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如何利用《金刚经》来修行
        --
第六品 正信希有分
                  200
4.07.03.   9 讲(8)     张玄祥居士   讲于 法尔讲堂

     (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四、金刚经经文解释

第六品 正信希有分

()如何依本经文修行()

6.家家

再重新说明家家之义,即指声闻四果中之一来向,已断欲界三、四品修惑,而于命终时,三或二次受生于欲界人天间之圣者。此类圣者由甲家转生至乙家,或三生或二生,证极果、入涅盘,故称家家。也就是一下生来人,究竟是哪一?也在张、也在李四的家;生天要到天两次或是三次,生到哪一天?还不一定的,因天家家与人家之别。

其受生次数可别为二:(1)三生家家:谓断欲界三品修惑,既灭四生,犹余六品者。(2)二生家家:断欲界四品修惑,既灭五生,仍余五品者。须陀洹果天上要七次、来人间要七次,才能修证到阿罗汉果,这就不是我们上面所讲的:「三生家、二生家家」,这七生家家了,要天、人来回七,以佛法名,讲于家家,就可解到的哪一天是不知道?要出?来人间要出生几次?

若依受生之种类,则可分为:(1)天家家:谓于天趣受三或二生而证圆寂者。就是在或者是三次当神,而证到圆寂、涅2)人家家:于人趣受三或二生而证圆寂者。是有时候在人趣,经过两生或者是三生,而后才能证到了圆寂、涅盘。此外又有:(3)不厌受生之平等家家(4)厌受生之不等家家等分别。

三度往返受生于人界、天界,始能般涅盘,即由人界之甲家或乙家生至天界之甲家或乙家,故有「家家圣者」之称,略称家家。家家圣者又有多种类别:(1)三生家家:于天界、人界各受生三次者,称为三生家家。(2)二生家家:各受生两次者,称为二生家家。3)七生家家:若是各受生七次者,称为七生家家。

一个人在人间修行,并非一开发心就能,要先修到有一点德行了,然往生天了,再下来人又修,因要修是要在人,我人有身、有脑,才借用这、这四大假合的身来悟、来解,在这中几生的家,其中又有「人家家」与「天家家」之别:

天家家:以三生家家而言,所谓天家家,即最初于人界得道之人,命终后须往生天界,然后再经历人界、天界各二生,最后于天界而得涅盘果。天家在天的哪一天是不一定的,譬如不还果的圣人,有时候在天就能,然证到阿罗汉果,在天、人有证得阿罗汉果,大部分在人,成阿罗道的,没天可去,因、不受生了,也许居住在好的地、或一个正道的道、丛林道场。

我常讲的,在清三、四点到各大道,你可,有很多的云,每片云都坐一位菩,而如你是去参禅七,由吃不、睡不,身体气脉较通了,就很多的菩,当阿罗

人家家:反之,人家家则系最初于天界得道,共经历人界、天界各三生,最后得果于人界之情形,在人界成道的。

等生家家:上记圣者皆为受生于人、天二界之回数均等者,故皆属等生家家。

三生等生家家:依上所言,三生人家家与三生天家家皆可称为「三生等生家家」,天上三次、人间三次受生,前者亦称「三生等生人家家」,三上天上、三下人间,最后在人间成道的;后者亦称「三生等生天家家」,三上三下、最后在天上成道的。

二生等生家家:另如在天中得道之圣者,一度受生于人间,再生至天上,最后还生人间而般涅盘。大部分要得到真正涅盘的,还是要,阿罗,不还果(三果的阿那含)的圣,虽,来了以能够悟到阿罗汉果,除非利根者始能于五净居天中悟阿罗汉果。此类圣者各在天上、人间二度受生,故称为「二生等生人家家」。

故知等生家家之所以称为天家家或人家家,皆视其最后证得涅盘果所在之界处而决定。在天上得道的是「二生等生天家家」,在人得道的是「二生等生人家家」。很人说:「我是从天的!」从天上下来的,每世也都比前世都更进一步,也不能退转,就须陀洹果,天上要来,不是二生等生或者是三生等生,这都比须陀洹果还要高,他三生等生或者是二生等生,就证到涅

不等生家家:至于不等生家家,则不仅依证果之界处,亦视其受生回数较多之界处而定其名称,天上、人间到底要来回几次?不相等!这就是不等生家家,如果是在欲界天,你上去没有修证到果位,下来再轮回,以后不见得会再生天,这一定要禅到二禅以后,须陀洹果在位上退转了,就一直在、人继续再。如果在欲界天的天神堕落下来了,还再去轮,因他没修梵行、没修清行,所生家家,不一定、人要几?是不相等的。如生于天中得道之圣者,一度下生人间,其后于再度生天时即般涅盘,则共为天上二度受生、人间一度受生,就是生于天中一次、再下生人间一次、其后再度生天时即证得般涅盘,故称「二生不等生天家家」,因为是在天上得道的。

反之,在人间二度受生,在天上一度受生,则称「二生不等生人家家」;这,然来人两次,而得道的,就称是「二生不等生人家家」。三生不等生之天家家或人家家亦皆准此而别,三生不等生之天家家,在天上有几次?或人家家,在人间悟的有几次?是这去分的。

,我在讲的天上、人几次,到底是?我,就可以了,有的是在天的,那就是天家,到底是?有没有?相二生等生家家,如是不相,到底是几次?人几次?这些都它各的名词来说明。

上述说法系自印度以来,如众贤论师、难陀论师所主张,而亦为我国窥基、普光、法宝等诸法师所认可之定说。近世亦有依据印度戒贤论师之说而提出不同之解释者。不管怎么样,大略的原则大概是这子;但是牵涉到要成佛,一定要、然证悟、成,你要得般涅、超三界,所天上、人来几?也的。这三生、二生大部分也须陀洹果高一;一还果(斯陀含果)还是来一,生到天的,是一生等生家;阿那含是不还果,利根者已回来,是在天,是一生等生天家,是在天上证到涅盘,不了,这小乘行的一种涅

在天,除,欲界天有六天、色界有十三天(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各三天,再加一个无想天,五净居天不算以外),每界都一位天,天主也是菩萨,这菩萨是化导天众的,在天主,要不然的菩在人,生死死都一直在智慧、行菩道之间,智也都累劫进的,有,是世世行菩道、增,有的智不锐,常被烦所困恼、看不,这修得比浅的、只几生,有的是一大阿僧祇劫、时,生死死都在人、在修菩道,当时候会生天、到天上,大部分都在人

对于十八种有学之圣人,又作十八学人,再重说明一次。即:随信行、随法行、信解、见至、身证、家家、一间(一种)、预流向、预流果、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中般、生般、有行般、无行般、上流般。《中阿含卷三十福田经》即作此说,其中于「见道」之阶段中:

随信行:钝根者为随信行,称为信行。根很锐、雄的,脑很灵的,信,不见得钝根者不道,一样是的,只要他对佛菩的信、信

随法行:利根者为随法行,称为法行。利根者自己依,是随法行,称为法行,有靠脑、智、靠自己

信解:随信行者入修道位称为信解,也就是钝根的、有学的行,他真了,进到了你要修的位,这道是甚?也已了解了,在入修道位时有信解,也由信的了,视入道位。而有信但还了解,到要怎修?很人光信佛,信了半、拜,就没,悟什道呢?起的心烦起?以四圣苦、集、、道,这去思,现的烦,已经是的因所造成的,所受这,苦就受这个果报的一个现

一切的因在一起所现出的果报,如我懂,一方面的去种善的业二方面,对烦不起烦,这苦、集灭,这两个,一个是种新的善因,来转以的恶果,一个是灭掉我内,现对烦起的心,把它转了、或者是把它压住、或者是用一的名,把它化掉,烦心起时:「放!为什么要烦它呢?烦也解决不了!」如还是又起来了,因心很:「凡所相皆是虚」,这心也在的,为什么它一呢?

用佛的名来转它、来安他,这也灭你内的烦,当懂了,就已经是悟了,也就是信解了;不懂得的,就使不出力,这边跑、那跑,也没有的好,懂得道理的,哪都不,固一个地听经闻法,然我们这心就,这个心起来,怎把它化解?就观空、或者是用转的、或者是呼口号:「放!放!」「庄敬自!」或者是:「随它去!」像这的话,就安你自!能,就已经是悟了,是入修位,虽然是不雄、是钝根、是随信行,在随信行之已经了了,我现要怎修?我现怎么起?我要怎来转它?懂,就入修位、就信解。

见至(见道或见得):随法行者入修道位称为见至,又称见道或见得。随法行当然是了,烦他能马上很客的看着它,不跟它相,只一个念起,另一个觉的心观照它,这也就是见至(见道或见得),已到了你的心起心灭,像这种不多经是到初禅的境,这的心,看我妄念起,这两心是对的,一个是清清楚楚的、没的、不会烦恼的、也不会的觉知心。然它可我在担的事浮起来、我在烦的事又浮起了,可的看着它、不跟它相,这烦又灭了、灭了又起,你又不理它、它又灭了,这就是随法行者,进一步入修道位称为见至,又称见道或见得、看到了

你现在就心了,一个是可看的心,一个是被看的妄心、烦的心,这就比信解更进一步了,但有学、一直在;若你没心,烦心起你没觉到、看不破,它就我、我就它,那怎修?是不起的,一定要、练气,然,我的觉可以看着它,它闪一下、不它,但你懂,它这一念头是什么?圣人也,圣人不,他照样可随缘去感外在的一境,念起来一下子,他感的心起、然又下去,就观你这心起,内讲什?可以知的事,你不知道的光会烦,尤其是在的、又放不下的烦

一件事了,内起了一个念,这有人打电话来谈好了、也解了,虽你不参,也你的家,解了这,但念在心现起,你就知道了。而同人不修,他不知道、光会烦:「这件事情,还!」其实已经解了,他要烦归他烦,因他心不清,圣人心清、心可的事情,也可以现起那境,当真真假,不见得真,但印证的结,这事情是了、是解了,这是见至(见道或见得)。

去练,一个可的心、另一个妄心,妄心是从无起,无从哪起?从感起,无、菩提就是无明,没无明就没这种神力,要观什?这心都不应缘起心念,要观什?就没有一个什起、灭的法则,你就像是一样,佛,佛是要修心里很灵、可,你念起,看事情是这、那件事是那,你就不了,我会着急、会烦,就不知事情会怎么样?才会烦,当你知三天、四天、五天以会解了,也了,早安理得地等在那,时间过去也真的没有事了,要训

心清以后就,每,只你心不清,还没有位、或见至位(见道位或见得位),很迷糊、一个念,这就不在修佛,尤其是的佛。在这有十八种有学之圣人,又作十八学人,都、基的能,到第三、第四地,每地都心通力,只是视心清多少来分

身证:不还果中得灭尽定者称为身证。那含是不还果,已灭掉的作,忧喜苦有了,是受想灭尽,胡思乱想的心也没有了,就灭尽定,灭尽定要灭掉受、想两,一定要色身了,突色身是第关,才修内,内第一个要断的,就忧喜苦的这觉受,就色、受的第二关,第二关的受是感领纳作了、或者是了,再下思乱想的心,是想阴魔相,想乱动,都灭尽了,是受想灭尽定,在不还果之,得灭尽定者称为身证,这他的名词,是证到法,不体的身证,起有一了。

家家:一来向中,断欲界修惑之三品乃至四品者,称为家家。一来向就向一果,这中间断掉欲界修惑、修内的不清,共有九品,灭掉三品、乃至四品者,就称,有天家、有人家、二等生家、三等生家、不生家、、等的。在欲界要断掉我的思、念,贪、瞋、痴、慢、邪见、这、这的毛,要断到三品乃至四品的时,就资格的境

一间(一种):在不还向中,还没有不还果,已断七品乃至八品之修惑,唯为第九品之惑、间隔住果者,九品不清的心,已一品了,已不还果了,称为一间,又称一种、一种子。

三界里面共分九品,九品的思惑、见惑要断,在九品之,譬八品与九品之有一个间,这中他有果位,就称是一间、或者是一种、一种;这名是我第一,要一下。所的天,是二家三家,都一步一步地往涅道走,都断内的这思惑、见惑,内的烦有九品,离不贪、瞋、痴、慢、邪见,这些严重的习气就越下品、越薄的就越上品,所九品莲花当然是越高越好,这九品的毛病,越淡,修行都在修这些内的烦

前面所讲到十八种有学之圣人,讲到一间(一种)。再来就的预流向、预流果:

预流向、预流果:有学之三向三果,称为预流向,预流果是须陀洹果,是天、人回七,但向还没有果,所以称为是预流向,或者是向预流,向预流可能是比较容易了解的,向预流果前进的这人。预流果是什么呢?《金刚经》里面讲了很多,当然,无我相、无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根本是要无我相,在无我相之,就所看的、耳朵所听的、甚至于鼻子所闻的香臭、舌所触到的酸甜苦辣味、身所接触到的软坚实,对你而言都不起好、坏想,都能够一概接受,能到了预流果。如不到,有时候得到、有时候做不到,那就是预流

有的比较注重舌头的味觉,要吃好吃的东西这是在味上还放不,在某一个范围里,我的眼、耳朵、鼻子、舌头、身,或者是我们的心(第六意识),五根所面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境,能?能它左了,就预流果,而还调伏的就预流,是向预流果而,是须陀洹果,天、人来回七次,是七生等生家,到最若在天天家、来人悟道就人家,上所讲的我们就能一步的了了。

 一来向、一来果:是二有学的圣、还在学的就斯陀含果,是得了一果,要天、人一次,是一生等生家、是一果,而还没有到一果就一来向,一来向也许是二生等生人家、或者是二生等生天家家,这不等,因为他还没有到一来果,是一来向之,要?还不知道

不还向、不还果:不还果是阿那含果,真正证到阿那含、不还果,是居色界四禅天上的五净居天,这不还果。不还向是得到一来果,还没有得到不还果,他还向不还果迈,这到底是一生等生天家?还一生等生人家?还不知道,但是已经向不还果迈了,是称不还向。

阿罗汉:再下就是阿罗了,因不还果再上阿罗汉果,七种不还中,色界生之五种圣者,是住在四禅五净居天的无烦天、无热、善见天、善现天、色究天,是为向阿罗果,也可说是准阿罗汉,就有下的名:中般、生般、有行般、无行般、上流般,这般是后加涅,即中般涅盘、生般涅盘、有行般涅盘、无行般涅盘、上流般涅盘;上流般涅盘是色界最天的色究竟天,是五净居天里位的,是上般涅盘。

比以的概更多,我五种不还果,居住在四禅以的五净居天,他对于般涅盘证到的境是怎么样?就分成这五种:中般、生般、有行般、无行般、上流般,这又是呢?这名词都各有不的解,端的清?就各种不的涅

《大乘义章》以最初之随信、随法、信解、见至四种统摄一切有学之人,谓余者悉从此四种开出。随信、随法、信解、见至这四种以,就产了预流向、预流果、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等等的,都是从这四种里的,所把它简这四种,来概、统摄一切有学之人。

然诸经论所举互有差异,《大乘法苑义林章》中,除去随信、随法,加极七返有、阿罗汉向。《还顺正理论》除去身证加入阿罗汉向(还没阿罗汉果),所列顺序初为四向(预流向、一来向、不还向、阿罗汉向)三果(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次揭随信行、随法行、信解、见至、家家、一间、中般乃至上流般,此为一切有部所说圣人的位

《成实论》分别贤圣品,列举随信行、随法行、随无相行、须陀洹、行斯陀含、斯陀含、行阿那含、阿那含(「行」与「向」的意思其实是一样的)、中阴灭者、有生有灭者、有不行灭、有行灭者、有上行至阿迦尼咤(是色究竟天,是五净居天里面的最高天,我阿罗,动不动就跑到色究天去玩一玩再下,因阿罗有这,跑的最天,这是四禅天的天、或者是天主,都不的五净居天;我世尊在的时,那阿罗去。)灭者、有至无色处者(是无界的天神)、有转世者(再转出生的)、信解脱、见得、身证,称为十八有学位。

、各也很,十八种有学讲起然是同小异,但的《成实论》所讲的又不太一样,但用境比较一致了,若光以名,其实所讲的境差不多,只的人、或者是罗门教的、或者是,这中世尊所讲的,很是互的,难大堆,搞很复。我以上所讲的十八种有学位来讲,是比一点的,即:随信行、随法行、信解、见至、身证、家家、一间(一种)、向须陀洹、得须陀洹、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中般涅盘、生般涅盘、行般涅盘、无行般涅盘、上流色究竟(以上前四向三果)、思法、升进法、不动法、退法、不退法、护法、实住法、慧解脱、俱解脱(以上后阿罗汉九无学位);这二十七贤圣的位阶是以果位而言的。

现在讲阿罗汉行者,九种无学位者。《金刚经》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前面的十八种有学位,又作十八学人,要学断烦的、断内的烦法;九种无学是修无为法,已证到圣的境了、了,但学一不是他不学,只是不来断内的烦?这九种,即:思法、升进法、不动法、退法、不退法、护法、实住法、慧解脱、俱解脱。你到学有法?还学无为法?如是学无为法,就已经是圣,表心里面已了。

不以果位讲而以智慧来分别,有十三住之说法。十三住者大菩提现前之住,是以行者的智慧境界而言,大菩提现前是大觉悟的心现前,住?就以智,智慧方面是以「十三住」来说明,即:

(1)种性住:指习种性及性种性之菩萨。要学习菩萨种性、或者是已经有菩萨种性的菩萨,即其性贤善,他的本,能行功德善法,能自然的去、去,任持佛种坚固不坏之位,不么样他从不会退转学的这道心,这个的种性住。

种性不住会怎么样?会退转!种性住又有声闻种性、缘觉种性、菩种性、还种性,这,之前的那种性、或者是欲界天种性,他退转的,所种性如,他就退转;而你起要做种性住,才不会退转!这就是种性住。

(2)解行住:又作胜解行住,胜解就是对于佛法的了解;同样一句话,有的人可以透彻的了解它的道理,有的人看了不能透彻了解,这就是,有禅五别境,五别境的第一个,与别人不一样的境界是什么?是胜解,是殊胜的见,也比别够理的那种智就会产生,这就胜解。

即解行地菩萨犹未离五恐畏等,解行地的菩萨还没有五种恐,我人都会有的心,这种种的害怕、五种恐的心,怕生老病死、怕因果报应、有时候怕失去亲、失的、贪瞋痴这五欲都不能够、也恐怕会失掉,这还是解行地。如了,于出世道修行正观,可趣入不退之位,能以无恐的心,就可以解行住,解行住位的菩,就不会再退转了。

(3)欢喜住:即十地中之初欢喜地。就的菩,菩萨念念出世间,生真证之菩提心,坚住不退,是为行不退,自庆所得之位,是成就布施波罗蜜。有的人什么都在菩道中,能行不退转?因种性住、解行住、欢喜住,若不到这的,在佛绕一下、得不到,他就转督教、转天主、或的外,道婆罗门,这十三住连一住都没,是没的。

达到十三住的智要很、福要很够,才不会退转。以在一大某学的院,也名的,看了很《大藏经》、读很,但光看、光读、不,没用实证去理,佛法到在讲什?不知道!到最他去信基督教了,认督教切实,祷告就与耶、耶和华的心相,这信天教,这与学佛是不一样的。

学佛是祈佛加持、增、来断我内的烦,不我信了佛,就到佛那,我根、也没有也没有,是入般涅,在虚空之在、无,要祂没有教你去哪?但让你有智慧、解的烦,这烦是什?烦是虚在的念,而我为什么要烦它呢?我放也可、不它也可以,这、下去,然又晃来、又晃去,我总可它吧!佛是在教你这!如它!这要修到种性住、解行住、欢喜住等的境,才不会退转、退到天道去、退信神去,所以欢住是已到菩了。

(4)增上戒住:即十地中之第二离垢地,是二地菩离垢地,不守戒怎离污垢?是成就持戒波罗蜜。而受在这的起心念,菩是以心戒为,我去受,在还没有的,都战兢兢的、不杀生、不去偷、不犯邪淫、不犯妄语、不犯绮语、不犯两舌、不犯恶口、不贪、不瞋、不痴等的,地是管心,因观自的心了,你这举心念有没有?如是看了,恨不得把牠杀:「但杀!我是守戒。」而你的心已有杀的念了,这就犯戒、这心戒,所增上戒也就是将行戒增意入心,从心来守戒,就用你的心来管住自的妄心,不要有的心念。不用行去守戒,行守戒就太离谱了,这小乘的、或者是开始的。增上戒住就中的第二离垢地菩,因此菩萨具足净戒,不犯微过之位,这二地离垢菩,是守戒增上。

(5)增上意住:即十地中之第三明地,明地,心可了,因无垢都已经慢被你拿了,自然的自,所第三地的菩萨是明地就是发光地,是增上意住,是成就忍辱波罗蜜,这的意增上,妄想心不起的意境更强,往菩道这条路的精来越强。有的人开始,是闭关自守的在用,用到一程度时,就开始驱使,所开始是这来越强,就行菩道、想去付、想去参,这就是上已始在,清,自修的差不多了,还什么?就从帮,去学习到的事,这菩萨成就十种思惟,因心清了,定心越来越殊胜之位。

(6)菩提分法相应增上慧住:即十地之第四焰慧地,菩分有七菩分,在三十七道品里有四念处,四念处是最基的,若利根的行,修了四念处就可以证得阿罗汉果,这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观法无我;你修得就直趣到阿罗汉果,但人并利根,都钝根居,尤其是末法时,所它细分是三十七道品。

三十七道品有四念处、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分、八正;这八正是什?是见要与你的事结在一起,要做对事、讲对做对的行、检对的行,不去选卖鸡、鸭、鱼、肉的这,这不是正业等讲起来不是修菩道的人在的,菩道已了,但小乘的行,有的根不雄,智是比钝,所就从四念处开修打,以四正断(四正勤)的信、定、慧、力来加,然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若接从七菩分下,就所讲的,有七种觉的心,在菩分法相上再增他的智,使你的智如火,可破掉你的烦,也就是四地焰慧地,是菩提分法相应增上慧住,是成就精进波罗蜜,菩萨成就十法明,观察三十七菩提分法之位。

(7)谛相应增上慧住:即十地之第五难胜地,难胜是要修什?是修六度波罗蜜的布施、持、忍辱、精进、禅、般若的禅定,初地欢地是成就布施波罗蜜、二地离垢地是成就持波罗蜜、三地明地是成就忍辱波罗蜜、四地焰慧地是成就精进波罗蜜、五地难胜地是成就禅定波罗蜜

五地难胜地在禅心清,菩萨成就十平等净心,于四谛法如实观之位。四圣是苦、集、灭、道,苦谛是所受的一,都有因,都无始劫以所聚的业,是集谛,才产的苦谛,在苦谛、集谛之间,不是已报、未报,都要想办法把它灭掉,灭有绝的灭与相的灭;而种新的善因,来转以的果,也一种灭的方。如心地去对你内的困,把它解来,这你也是可以得到灭谛。

苦、集、灭是能把一的烦都控了、灭掉,自就得道了,所苦、集、灭、道这四圣谛,在禅、在难胜时,就谛相应增上慧住,这时候、禅,来建立起忧、喜、苦、乐的心都平了,众,心是顺逆、合理不合理、恩、什都把它看成是的,这就没了。我会有心太,这分心不了,看事比较,虽然是的事,但以因去想,你就很客,为什么?如因、怎果?就有那因、才果,现果现出了,既然是,我为什么要那它?如此也的去面因果,这你自也就平气和的去看事

人不瞭因,就愚痴,我贪、瞋、痴的痴不,是不明,你懂得因了,就可以转自的烦,既然明了是认了,就等怎么去发展?一天、两,一个礼、两,事是会的,这你就没有什么。在这中就牵涉到禅定,都以禅力的心来转这十平等净心;这也并是要得,还是要从四地焰慧地来断一的烦,然要看一法都平,这都是要经、打的,观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这四圣谛的各法,能如实的观,这样就有禅定,这第五地难胜的修证,是成就禅定波罗蜜。

(8)缘起生灭相应增上慧住:即十地之第六现前地,是缘起生灭相应增上慧住,六地现前地是成就般若波罗蜜。当我心清了就不起心念,等有因,这见得在你面,可以在的另一个地,感了以你这心起来、是缘,然缘尽了、法又灭了,这生灭法,你也要有清的心来观它,观它以不能够观进,不观而,这就进罗蜜的智,所六地现前地的菩,要波罗蜜的智来观。

在缘起缘灭所感到、所知的事,不与它相;什是般罗蜜?是观一法无所、不得,在《大般》上所讲的,你所看的境、或者是所用的方、或所得的一心起心灭的缘起法,也都能的看着它,现你的眼起来、但又下,你不去抓来烦、也不去抓来欢喜,为什么?并没可欢的、也没有可烦的,反,让你的心去起灭、起灭,然你内读到它了,知?这现前地菩的境

当有前的感了、知了、缘了,但放不,那不吗?就没缘起生灭相应增上慧住,没智慧住上,修菩法来了,不是好的、不是坏的,因起灭在心时,你要坦荡的、毫罣碍的去看它、不要,这就是十地的第六地现前地,也以般若波罗蜜去相,六地现前地菩萨成就十平等法,什法都平了,顺逆、合理不合理、善恶、恩怨、爱恨、什么都把它看成是平等的,对心里面来都没了,没才是平,若还心时,才情仇、才、不喜欢、、、等的,这平等的法,平法是都一的,只所起的生灭法而,也有如实了知缘起法之位,有增上慧去观缘起生灭相,但还要罗蜜的智去观它,不所感的一来烦,观它是无所、不得,如实生、如实灭,要有这,就缘起生灭相应增上慧住的第六地现前地。

(9)有行有开发无相住:即十地之第七远行地,有形相、有行为的有为法,或者是开发出心起心灭的法、以进一步的能观无相,也就是在有为法之间有无相智观,这就比学空更进一步了,我心里,或者是心里一些有为法的与灭,也那上,进而可有无相住,把有相看非相,《金刚经》云:「所言法相者,如说即非相,是名法。」是法、非法无相智的意思,有法当就有相,有相我不把它看进,就是无相智,这七地远地的菩的,远远地用心力超你的行

你的行要怎?要学空观,学无相、无愿观这三三,就是在七地菩的时所修的,观一法空就无相智,观一法无相,就是无相智,有法吗?有!但不把它看有,就无相;譬如看一个人,不以评判这个人是好?是坏?是什么人?都不,反一个那里,也就是无相智,有一个相但是不去加以分,这个人、不好?就学空观、无相观,求解的道。那也并下子就能,所在这用方便罗蜜,第七地的菩便罗蜜来成

七地菩萨成就十方便慧,慢慢来学无相观、无相智,譬,看很讨的人,现然间,心还,但以前,这你要无相观,不起讨的心,就转你那心的念,这慢漫以方便法,一转、两转、千百次转,以你再碰的人,觉得似跟我没了,你是你、我是我,已了,这时候便罗蜜了,所第七地的菩要修空、无相、无愿这三三,但能够,还做不到就用方便法,但求方便来学观空智,这可以十种方便、十种平法。

所提的十种平净心、十种平法、十种思、十法明、、、等等的,每种都十,对佛来十都最完的,所指头有十只;佛对个法都以十个名来解它,十个名词里的法,再以十个名来解它,衍生出重,在《华严经》里,以十为圆,演成无量无边法。

七地菩萨是次第出生世间共不共胜进道,出世道,要跳离世了,就渐渐的、有次的脱,脱离与世共相应的道,本来是的道现不相应了,而进出世,这就学空、无相的解道,但下子,所是共不共胜进道,有时候用有法,是以世法相的、相共的,一方面慢不共、不相的法。佛有十八种不共法,是声闻、缘觉、菩所没与之相的,但在这学不共法,是对于世法那法的共法,我可的不用它,也就是不共法学到。共法不它、慢它,我习到道的不共法,也就是共不共胜进道,这两,因你还便,一下子不共法,所共法一用,有法也稍用,慢的就不了,然就学习到便来度到远地,修到空、无相、无愿这三三

七地菩萨能够寂用俱行,寂寂地用你体性的空以法这两者都用,俱行就者都用,寂然是我的体,体用是我的心用,这两体用同,在七地的菩这不完、还,学就进八地菩地了,因现在还没有,所用方便智慧、善巧的智来学,慢的能用共、不共各,往胜道前,所寂寂然的体要认它、同时体所的心法也它,这两,得离有无间隔相之位。有法、无法,这间是跨越在哪边?跨越这?跨越那?而你两还在,最法、无法,进的境,在还没有是要

(10)无行无开发无相住:即十地之第八不动地,这道真的解,这与阿罗的解等齐以的智,所地的菩当于阿罗的果位,是以解的定,但阿罗较没足够智,只去受生,菩八地除去受生,他也不必不要去受生,他可来受生,然来行菩道,但他智,比阿罗一个智,是成就愿波罗蜜,以愿、乐利他愿、加行清道行、离(集起)、离意(思)、离识(了别)得无生法忍(一法,性本不,而于此忍可印证),一所不动,任运无功行,证得不增,此真不随染净而有增

无行无开发无相住,没行了、也必去开,这心力已安住在某种程度上,但能发起相而能无住,就无行无开发无相住,即十地之第八不动地,菩萨成就十种之入一切法第一义智。第一义谛是你的心觉的第念,就义,觉动心相,那就是义谛空,就无相住。若是没了,佛不是,我对一法能了知的,所入一法,第一念、第一义,了不再与它起相,如是第一触到法,不认它那是没,认它了而它所左,这义谛空来观,因有了、空也有了,这时候执行纯熟。

在练夫,到八地不地菩的功了,看一件,马看、马、马它的左,也你的心,这练、练、执行纯、精纯熟了,无功用行皆相起发,无功行在这就发起了,不一个法去要他:「放!」「不!」因在七地的时候已修证到有那了,有、无相、无愿这三三的定了,所在八地不地全现起,而得清纯熟练,无功行在这就发起,得远离间隔功用相之位,不用什么有、无为法之、都不用了,自就可能力对一法,可把它区隔开来,了它、懂它,但它的影,这到八地不地菩的位了。

(11)无碍住:即十地之第九善慧地,九地菩萨更是不得了了,生起非常殊胜的智,是善慧地,有无碍住是智、无不知、又没有罣碍,就是无碍住,不是什么都不知道,我们有一种无碍智、有无碍的智慧,是诸佛菩讲什,你马懂、而会相不怀,到善慧地时,也的自的智,什都懂、什都相,事样子,但,不是好、坏、过是怎么样?最定是的、圆的结,那就是到九地菩萨,就善慧地的智。菩萨乐深解脱上胜进智,九地菩的更进一步去追深的解、更上进的智,能以四无碍辩才说法利生之位,有四种的无碍辩才,各的无碍辩才,都对利有帮的,因有善智,面的根,这个人是执有,就对他说空,执空的、就对他说有,以四无碍智(法、义、词、辩)善观众的根来破他的执,加善导善诱,成力波罗蜜,具十力,能遍入十方世界而说,这九地善慧地菩萨。

(12)最上住:即十地之第十法云地,除佛以地最的位,是最上住,即十地之第十法云地,菩萨已的正等正觉,也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偏于空、不偏于有,已修证到远是、有不二的中道,他还一个能所讲出的法,是涵的众,众受到它的滋润,如天所降的雨,各法雨的滋润,受的灌顶一生相续,永。法云地就样子,讲出的法如的云一,化雨水普沾各,都的一,做一佛事无不办,心通也圆了,而空、有都修证到,从空化有、从有化空,无的变,都在这,行智波罗蜜,是作一切佛事之位,这地的最法云地。

十三住除个是种性住、一个是解行住以,从第三欢地到第十法云地菩,都是在讲十地菩,以、成于十度波罗蜜的各的所修、所证。

(13)如来住:即佛果究竟地,这的,果德圆满,果位最、德最圆、福报圆,出离清净、没的污,佛的内法都的,没、没的心,也没有,都业,施作佛事,举心念来成佛事、来利益一众生,这的果位、极位,就如来住。

以我的智,我有十三住;从有学位、解位而言,有二十七贤圣的这。我学佛十三住为目,就要加修十度波罗蜜的布、持、忍辱、精、禅、般若、方便、愿、力、智,成了、得这十个波罗蜜,然修十地菩道,最会得,这住者。

二十七贤圣、十三住花当多的时,用了三、四堂课在说,也让你有一个概,以所谈的贤圣,是哪些人?而你大概是在哪一个?端你内的习多少?不你说了算,内的习没有断尽?九品的见、思惑、不正当的念、贪、瞋、痴、无、、、等等的,到了多?如最高点的九品,轻淡的不再轻淡了,就很靠的圣。反之佛听归听、烦、习,那的,也进不到这的种行住、解行住,更不用说十地菩住了。(十三住完)

接续前所言,如何以本经文来修行。我要了,要懂了什?学习到?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你今什么来听《金刚经》?是已在千佛所,以了诸佛菩,所来听到《金刚经》。经文从里就开讲福、因,然后就讲你为什么听到《金刚经》?因你已进到二十七圣位的哪了,今福报来听到《金刚经》。

若依唯识之意,由于凡夫之第六、第七之二识,自无始以来即妄计分别有我、法二执,用第六意、第七意熏习了很的我执、法执,进到第八意来,故诸识生起时,第八识之见分与相分随之变现遍计妄情之似实我、似实法等相,好有、又实在是一个实体的,凡夫即执着此「似我似法」以为「实我实法」。故我、法之相本无实体,但随分别妄计等缘,假设世间之我相,因来就一个我,然你有一个我的观,一直是人与人的恩怨。

起灭的法执,又一直把它假有一个我在,而不把这我拿开,你修佛,所什么要观诸法无我、观心无?就、怒、哀、乐、痛、快,什要有一个我夹,能,我相灭、人相、众生相也灭了,当寿者相也灭了,能离这四相,你就成果位了。

随断恶证道之施设等缘,假设圣教之我相,虽、计度有一个我、有一个法,但不是的,而修到圣的境,他还一个肉,所圣教的一个我相,声闻、觉也都有一个我相,菩一个我相,就没有入灭以,也还是有一个个的我相,这就是把它假成圣教的我相,藉这圣教的假我相,来修我内的清,以对法的执,这断一的恶,来证到我的解道。

你听?程度到哪里?还要往前走,懂、现学部的《大般》的程,你就利《大般经》的智,来地地高升,有没有的?前所讲的二生等生家、三生等生家,也的当生发奋图强,能证得解道的,也是有人,问题是你有没有、突色身?而能色身了,从初地就可以修到八地,要天诵《金刚经》可你的业力、天持大咒,可你的定来越强、可消业,可短短的十几、二十年,你可就缩亿年的修,不一大阿僧祇劫是不数的量、是很的,我有佛,所要积的,人今已得、今身不待今生度、何生再来度此身?我觉的说不太对,我度这身,我要度这心,今心不待今生度、何生再来度此心?

都在这心,不身,但身我要让他气充,认、打开色身,可的自心,能自心才能够登入欢地菩,才修一、离垢,心才的发、清、产,一地一地修上。《大心陀罗尼经》里也讲了,以世音菩萨听,就能悟到不地菩萨位。而我一样,天诵大咒,也可以把我的心、业力、感的心,把他安,也可以,起修到不地菩萨!我要多发心、不要:「我行吗?我道、行够吗?」不要有心念,今既然来听佛,尤其是听《大般》,你的福不错,所要积的、发心的、不的,好好的找机,身有成了,心才好修!今把上一次所讲的,到这做一个结,这一长,因到别的地去,花了很的时这二十七贤圣、十三住。

(2004.07.03.讲于法尔)


[ 《金刚经》选读 ] [ 经典选读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