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金刚经》来修行
--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续4)
2003.8.2. 第 6 讲(之6) 张玄祥居士 讲于 法尔讲堂(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续)(五)如何依本经文修行(续)
2.「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续)
(3)明心菩提---在伏心过程中对世间相已能了知,对诸佛法及世间诸法,知道本末是何意义,本者空无体性,末者心有所执而成世间相。心一入世间相时,对世间法的总相、别相(差别相)等都能了解,然后依法而修,得诸法实相,亦得毕竟清净心,此后以般若智度到彼岸,这是第三的明心菩提。
发菩提心以后经过修心养性,即能进入第三阶段,在伏心过程之间对世间相已经能够了解,对外在色、声、香、味、触、法等这些尘境不受它左右,所以用佛法来对世间法,知道我们要修的是什么?我们的本来是什么?我们的习气毛病等枝节又是什么?本着空无的心来面对一切境界,外在的跟内心的一切境界能够让它清净,在使我们的心进入世间相以后,对世间法的总相、差别相都能够了解,然后依般若波罗蜜多法而修,即能得到诸法的实相。
所谓「实相」:就是以空无的体面对外境,虽然有其境,但可以把它看成无相,也就是说要以如实的体面对外在如实不空的境,而能够如如不动,这样子就是所谓的实相。
《金刚经》里面也讲:「实相者非相也」,能够把外在的境看成不是境,你自己的心能够清净、不黏,所以最后得到毕竟清净心,当然这个都是以般若波罗蜜为基点,般若波罗蜜多即指用无所有、不可得的心来面境修,对境能若相应、若不相应,对境能不住而非不住,任运自心让其清净、成熟。上面所讲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般若波罗蜜多,行者都能照这样慢慢来修行,最后就可以度到彼岸,这个时候所获得的菩提叫做明心菩提。
先明心才有智慧来断烦恼,像菩萨地第三地是明地,又称发光地,心能发光明,就像我们的明心菩提一样,心清净以后就有智慧了。发菩提心之后,开始修行,修到了有一个境界了,就是第三层次的明心菩提,但菩提道还没有获得,所以要继续进入第四阶段,至此就是有一点境界叫做菩提道,也叫做出到菩提。
(4)出到菩提---当得明心菩提后认真修行,即能开悟自心,悟后真修时,以方便智、愿、力波罗蜜多度到彼岸,依般若波罗蜜多中的方便力,但亦不着般若波罗蜜多,如此断灭一切微细烦恼,得不动地菩萨位,进而入第九善慧地、第十法云地,见一切十方诸佛,得无生法忍,出三界到萨婆若(一切智),故称出到菩提,是为第四菩提道路。
第四菩提是已得智慧像火焰一样,以智慧去除无量烦恼,廿随烦恼、六大根本烦恼,然后可进入「出到菩提」阶段,所以第四阶段菩提大概已经修到第四菩萨的位阶---见道位,得到明心菩提以后认真 再修行,即能开悟自心。心地没有一个根本究竟修证的话,是不能得解脱的。虽然是没有完全把微细的习气断掉,但起码要有一个基本能力来控制自心,不让妄心随意发作出来,如此法身即能够活起来,这个时候是悟后才开始修心,当然微细的习气都是潜伏在我们黑漆桶里面,悟后修的是微细的习气,上面的明心菩提阶段是修比较粗的习气。
虽然在这个期间,妄心是微细,但是起心动念行者都应可以警觉,有什么心还不清净,所以这个时候要转内心习气,要灭自心的法执,都是在这个阶段进行,也可以说真正修行是在这个阶段。打坐用功,色身没有突破,看不到我们的妄想心,就没有办法真正用功。心打开来以后才能真正修行,那悟了以后,再以方便智与愿智、力智来度到彼岸。
我们在明心菩提时,是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修解脱道,六波罗蜜要各别修、共修、互修,来成就菩提道。开悟的行者要以十波罗蜜多,所以说加上四波罗蜜多--第七是方便波罗蜜多、第八是愿波罗蜜多、第九是力波罗蜜多、第十是智波罗蜜多。这些都是以般若波罗蜜中得到方便力,一下子做不到修心清净,所以我们就有方便、阶段性的去达成,虽然是以般若波罗蜜方便智慧去达成,但也不是去执着般若波罗蜜这个法,我们知道般若波罗蜜是无所有、不可得,是对一切法能不即不离。抱着这种心来面对一切境,顺、逆、善、恶、对、错,要抱着「无所有」的心,而面对修行所现境界如生死、涅盘,四禅、八定、九背舍、十徧处等等的境界,以「不可得」的心态去处理,有修有证却把它看成无修无证,这样就是行般若波罗蜜,这样才能够不落于空,也不落于有,不然你会执着而沉迷于三界中。
譬如说你守戒,一直执着戒要清净,反而变成一种执着,所以以般若波罗蜜的智慧就很自在的,随时随地的能够去面着境界,这样就没有顺、逆、善、恶这些分别心,这在《大般若经》时,都是在讲这个般若智慧,所以用这个就可以断掉一切微细的烦恼,得不动地菩萨位,在前面执着的一切善行,一切的戒律,或者是精进的用功,或者是修忍辱法,打坐..等等的,但是达到一个境界以后,你就把它看成有用功好像不是在用功,有守戒好像不是对戒非常的执着。布施完了就不在意,没有布施也不会觉得有罪恶感,这样在顺、逆之间,在空、有之间才没有挂碍,这种才是真正在行般若波蜜的智慧,也就是《大般若经》里一直在阐述的道理,所有境界都能够不去执着它,这样你就可以进到不动地的菩萨位阶,然后就进入智慧无量的善慧地,第十个菩萨位的法云地,可从你心里面产生一切法,有所说众生都能够信服,所以能够利益一切众生,雨润诸群生。
十地菩萨就不得了,十方虚空可以来去自如,可以见十方一切佛,当然已证得无生法忍,这位阶也可以出到三界的萨婆若智,「萨婆若」就是一切智,像释迦牟尼佛得到的一切智、一切道相智、一切相的智慧,祂什么都知道。一切修证上的过程状态就叫道相智,祂也能知道,等于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这个境界叫做出到菩提。这个名称有一点难以理解,「出」:出现的出,「到」:到达的到,出到菩提是第四阶段的菩提,此阶段行者算是已有解脱知见了,也就是我们说的小乘的菩提道路终点。
(5)无上菩提---出到菩提能于得菩萨道后,更于如来地中,断微细、极微细等烦恼,能得三身(法身、报身、应化身)、四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成所作智),并得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六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最后证得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等,获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为第五无上菩提。
自发菩提心以后到此阶段是真的要成佛了,就要进入菩萨道的如来地─无上菩提,从初发心到刚开悟的阶段就要发一大阿僧祇劫,从伏心菩提进入第四期的出到菩提修行也要花一大阿僧只劫,第四阶段开始到最后成佛又是一大阿僧只劫,第四阶段中从不动地然后又到无上菩提又要花一大阿僧劫,所以不是说发菩提心后,马上就可以成就,发心是一个成佛的开始。
第五最后一个菩提道路就是无上菩提,在无上菩提的追求上,我们要进入如来地,然后断微细、极微细的烦恼,烦恼分很多种,有一般没有修行人的烦恼、微细烦恼、微微细烦恼、极微细烦恼等四种。你为什么不能有神通变化呢?就是因为有一丝一毫的微尘在,而使你没有办法得到一切神通变化,所以当你断掉微细、极微细烦恼之后,就可以得到三身,在开悟的时候就有法身,但是素法身还不是很清净,开悟的时候,法身就会活起来,但是因为你心还有很多的烦恼,所以法身虽然活起来,但素法身还不能用。
什么叫「法身」?就是一个空无的真如体,这个真如体它如果清净以后,可以随着众生的心忆念就能发出应化身,也就是说佛法修的跟外道的不一样,但是说不一样也是过程之间而已。如果受阴尽的时候,就有一个意生身发起,意生身是动念时才有,我一个意念想到那里,它就有一个意生身会到你所想的地方去,这是意生身。
但是应化身是证得心净者,能随众生忆想而现出应化身。一个众生忆想佛、忆想菩萨,祂们就有一个化身出去,这就叫做应化身,被动地应缘化成一身才他往。修到五地菩萨才有一个应化身;化身无量,那是要到十地如来地的境界,这种大菩萨才有千万亿化身,有千万亿的人在同时忆想祂的话,祂就可同时化千万亿个身出去,这是应化身。
「报身」:每一个菩萨都有一个菩萨的报身,就像证得如来地者就有如来地的报身,甚至于天神也有天神的报身,这个就是你修行的果位所现庄严一个报身。佛教在修行上言,可以得到法、报、化三身的话,是说修行有初步的成果,如果你的应化身有千万亿,那就是大菩萨或是佛的境界了。
但佛教要修的是智慧,一切烦恼要用智慧度到彼岸。度到彼岸就会有智产生,最根本的四种智慧就是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成所作智等四,先分别说明如下。
(1) 妙观察智:
如果你调伏了第六意识以后,妙观察智就起来了,所谓妙观察智就是你用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心意等六根就可以观察到外在的人、事、物,你具有一种超人的感觉及观察。
譬如说你的眼睛看到一个人,他心是不是心清净,你用眼一看他的脸就知道,清净的脸看起来就很透彻,像清水见底一样,你说这个人现在修得不错;有的人脸看起来是糊糊的,根本没有修行;有的人是有修行但碰到障碍时,障碍就现在脸上,这些从分别智(差别智)就可以产生妙观察智,所以妙观察智就是行者能不要强执着、分别时,你的六根就具有此等功能。如果你的分别心很强的话,妙观察智起不来,第六意识是分别的意识,你心分别得太重就起不了妙观察智,也就是说你的心迷糊掉了。若用意根来观众生心,他是有修行或修得好不好,都能用心来衡量,当你的心射过他的身体,并没有障碍,表示此人心清净,修得无相、无妄执。反之,这个人让你的心射过去,就像一道墙一样通不过,这样就是他的心地不净。如此,体会后就要不动声色,不能让人来知道你所体会的,若说出口代表你还有法执,这样怎能解脱。
妙观察智为什么起不来?因为你看到这个人他的习气怎么样,你就马上反应不喜欢,这个人显得很好,你就喜欢了,外境的善、恶跟你的心起喜、怒、哀、乐想,那你的妙观察智就起不来,所以你要对外境,眼睛所看的、耳朵所听的都要能够顺眼、顺耳,没有你自己的主观意念,这样你的妙观察智才能产生,所以这个是跟修行有关的。唯识学所讲的第六意识清净的话,就有妙观察智,如果你有所见、闻等,那妙观察智就没有功用,所以说「妙观察智见非功」,这个见只是用眼睛来代表,闻也是,见、闻、嗅、味、触、心等这些太强盛的话,就没有妙观察智。
(2)平等性智:
平等性智来自于第七意识的调伏,我们的心常常在分别顺、逆、善、恶种种对立的境界,所以如果没有把忧、喜、苦、乐的心平等化的话,你就没有能力观众生平等,观一切法平等的智慧,也就是说平等性智起不来。平等性智建立在法法平等,所以说「平等性智心无病」,没有病就代表说我看一切法都是平等的,无善恶想、无忧喜想、无苦乐想,天气热能够忍受,跟天气冷没有两样。这样就能够慢慢的去破掉你对一切境界对待观念的话,才有平等性智现起。
生病是大家所不喜欢的,但你没有不喜欢的心,你觉得生病跟身体好的时候没有什么两样,坦然去承受那种生病,这样病不病两个是平等的,心没有喜怒的境界产生,那你这样的话,忧、喜、苦、乐都能够平等心来观它们,如此对世间事没有特别的喜爱,也没有特别的不喜爱,这样平等性智就建立了。
平等性智建立的话,心就没有病了,那有什么好呢?就不会被一些众生或冤亲债主或是天魔、鬼神、魑魅、魍魉等来作弄你。我们大部份心都有病,所以才会着魔,才会执着某一个境界,然后外在的客邪就会趁虚而入,所以我们要特别去建立「心无病」的状态,心无病你就能建立忧、喜、苦、乐等觉受都是平等观,你这样生活在这世界上,没有什么特别过得好,没有什么过得不好,很平淡!平淡就是伟大,你能够这样的话,是修行的最高境。
(3)大圆镜智:
第七意识妄执灭的话,再来就是要进入大圆镜智,大圆镜智有分好几种,如果是刚心清净的话,可照一切众生因缘,外在一切有形因缘、无形因缘,你都可以了解;如果有四禅或阿罗汉的境界,心可以鉴照一千大千世界,不是只有我们人的层次而已,他可以鉴照宇宙之间一千大千世界那么多的世界,也可看到这些世界里面的所有众生的过去、未来等八万劫之间的因缘果报、恩恩怨怨的关系,这是大圆镜智的一部分。
佛的大圆镜智才是完整的,可以徧照三千大千世界,可观三千大千世界中的所有众生一切因缘果报,从无始到无终,他都清清楚楚众生的因缘、果报关系,所以大圆镜智是依每一个人的修行境界而有不同的解释,如果把「大」安上去应该是讲佛的境界,如果「大」不安上去或者是只有圆镜智,我们一般禅宗祖师大德,他能够看到众生来来去去,能够体会周围之间的因缘,但这些都还是小神通,都 还成不了大圆镜智。
大圆镜智要如何产生?要待性清净后!所以说「大圆镜智性清净」。自性清净是所有的微细、极微细、极极微细的习气烦恼都要断掉,看你断多少,就会产生多少的功用。譬如说我们一般在修行或是禅宗祖师大德在修的,不能够修到能观照一千大千世界,只在我们生活起居之间,所接触到的人、事、物的因缘果报他都能够清楚,或者随众生使用什么法,有的人是害人,有的人是施有为法,作法去害人,那起码都可感觉,都可以化解,这些是鸡毛蒜皮的小智慧,跟声闻、菩萨的圆镜智,佛的大圆镜智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但是末法时期你修到小小圆镜已经是相当不错了,大圆镜智要清净才能够产生它的功用。
(4)成所作智:
成所作智又称作事智,即转前五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所得之智。盖菩萨有自证化他之二利应作,故称所作;大悲随类应同之妙业必得成就,故称成,总称为成所作智,依五识心成办一切神通变化之能事。
我们刚开始修行的时候,都尽量不去用眼、耳、鼻、舌、身这五意识,因为它们会跟第六、第七意识共同造业,现在第六意识调伏,第七意识清净了,所以回过来再去利用眼、耳、鼻、舌、身这五意识产生的作用,就会产生神通变化,你想什么?它就成就什么!这种智慧也是跟大圆镜智一样,要性清净以才能够回过来用前五识产生的神通变化。
以上佛弟子要学习的四智,在因位中妙观察智与平等性智是永伏第六意识及第七意识而得。这样性清净后才有大圆镜智产生,大圆镜智可以说是静态的鉴照的功能,因为它可鉴照三千大千世界,可以鉴照所有世界十二类有情、无情众生的因缘果报;成所作智是动态的神通变化,他可以从清净阿赖耶识化现一切化身,随缘应化,也能从这个世界飞到其它的世界,从这个佛剎土一念之间飞到其它的佛剎土。这些都要大菩萨他们才有的成所作智,像我们世间禅的五神通是属于小神通,但得这四个智慧成就的话,就有无量无边的十方世界来去自如的功能,这是我们修佛法要去追求的四种智慧。然后得无上菩提就能具足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肉眼」:五眼中的肉眼大家都具足的,受了光及距离的限制,所以就看不远。
「天眼」:是可以看得远,可以看到天上、人间、地狱,甚至于可以看到一千大千世界。天眼还有天眼通与天眼明之别,依经文所说,天眼明是不必起心动念,十方世界一切都在佛的心中;天眼通是起心动念才现起那个境,也就是说天眼是没阻隔的,不会被一个墙壁、被一座山所阻碍,可以看天上、人间、地狱的天眼,但是先决 条件是要起心动念境界才会现,没有起心念心中不会现那个境。而天眼明是佛于不动念中,一切世界、众生都在于佛心中,因佛已能无碍,故不执着这一切现象。
「慧眼」:系指智慧之眼,为二乘所证空理之眼,了知诸法平等、性空之智慧,故称慧眼。因其照见诸法真相,故能得解脱知见。《大智度论》言:「为实相故求慧眼,得慧眼,不见众生,尽灭一异相;舍离诸着,不受一切法;智慧自内灭,是名慧眼。」
因修习到空证的人,他的智慧特别锐利,如果你没有证到空,智慧都是像葛藤一样,都会演变成一种烦恼,纠葛来去。须菩提尊者慧眼第一,为什么须菩提尊者慧眼第一呢?因为他悟空第一、解空第一, 所以他的智慧无量,这种智慧包括世间智、出世间智跟漏尽通一样的,他无欲无诤,不会跟人家诤辩,因为没有执着了!你怎么讲,讲对或讲错,对他来说都没什么关系,不会去执着,空掉一切相,没有什么意义了,所以慧眼是我们第一个阶段要去修的,没有天眼 倒无所谓,但慧眼一定修。
要修慧眼,当然要先把色身打开来才能证到真空,那时用的智慧也好,用你的空性也好,就可以得到漏尽,这时所有的业力就黏不上你,你如果没有心清净的话,业力来心就起病,若是你心有毛病的话,业力来就抓住你有毛病的地方作起文章来,你有瞋心就让你生气,你还有贪心,它就制造一些贪心的境界让你贪,如果是对因果报应不是很清楚,行为犯触因果时还搞不清楚,所以这些智慧从空里面就产生出来,该怎么做,该怎么化烦恼,你都能自在应付。
「法眼」:空证到了以后,再进一步就是回有,空是一个初阶段的修行,证到空以后才再回返进入有相,从空到种种因缘会产生一切法,这时法是真的。为什么以前心念都不真呢,那都是依我们的习气在想、在执着,所以当然不真。证到空的人碰到因缘,他内心起了一个念头,那个念头是真,所以一真为真,一真法界你没有证到,都是你的妄想挂帅。现在念清净了,无念就没有因缘,因缘来你就会随因缘起念头,你从念头之间就知道很多的因缘现象,这个时候所起的心念,我们叫做以客观的体所现的境界,也就叫做法尔现象。
我们道场名称叫做「法尔」,法尔是一个空无的真如体,遇到因缘所现起的心意念,善观此心意念,你就知道什么事情在进展,这种法眼对一切法相都能够清清楚楚,这个比慧眼更高一点,所以释迦牟尼佛有没有神通? 祂不必神通,祂心里面都是清净的念,感召因缘所现的念头,讲出来就是这样子,所以祂是不诳语者、不异语者,讲出来的都是真真实实的,为什么真实呢?因为祂证到空体,所以心里面无所执着,映照一切境缘它会现,甚至于问祂什么,祂都可以随心所欲的,不必用神通观什么就可以讲出来。
这都是心,只有心才不受时、空的限制,如果你用有相或是有为法,都会受时、空的限制,也就是为什么世间禅定的行者,他可以修证到天眼通,也只能观一千大千世界,不能观到三千大千世界,因为他还有见的限制,所以用眼跟用心的境界是不同的。
「佛眼」:有的人说佛眼是前面四个眼都具足的话就是佛眼,其实佛眼是有更大的视野,是天眼者视野再扩大的成就者。刚刚讲的天眼可观一千大千世界,要起心动念后才能观其境;佛眼就不必这样,佛眼不必要起心动念,只要心清净的时候,所有的十方世界都在他的心中,所有的十二类众生有情、无情都在他心中。
为什么成佛可以容纳十方虚空一切世界、一切众生,因为祂无碍,祂对什么事情都无碍,众生的好、坏、善、恶或者是清净、污秽,对祂来讲都没有挂碍,可以包容一切,所以 祂所看的是更广大的世界,容纳的是更广大的众生,所以佛眼除了具足了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以外,祂的观照范围是更大的。
无上菩提一得,除有五眼外,还具有六神通。一般世间禅可修到五神通,阿罗汉也可以修到五神通,但是修佛法的人要加一个漏尽通,漏尽通就是烦恼没有,因为你断了第六意识的分别心,断了第七意识的根本思量的妄想执着,所以面对一切境不被它 黏,一切业力来,你就不会被它栓住,这样就是漏尽通,也是我们修佛法最重要的课题。
你可以没有前面的五神通,但是一定要先修到漏尽通,其实在修漏尽通的过程之间,他心通一定是有的,他心通有你却可以不被他左右,所以才会断烦恼,这是断攀缘的心识。至于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这个都是要去修,如果你进入行阴区宇的话,就有宿命通了。破了色身的时候只是欢喜地的菩萨,第三阶段的明心菩提以破色身就进入第四出到菩提,那个阶段气充满了整个身体,起心动念说要飞,真的身体就会飞了起来,因为这个时候气充满了身体,再加上你的心意念的带动,所以身体会飞,这就是神足通。
神足通比较容易去修,但现在末法时期,修这个也没有什么好,一定要先修到漏尽。刚刚讲的他心通,一定会心通了,因身体窠臼突破,大家同一心,所以众生的心你能够了解。当然他心通也有不同的层次,很多人顶多是打通色身,只是对他人心里面想什么,他可以了解,真正的他心通是要连蚂蚁、蟑螂牠们的心里想什么都要知道,连蚂蚁见面时在说什么话,都要能够了解,这才是真正的他心通,不是只有知道这个他人的心,现在在想什么?现在在干什么?不是这么简单的。
在《大乘理趣般若波罗蜜经》里讲到五神通的时候,就很具体的说明,虽然讲到六神通,还加上一个三明(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刚刚天眼明稍为提过了,天眼通是起心动念才可以看到那个境,譬如说你要看第二天的忉利 天宫玉皇大帝,你想!忉利天宫就现起来,玉皇大帝现在在做什么,你可以看得到。天眼明不必用,所有的十方世界都在他心中,十方众生有情、无情都在他心中,所以天眼明是佛的境界,天眼通是世间禅四禅天的境界,或是阿罗汉也有的境界。
天耳通:就是耳朵发通,一切众生的语音他都能够了解,天上、人间他都能够通。
宿命明与宿命通不同,宿命通只是一般四禅天的天神或是阿罗汉,可以知道八万劫前后众生的因缘果报;宿命明是释迦牟尼佛才有的神通,祂对十方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有情、无情类众生的因缘果报都能够清清楚楚,没有时、空的限制,从无始以来祂都了解,你要问那一个人那一段事,他都可以告诉你,这就是宿命明。
接下来要说的是漏尽通与漏尽明的不同,漏尽通是阿罗汉证到的,也是八地菩萨证到的漏尽通,已没有烦恼,但是心里面还有不清净的种子在,只是对那个种子起现行的时候,可以不受它的左右,也就没有烦恼心。
佛所具有的漏尽明是心已没有不净的种子,起心动念是白业,也是清净业,所以心里面没有什么污染业,这是真正的漏尽明的境界,也就是我们常讲三明六通,三明是只有佛的境界才有的,一般四禅天神除了五神通之外,阿罗汉有具足六神通。
最后我们佛教徒要追求的是一切智慧,所以证得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这是释迦牟尼佛成佛时所拥有的,你问祂什么,祂无所不能回答的,一定每一个都跟你讲得清清楚,这种智慧就像文殊师利菩萨教化出七位菩萨成佛,祂有一些还是搞不清楚。所以释迦牟尼佛所讲出来的,他都会相信,我们说这种就是无碍智,没有妨碍他来认真听佛所说,就像我们听佛法一样,听了你就相信,表示你对某人所讲的佛法,没有障碍你可以去接受,这就叫做无碍智。
释迦牟尼佛的智慧是无量无边的,不是只有我们看到翻成中文的经典,才觉得他的智慧无量,祂的讲话、所知道的事情,神通方便..等等都是我们不可想象的,所以说具足一切智慧。
道相智来说,修行过程中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那样,他都搞得清清楚楚,修行上的境界,祂也清楚,所以我们知道修行从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四空处定,八背舍,九次地定,十徧处…,然后加上后面的三三昧、陀罗尼门或是三摩地门,一切的修行境界,祂都是过来人,都修证过,所以祂也都了解。
我们修到目前是什么境界,也许是上一世修的,今生要接下去,或是今生开始修行回到上一世所修的,再连接起来,我们没有办法像释迦牟尼佛一样,从开始修行到最后成佛的阶段,每一个修行境界阶段性地都经历一趟,这种智慧跟修行上的证悟都很清楚,祂讲出给我们了解在什么阶段修行会怎么样,所以像《楞严经》上世尊所说的五十种魔相,只是一个基本而已,色、受、想、行、识这五十阴魔能够度过去的时候,就不会落到天道、魔道或是小乘的行者,五蕴灭尽那才是开始要真修菩萨道,修我们刚刚讲的第四出到菩提,甚至加上现在讲的第五阶段的无上菩提。
所以说佛法你懂了过程以后,就不会常自我肯定,修到一点点身体的变化,就自以为了不起了,修到一点点的智慧就辩来辩去,好像要辩倒别人才甘心,这些都是我执、法执很重的人,都是井底之蛙。看了释迦牟尼佛这些名词解释,你才知道我们实在太渺少了,所以要虚心的去学习。
这一段解释名词就说到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你发菩提心只是一个发心菩提而已,发心之后就要去调伏你的内心,然后得到明心菩提。然后再开始修行,修得有一点境界了,甚至于开悟了,才能修到出到菩提。然后再进一步修行,才进无上菩提。这些都是一层一层的修上来,所以常常在讲的发菩提心,或是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要怎么样,现在你了解了发菩提心,就是要走这五个阶段的修行路。
我们有的人是到第二阶段,有的人到第三阶段的开头,能够到进入第四阶段是已不得了的,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包括在家、出家的大概也不会很多,在由第三个明心菩提进入到第四个出到菩提的就了了无几了,为什么这样讲呢?
到八地菩萨也才到第四个出到菩提里面的一阶段,出到菩提的八地菩萨就可以自己做主,因为他可感知十方虚空,甚至于如来心里、法界的一切咒语,不必人教他就可自己说出咒语来。有这个能力者中国历史上只有一位普庵禅师,他会说普庵咒,没人教他,自己从内心里面体会出虚空之间的缘,自己讲出的普庵咒,所以要到八地菩萨是不简单的。动不动就说我成佛,我做祖..,那个是无知之徒,智慧有限,没有看经典,没有了解整个修行过程会是怎样的。
3.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从这段经文我们可以学习到什么?请法者恭敬心很够,说法者赞叹请法者的心也不能少,因为什么因缘你站出来请法,说法的人也要顺这个机会赞叹他,释迦牟尼佛常常这样,你真是了不起呀!你可为末法众生提出这个问题...等等,褒奖一下提问者。
须菩提的问题是:「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须菩提尊者是这么问,现在释迦牟尼佛就说:「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你所问的问题我现在为你解说。」世尊虽然已经是世间希有的世尊,德行、智慧、神通无量,真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但对徒众请法还是要囋叹有加,不会说:「唉呀!你连这个也不知道。」他不会这样说的,能够提出这个问题的人不见得是不知道,因为有一些都是代末世众生请法的,有些是 在法会里面有一些人不懂,哪位菩萨他感知了,他就会自告奋勇的提出来代问,这种现象很多,不一定是他不懂的。因为须菩提尊者是悟空第一,他当然了解般若波罗密多经典精要所在,但是他还是代替大家来问这个法,所以这部《金刚经》还是以他当主角来问。
在这段说明请法者很恭敬,但是被请法者也要尊重请法者,囋叹请法者。每一段经文深入的去研究的话,就可以读出它的意义,不是只有表面上这些文章的意义而已。
有的请法者是知而故请,祇为未知众生而请,不会说这个我已经知道了,不用问了,感知在法会里面有人不懂,他也会提出来问。你知道,但是还有智慧较低者,修学较浅者,还不能知道佛法真实义的,所以有时候还会有菩萨、大菩萨、大比丘代众生请法,或有代末世众生请法的。
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他们参加释迦牟尼佛的法会,不管修行境界高低,每一个人都可以悟得无生法忍,因为有佛的加持力,所以不管再笨的人,一接触到佛陀说法,听佛所说法都可以了悟,都能证得无生法忍。现在末法时期,佛已经入灭了,所以佛把真正教化众生的工作都交给这些大菩萨,尤其是观世音菩萨,《法华经》里面的主角都是观世音菩萨。或交给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地藏王菩萨等等的大菩萨。
除了登上地上菩萨者,已经开悟的菩萨才由释迦牟尼佛亲自来教导,因为释迦牟尼佛自己曾发过愿:「那一个人登上地上菩萨的话,祂会用身化、语化、意化来成就他。」为什么呢?因为他起心动念地上菩萨都可以感应,就可以接受他的教化,一般地前菩萨没有这个能力,因为他们心还没有打开,都还是在研究怎么用听讲的来修心,在闻、思、修上一步一步的在学习。这样世尊是没有办法跟他们沟通,就请这些大菩萨去教化刚发心的众生。
有时候世尊知道众生今天的因缘该讲什么法,该讲什么经,他也会用他的神通力,请那一位菩萨出来代问,这是透过他的神通力来达成问答。所以看经典的时候,经文前面请法者会先囋叹说:承蒙释迦牟尼佛的加持,现在我站起来会发光、会说偈语、..等等。这都是释迦牟尼佛神通力的加持,由这个可以了解很多事情,法会都是释迦牟尼佛在背后导演的,因为他了解众生的心,需要什么才要讲什么法,由谁来发问最恰当,他都清清楚楚,所以我们看这一段请法者有礼而请,说法者说法前赞叹请法者,如此感觉道场内非常的祥和,有利上下互动及气 氛。
4.「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如来以善巧方便,摄受诸菩萨或是一切菩萨众,以殷勤的语言付嘱诸菩萨众等,如来对于菩萨众的摄护不是一生一世而已,而是发菩提心后千万亿世,都是由佛所护念,所以说是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你要了解!今生有幸一定要去受菩萨戒,因为菩萨戒是尽未来际,生生世世的戒都不灭;如果只受五戒的话,今生完了,五戒也就完了,菩萨戒是尽未来际的,既然受了菩萨戒,尽未来际不管是千万世都是由诸佛摄护,所以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他不是只有今生今世才是这样付嘱、摄护。
你如果是地上菩萨的话更能感知,很多时间当你妄想起来要进入烦恼时,马上就有一个念头过来叫你放下,不要想这些,或者是很简单的一句话飘来,你就说:「对呀!我怎么要想这些呢?为什么烦恼这些?没有意义呀!」如果你的心没有打开的话,外面的心意进来你也无觉的,也就没有办法受诸佛、菩萨给你的摄受,给你教化。既然这样就要有一个老师,天天在你身边叮着你,耳提面命的跟你提醒,这就是戒律。
善根比较不具足的初修行者,又是刚来上课的人都是待不下来 ,如果有一个礼拜不来上课,有的人就散乱了,有的人就像断了线一样,不能来就不能来,为什么善根不具足呢?因为没有经过长期的共修,祇来听一次、两次课就断了,每一次上课都能够到的人,大多是善根具足,有一种原动力,每个礼拜要来熏习一下,大家共同在一起,心灵互相的交流,这样就有一种力量让你保持精进心。
若登地菩萨的境界,诸如来随时都可以起一个念来教化你,你不必去道场,不必去那里听课,在家里随时都可以修,观心就是在修,另外随时都有诸佛、菩萨在摄受你,在给你提醒。你若起了一个烦恼念的话,祂马上一句话过来,你就清清楚楚的知道该怎么做,普通都是叫你「放下」,不要执着这些有什么用,你马上想,对呀!我想这些干什么呢?烦恼这些事情也没有帮助,所以当下一念就没有了,这种最直接的教化都是如来所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的,真的是这样子,不 只是经典讲一讲表面的文章而已。
现在虽然佛已入灭,但祂随时都在摄受护持这些受菩萨戒的,尤其是有一些境界的、打开色身的。所以真正开悟的人,他不会走错一步,不会去犯戒,不会去抛头露面,不会去哗众取宠,都是默默的在修这个心,让他的心能够净化再净化。虽然有时会有一丝一毫的烦恼现起,马上就有诸佛、菩萨的念来了,叫你怎么做,没有给你一堆的大道理,只有刚刚讲的一个或是两个字,「放下」、「不要动心」之类的话。
平时常告诉你们,偶尔也要想到课堂上所讲的法,心还没有打开时,碰到一个障碍来烦恼起,一直在想这个问题,突然间想到老师上课时讲过一个「三日后看取」的公案,那我三天以后再来看一看事情怎么发展好了,现在不要看、不要想,其实三天后就没事了。所以在没有色身打开以前,要从闻、思、修里面去学习 记忆一些所得到的佛法,真正的地上菩萨随时都接受如来的护念,如来的付嘱,这个你们要了解,有没有到了那个境界,你自己最清楚,如果没有到那个境,就没有办法体会如来是怎么来善念诸菩萨,怎么来付嘱诸菩萨。
每世能在菩提道上往前推展一点,都是受佛的护念、摄受,我们会诵《金刚经》,是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千万亿佛所种诸善根。千万亿的佛你以前都礼拜过的、都护持过的,所以今生才有此功德来诵《金刚经》,继续来修《金刚经》的经文。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菩萨道上一直往前进,刚刚我们讲发菩提心,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发了以后随时都是在修心,这一世修到那里,又来轮回人间,又继续修下去,所以那一个时候,开始接触佛法,那一个时候又接续上一世所修的那个境界,那个时候今生推下去又进步了一点点,但有人又退了一点。
我看很多同学,上一世修得还不错,色身的变化、心理的变化..,什么都有,今生一碰到色身起了气机,接触打坐,学习安那般那沙地法门时,就有无量的真气产生,气很旺的时候,他反而起了害怕心,这些都是继上一世所修的,但今生无明种起,所以有的就是退转了,有的当然是在往前走;不管是往前、往后都是在菩提道上一直往前走,当然也一路上都受佛的护念、摄受。
佛陀摄护众菩萨,此恩比每世生我的父母恩更要深远、博大,父母是因缘和合,当然也有好几世的因缘,今生的父母也许是你前生的儿女,不是永远都是你的父母,所以大家尝互为六亲,有的时候我当妈妈、爸爸,有的时候当儿子、女儿,有的时候当公公、婆婆,等诸类都离不开这几个因缘在转来转去。
有一点宿命通的话,或在梦境里面也可以知道一些大家之间是什么关系,现在的亲戚里面的爸爸、妈妈,公公、婆婆以前跟你什么关系,现在的儿女跟你什么关系,现在的另一半跟你又是什么关系,潜意识里面有时候会现出来,这都是我们一直在轮回的根本,业力牵扯的结果。
我们跟释迦牟尼佛结的缘也是一样,他也是每世都在摄受我们,让我们一直在菩提道上往前走,当然也有走错的时候,天神打鼓也会差出错,所以一句话、一个念难免会栽根斗,又墬落到畜生道、恶鬼道..,或是轮回到那里去了,但这没有关系!菩提心永远都还是在的。有一天你从恶道那里寿命尽了又来出生做人,还是开始继续在走修行的路,所以我们要认知菩提道是很长远的一条路,是生生世世永远没完没了,三大阿僧祇劫要去走的,但是不能不走,发了这心就不能不走。
当生若已开悟的地上菩萨,就能感知佛、菩萨的护持、摄受。开悟就是打开色身,怎么打开色身呢?就是你的心可感知虚空的一切因缘,虚空有菩萨来了,或是有众生了,或是..,刚讲的你可以知道别人的心,可以知道什么事情,很多的未来杂七杂八的事情,这代表你心已经开了。没有这些的话,心就没有打开,有的话就是打开了。另外还可以跟身配合来验证,身体是不是经脉都通了,固定时间正经、奇经规律似地在运转,气走过穴道的现象也可以体验到。
打开色身之后没有修空的话,你就有无量的烦恼,所以「觉」是地上菩萨的分水岭,但是无色界的天神---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他们也有觉,但是不修六度或者不修十度,所以他们就没有办法修到空,修到般若波罗蜜的智慧,不能修到空、有无碍的现象,所以他们没有办法脱离三界,差别就在这里。
一个当生开悟的地上菩萨能够感知佛陀的三化---语化、意化、身化 。语化、意化这两个最多,意化跟语化很难区分,有时候语化也会变成意化用意念来感知。「语化」是真的从虚空里面传话下来,举个实例,二祖在达摩祖师之前跟随了一位师父修行,在那里打坐修行时,有一天晚上头顶突然长出了好几个包包,整个头盖骨凸出来,整个头部非常的痛!这是气通影响头盖骨的结构,你如果注意看的话,真正有修行的出家人头盖骨都变得乱七八糟的,像上悟下本法师他的头盖骨破了好几个洞,这是有蛛丝马迹可寻的。
此时二祖就向他的师父说这种现象,并要求师父跟他治疗处理,这时候虚空中就传来一个声音:「不要动!这是好现象,这是一个身体的变化,不要去治疗它。」接着此声音要二祖往南行去找某位圣人,于是二祖就往南走,刚好是嵩山,达摩祖师正好在嵩山的洞里面修行,二祖就在那里服侍达摩祖师。这是空中发话,是谁发的呢?不见得是释迦牟尼佛,是菩萨或是护法神?不知道!这是语化让你耳朵可听到。
大部份菩萨或是佛都用意化比较多,祂起了一个意念,你马上感知那个意念,因为我们大家的心都是同样的心,如果你心开、某甲的心也开、某乙的心也开的话,他起心动念,大家互相的知道,他心通就是这么感觉的。当然诸佛、菩萨起了念叫你放下,你感觉了意念就起了「放下」这两个字,唉!对呀!刚刚我在烦恼这些干什么呢?「放下」是用意念来教化你。
「身化」:是对比较初基的人用的,为什么根基比较浅的人要用身化呢?因为让你看一下佛化身的样子,你才有信心,其实地上菩萨修的是空观,祂法身是无相的,因为祂自己都无相,也就跟无色界的众生一样,没男女之相,是具中性的。有很多人搞不懂观世音菩萨到底是男的还是女的?常常在问这个问题,观世音菩萨没有男、女相,祂是中性的。修行者一到破色身进入无色界的话,就没有身根了,只有一个意念,只有一个空的体,他要化男生就化男生,要化女生就化女生。在我们中国女生比较受欢迎,所以观世音菩萨在中国就是化女相,但在西藏的话,很多的观世音菩萨是男相,所以不能强说观世音菩萨是男的或是女的,他是个空、中性、无性的。
刚刚讲到法身是清净的、是空无的,他要化什么就能化什么,所以成所作智成就的话,随意可以化千万亿身,观世音菩萨可化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跟你讲话,讲了半天,当你一转身过去,可能祂就不见了,这些都是成作智去化的。有很多人要看到一个东西才相信,说世间有鬼、神,佛、菩萨有时就会化身给你看,所以化身是对根基比较浅的人,为要让他们产生信心而化的,但这是有点危险的,因为诸鬼神、魔众等亦能化成菩萨、佛等,如果无知者常要见相执相,那就很危险,可能着魔而不自知。
地上菩萨大都可以心灵交流、心感,譬如说你今天心情特别好,看佛像觉得祂对你微笑,这是你的心清净,没有挂碍,相对的你就觉得前面那三尊佛像对着你笑;如果你感冒或心情不好,你看佛像就没有像以前一样的对你笑,这是你心境转,祂就转,是你自己的心。用心来感知,虚空之间的一切,你看的一切花朵、树木,甚至于石头,你心意如果清净的话,看这些都是有佛性的,你会感觉它们也有佛性,这是用意去感知的,所以菩萨或是佛陀教化众生要以语化、意化、身化去教化。
地上菩萨能体知佛陀以成所作智引领菩萨众等,令入圣教量成熟解脱道。圣教量是我们对释迦牟尼佛所说经典的尊称,因为要成圣人的教化诸法,不是一般修世间禅定的人能读到的。世间禅定行者顶多也只有贤者的境界,没有办法解脱,解脱只有圣人才能,所以叫做圣人,声闻、缘觉、菩萨、佛等是圣人,佛所说的法是让我们来学习解脱道,所以佛的三化教化我们,或是引领菩萨众来教化我们,让我们成熟、让我们得到解脱知见,最后能脱离三界,所以我们心深处生起感恩的心。
读到这句「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不是读完就完了,我们要想说祂为什么要那么善护念我们呢?善付嘱着我们呢?这么做、那样做?我们了解以后应该生起感恩的心,报佛恩的心,但是最大的感恩不是说用香花、水果的供养,最重的是以清净心来供养,要发菩提心,要去利益一切众生,要去度化众生,续佛慧命,这才是最大的报佛恩。
也就是说有此感恩的时候,当然要先成就自己,要发勇猛心,要能续佛慧命,要能广行菩萨道,菩萨道就是自利利他,这样把你所知、所学到的东西,讲给别人听,把你的经验告诉别人,让他们能够度过摸索的过程和境界。
我们网站上的文章,应教授已经把《心中心相貌---佛心决定》整理完,他说:「老师!现在接着要整理什么?」我说:「你看呢?」应教授说:「问题小参这一部份很重要,因为很多人学打坐发生问题都不知道去那里问,问题小参里面有很多奇奇怪怪的问题和境界,对大众会有很大的帮助,应该先整理这部份。」我说:「好呀!你就整理。」
十牛图我们也讲完了,五十种魔相再一次就结束了,那五十种魔相也讲完了,还有其它的公案,公案是有很多,要把它们编成无量的书,他选来选去就是选到问题小参,现在他在校正编排中。所以你们也是一样,以后有成就了,就要尽力的去报释迦牟尼佛的恩,报恩不是只有一些供养,其实已经成佛了,还吃什么呢?阿罗汉都不吃不喝了,还受你的什么供养?佛不会受你的香花、水果的供养,他是不需要,我们最大的报恩是行菩萨道,多找一些人修行,多教化一些人让他们也能修行,这个就是我们最大报佛恩的心,这是我们从这句话「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化成行动体会他怎么来做,然后我们怎么来报佛恩。
5.「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释迦牟尼佛讲入正题,但是只有「应如是」代表式地讲出来而已,只讲开头而内容还没有讲,我们从这里面可以学习到什么?要怎么来做呢?先认识一下「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是一个开头,还没有总纲,应如是---这么做、那样做,但怎么做还没有讲出来。
「若发菩提心之善男子、善女人不如是住、不如是降服其心。」又会落得什么下场?我们首先不看它正面的怎么住、怎么降伏其心,如果这么做会怎样,很多人发了菩提心,后来不是真的能依着发菩提心的愿去做,障碍就很多,发了愿但是习气毛病还在,说是在修行又不认真的去断内心的毛病,根本的功夫都不练,当然诸佛、菩萨就没办法摄受你,因为你的心乱七八糟,我们没有这么来做,这么来降伏其心,我们会变成什么样呢?
若发菩提心却不能断「极欲」,就会断其善根。极欲就是极端的欲望,断善根者即「一阐提」,梵语叫icchantika,还有很多种翻译,一阐底迦、一阐提柯、或是简称阐提,不管怎么样,翻译的人他喜用简称就用简称,喜欢把原文列出来就用原文,反正我们已经将梵文字写在这里了,不管他怎么翻译,你都知道他在讲什么。其实「一阐提」这句话常常被拿来辩论,什么叫做「一阐提」?完整的话叫做一阐底迦,也就是断善根的人。古人常提一阐提底迦的人有没有成佛的希望?就有很多人在那儿辩论,有的人说已经没有善根了,怎么成佛呢?有的人说众生皆有佛性,怎不能成佛?...。
搞了半天还是辩来辩去,没有结论。后来在《大般若涅盘经》里面释迦牟尼佛刚好提出来解释,所以此经文传到中国来的时候,大家对这句话的辩论才比较少一点,因为有时候参了某部的经典里面有一些疑问,我们不能解说,其实在另外一部经典上有解说,只是没有被翻译成中文,我们搞不懂而已。还没有修到空的人就喜欢在那里辩来辩去,把那些辩论的时间、精神拿来好好的把内心清净才是最真实的,不要在那里耍嘴皮子,那是没有用的。
「一阐提人」此语原意为「正有欲求之人」,这个欲求是很大的欲求,不管是性欲的追求、名利的追求、贪念的追求、..等不正当欲望的追求,我们可以译说是断善根者或信不具足或是极欲或是大贪、或者是没有成佛种性,这些都是用意思将它翻译过来,那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表示,就是断绝一切善根,无法成佛者,叫做一阐提人。如果你发了菩提心,但却不去做调伏自心的修行,反过来追求那种种的欲望,又放不下这些欲望的话,你就是断善根的人。
《入楞伽经》里面对阐提解脱有二说:(1)断善阐提:对一切善根断掉的人─一阐提者来说,本来就是缺解脱的因,因为他没有种解脱的善因,所以他根本没有善根的缘,他不要说是成佛,连成为天神的份都没有。(2)另一个是大悲阐提,什么是大悲阐提?就是他已经是有菩萨种性,或已经是菩萨了,但是为了度众,他不入灭,他的心让他执着一些善的欲望,有因就有果,这样就会再留在世间,所以有一些菩萨是清净的心来的,有一些菩萨是故意搞一些不清净的心来感召轮回,但是他的菩提心还在,所以他还可以出生做人的时候,再继续度众生。这两种人一个是真的断善根的一阐提人,一个是大悲或是菩萨阐提人,这两种我们都要了解一下。
在《大庄严论经》里面也有两种说法:(1)有性阐提,有成佛种性的断善根的人,借助佛的力量还是可成佛的。(2)无性阐提,是没有成佛种性的断善根的人,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能成佛。这样讲看起来好像很有道理,但是当初你也是从没有善根开始,在那一世突然发起善根,断掉以前的不善根,这种在轮回之间都是起起落落的,不可能说一个人迷失了就永远迷失,只是说无始劫以来很久很久没有善根,但有时候刚好碰到一个因缘,发起了善根,也有这种可能。所以《大庄严论经》这么讲也好,或者是《入楞伽经》里面佛陀讲的这两种人,大家在那里辩来辩去的。
在《成唯识论掌中枢要》里面说有立断善根阐提、大悲阐提和无性阐提三者之说,断善根的一阐提或者是大悲阐提在上面已经讲过了。无性阐提就是没有成佛种性的阐提。断善根阐提乃属有性阐提一类,在这里就产生了矛盾,断了善根的人他为什么还有佛性呢?佛性本来大家都具足的,因为不管是凡夫、下劣众生、或是一大恶人,他们本来也有佛性的,只是他们的坏心眼太多了,把它给蒙骗了,有一天他也可以得到佛性,所以他是有性阐提,是属于有性阐提者。
古德云:「一阐提发心至难」,是说已经断善根的人,要他发菩提心是很难的,因为他没有善心,很难是很难,但总有一天他可能会发菩提心,这是有可能的!若有天生之盲人难以治愈,故喻为生盲阐提。好像天生的盲人一样,天生就看不到,这种人怎么救呢?没有办法治疗,所以像这样的话,有的人就说 没有办法发善心成佛的就把他看成生盲阐提人,这样兜了一大圈。
古时候有位道生法师主张「阐提成佛」之说,道生法师跟翻译《金刚经》的鸠摩罗什法师,大家还记得这两位法师,是当时翻译经典最重要的两位台柱,一位是土博士,一位是西藏外来的博士,鸠摩罗什法师是新强车勒人。
道生法师主张断善根的人也可以成佛,当时遭受到很多人的批评,大家辩来辩去,已经断善根怎么可能成佛呢?他要发菩提心就很难。所以道生法师的主张受到很多人无知的抨击,一直到昙无谶法师译出《大般涅盘经》以后,道生法师这说法才慢慢的被接受。
《大般涅盘经》里面在讲些什么呢?佛说善根是善根,佛性是佛性,两个根本没有关系,你们在扯什么?看经典讲的才搞清楚,这部经不翻译的话,大家就在那里辩来辩去,世尊讲的就算 数,世尊在里面也讲了:一阐提断善根者,是断其菩提心,但是不断其佛性,佛性并没有灭掉。刚刚我们讲的众生不管是高等、低劣都具有佛性,为什么断善根的人就没有佛性呢?大恶人有一天也有向善的机会,总是因缘成熟了就会转,所以他佛性不灭的,也就是一阐提断善根的,是断其菩提心,要发菩提心很难,但佛性不灭,既然佛性不灭,所以有一天他就有可能会发菩提心。
经文中曾分别将佛性跟善根的不同,作了一些解释。经中有一位迦叶菩萨问佛说:「一阐提断善根有佛性没有?」这不只是在中国被讨论,在古时候的印度也对这个问题提出很大的疑问,世尊告诉迦叶菩萨说:「佛性不是善根,佛性本来不善不恶的,佛性本来是自在如如的,像我们阿赖耶识所种的种子有善、恶性的分别,种到阿赖耶识里面去的时候,什么叫做善种子,什么叫做恶种子?本来自心是没有分别的!只是你杀了这个人,以后你会被这个人杀死一次,有这种的种子而已,什么叫善、恶?所以佛性不是善根,善根里有内有外,佛性无内无外遍虚空;善根有分大善根和小善根,佛性无大无小,这两个怎么可以相提并论呢?所以一阐提断善根,但不断佛性,既然不断佛性,何日起善根就会学佛、成佛,所以他有一天会成佛,在《大般若经》里面看到这一段以后大家才了然大悟,不再争辩了。
所以我们发菩提心是很重要,但是你发了菩提心不去修心养性,就无法在发菩提心的初阶段进行第二阶段的伏心菩提,第三阶段的明心菩提,第四阶段的出到菩提,第五阶段的无上菩提,你就不会这么一段一段的往上修行,所以为什么我们发了菩提心以后要「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不「如是住、不如是降伏其心」,你就会退心、退转,所以发菩提心以后,我们 不但要学习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并认真修行。这是我们读到这一段经文所要了解的。
6.「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第二品的最后一句话「唯然,世尊!愿乐欲闻。」这是须菩提看到世尊这么讲了,他就回答说:「是的,世尊!我们非常的愿意且非常的乐意来听,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的开示。」
世尊在开头时先说个总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佛陀对已发菩提心者要怎么安住其心,要怎么样降伏其心,这些细节以后陆续说出来,但总纲里讲要这么做、那么做,至于要怎么做没有讲出来,但是须菩提已经先应答了,请法者即响应世尊说:「是的!世尊!我们非常乐意且愿意想要听闻。」表示我很想认真听,不是请了法以后问题就完了,要听不听的样子。
须菩提尊者自己和在法会的大众都很愿意来听,表示请法者对于所谓法的渴望与求知之情,不是请法后,说法者已答应解说,请法者自己就无心听讲,或不经意的听,甚至走来走去、跑来跑去,这样是不对的,对请法者是不尊重。
有时在我们的课堂上听法者出现心不在焉的样子,你可以知道这个人善根还不具足,有的人一跟他谈到佛法,他不是打呵欠就是打瞌睡,你就知道这个人真的还没有善根,本来大家在谈天,一谈到佛法,他就想睡觉或者是打呵欠,甚至于说:「我有事先回去了!」这是因缘尚不具足,这也是转识成智的一种观察。
你有没有妙观察智?以现在课堂上所讲的《金刚经》为例子来讲,有的人一听到《金刚经》或是讲到重要的地方,他就打瞌睡,有的人一听到这个经文,两个眼睛就睁得大大的,你就可以知道那一个人有善根,那一个人没善根,那一个人的水准已到这里,可以看得出来的,这是你的妙观察智,不必神通,神通不必用到,神通只是知道一些现象,我们可以不用神通也可以知道很多事情,反而神通还不如妙观察智。
个人的业缘很难去管,你有心拉一个人来听法,我们有很多同学对朋友说:「法尔的法很好,你要去听听!」好不容易把他拉来了,听了一次,听不下去,因为他没有从头熏习起,水准不够,所以听不进去,第二次就不来了;有的人来到道场,一听道场一打坐,一坐要两小时,听经还要像打坐一样一坐就要两小时,所以就坐不下去,因此就不来了。很多都是没有因缘,或因为因缘还没到吧!
如果是善根具足,你能够来的话,就需要发勇猛的心去学习、去多听,这样闻思修才能够学到三摩地(正定),才能够真的对整个经典了解。有的同学很用心,课堂上的每一句话,回去很用心,都再研究作笔记,然后再把录音带放来听;其实你读经典很多都是大同小异,只是讲来讲去翻译的人用法不同,语句不同,学了一部经,好好把它学透了,这样你对佛法差不多都会有一个概念了。
像现在我们讲的名相解释,从这里面就可以学习到很多,我们一般人不会去接触这些名相,出家人才会去接触这些名相,你了解了这些名词后,就能够触类旁通,人家讲到那里,你就可听、可以接受。不然的话,突然间冒出什么「十住」、「十行」、「十回向」,你搞 了半天这些是什么意思,现在你已经了解了,回去要多看看,菩萨的几十位阶是什么样子。
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只有讲名相,因为是对大菩萨讲的,大菩萨因为有几千万世都在熏习这些名相,所以一听就知道,而我们是开始修习的,或是才开始学的,很多新名词,为了解释这个名相,它的里面又有新的名词,为了解释这个新名词,它的里面又有一个新新名词,光是翻字典就翻不完,所以越搞越胡涂。现在科学越来越进步了,什么佛学大辞典的CD片很多,用起来很方便,所以查起词典又方便又便宜。
现在学佛法照道理来讲是最好的时候,学一部经,当然里面讲的是大学的课程,我常说修善行是小学生的课程;开始学打坐、数息观,然后身体有一点气机,可以看到什么,这是初中的课程;接着开始有一点世间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境界,再加上一些大乘的经典观念,就进入方等期,你就有高中的程度了;方等期学一点点以后就进入般若期,这个讲大般若智慧,就是已经是大学生的程度了。
今天你所听的《金刚经》是在《大般若经》里面第五七七卷,是对大菩萨及初发心的菩萨讲的,《大般若经》里面只有第五七七卷是对大菩萨及初发心者所讲的,其它的部份都是对菩萨摩诃萨在讲的。
所以为什么《金刚经》会特别拿出来呢?因为学习的都是大菩萨、小菩萨、初发心的人,所以念到经文最后是说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表示说这部经听众是跨好几个层次的,初基的人来学也很好,有境界的人来学也是很好,这是在说修般若智慧怎么来得解脱,有境界当然有境界的修法,没境界是修我们内心对外在的执着怎么去断除,内心的一切妄想怎么来了断。世尊先说:应如何住,应如何降伏其心,以后世尊慢慢就会开始讲其内涵。(2003.08.02.讲于法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