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如何利用《金刚经》来修行
       --
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续2)
    2003.
11.01.   7(之3)     张玄祥居士   讲于 法尔讲堂

 (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四、金刚经经文解释

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

(三)名词解释(续)

2.佛法:

佛法梵语 dharma,音译为达磨、达摩。在佛教经典中,佛法之用例极多而语意不一,总而言之,可分类为「任持自性」、「衍生法解」等二义。「任持自性」意指能保持各自自体的本性不改变;「衍生法解」系指能轨范人伦,令人产生对一定事物理解之根据。就前者言,法乃指具有自性之一切存在法则;就后者言,法乃泛指认识法之标准、规范、法则、道理、教理、教说、真理、善行等。

佛法中「任持自性」者就是让我们的自性,能够任运的保持它在一个清净的水准,那就是自性空的境界,也就是诸真如自性现起而无余习相应,偏向于解脱道之证得。佛法中的「衍生法解」,就是偏向于法的应用方面,不管是心法或是一些文句、语言的解释,或者是对于义理的了解,都是偏向于有为方面佛法,所以前一为无为、后一个为有为,均都包括在佛法里面。世间法属于有为法,出世间法、出出世间法是属于无为法的境界。

在这里进一步解释「任持自性」意指能保持各自自体的本性不改变,我们每一个有为境缘都有它的真如自性,世间凡夫修行到三界九地任何一个界地,都有一个它的自性本真现起,譬如未到地禅,你对于各种贪心、欲心减少了,就有它的这种去欲界天的自性会产生;修到了初禅,有觉有观的真如性就会产生,这都是应缘而生的。

修证到最后、最后佛的境界,自性本体空真如就不改变,在不改变之间,会应一切的因缘产生一切法,在不改变这一部份是「任持自性」,改变的这一部份就属「洐生法解」,这是包括在人间要人伦,在天界的每一界,都有它特定要证的境界,譬如初禅要有觉有观,二禅能够见各种光明,三禅气旺盛,气了全,甚至于有很多的能量可以扩散到外界,四禅是心定,心定了以后对一切的外境,都不受它们的影响,住在一境性之间。各个界地都有它不同层次的了解、不同层次的境界产生,在修行过程之间,你到底悟到哪里?到底有什么现象?这些都是有为法,属于有为法方面的,我们每个人的程度与了解都不一样。

依前面任持自性而言,法是指具有自性之一切存在法则,那世间法有很多,而一切法的缘起,从六大开始讲,从空大产生基本的真如性;依识产生无量的这些世间相;世间相之间难免有产生我们的个体、产生每个世界、产生宇宙的各个佛世界,都是因为任持自性而来,所以它有自性一切存在的法则。以四大地、水、火、风来讲,水大有水大的特性、火大有火大的特性、地大、风大,这都概括在个体、或者世界间、或者是在我们宇宙之间,都离不开这四大的形成,都有它一定存在的轨则。

「衍生法解」而,泛指认识法之标准、规范、法则、道理、教理、教说、真理、善行等,偏向于有为法方的;佛法包括世间一切善行、解脱道、菩萨道、如来地,都无所不包,我们讲真正的佛法是要修声闻、缘觉、菩萨这些法门才是真正的佛法;但是佛法又包括世间法,你不能排除人与天这两类众生,在人伦里要讲儒家所讲的这一套,或我们讲的五戒、十善或者是基督教讲的十戒,这都是人天的一种规范、标准。

对于规范、标准而言,都是偏向于戒律,修善行一定要有戒律,戒律守得好,才有定力来修禅定,禅定再上就比较高深,有比较多的体会,你可以体会世间禅之现象,有天色身可以突破,你就可体会无色界的现象;打破了色身,你可以再修六波罗蜜、十波罗蜜,就可以学得菩萨道,菩萨道主要在学习智能,从智能下手,用智能来求解脱,不是靠世间那种定进入禅定中,在禅定之间那种定,是会退转的,禅定之间难免都跟气有关,气旺就进入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境界,气旺也许可以突破色身,气是很旺把任、督两脉打通了。

任、督两脉打通了,就可以转河车,跟道家的修法一样,道家、婆罗门也可以修到无色界,打开任、督两脉可以转河车,其它的正经十二脉,奇经其它六个脉,也是连结在一起,最后整脉络打通了,打通的时候你要学神足通、要飞能飞,那是可以用心意念带动身体,把色身空掉,就可以飞了。这些都是相辅相成的,是每一个界地里面,都有它特定的功用,在佛法的经典很少讲到这一部份,除了小乘的修行法门,才讲到这些禅观,但是色身跟修行的道理是离不开的,光有理论,身体没有办法搭配,就不能去体会,天天在讲什么五通,我们为什么没有?就是没有把气打通,气要通要打坐、要长期用功,要不眠不休的用功,甚至不吃不睡的用功,这样就会有五神。末法时期发大心的人比较少、怕辛苦,要求菩萨道都比较少,这也是没办法,只能做做善行,然后有时间打打坐,维持以后比较不会堕落,在末法时期大概就是这样子。

讲到佛法都是无所不包的,《金刚经》里面也讲:「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非佛法也可以称佛法,正的、邪的在讲佛法的时候,就很难去区分,但是,邪的有时候到最后,它也会走正路,是阶段性的,不能讲今生不行、以后还是不行。上一次我们讲到一阐提人,指迷失菩性的人、没有善心的人,有没有佛性?做坏事的时候没有佛性,但是以后总有一段时间,即使千万亿刼以后,他也是会发善心、也会成佛,人不是絶对的,所有的众生也是一样,不是絶对的。法在前讲的太多了,真正的佛法只是加一个正道,加一个解脱道的意义在里面而

 

3.应无所住:

应无所住同于无住,又称不住。无住梵语 aniketa,无住者无所住之意,意为无住着之所。指无有固定之实体,或指心不执着于一定之对象,不失其自由无碍之作用者。将无住引申为否定固定状态之用语,所以说「一切诸法无自性,故为无所住」。盖事物不会凝住于自身不变之性质,人之认识亦不应以固定概念作为其固有本质,般若理论据此作为诸法性空之重要内容。

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不应色中住,不应受、想、行、识中住。此因诸法均处于因缘联系与生灭无常中,故不应住着。《大智度论》中解释「无住三昧」时说:「无住三昧者,是三昧名无住三昧,住是三昧中,观诸法念念无常,无有住时。」故无住实为现象之共性,但于理论之运用上,亦常作一切现象之本源,成为真如、法性之另一称谓。

《维摩诘所说经》观众生品中之从无住本立一切法,僧肇大师于注《维摩诘经》详释为:「法无自性,缘感而起,当其未起,莫知所寄;莫知所寄,故无所住;无所住故,则非有无,非有无而为有无之本。」中观学派并以无住之空性作为因果报应一切法得以成立之证明;六祖坛经更进一步认为于诸法念念不住,即可使思想不受束缚,而得解脱。

应无所住得阐述:我们的心应缘,应缘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内在的妄想种子,你储存在八识心田中的,它随时都会起来,定力不够就会抓来想、抓来思考,这些是内缘、种子缘,讲起来都是妄想;一种是外在感召来的,是你的冤亲债主、善因缘、恶因缘,你的心意念与它互相感召来产生的;另外一种是你的心清净,即不受感召,但是可以映照外在世界或者十方世界,看你的功夫,诸大菩萨的心地,小的可以遍一千大千世界,大的像诸佛、大菩萨可以遍三千大千世界,这些所感召的因缘,祂们都是觉而不住,能够了解它、能够读它、能够清楚的知道是什么,但能无住。要做到无住,是自然的无住,不是我故意要无住,要怎样做到无住?这要你心里面的个性、习气、毛病等等的见解、执着都要没有,才能够做到无住。

为什么菩萨应无所住?有所住,就不是菩萨。我们修行修那样久了,为什么常常放不开这个?放不开那个?就是还是有所住,有所住是我们内心还有一些大、小习气不同,才会来抓住它;内心还有不清净的个性,其实讲起来就是六根本烦恼,贪、瞋、痴、慢、疑、邪见这六根本烦恼。对于欲望来讲、对于瞋心来讲,这两个根本烦恼,都是第六意识在作怪,第六意识分别心强,你爱这个、不爱那个、你喜欢吃这个、不喜欢吃那个,这都是第六意识的分别,从小养成的习惯,这种意识心很强。

我们本来自性就无所住,自性是空,本性是不变异的,但是我们的业力,一切的习气、或养成的一些个性,都让你有所住。要以无所住为目标,今生要尽量去淡薄那些习气,对哪一件事、哪一句话、哪一个人看不开的,要尽量能够去无住,这样才是菩萨。

无住者无所住之意,意为无住着之所,为什么有的人可以无住?有的人不能够无住着,就是没有住或不执着,这是你内心的问题,对于贪心,看你贪什么?有的贪钱、贪睡、贪物质、贪淫欲这些等等的,都是第六意识在作怪;对于瞋,是为脾气,每个人都有脾气,菩萨也是有脾气,只是大脾气、小脾气而已,为什么菩萨发了脾气以后就不在意?他不记恨,因为他是随性而发,发完就完了,虽然这是邪真如,不好的真如性,但他能无住。

这里讲真如性,有的人把这个不好的一方面,都当是真如发起,就叫邪真如。我有时候也在思考这个问题,这样讲不见得很合理,真如应该是真正清净、如其本来的自性发起来的,既然邪的、不正的这些法,应该不是真正的从真如性发起的,可以讲是从你的妄执性、邪学习发起来的。若是邪法也有真如性的话,为什么诸佛菩萨没有?只有这些下三道的众生、或者比较低层的天,它还是有邪的、不正的行为,只是大、小之别而已。

能把贪、瞋这二个根本烦恼灭了,前面的十小随烦恼、二中随烦恼就应该清净了,这些中小随烦恼都能清净了,你第六意识大概就已经比较可以控制了,不会分别心那么强,不会善、恶观念那么重。我们对着一切事、对一切人、或对其他种种的非人之类,都能够觉而无住,修行才有一个境界;有的人感召到非人,就觉得很害怕、显得神经兮兮的,心里面全是鸡皮疙瘩,或者是有不安全的感觉,那就是还有所住。

你不知道十方虚空之间,娑婆世界是五趣杂居,里面有鬼神、畜牲,当然我们不在地狱界所以感召不到,但是心有时候也可以感应,有的祖先堕落到地狱道中,你作梦的时候会梦到不好的梦境,这样有可能是有祖先堕到地狱道,你跟他的心互相感召才会作恶梦,这些现实的感召非人境界,或者是梦中感召亲人在地狱界的情形,不在意、梦醒就醒,真实的人感觉了,也是像梦中一样的,不是不知不觉,不知却能知,有感觉而不要住在那个境界上。

有的不能看的还好,有的偏偏他可以看到,要他看天上人间他看不到,要他看鬼神他看得到;然真的有天眼通的,他是可以上看天界的哪一天,下看地狱都可以看得到,偏偏这些人都看不到,只可以看到平面的,与我们在一起的这些鬼神。修行人气通在阳经络,气都没有办法导顺,常常可以看到这些。

气导顺了、或者真正学佛法有一个境界了,释迦牟尼佛给你一个制禁通,限制你的这些神通发起,不要给你看到,因为修内心都来不及了,再加上外面可以看到这个、看到那个,更增加你的烦恼,所以衪有一个制 禁通,把你的神通超能把它抑制,不让你起神通,这样你才可以好好的修无漏通、漏尽通。我们修佛法可以不要有神通,但是漏尽通一定要学,学到了以后,看到什么都自在无碍、听到什么都自在无碍,这就是无所住,菩萨应无所住,刚刚讲的这些情况以外,根本上譬如行布施是应无所住,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色布施大家可能比较容易理解,有东西、有形相的去布施,声、香、味、触、法布施,这牵涉到讲经说法、牵涉到其它的,这后面还会讲,现在先不去讲,先讲:「应无所住」,怎么做到无所住?就是对一切人、事、物,对心里面所生起的现象,都不要住在上面打转;我们想一想,是无固定之实体,为什么呢?因为一切法它是无实性、无实相的,它是虚幻而化成的,心念也好、影像也好,都只是因缘凑合才产生的,没有固定的实体,不像我们的空,永远都是空的样子,空是永恒的、是实相的,其它的一切法都是不实在,没有固定,是善变化的。

「应无所住」或是指心不执着于一定对象,我们的心对一切人、事、物,或某一特对象也不要去在意,如果对于你内心的心念感觉或是外在的人、事、物,有一特定的对象你不要去执着他,这个对象好,也不要说好就很喜欢去接近、亲近;不好,就好像很讨厌,巴不得一见面掉头就走,这些心理都是不健康的。「应无所住」的心念清净,你就很自然能做到对内、对外一切境都无所住。

不失其自由无碍之作用者,虽然无所住,但你的心却能够自在无碍,有觉有知,但是能够无碍,这才真的无所住。若是不知不觉,或者像石头一样没有什么感觉,对外境不痛不痒,当然就能无所住,那种好像是低能儿一样,什么事情都不知道,这样不对!我们佛性是一个觉知清清楚楚的,对人、对事都清清楚楚,但不要太在意,能做到根本都不在意,那是最好的!还是有一点在意,是还有所住,也许只是一下子、几秒间,或许一天、或者两、三天,才把它放开,但我们最好是当下能够不动,那是真的无所住,这应无所住的境界也是有差别。

不管是应无所住、或无住、或不住,都是同一个意思。将无住引申为否定固定状态之用语,这要来解释一下,经典上讲:「一切诸法无自性」,我们的空本来就是空性,那诸法就是依空产生一切法相,先起法性(自性)、再生起法相,以缘起法而论,是空应缘起自性(法性),再现起法相,完成缘起法的过程。这里不管是空、法性、法相等,都是佛性的一体两面,佛性有空如来藏性,应缘能起法的是不空的如来藏性(法性、法相),两者都是佛性的功能,前者是体,后者是用。

这一期网络的〈经典选读〉的杂论题,就是在讲:「性空缘起」;性空是我们的体本来的真空,要有因缘才产生一个法的缘起,在法的缘起之间有生起一个性起,没有自性起来,法性就起不来,法性起不来就没有法相,这个关连要搞懂,体空是我们的体,因缘来的时候依它起自性,产生一切法,一切的法它没有自性、它是空的,缘灭就没有了,它还是回到空体之间,我们常常在讲的一切法依空而起,应缘完了缘灭法灭又回到空、又回到最原点,什么都没有了,缘起法是这样的现象。

以这样来体验,哪一件事你看不开?就这样去观想,一切诸法无自性,我不给它这个法性,就玩不起来,为什么它可以在你心中绕个一天、两天,甚至于几个月,都还在绕那个问题?就是你给它法性,它就产生自性,自性就在那里蕴酿不灭,这个缘就拖的很长。若是你把它的活动空间限制了,不给它法生起的自性,也就是无住或应无所住,法本来就无自性,你又不给它一个可以安住的自性,当然就没有了,是谓无所住,无所住当然就灭了,心里面就没有在想这个问题、或这件事情。

对这件事情你很在意,这又迷糊了,天天都在搞这件事情,天天想这个、想那个,那我们要如何来处理事情?我常讲妄想有时候会起来,起来有时候不要当真,灭了就没有了。什么是真的?是假的妄想?或是真的念头?都搞不清楚,过两三天再看,过两三天也许因缘该这样转就这么转,你就顺那个缘去做,也不要在意会成?不会成?是真的?是假的?「佛法者,即非佛法」,佛法无实无虚,说它真也不真,说它不真又有一点那个样子。

应无所住,也可以讲事物不会凝住于自身不变之性质,人之认识亦不应以固定概念作为其固有的本质,为什么?因为它随时都在改变,你所体会的、潜意识所感觉的,不见得是真,只是时空在改变就会改变,你不要去烦恼,感觉不好的事情了,也不要去担心,因为你无所住,不好的事情反而是到最后就不会发生。

法有时候就是受外在因缘的影响,有时候不是我们潜意识的感觉错了,是因缘转了,因缘转了就是该有的、该要发生的,就没有发生,好事该来的也没有来,坏事该来也没有来,这你感错了,不潜意识的觉知错了,是因缘搅来搅去在改变,你只要保持一个应无所住的心,随便它去,有也好、没有也好,该这样就这样、该那样就那样,生活很自在就没有你的主观意念,一定要这样、一定要那样。

如何应无所住?在于你对事情的看法,觉得无所谓就无所谓,譬如说被罚款,您想要争取个什么?有所愿望那就有一点会乱,当然事情总是各有不同的结果,也许运作运作、烦恼烦恼,事情就可以解决了!那我不去运作即使接受罚款,也很自在!这结果是不一样。只是有为与无为之间,把它用在这件事情上,把它看开了,我随便你、该怎么样就怎么样,那你就会自在!而你不接受,想办法要做好、要为它做解释,这起码心里要乱上几天。

般若理论据此作为诸法性空之重要内容,为什么要讲应无所住?其实这就是般若波罗蜜的主要精神,应无所住也可以讲是不即不离、也可以讲是无所有、不可得,是你用意念去看那个法无所有、不可得;应无所住是你已经对法的了解,尽量不把我内心的妄想执着加在那上面;把「应」拿掉,那是更高段的「无所住」,是真的菩萨境界。「应」还有一个应该要这么去做,表示菩萨还没有完全清净,应该朝这方面去做,如果是无所住而生其心,表示已经得到那个境界,是有果位的菩萨,他已经内心清净,自然就可以不住色去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而去布施,不住一切相去做很多事,也不执着一切相,般若波罗蜜的精神,这里已经讲到了,开始在讲应无所住而行于布施。

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不应色中住,物质形相之间不应住,不应受、想、行、识中住,五蕴里面的感情作用也不要加进去,想的念头也不要加进去,这个识微细的心意念,影响潜意识的这种心现出来了,也不用去想它,或者是我们的识心(本心的这个心)可以了知很多事情,我们的前五识不去讲它,一直到菩萨境界,都是在讲第八识为主,它所现的一切境界,像《楞严经》讲的五十种魔相里面的十种识阴魔相,你的心可以变化这个、可以变化那样,可以变成人出来、可以变化世界出来,这是从识而现出来,不管怎么变都应该无住,不要住在那上面。

当然有所变是因为你的心动才会变,心不动它不会变,它只是有静态的映照功能,去鉴照到外界的世界事、或其它众人之事、或未来世界之事、或过去世界之事,这些都可以从识阴或行阴里面去了解,但了解了也不要执着在那上面。因为《金刚经》已经讲到大学的程度,不能再去讲我眼睛看到什么?我耳朵听到什么?不能还在那里面打转,这应该已经进入神通异能的境界,就是你可以从第八识里面产生什么相?过去、未来、或超宇宙的事情,你都无所住。

此因诸法均处于因缘联系与生灭无常中,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因缘果报也是一样,人与事之间都是一样,都是生生灭灭的,因缘连结上去以后就生了,因缘断掉了、灭了,这个法就灭了,一切法永远都处在无常中,既然这样,你知道那不是真实的,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我们知道实相是非相,把那个相看成非相,就无所住,或者是根本把它看成空,就不会在意,更可以无所住。从这理念去观一切内心的世界、或外在人、事、物之间的世界,都可以这么去观;做不到就加一个「应」无所住,表示你可以无所住,而能够很自在的做到,那是菩萨的境界,很轻松就可以无所住,没有什么多余的法可以挂在心里。

在大修行的时候,其实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讲,知道很多但是觉得没有什么可以讲,有的同学说有感觉什么,打电话要问却讲不出来,电话通了又没话讲,没话讲就不要问,这是你自性已经了解,事情讲也没有用、问也没有用,那又何必问?自看着它,无住就好了。以前有一位同学每次打电话来,我都回答同一个答案,几次以后他也发现,他要问什么事情,老师又会怎么回答?他也知道,但是不打这个电话,他又觉得怪怪的,我要他无所住,事情过去就过去了,不必讲、不必罣碍就不罣碍了,尤其是已经过去的事情。

修行有时候是从经验中去体会,释迦牟尼佛要去问谁?世尊是第一位说正法者,当开始学婆罗门教的禅修,还有婆罗门教的师父能教祂,但超越那种境界以后,又要去问谁?没有了!世尊就自己这么体会、这么学习无所住,观一切法空,、、。同样的我们在修行也是一样的,对着任何境界都能够不在意,当下最重要的能够处理,最重要的处理方法是应无所住,很简单的是你不要去罣碍它、不要去执着它为真,它就玩不起来;你一执着它为真,它就愈来愈真,如果你能装疯卖傻,真的好像假的、有的又好像没有,都不理它就什么都没有。很多事情在梦中或定中,感觉了事情也都不在意,反而觉得也没有真的发生什么事情,那就是无所住。这里讲五蕴都不要住,不住色、不住受、想、行、识,五蕴都不住,只因诸法均处于因缘联系而生,因缘灭了它就灭了,都是在无常中故不应住,你做不到就这么去想、这么去思考。

《大智度论》对无住三昧中解释:「无住三昧者,是三昧名无住三昧,住是三昧中,观诸法念念无常,无有住时。」无所住的定,三昧就是正定,是于三昧中住在于正定之中,观诸法念念无常,一个念起又另外一个念,这个念完又一个念,或这个念还没有完,另外一个念又起来,念念无常、无有住;为什么要执着它?不执着它,它就没有了,你为什么可以观这个念?起码要有一个觉知,觉知就是我们第八意识的本心有一个觉,我们本心除了觉知以外,还有一大堆的垃圾,垃圾坑里面都塞了很多的种子,有善的种子、有恶的种子、有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种子、有无量无边的种子、有今生、过去式的一大堆。

在禅定中、在梦中或在妄想中,常常哪一个种子会起来也不知道!只是有一个因缘的内因让它起来,这是唯识所讲的,有一个内在的因力会把它勾起来,我常常讲的就是气扫到它,好像计算机一样,你要去扫到哪一个磁道,那磁道储存的东西就会跳出来,像我们脑筋里面种了很多的音响,譬如念佛、念六字或四字阿弥陀佛也好,唱卡拉 ok 的什么歌、或其它你喜欢的歌也好,都塞在一起,塞得乱七八糟,每一个磁道都是有一个东西储存在那里,你扫到哪一个磁道,它就唱哪一个、或念哪一句佛号,赖耶所藏的东西跟内存都是一样的,它念起你看着它,不理它、它就下去。

有所住,也许念起再加上你的妄想,这样一念接着一念的又下去,当诸法念起你可以觉,看着它、它不会一直演绎下去,因为你的觉知在看着它,但普通人的觉知都是不在,才会在那里打妄想,这件事情想完了,又跳去想另一件事情,或者是这件事情想到这里,又提出了心里面的疑心病,是这样的话会怎么、怎么,、、,是那样的话又会怎么、怎么,、、,您一直在那里大作文章,这样就没完没了,就没有所谓无住的正定。

你学打坐、学三摩地,对心的念可以观它,因为诸法念念无常,你不住在上面去添油加醋,它很快就会下去,大家修行要多做这方面的工作。故无住实为现象之共性,无住是真正我们佛性的共性,每一个人都有,为什么有的人不能无住?内心的习气毛病熏习得愈重,就愈做不到无所住。诸佛菩萨为什么可以做到?因为祂们已经把那些垃圾倒光了,六根本烦恼、二十随烦恼、甚至于那十一善行、五别境都把它倒光了,什么善恶、智慧都把它抛弃了,就进入无为境界,无为境界就有点无住的样子。

既然是无住,实为现象之共性,在理论之运用上,亦常作一切现象之本源,成为真如、法性之另一称谓,既然无住是我们空体本来的样子,一切法是从这里面起来的,真如就是真正如其本来的功用,你证到哪里?它就有什么真如,譬如现在很想去做善心的事情,你就有善的真如性发起,会很想去做善事;当你证到初禅了,有觉观可以观心起、心灭,觉观真如就现出来,有觉有观、有觉无观、有观无觉、无觉无观总共有四种层次,这在四禅天离不开这四个心法,初、二禅有觉有观、有觉无观、有观无觉,至二禅以上至有顶天为无观无觉,都是在一境性中,不去用自性去观,在二禅以上大概都离开这个禅观,不像初禅有觉有观,境界愈高都不去觉、不去观,都是用自性去应缘,应缘然后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切法是从真如性而起,真如要发起一切法的时候,就产生法性,法性就产生一切法相,这是一切法的源起都从真如缘起。

要谈到真如就与如来藏性一样,我们的如来藏与诸佛的如来藏是一样的,但是我们为什么不能与祂共同一个呢?因为我们还有很多的习气毛病不能清净,不能共入毘卢性海。真的能把汚垢、把善恶观念去掉了,你就是只有一个真空,就能够融入诸佛菩萨的大熔炉里面,归入一真法性,慢慢去了解真如不是只有一个现象,是宇宙修行境界之间,所有一切相都是由真如发起的,修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或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甚至于证到空的三三昧,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甚或自然可以说出很多陀罗尼,这种陀罗尼门也是从真如现起来的。

《维摩诘所说经》观众生品中之从无住本立一切法,能无住就可以产生一切法,若有所住你那个习气、毛病、主观意念,已经把那个要生起的自性法缘把它压住,就没有一切法可以产生。能够对一切事情都不执着的,心反而就很灵光,一切法从心中起就会出来,若是习气、毛病、脾气一大堆的,根本就没有办法发挥一切法的功夫,譬如你要行一个有为法来自利或者利他,但你的心不清净,根本就耍不出来,叫你这样观想、用什么法可以清净自己、可以清净别人,你却都玩不起来,为什么?你的心还没有修到一个程度,仍然还有所住,有所住都是住在垃圾上面,不是住在空性上面,当住在空性上,你一切法也都可以生了,该想什么它就想什么,然后想什么就成就一切什么的,怎么会是那么神奇!不必学佛法,学到了什么法,反而是有所学都不是佛法,无所学从心地起的才是真佛法,佛法就是这个样子,有所学的佛法,那不是真的佛法。今天《金刚经》念的:「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一少法可得,这才是正等正觉,我们一直在去掉对法的执着,这种回到本来清净的时候,自然就可以无住,可以产生一切法。

僧肇大师在《维摩诘经》中释:「法无自性,缘感而起,当其未起,莫知所寄;莫知所寄,故无所住,无所住故,则非有无,非有无而为有无之本。」诸法无自性,依因缘而起自性,当自性未起时因无所寄住,所以归于空寂。当其未起,莫知所寄,是说这个法还没有起来以前,它落在那里都不知道,但这个法起来,一定有因缘感召它才会起,所感召起来的法,它是无自性,因为没有可依靠的,它可依靠的有缘感召而起,这个缘是不可能永远的,到最后会尽,尽的时候法就没有了。就像我们这个肉体,是因缘感召产生卵子与精子结合,然后你来入胎、出生到老死,这是一段因缘,几十年、现在是几十岁,寿尽自然就没有了,这也是一个法感召而产生的个体,这本身到最后还是要灭亡。念头更简单,感召外在因缘、感召内在的妄想因缘而起的法,更没有寄托的地方,这个心念马上就会灭,你只要回醒过来,一念不想它就没有了。

此有相之法,因无所寄托,故无所住。它要寄放在哪里?不知道!在你的脑筋随便乱晃,以觉知观照它就是无所住,不要住在那上面;若是迷糊一直在想这件事情,让它有所寄托了,就会在心里面一直打妄想。当你回醒过来了,想这些有什么用?事情又还没有到,你想也没有用,事情也不是你想就可以解决的,想也是没有用,那不如走一步看一步,过今天再来看明天怎么样,这样就是无所住,你从这个角度去看,也可以学习到无所住。

无所住故,则非有无,心起无所住,因为它不能说有、也不能说没有,是非有无。不是没有、而是你把它看成没有、它就没有,你把它看成有、它可能就有,你无所住了、它就会没有,端视你的心有没有执着?非有无而为有无之本,是说不是有无,但却是有无之本。

讲这些,其实只是在讲一句话,我们内心清净与否?我们内心有没有罣碍的种子?有罣碍的种子你就很容易去执着,人与人之间的那些种种。你可以让它心里面感召,让它晃来晃去,然后无所住,你观着它也好,观它可以了知事情的本末,要清清楚楚的观它,然后它晃来晃去,到后来也灭了。

迷失自己又搅和进去的时候,就不是这样了,刚开始是受因缘感召,到最后却变成是你的妄想,你就愈来愈离谱了,本身是晃一下子,晃一下子给你看一个因缘、一个念头,然后你抓住一个念头,自己当成主角了,一直去想、想、想,自己想这样就这样、想那样就那样,一直想下去,想的没完没了,那就是进入 妄想症,这样会迷失自己,会进入那情境之间,很多人都是这样迷失掉,把所现出来的那种境界当真,就会迷失自己了。

中观学派并以无住之空性,作为因果报应一切法得以成立之证明,中观就是讲不偏有、不偏空的这中观学派,我们对佛法搞不清楚的人,就会分成很多派,譬如执着有相的就说有,怎么是没有?受因缘感召的法,它是有法、是有,所以这就是有相宗;而悟到空的人,感召因缘产生这个法,他认为法的自性是空,追根到底还是空,他就执着空,空就变成另一派。而一位成就真正菩萨的人,了知空本来是我们的体性,因缘感召是从空性之间产生因缘,因缘无自性,缘灭了法也灭了,可以客观的看诸法,从空无住之间去看一切法的生起,可以清清楚楚的看着它,缘灭了、法也灭了,这样空、有本来都是可以容纳的,这就是中道观。

问题是你能否无住?不要讲是中观,中观一定是以无住为主,你能够做到无住,才可以讲进一步讲中观,才能讲空、有不二;而做不到无住,你在讲空观讲了半天,结果人家駡你一句话,三天睡不着觉,什么是无住?什么是中观?当下不管是駡的、被駡的,诸佛菩萨心清净了,五蕴身也都还在,释迦牟尼佛还会流泪,看到以前的众生、出家人堕落了,衪都还会流泪,何况我们?五蕴不是修得好就没有,感情作用是照样有,问题是要无住,该哭就哭、哭完了就笑,为什么?已经过去了,就不要过一阵子又哭、过了两天还在哭,想到这个又哭,那就不对了!面对境的时候,你要哭、要生气、要駡都可以,只是駡完、哭完就算了,这就是无住、随缘应缘,该駡的駡一駡我最近常常駡人,駡完就駡完,有的人被駡了以后就不甘心,天天想为什么要駡我?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要那样?三天三夜都睡不着觉,这就是没有做到无住,駡的人就很无住,被駡的时候也要无住,都要无所谓。

中观学派以无住的空性,做为因果报应的一切法成因的证明,因果报应当然是有因以应缘而产生一切法,若能够无住,因果报应的这种现象就没有结果,有因有缘、但是果有时候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有时候是没有按照因果律这么在进行,不然怎么叫做解脱?因果是不灭的,没错的!因为这种子是永远都在,只是缘错开了,哪个时候果要成立?不见得会成立!所以阿罗汉他们、菩萨他们也是这样,因为心里面储存以前所造的业,还有很多没有受报的,但是因为他们悟了,悟了空理、悟了我可以无住,对一切的什么念,都不要去执着它,那你要感召也感召不起来,你与众生结了很多缘,却可以不去应这个缘,要有这种无住的心,才能够证到解脱,阿罗汉、辟支佛、甚至于菩萨都有这些修证的。而谈到了中道观,大概对解脱的道理都已经有圆融的了解,解脱的能力也能做到。

《六祖坛经》更进一步认为于诸法念念不住,即可使思想不受束缚,而得解脱,这是六祖为什么会被选做传人的一个道理:「菩萨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你若是心通了,念头归念头你不去抓它,那就是无住,然而你去抓它,就等于把尘埃接下来了。我们修行也是一样,不是内心都没有一念,没有一丝一毫的念头,不是!要你随时起念,却不去打妄想就对了,感召的念头可以起,但是不要住在那上面、不要当真,体会一下、体会一下,这一个人在想、那一个人在想,你可以感觉到那一个念头,现在在想什么?但是不要在意,因为虚空之间念念像打电报一样,像天空的那个转射台的电波一样,我们心不必要那样,我们的心从空中就直接可以传递,两个人的心念互相牵引了,就可以心念互相的交通,而你无住了也可以了解,不要去反应它,就可以了解这个念是这么来、这么去。

有所住了就会有烦恼,若永远不让它起念、不让它去感召,岂不是像石头一样?这不是佛法所要学的!真正的菩萨是要显得活泼,在心中让它发挥该有的功能,然后又无住,是要学这样,不是学什么都不要起念,这个不要想,那个不要想,像石头一样,那是小乘行者或外道在修的,像无想的天神一样,很怕念头起,他不知道这个念头用我们般若的智慧去观它,它是无自性,为什么要怕它呢?这个念头起来又灭、起来又灭,当真的有因缘感召了,我也可以这样看着它起来又灭、起来又灭,为什么你会怕它?有的人害怕就压抑它,不让它念头胡思乱想。

到后来修行就是要观你内心里面的,不要用你的邪心、邪念去跟它相应,产生一些不好的念头,这样你对心里面的念念不住,才可以使你的思想不受制,不受制之间你才能够从里面客观的去观它,这样才能真正的解脱,并不是什么都没有来,什么心念也都没有,而你觉得很自在,真的有一天因缘感召来了,心就乱七八糟了,你哪里有解脱?没有!譬如有一个人作法要害你,这法力都很强,平时没事都解脱了、我没有烦恼,真的事情来了,有没有办法解脱?这就是要平时让你的心起心灭都清清楚楚的,对外来的种种也可以感召,但可以不去住在上面,你也可以不受到它的影响,这就是应无所住,讲起来是非常深的道理,但是你要做到,要从刚刚讲的这些理念去观、去思考,能够做到了就是无所住。

做不到无所住,就要想办法从应无所住这条路去走,要怎么走?不是要像石头一样,不让心起心灭、不让因缘感召,不必如此!那是在学空观的时候,而你已经到了要圆满般若智慧的时候,不是像以前在修空观,修空观的时候就要空掉一切相、空掉一切法,现在要回过来修空、有不二的境界,是到了要修圆满菩提的境界,就要让你的心应缘去起起灭灭,但不要住在那个法上,就能够客观的观一切相,这是经文里面「应无所住」的解释。

 

4.行:

此处的行系指为到达悟境所作之修行或行法,行梵语为carya carita如行解相应、行说一致、教行印证、教理行果之「行」,意即对于知解言说之实地践行。另有一「行」用在十二因缘观中之第二支「行」---「无明缘行,行缘识。」,此「行」系指能召感现世果报之过去世三业(身业、口业、意业),亦即人的一切身心活动之谓「行」。

应无所住行于布施这个「行」,因为经典上每一个字都有它的意义,此处的行系指为到达悟境所作之修行或行为。我们在修行之间,都要采取一些措施,而且层次不同,所用的措施也不同,譬如刚开始修行的人是做行舍,是去布施,舍你的钱财、 施你的劳力,这是用行为去行善;我们在讲《大般若经》,讲到达某种悟境之间,你要去行某一种法,这某一种法去做之间还要无所住,应无所住去做某件事情,这就是到达悟境以后所做的修行或者行为,但你在还没有破色身以前去修六度,也要应无所住。

已经开悟了,去做这些布施等等的行为,很自然可以做到无所住,对所做的事情不让人知道、很多做的事情不必讲,这是很自然就可以做到无所住。但是还没有开悟以前的地前菩萨,就比较在意这些福德,有没有获到功德?他很在意这方面,世尊教化要修解脱道,做布施的时候应该要无所住,上面的应无所住行于布施,这已经是地上菩萨在讲的无所住,地前菩萨是要指出一个目标来讲,教导你应该这么来做,既然已经受了菩萨戒要修菩萨法,对于这个行,都是在修行悟境时候的一个法门。

如行解相应、行说一致,即说行为与你所了解的这种义理,都互相搭配、互相相应,所教的与你的行为要能够一致,教理与你的行为一致。释迦牟尼佛所教的与我们的行为能够印证教理,与我们行为的果能够互相的一致,这就是行。所以「行」意即对于知解言说之实地践行,你了解了义理、了解了佛教、了解了释迦牟尼佛所教的义理,然后就要去做,这是走上正面的一种修行来做。

另外一个「行」顺便把十二因缘里面的那个无明缘行,这个「行」拿出来讲一下,因为同样是行,用在十二因缘观中之第二支「行」---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的这个行。此「行」系指能召感现世果报之过去世三业(身业、口业、意业),亦即人的一切身心活动之谓「行」,这与我们比较注重内心对业缘感召的行,也可以讲是潜意识里面受业力感召的行为,不是我们每个人的动作,每一个人每一天的生活起居的这种行为,都是身、口、意业里面,业感召的那种行;无明缘行,行才开始产生识,识面对著名色,外界的有名、有色相的这些个别现象,六根入六尘,是十二入,产生六识,就和合产生十八界,根尘识三和合在一起,产生十八界就是触,看是看了、看进去以后就产生心,心就产生觉受,觉受是看完这些你高不高兴,觉得讨厌、不讨厌,这觉受就起来了,觉受之间,你偏好于爱就产生爱,大概是欲望会产生爱,爱就会产生占为己有的取,一取就造业了就变成有漏业,有漏业造成当然就有生,有生就有老死,这十二因缘是这么来的。

问题是想归想,道理搞懂了但是就是做不到,而做不到追根究底,还是我们内心的不清净,内心的不清净还是归到六根本烦恼、二十个随烦恼没有灭,或是十一善行的喜欢做善事,还没有把它无所住,或者修行之间五别境的胜解、(胜)欲、念、定、慧,产生比别人多一点点的这些功夫出来,你没有把它抛弃,这些都要抛弃,坏的、修行过程之间的善境界也要抛弃,反正抛得不能再抛弃,才会回复到无所住。经典的文字不同,道理怎么讲都一样,道理都搞懂了,这部经典出现这个文字,翻译的人用这个文字你照样可以讲,唯识也照样可以用那些理论来讲,《金刚经》照样可以用唯识的那些理论来讲,通了就什么都通,不通的话,这部经典已经搞得迷迷糊糊了,又看那部经典搞得更是迷糊,你老是兜不起来,所以四圣缔、十二因缘观、三十七道品的道理都是一样的。

 

5.布施:

布施梵语 dana,音译为檀那。泛指施与他人以财物、劳力,故以慈悲心而施福利与人之义。布施能使人远离贪心,如对佛、僧、贫穷人布施衣、食等物资,必能招感幸福之果报。布施原为佛陀劝导优婆塞、优婆夷等之行法,其本义乃以衣、食等物施与贫穷及修行者。至大乘时期,布施即成为六波罗蜜之一,再加上法施、无畏施二者,扩大布施之意义。故凡布施于他人,造福成智而求得累积功德,以致解脱之一种修行方法,是谓布施波罗蜜多。

小乘布施之目的,在于破除个人吝啬与贪心,以免除未来世之贫困。大乘义解释布施之义:以己财事分散与他人,称为布;惙己惠人,称为施。故大乘则与大慈大悲之教义联结,用于度化众生。

六波罗蜜及十波罗蜜之第一法为布施波罗蜜、檀波罗蜜,菩萨当向人宣说正法,令得功德利益,称为法施。使人离开种种恐怖,称为无畏施。财施与法施称为二种施;若加无畏施,则称三种施。以上三施系菩萨所必行者。其中法施之功德较财施为大。布施若以远离贪心与期望开悟为目的,则称为清净施;反之则称不清净施。至于法施,劝人生于人天之说教,称为世间法施;而劝人成佛之教法(三十七菩提分法及三解脱门),称为出世法施。

 布施是大家都知道的,只会打坐、修行、只会似控制内心表面的习气毛病,那是小乘的一种定、或者是世间禅的定,世间禅的定会退失,小乘的那种定还有一点义理的了解,还会我空,我相没有,《金刚经》讲到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要空,空我相是最基本的,小乘的行者大概都空掉我相,就不会被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影响,现在你要学菩萨道,因为学菩萨道就要去修六度波罗蜜,六度波罗蜜第一个就是布施波罗蜜,用布施来度到彼岸。

布施就在舍掉二十随烦恼里面的悭贪、六大根本烦恼里面的贪、或者十小随烦恼里面的悋,这些都是我们对于依报的执着。果报的正报是身体,依报是现世的福禄寿,你的寿命有多长?你有没有钱?或者你的眷属、你的婢女有多少,或者是做大官的官第有多高?居住的场所也是依报,你该有的房子,有没有地方立足?也是你的依报,当我们对这些依报太执着,你就会变成悭贪,因此修行的第一阶段,就是要舍掉所有的福报,这些东西都要把它舍去,舍去最好的方法就是布施,把它送给别人。

在《大乘理趣波罗蜜经》里面有所开示,因为布施是最容易去做,要你修心把脾气改过来、要你改个习惯,似乎很难!但是要你把钱捐出去比较简单,有钱布施给别人、转给别人,有吃的拿给别人、有好穿的拿给别人,这或许简单,是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去做,要改脾气就很难,所以布施摆在六度的第一个,它最容易去做。

第二个原因是你在做之间会广结善缘,广结善缘有什么好处?有好处!碰到障碍,就有因缘来帮助你;你对下要广结善缘、对上也要多行供养,对诸佛菩萨、法师多供养,你自己有苦难、有障碍,因果关系我先种下这个因,他当然要帮忙你,这不是没道理,观世音菩萨不吃你的水果、不吃你的什么,但是你起码也要念念一下衪的佛号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你念个几天几夜,让衪不得不来帮助你,业力有多重就念多久!衪是会帮助你的,这就是先种因在前、得果在后。

布施也是一样,你这边布施、那边布施,这边结善缘、那边结善缘,到哪一天就会发挥功用,但是对自己来讲是舍去悭贪,舍去我对物质、钱财的这种执着,有钱的想要更有钱,或者是我们没有像释迦牟尼佛那么的伟大,要我的眼睛、我就给你眼睛,要我的手、可以给你手,要我的肉体、就给你肉体,老虎饿了我就让牠吃,我们还没有那么伟大,世尊是累劫修菩萨道下来的,已经养成那种根本把自身的什么都可以布施出去,世尊是这样成佛的,我们是没有办法做到的,当然释迦牟尼佛是以这个布施的行为,来成就佛道的,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像未来的弥勒佛,是以心的了解,亲自的体悟了很多,所以衪未来可以悟道、证道。

另外还有两种布施,就是法施、无畏施二者,这不是对一般人来讲的,这是大菩萨修行大乘菩萨道才有办法做法施,法施就是讲经说法,当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这样,有的人修的好,但是请他讲、讲不出来,他并没有把道理融会贯通,他只是把自己行为规范的很好,不会去犯错,他守戒严厉可以没有烦恼,但是你要请他讲却没有办法。那菩萨呢?刚好反过来,菩萨是有智慧,他学了很多的智慧,可以讲得头头是道,但是要他不去犯戒却做不到,所以未究竟的菩萨是有慧无定,很多人都是这样的。

菩萨都是累劫修智慧,这样一直修智慧,到最后修到八地菩萨才有定力,开悟的初地菩萨内心的汚垢还是一大堆,只是把色身突破了,开悟不是很了不得的事情,只是另外一个菩萨道的修行开始,内心粗的习气没有,细的习气还是一大堆,把它全部拿掉了才是离垢地菩萨,二地菩萨是离垢,汚垢没有,汚垢没有不是代表你微细的习气没有了,只是那些比较重的恶行为没有而已,邪思、邪智,那些大的毛病比较淡薄而已;证到了斯陀含,释迦牟尼佛称他们为「薄地凡夫」,薄地凡夫就是习气毛病比较淡薄一点了,还是凡夫,还没有办法成就阿罗汉 道、菩萨道或是佛的境地,还是属于凡夫,只是习气比较淡薄一点而已。真的把它都断掉、都没有了,那是大菩萨才有办法的,那时候才真是明心见性,自然神通变化无量了。

很多人喜欢讲明心见性,其实不是那么简单的,虽然禅宗在讲明心见性好像很简单,其实每一个人的明心见性水准都不一样,举心动念都很清楚,认为是明心了,我的自性起来的时候我也知道,起什么念?起什么因缘感召的现象都知道,认为是明心见性了。但以我的标准是,既然是明心了,色、受、想、行、识这五蕴的妄想都要灭,就是明心;见性是既然见性了,就可以有神通变化,就像诸佛、大菩萨这么变来变去、无中生有、有中变没有,这个世界来、那个世界去,有那种能力,才真的是明心见性。禅宗虽然讲明心见性,是鼓励人家要成如如佛,末法时期真的能像古代禅宗时代那样的人不多了,起码也要像摩达祖师那样,要死也死不去,人家要毒死他也毒不死,那种才有一点变化神通的样子,才有点明心见性。

法布施要有相当体验的人,才能够讲经说法,讲经说法也要依经典来讲,不是依自己想的来讲,很多外道讲师没有依靠经典来讲,都自己乱讲,讲了半天都不是真正的解脱道,都是有为法之类,所以法施也要很小心的根据经典来讲,还要根据三法印来讲─诸法无我、诸行无常、寂灭为乐;无畏施是要有菩萨的境界,菩萨境界自然空无了,就能与人无畏施,别人站在你身边就觉得不会害怕、不用担心。或者有的人打个电话,就能觉得心安,本来心慌意乱、六神无主,一通电话心就安一点,让别人在心慌意乱之间,可以马上心安下来的这种力量就是无畏施,不让他们害怕,害怕都是受外在怨亲债主这样捣乱、搞鬼,他们自己受不了就会心乱意乱,要大菩萨才有这种无畏施的能力,当然最起码要先证到空的七八地菩萨,才有这种无畏施的力量。

小乘布施之目的,在破除个人吝啬与贪心,以免除未来世之贫困,起码我再来受生了,不怕没饭吃;而你自己修自己、也不去布施,你下一世有没有人供养?有没有福报?都不知道!罗汉一名应供,为什么罗汉是应供?罗汉是光修自己,不去行布施,他没有去修六度波罗蜜,他观四圣谛、十二因缘观、学三十七道品,然后悟道了,证得我空、解脱了;当他再来人间了,因为以前没有布施给别人,没有跟大家结缘,也没有教人家佛法、没有为人讲经说法,人家就不想供养他,因果就是这么奇怪!有的人偏偏就是有一大堆人在供养他,收了都来不及,有的同样是出家人却没人供养;你懂因果的话,就知道这个人前一世所结的善缘太少、或者是根本也没有讲经说法、或者是没有什么,、、。而这边这位只要一发动,好几万人都是一千、两千、一万、二万,好几百万的在捐,这是与他以前修行的福德都有关系。要破除我们的吝啬、贪心,我们要先行布施;菩萨都要生生世世常行菩萨道,下一世还会再来,要广行布施,在下一世、未来才有饭吃。

(2003.11.01.讲于法尔)


[ 《金刚经》选读 ] [ 经典选读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