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金刚经》来修行(21-30)
-- 第十九品 法界通化分(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五)如何用金刚经来修行(续)
佛法讲因缘果报,凡夫所造业,善得善报,恶得恶报,圣人是学因缘来时怎么不产生果报,这种能力学到了,就是有《金刚经》所讲的般若智慧、实相观、中道观,简单一个因缘,就把佛法都讲完了。再配合《金刚经》里所说的义理,离四相,以无为法离四相,断一切因缘得解脱。要解脱,我们内在的习气毛病要断、要转,道理懂了要去证。证就是体会自己本身有什么因缘、习气、心病、、、等等的,自性原来的功用,因缘来了起自性相应,怎么避免自性相应中产生的法所造成的执着。所以因缘认知了,如何观空,如何学习般若智慧,这是《金刚经》所在讲的。
此外,俱舍论卷六、卷七等,举出六因四缘之说,六因即:能作因、俱有因、相应因、同类因、遍行因、异熟因。四缘即:因缘、所缘缘、等无间缘、增上缘。其中,六因中之能作因为四缘中之增上缘,其余五因则为四缘中之因缘。然唯识家则以六因中之同类因通于因缘与增上缘,以其余五因为增上缘。同类因,为引生等流果之原因,故又称自种因。亦即俱舍论等以异性之因引生异性之果为因缘之义;唯识家则以种现相望之因果,及种子之自类相续为因缘之义。
一般在讲因缘,会提到六因四缘,上面讲的因缘是比较笼统,下面讲佛法因缘是比较仔细,你要认识它,这个因怎么来,与生俱来的,与生俱来就是过去造的业,是苦集灭道等四圣谛里的集业,习气有过去养成的,也有今生养成的,有因缘就会发作。
我们认识六个因,能作因、俱有因、相应因、同类因、遍行因(遍一切处),异熟因,”因”不是每个都依次发作,哪个先成熟,哪个先发作,我们的因果就是异熟果,今生如果念佛,念得很虔诚,在死亡时会自己念佛,这个念佛的种子先受报,你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或哪个净土,它就先受报。
后熏习先成熟就不一样,过去造很多业还没报完,但今生虔诚念佛先受报,我们就是希望这样子,在唯识里讲异熟果、异熟识,你的心有种种”因”,这个”因”哪个先成熟,哪个先受报,就是异熟果、异熟识。这六个因等一下一个个解释,有了”因”要”缘”才会起法。
这四缘,第一是因缘,最基本的,也是种子。所缘缘,你所要缘的哪一个”因缘”,例如:你还有瞋心种子,这种子是因缘,人家骂你,就是所缘的”因缘”来了,诱发你内在的瞋心发作。无缘有因,不成法;有缘无因,天下太平没有事;有缘有因,成一切法。圣人就是学这个能力,面对因缘法时不执着它,修行要认知自己内在习气毛病,因缘来,控制不要随缘执着。
等无间缘,指由前念之心法开路而引生后念心法之作用。是相等而且是没有间断,一切法平等,下面会说明。增上缘,凡有强胜之势用,能成为他法生起、结果之助力者,皆称为增上缘。增上缘是指本来”缘”已经是个诱发因,之后还一个力量,增上缘的力道,好的增上缘,当然是更好。坏的增上缘,逆增上缘,冲击力更大。逆境修时,没有逆增上缘是修不好,若智慧不够,定力不够,修的就不牢靠。所以一般人都要在逆境中修。修行如果太顺利,修不到什么东西(定力),像躲到深山里修行,认真打坐,没有和人互动,没有逆因缘来缠,怎么知道修得好不好,这四个缘和前面六因四缘,合成十种因缘,我们要仔细认知它。
其中,六因中之”能作因”为四缘中之增上缘,能作就是自性能发动它起一切法的主动能力,这也是增上缘。如果是自己所做出来的,当然是能作所作,这是互相搭配的。觉知,觉知的事情就是所觉,能觉、所觉,能知、所知,此能作因,所作的因,与所作的”缘”来搭配,故说此”能作的因”即是四缘之增上缘。其余五因(俱有因、相应因、同类因、遍行因、异熟因)则为四缘中之因缘,这是因缘法所属。五因都和因缘有关,它的形状,所缘缘、等无间缘,是它的一种状态。
然唯识家则以六因中之”同类因”通于因缘与增上缘,各家说法不同,懂一下,讲得太细,容易钻牛角尖。简单讲自心内分之因,也可说是自种子因。旧译作”习因”,这就比较能让人懂。”同类因”乃指过去(类因)及现在一切有为法(现行),以同类相似之法互为因缘,而引致等流果者(现起)。如以前念之善心为因,而后念之善心,遂即又起善业;以前念之恶心为因,而后念之恶心又起恶业,如是以各自同类之法为同类法之因。
不管理论上如何讲,自己起心动念能觉知历历,能安住这个心是最重要。至于哪一家,哪一派是怎么说?对于哪一部经深入研究?才会有自己特殊的意见、说法。如果以他自性体会来说,因为他不是佛的境界,所以有时不见得能把佛理说得很透彻。如果真正研究这些的,直接看释迦牟尼佛讲的法最好。有时如果没有的话,菩萨解释释迦牟尼佛的法,是可以参考,但你程度不够就相信他,如果程度够,就可以分别哪个菩萨解释的合理、不合理,因为菩萨也是有高低,有的是不经修证,直接用智慧说明,有时有代沟,有时讲的不清楚,这些名相,不管他怎么讲,我们看这些,就是要稍微懂一下。
以其余五因都具有增上缘,看起来差很多,能作因为四缘中之增上缘,然后其他五个都是增上缘,这是两个极端。
同类因,为引生等流果之原因,故又称自种因。同类就是很多因为同一性质,例如说善,你做很多善事,不管是布施、供养、、、等等的,属于善类的,造恶属于恶类,这些因,产生后大约都具有相同性质的果,所说等流,就是差不多一样。做了善因会升天上(欲界天),修了打坐,会升色界天,这些都是善因,这些善因是引招等流果的原因,所以又称为自种因,种是种类─种子有类别,种子的因,没有自种因,有缘起不了法,今生有自种因,例如学打坐、学其他的禅修,感召色界四禅天的因,你就会出生到四禅天,四禅十八天,如果你只会做善事,有善根,感召欲界天,每个种因不一样,果报也不一样。
辞典说─自种因或称自分因,旧译作”习因”,这比较能让人懂。乃指过去及现在一切有为法,以同类相似之法为因,而引致等流果者。如以前念之善心为因,而后念之善心又起善业;以前念之恶心为因,而后念之恶心又起恶业,如是以各自同类之法为同类法之因。《俱舍论》云:「同类因者,谓相似法与相似法为同类因(归为一类),谓善五蕴与善五蕴展转相望为同类因,染污与染污,无记与无记;五蕴相望,应知亦尔。」若未来法,则未起作用,无引果之义,故尚不成为因。此外,于见、修、无学之三道,钝根之道为钝及利根之道之因,利根之道为利根之道之因,此即以「等」与「胜」之法为同类因。
亦即俱舍论等以异性之因,引生异性之果,为因缘之义;自种就是自己善种生善因生善果,恶种生恶因引生恶因成恶果,这些都是它引生异性之果,异性有善、恶、不善不恶等三,种有三性,善招引善报,恶招引恶报,不善不恶当然无所谓,不生果报。不善不恶是什么?和别人没有关系,和自性清净也没有违背,举手投足只是一个法,这个法没有影响到善恶,走路,没有踫到别人,没有违反交通规则,没有造什么善恶业,就是一种法,但不属于善恶,像这样的话,不会招引异性的果报。
唯识家则以种现相望之因果,及种子之自类相续为因缘之义。唯识学者认为种子若不起现行,永远潜伏在那里就不会受报,它要受报,一定得起现行。很多种子,如果没有修行打开心眼,种子就隐藏在那里,你都不知道。例如:过去做了什么好坏的事情,今生如果没有修行,不会进入潜意识里。如果你今生有修行打开心眼,可以自己觉知观照到心的起灭,善念对因缘来时,你起了什么善恶念,这些你自己可以看到,如果没有修到一个境界,当然只有一个心,怎么自己看自己的心?
心眼开了,就有一个觉知的心,可以观照到起心动念,起心动念是因缘所起的,你的内在习气现出来相应,这些都是起现行,修行到这个时候好修行,如果没有修到这个境界,修啊!修啊!以为修行就是诵经拜佛念佛,这还是很粗浅的,还在种善因而已,真正进入修行境界,自己可以感知起心动念是好是坏,人家一句话,你现的是什么反应,如果不好的话,你就要生气,习气就冒出来,不高兴的心就冒出来,你可以看到自己在发脾气。不以为然的心是什么样子,这个心自己可以看到,不到这个境界,你修不了。
修行要认知唯识在讲心,唯是尽量摆脱心,不受它影响,就是空,识本来就是心,如果空,空到底变顽空,不行!唯识是直接修有心、有空,这两个都同时存在,怎么练习般若智慧,起心动念不执着它。起心动念就是第一念的觉知,第二念、第三念,是我们自己内在习气反应,修行要控制第三念,第二念是分别。第一念的觉知是像我们常说的,看到一个人,知道人的影像,若不加以仔细看,或者走近一点看,不知是男是女?如果要看当然知道是男的女的,这已经是分别,是第二念。第一念知道是人,第二念知道是男女,不要有第三念,第三念是什么?长的帅?长的漂亮?漂亮就喜欢,不漂亮,哎呀!心不是很愉快,这种都是你的习气,修行就是在管这个心,对外境因缘所现的法,怎么安住心?如果你自种子习气毛病很少,外在因缘对你起不了很大的法。
唯识家则以种现相望之因果,及种子之自类相续为因缘之义。每个因都是种子,种子它归列一类一类,而且它相续不断,以后遇到时空相对产生缘,自种子对一切因缘,个别不同,刚讲的善恶种子,个别对善恶因缘起反应,这些在唯识里讲得很细,我们大略了解六因四缘。
另因即缘之义,指四缘中之因缘,因系引生一切诸法之直接内在原因,与诸法有亲密之关系,故称亲因缘。凡具有因缘之状态者,称为因缘性。
另因即缘之义。为什么因就是缘呢?如果没有因,缘来不成缘,例如你认识一个人,你所认识的人来了,他来是缘,你认识他是过去的因,所以你一看,因缘凑在一起,你就认识了。如果这个人不认识,就是没有因,没有因看了就没印象,缘来不会打招呼。缘是虚幻、假的、不真实的,因和缘一定要能连结在一起,如果缘没有因,缘不成缘,很多事情和你本来没有关系,和你家庭没关系,和社会国家有关系,这个缘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为什么?因为那种关系是比较笼统,比如说最近闹了半天的政治,如果你倾向哪一边,就是有那个因,这个事情发生就是缘,两个会凑在一起。如果你不倾向哪一边,都是在中间,这个缘发生了,对你不痛不痒,有发生等于没发生。因和缘,一定要连结讲,缘不一定有因它才会来,只是来了跟我没关系,无因之缘就产生不了你内在的共鸣,这个你要慢慢去体会。
四缘中之因缘。一定要有因、缘合起来成为法,因系引生一切诸法之直接内在原因,有因,这个因也是待缘而发作,内在的因没有如何缘起?去年去印度每个法会都要唱法身缘生偈,法身是空,是无相,但它有很多因缘,因缘不是一个一个排在那里,是一个笼统概念,不是像仓库里,哪个东西摆在哪里很清楚,其实它是隐藏在那里,我们死时,脑没跟中阴身走,那到底我们在哪里,很奇怪!没有相却种那么多的种子?!因为你过去所造的业,跟一个人的好、坏都是一件事,你和无量无边的众生结了善恶因缘,每件事都有一个种子在那,但死时只有一个神识出去,脑筋没有跟着去,就是那么奇怪,有无量无边的东西在里面,你累劫所造的业都在里面,这就是直接内在的原因。所以你要去受生,就是过去和很多众生结因缘,比较亲近的,你去受生做他的儿子,做牠的兔宝宝,如果和你有因缘的父母沦为兔子,你和牠有因缘,然后也堕落畜生道,两个缘都在,你被牠感召,如果你和牠没有关系,那直接内在原因就没有。
释迦牟尼佛讲,六道众生尝为六亲,每个众生都互相出生为父母、儿女、兄弟姐妹、婆婆、叔叔、、、等六等亲,所以你不要说人类跟你没关系,只是关系深或淡薄,都有关系。释迦牟尼佛,以祂的神通力讲的,一切众生尝为六亲,所以动物也是你过去六等亲去投胎的,祂教你不要吃众生肉,就是这个道理,因为会吃到过去六等亲内的亲戚朋友。为什么呢?因为早期释迦牟尼佛在时,每个修行人,福德都很好,吃众生肉修行,过去出家人专修行,不从事生产,日中一食,有成就了,七天吃一次,再更有成就(辟支弗),两个礼拜出定吃一次,祂们福德够,可以这样用功。
那时释迦牟尼佛订的戒律不刻意不吃荤,托钵化缘到什么就吃什么,到后期开始导大众入大乘佛法入密教时,才不吃众生肉,再来因为要持咒,吃荤会污染到神识及口,持咒就没效等等的因缘,后期讲的两部经中都提到不应该食众生肉。讲这些主要就是要说直接内在的原因是过去我们和每一个众生之间,所结善恶因缘,一件事一个因缘,就是直接内在原因。然后外在时间、空间、人物,扩大为众生和你一拍即合,法即产生。所以与诸法有亲密之关系,因为内在直接原因,然后外在的人事物,时间空间对了,两个一拍即合,发生作用就产生法了,所以称亲因缘。
因为内在直接的原因,外在的人事物,时间、空间对了,两个一拍即合,两个发生作用就产生法,所以称亲因缘。有亲就有疏,疏就比较间接,比较远程,产生因缘果报,属亲因缘比较多。或是习气毛病发作,重新造新的因,过去没杀过人,但今生一时吃了吗啡、大麻,神识恍惚,不自主杀了人,这是新的因。过去你没有被杀,今生不可能直接内在因缘杀人,无明总会再造,这种是新的因。
因缘讲亲因缘、疏因缘,亲因缘就是直接内在有种子、有因缘,你要修就是要控制这些,等到外在缘来了,尽量控制习气毛病不要相应,比如你过去破坏人家家庭,你以为一定是和人家另一伴勾搭上,不只是这样子,我们小时候,不学佛法,不懂佛法,爬树抓小鸟,有蛋就拿蛋,没蛋抓小鸟,这就是破坏人家家庭,果报会让人家来破坏你的家庭,你如果有这个种子,就是有直接内在原因,有一天人家要来破坏你的家庭,你内心如果还有瞋心,还有种种习气,夫妻一定会吵架,小吵变大吵,甚至法庭相见,到最后离婚了事,你的家就被破坏了。
我们在修行,难免因果再现,而且提早现,你不要说修行,就好像佛祖保佑天下太平没事,没事是内在直接原因没在还债,真正修行都要还,今生不还债,下一生还是要还。上一次讲释迦牟尼佛喝到脏的水,不懂事不是就没因果,做什么都有因果,经典讲了对佛法僧三宝、父母师长,若有忤逆、不敬,果报加五百倍。
阿罗汉因因果果还没有清,只是祂学习有能力在因缘来了不受它影响,学空观、般若智慧不受报,不受报但因还在,成佛的人,祂是没有了,该还的都还清了,一入大般涅盘,不再来受生,如果再来受生,是祂的应化身要来度众生。我们要了解心的直接因缘,清净了没,如果没有,再怎么修,还是阿罗汉、菩萨,还是要累劫去还,有一天你像如来佛,所有因缘果报尽了,还光了,那才是真正成佛。
我们现在心不清净,种子因缘都在,我们在修解脱、断烦恼,因缘在没关系,练习面对感召时能守住,不再造新业,这就学《金刚经》练习般若智慧,也是在摆脱亲因缘。
凡具有因缘之状态者,称为因缘性。性是产生一切法之根本,梵文是svabhava ,sva是我,也可以说自己的自,sva是自,bhava是生,(自)我可以产生一切法,翻为自性,自性是有因缘的性,它一定会产生法,因缘是亲因缘,脑筋里阿赖耶识有内在直接因缘在那里等着受报,而且不是一个,是无量无边的多。现在讲因,种子因,种子缘,这是直接内在的因,外来因缘来时一定会起果报。
六因ṣaḍ-hetavaḥ。(1)将一切法之因分为六种,即:
ṣaḍ是六,hetavaḥ,hetu是因,hetavaḥ也是因,老同学都知道法身缘生偈,「诸法从缘起」,先讲外缘,诸法有缘,从因而起,「如来说是因」,因是内缘,内在的直接原因。「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外在的缘来了,一定有我们内在种子的因,这两个因缘凑在一起,就会起法。如来又说,「彼法因缘尽」,如果因尽了,像成佛的人,因尽了,祂就成佛了。缘来了,因产生法,一切有为法都无常,不管多久最后会灭,「彼法因缘尽」,如果因尽了,缘来它也起不了法,就解脱了。还没有修到解脱以前,「彼法因缘尽」,阶段性的因尽法灭。例如生病,因缘感召生病,生病总是三天、五天完了,该还的还光了,身体又好了,这是一段因缘结束,「彼法因缘尽」,法当然也尽了,阶段性的尽了。
我们要了解圣人、阿罗汉、辟支弗、菩萨,祂有能力做到解脱,只是内在直接因缘被控制而已,不是真的果报还光了,还没到佛的境界,我们若能做到因缘来时能安住心,让缘过去,因成不了果,摆脱因缘,这样已经不错了。有的人修到一个境界,不认知内在直接因还在,认为空了、解脱了、什么都没了,否定因果,这是外道,他不了解,没有修到佛的境界,内在的因缘都在,只是有空的能力,不去受报,不代表因果就没了。
我们学佛法要圆融,道理要懂,不要拨无因果,自己体会因缘来不受报,有这个能力,不能说没有因果,你有解脱能力、解脱知见,不能因为这样,就跟人家讲没有因果,这样拨无因果,是有果报的!所以法要说明清楚,不要乱讲,尤其讲经说法的人,讲错一句话,五百世狐狸身,道理要搞懂,如果不懂就不要乱讲,尤其牵涉到因果的,没有搞懂以前,不要乱下定义。
(1) 能作因(kāraṇa-hetu),又作所作因、随造因。即某物生时,凡一切不对其发生阻碍作用之事物,皆为某物之能作因,其范围至广。又分两种:(a)自法生时,给与胜力而助长者,称为与力,如眼根生眼识,或如大地之生草木,乃有力之能作因,然仅限于有为法。(b)自法生时,无所障碍,令之自在而生者,称为不障,如虚空之于万物,乃无力之能作因,通于一切无为法。此因所得之果称增上果。
能作因(kāraṇa-hetu),kāra是作,ṇa是形相,hetu 是因,懂梵文这样可以拼凑,kāra是造业,悉昙五句门第一句的第一个字ka ,kāra 有作,观它离尘, ra 是远尘离垢,观它远尘离垢,所以有做等于没有作。有做等于没有作就变成ṇa,ṇa是我慢,这三个凑在一起,造了业,你说我没有造业,因为里面有阿字,没有造业会变成执着我慢,阿罗汉就是有我慢,因为祂学到空观,不受业力影响,祂自以为成佛,其实只有解脱能力。
你们在这里学的,不应该有贡高我慢心,你懂得佛的境界,就知道今生再怎么修大概没希望成阿罗汉,除非从今天起一天二十三小时都在打坐,一小时吃饭、上厕所,这样我相信还有可能三、五年成就阿罗汉,不然今生大概是没希望了,投入和果报是相对的,你没有用功,想成阿罗汉、阿那含,不可能的。
阿那含就有ṇa,ṇa是我慢心重,hetu就是因,造了后若能远尘离垢,或者能大空(空掉),ṇa五句门第三句的大空音,能空掉有做等于没做,这里面隐藏很多密义,要这么去思维。我们在解释名词,你要思维,能作因,到最后不是真的做,有做等于没做,阿罗汉要如此认知,先学阿罗汉,再学菩萨,有一天再成佛。
又作所作因、随造因。能作作所作因,又叫所作因,或称随造因,这是另一种名相,每个名相皆有其不同意涵,所作因也好,随造因也好,上面说的,能作就有一个所作,能作是主体,所作是被作出来的。自性去造业是能作,所造的业就是所作的因,随缘所造的因,是为随造因,没有因缘不可能造业,没有对象、时间、空间、众生兜在一起,胡思乱想,不会去造业,总是要有一个对象。
如果是解释名词,能作因即某物生时,凡一切不对其发生阻碍作用之事物,皆为某物之能作因。如果一件事,一个法升起时,不能用一个力量去压抑它,自己便能发作出来,这就是能作因。例如人家骂你一句话,这是因缘来了,你里面有瞋心种子,它照样发,你说我用觉知观它,假设你心眼打开,冒火的心,你可以看到内心有一把火在冒,你压不住它,为什么?因为定力不够,这种子很大,瞋心很重,不是压一次可以解决的,压千百次才有办法压住它,如果你可以压住的,那已经是微习了。
我在三十年前,不舒服瞋心起时,我可以看着它,有时业力大时,还是要发作,像刚刚我讲的,你破坏人家家庭,人家要来破坏你家庭时,它制造一个因缘,让你夫妻吵架,刚开始不懂这么多,随缘发作,随缘发作就是能作因,压不住才知道,哦!这个习气还是有点重,如果不知不觉的对骂、对打等等,那是太粗的习气。修到心眼开了,习气冒出来可以感觉,有时比较重的因缘、障碍来时,你还是照样发作,夫妻最亲近,最容易吵架,一次、二次,慢慢练到心不是很舒服,但瞋心起来然后又下去,这已算是微习,但还有种子,瞋心还没灭,要等到修到最后种子都没有了才算灭。
没有怎么还会生气,没有种子的生气,那是什么样的生气?就像你们被我骂,不是我在生气,我是针对事情,大声的讲,但我的心很平和,没有种子在冒,你如果修到还有种子在冒,代表微习还有。若你看不到它,没有了,生气讲话都动不到自性,事情讲完了就算了。有的不是,瞋心在,不甘愿,越想越气,当下不生气,过后力道很强,若以喝酒来说是「后来劲」,你的习气还不净时也是会有后来劲,这种后来的力量你压不住照样发作。当下不发作,后来才发作,还是能作因,最好当下发作能警觉,压住它,过了就不要再发作,再想就不好,表示你还很执着,般若智慧不够,般若智慧是事过水无痕,所以你这么练,练到最后,一件事念头起来,扫过你的心,你读它,知道什么事情,过三五秒忘了,刚刚是什么念头?过了就忘记,为什么?因为你都不在意。
能作因你要真的能认知它,这种修行境界也算蛮高的,多高?初禅,初禅就有这个能力,初禅好像很低,才四禅的初禅,有的人连初禅都构不到,初禅起心动念自己知道,生气高兴都知道,修行不能乱高兴,也不能乱生气,高兴生气都不行,保持一个平常心,有时自性会感召一些事情,觉得哪一件事很如意很顺,高兴的心就起来,你得提醒自己,高兴什么!保持一个平常心。
这个能作因,我这样讲你就清楚了,你自己有什么习气,如果你还放不下珠宝,放不下什么,你心就一直冒,压不住,那就表示你对世间事物喜爱的能作因还很强。我们都没兴趣,有兴趣的只是佛像、念珠,念珠是去了印度一趟总要买一些东西回来送人,你们可能买了很多,都是为别人买的,我买了香,店家从5块降到4块,你就很高兴,人都是这样,贪啊!迷糊就这样子,观光店好赚就在这里,价格提很高让你杀,你很痛快,他也赚很多,但供佛的是不能讲价钱的。
所以能作的因,回归到我们自己的习气,如果自己能观照到,这个心眼就有点开,这个时候好修行。所以你内在习气,能作的因俱足,你发生阻碍作用的事物压不住它,这就是能作因,每一件事,每一个习气,每一个种子,都有这个力道,你如果还没摆脱三界轮回,这个中阴身还很强,都在等待,在找因缘,比如你死了,中阴身脱离,刚刚讲的异熟因、异熟识,下一世,守了五戒,也许可以出生做人,刚好在那一时空,有个地方有光点,这个光点要和你有因缘,你才看得到,如果和你没有因缘,你看不到,一般人没有修行,不懂般若智慧,可以看但不要执着它,可以看不要趋向它,上一次我讲了,你们在打坐修行,幻境起来,可以看但不能执着,一执着就会趋向它,一趋向它就去受报。
如果六道众生中有一对异性男女在交合时,你和他有因缘,可以看到光,你若没控制自己,没有般若智慧,那你就去相应了,这种就是能作因。哪一个人可以脱离能作因,除了圣人,能作因的可怕就在这里,修到阿罗汉才有办法控制这个因,阿那含还不行,阿那含还要被能作因送到五净居天。能作因,你要懂它,然后控制它,用佛法熏习来控制它,每一个种子都是能作因,它的范围深而广,我们果报的阿赖耶识是范围很大。
刚刚讲的是生命的三界轮回,如果讲习气、毛病,里面每一个种子都是能作因,你自己观自己,爱买东西吗?爱生气吗?爱看别人做的对不对吗?看别人做的对不对就是爱讲,你们出门在外我要管、要讲,回来你做什么,我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讲,出去会影响到整个团体,所以去印度在巴士上我就讲,从现在开始,没有自己行为,都要听我的,回来你爱怎么做,随你!我们随时修行都要观照这个能作因到底有几个?还有千千万万,那好不得!
a)自法生时,给与胜力而助长者,称为与力,如眼根生眼识,或如大地之生草木,乃有力之能作因,然仅限于有为法。
能作因大约分二种,第一种,自法生时,给与胜力而助长者,称为与力,自已产生的法,给它一点较大的力量,可以帮助它化得更快。如眼根生眼识,眼睛是一个物质而已,没有什么知觉,像照相机的眼睛一样,照到东西只是把影像反射过来,我们眼睛也是一样,眼睛看到物像是交叉的,投射过来的像是倒立的,进到心时是眼识来认知它,眼睛没有认知的功用,只是像相机的镜头,将东西照进来,是什么东西它不管,一个物像,要眼识认知它后才能看到,如果声音它看不到,眼睛看不到声音,除非圣人,圣人六根互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互用,眼睛怎么看到声音?每一种能量都有光波长,你不看人事物,你看的是它的光波长,发什么光,阿那含境界的圣人,祂们六根都可以互用。《楞严经》里讲的,一般讲六根互用,大概以心根来代替眼耳鼻舌身识比较多,真正能六根互用,真的是修得很有成就。
如眼根生眼识,或如大地之生草木,乃有力之能作因。眼识增加它的力道,这种现象如同大地所生的草木一样,让它长的力道,就是给他力量。例如说瞋心,一句话听了不爽快,是谁让它一发不可收拾,为什么有的人冒了,应该发为什么不发,因为没有给予它力量,这才重要。种子大家都有,不给它滋长的力道,不和它相应,就像土地上栽种草木,没有水,没有阳光,它要长也长不出来,这个助缘,就是我们的习气,邪真如、邪真如性,这种邪真如,让它加速度,助长它的力量,它就发了。修行,看到你欲望的心、瞋心冒出心中来时,不要给它力量,客观看着它,没有给它力量支持,发作力道不够,它自己就下去了,这就可看出我们的习气到底有多重。
你如果还没到这个境界,我讲你可能不能体会,因为你只有一个心,起心动念就只有一个心,怎么会讲两个心,还可以看到它要生气,还生气到一半,然后又下去,讲得很神,到底真的假的?!你要心眼开,自己就可以看,若是开悟的人还可以看到第八意识将种子抛给第七意识,第七意识看着念头飘过来,认知了,交给第六意识,第六识看到了他就讲出来,如果你没有这种过程,都是想到什么就讲什么。
开悟的人,可以知道第八意识种子现,第七意识抓住它,心中有那个念或者什么,然后第六意识再抓它,透过嘴巴讲出来,这么细分它的过程是要让你清楚,八、七、六识是这么连贯成一个思想、一句话,如果你没有这种体会,以为是想,想也没想到什么,很灵敏就想到一件事,然后就讲出来,过程是如何酝酿你就不清楚了。
心都是这样子,第八意识是我们自性本心,有时讲经说法的人,他不必有神通,就知道众生需要听什么,他需要讲什么,阿赖耶识它知道,有时我讲课,你说老师在讲我,那个人也说老师在讲我,每个人都说老师在讲他,我没特定讲谁,是你要对号入座,当然如果真有事情发生,我是针对事情在讲,如果没有很明显的发生在某年某月某日,那是大略的讲。今天讲瞋心,你有瞋心,今天就在讲我,瞋心发作的过程非常细腻,你要懂它,要懂这些就要懂唯识,唯识讲到了第十意识,第八阿赖耶识,第九阿陀那识,第十清净识,这样你才能体会它,每个念头之间,是哪个意识在进展。
能作因,发作过程之间有一股力量增加它发作的力道,这就是我们修行要控制的,习气控制,执着轮回那个力道,你要去控制它,为什么要控制,你不控制就去受生,所以要用般若智慧。今生有幸听到《金刚经》好好学般若智慧,有的刚来的,不知道什么是般若智慧,《大般若经》里的六个字,观一切法「无所有不可得」,能作因所起的一切法,俱有因,下面等等所有的因,和缘所起的一切法,你要观它「无所有不可得」,无所有,有看没有到,不可得,这个念头要抓它,抓不到,你看它可以清楚它在想什么,你要抓它抓不出来。
所以达摩祖师到中国找到二祖慧可大师,祂看他的资质不是很好,不想传给他,但慧可大师很有耐性,反正就跟定你,他有个好处,就是非常虔诚,不管你怎么不喜欢我,我就是跟定你了。一次他和达摩祖师说,我来这里服侍你好久了,你都没有对我讲一句佛法,也没有开示该怎么做,达摩祖师说:「你这种料子,不容易懂佛法」,慧可一听觉得很不是味道,发勇猛心,下雪天站在外面,第二天早上雪盖到膝盖,达摩祖师看了他智慧不够,但诚心很够,为求法还把他的手砍下来(这个有的说真的,有的说假的),他断臂求法,感动了达摩祖师,收他做弟子,改名慧可,智慧勉强可以(以前叫神光)。
达摩祖师好不容易收他为徒弟,心安了,很高兴也百感交集,失去一只手臂,五味杂陈,心不安宁,问达摩祖师能否帮他安心?达摩祖师说:「将心来予你安」,你要安心把你的心拿出来,我好帮你安,结果他观了一下,心到底在哪里?一观,刚刚五味杂陈的念头都没了,当你要抓你的念头、瞋心、爱欲的心…什么心,知道要去抓它出来时,都不见了!他楞住了!刚刚五味杂陈,现在跑哪去了?他回答说:「心拿不出来,不知道哪里去了!」,达摩祖师说:「已经将你心安好了。」安心竟!这教法很简洁,智慧够的话,一问一答之间就学到了,心不宁也是你自己的习气。
这么几句话,心就没了,心哪里有个形、有个相,都是虚幻不实,虚幻不实又有能作因,那就很奇怪,累劫熏习的习气种子是因,但又有一个力道助长它发作,这个力道才重要。阿罗汉还有种子,为什么祂能控制不迷糊跟它相应,只要不给它力量,我刚刚讲的,瞋心起时可以看着它冒,这就是不给它力量,有的人不看这个,只是去感觉脾气要发,为什么要发?这个力道就是你要去思维,哪里来?如何控制?修行就是这样子。
为什么它有这个力道,帮助它发作,胜力而助长者,就是给予它力量,这一个仅限于有为法,刚才所说的这个,因是有,它发作时给予它力量,让它成一切法,它仅限于有为法。
第一个因,大家都有能作因,第一个遇缘这个法生起的时候,你给了它一个力道,让它发作,这是有为法,所以你从这里可以体会,学咒语,学观想,学一切神变的法,从这里可以出来,所以你观想一个念头、一个梵字,让它的力道更加强,可以达到你要的目的。我举一个例子,真的、假的不知道!那次去印度,车子玻璃破了,碎裂、碎裂、碎裂,但还没掉下来,他们黏啊!当下车子还在开,能作因,自性就起了一个念,raṃ字出来了,然后 bhūṃ(金刚顶轮一字咒)加持玻璃窗,碎玻璃就黏住了,用金刚力加持,这个是能作,当然你有学过或者你还没有学,它自己会有这个念头,起码raṃ字要怎么学你要会,踫到这种情景才可这么做,有没有效?不知道!但过十六天那个玻璃也没有掉下来。有为法,你们可能从来不会想到这些,有些事情、心法,自然它就会现,你随缘去做,做完了,不要管真假、有没效,到最后一天,我们要回台湾了,玻璃还在那,还没掉下来。
所以,不要光讲名相,有时回归修行境界时,你要思维,用在不好的习气毛病,这里面就有两个东西,自法生起你无法压住它,因为它是因,但你可以做到,不要给它力道,给与胜力而助长者,称为与力,你在修不好习气时不要给它力量,你在修咒语、观想、成就一切化无为有的力道,你要给它力量,所以能作因不好吗?对圣人而言,它是度众生的方法,对修行初机的人,是断烦恼、断习气的重要方法,你会想,只是要怎么修,怎么断习气?把力道(习气)拿掉让它没有根,因是缘来了,它蠢蠢欲动,是我们无明给它力道,它才发作,你说有为法在做佛事时,也是你观想,你给它力道,它真的就有力道,修行拿掉不好的习气,不能给它力道,你要控制这个部份,如何控制?般若智慧啊!不要起心动念。
因缘来了,自性这个因在发作,你保持平常心,保持平常心也等于没给它力量,这个瞋心怎会发作,发不起来,这个能作因控制了,一次、百次、千次,慢慢控制,这么慢慢练,瞋心才会灭。断习气,怎么断?讲这些你就知道怎么断了吧!给予因发作的力量拿掉,其实也不必拿,就放下,反向操作,不要加油添醋,它就没有力量了。
(b)自法生时,无所障碍,令之自在而生者,称为不障,如虚空之于万物,乃无力之能作因,通于一切无为法。此因所得之果称增上果。
自法生时,无所障碍,令之自在而生者。第二种,自法生起时,没有障碍压抑它,而令自在而生,一般没修行的人是如此,不知道怎么去障碍它,如果你没有觉知,没有警觉,不善于观照(觉观),一般凡夫都是这样,那当然自在而生。
如虚空之于万物,乃无力之能作因,通于一切无为法。这种力道现象,像虚空万物一样,没有力道它自然生,通于一切无为法,所以无为法是第二种情况,它升起时无所障碍。无为法,无一法可用?有时无为法,刚好是空性随缘应缘的一种法,无心之法。无为法解释你要善思维,不是什么都不动是无为法,是你不加主观意念去驱动它,但它自性可以自在应缘,如果你心清净,觉知灵性高,它自己会去应缘,有时你会觉得心不宁,为什么不宁?因为它在做事,你也不知道在做什么事,很奇怪!只觉得不是很安宁,过一阵子慢慢安宁,因为事情转了,结局圆满,这就是无为常为。
我们《金刚经》四句偈里常讲,无为常为,就在讲空性的力量,空性不依你主观意念做有为法,它自己会应缘产生无为的法和一切业缘周旋,很奇怪!就解决很多事情。当你心不宁时,就静止一下,不要思维,放空!你越放空,它越有力道,它会去运转,然后化解虚空间一切因缘,这种无为法,无为常为。无为为什么会常为?释迦牟尼佛入涅盘,是不是空无,但你想祂,祂知道,化个化身给你,到底有为法?无为法?因为祂无为,没有一个心要化什么法,祂的自性是空性,可以化个法给你,这是高层次的无为法,修解脱那种无为法,不是用,是在逃避业缘的纠葛,那是在求解脱。
解脱到一个境界后,自性会应缘,无为之间它会化一切有为法,怎么化?怎么化不去管它,不要以主观意念去做法,像我刚讲玻璃破,你用法去安住它,那是有为法,你如果踫到虚空一切因缘障碍,你不用一个法,它自性会应缘,无为性好现出它最好的法,什么法?自性它知道,佛性知道,很微妙的,像这种无为性所现的法,你一定要经得念力才有办法现起。
乃无力之能作因,此因所得之果称增上果。如果因为无为法而有自法生起没有障碍,无力之能作因,不加力道给它的能作因,无为常为的特性就现出来,所以它说,此因所得之果称增上果。原来这清净的心,依无为法而现一切自己的性用,称为增上果。这段你要知道,一个因,它有个力道是能作因,能作因,有一个有为,有一个无为,有为,一个主观的有为,一个是要去除习气毛病的有为,这在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是无为,无为它又会现有为用,这二个现象,包括在里面。
(2)俱有因(sahabhū-hetu),又作共有因、共生因。为俱有果之因,亦分二种:(a)辗转同时互为因果者,称为互为果俱有因,如三杖之互相依持而立。(b)多法同时为因而得同一果者,称为同一果俱有因,如三杖互相依持以支持一物。此因所得之果称士用果。
第二个讲到俱有因,俱就是同时存在,sahabhū,bhū是bha的变化,bhū是有的变化,saha是俱,好几个,像一千(sahasara),sa后面踫到ha要转成so,义净大师翻译很忠于原著,忠于念咒的规则,如果不懂的会直接翻sahasara,会翻sohasara表示他懂得很多,所以如实的翻出来,尽到他的责任。俱有因,又作共有因、共生因,生起是一起生起的,所以是共生因,也是俱有果之因,果不是只有一个,有好几个聚在一起,有俱有因,就有俱有果,这还是分二种情况:
第一种,辗转同时互为因果者,称为互为果俱有因,如三杖之互相依持而立。先有因产生果,果又变为下一个法的因,因果因果,没完没了,辗转同时互为因果,这是一条线,互为因果,所以称为互为果俱有因。如三杖之互相依持而立。三个拐杖把它绑住如三角架互相依持,我们一般轮回果报都是俱有,这个因所产生的果,这个果变成下一次的因,简单讲,我杀了你是因,你被我杀是果,但下一次变成我被你杀,角色互换,像吃荤的,你吃了羊,你出生羊,那个羊变人,羊再给人吃,可怕啊!你说这样吗?当然不是绝对,但这种经典上是有讲。
第二种,多法同时为因,刚刚讲因变为果,果变为因,一对一,现在有很多个因,同时得一个果,称为同一果俱有因,如三杖互相依持以支持一物。此因所得之果称士用果。如果把三角架连结在一起站立,放一个东西在上面,三角架是三个因,支撑一个重量的物,被支撑的东西就是果,三个角所产生之力道支撑这个物称为俱有因(同一果俱有因)。所以时间、空间、人,这三个东西,如果凑在一起,产生一个果,也是可以这么讲。例如你杀了一个人,这个人是被你杀后升天去,升天时间很长,你下一世堕到地狱道去了,因为你杀人,一个在天,一个在地,这要怎么成为果,下一次再相见,不对啊!因为一个在天,一个在地,时间不对,地点不对,一切因果一定要时间、空间、主角都凑在一个平面上,因都俱足了,果才会现,哪一个角度不对、空间不对、时间不对,就算因还在,果就现不起来。
你如果内心还有很多不净的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因没有办法成果,所以我们说带业往生就是这样。往生去那里留学、学法,因为有阿弥陀佛在加持,脑筋会清楚一点,学得快一点,不过离太多的也不行,不要以为去西方极乐世界一定就很快!如果你智慧高,修得差不多去,当然很快,祂点一下你就知道,如果你对佛法还懵懵懂懂,似懂非懂,佛法是什么也搞不清楚,去了还是从幼儿园念起,由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教,这净土五经里有讲,如果智慧比较差的,这两位大菩萨还要教十劫,你才能证阿罗汉解脱,如果你修得好一点,也要一劫,我们凡夫娑婆世界要一万六千多年,不是去马上ok,马上倒驾慈航,马上来行菩萨道。
有时不懂就觉得去西方留学稳当了,我常讲,现在观世音菩萨就在娑婆世界这里(普陀山),为什么舍近求远,去西方也是祂教,在这里也是祂教,今生为什么不好好修呢?修的有个程度,祂自己就来了,因为你离得太远,祂没有办法来利益你,教你念观世音菩萨,你也不念,教你念大悲咒,你也念得不三不四,今生旣然闻到佛法,旣然真正要修心,也知道怎么修,好好做,你今生一定会有成就。
要成就一定是菩萨来帮你制造因缘,不是你多用功就会开悟,至于你要怎么种这个因,让菩萨能作因来帮你作一作,帮你稍微作一作,气脉通了就会开悟,问题是这一段,你这一段都用功得不好,祂怎么来帮你,能作因没有作好,我们讲好的能作因,不是讲习气毛病的能作因,所以当下赶快断内在习气毛病。多闻佛法,怎么做,这才重要,赶快做!不要拖拖拉拉,以为还年轻,马上十年、二十年过去了,老了就体力衰,真气诱发不起来,你们到底听懂了没?把身体打开,我刚讲的这些,你就能体会,这些现象,如果你身体没有一个基础,这些都是很深的佛法,不是教你要守戒、吃素、帮助别人,那都是幼稚班的课,这里都在讲博士班的,你身体要有一个程度才听得懂,因为谈到这个阶段的佛法一定是实修的,你没有实修的境界、环境、身体、心的反应,佛法再怎么讲,你都听不懂。
(2008.11.09 讲于法尔禅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