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金刚经》来修行
-- 第九品 一相无相分
2005.01.15. 第 12 讲(1) 张玄祥 居士 讲于 法尔讲堂(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四、金刚经经文解释
第九品 一相无相分
(一)、前言
第九品:「一相无相分」,一相是一个法相,任何法相都不能把它看成有一个法相,一个法把它看成非法,也不要说不是法,也不要说是法,意思是不要执着就对了,这里所讲的「一相无相分」,第九品是最重要的,修学佛法一定要修到这四果,这四果重要的观念就是证到什么果,都没有什么的心里,不要说证到什么境界,真的有没有证到那个境界那还是另一回事情,而证到这个境界到底是怎么来判断?底下都有引用经典来说明,都是心清净了没有来判断。不是有神通、什么怪力乱神的力量来判断,那种能力天神就有了,那种魔的法力更是无边,不是以那种法力来判断你的果位。
上第八品世尊阐述无上正等正觉之如来菩提,以前常常在讲的,发菩提心以后有四个菩提,伏心菩提要修心,修心以后心就明了,是为明心菩提;心明然后能见性,见性以后就有出到菩提,出到菩提是得到声闻乘的解脱。之后要转成菩萨道、修菩萨行,生生世世累劫修菩萨道,最后有一世就可以悟得如来菩提,此如来菩提不是由福德多而获得,成佛道也不是做无量布施而成就,做福德仅是积存修行的道粮而已,不是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主要手段与方法,真正的手段、方法,是在于不执着,没有一法可用、是西无为法。
行者要能成就佛道,要知道进道功程,进道功程是什么?主要是受持四句偈,四句偈下面有引用,在上面第八品解释名词已经讲过了,或是依《金刚经》中世尊所开示者,如:依布施、忍辱、般若波罗蜜多而修,要能无住相布施,无住相不是只有色相,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每一个项目,我们在解释名词都已经花很多时间说明过了;再来告诉你,要能离四相而修,要离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最难的就是我相,一切法中若没有我,就没有众生、没有人的分别,《金刚经》也念到了,一个人要没有我,就要学忍辱法,经云:「无我得成于忍」,要没有我相,要用忍辱法去修!
一位菩萨真正无我,就是真菩萨,还不能做到无我,那就不是真菩萨,什么事情都以你为主;菩萨好像天生就是为别人而活,做什么事情都是为别人、没有想到自己,有这种心就是菩萨,不管是做大事、小事,大菩萨做大事,小菩萨做小事,这个我没有拿掉,就不是真菩萨;当然要放弃的是寿者相,做善行、做福德都有因,而没做到无住相布施,就会感召果报,这样会进入到天道去,所以我们要离这四相而修,要发愿度无量众生,而觉得实无众生可度想,帮了很多人,但是从来就没有去在意,随缘帮它,帮完了就忘了,这是我们学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能不执一法,什么法都不可说、不可取,行为上是要这样,做了就忘了,该做就去做、做完了就放下,度了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可度。
现在有一个问题,佛应该度尽无量众生,为什么众生还那么多在苦难之间?有的度了还没有到不退转位,又退转了;有的刚开始这马达的马力加得很大,冲到最后没有力量了,又退转了,这些不究竟者永远都在浮浮、沉沉,一下子脑筋清楚、一下子脑筋又迷糊了,众生虽然度了无量无边,若还在罣碍到底还有多少没有度尽?表示还有众生相,我们想一下这句话,不可能度尽无量众生;像地藏菩萨一样,不可能度尽地狱所有众生,但是祂们度了就放、遇有缘就度了;我们今生若觉得好像度了很多众生,但是无有一个众生可度想,这样就没有烦恼了!帮了这个好像帮了一半没有很完美,有时候你会罣碍,但是若学着说无众生可度,该做的都做了,还没有真正度到他,那就等待因缘!
做了如是无量无边之佛事后,并无有一众生可度,实无有一法可得想,做的好、不好、做了什么,都无所谓,反正已经做了,实无有一法可得、可想,这样才能自在,随缘去做、做完了就要放下,好也好、不好也好、什么都好,如是用功即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最后哪一世我们就能够证得无上如来菩提。
在第八品中世尊第一次提到受持四句偈,在《金刚经》中所有经文有六处提到四句偈,若不看《金刚经论》的人,可能不知道四句偈是在讲什么?其实四句偈是在讲「空身」、「空心」、「空性」、「空法」等四句,我们在解释名词已经说明过,而且「空身」、「空心」、「空性」这三段,讲的最好的是「空心」与「空性」,「空身」是没有把那种四念处在禅修痛苦现象把它讲出来,可能世尊是对大菩萨在讲的,此处这「空身」也太简单了,以父母所生的气息,留有的这些习气,把它看成是幻化、四大假合,从根本去空掉它,但是要从打坐修行,才能做到空掉它,没有到二禅境界是空不了身,去不了身见,碰到它就是在痛、痛。
讲到心,心有妄心、有真心;真心是我们的觉知,我们觉知分本觉与始觉,我们刚刚所讲的觉、观就是本觉,是本来所具有的功能,是一种觉知世间一切相,不是只有我们凡夫的肉体而已,还可以觉十方虚空一切因缘,那是本觉;这本觉是空,空可以感知一切境;始觉,就是我们空体感知一切境,开始要起功能发挥它的感知的时候,感知时的那种动作,是始觉一切相;你要开始想、讲一句话,那也是开始要动作,而我感知因缘了、我感觉了、我起反应,那种过程也是一种始觉的过程,你要真正了解到这个过程,一定要把心打开,心眼、心的眼睛要把它打开、色身要突破,不然看的都是你的妄想心,就是一个念,觉知的心找不到,觉知的心可以观妄想习气的心!
现在觉知的心每个人都有了,空了身以后、心眼就开了,觉知的心就会起来,觉知十方因缘,最简单的是谁在想你?你的念头闪过来想到他,那一定是他在想你,你感召了、也会想到他,这是你的本觉已经觉知有人在想你了,有人在想你,你有没有第二念?问题就在这里!我们的真心是最威、最灵、最胜,觉了以后、感知了以后,不用妄念相随,这才是悟得心空!我们为什么会打妄想?我感知了以后不是去相应,当某个人想你,你感觉了就打个电话给他,这就是你跟他相应,是可以感知却不能有动作,虽不动作,但是你会打妄想、第二念来了,第一念的本觉感知了,第二念是分别相起:「他想我!出了什么事情?真有大事情?真的发生什么大事情吗?」你的心就会起第三念─胡思乱想了,要不要打电话给他?刚刚不打,现在要打吗?这种烦恼起后就无量,依心的清净与否,来评估你自己到底修的好不好?若能够这样掌控你的妄想心不与你的觉知心相随的话,就悟到心空;这是四句偈在《金刚经论》里面,把这一段讲的非常传神,你要去把它读熟、搞清楚。
最后一句是「真性主行」,就是自己的真如自性去应缘,它自己去应缘了,要自己能去应缘,真心感知了,真性主行去应缘而没有妄想心相随,就是把你的心空掉了,其实是空掉那妄想心、习气心、好恶心,但留下你的真心,真心是永远不灭的,永远可以灵知灵觉外界一切事情,觉了以后用你的真性去相应,真性也是真如性,不是邪真如,邪真如是你的妄想、习气那些,这才是悟到心空,悟到心空还不行,因为你还会去应缘,应缘应的好不好?为什么不能把这个缘断掉?就进入要修空性的时候,因为我们的性本来是空,外在有因缘来,自己起性与它相应,这里起的因缘就起意念,用心念与它相应,起的是影像就用我们的见性与它相应,要怎么做到不与它相应?能够了了清楚的觉知,有因缘了清清楚楚的去应缘,在应缘之间非常自在,不理妄想没有关系,也不必想我要这么做、要那么做,这是多余的,它自己会去做,这段也写的非常好,这是不是神通?是神通!但没有你的妄想念、也没有不清不楚、瞹眛不明的心,能清清楚楚你的自性在做什么?这就学到「空性」,学到「空性」就有阿那含的境界。
「空法」是空一切法,经典上讲的比较浅一点,是把所学的法都放下,念佛成就了就把念佛心也放下,打坐成就了就把打坐的功夫放下、是修心中心法成就了,把心中心法放下,把一切法都空掉,才能够进入无为的境界;在《金刚经论》里面的这四句,「空身」与「空法」讲的比较简单一点,「空心」与「空性」这两段讲的与实修的境界很有关系,你要去懂它、了解它!能够懂得这四句偈,「空身」修学到就得须陀洹果位(预流果),「空心」修学到就得到斯陀含果位(一来果),没有烦恼,「空性」修学到就得阿那含的果位(不来果),已经没有什么内在的贪、瞋、痴,「空法」修学到就得到阿罗汉果(无生)的境界,前面三个是方便说,只有空掉法的阿罗汉果才是真正有果位的,阿罗汉果位证得者,就破十结(五下分与五上分合成十),有身见、戒取、疑、贪、瞋(以上五下分结)、色界、无色界、我慢、掉举、无明(以上五上分结)。
既然在第八品世尊第一次提到受持《金刚经》,乃至受持四句偈等,其功德无量无边,真是不可思议。佛法讲了半天,有的从心地开始讲,讲《金刚经》很少清楚的讲到要「空身」、「空心」、「空性」、「空法」,这是简单、明了、扼要,所以《金刚经》讲完了以后,很多善男子、善女人还搞不清楚四句偈,世尊一再的提了六次四句偈,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实第八品第一次提到,第九品就开始在讲这四句,衪没有把它点出来,就在讲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证到这四果以后,有没有这四果想?有,那就执着有一法可得,就不是在修佛法。
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从此《金刚经》中出,《金刚经》是概括四句偈里面再加上波罗蜜,空、有都在熏习的经典,若只有小乘的果是空一切法,身要空、心要空、性要空、法要空,全部都要空;菩萨不是这样的,菩萨是心可以感、可以应、可以去做一切帮众生的事,但是都没有罣碍,所以学习证得空、有不二境界。《金刚经》经文前面讲空、后面讲有,或者是每一段里面,用三段式跟你说明,譬如「佛法者,即非佛法,是为佛法」、「一切法,即非一切法,是为一切法」、「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为般若波罗蜜」,亦即菩萨用这个法但是不把它当成一个法,这样才是菩萨所应该有的心态,若是声闻就空身、空心、空性、空法,都把它空掉了,菩萨不能完全空,菩萨要用这些心性来帮助众生,帮助完了又把这些心性所发生的威力要把它放下,不要去执着它,这样最后才能真正悟到无上正等正觉、空有不二的境界,「无上」是没有比这个更高大的,「正等」是不偏空、也不偏有,「正觉」是觉悟、觉一切法,因缘是有、绿灭了就没有,这等等的现象,要成佛都是从《金刚经》这部经里面出来的,可知「四句偈」在修菩提道中是如何地重要!
《金刚经》也是累总《大般若经》里面的精华,但是《金刚经》里面在讲菩萨摩诃萨境界,菩萨境界是基于空身、空心、空性、空法的小乘基本德行,这一点很重要,不要以为在当菩萨、要做菩萨行,却连一点定力都没有,在《大般若经》里面所讲的,若一个人自称为是菩萨,最基本这种声闻乘的禅定力都没有、解脱的知见都没有,世尊说:「无有是处」,是说不过去!那这四句偈是在做什么?须陀洹是以戒律为主,身没有破以外,他都以戒在修,戒与身这两个是须陀洹所修的一个最基本的,所以在修菩萨行、也受了菩萨戒,不要忘记最基本的还是建立在阿罗汉的解脱境界上,而连阿罗汉的解脱境界都做不到,这菩萨要怎么当?阿罗汉不用讲了,须陀洹是以戒律成就的,不会去犯戒,才可以得到身解脱,但心还没有解脱。
戒律都守不好的话,小乘的基础都没有,怎么能够修菩萨道、可以行菩萨行呢?这就说不过去!不要去攻击小乘的不好,你一毁谤、一攻击别人就代表犯了戒律,去毁谤小乘的。修小乘的人因为还看不到修大乘的好处,他修自己,他看大乘菩萨为了达到目的,什么事情都可以去做,让他看不过去,你都没有定、都修得也没有神通,菩萨还没有到一个境界是没有神通的,是有一点心的能力,但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他心通,神足通,五神通都还不俱足,起码要到八地不动地菩萨,才会现这些与阿罗汉相等的定力与神通。
本品中世尊开始宣讲四果位的修证,及已得四果位行者不能有得四果位等想,又号称已经得了什么果位、证到什么果,可以去看看外面的这些人,常常自称为我是得到第几果,还跟人家印证是得到第几果,你自己真的得到那个果没有?都还不知道,还跟人家印证!心地若真的心清净了、习气毛病都没有了才有果位,不是心开了就有果位,不是的!心开,只是要修定力的开始,不要说心眼开了,有一点可以见什么相、可以见光、可以见人的心或感知什么,就认为有什么果位?没有!要五阴灭尽才有阿罗汉的境界,在识阴魔相的最后两个,第九个魔相是阿罗汉的境界,第十个魔相是辟支佛的境界,这两者已经是真正有果位的,但是释迦牟尼佛还说不行,不能住在这里虚耗时间,要回小向大、去修菩萨行,不然阿罗汉耗二万劫在那里、辟支佛耗一万劫在那里涅盘中,才会发菩提心、去修菩萨行。
修菩萨行,从初地菩萨到八地菩萨要一大阿僧祇劫,从八地菩萨到成佛又要一大阿僧祇劫,这时间是很久远的,这样一直在行菩萨道,当然有经典可看,你去抓到那个重点,像我们现在在教先修班用「大随求根本咒」能够彻底的忏悔,能够缩短我们无始劫以来,在菩萨道之间打滚时间,有一位同学她虽然是不修法,但是天天很认真的在念「一切如来佛心咒」,她很认真的念、念,念的脑筋劈哩趴拉就会现出很多潜意识里面的这些影像,一闪一闪的都一直出来,你们没有时间修法,也要多念「一切如来佛心咒」,咒文是长了一点,但是背起来以后就很好念,有空没空就念、念这是熏习,还有什么咒语?就是根本咒里面的一段,已经教你们三段,这三段轮流去念,当然「一切如来心咒」主要是忏悔、不要有恐怖,世尊衪要让你的罪恶、痛苦变为吉祥,这是最基本的,然后让你觉悟,让你得到与如来的心一样的满足。咒的意思很清楚后,你就念、念、念,起码可以把烦恼断掉、把智慧打开。
得到四果的哪一果位,也不要有得那一果想,有一果可住就不能步步上升,不能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起码一生天则时空都很长、很远,我们今生马上去受菩萨戒,然后发菩提心、尽量修证、也能够去度化众生,就开始内修自己、外帮助别人,这才是真正修菩萨行。世尊在阐述四果中,又能立、能破地把四果的果位又推翻,什么是须陀洹果?得须陀洹果,能不能说得须陀洹果?不能有这种念头!须菩提尊者自己也讲,世尊说我是证到阿罗汉、是离欲第一阿罗汉,并且证得无诤三昧、是不与人家争辩,那我有没有得阿罗汉想?我是连一点得到阿罗汉果的观念都没有!得到哪一个境界或是去掉哪一个烦恼?就觉得我好像办了一件大事一样,不要有这种念头,要把它当成好像是当然的这样做,所以做了很多的好事、很多的福德或者一切的什么,我们都不要在意!好像理所当然应该这么去做的,也没有什么果位、什么功德想,这就是在修真正的佛法。
「果位者,即非果位,是为果位」,因为执着就不能往上进,亦非不执着这果位就会没有;这是说「果位者即非果位,是为果位」,不要在意修到哪一个果位?心清净到哪一个境界?不必去在意这些,反正一直修就对了,一直修一直放、一直修一直放,意义与前品所述的:「佛法者即非佛法,是为佛法」,这样才能一直前进到证得无上如来菩提,在哪一个时候我们一定可以证到无上如来菩提。若修行人常有修证到什么境界想,然后很执着其境界或者是哪个能力,那种人永远都不会再进步了,会卡死在那里。今生我们有幸看到《金刚经》、《大般若经》或者其它古僧大德所留下来的著作,就要尽量的能用的就用,做完、做到了就要放开,再找其它的;譬如已经修到空一切相,我解脱了、就完了吗?还没有完,还有咒语、神通、还有什么法要学,还有很多无量的智慧没有开发出来,所以不要认为你修到哪一个境界就说好了,这是《金刚经》里面一个很重要的观念。
(二)、经文略述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
一个人已经修到须陀洹的境界,能不能有:「我得到须陀洹果了!」的这种念头?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他自己问、自己答。这里有两段意思,一个是须陀洹名为入流,入流有时候是讲入圣人之流,但是因为他没有真正进到圣人的境界,有的翻成预流,是预科还没有正式进入,因为他还要天上、人间来回七次,好像已经是跟圣人沾了一点边,所以还没有真正「入」。第二个在心地上、境界上来讲,对色、声、香、味、触、法外面的这些尘境,眼睛看了不会有好不好的想法,耳朵听的、鼻子闻的、舌头舔的、身体接触的、心的起念等等都对你没有影响,有这种境界才有一点须陀洹的样子,要去想一想,你有没有须陀洹的样子?可以自己去想,看了这个好、看了那个不好,我们是可以看,可以了知这个东西好、这个人好,但是不要起分别心、不要起瞋心、不要起喜爱的心,对于外面的色、声、香、味、触、法的这些外境,都要抱着这个心,心不入所看、所听、所闻、所舔、所触觉等等的这些现象,这样才有一点须陀洹的味道,后面还有说明须陀洹该断什么?是断心病。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世尊又问:「须菩提您意思怎么样呢?得到斯陀含果的人,能够做这样的念:『我得到斯陀含果!』能不能这样去想?」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因为不能住一法,若有所住,就不是佛法了,进一步须菩提又自我解释了。这是一还果,也就是斯陀含要证得阿罗汉,还要来人间一次,所以称为是一还或者一来果,一来的时候就证得阿罗汉,到底有没有来?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阿那含的名字称为是不来果,但是真的不来吗?有两种,一种是在天上,直接证得阿罗汉果、他是不来;一种是来人间成就阿罗汉果、他是来,不是来人间受难,他来人间马上证得阿罗汉果,来等于没有来,阿罗汉是居住在世间,阿那含是居住在四禅天之上的五净居天,最后世尊又问: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
「须菩提您认为如何呢?证得阿罗汉的行者,能不能这样想:『我得到了阿罗汉果!』」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在没有一个法可以称为是阿罗汉。」
上面都没有说没有一个法叫什么、什么,祂只是说:「须陀洹是无所入;斯陀含名一来而实无往来,有来等于没来,他来是成就阿罗汉道的,有来、等于没来;阿那含说不来,其实也不是说不来,还是来了」。这些名词不是你想象的这样就是这样,不来果还是来,一还果实无所来,这在说明两者的实际意义,这果位不是可以用确定的定义去把它说明清楚,名称是一来,但是有来吗?名称是不来,但是却来了,不能以这些名词来说明他的境界;唯独这个阿罗汉:「实无有法名阿罗汉」,阿罗汉已经到真正解脱境界的人,一到解脱境界的人,没有一个法可以说明他是什么果位?什么样子?
「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
若阿罗汉作是念说我就是阿罗汉果者,有这个心就已经着了我相,因为有一个我可以得阿罗汉,着了我相,有我相就有人相,有人相就有众生相、有众生相就有寿者相,着了阿罗汉相,有那个心地的清净,就有寿者相,这个寿到底有多久?阿罗汉要二万劫以后才会发菩提心,这代表他大概要在那里耗二万刼,虽然比八万大劫的非想非非想处天的天神寿命,转成菩萨道要短的多,但是他虚耗二万劫在那里,若认为我是阿罗汉的话,已经着了这四相;从一开头世尊就一直讲,菩萨要怎么做?要离四相!现在说:「我得到什么果位?我得到阿罗汉果位!」其实有这种想法,就已经在执着四相的我、人、众生、寿者。
「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
佛赞叹我得无诤三昧,得到一种三昧(正定),从来不与人家争辩、懒得与人家争辩,这是定,为什么他有这种能力?因为他学到空,学到空的人就不会与人家辩,你这个对、你这个错、你应该怎么样,没有这意念!第一个是他懂了、第二个是他对法的不执着、第三个是心清净了,不必去跟人家抬杠这些,所以他从来不与人家争辩什么,在眼、耳、鼻、舌、身这五根里面,面对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境,还会起心动念、有自己的意见、想法,要怎么做、怎么做,这些都还是有自己的主观意念,难免都会跟人家争辩那个好、那个不好,在修行上什么都好,就是无诤、不必去执着,但是在人界里面或者世尊徒众里面是最高的,所以须菩提是世尊徒弟里面证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种种欲望都没有了,阿罗汉应该断什么习气?后面都有引用经典,我们那时候再来讲。
「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
我虽然已经离了种种欲望,但是我从来都没有这种想法:「我是离欲阿罗汉!」
「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肯定不会说须菩提是很喜欢在那种旷野之间修行的大行者;阿兰那就是旷野道场、丛林道场,有的修行是在荒山野外,也可以讲是阿兰那,有丛林道场也可以讲是阿兰那,以前修行大部份都是在荒郊野外的圣地,风水很好的地方修行。
以须菩提对我来讲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很自在的安住于阿兰那的修行上,是乐阿兰那行。
这里面的四段,除了说明四果的样子以外,教我们不要着相、住果,没有果位想,清净自心也没有我心清净想,当然烦恼习气,自己应该要清楚,自己的烦恼习气都还搞不清楚,那也不要想有什么果位。
(三)、名词解释
1.沙门四果
我们都喜欢大乘的经典,有时候对小乘的经典都跳过去,但是小乘的经典,等于是小学的基础课程,若没有把这些搞懂,有时候我们天天在看这些名词,都没有真正了解它的意义,所以回过来,把这「沙门四果」熏习一下、让大家了解,这四果到底是怎么得到的?修什么心法?
《佛说四十二章经》云:「佛言,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常行二百五十戒,进止清净,为四真道行,成阿罗汉。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次为阿那含,阿那含者,寿终灵神,上十九天,证阿罗汉。次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还,即得阿罗汉。次为须陀洹,须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证阿罗汉。爱欲断者,如四肢断,不复用之。」
《佛说四十二章经》云:「佛言,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
第一个引用《佛说四十二章经》里面的一段,经云:「佛言,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沙门是出家修行、专心办道的这些出家众,他应该离开亲人、出家去修行,然后要认识本性,达到清净的本来,在空身、空心、空性、空法过程之间,要了解到无为法,什么是无为法?心无所执,心净无染。若做到这样才是真正的沙门,不是出家就是沙门,有的出家根本没有成就,这与在家有什么差别?只是换个身,把头发剔掉;反过来讲,有的人没有出家,但是他也有这个境界,身不出家、心出家,内心也有沙门的境界。
「常行二百五十戒,进止清净。」
这些沙门,第一个从戒律开始,常行二百五十戒,进止清净,进退或者是行止之间都不会去违犯所有的戒律。
「为四真道行,成阿罗汉。」
四种真正的道行,哪四种?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最后是成就阿罗汉,先从后面讲。
「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
他的寿命多长?不知道!因为他不来受生,所以寿命久远。
「住动天地。」
住于天地间或者在天地之间,要到哪里就到哪里,天上哪一天他要去就去,很多阿罗汉动不动就跑到五净居天最高天的色究竟天,有一位阿罗汉跑去那里,色究竟天的天神跟他讲说这里就是最高涅盘,他听了以后就跑下来问世尊,色究竟天就是究竟涅盘天?佛就告诉他实际的状况,是暂居在那里而已,不是真正的涅盘天!连阿那含果位的人都搞不清楚什么是涅盘?因为还没有到阿罗汉的境界,而阿罗汉也搞不清楚,色究竟天的天神所讲的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他可以上天、住地,大部份的阿罗汉都住在我们人世间的清净丛林道场或者风水好的地方,这是第一个真正果位者。
「次为阿那含,阿那含者,寿终灵神,上十九天,证阿罗汉果。」
第二个阿那含是不还果。死的时候他的灵魂很神,上生到十九天,色界有十八天,怎么会冒出十九天出来?这不是五净居天之外又一天,色界四禅有四天,每一天有三天共十二天,再加一个无想天,再加五净居天,就是十八天,把下劣天加进去,它就变成在第十九天,本来五净居天是在第十八天最高的。真正阿那含还有五种,因为他有五净居天,最高的色究竟天,这才是真正的阿那含果,其它阿那含果还有分五等不等的,依他的心清净与否分为五等,真正的阿那含是在第十九天,把下劣天(六欲天)当一天。他可以在天上转成阿罗汉果,这是利根的,钝根的还要来人间证得阿罗汉果。
「次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还,即得阿罗汉。」
斯陀含是一来果,斯陀含者,一上一还,死的时候生天,到底生哪一天?在三禅天?还是四禅天?可能在四禅天,我还没有看到经典在说明这一段,因为他还没有入五净居天去,所以还在四禅、三禅里面,一上然后还要一还,就证得阿罗汉果。
「次为须陀洹,须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证阿罗汉道。 」
须陀洹果是四果之中最低的。他死了以后生天,生到二禅天中,这中间要来回七次,生三禅、四禅天中,最后才会证得阿罗汉果。以前讲的二家家、三家家已经说明过,最后一生在天上证阿罗汉果,那是天家家;在人间证得两次,证得阿罗汉果是二家家,就是人家家是在人间成果位。在这七次之间,永远都在往前的清净内心,然后愈靠近阿罗汉的境界;当然这中间到最后一世就是能证斯陀含的境界,第七生的时候应该是斯陀含的境界,斯陀含是一上一下便证得阿罗汉果。
「爱欲断者,如四肢断,不复用之。」
要证得阿罗汉或者要证得这四个果位:「爱欲断者,如四肢断,不复用之。」爱欲断者,就像断我们这四肢不要用它了,是什么意思呢?要得到这四果,一定要断所有的爱欲,断了以后就得到这四果,同时也不要再去用这四果的果位,得什么果?就要断什么果念!
《杂阿含经》云:「修安那般那念,身不疲倦,眼亦不患,乐随观住,乐觉知,不染着乐。如是修安那般那念者,得大果大福利,是比丘欲求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初禅具足住,是比丘当修安那般那念。如是修安那般那念,得大果大福利,是比丘欲求第二、第三、第四禅,慈悲喜舍,空入处、识入处、无所有入处、非想非非想入处具足,三结尽,得须陀洹果。三结尽,贪恚痴薄,得斯陀含果。五下分结尽,得阿那含果,得无量种神通力,天耳、他心智、宿命智、生死智、漏尽智者,如是比丘当修安那般那念。如是安那般那念,得大果大福利。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杂阿含经》云:「修安那般那念,身不疲倦,眼亦不患,乐随观住,乐觉知,不染着乐。」
安那梵语 āna是入息(吸气),般那apāna是出息(呼气),合称为ānapāna数入出息,就是安那般那得定法门。叙述坐禅时行数息观,默数入出息,令心随息而定,以之收敛散心。打坐、修行,佛法就是从这里开始的,要破色身,就是要从呼吸中修安那般那念,然后让身不疲倦,气充满就能让身不疲劳。眼睛也不会去看到花花绿绿、光怪陆离的事物,见根所看到的外境不要去执着,不患就是不要患眼睛里面的那些异能。乐随观住,心很快乐的随所看到的境界、所观的境界而安住,这样身心都会觉得快乐,所以乐觉知;有乐觉知的时候,不染着这个乐,大概在三禅的境界就有这乐受。初禅未到地禅,二禅是喜俱禅、三禅是乐俱禅,于三禅境界不染着其乐。
「如是修安那般那念者,得大果大福利,是比丘欲求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初禅具足住。」
如是修安那般那念者,得大果大福利,在禅修数息得定之间得到大果利。出家人应该要求除去种种的欲望、各种的恶法、不善法。用觉知能够观粗的心、能够观细的心;离生喜乐(初禅境)的这种境界,已经离开欲界的生死,从内心生起喜乐感,这个离生是离开欲界天的生死,进入色界天的境界,这样是得到初禅具足住。若是连初禅的觉、观都没有,只有一个妄想念,没有两个心可以感知心,不觉知身痛或者妄念似不相关,都没有能力去这样观的话,是连初禅的境界都没有,那更不用讲!
「是比丘当修安那般那念,如是修安那般那念,得大果大福利,是比丘欲求第二、第三、第四禅,慈悲喜舍。」
虽然得初禅具足住,但是还要继续修。不能离开禅定,还是要继续修打坐,二禅有二禅的喜俱禅境界、三禅有三禅的乐俱禅境界、四禅有四禅的一境性境界。到四禅以后的行者会生起慈悲喜舍心,对众生有这种慈悲喜舍心;而心还没有产生那种对众生的慈悲心或者很喜欢去施舍的心,还没有动了菩萨心肠的话,是还没有到四禅的境界。
「空入处、识入处、无所有入处、非想非非想入处具足,三结尽,得须陀洹果。」
另外一条路,是破色身进入四空处定的空入处、识入处、无所有入处、非想非非想入处具足,心已经可以离开色身、破色身了,以禅宗来讲是法身就活起了,在这里就讲要清净什么心垢?在四禅或者四空处定行者,若三结尽得须陀洹果,而有四禅或者四空处定的境界,三结不尽那就是天神,这三结很重要的。三结者即是身见或有身见、戒取见、疑病。所以四空处定中断三结者,始有须陀洹果位。
「三结尽,贪恚痴薄,得斯陀含果。」
除了三结尽(身见、戒取见、疑病)以外,又将贪、恚、痴三毒淡薄了,这种人就得到斯陀含果。我们把它搞清楚,三结尽是须陀洹,三结尽又加上瞋心没有、贪心没有、愚痴的不懂因果的道理,也都淡薄了,这种人就得到斯陀含果,是一还果。
「五下分结尽,得阿那含果,得无量种神通力,天耳、他心智、宿命智、生死智、漏尽智者,如是比丘当修安那般那念。」
进而修心,能将五下分结(身见、戒取见、疑病、贪、瞋)断尽的行者,就得阿那含果,就有无量种的神通力,可以证到天耳、他心智、宿命智、生死智、漏尽智者;这与四禅天的天神一样,四禅天的天神就可以证到五通,阿那含果因为是四禅天再上一点,他也有这种能力,但是他一定要断五下分结尽,差别就在这里!四禅天的天神有神通、心一境性,但是心病没有尽,所以五下分结没有尽,或连三结都不尽,就什么果位也没有,还是凡夫,天寿尽还要受轮回。所以一般出间人或居士,当修习安般数息法成就道业。
「如是安那般那念,得大果大福利。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以安般数息法要继续再修数入、出息后,将能得大果、不服利。从打坐数息之间,就可以得到须陀含、斯陀含、阿那含,起码已经可以修到阿那含的境界了。
三结是身见、戒取见、疑称为是三结;五下分结尽是尽较微细的习气,到最后当要断五上分结及永断三毒,就能得阿罗汉果,以后这些心病会慢慢的来解说。起码要修到须陀洹境界,第一个没有身见,不要执着这个身体就是我,就是我见先去掉,普通的我见是指肉体的身,心里的那个我见、那个我执,那是心里的也要断,才能断除身见。还有戒取,须陀洹是以戒律得到果位的,但是把戒律变成障碍他前进的话,就不会有进步,要自在的去守那个戒、自然的不去犯戒。还有不要去守对修心没有意义的戒,世尊所说的戒以外,不要去取为戒。疑,是疑心病,疑神疑鬼的毛病不去,是根本连须陀洹的果位都没有,或是认识不清把四禅境界认为四果,色界四禅与四果没有相等,四果定还有四禅境。以上是这称谓是三结,身见、戒取见、疑等三。
今天就讲到第二段,先了解一下这三果的境界是怎么样?都是与心有关系的,修行是修心,不是在修各种真如自性的功能,那是世间禅定的天神,就会有的境界,就是得色界四禅境界也不会有脱离三界轮回的果位!所以说佛法是心地法门,要从心性中去做个了断,妄想、习气要断,对于真如所现一切善境界又要能离,不要有执着的心态,这要才能回归到自性清净。
(2005.01.15.讲于法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