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金刚经》来修行
--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续)
2003.7.19. 第 6 讲(之3) 张玄祥居士 讲于 法尔讲堂(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续)(三)名词解释(续)
3.偏袒右肩:
「偏袒右肩」:须菩提代表大众起来请法,他起来请法的动作如何?出家人有三种衣服,一种是工作服、睡觉服装叫小衣,一种是中衣,它是披的,把左肩盖起来,然后右肩露出来,所以偏袒右肩,又作偏露右肩、偏露一膊,略称偏袒,要请法时中间那一层盖着左肩,右肩露出来,即披着袈裟时袒露右肩,覆盖左肩,原为古代印度表示尊敬之礼法,佛教出家众,因为世尊本来是婆罗门教转修正法,所以很多礼节或很多的咒语有时都是婆罗门教的东西,他认为可用就继续用,只是解脱道这个部份只有佛法才有,其它的宗教很多显教咒语或是礼节都是共享,合十、合掌这个也是婆罗门教的礼节,「合掌」佛教的出家众还是沿用,就是说比丘拜见佛陀或问或长老僧众的时候,都要偏袒右肩。
此种礼节源自于印度做劳役者须偏袒右肩,以从事拂床、洒扫庭院或擦拭大床,你要用拂尘去把飞尘抖下来,有时候工作的时候,就要偏袒右肩,那就是做劳役的事情,要又引用到对礼节的恭敬上,「偏袒右肩」简单的说就是我要来服侍你,来听你的使役,听从你的命令。
4.右膝着地:
「右膝着地」:把我们的右膝盖跪下去,当然跪下去脚趾会弯,不是脚板伸开伸直,跪下去五个脚趾触地,脚板向后,右边屁股悬空,左脚是整个脚掌放在地上,膝盖直直的立起来,这样可以想象他的身体有一点要向右边弯下去,因为左边的脚是直立的,这个动作就是用在请法上。
右膝着地还有三种意思:(1)有所启请之意,(2)用于悔过之意,(3)授受之仪式。譬如说世尊或出家众等要赐给你什么东西,你要接受的话都要用这种右膝着地的方式来接受东西。在中国比较少用,在南传佛教的泰国或是斯理兰卡都是这个样子,这里的右膝着地是表示启请说法的意思。
5.合掌恭敬:
「合掌恭敬」:双手合十,两掌合起来,双手合十有什么作用呢?在这里讲的跟我们所用的不见得一样,我们要了解它的来源。合并两掌,举在胸前,此时并集中心思,头弯一下,表示对你的尊敬。有时候我们在时空不允许下,太匆忙之间,看到师父来了,就随便的合掌然后就完了,若师父注重礼节时应该停一下,接受你的注意,有的师父,你行你的礼,他走他的路,根本不太爱管你,你尊敬他也好,不尊敬他也好,他都无所谓了,这样不太好,既然有人对你合掌,对你做恭敬动作的话,师父应该要稍为停一下,让他把意念表达完。
合掌本来是印度自古所行的礼节,佛教徒所沿用,不是只有印度,泰国、斯理兰卡(锡兰)等附近的小乘佛教一样沿用这个礼节。印度人认为右手为神圣之手,左手为不净之手,可能是他们的习惯,所以分别使用两手的习惯。左手不清净,右手清净,那两个掌合在一起,就是不垢不净,我们修行到一个境界,就要突破这种观念净垢的观念。
《大般若经》里面就一直在讲这个观念,常、非常,净、不净、或者生死、涅盘、或者一连串的名相对待语文字,刚开始在修行的时候较偏于好的一面,如果你修到菩萨境界的话,就不应该永远都要学习好的,对于不好的有恶感,这样你就会偏向一边。譬如说你学习空观可以得到自在,然后你执着空不放,执着空后,当有相时就很讨厌;执着有相时就讨厌空相,这种都是有偏颇,所以我们修行到最后要求空、有不二的中道观,就不要执着净、不净,合在一起了。印度人既然说左手是不净的,右手是清净的,两手合在一起就代表不净、不垢,这是我们佛性要回到不净、不垢合而为一,这样的话,你修行的层次就高了。
刚开始我们都修好的、清净的,戒律严格,一到菩萨或大菩萨的话,他不是戒律的问题,只要能使众生得度,用什么方法都好,要有这种心态的话,你就是大菩萨,而且做了以后不要有后悔、不要有忏悔的心,这样才是一个大菩萨,后面的《大般若经》一直在教化你这些观念,当然大菩萨有所做为,都是为众生的,不会为自己而去造业。
两手合而为一,则为人类神圣面与不净面之合一,故藉合掌来表现人类最真实之面目。有好、有不好,这是最真实的。我国以拱手(两个手抱起来向你晃一晃),表示恭敬也有祝福的意思,印度是以合掌为恭敬。若用于法,中亦返本还源,入于非权非实,如果清净是实,不净是权宜措施要入净之途,那世间相本来就有空、有,本来就有净、不净,本来就有有相、无相等等的,你能事归事、理归理,把它们契合在一起。
6.希有世尊:
「希有世尊」:希有梵语 accarya,谓事之仅有、难逢之意,尤指如来之示现,及其一代教法均示希有。我们学生或徒弟对师父抱着恭敬心,这种恭敬心要从心里面发出来,不从表面发出,表面好像说做得很好,但是心里面都没有那种非常诚意的心态,这样做起来就有一点格格不入,所以释迦牟尼佛的徒弟很多人每次请法或是嘴巴动不动要说出「希有世尊」。
世尊是如来的十个名号之一,称呼得常诚悦诚实,讲的人很诚心,当然世尊他是空掉一切的,本来就是无所谓,你叫他什么称呼祂也不会怎样,你如果尊敬,表示你请法很尊重,所以他会把什么东西都讲出来。老师看徒弟也一样,你如果表现得非常尊敬,而且是从心地里面表现出来;有的人是表面已而,因为心不在这里,心也不是对着你,只是说既然到这里来,要表示恭敬,有时候心里面不是很谦诚,因为修行的人心跟心都很敏感,那一个人心地清净,心地善良,心地对着你,大概多能知悉。有的人是靠嘴巴,有的人是有心,有的人是有嘴有心,很多人心地层次不一样。有的人是嘴巴没有、心也没有,那个根本都是很难搭调,很难互相搭起媾通的路的。
看释迦牟尼佛所讲的经典,请法的人一定对他很尊敬,我们看到有时候,那个人嘴巴甜一点,当然释迦牟尼佛有什么东西都会搬出来。须菩提就讲希有世尊,「希有」是世间里面很少有的,在这时间、空间里面,只有一个佛,过去佛已经过去了,当时世尊是那时唯一的佛,他入灭的时候,过了五亿七千多万年,弥勒佛才会下生,所以这个中间就是没有佛的时代。
很多以前亲近过释迦牟尼佛,有时候你在作梦中,梦到很多法是释迦牟尼佛教的,或者是修心中心法,修得很如意,有的人手印一结就会,有的人结了半天就是不会,有的结得很熟悉,其实这些人以前世尊在的时候,都是有跟随过祂,所以你会对这个心中心法很熟悉,有时候作梦也会用,会有以前经历过的事,现在第八意识心田里面。
世尊在这个娑婆世界里面,当时是只有他一个,所以是世间少有的,只有一位,有的话是过去佛,还有未来佛,过去的过去了,未来的还没有来,所以只有他一个。所以对事来讲稀有是难逢之意,尤指如来之示现,其一代教法均是稀有,表示非常难逢仅有的意思。
又如阿难尊者在楞严颂中说:「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希有。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有时候你看到楞严颂就有一种希望,我一定要修一大阿僧祇劫才能开悟吗?从初发心到开悟,如果以释迦牟尼佛这样一层一层的往上修的话,要一个不可数的时间才能够开悟,但是因为现有《楞严经》,世尊示现了,所以有《楞严经》为依据,还有其它的经典可以依据,你只要很认真的用功,依经典认识自性,当生应该就可以成就,所以不历僧获法身,不一定要经过一大阿僧祇劫才能够开悟获得法身的。
故佛陀有「希有大法王」之称,佛陀被称为希有,有四种希有之意,即:
(1)时希有,谓佛陀之出世,非旷世所常有,要卅几劫中才示现一次。一劫是16,800年,在末法时期,释迦牟尼佛以他的法身清净产生化身在弘法,但是在末法时期越不用功,这些人道行越来越差,能够体验世尊法身清净能相应的越来越少,因为一个人要能够开悟,才会由祂来指导,这样子就更少有了。所以大菩萨或者地上菩萨要佛来教导,地前菩萨这些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等这些贤人,有时候他要教导也教导不来,只有委请观世音菩萨,其它的金刚萨埵,或者密教里面的这些菩萨来教导;所以他的出现是非常稀有,这是时间上面讲的。
(2)处希有:每一银河系是一个小世界,虚空中有三千大千银河系,也就是每一个银河系有一个佛剎土世界的话,就有3x109那么多的世界。每个世界除天界以外有四大部洲,有千百亿的小洲,这些小洲都没有人类,只有这四大洲有人类,再上去为欲界天、色界天,这是时空上的空间。
四大部洲里面这四个地方都有人类,为什么佛陀祂只有示现在南瞻部洲,不生在其它的部洲呢?就是因为南瞻部洲的人,德行好的时候是特别好,可以活到八万四千岁;人寿越低的时候,德行越差,当人寿平均到十岁的时候,人的德行是最差的时,国与国、人与人之间打来打去,争来争去,到处都是战争,所以平均寿命很有限,只有十岁。
释迦牟尼佛也好、未来的佛也好,只出生在南瞻部洲,其它的北俱卢洲、东胜神洲、西牛货洲等这三洲,佛都不出生在这三洲,这四大部洲的人,除了南瞻部洲以外,其它三个地方福报不错,死了以后还会生天,没有像我们这个德行差的时候,人寿减少,行为乱七八糟的。
我们知道有些佛剎土世界里面根本没有女人,清一色的男众,所以你可以想象没有男女就没有生育的问题,像动物一样没有善恶道,连畜生道都没有,所以就没有什么小畜牲,清一色都是菩萨、阿罗汉、声闻等,那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德行比较差,所以男女具足,还有六道,别的地方根本没有三恶道,就像西方极乐世界,根本就没有三恶道,那是阿弥陀佛化现的极乐世界,不是果报感召的世界。所以我们要了解为什么说:「希有世尊」,在所有世界里面,四个部洲有人的地方,只有南瞻部洲有,所以是稀有。
还有一个希有,是别的佛世界,他们因为德行好没有三恶道,所以讲经说法很简单,只有讲一乘佛法,出生在娑婆世界之世尊、佛、如来,他们都要分段的权宜设施对四众宣讲三乘,然后导入一乘佛法,所以出生在这边的人,功夫要好一点,智慧要高一点,当然佛证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本来都一样高的,但是你要去教导那些坏学生,教导那些比较笨的学生,要能够让他们成就时,这就是要种种智慧都具足,才能来教化他们。
(3)德希有,佛陀乃具无量的福德,福德都具足叫二足尊。在三皈依时要念:「皈依佛两足尊,皈依法离欲尊,皈依僧众中尊,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以福跟德都已经圆满具足,这是德希有的,没有一个阿罗汉、菩萨具足福德圆满,所以不能讲希有。智慧无量,世间智、出世间智、出出世间智,一般的智慧跟修行上的智慧都具足,才能说智慧具足。譬如说:佛因为当世要成佛的时候,从初发心开始打坐,经历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四空处定,证到非想非非想处定,他都有经历过,觉得不对,这样还是没有解脱的知见。
所以他就再回过来再打坐,六年之间没有洗过澡,刚好牧羊女供养他羊奶乳糜达六个月之久,使他恢复健康,从此不再修苦行。羊奶当时婆罗门教来说是荤的,修行人不能吃的,因为世尊太慈悲,有人供养就接受,不接受表示不接受她的心意,所以祂就接受牧羊女的供养,为了这个供养,服侍他的五比丘包括他的亲叔叔,看到这个样子,就说:「你破了戒,我们跟你道不同了!」就不再理他而回到鹿野苑去了。
释迦牟尼佛慈悲心重接受牧羊女供养,羊奶米糜喝了,营养补充足了,经六个月后,体力充足,智慧无量,就走过尼莲禅河来到离苦行林约6、7公里处的菩提伽耶(Buddh Gaya)一棵高大菩提树下,安金刚座而后上座,在第一周的第六天夜晚,夜睹东方明星就证悟了,后来另发六周在附近,思维因果、轮回的道理,在七七四十九天之间,完全证悟了一切道理,产生了无量的智慧,不是只有世间的智慧,他可以通达所有虚空界,一切世界的众生因缘、果报,他都能够了知,所有十方世界,每一世界、佛世界他都能了知,所以修行的境界也好,观一切众生的心,因缘果报或观十方虚空一切世界等他都具足这种能力,神通无量,福德、智慧、神通以他为最尊贵无人能比,他的果报就是这个样子,可以说德希有。
(4)事希有,以大慈大悲的心来度化众生,又具足善巧方便,现种种身相,演绎无量法门,能够随众生根机来说一切法,是刚初学的就跟你说善法,如何修戒,如何守十善戒,起码可以生天;是小乘根基的就跟你说小乘法;是大菩萨根基的就跟你说大菩萨法,也就是遇什么根基就讲什么法,让所有不同根基的众生都能够得到利益,所以实为希有佛陀一代所作。
希有殊胜之事情都无量无边,如果光看希有世尊表示祂仅有,但是仔细分析下去,时间、空间、德行跟他弘法的这种智慧都是世间所希有的,这就是我们要了解的「希有世尊」
7.善护念诸菩萨:
「善护念诸菩萨」:为什么要护念诸菩萨呢?善于忆念保护诸菩萨众,地上菩萨也好或者还没有成就以前的八地菩萨都还是在学习,随时随地都在学习,除非外道、贡高我慢的这些修行人,不受佛的教导之外,随时佛陀都在摄受你。你到那一个境界,就会很奇怪出现某一种境界来使你更进步,学习进一步的法,不是从头到尾都是修这个法,菩萨修几年以后,总是要有一个转换点,除非你不进步。真的是不退转的话,证到阿鞞跋致是不退转位,之前时时刻刻都有诸佛、菩萨在护念你,当然你心中也在忆念诸佛、菩萨,看到佛像时心就欢喜,一天不看就不行,所以要来佛堂瞻仰,心清净就会感召佛的心,好像跟你在一起一样,所以你如果忆念着佛,佛陀就会以身、语、意三化来护念你,来教化你。
心不开有时候祂教化你,你也搞不懂、不知道,所以佛只是教化地上菩萨,地上菩萨有什么现象呢?就是他心已开,心开的话心徧满虚空之间,世尊一个意念给你,你马上可以接受到。如果你起了烦恼心,忽然一个念来「放下」,就会觉得我为什么想这个无聊的事呢?放下!然后忽然间又想到一个挂碍的事情,又听到一句话「随缘」,随缘就不会再执着,简单的半句、一句话,就可把你的心打死,有时候你会以为是自己学的、自己起的,事实上不是你自己学的,有时候佛祂法身虽然不动,但宇宙之间或其它世界里面那一个修行者都是在祂的心中,他随时在护念你,并促使你进步。
为什么须菩提尊者会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呢?」表示他随时感召诸佛、菩萨的护念。他代表大家起来发问。佛陀普通是语化及意化比较多,因为如来法身是如如不动,发个心意即能化导众生,所以以意化最多;如果要动嘴的语化,不管意化也好,语化也好都是心声,如果是真的,虚空中耳朵真的能听到那是语化,大部份都是意化比较多,你心感到有人讲话,这个还是以意念感觉,如果一个心开的人,语化也好、意化也好,没有什么差别,反正听到的都是心意念,转成你的意念,叫你这样,叫你那样。
如果真的是你用耳朵听到声音,就像禅宗二祖还没到达摩祖师那里之前,天天修行打坐用功,有一天头部肿了起来,头盖骨起了窟窿,头痛得要命。第二天以为是什么身体毛病,就跟师父讲,请师父帮他处理,结果虚空之间就来一个声音「勿动」---不要乱动,这是气通到头部,所以头盖骨拱起来,这是好现象!不是出差错造成的,不要动它,然后叫他往南走,那里有位圣人等着他。
他师父说往南是不是嵩山?因为他们是在河南的北部,往南就是嵩山少林寺那边,那时还没有盖少林寺,只是达摩祖师找一个山洞在里面修行,于是二祖就往南走,真的找到摩祖师那里。
虚空之间有时候,如果德行好,修行到一个境界,随时都有诸佛、菩萨给你意念,给你语音。佛陀不得已才用化身来教化你,这个还执着有相,因为有一些常常会看到什么佛相、菩萨相或是那一类的,因他执着有相,不得不用化身给他看,因为此等人心眼还没有打开,所以就让你的眼睛可以看一个佛、菩萨是什么相,这是对比较浅基的人才用化身,不然都是用意念最简单来教化。意念可以飘到无限空间,化身当然化一个身到你面前也很快,但总是要有一个化身的动作。
所以佛陀常以身、语、意三化来护念、来教化诸菩萨,当然不是只有白天,晚上也来教化,晚上出一些考题来考你,贪、瞋、痴、慢、疑等有什么毛病,有时候考你有没有淫欲心?在睡梦之间给你淫欲的这种梦境,你有没有警觉,有警觉就考及格,没有警觉就迷糊了。或者考你瞋心,或者是什么心,常常幻化在梦境之中考考你,所以是随时正面的、负面的都是在教化你。
有些人为何不受佛陀护念,因诸众生不忆念佛故,你心不想佛,他要教你也没有办法,所以佛陀也没有办法护念诸众生。为什么你信佛好像很简单,但别人要信佛好像很困难,都是走到外道去了,在外道那里绕来绕去,叫他信佛,他就没有因缘,这就是果报,没有种佛教的种子,所以要他去接触佛教很难,但很难并不代表说未来世他就没有望,有一世他会有善因缘,也会走上正路,一切都讲因缘。
此等众生不受佛教化,但有其它菩萨、诸天、护法神等保护佛教徒,既然你不能受佛护念,是一般的十信、十住、十位根基浅者,都是由菩萨、金刚护法神、天神来保护,为什么呢?因为你的心不开,行为还不是很好,德行也不是很高,还在哇哇学语的样子,从幼儿园学起,这个时候护法神在保护你,所以只要你是佛教徒,就有护法神来保护你,除非正式成为菩萨,开悟以后,那就是受佛陀善护念的菩萨。
很多经典里面在讲,世尊常常在护持诸菩萨,诸金刚护法神祇,末法时期那一个人修那一部经,你们就要怎么样去护持,都是有一个自告奋勇的护法神出来说,那个诵了那一部经,他就要让他有所成就,让他得到好处,所以他们之间就会有自告奋勇的护法神来护持这一部经,这与佛陀说善护念诸菩萨是不同的。
8.善男子、善女人:
善男子(梵 kula-putra)、善女人(梵 kula-duhitri, kula-dhita)是具有善根能守戒律的男女。《胜鬘经》中强调善男子、善女人之条件有什么?是心地善良吗?不是心地善良就是善男子、善女人,一定要舍离我执、我意,至心归命于佛者,如果我执还没有灭,我的意念很强,虽然会做善事、布施,但是这样子还不能称善男子、善女人。
有些经典里面除了讲菩萨摩诃萨以外,有时候又称善男子、善女人,这中间大略有一点区分,如果是全部讲菩萨摩诃萨那就讲菩萨摩诃萨就好,《金刚经》里面都讲菩萨,很少讲到菩萨摩诃萨,《大般若经》里面都是讲菩萨摩诃萨、大菩萨。《金刚经》这部经是对根基比较浅的人所讲,所以初基的菩萨跟善男子、善女人都要修《金刚经》,这里面所谓善男子、善女人是已经舍离我执、还有我意,至心皈命于佛的人。
故善男子、善女人亦谓有皈依佛、法、僧,信受五戒、菩萨戒者,均可称为善男子、善女人。虽大乘经典中,佛陀对菩萨有时称「善男子」,但本经文中提到善男子、善女人应是已发菩提心。什么叫做发菩提心呢?上次已经讲过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要上求佛果,下化众生,发菩提心后有五个阶段要去做,发心是一回事,只是种了因,我要去修佛法,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心发起,这只是有因,还没有果,既然发菩提心,再来要修心,就是把你内心的垃圾拿掉,这是第一阶段要调伏烦恼,如果没有调伏烦恼,你怎么`再往上走,所以第二阶段就是要调伏烦恼。第三为烦恼调伏后即是得明心菩提的阶段,再来是证得出到菩提,即得小乘果位,断烦恼了,这是第四阶段,最后还得用功再证得如来菩提,这是最后菩提道的。下面还有更多的有关发菩提心的正式说明。
发菩提心的善男子、善女人,佛陀有时称善男子、善女人,但起码要有发菩提心,有受过戒的,有皈依的,故当言初机未修得果位之善男子、善女人者。还没菩萨位阶的,不是只有修善行就是善男、善女人。
9.谛听:
梵语 cravana,为受持经典之十种法行之一:我们常常说我要受持某一部经,要受持《金刚经》或者持诵《金刚经》,持诵不是只有念而已,受持有十种方法都是受持里面的,即从心中专心明白地听闻佛法,称之谛听。有关另种受持经典之方法即:
(1)书写经、律、论,使其广为流通。《金刚经》里面讲的,你如果能够书写经典,功德无量;如果你再能讲四句偈或《金刚经》给人家了解的话,功德比你用了几个须弥山或恒河沙的七宝去供养,其福德比更多得无量无边,所以有形的宝贝布施供养,不如你用无上的佛法去给人家解说,让人家能够脱离烦恼成为圣人,这个是非常殊胜的功能。
现在科技很发达,计算机和印刷术进步神速,经典的流传也相形的广泛,每一个网站都数集很多的经典,科技带来佛教的兴盛,佛教经典那么广博,但光说不练也没有用的!所以懂得佛法就要去做,做是最重要的。
时下有二批人在说,大家不懂就来讨论,不懂的人能讨论出什么东西来?讲到明或三明,「三明」是在讲神通,他们说三明是菩萨三地之三明地,很多观念都是错误的,没有深入经藏,又没有一个真正对佛法懂的人来指导,大家讨论来、讨论去,搞得不清不楚。不过很庆幸,他们很认真的问,是不是佛教经典乱抄?抄得他们看不懂,其中有人问了一句「不共妙观」他搞不懂,佛的十八共法也没有一个叫「不共妙观」,是他人乱创造的。「不共」是佛跟其它的菩萨、声闻、缘觉有不共有之法,其它天众更不用讲了,是修到如来菩提境界时,以下的人修不到的,即叫不共。
《大般若经》里面有佛十八不共法,只有佛才有的,其它圣人或贤人是修不到的,改为「不共妙观」怎么观呢?既然讲到妙观那只有讲到明,天眼明、宿命明,这是众生所没有,天眼明与天眼通有不同,宿命明与宿命通有什么不同?漏尽通与漏尽明有什么不同?漏尽通是有烦恼种子,但是起来不受烦恼影响;漏尽明是根本没有烦恼种子,是完全清净的自性。
谈到这里他才说,这不是菩萨的明吗?根本都乱扯,所以经典若看多了,左右能够看得懂,你就不会被一些野心家乱篡改,这边抓一句,那边抓一句,把它搞得外行人不去看正法经典,因为被这些有心人搞得迷迷糊糊的,更没有善因缘去看到正法的经典。
跟他们讲六结使,他们很用心,大家都知道六结使就是动、静、根、觉、空、灭,那是对一个人来讲,或是对一个修行到那一个层次的人才会有六结使的毛病?其中有个男生很用心,他说凡夫才有动、静二个毛病,你要跟他讲根、觉、空、灭,他们没有那个毛病,因为他们没有修嘛!怎么心会发神通?根会发神通?没有!眼根可以异见,耳朵可以远听,鼻子可闻到异香、臭,虽然没有香、臭的味道但你可以闻到,有时候又可闻到尸味,或是动物死掉的味道,这里没有动物死掉,怎么会有动物的臭味,一定是非人冤枉死掉的才有那种味道。
这些五根没有修到一个境界就没有这个现象,凡夫没有的,当然我们讲的凡夫是一般的凡夫,世尊在讲的凡夫是指所有天界(含)以下的都是凡夫,因为还有轮回,不管修得天寿有几千亿年,也是一样都是要再轮回的,这都叫世间凡夫。还有一种薄地凡夫,这是指三乘共十地之一的薄地,因未究竟故,也称为凡夫。三乘共十地者即指:干慧地、性地、八人地、见地、薄地、离欲地、已作地、辟支佛地、菩萨地、佛地。于此薄地中,三乘人见思惑观空,断除欲界九品惑中之六品,由此欲惑轻薄,故称薄地凡夫,此与小乘之斯陀含果约略相同。
我们一般讲的是不修行的凡夫,只有动、静两个毛病,他对动有一点知觉,可以控制而静下来,体会到静的毛病,根、觉一定要禅修后打坐破了色身才有「觉」之心,觉是用心去感知一切境,没有用眼、耳、鼻、舌、身这五根起性用,这是无色的境界。你若证到空、灭这两个结使去掉,一定是个解脱道的人,一定是声闻、缘觉、菩萨、佛才有空、灭的这种境界,所以不是没有修行就有这六结使,都因没有现出来,怎么知道结使的存在。
回过来讲经典,现在是很快了,功德也很好,你书写要书写真正佛教的经典,不要到外面随便拿一本善书就书写,就抄写就送给别人,有时候你会因而造业,因你不知里面所讲的是对、是错,很多刚开始没有佛教理念经验的话,常常会这样做。
说要发心吗?我要做善事,然后有人在助印,有时候会有外道的书,内容不清楚,你以为出钱就好了,出钱是好,但是会得到互相的业力牵引,所以这个业报你也有一份,传输不正确的观念都是有罪业的,所以不如不要去传。也就是要书写就书写正式的佛教经典,要流通就要有正式的经典流通,不然就是要有修证的人写出来的,不会引起争议的,人家看起来每一个都法喜充满,百分之一百的人赞同的,不要写出来后一送出去就有一半的人说对,一半的人说不对,两队人马在打对台,那都是不正确的说法,这种书就不要去助印。
(2)供养,乃尊敬有经典或有佛塔之所在。经典都要放在最清净的地方,有经典在就有佛在,好像今天诵《金刚经》一样,有《金刚经》就有佛在,好像有塔庙在,所以就有天神、护法神要来供养你,我们佛像座位后面有一部《金刚经》,经在就有佛在。
(3)施他,指为他人说正法,并施与经典而教化之。你先受持《金刚经》,有一点成就,有一点体会后,你要把它说给别人听,教化别人,这也是受持的另一种意思。
(4)披读,自开经典读诵。自己因缘成熟能读何部经典,就要能读这部经典,并能从中得其法义。我们能读、喜欢读某部经典,这是当下您最需要去理解的。读一部经典过一段时日后,也许您又要想去读另一部经典,那就顺缘去读诵。但《金刚经》是一部去除障碍、消业的无上经典,最好能一直诵到一切业障都已消得差不多为止。
(5)受持,指受纳教法,忆持不忘。经典读是读了,你要把重点抓出来,要领纳进来,要接受世尊的教导,然后忆念它不忘。有人常说我不懂《金刚经》是什么意思,那我读它有什么意思呢?有意思的!你开始读它,然后读了一个月、二个月、一年、两年..,里面的文句慢慢的熟悉了,就慢慢的会记起来,有一天你碰到了那一个境界,譬如你打坐之间跳一个出来魔境,你就会很紧张,忽然间脑筋里想到《金刚经》里面有一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既然虚妄那我为什么要把它当真呢?您就有定力产生出来。
诵经要慢慢的诵,也就是慢慢的熏进去阿赖耶识里面去,然后会慢慢维持不忘,那一句会对你特别受用,你就永远不会忘记,以后碰到困难,那一句话就会跳出来,或者有意无意的你就念出这一句话来。如果冤亲债主天天在修理你的话,你没有法力,就修忍辱法,让你修理好了,没有关系,但是我内心一直在念「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念着念着,念到冤亲债主会烦,为什么呢?因起心动念它也知道,所以你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很快就会过去,本来它很用心在施法,结果给你搞得他自己也心慌意乱,它那个有为法的力量也就没有了,两、三天后它就没有你的办法了。
佛法很多,最高段法---无上 法,就是能如如不动面对一切境。但没有功夫的话,就要用呼口号,你学到什么佛法就拿出来念,最间单的,只要能突破异军的都是好法,像刚刚讲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或者你在胡思乱想、打妄想时,你就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一直念,强迫你自己不再胡思乱想,这些就是你所学到的经典的受持。
(6)开演,指为他人说教法,使其起信解。开演不是一般人可以做的,但是在私底下,对初学的人、有因缘的,或者你的亲戚、好友想要听,你也可以多少讲一些给他们听,但是你讲法要小心,不要违反因果,讲得不很贴切的话,有时候果报你还是要自己受的,所以不要扯到因果,你要讲因果要讲得清清楚楚,不要说没有关系,怎样又怎样,在某种情形之下,有人是有那个因,但是果是起不了作用,你自己要搞懂才能够去谈到这些,不然这些就少去讲,你可以讲一些你懂的道理。譬如说如何克服心病,如何克服身体的毛病,如何克服什么..,你说那部经典读后非常自在,我碰到什么问题,读这一句话可以心安,你也可去做做看,你也可以这样讲给他们听。
当然一部经典,每一个人所了解的都会不一样,除非你真正悟了以后,了解释迦牟尼佛讲这部经的原意是什么,不然我们开始学的人,今年跟明年的意念会不一样,智慧会不一样,每一年都在进步,每一年都有不一样的体会,因为你的视野越来越广,知识越来越庞博,然后能融会贯通,加在一起你就知道原来这一句是在讲什么,所以这些智慧,开悟的人也不是一下子就会,也要经过一、二十年的磨练才能够把所有世尊讲的道理搞懂一点点。
(7)讽诵,指讽诵、宣扬经文,使他人产生喜悦,诵读经文。宣扬一部经典的好处,上面已稍为讲过了。现在要告诉您们,诵经的要点,诵经时注意经文是必然要做的事,但在诵经时同时可以练宝瓶气,使身体的气机能更充满,所以诵经正确的方法就是要去留意呼吸。最好的方法是吸一口气后,一直读诵经文到有句点时才换气,这样读法,会使身心都能过得到好处的。
(8)思惟,指思惟佛陀所说之法义。就像你学到那一句或一首偈语,你要去思惟,祂讲的是什么道理,慢慢去想,闻、思、修入三摩地,听人讲或看经典,然后自己想,这部经为什么要这么讲,这样讲是什么意思,用你自己的意念来了解它,今年所了解的与明年所了解会不一样,跟后年的了解也不会一样,因为你的智慧越来越高,程度越来越好,以前所讲的、所说的你会慢慢的去修正,因为你经过思惟,经过色身上的体验或心里的变化的体验,你会彻底的了解,哦!原来这句话三年前我以为是怎么样,现在感受不一样,会比较清楚一点。
(9)修习行,要去学习、要去实行,如果光念诵不去在心地上用功,不去做修心的功课,那就没有真的受持,只修习佛陀所修的法,大家说《金刚经》我已经诵了几年了,但有没有如实地去做呢?所以我们今天的课就是在讲:「如何利用《金刚经》来修行」,主要不是在诵,诵己经诵了,但要如何来修行,有的诵了那么多年,没有体会说要怎么来修行,。
刚刚有提过的几句话,你碰到什么问题,就抓那一句话出来用,其实所有的经典里面的每一句话,就像我们讲过的释迦牟尼佛的一生,要吃饭就有那么多可以学,我们有没有学到?学是学了,学了半吊子,还是没有学好,要吃饭不好好吃,今天身体不舒服就说这个菜怎么这么难吃,一味性不见了,身体好的时候,什么都好吃,生病的时候就会挑东挑西,永远没有办法学好,我们知道后就要改,尽量能够自己去做,这就是修习行。
10.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梵语 anuttara-samyak-sambodhi,简单讲就是发菩提心,你要学《金刚经》从初发菩提心到如何调伏烦恼心、到如何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就是一步一步的上来,整部经里面以这个心为主,要怎么来做,就有布施波罗蜜多、忍辱波罗蜜多、般若波罗蜜多。《金刚经》里面没有讲到精进波罗蜜多,没有讲到禅定、持戒波罗蜜多,其它的布施、忍辱、般若波罗蜜多,这三个讲最多,因为是对善男子、善女人、菩萨讲的,所以他们应会精进,是每天都打坐。另过去就已经受具足戒,所以没有再讲这些,但是在讲积福德,在讲忍辱,修无相观,在讲如何用般若波罗蜜的智慧,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什么意思?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意译为发求无上正等正觉或发无上正遍知之心者。「阿耨多罗」意译为「无上」,「三藐三菩提」意译为「正遍知」。「三」是正,「藐」是遍知,菩提是觉之意。有时候翻译为正等正觉,遍知一切。此菩提心乃佛陀所觉悟之智慧;含有平等、圆满之意。以其所悟之道为至高,故称无上;如果那一个佛悟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时候,就没有大小之分,没有说你先悟就大,后悟就小,只要到这个境界的话,就没有大、小佛相。
菩萨跟佛还不能相比,声闻、缘觉还不能跟菩萨比,一个是有定没有慧,一个是有慧没定,这两个都不能相比,但只要能证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无上正等觉的话,定慧相等,智慧无量,所以他是无上的。谈到正徧知意即以其道周遍而无所不包,故称正遍知。正遍知无所不知,正的、不正的都能够知道,所以无所不知。
在菩提道路上有五种不同体悟菩提道者,就是你发菩提心后,要有五个层次的修证,发菩提心只种善因,我要上求佛法,下化众生,要求无上正等觉之心发出去,但还没有做,还没有果报之种子,只是「因」先种下去,但果报还没有发,所以这五阶段你要认识,以后修行就要经过这五个阶段。
一者名发心菩提:于无量生死海中发心为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名为菩提,只有发菩提心而已,如果你现在发菩提心,还没有去修行,就是发菩提心。此是因中说果。因为你发菩心是因,但没有果,你没有证到,还没有开始去修,所以没有果,也就是因中说果,没有真正的果,有一个目标放在那里,你要去做,这果是什么?可以说是证到正等正觉的果,但是你只有发心,还没有去修行,发了心以后就要做。
二者名伏心菩提:能折服诸烦恼,降伏其心,把你的烦恼断掉,把你的心挂碍什么都能把它摆平,这叫伏心菩提。当然要断烦恼,要降伏其心就要用智慧,这智慧就是菩提,又叫伏心菩提,用你的菩提智慧来断掉你的烦恼,来安抚你的心,安抚不了时就疏导的,甚至用骂的、用呵责的,这个心有好几个层次,看你随时要用什么法治它。如果你说在烦恼什么,跟这个有什么关系,别人的事情,你在烦恼什么呀?他就不会再想了。
如果你是自己的妄想,你就骂它,它就不想了,但有时逼心逼得太紧的话,它会心酸会哭;骂不了的话,就用骗的,那是没有关系的;要不就用疏导的也可以,过几天就没事了,你现在不要烦恼了。
学到什么法都可用上来,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在用?有位传同学她很会用,在她的报告中,她说骂也骂了,骗也骗了,最近她在修证上又有一点境界了,她现在当下没有记起来就会忘记了,这是二地菩萨的烦恼---「失念」。「失念」就是当下没有记起来就忘了,她是很用心在修她的心。这是实例给大家做个参考,不管用什方法,就是要用智慧去调伏你心,看你的心在挂碍什么,这就是第二阶段的伏心菩提。总之要行诸波罗蜜多,度到彼岸的法门。波罗蜜多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种,你要用那一个法去做才能使你的心安下来,当修到有一个样子时就进入第三阶段。
三者名明心菩提:能观三世诸法---过去、现在、未来之法,你没有境界,就没有进入内心去,所以就是没有开悟,就看不到过去,知不了未来,你对现在还是迷糊,当下大家虽然在一起,但有的人起了不正常心态,起了造业的心,你就看不清楚,这些就是没有明心菩提,心不明,就没有办法观三世一切法。
有一些人,我为什么不太理她(他),因为他们都在外面乱搞,不是破坏法尔的名声,就是讲法尔的闲话,这些人都是嘴巴说在修,说心中有法尔,其实所谈都在造业,在破坏法尔名声。我不用去听到什么话,只要看我的心对他有一点的不耐烦,我就知道此人在外的行为有亏损。这是觉性,你自己的菩提性就有此能力,这个就不要神通也能知晓。
只要把你的烦恼心调伏,把你的心清净下来,你就可以进入明心菩提,就可以观过去、未来一切法,可以看每一个人的心,是成熟不成熟?是善、是恶?是邪或是一时迷糊,或是本性难移等种种毛病,所以心明了你的菩提性就现了,就可以观很多事,当然观归观,但不能乱讲,摆在心里面就好了。
所以诸法明心菩提得后,本末、总相、别相,能分别筹量,得诸法实相,毕竟清净,得到诸法实相是心清净。心清净都不能再执着了,不是你懂得很多就到处乱讲,因为一入实相就没有执着,所以不能去执着,他人来就来,不来也是一样,来了也是一样,这是心清净没有执着,对于好、坏人或是一时迷失的人都一样,但是你要修到烦恼没有,才有明心菩提,心不清净常胡思乱想就是没有这些功夫。
明心菩提本来是佛性具足的,要不要去求?不用的!佛法告诉你什么,叫你舍弃一切烦恼、垃圾,舍得不能再舍的话,就得到你本来具有的佛性,那就有明心菩提的功用,就能观三世诸法,本末、总相、别相、分别等量,筹量完了、分别完了,你不能去污染,你还是要清净不受影响,得到诸法实相,实相是空相,能不着、不黏!这样是为得到般若波罗蜜多的行相。
般若波罗蜜多法门是观一切法无所有、不可得,不管你懂了无量无边境界,但最后还是要能以无所有、不可得观它,有所得就着相,着相就不是般若波罗蜜多。所以禅宗讲不即、不离,是有境不离,有相不离,但是也不即,不去抓它,抓它就有心病了,心不清净,讲了那么多般若波罗蜜多,它一直告诉你说一切法、一切境、一切所感知的所有不可得,这样你心才会自在,懂了很多,但是什么也没有去说、不去执着,一执着就有懂,一执着就没有明心菩提了,又迷糊了。
外道有没有这个能觉知的能力,有!但是他没有办法得到诸法实相毕竟清净,所以就没有般若波罗蜜多的形相,他把一切境、一切事当真,说我感知的事情说得很准,然后就依他的个性习气去跟人家修理、去找人家麻烦,如果心不清净,还做法去害他,这不是我们佛法要修的,佛法是能知、能觉,但要住于无相,清净到底,一切都不粘,这是最重要的。
四者名出到菩提:于般若波罗蜜中得方便力,方便力是什么?因为我们从明心菩提之间知道很多事情,你要怎么不去执着它呢?或是我要断掉我内心的不清净,像第二个调伏菩提,这个烦恼、心乱调伏不了,就要有方便力去慢慢断掉它,已经得到明心菩提以后,你还要有方便力去度众生。
譬如说我学的就是这样,你一定要跟我这样,我学的是无上心法,教只能教这一门,那也不行,因为有的人根基差点,是有善根的,要修善法;有的根基是修世间禅定,有的根基是修小乘的料,有的根基是修菩萨道的,那么多不同的根基,你不能说我这里只卖一个东西,其它根基来的人我都没有办法,那也不行。
一个悟道的行者,什么人应都能度化。为什么释迦牟尼佛叫调御丈夫,意思是说什么人都能让其成就菩提道的。一个已经得到了明心菩提以后的人,什么料子来都可以让他成就,不要说这个一定要跟我这样,要变一下就不行。
方便力用在方便之中,一个一个慢慢让他成就,所以般若波罗蜜之中,要修自己来讲,我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一下子做不到完美,那就分段去做,这也是方便。方便就是要用般若波罗蜜为眼目方便去做,就是到最后用般若波罗蜜去做,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的功夫,做后也不要去执着,所以不即不离,在不即不离之间做不到就要用方便法门,慢慢去让他走到最后的目标,就是要断一切烦恼法。
这样经明心菩提到出到菩提后,能见一切十方诸佛,得无生法忍,出三界到得萨婆若(一切智)。只有释迦牟尼佛才具足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我们虽然还没有,但是你要修到「出到菩提」的话,就要有这个功夫,不然就是还没有究竟,还在前面的第二个伏心菩提,不晓得要搞几十年,真的要用功!老同学跟我的,最早的也有廿几年了,要不也有十几年或五、六年了,这个心有没有调伏,如果没有调伏的话,发菩提心第二阶段的伏心菩提境界还没有达到,还有烦恼,那更不用讲明心菩提了。
为什么色身境界有,心不能清净?这样是不能说有果位的。为什么不能够眼睛、耳朵、鼻子、舌头所接触的尘境都能无碍?这些伏心菩提、明心菩提都还没有做到,那出道菩提不是一般人可以得到的,这是很高层次的修证。但是我们要懂得,得到无生法忍,无生法忍就是正、逆什么境来,他都不起心动念相应,要看得自在,听得自在,什么都好,才是得出到菩提。
五者名无上菩提:坐道场中断烦恼习气,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发菩提心后就要了解菩提心要有五个层次的修证,我要修这五个阶段才能成佛。自己摸心看看,我现在修到第几个层次?第二个伏心菩提有没有通过?如果没有通过就要赶紧用功,要调伏你的心,不要有烦恼心、五盖心、无毒心,不要有眼、耳、鼻、舌、身五根面对色、声、香、味、触、法,看了这个不顺眼,听了这句话不爽,那你第二个伏心菩提都还没有到,明心菩提怎么办?下面还有三、四个在等你走,所以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后,你懂了它的意思就要去修心养性,不能光说不练了。
11.云何应住:
此句经文有两翻译版,有云何应住、应云何住两种版本,《金刚经》翻译本有六个版本,此翻译意思一样,只是念得顺的话,应该以鸠摩罗什翻译的比较好念,他是翻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住什么呢?指行者修禅定时,令心不散乱而住于一境者,这叫做住,共有九种心要住,经典上没有讲这些。我们现在提出来说明。
(1)安住心,即能将心安住于某对象。如果你心不安,以后要教四念处,明天开始要先教四念处,那你心要安住在那里?那个觉知之心要住在那里,譬如说你呼吸的时候,肚子凸起来、凹进去,你的觉知就要观照肚子凸出来、凹进去,这样可控制你的心不会胡思乱想,所以心就安住在肚子的起伏上面,或者安住在呼吸上,气吸进来到丹田,呼从鼻子呼出去;看呼吸长或短,你要去观住它,安住在呼吸上,这叫做安住某个对象,不要让你的心胡思乱想,要用一个东西,怎么去安住它,我们禅宗讲的心系缘在那里,如果你不去观这些,你心系缘在小腹,或是在命门或那里都一样的用,让他不要胡思乱想,这就是所谓的安住。
(2)摄住心,即当心念对外在对象起作用时,能令心念速返回本心。也就是说要用一个意念把心摄受回来,如果心打开来的时候,这个心很敏感会去攀很多的缘,亲戚、朋友的事情,常常去执着它们,没有你的事你也会去想它,想它是你执着的本性,管自己的事情都管不了,还去管别人的事。你知道别人三天后要发生什事情,好事、坏事这跟你有什么关系?你自己本身都没有办法解决了,还管到别人,很多人就是这种心,所以这个时它在想你就要把它摄受回来。把它抓回来,如果我现在在数息,忽然间想到明天要干什么事,然后就去胡思乱想,想了半天,忽然说我想那些干什么?现在是在打坐,把它抓回来,这就是摄住心,把心摄回来。一般而言,能抓妄想心回来的就是第六意识心,因此意识很强而有力,可以控制第七意识的妄想执着。
(3)解住心,当分别解知心对外在对象起作用时,就是解住心。你开始要对一件事情去分析、去想的时候,就要把它抓回来,不要再去分析,不要再去胡思乱想,开始要起分别,解知心要开始分析、开始想时,要能管得住此心。大家喜欢用脑筋,打坐就打坐,不要去想网络上的事情,想这个要怎么做,这个要排在那里?这不是在打坐!要摄住你的心,打坐就要好好的打坐,这是我们常常犯的毛病。
上座以后什么都不想,下座要用的时候,拿起来文思就来了、智慧都来了,要有那个能力,所以说面对要做事情的时候提起来用,用完了便放下,不再去思考做得如何。
昨天台中有一位网友打电话来,他每一次有问题都会打电话来问,他说:「现在好像什么事情都无所谓,太太说你为什么变成这么消极呢?什么事情都不紧张。」我说:「为什么要紧张?你这样是对的!」事情你想,不是说可以想出一个结果来,你不紧张就是你的心清净,这样很好,打坐、不打坐都心清净,等到我要做这个事情,专心一致做下去的话,文思或脑力激荡马上什么事情该怎么做就一直出来,方法出来了,做了三、四小时就结束了,做完就放下忘记了,回家吃饭以后就不想,你不要叫我想办公室的事情,想要写文章的事情,我都忘记了,这样才对。
禅宗讲的是拿起就用,用完放下就不想它了,不要再去想刚刚我想的那个好吗?刚才想这样要不要再修正,这些都是多余的,所以你要有这个功夫,就是说解住心,开始要分别心起,要去分析要做什么的念头起时,要赶快抓回来,不要想了,要能令心速返。
(4)转住心,即停止解知心发动,而乐于安住不动者。将心安住后产生一种安乐不动的心,一般人就是喜欢动、静中去执着,动的已经不执着,回过来就是喜欢静的,一喜欢静下来,就执着这个静了。另又好像法喜充满,我喜欢这种静,这样也不对,这就是六结使里面犯了第二个转住心。在清净之间,打坐就是这样心安宁静,这个好吗?这不是好,这是过程之间一个现象,你不能够永远住在这里,有这个境界你要了解它,转住心已经能住心,让心安定下来了。
(5)伏住心,即久入禅定而生厌时,能速令折伏。你进入禅定的时候,有时候定久了,反而产生厌烦,我都不起心动念,这样一直定在这里,心会想我在干什么?要把这种心调伏住了,你反而会生起厌烦的心,把厌烦的心调伏掉,不要再让它继续说对你这个禅定力有一点认为不以为然的样子。
(6)息住心,即内心动念时,能速令念止息。我们修心中心法很多在这里就没有办法止下来,因这已经进入第七意识的妄想了,看到眼、耳、鼻、舌、身五根对外境的、声、香、味、触、法或者对境心都不动了,但他已经慢慢进到第七意识了,第七意识的心动执着第八识的种子会起心动,那是不动而动的念,那个时候你要感知,要让它停止下来,让这个念头不要动,一般都是没有办法;如果开悟的时候,那个念头之强、之多,根本压不住的,那个念多且旺,甚至于是无量无边的抛出来,你也看不清楚那一个是那一个,所以要压也压不住,这是在讲普通的初地菩萨的境界。
(7)灭住心,当贪爱心起时,能速予灭除贪爱心。修行时对于境界的贪爱,贪爱的心灭掉,你的心就住了,起了那一种贪爱,修行中你会贪爱说我要去买什么东西?大概不会!最难的就是淫欲心起,在修行之间淫欲心起来的时候,怎么去把它压伏下来?这是很现实的问题,当有个觉知心,如果观照到色身反应,这是你的习气一部份,活动到你的色身的变化,你理智强的话,可以观你的阴部局部,好像两个人有两个心,一个觉知的心,一个是肉体反应的心,你看着它,一看它不跟它想应;如果会一直发展下去,就是你的心跟它起相应,所以才会迷糊掉,你有这种觉知心起来的话,可觉照它,它慢慢就会息灭此欲心。
有位同学看了一本书,书中说有一位女孩子在山里面修禅定时,有一回进到这种贪爱心起来的时候,因很难耐,但不能去做,也没有对象好做,就要去找个对象来做,所以她就从住的山上一直跑到山脚下,当到山脚下时,这个淫欲心已没了,为什么?淫欲心是气集中在局部,所以才会有这个念头,她这样跑时,身体的气都可以圆满的布满了整个身体,所以这个欲念反而没有了。没有了就调过头又回到山上再去打坐,但这种现象重复发生了三次。其实讲起来她也没有智慧,有智慧的话,就用智慧去观,身的反应跟我跟心是两回事,就不会受心的影响了。
怎么去观它?好在她这样跑到山下时,没有找到一个人,若找到一个人就坏事了,给她抓住的话,现在讲来是强暴,所以修行难就难在这一关,这一关是经脉通过肝经,肝经通过生殖器,男、女都一样,理智不强的话,就会被这个盖过去,修行真正的功夫,有的人比较没有智慧就一直忍,忍到气通这整个身体就发胀了,那一点要通不通,是一个关键,所以这个贪爱心起的时候,如何能够调伏它,安住它,要看你的智慧,理智强、觉知强,觉知强你就可以观它,灭除贪爱的心。
(8)性住心,当诸多妄念停止作用时,了知心之本性本来明净,而自然安住。这是进入本性,本性本来清净,本性本来不会起心动念,没有因缘来,它就永远安住在那里,所以有的人一柱香没有一个念头,没有可以挂碍的念头,也没有因缘,也没有妄想,所以性住心,这是好现象,你要了解它,不知善不知恶,当下在打坐之间,那里有个觉知心,那个就是性住心的现象,自然安住。
(9)持住心,累积禅定功夫之结果,自能安住禅定,自然行善止恶。累积禅定功夫以后,不是只有在打坐之间,自然就能安住在那种定中,对外在的人、事、物自然就有定力,然后对一切的善法很喜欢去做,一切的不净法自然排除抛弃不会受它的影响,这是持住心。
大略讲一下,你要如何来做到这九个心住,能够做到就是以安住其心了。须菩提问世尊:「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这九个目标要这么来做?世尊开始就在讲你要怎么做,要做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没有这些四相,就不会想这些,你就没有这些心。(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