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如何利用《金刚经》来修行
               --
第七品   无得无说分
                  200
4.09.11.   10 讲(5)     张玄祥居士   讲于 法尔讲堂

   (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四、金刚经经文解释

第七品 无得无说分(续)

()、名词解释()

3.不可说:

不可说又作不可言说、不说,谓真理乃可证知而非言语所能诠释者,均以第一义毕竟空故不可说。《涅盘经》就诸法之生与不生,而立六句之不可说:「不生生不可说,生生亦不可说,生不生亦不可说,不生不生亦不可说,生亦不可说,不生亦不可说。有因缘故,亦可得说。」

说法的对待与是「不可说」,虽然在经文里面没有提到,因为牵涉到说法,我们就把「不可说」拿出来说明一下,我们常在经文重要关头时,就来一个:「不可说、不可说」;不可说,又作:「不可言说、不说」,如果以理地上来讲,真理乃可证知而非言语所能诠释者,因为我们真理只有「空」一个,外道或其它宗教所讲的一切真理,指世间一切相,这一切相不能当真理,佛法真正的真理只有一个,就是回到空性,证到无所执着的自性空真如,自性依空而起这才是真理,证到空的时候,不能以语言、文字来诠释,虽然经典讲十八空、二十空,从内空、外空、内外空,讲到自性空,这些都是用语言、文字来说明「空」的样子,但是你懂却没有办法去证到真正的空,七地菩萨就是在学空、无相、无愿这三三昧,如果这三三昧证得,就可以得八地菩萨不动地,所以要悟得真理是不简单的。

初地菩萨根本都还是寄居在世间,连二地、三地菩萨都还是在世间里面,没有办法得到足够智慧,到四地以后才发起智慧,四到七地菩萨寄居在出世间,八、九到十地菩萨寄居在出出世间。证到空真理,当然没有办法用语言、文字来说,直接从我们空性体知一切因缘,因缘起灭完了、就完了;在修行过程之间,有时候起个念,这个念就不是空真理性所感应的,也许是外在的诸佛、菩萨给你一个心念,你感觉相应了,如果是自己的觉性,空真如体感知一切境时,只知道好像是这样,但没有语言、文字或者念头现起来,空真理地是不能用语言、文字来说明的,均以第一义谛空、毕竟空来说明这个境界,所以没有办法说出来。

第一义谛空是你的觉知应缘,了解第一个意念,自己心里面感觉了,但是不会有第二念、第三念、第四念起而相应。第一念觉,觉了以后放下来,不再落于语言、文字,不再跟别人讲,这就证到第一义谛空的境界,当你有这种空修证,才可以体会第一义缔空是什么样子?也就是可以知一切法,但过了以后就不再执着、不再去讲这些。

《涅盘经》就诸法之生与不生,而立六句之不可说;不生,是依空性来讲;生,是依因缘来讲;立了六句「不生生不可说,生生亦不可说,生不生亦不可说,不生不生亦不可说,生亦不可说,不生亦不可说。有因缘故,亦可得说。」

(1)不生生不可说─所谓诸法皆依因缘而生;诸法虽有生有灭,然理地本无可言,故不可说。

不生生不可说─不生是空,空性可以依因缘而生,不生生这中间的因缘不可说,这是第一种。所谓诸法皆依因缘而生;诸法虽有生、有灭,然理地本无可言,故不可说。诸法皆依因缘而生;诸法虽有生、有灭,然理地本无可言,故不可说。我们的空体是应缘而起诸法,是依因缘而生的,虽然生之间有生、有灭,但从空理地来讲,本无可言说,也不必去讲,修行的第一阶段就是在修这个,从空观里面去着手,只有因缘,观它是生灭法,不必去说。

不生是空放在前面时,是说用真如不生的理地,就是空性,依因缘之结合,而生出十法界之差别相,生就生一切法,十法界的差别相就起来了,是谓不生生,从空依因缘而起法,称为是不生生,然理地本无言说,故不必去说。

(2)生生不可说─谓诸法依因缘而生,然其本来为空无生,故称生者本无所生,故不可说。

生生亦不可说─我们因缘起法是生生,在第一义谛空是有感知因缘,一切心念起来,这之间还是不可说,为什么?因为你不执着,不必去对第二者、第三者说,很多内心感知的事情,没有必要就不必再落于语言、文字去阐述、转述,这是生生不可说。而你生生了、感觉了,再对其他人去讲,这就是没有悟到空真如的真理,就是还有法的执着,虽然灵性比较高、感觉了,但是仍然压不住内心的法执,所以有可说。在佛法修证之间,要证到空、要去了解这些现象;有禅宗祖师大德讲的;「玄之又玄,如死人舌。」玄之又玄的就是如死人的舌头,如死人舌,体会在心中完了,过去就过去了,就不必去说,这是第二种的不可说。

谓诸法依因缘而生,然其本来为空无生,里面本来就是空,故称生者本无所生,故不可说,前面是不空的如来藏,后面是空的如来藏,诸法因缘而生,我们的体性本来是空、是不生灭的,从这样去看,生者本无所生,所以不必去讲,修行过程之间用体性去感知因缘,懂在心中不必去讲。

(3)生不生不可说─谓真如不生之理地,依因缘之结合,而生出十法界之差别相,是谓生不生,然理地本无言说,故不可说。

生不生亦不可说─生是从外境感召因缘生的,但是依你不空的空性,就没有可说的,有感知了以后,遇到空当然更不想说,前面的生生不可说是没有用空性来面对它,你让法生起,但是也不必去说。在第二种情况比较压不住空的,你就会说,这要有一点修证,生生才达到不可说;生不生,前面的生是因缘生,是有为之法,是不空的如来藏性,不生的这一部分是空性,它是不生不灭的,因为感召因缘,又碰到你空性比较强,这种根本更说不出来,所以是不可说。

(4)不生不生不可说─谓真如之理与十法界之差别相无二,两者本者本不生,生者以中道实相观谓不生,故称不生不生,双双本无所言,故不可说。

不生不生不可说─你不应缘、断絶一切缘,这是我们在修絶对空的时候,没有办法纵容一切法在你心中生起,把真、假一切法、因缘都全部观空,就像《金刚经》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样的,都不理睬它一样的,也不去管它里面的因缘是在讲什么的,就等于是空空,第一个不生是把故意把它断絶掉,第二个不生是空,这根本要说也说不出来,这是第四种的不可说。

不生不生,这两者都在空之间,在有相也观两者无差别,谓真如之理与十界之差别相无二,虽然有差别相在十法界之中,基本上来讲,它是真如空性所应缘而起的,两者本来不生灭,有生者以中道实相观是谓不生,在修行过程之间,空性感召外在因缘,如果生起的差别相,你从理地去观的话,就不会想说什么,故称不生不生,双双本无所言,故不可说。

(5)生亦不可说─所谓诸法皆依因缘而生之说,然理地观之无言说,故不可说。

生亦不可说─你没有修到空性,因缘起来应缘了,你不执着它,就不可说,你执着它就可能会说,这是一般人最会犯的,还没有修到空观的人,会常常生就说,你在修行之间心起心灭,让法熄灭都不想去说,这样就是在修行之间的不可说。诸法皆依因缘而生之说,然理地观之无言说,故不可说,就是刚刚讲的,开始修行的人,都是在这里,让你的心生一切因缘,有相、有生的一切法相,你从理地去观就是空的,所以不必去说,能够做到这样,就可以悟到不生不生的这一部份,现在没有!就要学习生亦不可说,因缘所生之法,要从空性去观它是无言说。

(6)不生亦不可说─所谓真如空无有,不遇因缘亦不生诸法,更是无可言说,故不可说。

不生亦不可说─不生一切法,等于是住在空之间,前面的生亦不可说是有,这一个不生亦不可说是空,两者在修行过程之间都不可说,有因缘故亦可说。所谓真如空无有,一个悟到空性的人,空真如本来就无有,不遇因缘亦不生诸法,要说也无可说,故说不可说。

这六个生、不生之间有些是有因缘,有些是内在的因缘,内在因缘就是八识里面的种子,内缘都是妄想,没有实际的因缘,这些都不必去说。但是若有一个实际的因缘来,执着菩萨、护法神或者冤亲债主等等的,有实质的因缘来的时候,有时候是该说话、要说话。祖师大德有一个公案:「无语鬼也瞋」,就是有一些非人来的时候,它有问、你不回答,像上面的生不生都不可说,这样鬼神也会发脾气,要你答话、你都不回答,要看该不该说,该说就说、不该说就不该说,没有因缘乱说就是妄语、自言自语,这六种不可说。

究竟佛法者对一切法都不可说、无有言说,所以世尊说祂无有说法,若说世尊有所说法即是谤佛,不能解佛所说义,这道理都是基于此。若佛法有所说,诸外道会诘问佛法为不究竟法,所以一切法生、不生都不可说。但世尊在世时却说法百会,怎说是不可说。大家要有一正知见,佛法究竟不可说中,有所请时就得说,方便权宜而说,开示根基较差者,所以世尊说法都由徒众有所请而说,不请而说的经典祇有《佛说阿弥陀佛经》一部,为末法时期众生有一皈依处,不为诸魔吞没而不请自说,除此之外都是有请才说法。禅宗祖师大德亦是有问始答,不问不答,这是依循佛究竟法不可说、不可说的道理。

在一切法中,从空与不空之间产生这六种不可说,有的是修到了一个境界、有的是刚开始、有的是还不成熟,在这六种之间,能够以无所说的心态去修、或者去思考,这样可以慢慢的从应缘的心,把它断掉,让它不应缘,而能够达到感召悬絶,你就有能力解脱。这虽然在讲不可说,其实是在讲修内心里面,空性的开头,第二个就是空性应缘的法,能够不执着,这样你就可以解脱,虽然不可说,不是有一些话、秘密不可告人,主要是在你心地上有没有执着?有我的执着,你还是会说,有法的执着,那更会说,修行过程之间能少讲话,就可以学习生(有)、不生(空),这些种种不同不可说的现象。

 

4.贤圣:

谓四向四果之二十七种圣者。即前四向三果之十八有学,与后阿罗汉果之九无学,合称二十七贤圣。《中阿含福田经》云:信行、法行、信解、见到、身证、家家、一间(一种)、向须陀洹、得须陀洹、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中般涅盘、生般涅盘、行般涅盘、无行般涅盘、上流色究竟(以前十八有学位)。思法、升进法、不动法、退法、不退法、护法、实住法、慧解脱、俱解脱(九无学位)。

声闻、缘觉(辟支佛)、菩萨等三乘共摄于「十地」,而论其贤圣之别,依《大品般若经》所说「三乘共十地」,即:(1)干慧地、(2)性地、(3)八人地、(4)见地、(5)薄地、(6)离欲地、(7)已作地、(8)辟支佛地、(9)菩萨地、(10)佛地等十地;其中,以初二地干慧地、性地为贤人,后八地为圣人。另如《大方等大集经》列举九种性之说,即:(1)凡夫性、(2)信行性、(3)法行性、(4)八忍性、(5)须陀洹性、(6)斯陀含性、(7)阿那含性、(8)阿罗汉性、(9)辟支佛性、(10)佛种性,则共为十性;其中,以初三性(凡夫性、信行性、法行性)为贤人,后七性为圣人。

另如《华严经》所说之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及妙觉位等菩萨四十一位,即以前三十位为贤人,十地及妙觉为圣人。

「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地前菩萨称为贤人,地上菩萨称为圣人,悟到阿罗汉道的,也是圣人,谓四向四果之二十七种圣者,即前四向三果之十八有学,向须陀洹、得须陀洹,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再来本来直接要讲阿罗汉,但没有,在中间还有很多的名称,一个是中般涅盘、生般涅盘、有行般涅盘、无行般涅盘、上流究竟、色究竟,这些都是不还天的,向阿那含果之间不等等位,得阿那含之间还有五种清净、不清净的内心,有不同的言说。

《中阿含福田经》云:信行、法行、信解、见到、身证、家家、一间(一种)、向须陀洹、得须陀洹、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中般涅盘、生般涅盘、行般涅盘、无行般涅盘、上流色究竟,到这里是十八种有学位,阿那含以前的还没有成圣人,还有一些不净法没有断掉,还到学习,称为有学位;前面这些,信行、法行、信解、见到、身证、家家、一间(一种),这些更是须陀洹果之前,比较低阶的贤人;九种无学位,思法、升进法、不动法、退法、不退法、护法、实住法、慧解脱、俱解脱,这九种无学位;贤圣还是有不等的,因心地清净程度不同而分成九无学、十八有学位。上面这些名词,以前也都已经讲过了,在这里不必再加以说明,要占很多的篇幅,以后如果有出单行本,这两部份会再整合在一起。

以另一角度来看,声闻、缘觉(辟支佛)、菩萨等三乘共摄于「十地」,把三乘法用十地来加以解说,就圣人位,声闻、阿罗汉、辟支佛、菩萨就等于是无学位,菩萨从菩萨地,不以欢喜地、二地离垢地来讲,只以内心的清净与否来分的「三乘共十地」,即:

(1)干慧地:就是智慧不是很好、很够,更没有定力,所以称为干慧,是谓干有其慧。据大智度论卷七十五记载,干慧地有二种,即:(1)声闻,乃独求涅盘,故勤精进、持戒,或习观佛三昧、不净观,或行慈悲、无常等观,集诸善法,舍不善法等;虽有智慧,不得禅定水,则不能得道,故称干慧地。(2)菩萨,则为初发心,乃至未得顺忍者。

(2)性地:又作种性地、种地,即声闻之四善根位与菩萨得顺忍之位,虽爱着诸法实相,但不起邪见,系智慧与禅定相伴之境地。可说从自性里面去悟到依他起自性的道理,这种声闻、缘觉,上面所讲的因缘感召,起心意念的这些现象,你能够清楚的了解,声音来了,我们闻性起来,但已没有邪心相应,能够懂得这些就已经有心地的功夫了。(详下述九种性地)

(3)八人地:此处的人即指忍之义,谓三乘之人共同自世第一法(四加行法之一),入于十六心见道,正断见惑之八忍位。所谓八忍位,即见道之苦法智忍、集法智忍、灭法智忍、道法智忍、苦类智忍、集类智忍、灭类智忍、道类智忍等八忍。若此八忍悟得各智,即苦法智、集法智、灭法智、道法智、苦类智、集类智、灭类智、道类智等八智,即合成十六心。前四智忍与智,于欲界中修;后四类智忍与类智,于色界、无色界中修。

(4)见地:相当于声闻四果中之初果须陀洹果,与地前菩萨位不退转(阿鞞跋致)之位。见道还没有修成,见道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在声闻乘或者菩萨道,能够了解解脱道是什么样子?开始要修、怎么去修?只是有这个知见而已,还没有什么一点消息,有的人把见道、见地看成是成就了,连薄地、阿那含的境界都还不够。

(5)薄地:又作柔软地、微欲地,声闻已断欲界九种烦恼(修惑)一分之位,即须陀洹果或斯陀含果。亦指菩萨已断诸烦恼,犹存薄余习之位,也是地前菩萨位不退转(阿鞞跋致)之位。薄地还是凡夫,是习气比较淡薄一点而已,这是在指阿那含,刚刚上面所讲的,中般涅盘、生般涅盘、行般涅盘、无行涅盘、上流、色究竟,这些都是薄地凡夫,因为他们还没有真正的脱离轮回,他还在阿那含的境界。阿那含在四禅五净居天的地方居住,而在上界他可以回心向阿罗汉,就不必来人间,在天上就可以悟到阿罗汉道,若下生来人间悟到阿罗汉,阿那含不是不来,要成就阿罗汉道,他就要来,所以阿那含者名为不来,实无不来,最后还是要来人间一趟,这是薄地凡夫。

(6)离欲地:又作离贪地、灭淫怒痴地,声闻断尽欲界烦恼得阿那含果之位,与菩萨离欲得五神通之位。就是种种欲望都能够断离,而种种欲望都不能断离,就做不到离欲地,在欲界不能离就没有办法解脱的。

(7)已作地:即声闻得尽智、无生智证得阿罗汉果,或菩萨成就行不退地之位。所做皆办,就是你该做的都做了,该要断的烦恼也断掉了,该要去掉欲望也去掉了,称为已作地。

(8)辟支佛地:即观十二因缘法而成道之缘觉,已经靠近要进入菩萨地,已作地或辟支佛地也好,若在这里修神通的话,就有五神通,也有小乘的解脱智慧,也就是证到我空的道理,法空还没有成熟、还不究竟,如果他回小向大,就进入菩萨地。

(9)菩萨地:指从前述之干慧地乃至离欲地,或指自后述之欢喜地乃至法云地(初发心至金刚三昧),即菩萨自最初发心至成道前之觉位。此处菩萨开始学菩萨法、修六波罗蜜、修十波罗蜜,成就菩萨十地法。

(10)佛地等十地:指一切种智等诸佛之法完全具备之位,归位在十地里面的最后。菩萨地讲起来,其实是没有果位,不如阿罗汉果、辟支佛果,他们都有解脱,但是菩萨地是累劫修智慧,为了要成佛,地地出生在菩萨道之间来修智慧,一边下化众生、一边上求佛果,能够求得如来菩提,最后有一世他一定会成就佛地。

把修行者的内心清净、不清净,把它连贯成三乘十地,这中间菩萨地如何划分?其中,以初地、二地属干慧地,在菩萨的初地、二地智慧还很缺乏,称为干慧地。性地为贤人,有三个称为贤人,菩萨八地以后称为圣人。

另如《大方等大集经》列举九种性之说,何谓性地?即:

(1)凡夫性:在凡夫地的心性,称为凡夫性。

(2)信行性:在信心产生的时候,也产生一种修行的原动力。

(3)法行性:对诸法能够了解,产生一种行为的原动力,称为是法行性。

(4)八忍性:是具有八种忍,称为是八忍性。

(5)须陀洹性:须陀洹是一种修行的原动力,断三不结(身见、戒取、疑),须陀洹是不入流,不入六大的根本烦恼里面,就是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这五根,所接触的色、声、香、味、触这五尘境不起心相应,这称为是须陀洹性,也就是外境已经对你没有干扰了,须陀洹在心地上断掉了瞋心,不大会生气,对外境的好、坏境界都不屑去起心动念相应,也就是没有脾气了。

(6)斯陀含性:淡薄三毒(贪、瞋、痴),他是还要来人间一次,才能证得阿罗汉果。

(7)阿那含性:去五下分结(身见、戒取、疑、贪、瞋等五),阿那含是不还果,在阿那含是要断掉心地微细习气,六大根本烦恼的种种贪念。

(8)阿罗汉性:已经断掉了所谓不明因果的痴,所以三毒(贪、瞋、痴)永断,后面还有慢、疑、邪见这三个根本烦恼还没有断,这些慢慢到佛种性的时候,才会灭。

(9)辟支佛性:出生于无佛之世,当时佛法已灭,但因前世修行之因缘(先世因缘),自以智慧得道。得道之时,自觉不从他闻,或善观悟十二因缘之理而得道。

(10)佛种性:指具有成佛之种子,即有佛性,为得佛果之因。此因有四种:(a)众生本来具足之佛性,即缘起之理、中道之理、诸法性空之理等。(b)烦恼,悟烦恼之外别无菩提,故一切见解及烦恼,均是佛种。(c)菩提心,无菩提心之因,即不得佛果。(d)称名或闻佛名,依此因则能成佛。

菩萨道就列不到这里面,菩萨道列不到种性里面,虽然有时候我们讲菩萨种性,其实菩萨就是要进入佛的种性,那是因地佛,在很多地方菩萨没有果位的,菩萨只是要求佛的果位,没有证到真正的解脱以前,虽然智慧一直这样累劫修上来,但还是没有果位,到佛种性的时候,他就慢慢可以得到果位。

上面所讲的,以种种种性来分类,就分成十种性,前面三种种性的凡夫性、信行性、法行性看成是贤人,后七种种性可以看成是圣人。在种性,八忍性以后可以称为圣人,其实真正所谓圣人,一定要求解脱的,但是这种高规格的就很难去讲,虽然每一部经所阐述的境界不见得相同,但是可以互相参考。

若仅就菩萨位次而言者,《成唯识论》立菩萨位为五位,即:资粮位、加行位、通达位、修习位、究竟位。(1)修习大乘顺解脱分之善根(即暖位等四善根位以前)之三十心为资粮位;(2)以修大乘顺决择分之善根(即暖、顶、忍、世第一法等四位)为加行位;(3)以见道初地之「入心」为通达位;(4)以初地之「住心」以后,至第十地之「金刚无间道」为修习位;(5)以佛果为究竟位。其中,即以初二位为贤人,后三位为圣人。

若仅就菩萨位次而言者,《成唯识论》立菩萨位为五位,菩萨是没有果位的,但是他求成佛的种性,过程即有:资粮位、加行位、通达位、修习位、究竟位。

(1)资粮位:是还不成熟,累积福德、做善事、行布施等等的累积资粮,是为资粮位。

(2)加行位:是四加行,我们地前菩萨有四十四位阶,以位阶而言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再加四加行心的暖、顶、忍、世第一,四加行法获得就有一个机会,能够突破色身进入菩萨位。

(3)通达位:第三位就是通达位,通达就是把你的第八意识打开来,打开来以后,无始劫以来所熏习的法尘都会现起来,翻种子就是在这时候,称为通达位,虽通达还没有究竟,还要继续修行,称为修习位,通达位可以说是菩萨初地,前面这几个还不成熟、还没有究竟的,是还要学,尤其是八地以前的菩萨,都还在学习断烦恼,称为修习位。最后已经得究竟根本的,起码要到八地以后,十地菩萨的位阶以资粮位、加行位、通达位、修习位、究竟位这五位来讲,要怎么划分?

(4)修习位:(a)修习大乘顺解脱分之善根(即暖位等四善根位以前)之三十行心为资粮位,就是三十心,十住、十行、十回向里面的三十心,把十信拿掉,地前菩萨位还有很多,端视每个人的心地成熟与否,在前面是分四十位阶,这里讲三十心。(b)以修大乘顺决择分之善根(即暖、顶、忍、世第一法等四位)为四加行位。(c)以见道初地之「入心」为通达位,通达位就是地上菩萨第一个的欢喜地,常讲开悟就是在讲这里,开悟以后好修行,见道是见要修行的道,将妄心能够加以改造。(d)以初地之「住心」以后,至第十地之「金刚无间道」为修习位,修习位就跨过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虽然这菩萨已经有解脱的能力,但是还有要学习的,这里不是学习断烦恼,而是学习神通变化这一部份的。八地以前是学习断烦恼的,初地到七地之间是「住心」,后面是学习一些神通变化,不管学习断烦恼或神通变化,从初地到十地之间,这五修习位之间,都把它归在这「金刚无间道」的修习位里面。

(5)以佛果为究竟位:究竟梵语 uttara,形容至高无上之境界,或对事物彻底极尽之意。前者如佛示现至高无上之真理,即称为究竟法身;大般涅盘显示佛教之最终目的,即称为究竟涅盘。后者如以不退之愿心而成就誓愿者,称为究竟愿。

以上,即以初、二位为贤人,后三位为圣人。从通达位、修习位、究竟位来讲是圣人,各个经典的不同解释,有时候圣人的解释很难讲,但是一般的概念,圣人一定要得到解脱,而撇开这些种性或者五位也好,我们再说明一下,阿罗汉、辟支佛、菩萨八地以上,才是真正的圣人,不管这里怎么讲,从初地到十地也归于圣人,心地其实还没有真正的解脱境界。

另如《华严经》所说之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及妙觉位等菩萨四十一位,即以在前三十位为贤人,十地及妙觉为圣人;这是让你了解,每一部经典所述说的内容与内涵有些出入。最后我告诉你们的,才是我们所认定有解脱味道的,是阿罗汉、辟支佛或菩萨八地,当然金刚如来地以上更不必讲了,祂们就是圣人,这样才合理一点,不然举那么多给你参考,也就是佛法每一部经典,都是依着他认为的这个样子来说明,哪一位菩萨依佛的经典在论说,所见当然会略有不同。

 

5.贤者:

贤者梵语bhadra,一般而言,贤者指见道以前调心离恶之人,谓凡夫离恶而未发无漏智,不证理亦未断惑,系见道以前之位阶行人。简要分之,以有漏智修善根者,称为贤者。贤者十八种有学之圣人,又作十八学人,即:随信行、随法行、信解、见至、身证、家家、一间(一种)、预流向、预流果、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中般、生般、有行般、无行般、上流般。

二十七位阶的贤圣,贤者bhadra指见道以前调心离恶之人,谓凡夫离恶而未发无漏智,还没有开发出漏尽通的无漏智慧,不证理亦未断惑,系见道以前之位阶行人。简要分之,以有漏智修善根者,称为贤者;用世间的有漏智慧,有为法等来修,要成佛的一切具善根的这些人,都称为贤人。

贤者十八种有学之圣人,又作十八学人,即:随信行、随法行、信解、见至、身证、家家、一间(一种)、预流向、预流果、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中般、生般、有行般、无行般、上流般。

(1)随信行─指声闻乘「见道」之钝根圣者,又作信行,从他人处听闻佛之教法而生信仰,由信仰而修行,称为随信行。指声闻乘「见道」之钝根圣者,智慧比较差一点的,又作信行,从他人处听闻佛之教法而生信仰,由信仰而修行,随着信仰而开始修行,称为随信行。

(2)随法行─指声闻乘「见道」之利根圣者,能自以智力依法修行而趋于圣道。即于见道之阶段中,利根者能自披阅经典,善作抉择思惟,于法能作思惟,而如理修行。于成实宗,指见道以前之人,居于暖、顶、忍、世第一法之四善根位。指声闻乘「见道」之利根圣者,就是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这声闻乘的,他智慧比较好一点的,能自以智力依法修行而趋于圣道,不必闻经听法,他自己观内心就可以得解脱的,这种比较利根者。

即于见道之阶段中,利根者能自披阅经典,善作抉择思惟,于法能作思惟,而如理修行,有很多人没有去听法师讲法,他宁愿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为什么他看的懂?因为他的智慧比较锐利,经典有的很艰涩、有的人看不懂,但是这种人他能够触类旁通,因为他已经是见道,见道以后才能够观经典,这部经与那部经之间的相连关系,只是名词、翻译的不同,但是他都能够搞得通,这些就是随法行,是利根的阿罗汉。

八大佛教宗派,哪一宗最好?都不好!只有一宗最好,就是释迦宗,把八宗里面的精髓都懂了,就没有分别了,就只有一宗是释迦宗,只有一派就是释迦派,就是已经悟道的人,他就没有分密宗、净土宗、禅宗或者有相宗、无相宗、成实宗之类的,道理搞懂了、圆融了,就没有什么分别。那现在随便一些人,所创的一些什么宗之类的,根本德行、智慧都不够,不能成为宗。中国有分八大宗,于成实宗,在这里随法行是指见道以前之人,居于暖、顶、忍、世第一法之四加行位,这四加行没有修的话,你没有办法悟道,尤其是忍与世第一,忍是对一切法能够忍住,对欲望、人、事、物能都能够忍,这就是修行,《金刚经》里面讲的:「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一切佛法你要成就,离不开忍字诀,能够学习忍辱,忍一切外来的逆境、在学世第一法的解脱法,这样你就有机缘开悟。

(3)信解─依信而得胜解者,又作信胜解,为钝根者修行阶位之名。此谓诸钝根者于见道位中,本称为随信行,及至修道住果之位,则称信解。依信而得胜解者,胜解是五遍行的第一个心所法,有的人看是看了,没有办法发生胜解,对于义理没有办法有殊胜的见解,利根的贤者,他在定中从空产生智慧,我们常常看经典,慧命须菩提,为何须菩提,称为慧命?因为须菩提是悟空第一,能悟空的人,智慧才会锐利、才会殊胜;我们要培养慧命,其实在培养我们的空性,慢慢的扩大、慢慢的能够回到空,做不到就是没有智慧,养你的性命、肉体而已,很多练气功的人,只是让身体的气通而已,没有学空观,没有养成慧命,这样智慧的生命并没有,智慧的生命与你的智慧是累劫所累积下来的,一世又一世在行菩萨道之间,慢慢这么累劫修上来的。

胜解,是要有殊胜的见解,这是要五别境的修行胜境第一,这五别境是没有修行的人,就没有五别境,有修行的胜解慢慢就会起来,依信而得到胜解,又作信胜解,为钝根者修行阶位之名。从性开始,不是从理地开始,那是智慧比较劣根的,比较钝根一点的,闻经说法、人家讲了才懂,钝根者于见道位中,本称为随信行,及至修道住果之位,一直修上来到住果,住到果位之间,都可称为信解。

(4)见至─又作见到、见得。见,指无漏之智慧,以殊胜之智慧,而达至证见真理者。受教之利根者,人于断情意烦恼位(修道位)时之名称。以利根者自见法而得理,故称见得;以得由因之见而至果之见,故称见至。又作见到、见得。见,指无漏之智慧,你看到什么?看到无漏智慧,看到不见得你做得到,见得与证得两者是不一样的,指无漏之智慧以殊胜之智能,而达到证见真理者,前面讲过了真理只有一个,是证到空,空才是真理,为什么才是真理?它是永恒不变的,叫做真理,如果落于世间一切相、随时在变,那就不是真理,一切有为相都会变化的,不属于真理,佛法讲的真理,就一定要从空下手,要证到空。

受教之利根者,人于断情意烦恼位(修道位)、断情见,我们感情领纳的作用,会随我们的心,对外境产生很多的烦恼,在修道位之间,你断了情见烦恼位的时候,就可以称为是见到、见智、见得,这是对利根来讲。以利根者自见法而得理,故称见得,他智慧比较高超一点,能够自己见法而悟得空理,称为见得;以得由因之见而至果之见,知道因、马上连想到果,这样也可以称为见至;见智、见得的意思内涵,大概就是这样。

(5)身证─又作身证那含、身证不还,即不还果中,利根之人依灭尽定,得似涅盘法,身得寂静乐之圣者。《大毘婆沙论》:「世尊安立身作证,名想受灭解脱。以无心故,在身非心,身力所起,非心力起,是故世尊说为身证。」关于身证之得名尚有二说,说一切有部以灭尽定为无心定,若于身中生灭尽定之得,即身得寂静之乐,称为身证;经量部则以出定后,缘灭尽定之寂静,以此极似涅盘法,由得及智现前证得身之寂静,称为身证。又作身证那含,阿那就是不还,阿那含、身证不还即不还果,利根之人依灭尽定,好像得到似涅盘法,但不是真正涅盘,身得寂静乐之圣者。不还果,虽然居住在四禅天之上的五净居天,不来人间,但是他要证阿罗汉一定要再来人间,不然就在天上悟道,利根行者是在天上悟道了,直接转阿罗汉果,不然不还者不是不还、还是要来,但是他那时候所得到的寂静乐是一种假相,不是真正的。

《大毘婆沙论》:「世尊安立身作证,名想受灭解脱。以无心故,在身非心,身力所起,非心力起,是故世尊说为身证。」

《大毘婆沙论》:「世尊安立身作证,名想受灭解脱:得到阿那含果,要断种种的贪欲心,贪欲心就是想与觉受都要灭尽,胡思乱想的心没有了,你的感情领纳作用的觉受也没有了,这两种把受摆在前面,五阴的受阴灭、想阴也灭,五阴魔相的受、想这两个灭掉的话,就有阿那含果这种假的解脱智慧,因为他还没有证到阿罗汉,再下去就是行阴区宇,这里想受灭而已,还没进入到行阴区宇,行阴区宇的行者,一定就有宿命通,或者四禅的天神他有宿命通、或者阿罗汉也有宿命通,在这里还没有,他只是想受灭尽,而得到解脱的寂静快乐而已。

以无心故(因为他已经无心),在身非心,身力所起,非心力起(身体的力量比较大,心的力量还不是很强),是故世尊说为身证。」:在这时候大概有三禅的那种气充满整个色身的状况,但是心力还没有解脱的那种锐利的知见。

关于身证之得名尚有二说,说一切有部以灭尽定为无心定,一切佛法的各宗各派,有部这一派以灭尽定为无心定,灭受想尽为无心,若于身中生灭尽定之得,即身得寂灭之乐,称为身证,因为你想受还没有灭,身中是身体上面,生灭法灭尽了,就是动、静、根、觉、空、灭,在生灭法里面,是偏重在身方面的证解,不是在心地上,所以在还没有开悟以前,地前菩萨、阿那含、阿罗汉,分别以身体所得到的定力、寂灭来认证。从心地上面来认证,因为他们的心还没有成熟,对于我空已经悟得了,对于法空还没有成熟的知见,在这里就解释「身证」,比较多一点的成分。

经量部则以出定后,缘灭尽定之寂静,以此极似涅盘法,由得及智现前证得身之寂静,称为身证:刚刚所讲的是有部,现在是讲「经量部」这一派的,在初定以后,不能在定中来判决心或者身有生灭法与否,出定以后面对在待人接物之间,你的心里面能够面对因缘的想受都灭尽了,这种寂静、心空的样子,是极似涅盘妙法,所以有这种境界所得到的智慧现前了,证得身之寂静,称为身证。

从这一段文字的叙述,我们有一个大概的观念,就是不还果的行者,他还没有破色身,但是他在四禅天之上,四禅天还没有破掉色阴魔相,身体在出定、入定之间,灭掉想受的感情领纳作用,或者是胡思乱想的心,对外境的心都死掉了,这种寂静就称为是身证。

(6)家家─即指声闻四果中之一来向,一来向之圣者中,断除前三品或前四品者,称为家家圣者,简称为家家。家家,即出一家而至另一家,例如从人间生于天界,又从天界生于人间。由欲界九品之修惑,遂须在欲界中生死七次,即在人、天中各受七生;故若断除九品修惑中之前三品(上上、上中、上下)者,由其余六品修惑而尚须受三大生(人、天各三生),此称三生家家。若断除前四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之修惑者,则由其余五品修惑而须受二大生(人、天各二生),称为二生家家。三生家家之中,「天三人三」或「人三天三」;二生家家之中,「天二人二」或「人二天二」之受生者,因其于人、天中之受生次数相等,故称为等生家家。三生家家之中,「天三人二」或「人三天二」;二生家家之中,「天二人一」或「人二天一」之受生者,因其于人、天中之受生次数不同,故称为不等生家家。其中于天界或人间悟得预流果之圣者,称为家家圣者;于天界得阿罗汉果之圣者,则称为天家家;于人间得阿罗汉果之圣者,则称为人家家。

在上一次我们也都已经解释过了,有天家家抑或是人家家:

家家─即指声闻四果中之一来向,一来向或者是向一来,都是斯陀含果,一来向之圣者中,断除前三品或前四品惑者,称为家家圣者,简称为家家:思惑就是烦恼,有九种的次第,当然越低的、下等的,习气是越重的,下上、下中、下下,下下是比较好一点,迷惑是下上比较差的,再来是下中是比较好一点,在下的这阶层里面,在三个里面迷惑比较少一点的,再来是中上、中中、中下,在中等惑之间,要断除前三品或前四品,这样看起来要断到哪里呢?下下到中上这三品的思惑,才有一点圣人的样子,称为家家圣者,简称为家家。

家家的意思就在天界三禅(有三天)、四禅(有三天)之间,你要出生在哪一家?这是一定的,反正就是从你心地里面去感召哪一家?就出生到那里!这一生出生到这一家、那一生出生到那一家,一来向是来一次,最后是在哪一家?在四禅三天的哪一天?是不知道的!但是他再来人间一次,就可以证得阿罗汉果。

家家,即出一家而至另一家,例如从人间生于天界,又从天界生于人间:这是不同的家家,一个是天上、一个是人间。

由欲界九品之修惑,遂须在欲界中生死七次,即在人、天中各受七生:是向须陀洹,天上、人间要来回七次,都在三禅、四禅天之间来往。

故若断除九品修惑中之前三品(上上、上中、上下)者,由其余六品修惑而尚须受三大生(人、天各三生),此称三生家家:就是须陀洹与斯陀含之间,已经来回三次了,要来回七次是剩下三次,此称三生家家;或者是四生家家,还要来回四次,或者是二生家家,还要来回二次;这不等的家家名称,你了解它的意思,就是天上生三次,人间再生三次。

若断除前四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之修惑者,则由其余五品修惑而须受二大生(人、天各二生),称为二生家家:人间两次、天上两次,称为二生家家。

三生家家之中,「天三人三」或「人三天三」:生天界三次、再来人间三次,或者先生人间三次、再生天上三次,是在天上悟道的,最后生在天上悟道的是天家家,在人间悟道的是人家家。

二生家家之中,「天二人一」或「人二天一」之受生者,因其于人、天中之受生次数不同,故称为不等生家家:三生等生家家就是天上三次、人间三次,如果是不等生家家,你可以这样子去想,天上三次人间两次,或者是天上两次人间三次,这就是不等生家家,这些观念可以让我们更深一层的去了解,须陀洹是天上、人间要来回七次之间,也许生天六次、来人间七次,也许生天七次、来人间六次,这些都是一样的,也就产生种种的二生家家、三生家家、四生家家、五生家家、六生家家都是,这是举例而已,须陀洹是天上、人间要来回七次,才能悟到阿罗汉果之间的境界,把它搞清楚一下,讲是花了那么多的时间,让你对佛法有更深入的了解,能够了解这果位,你对佛法才有一个完整的概念。

一般的解释是点到为止,有时候一听还是很迷糊,知道须陀洹是天上、人间要来回七次,但是怎么来?怎么去?搞不清楚!懂了家家以后你就知道了,原来是天上、人间这么样跑来跑去的,「人一天二」是人间再来一次、天上还有两次,或者「人二天一」人间两次、天上一次。是在天上、人间悟道的,这样去组合起来,就有多少个不同的组合?是给你一个概括的理念,须陀洹证到阿罗汉果之间来回七次,以及斯陀含的一还果之间,最后一次是在天上成阿罗汉果?还是在人间成阿罗汉果?

其中于天界或人间悟得预流果之圣者,称为家家圣者;于天界得阿罗汉果之圣者,则称为天家家;于人间得阿罗汉果之圣者,则称为人家家:最后一生来人间,证到阿罗汉果,就是人家家,他就是跟我们在一起的,在大丛林有很多阿罗汉、或者在菩提迦耶一样的,很多当生证得阿罗汉果的,都还驻扎在那边,很多可以看到祂们的。在清晨四点,印度大觉寺的门还没开门的时候,很多阿罗汉都先来朝礼释迦牟尼佛,都是进进出出的,这是人家家。在天上悟到阿罗汉果的,居住在哪里?是居住在五净居天,或者是在哪一天都有?这一部分我还没有看到经典的解释,但是人家家在《楞严经》里面已经有讲到。

(7)一间─旧译一种子,又称一间圣者,指不还向中圣者之一种,一间者系即谓尚余一间隙在,故不得般涅盘。于欲界九品修惑中,此等圣者虽已断欲界七、八品修惑,然犹残余一品乃至二品未断,尚须一度受生于欲界,以修不还之果位。《俱舍论》:「断七或八品,一生名一间,…。一来者,进断余惑;若三缘具转,名一间。一由断惑,断欲修断七八品故;二由成根,得能治彼无漏根故;三由受生,更受欲有余一生故。」

一间─旧译一种子,又称一间圣者,指不还向中圣者之一种,不还向就是不还果,向不还与不还向的意思是一样的,也就是证得阿那含果之前的圣人,斯陀含是一还果,天上、人间还要来一回,不还果有五种阶层不同,这中间称为不还向之中的一种,一间者系即谓尚余一间隙在,在心地里面还有一点点的不能般涅盘的毛病,还有一间隙在,故不得般涅盘,般是大、是大涅盘。

于欲界九品修惑中,此等圣者虽已断欲界七、八品修惑,有最后一品的九品修惑还没有灭,然犹残余一品乃至二品未断,已断欲界七、八品修惑,如果是八品,就是还有一品还没有灭,七品就还有两品还没有灭,把它断掉了,尚须一度受生于欲界,以修不还之果位,这就是不还果来人间受生以后,生于欲界直接修不还果,当然在欲界,是天界的哪一天?或者是来人间?都是不一定的,这里没有解释清楚,在欲界天是天家家的一种,在人间就是人家家。

《俱舍论》:「断七或八品,一生名一间,…。一来者,进断余惑(进而能够断掉所有剩下的修惑);若三缘具转(因果律的这些种种因缘,都能够断了,大概就剩下一点点的修惑),名一间。一由断惑,断欲修断七八品故;二由成根,得能治彼无漏根故(无漏根是我们没有烦恼的智慧,能够发起、能够得到。);三由受生,更受欲有余一生故。(在欲界受生,剩下一生他就可以证到果位,这是一间)」

(8)预流向─预流果为四沙门果中之初果,乃预入无漏圣道之果位,此一果位系修道位之初位。预流向又作逆流向,意即趣向预流果之因位,此位乃指初发得无漏圣智之见道位圣者。

预流向─预流果为四沙门果中之初果,还没有得到预流果的,就称为预流向,乃预入无漏圣道之果位,我们现在在修博士学位,课修完了、要做实验,在还没有口试以前,这就是准博士,就是他论文作完了,经过口试、论文的内容审查都通过了,就成为正式的博士了,还没有做完论文是准博士,预流向的意思也是像这样,还没有进入圣人之流,是预流,预流向就是进入预备的准博士这一流,都还没有得预流果,只是向这一条道路迈进的,称为是预流向。此一果位系修道位之初位,是在修道位里面的第一个。

预流向又作逆流向,逆流是六根对六尘境而言,你要跟它逆流,不要跟它同流合污,眼睛看了、你要视而不见,耳朵听了、你要听而不闻,五根所看到的外尘境,要逆向而流,称为是逆流向,逆流向是对我们修行的状况来说的,预流向是对果位来讲的,是预备要进入圣人之流的道路迈进,是为预流向,意即趣向预流果之因位,此位乃指初发得无漏圣智之见道位圣者,刚刚开始初发起这种无漏智慧,这还不太成熟。

(9)预流果─srotâpanna,须陀洹、窣路多阿半那,新译预流,旧译入流,又译作逆流。预流者,诸无漏道总名为流;由此为因,趣涅盘故。意指预入无漏圣道之果位。声闻乘之人断三界之见惑已,方达违逆生死瀑流之位,称为逆流果。盖预流之「流」,即指圣道之流。断三界之见惑已,方预参于圣者之流,称为预流果。此为声闻乘最初之圣果,故称为初果。趋向此果者,在断见惑之见道十五心间,称为逆流向,又称预流向,即预流果之因位。预流向为见道位,预流果为修道位。《玄应音义》:「预流,梵言窣路多阿半那,此言预流。一切圣道说为流,能相续流向涅盘故。初证圣果,创参胜列,故名预流。预,及也,参预也。旧言须陀洹者,讹也。或言逆流,或言入流,亦云至流,皆一也。」

预流果─预流者,诸无漏道总名为流,要进入无漏智慧,这种修行的果位,给它一个总名称为流,由此为因,趣涅盘故,得到寂静、永恒的安祥,就是涅盘境界,意指预入无漏圣道之果位,预备进入没有烦恼的圣人果位,声闻乘之人断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之见惑已,方达违逆生死瀑流之位,你要断生死的这种瀑流,要对它逆流、违逆、不跟它同流合污,是要逆流而上,称为逆流果。

盖预流之「流」,即指圣道之流。断三界之见惑已,方预参于圣者之流,三界的见惑能够断掉,见道惑有时候是见了修行无漏道的这种障碍,你才能够去修,你没有见到要修无漏道迷失的地方,就不知道怎么去修?所以称为是见惑,见了以后才能够去修惑,称为预流果。此为声闻乘最初之圣果,故称为初果。趋向此果者,在断见惑之见道十五心间,这总共有十六心,逆流向是断十五心,再断第十六心就得到了预流果,所以仅称为逆流向,又称预流向,即预流果之因位。

预流向为见道位,预流果为修道位,预流向是你已经看到了无漏智慧的障碍是在哪里?所以你刚好要去修,预流果是已经修了、得到了,得到是初果而已,还没有得到阿那含果,也没有得到阿罗汉果。

《玄应音义》:「预流,梵言窣路多阿半那srotâpanna,此言预流。一切圣道说为流,能相续流向涅盘故。初证圣果,创参胜列,故名预流(能够殊胜的列入圣人之果位,称为是预流)。预,及也,参预也。旧言须陀洹者,讹也(好像是有一点错误的样子)。或言逆流,或言入流,亦云至流,皆一也(其实讲的都是一样的)。」

我们看了这些,不管是逆流,就知道这是在世间讲,以五根对六尘境,你要跟它为违逆,不要同流合污,预流是对圣人这边来讲,要挤入圣人之流,或者是已经到了,就称为是预流、入流,这些意思、两个方向搞懂了,逆流是在人世间修行的,对外面的色、声、香、味、触、法这些,不要跟它同流合污,要能够超越它;预流是对果位这边来讲,你已经可以挤进去了,可以列为预流果、初果。

(10)一来向─即指已断除欲界九品修惑中之前六品者;因此位之圣者尚未断除后三品之修惑,故一度生于天界再来人间而入般涅盘,故称为一来。然因此位之圣者尚未证入其果位,而仅趣向于第二果,故称为一来向。

须陀洹上来是斯陀含,斯陀含是一来向、一来果分这两个:一来向─即指已断除欲界九品修惑中之前六品者;刚刚我们看的阿那含的天家家,已经有断到七、八品,这里是断掉前六品,就是一来向,因此位之圣者尚未断除后三品之修惑,故一度生于天界、再来人间,而入般涅盘,故称为一来。然因此位之圣者尚未证入其果位,而仅趣向于第二果,故称为一来向,是趣向而已。

(11)一来果─斯陀含为声闻四果之第二,系已入预流果,既已断灭欲界六品之修惑,尚须自天上至人间受生一次方可般涅盘之圣人。

一来果─斯陀含为声闻四果之第二,系已入预流果,既已断灭欲界六品之修惑,尚须自天上至人间受生一次,方可般涅盘之圣人。一来者无所从来,因为他最后会证得阿罗汉果,他要证得阿罗汉果,所以还要再来,不然就在天上证得阿罗汉果,在经典上你不懂得这些果位,有时候《金刚经》念归念,不还者不是不还、一来者不是一来是为来,这都会搞不清楚,把这些果位搞清楚了,才知道经典是在讲什么?

(12)不还向─即指已证得一来果之圣者,将断除欲界九品修惑中之后三品(下上、下中、下下),而即将证入不还果之阶位;以其趣向于第三果,故称不还向。不还向之中,若断除欲界九品修惑中之七品或八品,尚余一品或二品者,须于欲界之天界中受生一次,称为一间;又作一生、一品惑,即间隔一生而证果之义;亦称一种子,或称一种。

不还向─是阿那含果,阿是不、那是还,即指已证得一来果之圣者,将断除欲界九品修惑中之后三品(下上、下中、下下),最后越来越淡薄,越往下越淡薄,而即将证入不还果之阶位;以其趣向于第三果,故称不还向。不还向之中,若断除欲界九品修惑中之七品或八品,尚余一品或二品者,须于欲界之天界中受生一次,称为一间;又作一生、一品惑,即间隔一生而证果之义;亦称一种子,或称一种;一间、一种在上面已经说明过了。

(13)不还果─anagamin,即声闻圣人第三果,指已断尽欲界九品修惑中之后三品,而不再返至欲界受生之阶位。因其不再返至欲界受生,故称为不还。若九品之惑全部断尽,则称阿那含果;若断除七品或八品,则称阿那含向;若断除七、八品,而所余之一、二品尚须对治成无漏之根,更须一度受生至欲界,称为一间。不还果又可分为五种,称为五种不还,又作五种阿那含、五不还果、五种般(中般、生般、有行般、无行般、上流般)。

不还果─即声闻圣人第三果,是真正的阿那含,指已断尽欲界九品修惑中之后三品,而不再返至欲界受生之阶位。因其不再返至欲界受生,故称为不还。若九品之惑全部断尽,则称阿那含果;若断除七品或八品,则称阿那含向;若断除七、八品,而所余之一、二品尚须对治成无漏之根,更须一度受生至欲界,称为一间。不还果又可分为五种,称为五种不还,虽然同样是不还果,心清净与否?还是分为五种层次,又作五种阿那含、五不还果、五种般(中般、生般、有行般、无行般、上流般)。

(14)中般─指不还果之圣者,死于欲界而生色界时,于色界之「中有」位而入般涅盘者。指不还果之圣者,死于欲界而生色界时,于色界之「中有」位而入般涅盘者。中有是什么?是中有身、是有中阴身,中阴、中有的意思是一样的,能够在色界的中阴身之间,能够悟道、然后进入般涅盘的,简单讲就是中有,或称为是中有般涅盘者。

(15)生般─圣者既生于色界,未久即能起道圣,断除无色界之惑而入般涅盘者。圣者既生于色界,未久即能起道圣,断除无色界之惑,而入般涅盘者。无色界是无色了,但是他先生于色界,不久就能起圣道,进入无色界,断除无色界里面种种心的迷惑,而入般涅盘者,称为生般涅盘。

(16)有行般─生于色界,经过长时之加行勤修而入般涅盘者。生于色界,经过长时之加行勤修,而入般涅盘者。就是还要经过一段时间去修行的,色界是有身的,是勤修加行位的,而入般涅盘者,称为是有行般。

(17)无行般─生于色界,但未加行勤修,任运经久,方才断除无色界之惑而入般涅盘者。生于色界,但未加行勤修,任运经久,方才断除无色界之惑而入般涅盘者。这就是智慧比较锐利的,是未加行勤修,就直接在色界之间跳过,到了无色界的境界,当然在有生的时候,他修无色界的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方才断除无色界的这些种种迷惑,而入般涅盘者。我们可以了解的,诸佛菩萨在人间,可以历经色界、无色界的修证,但是祂的肉体还是在,到最后舍报的时候,就可以证的无余依涅盘了,就是无行般。

(18)上流般─先生于色界之初禅,渐次上生于色界余天之中,最后至色究竟天或有顶天而入般涅盘者。上流般可分为乐慧、乐定二种。此二种之上流般又分全超般、半超般、遍没般三种。(a)全超般,指生于色界最下层之梵众天,而生于色界或无色界之最上天者。(b)半超般,指超越中间之一天乃至十三天者。(c)遍没般,指不超过一天而遍受生于诸天者。

上流般─先生于色界之初禅,渐次上生于色界余天之中的二禅、三禅、四禅,在每一禅天之间都有三天,最后至色究竟天,或有顶天而入般涅盘者。色究竟天就是五净居天的最高天,这是一流一流的往上爬,称为上流般。

上流般可分为乐慧、乐定二种,你对于智慧非常的执着、喜爱,就是乐慧;你对于定中比较喜欢就是乐定,上流般可分为这两种,在色界之间,有的偏向于喜欢智慧、有的偏向于喜欢世间禅定,那种定的快乐。此二种之上流般,又分全超般、半超般、遍没般三种:

(a)全超般:指生于色界最下层之梵众天,然后这么一天一天的往上爬,要全部走过各天,就称为是全超般,是越过中间之十四天,色界的初禅三天、二禅三天、三禅三天、四禅三天,就有十二天了,而生于色界或无色界之最上天者。如果是前面色界的十二天,无色界的四空处天,十二加四是十六,扣掉梵众天,从梵众天开始爬起,要爬十五层,最高天(非想非非想处)这一层不算,要爬十四层,这称为是全超般,全部都超越了。

(b)半超般:指超越中间之一天乃至十三天者。假设你已经走过一段时间了,现在只剩下一天要爬、或者是剩下十三天要爬,中间走了一半,就是半超般。

(c)遍没般:指不超过一天,而遍受生于诸天者。都没有超越哪一天,就是每一天都要到,是一阶一阶这么上来的,称为是遍没般。

以上三种情况都是上流般,一个一个往上界一直进入般涅盘境界的。

以上是十八种有学位的,再下来是讲六种圣人:

 

6.圣者:

圣者arya系即指证见谛理,舍异生性之人;谓舍去凡夫之性,发无漏智而证理断惑,属见道以后之位。简要分之,以无漏智证见正理者,称为圣者。于声闻之第四阿罗汉果有六种阿罗汉,细分为九种,故有九无学之名称及次第,诸经论所举不一,依中阿含之福田经甘露味论载,有下九种。圣者 arya 系即指证见谛理,见到我们所有的无漏智慧被障碍的部分,这称为是见谛,还没有发起无漏智,但是知道无漏智是被哪一些所障碍,已经了解了,舍异生性之人,不再有异生了,异生是一世又一世的分段生死,谓舍去凡夫之性,发无漏智而证理断惑,属见道以后之位。简要分之,以无漏智证见正理者,称为圣者。于声闻之第四阿罗汉果有六种阿罗汉,细分为九种,故有九无学之名称及次第,诸经论所举不一,依中阿含之《福田经甘露味论》记载:

(1)退法阿罗汉─乃证得阿罗汉果中,最钝根之罗汉,彼等逢疾病等恶缘即退失所证之果。乃证得阿罗汉果中,最钝根之罗汉,彼等碰到疾病、碰到恶缘,即退失所证之果位,还可能退转的阿罗汉,表示道心不是很坚强,悟的不是很强的这种解脱,所以还可能退位。

(2)思法阿罗汉─谓已证得阿罗汉果者中,其性钝根,恐所证之果退失而欲自杀,以入无余涅盘者。谓已证得阿罗汉果者中,其性钝根,恐所证之果退失而欲自杀,以入无余涅盘者。已证得阿罗汉果者,又怕失去了,所以想赶快了结自己的生命算了,这种是思法阿罗汉。

(3)护法阿罗汉─于所得之法防护不退,若怠防护,有退失之惧,故于己所证得之法,心生爱乐而常护持者。于所得之法防护不退,有能力学种种方法,在阿罗汉道之间不退转,若怠防护,有退失之惧,比较疏忽了、没有加以防护,有退失的恐惧心,故于己所证得之法,心生爱乐而常护持者。得到了什么法,很喜欢去爱护这些所得到的,害怕退失掉了,这是护法阿罗汉。

(4)安住法阿罗汉─若无特胜之退缘则不退,若无特胜之加行则不转较优之种性。若无特胜之退缘则不退,某一种特殊的能让你退惰的这些因缘,你可能就会退转了,没有,你就不会退转,若无特胜之加行,则不转较优之种性,如果没有特殊的因缘,也不会退;如果没有特殊的加行,把你推动一下,你也不会进步,这是不进不退,这称为是安住法阿罗汉,是安住在这阿罗汉的法上面,退也不会退、进也不会进,这是第四种的阿罗汉。

(5)堪达法阿罗汉─堪能行练根修行之事,速达不动种性。堪能行练根修行之事,速达不动种性,这是第五种的堪达法阿罗汉。

(6)不动法阿罗汉─即得阿罗汉果中最利根之种性,得尽智(所从生之智、见、明、觉、解、慧、光、观等,皆称为尽智;若如实知已尽除欲漏、有漏、无明漏等,称为尽智;若如实知已尽除一切结缚、随眠、随烦恼、缠,称为尽智。)、无生智(谓如实知我已知苦,不复当知;我已断集,不复当断;我已证灭,不复当证;我已修道,不复当修。对得尽智而说,即不起任何法,亦即无生法忍智。)而不退动者。有由本来之种性与钝根者由修练而得其性之二种;前者称不退法,后者称不动法。于六种阿罗汉中,合二者为一,而于九无学中,则分别开立二名。

不动法阿罗汉者即得阿罗汉果中最利根之种性,可以证得尽智,所从生之智、见、明、觉、解、慧、光、观等,皆称为尽智,种种智慧都能够得到,称为是尽智,这智慧包括智、见、明、觉、解、慧、光、观等;若如实知已尽除欲漏(种种的欲望)、有漏(善、恶业都能感召轮回根本的,是谓有漏业)、无明漏(根本无明是我们轮回的一个最根本的)等,这三种漏都能够把它去除了,可以证得无漏智慧,是无所不知的智慧,称为尽智;若如实知已尽除一切结缚(结是结使、缚是绑住了)、随眠、随烦恼、缠,这些都是在讲同一件事情,就是烦恼法,你能够断掉一切烦恼,可以证得无漏智慧,称为尽智。

同时可以证得无生智,什么是无生智?谓如实知我已知苦,不复当知;我们已经知道什么是苦谛(这是在讲四圣谛的苦、集、灭、道),已经知道苦了,就不让他再生,就是无生智,不复当知是不必住在苦谛上面,我们在修行之间知道苦,今生为什么会苦?是因缘果报所得到的,今生会苦的果报,你知道了以后能够不把它放在心上,就是不复当知,就等于是无生;而你知道苦了也觉得很苦,那就是还有生,所以苦没有灭掉。我已断集谛,已经知道种种的因缘,造成种种的果报,因缘果报就是聚集一切的业缘而成就的,能够断掉了集谛以后,你就不必有一个心要再断,已经断掉的人就不必再说,我要断不要断,没有这种概念,不复当断,这种也就是无生智。我已证灭谛,已经灭掉一切的业缘,或者是身口意三业,或者一切种种的牵引之间的业缘,让它感召悬绝,这样已经得到了,你就不必还要再证一个灭谛,连这种心都没有,这也就是般若波罗蜜的智慧,就是你已经得到什么,就不要在那上面去执着,没有要断、要得的心,也不复当证,就能得到无生智。我已修道缔,苦、集、灭、道的道缔,也已经得到无漏智慧了,不复当修无漏智慧;还有一个心要修,表示你还没有修到道缔位。已经证得苦、集、灭、道了,对得尽智而说,即不起任何法,亦即无生法忍智,已经证得无生法忍智,就没有所谓苦、集、灭、道,要证到与否?对你来讲都已经没有罣碍了,这就称为是无生法忍。

而不退动者,证得尽智、无生智,就可以得到不退转位,称为是不动法阿罗汉。有由本来之种性与钝根者由修练而得其性之二种,你本来就有阿罗汉的种性,这是比较锐根的,或者是比较钝根的,由修练而得不动法阿罗汉的种性,有这两种种性;前者称不退法,前面这种锐根的,智能比较锐利,他不会再退转,称为是不退法。后者称不动法,是由修练而得不动法阿罗汉种性的。于六种阿罗汉中,合二者为一,而于九无学中,则分别开立二名。

(7)不退法阿罗汉─指最上利根,所得功德全不退失之无学圣者。《中阿含福田经》所说之不退法阿罗汉乃最利根,能断尽一切烦恼,得尽智及无生智;此中修练为因而得者称为不动,依本来种姓者称为不退;亦即前者不败坏所得三昧之种种因缘,后者不退失所得之功德。指最上利根,所得功德全不退失之无学圣者。中阿含《福田经》所说之不退法阿罗汉乃最利根,能断尽一切烦恼,得尽智及无生智;此中修练为因而得者称为不动位,依本来种性者称为不退位;亦即前者不败坏所得三昧之种种因缘,后者不退失所得之功德,这就是不退法阿罗汉。

(8)慧解脱阿罗汉─了断慧障之烦恼,于慧得自由。指仅由无漏之智慧力断除烦恼障而得解脱之阿罗汉。而慧解脱则系未得灭尽定,仅以慧之力,断除烦恼障而得解脱之阿罗汉。了断慧障之烦恼,于慧得自由,用智慧得到无限的自由,不再有烦恼了,指仅由无漏之智慧力,断除烦恼障而得解脱之阿罗汉,这就是慧解脱阿罗汉。而慧解脱则系未得灭尽定,灭尽定就是想受灭尽这种定,已经是在六种无为法的最后第二个了,是想受灭尽定无为,最后一个是真如无为,以慧之力,断除烦恼障而得解脱之阿罗汉,虽然未得想受灭尽定,但是用他的智慧可以断掉一切的烦恼,这就是慧解脱阿罗汉。

(9)俱解脱阿罗汉─了断定障、慧障,断不染污无知,得灭尽定,于定、慧能自在。所谓俱解脱,指得灭尽定,由慧、定之力,断除烦恼、解脱二障而得解脱之阿罗汉。俱是两种都有,了断定障、慧障,断不染污无知,得灭尽定,于定、慧能自在,也具足定力不是只用智慧来解脱的,普通菩萨大概都是用智慧来解脱的,没有得到这种定的解脱,到了八地菩萨才能够定慧等持,定解脱也有、慧解脱也有。所谓俱解脱阿罗汉,指得灭尽定,由慧、定之力,断除烦恼、解脱二障而得解脱之阿罗汉,俱解脱阿罗汉,是定、慧两者都具足了,是真正的不动法阿罗汉,当然,俱解脱阿罗汉是最高的。

这些虽然以前都讲过了,这一次只是再把它整理一下,大家比较有一个完整的概念,对于二十七贤位,前面的十八种是有学位,与后面的九种阿罗汉,有的还在学习、有的是怕断掉了、有的是很精进、、、等等的得到不动阿罗汉,或者是俱解脱阿罗汉,才是真正的阿罗汉;今天讲到第六种的贤圣,下一次再从无为法开始讲起。

(2004.09.11.讲于法尔)


[ 《金刚经》选读 ] [ 经典选读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