸禅,而与爱味相应之禅定;亦即钝根贪行之人,对禅定静虑功德之味着。乃相对于净定、无漏定而称。通常以之为外道凡夫禅定之贬称。又味定存在于未定至(欲界定)中,即于四禅、四无色,及初禅以前之阶段。此外,玩味于佛道,称为味道。

爱味就是属于觉受,对于世间相有喜欢、有厌恶,这里的爱只是一个代表,并非只有爱。你对于所厌恶的,可能会产生逃避,甚至伤害,比如男女恋爱,由爱而生恨,由恨而伤人,这是时有耳闻的事,所以爱味谛又作味谛、爱实,乃集谛之理。集就是所造有漏法聚集在一起。四圣谛里面的苦,是指今生所现行的业报,不管是好、是坏,都是业报。就算是好的业报,最后也是让你觉得不究竟。比如说你去玩,玩完回来后就觉得很空虚,因此玩乐、享福不是说绝对就好。这业报都是由集谛而来。集谛是由今生(包括现在与从前),跟前世所造的业而来,无量无边。集结在一起就变成集谛之种子缘。

小乘者修行观苦谛(过患谛),对于今生之苦、乐极生悲等等的苦相,他会去思惟;我们一般人没有这个智慧,只有佛祂有神通力,可以观过去宿命因果,所以自然就可以知道──这一生是过去哪个业所造成的,那前一生又是过去那一个业所衍生的。你没有宿命通,就不懂得如何来摆脱,因为你不知道现实的因果是怎样的。所以这个集谛在思惟、认知了以后,就是初转。转法轮都要三转。初转「已知」,你要能够建立正确的知见;二转「已证」,开始修了,证又分大小,小证、中证、大证,慢慢去体会;到最后三转「已断」,把所有的烦恼,不管大、中、小都圆满、断尽了,知见建立了、方法做对了,到最后就是证果。

如果是上等智慧的菩萨,一听马上就懂,当下立刻悟道。当初释迦牟尼佛请教第一个外道师父,他跟祂讲无所有处定,此是世间禅无色界的第三层次,释迦牟尼佛依他所讲的方法、理论,当下默然,马上在内心里面思惟,知见建立、方法试一试,马上证得。后来祂又请教另一位外道师,他讲非想非非想处定,这已经是无色界天里最高的,第四层次了,祂也证得了。(当然文字写的很快,也许祂是花了十分钟、一小时、两小时进入那种状况。)因为祂刚出家时,累世又修过无数劫的菩萨道,故以祂过去因缘所建立的知见,便能分析对错,于是当场祂跟外道师讲,这还是不究竟──「因为你执着不用心,或者执着有想就想、不想就不想,这个缘来了你还是相应,所以才会有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这种心态,这个还是不究竟。」

如果行者真正是悟道的话,是「因缘来而知道有因缘,也知道法住法位,但是我不跟你搅和在一起」,有这种能力的话,才是真正彻底的解脱!所以像上面讲的非想(没有因缘不想)、非非想(有因缘来他就想),这还是随缘在动心,这个还是不究竟。无所有处定,不住一个空、也不住有,好像无所住;菩萨是修有为相但不去执着一切相,这种才是究竟解脱的法。所以我们要懂得这些道理。

集谛samudaya-satya就是过去世跟今生还没有悟道以前所造的业,这是集谛里面的,英文是coming together,union,junction,combination,collection,assemblage, aggregation 。不知佛法修行也是在做有漏业,有漏法能生爱心,当然你说:「我在修行,比较不会有世间的这种爱欲之念、贪嗔痴」,但是对于色界天、无色界天的境界,你也许会执着偏爱心,这也是一种爱、一种欲望,相对于脱离生死轮回而言,也是一种欲望,这些都是不究竟的,在过程之间,也都是在集一切业,只不过是它所集的业好一点而已,最少最少可以升天,色界天、无色界定,这种是比世间凡夫所造的业要好些。

 

(2)过患谛─又作患谛、苦实,即苦谛之理,指诸有漏果,实满四苦八苦等过患。

再来第二个过患谛。「过」是习气毛病,或者不管是什么心、个性、执着,有所执就是不好的,心不净还会造成行为偏差;「患」是患得患失,患得患失也是烦恼。以上这些都会造成我们的祸患。追根究柢来讲,就是制造苦果,故称苦谛。苦因总会招致苦果,所以就有所谓有漏果。所以上述之有厌恶、有喜爱,就会成为一种过错、一种过患,有过患就变成有漏果。所以第一个爱谛,可以说是有漏因;在此之过患谛,则得有漏果。有漏果者可能是凡夫,也有可能是世间禅定里的诸禅天。凡夫通常是在六道中轮回,甚至偏向于三恶道;而诸天人之天报尽了,还是要轮回,一旦五衰相现,还是有死亡的痛苦,只是说痛苦比较少,至少没有像人或者三恶道里的众生那么样苦。所以这边说有漏果,实满四苦(生老病死)、八苦(再加上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盛苦)等等的过患,这是一般人的;现在你要造一个出离的因,所以要修解脱法。

 

(3)出离谛─又作离谛、解脱实,即道谛之理,八正道实为灭苦之因,出离生死之对治道。

所以第三个出离谛,照道理来讲,能出离即能见道,能够以灭谛进行修行,到最后道谛得到的话,即证得实际上的解脱。道谛者mārga-satya,真行者能审实灭苦之道,乃正见、正思惟等八正道。道谛者the track of a wild animal , any track , road , path ,故称为求解脱知道路者。若依此而修行,则可超脱苦、集二谛,达到寂静涅盘之境你若不出离,永远没办法圆满道业。那为什么菩萨祂不出离?当然有的还是有出离。所以菩萨有两种:一种是出家众、一种是在家居士。一般来讲,过去出家众偏向修解脱法,而居士则身病、心病未全断除。行菩萨道者,要累劫修智慧,所以祂的心只是某种程度的出离,不能完全出离,完全出离要度谁啊?嘴巴不讲话,行为都很严肃,不跟对象搅和在一起,那要如何度众?

如果你修的有成就,成为阿罗汉了,往昔这些阿罗汉,他也发心、也教导别人,这个就是大声闻。先前我们就讲过大声闻的境界了。这样的话,祂所作所为跟菩萨有点相当,但是祂所说的道理,偏向于把众生导向解脱,所以小乘人虽然也在度众,但是是把人导入小乘法。至于菩萨教人,则是依照各人根基──先小乘后大乘,若根基好的则直接教他大乘法。这也端视每人根基深浅、智慧高下跟心地清净与否而定。依这些指标,来对他示导怎么去走菩萨道。有人是直接走,不必先入涅盘,不必证得什么样的果位、境界后再来度众,因为本身智慧锐利。所以对这些次第,我们都要有适当的了解,不然有些看起来就觉得杂乱,搞不清楚头绪。

因此,第三个出离谛,在解脱实修上是必然的,因为这里在求真实谛的获得,所以比较偏向小乘的修行。这里所讲的,你要出离才能悟得解脱的实际道理,所以这个就是道谛,证得就是苦集灭道的道谛得到了。一般能够走到最后解脱的,都以三十七道品里的八正道,为实际修行的指标。你如果能够依这个八正道去做,就可以灭前面爱味谛的因,灭自己个性、内心习气的过患谛的果。这样你灭道证得了,当然便有成就,能得出离生死的究竟境界。所以先不管是菩萨乘或者阿罗汉道,都是先要求出离生死。

菩萨在悟道以后,祂开始体会生死以后会再转向,问题是──要在哪个时候转向?冥冥之中自有佛菩萨在安排,所以你不必着急,你只要认真修行、认真用功,有一天能够悟道了、打开你的自性心,能够直接心通虚空,能够接受到万种因缘,然后能够安住这个心,就是在路上了。当然开始时是不可能,要一次至千次至万次的磨练,然后你不黏、不离的清净自性就会现起,现起来以后,你对一切因缘,(当然你本身还有业缘,或者由度众而感召之众生因缘,这是间接因缘),还是要去面对。面对的过程,正好考验你自性有没有清净。我们虽不能完全清净,完全清净就成佛了,但起码要相当的程度能够脱黏。等能够脱黏了,也还不是究竟,还要现起无量的神通、无量的智慧,但这跟已成佛者尚差了十万八千里。这些道理我们都要懂。

出离谛要出离生死,出离生死要懂得八正道或者七菩提支。一谈到菩提,重点就在培养我们脱黏境缘的智慧。刚刚讲过,脱黏是要经过磨练,不是你说一次、两次敬行,是要千万次以上,依您的智慧而定。刚开始你对一个念头、很不好的念头很在意,慢慢的你会觉得也没什么可以在意,然后再修下去,就觉得这个念头根本都是不痛不痒,可理它、可不理它,到最后根本是把它当作妄念一样。实际的因缘当作妄念,你会有什么现象?在心里面冒一下,然后就没有了。大菩萨当然是没有这些烦恼,而三、四、五地的菩萨还不究竟,业缘来了内心就会感召,但感召以后应该要练到可在一秒钟、两秒钟认知以后脱黏,要练到这样。所以这个法感召后自生又自灭,是很自在的,这样才有一点出离生死的味道;不是你用文字讲、用嘴巴讲:「要出离生死,我要出离谛」而已。

所以这里出离谛当然是阿罗汉,如果直接出家修行办道,当然简洁痛快;那菩萨就不见得,菩萨有的来世间祂不修,除非因缘到了,诸佛菩萨让祂进入某种状况,有境界了,但是内心悟到的道理还是一样,跟阿罗汉之小乘法没有两样,是从心里面去除执着。不管是大小乘什么法都是一样,都用般若智观它。所以在小乘法里面的七菩提支,就是培养般若智慧,只是他们不起而行去度众,而是专攻对治内心这些妄想习气,使内心有超越感召天地间众缘的能力。那菩萨是自己投入人群,跟众生在一起,从这中间去磨练。这样磨练,不管有对象、没对象,都是在对治这个心。所以心的来源,离不开第二个所讲的过患谛。若你已经造成了习气过患,你在出离谛这里怎么转它?转是自己妄想习气的转,第二种境界就是你心通虚空,感召虚空之间因缘而要能转,妄想是你自己想,有因缘感召虚空业缘(不是面对面,而是隔空、隔距离、隔地方感召的),感召后你照样能够安住这个心,这就是磨练。

第三个是行菩萨道的人,投入人群里面,去制造你跟众生之间的因缘,然后去磨练。刚开始在人群中磨练,还是一样要守住不动心;磨练久了,你就要能「空有不二」,随兴而发,才能够度众生。所以禅宗大乘修行法,是对缘、对众生随性运作,而在运作之间没有善恶、对错,随缘这么去发作。发作完了,你不能有愧欠心、也不能有罪恶感,也不能说离不开过患谛;倘回过来再罣碍的话,那你还是没有解脱。所以大乘佛法在修行到《解深密经》程度时,都只是随缘应对所发生的事情。应对之间之有为、无为,有为中之顺、逆、善、恶,菩萨对这些都没有没别心。什么叫善恶?什么叫顺逆?只是为了度众生才有这些,那也只是每件事情因缘所现的一种现象。针对现象去运转,运转完了就放下,没有执着,这就是菩萨所谓的出离谛。这跟声闻、阿罗汉所说的生死出离是有一点距离,是不太一样的。

所以佛对于小乘的修行祂不完全认同。因为小乘不究竟,不去面对因缘,只是面对自己内心习气毛病断尽,把心管得好好的、死死的,不会乱动,所以天塌下来他都不会动,即是所谓阿罗汉是没有恐怖。菩萨祂究竟的话,当然也没有恐怖,但是过程之间,训练自己空有不二,这么训练的结果,智慧一定累劫增加,然后佛所说的道理都能够懂得。如此一来,既自利──使自己智慧增长、使自己的习气毛病减损、减损;另外一方面利他──利益其他的众生闻知佛理、解脱正道。所以众生顺也是教导,逆也是教导,你要能够运用自在,都没有一种过患心。你如果还有顾忌、还有牵挂、畏首畏尾,这表示你出离谛没有做得很够。

当然也不能说因为出离谛证得了,所以就毁坏种种的戒律,这也不行!但是随缘运作,都是利益众生而做。利益众生有没有感召、有没有果报?当然有果报。果报来你又自在──如果入地狱就去地狱,如果出生恶鬼道就恶鬼道,如果出生畜生道你也自在。所以菩萨是这样看破出离生死的。不爱生死、也不爱涅盘,祂入畜生道,照样可以行菩萨道;入饿鬼道,照样可以度有缘的饿鬼;入地狱道,也可以利益地狱道的众生。所以菩萨法是究竟的,因为你不怕生,你会再来投胎,在六道里面不畏生、不怕死,随时都可以死,死就是另一种涅盘。生时要度众生,忙得要死、累坏了,死的话就安祥了。不该死就死不了,也没办法。所以能真正这样思惟的话,生死、涅盘两边皆不爱、不怕,这是究竟的。

这里讲的是偏向小乘,所以只以出离生死为目标,依八正道、七菩提支来灭苦谛的因,来避免过患谛的果勿再发生。做得到这样,就出离生死,所以出离谛是这样。事实上所谓出离就应是出家,这才能得到出离谛内心圆满的境界,因为能够出家就无家累罣碍,照道理来讲是这样;但有的人出家了,这个心还是罣碍父母或儿女,继续罣碍,有时还长住家中。像这样的话,在你自己还没成就以前,修起来就很困难,因为亲情还没有断,导致「有出却没离」,藕断丝连,这岂不跟在家一样?在家更难,在家是亲人天天生活在一起,你要如何看破它?每个亲眷无论是儿女或父母,终有离开你的一天,如何放下?

所以古代的人,为什么可以一天吃一餐,然后日中一座,其他时间都在打坐,是为一座,不久就悟道?好像经典讲的很简单,一下子就悟初果、二果、三果,不久就阿罗汉果,有世尊在是另外一回事情,他自己专心办道这才是真的。专心办道不是只有肉体在那里打坐,他心也在观想、也在思惟,四圣谛、八正道、四念处,哪一个法该怎么样用?四念处之身受心法是怎么样观?当然是除了吃饭以外都在用功。那我们一天坐个一小时就算不错了,两小时就算很棒了,一支香两小时还不好吗?那也是人家的十分之一而已。然后今天坐了,明天又没坐,居士就是这样子。今天心情好就坐,事情烦就没坐,三七五减租一样,累加起来的用功时间,哪里有出家众专心办道的多?所以要成就难,就像这样子。

那如果你是再来的菩萨,智慧高,这因缘很特殊,很特殊你也要经过十几、二十年的磨练此心,才能够了解出离生死是怎么样子,不怕生死又是怎么样。不管大、小二乘哪条路,实修的方面都假不了的。你要实际去修,不是只有在经典、名相上搞懂而已,搞懂又怎么样?你又不深入。能够深入、能够体验、能够用在心运转上,而且住有为不作有为想,住无为不作无为想,那住无为更好,是发挥大威力时,你要去体会这些事情。这里头很多是不可说、不可说,勉强说了的话,有时候听者又会误会,因为他不能了解,总之,很多事情都是自己要去体悟。

 

(4)法性谛─又作法谛、法实,即灭谛之理,指二无我所显真如法性之理。

第四个是法性谛,此在四谛是属于灭谛。法性者dharmatā,系指诸法之真实体性,亦即宇宙一切现象所具有之真实不变之本性,又作真如法性、真法性、真性。法性乃万法之本,故又作法本。即以一切法之总相、别相同归于法性,谓诸法有各各相(即现象之差别相)与实相。

心能够住在初步的清净,功夫做到了,你当然会认识自性是怎么样、自性因缘起法是怎么样子。然后你因缘起二法,你心有一点要应缘的话,你要怎么安住?法性起时你要怎么安住?这都心性不能动摇。这个我们叫做认识自性,叫做见性。真的见性有几个人呢?见性不是这么简单,见性不是只有说你知道自性动了,不但要知道它在动,还要知道是什么因缘?过程是怎样?然后你怎么去应对的?你心念法身是怎么去出离的?……等等的事情,你都要懂。所以四句偈里面所讲的「空性」,达到这个境界,才是真正的境界。所以有法性谛,已经不简单了。前面出离谛好像已经不错了,至此,还要认识自性是什么样子,此有时候简称为法谛或者法实。

这里在讲的,就是灭谛的道理,你要懂得灭谛的道理。所以灭不是说你的妄想要灭,这里都第四层次了,若还在谈妄想,那也太离谱了。妄想是前面爱味谛、过患谛在讲的;你到第四层次的谛实的话,都是在讲自性应虚空因缘所感召的缘起法,在这当中你怎么去了解、怎么去安住。安住就是灭,能安住当然就能够不相应,不相应是知而不相应。若是不知的不相应,那不就像石头一样?不是那样!自性能够遍虚空、尽法界,那是佛的境界;我们还无法这样,但起码是心对心、心对缘时,要能够安住这个自性,无论遇到顺、逆、善、恶任何因缘,你要都要能能安住,能安得住就是悟灭谛。所以灭谛的道理你要先能知,知了、懂了以后要去证,证了以后要断,断你相应的习气毛病,再相应的话,就以清净自性跟它相应,清净自性应一切缘,你自在无碍应缘,有这种功夫,自然解脱境界就有。

所以后面讲的灭谛,指二──无我、无我所。有「我」,才有一个主观意念第六意识、第七意识的思惟;「我所」则是主观意念所想的、所思考的、所面对的因缘,你产生习气毛病相应。有相应就是还有有所相应。这个「所」我们常讲,是「一个心活动的范围」。如果你自性清净、没有余习的话,顺逆、善恶境界来,你心都没让它有活动的空间,这样哪有什么烦恼?应了缘也不黏、不执、不着,或者是相应完了也不去说善恶、顺逆、好坏,不加以思惟,这就是大乘修行的一种功夫。所以无我、无我所这两个,以《金刚经》来讲,无我就无人相、无众生相。那你要做到无我,这个所你要能够圈得住,如果圈不住的话,你就随业去流转。我们轮回就是这样子来的。

所以先控制我所,也就是我心活动的空间,让它越来越小、越来越小,小到没有了,那就自性赤裸裸的面对因缘,还有什么能黏?无所可黏!因此这是很真实、不假商量的。但我们一般人做不到,往往都是──好的想祈求,不好的想逃避、感觉厌恶等等,这是我们心还有所活动的空间。所以你先受「我所」控制,然后「我」就没有了,这两个习气是有先后的。习气毛病先断尽,清净自性才现起;不是你自性现起,然后习气毛病就没有了,没这回事!所以一个是未悟以前在修,那个比较不直接修心养清净自性;开悟以后是直接修的,为什么直接?可以看着自性的应缘,可以看着习气发起,两边都可以看得到。所以自性应缘时,你如果心的定力还不够,你还会有不舒服,不管是心的慌乱,或是身体的受影响,这些都会出现,这也都还是要磨练。

所以刚开悟不久的人,碰到障碍时,只有加强打坐,不然就是多拜佛;修得久一点的菩萨,当下不必加以用功,(所谓用功就是打坐、拜佛、念佛……),什么都不用,直接面对因缘,当然面对因缘如果是用无为、无生法忍去忍一切法的话,那是像释迦牟尼佛一样了,天魔在障碍祂,祂不用一法就可以降伏他。小菩萨当然没办法,所以碰到这种事情就要念佛、念咒,身体不行、气不通了,就要拜佛、打坐,什么法都用上了,这些都属于有为法。所以一动到有为法,就表示你还是不行,但是不行也没办法,因为这不是说你要行就能行的,还是要渐进的去磨练。知道这次这件事情如何处理,下次就有经验,遇到类似的事情,便晓得怎么来度过、怎么运用,总是一回生、两回熟了。

所以古僧大德讲的一句话很好:「生处能熟」,就是你不懂的、第一次碰到的,你要慢慢的懂它、熟练它,这个熟练当然是要两次、三次、四次、五次,一直练上来。另一句是「熟处能生」,那什么又是熟处呢?这两个熟不一样。「生处能熟」的「熟」这是指好的,指熟练;「熟处能生」的「熟」这是指不好的,这是无始妄习。我们对累劫以来的妄习太熟悉了,如果你对你自己的习气毛病还不知道,那你怎么修?当然修行人一定要知道,知道以后修不修得倒是另一回事,但至少一次、两次、千万次,要让它生减损,直到很陌生为止。熟处能生,熟悉的习气毛病,要让它慢慢的陌生。这个生不是生起、发起的生,是让它不熟悉、陌生,或是不再犯。这个做得到的话,就会显现真如法性。

你还没有进入这种状况前,至少也要懂得真如法性的道理,知道真如法性跟我所之间的关系,知道真我、假我之间的关系,然后开始修。用什么修?用灭谛。灭谛你现在懂了,种种佛所说的法,都是灭谛的方法。藉由灭谛的方法,你要断我的执着,断我所、我的心病。就真、妄这两边而言──对于真的,你要让它越来越清净显露;对于妄的,你要让它越来越减损、减损。如果做得到,这还不究竟,仅是显现出来而已,但至少法性谛就证得了。

那我们讲空身、空心、空性、空法,四句偈中,修证到性空时,是第三层次。依序而言,能证得空身就有须陀洹果(初果);能证得空心就是斯陀含果(二果),人间天上再来一次就成阿罗汉;能证得空性就是阿那含果(三果),因为性空了,自性有某个程度的清净了,所以在三果时,五神通一定会现起,若五神通没有现起而说自己是什么果,都没有用、是假的。虽然也有没神通的阿罗汉,那是祂因缘还不成熟,仅得心清净、无所执着了,但化起神通这部份还没有学到,可是若受人一点拨指导,祂就会现神通了。就怕我们心不清净、障碍很多,然后心模模糊糊,也玩不起任何真正神通。

又如讲到这个观想,有的人就可以观起来,有的人观想时就只有一片黑暗、什么都没有,后者表示心大不清净。也有的是心清净了,观得起来,但是没什么力量。如果有力量,就可以利益众生了!随便一观、随便一个动念,要做什么事都会成就。为什么你没有这个能力?法性是看到了,但是没有究竟、没有清净。所以修行离开心净,就没办法成就一法。修行重点是在于──把心不清净的让它清净,令自性显露,就这么简单。所以不是在诵经、打坐……而已,当然打坐也是要打,因为没打坐就没有气,丹田就起不来,气不通,所以这些手段、方法不能省。但不管你怎么修,仍离不开认识你的自性跟妄习,这两个重点,在当中这么磨练磨练,要让自性越来越清净。等法性起灭知道以后,妄想习气这一部份更要灭掉、灭掉、减损、减损。

各位学过悉昙了,知道减损是什么。损减也好,减损也好,念咒念到9的音,你就要观想减损。减损什么?减损你所有的习气毛病,原本不清净的心要让它清净,不清净的法性要让它不再有不清净的部份依附。回复到原来自己的真实法性,就是真如法性,就是真实的法性,如其本来的那个样子。它是本来就有,不因为你污染它就没有。污染自性虽然有,但起不了神通变化,没有力量。连解脱都没有了,还有什么神通变化?所以你把道理这么思惟、搞懂的话,就知道不管怎么修,还是针对这个心、这个念头。你念头里的好坏、善恶、害怕、恐怖等等的,都要拿掉,不管有什么心态都要拿掉。所以你认识真如法性的道理后,用灭谛去做,做到了就有胜解谛。

 

(5)胜解谛─又作解谛、解实,即道谛之理,意解思惟二空所显之理为空之行相。

这个胜解谛,就是很殊胜的了解,也就是谛。不是只有嘴巴讲一讲,一定要在了解以外还能做到。所以像《金刚经》的主角须菩提尊者,祂为何被誉为解空第一?因为祂证空第一,所有世间相都可以化空,起心动念祂就可以成就有为法。在世尊的事迹里,有讲到一段世尊从忉利天下来人间的故事。当初世尊从忉利天下来,在僧伽施(S23k20ya),须菩提尊者本不在同一处,也想要亲自用肉身去当地拜见如来,后来一想,这是多余的,只要以清净心、不起心动念,清净心忆佛,自然就可以跟佛的法身相应,所以当下放空,真的就成头一个营接世尊下来的人。

至于莲花色比丘尼,是女众中神通第一,也想见世尊,却安不住心,这个就是心不清净。心不清净为什么会有神通?不是很究竟的,为什么不究竟?因为祂还有我慢,到阿罗汉向都还有我慢,那阿罗汉向是什么境界?就刚刚讲的阿那含的境界,阿那含是三果还没有成阿罗汉,阿罗汉祂是得漏尽通,所以阿那含祂有五通,但是祂没有漏尽通,因为祂还有慢心,有慢心要断。莲花色比丘尼想见世尊,会神通又好胜,显现在行为上,就变一个转轮圣王,如果祂不变的话,前面迎接世尊的这些大臣、长老不会让祂跑到前面去,故祂用神通幻化,跑到世尊那里去,第一个参拜。

世尊说:「你不是第一个来见我的,第一个见我者是须菩提!」须菩提没有来,怎么第一个见世尊呢?祂以自性空显见。那你要了解,能够对一个法有殊胜理解的,这里的理解不是只有用思惟想,一定要证到,要真正证到那个境界。所以证得不是意解,意解是像我刚刚讲的,一切法之第一转,告诉你苦集灭道或者十二因缘或者什么道理,你好像懂了,懂是一回事,要开始去证。从起初的尝试一下,再到中间过程有很多的体悟,到最后大大的了解,大大的了解以后就变胜解。胜解之前提,就是要已断一切的习气,然后证得法性清净的道理,才有胜解谛的内涵。那胜解谛它有什么内涵呢?

胜解谛又作解谛或作解实,即道谛之理。前面灭谛之理,是方法手段的利用,至于道理懂了然后去证,证到我、我所都没有了,让真如法性显现起来,就是道谛之理。现在要得道,道谛怎么讲呢?意解思惟二空所显之理为空之行相,空就是空,有相观空,是实相观空,讲绝对空、绝对空一切相。反正你的心就不跟因缘相应,就求得自我解脱、不黏,所以初步你要做到这样,绝对空的境界,才没有世间的烦恼。等出世间空的执着也无的话,你就会进入有相空,有相可以观它空,所以这种就是实相观或者中道观。

思惟这二空所显之理为空的行相。一者是绝对空,绝对空可以把你的内心管得紧紧的,别人家的事跟你都没关系,虚空之间的众生跟你也无关,然后安住这个心,反正自己安住自己的自性不应缘,这种安住自己比较简单。等于是你闭门在家修行一样,没有人来打扰你,你会觉得:「我很安祥、我没有烦恼」,自己很自在,在一个房间、一个范围里,要做什么都没人理你,因为你没有妨碍到别人,当然自在。但是你在一个外面的空间、环境、世界里面去,你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别人,都有众生因缘在那里等着你,所以你在这之间,一起心动念也应缘,一动身也应缘。像这样,你在应缘之中,有没有做到有相空的究竟解脱?这个就要真磨练。

所以你要思惟,先解绝对空,然后再证得有相空,这中间还跨了一个无相三昧,顺便上悉昙,三昧不要读sa-ma,这个要读连音sam-ma,假借后面mam来读。如果念sama的话,应该翻成萨昧,有没有人翻这样?很多,这个样子是外行、不究竟的。翻译家也有内行跟外行之别。有的只会翻显教的经,一碰到密教的字母,他照用显教的法在翻。这个三昧是正确的,sam抓后面的m来念,但是这ma又保持自己的音,所以念sam ma。如义净大师所译的《佛顶尊胜陀罗尼》中,三末啰smara若是念sa-ma-ra,这是外行人在念的,没有学到悉昙可能这么念,内行的则翻sam-ma-ra,为什么要翻「三」?明明只有一个半音的s,怎么会翻三,原来每个字都要念,所以要念sa,但sa又借别人的音变自己的音,所以念sam,这就是软密麤显四情况之一。这四种包括自音变他音,他音变自己的音等,共有四种境界,各位上次已经学到这里了。那ma何不翻摩,儿翻成?这是后面还有一字母没被列出,后面是ya,整句词是samaya。依悉昙发音原则,ya字母前面之音要加i之音,故ma就要念成maimai者即是昧。所以若不埋没字母,就要读sam mai ya,现埋没ya字,故虽只现sama,却读成三昧。

刚刚讲空三昧、无相三昧,当中还有一个无作三昧跨在中间,这个作是起心动念之作意。如果你得空,就无作;如果你绝对无作,那后面的无相空就起不来。所以无作时,当然不主动作,但是你可以被动作念、被动作意。被动作意就是应缘,比如说:别人起心动念,你在心里面现一个句子,这是不是你自作的?不是!但是不自作,你自性为什么会相应,现那个句子?因为你被动相应,他的心就是你的心,所以他起念你就起念,这是很简单的事情。你有没有做到无相?能做到无相,就有无相定。sama就是定、平等。所以这个是我们修行的目标。

小乘这么修,大乘也是要修这三个过程。小乘修到空、无作,他认为就是出离生死了;大乘则还要再修到无相观,无相观就是实相观,就是中道观,有法不执着、有法不住,要做到具有这个能力。那像这样,你理解以外也要去证,当然要证,不是说说就叫懂了。名词解释是懂了,懂了有什么用?懂了你没有自己实际磨练一下,怎知有没有这个境界。

胜解地能得三等至,又作三定。计是四静虑、四无色等八根本定,其性质有味、净、无漏等三种。(1)味等至(āsvādana-samāpatti),即与贪烦恼相应而爱着于自地之定,此上面已述。亦即钝根贪行之人味着于静虑之功德。(2)净等至(śuddha-samāpatti),即与无贪等白净之法相应之定。亦即中根或利根之人了知爱味之过患,而不与爱相应之相。(3)无漏等至(anāsrava-samāpatti),即不与爱相应,又不味着之出世定,英文解释为not causing pain。亦即随信行、随法行或薄尘行之人观四谛,又修现观,而所入无漏定之相。于八根本定中,前七者具有三等至之相。

 

(6)圣谛─又作圣实,即灭谛之理,指圣所知之一切寂静境界。

第六个是圣谛,圣谛者即是指圣者所知一切寂静之境界,系佛教之根本大义,故又称第一义、真谛,乃属出离世间法中之究竟深义。前面讲的离不开苦集灭道,做到了最后就是圣谛,胜解之后就是圣谛。圣谛就有圣智,即我们这部经文所讲的圣智、圣见。这两个圣智、圣见做到的话会怎么样?作有为不作有为想,作无为不作无为想。你如果得圣智、圣见入圣谛时,就有这个能力。圣谛就是圣实,也就是灭谛之理。灭谛之理光说不做还不行,做到了你有圣所知之一切寂静境界。这寂静是对一切法、因缘法,你都能够寂静。寂静就是没有吗?不是,不要这么误解。寂静者,寂寂然的体是静,能够面对一切法不动,(不是不应缘感召,是既感召又能安住自性不动),这才是所谓的寂静。所以,寂静不是一片无声就叫寂静。

既然有圣谛,阿罗汉可以观到三千大千世界,祂哪里有什么无声、不动?祂以自性空的体去观三千大千世界,祂不执着这种有法无执的境界,这就是寂静,所以不是内心都没有就叫寂静,不是不起心动念是寂静,不是那个样子。怎么可能到这第六层次了,还在讲这个不起心动念?不起心动念是在第一、第二阶段就修一修,还差不多;第三、第四以后都是慢慢学,你做到不起心动念了,再往后,法性谛、胜解谛、圣谛,都是要直接体会一切因缘而能不动,这才是真的寂静。所以佛入大般涅盘,祂有入灭吗?没有,祂对众生心无所不知、无所不觉,你说祂寂静?寂静是祂的心对这些境不受影响,故称为寂静。要有这样的了解。那圣谛当然是不离、不执着了。

 

(7)非圣谛─又作非圣实,即苦集二谛之理,指凡夫所系之境界。

最后一个是非圣谛。怎么证得圣谛又变成非圣谛?表示不要执着圣境。你若执着圣境,就没有圆融。你要学菩萨道的知见,不要卡在绝对空、卡在小乘的究竟中。所以你知道了苦集灭道的真理,懂了后,苦照样苦、集照样集,你为什么要去执着?你执着苦,就是苦,执着集,就有集;你不执着苦、不执着集,那就无所谓苦、集。这道理懂吗?如果你执着苦(现在的果报),那是因为过去所集的因,等于这两个都犯执着了,这种是偏空的境界,不是修菩萨道,那是小乘的修行境界。

所以为什么要从圣谛转入非圣谛?圣谛可以说是无为法、寂静世界;而非圣谛则转入有为法,做了有为相并没有有为想。像我今天随缘,骂了很大声,骂了人以后我有没有骂?也没有什么痛快、也没有什么不痛快,只是在讲事情、大声骂人而已。如果苦是现在因,生气、嗔心,嗔心会下地狱;如果集是过去的因,有因就有果。所以要修啊,要修出离谛、要修法性谛。等好不容易得到圣智,又留个尾巴,因为你还喜欢这个圣谛,还沾沾自喜说不落于苦谛、集谛,其实这也是不究竟。经典都有告诉你,为什么要入非圣谛?你对事情、对一切的行为、对一切的法,你要是规范得像修行初期那样的话,你就活不起来,就度不了众生。所以要能自在。祖师大德为什么有人会打架,而且师父跟徒弟互相打,打完了就说:「好,我们喝茶去!」有打等于没有打。这样不是很自在?

所以,为什么要从圣谛转入非圣谛?就是一个已得解脱的人,要放开心胸去接纳大众。你有没有这种能力?有这种能力,才可以跟大众搅和,然后又不会起烦恼。那你就要自在,怎么自在?该发脾气就发,都很自在发。你也许会反驳说:「不行,不能发脾气!」以前我也认为这样,现在正式行菩萨道的话,感受又不一样。早期民国八十五年我去大陆时,看到老上师照样骂他弟子,骂得很大声,因为我那时候还在修空观、修无为,所以看的也很不以为然:「怎么这样?上师应该很不错的。」后来才知道,他骂等于没有骂,没有骂但是弟子听了会害怕,知道反省:「我这样做的不对,我要改!」现在懂了。为什么古代的祖师大德可以跟徒弟打架?打完了就没事了。所以你们不对,我就会大声、我就会骂,如果你有空观的话,被骂了你也说:「我没有被骂。」你也很自在。

它指苦集二谛之理,指凡夫所系之境界,我们知道苦是今生所现的果报,集是过去跟今生以前所造的业因,所会变成果报的因,所以这些苦集二谛道理对凡夫来讲,凡夫他证不到,他也不知道修行。然而道理就是道理,你否定不了它。当圣人进入法性谛、胜解谛、圣谛的修证时,会现起自性空寂的境界。《阿毘达磨发智论》卷八有讲,这七个善境界就是七谛,但是非圣谛为什么叫我们再去凡夫所系的境界?当然不是这么讲,凡夫是被苦集二谛所绑没有错,而你是要超越空的知见,然后进入凡夫生活圈里面,去跟他们生活、去跟他们搅和。且这种法性谛、胜解谛、圣谛的基础还在里面,没有被你推翻失去。

一个悟绝对解脱的人,他就不怕去黏这种业力,不管大小业力都可以自在化解,众生的喜怒哀乐他也可以自在的化解。比如说你被我骂,你恨我,嗔心射向我,我也可以接受。像以前有位同学被我骂时,虚空都是充满嗔心,我感受到,也要承受啊!她心乱我也心乱,陪她哩,那为什么我要骂她,也不是我故意要骂她,不骂她不会进步,嗔心不把它挖出来,它永远都闷在那里内烧,闷烧不行,所以要摘掉一个东西一定要先把它挖出来,没有挖出来你怎么修?你说自己都没有嗔心,等到一个事情触及你的要害时,你嗔心就来了。如果你不爱财,钱损失了,当然都无所谓;但是如果你要面子,若伤到了你的面子,你就受不了。每个人都有一个死角,武林高手都有一个罩门,每个人都一样,修的不清净都有罩门,只要你的罩门被扫到的话,你就发作。

所以非圣谛,就是转入世间法里面,跟众生搅和,还能够自在。这点它没有继续讲完,只是说下面这七谛,七次的修行境界,把它称作七谛。这边说的跟《发智论》稍微有一点不一样,解译有所不同,其实还是大同小异。你懂的话,这个七谛跟四谛有什么不同?差不多,只是多了一个非圣谛。那非圣谛就跟我们讲的空三昧、无作三昧、无相三昧,还不是一样吗?还是一样。所以你懂佛法,就知道无论它名相怎么讲、怎么改,这是后世批注的人的问题,不是佛说的法互相冲突。所以佛为什么会告诉我们不要乱批评?这个经典是给低层的人看的,就是翻译的人翻错了,你也不要乱批评,就是这个道理。那修行层次低一点的人看了高层次的经典,你也不要去批评,看不懂就不懂,不要批评,看懂了自然就没有所谓批评不批评。因为你不懂,所以你说这个对那个不对,那是你所知受限。

今天就讲到这里。今天上完课要到1029号才会上课,中间停两次课。

2008.10.08讲于法尔)

 


[ 解深密经》选读 ] [ 经典选读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