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如何利用《金刚经》来修行
              --
第九品   一相无相

              -- 第十品   庄严净土分
                  200
5.04.23.   13 讲(1)     张玄祥 居士   讲于 法尔讲堂

   (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四、金刚经经文解释

第九品   一相无相    

()如何依本经文来修行

3.「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本段主要阐述三种道理,一为要得阿那含果者所应具有的用功德性,二为已得阿那含果者之心地境界,三为真得阿那含果者,要有般若波罗蜜多智慧,不要有得阿那含果想,即是观阿那含果无所有、不可得想。

关于小乘四果,在第九品里面最重要的是四句偈,得到某个果位,不要有果位想,一执着有果位,就是有法可得,是没有办法进步的,也没有办法悟到无上正等正觉。这一段还是以这三种道理来阐述,一则要得阿那含果所具有的功德,其用功的德行;二则是已经得到阿那含果的行者,他的心地清净境界是怎么样?三则还是以般若波罗蜜的智慧,观所得到的阿那含果,不要有阿那含果想,要观阿那含的果位为无所有、不可得想。

在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的境界,都要了解这三方面的阐述。要有基本的德行水准,才能修阿那含向的功用行,向阿那含果迈进,得到阿那含果的心地清净,已经是五下分结断,得到以后还是要观一切是无所有、不可得,再继续前进,这是在第一段所提出来的。

阿那含果约在色界天之上,须陀洹大概在二禅境左右,斯陀含大概在三禅至四禅左右,要判断他的心境清净程度,可以神通来划分。有五神通但心未清净,那是阿那含向的,还没有到阿那含果;有五神通了,又已断尽五下分结,则在四禅之上。四禅天的天神,祂的内心还没有完全清净,但可以诱发五神通,所以居住在四禅天;阿那含果的行者,除了五神通外,心地断了五下分结,所以住在四禅天之上的五净居天里面。

入色界天禅者当得阿那含向之心地,此时行者已断除三结 (身见、戒取、疑),淡薄贪瞋痴三毒等心地不净烦恼。为断三结、欲贪与瞋恚等五下分结,为证得第三地而行瑜伽行,还是用五根、五力、七觉支,并以「无常、苦空、无我」观诸法,反复思惟,进入禅观的程序,得无我观。行者还是要用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如是循身、受、心、法等观,当得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行者已去除身见、忧喜,现当断苦乐等觉受,仅余一第七意识心相应,是谓七识住。

入色界天禅者当得阿那含向之心地,淡薄贪、瞋、痴三毒,往上迈进得阿那含果,此时行者已在须陀洹境界时断除了三结(身见、戒取、疑),开始学习淡薄三毒,贪、瞋、痴是还有心地上的不净烦恼法,所以要再迈进。为了断三结、欲贪与瞋恚等五下分结,继续用功;阿那含向的行者,为证得第三地而行瑜伽行,进入声闻乘的第三地就是阿那含果。

瑜伽行主要还是用五根、五力、七觉支来观照内心,但都是以「无常、苦空、无我」的观念来反复思惟,从内心里去体会,心本来就最无常,世间的一切相都是苦,能够悟得空,就能够慢慢改进心地,最后学得无我观,一切法无我,如此在身、心上用功,才能把内心的习气断掉,这时候还是用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循身观身、受、心、法,得到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

上个礼拜有人问,什么是身、受、心、法念住?念住是循身观身、受、心、法,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能做到观身不净,就是身念住;空掉身、感情作用没有了,就是受念住;知道心无常,不为无常所苦,将心安住,就是心念住;观法无我(诸法无我),能做得就是法念住。

行者在二禅须陀洹的境界就已去除身见、断忧喜,现在开始进入修阿那含果,要断身体的苦乐等觉受,到最后仅余一第七意识心相应,是谓七识住。须陀洹在初禅、二禅境界时,还是用第六意识在分别身、受、心、法;阿那含果行者开始修内心,在三禅、四禅时转入用第七意识心相应。第七意识相应时,都是内心的妄想执着。第七意识执着第八意识的种子,第八意识可以鉴照十方虚空,也可以知道十方虚空众生的因缘,然后第七意识会去执着它,执着我所看到、知道、体会的,因为第七意识心执着有我的观念很强,认为诸法里面都有我,这时我们就要去转它,在身、受、心、法之间,观无常、苦空、无我,破解它对第八意识的「法中有我」的执着,阿那含向时开始就专修内心妄习、妄执性。

在得斯陀含果者已断五下分结,谓身见、戒取、疑、贪欲、瞋恚,断此五下分结,当得阿那含果。阿那含果谓不来,不再来此世间,于五净居天中当证阿罗汉果。唯钝根阿那含行者,还得来人间始能证阿罗汉果。得阿那含果行者,若是勇猛者,即于此间尽于苦际。所以得阿那含者要发勇猛心,不要有得阿那含果想,以般若波罗蜜多智观此果为无所有、不可得,继续依心地不净处再用功,以永断三毒为目标,当世尽于苦际。

在得斯陀含果者已断五下分结,前面的须陀洹、斯陀含的境界,少掉一个痴,谓身见、戒取、疑,贪欲、瞋恚;这五下分结微微细的毛病都处理得差不多了,可以得到阿那含果。余下一个痴,这个痴是对因果元素不能了结,阿那含果境界的行者,已经能够观八万劫内众生的因缘果报,但是没有办法断去与众生他们之间的关系,这里痴还没有断尽,留了一个尾巴不掉。贪欲心、瞋恚心没有了、身见更不用讲已破解了,戒禁取见这种不正当的戒也没有了,守戒清净也不因守戒而造成身心的困扰,疑心病也彻底推翻了,才能够得到阿那含果,这已经是微微细的习气已断了,剩极微细的习气还未断,要到阿罗汉果才能永断,阿那含果是剩下一点点的尾巴而已。

以阿那含果的果位来讲,是谓不还果、不来果,不再来人世间,这不还果不是絶对的,譬如在五净居天的上两天,智慧比较锐利、断了五下分结的,可以直接在天上悟到阿罗汉果,所以不还是真的不还;但是在五净居天的下三天,智慧比较钝些的,还要到人间来出生做人,用人的脑筋思惟无常、苦空、无我等,断尽一切五上分结的毛病,再把因果牵扯的这些因缘断尽,才能得到阿罗汉果,虽说不来,倒有一些还是要来,就是在天上证得阿罗汉果的阿那含果行者,也不一定要住在天上,他随时都可以来去于天上、人间、地狱,不一定要居住在天上。大阿罗汉当然也是菩萨,来人间协助度化众生,虽说不来,不是絶对不来,不管是来人间、或在天上证得阿罗汉果的,他还是随时来来去去,不是不来。

钝根阿那含行者,还得来人间始能证得阿罗汉果。得阿那含果行者,若是勇猛者,当生即于此间尽于苦际,这就是用般若波罗蜜的智慧,观阿罗汉果是无所有、不可得,再继续用功,这样就可以证到阿罗汉果,即于此间尽于苦际,痛苦、恐怖心都没有了,是阿罗汉的境界。得阿那含果者要发勇猛心,不要有得阿那含果想;若是以阿那含果为满足了,你就不会再精进,死后往生五净居天,不是在天上证得阿罗汉果,就是要过好久、好久的时间后,再来人间证阿罗汉果。

这就是为什么有善知识的指导,行者就可以即生发勇猛心,突破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甚至于再转入菩萨道,都在今生里完成;没有人指导的话,你自己闭关自修,也不看经典、也不发勇猛心,可能认为自己心清净了,其实微细、微微细、极微细的心还没净,也许就这样错失因缘,感召生到五净居天去。所以证得阿那含果了,要以般若波罗蜜的智慧观照所得的阿那含果是无所有、不可得,这样继续依心地不净处再用功,观察微微细、极微细的习气,断五上分结,对于众生因缘果报的牵扯也能够如如不动,这样即生就达到永断三毒的目标,尽于苦际,这是发勇猛心的阿那含果的行者。

末法时期,修证本就不易,好在我们现在能够接触到经典、深入经藏,要发勇猛心,不要以得少为满足,在心地方面尽量规范自己的思想,习气毛病都要把它除掉。这是第三个阿那含果的果位,要知道修阿那含果基础的德行是怎么样、心地境界又如何?真的得阿那含果,要观它是无所有、不可得,再继续用功,希望当世能证得阿罗汉果。

 

4.「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进入声闻乘的最后,第四地就是阿罗汉果。这一段除了问答外,须菩提又提出很多自己的心得。世尊印证他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但是他没有这些观念、想法,如果真的执着我证到阿罗汉果、我是人中第一的阿罗汉,有这些心态的话,就不是真的证到阿罗汉果。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

实无有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连无上正等正觉的法都没有,更何况阿罗汉,有什么阿那含、斯陀洹、斯陀洹?都没有了!法只是清净内心的工具、手段,清净完了、就放下了,没有什么实际的法,无有一法可以称做阿罗汉。

有没有一个人人都可遵循的规范,都用这个法?不可能的!每个人的心病不同,有的偏于大的毛病、有的偏于小的,有发勇猛心积极用功的、有悠哉悠哉的,每个人都不一样,没有一定法名阿罗汉,也没有一定法名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是悟空第一,他非常清楚具有般若智,世尊所讲的,他都能够吸收、运用,他马上回答:「实无有法名阿罗汉」。

「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

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一有这种心态就着有我相了,有我相就有人相、众生相,有我相就离不开寿命,就有寿者相;自己认为我得了阿罗汉道,其实已经是着了四相,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甚至于菩萨,甚至于佛,在修证之间,都要离四相,这四相永远都不要让它在心中发起,随缘做佛事,做完了就忘记了、放下了,才能够离四相。

「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

从前世尊会对每个证到果位的人印可他证到什么、是什么境界,那时候须菩提尊者被印证得无诤三昧。当一个人心中没有四相时,就懒得去跟人家争辩是非、善恶、对错,合理、不合理。阿罗汉是自了汉,所以他不去跟人家争辩,也不必为你好而纠正你,因此容易自修,可以不与他人争辩;菩萨就不一样,菩萨看到别人有错或有问题,就借机要化导他、让他清净,所以不大可能无诤。但菩萨还是要用智慧,不会跟人争的面红耳赤,要善观因缘,能度就度,不能度是因缘还不具足,就要慢些,等他心地成熟,习气淡薄了一点,能度才度,否则云云众生,习气无量无边一时间怎有办法度尽一切众生?

佛印证了须菩提尊者已得无诤三昧,这无诤三昧还有三不等,须菩提尊者证得的无诤三昧是在所有人之中最为第一的。证到这种境界的行者都有神通,能知道这个人是哪一世的父母,像这些亲近的、有缘的,不讲、不化导似乎于心不忍﹔但有的行者心空掉四相,什么都不管,不想与人争辩,而须菩提尊者是不管有缘、没缘都不想讲。

须菩提尊者已空掉一切,什么亲疏远近都无所谓了,他的无诤三昩真的是的人中第一的最高标准,是第一离欲阿罗汉,彻底断离所有的欲望。同样是阿罗汉为什么有第一之别呢?阿罗汉有六种不同的层次,证到最高「俱解脱阿罗汉」时什么欲望都没有,须菩提尊者更特别一点的是第一离欲阿罗汉。

「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世尊这么印可须菩提尊者,但须菩提尊者从来就不认为自己得到无诤三昧(arana-samādhi)了,是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虽然世尊印证他,但他心里面从没有想过自己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如果我有这种念头,认为我得阿罗汉道,我是第一离欲阿罗,那世尊就不会印可我乐行无诤三昧,是真阿兰那行者。阿兰那、阿兰若是梵文aranya之音译,又作阿练茹、阿练若、阿兰那、阿兰攘、阿兰拏,略称兰若、练若。此译为山林、荒野,指适合于出家人修行与居住之僻静场所。

以须菩提尊者实无所行,才真正名须菩提尊者乐于修无诤三昧行,住山林寂静行;行者没有证得什么境界的概念,才有实证的德行。若执着我是阿罗汉、有无诤三昧、是阿兰那真行者,就还有着相,有着相就不是真正的阿罗汉或得到无诤三昧的阿兰那真行者。一路讲到第九品,《金刚经》一直在阐述任何在得到了修行的境界后观空而不执着,最后才能悟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本段阐述阿罗汉道为何是菩萨摩诃萨当成就之果位,没有一菩萨摩诃萨不具有阿罗汉的定力与解脱知见,若行者忽略了心地之修证,不守戒律而号称是菩萨,世尊在《大般若经》中言:无有是处。所以菩萨也要能像阿罗汉一样,当要能做到离四相(我、人、众生、寿者),一离四相即有无诤三昧。当然行者如阿罗汉一样,永断贪瞋痴三毒,于世间相都能不着,五根对六尘已无黏着之力,所以能得涅盘。

本段阐述阿罗汉道为何是菩萨摩诃萨当成就之果位,菩萨摩诃萨与小乘的阿罗汉,本来是两条不同的路,但是菩萨摩诃萨还是要有阿罗汉心地上的修证。菩萨是从阿罗汉来的,都具有阿罗汉的心地清净、定力与解脱知见,能永断三毒、五上分结、和因果牵扯的根本。所以菩萨也像阿罗汉般,所作所为都能离四相(我、人、众生、寿者),行六度万行、度众、利益众生,做完了就放下,这样才是真正的大菩萨。很多自称菩萨但是毁谤小乘的,就不是菩萨,既然菩萨是从阿罗汉里转出来的,应该有阿罗汉无诤三昧的体会、修证,不会去毁谤小乘才对。若行者忽略了心地之修证,不守戒律而号称是菩萨,世尊在《大般若经》中言:无有是处,是不可能的!

执着有一个我、执着有众生、执着还有一个寿命,想长寿、长生不死,那根本不是大菩萨。一个人只要能够离四相就没有可争辩的,自然就有无诤三昧;菩萨可以要度哪个人?用什么法?完了后就放下,这样就离四相。内心里不要常罣碍要做什么?对谁?自己永远都没有放下四相想。行者如阿罗汉般,永断贪、瞋、痴三毒,于世间相都能够不着,五根对六尘已具有无黏的功夫,心能如如不动,当然就可以得涅盘。

须菩提尊者说无有法名为阿罗汉,一得阿罗汉行者不能有阿罗汉果想,另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是无一法可得,同样地证阿罗汉果者无有一阿罗汉果想,这是成就无上道的不二法门。所以行者要能以般若波罗蜜多智观照它,才能更突破心理所证境界,进而发菩提心,不沉空住寂,而转进入菩萨道修证中,以下化众生,上求佛果为成道之目标。

须菩提尊者说无有法名为阿罗汉,得阿罗汉行者不能有阿罗汉果想,同样的,《金刚经》一直阐述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是无一法可得,若有一法可得就不名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诸佛就不会为你授记,未来当得做佛。当时释迦牟尼佛也是修这种无法可得的法,佛法可得,是因为心有病才要传你一个药法,心若无病、三毒断了,何须吃药?不必用什么法!所有的修行方法,都为断内心习气,内心若已无习气毛病了,连无上正等正觉的法都不可得,境界也不可得,更何况是下位的菩萨、阿罗汉、阿那含、斯陀含、须陀洹,同样地证阿罗汉果者无有一阿罗汉果想,这是成就无上道的不二法门。

我们要了解,真的心地清净,并不是在太平日子里心平气和﹔若业障来了,心就不平、气就不和,那就不是真得到什么果位。要能顺逆不拘、好坏无执,贪、瞋、痴永断时,也不要有得阿罗汉果想。有朝一日若能像释迦牟尼佛般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时,也不要认为有一个所谓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法可得。行者要能以般若波罗蜜多智依此观照,才能更突破心里所证的境界。

在阿那含境界,用无常、苦空、无我的观念,或者用五根、五力、七菩提分,甚至八正道种种法门来观照我们的心,破解我们贪、瞋、痴、慢、疑种种毛病,如做到了、不要有我做到了之想!真做到了吗?不见得!要境界来考,现在没有佛、菩萨来为你印证,有时候你自己胡思乱想,或者一些魑魅、魍魉在影响你,让你以为自己证到几地菩萨、证到阿罗汉果、证到什么了,无知就会执着心里面的心念,自觉好像真有这么回事,我真的证到某种境界了,有这种念头就糟糕了!

自己本身先不能有这些念头,外来的这些客邪有时会让你迷糊,故意发讯息让你以为自己是不是什么菩萨、阿罗汉、阿那含、斯陀含、须陀洹?把内心的妄想或外来客邪给的信息,信以为真!有可能的!那些着魔的大多会讲自己是几地菩萨,一开口都是八地、十地的,甚至是佛,显然都有问题。真正佛法是无一法可得、无一果可证,要抱持这种心态,以般若波罗蜜的智慧来观照突破心里所得的境界。

真的证到阿罗汉境界,要借这个机会快快在今生发菩提心,省掉二万劫的时间,因为心地清净,又不想渡众,无所事事、住寂、守空,空转二万劫,没有必要!今生有一点成就,就直接发菩提心,速速转修菩萨道,不要怕度众辛苦,怕众生顽劣不冥,度不了也要度,能度多少就度多少。有的发了菩提心,还要一大阿僧祇劫才能得八地菩萨。

要成就一个法,是很难!当然八地菩萨与阿罗汉不是境界高下的不同,而是入处有异。发心度众的初地、二地菩萨,虽然心还不清净,但智慧较多,以他对法的理解,可以让大众接受、起心去修,学习到种种佛法。虽然自己没有办法像阿罗汉一样永断三毒,其间也是一边度众、一边自修,要到八地菩萨时心地才能与阿罗汉一样清净,发起神通,而由初地到八地还要一大阿僧祇劫。在《大乘理趣六般若波罗蜜经》所讲的,大菩萨的悟空,比阿罗汉或四禅行者要大的大,五通的神通力也大的多,这是菩萨的智慧,称做智慧通,不只有神通。

所以不要怕度众的辛苦难行,难行也要行,要以下化众生、上求佛果为目标。如来菩提是已得佛地才具有的,由初地到八地要一大阿僧祇劫,八地到成佛又是一大阿僧祇劫,目标是很高远﹐因此有的行者直接修阿罗汉果,当生佛在或如四祖优婆毱多尊者在时,行者几年之间就可以证得阿罗汉果,因为有大善知识在指导,告诉你心地怎么去用功、怎么走快捷方式悟到神通。无奈现在末法时期难找到大善知识,也还是要发菩提心,尽量往菩提道迈进,以求得如来菩提。

本段同时指出无诤三昧之修证,在于对自我欲望的舍离。欲望是烦恼的根源,能离一切欲即能成就无诤三昧、阿兰那行。须菩提尊者以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真阿兰那行者。所以修行在于舍内心诸不净法,才能成就小乘果,当得阿罗汉果时,亦无有阿罗汉果想,这就是般若波罗蜜多智慧。

本段指出无诤三昧之修证,在于对自我欲望的舍离。欲望是烦恼的根源,能离一切欲即能成就无诤三昧,自己本身的需求降低了,甚至没有了,无我能做的很彻底,就没有人、众生相,根本什么都没有,好人、坏人、什么人都跟我都没关系,有缘、没有缘也没关系,自然就能得无诤三昧、阿兰那行。

须菩提尊者以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真阿兰那行者;没有什么要做的,随缘做时,做完了也什么都没有,没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无有一法、无阿罗汉可得,这才是真正的阿兰那行者。所以修行在于舍内心诸不净法,心地法门不在修自性真如的功用,而是修如何去掉内心的不清净法,这样才能成就小乘的果位。

心地里真的永断三毒,得阿罗汉果时,也不要有得阿罗汉果想,即是《金刚经》里所讲的般若波罗蜜多的智慧,观一切法无所有、不可得,观《大般若经》里所讲的,所有的境界都是无所有、不可得,世间禅定的、小乘法、大乘法之间的一切境界、乃至所用的四念处、三十七道品、十二因缘观或四圣谛等法,到最后不必用时,也是无所有、不可得,这就是《金刚经》、《大般若经》的精华,甚至《心经》也是在讲这个道理。

第九品分花好长的时间,终于结束了!如果你光知道第九品大概也差不多,我们回过头来复习小学、初中的课程,让你知道修行要怎么修?要真的去实践!不要对「我」这个色身太着迷、老要让它舒服,自己没有主观我的执着就没有人、众生相,所修的境界就有果报,也不要去执着「有」哪个境界,就不会被那个果报框住,才能够自在无碍,不去受生。

第九品分也可以说是四句偈,是最基本的小乘成就果位的心地法门,《金刚经》符合它的意义,就是教他得须陀洹果,不要有得须陀洹果想;得斯陀含果,不要有得斯陀含果想;得阿那含果、阿罗汉果都没有得阿那含果、阿罗汉果想,如此一方面可以继续再用功,今生发勇猛心成就更高的果位;二方面不执着所修证到的果位,就有般若波罗蜜的智慧,才能地地往上,即使四句偈都证到满足了阿罗汉果,也要马上转修菩萨道,才不会浪费时间,进入阿罗汉果,在禅定中守空住寂,空转二万劫时间!(第九品分完结)

 

如何利用金刚经来修行讲义(13-1)

四、金刚经经文解释

第十品 庄严净土分

(一)、前言

在这一品分里面开始提到庄严,要花很多时间来讲庄严,有世间相的庄严、有心地上的庄严、有果位上的庄严,有佛的庄严、有菩萨的庄严、有人的庄严,我们以前常提到庄严佛净土,到底要怎么庄严?在这一品分里面我 们要学习一个新的名词、概念,其它的法以前都讲过,只是重复再提出来而已。

上品分中世尊开始宣讲四果位的修证,及得四果位行者不能有得四果位等想,不然就是执取有一个法可得,有一果位可住,这样就不能步步上升,不能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得如来菩提。世尊在阐述四果中,又能立、能破地把四果的果位又推翻,这是说果位者即非果位,是为果位;意义跟八品分所述的,佛法者即非佛法,是为佛法,这样才能一直前进到证得无上如来菩提。若修行人常有修证到什么境界想,然后很执着其境界与能力,那种人永远都不会再进步了。

上品分中世尊开始宣讲四果位的修证,及得四果位行者不能有得四果位等想,不然就是执取有一个法可得,有一果位可住,这样就不能步步上升,不能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得如来菩提。当然今生不可能,但未来世,没有般若波罗蜜的智慧,是会加长得如来菩提的时间!所以世尊在阐述四果的时候,立了四果位,然后教人不要有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想,又把它破掉!这种概念在中国的禅宗也是一样,你执着哪里,禅师就把你破掉,甚至于先立一个法让你执着,然后再把它摧毁,让你不要去执着那个法,都是在心法之间慢慢让你不被一切法所黏,能立、能破,把四果的果位都推翻,这是说果位者,即非果位,是为果位。

果位者,是一个实相放在那边,不要去执着它,可以把它空掉,是「即非果位」;空掉以后,这个果位就是果位,这里又把它假有,假有是有那个相,但是不执以为真,变成假有;若不能以超然客观的心,把实相、空,假有之间的这种观念,应用于世间里所面对的一切相,就不能证到无诤三昧,不能证得对一切不执着。修自己好修,但要做当家、要指导人,你自己难免会在意,面对道场、同学,他有没有进展、有没有什么毛病、习气、要怎么帮他解决?我常常在罣碍这些,没办法做到无诤三昧。

菩萨要有智慧,对境同时心地仍然清净。该讲的讲了、该发的脾气发了,做完好像没这回事、没有发生过般。菩萨的智慧比四果位的行者还要高,不是不去不去对人、不去对境,只是处理完后要能够自在,就是修「是果位者,即非果位,是为果位」。对于一切的果位、一切的世间相,甚至所修、所采用的法,都要抱持这种心态,这样就不会执着一法、落入框架里。用甲法来舍弃乙法,舍弃了乙法,却又去执着甲法,这样永远没有办法自在、得到真正的佛法。

意义就是第八品分所述的三段论,佛法者即非佛法,是为佛法;佛法就是以一切法来对治内心的不清净,是谓佛法。打坐是一个佛法,要修内心不清净也是一个法,证到果位也是一个法,都是佛法;要用般若波罗蜜的智慧,看成不是佛法,不是佛法就成为一个假有的相,那个相是有,但是似乎跟我没有直接的关系,这样就能超越有相的境界。用这种思维去修你的内心,就能够超越,不必像阿罗汉般,住于空、无相之间。菩萨为什么是菩萨?他就是抱持这种三段论的修证,做归做,做完也等于没有做﹐岂不自在?

这种三段论可以随时换成别的词句,也都适用,「吃饭者,即非吃饭,是为吃饭」,就不必在意吃得咸、淡,没有拣择也破掉内心对咸、淡、不咸不淡的这些喜爱执着,你这么用佛法,就能自在﹐做完了也没有我做了什么的念头﹐就能悟道,这样才能一直前进,在未来哪一世、哪一个世界、哪一个时空间到证得无上如来菩提。

若修行人常有修证到什么境界想,很执着此境界与能力,这种人永远都不会再进步了。修到初禅有觉有观,用觉知的心来观照妄想心,天天在玩这些,就没有做到三段论的修证。一旦执着心的清净或所修证到的境界,是没有办法再进步。初禅是有觉有观,见性发起,有超能力能见光、见外世界、或看见别人的心,去执着这些、放不下,就不会再进步﹔忧喜苦乐灭了,身体的身见灭了,还要继续再用功,不必住在这种灭、不灭的观念上,才能够随时再进步!一旦把《金刚经》搞通,重点抓住会用了,并且随时观照你的内心,依 据无常、苦空、无我的观念,以五根、五力、七菩提分的方法,或再用四念处打坐禅修、或修心中心法,都会有境界的出现、心地上的改进,无论境界顺、逆、善、恶,都不要去执着它,抱定一个空无的心,这样才会进步。

用这种三段论的模式去思考:「佛法者即非佛法,是为佛法。」「果位者即非果位,是为果位。」,就很容易建立客观的心理,减灭对境界、对人、事、物的执着。像上班族,工作总是要做,做是做了、做完就放下,就能自在!过去的就过去了,不要再去想,不管白天上班开会讨论发生什么事,回到家就忘记了,放下修行,这就进步了。心随时都在无所执着的境界中,所以上班也能好修行,不一定要一个人躲在深山里才能修,这是《金刚经》里的般若智慧,你能够在生活中用得顺手,心地上就会成熟。

本分中第一段世尊再重申一次,诸法实无所得,世尊昔在然燃灯佛处于法亦无所得,所以燃灯佛才会与世尊授记说未来当成佛,以做为声闻四果无所得的总结。

本分中第一段世尊再重申一次,诸法实无所得,这是梁昭明太子把它划分在此,其实如果把它划分到前一品分,也是可以的,因为这是在讲:「诸法实无所得」,以及得到四果位也不能有得四果想,有果位想就不能证到无上正等正觉。在第十品分里,第一段先提世尊过去在燃灯佛处学习无为法,也是无一法可得,虽 说智慧还未具足,但基本成佛的心地已经成就了,所以燃灯佛才会为世尊授记:「未来当成佛,号释迦牟尼佛。」

佛可以为人授记,因为佛对于宿命没有时空的限制,授记你成佛一定会成佛,祂可以明白的告诉你在哪一世、哪一个地点、名号是什么?时空在宇宙间实在如沧海一粟般,这确切的时间点其实很难讲,但只要佛为你授记了,你未来就一定会成佛!所以世尊所提出「诸法实无所得」的概念,可用来做为第九品分的声闻四果「实无所得」的总结。各种果位实无所得,释迦牟尼佛证到无有法可得,这观念都一样的。

接下来进入新的课题,世尊问须菩提尊者,菩萨庄严佛土不?庄严佛土,即非庄严佛土,是为庄严佛土。有所庄严,而不执相才是真庄严,这样菩萨才能生清净心,所以善男女初于尘境中,亦不应住境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也不能执有相之身为大,道理一样,有身即不是大身,非身才是真大身。

慢慢的第十分再导入另一个新的课题,世尊问须菩提尊者,菩萨庄严佛土不?不是只有菩萨才庄严佛土,所有一切佛弟子都在庄严佛土,何谓庄严?佛土怎么庄严?七宝缨络的布置,那是有形有相的庄严美丽﹔无形无相的心地清净,才是真正的庄严佛净土。菩萨是以度化众生、清净自心来庄严佛净土,这以后在解释名词时,再解释庄严的概念。

世尊这么问,须菩提就回答了:「庄严佛土,即非庄严佛土,是为庄严佛土」。菩萨一则在行庄严佛土,修内心清净,但做了却不去执着有这件事在做、有这个法,所以即非庄严佛土,这就是所谓的庄严佛土。我们做一件事不要有做事想、修内心不要有修内心想,该做的无执去做,这就是庄严佛土。

有所庄严,亦不执相才是真庄严,要以般若波罗蜜的智慧来观这些法,所以不要去执着有相,甚至于内心清净来庄严佛土也是一样的。不要认为我内心很清净,这样来庄严佛土,功德无量!不要有这些想法,这样菩萨才能生清净心,度十二类众生,度了十二类众生,也无有一众生可度想,去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与果位都有关系的,但都不要有果位想,这样才能真正得到清净心,如果你做一件事很罣碍,做的好?不好?一直有所罣碍,自己就不会清净﹔如果该做就做,能做多少就做多少!碰到障碍就休息一下,没有障碍了又继续做,永远都不去执着有一个法在行,不是很自在?

诸事要成就都是因缘,因缘不具足、有障碍慢些不妨,因缘具足了顺势走快些,不执着才能自在清净。菩萨是这么生清净心的,不管是无住相布施,或是无住色、声、香、味、触、法布施,甚至度无量无边众生,亦无众生可度,做了无量无数的事,也没有一事可做,这个概念让你一直自在的去得清净心。

退一步讲,善男女初于尘境中,是初学者还没有得到须陀洹果的,亦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而生心。这里提出也算是《金刚经》里的重要语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菩萨摩诃萨可以做到,善男子、善女人刚开始学习时,要怎么去断五根对六尘境的执着?对境无所住而生其心!眼睛应缘看到东西,见性见到了,第六意识起了分别心、起了名相,但不执着这看到的东西好、不好,喜欢、不喜欢,没有这些,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所谓有所住是第六意识的分别,配合见性看到了东西,或听到了声音,五尘境都是一样的,你不要有第六意识的分别﹔「而生其心」的这个心,不是妄想习气的心,而是客观觉知的心,可以觉知我所看到的这个人,他做了什么事,做这件事情没有好、坏分别想,让心只有感知那境界,不会有好恶分别的习气毛病出现,这样才能做到色、声、香、味、触、法即非色、声、香、味、触、法,是名色、声、香、味、触、法。一 直都是在讲同一道理,只要超越了五根对六尘境的执着,就能观色、声、香、味、触、法即非色、声、香、味、触、法,是名色、声、香、味、触、法。用空无的心去面对、去观这六尘境,观它是无所有,让觉知所认知的各个尘境客观的存在那里,跟你没有直接的关系,如此就做到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之前有提过,能不能以色相见如来?现在又再提出身的问题,世尊问:「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执着色身有这个身高大,这就是有所住而生其心,须弥山王身高二十由旬,一由旬是四十里,我们要有看高大但没有高大想的心态。大相无形,有相的大身不是大身,没有一个限制的、无相的大身,才是大身!世尊是要破解这种高大想。

最后这一段是在讲身,有一个大身也不能执着为大,因为有形有相就有限制,有身其实不是大身,非身才是真正的大身,无相才是最大身。每位天神都有一个果报身,四天王天是半由旬、忉利天是一由旬、再上去二由旬、四由旬,到几百由旬,四禅天的天神更不得了了,在我们看来高大无比,但那不是最大身。释迦牟尼佛的身在哪里?没有!祂无所不在,可以在一切佛剎土,只要能衡量的就不是大身,无形无相的才是最大身,我们要破去对身的执着、大小的观念,无所住,不住色、声、香、味、触、法,更不住有形有相的身,要空掉一切相。我们看这一段经文:

(二)、经文

经云:「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佛问须菩提:「您的意思怎么样?在好久以前,如来在燃灯佛那一世,在燃灯佛所修学佛法,对于这个法有没有能得到什么?」须菩提是悟空第一的,知道阿耨三藐三菩提的意义,也知道真正的佛法是无法可得,所以须菩提回答:「不也!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对一切法的所修所证是不能寄存于心的,一方面是事境过了后,法就没有了,有什么可得?即使有所得也不能去执着这个所得,所以也还是无所得!有法修证的境界,有因缘才会再现,再现也是因缘幻化而成,总是心地、因缘、果报,合和在一起所产生的现象,应缘后不去执着那个法,最终法也没了,如此思考,有什么法可得?

有所得你会去抓那个法、执着那个境,因缘法是因缘果报关系所产生的法,若执它为有,那就完了,脱离不了果报的现象,没有办法解脱,所以随缘、应缘去生一切法,又能够做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在燃然佛处学了很多无为法,到最后并没有真正得到什么,是要舍掉内心对法的执着。

「须菩提!于意云何?您心里面对这事情有什么看法?」又问道:「菩萨庄严佛土不?」已经觉悟的有情,所作所为都是在庄严佛净土,有没有这一回事?菩萨在做庄严佛净土的事?须菩提对道理悟得很深,回答道:「不也!世尊!菩萨并没有庄严佛净土!」为什么呢?菩萨有清净心,虽然在做庄严佛净土的事情,却没有执着,观它并不是在庄严,这样就不是庄严佛净土的意思。做总是要做,不即、不特别去做,随缘做,没有一个心意念一定要达到某种目标,没有执着的做庄严佛净土的事情,做完了就放下,这样才是真正名为庄严。若有一个主观意念我要庄严佛净土,就是着相了,不能清净自心,若不能观空,庄严佛土尚有庄严佛土的功德,会有善果报,这样如何解脱呢?

三段论又出现了:「庄严佛净土者,即非庄严佛净土,是名庄严佛净土。」「菩萨随时随地都在清净自心、庄严佛净土,随时随地都在学无为法,在做庄严佛净土的这件事上没有执着,并不认为我是在做庄严佛净土的事情,若有庄严佛净土想,是没有空掉所作所为,没有般若波罗蜜的智慧。没有执着的心,也就没有罣碍,也才不会落于因缘果报。

这种初修的行者、大菩萨都可以庄严佛净土。心净国土净,初学的人可以用清净的心来庄严佛净土﹔菩萨除了心清净外,还可以用心力去幻化七宝、花鸟,有相的去庄严佛净土,做了也没有做了想,这样才是菩萨在庄严佛净土。第二个「非庄严」就是用空观来观你的所作所为,甚至于修证的境界。第一个名词都是在讲实相,哪件事、哪个境界、哪个方法,然后做的时候客观的从所作所为,甚至于得到的果位、方法里跳脱出来,不要执着那个相,这样就是即非庄严,而下一个结论,是名庄严,这就是庄严。

第三次提到的庄严是假有,摆在那儿跟你没有直接的关系,第二个、第三个庄严其实是一样的。一般人会执着第一个庄严,而修行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会放下他的所作所为,所以认识的是第三个庄严。在做庄严佛净土这件事情,把它虚化、脱空,跟我没有直接关系,也不去执着好的果报,这样就不会跟它沾上关系,不执着有相,实相就成了假有,超越那种执着,在因缘果报上你可以脱离。

第一个与第三个虽然是同一个名词,但已由实相变为假有,以超越客观的心去看那个相,就像以应无所住的心去看一个人、听一件事,那人、事就虚拟在那儿,成为假有,为什么假?因为我不去执取它,它就跟我没有直接关系,只是客观的杵在那儿,客观的心地是依我们的心态而成就,如果你还有妄想执着,就客观不起来、假有不起来,外在的人事物就还是实有的境界,没有办法脱离轮回,要脱离,做了善事却不去执着它,从内心去超越,观一切所作所为是无所有、不可得,观一切布施功德无所有,不去执着它,这样才能把第一个名词假有化,能 否假有就看第二个名词做得到吗?即非庄严就是把它观空,看它无有相,能观空、心里就不会执着,无所住而生其心,不再住在庄严佛净土这件事上。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所有的一切菩萨、大菩萨们都是这样从内心里生起清净心,来庄严佛净土。若是超越了因缘果报的观念,无有妄想习气去执着所作所为,不去想我在做善事、我在布施、我在对某人好,内心自然就生起清净心,得以自在无碍,不被因缘所感召。

诸菩萨摩诃萨怎么做到去生起清净心?即观:「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菩萨境界是高,眼睛看到一个物相,不住色生心。回过来善男子、善女人刚开始修时要怎么做到?先从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鼻子闻到的、舌头舔到的、身体所接触的,甚至于内心第八意识鉴照十方虚空一切因缘,不应住色、声、香、味、触、法,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都不能住于其上生心。所谓生心是生起第六意识分别心、第七意识的妄想心、执着心。再引申更大的范围,不应住色、声、香、味、触、法而生其心,也是不应在色、声、香、味、触、法之间起了第六意识分别心、第七意识的恒审思量的妄想,如此现出来的是客观觉知的心,是第八意识心,这个心才能够做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无所住是不住第六意识、第七意识,不住后所生起的心是第八意识。知道那是色、声、香、味、触、法,这是谁先看到的?一般人以为是第六意识,或者是眼睛,不是的!都是第八意识先看到,前五识与第六意识是依托第八意识来间接认知六尘境,这是听了唯识所要懂得的道理。前五识依托第八意识来认知色、声、香、味、触、法,这时候生起的心除了认知这个境以外,并不起分别想、没有第六意识,不起胡思乱想,也没有第七意识,眼睛看到的人、事、物也只是一个人、事、物,不去分别这个人是某甲、某乙,不去起分别想,这个人是长得美丽?潇洒?不去生起这些心,只是认知这个境,没有我的分别想,这样初步的就可以做到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佛土,也就能够客观的让它成就是名庄严佛土。这三段论是实相、空、假有的观念、目标放在这里!现在你再回过来,从现实的生活中开始观照、学习起,如何做到住相不生心?学习从心意识去认知,再进一步的去控制它,可以用我的觉知鉴照很多事,但是没有「我」的心去认知它,这样也一样可以生清净心,以不住六尘境而生心的时候,也是一个清净心。

最后一段,世尊又提出来须弥山王的身大不大?不要执着有相,有一个相就不大。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那么高大,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大不大?一般人看到天神的身体是很高大,须菩提毫不犹豫的回答:「甚大!」世尊就破解须菩提有相的观念;须菩提自己又说到:「佛说非身是名大身」一执着有相为大,就着了有相,但是须菩提道理圆融了,世尊问到须弥山王的身体大不大?他说很大,但又进一步的解释:「如果这个身体有大就非大,为什么?因为佛曾经讲过没有身才是大身!」

有形相的身体,不管有多大都有一个现量,再大、再大、即使大到一个世界,一个世界也是有现量的也不算大,佛的法身是无相的,那才是大到无量无边的十方佛剎土都可以到,这些观念是一样的,没有色身的行者,他的法身清净无相,要多大有多大、要多小有多小,同样的观念后面提到的,以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多的七宝来做布施,这功德大不大?是很大!但是不如你对人家宣扬《金刚经》、或者是四句偈的功德大。

这行相、世间的财富,不如你的智慧,有智慧就能够自我解脱,或让人去解脱,这种功德才是无量无边。解脱人家的慧命与解脱人家的生命,这功德哪一个大?光治人家的病功德有限!这一生完了就没有了,他照样再去轮回,如果治他的心病,让他从六道的轮回里脱离出来成为菩萨,这菩萨又去度无量的众生,这功德是无量无边!所以讲经说法的功德,比你出钱、出力盖医院、救人疾苦的功德要大得多,佛教徒都要有这些观念。

有些人不懂这些观念,他看不到帮助别人修心养性、解脱烦恼的功德﹔只知道看到可怜人,出钱去帮助他,让对方有饭吃或有钱医病,要知道这种功德还是要在六道里再轮回,你跟对方结善缘而已。你们黏上了,你帮助他、以后他又帮助你,甚至于再出生做你的儿女,又搅和在一起了!所以还是要回到这里所讲的,所谓与众生结善缘者,即非结善缘,是名结善缘。做善事是好,但若不能修证到这样,没有菩萨清净心的境界,你都会黏上!与这个有因缘就黏、与那个有因缘又黏,越黏越多!做不到这三段论的修证,以实相、空、假有来观一切人、事、物,永远都会被拖下水的!

(2005.04.23讲于法尔)

 


[ 《金刚经》选读 ] [ 经典选读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