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如何利用《金刚经》来修行(20-4)
               --
七品 究竟无我分

  (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四、金刚经经文解释

第十七品 究竟无我分

()名词解释

1.发菩提心()

另《发菩提心经论》发心品载有四缘发菩提心:(1)思惟诸佛,(2)观身之过患,(3)慈愍众生,(4)求最胜之果。

另《发菩提心经论》发心品载有四缘发菩提心:思惟诸佛,因为看到诸佛神通变化、智慧无量,心生钦羡,而发菩提心,这个也是过去世有因缘,才会这么想;如果过去没有因缘,看到诸佛菩萨的功德、神通变化、智慧,恐怕起怀疑,不相信,说这怎么可能;反之,你有顺缘,你善思惟,诸佛菩萨的功德太好了,我也要发菩提心去学;再来,观身之过患,这身体有无量的不如意、种种的过患,要怎么突破?要先求解脱,因而发菩提心;再来为别人,慈愍众生罪苦,所以你发菩提心;求最胜之果,你看诸佛这样,你也要上求佛果,有这四因缘让你发菩提。

 

《无量寿经》以「四弘誓愿」作菩提心,四弘誓愿者系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无量寿经》里面讲了,你要发菩提心,也要发自利利他的四弘誓愿,我们一般在忏悔后要念的,就等于在发菩提心一样,「众生无边誓愿度」,你成佛就是要度尽一切众生,你有度众生的心,这是要成佛的本意。要誓度一切众生,自己的烦恼要先断;「烦恼无尽誓愿断」,本身烦恼无量要断;佛法的「法门无量誓愿学」,小乘法、菩萨法、如来法或者世间禅定里面的善法、九次地定等等一切的修行无量无边,总归八万四千法门你都要学。你说我学那么多干什么?你自利倒不用学那么多,你未来要度一切众生时,十八般武艺都要会,世间法、出世间法都要会,有的人在修解脱时,当然不想学很多东西,我要观空都观不了了,我要空念、空烦恼都空不了,还学那么多干什么,没有余力去学这些,但过了这个阶段后,有一天你就会学。像我以前对密法、密咒也没什么兴趣,一个大悲咒,背好久背不起来,到现在我反而很有兴趣去考证、去记它,背的很快,所以到哪个程度你就该学哪个法,既然度众生是未来的目标,你光抱着一颗热忱的心,说要度尽一切众生,拿什么来度?度众不是嘴巴讲一讲就好,你心里面学到什么无量法门,都要拿出来,辩才无碍也要能够讲,四无所畏,要施无畏给众生,这佛的十种力量要不要学?要!

你们学一些比较低层次的法门,最后都要回向。你有在看《般若经》,你要得到无上菩提,要回向无上菩提;你要学菩萨道,你要回向菩萨道,这是《大般若经》里面教你的。你要度众生,你天天回向给众生;你要求陀罗尼门,就回向给陀罗尼门,以后咒语就学的快一点;你要学五眼六神通,你就回向给五眼六神通,以后你就有五眼六神通,当然你要有相当的能力回向,心清净才有五眼六神通,回向当种一个善因;你也可以回向给九次地定,那些没有解脱的禅定,你说我连这些禅定都没有,你要回向也可以;回向给四无量心,就是慈悲喜舍也可以,你得到慈悲喜舍的心以后,你才可以回向给大慈、大悲、大喜、大舍这些大菩萨的、如来的境界之心量。《大般若经》告诉你,你要得到什么境界,你就把修行功德回向给那个特有的名词,你就会证到那个境界。你说今生有可能吗?不知道,也许你往生时,就有这些能力,因为那时候没有肉质身体,神通变化都能来,想什么就成就什么,不是很自在吗!要去西方极乐世界就去了,去东方药师瑠璃光如来的世界也去了。你们的知见要增广,把你今生所修行的功德记得要回向给它。

「佛道无上誓愿成」,你们如果有学《解深密经》的话,大概都已经知道佛法要修什么了。对于如来衪的功德及神通变化,也大概有一个概念,这才是真正的佛道,还有什么法可以比衪好吗?没有,所以佛道是无上的,我们常念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无上正等正觉的智慧。佛法学到现在,你们应该已建立了佛道的概念,如来的境界是什么?你学佛法要怎么样才能成就?你学《金刚经》就是在成就,学,要怎么成?《金刚经》告诉你很多法门,要先发心,度尽一切众生,再来要离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再来要修布施波罗蜜、忍辱波罗蜜、禅定波罗蜜,布施波罗蜜要做到无住相布施,应无所住而生一切心,要观一切法,实无有法,观一切法,无实无虚,这等等的法释迦牟尼佛都告诉你,你要去学、去做,要多思惟、多去做,不要光说不练,光思不行,我骂一次,你们才进步一点,这样你累,我也累,因为我骂你你不甘愿,你那不甘愿的心,常常反射回来,我的心也要去接受一下,我也不好受。最后一个是「佛道无上誓愿成」。

 

《大乘起信论》则说信成就发心、解行发心、证发心等三种发心,于信成就发心所起之直心、深心、大悲心等三心,亦作三种发心。基于「菩提心论」行愿、胜义、三摩地等三种菩提心,而说四种发心:(1)信心,指对于求无上菩提毫无疑惑之心。以其为万行之基础,故又称白净信心。(2)大悲心,发白净信心后更立四弘誓愿,亦作行愿心、行愿菩提心。(3)胜义心,于诸教中选择殊胜之真实,亦作深般若心、胜义菩提心。(4)大菩提心,决定舍劣择胜之际,十方诸佛即现眼前证知,诸魔见此则退怯不前,亦作三摩地菩提心。

《大乘起信论》则说信成就发心,信大乘这些法的话,你就要成就发心,成就发心;解行发心,解是了解道理,然后切实去做,这是解行发心;证发心,光解、光行,不证也不行,你解是解了,不去做就不行,你解了、也行了,如果不去证或者证一点、证一半都好,但凡不究竟的都要继续用功,这三个发心很重要,信最重要,信成就发心。我有时候听广播,听到有个心灵福德的节目,广播主持人很赞叹《阿含经》,说这是真正内修,真正的佛法,而大乘法都是外道执着法。学佛如果知见不够的话,常常会犯戒而不自知。他本无恶意,只是知见受限制,就会犯毁谤佛法。他说观心观内心,内观,观五根修行、解脱,这是佛讲的,没有错,他说大乘佛法都向外追逐,他不懂,这话一出口就无心毁谤了大乘佛法。其实佛所讲的外道,九十六种外道,都是讲婆罗门教的、修行境界不够的、用真如性去培养异功能的人。大乘佛法也在修心,你离四相,不是在修心吗?哪有叫谁向外去追逐?般若波罗蜜、忍辱波罗蜜、布施波罗蜜,虽然对外,但是,主要还是在修内心,是内、外兼修,对外境不把它看成外境,还是在修心,离不开修心,只是菩萨要度众生,为众生而修自己。这点搞不懂,就会常常在造业,小乘说小乘好,内而小很好,大乘说大乘好,度众生最好,你那个小乘是自了汉,骂来骂去,都是知见不够,半瓶水晃荡,懂一半。

我们知道《大乘起信论》是龙树菩萨开始在阐扬大乘时所写的「信」,大乘起信,对大乘法有信心,了解,然后去修持,解行发心、证发心等三种发心,于信成就发心所起之直心、深心、大悲心等三心,你有信成就发心的话,你会起直心,也就是没有歪曲的心,安住在你的自性上所生的直发心都是真的,如果你不安住在自性清净上,所讲出来的话,都是你胡思乱想的心,此话不究竟,这不是直心。不经过思惟由自性所生出的心,才是直心,直心会转境,希望讲出来是有利大家,能够转境的;深心,是对众生不放弃的这种心,像大悲心一样,如果有悲心不生,不会长久的。深心,到底多深?没有放弃,菩萨道难行,这个心永远不放弃,不会碰到一点困难、一点障碍,当初发菩提心的这种心,就开始气馁。这三种心是信成就时发起的。

基于「菩提心论」行愿、胜义、三摩地等三种菩提心,「菩提心论」里面有讲,发菩提心以后的行愿跟最高胜义,最高胜义就是要度尽一切众生,但是,无一众生可度,这是最高的胜义,就是把有为境相导入无为境界的,这样你才可以进入三摩地、正定,对于度众生,最后有度到、没度到,不很在意它,如果真的很在意,那你这个定力就衰败了,就没办法定,这违背菩萨道的本意;度众生是没有错,随缘度,有缘就度,人家不给你度时,你也就做到此为止,不要再去想我用什么方法来补救、再试一次,不必这样,有度到、没度到都不要太在意,随缘去做,这个随缘很重要,一切讲因缘,是随缘。你能够有行愿、胜义,导入空,没有一切相,哪里有众生可度?回到自己清净的自性,住在正定之间、三摩地间,当然真菩萨还要保有不舍众生的心,所以等待下次机缘又是免不了的。

基于这三种菩提心,而发四种心:

(1)信心,指对于求无上菩提毫无疑惑之心。以其为万行之基础,故又称白净信心,发大悲心,白是好的,清净是无所求的付出,不要说我度你,要你来供养、回报、什么好处的,有这个心都不清净,发白净信心或者你要立四种大的誓愿。

(2)大悲心,发白净信心后更立四弘誓愿,亦作行愿心、行愿菩提心。誓断烦恼、度尽众生、佛法法门无量要学、佛道无上要成,这就是你的行愿心。

(3)胜义心,于诸教中选择殊胜之真实,亦作深般若心、胜义菩提心。什么叫深般若心?很深很深的般若心,什么都没有,照见五蕴皆空,是最深,五蕴皆空,都空了,哪有众生可度、不可度,就回到究竟空的意念,这是你学法,有为法要用,用完了,就要保持这个心,不然你会乱。

(4)大菩提心,决定舍劣择胜之际,在修行过程之间,难免都要进步,一步一步往上走,把比较低浅的法,慢慢的放下放下,追逐更进阶的,十方诸佛即现眼前证知,到你得到最高境界时,十方诸佛化身会现了,你修菩提心法,修到这个境界,诸佛菩萨来为你作见证,你有得到基础、得到好处了,诸魔见此则退怯不前,你有诸佛菩萨现前来为你印证,诸魔看了,知道这个人有坚固的智慧、定力,还有不退转的心,魔要障碍你,也没有办法障碍,他会退怯,你只要具足这些力量,你有空无的心、也有不退转的心、利益众生的大悲心,这些都具足,他没有办法阻碍你,你程度愈来愈高,所学的法门愈来愈多,进入陀罗尼门时,自然能跟诸佛的三心相应,会受用,障碍也会少一点。

其实有病痛也不是不好,只是表示你功夫还不够,慢慢总是会过去,从痛病中也可以学一些忍辱波罗蜜、学一些法来化解、学一些智能、学一些定力。亦作三摩地菩提心,有正定时,这种菩提心,像倒吃甘蔗,愈来愈甜,度众生的力量愈来愈高,接触的人愈来愈多,跨出去的面也愈来愈广。先自修成就了、有定力了,懂得多了,你有正定的三摩地的菩提心才能跨出去行菩萨道。

 

以上四心虽一度区分,但本为一体,以至佛果间无须臾或离,此是为自行化他、世间出世间修诸尊之三密所得者,故称有相菩提心;然以本来有相即无相,如虚空离一切相,故与无相菩提心相契。

以上四心虽一度区分,区分成四种心,信心、大悲心、胜义心、大菩提心,都各有不同的解释,胜义心是空无的,这湛深般若波罗密,就是胜义心,不能用语言、文字,只要起心动念都要观空、观空,所以《心经》讲,进入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心念、境界、幻相,什么都没有执取,这就是胜义菩提心。这四种虽一度区分,但本为一体。法,只有一个空体,不同的程度、境界,相异的时空才会起不同的名相,我们修行也是一样,还没有究竟以前,讲四禅八定、五分法身或种种法相,这些无非都是过程之间的分别现象,最后归入空无,或者过程之间抓住般若波罗蜜的智慧,观一切法空、无,这样你才能究竟。

本为一体,以至佛果间无须臾或离,得到如来果境界的人,是如此,刚开始学的人也有这种本生的佛性,学一半的人亦是如此,没有迷失掉你的佛性,只是你不认识它,或者你不认真去追寻它,把它找出来。此是为自行化他、世间出世间修诸尊之三密所得者,你发了菩提心要度众生,度众生间也要学习智能。自修、自行修行,化他,化他的过程中可以学到智慧,化他所体悟的这种功夫,就是你要成佛的目标,如来要成为如来就是要度尽一切众生,现在能力有多少就能化多少。大菩萨能度、有能力度比较多的众生,小菩萨就随缘而度,大菩萨可以制造因缘去度众生,有缘、无缘、善根具足,祂都可以度;小菩萨是随缘,找上他的、有因缘就度,度他也是在自利,自利修学以外,才有能力度他,这两事是相辅相成的,不是你说自修,然后利他就是付出,不是,度他,在你度人的过程中就可以学到很多佛法、心密法,甚至增长的你知见,别人发生什么事、什么状况、如何解决,虽不是你本身的经验,然而人家的经验,也可以变成你的智慧,就像你听课一样,虽然你没有真正的去体会到,但是,人家讲了你可以吸收,然后可以得到好处,这也是依他的智慧,来变成我们自己的智慧。我们不是佛,佛有无量的神通,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衪不必学,衪知道前因后果,什么事情都掌握在衪心中,我们学菩萨道,还是一边自修、一边化他、一边学习,教学相长。

三密,就是身口意三密、诸尊的三密,进入密乘都是依身口意三密来成就一切法,身以手印为主、口即持咒、意念是观想,身口意三密合一,归入一境空,跟佛的法身相应,你持出来的咒、结出来的印就会利益一切众生。刚开悟的人,他有一种能力,他的自性,起心动念就可以成就一切佛事,但是,我们的心到底还不是像佛那样最清净觉,所以心是可以用,但是,像刀一样,砍了几次以后会钝掉、会有缺口,还要再磨,这就是我们定力不够、智慧不够,虽然有心利益众生,还是会卡到一些障碍,你要度尽无量众生,如果一天好多病人来挂号看诊,对于这个看诊,自己心、身都要付出,付出太多会受不了,所以如果自己修到一个基础,空、无愿、无相三昧时,就应该要学咒语、学手印,身口意三密与佛心相应,你就可以利益众生,这样仰仗佛力来度众比较轻松。

佛法跟外道,有什么不一样?外道就是用心意念去用这有为法自性,《金刚经》在修无为,无为到最后要怎么利益众生?光一个无为的心,当然对悟到空无为的人,是受用;但是,还没有悟到空无为的人,哪有办法去受用虚空之间的空无法身呢?没办法,他不能,他烦恼多、妄想多、心不清净,中医言虚不受补,学佛而言执不受补,所以他不能见如来、不能体会如来无所不在,才要用这种三密去帮助他。你基础的空学得以后,可以学一切陀罗尼门,无量无边的咒语,哪一个咒,可以发挥什么功用,到一个境界以后你就开始学这个。有同学问我要修解脱,学咒语好吗?要修解脱时,障碍来了,你不要用咒语,不要用咒语去对抗,要自己解脱就不能用咒语保护自己,要用慈悲、安忍、清净、无为的心去面对逆境;但是,当你要利益众生,解除别人身心的痛苦时,你不必用心,你就用咒语、手印,这就是要行菩萨道所要修学的,每一主尊的三密都得学习。

咒语,学是学了,哪个时候该用,哪个时候不该用,跟你讲清楚了,为别人都可以用,对自己都不能用,对自己逆境用空无的心去忍受逆境,这样才能解脱;但是为别人就可以把你的所学用出来,就像你修了「心中心法」也已经几百座了,都有一个基本的能力,可以去化度别人的困难,这是用佛的能力,不是你自己的能力,持咒要一心清净,不能打妄想,持咒打妄想就不好了,就是作用力间断,就没有力量。三密合一不简单,平时没有障碍时,念起咒来很灵光,有障碍时,可就不是这么回事,你能够念几十万遍、上百万遍,嘴巴念,不经过脑筋念,嘴巴念时,你都不动脑筋,你再怎么障碍我,都障碍不到,因为一切咒音都以发音为主,所以虚空之间的语言都是声音,不是音义。当然,音里面有音义,四十二字母、五十字母都是一样,各有它的字义,这是无上密义。持咒,要慢慢学咒、学印、学什么坛法,都是要去度众生用,这些叫有相菩提心,虽说菩提心不应该有相,但是为了要利益众生,世间法三密,你还是要用,到了一个阶段你就要用。菩提心是很客观的看一切相,不去黏,有这种般若实相观后,为利益众生,三密你还是要去用,菩萨就是学这个,不然怎么去利益众生?自己解脱当然是空无、不执一法,这是自觉,你要觉他的话,你还是要用三密,当然讲经说法让人家懂,也是有相说法。

然以本来有相即无相,你不要太执着有相、无相在那里辩论,有为、无为,有相是因缘化起,不管是度众或者因缘,都是从无相中化起的,无相是永恒,无相中化起有相,它是无常,它最后会灭,所以不需要执着有相、无为,泾渭分明划两边,修到一定境界后,该有相就有相,该无相就无相,由无相中化有相,有相中无执,两者并无违背,要练到这个境界。如虚空离一切相,虚空却又现一切相,你心空法了时,从心中可以化一切因缘的有无为,而无碍你自己本身的定力、空相,虚空之间可以离一切相,并非虚空之间没有一切相,有,但,你可以跟离它划分清楚,你不是我,其实它是从你心中化起的,故与无相菩提心相契,从无相菩提心,产生有相菩提心,从无相中化起有相,从虚空中包容一切化起的有相,如果这两者能够互相圆融自在无碍的发展下去的话,你就是无相菩提心证得,再现起有相菩提心运用,都能够自在无碍。上面讲四种因缘,讲到中间这里的菩提心再强化发菩提心的因缘。

 

2.降伏其心

心是citta 之意译,音译作质多,又作心法、心事,指执取具有思量、缘虑之作用者。要降伏者即是妄心,能降伏者即是真心、觉知。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无所住者即是妄心(意、识),生其心者即是真心、觉知(),又称无住心、非心。一般言心有三者:

降伏其心,这在第二品须菩提尊者提出来,一个发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善男子、善女人,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这个心叫什么?为什么要降伏?以前没有仔细讲,到中间这里要好好研究这个心到底是什么心?心是citta 之意译,音译作质多,又作心法、心事,指执取具有思量、缘虑之作用者,用心的想,这里的心不是我们心脏的心,这里是我们脑筋思惟、能想的心。要降伏者即是妄心,你降伏其心,当然这个心就是妄想心才要降伏,觉知的心是佛心,不必降伏,它没有妄想习气,不必降伏,有降伏两个字挂前面一定是妄想心,能降伏者即是真心、觉知,谁来降伏它?佛来帮你降伏?不是!菩萨来帮你降伏?也不对!是你自己降伏你自己的心,修行就是这样。

别人来降伏你的心,是暂时你不行,祂来帮你一下忙,压住你的心,那个不究竟;譬如你烦恼起来了,一直烦恼,佛菩萨看不下去,你怎么烦恼那么多?学佛法学到哪里去了?我给你一个佛光普照,你就稍微清净一下,不会迷糊掉。那是菩萨的加持、佛的加持,不是你的工夫,过一阵子你又迷糊掉了,所以我们修行最终还是要自己来,我常说衣服你自己穿上的,烦恼是你自己招来的,过去习气也是你自己培养的,都要自己去脱掉、拿掉。你说我念咒语就好了,念咒语就可以去烦恼,咒语是佛菩萨制造一个环境,让你去修自己,你要解脱还是要靠自己。譬如初级的人持咒,让你气机发起,这样比较好修心,如果是要化解自己的烦恼,自己打拼出来的,才是你的,偶而佛菩萨来为你普照一下,你脑筋清楚一点,过了以后,你还是迷糊,这不行!闻思修很重要,迷糊时,要怎么提起一念,真心觉知来截断妄想心,这才是重要。平时,如果不去思惟的话,你一进入妄想心大于你的真心觉知的境地,会迷糊掉,这样修行就比较困难。

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谁来无所住?真心觉知不会住在一切心上、一切境界上。应,是本来就应该这样,你为什么会有妄想心?因为真心觉知不够开显,没有显现出来,所以《金刚经》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有网友来问,这个心是什么心?这里面有两个心,应无所住这个心,没有讲出来,这是真心觉知,应无所住时,你再生起那个心,这个心也是真心觉知,那你如果有所住的话,就是妄心,讲清楚一点就是你的习气,发生什么事,执着那件事、那个人,你真心就不见了,就进入烦恼的境界,应无所住者即是妄心(意、识),不要住在妄心上,能无所住,当然是真心,应无所住这个心是不好的,有前五识、第六识、第七识,这不是我们要进取的,都是妄想心,之中生其心者即是真心、觉知(),第二个心生起时,你当然对外境,对一切人、事、物觉知了,但是,能够放得开,这才是你的真心,不要有所住,住后再来生一个妄想心,不会,如果这样就是你修得还不究竟。既然应无所住于妄想心上,你就有能力、有般若智慧,观照到你所面对的境界,不会迷糊掉,你要保持这个第二个心,真心生起时,你对一切境无所执着,真心是空是觉,没有妄想习气,能够安住在那里,又称无住心,这种觉知真心是无住心,只有觉,不会在那个心法上去执着,叫无住心,也不是真的心,叫非心。一般言心有三者:我们在讲心时,离不开三种现象,细分这个心如下。

 

(1)指心王及心所法之总称,系相对于色、身而言,相当于五蕴中之受、想、行、识等四蕴。

(1)指心王及心所法之总称,心王是你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识,总共八个,用数字来讲八个识;心所法各个心王,所面对的那个境所产生的法,眼识,它是以眼根看到一切物相,所产生的心法,眼根看到这个人,产生这个人,所觉知的这个人,就是所谓心所法,这是第一念觉,如果第二念,心所法无量无边,圣人,只有一个法,眼睛看到这个人,就是他可以知道、不加理会这个人,这样就没有所谓人了。而你不究竟,不能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这个人是男、是女,我认不认识,我喜欢、不喜欢,在那里打妄想,这第二念、第三念、第四念,有了男女分别现心起就是第二念,有了这个人我喜欢、不喜欢就是第三念,有了我喜欢就多跟他讲讲话,不喜欢就没话说,也是第三念、第四念无数的念,这些都包括在心所法里面,心所法愈多,你的烦恼就愈多,心所法只在于认知,那是圣人的境界。阿罗汉他们住境不生心,如果你认知了、懂了很多又不在意,那是菩萨。法,包括心跟心所面对的一切法相,都是心,这是我们大概通称,比较认识的。系相对于色、身而言,相当于五蕴中之受、想、行、识等四蕴。心,又包括感情觉受,受,忧喜苦乐的感情或者你喜欢动念头的思惟,或者深层意识里面的行阴,或者是前五识后三识六、七、八识,这些心都是属于心王跟心所法,色法跟身法除外,都属于心。一切法包括两个,一个是色相,一个心法,这两个概括一切宇宙现象,把色、身剥离开来的话,都属于心。

 

(2)指心王,属五位之一,相当于五蕴中之识蕴,指统一心之主体六识或八识而言。

(2)指心王,在讲心王,属五位之一,五位百法,心王、心所法,不相应法、无为法等等有五种、五位在唯识里面讲的,相当于五蕴中之识蕴,心王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一般第六、第七、第八意识,八大心王,心王指统一心之主体六识或八识而言,前面眼、耳、鼻、舌、身,其实它也是八个心王里面的,但是,这前五识不会造业,它只会认知那个尘境,它不会有造业的功能,眼睛看到这个人、认识这个人,这样而已,至于你对这个人的喜怒哀乐的感觉不会起,所以五识不算造业心王,真正的是第六意识的分别意识即是。为什么前五识不算?因为前五识要加第六意识,才能够分别、了知,如果眼睛看到一团东西,眼识不加以配合第六意识去起作用的话,它不知道这是人,它只看到一团物,所以第六意识分别意识加进去前五识才会起作用,前五识一般不讲真正的业心。

那第七意识为什么不能当心呢?因为它不是识,它是跨于第八意识间接而来的意念,它是非量,胡思乱想叫非量,没有一个实际的对象来让你认知,它因缘起的法,都是第八意识种子里面所现的法相,第八意识的种子里面的都不真实,过去的事情怎么会真实?但是,现起法相时,第七意识执着,就会化成它的妄想,这个没有真实的因缘法,叫做非量。而现量,心王能够现实量知,就是第六意识跟第八意识这两个,前五识它不会自己直接去作用,第七意识它是非量的,它是胡思乱想,没有因缘它也在起那种心,这不是真实的。那么八识不是说种子这些就是心,它有个能力可以去观,超时空去观十方虚空一切世界、一切众生,那是八识真正的心王,很多事情潜意识为什么它都知道?因为它八识已经超时空的去认知那个境,我们凡夫的五根肉体还赶不上,不能知道,这是凡夫跟圣人之间的差别。心王,如果从八个里面把它缩小范围成为两个,指第六识跟八意识,前五识不会独自起思想、念头,要透过第六识,才有分别,第七识是不真实的、它是非量的,所以,此心是不真实的,八识是圣人的境界,我们虽然有,不认识它,这两个识,一个是凡夫境、一个圣人的境显现出来的一种现象。

 

(3)对心、意、识三者,小乘有部等主张三者为同物之异名。然在大乘唯识宗,三者各有其指。(a)心则指第八阿赖耶识,含有积集之义,乃诸法产生之根本体,故亦称集起心,即阿赖耶识蓄积种子而能生起现行之意。(b)前六识称为「识」,识为梵语 vij#2na 之意译,音译作毘若南,即了别之义、认识作用。(c)第七末那识称为「意」,意为梵语 manas 之意译,音译作末那,即思量之义、即思惟作用。

(3)对心、意、识三者,常常大家在《唯识》里面讲的心、意、识,这里再弄清楚,小乘有部,有部就是讲有为法的这些团体,分了十几部,就是懂了佛教一部份,就执着那一部份,分成好多派,有部他们主张三者为同物之异名,因为小乘的修行人,不承认有第七识、第八识、第九识、第十识,密教大乘讲到第十个心,他们没有办法看到那样,他们只能看到第六意识心起灭。譬如打妄想,我们常讲妄想跟妄念两个不一样,妄想是第六意识的主观意念,要想不想,你可以控制,第七意识心,它没有办法控制,因为第七意识,那是法尘在飘,不是它在想,是第七意识去抓到第八意识所现起的法尘,呈现在你的脑筋里面,嘴巴在念,你另一个心在飘,如果你内心在想一件事情,你念经文就会出错、吃螺丝,如果你一边念得清清楚楚,一边念头还在闪在闪,那个表示不是你的第六意识,是第七识去执取第八识的法尘,你当然可以去看它是怎么回事,只是你认真看,你就会吃螺丝,念错经文了。法尘在飘在飘,小乘他们只修到第六意识,身体的气机变化也只有到第六意识,身体的气比较微弱,可以入定千百万年,看到第六意识,所以,他们主张心意识,其实都在讲一个

然在大乘唯识宗,三者各有其指,指的内容不一样。

(a)心则指第八阿赖耶识,含有积集之义,化起、起现行的作用之义,聚集起来变成一种集合体,变成一种果报之因,乃诸法产生之根本体,阿赖耶识,是还不究竟的人、心还不清净的人,才叫阿赖耶识,中文叫做无所不藏的识心,有时候也称集起心,聚集起来,可以让它依因缘起现行的心,即阿赖耶识蓄积种子而能生起现行之意,种子是你种下来的,累积累积一起,因缘碰到时,它就起现行,起现行就冒出念头、冒出法相、冒出影像、冒出什么、…,随时会起,这是我们讲的真正的心,这个心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储存种子,你杀人的影像,它就存进来,它不会说它是不好的,它不会知道它是不好的,你做好事的影像存进来,它也不会讲,这是好的,好、不好,它没有分别,只是像仓库管理员一样,你送什么东西来,我就把它储存起来,它不会管你是好东西、坏东西,照单全收,过一段时间,它就起现行,产生因缘果报

(b)前六识称为「识」,眼、耳、鼻、舌、身、意这六识,就叫做识,识为梵语 vij#2na 之意译,音译作毘若南,即了别之义,了别,清清楚楚叫做,别就是一、二、三是不一样的叫,你看到这个人,知道这个是人,这是了,清清楚楚知道这个物相是人,至于是男、是女的,就要第六意识说是男、是女,已经分别再加进去,了别有认识作用,前五识加第六意识,一连贯的思惟,才有办法认知物相、颜色或者等等的色身香味触不同的尘境,如果你起内心的好、坏分别想,这个也是它的分别心,这是它另一个境界,不好的境界;圣人,只有到这里,认知作用、了知作用、分别其境,这样而已,不能再进一步了,进一步起念下去,就胡思乱想,把你喜怒哀乐的感情作用加进去,这是凡夫的境界。

(c) 一个心、一个识,夹在中间的就是意,第七末那识称为「意」,意为梵语 manas 之意译,音译作末那,即思量之义,末那,也就是有一种用脑筋在思考,佛法言闻思修入三摩地,你闻是用眼耳鼻舌身所接触的物境、尘声,思就是这个心在思惟,想了以后要修,能够起心动念思惟的话,就是第七意,你很会规划事情,用哪个心?第七意识思惟的心,你很会设计、很会提出研究报告,怎么去做研究,一步一步的很有逻辑性的去规划下来,这种就是意在做的,即思惟作用。你学到心法,心、意、识这三个东西是不一样的,识,可以说是心对物境的认知这一部份;心,是我们阿赖耶识轮回的根本,它可以起法,也可以堆积,一大堆好坏的一切法,这个法它会起现行,意,就是思惟第七意识的,你思惟不是有意义、无意义的,它无中生有,都是第七意识的作用,它是非量。(待续)

 (2007.08.19.讲于法尔)


[ 《金刚经》选读 ] [ 经典选读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