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如何利用《金刚经》来修行
               --
第九品   一相无相
                  200
5.03.19.   12 讲(5)     张玄祥 居士   讲于 法尔讲堂

   (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四、金刚经经文解释

第九品   一相无相

(三)、名词解释(续)

3.斯陀含果

斯陀含果意译作一来、一往来,系沙门四果之第二,又分为斯陀含向与斯陀含果,即预流果(初果)之圣者进而更断除欲界一品至五品之修惑,称为斯陀含向,或一来果向;若更断除欲界第六品之修惑,尚须由天上至人间一度受生,方可般涅盘,至此以后,不再受生,称为斯陀含果,或一来果。以其仅余下品之贪瞋痴,故又称薄贪瞋痴、薄地。       

斯陀含sakrda-agāmin,最近发现我们发的读音不对,发音ㄏㄢˊ 是不对音的,应该是台语音的「含(澉)」音,罗马字是a-ga-mi就是「来」的意思,sakrda就是一,合称就是一来,译成中文是「一来果」,相当于三、四禅的境界,四禅有三天,生到天界以后还要来人间一次,就可以证得阿罗汉果。斯陀含是小乘沙门四果的第二个,修到三禅也等同是斯陀含向,就是还没有得到斯陀含的果位,只是向斯陀含迈进,修到四禅就有一点斯陀含的味道。 

须陀洹是预流果(初果)的圣人,进一步的断除欲界第一品到第五品的修惑,修惑总共有九品,断了欲界一品到五品的修惑以后,就可以称为斯陀含向或者是一来果向。阿罗汉是有九个位阶,阿那含以前的总共有十八个位阶,十八加九总共有二十七个贤人与圣人,十八个位阶这边还是算贤人,因为没有到阿罗汉的境界。再进一步的断欲界第六品的修惑,尚须由天上至人间一度受生。 

要成就斯陀含果位,你一定要从内心里面去断一切的习气、毛病,世间禅定的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光开发出真如自性而会有什么境界,那是没有用的,若要成就果位,一定要从内心里面去转自己有什么习气、毛病?如果还观照不到自己有什么习气,那根本都还没有进入初禅,迷迷糊糊的,自己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毛病。 

所谓的九品惑,这里所要断的是起心意念的修惑,在见道之间的那种见惑─见道执着之惑;譬如到初禅境界,是有觉有知,知道有一个觉知的心,另外有一个在起妄想、执着一切境的妄想,也是心,真心、妄心两个知道了,却不知道如何去断它,已有这个能力而不知道去断妄想念,这样慢慢会走入世间禅定里面去;修佛法的就是要见道以后,要懂得是什么?然后都要放下!观它无所有、不可得,这样才能够进入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一直往上进道。 

见道斯陀含是在修心,所谓心就是起心动念不执境,这叫做修惑。见惑、修惑(或称思惑)这两个名相,修惑就是思惑就是起心动念之间,能够转得到的第七意识念头不迷执,你都要能够清楚,虽然压不住它,它不受你压住,也只有观照它,有的人说起心动念、妄想很多,那不是你在想,是第七意识执着无始劫以来的第八意识的种子,在那里起心动念,你把这些状况搞清楚以后,其实看不看它、理不理它都无所谓的,它想它的,你知道要生活、要吃饭、要睡觉、要做事,能够了解这个心,这样一天过一天、一年过一年,总有一天,这个心会静止下来,看你执着重不重?要让这个心清净下来,不是几年的时间可以做到,但是修行没有进入这个状况,就没有办法真正修心。 

斯陀含跨二、三禅的境界,也就是进入第六、七意识的修行,没有妄想心就没有办法去修第七意识。后面的附表你可以了解见惑、思惑的内容是什么?这里讲的,若更进一步断第六品的修惑,就已经有斯陀含的果位,但是天上、人间还要来一次,才能够证得般涅盘,就是大涅盘,至此以后得到阿罗汉果,不再来受生,称为斯陀含果。前面我们讲四果境界时,就已经把内心要断的毛病讲解过好几次,须陀洹要断的是三结的身见、戒取见、疑心病。 

身见,对这个肉体看不开,还执着它就是我,就没有办法断身见,这个肉体在二禅境界以后,失去了五根或者见、闻、嗅、味、触这些自性的功用,直接进入第六意识的心,这样就有须陀洹的初步境界,如果身也放不下、欲界天的那些习气也放不下,就是贪吃、贪睡,还有种种五尘境的执着,修行要跟你的心地来印证,你还喜欢吃、喜欢睡、还喜欢这个肉体好不好或者是跟它美化、化妆,很执着这个肉体,这欲界天大概都是这样子,你要把这个身体看破、随便它,这是身见。 

satkāya-drsti是有身见,虚伪身见、坏身见、移转身见,sat是确实存在,kāya是身体,drsti是观见执取成意见。外道执着这个身体产生的见性、闻性、味性、嗅性、触性等等的功用,他们很喜欢这些真如性去发挥这些功用,这样就是执着有身根、色尘;在修佛法路上,佛陀告诉我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要去执着它,凡所有的境界,是无所有、不可得,要用般若波罗蜜的智慧去观照它,终归无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无上正等正觉,无一法可得是所谓无上正等正觉,有一法可得就没有办法证到无上正等正觉,去执着所修行的境界,外道就是会这样的。修佛法是要让内心清净,要先断身见,若真执根身之功能,就是执身为邪见。 
 

戒禁取见śīla-vrata-parāmarśaśīla就是习惯、气质、行为,vrata禁止,parāmarśa是反省、回想。一为不要执着禁戒为见,变成一种负担,欲求解脱反受缚。第二个是不要守邪戒,不是释迦牟尼佛讲的戒律,不要自己创造一些来做,认为可以成就果位,却是不究竟的戒律,如守狗戒、鸡戒等。
 

疑心病vicikitsā怀疑心,须陀洹要断最后一个是疑心病,对佛理怀疑,对环境人事物疑神疑鬼。有时疑诸佛菩萨没有加持,与众生之间言谈,好像对你自己有什么批评、或怎么样,这些念头都要放下,一旦起来就要警觉把它断掉,没有做到这三样,须陀洹的果位都没有成就。 

进一步的,斯陀含除了要断三结以外,还要断淫欲心,贪欲、瞋心、痴心要淡薄,痴心是对因果的认知心,这也要淡薄,不受众生因缘的牵扯。这些都是要有能力控制,虽然不能完全断,但是起码要守得住自己,这样才有斯陀含的果位可言。以其仅余下品之贪瞋痴,故又称薄贪瞋痴或称薄地;须陀洹断了三结,斯陀含是再加上淡薄贪瞋痴三毒;所谓淡薄就是你可能还有起心动念,但不会去做。贪欲心,有时候因缘来,面对境界,眼睛看到了,也许会起妄想,能够警觉,然后把它灭掉,这样就是淡薄;斯陀含有的称为薄地凡夫,就是已经把贪瞋痴淡薄,但是他还没有达究竟,还没有完全得到阿罗汉果位,所以还要加上凡夫,就是天上、人间还要来一次。     

须陀洹圣弟子,即坐于他的本座,或于其它时,为使轻薄欲贪与瞋恚及为得证第二地而行瑜伽。他集中了根、力、觉支,以智思惟那区别为色、受、想、行、识的诸行「是无常、苦、无我」,反复思惟,入于观的程序。如是道者,于行舍智之末,由一(意门)转向而生起随顺智及种姓智时,即在种姓之后生起斯陀含道。与彼相应的智为斯陀含道智。斯陀含果─在此智之后,名为斯陀含(一来)的第四圣者,他只一次来此世间便得灭尽于苦。 

斯陀含道智─斯陀含的果位要修到什么?要修什么?懂得要修什么就是知道斯陀含的智慧了,要用观照的能力,知道要走哪一条路?贪瞋痴要让它淡薄,就要这样慢慢去淡,如果连斯陀含要怎么得到都搞不懂,那就是没有见道;真的把贪瞋痴变得淡薄,等于得到斯陀含果,就有见道的智慧,这一段在说明见道的观照能力。 

斯陀含道智生起,如是观察后,轻薄欲贪与瞋恚及为得证第二地而行瑜伽。已断三结的身见、戒禁取、疑心病以后,在须陀洹算是预流圣人的境界,在这本座之间再加紧用功,我知道要修,把我这贪欲心变薄、把会生气的心淡薄了,知道了就要去做,做了就是瑜伽行,是用身体的甚至于契机、真气来锻练你的心,让它对贪欲心淡薄、瞋心淡薄。 

在用功方法上,提到了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在三十七道品里面,第一个是四念处、第二个是四神足,第三个是五根,五根产生五力,然后七菩提分,八正道,总共加起来有三十七道品,这些就是成就小乘解脱道的主要方法。在见道以后你要修,就要用五根、五力、七菩提分,集中这些力量,以智思惟,用你的智慧来思考,如何来做到淡薄贪欲心、瞋恚心,这里还没有提到因果报应的认知,就是愚痴,不认知因果的,在二禅、三禅之间还没有这个能力,但是可以感知我们受生,都是这因果的道理,那你对众生的牵扯心还断不了,但是已经可以警觉,心与心的拉扯,会造成再轮回的根本,知或是了解了是一回事情,做得到、做不到又是另外一件事情,这里只有讲到淡薄,用思惟心淡薄贪欲心、瞋恚心,瞋恚心是容易发脾气的心。 

在色、受、想、行、识种种魔相修证之间,一切法要观它是无常、对于身体的觉受要观做是苦的、一切法之间要观无我,这么来思维,要客观的抛开肉体以外,还要把起心动念能看成「是无常、苦空、无我」,反复思惟,入于是观的程序,这是讲没有开悟以前的地前菩萨的修证,开悟以后直接就观这个心,他很自然可以了解这个心本来就是无常,身体的觉受都是痛苦的,有时候虽然气很旺,也难免的是障碍来了,色身还是要受苦的,要练到色身不以为苦,病痛好像都跟我无关,里面都没有一个我可以来承受病痛或者烦恼,起心动念都是烦恼,这里面都没有一个我,以无常、苦空、无我,反复去思维。在色阴时也这么想,这个肉体是无常、苦空、无我;在受阴时,忧喜苦乐心会起来,也要观它是无常、苦空、无我;在胡思乱想时,也要观为无常、苦空、无我;甚至于进入行阴区宇,可以了知众生业力牵扯时,也还是要观为无常、苦空、无我;进入识阴区宇,会有起心动念、神通变化,也要观能神通变的这些心识是无常、苦空、无我,这么的反复来观想、思惟,也才能够步步往上升。 

尤其几位同学身体有气机了,就要这么用心观,这是还没有开悟的人一定要这么去观。开悟的行者很自然的不观也要观,因为他的觉知很强,自然可以观这些无常、苦空、无我,进一步的更不会去想,反正我就守住真我、觉知,那个妄想执着不去理它,他很自在能够做到这件事。还没有开悟以前的地前菩萨,智慧力比较浅薄,还有这个肉身才要这么去修,通过色、受、想、行、识这五阴时,也要这么以无常、苦空、无我的观念一直在思惟,最后把它超越,能超越就可以步步的往上升,色、受、想、行、识这么往上去;大概在受阴区宇时是须陀洹的境界;想阴区宇是斯陀洹;行阴区宇是阿那含;识阴区宇到最后超越了就是阿罗汉的境界。 

在色阴区宇时,根本都没有果位,可以看到鬼神、它世界,这是见性的功用,心地不清净,只有在色阴区宇,可以眼见、异闻这些色阴魔相,根本都还没有进入修佛法基本的十信位,这些观念经文上的与修行境界要搭的上,要能够了解整个概念,这样学佛法才能学的很快。 

如是行道者,依前面所说的方法,于行舍智之末,由一(意门)转向而生起随顺智及种姓智时,这一是在讲第六意根,因为在初禅、二禅都是以第六意根为主,为什么刚刚说第七意识呢?第七意识是妄想,是执着第八识而产生妄想,但是你要修还是要借靠第六意识,第六意识的意念比较强,我要做好事、我要断烦恼,这种修道的心都靠第六意识来推动,听了那么多,第六意识都在执着外境,色、声、香、味、触这些外境,都不入流、不入色、声、香、味、触、法之流时,你才有能力进到三禅、四禅的境界,三禅、四禅是第七意识的执着,还是要借靠第六意识来带动修心;这里由一(意门)转向而生起随顺智,随缘、随顺这些都是同样的意思,在修到斯陀含境界时,等于是菩萨都可以有一种随顺的心、随缘的心;随顺是对你的心,把它改成没有我的执着,别的因缘、别的人要怎么样都随着他,这样可以破掉我的执着。 

我们人的主观意念都认为我的想法最好、我的什么最好,从来不能接受别人的意见,现在不是讲意见好不好的问题,现在是讲你对自己意见的执着到底有多深的问题,要破掉主观意念的执着,要去掉我的执着,你就要随顺,用第六意识来提起对众生的话或者要求或者是祈求,都能顺着他、满足他的所需所求,就没有我的执着,这样就是随缘。在舍掉忧喜、苦乐这些觉受以后,所得到的是舍,五受里面的舍,舍就是清净平等,忧、喜、苦、乐、舍这五觉受,去掉忧喜、苦乐时剩下的是舍念清净,是善、是恶对你来讲都一样的,无常、苦空对你来讲也是一样的,但是常、乐、我净其实在修行都是要去学习的,等悟了以后都是一样的,不一定要排斥无常法、有为法或者是痛苦、快乐或者有我、无我,都是随缘、随顺众生,这么去成就一切道业。 

须陀洹的境界还没有通过,等于是忧喜、苦乐这些感情作用没有办法断掉,天天都在烦恼、快乐中取舍,或者是身体好就高兴,不好就烦恼,在苦乐之间钻牛角尖,这些都是在须陀洹境界要超越。一进到斯陀含也是得更进一步的成就,得到舍智之末;然后慢慢的建立起种姓智。什么是种姓智?每一种果位或者每一个世间所得到的禅定,都会形成成就那一个境界的一种种姓。譬如很执着自我解脱,不喜欢去度众生,就会进入小乘种姓的声闻种姓或辟支佛种姓;心很愿意为别人辛苦、去度化众生,那就是有菩萨种姓;修积无量智能,学习六波罗蜜、十波罗蜜,那就有如来种姓;若修的是世间禅,不屑于学佛法,以断内在心地的毛病,那你就有外道种姓;或心不正,很喜欢开发出心的自性真如能力,那就是魔道种姓。

种姓,就是要成为哪一种人的特性;有的光说不练,说你修行境界怎么样高、怎么样不得了,但是心却都不清净,这都是邪魔、歪道。不正的道不是外道,外道是讲世间禅定的初禅、二禅、三禅、世禅、四空处定、无想定,他不知道去断内在的这些根本习气。果位,我一直在强调的,一定要跟你这一块心地里面污净来加以评估。哪些不清净的心都要把它铲除掉,铲除多少?就可以印证得到什么果位?所要得的果位或者外道种姓或者是小乘种姓、如来菩提种姓,这些都是用你的意念要成就什么?它不会无形中就要怎么样!今生,在十字路口时,要往右走成菩萨,那这个心念,就会让你今生往右转成就菩萨道;或者今生只要自我成就就好了,我不去管别人,这样就会形成意念之间成就小乘的声闻种姓,这一门在这时候很重要,随时提醒自己要成菩萨、要成菩萨,这么熏习久了自然就产生悲心、怜悯心,就会为众生的离苦得乐去行菩萨道,也让你成就菩萨种姓。在斯陀含这个重要的关键点上你可以转,不转就随着因缘趣向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道这么去修。 

在种姓之后生起斯陀含道,斯陀含还是小乘的自我解脱的修证,现在如果没有听闻到佛法,你让它自然去发展,会走入斯陀含道,这是斯陀含的种姓;当你了解了五下分结要断,断了就是阿那含的境界。你也可以把它导入今生得到阿那含的果位;同时也了解阿罗汉是要永断贪、瞋、痴,那也认真去用功,把所有贪、瞋、痴的种种毛病都灭了,就有阿罗汉的种姓。现在在讲斯陀含位,也懂得斯陀含的修证及目标,与彼相应的智为斯陀含道智,只知道我要断三结使,然后再淡薄贪、瞋、痴,如此去做就与斯陀含的道智相应。 

一般没有全部读佛经的,很有可能今生就走到此为止,但是有读佛经又有人跟你讲,也就知道斯陀洹要修什么?斯陀含要修什么?阿那含要修什么?阿罗汉要做什么?而且又很认真的去做,就有可能今生会有所成就。而我也讲过好几次,这个心地要成就,有时候很难,不是说我不贪欲就不贪欲,境界来了、热恼心起来了,也许你不去做,但是心有时候会妄想,会妄想就是没有断,阿那含的境界没有,因为还有妄想,有妄想没有去做,那是斯陀含的境界,是淡薄欲望而已,有时候累劫修下来,不是你要怎么样就怎么样,习气有时候是很难熬的,能够早一点听闻佛法,不去汚染到你的自性清净,也许又碰到善知识给你带领,就可以超越很多不必要的时空,而且得到该得到的果位。 

种姓,你到底要属于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的哪一种智慧?要看你发心、用功,以及累劫修之因,修到这里到底要走哪一条路?要得到什么果位?现在到底释迦牟尼佛不在了,不能够使用神通力加持众生,立即能够悟得阿罗汉道的,现在不多了。末法时期的无奈就在这里,经典看了却做不到,果位在那里遥不可及,光理论会懂,心就是不能净。阿那含就要有现起五神通的能力,虽然漏还没有净尽,但已有五神通了;阿罗汉更要具足六神通,包括漏尽通。五神通不起就不是阿那含果,五神通怎么会起?就是三结使断了,贪、瞋、痴淡薄以外,还进一步这个贪欲心也没有了,也就是断五下分结(身见、戒禁取、疑、贪、瞋) 

斯陀含果─在此斯陀含道智之后,当知如前所说(有二或三剎那)的果心。一刹那,是非常短的一种时间,有的讲七十五分之一秒,或者几十分之一秒。一念为九十剎那,一剎那中有九百生灭。在斯陀含境界时,清净心只有算到二剎那、三剎那么样短暂内没有烦恼,短暂的清净心而已,其它都是胡思乱想比较多,妄想习气比较多的发作,都没有定力,有定力只是短暂,用剎那来算,二剎那、三剎那的果心,也就乡当于廿五分之一或卅五分之一秒的无妄想念。至此名为斯陀含(一来)的第四圣者,须陀洹向、须陀洹果、斯陀含向、斯陀含果,算起来是第四个圣人。以前有修证到须陀洹的果位了,然后向斯陀含去修,知道了、见道了斯陀含要修什么?但还没有做到,称为是斯陀那向,往这边要去淡薄贪、瞋、痴,如果真的做到了,有二剎那、三剎那的斯陀含境界,短暂时间得到心地清净,就有一丝圣者的味道。 

像这么斯陀含果的,他只一次来此世间便得灭尽于苦,也就是证得阿罗汉果,见道是知道我要修什么?能够认真的这么去修,最好用你的观察力去修,此后的观察,亦如前述;像我们上次讲到须陀洹的观察道、观察果,观察已断的烦恼、观察残留的烦恼、观察涅盘的境界,用这五个法,同样也用在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的境界,还是离不开这五个观察法来用功。因为重复不再赘言,可参考前面讲解的所述内容。
 

《增一阿含经》:「云何名为邠陀利花沙门?或有一人,三结使尽,淫怒痴薄,成斯陀含果,来至此世,尽于苦际;若小迟者,来至此世,尽于苦际;若勇猛者,即于此间尽于苦际,犹如邠陀利花,晨朝剖花,向暮萎死,是谓邠陀利花沙门。」由上知一来果之圣者亦可细别为二:(1)其修行之功勇猛迅捷者,称为邠陀利花沙门。(2)修行之功较为迟缓钝下者,称为一来,即经中所谓之「小迟者」。 

《增一阿含经》:「云何名为邠陀利花沙门?或有一人,三结使尽,淫怒痴薄,成斯陀含果,来至此世,尽于苦际;」

邠(芬)陀利pundarīka,是用发音来翻译的,译为白色睡莲花;这是在讲须陀洹,如果有一个人断了三结使,也就是身见、戒禁取见、疑心病,然后淫欲心、瞋心、愚痴的心淡薄了,也就是贪、瞋、痴淡薄,成斯陀含果。这几周来一直在讲四果位,你要修行的目标与你的心地的毛病要抓得住,身见、戒禁取、疑心病,这是须陀洹要修的,做到了就是须陀洹果,做不到、只有知道,那就是须陀洹向,然后使贪欲心、瞋恨心、因果轮回的这种概念要认知,这样就能成就斯陀含果。因为是一来果向行者,可以在人间这次,就可以超越痛苦,不再来受生,这就是尽于苦际。
 

「若小迟者,来至此世,尽于苦际。」

智慧比较小的、智慧不锐利的,还要来到此世间,才能够断烦恼,尽于苦际;智慧小的在今生悟到须陀洹果,然后生到天上四禅天时,还要再来人间一次,断掉余习,证得阿罗汉果;假设是勇猛心强的、智慧高的,当生及于此间,尽于苦际,虽然当生证得斯陀含果,然后发勇猛心可以得到脱离三界。若没有碰到善知识来指导,我们四祖优婆崛多尊者是无好相佛,衪可以训练一位从来没有果位的人,把他带到阿罗汉果,这种教化的能力与释迦牟尼佛没有两样,这里不是靠他利,是靠自利。
 

「若勇猛者,即于此间尽于苦际。」

勇猛心坚强的、道心坚强的、不怕痛苦的这么去修,断内在的一切烦恼,要断的都知道后,把内心的这些习气毛病都铲除掉,今生就可以证得阿罗汉果,让贪、瞋、痴永灭,像这样刚得到斯陀含果,当生又得到阿罗汉果,这么短的时间,这种花是晨朝剖花,向暮萎死,早上太阳起来时,它的花就开了,等到太阳下山以后,这种花就枯萎掉、就死了。这么锐利的行者,是谓邠陀利花沙门,道心坚强、勇猛的,修行不余力去冲刺,是有这种人。

其道心犹如邠陀利花,此花雪白如银,光亮夺目,甚香甚大,多生于阿耨达池(Anavatapta)(阎浮提四大河之发源地),人世间少见,茎长一尺余,花色、形状极类睡莲。此花生于泥中而不为泥所污染,故经论中每以之比喻佛性、法性之于烦恼而不为烦恼所污染。又邠陀利花未开敷时,称为屈摩罗(kumara);将凋谢时,称为迦摩罗(kamala);正开放时,称为芬陀利花(pundarīka)。 

由上知一来果之圣者亦可细别为二:(1)其修行之功勇猛迅捷者,称为邠陀利花沙门。(2)修行之功较为迟缓钝下者,称为一来。一来是生天以后还要来人间一次,才能够证到阿罗汉果,得到脱离痛苦轮回,这种是经文所谓之「小迟者」。这段经文在告诉我们,不是得到斯陀含就一定要生天,你这一生认真用功,马上能证得阿罗汉果,是你要不要用功?因为到斯陀含的境界,淫欲心已经淡薄了,很容易把它铲除掉,是你做不做的问题,如果你说无所谓,反正我能生天就不错,未来好像稳稳可以拿到阿罗汉果了。 

上次我举的例子,证得须陀洹果的人,他认为再七上七下就可以证到阿罗汉,也心满意足了,我为什么还要再用功?优婆毱多尊者看到徒弟有这种念头,尊者就带他去看一个天上、人间七上七下的须陀洹果的人,此人现在的果报是怎么样?就把他带到首陀罗地区,是印度最低下贱,专门在帮人清大便的阶层,住的都非常的糟糕,里面也有一位须陀洹果的人,今生下到人间来,身体脏脏的、身体长满了疮,不是七上七下永远在享受荣华富贵,依你的因果,还是要受报,不要认为我证到须陀洹果,天上上去、下来人间再悟道。你懂得要修行,心要断掉哪一些?为什么还要等到去天上玩一下,然后再下来、再把它断掉,为什么不像邠陀利花沙门这样,当下用功把所有的习气毛病今生都铲除掉?
 

《杂阿含经》云:「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比丘具足戒住,善摄波罗提木叉(随顺解脱─身口七支戒),具足威仪行处,见微细罪能生怖畏,受持学戒住,满足三学。何等为三,谓增上戒,增上意,增上慧。何等为增上戒?是比丘戒满足,少定少慧,于彼彼分细微戒,乃至受持学戒,如是知、如是见,断三结,贪、恚、痴薄,得一种子道。若彼地未等觉者,得斯陀含。彼地未等觉者,名家家。彼地未等觉者,得须陀洹。彼地未等觉者,得随法行。彼地未等觉者,得随信行。是名增上戒学。」  

《杂阿含经》云:「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比丘具足戒住,善摄波罗提木叉(随顺解脱─身口七支戒),具足威仪行处,见微细罪能生怖畏,受持学戒住,满足三学。」

这里所讲的修行离不开戒律,因为刚开始心没有淡薄种种的欲望,要靠戒律来规范,一定要去受戒就是这个道理;另外一部份是要让你发菩提心,你不去受戒,受菩萨戒或者出家具足戒,就没有发菩提心的机会,也许你修小乘的自我解脱,要花一万劫、两万劫的时间,在阿罗汉、辟支佛的果位上不能发菩提心,有时候我们虽然没有证到声闻乘的果位,但是今生去受菩萨戒、发菩提心,虽然心还不清净,但是我已经在学菩萨行,就可以节省很多的时间,不一定要先入小乘再走大乘,理论是这样,修行是不能弃小乘而直接由大乘得到究竟,因为断心地里面的汚垢,还是离不开小乘的这些心地法门。 

善摄波罗提木叉(prātimoksa),什么是波罗提木叉?就是随顺解脱,身口七支戒,身是杀、盗、淫,口是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这七支戒律都能够做到,身、口、意三业里面身、口业清净,这样就具足威仪行处,表面上身威仪,嘴巴不乱讲,口威仪。现在差就差在心还不清净、没有威仪,心还在起心动念、妄想,具足了波罗提木叉时,有身威仪、口威仪;再进一步,见微细罪的能生布畏,大罪杀、盗、淫、妄不犯,其它的比较微细的这些罪业,也要生起恐布心,不要以为这小小小的业没关系,微细的罪业还是要生恐怖心,这样才能受持一切戒,能够学戒住,满足戒、定、慧三学,有戒才会有定、有定才会有慧,有慧学得空、证解脱。 

大乘佛法来讲,要从空之中得到定,由空之间所得的定,才容易产生智慧,学世间禅定的那种定,是依戒律不取之心得到的,但是没有智慧,那种适合于自我解脱,我们佛法是要用智慧来求得无上解脱。何等为三?戒有三不等,你要怎么去求得在戒律上得到好处?第一个先在戒增上(adhipati),行为上在守七支戒,不杀、不盗、不淫这三个身戒,口业是妄语、两舌、恶口、绮语,在这身、口七支戒上面守得很好,让你的威仪具足,这是增上戒;增上者有增胜上进之意,亦加强力量以助长进展其作用,令事物更形强大之势。 

再由戒生定、由定生慧,你的慧门能够增上,在你的心地上也要能够增上,对烦恼能够放下,对痛苦也能够自在的忍受,不是很痛苦的忍受,这是增上你的意,对一切烦恼的解脱;有的人为什么看不到自己的习气?因为被你的妄想习气所蒙蔽,为什么看不到因缘,你跟某某人吵架,这之间吵架的因在哪里?谁在作怪?你看不清楚!就是没修空观,不修空观、妄想被控制、身体被控制,你都看不到背后的阴影,这就没有智慧。 

身、口二业清净,意业不让它动的那么频繁,让心清净下来,回到空的体证,这样慢慢就会有智慧,可以不一定要用神通,这时候还没有神通,到阿那含才有神通,神通看不看都无所谓,看也只能看到人,跟我感觉也还不是一样,我感觉有人在中间让你们夫妻打架、吵架,我用智慧来想也知道,不一定要看,像这种从你的戒律之间,然后增上益,让你的意念减少,不再胡思乱想,回到自性空,这样就产生无量的观照智慧,很多人随心讲出来的事情就是这样,他怎么会知道?这是法尔现象! 

释迦牟尼佛的境界不是用观的,要问衪什么?衪随心而能讲出来,事情就是这么简单,衪随念而出来,不必去观了半天,要是几万千亿劫的事情,衪要观了半天才跟你讲?不必要!这种无上的智慧,修到佛的境界,更是清净随性而出的,我们没有到那个境界,在守戒之间妄想少一点时,也有这种解脱智慧,这种是增上慧;讲了半天解脱也解脱不了、观因缘也观不清楚,没有智慧。这里再重新回过来讲,何等为增上戒?戒律上面的增上,又是什么?光守那个戒就好了吗?光守那个戒律之间,会产生负的功能?让你从戒律上得到更大好处及力道,就是增上戒。 

是比丘戒满足,一位比丘只会守戒律、满足戒律,但是定力不够、智慧也没有,这当然没有得到增上戒的好处,如果满足了比丘戒以后,于彼彼分细微戒,再把它细分上面所讲的身、口七支戒,再把它引申到其它很多更微细的戒律方面,进一步受持学戒,不要光在戒律说身威仪,我不杀、不偷、不盗、不淫这三身业清净,然后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这四口业清净,你光守这七个,不会去仔细想一想更微细的,我从意业上来把它断掉,我贪欲心就可以断掉杀、盗、淫,要这么微细的去分析!造一切业都是意,身体所造的业都是意来控制的,我不要光守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我应该管住这个心,不起杀、盗、淫的行为或者有杀、盗、淫的妄念、欲望时也要把它斩断! 

进微细的分析,到底戒律是在干什么?不要看表面的那种戒律,经典上所讲的,有一个淫欲心强的人,想要拿刀割断他的生殖器,割断算了就不会淫欲了,那不见得,你看那些古代太监有没有淫欲心?有!只是他不能做。释迦牟尼佛说这是本末倒置,应该回过来说,让你起淫欲心的那个心、种子,不是身体具足的生殖器,是你那个心,不去断心的意念,反而去割那个生殖器有什么用? 

这样对于戒律要怎么思考?不要说你在守不杀生戒,我不食众生肉,却对于煮饭的锅子一沾到荤食就看不开,要知道我不杀生的本意是什么?是慈悲心!对众生产生无量的慈悲心,求诸佛菩萨能够协助众生离苦得乐,你有这种慈悲心,这就是不杀生、不食众生肉的最根本的道理,不是在吃素或不杀生这方面去执着那表面的戒律,要去思考微细、微习的进一步意义在哪里?这样再来受持学戒就有定力、就有智慧,慢慢的就会产生增上利益出来。 

有些人呆呆的守戒、守戒,看起来很威仪,是没有错!但是,当面对境界时,心里面的习气还是起来。像上回我举优婆毱多尊者,在印证他的弟子,得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境界,自己误认为是得到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的境界,尊者用一位女孩子来考他的弟子,这位弟子从水中救她,一摸到这个女孩子皮肤细滑,他潜在的淫欲心马上就起来,没有摸到光看,当然就没有欲望。有时候这些古僧大德,要断心里面的淫欲心,故意会浪迹于妓女户,去那边是不是真的能不动心?不是把自己关在门里面,异性也看不到,什么也看不到,然后说我心清净了,这些都是意念没有办法增上解脱,只是在戒律仪态面,表面说我守的很好,这跟智慧有关系。 

走小乘的南传戒律,他守的很严格,为什么很严格?因为他守行为,因为不会去想,一切的行为都是由意识来控制的,要断行为不做,我把意念控制好就好了,要看智能,智能不够的就乖乖的依照前面的戒住,然后要再让戒增上,要从意念上去增上,从利益上去增上。如是知、如是见,才有办法断三结,就是身见、戒禁取、疑心病,然后淡薄贪、恚、痴,得一种子道。你看到这六个东西、三个断、三淡薄做到,那就是斯陀含的果位,得一种子道,就是一来果的种子道,天上人间还要来回一次,才能真证果。
 

「若彼地未等觉者,得斯陀含。彼地未等觉者,名家家。」

在上面所讲的这些戒律上在修证时,没有体会到要断三结、淡薄贪、恚、痴三独的,就没有办法做到斯陀含的果位,顶多是斯陀含向,更差一点的就是须陀洹名家家。须陀洹还要人间天上七上七下,如果七上七下,他已经上下一次,剩下六上六下称为六家家,剩下三上三下称为三家家,最后一个地方到底是在人间悟到阿罗汉果的?还是在天上悟到阿罗汉果的?就在「家家」的前面再加一个字,「天」家家就是在天上悟到阿罗汉果的,「人家家」就是在人间悟到阿罗汉果的,因为得到须陀洹果,还要天上人间七次来回,如果连须陀洹都做不到,没有办法做到什么?身见也去不了、戒禁取见也去不了、疑心病也去不了,还具有淫欲心。
 

「彼地未等觉者,得随法行。」

这是地前菩萨十八贤位的更往前,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本来就还没成到圣人的果位,但是已经很靠近阿罗汉果。连这个也做不到,淫欲心也没有办法灭、嘴巴也没有办法断贪吃的行为、睡觉也没有办法不睡,修行境界再往前推,随法行、随信行,这些都是地前菩萨一种修证的境界,在十八个贤人之间随法行、随信行;而守了戒以后,再微细的去用戒增上、意增上,来提高你的知见,来断掉内在的不清净心,这样增上学戒,才有办法增上意、增上慧,不然光会守戒,呆呆的去守那个戒,也不知道如何增加戒的威力、功夫,回心反向,还是把这个戒律反向修心,戒律只是一个表面的仪礼,不要在表面上做的很好,却没有把内心的这种习气或者支配色身、口的这种意业把它清净,就没有从戒增上。 

这里讲的都是戒增上、意增上、慧增上,也就是知道要如何来修心、戒成就、意成就、然后产生智慧,彻底断掉内在这些不清净心,能断多少就得什么果位,这是很现实的,是自己得到的果位,是诸佛菩萨来印证,不是你说了就算了,诸佛菩萨怎么来印证?像优婆毱多尊者,会现一些境界来印证你,这境界怎么现?现在有神通变化的不多了,也许有神通变化会变成非常轰动,也许他会假借周围之间的人、事、物来考你,或者假借一些妄想来让你内心里面起不起执着?修佛法随时都是在受考验,在人与人之间所发生的事情也是一个考验,在人与非人之间的恩恩怨怨也是一种考验,或者诸佛菩萨化的一些境界给你一个考验,随时都在受考验,考验及格了没有?你自己最清楚,对一件事情还有瞋心,很显然的瞋心没有淡薄,贪欲心也没有淡薄,因果报应的观念还搞不清楚,也没有办法淡薄,这些都是从增上戒、增上意、增上慧里面去探讨你内心到底清净几许?
     

《杂阿含经》云:「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比丘具足戒住者,善摄持波罗提木叉,具足威仪行处,见细微罪能生怖畏,比丘具足戒住。善摄持波罗提木叉,具足威仪行处,见细微罪能生怖畏,等受学戒,令三学修习满足。何等为三,增上戒学,增上意学,增上慧学。何等为增上戒学?是比丘戒为满足,少定少慧,于彼彼分细微戒,乃至受持戒学。彼如是知、如是见,断三结,谓身见、戒取、疑,断此三结,得须陀洹,不堕恶趣,决定正趣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何等为增上意学?是比丘戒满足,三昧满足,少于慧,彼彼分细微戒,犯则随悔,乃至受持学戒。如是知、如是见,断五下分结,谓身见、戒取、疑、贪欲、瞋恚。断此五下分结,得生般涅盘阿那含,不复还生此世,是名增上意学。何等为增上慧学,是比丘学戒满足,定满足,慧满足。」 

《杂阿含经》云:「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比丘具足戒住者,善摄持波罗提木叉,具足威仪行处,见细微罪能生怖畏,比丘具足戒住。善摄持波罗提木叉,具足威仪行处,见细微罪能生怖畏,等受学戒,令三学修习满足。何等为三,增上戒学,增上意学,增上慧学。」

解释如前,三学是戒、定、慧,如何要能够修习满足这三学?不是光守戒,然后有定、然后有慧,不是!都要从增上戒去得到增上意、增上慧这三学。
 

「何等为增上戒学?是比丘戒为满足,少定少慧,于彼彼分细微戒,乃至受持戒学。彼如是知、如是见,断三结,谓身见、戒取、疑,断此三结,得须陀洹,不堕恶趣,决定正趣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

上面讲增上戒的意义,要从心里面去思惟,要断掉种种戒律的对象,把它细分下去,戒以外还有心,心以外还有什么?还有习气毛病,这些都能够把它搞清楚,彻底的去执行,就能够慢慢的得到增上戒、增上意、增上慧,这里要去学这三学,不是戒、定、慧,是增上戒、增上意、增上慧这三学。要怎么满足?何等为增上戒学?世尊这么讲,是比丘戒为满足。

守比丘戒,光在戒律上满足,但没有定、没有慧,就要于彼彼分细微戒,把这戒律再微细的分下去,乃至受持戒学。从戒律之间去思惟,如何思惟?在第一段经文已经提过了,如何去断?思惟以后就要去断,观无常、无我、苦空,在色、受、想、行、识这五蕴身之间去转,来回这么去破内在的执着与内在的妄想习气、心病。彼如是知、如是见,微细的去分析这些戒律,然后戒律与心之间的关系,心清净以后所产生的智慧等等,你有这些正确的知见以后,再拿来断内心的毛病,先断三结,谓身见、戒取、疑。 

断此三结,得须陀洹,得到须陀洹果的人是不堕恶趣,不会再堕落到畜牲道、饿鬼道、地狱道,最少、最少出生人间或者是天上,不堕恶趣,你要破掉身见、戒取、疑心病,就有不堕恶趣的能力了,决定正趣三菩提,迈向无上正等正觉的路上或者次第迈向明心菩提、出到菩提、如来菩提,因为我们初发心时,没有发菩提心,都在学小乘的须陀洹、斯陀含,在这时候你发心了,就可以迈向菩提道,然后发菩提心,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可以得到伏心菩提、可以得到明心菩提、可以得到小乘的出到菩提,然后继续修菩萨道,可以得到如来菩提,这里只是讲决定正趣,一定可以往菩提道这方面来走,可以走但不见得你已经走了,还没有走是因为现在还在须陀洹、斯陀含这里奋斗。
 

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如果得到须陀洹了,断三结得到须陀洹果,究竟苦边是七次往返出生人间天上,就可以脱离三界,得阿罗汉果,这是戒增上学。你要注意不是这这七个戒,要微细去体会它这个戒的本意是什么?回到基本的意业去断,不要光在戒律上、嘴巴上、行为上去断。有很多古僧大德,行为看起来疯疯癫癫或者好像没有在守戒,其实他内心戒律已经非常的自在,他从内心去守那个戒,要看不同层次的境界,比较智能差的守行为戒,智慧高的守心戒。
 

「何等为增上意学?是比丘戒满足,三昧满足,少于慧,彼彼分细微戒,犯则随悔,乃至受持学戒。如是知、如是见,断五下分结,谓身见、戒取、疑、贪欲、瞋恚。断此五下分结,得生般涅盘阿那含,不复还生此世,是名增上意学。何等为增上慧学,是比丘学戒满足,定满足,慧满足。」

什么是增上意学?要是这个比丘守戒满足时,身三、口四这个戒满足以后,三昧满足能够得到定,三昧就是正定,如果守戒没有定,只是我戒是守了,但是守的很痛苦,没有很自在、安详的去守那个戒,守戒不住戒你做不到,那就没有三昧,三昧就是守戒而不住戒,戒对你来讲不会变成一种很痛苦的鉫琐一样把你绑住,你就很自然的不会去犯这个戒,这就是有定。定是满足了,但是智慧少少的,所以要增上意,要把戒律引申到你的意念上,意念清净回到空,回到空就会产生智慧,所以增上意,三昧满足,定是有了但还没有智慧。这个时候再去对微细的戒,细细的再加以去分析了解,我守这个戒,在干什么?譬如我守不杀戒,我要起心动念不去犯杀业,连意念都不去杀了,这是增上意,把它引到意念上来,不要在行为上,小乘的人都守行为戒比较多。 

如果把它引到意念上来的话,犯是一定会犯,这时候须陀洹境界的淫欲心还会起,只是淡薄而已,起来马上警觉把它转掉,就已经犯了,以意念来讲,守戒的起了念就已经犯戒了,犯了就要去忏悔;守行为戒的话,我行为没有去做、我身体没有去碰异性,就没犯戒;以守意念戒的,意念起的这种淫欲心,已经犯了戒了,这时候就要去忏悔;到底意念守戒是很难,但是没有从意念下手,就没有智慧,这里要让你增上意学,就要断掉意念上的心戒,做为一种守戒的主角。 

守心意念的戒随时都会犯,犯了就要忏悔,乃至受持学戒,以这样的方式来受持你所受的戒,不杀、不偷、不盗、不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这样身、口七个戒律,把它引用到心地里来,从意业根本三毒贪瞋痴下手;要如是知、如是见,能有这样的知见就可以从上面断掉三结,淡薄贪、瞋、痴,进一步就能够断了五下分结,五下分结是断了前面三结的身见、戒取、疑心病,本来在斯陀含是淡薄瞋恚心、贪欲心,在这里把它断了,这个断是暂伏、不是永断,阿罗汉的境界才是永断贪、瞋、痴,这里还不是,虽然断五下分结,比较微细的还留有尾巴,还没有完全清净,也就是拿个石头压住它,是不究竟、没有办法永断,是所谓暂伏。
 

「断此五下分结,得生般涅盘阿那含,不复还生此世,是名增上意学。」

前面三个一定要永断身见、戒取、疑心病,对于贪欲心、瞋恚心似用石头压住它没有永断,但是不起作用,这就是断五下分结,断五下分结就可以产生大涅盘,哪种大涅盘?是属于阿那含果的这种涅盘境界。不复还生此世,就不再来人间受生了,出生到四禅之上的五净居天以后不来人间。但是经典上讲,不来者实非不来、实无所来,他不是不来,阿那含anqgāmin就是「不来」,ana是不,agami是「来」,得到不还果者,却还要来人间,为什么?因为比较笨的、智慧比较不够的,他还要来人间悟到阿罗汉果,是谓不来者其实不是不来;智慧比较高的、有锐根的,在天上就直接悟到阿罗汉果,这真是不来了,但若转成菩提心,还是要来人间度众,最后还是了。 

《金刚经》云:「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就在讲这个意思,好多经典凑来凑去,才能完全了解整个《金刚经》的意思,《金刚经》、《大般若》都是大学的程度,现在在讲《阿含经》都在讲小学的程度,小学、初中、高中所讲的课,在讲最真实的心地问题,我们学般若经是跳过去了,现在回过来讲,天天我们在看的声闻四果是怎么修的?是在断我们内在的习气,天天在讲《金刚经》这些三段论,讲了半天内心这些习气没有办法断,只会说、做不到,借此在讲四句偈来讲这四果,同时来复习小学、初中、高中的课程。不复还生此世,是名增上意学,从意念上去断这五下分结,你就学到了增上意学。
 

「何等为增上慧学,是比丘学戒满足,定满足,慧满足。」

什么是增上慧或者增上慧学呢?就是比丘学了戒满足了,学了刚刚讲的增上意满足了,就是定满足了,当然这时候就有智慧,定满足了,这里的意念没有了就回到空,回到空性就产生了无量的智慧。《金刚经》所讲的般若波罗蜜的智慧,都是从空之间所产生出来的,没有修到空的智慧,就有没有办法满足所谓的般若智慧,不要靠定力去规范你的行为,要靠智慧来获得对事情、对业力的解脱,所有的大菩萨最后都是以智慧来度到彼岸的。这中间所学到的定,是以求智慧而得到的定,不是那种在世间禅定,坐在那里没有烦恼,一下坐就烦恼多多。在生活起居能照样生活,照样可以跟众生一样的,但是遇到事情来时,可以用四两拨千斤,不会诱发起你的烦恼。从上面你已经学到了如何在戒、定、慧三学之间满足斯陀含,甚至于也提到了阿那含的境界。

 

4.阿那含果

阿那含道智如是观察之后,那斯陀含圣弟子,即坐他本座,或于他时,为断欲贪与瞋恚而无余及为证得第三地而行瑜伽。他集中了根、力、觉支,以智思惟那诸行「是无常、苦、无我」,反复思惟,进入观的程序。如是行道者,依前述之法,于行舍智之末,由一(意门)转向而生起随顺智及种姓智时,即在种姓之后生起阿那含道。与彼相应之智为阿那含道智。  

声闻三果,虽然没有正式得到阿罗汉的解脱痛苦的果位,但是已愈来愈近了,阿那含道智如是观察之后,观察就要回到须陀洹、斯陀含那五个观察的方法,那斯陀含圣弟子,即坐于他的本座,或于其它的任何时候,为断欲贪与瞋恚而无余及为证得第三地而行瑜伽。他也一样的集中了五根、五力、七菩提分,以智思惟诸行「是无常、苦、无我」,反复思惟,进入观的程序。这里没有再提出五蕴身,因为阿那含果已经进入行阴区宇,在斯陀含时,他还要五蕴身里面来回的用无常、苦空、无我的心,用反复思惟,然后用五根、五力、七菩提分这么去思惟,进入种种心对境的境界,能够悟道。 

如是行道者,依前述之法,行舍智之末,舍智是最后要得到的一种心的平等行,没有忧、喜、苦、乐、七情六欲等等的毛病,回到自性清净的舍念清净,这里还是要用意门,由一(意门)转向而生起随顺智及种姓智时,在生起随顺智及种姓智之间与阿那含道相应,生起阿那含道的种姓,也得到阿那含道智。
       

阿那含果在此智之后,当知如前所说(有二或三剎那)的果心。至此名为阿那含(不还)的第六圣者,即于彼化生之处而般涅盘,不复还来──依结生而不再来此世间之故。此后的观察亦如前述。        

阿那含果在此智之后,当知如前所说(有二或三剎那)的果心。至此名为阿那含(不还)的第六圣者,第五是阿那含向,第六是阿那含果,已经证到第六圣者果位,四圣八辈是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八辈再加四个须陀洹向、斯陀含向、阿那含向、阿罗汉向,这里讲的是第六,第六圣者即于彼化生之处而般涅盘,阿那含果证到的人,他化生天上五净居天,五净居天依你的心清净程度,又可以分成五个净居天,一、二、三、四、五,愈高的、他的心清净程度愈高,也就是智慧愈高,智慧愈高起码在第四、第五,比较利根的,他在天上就可以证到阿罗汉道,断除五上分结(色界结、无色界结、掉举、我慢、根本无明)。比较下劣的,心比较钝的,虽然去掉了五下分结,但是智慧还不具足,像第一、第二、第三,这三天的可能还要来人间,才能够悟得阿罗汉果。 

因为人有这个脑筋可以思惟、思考,依经典或者看了经典以后思惟、思考,就可以摆脱剩下的那个不清净心,可以得到果位,听到这《阿含经》、《杂阿含经》以后,是否有一个感觉?跟以前在看大乘的经典来说,是比较踏实一点,也知道修行层次。以前天天在讲空三昧的空、无相、无愿,你不知道听了几千万遍,但就是空不掉,现在知道空就是要空掉身见、空掉戒取、空掉疑心病、空掉瞋恚心、空掉贪欲心、空掉我对众生因果牵扯的痴心,你懂了也有一个方向,知道怎么去用功?譬如阿那含是要断贪欲心,连一个淫欲心的念头都没有、都起不来,才是阿那含果,如果还会起的,那只是淡薄淫欲心而已,是斯陀含的境界,这样就可以去印证,你到底是差不多到哪里? 

是否真的断?诸佛菩萨有时候在梦中考你,给你制造一个淫欲念、淫欲的梦出来,你有没有马上警觉?或者做了以后、梦完了,这个境界都搞不清楚?随时都在考你,因为你有这个念,才会疏于防范,在梦中是半昏迷时来考你才是最好,若在脑筋很清楚时来考你,当然你如如不动。在梦中是半昏迷,因为在梦中有这种迷糊,在死亡时是全昏迷,当然都搞不清楚,有以前的因缘感召时就去受生了,哪里能不生?现在不管是断三结使,还是另外三个贪、恚、痴淡薄,或者是断了五下分结,你到底做了多少?起码剖析知道,到底还有哪一些没有做到?没有做到是在哪一个果位?是须陀洹向,还是连须陀洹向都没有?还是已经有须陀洹的果位,就是断了身见了,不受身体的病痛、痛苦所影响,或者一入禅定失掉身觉,或者不再用种种的见性,所看到的人、事、物都能够自在,这些你自己可以去了解,小乘是让你能够懂得也。 

有比较踏实的了解,大乘讲的课是一个小学没读的,就直接跳到大学去,人家已经在上那些比较高级的课程,他不会再回过去讲。没有这些祖师大德的论述,像《大智度论》就在解释《大般若经》,很多人一接触到《大智度论》,没有办法看到《大般若经》,《大智论》到处都可以买到、请到,这是龙树菩萨在解释《大般若经》里面的名相,因为是大学课程,不能把小学一加一等于什么?重复再讲一次。现在讲到沙门四果、四句偈,借这个机会给各位了解一下,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他们到底在干什么?在修什么?
 

《杂阿含经》云:「何等为增上意学?是比丘戒满足,定满足,少于慧。于彼彼分细微戒,乃至受持学戒。如是知、如是见,断五下分结,谓身见、戒取、疑、贪欲、瞋恚,断此五下分结,得中般涅盘,于彼未等觉者,得生般涅盘。于彼未等觉者,得无行般涅盘。于彼未等觉者,得有行般涅盘。于彼未等觉者,得上流般涅盘,是名增上意学。何等为增上慧学?是比丘学戒满足,定满足,慧满足,如是知、如是见。欲有漏心解脱,有有漏心解脱,无明有漏心解脱,解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是名增上慧学。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何等为增上意学?是比丘戒满足,定满足,少于慧。前段参考上面,这跟上面的斯陀含最后一段有一点接下去,因为戒满足了、定满足了,等于是增上戒学满足、增上意学满足了,但是慧还没有满足,特把这一段列在阿那含果以学慧。
 

「如是知、如是见,断五下分结,谓身见、戒取、疑、贪欲、瞋恚,断此五下分结,得中般涅盘,于彼未等觉者,得生般涅盘。于彼未等觉者,得无行般涅盘。于彼未等觉者,得有行般涅盘。于彼未等觉者,得上流般涅盘,是名增上意学。」 

如是知、如是见,断五下分结,谓身见、戒取、疑、贪欲、瞋恚,断此五下分结,得中般涅盘,如果在五下分结能够完全断,就得到中般涅盘,如果未得呢?于彼未等觉者,没有觉悟到这些也不能够完全断,就得到生般涅盘,愈往下是愈差。 
 

「于彼未等觉者,得无行般涅盘。于彼未等觉者,得有行般涅盘。于彼未等觉者,得上流般涅盘,是名增上意学。」

于彼未等觉者,就是没做到断五下分结,得无行般涅盘。于彼未等觉者,得有行般涅盘。于彼未等觉者,得上流般涅盘,是名增上意学。在对于戒律上,把它回归到心意念的基本念头时,你做到多少?做到多少就得哪几种涅盘。做的最好的是断了五下分结,就得到阿那含果,就有中般涅盘,差一点的就得到生般涅盘,再差一点的就得到无行般涅盘,再差一点的得到有行般涅盘、上流般涅盘。 

中般涅盘是证到阿那含果者所有的寂静,做得不好的,也许是阿那含向,做的不好的,就得生般涅盘、或者是无行般涅盘、或者有行般涅盘、或者上流般涅盘,得到这五种般涅盘,是名增上意学去得到的;最后、最后,如何得到增上慧学呢?我刚讲的,悟到意念空,就有心地体性空的显现,智慧自然就会显现,在增上意学,是比丘学戒满足、定满足、慧满足,智慧也满足了;如是知、如是见,有这种知见的话,欲有漏心解脱,对种种欲望的有漏心,在这时候得到解脱,所有的贪欲心断,才得到阿那含果;淫欲心断了,但是还贪吃,贪吃东西美味,那表示阿那含果还没有得到;如果不贪吃了,但贪睡,表示阿那含果还没有得到,还没有入禅定中。贪名吗?名、色、财、食、睡更不用说了,阿那含果连这些念头、什么都不能有,贪欲心全部都不起,才是真的断五下分结,但是根还没有完全断,只是像被石头压住一样不起。 
 

「何等为增上慧学?是比丘学戒满足,定满足,慧满足,如是知、如是见。欲有漏心解脱,有有漏心解脱,无明有漏心解脱,解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是名增上慧学。」

欲有漏心解脱了,各种欲望的有漏之心,不再受它所左右,有受生的这种有漏心也解脱了,你为什么会来受生?就是与众生的因缘之间的心牵扯,有生这里的有,代表有生、有生命、你会去受生。一旦这种心也没有了,他就不再来人间了。无明有漏心解脱,在十二因缘观的根本无明,你不再受阿赖耶识对外境感召的因缘,然后执取它为真,这种无明心解脱了,有的人慢慢修,修到第七意识妄想没有了,第八意识有两种功用,一个是无始劫以来所种下的种子,第二个是心空时,可以感召十方一切世界,可以鉴照十方一切世界与众生心,鉴照了、知道了,这个心有没有起无明的去执着它?如果到阿那含的境界,他不再执着,无明心没有了,所以有的人可以超十方见,但是没有把十方所见的放在心上,因为无明已经有明了,没有那种妄执心去执着那个境。 

一切如来、佛、大菩萨,衪们的心是遍照十方虚空一切境,但没有无明心去执取,连阿那含果位的行者都有这种能力,无明心没有了,但是第八意识的鉴照能力是有的,有了以后,你有没有办法不去执着?圣境界还执着不放,那还是生于天界,对烦恼境界去执着,那你是凡夫界,也许出生人间或者下三恶道也有可能。根本无明在阿那含境界一定要断,所以无明有漏心解脱;再下去一个烦恼,是无明无漏心,这是阿罗汉境界,有时踩错脚步进入执着空,无漏心执着无漏不放,变成进入空亡的境界。 

阿那含行者要断掉欲有漏心,断掉有生、有漏心,断掉根本无明的有漏心,该解脱的都解脱,解脱知见初步见立,我生已尽,在阿那含的境界解脱,已经都能够做到了。进而梵行已立,清净行已经成就了,所作已办(作)。该做的内心不清心的心除,该做的我都做到了,就是阿那含境界。 

须陀洹要做的是什么?要断身见、戒取、疑心病。斯陀含要加上淡薄贪、瞋、痴。到现在五下分结已尽,对于众生间的因缘果报,阿那含果者虽是知道,可以观八万劫众生的因缘果报及因缘的牵扯,知道但是还没有办法脱黏,也就是知道但是没有办法放得下,只能不来受生,但没有办法知悉众生因缘的源由,这要到阿罗汉果时,才能够修证到证得空观,把这些因缘果报全部都空掉。生死己尽,梵行已立,内心都清净了,这就是所谓的增上慧学。 

到这时候的,行者自己知道已经不再来受生,如果你再来受生,除非是菩萨心,再来人间要行菩萨道,有的在这时候,回心返向发菩提心,要去行菩萨道,不出生五净居天去了,就在人间再来受生,那是他已经发菩提心要行菩萨道,做到这样是名增上慧学,是要用智慧来悟到欲有漏心解脱、有生有漏心解脱、根本无明心解脱,能够得到无量的智慧。能够把受生的这种结打开的话,那是学到增上般若智慧。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这在《阿含经》里面所讲的,修行的增上戒、增上定、增上意、增上慧,所得到的戒、定、慧三学,你大概了解一下,用在修心地清净时,是什么样子?今天就讲到这里。

(2005.03.19.讲于法尔)


[ 《金刚经》选读 ] [ 经典选读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