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金刚经》来修行
2003.1.11. 第 5 讲(之2) 张玄祥居士 讲于 法尔讲堂(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二、般若波罗蜜行相是什么?(续)
4、谁能行般若波罗蜜多?
(1)某些人学不得般若波罗蜜
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得般若波罗蜜的智慧,例如被天魔、魑魅、魍魉所迷著者,就不能行般若波罗蜜多,因诸魔等好有为法故。还有瞋心重者障碍智慧,无般若波罗蜜的智慧;贡高我慢心重者也没有般若波罗蜜智慧,因慢心让他不虚心受教故;不忆念佛者更不会有般若波罗蜜智慧,故《金刚经》云:能读诵《金刚经》者已于千万亿佛所种诸善根,始有得此般若波罗蜜的智慧,看到《金刚经》才不会迷闷,不会产生疑惑,甚或不会有发狂的现象发生。
应作如是观:「若法无所有、不可得,即是般若波罗蜜多。」这一句话要记起来。谁才能够来行般若波罗蜜多?观诸法无所有、不可得,即是能行般若波罗蜜多。经云:「能于无所有、不可得中何所征责。」何谓无所征责?征者征信也,责者古意有债务之意。征债者讲对于一切法观成无所有、不可得时,没有什么可以去征信或负担债务之感觉,也就是菩萨很自然的能面对一切法,抱着这种心态去处理,无所住一切法觉得很自然。
不像有些外道行人,假藉是佛弟子,一切法不经过探讨、思惟、辩论,才能相信、来修行。若是真菩萨应能自然地,以此无所有、不可得的心态来看一切法相与境界。
上面这两句话是讲般若波罗蜜的智慧,即是观一切法无所有、不可得,并且行者能自然地进入那种般若智慧中,不必经过学习才会相信此般若波罗蜜的智慧。
以本人为例,四十几年的修行过程中,一开始自然地就对一切现象及境界,都不会去执着、分辨,也不爱去说出什么事情或境况,体会了、了知了就放下。刚开始也不知道什么是般若波罗蜜多,虽然天天看到经本中写、或大德们讲般若波罗蜜多,但却不知其真实意义。自从上悟下本师父说大家要好好读《大般若经》,那时才开始真正深入《大般若经》中学习。看到此句「何所征责?」,才知本自具足,何必学习!本自无性,何有法执?本自清净,何有言说!
(2)有境界才能用般若波罗蜜
是谁能够来行般若波罗密多?就是你已经有大乘的根机,已经证到起码是四禅的境界,或者是四空处定的境界,你才能用般若的智慧来摆脱一切境缘。如果你还在做行善工作,也不打坐,讲了半天的般若波罗蜜,对你来讲,是不会懂或者是使不上力,因为你没有那个境界可用般若波罗蜜多。
若你已经有觉有观了,告诉你要用般若波罗蜜多,以无所有、不可得的观念,这样不要执着觉观,继续用功,你才能够进入二禅境界、才能进入三禅境界、才能进入四禅境界。所以已经有修禅定的人,就会用到般若波罗蜜多,得到初禅、然后推进二禅、推进三禅、推进四禅。
当一行者因缘成熟开悟了,再勤修大悲咒,证得八地菩萨的不动地,修学《大般若经》,了解佛法要怎么修?是要空一切相,以十八空义来修,或进而修学三三昧(空、无相、无愿),这些都是在修空观,回到自性本空的真如体。之后,可来修学一切高级密咒,就有无量的神通变化。你要懂得每一个阶段,都要以般若波罗蜜的智慧度到彼岸。不要到了那个阶段,就卡死在那里,那怎么证得无上菩提?当然要得无上菩提,就要以般若波罗蜜的智慧,关关能度过,就能得无上菩提,而让您得无上菩提者,即是这般若波罗蜜的智慧。
如果你念佛念了几十年,也没有甚么境界。或者只会一千万、两千万的捐钱,也不想实际去修行,也没有证得两个心以上。这样天天听法师讲:「般若波罗蜜多」,一方面不懂其义,二方面也不知道怎么去用。
我们一般人都要能以般若波罗蜜多来修行,若不是以般若波罗蜜多来修,就不是在修佛法。譬如说有一百个人同时听到一句话,有一百个心起,是有不一样的感受。若能以般若波罗蜜的智慧来观这句话,是否同是一心,是同一无心之心,同一无念之念。听到这一句话就是这一句话,没有你的感受生起,是谓一境性;声音就是声音,不会认为这一句话就是在责骂我、在讽刺我!是在拍马屁吗?忌妒心也好,赞叹心也好,什么心都好,那是说话者的事,跟我没有关系,听到这一句话自己心能如如不动,只是认为是一个声音,或了知后没有什么可反应的,这也可以说是般若波罗蜜多。
(3)世间、出世间、出出世间禅都得用般若波罗蜜多
般若波罗蜜的智慧就是观所有境界无所有、不可得,自性本空,诸法无性故,则六根、六尘、六识、五蕴、四缘,四禅八定、八背舍、九次第定、十徧一切处,四圣谛、十二因缘观、卅七道品、六度波罗蜜,三三昧、小乘四果、菩萨十地、五眼、六通,十力、四无量心、四无碍智,佛十八不共法、一切相智、一切道智、一切道相智、萨婆若智等,行者修证中都得观成无所有、不可得,能不即不离,能知能离,能证能离,是谓世间禅、出世间禅、出出世间禅都得用般若波罗蜜多。
在世间禅的境界中,果报是身高很高大、寿命很长,但要能以般若波罗蜜多智慧不去在意它。如果你开始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六波罗蜜,那你在修世间禅定中,就可以修到漏尽通,得有余依涅盘。若行者破色身,入无色界境界或如禅宗言开悟,则努力以赴修行,加修佛教的六度波罗蜜法,可以成几地的菩萨位阶,过程中能够认知五蕴里面的五十种魔相,这是真的地上菩萨。
在四禅八定中,证到了哪一个阶段,都要抱着无所得、不可得的心,不断的精进用功,就会再进步,经历了四禅境界,以般若的智慧,破掉这四禅境界的执着,把色身都空掉了,你才会再经历四空处定,从四禅进入四空处定,是一个重要的关卡。
四禅境界之中,如果修学六波罗蜜,这是地前菩萨,是声闻、缘觉的修证。你色身破、开悟了,证到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后,再加修十度般若波罗蜜多,那是地上菩萨。当然,行者此时不加修十度波罗蜜多,那是世间无色界的四空处定。证到非想非非想处天,寿命有五百六十八亿年人间寿,但寿命尽了,照样再去轮回,那有多浪费时间?
所幸!我们都有佛经来遵循修行,来引导我们如何来修佛法菩提道,不管修到哪里,要能够不执着,这就是要依靠般若波罗蜜多的智慧。不要修到了初禅天,又到初禅天去绕了一圈,再轮回去了,有时候一轮回后就又迷糊掉了,一迷糊掉又堕入了畜牲道、饿鬼道。若造了五逆、十恶,则又堕到无间地狱,那就更糟糕了,要多久才能够绕出来,因此我们能够听闻佛法,实在要感恩诸佛菩萨!
因此,行者修到初禅境界,不要住在初禅境界中;修到二禅境界,不要住在二禅境界中,二禅境界是打坐中心生欢喜,不打坐心也欢喜,一个心常常是喜孜孜的,有的人搞不好就像神经发作一样,太痛快了,走在路上也一直笑,看到这个也高兴于心,看到那个也高兴,心总是情不自禁的高兴起来,你有没有警觉?有时候你会感觉毫无来由的,一个愉快的心就一直冒起来,二禅境界就是这样子,你不要去执着那种喜心常常发起来的境界。我们也常常听人说:「祝你法喜充满!」那是他在祝福,你不要当真,你不要常常法喜充满,你要保持一个平常心,因此当你喜心冒出来的时候就要警觉,不能让它发作,不能永远执着那个喜心,要用般若波罗蜜多的智慧来看破,观它不可得、无所有,这样才能突破过去。
修到了三禅境界,你不要住在三禅境界中,身体气机充满了,你不要以那个为满足,每个细胞都充满了气,这个时候被用棍子打、用刀子刺,都不会被伤害,就是头去碰撞到东西了也觉得没有关系、也不会痛,练气功就好像有金钟罩,他们真是有这种功夫。修行人一进入三禅的境界,也是一样的,不要以这种身体的气感快乐为究竟,要用般若波罗蜜多的智慧来看破它。这样才能进入四禅的境界,才能把身心都安住了,这个时候只有一心遇境能不动,可以感觉很多的禅境界,却能够如如不动,也就是所谓的「一境性」,心性只有一个境界,无其它念头来相应。
(4)执一切境非菩萨摩诃萨
现在网络上《大般若经》所刊载的,已谈到一切相的「增语」,譬如初禅境界的增语,如果不去强解说、不去把它语意化,只是认知是初禅的境界而已,那就是有大菩萨的样子。把初禅境界的状态解说,会是有觉有观,有觉有观这是什么意思?此即是所谓的「增语」,初禅增语如果你执着了,即非菩萨摩诃萨。但修行者非对初禅增语,也不 是菩萨摩诃萨,意即你能不执着它、或者是你执着它,都不是大菩萨。
我们诵《金刚经》:「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为般若波罗蜜。」这些经文都是在讲这些法义,真的大菩萨不执着有、也不执着没有,这样就是这样。我们还没有进入讲《金刚经》的主题以前,为什么要讲这些?让你知道般若波罗蜜的般若是什么样子?以后来学《金刚经》就简单了,以后再讲到增语,你就知道怎么修?怎么客观你的心?
修到四禅境界一境性的时候,是一重要的关卡,你要修五神通在这里,举心动念即会成就,你要修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就在这里,因为一个心已经很柔软了,你要怎么用它?它就会应变怎么样子?若你一直用此心下去,就会卡死在这里,死的时候就到四禅天去了。所以不能卡死在这里,一定要再用般若波罗蜜多的智慧度到彼岸,把它观无所有、不可得,不去引发神通。
为什么不去修神通?现在修神通是没有用,因神通抵不了业力,为什么有神通没有用?因为你还没有证得解脱知见,那你死的时候,不是又到四禅天去了吗?所以佛教徒为什么在这一段时间,都不去修神通,只有要修一个漏尽通,先要学得无漏的智慧,有没有神通不要在意!你不要有神通,但是你可以转业力,有无漏的智慧能够解脱,因为你已经学得有一「空无」的心,业力对你来讲,已经发挥不了功用,有业因,但是你又不去执着它,这就是你要修的空观智。
业力有没有?还没有成佛以前,每一个人的业,都是无量无边,为什么阿罗汉、声闻、缘觉他们不受报?他们心还是不完全清净的,但因为他们修证到漏尽通,有漏尽通业力就卡不到你。所以当你的身体气充满了,你以前伤害了它,现在它要来害死你,怎么害都害不死你,因为一方面你不开快车、不喝酒,他制造不了车祸,你心常常很笃定;他要让你心慌意乱,你又心乱不起来。现在科学越发达,死的越快,以前业障都让你生病,现在病也杀不死你,一生病你就去找医生,医学界也开发很多的药物帮助了你,要害死你都不容易,还是制造车祸最简单的了,车祸怎么造成?十次车祸、九次快,不要心慌意乱,有事心不起急躁,这种事情就能撇开了。
修行的功夫是用在对治你的业力,要你心烦你却不烦恼;要你急躁,你却不 急躁;要你喝酒呢,你又不去喝酒;要你做坏事,你也不会去做,它转不了你的心,如何去受报?这个种子永远就会推到下一世、推到下下一世,到了哪一世不知道。等到你不长进了,像晁错一样,三昧水忏你拜过吗?那个缘由就是这样,晁错被人家误杀了,因为在皇帝面前互相陷害,无中生有被人家害死了,害死他的人刚好第二世以后,每一次都出家修行,修得很好,这个晁错每一世要找他报仇,却是无懈可击;刚好到第十世的时候,他要出家了,名为悟达禅师,修的不错,被任命做国师,做国师毛病就来了,一当国师,受尽皇帝的厚爱,享有尊荣,心就迷失掉了,有机会让着晁错乘虚而入,在他的膝盖上长了一个人面疮,怎么治都治疗不好,菩萨(蒙迦诺迦尊者之助),示现让他明白了因果,他就写了这一部拜忏的「三昧水忏」,殷重忏悔并以三昧水洗疮,疮乃愈。借重诸佛菩萨的力量,来消他的业,同时也消晁错的怨恨。一转了,求忏悔的水洒在膝盖上就好了。
修行要不受业报,就是你要能放下一切,修空观、修无相观、修无愿观,有所愿求就会形成一个业缘的空隙,然后成为果报实现的动力了。所以,从初禅一直推到四空处定,你都有境界了,都要以般若波罗蜜多的智慧把它度过。如果你修这四禅八定,不再加修六度波罗蜜,你就不是在修学佛法、解脱道,那就会出生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诸天,或者是入四空处定天中。天寿尽了,照样会再去轮回。
我们不管修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境界,或者是地上菩萨的境界,开悟以后就是地上菩萨,应该没有身体了,只有一个灵知的心。在四禅以前还能够以眼根见性看到什么,这样的修行人还有世界,因还在世界中故可以看到世间相。四禅以上就是四空处定,行者已破色身,故已无世界相,但仅有一个心,能感知一切境缘。
很多同学可以看诸尘境,就是还有色身在,五根与六尘搅和在一起,故能以眼根见性来看,光是不是尘境,当然是六尘境之一,五根六尘都还可以看到的,这都是四禅以前的境界。如果以根的六结使来讲,是在六结使动、静、根、觉、空、灭的根结使,是第三关的毛病,六根会有眼见、会有他见、会有异香可以闻到,等等的都是四禅以前的境界。断了根用以后,都是要用心去感应,这是无色界的境界,无色界就是四空处定的。不管是四禅、或者是四空处定的,在这个关口,如果你还在色阴魔相之中,就有刚刚所讲的这些超能力,可以远看、可以异听、可以异觉、、,这些魔相,譬如精灵内溢就可以看到你自己的内脏,自我看到我的心、我的肝、我的肺、我的小肠、我的大肠、、。精灵外溢就可以看到天上人间、诸佛菩萨、鬼神之类,这些都是色身的魔相,没有这些就没有成就,有这些才是一个好现象,但只要你不执着,这就是般若波罗蜜多的智慧。
很多人不知道,认为修到这个境界,就好像了不起了,哪一个人可以这样子?很多修佛法的人都可以这样子,但他都能以般若波罗蜜多的智慧度到彼岸,不去执着,观一切法无所有、不可得,所以不屑去讲这些,因为在讲经说法,所以要点出来这些现象,但不去说事实、或事件,这就不是去炫耀自己。你一讲事实或事件,你就是还有法执,还有法执你就卡死在这里,你可以内心感受到,有能力是一个善境界,但一执着就会着魔,所以不能够执着。
(5)有般若波罗蜜多才能成圣人
《楞严经》中世尊告诉我们,色阴魔相是一个善境界,但是你不能认为成圣人了,若误认为成圣人了,那就会为魔所乘,因而着魔。若能度过色阴魔境,再而度过受阴魔境、想阴魔境,甚至是行、识阴魔境,这些都得靠般若波罗蜜多的智慧。若在受想行识阴中,认为已证圣了,也是一大错误,就连声闻、缘觉的境界,都还不能修证到,还说已经得到果位了,是会犯了大妄语,大妄语都要进无间地狱的。
修行中有境界不代表你有果位,你有境界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境界,或者是四空处定的境界,那个境界与能力根本没有什么果位,有果位是有解脱的这种阿罗汉、声闻、缘觉、或者是菩萨、大菩萨或者是最后成佛,其它的都没有真正的果位,那怕你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或者是四空处定,五神通具足也没有用,这都谈不上果位的。
我们学佛法要有正知、正见,有什么能力与否,与解脱无关!祇有证得漏尽通者才有果位,还没有证到果位以前,有这些神通变化都没有用,神通还是抵不了业力的,就像目犍连尊者是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神通第一,最后还是被人家用石头砸死的,因为他以前也曾经杀死人,最后也被人家砸死了,一报还一报。你会觉得很奇怪,已经修到神通第一了,业力还是要去受报。所以真佛子就要修空、无相、无愿等三三昧,在过程之境界,都要用般若波罗蜜多来度过。体会了诸多的法门及境界次第,但这些在修般若波罗蜜多时,都要能化空,不执有无,这样才真正在行般若波罗蜜多的功夫。(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