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  试解《解深密经》的奥秘(2-17)
             
胜义谛相品第二
          (本篇文章为祥比丘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二、胜义谛相品()

相对于此,唯识宗主张加行智与有漏道是伏道,并非断道,但根本智、后得智与无漏道是伏道亦是断道(断道为对治道,即断烦恼之道)。《成唯识论》卷八并提出自性断、离缚断、不生断等三断说,依次能断除染污、有漏善与无覆无记、诸恶趣与无想定。《成唯识论了义灯》卷五则举出四断说,即自性断、相应断(指其自体虽非染污,但因与烦恼相应而成为染污之有漏八识等,一旦断除相应之烦恼时,即可从烦恼之系缚中解脱)、缘缚断与不生断。

上一次讲到自性断跟缘缚断,接下来看结论。相对于此,唯识宗主张加行智与有漏道是伏道,并非断道,因为有漏慧不可能证得绝对的涅盘,只是降伏你内心里面的妄想,所以等于是说真正修行前的加行。加行叫prayoga就是真正入菩萨道之前的修行,当然位阶有很多,十住、十行、十廻向都是,或四加行(暖、顶、忍、世第一),这等于是暂行道,也就是伏道。上次讲这个石头压草不究竟,所以只能调伏、不能够断,伏跟断两个境界是不一样的。你身体没有打开,不能够现起第八意识,没办法从根本去断一切的烦恼。所以说加行智与有漏道是伏道,并非断道。

但根本智、后得智与无漏道,是伏道亦是断道。什么叫根本智?一个开悟自心的人才会现起根本智,根本智就是我们佛性里能够解脱的智慧。根本智先证得,然后才有后得智。后得智就是差别智,差别智是利益众生时用的。因此菩萨先证根本智,得根本解脱,然后再有后得智。这根本智获得时,心还不净。开悟的菩萨心还不净、还有微习,刚开始微习有时还是会发作,这发作跟凡夫发作一样。例如在嗔心上你还是会真正起嗔心,随缘发作。但是得到根本智,慢慢地就能够根本克服种种烦恼──嗔心的烦恼,贪欲心的烦恼,或者是一切名闻利养等等的烦恼。这样去克服、去断,所以叫做断道。

这样根本智获得,又得无漏智,以有漏法、有漏智熏无漏智,怎么熏?一方面是断烦恼,因为烦恼都是种子,包括妄想、妄念,因此还是要从内心断。再来就是对治外缘,缘缚断。用外缘来考验,不考验你怎么知道断了没?嗔心、贪欲心,如果缘来了,你就可以看出到底有没有断掉。当然也很难说断就断,是要慢慢的断;但因根本智证得以后,智慧锐利,可以自己观自己的心起心灭。对于妄想,根本就不必理它;如果是因缘来的缘起法,这是缘起,缘起法来时你能不能安住这个心,那是很现实的!如果不能安住,就是还没究竟到根本智;如果能安住的,就得了根本智。

得无漏智者,得佛性解脱智慧,这样悟到初步的空,然后再来修无相空。无相空就是因缘法来,而有能力观它不执着,不执着然后相对空就证得了。一边是绝对的空,空一切的相;一边是相对空,内心能接受缘起法又能不执着,如此就有差别相,差别相是后得智,有后得智才能够利益众生。所以菩萨要先成就自己,然后发菩提心去行菩萨道,就可以学到很多的智慧,建立差别智。从中知道每个人的业力、与身心毛病,该用什么法去对治,不是只有一法。如果是大菩萨,可以现一些神通变化;小菩萨则对医学、工艺、技艺……等等,都可以学。根本智得了以后,再学这些就比较快。

唯识宗里面讲的,就是根本智、后得智、无漏道也可以说断道,但过程之间也是伏道,调伏自己过程之间,微细的习气、极微细的习气开始慢慢断,这么断上来,等做到解脱了,那就是断道。所以括号里面写的,断道为对治道,即断烦恼之道,这个过程也有伏道的内涵在里面。像上面所讲的小乘俱舍宗的主张,他们用有漏智慧想要得究竟解脱是不大可能,只是暂伏一切烦恼而已,并没有办法做到断道。

《成唯识论》卷八并提出「自性断、离缚断、不生断」等三断说。「离缚断」跟「缘缚断」都一样,指能够离缘缚而断──面对因缘来了,能够把握得住,不去随业流转,这就是离缚断,跟缘缚断是一样的。「不生断」,如果根本上,法应缘时只有觉知,没有起第二念的烦恼,这就根本不生,不生就不必断。如果还没究竟的,因缘一来、起法了,然后拿出对治,这还是「有生断」。所以像刚刚讲的相对空、无相空,就能够面对一切因缘不执着,这种能力是自然形成,不是训练而来。当然过程之间自性本具足,但因认识不清楚,所以才要以缘缚断、离缚断,慢慢熏习,一回生两回熟,以后起心动念就真的不再执着,这个就是有法有生,但是不执着,也可以说不生断。以上是三种断道说。依次能断除染污、有漏善与无覆无记、诸恶趣与无想定。

「污染法」,是最根本的烦恼。「有漏善」,你要修解脱道,还是要从有漏善修起,不修五戒十善,根本就没办法修行,做不动行道。有修五戒、受五戒、行十善这基石,才能得解脱,或者是修菩萨道,这两条路是根本没有相违背的。你直接修解脱,须陀含、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成就果位就快;你如果转菩萨道,就累劫去修菩萨道,这要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最后会成如来佛。当然这个解脱声闻乘是暂时的,入涅盘过了以后,才要行菩萨道。阿罗汉经过二万劫,或者辟支佛经过一万劫,会转入菩萨道发菩提心,累劫修菩萨道还是会成佛。修行很累啊!绕一个弯去休息一下,所以去入涅盘一下,让身心住在不烦恼的境地里面。所以断污染法是最先的,然后有漏善,这还会感召天界的果报。

如果不究竟的话,会很麻烦,这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不能得,而光修有漏善就生欲界天,佛教徒得下果者去欲界天会比较好一点,会比一般的善行人的果报好一点。经典里面有讲,比如出家师父虽然没有修到果位,他生六欲天。而或许一些在做善事的,生天以后则在比较下位阶。有出家修行,没有究竟而生天者,他会在上位;没有修佛法、没有究竟的,只修一般善行(如孝顺父母、恭敬师长、济助贫穷、……的),一生天就在下位,此上位与下位还有分别。有的作太子,有的出生作天神,这是有差别。所以学佛法的人,有果位者,如须陀洹、斯陀含,是进入色界天;没有得到果位者,都是在欲界天之上位中,还是比一般外道光修有漏善者还要好一点。

「无覆无记」,这就是我们第八意识打开以后,没有覆盖一切的烦恼,自性开显。若是离缚断、不生断证得的话,无覆无记性是我们第八意识的本来面目,所以只有种子,种子有时候是无记性。这无记有两种:一种是一般人不记善恶的无记,另一种是修行者如菩萨度一切众生,过程中造很多业,造业但无执,因为无执就成为无记。换言之,圣人祂在度众生之间,还是会造有漏业,说生气就生气,但表面上发脾气,存在里面的自性却不动。所以表面上是发脾气,是属有漏业,但是他不执着,不执着就变成无记性。

阿罗汉解脱也是这样,菩萨解脱也是这样,阿罗汉根本就不当回事,祂是舍念清净,不犯脾气,所以祂成就道业快。而菩萨是以空无的心面对一切法,菩萨境界──做有为不作有为想、不作无为想,做无为不作无为想、不作有为想,这是大菩萨的境界。所以若能这样,祂造了业但是祂无记,所以这种是圣人的无记。至于一般人的无记,举个手没有妨碍到别人,这种也是无记业;你要打妄想不涉及别人,那也无记,是你自己打妄想。如果你牵涉到想到别人,甚至起邪心邪念,这就属有记,已经牵涉到地域或者对象。总之,这种第八意识里面的无覆无记性,能用自性断、离缚断、不生断,这么修上来的话,到最后会形成这种现象。

「诸恶趣」。初果圣人须陀洹果就不入三恶道,初果圣人要断三结,这已经讲过好多次了。要断哪三结?身见、戒禁取见、疑心病。第一个是身见,不要执着自己的身体是我。第二个是戒禁取见,我们守戒不要变成一种执着,或者不要守不该守的戒,不是释迦牟尼佛制订的戒就不要乱守。释迦牟尼佛制定戒律都有因缘,因着哪个事的发生,而制定哪条戒,所以越后面戒越来越多。第三个是疑心病,凡有所疑,都属之。这三个外,可再加一个嗔心灭。光是一个嗔心灭,即可证须陀洹果!三结,这是经典里面讲的;嗔心灭也是世尊讲的,可以证初果。所以一个嗔心灭的修行者,不入三恶道,祂没有畜牲道、恶鬼道、地狱道的这些因,所以不入诸恶趣,但还是不究竟。我们连须陀洹果都没有,何况是斯陀含、须陀洹、阿罗汉,或登地菩萨位?以三阶段来断除自己的业力,包括不造三恶道的业,或者是不入无想定。

「无想定」─无想定是四禅天天神的定。他们是有气但不旺,对世间禅定来讲虽然气是最旺的,但对大乘佛法而言气还是不够旺。像这种进入四禅无想定的行者,上座打坐时,气布满全身,这个心就不能动,没办法起心动念,因为气压到脑筋,无法起心动念。导致他亦误认此境界是好的,也厌恶心动浮想。这样脑筋不动、不想之时就入邪定,所以称为无想定。等于是入有余依涅盘sopadhi- 0e=a- nirv25a),为什么称有余依?依指还有所依之身,仍存有神我之身。四禅天,最高境界是广果天,而无想天即是不明真实心而修的外道行者所居之天,其寿命与广果天齐,无想天、广果天这两天的果报一样,都是五百大劫天寿,这些寿尽都要再轮回。

至于密宗或者大乘佛法禅宗行者,重要的是能突破色身,身体如果突破窠臼,将窠臼打破了,这就是打破黑漆桶,黑漆桶一破,这第八意识心田里含藏的一切种子,里头种种的法尘都会飞起来,我们称之为翻种子。不走这条路的,虽然也会翻种子,但都只有小翻,没有办法完全打开。比如说,一个瓮只开一个小口,它能冒出来的东西就不多;但如果是整个瓮都打破了,那所有的一切业、业识都会现起,就入大翻种子了。一路晃晃晃,晃好多年,持续翻到你的定力有了,能不受它影响了,空性真的就现起来,这空性现起时才是悟到真的空理,这个时候才算是究竟。

所以无色界行者若学佛法,可以得无余依涅盘。因为祂无身,所以无身就可以入虚空,就是parinirv25anirv25a ni是一切名相之根,以根为主的,ra离尘垢、v2离言说入寂静相,5a是离诤论、戏论,这个pari是「般」,pari是圆满义,念悉昙音是念成pan”。如果涅盘前加一个mah2,就是大般涅盘,mah2-parinirv25a。大般涅盘就是法身入尽虚空、遍法界,这仅有佛的境界才有此种完全的涅盘。无色界的菩萨,祂已经没有身了,祂可以证得无余依涅盘,当然跟佛的大般涅盘是不能相比的,但是也是能无身,法身有,法身同样遍虚空,只不过法身还不是究竟清净。

这一段的要旨是什么?依自性断、离缚断、不生断,来除灭我们内心的污垢、妄习;或者虽是有漏善,也不能执着行善的功德,不然你会生天界去了。然后不执着无漏、无记、绝对空,不造诸恶趣的业;以及摆脱无想定、不入世间禅定,这样才能求得究竟解脱。

下一段,《成唯识论了义灯》卷五里有举出四断说──「自性断、相应断、缘缚断、不生断」。上面已讲三断说,这里讲四断。第一个,自性断,自性本来清净,如果有能力不应缘,一切法自然断,这就解脱了。第二个,相应断,相应断在括号里面有说明,指其自体虽非染污,但因与烦恼相应而成为染污之有漏八识等,一旦断除相应之烦恼时,即可从烦恼之系缚中解脱。八识叫阿赖耶识,就是藏识,无所不藏,所以凡夫到七地菩萨离不开阿赖耶识,因为七地菩萨祂的六根六尘,还有烦恼,只是已十分微细了。

六根六尘六识和合为十八界,这些法从凡夫的无量烦恼,到登地菩萨的小烦恼,到第七地菩萨的微细烦恼,不管多少都还是有烦恼。所以七地以前,称为阿赖耶识(2laya),至八地不动地菩萨之后,则是此《解深密经》所讲的阿陀那识(2d2na)。阿陀那识是清净识,或称白识,白的等于是烦恼没有了,可以用梵文悉昙来解释,2是寂静无声义,d2是布施义,布施中又有2所以要离相施,就是d2之义,na是名义,遇境起分别想是”名”,若能入a字观,即本不生灭,故2d2na行者,是遇一切缘施无无执,能遇境相而无分别,这样住a本不生境,是为阿罗汉声闻圣人之”识”。而阿赖耶识(2laya)是对于还不究竟的七地以前菩萨、凡夫而言。若是称阿赖耶识之心识,表示心识里面这些种子都还存在,所以叫有漏八识(2laya)。2laya阿赖耶识为何不念”阿 耶”而念”阿赖耶”,因la后接ya时,悉昙音要变laiya,所以整句就是”阿赖耶2laiya”。la者是相也,ya者乘也,若不乘依空理而悟道,则世间相不能离,则无有2之寂灭义。若能入登地菩萨位,入a字本不生义之理,这个第八”阿赖耶识”就转变成”阿陀那识”。那阿赖耶识如何转变成阿陀那识呢?它还是八识本来的样子,但是已经断除三毒烦恼。断除相应之烦恼,从烦恼位解脱出来,就称为阿陀那识。从本来之被烦恼绑住,然后习气修到愈来愈淡薄,当愈来愈淡薄又不被绑,又没有善恶的观念,这就解缚世间出来,这叫做相应断。这跟缘缚断名相,有时也很难分得很清楚。

第三个缘缚断─内缘、外缘、种子缘、根本依缘都要能断,第八识就是根本依缘。一切的烦恼,都是从第八识种子来的,此是根本依缘。这个讲起来,为什么有的派别不讲这一个?因为相应断亦可归类在缘缚断,二者并没有什么很大的差别。

第四个不生断─这在上面也有提过。所以离缚断、缘缚断、相应断,再加上不生断,总共是四断。不生断是谓缺一切生法之缘而毕竟不生,即得初地法空之时,能令三途恶道之苦果永不更生,且使人中之无根二形、北州、无想天等种子,皆不生后果。依此不生断所得之无为法,称为非择灭无为。不生有时是阿罗汉者之谓,不生、无生梵语 arhan,音译阿罗汉,得阿罗汉果者,不再受生于三界五趣之中,即永入涅盘,不受生死之果报,故称为不生。密教阿a字即是不生,梵语 anutpāda,音译阿耨波陀,是谓不生、无存在的。

龙树于中观论中所立四种不生之句,以彰显「诸法无生」之义。一般之见解,多谓一切诸法之生,不外于自生、他生、共生与无因生四种,龙树乃立此四句以破斥之。即:(1)不自生,谓一切万法不以自己为因而生成。(2)不他生,谓一切万法不以他因而生成。(3)不共生,谓一切万法不以自他为共因而生成。(4)不无因生,谓一切万法不以无因而生成。中观论卷一之偈:「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

以上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在说明对于「见惑」跟「思惑」两部分,怎样来断烦恼法。

此外,三论、华严、天台等宗主张,所有存在之真相为觉悟之本体,虽言断烦恼,但毕竟仍是无断。密教则认为显教之断惑,乃视一切烦恼为过患(祸害),藉修道而以始觉之智断除之,此为过患断;密教之断惑则视烦恼与本觉之德无二,故悟其本无(本来即无)即为断烦恼,称为功德断。

大乘的三论宗、华严、天台等宗主张,所有存在之真相为觉悟之本体,虽言断烦恼,但毕竟仍是无断。真实的法相,对于一个成就道业的修行人来讲,法就是法,没有虚妄法,因为你已断烦恼、断执着,所以一切因缘法都是真相、实相。我们讲「一真皆真」,当你的妄习没有了,妄执性也没有了,这佛性它是清净的,清净佛性面对因缘来时会缘起,缘起法论一真皆真,都是真的,然后你不执着,不执着它就是真相、实相。所以不执着这件事情,叫作实相观,在因缘法之间能够不被业力所左右,故说无所断。

修行第一阶段要能觉始能修心,若无一觉知心起,不入有觉有观之能力,就是没有始觉现,无始觉即不知要如何修。始觉者依大乘起信论讲,阿赖耶识有觉、不觉二义,觉又有始觉、本觉之别。其中,经过后天之修习,渐次断破无始以来之妄染,而觉知先天之心源,称为始觉,亦即真觉能起知心于妄习,如此才能真修行。然后次第生起断惑之智,断破无明,归返本觉清净之体性。盖大乘认为人之真实心本来寂静不动,无生无灭而清净无染,称为本觉(本来觉知之离念心体);后由无明风动,产生世俗之意识活动,从而有世间种种差别,此称不觉;受闻佛法,及至能打坐、禅观、入四念处、…等等修持,启发本觉,再用始觉之力,熏习不觉,最后并与本觉融合为一。

如何善用始觉,始觉若用于身体生病、不舒服,你愈执着它,它就愈真;你有始觉一直看淡它、看淡它,它慢慢就不会成为一种真正受不了的病痛。圣人也会生病、佛也会生病,但祂们生病却能坦然面对,不去唉声叹气,不去一直强调。同样道理,我们也要学这种觉悟的解脱。今天看到一段文章,讲释迦牟尼佛有次患了风寒、感冒。为什么佛也生病?示现因缘,让大家懂佛也会有因缘生病。生病了就找医生耆婆J1vaka,频婆娑罗王与阿阇世王之御医)来诊治,耆婆就跟祂开了药,请祂要吃三十二两。一种药要吃到三十二两,量是很多,这是因为世尊身心已无所执,所以药要下这么重才会有效。

然后吃了治好后,调达(提婆达多)尊者祂看到了,调达一切都想要学佛,换祂生病时,同样也找耆婆来看病,耆婆就叫祂吃四两的药,他便问说:「世尊吃多少药?」医生说︰「吃三十二两。」调达说:「那我也要吃三十二两!」反正他什么都要学佛陀!医生当然说︰「不行,佛祂是福德够,吃重药没关系。你就不行!」调达回答说:「你不要管,我就是要吃这么多!」熬不过他,医生就照着他的要求给三十二两药,结果调达吃了以后身体受不了就塞住了,心不清净,吃了药就塞在身体里,很痛苦、很痛苦。

佛陀知道了,就很同情祂、悲悯祂,不因为祂心地坏,然后就对祂另眼相看。当时佛在这边,但手可以伸出好远,祂穿过好几个石墙壁,去摸调达的头。犹如当初阿难被鬼打了头,头很痛时,世尊也在灵鹫山另外一个石窟,世尊手就穿过好几个石窟去摸阿难的头。像这次也一样,世尊把调达因服用过量药物所引起的病痛治好了,但调达不感恩,反而风言风语,到处说世尊有怪术,出怪招的魔术一样,不承认世尊之德性。这也可以看出,祂跟世尊有冤结的人,四处都是在毁谤祂。

回过来看,能够断一切烦恼,这是了悟一切法的真实相;本体本来就有,但如果不加修炼,毕竟仍是无断,没有真正断掉。所以虽说觉悟的本体是恒存的,可是如果烦恼没有真正断除,那也没有办法真正清净,因为你业缘随时还会现起,哪里有真正断烦恼呢?没有!所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你可以观一切法不真实,一切法都是因缘,不执着;这样的话,慢慢就觉得──诸法是有,但对任何事都无所谓、无所谓,这样会得暂时的解脱,但依旧不是究竟解脱。真正究竟解脱只有佛,祂八识里面的业都还清了,大小业障都还光了,所以祂是最清净觉。

最后讲,密教则认为显教之断惑,乃视一切烦恼为过患(祸害)。显教把一切的业,或者一切因缘起的法,都看成是一种烦恼,所以才要断它,如果不是烦恼为什么要断?确实也是烦恼,不清净就变成一种烦恼、祸害,然后要藉修道而以始觉之智断除之,此为过患断。「始觉」就是因缘开始要起时,你就觉知了─觉知法之心。要有这个能力!我们自性本空,应缘的一剎那之间,你应当马上就知道──你的心要起烦恼了。你说有因缘来了就烦,这是一开始就有觉察,而有能力者应该当下就断,但没有能力者,有觉还断不了烦恼,还要再磨练。所以没有究竟解脱的人,会把这种因缘起法,看成是一种过患、一种祸害、一种毛病,所以要断除它。

密教之断惑,则视烦恼与本觉之德无二,故悟其本无(本来即无)即为断烦恼,称为功德断。密教行者,他不认为起心动念或者习气,是一种祸害,所以他的断惑,就视烦恼跟本觉为一体,所谓菩提即烦恼,烦恼即菩提。没有什么一个特别要去断的。当然这是理论上的讲法,毕竟我们还没办法修证到释迦牟尼佛这样,最清净觉。所以以上这两个,不管怎么讲,并不是绝对都对。烦恼与本觉之德无二,一般人会以为那就不必修了。所以密教讲法虽然也对,本体是本体,污染是污染法,这两个本是合在一起,当做一个东西;但是你要成佛,还是要将这些污染法灭了,才能得到最清净本觉这一部分。

所以理念上来讲,可以说烦恼就是菩提,菩提就是烦恼。清净者起心动念,都能变作其智慧;如果祂佛性不会随缘起心动念,不知道来了什么因缘,不就跟石头一样无知觉?这种解脱是不究竟的。佛有神通变化,能感知一切,又没有内心的执着,又没有习气,所以才能成就最清净觉。所以上述显、密两类的说法,都只是入手处,还不是究竟觉。要这么去看它。显教也是,实相观也是这么讲,烦恼即菩提,菩提即烦恼,自性本清净是没错,但是你因缘来时,你起了法,起了法就要练习不执着、不迷惑着,这样就不会有什么烦恼。所以有烦恼是一回事情,心地绝对清净又是另一回事情。心地绝对清净者只有佛,一般的菩萨或者更下阶位的地前菩萨,更是烦恼具足。所以程度上,到底证得清净多或少,能否将烦恼法不看成烦恼,那就要看到底您修至何种位阶了。

密教可说是将自性佛性跟烦恼放在一起来看,所以悟其本无,本来心识诸法是没有,本来即无,就这么去断烦恼。所以密教是大菩萨用这种方式在理解:烦恼不必断,烦恼就是佛性应缘而现者,佛性就是烦恼,烦恼就是佛性,就这样慢慢修,总有一天功德具足的话就真断烦恼,像如来佛那样的绝对清净。所以显教理论也好,密教理论也好,都无有别。当然密教是大乘中的大乘,你显教学得差不多时就要转入密乘。密乘行者待积聚无量功德圆满后,才会断真正的烦恼而成佛。所以大小乘本同源,不必诤论,显密教有先有后,也不必去互相毁谤。要有这种认知。

以上这部分在讲,怎么以圣智、圣见来进入有为、无为解脱的境界,所以中间插入探讨见惑、思惑的一些修行过程。

下面是经文。

尔时,如理请问菩萨摩诃萨,复问解甚深义密意菩萨摩诃萨言:最胜子!如何此事?彼诸圣者以圣智、圣见,离名言故,现等正觉,即于如是离言法性,为欲令他现等觉故,假立名想,或谓有为或谓无为?解甚深义密意菩萨,谓如理请问菩萨曰:善男子!如善幻师或彼弟子,住四衢道积集瓦砾、草叶、木等,现作种种幻化事业,所谓象身、马身、车身、步身,末尼、真珠、琉璃、螺贝、璧玉、珊瑚,种种财谷、库藏等身。若诸众生愚痴顽钝,恶慧种类,无所晓知,于瓦砾、草叶、木等上诸幻化事,见已、闻已,作如是念:此所见者实有象身,实有马身、车身、步身,末尼、真珠、琉璃、螺贝、璧玉、珊瑚,种种财谷、库藏等身。如其所见,如其所闻,坚固执着,随起言说。唯此谛实,余皆愚妄,彼于后时应更观察。

尔时,如理请问菩萨摩诃萨,又问解甚深义密意菩萨摩诃萨说:「最胜子!如何此事?」此事如何讲?「彼诸圣者以圣智、圣见,离名言故,现等正觉」,这些圣人他们怎么利用圣智、圣见,不落于语言文字相,而现起正等觉呢?「即于如是离言法性」,修的越好的,越不爱讲话,因为语言道断、心行处灭,没有什么话可说。如果不是因为要让众生懂得佛法,他就不必说了;然后说了,又能以圣智圣见,离除、放下其所说。说完了就放下了、忘记了,所以是离言说相。佛也是一样。「为欲令他现等觉故,假立名想,或谓有为或谓无为?」为欲令诸大菩萨,能够证得正等觉,所以祂才开示这些佛经。

那大菩萨以后要度众生也是一样,为了让众生能现起等觉之故,所以还是要说法,说法就假立名、假立有相,那有名相就是有─有为、无为……等的对待名词显现。然后这个有为、无为之间,要怎么去抱着正常的心态?解甚深义密意菩萨,就回答如理请问菩萨说 :「善男子!如善幻师或彼弟子」,祂就举这个神通变化来讲,以一个善于变幻的魔术师跟他的弟子为例。这能变之所变也跟识阴魔相有关。通常修行人进到识阴魔相都会能变。

在五阴魔相中,色阴是五根异能现起;度过去之后接着进入心的状态,受心就有忧喜苦乐,等这些都没有了,叫做受阴尽,就是入舍受,舍就是平等,一切法平等平等,这个时候受阴尽了,才是菩萨十信位之初位;受阴尽了再来就是进入想阴的魔相、行阴的魔相、还有识阴的魔相。到行阴可说是阿那含果行者的境界,到识阴则相当于阿罗汉或辟支佛境界。当然一个修世间禅定的人,他也会进入识阴魔相。这个魔类也是很会幻化,有不可思议的变化。四禅定的天神也是一样,祂也会化现。所以你修到阿罗汉向,可能就会幻化,住在识阴魔相中,你想什么它就化什么,当然你真要练此工夫,此工夫会越练越好,越会幻化。此时若不以般若波罗蜜的智慧观它的话,就永远走不出来,无法究竟涅盘。

善幻师或其弟子,住于四衢道、十字路口上,聚集很多的瓦砾、草叶、树叶、树木、木头等等……,变现作种种幻化事业,变各式各样的幻术来吸引人。变出什么?所谓的象身、马身、车身、步身,末尼、真珠、琉璃、螺贝、璧玉、珊瑚,种种财谷、库藏等身。也就是象的身体、马的身体、或者车子、或者步行者的身体如士兵等人;或者是末尼珠宝、真珠、琉璃、螺贝、璧玉、珊瑚;或者种种财宝、谷类、库藏等等。各种物体都能变出,这是以心变出的,不能当为真,因此种变化出者,最多七天后自消灭无踪。

但若诸众生愚痴顽钝,愚痴的众生,恶慧种类,智慧不具足的,无所晓知,虽知道这些物体是变出来的,但还执取为真实境。像我们看魔术师表演,明明知道都是假的,但表演完了大家除了赞叹以外,还要拍手叫好,因为你搞不懂他怎么变。古代的这些修行人,幻化时,也都变得很真实。你如果刚修到这个境界,学会怎么变,当然就会变了;可是这样变下去,你的心仍不清净。因为这个是有为法,在有为法过程之间,应当要舍一切法。你若去玩弄这个心,就永远没办法让它止静清净。佛法跟世间有为法,本来就是不同的道路。应当是要等你证到究竟觉以后,再回过头来玩这个,以便度众生,如果这样子那倒无所谓,因为你已经懂了佛法、心也清净了,纯粹是为了方便度众生,所以才要去变化的。

这里讲的,菩萨举这些例子, 对于这些瓦砾、草叶、木枝等上诸幻化事,一般人见已、闻已,作如是念,看了听了就这么想:「此所见者,实有象身,实有马身、车身、步身,末尼、真珠、琉璃、螺贝、璧玉、珊瑚,种种财谷、库藏等身。」等于认定实际上有象的身、有马的身、有车子的身、有步兵这些身,或者是珠宝之类等等的物体,也有种种谷类、库藏的变化身出来。所以如其所见,如其所闻,会坚固执着,然后随起言说:喔!这些都是真的!最后一段,「唯此谛实,余皆愚妄」,就是说把会变化的这件事情当作是真的,有变出的事实,因为它虽是幻化,但如果是没有智慧的人,他疏于审慎观察,就会下定论说:「这都是真的,因为我亲眼看到、亲耳听到,这是真的物相!」

所以彼于后时应更观察,应更多多观察。如果是真的,应该不会幻灭,不会一下子就没了;但是最后还是幻灭,这代表我们生活起居之间所现起的一切现象,也像魔术师所幻化的一样。圣人为什么可以看它真实的一面,而不被幻化的业缘、业力、因缘所起的法来迷惑?可见有智慧、没智慧就差在这里。有智慧的人,不随一切业缘起哄,能安住这个心;没有智慧者,业缘来了就心慌意乱,身体生病、心也乱,搞得他认为业就是真的,他没有办法安住这个心。所以这一段举出这个例子。底下还有诸位大德深入解释,以更多层面来探论里头蕴藏的意涵。

此时,如理请问菩萨摩诃萨,复问解甚深义密意菩萨摩诃萨言:为什么证圣的圣人们,都是以圣智、圣见,能离一切言说相、文字相,而证得等正觉。这样离言说法性后,为了要欲令他人现起等正觉原故,特别落于演说,假立名相、有想,此种或谓有为,或谓无为呢?解甚深义密意菩萨,谓如理请问菩萨曰:幻师或其弟子能化一切事物,某些诸众生愚痴顽钝,恶慧种类,无所晓知,如是见已,而作思维说此等虚幻事物为实有,如其所见,如其所闻,坚固执着,随起言说,到处宣扬。唯有观诸法为妄无实,若有执诸相即是愚蠢,愚钝之人于后应多醒察。

如理请问菩萨摩诃萨,继续问解甚深义密意菩萨摩诃萨说:「为什么证圣的圣人们,都是以圣智、圣见,能离一切言说相、文字相,而证得等正觉?」圣智就是有解脱的智慧、般若的智慧,观一切法无所有、不可得的智慧;圣见是能够见一切正确的道路,能够修解脱道,能够将它都认识得很清楚。有圣智、圣见者,就能离一切言说相、一切文字相,直接契入自性之清净,不假文字演说,而证得等正觉。这样离言说法性后,为了要令他人现起等正觉之缘故,所以还是特别落于演说,假立名相、有想而说。

此种或谓有为,或谓无为呢?一个已经听佛法、了解佛理的人,已能不执着语言文字相,然后为了再让后学也能够证得解脱,所以他再演说圣智圣见的道理给这些后学的人去学习。换个角度来讲,佛当初在教导这些菩萨摩诃萨,还是用有为相讲经说法,让大家起圣智圣见证入等正觉;现在你成为菩萨摩诃萨,也要这样,住有为不做有为想,住无为不做无为想,以此教导后学。要具有这种圣智圣见。

所以解甚深义密意菩萨,谓如理请问菩萨曰:「幻师或其弟子能化一切事物。」现在举个例子来讲,你要仔细去想,不明因果则愚痴!一切幻师所幻化的,是真是假?明明知道它是幻化出来的,愚痴众生却硬说它是真的。因为变一只象出来,你眼睛已经看到它的变现之实情,所以你还说是真的。甚至你去摸,还真的有形体、有体温,因此你更执着它是真的。同理,诸佛菩萨祂们也会变,为了度众生,化成一个有血有肉的真人,现出来做某件事,让你看到。如果你看到幻变的过程,你就知道是幻化的,但是这些诸佛菩萨幻化时没让你看到,所以你不知道是真的假的,也还是认为是真的。

某些众生愚痴顽钝,像这些愚痴的人,恶慧种类,无所晓知,智慧非常低下恶劣的,明明看幻师是在变化,如是见已,而还作思维说,此等虚幻事物为实有,是变化出来的,他还说是真的。他们没有真正去了解,所以就以其所知所见,说这些幻化的事情都实际有。如其所见,如其所闻,然后坚固执着,执着就是有这回事,认为自己明明看到了,所以就随起言说,到处宣扬,还到处去讲,也许他在讲时,这些幻化东西已经又破灭了,但他看的影像永远都不会灭,故还到处去宣讲。

唯有观诸法为妄无实,若有执诸相(诸是各种的意思)即是愚蠢。愚钝之人于后应多醒察。这种人应该多多思惟,多多去明察一切法幻化就是幻化,像我们的业缘果报一样,幻化就是幻化,不要当真。圣人可以以圣智、圣见,观这些都是幻化;愚痴的凡夫才执着一切身体病痛,以及一切因缘起一切法皆为真。所以一真的话,他永远都是认为真的,没有办法解脱,就是像这样陷入迷失境。

 

真谛大师说,喻意者,此譬众生由妄颠倒,种种分别,久在生死,受诸苦报。不知幻本及不可言无二真如,执为实有。圣人明了识此非真,凡夫不知幻本,由有无知未得圣慧故。圣人了知幻本及无二不可言体,由断无知得圣道故。幻师譬聪明凡夫,即是外道。幻弟子譬愚痴凡夫,即是阐提。又幻师喻烦恼,弟子喻业,由惑起业故。又幻师譬因,弟子譬果。于四衢道者,譬三界及无漏界四种生死。或譬根尘我识四种境界。

接下来看这些古德菩萨如何解释此经文。真谛大师说,喻意者,用譬喻的内涵来讲的话,此譬众生由妄颠倒,这一段在比喻说众生有颠倒妄想,由妄而产生颠倒、种种分别,所以才有象身、马身、珠宝等等的分别相。世间相中,你看到人事物都认为真的话,它就是真。假设你对珠宝看起来都不觉得稀罕,当成跟幻化的没有两样,就不会太执着珠宝的美好,更不会想去购买或配戴;如果你很执着物质的美好,你当然就会执着、想购买、想去佩戴。等于说,起了种种颠倒想,就会有种种的分别相,所以久在生死,受诸苦报!

我们一般人都这样子──生病就真的是生病了,怎么可能看成假的呢?但如果回归到自性来观,身体不是我,然后客观看它怎么病、怎么痛,这是佛理的一种印证。或者有人身体可以感召其它人的病,众生的病变成你的病,当下你会觉得不舒服,但这不舒服是短暂的,你能够观它不真实,过几天就灭了。大菩萨这种定力更强,根本就不去沾染,不会把众生的业感召过来。祂们的定力太强,阿赖耶识完全清净不动。六根、六尘、六识合成的十八界种种法中,七地以前的菩萨还会有所执着,只是已较微细而已。

到八地以上的菩萨根本不动,这种大菩萨根本就不动。像这种,已无所谓分别众生病还是祂的病;通常都是小菩萨才会这样分别,这些都是执着。你说:「我没在执着呀!」「没执着?对!是你阿赖耶识在执着,你自己没查觉而已。」对于业的对待心态,圣人跟凡夫、或者半圣人还不究竟的,就是没办法都一样。你有修行,了解佛理了、懂了,但是没有办法一下子放下这种执着;那世间凡夫根本就更颠倒,所以对于病痛或者身边发生的大小不如意事,都认定说有这么回事,永远说它是真的,所以受诸苦报。

不知幻本及不可言无二真如,执为实有。变幻出来的业相,都是我们真如性所化现的,如果你回归到真如性、无相、空,你可以短暂的体会说,病痛也没有那么痛,或者根本就不痛,或者是你自己叫自己:「不痛、不痛、不痛」,叫了一百声的话,可以暂时忘记痛,为什么?阿赖耶识已经被你叫醒,说不痛就不痛。然后你定力不够,过一下子又执着痛,一执着就又真的痛了,所以这一痛、不痛,不痛、一痛之间,也可以去学习对这个身心如何来控制。它痛,你就说没痛、没痛,然后它短暂时间不会去执着这个。只是因为你不究竟,所以无法说永远都不痛,就这么一来一往练定力。

圣人为什么可以受业,也可以不受业?祂是真正了解自性本空,一切业缘都是执着,去想才会现起。所以我们的心像变幻师一样,会唤起种种的业力让自己去承受,你把它当真,你就跟凡夫众生一样。解脱的阿罗汉跟菩萨,祂们业缘还是有、没有断尽,(如果断尽就成佛,就最清净觉),但为什么祂们可以不执着为真?为什么有这种能力?因为已具备禅定的功夫,并且对佛理有所了解。业缘的幻起是如何运作的?你知道有业缘来了、幻起了,出现了让身体不舒服或心烦闷,但是你有定力的话,就能自在安住这个心,于是业缘就变不起来,变不起来时,业就没有办法成为果。然而众生由妄颠倒,起种种分别,执着实有,当然就是随缘在受报。

虽然这一段是在讲变幻师,所变的种种动物相或者珠宝,但我们现实人生也是这样。感召福报就很有钱,有钱也是过去生所供养诸佛菩萨与众生所积累的福德。该享受的福报,如果你执着它为真,不去布施而据为己有,那就是执着善业。如果你懂得因果,知道有钱是过去的因所造成,现在受福报也可以再把钱施散尽,那你就会观钱财是幻化不实在的,就不会再继续因有钱而造恶业。反过来讲,圣人祂已经明了这个心,是遇到缘而幻起一切业力,比如说身体的病痛,或者心乱七八糟,故能将它看成不真实。

关键就在这里。你问:「我明明也看它不真,为什么还是一样没办法去转境?」有的人就很在意:「别人行,我怎么不行?」那是因为别人修了几千劫、几千阿僧祇劫了!你不要看别人,人比人会气死人。诸佛菩萨当然都能如如不动,我们只有一点点小智慧,可以解脱一点点,但相较起来还是太渺小。所以不要去质疑:「为什么我不行?」你倒是可以去检讨:「为什么我累劫都不用功?害我今生碰到问题,总是没办法摆平,都是等到业缘过了才在那里懊恼──哎呦,我为什么那么笨?我为什么让自己心慌意乱?」所以圣人之所以为圣人,祂修多久啊!累劫修菩萨道,他们当然可以宽心面对一切缘,看成不真实。

凡夫没办法理解业力的来龙去脉,就像看见幻化师所幻化的,已经知道不真实了,他还说是真的,还到处去宣讲。所以对于身体的病痛,或者是心里面的慌乱,都无法处理。众生更是无知、无明。比如说陷入爱情纠纷的一些人,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会爱对方爱得要死不活的,或者要为了要争夺一个异性,彼此打打杀杀,拼个你死我活。这些人都是不知道因果根本,所以业力就是如此让他身不由己。爱自己的身体也好,爱别人的身体也好,都是业,我们要怎样从里面抽离出来,这就要学圣人,对于祂们所讲的解脱道理,更要彻底把它搞懂。

圣人明了识此非真,凡夫不知幻本,因由无知未得圣慧故。所以圣人知道业还没有完全灭,但是祂知道因缘法,有什么法依业缘来了、起了什么法,那祂就把握住自己,不执着它为真。凡夫没办法,无知、未得圣慧就是这样子执境为真。「圣」就是有能力观一切法不真实,观不落入一切业法之窠臼,不受它的业报;而没有能力的凡夫,往往没有办法去思惟这是因果的道理,然后更没有办法用客观的心,去面对身体的病痛、心理的慌乱。凡夫、圣人的划分就是如此清楚。

再来进一步的讲,圣人了知幻本及无二不可言体,本体跟变化出来的幻相,本就是一不可能二,所以体跟幻本虽不分,但由断无知得圣道故,如果你对本体空、幻之本为虚幻不实在,都能够瞭知了,并断掉你的无明、无知之执,就得圣道。所谓无知的另一面就是有知,有知就是了解,了解了就不执着,做得到离境了。所以知道却做不到,那是没有办法,还是得不到圣道。这里由知而断一切幻本而不执着,你就有圣智圣见,得等正觉。所以身体病痛,痛、痛、痛,观它「不是我在痛」。你有一个会痛的神经肉体的假我,另有一个不在痛的自我,要去找出来,把这两个分离认知。

能分离假我跟真自我的话,你可以享受那种「肉体在痛,我来观赏肉体的痛」滋味。有时候你没有站在菩萨这一边,把病痛当真,所以一直执着那个痛;如果你脱离那个病痛,有一个觉知出来,然后靠在佛这一边,你就可以觉察你的肉体在痛,然后你在欣赏它痛。有时候你身体觉得无力,躺在那里,很无奈的没有体力,但是你心却很安详,身心两个像分离的,一个是肉体的痛、不舒服,另外一个是心很安宁、安详,后者这个才是我们真正的佛性。

所以受业报时,可以慢慢去这么思惟。圣人祂们身体也会痛,在痛时,为什么可以观它不是我?能够观这肉体不是我,所以受是业报时,真的能够得圣道的话,这个业不会久远不除。像你去接收过来的旁人障碍,你不处理的话,两、三天就过去;你快一点处理,一、两天也就不见了。所以本来世间的无常,好就是坏,坏就是好,好好坏坏天天都是这样,差别在于你有没有自在。能自在就是证道的人;不自在、很斤斤计较,就没办法,就跟俗人凡夫一样了。

真谛大师又讲,幻师譬喻说聪明的凡夫,即是外道。聪明的凡夫就是聪明了,为什么还叫凡夫?因为执着于喜欢变幻,喜欢化东化西的变幻,这种就是外道!外道很喜欢去玩这个心,他知道怎么变化,然后又爱去玩,所以幻师他是聪明的凡夫。那幻师的弟子呢?幻弟子譬如愚痴凡夫,即是阐提(icchantika)。幻弟子会跟着师父,因为师父变得很好,变出来都像是真的,弟子都把它认为是真的,所以用来譬喻为愚痴的凡夫。弟子认定师父所变的都是真的,然后又到处去宣扬:「我师父很会变!」他没有说:「师父变出来都是假的……」,会变,变出来是真的还假的?是永远不灭的吗?故此处用幻弟子譬喻愚痴凡夫,也就是阐提,(也叫一阐提icchantika),一阐提可以说是没有善根的人。

然后真谛大师又讲,幻师又譬喻说烦恼,弟子喻业,幻师能变,幻境是所变现。我们的业种也是能变现,由惑起业现所变现故。你喜欢去变,就是玩这个烦恼。幻师的弟子也可以说是业,业本来就是业,圣人也有业,为什么它不变为烦恼?因为圣人看它幻化不真实,知道是业但是不执着。幻师弟子把业当真,所以变成真的烦恼。同样,不究竟的菩萨跟四果前阿罗汉都有业,究竟的阿罗汉跟不动地的菩萨还是有业,为什么他们可以自在无碍?因为他们有解脱智慧。如果是烦恼因业缘而起,你没有办法断惑的话,这个业缘就真,所以幻师可以譬喻烦恼,弟子可以譬喻说业,又幻师譬因,弟子譬业果。把这幻师当作一个因,因为你起心动念是变幻的因,然后所现出来的果是幻相,弟子认为真,所以执着为果真,从因果上来讲就是这样,你如果喜欢进一步的去细分,每句话你要怎么讲都可以。

于四衢道者,譬喻三界及无漏界四种生死。或譬喻根、尘、我、识四种境界。如果你没有联想力的话,四衢道就是十字路口,把它看得很简单。这边是先将四衢道,譬况成是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再加上阿罗汉之无漏界,就总共是四种生死。或者其次,将四衢道譬喻六根、六尘、自我跟识心,也就是根、尘、我、识这四种境界。你在所知、所见,跟一切尘境中,有心就有我,这四个在四衢道里面,也可以这么解释。十字路口,你要走哪一条路?当然是都有路可走,可是都不究竟,最好是四条路都不要走,走空有不二的圣知圣见,才能解脱。

真谛大师解释这一段,将能幻化的幻师、跟他的弟子、与所幻化的物,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加以分析解说。如果是我们来看,只有平面看看就读过去,意思虽大概了解,但并未深一层去思考。而这些菩萨讲解经法,则都这么善于言说,善巧举例说明,讲解主客观因缘果报的诸现象,让听者的思惟更广大。不管怎么样,对于幻化师所幻化之一切相,我们要学习以圣智圣见来看待这些现象。

这一段讲愚痴的人认为幻化境实为真,下一段讲有智慧的人则该如何观。纵使明明看到幻师在变化,也不会执着之为真,就是这么一回事情。所以以后业缘现起来、果报现起来时,智者都能坦然的面对它,不会执着身体病痛、心里慌乱……等现象。

2008.09.10讲于法尔)


[ 解深密经》选读 ] [ 经典选读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