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如何利用《金刚经》来修行(21-10)
               --
八品 一体同观分

  (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解释名词()

11.若干种心()

第三十九罗剎心─云何罗剎心谓于善中发起不善者如人见为善事皆作不善意解佛说造诸塔庙得无量福,而彼反作是言,由此故横损无量小虫烦扰施主,将何所益,当受苦报发起,谓如是等不善心生起也是中但以观功德利益不念彼矩,为所对治

    何谓罗剎心?谓于善中发起不善者。因为罗剎(rāksasa)的心是不好的,有点捣蛋的心理,对于修行人,罗剎喜欢来障碍他,或是修善中自己起不善的念,这些都是有罗剎的心,或被罗剎等所影响而不自知。

    罗剎种种人如见人为善事,皆作不善意解。很简单、单纯的人,看了人家做好事就是好事,但罗剎心者他会把它当不好的来解释。佛说造诸塔庙得无量福,罗剎心的人就会想,而彼等人就会反过来作是言,由此故横损无量小虫烦扰施主。因盖庙就要找人挖地,结果会害死很多蚂蚁、小虫等一大堆,也困扰施主,每个人都要出钱了,这样有何益处呢?将何所益?造塔是善行,害死了无量小虫,就是不善,这种事情怎么可为呢?善大小,恶大小之间,是不能有能力分辨。

    像现在有团体放生的也是一样,有人看人家放生,就有人说这个是放死,不是放生,因放了以后会,环境有的不同,它们反而会加速死亡。人家做善事,把它想成是不好的事。造塔庙横损无量小虫后受苦报,如是等不善心生起也。有这个心常常唱反调的心就对了,一个人做了什么好事,他讲这个话有没有道理,当然是会有点道理。但他不知道,造一个塔,他的福报多大,伤了小生命,当然也是有问题,但这是小事情,可以用超度法、大乘佛法先救助它们,这样不是两全其美?!

    造佛塔庙,依佛所说造无量福报,你造了当然功德很大,如果你会超渡小生命,那就没有什么罣碍,学陀罗尼门、仪轨等,能将这些小生命先超渡,然后我要来造塔,这样他们就没话讲。一般没有这种能力的话,给他们讲得心乱,经泼冷水后心反而乱七八糟。

对于此等心起,如何来对治?怎么决定该不该盖庙,怎么来对治这个心?是中但以观功德利益不念彼矩,为所对治。哪个功德比较大?哪个利益比较大?你造了功德大,所犯的小过错有,功德可以盖过伤害小生命的障碍,也就是说你在一善一恶之间,当然善是要大善,取舍该不该做,一般正常人不会想那么多,尽量避免伤害小生命,如果可以的话持持咒,将把牠们超渡,像你去绕塔,怕踩到蚂蚁,要先持咒,出家人每个人下场以前都要持咒,持咒时之中所踩到的小生命。一般人盖个庙,不会去想到这种小事情,如果有人在挑拨,没有定力的就会被说得不安稳,你要做什么事,第一念善你就去做,不要第二念让人家讲了以后就心慌意乱,到底好不好,要不要去做,你要有定力,该做就做,想功德利益比较大的,可以盖过小问题的,有罗剎心者可以这么来对治。如果自己第一念发善,第二念又说不行,害死很多小生命受伤害,不行不行,这样就不做了,这里告诉你从观功德利益上去想,不去想那些反面的事,要么就能用救度法解决。

第四十刺心云何刺心?谓一切处恶作为性者。犹如棘丛于一切处多所损妨,令近者不安。此心亦尔,若行善事如大施等,既作已便生追悔之心。若作恶事竟,复自思惟亦怀惭惧,是故常怀恶作,动虑不安。此中对治法,若有犯速务忏除,勿生悼悔。所为善事,应自思惟,生庆幸心。

刺心者是谓一切处恶作为性者。恶作kauk4tya,是唯识心所(心之附属作用)之一。与「悔」同义,有恶作行则要忏悔之义。恶,即厌恶;作,即所作。即厌恶所作,于作恶事后追悔之心。 恶作若用在戒律中,即戒律中之突吉罗(du=k4ta),指身体之微细恶行,就是不好的行为、失威仪,有时亦包括口舌之微细恶行,恶作分有语恶作、行恶作。   

俱舍论卷四对恶作一名提出三种解释,其一谓缘恶所作之事而追悔,称为恶作,即于能缘之追悔上立所缘境之名;其二谓追悔系以恶作为所依而生,故在能依之追悔上立所依之名;其三谓追悔为恶作之果,故在果之追悔上立因之名。此三解中,恶作之「恶」皆读入声,其义皆为追悔所作之恶。但恶作之性并非必为不善,不论善或不善,凡属不合情理之所作,皆称为恶作。

已经养成不好的恶习性时,在一切小地方,都会产生不好的心念,然后就去做了,这种人就是有刺心。到处去防碍别人,犹如棘丛于一切处多所损妨,到处障碍人家,令近处者不安。例如竹子或某一些植物茎叶上都有长刺,刺都是一丛一丛,你要走过去,爬过去,它都会刺痛你,防碍到你。如果你有这种刺心,靠近你的人,想和你相处的人,都会觉得怕怕地心理不安。如果你心有不详和,常常有刺心,无意、有意中讲出来的一句话,就把人家刺一下。如果手脚不干净,人家走过来你就和摸触他一下,打捏他一下。这种刺心的毛病,有些小孩子就有这种人,他不安份,一个人好好地走过来,就要和他打一下、捏一下。我们大人可能不会动手,就爱动嘴巴,嘴巴讲一句,损他人的话,使靠近你的人都觉得不安稳。此心亦尔,有这个心的话,也是一样。

另外,若行某些善事,好像已做大善事,大布施的事情一样。但既然作了大布施已,便生追悔之心。做了大好事、大布施后,反而起后悔的心。正如《大毘婆沙论》举恶作四义─即:(1)追悔已作之恶业,(2)追悔已作之善业,(3)追悔已作善业之未满,(4)追悔已作恶业之未满。此处是追悔已做之善事。

这个经典讲,如果不是你自己做了布施而反悔,就是有魔在障碍你,给你念头,比如说你捐了一百万,刚开始很心甘情愿,很欢喜心的去捐,然后捐完回来就后悔了。哎呀!一百万太多了吧!如果当时只捐五十万就差不多,也是一样捐助啊!追悔已作之善业。同样都是捐助啊,有这个心,十万块也好,怎么会捐到一百万,开始起追悔啊!这概括在刺心里。

若想得太多不安,就是有魔这样障碍您,你做了善事后,祂马上就让你起后悔的心,你说有后悔心又怎么样呢?我已经捐出去了啊!但因为你起后悔的心,果报就不一样,刚开始欢喜心布施,果报是很好的。你有这么一后悔心念起,也是有果报呀,但经典有的讲,果报现象是你有赚入很多钱,但是却有舍不得花的理,因为你被钱框住了,这就是说钱很多,赚了或是存留很多,自己还是生活很节俭。

世间人眼光来看,我们会讲:哎!这个人不错,哦!那么富有,吃还是米饭配酱瓜,几千亿钱却舍不得吃好一点,三餐还是稀饭配酱瓜,这种人是很好,富还能节俭。这不是很好、正常现象,因这种人过去是有布施,布施完就起反悔,所以果报照样受有钱报,但却不能过一点享受生活。你的亲戚朋友应多这种人,有的人赚钱很容易,钱一直进来银行,但这边的手把钱也很容易这么花出去,对周围的人,有缘无缘都很大方布施,送也送了,请客也请了,这种人就是有正确福报,你该得多少就有多少,也甘愿再布施给人家。

如果有人一生中钱都一直进来,自己却省吃俭用,甚至于太过份了,你在节省什么?已经那么几千亿的钱财,都舍不得花一点点,仅放在银行里,放银行的不是我们的钱。这种现象经典有讲,是过去世有布施,但布施以后有反悔心生。如果有这个心,这里讲也属于刺心,做了大布施以后反悔。

那做了坏事呢?若作恶事竟,复自思惟亦怀惭惧,如果做了一件不好的事情,自己再想一想,越想越害怕,越想越恐布,是故常怀恶作,动虑不安,这正是追悔已作之恶业。自己刺自己的心,造了恶业一直害怕,动虑不安。善事也是自己破坏掉,恶事又自己造成自己心不安,此等都属于刺心。

那如何来对治呢?此中对治法,若有犯恶作速务忏除,勿生悼悔。如果有犯了不好的事情,要赶快忏悔,赶快去除此罪恶心所。我们在做忏悔时,真正的忏悔,就是不要再犯为真忏悔。不管你犯多大的恶作,都没关系,但要知道赶快忏悔,忏悔到心安理得,也就没事了。忏悔到这种念头在心中起,自心觉知也感到很自在,不会怀有恐惧感,也不要再掉入懊悔的心里去,我做善事当然比较好一点,不要去追悔,已经出去就出去了,做坏事,快刀斩乱麻一样,赶快忏悔,然后发誓以后不要再犯,这样你心就安了。所为善事,应<lb n="0599a09"/>
自思惟,生庆幸心。如果做了好事,常常自己想,哦!好在有做了这个好事,好在我有布施,好在有怎么样啦!做了好事,不要说想我当初怎么要做那么多,做那么大,不必要,你要让自己有清净心,这是有关刺心方面。

 

第四十窟心云何窟心?谓顺修为入窟法者。谓诸龙阿修罗等,皆在地下或海底深窟中,多有神仙诸药,能得长寿自在。行者或念彼中多有美女,端正同于诸天,可无夭逝之忧,五欲自恣。或念留住彼中,可得劫寿,见未来诸佛,皆是窟心也。当念如法修行,可于此生见法明道乃至成佛,不应抂路稽留,念此世仙之法,是彼对治。

何谓窟心?谓顺修为入窟法者。顺缘修学无意间让心进入一个窟洞里,把心塞到一个洞窟窿里去,幻想些美丽境像。居于窟洞中者,就像龙、阿修罗等类,得这些果报的众生,祂们都是居住在海内、海边、地下之处,有些山洞,海底有哪个深深的窟窿里,能居住于此,这就是窟心。

当然修行人虽在一个山洞里,处山洞中修行,但是心还是要能开阔,不要顺缘修入此窟心中。如果是你的心量都窄狭窄狭,好像一直往窟窿钻进去,果报搞成像龙、阿修罗一样,有这种果报因,就会起想:耶!在这个地下海底窟窿里,都有神仙,有种种药草,或植物性的药,动物性,矿石性药材,能得长寿自在。故于地下海底深邃的窟窿里,能得这些东西。有很多神仙想要得到这些药,若得到这些药,就能长生不老。但长生不老是不可能的,是可以活得久一点,长寿自在,这个窟心是怎么造成的,后面再解释。

修行者或念彼中多有美女,端正同于诸天,此修行的人不修离欲心,而幻想说:哎呀!阿修罗不错,出生做阿修罗众,女人是非常美丽的,男生当然很丑陋,常常想要美女的话,阿修罗的女孩子,祂的脸相是很好看的,和天女没有什么两样。生阿修罗道,可无夭逝之忧,祂们是没有夭折,天寿多久就多久,不会中途死掉,而且五欲自恣。

五欲pañca kāmāh,又称五妙欲、妙五欲、五妙色。是专指染着色、声、香、味、触等五境所起之五种情欲。眼耳鼻舌身,这五种欲望,对于色声香味触,你都可以自己满足自己,你要吃什么,嘴巴想吃什么,祂就可以现起东西可以吃,常常这么想,动这个念头。

或于禅修中,念留住彼中,可得劫寿,不是念阿修罗美女,起码阿修罗祂们的寿命都算劫的,一劫16,800年,见未来诸佛,皆是窟心也。想说能活这么久,可以看到未来的佛,这些也都是有像窟宅之心,局限在某一点思维。我们修行就修行,把心清净就清净,不要去想这些未来的果报,得到什么,或长得美啦!要长寿啦!把心量局限于某一种范围上。窟窿心是把心塞在窟窿里面,心不会宽广,心不会自在,窟心者以得少为满足,幻想些目前已之的美好事物,不加发勇猛心求上进。

怎么来对治它呢?念如法修行,可于此生见法明道乃至成佛,不要想未来,今生就好好用功,希望今生能起码开悟,乃至成佛。你说怎么可能成佛,是有可能的,如果用功方法对,是有可能,积极的去用功。有时在菩萨善导善诱,和你讲你今生可以成佛,认真用功,大家都很用心的用功,就可以成佛,此佛只是觉悟的佛,不是真的成如来佛。

能「见法」者此处以小乘言,言所成的佛,指「知见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盘寂灭。」以大乘密法言,行者口诵真言,修真言行,然心中了知,此真言虽从缘起,而实无作,从本以来本是法界,无生无灭,非净非染,法体如是,但以方便而自净其心;然后又能了知真言之体即同于法界,亦同于大空,自然能得无相三昧。认真依此修学而通达种种法门与世间、出世间事乃同一法界,不可分析使成别体,即能得悉地见法成就,深得法喜,住安乐行,现法乐住。以其与法界无二无别,亦无增减,故无妨碍。是说为成佛。

行者若能真证得净菩提心,灭除烦恼业苦,入初地位者,称为初法明道,这又是更高一点的成佛境界。此明道又作心明道、初法明门。是指行者初发心时,观照无相之净菩提心,觉自心本不生之实相,其心净住,生大慧光明,普照无量法性,见诸佛所行之道,便得除一切盖障三昧,见八万四千烦恼实相,成八万四千宝聚门,如此说法亦是初步成佛。又能如依《大日经疏》言:「菩萨住此修学,不久勤苦,便得除一切盖障三昧者,入佛智慧,有无量方便门。今此宗直以净菩提心为门,若入此门,即是初入一切如来境界;譬如弥勒,开楼阁门内善财童子,是中具见无量不思议事,难以言宣,但入者自知耳。」

如此成就初步「佛」的样子就简单吗?我们已讲了几年《金刚经》,但您们有些人天天还在为鸡毛蒜皮的事情,吵来吵去,我相又不断,《金刚经》开头第三品就讲了,讲到现在还在讲,就是习气去不了。平时倒好像没有我相,一到有选举,要选国家领导人,问题就来了,父母不和,夫妻吵架,朋友不兼容,老师和学生也要诤吵,所以哪个时候可以考验一个人,到底看得开,看不开,真的无我相?不去管你这个心,平时讲要离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是很简单,等到真正事情大条时,就迷糊掉了。

当然讲此生能见法明道,乃至成佛都可以,问题是「见法」大家会见,听那么久了都知道,那「明道」吗?就明不了道,所以就无法成佛,当然理念和愿力,有时非絶对的,不过身体如何把它折磨得让它气通,就比较好修行。一个人把身体束缚都打开以后,自然就会管住这个心,从源头抓住这个心,都能让它不起心动念,智慧明朗,不会迷糊,哪个该做,哪个不该做,是很清楚的道理。

但就是修行人,为什么还是搞得那么多意见,人人都不一样,表示有些人脑筋清楚,有些人脑筋不清楚,什么是清楚、不清楚。有同学说:老师啊!谈佛法我是没有办法赢你,但世间法你要看我的!什么叫世间法,世间法是说他的观念比较对,那是您的知见。当然世间法你怎么看都是对,世间法本来就是这样,没有絶对的对错。懂佛法的人,世间法不见得会比你差,因为见世间相都能不动心了,这种是最好可以应付世间事的法。但真修行还是要讲最好把身体束缚打破比较能修得快。

虽然这里解释都是善无畏大师所讲的,这是梵文翻过来的,此生能见法,能明道,甚至于能成佛,那不如先把身体束缚打开,束缚打开以后自然可以观这个心,起码可以成初步佛了,不是不可能啊!不管是哪个人根基不好,根基不好你用比较好的法,像现在的密法,阿字观是基础,从观阿字开始修起。昨天讲义你们先看了没有,阿字观是基础,能够把阿字观,观到真正发起它的功用,你再观下去,接第二步现三昧耶形,第三步的法,便能修得比较快,最后现起本尊垂迹加持身之佛、菩萨。所以,密教里根基比较差的人,是要好好依法如此善修,会有比较快成就。显教的理念很庞杂,当然是好啦!但适于大智能者,不是具足一些智能的人,有时讲是模拟两可,似是而非,要做到更难,还是从身体上开发出光明,接着断内心习气,这六十心就是我们要断的对象。

不应抂路稽留,不应该在路途上待下来,休息停留,为什么要停留?念此世成仙之法,去思念仙道的人,都是要活得久一点,是能活得久一点,但其实还是会死,所以不该去学仙道,连升天都不太好了,何况是学仙道呢?天神的享乐,比世间的仙道要高得多,仙道当然啦!气旺,身体飘飘然,仙是会飞啦!但生命还是受限制,没有比天神还好的,为什么是选仙道?你说仙道起码肉体不会在不久的将来就死掉、毁灭,因为此等人执着这个肉体,所以要吃药啦!练什么丹啦!巩固肉体不速死,可以活一劫、二劫、三劫,几千万岁,几万亿岁,这些都敌不过天寿,天寿很久远。所以该死就死,如果你的果报能升天,那也没办法,但最好前面这一句很重要,今生能「见法、明道,乃至于成佛」。

今生能办成道就办了,赶快去做,不要再做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或者修一些迂回路。当生积福德当然是很好,有时回想过去,做了哪些善事。比如说做义工,因为您去做了义工,然后才会接触到真佛法,才会接触到正法、解脱道。不是说做义工不好,做义工只是建立你的修道资粮,结了善缘后就要进入修行路上,一上路就要赶快修行,不要从头到尾一直在做什么义工,做到七、八十岁了还要做义工?那不是很浪费时间吗?找对路就要好好用功,甚至义工也可以辞掉,给别人去结这个法缘,不要占着位置,人家新来的要做都不行。

我从来就没做过义工,当然这是过去的因缘,因你做了义工得到好处了,你要赶快加紧用功,如果时间不允许,能一边修行,一边做义工是好,就怕你拿捏不好,不能管制自己,时间分配不好,把原来要打坐修行时间忽略了,不能决心贯彻修行,这样就见不了法。见了法,就无法明道,有明道了,要能成佛?当然说的比较快,要成佛是不可能的,但这里提醒你,今生就要「见法明道,乃至成佛」,要尽量去做。用这种心态修行,不要说要修仙道,吃什么药长寿不死丹,除这种心态来对治窟心。

 

第四十二风心─云何风心谓遍一切处发起为性者风性散乱由不住故,此人心亦尔,于一切处遍种善根,谓于世间、外道、种种天尊及三乘诸行中,皆令有分而作是念,如多种子于一切处遍之,会有成者当如是风心也当念石田不毛,虚费种子当求良美福田、膏腴之处,专意耕耨所获必多,是彼对治

何谓风心?是人先是到处飘荡,各道场跑来跑去,永无法止于一处、一境。云何风心?表示飘摇不定的心。刚刚讲窟心,是把自己心塞在小窟洞中,不再往前发展。此处风心者,谓遍一切处发起为性者。这个人自心想到处去看看、法法学一学,哪个道场去沾一下,顺缘修入自心、自身遍一切处,到处发起是为自性。

这种人一定是个广结善缘者,是吧!这边道场也去一下,那边也去一下,这个团体也去一下,每个地方他都要示现一下,到处攀缘,好像结的缘很多,但风性散乱由不住故。你心一有风的特性,东边飘到西边,西边飘到南边,南边飘又到北边,天天这么飘来飘去,有这种自性八起时,这叫作有风性心,这样的人之心是会散乱。如果修行人,这么修法,一定修不来,修不成正果。你今天接触这个团体,他们是这么做,明天接触那个团体,他们是那么做,四天接触四个团体,心性在四天里都在改变,怎么可以安住这个心?

有的人说以前没有在法尔时,在哪个道场都待过了啊!也许以前还没有安定下来,这边走那边走,走了很多道场。来到法尔以后,那里都不去了,定在此一个地方。当然这个人的风性是没有了,心不会再散乱了。如果在一个地方,随时可以满足你的修行境界,其实真的不必跑很多道场。会跑很多地方的人,他在这里学习,学到一个水平,该学的都学满了,再下去主持人已无法满足他的需求,可说他修行的程度已经与主持人相同,或许高过主持人了,这样还再待下来干什么?当然要再参访,再找一个新的道场,这是必然的。

就是各宗教间也是一样,你说天主教、基督教、回教、…等都是神教,没错,刚开始他们是要望弥撒、祷告,及做善事,因缘成熟时他想要进一步满足他自己心灵超越,追求更高的境界时,这时光祷告就不能满足了,因光祷告,光听一些很浅显的欲界天界道理,他已不能满足。他一定要能自立其心,要自立、自主的人,一定要反对自己心里思想,反对自己的习气,要能逆向操作,这就要用到佛法,佛法难就难在这里,要逆向操作自己心意念,不通商量。

刚刚讲的见法、明道、成佛,其实这里面包含了一种打破你心的窟窿,然后也要打破别人的窟窿心,能够打破别人心的窟窿,当然就是要教导他,也是突破他自己。所以,佛法其实讲起来很简单,一直在突破、突破,突破自己的心理,突破别人的心念,不是一般人可以做的。但这样做后是可以得到真正解脱,你自己主观意念,客观佛心,一句面对的事情,就很自在的面对,不会有烦恼。

现在若开始要修密法,更是要这样,以前修显教是很自由地除调自己的心病,我现在开始在思考这个问题,这个人,这个心态,要如何让他修得有成就?当然我讲课,你们每个人听了就要能吸收,吸收多少,是你的事情,若这样会用显教的法那更好。在密教里修法就不是这样,密教是一点法门很简单,讲破了事情是很容易做,讲破就没有什么高深,而显教讲那么多,这个心啦!窟窿心,风心,什么心,你要是有,有要改要花二、三十年去修呢!自己修是土法炼钢,而密法要劳动佛菩萨等三密来加持你,也许方法对时一个月就能成就。

我常常和你们讲,一般学密教法的人,为什么要服侍、供养上师,有钱尽量做一大堆的供养,我想是有它的道理在。但上师不是表示要钱,他要那么多钱干嘛!你看您有没有诚心诚意,犠牲奉献,为法能舍掉很多财产,有的把整个家产卖掉,仅追求一自己要的密法都有,我们当初想来无量供养都是不可思议的,为法捐尽自己的财产。

讲到现在有四十一种心态,往下还有十九个心也都一样,可以自在的跳跃过去,不会犯这些心的毛病。现在要讲凡所有心,世尊都能知道,把它细分成那么多状况。以前我们不会想到有这么多心,心就心嘛!为什么要分那么多个,懂一下这些心态也不错。你有什么心,所有师父都拜光,没有一个道场没去过,没有一个知名的人物,您没去见过,这就是有风心啦!

有的人修行境界、层次,已比他师父还要高了,当然心地德行没有师父的好,是没有错,你要讲修行过程之间境界,你可能体会的比他们多,因为出家师父修持戒法成阿含道,他们的心定如如,虽未达真阿罗汉境界就没有六神通,但他心性很自在,若得个须陀洹果,光这一点就可以当你的师父了。师父只要得个初果,就可以被一般人称为上人、大师、…。另居士行者,也些自己身体上学得变化很多,如果出家众没有这种体验,是无法教导你的。

古代中国学者参访,道场住持之禅师,知您学到哪里,如果不能满足学人他的境界,师父会要他去别的地方参访,这种是不私心的师父,道德很好的,见哪个另外的师父与学子契机相应、对盘,走的路和他走的路一样,他就可以叫他去跟新的师父学。如果你们走的路和我走的是一样,当然我可以教导你,如果你没有走对我的路,我也帮不上你,爱莫能助。只能告诉你要修心,身体遇到状况要怎么化解,这些还是可以教你,但你心若赶不上,不能一直猛勇前进,是爱莫能助,因前头还有很多东西要学的。

继续讲─风性散乱不住,此人心亦尔。如果我们人的心,像风这么飘摇散乱不定,这是风心,于一切处遍种善根。见那个地方好就插花一下,修行、供养都好,团体插一手,共修插一脚。谓于世间、外道、种种天尊及三乘诸行中都是要插一脚。世间法,外道法,种种天道法,是欲界、色界天境界,很多人都是有外道种子,您我大概都有。有很多人在外面这些不是正当团体里也都绕过,这倒还无所谓。若是你的福德已经超越他们的水平,您一定会转向,哪一个人喜欢去找一个比我不好的人学,有些不是团体的团体,就要小心,不是可以乱进去攀缘的,能进就出不来的是一大堆人。

若是世间、外道、种种天尊、三乘法都要插一角,皆令有分。有的是因缘的关系,刚刚讲的,因为你没有智慧,所以人家讲说此人很有名,有些什么通啦!有些什么异能了,你就要去学一学,当觉得不对劲,就赶快跑,这些也是过去的因缘与习气。如果你有这样的心,而作是念:如多种子于一切处遍洒之。像很多种子,撒到一切地方,每个地方都能生长起来,应会有成者。有这种处处插一脚的,当如是者是有风心也。

这样讲起来,处处插花仔、到处学,有没有真的有所成?不知道啦!因为你心杂乱了,怎么会有所成。有时会起怀疑,这边听的道理,和那边讲得不一样,那到底哪个才对,你又没有智慧分辨对错。如果智慧高的话,哪里是你可安身立命的地方,你自己是很容易选择的,如果你过去世有佛的因缘,冥冥之中你会觉得我为什么会这么走,怎么会跑到一个真正可以安身立命的道场,其实这冥冥之中就会有佛菩萨在安排。你要相信命运的背后,都有一只手在引导你。日本有位大禅师讲,胡适先生是国师,他研究结果说《楞严经》是伪经,结果我们这位日本大禅师铃木大拙禅师1870~1966A.D.)说,一个人都搞不懂命运背后主宰者是谁,怎么有资格来谈佛经是真是假!这是祂批判我们的国师之语。你要是懂得一切是因果道理,冥冥之中都会有菩萨帮你安排,你今生能皈依佛,发愿世世行菩萨道,每一世自然时间到了,就会走入佛法的领域来,这是冥冥之中佛菩萨的引导。祂既然可以观众生心,当然也知道你的果报因缘成熟了没,该来了吗?该来自然就会到。

那有风心者,该如何对治?当念石田不毛虚费种子。种子可以乱撒,但如果撒到石头很多的田地上,种子怎么也长不出来芽来。你要选择一块好的田地,不要在石头上栽种子,当求良美福田膏腴之处。若谈到福田,最大福田就是佛法僧三宝福田,这种地方去栽种最好。佛法僧三宝好,但每个人修行层次又不一样,看你要选哪一块,依你的因缘。选了良田,福田,把种子撒下去后,你就要专心,不要三心二意,好好地耕耘,耕耘不是对外,对你这个心地,一个好地方,好场所,你可以听经闻法,然后要把它用到心里,用到脑筋里,教你不要太执着,不要执着我会,会了就要能做到。

 

第四十三水心─云何水心谓顺修洗濯一切不善法者,如水性清洁暂为诸垢所污,澄之则净又能洗除垢秽人心亦尔常欲发露垢恶,忏洗三业众罪,以见此垢、此净,我如是行,则能障碍净心但当观心实相,了从本来垢法不生,自能除一切盖障,是彼治行也

何谓水心?顺缘修入能知洗濯一切不善法者,就是有水心。有水心者适度清净则佳,常执有垢要除,有净可见可得,这样没完没了,就会障碍净心。此种人知观心修行,就是顺着因缘修除一切的不善法,要把它洗掉,这样做是没有错。道理没有错,但你也不要太执着,变成一种执着断恶心就不好了。如水性本清洁,什么东西都要弄干净,水虽暂为诸垢所污,澄之则净,又能洗除垢秽。

如果你能随时随地,都能警觉到心起心灭心,都是污秽事物,在禅宗来讲,如果心眼打开了,就进入这个境界。怎么洗除心垢?也不是真洗,就是管住你这个心,把它绑住,这不是很简单,这时修行是很简单的,没有一般人修妄心那么辛苦。管制这个心,因为心开气通,心都是在你控制之下,起心念只有两个字时,你就觉知而管制它,故起不了完整的句子。这样要烦,恼烦不起来,要妄想,妄想不起来,要做什么事都没有下文了,心已被管制了,这是自然洗濯的。

开始修行的人不可能像这样修法,所以你要找内心一个执着点去放下,来洗濯一切不善法,就是最不善的法要除。小不善的、微细过要到阿罗汉四境界时,还是要学习放下。这代表初机学佛的,心里面有我执、法执要灭的,此等不善法都要去除。如果你有这个心,就是水心,这个心本还不错,总是出现一个比较好的心。有这个水心,怎么办呢?常欲发露垢恶、忏洗三业众罪。你这个水心,常觉地把污垢找出来后,你就说要忏悔,它清洗身口意三种罪业,如果你这个心强,就是有水心。我们学佛法都要去洗这个心地垢染,问题是你不知道,哪个是不好的心。

如果贪瞋痴慢疑等这些心有时,我们无形就会流露出来,以见此垢,若没有则见此净,我如是行,就地把它清干净。我要如何来如是行,看到污垢就拿掉,看到污垢就去除。一般人没有办法做到这样,已开悟的人就有办法,起心动念之间,把心管得死死的,这就是执杖牧牛。不管你要起善念、起恶念,随时都可以控制,控制得好,心清净自在。如果有外来的恶念,障碍念,你也可以自在面对它,不用法可以自在的面对它,这样不是很安详嘛!学禅定、学佛禅,就是用在这个地方,还没有到这个境界,你要自己回想,我心里有什么看病,反向操作,我刚讲学佛法要反向操作,你太执着,你的念头,说除垢是对,对,对,这样一定会出问题。像夫妻之间,他的作为和你的主观意念不一样,有违你就说错,一个说他对,不个说她错,当然两个要吵架,如果你都不在意这些对错,全部放下放下,你有不正当的行为就知转过来。我有不正当的执着,把它转过来。这样夫妻之间,是没有什么可以吵架,相敬如宾,相敬如宾也好,相敬如冰也好,都对啦!

修行人就是这样啊!有什么热情,不能太热情,相敬如宾,相敬如冰,一起修行。如果还在吵架,就是自己不懂习气在哪里,夫妻比较熟啦!比较不会那么在意,你要改进就难了,已经习惯了嘛!像我有时候讲话很大声,自然就大声起来,生气了吗?也没有生气啊!就是讲啊!如果要生气,就怪脑筋不灵光,所以讲起来话就大声,这个是简单的事情,怎么不会?其实也没有什么生气的,有时小孩子就会说不要吵架。其实也没有吵架,只是大声一点。小孩子不喜欢大人讲话很大声,大声就以为是在吵架。如果夫妻之间都能够没有瓜葛,大概修得差不多,因为太熟了嘛!很自然会流露出自己的习气、毛病。

最好把那一半当成菩萨,这么态度对他的话,其实你就成功了。男生难免都有大男人主义,只要能把太太当菩萨,对菩萨恭敬她,以前她帮你做什么,你回过来帮她做什么,你的改进就是你的成功。修行有一点成功,所以回去要稍微闭门思过一下,但太过于思过,则能障碍净心。现在是冲过头,觅自己过错、习气太严谨,反而会障碍清净心。像水心也一样,每件事情都要洗濯洗濯,常念洗濯,就会变成一种障碍你清净心。你说洗濯心垢不是好吗?是很好,但每件大小污秽都要洗,马上洗好,这样你会变成神精兮兮地,它说这会障碍清净心。此是垢、此是净,我如是能分辨清楚地修行,过分这种心则能障碍净心。

所以佛法有一个叫「方便」,我知道我有这个毛病,怎么来洗除?不是马上洗,马上就干净,如果是衣服就好了,拿来洗洗就干净,但心的这种污垢,是要千锤百炼,像被我骂的人,不是骂一次,骂了好几十次,你说最近没有听到在骂。杨大德有没有觉得怪怪的,老师最近都没有骂我,是不是忘记我的存在了。他的心如果放下,不胡思乱想,被骂的机会是很少的。所以,内心知道自己习气是要,但不是一次就会拿掉,怎么拿掉,要一次、二次的境界来磨,磨之下你可以安住,表示你真的是清净。到底要怎么拿捏?没有重要的事情就不要再想,没有紧要的人事,能不用心想就不要想,让心回到清净,有事时要想还是要想。

这里说有「水心」要如何来对治它?如果你时时刻刻说要把我的心一直要清净,造成一种心里障碍,怎么来对治?但当观心实相。实相者无所执着,是为实相,实相者是观心念外境都无相,或有相不执着,或观它为无所有、不可得,了从本来,垢法不生。我们讲《金刚经》也是在练习这种实相观智慧。第一次观心马上被迷糊进去,再第二次观心就不被迷糊进去?是没有那么快啦!第二次成就是太快了,要第千次就会好了,第千次再观就不迷糊下去。

如此从佛理来讲,你心本来就垢法不生,你要去造业造不起来,因为念头已淡薄,不会有很强的欲意,自能除一切盖障。重要是要学这实相观,实相观从本来垢法,这么去观,让它不生,除掉一切盖障。最重是五盖心─贪瞋痴慢疑,来对治你的水心,意思是什么,不净而净,这个习气观它,它在冒,不会去做,如果还会去做,那习气还很重,还很冲动,还很热情。

每个修过心中心法者,自己都会感受到,以前看不开的,现在可以看开了,以前很热情,现在不热情,冷冰冰的,超然看世间事,如果还是很热情,那心都不及格。就是学实相观,千回百练,心有污垢没有错,但不要太紧张,不会一下子就能拿掉,有些观念可以马上转,有些习气要一下拿掉,是拿不掉的,如果真能一下子拿掉的话,相信你们每一个人都很愿意拿掉,有的修了一、二十年,你说他不拿掉吗?要啊!就是不知道要怎么拿,第一个实相观都没有学到,我相没有去除,所以学不好。

 

第四十四火心─云何火心谓炽盛炎热为性者,如火性赫奕躁疾此人心亦尔,若造善时,须臾间能成无量功德造恶亦少时成极重业此中治行,应思惟猛暴之心多所败伤,以柔和慈善之水方便令灭炽然善事务令恒久,是彼对治

风心、水心如上。此处是火心者,是谓炽盛、炎热为性者。人的脾气如火性,赫奕躁疾。这种人就是心冲动的很,有常冲过头的心性。有火性的人,个性比较急,动作积极、躁进,对任何事急功好义也是这种人,修行人要爱出风头的,此人心亦尔,修行人有此火心,则猛暴如火之心。具此心性,则造善时,须臾间能成就无量功德,造恶亦少时即成极重恶业。此种人若要造善事时。须臾间能成无量功德。若是要造恶时,造恶亦仅是短时间即成极重业,这就是有热情的人,能成大好,亦能成大坏。如果热心过度的人,要成就一件好事,时间是不久的,便马上可成就无量功德。反之,如果造恶业的话,糟糕了,一点点时间,就造极重的业,这种火爆性格的人,也有好处,也有坏处。有的人热心的做善事,然后自己出钱还没关系,还要出力去拉人家来做善事,当然有些团体,是靠这种人在支撑,在扩大势力,所以发展很快。但如果他是帮助造恶业的,也是会造极重、极大的业。

要如何来对治此火心?其对治之道,应思猛暴之心多所败伤,宜以柔和慈善之水令灭,惟令炽燃善事长久不息。处在这火心中之人,你要想一想,个性太勇猛,讲话太口直心快,这样是会造成伤害自己,同时也伤害别人。

 

初步总结─学习到44种心,已进入禅定之境界,所以得先学习一些四禅、八定等名相。以上地火风水、…等心都有了,地心是务农做田啦!契经云:心平等如地,心平等如水,心平等如火,心平等如风,心平等如空。高离掉举,下无昏沈,而善安住,一切道行而得不动,名三摩呬多(samāhita)。三摩呬多意译等引、胜定,指由定力所引生之身心安和平等。由前`除各心加行等,所引发的「定」之分位,亦称为三摩呬多。《成唯识论述记》、《瑜伽论略纂》等所载,三摩呬多唯限于「定」,而不通于「散」;然广通有心、无心,而以有漏、无漏之五蕴功德为其体性。

等引之地可包含:四静虑(色界四蝉)、八解脱(八背舍)、三等持(三三昧)、五现见(眼观内脏、白骨、通住今后世、不住今世住后世、`不住今世后世等五境),是为三摩底等四种。如是五种现见等至以何为自性?有作是说,以慧为自性,说如实观察故。有师说,以三摩地为自性,说等至故。

 

先来说说四禅catvāri dhyānāni,又作四禅定、四静虑,指用以治惑、生诸功德之四种根本禅定。亦即指色界中之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故又称色界定。禅,禅那(dhyāna)之略称;意译作静虑,即由寂静,善能审虑,而如实了知之意,故四禅又称四静虑、四定静虑。此四禅之体为「心一境性」,其用为「能审虑」,特点为已离欲界之感受,而与色界之观想、感受相应。自初禅至第四禅,心理活动逐次发展,形成不同之精神世界。或谓自修证过程而言,前三禅乃方便之阶梯,仅第四禅为真实之禅(真禅)。
   四禅能摄寻()、伺(),喜、乐等诸静虑支,为止(定)与观(慧)并行者;以其最能审虑,故其义最胜。盖四禅之差别,乃由所摄静虑不同而分为四种。据《俱舍论》、《大乘阿毘达磨杂集论》等所举,将四禅总分为三类、十八支(十八禅支)。

三类者即指对治支、利益支、自性支。治支─又称对治支pratipaksa,原意为否定、遮遣。于佛教中,则指以道断除烦恼等。其中,「道」为「能对治」,「烦恼」等为「所对治」。据《俱舍论》载,欲断除「修所断」之烦恼,有四种对治之道,可顺次配于加行道、无间道、解脱道与胜进道等四道。即:

(1)厌患对治─又作厌坏对治,首先深厌欲界生死之苦与烦恼惑业之集。

(2)断对治─其次观苦、集、灭、道四谛之理以断除烦恼。

(3)持对治─再次保持择灭(以真智之拣择力来断灭烦恼)之得,令其不失。

(4)远分对治─再观四谛之理,以更远离前所断之烦恼。《大智度论》所载四悉檀之第三对治悉檀,详以不净观对治贪欲,以思惟慈心对治瞋恚,以因缘观对治愚痴之法。

利益upakāra,又作饶益。略称利、益。指随顺佛法而获得之恩惠及幸福。分为自利与利他二种;自利他称为功德,利他则特称为利益。禅定中喜、乐、舍三受,随地为利益支,顺定用强故皆支摄。

初静虑中寻()()二种是对治支,能断欲界欲恚害等寻伺故。喜乐二种是利益支,由寻伺支治所治已得离生喜乐故。心一境性是彼二所依自性支,依止定力寻等转故。

第二静虑中内等净是对治支,由此能治寻伺故,喜乐是利益支,心一境性是彼二所依,自性支义如后说。

第三静虑中舍念正知是对治支,由此三能治喜故,乐是利益支,心一境性是彼二所依,自性支义如后说。

第四静虑中舍清净念清净是对治支,由此二能治乐故,不苦不乐受是利益支,心一境性是彼二所依。自性支诸无色中不立支分,以奢摩他一味性故。

 

自性支义─以如来、应、正等觉,胜德六义来阐述。所谓自性、因、果、业、相应、差别义,诸会真净究竟理者。

显自性义─即谓诸佛法身以一切种转依真如为体性故,超圣行海升彼岸者。

显因义─即谓佛菩提从一切种极喜等十地圣行无量无数大劫,圆满修习因所生故,证得一切法自在者。

显果义─即谓永断一切烦恼障所知障及彼余习,证得无边希有功德无上三菩提果,于一切法自在转故,善权化导不思议者。

显业义─即谓以超非一切智境,神通记说教诫变现等无量调伏方便,导引可化有情令心界清净故,无量希有胜功德者。

显相应义─即谓超寻思数量,无边种种难行苦行,所生无上大悲力无畏等功德法宝相应故,自他并利所依止者。

显差别义─即谓如来受用变化自性身,如其次第自他并利所依故。

所依者,身义体义,无差别也。自他并利所依者,就胜而说,谓受用身自利最胜处大会中,能受第一广大甚深法圣财故。变化身者,他利最胜遍于十方一切世界,能起无间,犹工巧业等诸变化事,建立有情所应作故。自性身者,谓诸善逝共有法身最极微细一切障转依真如为体故,于自他利并为最胜。

由证此身得余身故,此三佛身是差别义。当知此中亦赞法僧功德。法宝者,自性因果等义所摄故。僧宝者,随此修学所生故,庶令学者无诸怖畏,方造论端建兹体性。

 

十八支者─则指初禅所摄之五支、二禅所摄之四支、三禅所摄之五支、四禅所摄之四支,合共十八支。

「对治支」─所列者,指能用以对治(断除),及由对治所达到之心理活动或状态;

「利益支」─则系进入相应境界之主观感受。如初禅虽已离欲界之恶不善法,而感受到脱离欲界之喜、乐,但仍有寻、伺的粗细分别之心理活动,尚须加以对治;至二禅时,寻、伺已断灭,形成信根,称为内等净,由此所得之喜、乐,乃对此禅定自身之感受,故称定生喜乐;三禅舍去二禅之喜、乐,住于非苦非乐之「行舍」境地,以正念、正知继续修习而产生离喜妙乐;四禅舍三禅之妙乐,称为舍清净,唯念修养功德,称为念清净,由此得非苦非乐之感受。

「自性支」─上述一切之活动及感受,均于心一境性之禅定状态中进行,故称之为「自性支」。
   上记四种静虑,以其自体而言,乃发起四无量心、八解脱,八胜处、十遍处等诸功德之所依,故各皆称为根本定(梵 maula-samādhi);对此而言,其加行(即入门前之准备阶段)称为近分定(sāmantaka-samādhi)。然初禅之近分定亦称为未至定(anāgamya- samādhi),故四禅有一未至定、三近分定及四根本定。初禅之根本定仍有寻、伺之作用,故称有寻有伺定。初禅之根本定与第二禅之近分定中间有中间定,称为无寻唯伺定(无寻而仅存伺)。第二禅之近分定以上则总称无寻无伺定。至于入第四禅时,因已脱离八灾患(即寻、伺、苦、乐、忧、喜、出息、入息等八种能动乱禅定之灾患),故称第四禅为不动定。相对于此,四禅以下则称有动定。
   色界四禅天,乃修四禅者所生之处,此四禅称为定静虑;相对于此,彼诸天自然而得之四禅,称为生静虑。此外,据《大智度论》载,于佛陀弟子中,有一比丘虽以坐禅持戒而得四禅,然因生起增上慢,自称「我已得四沙门果(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且谤骂世尊,命终遂堕地狱;以此因缘,被称为四禅比丘。禅定通见于印度宗教史中,为各时代重要修行法之一。佛陀亦以禅定为最主要之行法,而于成道及涅盘之际,皆依四禅法而成之。又一般亦将此四禅与四无色定合称为四禅八定。由此当知四禅、八定非等于四果,有四禅、八定可能连初果须陀洹都未得,故务必不要错认境界。要能有四禅八定,当要知修入八解脱道,始有佛陀所说声闻果位。

先知悉四禅十八支之分类。四禅云何支分建立?谓初静虑有五支。何等为五?一寻()、二伺()、三喜、四乐、五心一境性。第二静虑有四支。何等为四?一内等净、二喜、三乐、四心一境性。第三静虑有五支。何等为五?一舍、二念、三正知、四乐、五心一境性。第四静虑有四支。何等为四?一舍清净、二念清净、三不苦不乐受、四心一境性。

了知似禅十八支后,可以仔细分别各静虑中,所证得之内涵,参考问题如下:

问:初静虑有五支─一切初静虑皆有五支耶?答:不染污有五()。染污无五。无何等?答:无离生喜乐(初禅,已离五趣杂居地)

问:何故染污喜,于染静虑不说支耶?有说:此文但应说无乐,以轻安乐,染中无故。若作是说,彼「不染初静虑」具五支,「染初静虑」有四支。有说:此文即是,但说无乐,由此乐从离生故,喜相应故,名离生喜乐,是故此文不言无喜。有说:「染静虑」中,虽亦有喜,无支相故,不立为支。若作是说,「不染初静虑」具五支,「染初静虑」唯有三支。

 

问:一切第二静虑皆有四支耶?答:「不染污」有四。「染污」无四。

问:无何等?答:无内等净。

问:内等净是信。信通染污、不染污。何故于染静虑不说支耶?有说:此文应说无乐,以轻安乐染中无故。若作是说,「不染第二静虑」具四支,「染第二静虑」有三支。有说:染信名不信,此于染中,虽有无支相故,不立为支。若作是说,不染第二静虑具四支,染第二静虑唯有二支。

问:一切第三静虑皆有五支耶?答:「不染污」有五,「染污」无五。无何等?答:无正念正知。

问:念慧皆通染污中有,何故不立染静虑支?有说:此文应说无舍,大善地法染中无故。若作是说,「不染第三静虑」具五支。「染第三静虑」有四支。有说:染念名失念,染慧名不正知。此于染中虽有无支相故,不立为支。若作是说,「不染第三静虑」具五支。「染第三静虑」唯有二支。

问:一切第四静虑皆有四支耶?答:「不染污」有四,「染污」无四。

问:无何等?答:无舍念清净。

问:念通染污,于染静虑何故非支?有说:此文但应说无舍,大善地法染中无故。若作是说,「不染第四静虑」具四支。「染第四静虑」有三支。有说:染念名失念,不名念清净。此于染中虽有无支相故,不立为支。若作是说,「不染第四静虑具」四支,「染第四静虑」唯有二支。此中有作是说,诸染静虑皆不立支,而唯说无喜乐等者。随明了义说,谓初静虑离生喜乐,有离生言故。第二静虑内等净,有净言故。第三静虑正念正知,有正言故。第四静虑舍念清净,有清净言故。此皆于染明了相违故偏说无,而实染中一切支皆非。有说:随胜者说,谓初静虑出欲界重苦,利益支胜。「上三静虑」于胜妙离染对治支胜,是故于染静虑随胜者说无。然其余支,于染静虑亦不建立。

 

以上细数四禅十八支相,后当学八解脱法,不学八解脱,无出世间智可得,不得出三界,故无有声闻果位可得。八解脱astau vimoksāh,依八种定力而舍却对色与无色之贪欲,又作八背舍、八惟无、八惟务:

(1)内有色想观诸色解脱,为除内心之色想,于外诸色修不净观。

(2)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内心之色想虽已除尽,但因欲界贪欲难断,故观外不净之相,令生厌恶以求断除。

(3)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为试练善根成满,弃舍前之不净观心,于外色境之净相修观,令烦恼不生,身证净解脱具足安住。

(4)超诸色想灭有对想不思惟种种想入无边空空无边处具足住解脱,尽灭有对之色想,修空无边处之行相而成就之。

(5)超一切空无边处入无边识识无边处具足住解脱,弃舍空无边心,修识无边之相而成就之。

(6)超一切识无边处入无所有无所有处具足住解脱,弃舍识无边心,修无所有之相而成就之。

(7)超一切无所有处入非想非非想处具足住解脱,弃舍无所有心,无有明胜想,住非无想之相并成就之。

(8)超一切非想非非想处入想受灭身作证具足住解脱,厌舍受想等,入灭一切心心所法之灭尽定。

此中前二者依初禅与第二禅,治显色之贪,第三依第四禅修净观,皆以无贪为性。第四至第七依次以四无色之定善为性,第八依有顶地,以灭有所缘心为性。又初二者各分为二,第三分为四,合谓八胜处。欲学佛禅,当知四禅中各禅之支分,以为分别定境所得。

 

往后当修学三三昧trayah samādhayah,又称三三摩地、三等持、三定。指三种三昧,三昧,禅定之异称。依《大乘义章》载,心体寂静,离于邪乱,称为三昧。此三昧分有漏、无漏二种,有漏定为三三昧,无漏定为三解脱门。三三昧之分类有下列四种:


 ()《俱舍论》所论之三三摩地。即:

(1)有寻有伺三摩地(又作有觉有观三昧),系与寻伺相应之等持,为初静虑与未至定所摄。

(2)无寻唯伺三摩地(又作无觉有观三昧),系唯与伺相应之等持,为静虑中间地所摄。

(3)无寻无伺三摩地(又作无觉无观三昧),系不与寻伺相应之等持,由第二静虑之近分,乃至非想非非想所摄。

以上,心之粗者称为寻,细者则为伺。

 

()据《增一阿含经》等说,即:

(1)空三昧(śūnyatā-samādhi),即观一切诸法皆悉空虚,为与苦谛之空、无我二行相相应之三昧,观诸法为因缘所生,我、我所二者皆空。

(2)无相三昧(animitta-samādhi),即一切诸法皆无想念,亦不可见,为与灭谛之灭、静、妙、离四行相相应之三昧。涅盘离色声香味触五法、男女二相,及三有为相之十相,故称无相。

(3)无愿三昧(apranihita-samādhi),又作无作三昧、无起三昧。对一切诸法无所愿求,为与苦谛之苦、无常二行相,集谛之因、集、生、缘四行相相应之三昧。非常、苦、因等可厌患,故道如船筏,必应舍之;能缘彼定故,得无愿之名。
 

()《成实论》所说之三三昧。即:

(1)一分修三昧─修定不修慧,或修慧不修定。

(2)共分修三昧─修定亦修慧,为世间三昧,在暖等法之中。

(3)圣正三昧─入于法位而能证灭谛之三昧,称为圣正三昧。

行者以定修心,因慧能遮烦恼;以慧修心,因定能遮烦恼。以定慧修心,因性得解脱性;又以定慧一时具足,故称圣正。
  ()《法华经玄义》所言之三三昧为:

(1)真谛三昧,破见思垢。

(2)俗谛三昧,破恶业垢、尘沙垢。

(3)中道三三昧,破无明垢。

 

(2008.03.23讲于法尔)

   


[ 《金刚经》选读 ] [ 经典选读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