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金刚经》来修行
--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续8)
2004.03.13. 第 7 讲(之9) 张玄祥居士 讲于 法尔讲堂(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四、金刚经经文解释
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
(三)名词解释(续)
14.四维:
四维系指四隅,即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四隅,为东西南北四方之隅角。一般系以四维加四方,称为八方;八方各有护法神祇,即帝释天主东方、伊舍那天主东北方、焰魔天主南方、火天主东南方、水天主西方、罗剎天主西南方、毘沙门天主北方、风天主西北方。八方若再加上、下二方,则合称十方。吾等学佛随愿十方往生,十方净土者指:东方之香林剎(入精进佛)、东南方之金林剎(尽精进佛)、南方之乐林剎(不舍乐佛)、西南方之宝林剎(上精进佛)、西方之华林剎(习精进佛)、西北方之金刚剎(一乘度佛)、北方之道林剎(行精进佛)、东北方之青莲华剎(悲精进佛)、下方之水精剎(净命精进佛)、上方之欲林剎(至诚精进佛)。
八方在宇宙之间、或者小世界里面各个方向,都有謢法神祗在守护;帝释天主也就是玉皇大帝是欲界的第二天,他主东方,即帝释天主东方、伊舍那天主东北方、焰魔天主南方、火天主东南方、水天主西方、罗剎天主西南方、毘沙门天主北方、风天主西北方。
我们修佛法有时候不去讲这些神祇、金刚护法神祗,但是所有的世界里面,这些神祇是很多的,这好像跟我们学真正的解脱道没有关系,但是修到一个境界以后,这些慢慢会跟你发生关系,修到好像解脱已经成立了,开始进入要了解世界,就要去学神通、就要去看,看不到就要去看,因为我们一般世间禅定的见,都是以我们的见性在看,以后要学佛法,平时可以不用看,要看时心中心法有告诉你,要看到什么?就要怎么去看?
譬如说结哪一印?印放那里就可以看,要看时每一次结印以后,修法修到一千零八十遍,你就可以观十方界,问题是你要不要去修此法?若心不清净,给你看了会心乱。若是你的定力不够,现出来的这些天神、鬼神或者菩萨、如来,有的看了会让人害怕、会受不了、心会发狂,这就要有定力,要观一切众生都不要害怕。譬如说天龙八部里面,有的长相很难看的,密教在尼泊尔那边的某些佛像,显教人看了都比较不能适应,还有比那更难看的。到了一个层次后,要见一切世间的众生、诸佛、菩萨,这些金刚护法、或者是一般的鬼神,是心清净以后,不是用你的见性,是用印咒我要看才看;还有一个手印结了以后,放到左边可以看到佛、放到右边可以看到菩萨、众生,或者不看诸众生、 就举到头顶,可以看到十方虚空,这是比较好一点,不看时把印放下就没有了。
吾等学佛随愿十方往生,经典看得多了、或者过去的因缘,想去哪一位佛的净土,你就可以去;这十方都有净土,宇宙有无量佛剎土,每一佛国有三千大千世界的佛刹土,也就是说一佛教化的范围有三千大千世界。我们比较清楚的是西方极乐世界、还有弥勒净土,当然悟到菩萨境界的,我们娑婆世界就是净土,心净则国土净,心不清净到哪里都是一样的,唯一到西方极乐世界,是可以马上听到阿弥陀佛讲经说法,因为衪有特殊的加持力,马上可以证得无生法忍,然后就在那里快快乐乐的过日子。这跟天上的快乐不一样,天上的快乐是有一个天寿,天寿尽了还是要下坠、再轮回。
去兜率净土是比较简单,只要修善行、只要念弥勒菩萨的咒语,往生心力比较强的:「要往生弥勒净土」,当然往生那里,有弥勒菩萨在讲经说法,但是还不能够悟到大解脱的境界,要等到弥勒菩萨天寿尽,下生人间要成佛时,所有弥勒净土的天神都陪衪下生;像释迦牟尼佛一样,当时祂要下生人间成佛时,弥勒净土的内院就有六十六亿天众在那边,也跟着祂下生人间来,色界天的有缘天神看祂下生人间,也跟着祂下生人间,欲界众生也是一样的,很多天神都跟着祂到凡间来,为什么?因为世尊证悟以后,讲真正的解脱佛法时,才能够接受衪的教化,才能够真正成为圣人;而弥勒净土的弥勒菩萨是等待五亿多年以后,再下生人间,出生成佛。
娑婆世界每位佛好像都出生在印度,最近我看了经典觉得很玄,为什么都要下生在那边?佛下生要找那个地点,当然父母因缘也有关系,这是比较次要的,国土丰盛、道德行为很好。但最重要的是地理位置,地理要在娑婆世界的中心点,当然那地方也不能够有这些不平的土地。这佛下生要选地点,选来选去好像都在印度附近。弥勒菩萨下生,大概差了五、六亿年,地球有一点改变还是怎么样,但是离不开还是在印度,弥勒菩萨下生,好像在僧伽斯(曲女城)的西北边一点点,此地是世尊上升忉利天为母说法后,下凡间的地点附近。
世尊下生在迦毘罗卫国,是现在的尼泊尔处蓝毘尼地方,弥勒菩萨下生处离释尊下生处约几百公里的距离,但总是在印度国土里面,印度太大了,不像台湾只有一点点。下下一位佛出生的地方大概也是在附近,那边也是地点殊胜,像婆罗门教在所有宗教里面的修行层次是比较高的,色界天、无色界天的修证比较多,他们那里神也特别的多;我们中国的神,除了祖先以外,很多的神是很少讲到,不然就是盘古开天辟地,神农氏、伏羲氏等,很少讲到比较高层次的神,所指的这些十方界,都有他们的每一位神祇在守护。
这里讲到十方净土,了解一下、也许很陌生,这佛号我们好像都没有看过,东方之香林剎,有佛入精进佛;东方有一个净土,它的国土叫香林剎佛净土,它的佛是入精进佛。东南方之金林剎, 有佛名尽精进佛;南方之乐林剎,又佛名不舍乐佛;西南方之宝林剎,有佛名上精进佛;西方之华林剎,有佛名为习精进佛;西北方之金刚剎,有佛名一乘度佛。前面的都是清净佛比较多,不舍乐佛,这一乘度佛只讲一乘佛乘。我们娑婆世界的人比较卑劣、顽固、业障重,所以释迦牟尼佛讲法很辛苦,要从善行、天界德性,讲到声闻、缘觉,然后再讲菩萨道、再讲佛道。
我们所谓的三乘,天界的欲界天不讲了,那不是真佛法,只要行善行就可以生欲界;声闻、缘觉是小乘的,菩萨乘是大乘的,然后是如来乘,所以要讲三乘,前面讲的都是方便说不是究竟,到最后的《法华经》才讲一乘佛法,但是在别的世界,就像西北方的金刚剎土,他的众生根基很好,可以直接讲如来地,一乘佛法是谓一乘度佛。
谈到方向,在这里给你一个观念,四维、八方、十方都各有其天主在守护,也各个有十个净土在我们的周围十方,当然阿弥陀佛是恒河沙世界外的一个世界,是很远离我们的世界,而远也不见得很远,心意念到了、它就到了,懂得神通的也没有时间、空间的间隔,不管是恒河沙那么多的国土远的剎土,一念间是可以到达。我们一个世界与一个世界的距离就很远,普通是日、月、星等三星加上居住地球国土,就变成一个云河系,这云河系中间还有另外的银河系星球。那恒河沙剎土是多远?在一念之间到、就到了,这是愿力与心力的关系,阿弥陀佛接你也很快,因为衪有神力,所以恒河沙剎土距离之远,就等于是在眼前一样、很快,我们了解了四维在讲什么?「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这句经文是在讲这一个四维。
15.虚空:
虚空有二义,一为空界义、一为无为义,此处世尊指的当为空界之别称,空为六大─地、水、火、风、空、识之一,指一切诸法存在之场所、空间。在有部派别中,虚空与空界则有所分别,以虚空非色法,空界是色法,虚空无见,空界有见;虚空无漏,空界有漏;虚空无为,空界有为。吾人所见之空为空界,非为虚空。但诸经中多将此两者互用,不作分别。又说一切有部主张空界之色以明暗为体,即为实有,其它诸部则持否定之说。
虚空有两个意义,先讲空,时间是过去、现在、未来;空间是无量的宇宙,在空间里面安置一个云河系,一佛国就有三千大千云河系在虚空之间,就有三千大千的国土,这是一个空界的意义;以虚来讲是无为义,一切法无实的,有生就有灭,在生之间是因缘和合而生,这个虚等于是无为,我们一般在讲的虚空,不管是空界、或者是有法无实性,变成无为义,都是在讲世间的一切都是空无的。
因为释迦牟尼佛在讲,此处当为空界之别称,世尊说:「东方虚空可思量不?」、「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显然这里指的是空界,空界是指什么呢?指一切诸法存在之场所、空间,我们世界也是一个法,它存在于虚空界上面。在有部派别中,有部派别是在小乘廿部里面的一部,在学佛法、在读佛教历史,佛教的历史就有很多的派别,各派别称以部,什么部,这是从小乘的理论上来解说的,譬如有一个正量部,正就是与邪之间的区分,可以用我们的心量来测量,来看清楚哪一个是正的法?哪一个是邪的法?他们认为自己主张是正的、对的,自称为正量部。此部主张有我论,大凡事物之生灭有主因、客因二种原因。主因系生、住、异、灭等四相中之生与灭,客因即种种因缘。而法生时,须要主客二因,灭时则不同。
在有部派别之中,虚空与空界则有所分别,因为虚空没有色相,但是空界是有色相,空是虚的、没有一个形相,但是空界来讲,有的派别是说有色相,譬如我们看天上,本来天上是虚空,但是看到的是天蓝蓝的,天蓝蓝的是因为水气聚集而成的,坐飞机飞上天,云聚集在一起、水气聚集在一起,你说虚空是没有东西,你说睁眼说瞎话,我坐飞机上去看到的都有云层,那我们在这边是没有云,也看到一片的蓝天,其实这些都是水气聚集而成的,本来空界之间就是还有一些东西在。而虚空是无所见的法,空界能不能见?我们在打坐之间不起心动念,有一个觉知感觉,我现在没有起心动念那是虚空,在他们修证中,认为这样是可见的,可见什么?不是一个形相,是可以见到那个空相。
再举一个例子就是动、静之间的静相、静音,你可以听声音,至于静音若是把心观想内耳部份,要观想有相之间的静音,它也可以听到、确实可以听到,问题是你能不能?修得够不够?气有没有布满整个身体?气布满整个身体了,专心住在内耳听静音,有时候啪一下!像菜市场那么吵杂的声音都不见了,只有听到静寂的一个声音,静音与动尘是同时存在的,你要有那能力去体会这个;在这木头里面静的与动的,也是同时存在的,我们看这木头是不动的,但是里面木头它有原子、中子、质子、电子等,所有物质都有这些,它们在里面动,我们看不到。
虚空可是无漏的,因为虚不实在,空是无相,没有什么烦恼的;空界是有漏法,因为它会产生一切心、产生一切相;虚空是无为相,没有一法,是真如无为的虚空;空界是有为法,可以起心动念,可以产生一切相,空界加上心就变成有为,虚空本来是无为,心对一切境不相应,就归入虚空无为的境界,这在小乘部派之间,都要懂得这些道理。
有时候佛法不适于去辩论,懂就懂了、不懂就算了,但是在佛教与异教徒之间,要降伏他们就要辩论,辩论要让他心服口服,就会相信佛法,放弃他的宗教信仰。像唐三藏玄奘大师去印度那澜陀大学留学,那澜陀大学是灵鹫山再上去不远的地方,在释迦牟尼佛入灭三百多年以后,建造的一座佛教大学,聚集无量的僧众在学习,那边最兴盛的时候,听说有上万人或数万人在那边学习佛法,不输于现在的大学,当然里面的佛法有大乘的佛法、小乘的佛法、各个部派都有,在学习那些理念。
玄奘大师留学那澜陀大学,他善于唯识方面的理论,都是在讲心量方面的,然后到曲女城(僧伽斯),那边有一位国王叫戒日王,举办无遮大会。所谓无遮者即不分贤圣、道俗、贵贱、上下,平等行财施及法施之法会,称为无遮会。古印度约五年行一度者,特称五年大会,此风始于印度阿育王。七世纪时戒日王曾邀玄奘 大师参加于曲女城举行之无遮大会,摆楼台开个佛法辩论会,诸多僧众都起来辩论。玄奘大师他写了一个关于唯识方面讲心量的题目及论文挂在那里,没有人敢出来挑战,最后他得到第一名,那时候在曲女城是非常风光的。唐三藏受到国王的招待,国王要留他在那边,但是他想要把所学的带回中国,不久就向戒日王辞行回中国。回国以后开始译经,所以有很多经典都是由他所译的,像《心经》、《大般若经》、《唯识学》这些都是他带回来的一些宝贝。
我们了解虚空与空界之间的差别在哪里?慢慢的学《大般若经》,要对一些他们的辩论、观念要搞清楚;学大乘佛法,是自学 、自证,更要求自我解脱,那就另当别论,有机会或去讲经说法,就要深入大、小乘经典,都要懂这些,人家讲什么?讲的对、不对?他的观念到第几意识?你都要去了解。
如何又是空有不二,这是心法,是讲心地法门中对空、有的一种修证。而空是色法一切相的根本,是谓空大,有相是依四大而起,法生起一定是有它的因缘,对这些认知了就好了,没有什么空界就一定是空界。无为界一定是无为界,是心空法了,不必去分得那么清楚。一切有部主张空界之色以明暗为体,即为实有,色法有实相、有明、有暗为体,应该看成是实有的物质,但是其它部,就持否定的说法,他们要读这些,你也要去读很多小乘的经典,上座部、下座部、…等等,小乘总共廿部之间的理念。
对我们来讲,修心已经搞得天翻地覆,还去搞这些名相,就是还没有那种时间,也不必太在意小乘是怎么讲?但是我们既然谈到虚空,把这些概念在这里介绍一下。
16.思量:
思量是心识的作用,能思量者是第七末那识,故第七意识又称思量识,全称为思量能变识。思量即梵语 manas(末那)之意译,为小乘俱舍宗所立第六识之别名,在唯识宗则称为第七意识。此识对其所缘之境,具有恒、审二义,为可思量之识。若分别三能变时,第二能变即用此名。三能变是指异熟、思量与了境等三。瑜伽行派与法相宗主张,「识」能转变生起一切万法,或变现为心内主观(见分)与客观(相分)认识作用之主体,故称为能变识。依其作用之特性,能变有异熟、思量、了境等三种。
《金刚经》云:「东方虚空可思量不?」、「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每两个字、或者一个名词、一个名相,在佛教来讲都有特殊的、无量的义意在里面,不是像我们学国文,看懂就好了。
思量是心识的作用,心有八个心,心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这五识,只是面对外境了知它的外尘境是什么?譬如眼识认知的色相是什么?耳根产生的耳识,所认知的声音是什么?只是了知那个声音,再加上第六意识就有分别,因为第六意识分别心强的人,好坏意念就很强、爱恨很深、分别心很重。但是这里讲的思量,是心识的作用,它是用思考来量知心里面所思考的东西,这里讲的是第七末那识,第七意识是思量意识,在思考就是用第七意识在想。而第六意识是分别识、在分别好人、坏人,这个人我喜欢、那个人我讨厌,那种心都是第六意识的分别意识,因为第六意识是分别识。
第七意识又称思量意识,第六意识心分别成喜欢、讨厌啦、、,然后拿出来特别思量,这又是第七意识的毛病,这就是执着,第七意识思量以外还会很执着,思量意识把它用全部的名称来讲,唯识里面称为思量能变识,因为在思考之间,心才现起、才能变现,把你的意念变成一个心意念,所变出来的心意念称为所变识,能变是心王的功能,所变出来的心意念的法相,那是心法作用的结果。我们第六意识、第七意识、第八意识都有两个层次的作用,以主观或心识的主体来讲是能变,所变出来的心所法称为所变。
常常看经典或是古僧大德所写的文章,能、所都放下就是自在无碍,能变现的心不去动、不去思量、不去分别,就没有所谓所变现的心念、影相现起,更没有心所法里面的二十个随烦恼、六根本烦恼、甚至于五别境、十一善法都不起,修行是善、恶都要灭絶,到最后做了很多的布施、行善都不去执着,有做等于没做,《金刚经》都是在讲这个理念。在修行过程之间你打坐,会有五别境─胜解、胜欲、念力、定力、慧力等力量。
思量即梵语 manas(末那)之意译,直接用音来翻译为末那,末那也就是人的意思,人才会思考。第六意识称为是分别识,其实第六意识也是末那识,末那识也是指人的意思,这两个很相似都是讲心,第六意识讲人,人才会思考,所以第七意识也是在讲人。小乘俱舍宗里面有一部经典《俱舍论》也是在讲心,所立第六意识之别名,第六意识刚讲的是人,人才有末那的思想、意念的这种功用,第六意识翻作第六意识,第七意识末那识又把它翻成意识,那不是都一样?所以第六意识就把它翻成第六意识,第七意识保留不翻就以音翻成末那意识,这两个是有人可以分别、可以思量。
第六意识、第七意识,这两个心其实是很像,都是人所具有的功能,但在相似之间又有不同的内涵,在唯识宗来讲,第七意识就是第七意识,与第六意识是不一样,这是有道理的,因为第七意识不是只有思量,它还会执着第八意识的一切种子为自我、法中有我,第七意识除了思量以外,还有一个执着性很强的心,唯识宗里面就把第七识分类出来,当然思量是人在思量,但是执着是第七意识的特有功能,它执着第八意识的一切种子里面有我,第八意识的一切法现起来,认为是真的,这样就一直在轮回、造业、轮回、造业里面。就以实修上的境界言,初二禅是第六意识的作用,所以说是第六意识住;而三禅是第七意识的作用,故说是第七意识住。所以修行没有深层的妄想念起来,都是在出二禅的觉观中,没案法修到心里面去。
此七识对其所缘之境,具有永恒、审慎二义,第七意识缘第八识,因为第八意识永远都是存在,起起灭灭的心非常微细、深广,到行阴区宇时,可以观到内心的一切因缘种子,好像永远的存在那里,里面都有一个我的存在。另外还有第七意识非常小心谨慎的去思考问题,它有这个功用,小心谨慎的去想。有的人比较粗心大意,大概都是第六意识晃一晃就完了;要思考、要规划、设计或者什么深一点的事情,都是要善用第七意识,善用第七意识的人要讲说好的,是发明家、设计家或者什么家都好,但是也很糟糕,因为他们很执着,要他放下、放不了,第七意识不去让它放下,就没有办法让第八意识归第八意识,常常执着第八意识所有一切为我、我所,它起心动念、它现起什么相,他都当真这就是我,那怎么解脱?在唯识宗里面,要能够解脱是从第七意识起修,要能够让心清净,不受外境影响,这还是在第六意识对外境的所见、所闻都能够不在意,再进入修内心的妄执性,内、外心都能清净,才有办法讲到上面的虚空无为的境界。
现在来说明三能变,三能变是指异熟、思量与了境等三能变,在我们能变现一法过程之间,它有三种行相。依其作用之特性,能变有异熟的变,这能变现一切法的,有异熟识的种子,依你的因果报应它会现;第二个是思量后心开始能变;第三个是了其境开始能变等等三种,都是能变现的。
(1)异熟(vipaka)能变,又称第一能变、初能变,即指第八阿赖耶识能变。第八意识系人界乃至天上界之有情所共之果报,其报由引业牵引,而为恒常相续之总果报体,故称为异熟体,或称异熟能变、异熟识、真异熟。例如眼耳鼻舌身意等前六识与贫富贵贱等个别之果报,系由满业而引来之别报体;然以其报有断绝,故不称异熟,而称异熟生。若自阿赖耶识三位而言,有阿赖耶识、异熟识、阿陀那识等三行相,此异熟之名即相当于善恶业果位,有时称为善恶业异熟识。因为第八意识储存了无量的异熟种子在里面,哪一个要变现都要有因缘,所以第八意识系因果报应真正的本体,或称异熟能变、异熟识、真异熟等名称。
为什么众生会轮回?是有一个总果报体,异熟识、异熟体在这里,这里面含有无量无边、各个不同的种子在里面,哪一个先成熟,哪一个先受报,这是第一个异熟能变。我们修得不能够控制异熟能变,就没有办法够解脱。阿罗汉与八地菩萨为什么异熟还没有灭,但是他们却能够不去受生呢?因为后来的思量能变这一部份把它控制了,不让它去胡思乱想、不让它去看到一切境,把它执着为真,胡思乱想就是第二能变(见下文);第一个能变是没有办法控制它,因缘感召它就会现,现出来以后,能不能成就业报?就要看后面这些思量能变,要解脱就要能控制这思量的能变心。
异熟识里面的种子它会变现,以前认识一个人,种在你的脑筋里面,变成一个与以前不一样的种子就是异,哪一个与你因缘成熟了,能够见面、或者能够结为夫妻、或者朋友、同学,这是异熟识。异熟识是一个种子,依因缘感应会起它的现行,起现行就是要受报了,这能变现的在有生之年,第七意识执着异熟识的种子,会变起所认知的这些人,与脑筋里面的相对起来,就会有一些不一样的觉受,起好坏、喜欢、不喜欢心念,这些感情作用加进去,永远没有办法脱离这些能变现,此能变现对你所造成的影响,修行永远没办法得到一个清净、无碍、无为的境界。
(2)思量(manana)能变,又称第二能变,即指第七末那识。以第七识为恒审思量之识,故称思量能变。在诸识中,虽然第六、第七识能审思量,然以第六识有间断,故不称思量能变,因第六意识接触外缘生识,所以不接触就无能变,所 以说有间断。虽然第六、第七识能审思量,然以第六意识是有间断的,故不称思量能变;反过来讲,第七识为恒审思量之识,故称思量能变一切法的根本。
第二个能变就是指第七末那意识,第七末那意识很执着第八意识异熟识里面的这些种子为真、或所起的法尘里面都是有我、我所,这些毛病透过审慎思量,然后该怎么变?就让它特意去变现的,这就跟一般人一样,没有办法修得解脱,随自心、习气去能变。修行上思量能变是很重要的,你不要无事找事、常常去打妄想,让它能变起一切心意念。在诸识中,虽然第六意识、第七意识能审慎思量,但是第六意识是有间断的,第七意识是没有间断的,刚刚我们所讲的恒,是永远的审慎思量去变现。
第六意识的思量是有间断的,怎么间断?譬如看到前面有一朵花,看到花我才开始思量,闭上眼睛花不见了,我就不会再去思量,所以这思量是间断、有分别的,譬如我们在念咒,你在罣碍明天的什么大事情要去做,这种心念一直放不下,你是可以放下的,把咒语念大声一点,就可以摆开罣碍明天的那种心了,第六意识恒久思量的那种心不是很强,是可以控制它的。
我常常在讲的,你罣碍昨天、今天、明天的这些事情,其实不是永远的,是对比较重大的罣碍放不下,这是我们心的毛病,有的人可以对明天的事情,明天要做就去做了,为什么现在要去想?明天还没到,我去烦恼干什么?有的人就是这样,对于昨天的事情都已经过去了,我为什么要拿来回锅?一直在想!有的人根本都不想,昨天的事情摆在那里、明天的事情摆在那里,我现在活在当下、这样就自在了!一般人都没有办法做到,初学心中心法、或者念佛,难免都有这个毛病,但这是第六意识有间断的思量,你是可以控制它、可以放下的。
现在第七意识的恒审思量这才可怕,它是没有间断的,一直抓着第八意识里面的一切,刚刚异熟的、变现的东西,抓着它一直在思量,然后认它为真,是真正的思量意识。能变现的是思量,一种是有一种因让你去思考一件事情,在思考之间就会现起那心意念,甚至于是逻辑的推演、或者事情要怎样来做?都是思量意识在发挥功用。
(3)了境能变,对外境、对内境要能够清楚,我常常讲到底是你内心的妄想?还是异熟所现的种子?还是外来的念头?这三个方向,你到底搞清楚了没有?异熟识的种子现起一个意念就是内缘,种子的变现产生心意念,了解了我内心有这个种子,譬如还有瞋心,听到了一件事,起了一个瞋心的念,可以感觉我的瞋心在那里冒火,这是了境。你的妄想与瞋心其实是没有两样的,因为它是不实在的,所储存的因果报应的种子起现行,你不与它相应,但了其境而不与它相应,就不会形成一连串的法相出来。
譬如刚刚讲的,一句话勾起你内在的瞋心要起来,但是你有了境,看着它、它就起不来。若是不能了境,把瞋心、那个我要生气的心当成是我,让它去发起,这样就是不能了境,是随你的瞋心让它去发作。
虚妄不实在的法,要了其境是用第七意识,第七意识是潜在的意识,要能够观它了其境;这用第六意识是看不到的,第六意识是对外,现在从外来一个心意念,与内心的境界又不同了,临济禅师说:「不容拟议主宾分」,拟议就是商量,是不用思考、思量就能够了其境,了什么境?了这个心意念,是从外来飘到我内心里面来的,这是外面的菩萨、护法、鬼神、怨亲债主等心念飘进来我心中的念头,这不是我起的妄想念,也不是第八意识的种子异熟所起的一个念,然后思量变成我自己的心念,也不是潜意识里面的。
所有六大根本烦恼所现起的一个境,这三种境要能了知,这就是我们的妄心或真心,其实就是觉知所具有的功能,你要去了解它;在三个能变现一切法之间,异熟、思量、了境有三个功用,你都要去认识它,这样修行就很简单了。
外来的东西可以读它,不要去受它影响,这是外来的!内在的东西起来,是不清净法的,知道还有这个垃圾、还有这个毛病,我不能让它去发展,发展就是凡夫又再造业。异熟识所起的种子、看着它,因为它只是一个种子,不会发挥威力,除非无明起又与它起哄,然后一连串的烦恼就一直想、想、想,这是没有办法了其境;修第六意识断外境的色、声、香、味、触、法对你的影响以后,可以用第七意识来观内心,在能变现与所变现之间,把它搞得清清楚楚,就不会随你的心在那里胡思乱想,或者外来的心念进来,与它相应、可以不与它相应、不要理它;种子起来更不用怕,以前哪一世杀人了,那个影相起来,以前杀人的影相现起来是过去的事情,在怨亲债主还没有要来杀我以前,何必去烦恼这些?不必烦恼、看着它,了其境就好了。
种子透过思量,会有无量无边的烦恼境现起,种子不透过思量,不让它起变现,种子现就灭、念头起就灭。这思量是能变现的动力,异熟是能变现的种子,了其境是我们觉知的本来功能,这三个要不要让它变现?端视您修得好不好?有的人听一句话能如如不动,好的、坏的都没有分别;有的人听了就受不了,有的人听了就高兴,这些都是能变现的心让它发作,所变现的法又很执着为真,依你的个性让它在发作,这样永远学不了真佛法,永远没有办法做到解脱的境界。
瑜伽行派与法相宗主张,「识」能转变生起一切万法,或变现为心内主观(见分)与客观(相分)认识作用之主体,我们刚刚讲空能够透过识,变现成世间一切法,变现内心主观认识的作用本体,就像探照灯一样,刚刚的了境其意在此。
唯识讲识有四种相,一个是见分、一个是相分、一个是自证分、一个是证自证分;证自证分是我们的空体,一个了了的觉知,能觉知万种缘,能鉴照外界事物。自证分是有个功能能开始感觉外境,要发起一切法的功能时 唯有它具足,要发动变现成一切法时,就是自证分的功能。知道万法能力的就是证自证分,而自证分是起功用的,让它产生一切法变现的动力,这是修行人在此用功的地方,如何让证自证分所感知的一切相不感知,感知后自证分不让它起现行,这就需要解脱的智慧与定力。一般人现在内心主观意识的见分,对内可以观照内心种子的一切行相、或者是内心的六大根本烦恼、或者是二十个随烦恼。修得好的,对外境可以看到鬼神、诸佛菩萨、甚至于可以看到外世界、千世界都可以看到,这个能看到的是自证分的主观功能,识所能见者是谓见分。证自证分(八识体)、自证分(八识用)、见分(六、七、 八、前五识等)能现的法就是见分,而见分所现的境就是相分。若证得圆融的菩萨行者,证自证分的空体映现一切境,自证分让它起功用产生法相,则见分即能如实了知其相,对于这些过程菩萨都能无碍,无觉无知是解脱,有觉无住是圆融,得空有不二之境界。
第七意识也是一样,也是能够内心主观的观照一切事情,是谓见分,所见都是源于第八本识之相,然后七识见了八识法尘中的一个念头、一个影像,就会产生它自己的法相了,这就是客观认识作用的一个主体。像我的眼睛可以看到你们坐在这里,其识知您们的过程是:第八意识心湖先映照到您们,八识先见外相,外相即是八识心中物,两者是合一的,凡夫才有内外境之分别,这种理念您们要搞清楚。然后此八识心中物为七识、六识、前五识所缘,而各别产生其识用。你们的影像现在我的心湖里面,我能见的这个主体就是见分,除八识见分先映照您们外,还有七、六识见分,及前五识见分,所见者都是第八意识的法尘,前五识依八识法尘境 依托生识了知其色、声、香、味、触,第七识认知后转第六识起分别,才知道您们坐在我面前。
我的眼睛看到你们,在我看到、认知,不是我的眼睛看,是我的第八意识一个鉴照的功能,先映现到你们,然后我的眼根,虽然看到你们,但是我要认知你们,是透过第八意识,它已经存在那里,把你们的个体存在我的脑筋,然后第六意识 依托第八意识的影像,第八意识是超时空可以见一切相的,它也有见分,第八意识现影像以后,我的眼识,透过眼睛看到你们,其实它是透过眼识,再抓第八意识所依托的相分,来产生认知你们的影像现在我的心中,好像是看在我眼里,不是的!是看在我心中。
这种过程主观能看的是见分;见了以后能产生客观的个体、或者心念,这是相分,所有心都有这个功用,前五识、第六意识、第七意识、第八意识都有这功用,但是它所观的、与所现的会不大一样,为什么会不大一样?因为你的心不清净,所看的是同样一个东西,但是所产生客观的影像、念头,这就是相分,却不见得是一样的,这是再加上你的妄想、习气在里面。而第六意识得清净、第七意识也清净,第八意识本来是没有所谓的清净、不清净,它只要能够看到一个东西,就百分之百的把它转给第七意识、第六意识,然后大家应该同样都没有分别的,百分之一百的相像,当有白的变黑的、本来没有喜欢、不喜欢,却变成喜欢、不喜欢的念头在,都是你自己内心的妄想习气,改变了这种相分。这个人看了本来就是一堆肉,人都是肉堆成的,但是,你为什么会喜欢?为什么会讨厌?都是心里面的觉受在产生对这个人的喜欢、对那个不喜欢,这都是心里面的毛病,修行就是在修这些、转这些。
很多人搞不清楚修行在修什么?让你的心意念一直在发展,喜欢的让它发展喜欢,不喜欢的发展成不喜欢,这样就永远没有办法证得解脱。不管是内观能见或者是所观所现的这些相分,这在变现过程之间,是谓能变识。若要不能变,是只有可观的心体,面对那个境、只有照那个境,而不要去产生心意念相应,它就变不起来,能、所既亡,一切太平,能变现的心不去变,就没有所变现的相,那不是天下太平吗?你所看到的人、事、物就没有所谓的烦恼、不烦恼;若是讨论能变现、所变现的相,超人间进入天界境界的禅定功夫,你不能够改变那能变现的心,还是让它变现,天神就是这样子,他得到一个功夫,让他的心能变现,就映现很多的相分,然后又执着这是我的功能、这是我的所知、所见,产生了喜欢就会生到哪一个天界去。
譬如二禅天的天神,心清净能够发光,对光很执着、很喜爱,死了就往生第二天的二禅天去,是看光发的大小,心清净就发无量的光、心中等清净就发中等的光、心清净一点点就发少量的光,这三天就依光所发出程度大小,与心清净的多少,也都有关系!不让能变现的心起变现,要发什么光?从来我都没有发什么光,自己都没有看到什么光!很多人可以看到我在发光,我自己都看不到自己在发光,执着就会看到别人在发光、自己在发光。当然要先超越这些,到了佛的境界进入甚深禅定会发百宝光,那是从自心发出来的,不是因为自性的五脏六腑产生的。
释迦牟尼佛在证道后第四周,在菩提树旁守护神为祂所盖的一座小寺庙,祂就在里面入定,然后发出五种光芒,是从内在里面发出来的,这是在刚开始证悟时所发的光。后来就不一样、后来祂是发百宝光,那是从心量开始扩大了而发无量光,这光可以徧十方界,不是我们自身那有限度的光,这是能见与所见变现之间的关系。
(3)了境能变,又称第三能变,全称了别境能变,即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前六识。此六识具有明白了别显著之对象(如色、声、香等)之作用,故称了别境能变。第七、第八识则无了别显著对象之作用。唯佛之前六识,对于如「真如」般之对象(细境)亦能加以了别。以上,初能变之识由先世之业及名言之实种变现实境,故称变现为变,其中,若就所藏之种子而言,称为因能变,就识体之自体分能变现而生见、相二分之果而言,称为果能变。
了别境能变,能够分辨眼、耳、鼻、舌、身、意等前六识,接触到外境的色、声、香、味、触、法这六种尘境时,所产生的了知其境,这是前六识的功用。此六识具有明白了别显著之对象(如色、声、香、味、触、法)之作用,故称为了别境能变。但是第七意识、第八意识则无了别显著对象之作用,对这一点搞清楚以后,是了别内心不是那个境界,不是色、声、香、味、触、法这些境,是了别心境的,第七意识能够有一个觉知,来观内心的烦恼,还是来观阿赖耶识的种子起现行,你前世杀人放火、或是做了什么坏事、或者做了善行,这些念头它起来,或是看到哪一世认识的哪一个人会起来,这些能够了知,那是第七意识去了知的,外境的心意念送到你心里面来,这是无形无相的,不能够像声音、香臭味、酸甜苦辣、或者身体感觉软硬坚实的这些东西,不是感觉这些,都是用心意念的感觉,这是第七意识。
有的人为什么可以与诸佛菩萨用心语?是已经修到第七意识里面去了,第七意识就可以用心与心交通,第六意识都要透过用眼、耳、鼻、舌、身去交通,眼睛看不到就没有,当心意念送过来也不知道,因为要能够看、能够听,你才能够了知,这是不一样的境界。我们把三个能变现的说明清楚,也把它们的相同、不相同地方讲清楚了,第六意识是针对外境,色、声、香、味、触去了别、去了知,第七意识是对于心意念,可以了知内心的境界、或者是内在种子的境界、以及外在心意念送进来的境界。
唯佛之前六识,对于如「真如」般之对象(如微细境)亦能加以了别,以佛陀来讲,对于修证到佛境界的人来讲,六个心是前面的六识,可以用祂的真如性,来现出非常微细的境界,而且能够了别一切境。譬如眼根的根真如,只能看到我们可见的范围,但是佛眼就不是这样,祂的六根真如、六尘真如、六识真如就超越这时空,祂可以看十方界,当然在肉体还没有入灭之前,执着这肉体也有这个功能,用祂的第八意识,也可以看无量无边的世界,但是当生的六根,不像我们的六根,如来还有更深一层的真如性现起。
以上,初能变之识由先世之业,是种子异熟是以前所造的业,以及名相、语言之实种变现实境,故称为初变现为变。八识种子是能变现的根本,是先世的业,语言、名字是一种变现的实境,把它安一个名称,就可以分别那个境而有其实境,不然都是人、人、人,安以张三、李四、王五就分清楚了。其中,若就所藏之种子而言,称为因能变,这种子是异熟里面的因能变,就识体之自体分能变现而生见、相二分之果而言,称为果能变。譬如说存在阿赖耶识里面的种子,它是一个因、能变现的因,晚上有时在作梦,那个梦根本有一些与现在的人、事、物没有直接关系,只有间接关系,譬如张三,是以前哪一世认识过的,但是出现在梦里面的张三,他不是现在看到的张三,是着古代时装的张三,但是我认知这个人是张三,这个先世种在异熟里面的种子,是能变现的因,这因是以前已经认识张三,张三跟你是什么因缘?不知道!或许是一个很亲近的因缘,才会留下张三的影像在心里面,但是现实的张三是现代的人,而在梦中所见的,是穿着不同时代的衣服,在潜意识却知道这是某某人,此人是心所变现之果。
异熟里面有能变现的因,了解了这个在,以后轮回时,这因都是要去还债的对象,还什么债?结了善缘,就去结为夫妻、儿女、或者亲戚朋友之类的,异熟是个能变现的因。当这个能变现的因,在变起来时,能控制见分产生的相分,不起内心的妄想执着,果能变却不见得能变得来,这就是圣人的境界;没有修行的人就照样地变,能变现的因,当这个因缘牵扯要变成果变现的缘,这时候就要去受报了。
我们修行就是专门在断这些思量能变,不让它思量能变,要如如不动的无所住而生其心,我要看一切相,是有!但是不执着为有,因为都是幻相,都是过去所结、所造的业,这样才能够超越,不是以前所结的善因缘,以后就一定要去实践,要去继续这种因缘,若是这样要怎么解脱?修行就是要断这些,能变现的因是已经没有办法转它,但是能变现的那个思量,是可以加以控制的,控制的方法是了境时不要迷糊,了境意识变现时,不要执着它为真,我认识它可以,我不要变来变去,思量意识不要去相应,这样就能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能够在心感召万种缘时,却可以如如不动的定在那里。
譬如修行人常常会受到考试,最近几件事情,关于日常的人、事、物,会造成一般人困扰的事情,当它出现在心里面,却能够看着它,没有好、不好、喜欢、不喜欢,这些心都没有,那你就解脱了。心里面现起的念,都没有执取也就解脱了,思量意识变不起来了,这了知、了境是本来的思量功能,是不能没有的,是我们的真如觉性;另异熟种子本来就已种进去的,不能把它灭掉,就是果报完了,它还是存在那里,果报完了会变成为下一世的因,因因果果、果果因因,永远都没完没了的,我们就是这么迷糊的在轮回里;现在能变现的思量意识,不要让它思量,以这样的心态去对着事情,就能做到无碍。
我常常被考试,你们也常常被考试,为什么我可以考及格,你们考不及格?很多最近发生的人、事、物现在心里面,不管是误会、不管是讨厌、不管是顺缘、恶缘,现在心里面却一个心念都不动,那就自在了!平时会烦恼、会喜欢、会讨厌,对这个事情、对那个事情,在考试的时候,现在心中都没有动起思量识,那就自在了!一个问题出来没有答案、两个问题出来也没有答案、三个问题出来也没有答案,这样就自在了,有没有办法练到这种地步?
现在讲思量要把修行的功夫放进去,就是在控制不要思量;要工作当然要思量,不工作就不要打妄想,要工作、要赚钱、要吃饭,当然要用脑筋去工作,要针对工作去做,做完了就放下了,做得好、做得不好都没有关系,放下!要练习这种功夫,不要常常去起心动念、常常去思考,去用好与不好的感情作用,喜欢这样、喜欢那样,这样思量能变现,就没有办法去控制它,那还是凡夫的层次,怎么修也修不来。虽然讲的是这些名词,与金刚经似无直接关系,但修行时难免会用到,也要把它解释个清楚,在《金刚经》里面讲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其实也是在讲能不能控制思量、不思量?思量能变把它控制成不能变,只是了其境就好了,这样就是无所住而生其心。
(93.03.13 讲于法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