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如何利用《金刚经》来修行(21-32)
            --
法界通化分

(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如何用金刚经来修行()

(2)等无间缘,谓心、心所之生起系由前念引生后念,念念相续,无有间隔,此说与小乘大致相同,惟唯识宗主张八识之体各自有别,故各自产生前后无间之相续关系;小乘则认为异识之间亦可互相形成等同无间之相续关系。

今天看第三页的大乘所说的六因四缘,第二个项目等无间,等无间缘是说心跟心所之升起,系由前念引生后念,念念相继无有间隔,这个说法跟小乘大致相同,但是大乘讲到八个心,如果一个人,六、七、八识同时现起时,这种等无间缘便不能说明,明明嘴巴在念经(第六意识的作用),脑筋还有个念头在飘,各飘各的,各念各的,这根本不是前念后念的问题,如果第八识再开发出来,无始劫来法尘现起,更是乱飘,有的你不去观照它不知道,有的观照到现在第七意识中,第六意识不加以分别,这个不会很执着,这是很复杂的,你说前念引后念,是讲一个心,如果二个、三个心同时现,这个很难讲。

惟唯识宗主张八识之体各自有别,故各自产生前后无间之相续关系;小乘则认为异识之间亦可互相形成等同无间之相续关系。

惟唯识宗主张八识之体各自有别。重点就是这句话,这句话跟小乘行者讲不通,只有一个心,哪里有其他心,因为祂们进不到第七、八识去,小乘修行人或地前菩萨,修来修去还是在第六意识修,无法修到内心真正的第七、八识。我前几堂也讲,如果你心打开,八、七、六识之间互相依缘,都看得很清楚,而且很慢,所以刚开悟的人,不大喜欢讲话,讲话都慢吞吞的,早期电视上某些大德,大概都这样,要死不活,讲话要讲不讲的,就是在那种状况,但也不是永远都这样,若永远这样,就没进步,等到舍弃一切境界,还是回到凡夫身,这时不是只有第六识,六、七、八识还会各别现起,只是没像以前那么不自主乱飘。

八识之体各自有别,故各自产生前后无间之相续关系。第六识嘴巴在念经,第七识也可以读第八识法尘现在心中,第八识如果能进入观行阴区宇,微细又各自有前念后念等等不同,所以它说各自产生无间的相续关系。

小乘则认为异识之间亦可互相形成等同无间之相续关系。互相是不大可能,哪个异识比较强,哪个异识就放弃,比如说我们自性在念佛、持咒,第六识观它,唱心中心咒、阿弥陀佛也好,唱累了,想睡觉,不想听了,你不要唱了!用讲的它不听,你一定要找一个什么事情来想,引开它的注意力,这样第八意识就消失了,回到第六意识,比较强的念头,这样它才安静。有的是太累了,它唱它的,你睡你的;有时你不累,但想睡觉,唱的另一个心觉得烦,是安宁听起来很安详,如果太安宁,听起来又觉得烦,你不要念了,要睡觉了,心各别妄想是有啦!但有强弱,第六、七识最强,第八识最弱,修行就断第六识较强的分别心,第七识善打妄想、思维、审慎思量、规划、设计,这些心放下、放下,比较能进入第八意识,第八意识没开发起来,就是没有念头,有觉,如果连觉也不觉,那就无所事事,变得空寂。开发出来就很热闹,法尘现起,飘啊!飘啊!飘了好几年,飘到不随便飘,就有一点空相现起,这句话有一点问题,你要进入那个状况,要讨论八个心,小乘只能认识六个心,因为第六意识起和见闻觉知等等心之间的作用,很少去看深一层,虽然可以看到宿命通,看到什么,但没有看到根本,所以大乘菩萨才可以看到第八识法尘,因为看到法尘,才可以修不受它影响,真假都好,对修行比较实际,所以说法执灭,一定要修大乘,修小乘只有修到我执灭就不错了,法的执着没有办法,他执着空,没有办法兼容一切法之间不受它影响,这种功夫他修不到,所以为什么,小乘叫小乘,主要在于境界上、心地上,皆有不同认知,跟修行境界上不同的体悟。

等无间缘,是上面说的善恶平等、起法平等,修行就在管住这些,不要打妄想,业力起也不受它影响,至于因缘法起,或真的业力起,要观它不相续,如果相续就是凡夫了!或者相续后能不受影响,那是圣人。相续有两种状况,一是第一念真,再来相续的是假,一是第一念真,第二念真,一切幻相也是真实法,那是神通部份。神通可以观一切因缘过程现在心中,是等无间现。凡夫是第一念真,后来看不清楚,就自己加上自己的妄想,他也是这样相续无间;圣人不动妄想,一件事前后过程会现种种念,这种念也是相续不断,只是圣人读了整个过程、故事,但不执着、不恐怖、不害怕、不欢喜,所以祂们可以懂得很多,这是圣人的境界,我们修行也是要修这个,对境能接受,不打妄想,这就是修行的重点。

上面说的妄想习气、因缘法不灭,你都做不到客观观一切有缘的因缘法,所以听因缘果报,你要去善思维凡夫的境界,半圣人的境界,圣人的境界跟菩萨、佛的境界不一样,修行不懂境界就会胡说八道,如果沈不住气又喜欢乱写东西,有时会误导别人。昨天来个mail,有个人讲法身如果现起,会摔死,我都看不懂,法身会摔死?怎么摔的,不懂又喜欢听人家胡说八道又乱问。法身无形无相,怎么会摔死?他想,法身是一个身体,有身体就会摔死,人家跟他讲的,还讲了一大堆道理。还听说一个人打坐到法身起,怎么看不到了,也没有佛,没菩萨,也没有众生,问那是什么境界?那是气压到脑筋,什么都不起,他说那是空,什么都没有,是法身的境界,真是胡说八道!修行讲心也是这样,搞不懂,有时没到那个境界,写来写去写不到重点,写不出真实样子,心到底怎么样,搞不清楚!唯识难就难在这里,你要自己去体会,没有境界就体会不了,这些菩萨所写的唯识法,大乘的法,你如果没到那境界,就只是一些名相的堆砌,讲不出心是什么样子,所以然讲不出来。所以大小乘认知不清楚,有时就容易争辩,修得不够好就喜欢辩,大乘菩萨看你不懂就不再跟你讲,小乘的没有看到真实法,还硬是扯有。

(3)所缘缘,凡心、心所之对象成为原因,而令心、心所产生结果之时,心、心所之对象即称为所缘缘。唯识宗特分为亲所缘缘、疏所缘缘两种。如成唯识论卷七所说:「若与能缘体不相离,是见分等内所虑托,应知彼是亲所缘缘;若与能缘体虽相离,为质能起内所虑托,应知彼是疏所缘缘。」此乃小乘未谈及之深义。

第三个所缘缘,能缘的心识和被缘的境,不管来自于内在的因或内在的缘而起,内因、内缘都是胡思乱想,或第八识现神通,观外在因缘,现在心中,第七识认知,第六识分别,也是可以产生内在所缘缘。讲到因果报应,有人、事、物,因缘成熟就来了,能缘是我们的心、习气、业力,所缘的是外来的人,包括时间、空间,包括内心过去的心,和他过去所结的恩恩怨怨,产生一连串的互动,互动就是所缘缘产生的动作。

所缘缘,凡心、心所之对象成为原因。心是自己,心所也是自己的习气,心是真心,心所是妄习,心是觉知,心所是外在人事物,都有其因,没有其因,就像两条并行线不会相交的,有因缘一定会相交,相交就是所缘缘产生作用了。

所以既然心、心所之对象就是原因,则令心和心所产生的结果,这过程之间要产生所缘,一个能缘,一个被缘。所以心、心所之对象即称为所缘缘。我们觉知的是能觉的心,所觉知的是外境或内缘,这些都是所缘缘。上回谈到,所缘缘能不缘,就是罗汉、菩萨境界,有所缘不缘,不缘就是不执着,不抓那个境,不管善恶境界,你不去抓它,所缘缘就起不来,修行就在断所缘缘的力道,还没有解脱的人,或是不是真正学佛法的,就很喜欢随缘去所缘,然后产生很多修行上的能力,有这个能力,还是所缘缘,没有断所缘缘,怎么解脱。唯有佛法讲不执着、放下这种般若智慧,所缘缘是讲它的现象,不让所缘缘产生真正所缘缘的功用,这就是学佛法要解脱的。

唯识宗特分为亲所缘缘、疏所缘缘两种。亲就是直接的关系,就像你和谁有恩恩怨怨,这是第一个,但亲因缘中又有很多旁边的助缘,或间接的因缘,这些就是所谓疏所缘缘,比较次要的,绕一圈的。比如说人家直接找上你,请你帮忙,一定有亲因缘,这个人有苦难,透过另一个人介绍找上你,等于是间接因缘,有缘,但不直接,有间接媒介来促成所缘缘。

如成唯识论卷七:「若与能缘体不相离」,我们的自性是能缘的体,因为一切法从缘起,能产生一切法的是我们的自性,svabhava自性,sva是自,bhava是生起,生起在中文翻为心性。若能与缘体不相离的话,是见分等内所依托,你要懂这句话要先懂唯识里的见分,我们眼耳鼻舌身都有一个见分,五识各有见分,见是接触到所缘缘的境叫见,接触所缘缘的境会产生相,称做见,见只是一个代名词,闻觉知也是一样,眼睛用见,耳朵用闻,鼻子用嗅,舌头用舔,身体用触,这些都是见分,面对尘境,色声香味触,会产生相分。

所以是见分等内所虑托,第八识见分遍虚空,依修行人的程度,佛的第八识见分是没有障碍,遍虚空一切世界,菩萨、大菩萨也是一样,只是小一点而已,小菩萨和阿罗汉,也许可以见三千大千世界。刚刚讲的那个小朋友,打坐入到一个境界,什么都不见了,死掉说不见,他不知道法身现起遍虚空,所以无所不见,不是什么都不见,这种见分,依你内在清净度,开显出其能见的范围,因为我们看不到,表示心不够清净,所以不能遍虚空尽法界都看到。

你所看到的,第八识看到会产生相分,所以你所看到、所缘缘都是相分,第八识的见分,看了外境,或看自己过去阿赖耶识里的东西,会产生相分。以相分来说,第七识也有一个相分、见分,所以看第八识所现的相分,产生第七识的思维,产生自己的相分,第六识也有见分,见第七识的相分,产生自己的思维,每个识都有见分、相分,见分、相分,第八识的能缘所缘,第七、六识也有,前五识也有。

虑就是思虑,产生思维。托,为什么用托,因为没有直接接收到所缘,只有第八识是真的,前五识和六、七识,都是依托而起相分,所以用托。真心才能见,其他都是互相转来转去,依托起缘或所缘,人死时第七识没有了,第六识、前五识也没有,造业和能见的真心(第八识才是真心),其他的识所起的见或相分都是依托而起。不要说我眼睛看东西,好像眼睛看到,那是错误的,是第八识看到:第八识(能缘),看到外面的境(所缘的境),然后第七、六识转,眼识依托八识现影像,眼识直接缘八识现出一个影像,眼识认知这是什么人或什么境,这是依托状况,所以依托的是真心,八识现起的影像,被前五识所托,依托再现起,会胡思乱想的思虑,这是六、七识。

所以见分等内所依托,佛法难就难在依托这个字词,如果你不懂它在讲什么,搞不清楚。你说眼识在思虑,眼识怎么会思虑,眼识可以想吗?不行!耳识可以想吗?不行!眼识可以认知外境是物质形相,耳识认知声音,它不会想,会想的都是第六识的分别,第七识的审慎思量,你会分别、审慎思量是依托八识所见产生的相分,在想、在思虑,这个是在依托。前五识它是依托第八识本心所现的境来认知:如果八识里有影像,眼识来认知;八识里有声音,耳识来认知等;所以几个字里面,就很复杂的在说明唯识八个心的交互作用,这就是互为所缘缘。

大乘佛法讲:识之所缘,刚讲八个心,每个心所缘的,唯心所现,大乘佛法这几个字,你懂了就知道心是什么样子。识之所缘,唯心所现,所以第八识映现到外层空间、三千大千世界、十方一切世界,是第八识心所缘外境所现的境,这个被六、七识、前五识所缘。前五识所缘是依托它现起境,六、七识所缘为依托它来胡思乱想,变成思量,一切都幻化不实在,只有第八识所见为真,其它都是胡思乱想。所缘,接收那个境,如果是圣人,接收了境,不会再胡思乱想,境就是境还有什么好想的,东西就是东西,人就是人,众生就是众生,有什么好想的,只映现其境,到此为止,不再思虑。见分所见是相分,不再依托,不再转六、七识,不再转前五识,看就看到了,因为它是真心所现,这里面是很复杂的,大乘佛法讲到八个心之间的关系是很复杂的。

应知彼是亲所缘缘,只要是真正的,没有透过弯曲所面对的,是亲所缘缘。第八识才有亲所缘缘,因为第八识是真心,所以看外层空间、外世界才看得到,然后现在心中的,是第八识见照到后现起的相分,现在你的心中,这时被六识、七识、前五识所用,那是比较有距离的因缘,叫疏所缘缘。

若与能缘体虽相离,能缘的体有点距离。第八识是能缘的体,它是不相离,第八识就第八识怎么相离,就是本心,六、七识跟它就相离,前五识跟它也相离。若与能缘体虽相离为质能起内所虑托。一切依第八识的相分,来起思虑,起依托现那个境,这应知彼是疏所缘缘,绕了一圈所产生的影像、念头、因缘。所以只有第八识真心才能直接缘一切外境,或直接缘阿赖耶识里的因果轮回的种子,这是亲所缘缘。所缘缘后又执着为真、执着为假,就是六、七识转换思虑分别,前五识转换声音、影像等等的法。前五识不会造业、思虑,只会依托现其境,声音来,第八识接收到,耳识认知它是声音、什么声音,依托再现。依托再现已经是疏所缘缘,不是直接的,前五识和六、七识,皆依第八识相分所起的法来作为所缘缘,第七识能缘的心,缘第八识所缘的境;第六识能缘的心,缘第七识所缘,来自于第八识的境;或前五识缘第八识,面对外境所缘的五尘境(色、声、香、味、触),这些都是疏所缘缘。大乘的所缘缘,都是在讲心和心之间的关系。上一节所称的所缘缘,都是在讲心和外境的关系,因为第六识只有一个心,因为看不到第七、八识,只有一个第六识。第六识和前五识之间,又有一点分别,大概都是对外境人、事、物在讲,大乘佛法的所缘缘,我们所认知的亲因缘和疏因缘。

(4)增上缘,亦如小乘所说,指上记三缘以外的一切法生起之原因条件。惟此缘范围甚为宽广,如小乘所说之六因,悉得摄入此中。

增上缘,亦如小乘所说,指上记三缘以外的一切法生起之原因条件。第四个增上缘,就像小乘所说的,指上记三缘以外的一切法生起之原因条件。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这三个以外,只要有法升起,不在这三个内的,皆属增上缘。

惟此缘范围甚为宽广,因为大乘讲是跨八、九、十识,这因缘很复杂,所以说宽广,所以增上缘把小乘所说的六因,下面所说的六因全部包括进来,都属于增上缘里的东西。我们讲六因时讲到种子因、能作因、相应因,这些每个业力都是所产生动能、静能跟因、缘等等的关系,全部落在增上缘上。

我们学了好几堂课的因缘,六因四缘,四缘又分大、小乘,不同心识的认知。大家有一个概念,能缘是真心在缘,所缘是外境跟内在因果的种子,之间所现一切过程,圣人是可以控制它,要相应最好不相应,凡夫是随缘一直让它相应,为什么?习气太重。喜欢就做,不喜欢也做,有所做就成就业,所以一世一世这么一直迷糊的轮回,懂因果要学习控制,光懂没有用,怎么去控制?尽量不去相应,或者智慧越来越强,不相应一切法。

2.

梵语 punya,又作功德、福德。指能够获得世间、出世间幸福之行为。阿含经将善行分为出世间无漏梵行(清净行)与世间有漏福德二种。福德即指布施等行为,系成为生天之因的在家修行。

福报的福,我们说福德、功德总称为福,在梵文来讲puyapu an ya ,观世音菩萨破地狱观音说na ra ki an dhina ra ki an dhi,这是第三句的第五空音,第五空音接五句个个字,都能成大空音,还可以接九遍口音,所以ya是九遍口音第一个字,也是可以成就大空音,你要念pu an ya是悉昙,你要念梵文就是pu nya,悉昙跟梵文念法不一样,要稍微懂。这次去美国,庄教授问了一个问题很好,悉昙和梵文有什么不同,悉昙是要成就的,要成就心要柔软,心柔软念起来就很柔软,所以会加一些柔软的音、隐密的音,pu an ya,如果念梵文、英文这么念就很奇怪,pu nya

福有时又做功德,有功德就有福报,有时又说福德,一般来说德偏重个人行为的规范,守戒律就在修我们的德,福是布施、帮助别人、有利于众生、或供养诸佛菩萨,由祂们赐福加持所得到的福报。我们说佛是福德两足尊,祂的福是最大的,大到很多人依祂吃饭,德是祂最完美,因为所有习气毛病都没有,该还的因果也没有,为什么会是最清净觉,就是因果的因都没有了,一个人如果修到过去所造的一举一动,要还因果的因都没有,才是真正清净。

你可以想象多困难,每一世累劫修菩萨道,很少再造新的业,尽量修忍辱、修忍辱,修忍辱是修自己,不会再和别人有瓜葛,别人有见怪是他的事情,忍辱菩萨祂永远都是控制祂的心,不会主动烦恼别人,只有被别人烦恼,这种最重的造业,比较不会发。两个吵架,你都不吵,吵架是因,吵的时候,我不吵,以后果报现不起力道,修行就是要断过去的因,那是一半,所谓断是内心不执着就是断,这样做到阿罗汉而已,如来所有的因都还光,是真的清净,不是控制的,是真的都没有,欠债一条都没有,这样做到最清净,所以为什么祂的德圆满,就是这样。我们看《解深密经》,了解佛的功德这么圆满,十二种自性清净,这是福德。所以福德、福德,还是有三不等,天有天的福德,阿罗汉有阿罗汉的福德,辟支佛有辟支佛的福德,菩萨有菩萨的福德,只有佛是最圆满,才称为福德两足尊。

福德,指能够获得世间、出世间幸福之行为,你做了善行,帮助了别人,升了欲界天,是世间幸福的行为,天上的享乐都是非常殊胜,如果你所做的福德,是因打坐、修行、规范自己的心、自性稍微清净,就有色界天、无色界天的境界,但还是没有解脱,还是世间福德,这个比修桥补路布施,升欲界天的人还要高,他们可以升色界天、无色界天,如果修解脱道、阿含道,得到解脱,就有出世间的福德,祂们的幸福是心安详,不是果报多好,不是多吃多喝,只是内心清净安详,所谓涅盘的境界,辟支佛又比阿罗汉好一点,菩萨祂在此世间,福德不是说很好,但祂看得开,祂在世间里,以出世间的智慧,做入世的菩萨行,祂也觉得很幸福,所以你做什么福德,就得什么果报的福德,这些都是世间、出世间幸福的行为。

阿含经将善行分为出世间无漏梵行(清净行)与世间有漏福德二种,指引到修行寂静的经典--阿含经,他将善行分为出世间、无漏梵行,修自己、修解脱、没有烦恼、没有淫欲心、没有贪吃、没有种种的贪欲,这才是清净行。有个贪就不行,贪淫欲更不行,贪吃、贪钱也都是贪,还是不清净。梵就是什么都无所求,清净行,世间有漏福德两种,有漏就是还有轮回,不完美的福德,所以修桥补路,帮助别人,这些都是世间福德,属于有漏法,可以升欲界天。

如果你不安住这个心,学出世间无漏清净行,便无法得解脱,如果你做了世间有漏福德,重要的是要观其无所有不可得,福德即非福德性,不求世间有漏福德,那就是菩萨。前面是阿罗汉,后面是凡夫,你做了凡夫的福德,又不执着这个世间福德,做到出世间无漏梵行,有这种大乘般若智慧,那就是菩萨福德。

福德即指布施等行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行为都是福德,如果修方便、愿、力、智等等波罗蜜法,也是在修福德。

系成为生天之因的在家修行,如果你只会布施,或修桥补路,照顾病人,这些出钱出力的布施行为,都是升天的善因。若出世间的无漏梵行,是修自己德行、守戒清净、管住心、无有欲望,同时可以做世间有漏福德不执着,这样是最好,菩萨就这样。

部派佛教将众生系于三界(世间)之业,分为福、非福、不动等三业,而以福业为招感欲界善果之因。此系将「福」限定于世间之一例。大乘则将六度之行分为福、智二业,而将以智慧为体之行为以外的一切,称为福业,且视之为成佛之因,此乃通于出世间之福的一例。

部派佛教将众生系于三界,众生之所谓众生,就是三界众生,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世间所造的业,分为福、非福、不动等三业,有一种是有福报的,有一种不是福报,有一种不是福,也不是非福,不受报的叫不动业,这三种。福业为招感欲界善果之因,这三个不动业,福、非福、不动业,而以福业感召欲界善果的因。此系将「福」限定于世间的福报,如果出世间的福报,就不会感召欲界天。

大乘则将六度之行分为福、智二业,何谓福?何谓智慧?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六种波罗蜜,如果修得好就是智慧,如果修得不完美就是福德。何谓好、不好?修布施是福,但不执着布施的功德,就是智慧。不修福又不行,修了又有天报,怎么办?唯一的方法就是不执着,这就是智慧。

六度都一样,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修一个法,每修一个法,一执着就有福报,持戒清净就有天报,尤其在家居士,修五戒最少得人身,好一点的可以升天,修菩萨二十八戒,有的放不开所修的福,因为以后是升天的。福和智这两者分别很重要,大乘菩萨是要修福没错,但不要执着福德性,《金刚经》谈了好几次,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说福德性。须菩提问为什么菩萨不贪着福德,一贪着就会有福没有智,会受天报。

将以智慧为体之行为以外的一切,称为福业。何谓智慧,观一切法,无所有不可得,你离开这个体,执着一切有为业报,就是福业。每个人不一样,求世间福报,有的人根本不去做,不去做也没关系,你就修自己的德行,因为你有做没做,最后还是要观空,如果有做观不了空,那就受世间果报,升欲天,这是只有福没有智慧。阿罗汉在修,那有在做什么福业,顶多持戒,祂们不从事生产,不从事赚钱事业,只有持戒、打坐,这样当然也有福啊!不执着就直接证阿罗汉。

每个人观念不一样,有的拼命做善事,有的根本都不做善事,专打坐修行,这和个人观念有关,这牵涉到自己潜意识因缘,我们学佛法随缘布施,没有布施也不必烦恼,反正做了跟没有做一样,用智慧观它,无所有不可得,所以做不做都一样。但是你要成为菩萨,最后成佛,你不做福业就不行,所以我们说要和众生结缘,多行布施,六度都要做。

布施是修跟人之间的关系,持戒是修自己,不会烦恼到别人,持戒清净便不会让别人烦恼,不会侵犯到别人,如果自己精进心修行,也不会干涉到别人,如果忍辱就和别人有关系,也可以说没关系,六根清净就和别人无关,六根不净就和别人有互动,就有关系,虽然在忍辱,遇到境才会忍辱,如果有境和你没关系,那是你自己在烦恼,个性,看这个不对,看那个不对,听这个对,那个不对,这个是你自己的问题,外境本闲是自己在分别,忍辱是忍自己的心,如果别人加诸在你身上的污辱、逆境,那才是真正修忍辱波罗蜜。打坐有境界,有什么现象,还是不要执着,最后产生般若智能,观前面五个所做的善行不是善行,这就是智慧。福智这两件事都要做,光做福,没有智慧就升天,光做智慧不修福报,便成不了佛,如来道业无法成就。

此乃通于出世间之福的一例。你要求解脱或成佛,都要福,但智慧也要。

 

观无量寿经亦将生于净土之因的修行分为定善(使心集中一事而不散乱时所修之善)与散善(以日常心所修之善)。散善又分三福,系根据十六观之最后三观所说,与九品之往生有关,故称为二善三福、三福九品。三福即:()世福,世间之道德。()戒福,佛所制定之戒律。()行福,大乘自行化他之善根。

观无量寿经亦将生于净土之因的修行分为定善与散善。散开散乱的善,什么叫定善,使心集中一事而不散乱时所修的善。把心集中在一件事上,不让心胡思乱想,不让心散乱,所修的善行为定善。何谓散善,以日常心所修之善,日常是五花八门,随缘有种种的心,到外面做善行都是这一类的。如果坐着观心,集中一心,来修断妄想、习气、烦恼的法,是为定善,定善才有出世间的机会,或者色界天、无色界天的机会,如果随缘修、帮助别人、修桥补路,这种日常生活的善心,是为散善。

散善又分三福,系根据十六观之最后三观所说,无量寿经里的大乘法,观无量寿经不是说净土法门都是念佛,是教你西方净土怎么观,是要禅定的,没有禅定观不起来,教十六种观法,最后三观所说即是三福,跟九品往生有关。往生净土分为九品,九品莲花是上、中、下三品,每品又分上中下,三三共九品。每修一观,在九品中是哪一级,所以九品和往生有关,不是念念佛就怎么样,同样去西方极乐世界,有上等上生,也有中等生,也有下等生,境界不同。故称为二善三福,二种善,定善、散善。

三福九品。三福即:()世福,世间之福报。世间包括欲界、色界、无色界,世间的道德。()戒福,是佛所制定之戒律,在家菩萨二十八戒,出家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修满俱足不犯了,就是阿罗汉。阿罗也要修,不是戒律守好就好,阿罗汉没有修到六神通,就不是真阿罗汉,现在没有了,这是小乘的。

()行福,大乘菩萨自行化他之善根,就是所谓菩萨行之行福。世福是布施、修世间禅定,所得到世间道德。戒福以戒律严谨而证得阿罗汉道,是小乘的修行者。行福是以行菩萨道来建立善根,自行化他。我们的自行不是主要的,自利以一定由化他而来,化他会有自利,化他不管是行为或心,用心化他,学到心法,用语言化他,增长智能,能讲得佛理圆融让人家懂,起码自己要懂,才会讲得清楚,自己都不清楚,要怎么讲,有一些很微妙的,为什么讲经说法,突然间灵机一动,这个灵机一动怎么来的,也许是菩萨或佛在引导你,让你讲一些你过去从来没想过的事,或者有想有做过,但是不会用在适当的比喻中,无形中讲讲讲,突然渲泄而出。讲出来以后才发现,以前都没有连结在一起,增加你的智能。我们说讲经说法,有时不是你自己在说,有时是佛菩萨假藉你在说,旣然佛菩萨假藉我们凡夫在说,祂在引导你,讲的时候,你从里面也在学习,怎么我会讲这件事,你会去思维,原来是这个道理。

化他在菩萨行里来说,好像不是只有对人好而已,对自己更好,我们还有说不轻众说法,不是在听讲的人就差一点,不见得,释迦牟尼佛每一次讲经说法,那些大菩萨都在坐,祂们懂,也有神通,某一些佛所说的道理,不是全部懂,起码也懂八九成,如果全部懂只有再来大菩萨,像观世音菩萨,祂过去是正法明如来,已经成如来,祂的悲心太重,不入佛涅盘,干脆现身再行菩萨道。

菩萨是主动出击帮众生,佛祂是法身清净,你想祂,祂才化一个身来帮你,被动协助众生。菩萨观芸芸众生,哪一个善根成熟,哪一个有难,该怎么救度,是用有为的心,注意怎么去做,比较主动。我们说菩萨唯一的烦恼是怎么度众生,怎么没有把众生度完,不会烦恼股票跌了没,现在又四千点,或者烦恼明天会怎么样,没有饭吃,不会烦恼这些,只会烦恼哪个人善根成熟,今天要怎么帮他,哪个人怎么样,有善根怎么遇到这个劫难,菩萨都想别人,不会想自己,这是大乘,利他的时候。

所以,没有利益,没有自己目标,有所求的去度众生,这才是真正大菩萨。小菩萨我未来要成佛,所以要先度众生,因要先利他才能自利,自利后有智慧,才能成佛,还有一个目标在那里,还是有所求,讲起来还是心有病,有所求。比较大一点的菩萨,就慢慢的不会去想,要不要成佛,成佛那么远,想它干嘛!三大阿僧祈劫那么远,不要想就是做。我们从这里学福报,有定,修禅定、定心,把心置一处,不散乱的,这种善,包括刚才说的戒,有戒就有定。散形的散,是日常生活看到这个可怜就帮助,看到那个没人照顾就去照顾,看到地球被污染就去捡宝特瓶,这些都是日常心所修的善,各有福报,你起什么报,世间的福报,或戒福,或是行福这三种。

至于慧远等则认为十六观全部为观(智业、定善),以三福为福业,主张修福智二业即可往生。但善导认为,三福为正因,九品为正行,三福与九品均含摄于散善,故三福乃无法修观之劣机(能力素质低劣)的往生修行。日僧源空则认为三福与九品乃方法之不同而已。

至于慧远等则认为十六观全部为观。有智业及定善,你能观一定有定,一定心眼有点开,不然观不起来,有的别人可以看到,为什么你看不到,除非佛菩萨不让你看,所以要看大家看,佛就有这个能力,现哪个境要给谁看、不给谁看,如果大家要看,就让大家看,如果要给谁看,只有给那个人看。我们修观,你要能观得起来,心眼有点开。

以三福为福业,世福,包括欲界、色界、无色界天的道德,戒福是佛所说的戒律,不管是居士戒、出家戒,修了就有福报。第三个是行福,这三福为福业。慧源大师是净土宗,讲十六观性,主张修福智二业即可往生。修福就是修三福,修智慧就是观一切无所有不可得,才能往生净土,如果修福没以般若智慧观它,可能就升天去了,不是别的天,是我们娑婆世界的天。娑婆,我们娑婆叫soha,为何叫soha,顺便上悉昙,是sahasaha后面碰到ha的音,所以转成o,所以变成soha,有时候我们搞不懂,为何有时翻成soha,悉昙字梵字又是saha,又念成娑婆,soha

你做了世间的福业,甚至于戒福,如果没观空的话,就出生到欲界天,甚至于色界、无色界天,所以一定要有般若智慧,不执着善,一定要往生净土,这样才会往生净土。

但善导认为,善导大师,台北有个善导寺,是为了纪念他的。三福为正因,世间福要做,不要执着,戒福也要做,不要执着,菩萨行也要做,这三个是它的正因,做多少决定九品中哪一品,所以是正行,正行就是正报,有因就会有果报。如果三种都修,一定是上品上生,或上品中生,或上品下生,其实上品都是开悟的,开悟的人才能真正行菩萨道,开悟的上品生的,是往生常寂光净土,永远光不灭的,寂是寂寂然的、不动的,不攀缘世间,其实这个娑婆世界也有,不一定在西方极乐世界,一般念佛的人,没有开悟的,就是中品,上、中、下生,所以要不要禅净双修。没有禅净双修,构不到上品生,念佛只是嘴巴念,有什么用,一定要能打坐起观,就有机会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不然一般泛泛之辈念佛的,顶多是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这个去了还要留学,受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教化,中品上生还要1劫,才能证到成就道业,就是开悟自性;中品下生还要11劫,116800年,用凡夫世间算,你还要留学几千万年。

有的净土祖师大德,常常鼓励人家往生净土,这当然很好,如果光念佛就可以怎么样,这就有一点误导人家,如果要去那里留学几千万年,不如在这里赶快用功,观世音菩萨就在这里,我这里有千手观音,能够感动祂,让祂觉得这个人不错,让他今生有成就,何必等1劫、11劫去留学,在这里就可以成就菩萨道,就是不用功。

不用功是为什么,如果你上班不用功,我也不能讲你,如果你没上班、退休了,也不用功,不知道在混什么,这是福积得不够吗?还是障碍多?自己多思维啊!多思维自己这个因到底是什么,来障碍你,如果是亲因缘,亲的冤亲债主,你的家人就是亲冤债主,能放下就放下。当然是比较私心,但是你不先成就,天天搞这些,你自己也不成就,两个一起沈沦,何必呢!所以一个人往上爬,一个人沈沦,你有成就再来救他,所以你们这些退休的,稍微积极一点。

下品,为什么会下品,经典讲就是有造五逆罪的,今生若犯五逆罪,虽然念佛也不可能去中品下生,就是下品,顶多中生,上生不得了,到底去哪里?哪里都有净土,普陀山也是净土,西方极乐,那是外馆,西方极乐世界分了一个外馆在普陀山。所有的圣地大概都是净土,有的不能去西方极乐,西方极乐世界都是准圣人,都是心性很好的,你犯了五逆罪,怎么去那里,没有下地狱就不错了,所以就方便,方便有余土,在我们娑婆世界有一块净土,让你去那里,也不能说不好,分别心重说西方极乐世界比较好,娑婆世界的净土就不好。九品正行就是九品里,你到底是…,造了福是福,你到底要求什么,所以你真正修行的规范,决定你到底生哪一品、哪一生?

三福与九品均含摄于散善,日常生活的善行,不是说三福,你选择哪一福,一定要怎么做,有时候很难,三个其实都要修,不要修菩萨道就什么都不管,戒律还是要守,世间福还是要做,随缘而做而已。所以说要包含散善、世间散、日常善。故三福乃无法修观之劣机(能力素质低劣)的往生修行。为什么你会修三福的散善,因为你无法禅修,修观,观不起来,根机比较低劣的,无法修观、劣机的人,要往生所修的法,就是这三福。讲起来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要不要行菩萨道,这里讲是要修,不是光念佛就一定往生,很多人说一门深入念佛就好,如果没有成就,当然念佛已经很吃力了,你要念得有成就,你就念佛还要去行菩萨道,这三福才俱足。戒福是一定要的,世间的善行也要去做,这两个做了,没有去行菩萨道,你要往生…,因为净土宗也是大乘,这些祖师大德,祂们讲经说法,是不是光念佛就好,就往生了,我们没有仔细去研究,这些都是祖师大德在讲的,善导大师说的。

日僧源空则认为三福与九品乃方法之不同而已。方法是造福或者修九品,两个很难分别,但方法不一样,如果依经典看九品怎么分,怎么去修,其实里面也包括三福,三福不能去除九品分类,九品莲花又有分仔细的,你做什么得什么果报,升到哪一品。

修福业而得幸福,称为福因福果。又由于布施予僧伽,即可得福果,故作为布施对象之僧伽,有生福德之意,遂称僧伽为福田。此外,供旅人及贫穷者所使用之宿舍,称为福舍(punya-śālā,音译奔攘舍罗)。

修福业而得幸福,称为福因福果。又由于布施予僧伽,是sañgha不是僧伽,和合众,过去修行人都和合在一起修行,僧伽不一定是出家众,只要有一个团体,在做修行的工作就是僧伽,因为过去一起修行的,几乎都是出家众,所以说僧伽就是出家人,其实翻中文是和合众,布施给修行人,给丛林,修行的,可得福果,故作为布施对象之僧伽,有生福德之意。释迦牟尼佛成佛后,有人供养祂,祂马上念,一切布施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福德最大。如果你供养到佛,福德不得了,不然就供养僧众,这福德也很好,所以能生福德之意。因为你供养僧伽,就生起福德,所以把僧伽当作福田,你要得到福,把供养僧团这动作当作一块田地一样,你供养它就有福报,而且这个福报是最好的,随缘啦!有机会赶快供养,但有所得的供养就不好,无所得随缘供养,无形中就会增福报。

此外,供旅人及贫穷者所使用之宿舍,称为福舍(punya-śālā,音译奔攘舍罗)。旅行的人无家可居,给他居住,贫穷的人没有地方住,给他居住,这样也是在积福德,这是世间福,故称为福舍, Punya是福śālā是宿舍、房舍,Punya-śālā随时都有梵文,要记一记学一学,也许你做了世间福报,要升初禅天,梵天王就讲梵文,你就鸭子听雷,听不懂,不要去欲界天、色界天、初禅、二禅天,如果你有智慧就不会受这果报,反正我哪里都不去,如果光会做福报,没有智慧观空、无所有不可得,可能就去初禅天,人家讲梵文你就听不懂。

3.实─实有

指具有恒常不变之实体。即自体为实际存在者,称为实有。佛教以真如法性为实有;反之,无实在之自体,依因缘和合而生之一切诸法,称为假有。实在论realism)为一种本体论之哲学见解。认为抽象名词所代表之抽象性质或关系(共相),为真实之存有。以形上学与认识论而言,实在论与唯心论立场相反。唯心论认为只有心(意识)为唯一之存在,一切客体物质(万法)皆系于吾人之精神、思想、观念等作用而得以存在,故又称为观念论;实在论则主张客体世界原本存有,并不赖于吾人之认识即已自存。

 

实,有没有实有?这里讲实有,福德有实,便不是福德,经文是这么讲的,所以实是指具有恒常不变之实体。世间有没有永远不变的实体?只有一个空,空才是永远不变的,其他有形有相皆无常,有为法无法即如此,所以福德若有实,便不称为福德,因为那个有世间福报,你受报后就完了,因就灭了,没有了。如果要有个永远的福德不灭,那就回到空,你越不执着越吃不完,福报越执着,也许一下就受完了。

自体为实际存在者,称为实有。世间一切有相、色相,用世间人眼光是实际有,其实那个有是分秒都在变化,我们没有神通、法眼观一切相的变化,其实都在变化,如果有一天打坐,打坐到可以看到身体的细胞,尤其眼睛的细胞,眼睛的细胞有的东西进来,有的东西出去,每一秒都在变化。过去在学生化,一个就是辐射物质,碳用辐射照射,碳是第十四种金属,用辐射照射照射后,它就标记这是已经有辐射污染,现在是讲污染,其实是做记号,然后给动物吃下去。动物的胃开始消化,肠道吸收,血液流,流到哪里,流到肝脏里面,流到身上,流到什么,这时间多久?进去多久,然后被分解又跑出来,都可以测出它,每一秒身体都在变化,所以这个时候的张三这一秒,下一秒是张三的另一秒,不是当时的个体,何况我们一年多一岁,那个是太久了,每一秒都在变化,所以我们肉体是在变化,像这桌子也是在变化,你看起来好像没变,它表面都在变化。如果读物理的,中子、电子什么在里面绕绕绕,随时都在动,这个都是表面的实体,其实都在变动,没有一个永恒。

佛教以真如法性为实有,法性是一个…,说有东西又没有,说没有东西,因缘来了它就起法,你说你在哪里?又没有,但人家骂你,马上冒出火来,你就发作发出来,你要找它冒火的原点在哪里也找不到,很奇怪!这是过去熏习进去的。所以法性随因缘如实反应即真如法性,真正如其本来。妄想习气也有真如法性,就是邪真如,我们要的是真正如如不动,有因缘来照它现法,但不相应,这才是真正的清净来性,佛教讲真如法性是真有这回事,会轮回是法性有点污染,所以会轮回,圣人法性是清净的,会映照,会因缘起法,但不会执着,祂永远是清净的法性,差别就在这里而已,所以讲实有是真正的法性,你说它有吗?有样子吗?又没有,所以是空性。

反之,无实在之自体,依因缘和合而生之一切诸法,称为假有。刚刚讲空性、真如法性,要看它是没有,但有因缘来却可以产生法,所生之法是为假有,因它是无常,缘灭法就灭,所以你说有,但不能认为真有,所以安一个假,为什么说假有,如果真的大家一体都真嘛!为什么圣人可以不真,这没有道理,凡夫就真,因为凡夫执着心很重,这样就不真,因为凡夫才认为真;圣人有是有,但不执着,所以是假有,有的话,是相对于真有、空性来比较,所以安一个假。说有是怕你会抬杠,给以安一个假有,说有要你拿出来看,又拿不出来,所以是假的。

所以内心应缘所起的法,有念头、影像,但要抓又抓不到,所谓抓它是拿出来,你内心好像有,但又抓不出来,所以是没有,说有,我看到,好!那安个假有,因为你拿不出来,你又说有,我也相信,但这个有是假的,这样实有和假有,安这两个对立名词方便说明,如果修行已经有境界,就不需去了解这些,如果你要行菩萨道,不懂这些,一直说怎么样,人家听不懂,曲高和寡,讲太高深,人家不懂,讲真如法性如何如何?讲了半天,对方也没体会过真如法性,实有是什么样子,假有又是如何。

实在论realism)为一种本体论之哲学见解。有实有,在世间里实在有的人,修行人来讲就是短视,没有真正修行,认为世界那么久不灭,你说它没有,因为他看不到世界毁灭,他说实有,你也不能否定他,若大菩萨、佛,已经预知世界存多久,不管多久,总是一个时间,最后因缘灭了它会灭,他就不会讲实有,是因缘和合假有,因为随时都要灭,随时都在变化,这种有是不真实的。

 

(2008.12.21 讲于法尔禅修中心)

 

 



[ 《金刚经》选读 ] [ 经典选读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