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金刚经》来修行(20-16)
-- 第十七品 究竟无我分(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四、金刚经经文解释
第十七品 究竟无我分
(五)如何用金刚经来修行
1.「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须菩提尊者重提第三分所问,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世尊重答:发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菩萨不能有四相,有四相即非菩萨。
要能发菩提心者,先要成为善男子(kula-putra)、善女人(kula-duhitri),佛教中的善男、善女,不是说心地良善就是善男善女,而是有信佛闻法而行善业者,才能称善男、善女。若是一个人没有信佛闻正法,也不同时行善业,就不能称为善男、善女。更严格一点讲,善男、善女之条件,已持五戒、十善、菩萨戒等,能舍离我意、我执、我相,至心归命于佛,始能称善男、善女。
经文中之善男子、善女人包括居士之优婆塞迦、优婆夷迦,当然更包括出家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等。然大乘经典中,对菩萨始称「善男子」,对比丘则称其名,其例甚多,但有时亦以「善男子」称呼比丘。
成为善男、善女后,修行有成,就会发起悲心,悲心一起就是要发菩提心,发菩提心第一要誓度一切众生,然后就要练功夫,除去我、人、众生、寿者等四相,练就一身武功,不然光有誓度一切众生的心,却没有能力去度众生,因众生顽劣难调伏,这样遇到挫折就会退转的。
学佛的人要分清楚天界的爱心与佛法的慈悲心;爱心是天性的爱,会帮助可怜人,给饭吃、给衣穿及给房子住等,这是天界的爱心,这和慈悲没有关系;慈悲心就是帮助众生,希望众生能建立智慧,跳脱六道轮回,这才是真慈悲心。当行者慈悲心要能发起,要有相当的修行基础,自然就能水到渠成。若是世间禅定行者,仅能打坐时有定力,对内心的幻境不去执着,但要帮众生度过苦难,就爱莫能助了。开悟的行者,自然就有悲心,因为他的身心和众生同体,自然帮众生就如同帮自己,悲心一起就一定要发起菩提心。一者上求佛果,二者能用般若智慧观一切法,安住在忍辱中,要协助众生解决各种苦难,练就一身自在无碍的功夫并去除我相、人相、众生相及寿者相。
在度众时可以学很多心法,学佛刚开始时不要太执著名相,不懂就是不懂,心愈能放下,智慧愈开显,就能对佛教的名相更了解,甚至可体会经文名相的真实意义。因为众生顽劣难调伏,而且每人状况都不同,所以小菩萨做小事情,大菩萨做大事情。如来是无所不度,六道中化无量无边的应化身,深入各阶层度化。菩萨不会因众生顽劣就不管,还是会尽量调伏,最怕的就是能力不够,遇到挫折就会退转。修真正的佛法者,就是要管住这个心,不论因缘变化如何,就要把心安住,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才能进步。
谁真正当发菩提心?见《本生心地观经》云:「佛告文殊师利:善男子!诸心法中起众邪见,为欲除断六十二见种种见故,心、心所法我说为空,如是诸见无依止故。譬如丛林蒙密茂盛,师子、白象、虎狼、恶兽潜住其中,毒发害人,逈绝行迹。时有智者,以火烧林,因林空故,诸大恶兽,无复遗余。心空见灭,亦复如是。」
如果修到空及无相,要发菩提心时,《本生心地观经》提到修到空观,不执着空,所以佛告文殊师利:「善男子!诸心法中起众邪见,为欲除断六十二种种见(另一说九十六外道见),简单以心王和心所法表示,就是要断除对人、事及物的种种执着。若学解脱时,观空心王(五根六尘产生的识)及心所法(累世的个性习气)」。「世尊说:心及心所法,我说为空,如是诸见无依止故。」见解及念头依空出现,没有依止处。因为有习气及执着的心,妄想念就有依止,可以冒千万次。本文最后提供一个咒教导如何观心。心必须练到根本、不执着,才有办法感受到妄想念起灭,又不会挂碍,法灭了心念就起不来。一般人是念头起来过一会灭了,等一下无聊又挂碍一下,又诱发起来,一天到晚想同一件事,慢慢心就被卡住。
本人不管什么念头来,不论事情严重性或如不如意的,都不去挂碍,等一下就忘记了,甚至刚刚是甚么念头也想不起来。若是外力要障碍你,无非都是家里发生不幸,如火灾等。如果害怕,没有豁达的心,怕房子烧了,把妄想当真,就是不真也害怕,心就会被因缘抓住;要有魄力,不管念起念灭,烧就烧了,就可以训练自己不挂碍。世尊譬喻丛林茂盛有很多树、大小灌木及乔木等,丛林里就会聚集很多狮子、象、虎豹、财狼及恶兽等,如同我等种种心,若心不空就断不掉内心藏的很多不好习气及心病。为什么一般人不能空,就是心还在胡思乱想,像茂密的森林一样,夹杂很多习气及执着的个性。如果把树都烧光变成光溜溜地空地,野兽要隐藏在哪里。禅宗的「执杖牧牛」就是灭掉起来的念头,等于烧光森林,习气毛病如同恶兽,无处可躲藏,所以心起心灭,看的更清楚,心就更容易驾驭。「心空见灭」,见就是看到、听到、感觉到心影像及执着等,连见都灭的话,恶毒的心、烦恼的心及想东想西的心都不会留存,这才是真空。
「又善男子!以何因缘,立空义耶?为灭烦恼,从妄心生,而说是空。善男子!若执空理为究竟者,空性亦空,执空作病,亦应除遣。何以故?若执空义为究竟者,诸法皆空无因无果,路伽邪陀(lokay2ta顺世外道)有何差别。善男子!如阿伽陀药(agada─不死药)能疗诸病,若有病者服之必差,其病既愈,药随病除。无病服药,药还成病。善男子!本设空药,为除有病。执有成病,执空亦然。谁有智者,服药取病。」
一般人一定要按步就班,先空一切相,绝对空一切相,慢慢磨练,才能得到绝对的心安。然后发菩提心,把心慢慢放开,接触大众。如果是具大智慧的菩萨,直接讲实相观。世尊为灭烦恼先立空义,如果不下定决心,证得空,就没有办法灭烦恼;烦恼从妄心起,妄心系累劫熏习而成,妄心本也是依空而现,妄心灭了,烦恼就没有了。喜欢动心念的修行者,一定是比较喜欢讲话的人,当然讲话时心更会乱动;内骚型的修行者虽然不喜欢讲话,把乱动的心闷在里面,但这也是妄心。如果嘴巴讲守住,心还会乱动,再把乱动的妄想心守住,两者都做到的话,就现起空的样子。
「善男子!若执空理为究竟者,空性亦空,执空作病,亦应除遣。」
现在假设已经证到空,但不要把空理当做究竟,证到空只是学到一半的佛法,不要执着空,还须发菩提心到最究竟的破空回有境界。「若执空义为究竟者,诸法皆空,无因无果,这样会落入外道境界。」什么都入空,这样会拨无因果。不能讲没有因果,会违犯因果的理念。小乘的行者常说:「那里有甚么因果」,这是有外道的断见。正确说法是「有因有果」,因为解脱的人没有妄想习气毛病残留,面对因果不在意,所以缘成不了果,就是自在解脱,而非没有因果。如果拨无因果,当悟到空无,就会说无因无果,这种就是和路伽邪陀(lokay2ta),亦即顺世外道。
「善男子!本设空药,为除有病。执有成病,执空亦然。谁有智者,服药取病。」
为了求解脱,给你一个空药,为除执着有的病,执有成病,执空也是成病,有智者,服药取病,服空的药,服有的药,最后都要除其病,除有病、除空病。
「善男子!若起有见,胜起空见,空治有病,无药治空。善男子!以是因缘,服于空药,除邪见已,自觉悟心能发菩提。此觉悟心,即菩提心,无有二相。」
已经心清净的「有见」是优于执着「空见」,空治有病,没有药可以治空,只有拿掉空执。行菩萨道让心自在起心动念,这样就是在治疗空病。以前什么念头都不管,为要自在故,现在如果有因缘,需随缘去造作。这样觉悟的心自己就会发菩提心,而非受菩萨戒就是发菩提心。经典说证到空的人会把空相慢慢放大,接受有相时,自己就会发菩提心,就是有觉悟的心,就会自然发起菩提心,境界到了自然就有菩提心。
而非一般没有修到空观的人,凭一股热心在度众生,这不是真正的发菩提心。觉悟的心就是菩提心,觉知一切法知道要度一切众生,开始发菩提心,有能力观一切法空解脱,有能力处理一切不空的有为因缘现象,觉悟心和菩提心合而为一。觉悟法因缘起、一切法空及本无自性,然后又有度众生的心,二心合一起,所以说觉悟心就是菩提心,菩提心就是觉悟心,亦即无有二相。若是发了菩提心,但没有觉悟因缘的心,度众生时心又不能解脱,那就不是真发菩提心。
「善男子!自觉悟心有四种义,云何为四?谓诸凡夫有二种心,诸佛菩萨有二种心。善男子!凡夫二心其相云何?一者眼识,乃至意识,同缘自境,名自悟心。二者离于五根,心、心所法,和合缘境,名自悟心。善男子!是二心能发菩提。善男子!贤圣二心,其相云何?一者观真实理智,二者观一切境智。善男子!如是四种,名自悟心。」
自觉悟心有四种意思,即诸凡夫的二种心和诸佛菩萨的二种心。凡夫的第一种自悟其心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同缘自境」。眼、耳、鼻、舌、身及意看(意识)到东西,但清楚楚没有妄想加进去,不会迷糊。如看到人就只知是个人,不会起喜欢、讨厌的分别心,如果有因缘要度就度,没因缘就等待。六根面对六尘所产生六识的心,安住在境界上,没有自己的习气毛病相应,这是第一种凡夫悟自心。
凡夫的第二种自悟其心是烦恼起时,离于五根、心、心所法及和合缘境。前者用五根面对六尘境产生六识自悟其心,后者亦指开悟的人不用五根、用心及起心动念之间,也可以和合缘境。当然有开悟不即是圣人,但心通可感知因缘,和合缘境后若没有定住就还要再磨练。心王、心所法及和合境缘各是指五根六尘产生的识、心起灭的反应连同感受知、认知的分别,及和合外在的因缘,这是第二种凡夫悟自心。
贤圣第一种观真实理智,则能是照样用心及心所法观一切相,但已有真实的空观来观一切境的智慧,所以不会迷失。第二种则是观一切境智,则是可以看到一切外境,还可以产生神通变化,理智偏向于空及解脱方面,空性面对境了知很多事情。总共凡夫圣人有以上这四种自悟其心,总归是要先悟到空,空以后才有自悟心,自然就发起菩提心,自悟心就是菩提心。
先来说发菩提心,发菩提心先当发愿,誓度一切众生,次好好修学、练功夫、断四相等。我们耳熟能详的四弘誓愿,也可以说是发菩提心,其偈语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量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不空上师翻译的《受菩提心戒仪》里也有一段发愿文:「有情无边誓愿度,福智无边誓愿集,佛法无边誓愿学,如来无边誓愿事,无上菩提誓愿成。」
2.「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燃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燃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燃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世尊之前,在然灯佛世时,听闻正法、得解脱知见,知道要发菩提心,也发了菩提心,发菩提心后,当然会学得某些法,学得、证得都当放下,因不执一法才能真悟菩提,回复到清净自性,所以说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了要得到无上正等正觉,我们当要不偏于空、不偏于有地学习,所以在行法上无所执,在身体变化上要能体会而不坚执,每个境界一得,就要放下,体会后也还是放下,这样一直放下,智慧、悟力就会一直开显出来。无知者不知此理,常执己证己知,诤论不休,总是死在菩提道路的半途上,说要悟菩提,反而被不究竟的假菩提所害。
现世是佛世的末法时期,众生根基德性低微,释迦化佛与大菩萨等是不大显示应化身。在佛入灭后,每百年都有圣人及应化菩萨出现教导善根大众。愈是末法时期,因为道德水平越差了,能受教的人愈少了。就是有些人可以直接受到诸佛及大菩萨语化、意化的教悔,也有一些心地好的或是再来人要行菩萨道。
如在中国有菩萨应化的寒山及拾得,也有庞居士或是丰干禅师等。若暴露身份,表示一段因缘结束,就要在大家面前化为乌有,这才是真的菩萨。真正应化实身来教化的不多,真正有道德行为的或者发愿再来的菩萨,才能得诸佛及菩萨的眷顾,冥冥之中安排祂上路修行。如果自己追忆过去历史的话,会发现开始发心修行是有迹可循,离开因缘是勉强不来的。
释迦牟尼佛当生要成佛,也是天神在安排照顾;太子菩萨只负责修行,天神及护法神会安排所碰到的环境。修行人未来弘法不弘法,菩萨也都会安排,机缘到就去做,机缘不到,慢慢等待不要急。学佛法,会懂得这些现象。福德够的修行人或发愿再来的菩萨,身心都能够直接受佛的教化,佛是无形无相不会示现,大概都是用语化及意化比较多。行者有时候胡思乱想时,「放下」念头飘进来,自然就会放下,一次、二次听到放下后,以后再起心动念,自己就知道要放下。到底是谁在讲放下,看不到人,就是从外面来进来的意念教化。
世尊之前,在然灯佛世时,听闻正法、得解脱知见,知道要发菩提心,也已发了菩提心,发菩提心后,当然会学得某些法。因不执一法才能真悟菩提,要得无上正等觉,学得及证得都当放下,所以说学佛是无一法可得的。
譬如您天天打坐入有觉有观处,就练这个心,起心动念去感应,验证超时空的感应能力等等。就算有这个能力,也仅是自性的本能,跟解脱没有关系。修行就是练习佛法觉者的正定sam2dhi,学习能不执取一法,若遇有一个因缘要拉你下地狱去,或者有一个因缘要您投胎畜牲道,就依正定而不妄执其境,这就能够定住,不要被牵引,就可以得解脱其因缘。
在人死亡阶段时,中阴身相应缘的心是超强的,若跟畜生道因缘搭上了,识神就会前往住胎,然后出生做小动物。修行真正目的,就是在培养无一法可得的能力,能够不执着一法,才是真正悟菩提。观法有,但不相应及感招,才真是悟到菩提,回复到清净自性。
清净自性本自具足,因无始劫以来熏习很多的习气毛病,变成邪真如的执着,邪真如会去相应因缘。若是悟到菩提自性,心性清净就会显现,就能不执着一切境缘。若是遇过去父母或有重因缘的冤家及亲家要感招你,你用自性清净心跟他相应,就黏不住了,这就是无为法,亦即是有点无上正等觉之力道,能做到无为法的境界,就不会偏执任何法。
佛讲了很多咒语,帮众生化解业障,最后仍然说无一法可得,因为要证无上正等觉,学是可以学,有学等于没学,不去在意,因要解脱自心,任何法都要放下,解脱的智慧就是这么培养的。练无为法是求解脱,要度众有时会用到有为法,但用中、用后,都不能执着。
所以世尊说,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了要做到无上正等正觉,我们当要不偏于空,不偏于有地学习,所以要在行法上无所执,在身体变化上要能体会而不坚执,每个境界一得,就要放下,体会后也是放下,这样一直放下,智慧、悟力就会一直开显出来。
要学菩提智,第一个当学空观,不管真假都放下,若有因缘来,您就不会被黏到,不会因为个人的因缘而起法执。空观能做到,就要再回有、回凡。不论自修还是行菩萨道,能有把空证转成有为境界,此时的「有」就不是胡思乱想的「有」,是真正自性感招因缘,而将要发生因缘法的实「有」。即使是如此,知觉了也要放下,这样才能不偏于空、也不偏于有地学习。不论身体好或不好,不要高兴、也不要烦恼,就是保持一个平常心,这也是正等觉的初步概念。
每得一个境界就要放下,本人三十几年来并无真正的师父,当有境界或体会时无人可说,当然更不会跟大众宣说。但若你们修行时,有境界体会或有问题不能排解时来问我,我会告知您发生的原因,及未来可能的情形,早知道、晚知道都一样,不能执着。在南部的白云禅师是开悟的大德僧,看他在电视上讲话慢条斯理,心地柔和平静,其写的书也可以知道一些境界,有机缘可以多亲近他。
不要去问修行人是否开悟?没真开悟的人常说自己已开悟,真正开悟的人一定不说这些无聊的话语,自己有开悟当无话可说,要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就是这样。就像喝酒没有醉的人说我醉了,已醉的人就说没有醉,永远都是讲颠倒话。
开悟后迷的人还是很多,都是藉鬼神悟,所以行为乖张,背觉合尘,世尊说可怜悯者。又如古代道家真人虽气脉全通,但不懂佛理就不知要学无上正等正觉的法门,因有所执而变成仙道之人,无法得解脱。悟到佛法时是要舍弃一切法,包括身心都是没有一法可得。进入大修行时,每天都有境界,有不同的感受,但都记在脑筋里面不会忘记。讲经说法的智慧来自二、三十年的放下与修证,若出家三或五年就讲经说法,大都是依祖师说法讲论,不是依自己证悟的道理,不是自身潜在佛性显露的智慧里,无法体会释迦牟尼佛的本意。
释迦牟尼佛原来在《金刚经》里的全部意思,因为我们不是如来,无法全部体会得衪的意思,但起码意思要有点相像,不要违背无为之法。光「放下」两个字就是无上佛法,无上正等正觉也是放下之意。能放下智慧就会一直开发,经典的悟力也产生了,以前看经典不能够深入,有智慧就会触类旁通深入好几个层次,佛法不是只有表面字相,还有很多延伸意义,要尽量去开显出来。
无知者不知此理,常执己证己知,然后诤论不休,总是死在菩提道路的半途上,说要悟菩提,反而被不究竟的假菩提所害。佛法根本没有诤论,有诤论是看不懂经文、不知如何修,才会落入诤论,也就是还没到那境界;佛法不用诤论,证到那个境界的人,都会是没有话讲,所谓「路逢达道人,不将语默对」。若要证入第一谛相、胜义谛相,当知《解深密经》所言胜义谛五相─内自所证、无相所行、不可言说相、绝诸表示、息诸诤论,离此前五法相,即背觉合尘,落入沉沦之流。
依《大般若经》修证的名相次第,只要是还没有到最后一个层次─无上正等觉境界,中间修行过程之间的诸法都要放下,不能依此而满足。若喜欢辩论,拿当下的体会说这是究竟,就会一方面造业又与人结怨,若谤法师要得谤佛之罪,二方面都会阻碍继续得到无上菩提的未来机会,所以要小心为是,少讲话,尽量修行。
譬如说,修行第一就要打坐、专注呼吸、练功,当身体气机开发出来,气布满整个身体后,气会突入身体穴道中,让行者知道身体穴道与真气间之关系。之后,一者能让心灵的灵觉现起,然后进入心理的修证功夫,做清扫心垢的工作;二者知道真气对于修行是有助其定,但不是究竟,所以终要放弃此真气,体会其气用,然后要舍其用,这也是不执一法─放下气感。这样行者不会专注于练气,像道家行者一样,练到以气御剑,而是用来打斗,真是走错了修行路。真正修行者最终会使真气退失,成就心理的解脱,心地的解脱才是真实的无上正等觉菩提法。不然行者是因身具有原有的涌猛真气,老来不能入灭,又因没证得三昧真火者,不知如何自己来化掉此身体,那该怎么办,只得落入神仙之途。
开悟的人基本上身体气脉已全通,自然知晓穴道与真气之间的关系及重要穴道的反应。道家及婆罗门教是相似的,佛法最大的不同及高深处就在于后段心的解脱修证,前面的修行大略一样没分别。不要以为练气功就是外道,佛教的呼吸(吐气吸气)也是气功,释迦牟尼佛身上有气及阿罗汉身上也是有气,才会飞到空中。练习呼吸而到达有气感,心灵才会打开,色身束缚去除才能谈到修心,让心的灵觉现起,才能扫除无始劫来熏习的污垢,进行心地的修证功夫。
譬如灭嗔心,第一次被骂很生气,气的好几天睡不觉着,第二次被骂比较少气一点,第三次被骂不会生气但会觉得委屈掉眼泪,第四次五次被骂以后就笑嘻嘻没事,瞋心真的已经灭掉没有了,就是如此重复地熏习。有的同学有分别心,师父骂他,可以嘻嘻哈哈;别人骂他,就气的要死;若儿子骂他,更气的生病。何必跟小孩子生气,孩子礼貌没学好,就教他,没必要气的让自己生病划不来。若有气就有灵敏的心使你有敏感的感觉,但灵知灵觉的心及敏感的感觉都要放下,要练到不知不觉,有事情发生再来处理。
诸佛菩萨十方虚空的事全知道,但衪就能够不在意。若练到定力够强不受感招了,就可以觉遍十方一切众生的心而不受影响。否则未来轮回的因缘就会放不下,如马要生出小马的时候,感招你去作马的儿子,你就无法拒绝了。禅那有三阶段,第一弃恶修,第二思惟修,第三静虑。打坐时思惟一下为什么自己看到某人就气及过意不去,让自己心念转种子灭掉,因生气对自己没好处也不要再增加仇恨,这是思惟修。静虑是在推敲未来要发生的事情,如无聊的时候可以去猜一猜未来某些事。禅修还有一种方式,观想坐前自已对不起或结恶缘的人,对他忏悔及起慈悲心,想一想他可爱的地方,今生就可以把恶缘转掉。最简单及上等智慧的人作法是如果想起某人就放下,不论想起好的还是坏的还是放下。
「二者知道真气对于修行是有助其定,但不是究竟,所以终要放弃此真气,体会其气用,然后要舍其用,这样行者不会专注于练气,像道家行者一样,练到以气御剑,走错修行路。真正行者最终会使真气退失。」
真气对修行有帮助但不究竟,如没有练到真实的心平气和,当然脾气会发作。不管平常气有多旺,若身体生病要往生一定全身没有气,还能够心平气和吗?守一句「阿弥陀佛」佛号安祥地往生。不论有气没气都要练定,这才是究竟,不放弃真气就不能死变成仙人了,尽量不要用这个气来得定。很多人烦恼的时候或者身体受到障碍时,劝你不要理它,把心定住,你也没能力定住、也受不了,就会去拜佛或运动,让气通了就好了,这终究是方便法不究竟。一般外道为把气练得更旺,就吸魑魅、魍魉及石头、矿石的气,但永远不会解脱。仙山聚集很多仙人,现在都还在,就是人称昆仑仙踪,死不了也没有真正的解脱,不管几千万年,血气会衰,寿还是会尽。道家人有气可以御剑,真的气是可以伤人,心可以驾驭气。依佛法有气是要用在得定,摆脱世间事相,解脱对事情、因缘及果报的纠葛,心地的解脱才是真实的,要学无上正等觉菩提法。不然行者是因身具有原有的涌猛真气,老来不能入灭。又因没证得三昧真火者,不知如何自己来化掉此身体,那该怎么办,只得落入神仙之途。落入仙道,还不如升天去,过几十亿年再来人间跟佛结缘,所以要多供养诸佛菩萨,以后还会再继续学佛,不要落到外道去。
到此之时,行者身体的五根还会有异能,能远见、隔听,能闻异常香臭味,或住一味性中,或以身根代替眼根,知其周边众生有无,…,等等色阴魔相境界,若不知舍弃,无知行者反而追逐此等异能,就进不到心灵解脱与自性清净的修证上。所以行者当色阴魔相现起,就知道不能执取此种能力,此自性真如阶段性地现起的能力,当要舍离或不执着。有天当身体气机衰败后,此等能力就会慢慢消失。不然无知行者,执取不是神通的能力以为究竟神通,终当为魑魅、魍魉、鬼神等众趁虚而入,导致最后着魔结束一生。所以修行过程之间,无一法可得,始能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要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其真实义也就在此,这是以身体的变化来解释舍一切法的好处。
再说因心眼洞开,五根在五阴魔相境界中,若因舌根的住一味性,任何东西都好吃,愈吃愈好吃,会产生贪念,吃太多血气不通,打坐会退步。又因心眼洞开,众生来来去去,都会有感觉,不必用眼睛看。若用眼睛看,有些很恐怖的影像如断头及车祸血流等等,会造成观看者的心慌意乱。学佛的人因佛菩萨及护法神的加持力,只会感觉到众生,就是看不到恐怖的影像,但外道及民间信仰常常看到这些恐怖的影像。对于五阴魔相的异能要绝然的舍弃,才能达到心灵解脱与自性清净。只有无知行者反而追逐此等异能,就进不到心灵解脱与自性清净的修证。要到受阴尽没有感情领纳的作用,对忧喜苦乐没有感觉,才是真正踏入入佛门修行的初步门坎。所以行者当色阴魔相现起,就知道不能执取此能力,此自性真如阶段性地现起的能力,当要舍离或不执着。
「楞严经五阴魔相解说」这本书,是修行人的明灯。练气功的人或外道也能有远见及隔听等能力,不明白这是必然的现象,搞得神精兮兮。要赶快来读「五阴魔相解说」这本书,就会了解那是一种好现象,但是一种不究竟的魔相,若是执着就很容易被魔趁虚而入,故不能执着。若依佛教经典所说,需三大阿僧祇劫修行,才能够入菩萨位,附带有神通变化能力。
若一般人练几天功夫,不必修行突然间就有异能,这样就是着魔了,当要速速舍离这些能力。有天当身体气机衰败后,此等能力就会慢慢消失。不然无知行者,执取不是神通的能力以为究竟神通,终当为魑魅、魍魉、鬼神等众趁虚而入,导致最后着魔结束一生。
《金刚经》的主旨─放下一切、不要执着,这是最好的修行指标,无一法可修、无一法可得,更别说是这些怪力乱神的能力。所以,修行过程之间,无一法可得,始能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要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其真实义也就在此,这是以身体的变化来解释舍一切法的好处。身体变化慢慢进入心灵的状态,就会不执一法进而舍一切法,连身体也不执着,随着年纪增长身体气机慢慢衰败,异能就会消失。今天就到止为止。
(2007.11.25.讲于法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