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金刚经》来修行
--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续)
2003.7.2. 第 6 讲(之2) 张玄祥居士 讲于 法尔讲堂(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续)五、如何依本经文修行(续)
3.「着衣」──在一般的出家众有三种的衣服,在正式的场合,要着僧伽梨大衣,有法会、要晋见国王等等的大场面,出家众都要着僧伽梨大衣表示尊重。世尊要入城去乞食,也是要着僧伽梨大衣,表示尊重供养的对方,佛陀不因为已成佛而藐视对方,因为祂内心里面,众生都是平等的,这就是平等性之修证,越是有修证的人,平等观念越强。
譬如世间禅可以体会世间诸多的禅定境界,但是他可能不见得会去尊重别人,因为他有一些境界、有神通,总是认为比别人高一层次。就是小乘果位的行者,也有这个毛病;尤其是阿罗汉,有一些阿罗汉,根本就是内心自在,却不管别人对他的观感怎么样?他可以穿着腊蹋,胡须、头发让它自在的去发展,不去加以修饰,有些阿罗汉的道行可以千变万化,喜欢怎么样就怎么样,只要自在就好;佛菩萨就不一样了,永远就是衣服整齐、端庄,因此佛菩萨、大乘修行者与小乘行者、或者是世间禅定行者,不见得行为会是一致的。
我们出门在外的时候会看到一些人,留胡子、留长头发、怪里怪气的,修学佛法虽然是在修内心的清净,对外境不执着,但是自己本身不要跟大众形成异类,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基本概念。
我们日常生活中,也要尽量在适当场合尊重别人,应该整洁的时候就要整洁,穿着整齐清洁,并不一定要华丽、时髦,什么场合就要穿上怎么样的衣服,不要随随便便穿着,还有头发要整理,胡须也要剃除整洁。有些自认为心已自在者,认为什么都无所谓了,那是不尊重对方的,是没有平等性的体认。在这里佛陀亲自教化我们,祂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去乞食,还是穿上最尊严的僧伽梨大衣,表示尊重供养的对方,因此我们平时修行也就是要这么去做。
4.
「次第乞已」──这也是在显示平等观,单单为了如何乞食这个问题,就有很多的意见。有的人观念不太一样,也不能去认为每一个人的观念是对、是错,若是把观念拿掉了,像释迦牟尼佛一样,挨家挨户地去乞食,心也就没有什么执着,不会专选择富有人家,而不去贫穷人家中乞食。有的比丘会选择,执着去向富有人家乞食,因这富有家庭必常供养、喜欢供养、有能力供养、或是东西多也比较好,故也许走一、二家就能盛满一钵,或想常供养者应给他们再多一点福报,让他的善根能够继续地保留下去,这样也是对的。有的比丘专门去贫穷人家中乞食,贫穷人家不见得有饭吃,给的东西或许会比较少些、比较不好些,但是因这样会给这贫穷人家有机会去种福田,将来会福报好一点,不要像现在这样贫困了,这种比丘或许更具有怜悯心。
孰是孰非?干脆不去想这些,就如同佛陀乞食时,系挨家挨户的去乞食,佛陀乞食是给众生种福田,因佛陀已有平等观念,不简择贫富、贵贱,都一视同等地依次乞食,这样也就没有分别烦恼想了。
我们的烦恼都来自于想得太多,世间法里面也没有什么对、不对的,每一个人都可以讲得头头是道,其实最好都不要讲,不讲就没有争议,否则争议来、争议去,到最后也没有一个对、一个错,怎么做都涉及因缘果报而已。况且只要有所言说就有漏洞、破绽,就会为人所批评了,不要讲话就没有问题,别人也不知道你的观念与执着在哪里。
「次第乞已」这一句话也是让我们学习到平等观,也可以去除去思考,要去向富有人家乞食?或是去向贫穷人家乞食?各有各的观念,这些都可以舍弃了,还是像世尊一样挨家挨户地去乞食,而无所执着。在乞食的时候,信众给什么就要吃什么,不分荤食、素食,出家众都要吃。当时并没有我们中国大乘思想,不能吃荤的观念,在中国出家众一定要吃素。1970年到1972年我在泰国两年,看到每村庄都有寺庙,庙里如果有五、六个或者是七、八个和尚,每一天清晨这些和尚,就会排成一行,然后到城市里每一家去托钵,去托钵的那一家不一定是吃素的,人家给什么就要吃什么,他们吃的就是乞食来的东西,不分荤食、素食也都是可以吃的。
当初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候,有神通力可以把信众所给吃的这些荤食,先把这些众生都超度了,所以大众吃这些东西也没有什么问题,等于是只吃剩下一个物质而已。末法时期还有这种功德吗?还有这种能力吗?也就很难讲了。
佛教到了中国,大乘佛教思想升起,慢慢的取代小乘的观念,以慈悲为出发点,这种吃素的观念也就发展出来了。《楞伽经》里面所开示的,要求得无上正等正觉菩提者,要成大菩萨者就不能食众生肉,经中说明了应吃素食的十几种理由,以及不能吃荤的道理,这些经典就慢慢的出现了。
佛陀的教化也是让我们学习平等观,不管是喜欢的、不喜欢的人,吃、喝、穿的…..等等所有都没有分别,也就不会有烦恼了。这些仔细的去分析,也是我们自己心理的问题、佛性修行的问题,如何做到怨、亲平等?亲、疏平等?这也都是修行涵盖的一部份。
从世尊的乞食,所衍生出来的,我们应该学习到对众生做何事,也都能一视同仁,不要有偏袒心,如此则心中就有平等性智,心就没有什么毛病,要尽量去培养这种观念。修行不是只有诵经、念佛、拜佛、打坐,我们的起心动念、对事情的思考方向、拿捏之间都在考验我们的修行,做什么事都有我们的什么理由,也都是对!但是仔细去分析起来,也都有烦恼、都有不平等的地方,修行是要去建立平等性智,也才能自在无碍。
比丘乞食,非同世人乞讨,比丘乞食,是为令众生舍弃悭贪的行为,能够成就布施的功德,令他们能广种福田,比丘的修行功德,也能让布施者受益。在印度、斯里兰卡、泰国等等这些南传国家的比丘众,都是在清晨去乞食的。
5.
「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佛陀日常生活的一切都是自己亲自料理,不会假借徒众来为祂做任何事。不像儒家思想所说:「有事弟子服其劳,有美食先生馔。」释迦牟尼佛虽然已经成佛了,也有一大堆的徒众,动则千二百五十人俱,天天与祂生活在一起,就是每一天由一个人来服侍,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人也要三年多才能轮到一次,但是世尊没有这种观念,什么事情也都是自己动手。因此这段经文有两层意义:一者:佛陀对徒众都能以平等心观之,不会把他们当做徒弟,也许把他们看成是未来佛,人人平等。佛陀以平等观观一切众生,哪怕是有成就的弟子不会去劳驾他们,未成就的弟子还是一样的不会劳驾他们。世尊在世时,有一位比丘生病了,释迦牟尼佛就去探病,病人便溺了,这是很不干净的事,世尊也就帮他处理了,世尊为什么帮弟子处理这些肮脏、不干净的东西?除了对弟子的平等观念以外,还有一个因果关系在里面。这一位生病比丘以前也是这样服侍过世尊的,这是因果报应的关系,不因为世尊成佛了,因果就没有了,事件还是示现在因果里。过去的哪一世曾经服侍过世尊,今生生病了,虽然世尊已经成佛,也还是要来服侍这一位比丘,不去假手其它徒弟,也就亲自处理大、小便这些污秽的东西,虽然其它徒弟要代劳,世尊并不同意。越是有修证的人、越是平凡,这是我们要去体会的。
二者:是修行者自己身体要健康,若是年老体衰,年纪大了没有健康的身体,自己不能照顾自己,那不依靠徒弟也不行。释迦牟尼佛从19岁出家到入涅盘84岁,身体还是很健康,才能够自己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
最近我们的学员都很认真的在抓手,上悟下本师父吩咐下来要抓这个手掌指头弯曲,我做了以后觉得非常的好,每一天的工作,体力起码都可以维持下来,我每天起来都要花上三、四十分钟抓手。现在年纪轻的也许都不觉得怎样,体力还不错嘛,等到六十岁、七十岁、八十岁、九十岁的时候,是不是也能够这样?不需要别人、不依靠别人来服侍你,自己却还可以走路、可以去做事情、、,这是很重要的。
元音老上师九十几岁入灭,生前身体还是很健康,还是能动、能走、能吃,我们平时要天天打坐、天天练功,才能维持这体能。我们修行到一个颠峰的时候,那个身体经络气 脉打通了,是没有话讲,休息与否都一样,每天祇要稍事养神,气机又来了。但是这个气不会是永远的,因为你身体窠臼打开主要是要修这个心,心修了差不多的时候,打开的地方就要再关起来,开悟的门户要关起来,才不会那么敏感,十方虚空这些无聊的众生,才不会进到你的身体里面来,因为你打开了,大家都可以进进出出,不打开又不能修到你真正的心,因为开悟就是打开你的身体,打开你的黑漆桶,打开以后就心通十方虚空,十方虚空的众生要来就来、要去就去,都在考验你有没有定力?怎么应付这些心不清净的众生?
禅宗所谓修到一个境界以后,就要「柴门独掩、千圣不知」,把它封起来以后,别人就不知道你这个人到底有没有修行?修行到什么程度。要光没有光、要灵通没有灵通、什么都没有,气也慢慢的会没有了,这就是你已经回凡了。因此修行到一个紧要的关头,在重要的关头时是不吃、不睡,那是大修行的时候,那个时候根本就沾不了荤,要不要睡觉?也不见得要睡觉,要不要吃饭?肚子老是胀胀的、老是气满、也不想吃,要有一段时间不吃、不睡。
慢慢的过了几年或一、二十年以后,等到你心修到稍为清净了,你的身体就要封闭起来,这封闭也是要靠佛菩萨的。而你要开悟也是要靠佛菩萨的,不是你自己要开悟就能开悟,不是你头去撞墙就可以开悟,要有诸佛菩萨制造一个因缘。很多人就是很认真地用功,没有用的!你要认真的是用功在修正你的心垢,把这个心的大、小习气毛病,都断得差不多了,若是可以拿到 80分了,有时候在别人看起来很完美,其实内心还有很多的习气毛病、垃圾、脏东西在我们的潜意识里面。修心修到一个相当水平,佛菩萨就会制造一个机缘,让你突破色身,可以进去修那个微细、极微细、极极微细的习气毛病境界中。
这个状况要修几年?禅宗六祖修了15年,我们比较笨故要修20、30年,修完了以后要找一个机缘关闭,身体又恢复正常人了,气还是有,却不像大修行的时候那么样,那时经络走得很明显。待老的时候体力就衰弱了,体力衰弱了,你还要不要动?要动!修行的实际状况就是这样子,体会了有气通的时候,体会了又恢复到还没有进去以前的样子,这个时候就要靠你自己的用功、靠自己平时的功法,如果老来还要人家来服侍你,那就很糟糕了!
所以我们要修到要走的那一天,身体还很健康、体力还很好,要走就走,那是已经到阿罗汉以上的境界,生死可以自在了。像唐朝庞居士一样说走就走,庞居士一示灭,他妹妹回来看到哥哥走了,妹妹也跟着说走就走了,要这么快活、要这么自在,这是有实修行者的一个境界。
「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世尊这些简单的生活动作都是自己来,不会去依靠徒弟。所以我们修行有无成就,对于后学都要能平等心观之,不要以老大自居,以老者或长者来要别人服务。因此,我们学习到一切日常生活都得自己料理,但身体也要保持健康,不要老来行不得也,那怎能不依靠别人。
你不依靠徒弟,老来就要身体健康,不要认为现在年轻,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没有力气,我们修行的人,这个真气不能让它完全的流失了,所以要常常打坐、常常要练功。不要认为已经修得差不多了,这个心已经差不多清净了,什么事也都无所谓了,不能就这样子!最近天天赶文章、写文章,每一天都在搞这些,没有一个固定的时间好好的打坐,这是偷懒!现在每天抓手抓40分钟,嘿!发觉可以维持一天的体力,也蛮不错的!所以大家要多抓手。
这是第一段给各位五个依经文来修行的项目,我们重点是:「如何以金刚经来修行」,故第一段开头所讲的,提出了这五点。接着讲第二品:「善现启请分」。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
一、前言
佛陀每一次要讲一部经,均有一位代发问者。那时佛陀还是在讲《大般若经》的时期,主要还是以悟空、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尊者为法代问启言者,本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在第577卷亦不例外,仍由须菩提为代发问者。第二品名为善现启请分,善现者须菩提也,第二品在说明由须菩提来请法。「须菩提」意译有多种,如善现、善见、善吉、善实、空生等,在唐三藏法师所译的《金刚经》或《大般若经》都用善现为名,只是前面多加了两个字为「具寿善现」,具寿就是寿命很大的意思,亦即长老、尊者之义。
通常,我们在做法会也要先启请,诵经之前也要奉请诸佛、菩萨等。如举行《金刚经》诵会,我们会唱「南无祇园会上佛、菩萨」等三称。同样做楞严会之际,楞严会会头举唱「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及所唱之前文,称为启唱。同时也要动心观想,只要举心动念就能成就一切法。再则你在念回向偈的时候,也是要观想:「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念到这你就要观想下三道的众生,这样把你今天修行的功德,用你的心力传送给他们,这是你学佛有时候要学一些心法,借机会把你的修行功德,能够大大的加以发扬给有情众生。
当然能观想是好,当心地不清净的时候,或者是不经意的,心起了瞋心、害心,也许这样就会伤害到别人,因此六祖告诫我们,心不清净不能去学心法。而修行后回向,要尽量把我们的念头,观十方虚空、回向一切有情,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不要认为很好用,自己就乱用,心不清净最好不要去玩得太过火了;就因为举心动念都能成就一切佛法,也都跟每一个人的观念息息相关,因此看个人的修证到哪里,都有不同的体验。
很多的高僧大德一入世间禅定的时候,可以观到楞严会还没有完、或者是祇园会还没有完、灵鹫山上世尊还一直在那边讲经说法,好像回到过去、或者是未来要发生的事一样,时空本来就是一直重复再重复。楞严会还没有完,是对的!祇园会还没有完,也是对的!因为发生的事情永远都在哪里,回到过去他还是在那里,未来的也许还是会在哪一位佛出世,还是会有楞严会、祇园会一样的,在这无穷尽的时空之间,其实都是一直重复的再重复,你要是懂得历史,长远看来也会令人觉得很无奈。
二、经文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三、名词解释
1.长老:梵语 sthavira,音译作悉他微罗,巴利语 thera,音译作涕罗。长老又称上座、上首、首座、耆宿等,这在祖师大德的著作里,或者是其它的文章上常常看到的,长老系指年龄长或法腊(出家的年龄)高,智德俱优之大比丘。当修行者打开了本来,智慧是无量的,不是用学习的,智慧自然就现出来,经典一看自然就懂,做什么事情、讲什么话,你都与别人不一样,这是智能,不能学习的,这是一世一世这么累劫修习上来的,能够明心见性,这种智慧自然就来了。
另修世间禅定,也要守戒,守戒就有德行。本来是有善根,但不守戒律,有时候又犯了戒,反而堕落了,甚至于走入邪道、魔道。德行与戒律是非常一致的,有了智慧与德行,才真正称得上是长老、大比丘。
长老有三种:
(1)
年耆长老(巴 jati-thera):系指入佛道多年之僧,虽然出家学佛多年,可能没有什么成就,自己修自己,对于经典也没有好好的研究,属于年纪比较大、福德不错的,但是要讲经说法却讲不来,是为年耆长老。(2)
法长老(巴 dhamma-thera):系指精通教法之高僧大德,善于讲经说法。(3)
作长老(巴 sammuti-thera):系指世俗假名之长老。本经文处所举「长老」当然是德行俱备的出家众,但也不见得都是出家人才可称长老,如《增一阿含经》中言:「我今谓长老,未必先出家,修其善本业,分别于正行。设有年幼少,诸根无漏缺;正谓名长老,分别正法行。」
所以未必先出家才能当长老,只要修善修得很好、守戒守得很清净,哪怕是你年纪很轻,眼、耳、鼻、舌、身这五根都不染尘,能无所住而生其心、都能自在无碍、能修得无漏,这样也能称为是长老,因为他有能力显现出修行的功夫,分别正法行是只要能够分辨他是有修行的、有境界的,不要以年龄来看是为长老与否,这是《增一阿含经中》世尊所开示的。
2.须菩提:梵名 Subhuti,乃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原为古印度舍卫国一婆罗门(在印度四种社会阶层中最高的---剎帝利、吠陀、首陀罗)之子,智慧过人,然性情恶劣,瞋恨心很强。据言前世多瞋恚者,今生有二种果报:
(1)
常被他人求其长短,常常被人家找麻烦,因前世不能容物,稍不如意,即兴瞋恨,故今生感召被人伺求长短,但却也动辄得咎。(2)
常为众人之所恼害,指因前世瞋恼众人,令人不安稳,故感今生常被多人之所恼害。因果报应历历不爽,若有宿命通,就很容易解释这些了,我们没有宿命通,有时候也可以从经典里面去学到一些,增加你的智能。须菩提尊者可能前世即犯有瞋恚心,今生亦如是,因此常为亲友所厌患,乃舍家入山林。当人家讨厌你,每一个心都这样责怪过来投向你,你会很受不了的,若是有一点灵通,马上能感觉,不必一定要很多人,一个人就够了。一个人的憎恨心对着你在恨的时候,你马上就会受不了,心里会觉得有点烦躁,那一定有事情,若是你心比较清净,就可以感觉大概是什么事情,谁在发起这个憎恨心?若是还不能知道是谁,起码你也知道果报来了,有人把坏心眼射过来、责怪过来了。
须菩提尊者经山神现身引导往诣佛陀住所,佛陀即为其说瞋恚之过患,须菩提尊者开始自己悔责忏罪。释迦牟尼佛的神通摄服力实在太大了,所教诫的话每一个人都能受用、也能听从,不像我们讲了一百遍,言者锲锲、听者藐藐,改不过来,就是没有那个灵通力,可以让听者马上受用。佛的加持力就是那么大,只要参加一个佛陀所主持的法会,都可以证得无生法忍,可惜我们没有福报,不生在佛住世的时候。
而后须菩提尊者修学不久,即得须陀洹果,须陀洹果的境界是怎么样?就是不入流,眼、耳、鼻、舌、身这五根,不受外在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境的影响,五根所感知外在的五尘境及内尘境(合称六尘),都不会制造困扰给自己,修证到这个境界就是须陀洹果的境界,是不入流,不入外在的尘流。最后须菩提尊者证得阿罗汉果,是离欲第一的阿罗汉。须菩提出生的时候,家里的家具、什么东西一下子都不见了,过一阵子才又出现了。须菩提尊者是佛陀弟子中最善解空理者,故被誉为「解空第一」、「无诤(争辩)第一」。
我们修学佛法最喜欢去探讨道理、或者是境界。因为每一个人的认知不一样,有的人智慧高、理解力强,听了马上能够理解,有的人理解力差、有的人理解力一点点,讨论起来当然就无法搭上线。禅宗最怕的是戏论,没有修证到那个境界却在讨论某个境界,那怎能讨论出一个共识出来。《大般若经》里面所开示的,一切法无所有、不可得,还有什么境界的?有时候境界不同,争辩来争辩去的,修佛法在于修自心的清净,不是把自己所知道的拿出去与人家争辩,不必要!懂了就是懂,不懂的才在那边争辩,这也都是戏论,要把心修得没有什么可辨论的,这是第一步,也就是说去掉我的执着。
第二步是听到别人所讲出来的话,知道在哪一个层次,懂了就好了,不要去加以争辩;看到别人写的文章,他的境界是在哪里?知道就好了。譬如从小学到研究所,总是层次不同,对于一些初学的,要去争辩也是没完没了的,更是犯不着。(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