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如何利用《金刚经》来修行
         
2003.1.11.  
5(之1)     张玄祥居士   讲于 法尔讲堂

     (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一、般若期所说的经典

五时判教已说明完毕,现在进入讲《金刚经》之前的前奏曲,即是要向各位解释什么是般若波罗蜜多?《大般若经》里面都是在讲般若智慧,修行者要以般若智慧度到彼岸。而世尊在《金刚经》中,也是教我们用般若智慧来断你的烦恼、来断你的业障,甚至是魔障,才能度到彼岸。佛弘法于第四般若期中,所说之经典甚多,法亦不一,故有八部般若经典在此期间而说,即是八部般若,而其中《大般若经》是最先讲的般若智慧,有般若智慧后才再讲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波罗蜜,才能用般若慧来完成六波罗蜜的修证。故《大般若经》是般若期最基础、最庞大的经典,总共有六百卷之多,《大般若经》看完,才能看其它的相关般若经典,现举出各经典如下:

(1)大品般若:即《大般若经》,指佛演说五蕴、十二入、十八界、三十七道品、三三昧等法,皆从六波罗蜜所生,其般若波罗蜜最大、最胜,最为第一,其余波罗蜜(五度)若无般若做为眼目引导,则不得名为波罗蜜多,也就是不能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法后,按上这「波罗蜜多」等字眼。此部经共有六百卷之多,故称为「大品般若」。

(2)金刚般若:略称《金刚般若经》、《金刚经》。以 金刚来比喻般若智 之性,金刚者至坚至利,难断能断,能碎万物,能断诸烦恼,金刚比喻般若空慧,能断我、人、众生、寿者四相,能断众生难断之见、思惑,故称「金刚般若」。本经系由《大般若经》中出,为《大般若经》中第五百七十七卷,名为《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为善男子、善女人初发菩提心者说,为菩萨摩诃萨等而说,阐述断烦恼、断业障、得无上菩提等法。

(3)小品般若:即《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由鸠摩罗什尊者所译,因与大品般若相较,以其卷帙较少(1029),故对「大品般若」言,则称「小品般若」。本经对于般若波罗蜜有更深入的研讨,如色不异幻,受想行识不异幻,幻不异色受想行识等,使空有间能圆融。又经中佛阐述何为菩萨恶知识,菩萨恶知识教人取相,教人分别,教人严饰文讼,教人论说,教人远离般若波罗蜜等,真修般若波罗蜜者当远离。菩萨恶知识又会教人学杂声闻、辟支佛经法,又会作些魔事因缘等,故真佛子当远离这些菩萨恶知识。

(4)放光般若:又作《放光般若波罗蜜经》、《放光摩诃般若经》、《摩诃般若放光经》、《光般若波罗蜜经》、《放光经》等名。本经指世尊入于三昧,从千辐轮相足中放大光明,上至肉髻及诸毛孔中,皆放出大光明,遍照十方国土,为诸菩萨而说此经,故称「放光般若」(2090)。本经云般若波罗蜜不可见闻,无所闻亦无所见,以诸法聋故。一切法如道如佛都是无所闻、不可见。修行者有四事者会远离般若波罗蜜,(1)为魔所使;(2)不信不解,深法不爱不乐;(3)与恶知识相交,不应随顺其行入于五阴中;(4)愚痴之人多行瞋恚,犯有贡高我慢赀蔑他人者。经中并言如何坚固般若波罗蜜,并要菩萨摩诃萨修学空、无相、无愿等三三昧等法。

(5)光赞般若:又称《光赞摩诃般若经》、《光赞经》、《光赞般若经》等名。此经系指佛先从足心、十足指、两脇、两肩、两肘发亿万光明,再从脐、头、两手指、两臂、两眉、项、两眼、鼻、四十齿、眉间、顶结等放数亿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其光明中,自然而现无数金莲花,其莲花上各有诸佛讲说此经,故称「光赞般若」(1027)。经中阐述「摩诃般若波罗蜜三昧」,「摩诃般若波罗蜜」于一切法无依倚,观于诸法一切本净,不堕颠倒亦无所得。于一切法无所著,以观诸法一切本净。菩萨能以斯法教化众生,不堕颠倒亦无所得,是为菩萨摩诃萨摩诃衍。

(6)道行般若:又称《道行般若波罗蜜经》、《摩诃般若波罗蜜道行经》、《般若道行品经》、《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等名。系指佛说般若波罗蜜法,使大众能在修道路上不迷失。行者多有起魔事因缘,至使得会断般若波罗蜜,或初发心者不讽诵般若波罗蜜,故为魔所得。或为诸天所迷而喜天乐,忘失般若波罗密等。佛陀令诸众生闻者喜乐,展转相告般若波罗蜜,并于中受学,成就无上菩提道行,故称「道行般若」,凡十卷30品。

(7)胜天王般若:即《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又称《胜天王经》、《胜天王问般若经》、《胜天王般若经》等名(716)。此经由胜天王鉢婆罗发问而说,鉢婆罗天王问,云何菩萨摩诃萨修学一法通达一切法?佛即告曰:菩萨摩诃萨修学一法通达一切法者,所谓般若波罗密。因菩萨摩诃萨修学般若波罗蜜,即能通达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诸波罗密,故能成就一切法。经中显示般若波罗蜜行相,佛云般若波罗蜜自相平等不生不灭,性是离故。多修空行,无所住着,修道离障,远恶知识,亲近诸佛。菩萨能心心相续念佛不断,通达平等随顺法界,神通游戏十方国土,于其本处都不动摇。菩萨虽处世间世法不染。本经进而探讨入甚深般若波罗密法,及以四念处正心不乱等波罗密法。

(8)文殊问般若:又称《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文殊说摩诃般若经》、《文殊师利般若波罗蜜经》等名。此经因文殊师利来见佛发问而说,故称「文殊问般若」(2)。其经意叙述文殊师利、佛如来及众生界一相皆不可得。福田相不可思议,及一相庄严三摩地等法均亦无所住。经中云无量无边诸佛度尽无量恒河沙众生,而众生界亦不增不减,就是度尽无量恒河沙众生入涅盘,众生界亦不增不减。那菩萨为何要度众生,为何要让他们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因 是应观诸众生悉皆空相者,无菩萨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众生可为其说法,一切法皆无住故,是为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二、般若波罗蜜行相是什么?

现在我们先从《大般若经》来开始学习般若义,因《大般若经》是世尊在般若期最先讲的「般若经」,此经意义较浅、仔细而繁多。契经云:「世尊!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应作是观,何者是般若波罗蜜多?何故名般若波罗蜜多?谁之般若波罗蜜多?此般若波罗蜜多为何所用?如是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审谛观察,若法无所有、不可得,是为般若波罗蜜多,于无所有、不可得中何所征责。」

什么叫作般若?般若梵语 prajba,意为智慧,此智由上文观知将一切法观成无所有、不可得即是般若智慧。要了解般若义,就要先从《大般若经》里面去学习。懂了般若义后,以后进入讲解《金刚经》的主题时,才能够了解什么叫作般若的智慧?如何修无上心法者将以此般若智慧度到彼岸,不落入天道、仙道、外道或魔道中。

 

1. 般若波罗蜜多是什么?

《大般若经》卷38云:「如是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审谛观察,若法无所有、不可得是为般若波罗蜜多,于无所有、不可得中何所征责。」

当我们开始发心修行,会从打坐、行善起行,即能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能体知六根、六尘、六识诸法,能学会四圣谛法、十二因缘法、三十七道品观,会经历各种境界如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或许您也会经历过四空处定等,也学习过六度波罗蜜法,如是也能认知五蕴之五十种魔相,体会诸多法门及境界次第,但这些在修般若波罗蜜多时,都要能化空不去执有无,这样才真正在行般若波罗蜜多。

(1)善行起修

当我们开始发心修行,会从行善、打坐起行,打坐是一个方法,行善是积福德,没有积福德,打坐打不下去,没有守十善戒,修行不会有进境。虽然十善是天道的德行,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瞋、不痴这十善业,是天道的层次善行,但也是修小乘佛法、甚至于是修大乘佛法的根本,因此随时要做善事,修心前是免不了的。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两句话代表去恶、积福德,众善奉行就是积福德,帮助别人以财力、物力、或者是你的体力,贡献给大众、或护持道场;诸恶莫作,心地不要起坏心最好,纵然心地起了坏心,也要能够控制,不要付诸行为,这样业就更大了,举心动念都有业报,更何况去造做,这个业就更大了。持戒者是诸恶莫作的最好标的,这个恶的标准是什么?你要修大乘菩萨道,标准就要高、守戒就要严格,大菩萨很多都是智慧够、不拘小节。但是光靠智慧没有定力,很多最后都会走错路, 果如是,不如得个像阿罗汉果位者。

我们修菩提道,有声闻菩提、有缘觉菩提、如来(佛)菩提,就是没有菩萨菩提。为什么没有菩萨菩提?菩萨智慧有,但还不够成熟,然而定力是一定不够的。有的菩萨你要他讲经说法,他可以讲得头头是道,你要他诸恶莫作,他却要抽烟、喝酒、要上酒家、KARAOKA、又要去跳舞,德行与心地都配合不起来。

(2)布施善行是学佛禅的因缘

若你光会打坐,不去行善、修心,等于是没有修六度波罗蜜的基础,所修都是世间的禅定,色界世间禅定的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或者无色界的四空处定---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这些都是光修自己,都不去做善行、做利他事。

六波罗蜜多的第一个波罗蜜,即是布施波罗蜜,没有去做行舍的事,没有跟人家结缘,就没有办法修得大乘佛法的解脱道,光会打坐没有善行是不行的。当然打坐是做一些修心的工作、练气功的工作、把身体调顺的工作;但也要诸恶莫作,不要一边修行打坐、又一边去做坏事,如去声色场所玩乐,这样子你的心如何安定,这样行为与心地,这两者会造成心不清净的,有的人心里面胡思乱想,善的也想、恶的也想,这样心也不清净。有的人更离谱了,不光是想还去做,这都是没有智慧与定力。

(3)以般若波罗蜜为六度眼目

般若波罗蜜多是什么?就是能知能离,能做能离,能证能离,最后达到「不即不离」,以「无所有、不可得」的法门来修行,因自性本净,诸法无住,这种智慧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在网站上有个人问:「什么叫做发菩提心?」发菩提心这个菩提,就是要学得般若智慧,才能度到彼岸,得无上菩提。不发菩提心就学习不了般若智能,你若修小乘要往大乘行进的时候,要确定那个方向、要建立那个因,所以要发菩提心,发了菩提心以后就要修心,或者已经将心调伏了,然后用般若的智慧,在重重的修证境界中,以般若智慧不住一法,修证到最后无上正等正觉,这中间都要能用到般若的智慧来度过。

六度者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前五个波罗蜜多都要以般若智慧来当眼目,这样在做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行法时才不会着相,才能无执取而感召天报,如此才能度到彼岸,得解脱知见,才能脱离三界,甚至于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菩提。

那些小乘的行者,守戒很严格,就有那个解脱的菩提智慧,那只有一般智慧,以般若智慧讲还不够成熟。当然,各个人他具有何种种性,很难去讲的,有的人喜欢小乘的佛法,求得自我解脱、定力很强;有的喜欢智慧,喜欢大乘佛法,可是行为不是很中规、中矩,你要求得佛的菩提,就是要圆满德行,除智慧外,心地也要非常的圆满,这是从菩萨道中学习如来菩提。

 

2.何故名般若波罗蜜多?

何故名般若波罗蜜多?菩萨摩诃萨学一法即能通达一切法,这就是般若波罗蜜法。菩萨虽处世间,对世法能不染,以要言之,一切法不落两边,例如菩萨摩诃萨应观一切法若常、若无常,若乐、若苦,若我、若无我,若净、若不净,若空、若不空,若无相、若有相,若无愿、若有愿,若寂静、若不寂静,若远离、若不远离,若杂染、若清净,若生、若灭,若有为、若无为,若有漏、若无漏,若善、若非善,若有罪、若无罪,若世间、若出世间,若属生死、若属涅盘,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善、若不善、若无记,若欲界系、若色界系、若无色界系,若学、若无学,若非学、非无学,若见所断、若修所断、若非所断,若在内、若在外、若在两间,如是观时,诸法皆无所有不可得。为什么呢?由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故一切法皆空无所有、不可得。

以依般若波罗蜜智慧,无量无边诸佛度尽无量恒河沙众生,众生界亦不增不减,就是度无量恒河沙众生入涅盘,众生界亦不增不减。然菩萨观众生悉皆空相、无执,故无有菩萨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众生可度,一切法皆无住故,是为般若波罗蜜多,因依此能得无上正等觉故。

 

3.什么叫作般若的智慧?

经云若能观法无所有、不可得是为般若波罗蜜多,于无所有、不可得中何所征责。何者为不可得?什么法为无所有、不可得耶?善现须菩提尊者说般若波罗蜜多法无所有、不可得,做了静虑、精进、安忍、净戒、布施波罗蜜多法却能观无所有、不可得。为什么呢?一切法空故,例如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故一切法皆空无所有、不可得。

(1)世间法无所有、不可得

以般若波罗蜜智慧观一切法无所有、不可得,因此,可言色根五蕴、六尘、六根、六触、六触缘所生诸受法无所有、不可得;以我们在「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之间,你慢慢可以体会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有什么功用?如果你体会了,眼睛可能就有远见,可以看的很远、可以看到光、可以看到天上人间,很多修打坐的,都会有这种现象,也可以看到诸佛菩萨。耳朵也许可以听到其它众生的心声,甚至是发音的声音。鼻子可以闻到异香、异臭,好像臭鼠非常的臭,你靠近牠、要伤害牠, 牠会发一个臭味给你,是非常的臭,这种异闻,香味也好、臭味也好,甚至有的闻到尸体的尸体味道,或者是水沟的臭水味道,有的是被淹死众生的那种味道,这就是你六根超越一般的能力,不是只有一般人的功能,已经超越了那些现起六根原来的功用以外,还加上很多的体会。

刚刚所讲、所体会的这些就是六尘境,六根所体会的外境就是六尘境,你认知六尘境,就产生六识的认知这些境界,所以六根入六尘变成十二入,然后产生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六识,就变成十八界(或说处),这就是我们身六根和合六尘产生六识,都要有一些超现实、超能力,你才有办法去用到般若波罗蜜多。以此般若波罗蜜多观世间一切法无所有、不可得。

你要修练到什么事情,让眼、耳、鼻、舌、身、意所接触的色、声、香、味、触、法都无所谓,什么叫做好?什么叫做不好?对自己要求要严格、对别人要求要马马虎虎,佛像要最好、佛堂要擦的最干净,你要尽量去要求你自己,你要弄得多干净,是你的心清净;对别人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做得好也好,做得不好也好,要有这种修行,你的心才会进步。真的无法管住你的心,可以用另一种心态安慰自己,看了还不舒服随他去,要这么做就这么做、要那么做就那么做,六根也就清净了。

(2)出世间法无所有、不可得

以般若波罗蜜智慧观一切法无所有、不可得,因此,四圣谛、六大、十二因缘法无所有不可得;十八空法、四静虑法、四无量心、四无色定法无所有不可得;五眼法、六神通法、卅七道品法无所有不可得;佛十力法、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一切智、道相智、一切道相智法无所有不可得;真如法、法界、法性、法住、法定、实际平等性、离生性法无所有不可得;预流法、一来、不还、阿罗汉、独觉法无所有不可得;菩萨法、如来法无所有不可得。

修行中身体不是祇有这些感觉器官,心也可以超感,可以感觉周围之间有没有众生?有的众生他的阴气很重,会令你觉得非常的阴冷,会使你起鸡皮疙瘩、会使你头皮发胀;诸佛菩萨降临的时候,你会感觉身体舒适安祥,好像沐浴在非常柔和的阳光之中。心也是一样,可以感知众生的心,他是伤心、愉快的心、还是平和的心,不是只有我们凡夫 用眼、耳、鼻、舌、身、意等根的功用。你要讲般若波罗蜜,就要有这些体验,不然讲了半天,般若波罗蜜对你有什么用?就是用一般凡夫的境界,来推测大乘佛法,是了不可得的。

进一步的你要求得自我解脱,就要去学四圣谛法门,四圣谛是苦、集、灭、道,苦圣谛、集圣谛、灭圣谛、道圣谛。苦是一般人所感觉的人生,大概是苦多于乐,所以你要去了解苦的因,苦是什么?简单讲,苦就是你现世所 受的业报,肉身的病痛,是以前无量劫以来,所聚集而成的业力,每做一件事,就是一件业,你无始劫以来造了多少的业?杀、盗、淫、妄、贪、瞋、痴、慢、疑种种的毛病,所以才会出生做人,才会感觉到病痛、或者是苦难,所以苦、集很简单讲就是这样,要去认知、用智慧去思考。

(3)用般若波罗蜜破一切执着

当你知道了这些现象,要如何来消灭它?用你的心,来转你对那个境界的执着,前面讲六根入六尘,产生的六识以后,如果转不了,就有烦恼的感知,或者是你已经有能力了、心眼开了,别人的病痛,你就执着它变成你的病痛,为什么会这样?这些就是你与众生同一个体性,然后你的阿赖耶识还会执着诸缘,所以还是会跟这些因相应,你要学习如何来「灭」它?所谓「灭」不是压住它、摒弃它,你只是面对那个境界,如何能不执着,不执着就是般若波罗蜜的智慧。禅宗祖师大德所谓的「不即不离」,就是能做到对境不执着。要做到「灭」的境界,就是有所觉知,但是不去相应。

在四圣谛中,苦谛即是在修行境界中能以觉、观来面对苦受,所谓修行境界就是得到初禅的有觉有观、得到二禅的喜俱禅、得到三禅的乐俱禅、得到四禅的一境性。修行者虽然有这些境界,但不能去执着、要能不即不离,这样才能够地地往上前进,这是修行过程,这种不即不离,得到境界不去执着,也就是般若波罗蜜。我们在修苦谛体验以后,在集谛知道因果以后,我们要学习灭的方法,要转你的阿赖耶识的妄执,不要去执着那个境界,这也是般若波罗蜜的智慧。

(4)般若波罗蜜的使用例

记得有一次,我们有一位同学,他全身会像针一样地在刺痛,他去给灵通的人家看,倒底是什么因缘呢?怎么全身怎在刺痛呢?这个人对他说:「你前一世是打铁的!」打铁时火炉很旺,铁器在里面烧热,烧得红透了,拿出后再用大槌敲打,敲打红红的铁块,热铁的火花四处喷射,刺痛身体或让阿赖耶识记忆这些。一世之间造了多少的铁器?阿赖耶识里面熏习了那种火花散落在身体上,到时就起现行,果报来的时候,就整个身体会刺痛;他来看我的时候,我的身体也会刺痛,但是我当下就用心念转阿赖耶识,叫它不要执着!呼叫你的阿赖耶识、呼叫你的自我,不要执着那个相,很快那种刺痛就没有了。我们一般人执境为真,故境就真的显现,阿赖耶识能放下,一切法无所有、不可得,果报也就不现了。

(5)主客心谁掌控业力

要学般若波罗蜜得解脱,要能用智慧来认清楚主、客,到底谁是主?谁是客?客就是一切的业力,不是祇有你的业力,众生的业力也是客。众生的业力也是你的业力,既然你是菩萨,要学菩萨法,众生与你是同一个体性,大家是同一体性,他安你就安,他不安你也不安,就是阿赖耶识的执着。因此菩萨要提醒阿赖耶识不要执着一切境界,不即不离就是「灭」一切境。这是要学习的,不是讲你就做得到,你叫了百千遍的阿赖耶识,它也不理你。打坐时没有去认识它,没有能与它相应,你常常打妄想,自以为是的在想你自己的,都不去亲近你的阿赖耶识,真空理地的真如体,体性清净的那个真我。而是以你的价值观,以你所熏习的世间法,在对错、感觉、厌恶、喜好等等,表之于行为。当然你知道集谛有什么用?灭不了,所以还会受苦的。

(6)般若波罗蜜会说却不能行

有的人为什么修了很久,还是觉得人生很苦,觉得我为什么不能掌控我的身体?为什么我不能控制我的心?这就是没有学习到灭谛,所以苦、集、灭,能够做得好,你就得到了小乘的果位,这是我们的道谛,这里的道谛是属于声闻菩提、缘觉菩提的境界,自我解脱,自己能够避免外在众生的因缘牵扯,也就解脱了,最后当得阿罗汉果,有般若波罗蜜的智慧了。

很多法师有时候在讲:「般若波罗蜜多」,天天在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念了半天,你懂了吗?以前大概不懂,现在要懂了。而能不能用得上?你要有境界,你要修心中心法、要修打坐,要进入能有那个境界的现象,就可以用般若波罗蜜多来度到彼岸,一关过一关,一直往上推 进。

这个般若波罗蜜多有什么用?已经告诉你了,已经跟你阐释了。所以这些大菩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是要这么去观,观什么?是观一切法、观一切境界,都是无所有、不可得,这样你就已经得到般若波罗蜜多的精髓了,这一部份要记得了。禅宗不讲无所有、不可得,禅宗祖师大德是讲「不即不离」,意思是不是一样?一样的!不要执着,是不是一样?当然也是一样的,不执着有、不执着没有,那就是不执着。

(7)十二因缘法也要以般若波罗蜜度过

十二因缘观法门中,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等十二因缘,有因,当因缘成熟时,一直缘缘相续。无明是一切的业因,无明缘行、行缘识,你有识就有名相,就有分别心,名与色法有分别时就有六入,因为六根会进入六尘,然后就产生你的觉受,有觉受就有喜怒哀乐,想去取,有取就造了业,有取就会有生,会去出生,有是代表业成立了,业成立了就会去受生,生就有老、就有病死。

十二因缘法也是小乘行者,打坐的时候就在观想,如何来破掉无始的无明,不是一下子从无始无明开始修起,而是从后面修观,我为什么会死?就在那里想,我会死是因为老了、病了,所以会死,如何不老、不病、不死,我如果不生,就不会死了。如何不来生呢?就不要去造有漏业,…。往上推不要去造有漏业,你就不会来受生。你会造有漏业,就是因为你去爱取,我为什么会去爱取?是因为心有毛病、有爱,爱就是贪着了,因此把你的爱恨情仇控制,你就不会一昧想去爱取。为何会爱取,因六根缘触就产生觉受(喜怨),若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接触六尘境的时候,不要去起情境,你就不可能去产生觉受,就不会想去取得,也就是能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嗅而不觉的、、,六根入六尘产生六识的时候,没有那种喜怒哀乐的感觉,就不会想去取得了。能不取就是面对一切境能以般若波罗蜜智慧观一切无所有不可得,就没有所谓的名色等相;没有起心动念,那祇有以识面境,此心如如不动,行阴不起,无明无所执,就是解脱的果位了。无始无明起不了无明,也就心光发明了,不被一切的外境所迷惑,对内心妄想不起执着而去造有漏业,这样从死一直推想到没有行为可行,没有行为就没有无明,也就解脱了。

会观想十二因缘法是一回事,要能做得到就需要多磨练,眼睛看到人家怎么做?就不要产生喜怒哀乐想,这很难的,这就是我们的执着,执着什么呢?执着别人一定要跟我一样,执着我的是最好的,你这样做我看的不顺眼,你那样做,我觉得怪怪的,你为甚么不能够看了就放下,六根入六尘,就不要有喜怒哀乐想,就不会去造业。

(8)三界境界要观无所有不可得

当行善、守十戒者能生六欲天界---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这六欲天都是靠你修善行、持戒感召天神,你就可以生到那里去;不去修打坐,大部份的宗教,只有拜拜、祷告,这些都是天道的果报,自己不行,就做一些善行、持戒感召天神,或者是天主来带您生欲界天。

每一天界都有一位天主,每一天的天主都是菩萨,你要有这种观念,像天主教的耶和华,是第六天他化自在天的天主。忉利天主是玉皇大帝,忉利天的天主也是菩萨,他们教化这些天众、或者来教化人间的众生,引他们到天上去,但是因为六欲天的天寿,寿命是有但是不长,寿命尽了照样会去轮回,这是欲界的众生。

修打坐,就要有初禅的境界,初禅是未到地禅,论及境界也没有甚么境界,若言没有境界,但是却能有觉、有观,我们常说要有两个心,就是讲到这里的境界,你有一个「觉知」的心,可以观照你的妄想心起灭。有人讲一句话,你听了有一点要冒火,我可以观照内心里面,有一个冒火的种子,一直要冒出来,要有这个能力,就是在初禅的境界。见某物想要据为己有,这种欲望心起来的时候,你警觉了、看着它,以这个「觉」,来觉知它以后,它就不敢再起妄想。

初禅有觉、有观会乱心,故要以般若波罗蜜的智慧,观它无所有、不可得,即能无执超越而进入二禅。如是得二禅喜俱禅,要以般若波罗蜜的智慧,观它无所有、不可得,就能超越喜俱禅而得三禅的乐俱禅。入三禅时要以般若波罗蜜的智慧,观它无所有、不可得,因此就能得超越三禅入四禅境界,得一境性之色界最高禅定。若在四禅中能起五神通,也要以般若波罗蜜的智慧,观它无所有、不可得,如此才能破色身而入受、想、行识阴魔相中。

同样的在色界四禅中,再以般若波罗蜜的智慧,观它无所有、不可得,则能入四空处定,每一定亦要以般若波罗蜜的智慧,观它无所有、不可得,这样才能超越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

故修行者不要在理论上论及自己的修证怎样、怎样,而是要抱着般若波罗蜜的智慧,观一切境界无所有、不可得,才能在三界九地中直超而上,甚而进声闻、辟支佛地,再转入大乘菩萨十地之修证中。故修行者进步的原动 力不是在耍弄嘴巴,而是在观一切法无所有、不可得,因诸法自性空故,没什么言说的。您有这种体验就是有般若波罗蜜的智慧,若没有这种智慧,那是世间凡夫,智慧欠缺还不成熟,故不是真佛弟子,都是一些外道种性的行者,那怕修行打坐中有什么异能、现象,若不能观它为无所有、不可得,不即不离,那这样都非真正的佛子。(待续)


[ 《金刚经》选读 ] [ 经典选读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