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解《解深密经》的奥秘(2-14)
胜义谛相品第二
(本篇文章为上善下祥比丘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二、胜义谛相品(续)
【善男子!言有为者,亦堕言辞,设离无为有为,少有所说,其相亦尔。然非无事而有所说,何等为事?谓诸圣者以圣智、圣见、离名言故,现等正觉,即于如是离言法性。为欲令他现等觉故,假立名想谓之无为。】
若是执此世尊所说法,是为有为法,亦是堕入言辞之执,设若能对于无为、有为之境,少有言说,其无为、有为相亦如是作,这样才是正确的无漏智。然世尊无有事而有所说,当缘起说法时,究竟以何为事而说?要让听者现等正觉之事而说。听法者无为,不必刻意究竟其名言事相,懂其所说不执,亦要能以圣智、圣见离一切言语名相,这样就是现起正觉之境,因以其智慧与真理相契故,现正觉者,即能于世尊言辞中,如是离言之法性,于此指诸法之真实体性不执,亦能于宇宙一切现象所具有之真实不变之本性不执。对于说法者dharma-de0an2宣说佛法,以化导利益众生,主要是要让诸后学现起对诸法等觉、平等觉一切法无实性而不住,虽有假立名相、思惟想,但因现平等觉故,无执诸法真实法性,是名为无为境。
这一段在说明,释迦牟尼佛有所言说,但我们要离有为、无为想来听,不要去执着。释迦牟尼佛有所说法,一定有因缘才讲哪一部经。有什么事情发生、有缘,才讲哪部经,这是随缘而讲的。像《楞严经》是阿难尊者受到了人用梵天魔咒来控制,世尊才开始讲楞严经。不管有为、无为,都要以圣智、圣见,离言说相、离文字相来听,所以菩萨摩诃萨不要执着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法,这样去修到不执一切法的境界。
「若是执此世尊所说法,是有为法,亦是堕入言辞之执」,所以看经典不要执着于片面,若是哪部经教你无为法,你便执着无法,那就进入无为的死胡同里面;碰到某部经在讲有为法,你便执着有为,否定无为,就进入有为法的死胡同里了。世尊方便开示,是要我们能够入无上道,所以听经闻法虽是有为法,但是不要执着文字相。如果还不究竟,就拿一些经文来提醒我们的心不要执着。如果究竟了,不管有为、无为都不去执着。设若能对于无为、有为之境,少有言说,其无为、有为相亦如是作,这样才是正确的得到无漏智。所以做有为不执有为,住无为也不执着无为。这样慢慢熏习自性清净,才能证得无漏智慧。
然世尊当缘起说法时,究竟以何事而说?此经是要让听者现等正觉之事而说。所以表面上的文字相、经文是在述说事实的真相,或者解脱的智慧、或者空法的智慧,那我们要以圣智、圣见来观它现等正觉。因此讲某件事是要让听者现等正觉的事而说,不是敍述完了就没了,一定有后面解决这件事情的有为境、无为境,总是有它另一面的开示,让我们得等正觉。所以最后的目的,是我们听法者要现等正觉。佛开示一切法,也一样是要我们证得正等觉。
听法者无为,不必刻意究竟其名言事相,要能以圣智、圣见来听,离一切言语名相,这样就是现起正觉之境。所以听法者无为,要抱着无为法的心听。你说:「听了没有听进去、没有记住,怎么办?」该用,你会用,就好了;或现起什么境界,你心要用什么法去面对,当下你自己会去选择,不必刻意说要用什么。反之,一些做有为法的人,持一个咒,就是永远持这个咒,利益一切众生就是用这个咒,那这样只是执一类法,学得还不够通透。该有为就有为,该无为就无为,这样能够自在无碍的去应对,你的智慧就会慢慢开显。
所以不要执着只学某一法──不要执着学小乘法,也不要执着学显教,应当一切显教、密教都能够摄入。至于过程中,要抱着无为的心,「不刻意究竟其名言事相」,也就是不要执着种种名相要怎么讲、要怎么解释。有时去年所了解的法,跟今年所了解的意思又不一样,到明、后年更又不一样。所以还没有完全了解以前,你对名相所理解的程度,随时都在变化。比如说你对「空」的理解──空是什么样子?刚开始好像一切都是空空的,什么都没有。慢慢的你了解,不是完全都空,而是有因缘但因缘起法间,又没有一个会执着的自性。慢慢你会知道,空里面还有一个有相空。所以有相、无相都能够空,这才是毕竟空!
每一阶段的佛法都不是那么死板的,所以不要刻意去追逐名相。你过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对一个名相的认知都会不一样。现在你听经闻法,所了解的名相,好像很空洞,好像知道又好像拿捏不住。到底是怎样?因为没有实际去证,所以就没有实际的体悟。如果看经文懂了,或者听经闻法懂了,懂就懂了,也不必再执着。为什么不执着呢?因为我们要学正等觉。所以要以圣智、圣见来离一切言语名相,这就是我们现起正等觉的境竟。世尊在开示时,有很多阿罗汉不管是亲临现场,或者是远在所居住的地方,都能够听闻到佛所说的法。像灵鹫山区域性有五个山组成一个大山谷,如果世尊在这个灵鹫山说法台讲法,声音当然遍满虚空法界,有神通的人都可以听得到,凡夫因不知不觉,故听不到。
因以其智慧与真理相契故,现正觉者,即能于世尊言辞中,如是离言之法性。这些圣人都能以圣智、圣见来听,不起分别心来听。如是当下听了,懂就懂了。如果看过佛的「本缘经」,看佛对大众的开示,你便能知道,这些圣人在听了以后,马上在心里面想──自己有什么毛病,放下;自己的自性怎么样,体会,体会完了就放下。所以一切都是以圣智、圣见听,是离一切言说相,这样才能够深契我们的自性。我们自性是不能够言说的,我们自性是随缘才现心念的,然后有心念才有言说相。你要契入自性、佛性,当然要离言说相、离文字相,才能安住在自性、佛性中,所以听归听,了解了就要放下,这样才能现起正等觉的境界。
真实体性是对诸法不执着,我们听闻觉知以后也不执着,这样才是真的有圣智、圣见。然后知见慢慢开显,自性缘起能力愈来愈广博,就会进入宇宙的三度、四度空间里面去,所以亦能于宇宙一切现象现时,所具有真实不变本性也能不执着。当你能够现起那个境、能够观十方世界一切世界时,你也能以正等觉、圣智圣见,而不执着一切相。所以从自己本身的世界开始到外世界,这些阿罗汉都有神通,可以观到三千大千世界,菩萨肉眼净,也可以观一千世界,所以这一进入其它世界时,还是这样不执着,才能够得住正等觉。
说法者dharma-de0an2宣说佛法时,主要是以化导利益众生为主,不然都住于寂灭定中。dharma是法,de0an2是说,本句的意义就是,对于说法者而言,是要以佛法来化导利益一切众生。主要是要让诸后学现起对诸法有等觉、平等觉,一切法本无实性而不住。正等觉的「正」是不偏不倚,既不执有也不执空,并以此来得到觉悟。所以佛所开示的,都是这种理念──诸法等觉、平等觉。所谓法,就是因缘所起的法、所起的相、所起的现象,这些都是因缘法。因缘法是无实性,所以它会灭。你如果现平等觉的话,刚好对一切无实性的法不住,这样的话你就能够得正等觉。
说法时虽有假立名相、思惟想,但因现平等觉故,无执诸法真实法性,是名为无为境。换言之,正因为是在说法,所以要假立名相、思惟想。如果我们讲无为,无为本来就不必讲,只不过因为讲了有为法,有为法一定有一个对举的名相,所以叫无为法。如此,有为、无为都要拿出来讲,讲也是种方便讲,你听了方便思惟,思惟然后放下。还没有正等觉以前,当然都要思惟修,所以你听一部经、听一句法,懂了一个名相,你就要去思惟,思惟它究竟是什么意思?如果这样的话,就有假立名相,有短暂的思惟;待思惟开通了以后,就现正等觉、不执着。所以你假立名相、思惟想时,因为现平等觉故,都不执着诸法真实法性,看清诸法之真实法性,都是空无、虚幻不实的,这样就是住无为境。
以此可知,以上这段在讲有为时,亦堕 言辞,假设离无为、有为,少有所说,其相亦尔。其有为相、无为相也是这样。然世尊非无事而有所说,何等为事?世尊在讲经说法,是要让各圣者,以圣智、圣见,离名言故,能够现正等觉而说法。所以这样,听法者也要离言说相,说法者说了也等于没有说。一切都是要让大家现等正觉。当中之有为无为,或假立名相,或短暂思惟想,这些都是属于无为境。所以听法听了,不执著名相,短暂思惟然后放下,这也算是无为。讲的人假立名相,讲完了,让大众去了解,了解完了,当然讲法的人他也有平等觉,所以他本来就不执着。像世尊开示一切经,本来就是方便而说,所以本来是无为境。
正觉samyak-sa3bodhi,意指真正之觉悟,为菩萨修行至极位之称。等觉,意为等正之觉;即所遍悟之真理,与诸佛所悟菩提内容相等。又作正解、等觉、等正觉、正等正觉、正等觉、正尽觉。等者,就所证之理而言,一切法平等、平等;尽者,就所断之惑而言,即断一切结缚、见思二惑。正觉sambodhi之意译也是无上等正觉、三藐三菩提,音译三菩提。谓证悟一切诸法之真正觉智,即如来之实智,故成佛又称「成正觉」。阿弥陀佛在往昔十劫即成就正觉,最初成佛之瞬间即称为正觉一念。
正觉samyak-sa3bodhi,「正」就是samyak;「觉」则是sa3bodhi。这里samyak-sa3bodhi,意指正等觉。当中sa3bodhi用dhi的音。sam后面接着bo,所以m变成3。现在是有的m会变成n,什么鼻音都变成n,包括像#a、{a、5a、ma等都这样。你知道这{a应该是针对ka、kha、ga、gha这第一句门;而这#a是针对ca、cha、ja、jha这第二句门,5a是对着7a、7ha、6a、6ha这第三句门;na是针对ta、tha、da、dha这第四句门。ma是pa、pha、ba、bha这第五句门。
现在大部份这些字,有可能只同用sam一个字,这里sam对过去的就是bodhi。所以不管怎么变,五句门、五空音在哪一个位置,你都要知道。上礼拜悉昙课,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在讲这个,在讲空音的变化,这是很重要的一个观念,也让你看到现在梵文,就马上能联想出古代的大空音是怎么变的。参见五句门表格如下:
所以现在各位也知道了,这意涵不是只有觉悟,是要不住有为、不住无为,要能用圣智、圣见离言说相。如果你在网络上看到写文章互相辩论者,宣称自己才是有正觉者,你应知道这是虚妄的!从世尊这里开示的知,有正觉者就是不必有话讲了,是有人问才讲、有人要听才讲。所以正确的文章,应当只是来解释经典,不是去跟人家辩论,不会任意去抨击哪些人物的是非对错,有这样的行为很明显是还没有正觉,未的圣智、圣见故。
正觉意指真正之觉悟,为菩萨修行至极位之称。等觉,意为等正之觉,等是平等。此处sam有sama之义,即是平等,英文有same , equal , similar , like , equivalent之意,故能有为、无为都观平等,好、坏都观平等,如不如我意都观平等,这是很重要的修行概念。至于世间相、出世间相平等,只有菩萨才可以做到,故为菩萨修行至极位之称;阿罗汉虽证得出世间法,但他执着于空、无,才能够解脱,无法作到有为、无为都能够平等正觉,所以是偏空、得解脱,只学一半,不能得自在智慧为众生开示佛法。即所遍悟之真理,不是只有一遍心念守得住,而是要遍一切法、遍一切境,都要真正的悟其真理,平等观之。
所以你不住有为、不住无为,这才是遍一切悟。如果你喜欢有为法,不喜欢无为法,那是悟了一半世间法,不是佛法。如果你喜欢无为法,反对有为法,那你偏执声闻法。如果你在有为法、无为法中,都能够自在无碍,那是这里所讲的正等觉,就与诸佛所悟菩提内容相等,所悟大约内容相当、相当,但境界还是有高下,因为我们跟佛的智慧怎么相比?跟佛的菩提智、一切相智、一切种智,不能相比。
又作正解、等觉、等正觉、正等正觉、正等觉、正尽觉。正觉有时候又叫做正确的了解,或是相等的觉悟。相等是有为、无为相等,好、坏相等,顺、逆平等,你要有这种心理上的觉悟。又叫做等正觉,或是正等正觉。比较完整的名称是要叫正等正觉。而正等觉、正尽觉这些都是它变相的名称。所以,有时候谈到正觉,内涵虽然稍微不同,致使在名词解释与用字上,就会略有不同,但基本上都是在讲同样的无住境界。
等者,就所证之理而言,一切法平等、平等。有为法跟无为法,有什么不一样?圣人来看是平等。你说:「心的忧愁跟快乐哪会一样?」凡人说很不一样,但圣人对于忧愁法不会忧愁,所以忧愁、欢喜都不执着,是平等平等,一切法平等。这一切法平等里面就有很深的意义,你要从实际的行为上体会。把感情作用都视为一样,都趋向平等,不会有个人的偏执;只喜欢这个、不喜欢那个,就没有平等。所以讲起来很简单,为什么做起来这么困难?都是自己执着心太重,个性、习气要断不断的,知道了也不认真去断。你看圣人在听法时,听后都能马上思惟自己有什么习气、什么毛病?当下就能够转,能够转就清净、不再犯了。
所以像前提过的,海比丘无意间闯进阿育王的「快乐世界」(恶人耆梨子所掌管的「快乐地狱」),就思惟这些道理:「什么叫做正等觉?我为什么不能正等觉?我为什么喜欢这个、不喜欢那个?我为什么喜欢这个法、不喜那个法?我为什么….?」光这几句话就一直思惟,一直这么思惟,在七天中就断光毛病习气,第七天就证到阿罗汉。我们在七年甚至于七十年,都还搞不定、断不尽,正是因为知而不行、不做,光执着对、错,执着喜欢这样做、不喜欢那样做,有这些心,就永远没办法证到正等觉!所以在打坐、修法当中,有时候要拿自己的习气出来思惟,或者拿今天发生的事情来思惟──我为什么这么执着?为什么不能等觉观一切法?等觉看一切事?如果能这样的话,等觉智就很容易做到。
尽者,就所断之惑而言,即断一切结缚、见思二惑。惑是迷惑,我们的心,是有见、有思二惑。当然见是对外境来讲,见闻觉知都是以五根(眼、耳、鼻、舌、身)对色、声、香、味、触,也就是五根了知外境,这就产生见。思是你的个性等等变成根深蒂固的见解。做不到听了有为法以后,然后把它化解掉变成无为,或无为法把它听了以后变成有为;总是执着在你所自以为是的法上面,这类偏向内心的思惟。所以,你应该要有体知,有什么习气毛病,然后拿来断除。
佛法讲的都是名相,但名相你能用在修心上,就变成一种修行的体悟。你这样去思惟修,就能够断尽一切的业与迷惑,断尽一切的结缚,于是见、思二惑就能够断。要是你光说平等、平等,但是你的见惑不断、思惑不断,怎么平等?平等不起来!例如,你一谈到某人就咬牙切齿,就说:「反正我就不喜欢他!」而对某个人,你比较喜欢的,就比较能够容忍。当然这样的分别,是根据过去之善缘、恶缘所影响,是由过去的一些事情造成这种心理,但你不去思惟、不去断,要怎么平等?你不去断见惑、思惑,怎么平等?所以没有办法平等觉。
修行本来是这么简单的事情,你为什么做不来?当然跟过去的因缘有关系,造成你姑息养奸,不断二执境,狠不下心啊!或者是根本不内省,不用思惑去内省,你不会去想这个人喜欢、不喜欢而已,只看我喜欢、不喜欢,都不会去想到我的自性要怎么去平等来观众人?平等很简单──把喜欢、不喜欢念头杀掉就平等了,那为什么会做不到?因为不喜欢去做,所以修起来就这么困难。
正觉之意译是无上等正觉,音译则为三藐三菩提。加上”无上”,用意思来解释的话,就是没有比这个更高上的觉了。无上,uttara,形容至高无上之境界。到佛的境界,是无上等正觉,还要再加三藐samyak──不只平等平等,还有一个更厉害、高段的,就是无等等,连平等都没有了。此正是我们讲的不住有为、不住无为,大菩萨的心都是要炼到这样子。有时候用读音来翻译,又叫做三藐三菩提,普通音译作三菩提,也就是在讲:「证悟一切诸法之真正觉智,即如来之实智」,故成佛又称「成正觉」。
为什么我们做不到平等性观?是因为没有真正觉悟的智慧。我们往往是──修法也修了,道理也听了,但就是兜不拢,没有悟到真正的觉智。如果你能够内省,观你起心动念、好坏、善恶等等分别,且一下子把它推翻掉,就是证得平等觉。所以这种证悟一切诸法的真正觉智,也就是如来的真正智慧(实智)。因此成佛又可以叫做「成正觉」。当然这里的佛要完全成正觉,一定是要成「如来」连同「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世、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这十一个名号都具足了,才是真正的佛。所以十称具足了就是如来,如来才是真正的佛。
一般所说的「开悟成佛」、「见性成佛」,那是初步的觉悟平等而已。平等以后还有程序要修证的,所以不是说成佛、成正觉就非常的不得了了。就像我们上面讲的,世尊以圣智、圣见,离名言相现等正觉,也是佛,这佛是觉悟,不偏有为、无为而已,但是功夫还不够,种种知见、智慧都不能跟如来相比。所以看经典知道它所指的有什么不同,这点很重要,不然你会常常自以为是,自认是什么不得了的人,就贡高我慢、指鹿为马,是走错路了。
阿弥陀佛在往昔十劫即成就正觉,最初成佛之瞬间即称为正觉一念。表示祂成佛已经有十劫那么久了,那世成佛一瞬间称为正觉一念,正觉一念以后就不会再迷糊。如果只是觉一念,那以后还有机会迷糊,开悟以后有很多迷失掉的,开悟是还没有真正正觉,只是打开心屝,打开心屝令你的妄想习气现起,如果把握不住,还是跟凡夫一样,迷失在这些习气毛病、名闻利养之间。你有悟但没有觉;佛到真正正觉一起的话,就永远不再受生。所以为什么说佛是最后生?最后一生,不会再来受生。当生出生是要来成佛的,正觉一念后不再来受生,这是真正断,所以祂是真正入佛涅盘,入圆满广大无量虚空的这种涅盘,这才是真正的成佛。
平等觉又作平等正觉,指佛之正觉,转用为佛之别号。盖佛能觉证诸法平等、无有高下浅深差别之理,而住于身、语、意三业空寂之大觉中,故称平等觉。《持心梵天所问经》:「平等觉者,不有所获,无有言行。…,如来晓了一切诸法悉为本净,自然无本,逮平等觉,以故因号平等正觉。」
平等觉又作平等正觉,指佛之正觉,转用为佛之别号。有时候又叫做平等正觉,是佛的另一种称号,平等正觉有时候又叫做「正遍知」,无所不知、无所不觉,所以刚才讲佛的十种别号,也是境界有点不一样。比如说「应供」,当然阿罗汉也叫应供,如果以佛来讲的话,祂是无生,真正的无生。那一般阿罗汉的最后生,要成佛以前还是要再来行菩萨道,还是有很多生灭的路要走,所以不是真正无生。真正无生的是如来佛。
像前面几个「正遍知、明行足、应供(arhat或 arhant)」,这些都在讲祂的境界;后面是在讲度人的能力。比如调御丈夫puru=adamyasārathi,意指可化导一切丈夫之调御师。不管你修证到哪个境界,祂都可以讲几句话让你开悟知见、悟佛知见,证佛知见,成正等正觉。我们有没有那能力?没有这能力。如果光说自己成佛,但是都没有办法进一步化导一切众生,那怎么叫成佛?所以调卸丈夫是──不管对方是好、是坏、是什么料子,佛都可以让他成就。至于天人师、世尊,是三界里面最尊贵的。所以这佛的法号表征了实际证得的境界,与祂度人的功夫、智慧,这些都要具足。
佛能觉证诸法平等、无有高下浅深差别之理,才是真正的平等。我们能证到平等心就已经不错了,就可以远离烦恼;但是我们还现不起无量的神通、智慧。尤其,自己住平等倒容易,但要让别人也得到心平等、解脱,就很不容易。所以只有佛才是证得真正诸法平等、无有高下浅深差别之理。而住于身、语、意三业空寂之大觉中,故称平等觉。祂住于身、语、意三业空寂的大觉之中,法身清净无相,报身圆满,化身无量。这些于法身尽虚空遍法界来讲,大觉中不动,语、意三业都空寂,所以这是完全的平等觉。
我们对境界的一切法,观其有为、无为平等,这样我们还是有身、语、意三业;但在三业中强加以学得平等,仍可以解脱,这样也不错了。但是想要跟佛的「住身、语、意三业空寂之大觉中」这种平等觉来比,可又差太远了。所以光从名相来讲,阿罗汉也有平等觉,菩萨也有平等觉,但唯有佛的平等觉才是最究竟的。所以《解深密经》前面讲过佛的十八种功德相,这都非常殊胜,乃是菩萨所不能比,声闻更不用比。我们若能了解佛的境界,对我们修行是有帮助的,在建立目标与修行的层次上,才不会误认境界。这是非常重要的事。
《持心梵天所问经》:「平等觉者,不有所获,无有言行。」对自己而言,你如果证到平等觉的话,心没有什么得不得,嘴巴行为也没有什么所作;但是对度众生而言,则要证到如来,才有办法以化身无量来度众生,这是另一回事情。所以下面又说:「如来晓了一切诸法悉为本净,自然无本,逮平等觉,以故因号平等正觉。」如来祂已经洞悉一切法本来清净,祂懂得世间相、懂得世间一切众生的因果报应,所以看这个受因缘果报,那个受了这个因缘而生何命?这些现象因为祂已经看破了,晓了一切法本来清净,不必受生,自然无本。
所以当你能看清楚,每个人的因果报应种子起灭起灭,你怎么去抓住它?让它清净,对法不执着就悟无本。你不执一法,一切法就起不了作用,本来就清净。因为你不清净的心才会去抓那个法,法就自然现起。所以你能够悟得一切法悉皆清净,自然无本,这样就得到了平等觉。所以只有佛能称为平等正觉。以下再来看,菩萨跟佛的正等觉,内容有什么不一样?
正觉在内容上菩萨与佛相等,而实际上修行比佛略逊一筹者,称为等觉。故位于菩萨修行阶位五十二位中之第五十一位,六种性之第五。等觉又称等正觉(意为与正觉相等之觉)、有上士(妙觉佛陀称为无上士,对此,等觉则称有上士)、一生补处(意谓次一生将成佛)、金刚心(如金刚坚固之心,能摧破烦恼)、邻极。等觉菩萨成佛之前,在凡夫位时比照真理修行,此谓「入重玄门」。
菩萨的正觉,在内容上与佛相等,而实际的修行上比佛略逊一筹者,故称为等觉。所以菩萨就称为等觉,有时候是妙觉。故位于菩萨修行阶位五十二位中之第五十一位,六种性之第五。六种性之第五者,即下述第五位之种性:
(1)习种性,指十住位,此位之菩萨研习空观,破除见思之惑。
(2)性种性,指十行位,此位之菩萨不住于空,而能教化众生,分别一切法性。
(3)道种性,指十回向位,此位之菩萨修中道之妙观,因而通达一切佛法。
(4)圣种性,指十地位,此位之菩萨依中道之妙观,破一分无明而证入圣位。
(5)等觉性,指等觉位,此位之菩萨于妙觉虽逊一等,而胜于前四十位,得称为觉,故称等觉性。
(6)妙觉性,指妙觉位,此位乃佛果之地位,妙极觉满,故称妙觉性。
在十一位圣人境界来讲的话,等觉位的最后一位才是妙觉位。妙觉是指如来。所以在菩萨修行位阶中,五十二位的第五十一位,即是等觉。而若以六种性来分圣人之修行层次的话,等觉是排在第五位阶。
有时候正等觉又称「金刚心」,如金刚坚固之心,能摧破烦恼。心像金刚石一样透明、纯洁、坚固。金刚石透明清净,没有一点污秽,没有一点瑕疵,所以它凝集在一起的话,就能够破一切的物相,或者能破心里面的烦恼。所以说金刚菩萨就代表祂已经具足金刚智慧,破掉自己的烦恼。金刚身这个身,像金刚一样不被破坏,那不被破坏的身最好是什么?当然是无相法身,无相怎么被破坏?所以谈到等正觉,也应该要有金刚心。我们在诵这秽迹金刚u=man,或韦陀金刚菩萨,他们的结界都是具足了金刚清净心。有时候正等觉又称「邻极」,像这个邻极比较少听到,旁边叫做「邻」,也就是靠近似的修证,「极」就是佛、如来位阶,你是等觉位靠近了,但就差一位就到如来境界,所以叫做邻极。
等觉菩萨成佛之前,在凡夫位(具凡夫性,尚未求佛道之单纯凡夫,乃起种种异见,受五趣别异之性,新译作异生)时比照真理修行,此谓「入重玄门」。当等觉菩萨祂刚在凡夫位入位开始要修行时,比照真理修行,此称之为「入重玄门」。「玄门」是要成就如来菩提的这种道路,指玄妙之法门、深奥之妙理,亦为佛法之总称,又作佛门、空门、真门。
入重玄门系专指菩萨在成佛之前,于等觉位再度重返人间修习自凡夫以来所作之事,使其一一契合真理(即成就玄妙),此谓入重玄门、倒修凡事,是专指当生要成佛的菩萨下生所作的修行事。像悉达多太子出生后从凡夫身,于廿九岁离家,六年苦修,历经重重位阶,到卅五岁间修到成佛。
当你要跨进门要修佛法时,也就是「入重玄门」。此「重」表示进去了以后,不是一下子就到了,而是要一层一层,如刚刚所提的五十一位阶(有时候分六十四位阶,有时候又分十一种圣位,有时候分六种性)去走,我们要走三大阿僧祇劫。
这当中之六十四位或十一种圣位或六种性,有多种说法,每一部经所列出的都不一样,那也是释迦牟尼随缘在某一处、对某一群人所说之名相,而这些名相翻成中文后又有不同,但对梵文或者巴利文来讲,应该都是差不多。当然修行过程都会有不同境界,但是所得到最后如来的境界,是一样的,所以才是真正的正等觉。以上这些是对正觉、正等觉的说明。
断惑kle0a` prah1yate。惑,为烦恼之别称。即依有漏道、无漏道之力断除烦恼,便惑障不生起。又作断结(结使,为烦恼之异名)、断障、离染。由无间道能断除烦恼,由解脱道能证得涅盘(菩提)之真理,两者合称为断惑证理,略称为断证。部派佛教系以断尽烦恼,悟得阿罗汉果为目的,故于「见道」断除思想上之错误、知识上之迷惑(即迷理惑,或称见惑);于「修道」断除人性根本属于情意之恶德(即迷事惑,或称修惑)。因见惑能在短期内速断,修惑则须长期修行始能次第断除,故断见惑称为顿断,断修惑称为渐断。
接下来讲断惑,断惑kle0a` prah1yate。惑,为烦恼之别称。阿弥陀佛往生广咒里面也有kle0a`这一字词,这是疑惑、烦恼。烦恼要怎么断?先用有漏法,然后熏得一部份无漏智,再用无漏智来断有漏法。人无法一开始就学得无漏智慧。你说:「我起心动念有烦恼,这我知道,但我要怎么断?」为什么你不能一下子就断呢?因为你使不上力,你没有无漏智慧。那你要怎么修?拿一句佛号来断它、来压它,这还是有为法,所以说有漏智有时是不得不用。叫你立刻放下,你放不下;叫你不要在人事物里面执着,你偏偏又要执着。所以你要用有漏智慧,来破解你的烦恼,得一点点无漏智,用此再来断些许烦恼。执着就是烦恼,喜爱厌恶也是烦恼,所以先用有漏智来断。
禅宗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为什么讲「有寻有伺、无寻有伺、有寻无伺、无寻无伺」?这些名词其实都是以有漏智在熏无漏智。寻伺有的翻译为觉观,讲觉观比较容易被字义所忽略,「觉」好像被碰一下就觉,但你的心要怎么觉?要怎么观?关键其实都在心。所以用「寻」这个字,让你知道要寻找你的心;用「伺」这个字,偷窥你的心,为什么要偷窥?要看着它。伺、窥、观这意思是一样的。有的人翻观,有的人翻伺。觉观在《瑜珈师地论》中都翻成寻伺。所以,有漏观就是你观看自己的习气毛病,看你的心怎么样,看完以后要如何?要断惑、断烦恼。
《杂阿含经》有云:「有觉、有观,名为口行。」,因觉与观为发言语之因,离觉观之心,则无言语。《维摩经》弟子品又说:「法无名字,言语断故。法无有说,离觉观故。」所以一个人要能入闭口不语,禁手不写闻章,就是因觉观、寻伺中去悟道,建立平等觉就能不语。如果你不去做,永远都不会进步,努力做的话,也许七天就证阿罗汉。要天天观、天天修、天天想。光打坐有气却不去想、不去断,则气再旺也没有用。
在这里有漏法慢慢用了以后,会产生一部份的无漏智。什么叫「无漏」,就是可以不理它,已没有烦恼。漏者乃烦恼之异名,贪、瞋等烦恼业是为漏。哪个时候心起、烦恼起,或者外面人事物好坏,都能够不理它,你有这能力的话,就有点无漏慧了,你要学的就是这个。为什么做不到?就是你不甘愿去断它,孤息养奸就是这样,又或智慧起不来。所以有漏道是要用,但是一回、二回用了,就能够学得无漏道,就是上等智慧者。
修行其实很简单,就是放下对一切法的执着。比如说一个念头来,说放下,你就放下。像你在怨恨一个人时,你如何放下?放下不是不理他,放下是你把他当一般人对待,平常心以对。放下内心的执着,这才是放下,不是你不去理他叫做放下,这种不是放下,是你心还有个疙瘩在那边,那怎么叫放下?放下就是很自在,没有这个心结。对曾有芥蒂的人,能犹如未曾与之发生任何坏事一样,彼此相处就跟一般人一样,没有瓜葛,这种心才是真正的放下。
所以这种无漏智慧千载难逢,你要去学。学不来时要提醒自己:「干嘛要这样执着?」拿一句佛号,或者经典里的一句话来自惕,例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有为法是什么?爱、恨都是有为法,都如梦幻泡影,不要执着,「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凡所有相,皆是虚幻」。以经文当做有漏智,来断你种种烦恼。慢慢的断掉,断到连有漏智也不再执取。待无漏智产生了,有漏智当然就不会执着,这时就不一定要用有漏法。有的人烦恼来了、境界来了、障碍来了,为什么他可以自在?那是真正菩萨。
如果我们感觉有一丝心慌意乱,要赶快警觉,警觉了以后要观般若智慧,般若智慧是什么?就是无有恐怖。你还害怕什么?若不怕死、不怕被作弄,不怕怎样跟怎样,那你又会怎么样?所以,这种智慧具足了,慢慢这无漏智就来了。可以迷糊一到二秒,或者三、五秒,但你不要迷糊一辈子,那是凡夫。就连迷糊一天也不行,我们要学圣人,三、五秒就要发觉,不能被烦恼缠缚在心,而一天、一个月、一年,没完没了的,那种就是不懂用有漏智去熏习无漏智。
即依有漏道、无漏道之力断除烦恼,便惑障不生起。依有漏道、无漏道之力断除烦恼,这二个交互使用,禅修就是这样,还没有得到一点智慧以前,有漏道偏多,慢慢的培养一点无漏智出现了,就对一些小事情可以自在不去理它,但那瞋心重、贪心重的习气尚没办法一下子断,是要慢慢一回、二回、千百回这么练。练到最后,做什么事情,都没有什么可爱的,既然不可爱,就不必有贪,这样烦恼就断除了。所以你的惑障就生不起来了。瞋心方面,当然境界来时还是有,瞋心来惑障就起来,瞋心没有了,再有什么人得罪你、做贱你,你这瞋心惑障也起不来。
所以《金刚经》里面讲到忍辱仙人,你看祂的故事,会想:「祂怎么有办法修到那个样子啊?」被人家割手、割脚、割鼻子,祂都能够心安不起瞋心,这是彻底摧毁瞋心了,多难啊?不是那么简单的!但是我们修自己人际关系,或者师兄弟之间做这些事情,都很难摆平。所以这烦恼还是没有断。不用讲到人家拿刀来砍你,光讲你几句,你是不是已经气死了?所以我们要学习这种忍辱波罗蜜,看看世尊过去世是怎么修的?所以《金刚经》要多看。
又作断结(结使,为烦恼之异名)、断障、离染。烦恼就是断结(即是结使),结就是打结了。「使」就是你听它的,叫你不要发脾气你还是发,叫你不要这样你还是这样,是谁叫你这样?就是你的习气。所以习气会驱使你听它的。「结」就是打结了、被绑住了,你自己的习气绑住自己,被它绑住了,然后驱使你去做(发作),所以你开始随缘发作。有对象、有事情,随缘就发作,这就是结使。修行也就在断这结使。你要思惟修。刚才讲过,阿育王时代,海比丘七天就证得阿罗汉,他过去没有个性、习气吗?有啊!那他为什么在七天生死关头里面,那么认真思惟?怎么证阿罗汉?就是把烦恼、结使推翻掉,他不再害怕,不再执着,不再怎么样…..,断结(烦恼)、断障、断染。你如果结使断了,烦恼就没有了,所以烦恼障就没有了。
烦恼障断了,再来修行有所知障,很多境界,境界愈高他所知的种种不同层次愈多,愈不能执着,愈要超越。如果不超越,你的心就回不到清净自性;也想要有点能力,有能力就回不到清净自性。如果释迦牟尼佛要证悟以前,还执着一个法的话,祂就不会证到无上正等觉!所以祂在面对魔的这些考验之际,祂只有用忍辱。要用什么法?不能动一个法,真正要成佛的人不用一法,只有用「忍」这唯一的法。所以祂被歌利王割截身体时并无瞋心,这种是真正的大忍。
断二障、断六结使(看断多少结使,我们通常讲六结使),每一根都有「动、静、根、绝、空、灭」这些毛病,六根是深根蒂固,坏的执着是毛病,好的也是毛病。比如你的觉知心可以感知一切现象,那不是很好?很好但也要断!因为你有觉,就是心不净,心不净就是根不净,根不净故所以心不净。心有灵通不是很好吗?一般人都在求这个,对!修行过程之间会有,但你要度过这个觉知心的毛病。前三者这边是色根方面的,后三者这边是心方面的。觉知心、感知若没有了,就入空了,阿罗汉叫做证空,而空了以后呢?阿罗汉是守在空的境界了,这样也不对,所以把空也空掉,就是空空,空空就进入灭,灭也是对待的灭,对待一切法有境但不执着,这种是灭的境界。所以这六根生灭叫做生灭法,这是很重要的一个佛法。在《楞严经》里面有讲到这六结使。虽然经文中观世音菩萨没有讲这么清楚,但要知道「耳根圆通法门」就是在讲怎么来修这六根结清净。
六根中以耳根来修的话,「动」就是声音,声音有但不去执着它就会入静。「静」不是没有声音,是有声音但我听不到,那就是静。若你去菜市场打坐,如果一下子菜市场的声音你都听不到了,那你就入静中。静的音在我们耳朵里面听到静音,很奇怪确实有这个声音。然后静音也不能执着,动、静二相了然不生,不执着动;也不执着静,如此就进入「根」结使。耳根它会现起灵通,圆通就能「超听」(超远的听),所以这魔相就起来了,听鬼神的声音,听菩萨的声音,或者可以听好远的声音,地球的哪一端谁讲话都听得到,这是耳根的毛病,「超听」如果你不放下,你这个根不会灭,不会灭就不会进入心的状况。
所以很多人说自己可以看到光,或者观梵字可以看到梵字发光,这是见性的功用,但还没有到心的功用,所以这个层次是初级的,也是世间禅定。当然声闻、缘觉也是修到这里,还有根。如果突破身就进入心的状态,进入「觉」,这是菩萨的境界。所以一定要突破身体的束缚,这身体如果不突破的话就进不了心。心灵的禅修,有灵知灵觉,才是心灵的禅修。如果你的心现不起神通,不知道人家在想什么事情,没有知道什么的能力的话,就是没有跨入修心的境界。
你说:「我知道心在想什么、我知道一些事情」,那还是根通而已;真开悟的人,他的心跟大家的心相通,所以谁起心动念在想什么,开悟的人都知道,像世尊无事不知,有人起念都能知。所以禅宗的祖师大德,他教徒弟可以不必用嘴巴,而是用心。沟通也可以用心,但是这样下去没完没了,也是没有解脱,应当要回到「空」,把这能力也空掉。为什么?你要找回自性,这自性是清净无为,所以陷在这里也不对!有觉不对,要空掉,光空也不行,要把空空掉进入「灭」,这时就是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这个时候才得到真正的快乐,这是小乘的解脱。
所以这内容在讲六结使断结、断障,你有看《五蕴魔相解说》这本书,就知道这里面常常提到六结使。对修行上来讲,身就是五根、六尘的毛病,心就是六、七、八识的毛病,你怎么去用有漏智来产生无漏智?怎样去断烦恼、断结使、断障碍?如果你断结、断障,那你就可以离染,一切染法都不着。不管善、恶都是染,只要一有黏上善法、恶法,都是染法。染善、染恶,都会造成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那你说「我不染就好了?」不染也不行,因为不染就成不了佛,所以是你要在染善法之间不执着善,这才回到《解深密经》里所言:「做有为不作有为想,住无为不作无为想」,这是大乘菩萨修行所要追求的目标,所以最后都能够离染。
由无间道能断除烦恼,无间道是没有间断的这么一直修上去。就像刚才讲的,从动、静、根、觉、空、灭的毛病,这么一直无间断的修修修,今生总是可以到灭这边,到了这边以后,接着还有地前菩萨之四十二位阶,或者地上菩萨十位阶,及金刚道如来道往上十位阶,加起来总共六十四位阶要修。所以你要在每个阶段,没有间断一直冲上去。当然。讲没有间断,是指你这一生、下一生,都一直往上走,如果有间断,就坠落了。比如说你已修到地前菩萨这里,但是又坠落到地狱去了,到地狱去一阵子,轮回、轮回,才又出现到人间,那中间不就是断掉了?
所以无间断,是指你已经不再坠落到三恶道,最少最少还在人的这层次,那这至少要有须陀洹的境界。因为须陀洹的境界一得到,就不堕到三恶道。否则一堕落到三恶道,就中断了。所以你在修到这无间道时,应当不会迷糊掉,因为你智慧已经锐利了,你不会再迷失,你会一直往上走,每一世都一直往前走,到最后成佛。能够在这无间之间,培养你的智慧,开显你的定力,在无间道的过程之间断除烦恼。
由解脱道能证得涅盘(菩提)之真理,一定要修如来的解脱道,解脱至内心的结、障、染都灭了,你当然心就解脱、就涅盘了。两者合称为断惑证理,略称为断证。断惑是断前面不清净的烦恼(断结、断障、离染),到最后解脱涅盘就证理,所以二个合称为断证。断是断惑,证是证理。这样起码小乘的境界、解脱就有了。再来,菩萨的境界呢?就要扩大你的视野,要不住有为、不住无为,这么去磨炼,不要光说:「我自己内心什么都无所谓了,被人家欺负也不动心了,也不会制造烦恼去障碍别人。」你这只是自我解脱境界。
部派佛教系以断尽烦恼,悟得阿罗汉果为目的,故于「见道」断除思想上之错误、知识上之迷惑(即迷理惑,或称见惑)。我们今生有幸闻到佛法,不要沈迷在小乘的阶段,要往大乘佛法去修证。你要怎么知道自己思惟错误?哪里习气不对?用佛法上的知识来断掉它。如果也不知道什么叫做心里的毛病,也不知道用什么刀、什么佛法来砍它,那这个不能叫见道,因为尚未见到道。为什么会这样子?表示这道路不是很清楚。为什么会看不到道?其实讲起来,就是你没有开悟己心,如果你把自己的心开悟出来了,就会见道。
见道了,你这个真心怎会不认识妄心的它呢?当然认识它!认识它后,佛法再多读一读,你知道苦集灭道,当然知道怎么去修。若对妄心随缘的起灭之间,依喜而生善恶,(随缘起灭是我们自性的功能,每个凡夫、圣人都有的第一念),第一念以后,你又依习气而生善恶,那怎么解脱?所以你既然随缘起灭知道了(这是第一念),然后再有第二念,有第二念、第三念……等等念起时,你可以看着它。见道是说:「我知道因缘法有第一念,依他起性,我知道我的习气还有,所以第二念、第三念会起,那我怎么灭它?把它压死掉就灭了!」所以你心没有打开要修就很难,只能思惟修、这是依你个性在修,愿意灭掉它就用功一点,不愿意灭掉它就倒退了一点,像三七五减租,打折再打折,怎么会修得好?修不好!讲来讲去就是身体没有打通,所以修起来就很累。修了十几、二十年还是这个样子,人家十几、二十年如果有开悟的话,就已经有成就了。
于「修道」断除人性根本属于情意之恶德,即迷事惑,或称修惑。有情境、感情作用的,迷失于事惑,迷失于对人事物的执着。好坏善恶你自己不要太有分别;哪件事喜欢就很喜欢,哪件事不喜欢就很痛苦,不必这样。这些都是自己的毛病,不是人家的毛病。这些你要懂它、要灭它,起初还做不好是必然的,但你不做,永远都不会达到。所以见不到道就修不了心。
故修道是思想方面的,体知自心,也知怎么来修。有时见道是指执着外境起心执取,这是起见惑,能修得此心才是见道。所以见惑能在短期内断,如果眼睛、耳朵、身体、舌头对外境、人事都很执着的话,你没有办法修。很容易断,你五根清净,不必去理会外境人事物好坏,那短期内就断掉了。所以它这里讲很快,因为你五根是比较粗浅的毛病,你应该很容易修的。从粗修到中,中修到细,这细之中还有微细、很微细、极微细、极极微细,一直到一刹那(九百个念头生灭)那么细,所以你八万四千总共算起来9×9=81,差不多快八万四千个念头在一刹那中,一刹那等于是0.13秒有八万四千个念头。这些我们都是用见惑、思惑去修。
当然这个是很前面的道理,本来不应该在《解深密经》这里讲,但是因为在座很多人都不是从头学,所以在这里再把这道理提出来讲一次,让你有机会从头开始学,不必像出家人从佛学院开始在讲这些,一边讲、一边听、一边学。我们现在是在讲比较深的经典,然后回过来,把以前做不到的再补强,以前做不好、做不到的要补强,回过来再修;不要放牛吃草,放牛吃草永远都学不好。你没有好好下决心来断自己的习气,反而跟它通商量,那你永远都修不好。所以,不能与心商量!要断到一根草不留,不要在那里拖泥带水。那修惑可以长期的去修行,所以你看刚刚讲的五根对人事物,这种是很好修,你只要能够自在放下、心平就结束了。现在从粗的,再中的,再细的,再微细的,微细完还有极微细,或者是超微细的。你看要修多久?
因见惑能在短期内速断,修惑则须长期修行始能次第断除,故断见惑称为顿断,断修惑称为渐断。所以我们知道修惑是很难修,要长期的磨炼,要一劫一劫、一世一世这样子修。你如果见惑修得好的话,下一世再来,很容易看淡外面的人事物,人家做好做坏都跟你没有关系,可以很自在的、心平气和的接受,事实就是事实。但是内心的世界呢?这些贪、瞋、痴都要累劫这么消除一点,所以要长期的修,才能够次第的断除。故断见惑称为顿断,要断掉我们见惑的话,也许马上三、两年就可以当生断掉,就看你做不做。若你要像拖死狗一样,拖泥带水在那里要断不断的,就另当别论。你若狠下心来,不要执着人的好坏善恶,不要执着事情的是非对错,一下断就断了。至于思想上的修惑,就要慢慢的去做,慢慢是指今生与由累劫中慢慢的才能够修到成果。
(2008.08.20讲于法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