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如何利用《金刚经》来修行
        --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2003.
4.26.   6(之1)     张玄祥居士   讲于 法尔讲堂

  (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今天开始正式讲《金刚经》,开演《金刚经》的方式,一为前言,二为各段经文本文,三为名词解释,四为经文大意,五为如何利用本段经文来修行,依此五段来讲释《金刚经》。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一、前言

本《金刚经》原无分品目数,后来经梁朝昭明太子将其分为三十二品分,虽分为三十二品分,而文与义本是一气连贯,不为品分所割截,我们读后会悟而自通之。昭明太子将《金刚经》分成卅二品分,及其各品分段及名称等,是否恰当尚有待商榷。但因本版本《金刚经》已被大众广大接受并读诵,故还是照原版本以分目来解说。

此第一分,曰法会因由分,举凡世尊要说法,均有请法者开言请说,或必有因缘而说。当聚集弟子众等说法时,就称为法会。凡法会中说法,必有发起之因由,当时世尊正在连续讲《大般若经》的时期,且《金刚经》是 《大般若经》的577卷,故此法会因由之说,不如说是续说般若法要为主因由。

本法会开头,却由世尊着衣、持钵、乞食、洗足、敷座等日常生活中谈起,所以把它当成「法会因由分」并不太恰当。但我们却不要忽略此简要日常生活,可以从世尊平淡生活中学到好多的东西。

 

二、经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三、名词解释

1. 「佛」:

首先讲到「佛」,一时佛在舍卫国,「佛」大家都了解,是我们天天在讲的觉者、觉悟的人,但是仔细以祂的境界来讲,是有十种名称,一般称呼「如来佛」,其它还有一些名称。如来十号以前我们在讲义或网络上已经讲过了,现在稍微再复习一下。

如来的十号 :如来、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1)「如来」:梵语 tathagata,巴利语同,音译作怛他誐多,又作如去,即佛之尊称。盖梵语 tathagata 可分解为 tatha-gata(如去)、tatha-agata(如来)二种,若作前者解,为乘真如之道,而往于佛果涅盘之义,故称为如去;若作后者解,则为由真理而来(如实而来),而成正觉之义,故称如来。佛陀即乘真理而来,由真如而现身,故尊称佛陀为如来。

我们天天在念的tatha-gata,在咒语里面怛他誐多,在供养咒里面很多都是这个字,这是如来梵语tathagata,巴利文 与梵字和它一样,所以每次念到这个字就会想到是如来。如来(tatha-agata)也好、如去(tatha-gata)也好,有如来就有如去。《金刚经》云:「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何谓如来、如去?为乘真如之道,而往于佛果涅盘之义,故称为如去,这是进入涅盘境界。为由真理而来、乘真如而来(如实而来),而成正觉之义,故称如来。所以我们说佛陀即乘真如而来,由真如而现真实相,故称佛陀为如来,这是如来的名相。

2)「正遍知」:梵语 samyak-sambuddha,音译作三藐三佛陀。三藐,正之意;三,遍之意;佛陀,知、觉之意。正遍知,即真正遍知一切法。梵语samyak-sambodhi音译作三藐三菩提,旧译作正遍知、正遍知道,新译为正等觉、正等正觉。「菩提」系就法而言,「佛陀」则就人而名。

我们天天在念的三藐三菩陀或三藐三菩提,三藐三菩陀是对人来讲,而三藐三菩提是对修证到一个境界者来讲。前者是无上正等正觉者,而后者是正遍知无上正等正觉者。我们在《金刚经》里面念的「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后面会有说明;这里先解释「三藐三菩陀」,「三藐」是正之意,「三」是遍之意,正遍知一切法,菩陀是觉者觉悟一切法之意,是正遍知,即真正遍知一切法。所以当信众问释迦牟尼佛任何问题,佛陀都可以不假思考、无所不知地从祂的心里面自然流露说出来,这就是正遍知。

3)「明行足」:梵语 vidya-carana-sampanna,巴利语 vijja-carana-sampanna,音译鞞侈遮罗那三般那。明者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行足,即戒、定、慧等行具足;佛依戒、定、慧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称明行足。又明者即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等三明具足;行者即身、口二业 清净;佛具足成就三明二业,故称明行足。

「明」有两种解释,有人认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指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者,阿耨多罗是无上,三藐三是正等正觉,有无上正等正觉的就是明;行是戒、定、慧三者都已经成就而且三者具足,所以明行足就是佛的第三个法号。

另有些人认为,依一般的外道或世间禅定者有五通,而释迦牟尼佛多了三明,一是宿命明、二是天眼明、三是漏尽明。宿命通只有观八万劫以内众生的因缘果报,而宿命明是对无始劫以来,这个世界或其它世界的一切 众生都能够了解。天眼通是只能观到天上的一切、或其它一千世界,有起心动念时才能现起的。天眼明是不起心动念,一切世间、一切众生都能随时示现在佛的心中。

佛还有一个世间、出世间道人无法得到的漏尽明,佛教小乘行者只能得到漏尽通,漏尽通是没有烦恼,但心中往往还是有很多妄想的种子在,但不受这些妄想所左右,也就是不受种子所左右,因此修得漏尽通,就是不受善、恶、无记的种子所左右。然而,漏尽明就是心中的一切种子清净,无污染法就是真正清净,只有佛的境界才有的。因明者有三明,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所以我们常讲的「三明六通」,就是这里所指的「明」,亦即三明具足。

行者即身、口二业清净具足,然而「意」业为何不说清净具足? 因为「意」业是随众生因缘所现,佛的身、口二业具足清净,众生的心就是佛的心,佛的心也和众生的心一样,「意」是大家、十方虚空一体,并且是共有的。所以阿赖耶识具有个体业与共业(大众所共有的业),是如何应缘产生这个世界,实在是很深奥的!

这「意」有的清净、有的不清净,而修行也高低不一,有的心清净上至天界,不清净的甚至下到下界,因此这意业永远是没有办法搞清楚的,因此这里只讲身、口二业具足清净,而佛具足成就三明二业,故称为「明行足」。

4)「善逝」:梵语 sugata,音译修伽陀。意即进入种种甚深三摩提与无量妙智慧中。十号之中,第一为如来,第五为善逝。如来,即乘如实之道,而善来此娑婆世界之义;善逝,即如实去往彼岸,不再退没于生死海之义。此二名用以显示诸佛来往自在之德相。

「善逝」是修行的境界,意即进入种种甚深三摩提与无量妙智慧中。佛十号之中第一是如来,第五是善逝。为什么这里说善逝是第五?其因是将「应供」(第一)排到后面去了,其实阿罗汉已达到「应供」的境界,再者,因为加上「如来」就有十个称号,而加上「应供」就有十一个称号。

如来即乘如实之道,而善来此娑婆世界之义;善逝,即如实去往彼岸,不再退没于生死海之义,所以能够清净无碍的入于涅盘。我们无法善逝,是因为我们不能入涅盘、脱离生死海,因此我们所谓的求好死而升到天上,这还不是善逝的境界,善逝是要能脱离生死轮回,而且要能度到彼岸的。所以名称是如来也好、善逝也好,是表示说佛陀一来一往的去到彼岸的一种修行境界的结果。

以「如来、善逝」此二名用以显示诸佛来往自在之德性,来示现一大事因缘出现在人间,佛可以不来,可是为度众生而来,而众生度尽或阶段性任务完成,就示现入灭,佛能自在无碍来去彼岸之间,这是善逝。虽然《金刚经》里面没有 出现善逝的名号,但在其它的经典,当称佛的时候会现出这十个名相出来,这表示佛有这十种功德名相。

5)「世间解」:梵语 lokavid,巴利语 lokavidu,音译作路迦微,又作知世间。即佛能了知众生、非众生二种世间之一切,既了知世间之因、世间之灭,亦了知出世间之道。

世间解是对世间或者世间的一切法,包括此欲界、色界、无色界及其它所有世界、佛剎土,都能够了解、知悉,即佛能了知各世界之有情、无情两种世间的一切诸法。我们往往对有情众生比较在意,因为有情众生在六道里面轮回,而对这些无情类众生就是不能认知,像树木、花果或者是砂石、金矿、物质等,它们都是无情类众生,然而佛却能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地,知道世间的一切,了知众生、非众生两种世间的一切,甚至了知这世间成立的因,以及这世间将灭的时间。

当然,每个世界的成立都有它的因缘,要灭也是有它要灭的因缘。换言之,诸法因缘成、住、坏、空这四个过程,到最后总是要灭的。所以佛陀了知世间道、了知出世间道,而后者就是讲解脱道,也就是能脱离三界轮回的人,有这种智慧就是声闻、缘觉的境界、或者阿罗汉、菩萨的境界,这是出世间法,也是世间觉的一种觉知。

6)「无上士」:梵话 anuttara,音译阿耨多罗,又作无上士、无上丈夫。如来之智德,于人中最胜,无有过之者,故称无上士。又涅盘法无上,佛自知之,如诸法中涅盘无上,佛于众生中亦最胜无上。此外,相对于菩萨五十二阶位中之等觉位(又称有上士),佛之妙觉位,始称无上士。

我们念经时,常有念到「阿耨多罗」,就是无上士之意,梵语anuttaraanu是无上之意;ttara就是自得;无上士就是没有比达此境界更高的人,这里讲的无上或无上丈夫或者无上士,以如来的智慧和德行,是在人中、天上最高的,或者在出世间界里最高的,无有过之者,所以称为无上士。

当一切法进入涅盘,本来就没有可以相比的,因此称为无上。佛自知之,如诸法中涅盘无上,佛于众生中亦最胜无上。入世间禅定也好、出生于天界也好,都比不上有余依涅盘,有余依涅盘又比不上无余依涅盘。所以佛是证到无余依涅盘者,其法身只有一清净空性,就是无余依涅盘,也就具足自性清净涅盘。就众生或者是初修行者而言,只有佛能得到最高的境界,因此称为无上士。

此外,相对于菩萨五十二位阶﹝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心就是四十四位阶,然后再加上八地菩萨证到不动地就能定慧等持,得解脱道,共是五十二位阶﹞中之等觉位(又称有上士),后面还有二地菩萨位,善慧地及法云地,法云地是最高菩萨位阶,上 去还有如来十地,虽然这些菩萨是有一点如来地的因地位,但还没有到果位,也不能够跟释迦牟尼佛如来十地的妙觉位相比,故佛之妙觉位,始能称为无上士。

7)「调御丈夫」:梵语 purusadamyasarathi,巴利语 purisadamma-sarathi,音译富楼沙昙藐娑罗提。意指可化导一切丈夫之调御师。富楼沙言丈夫;昙藐言可化;娑罗提言调御师,是名可化丈夫调御师。佛以大慈、大悲、大智慧故,有时软语、美语,有时苦切语,有时杂语,以此调御令各行者不失道。

即善于调理众生的一切。我们一般所讲的调御,是大的教导小的,或是懂得多的学长教导学弟,但终归还是学问懂得有限,不像释迦牟尼佛对不同众生都可以调理,而且对于不同众生授以不同的法门,是以佛可称为调御大丈夫,专门治疗众生的习气毛病,对症下药。

梵语purusadamyasarathipurusa是丈夫,damya是可化,sarathi是调御师。佛以大慈、大悲、大智来度化众生,了解众生的根机,所以能因人、因时,因病不同而依法教化,有时用赞美软语来加以鼓励,有时恳切、痛切地提醒他,而有时候对于贡高我慢者、自以为是者,就用重语来挫顿他们的锐气,让那些自以为是的心慢慢去除。因此调御丈夫,就是释迦牟尼佛用大慈、大悲的智慧及不定法去调塑每个人的烦恼法,圆满德行,使其走上修行的正路,重点是此智慧不是学来的,是自在了知于心且无所不能,什么人都可以教化的。

8)「天人师」:梵语 casta deva-manusyanam,巴利语 sattha deva-manussanam,音译作舍多提婆魔舍喃。谓佛陀为诸天与人类之导师,示导一切应作不应作、是善是不善,是邪是正,若能依教而行,不舍道法,能得解脱烦恼之报,故称天人师。又以佛陀度天、人者众,度余道者寡,故称为天人师。

人天世间里面只有住某类众生,一个是人、一个是天神。鬼神与人的区别,是鬼神没有肉体、没有脑细胞,所以无法思考及拥有智慧,虽然有形像可是一般人肉眼看不到,同我们住于世间。当我们在诵《地藏经》时,就能深深体会到地藏王菩萨与这些鬼神类、或地狱众生模拟较有因缘,有些人讲到地藏王菩萨,就会与地狱众生或鬼神联想在一起,甚而感到害怕。其实大可不必如此,因为地藏王菩萨的法力及其功德都不输于释迦牟尼佛,这在经典上都有明示。

我们必须知道很多大菩萨的修证并不亚于佛,譬如西方极乐世界的补处佛观世音菩萨已经成佛,是名「正法明如来」,只是西方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还在弘法,阿弥陀佛的弘法期又无限的长,因为阿弥陀佛是无量寿佛。再则这时间太长了,到底观世音菩萨要度化谁?因为到西方极乐世界的每个人,也都接近圣人的境界,已不必教了。而带业往生者,虽带业到西方极乐世界,但经阿弥陀佛的开示,又马上证得无上解脱道。所以观世音菩萨乘着悲愿,就来到娑婆世界,帮助释迦牟尼佛弘法。在末法时期,《妙法莲华经》里面的《普门品》就占很重要的地位,那是在说明观世音菩萨在末法时期救度众生愿力及威德力,所以更显现《普门品》在末法时期的重要性。

天上的天神,释迦牟尼佛亦可以开导,因为他们的境界高,虽然智慧力不够,但善心基础很好,也能吸收、学习到不少;在天上,也有世间禅修得解脱的阿罗汉,是小乘的声闻、缘觉等,释迦牟尼佛教导他们向上发大心,以成就菩萨道,并开始修大乘佛法。所以天人师应说是众生导师,但主要是度一切的人与天上的天神。

梵语casta deva-manusyanamcasta是导师之意,deva是天界之意,manu是人之意(第六意识是manas,意指人)manusyanam指我们人。佛陀为诸天与人类的导师,示导一切应作、不应作,是善(守戒)、是不善,是正是邪,都能依教而行,不舍道法,能得解脱烦恼之报,故称天人师。

因果离不开善法,所以要守戒,清净就是善法。善或不善都是法,而我们要用的就是善法。应作或不应作,有些事在人的境界里被认为是不该作,但以利益众生为考量,有些菩萨却还会去作,示现一些我们所无法理解的行为,但大可不必妄加批评,否则就会造口业。

尤其一般初级密法里面,有些思想观念与我们的不太一样,但都自有它的道理,我们能懂就懂,若不去修就不必刻意去理会它。但每个现象、每个法,对菩萨来说没有善或不善,对人来讲,就有善或不善之分,因为人的根机比较浅薄,因此只能教授好的,不能教授不好的。然而不好的对于菩萨的境界,就没有所谓「好、不好、善、不善、生死、涅盘、常、无常、清净、不清净、」,所有境界对菩萨而言,都是一样的;若有所执着,就不是菩萨摩诃萨,这就是《大般若经》中所讲的大菩萨境界。因此能够担负这些教导,让众生里面的人、天二类得到解脱的,就只有佛陀,也只有祂才能担当天、人二类众生的导师,故称为人天师。又以佛陀度天、人者众,度余道者寡,故称为天人师。

9)「佛」:梵语 buddha 之音译,意译觉者、知者,乃佛教修行之最高果位。觉悟真理者之意,亦即具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如实知见一切法之性相,成就正等正觉之大圣者。声闻、缘觉二乘仅具自觉,菩萨具自觉、觉他,佛者具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由此更显示佛陀之尊贵。

梵语buddha之音译,意指觉者、知者;此觉者、知者也都必须有上列境界,如果单是有觉而没有上列的境界,不可以称是佛。一个开悟者如初地菩萨,他也有觉但没有上面所讲的这些境界,就像外道者虽然也有觉,而所知的也没有上列的现象,有智慧但不具足,所以不见得能度所有的众生;有神通但也没有释迦牟尼佛能够观尽有情、无情类众生,遍世间、宇宙里面的三千大千世界。同样是觉,我们常常说活佛,尤其是藏密,觉悟的或开悟的人、或者有所修证者,都可称为觉者,但此「觉者」绝不可与这里所称的「佛」同等观,因为佛必须具备上列所提名词均存在且成就,才能称为真正果地佛的境界。

「佛」乃佛教修行之最高果位,觉悟真理之意,亦即具足自觉、觉他,菩萨只有自觉、觉他的德性,声闻、缘觉只有自觉而已,佛还多加「觉行圆满」,因而所觉的范围、所能授的功夫及修行的境界,这些只有佛做得最圆满,所以觉行圆满是最重要的。声闻、缘觉就只有自觉,能自我解脱,更需要有智慧去度他人;大菩萨度人多一点,小菩萨度人少一点,这是觉他,但是菩萨德行尚未圆满,智慧也还不具足,因此觉行也没有圆满。

佛以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外,且如实知见一切法之性相。一切法都有它的自性,「性」能了解了,「相」就能够说明。佛法一谈到性相,性是产生相的本体,譬如色相就是由我们的见性来感知的,声音是由我们的闻性来感知的,这些不是只有人的世界,在十方虚空、一切世界之间的一切现象,都能如实去知。佛也是成就正觉之大圣者,是正觉不是偏觉,偏觉就是倾向于空、或偏向于有,佛是空有不二、中道观一切法性相。

世间禅定者都偏向于有的执着,很多人对没有的事,或未发生的事也要将它说成有,尽是胡思乱想或编纂事情。而有些人却将有的现象,偏偏观成空,因为不空就无法解脱,故将既有之境界、事物观成空,那才能解脱,这种人就证到解脱知见,声闻、缘觉(辟支佛)他们都有解脱的知见,却是偏离于空的修证。

若是真正去掉空觉而能自在,那是菩萨境界的修证,菩萨就能从空里面回返入有,因为这时候是心地已清净,产生的有相是真实的,能觉知种种的相,却不受它的影响,这样就有解脱的知见。菩萨虽然是从初地慢慢地修证到八地,就有一点不偏空、不偏有的现象,八地菩萨是不动地,能遇法、知法而如如不动,要修证到空性以后,让心也能感知一切法,又能够不受它的影响,这样才有解脱的味道。

以这种不偏于空、不偏于有的修证,称为是正等正觉,要达到正等正觉的境界,才能称为是佛。声闻、缘觉二乘仅具自觉,菩萨具自觉、觉他,佛是具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由此更显示佛陀之尊贵。所以谈到佛陀,就是讲实际的如来果地佛。

10)「世尊」:梵语bhagavat,音译为婆伽梵,即为世间所尊重者之意,亦指世界中之最尊者。意译作「世尊」之外,亦直译作有德、有名声者等。即「富有众德、众佑、威德、名声、尊贵者」之意。其中以「世尊」一语最易被解知,故自古以来之译者多以其为意译,我国即为一例。

这是我们常常在经典上讲的,梵语bhagavat,音译为婆伽梵,大部分的经典都是用这名字代表世尊。顾名思义,世尊是世界(天上、人间)里面最尊贵的人,世间所尊重的意思,所以译作世尊。亦直译为有德、有名声的人,值得我们敬重者称为世尊,即「负有众德、众佑、威德、名声、尊贵者」之意。因此,以「世尊」一词来解释,我们也最容易了解,因为世间是天神境界而已,声闻、缘觉祇是自已能解脱,菩萨是自觉、觉他,有智慧但还不圆满;而佛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能觉行圆满、度众无所不能,是此世界里面最尊贵的,自古以来我们也都是用世尊这名称。

但「世尊」这名词,在印度不只是对尊贵者的尊称而已,有时候并不只是适用于佛教里的释迦牟尼佛而已,像印度教、婆罗门教里也称他们的教主或天神为世尊。因此名称相同,意义却不大一样。我们所称的「世尊」,在宇宙里面所有的世尊都是等齐的,没有所谓的大小之分,凡是成佛者即称为世尊。在每一小宇宙、银河系,每一世界里面都有一尊佛,现在正在行教化的,过去佛已经过去了,未来佛还没有到来,现在在教化的是释迦牟尼佛。虽然是末法时期,但是祂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你要相信祂还是永远存在我们的身边。

在《佛心经》中之心中心法提到,得佛心决定者,应有十二种心中心相貌,此名相里面要有一种信,是对佛陀的信念,也就是你能体会到释迦牟尼佛入灭,但祂并没有真正的入灭,祂永远还是在世间里面度一切众生,能够有这信心的,就是证到心中心法的相貌之一。因以我们可以了解到世尊,就是世间里面最尊贵的。

11)「应供」:梵语 arhat 或 arhant,巴利语 arahat 或 arahant,音译阿罗汉,为佛十号之一。指断尽一切烦恼,智德圆满,应受人天供养、尊敬者。亦即应受一切人天以种种香、花、璎珞、幢幡、伎乐等供养者。

本来「应供」是放在第一位置,现在将它放到最后。梵语arhatarhant,巴利语arahatarahant,应供音译就是阿罗汉,当然很多释迦牟尼佛的徒弟已证到阿罗汉果,有时译为无生。阿罗汉是小乘圣人,但是又可转向大乘,有时候也称为大阿罗汉,即菩萨之意。

佛也是应受供养,但是证到阿罗汉的境界,要吃或不吃都无所谓,到佛的境界就更不用吃了、生死自在,所以证到阿罗汉以上的这些圣人,随时受生、随时入灭,或者是要度众生,就到世间示现一下,直到被识破(事迹败露)才又入灭,如布袋和尚是弥勒菩萨的化身,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的化身是寒山、拾得,这些菩萨都随时化身在世间度化众生;也有佛化身的,如丰干禅师即是弥陀化身。寒山、拾得、丰干此三人都居住于天台山的国清寺,被称为国清三圣或三隐。

「应供」为什么应该受人家的供养?因已有道行,足受人之供养。有些还没有成就者,就不应该受人家的供养,因为没有成就受供养,就会有烦恼并要还人家所供,故有其果报。证到阿罗汉,译作「应供」,能受一切人、天种种的香、花、璎珞、珠宝、幢幡、伎乐等供养,故阿罗汉能受我们人、天众生的供养,此称「应供」。

将「应供」拿到后面,再把「佛」名号加上去,这「如来」、「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共十种,加上「应供」就有十一种名称。虽然「应供」有点是意译产生,但有些人还是将「如来」拿掉,而把「应供」放上去,所以佛十名说法往往会有些不同。

解释名词第一个「佛」,将十个佛的德行概念稍微了解一下了。谈到佛陀即是「如来」、「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大部分所有经典,只要一谈到「佛」或者是某一位「佛」,都会将这十种名称都列出来,代表祂已修证到这十种境界都拥有。不是我们现在的这种活佛,虽然也自称为是佛,但内心里可能只做到一点点,也自称为是活佛,这与我们上述所说的佛是截然不同的层次与境界。

 

2.「舍卫国」

舍卫国,梵名cravasti,巴利名Savatthi,为中印度古王国名。又作舍婆提国、室罗伐国、尸罗跋提国、舍啰婆悉帝国。舍卫城是它的首都,舍卫译为丰德,意指富有德行的人很多,且物质丰富、国土丰饶。舍卫国是当时波斯匿王的首城,所以称舍卫大城。波斯匿王,梵名Prasenajit,巴利名Pasenadi,意译胜军王、胜光王、月光王、明光王,为中印度憍萨罗国(梵 Kaucala)国王,约与释尊同时。波斯匿王亦住舍卫城,为释尊教团之大护法,兼领有迦尸国(梵 Kaci),而与摩揭陀国并列为大强国。

佛陀在舍卫国前后居住二十五年,他在世八十岁,在这地方几乎住了三分之一的岁月,比起其它地方住得久。或许是因为这里的风水比较好,所以珍奇妙事很多,这里的国民知书达理,信仰佛法的信众也很多。

有关此城的位置,根据英国考古学家康林罕(A. Cunningham)推定,约近于尼泊尔(在印度北东北方)之奥都(Oudh)北方约九十余公里处,即拉布提和(Rapti)左岸之莎赫马赫(Sahet Mahet)地方,就是古代的舍卫国。

3.「祇树给孤独园 」:

又称祇园精舍或祇洹精舍,我们诵《金刚经》,前头就会唱诵到「祇园会上佛菩萨、祇园会上佛菩萨、祇园会上佛菩萨」,在这个「祇树给孤独园」里面讲的经有很多,《大般若经》亦在此所说。经文中有翻成祇园精舍、祇洹精舍,或者直接讲祇树给孤独园这两个人的名字。这精舍也是非常地神验,常常显现出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常常出家众聚集,听讲的一大堆,有时候连动物如猕猴数千前来,在左右听法、寂静无声,有诸飞鸟亦普皆来等诸异相,动物也是有灵性的,它们也会参与法会的。

古僧大德在诵经或讲法时,也有一些有善根的动物、以前有修法过的会来旁听、来听法。在虚空之间,我们人类、畜生,其实无始劫以来也都熏习佛法,只是今生有些堕到畜生道,有的是菩萨不畏生死、不爱涅盘,要度众生有时候难免又会造业,而造业可能堕落到畜生道。虽然在六道中滚来滚去,但菩提自性始终不变,因此菩萨一定要具备这种不怕在六道中打滚的功夫。显然这些猕猴、飞鸟,以前一定也学过佛法的,所以当释迦牟尼佛在讲经说法时,牠们才得以有机会去旁听。

4.「比丘」:

比丘梵语 bhiksu,巴利语 bhikkhu 之音译。比丘之语义有五种,即:(1)乞士,上乞法以养慧命,下乞食以养色身,(2)破烦恼者,(3)出家者,(4)持净戒者,(5)能怖魔者。比丘有两种:(1)多闻比丘,乐诵经典,旁搜广记,却不真正修行者,称为多闻比丘。(2)寡浅比丘,经教少通,却能专心修行者,称为寡浅比丘。

比丘乃五众之一,五众为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或称七众之一,七众为僧俗合称,指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等佛弟子之七种类别。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等合称三小众。

比丘、比丘尼所持戒条,依律而有异。四分戒本有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之说。另比丘尼应敬比丘,故制定八敬法(又作八不可越法),此乃为防止女性出家者乱正教而设。八敬法即:(1)每隔半月,比丘尼必受比丘指导一次。(2)跟从比丘安居。(3)安居结束,必从比丘众中求自恣忏悔。(4)从比丘受具足戒。(5)不可辱骂比丘。(6)不可举说比丘所犯之罪过。(7)犯轻罪时,从比丘而忏悔。(8)比丘尼即已出家受戒百年,亦须向新受戒之比丘礼拜等八。

5.式叉摩那(siksamana)

未受具足戒前学法中之尼众,称为式叉摩那,意译为学戒女、学法尼。盖受具足戒之前,凡二年内,须修学四根本戒和六法,即学习一切比丘尼之戒行;藉此二年之时间,藉修行戒法磨练其性情,使习惯出家生活,以坚固其道心。所以真正佛教不是说要出家就出家,必须有观察期并应先让她们学习戒法才行。所谓四根本戒即是戒淫、戒杀、戒盗、戒大妄语等四重戒。六法者系指染心相触、盗人四钱、断畜生命、小妄语、非时食、饮酒等。据《瑜伽师地论》之说,女人多烦恼,故须行此渐次受戒之法。亦有经云女人约少修五百世,故其习气、毛病较一般男众为多。

6.沙弥(cramaneraka)

系指已受十戒,未受具足戒之出家众,或其年龄在七岁以上、未满二十岁之出家男子。意译求寂、息恶、勤策者,即止恶行慈、觅求圆寂之意。以年龄来做区别,沙弥约共分为三种:(1)驱乌沙弥,年在七岁至十三岁之间,已有驱走晒谷场上乌鸟之能力。(2)应法沙弥,年在十四岁至十九岁之间,不久即可参与出家生活之沙弥。(3)名字沙弥,年龄已超过二十岁,然尚未受具足戒,仍为沙弥者。以上三者合称三沙弥。

沙弥应守十戒,即:(1)不杀戒,(2)不盗戒,(3)不淫戒,(4)不妄语戒,(5)不饮酒戒,(6)离高广大床戒,(7)离花鬘等戒,(8)离歌舞等戒,(9)离金宝物戒,(10)持非食时戒。

其上十戒中与很多法师所授的一日夜八关斋戒相当者,有: (1)不杀戒,(2)不盗戒,(3)不淫戒,(4)不妄语戒,(5)离高广大床戒,(6)离花鬘等戒,(7)离歌舞等戒,(8)持非食时戒。

7.沙弥尼(cramanerika)

系指受持十戒而未受具足戒之女子。意译勤策女、息慈女。十八岁之未嫁女出家,受沙弥尼十戒,复受两年式叉摩那阶段,年满二十岁方能受比丘尼戒。沙弥尼唯受持十戒,其后能够直接去受具足戒。故沙弥、沙弥尼以其勤于策励成为比丘、比丘尼者称之,前者译为勤策男,后者译称勤策女。

8.大比丘:

比丘中修证有成就者成为大比丘,此处大比丘的三种意义即:「大、多、殊胜」,是为大比丘。

此处的「大」有三义:果极位尊,就是已证到阿罗汉果行者。如果还在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果等阶段的行者,那么小乘三果尚不可称为「大」,到阿罗汉又有很大的成就,那才是大阿罗汉、大比丘。

于小乘七种学人中,修证学养极高极尊,堪称为大。七种学人即初果向、初果,二果向、二果,三果向、三果及四果向。此处的「向」就是迈向那一果的修行方向前进之意,如初果向是向初果须陀洹迈进的行者。到四果时,是小乘行者中最尊者,即四果无学位也。菩萨里面还有一些要学习的,七地以前的菩萨还是要学的,故称有学位。不管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或者是菩萨七地以前有学位的,这些都不能称为果极位尊,已经证到菩萨八地不动地,或者是小乘的第四果位,如果祇有向四果也还不可以称之,必须要真正证到阿罗汉果的,这才是大比丘。

大乘菩萨七地以前有学位的,还不可以称是大比丘,七种学人里面有一些是重复的,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有的菩萨开悟的时候,初地、二地、三地、四地还没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的境界高,所以这里面汇总起来总共有七类,都是有学位且还继续要学习的。

阿罗汉其实也还是要学,要学习由小向大到大阿罗汉,甚至于要发心向菩提道迈进,转修菩萨道。八地菩萨已证到不动地,但神通变化还不具足佛的境界,因为神通、心通是有,但佛的大神通、大心通境界还没有,所以还是要学。

大比丘的三种意义即:「大、多、殊胜」,第二为多者,是见识多、博学多闻、通达内外经典。第三为胜者,知见殊胜、辩论胜过当时的九十六种(大约)外道,这样子才能称得上是大比丘。所以大比丘的三种意义即:「大、多、殊胜」。

9.「千二百五十人」:

很多经典都记载着「千二百五十人俱」,为什么都是这些数目或是这些人?当然不是只有这些人,是这些人天天和释迦牟尼佛生活在一起,就好像法尔禅修中心一样,有几个人将这里当成家一样,天天都来这边。然而,这「千二百五十人」是哪些人?在《过去现在因果经》中云:「耶舍长者子朋党(即所度化的徒众)五十人,优楼频螺迦叶师徒五百人,那提迦叶、伽耶迦叶师徒各二百五十人,舍利弗、目犍连师徒各一百人,共千二百五十人也。」这些人为什么要常在这里?证到大阿罗汉,应该可以入灭去了,这些人大部分起初是外道,我们修行的人,在起初大部分都是外道,不要小看这些外道,外道也有世间禅的境界,身体、心灵也都修到有神通,只是没有学到解脱知见而已。

当然你也不能把外道摒除、排斥于外,很多人才刚开始学佛,却都是心胸狭窄,看到外道就视为冤家,恨不得将他排之在外。也有对其它的宗教都无法接纳的,或对其它功法无法接受的,其实法法都是法,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佛法,其中包括外道法,只要能在最后关头调教他,让他晓得如何修解脱道,也就纳入正法了。

这些大比丘「千二百五十人」,刚开始都是外道,他们不但有神通也有五通,证到四禅境界就有五神通,只是没有学到解脱。随佛出家后,经过佛陀教化,能够脱离三界以外,并且示以正法教导后,跟随佛陀出家、见佛闻法,均证得阿罗汉果。诸众因感念佛陀恩典故,所以不入灭,经常随在佛左右如护法一般,故一千二百五十人做为佛之常随众。

10.「众」:

四人以上是为众,亦名僧众或合众,比丘四人以上是为「众」,三人以下不可称为众。为什么僧人四人以上才为「众」,因为有四人才可做羯磨(即法会),如此才会如法。故四人、十人、二十人、百人、乃至千二百五十人,均为僧众。所以当经文提到「众」,最少就是要四人以上,大体作「众」即是千二百五十人俱。

11.「衣」:

衣服乃比丘随身所穿之物,佛为出家人制三衣,在比丘每天六务中特别重要者有安陀会,梵语 antarvasa,巴利语 antaravasaka,是为三衣之一。郁多罗僧 梵语 uttarasavga,巴利语 uttarasavga,三衣之二,六物之一。僧伽梨梵 Samghati,巴语同,即大衣、重衣、杂碎衣、高胜衣。此伽梨梵为正装衣,上街托时,或奉召入王宫时所穿之衣,由九至二十五条布片缝制而成,又称九条衣。

这三种衣服,也称「三衣」。若从上所知,三衣可称「小衣」、「中衣」、「大衣」。而从名词上也不难了解,「小衣」是方便、睡觉时穿着的;「中衣」一般工作时穿着的;「大衣」就是礼服,做法会、外出乞食时穿着的,这就是「三衣」。

另所谓六物即三衣加一钵为四物,为比丘经常随身所用,其它二物为尼师坛(敷布坐卧之具)及饮水所用之漉水囊等六种。所以一个出家人要随时携带这六种东西,也是最简单的装备。

12.「三衣」:

(甲)安陀会:译作内衣、裹衣、作衣、作务衣、中宿衣、中着衣。此衣系由五条布做成,故又称五条衣。为贴身衬体所用,又称下衣,通常于劳作众务或就寝时所穿着,为三衣中最小之衣。

(乙)郁多罗僧:译作上衣、上着衣,及七条之中衣,为常服中最上者。于用斋、讲经、礼、诵等诸羯磨事时,必着此衣,故又称为入众衣;又因仅覆左肩,故又成为覆左肩衣。内衣是整个全部套起来,中衣是披在左肩、露出右肩。其制法:先割截为二长一短二十一隔之布块,然后以「却刺」之法缝成。

(丙)僧伽梨:即九条以上之大衣。又因必须割截后始制成,故称重衣、复衣、重复衣。因其条数多,故称杂碎衣。为外出及其它庄严仪式时所穿着的,如入王宫、聚落、乞食、及升座说法、降伏外道(论法、用法)等诸时慎重、正式所著用,故称入王宫聚落衣。又以其为诸衣中最大者,故称大衣。

13.「钵」:

梵语钵多罗,译为应量器。并不是所有的应量器都称为钵,出家人所拿的钵有三种,即上、中、下钵。上钵盛二升,中钵盛一升半,下钵仅盛一升。如果大于大钵,或小于小钵,则不名为钵。到底何种出家众应拿何种钵,因在中国无托钵乞食之行为,祇有南传小乘出家众,如泰国等国家还有乞食之行为,所拿之钵大小如何,尚不知道。

上列是在《金刚经》第一品「法会因由分」所提到的名词,应该对你们交待的,在这里都稍微加以说明。关于出家人有五众,在家有二众,僧俗合总七众。五众为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二众为优婆塞、优婆夷。

 

四、经文大意

  阿难在七叶窟佛陀经典集结处说,如是我闻,正如我当时所知道的,有一个时间(一时是在时空的哪一点,其意也是不让我们造成执着),佛陀住在舍卫国首府舍卫大城外的祇树给孤独园(祇洹精舍)里,此时精舍中还有大比丘众等约一千二百五十人同住。

就在那个时候,佛世尊已出定,想要吃饭食的时候,自己就穿着僧伽梨大衣,手持饭钵,由舍卫大城外的祇园精舍进入到舍卫大城里乞食。在舍卫大城中,挨家挨户次第乞食已。即还至原来的地方,将所乞的饭食都吃完后,收拾起大衣,并将饭钵洗净后也收藏起来,再将自己的双足清洗干净,然后把尼师坛座垫敷放在座位上,佛陀自己就往上坐定,或因缘际会有人发问,也准备讲经说法了。

 

五、如何依本经文修行

第一品「法会因由分」我们在前面已经讲了,梁昭明太子视为「法会因由分」,其实这一段与「因由」没有关系。所阐释的事是出定、着衣、持钵、乞食、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此段经文虽然只是叙述佛陀平淡的生活方式,然而从这段经文里面,却有五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这五点就细述如下。

1.「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和合僧众除依止佛陀修习证果后,他们不入涅盘而常随佛陀左右,知恩感恩,佛不入灭,诸僧众等亦不入灭,感佛恩者当如是。换句话说,虽然我们学佛法,但一切的智慧都是从佛陀来的,如果你真有所成就的话,心中最应感谢的还是释迦牟尼佛,因为他留下来的经典及一切法,或在你修行的紧要关头,以身、语、意三化来化度你,这些都是值得感恩的。

在静态感恩上,这些佛弟子与佛陀生活在一起,如同护法一般。若是今天我们有所成就,感恩方式又会是怎么来做?现在是末法时期,还是都要出来度化众生。若自己都没有成就,烦恼不断又怎么能度化他人?有一天一旦有所成就,最大的感恩就是出来宏扬佛法,不要像小乘行者一样,只求自我解脱而已。

虽然我们不是出家众,然而反观现在丛林诸多僧众,除依住佛陀教化外,难免还有所谓的师父,当行者有所成就后,亦当缅怀师恩,不要起贡高我慢心,不要有:我现在比师父修得好的心态。这也是很难讲的,因为过去的因缘,今生跑的比较慢的、或今生跑得快的、比较用功的、根基很好的、甚至比师父修得有成就的;但姑且不管是否有成就,师父总是曾经引领过你,理所当然的也要缅怀师恩,不要升起贡高我慢心。

有很多师父并不随意示现他的修证,这些修证一般并非我们的眼睛所能够看见,而是我们的智慧不具足时无法看透,修行好的人一般是示现在他的行、住、坐、卧之间。所以不要以为有眼睛就能习得很多法,有时师父不必什么讲经说法,以色身示现佛法。禅宗二祖跟随并服侍达摩祖师很多年,达摩祖师就是不正式的收他为徒弟,也从来不教他一言半句或一个法门,因为达摩祖师认为他的智慧不够,无法传授他这无上心法,但是二祖求法心切,终于演化出长立雪地上、断臂求法的决心。

修佛法真的是要智慧,很多人同样在修学佛法,有些人的智慧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做?智慧是学不来的,是累劫修得的,很多人学到是表面的,就是没办法学到那种真正应用的智能。所以当二祖知道达摩祖师认为他这个人的智慧不是很好,不适合修无上心法,结果二祖益发勇猛心,到厨房拿起刀子将他的左手砍下,这种求法忘躯的精神,深深感动达摩祖师,虽然他的智慧不够,但这种修法心也已足够了,因此才收他为徒弟。

上述公案主要是告诉我们,有修证的人不会告诉你他的修行如何,但你自己要有眼睛去判断他的行为,看不懂或看不清楚,嘴巴也千万不可以乱讲,否则会造业。如果修得有境界,但搞不清楚状况,而有境界是世间禅的功夫,就要用般若波罗蜜的智慧度过去,到最后什么境界也没有,就只有一个解脱自在的心;要用的时候拿起就用,不必用也不勉强用。即使以后有成就也要感恩知恩,出家人是这样,在家人也是要一样。这也正就是儒家所说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精神与意义。

这一千二百五十人的大比丘,就是抱持这种感恩释迦牟尼佛的心,佛陀使他们证得不在世间一直在轮回、能够摆脱烦恼、脱离三界,所以就一直不入灭,而伴随着世尊。而现在有些人与僧团搞不好就要闹离开,这就是心不自在,一旦内心自在,在逆境也好、被排挤也好,反而是好修行的时候,默默地修行成就内心的解脱。在以前离开僧团是很严重的问题,尤其是南传佛教的僧团制度,修行都是一起修的,他们是很团结的,是真正修行的,除非有成就者,住持同意你到他处参访、或者是犯了戒,被赶出僧团,不能够再一起共修以外,否则是不允许离开僧团的。像这一千二百五十人的大比丘,是永远跟随着世尊一样的。

2.「食时」─为戒律所规定之进食时间,即日午前之时。三世诸佛之法,以日中之时为斋食,故称食时,真正的佛法是日中一食,早上是识神所食的;过中午以后,已不得食。依戒律所规定,自日出至正午前许可受斋食,过之即「非食时」。若犯之者,违九十单堕之非时食戒。四分律卷十四有云:「时者,明相 出(天亮时分)乃至日中,按此时为法,四天下食亦尔。非时者,从日中乃至明相未出(晚上)。」

持守不非食时戒是出家众的基本戒律,在家菩萨戒亦有六斋日(农历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卅,后二日小月时改为廿八、廿九二日)。故何时该食、何日不该食,我佛弟子当要谨守戒律。持守不非食时戒可得五种福:(1)少淫。(2)少卧。(3)得一心(不会心慌意乱)。(4)无有下风(风大不调会造成风上不来,或者是风不能在全身运转顺利,南传所说的风或者是经典所谓的风大,就是我们所称的气)。(5)身安隐亦不作病。

往往坚持过午不食者,都比较会有所成就,有些人守六斋日,结果胃病、什么毛病也都来了,这主要是因为守得不对,方法不对、不正确,譬如说斋戒日前怕少吃,就大量地吃东西,把胃搞坏了。否则身体有气感的人,应该是越不吃饭,精神会越好、身体也会越好才对。越有修证的人吃的越少,声闻者入定,约七日一食,七日出定一次、托钵一次;辟支佛者入定,约二七日一食,十四日出定一次、托钵一次;佛、菩萨、罗汉,自行均已成办,且位至罗汉,生存示灭已能自主,何必要食?不必食了!因为是在世间故示现要食的样子,至于几天要食一次?没有仔细去考究,我们并不知道。(待续)


[ ▲踢试幂◎恁黍 ] [ 幂萎恁黍 ] [ 忑 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