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如何利用《金刚经》来修行(19-5)
               --
十六品  能净业障分

  (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四、金刚经经文解释

第十六品 能净业障分

()经文大意

「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祗劫,于燃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承上文言,若有人读诵、受持《金钢经》,其功德是无量无边的,若能真正受持得无四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也能具足般若波罗蜜智慧后,更能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家业。本段世尊言,若有人受持、读诵此经,此人般若智能虽增长,但却于日常待人接物应缘中,招来别人轻视、看贱、蹧蹋,此种现象发生于受持读诵《金刚经》者身上,这是自己本身过去世中造有恶业未受报,此恶业能召感三恶道(畜生、饿鬼、地狱)苦果。当然面对此种轻贱时,此受持读诵《金刚经》者,已能以忍辱波罗蜜多对之,也能以般若波罗蜜多观之,所以能充分忍受此种轻贱,并不以为忤。

受持读诵者这样做,能得到忍辱波罗蜜多、般若波罗蜜多,达到去除我相、人相、众生相后,心里污垢已近清净,所以先世罪业之因,由受持读诵此经所得智慧已能不再受召感,别人也不再瓜葛,当那么时,可以说先世罪业已消灭了。此人因受持读诵此经,以布施、忍辱、般若波罗蜜多,成就了无为法,当得悟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能够因受持读诵《金刚经》,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其功德远大于如来我(佛自称)直接供养承事无量无边诸佛之功德。我回忆起过去无量阿僧祗劫于燃灯佛前,有无量无边数量诸佛,数值约有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千亿)等诸佛,于每有佛如来出现于世,我悉能逢生同时间,也能发心对佛做四事供养,诚心诚意地承事诸事,于供养事与诸佛承事等都没有遗落、空过者。

此种专供养佛之有漏功德,是不及有人能真正读诵此经,受能真正受持其义理,离四相、无相布施、做到忍辱波罗蜜法、能用般若智观世间事,并得无上正等正觉者之功德。譬如说,若还有人于后末法时期中,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比我于燃灯佛前所供养的诸佛功德,后者不及前者百分不及一,或者千万亿分之一,乃至用算数譬喻都不能比较的。此即是说,一人能证菩提,就能依法说法,依义度众生,此种悟得智慧,比您光供养十方三世诸佛的功德当然大的多。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如来入灭千五百年后之末法时期中,有人还能受持读诵此经,其所得功德,我已全部说明如上者。但设或有人一闻说此经,或读诵此经,心即发生狂乱现象,或仅仅心里产生狐疑,不能完全相信经中所述具大功德,若是有这种人,就是业障身重者。怎么会有如此的现象产生呢?这都是因果业缘发生作用的关系。须菩提!您要知道此《金刚经》义理是不可思议,但果报也是不可思议的。

 

()如何用金刚经来修行

1.「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

常有人言,不修佛道无障碍,一修佛道障碍重重,若无正知见,怪护法神不护持,甚至怪佛、菩萨不护持,这些人见此《金刚经》所述当能理解。世尊已先于此经中说明,若有人受持、读诵此经,却引来负面的效应,譬如说招来某些家庭纠纷,与同事纠纷,甚或受某些人污辱等事。这时就要想起世尊告诉我们的道理,因先世罪业应堕三恶道(畜生、饿鬼、地狱),知道此道理后更要勤于读诵此经,更要积极去思维此经义理,更积极来受持此经所述法门。   

若菩萨今生示现于世,有缘再读《金刚经》,可能不会引发别人轻贱、污辱等情事。但初发心的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时,可能会常受人轻贱。大部份会轻贱者是直属长官,作贱、怒骂我们,也有自己部属不能听从自己指挥,常有忤逆言语或行为,使自己不知如何领导。若是女众可能还加上面对同事间勾心斗角外,还要再加上翁婆、姑嫂等之轻贱、怒骂、…。

面对此种异境,如何来化解?我们先要思维,我过去世因无明,已造畜生、饿鬼、地狱因,至今犹未受报,好在今生有幸,再先出生为人,也能读诵此《金刚经》,由此知道自己还有三恶道因,现在读诵《金刚经》是有逆缘出现,我当好好受持《金刚经》义理,面对这些逆境,以平常心、修行者的心去做,等待因缘具足,障碍就消除了。

要如何来受持《金刚经》义理,受持的目标是先发菩提心,发誓愿要度一切众生心;然后当要自己求离四相─离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得到离四相的方法是:(1)以布施与大众广结善缘,诚心供养三宝得无量福德。(2)以忍辱修无我观,得无我相,无我相即能做到无人相、无众生相,断除五根之业执。(3)以般若智观一切法都无所有、不可得,不要在意他人的轻贱,自己不认为他是轻贱我,此轻贱就不能成为是轻贱,也就是做到轻贱者,即非轻贱,是为轻贱,这样心里没有轻贱想。

 

2.「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受持、读诵《金刚经》者,若有先世罪业,以今受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吾人要消灭业障的先决条件,是您有好好受持《金刚经》中所提到的法门,好好修布施、忍辱、般若等三法门,更进一步让此三法成为布施波罗蜜多、忍辱波罗蜜多、般若波罗蜜多,布施、忍辱、般若是在做此些法门,但心里还有所执布施、忍辱、般若,若心里以无布施、忍辱、般若等法,就是做到波罗蜜多,还有此人一成就此三波罗蜜多法,心性即能自在、无碍,当然先世罪业即会消灭。

此轻贱我们的人与我们之间的因缘为何?是过去所结怨的冤亲债主,还是过去无缘的人,今生因我等诵《金刚经》因缘,才感召任何人来轻贱我们、磨练我们?依因果报应或缘起法来说,应该是跟我们总是有点因缘的人,只是此因缘是不好的恶缘,所以会从他的心里产生轻贱我们之心念,成就轻贱我们的行为。当然也有它人习气,依自己习气而发作,这可说是初次结恶缘者,就是初次结恶缘,我们修忍辱法,也不要见怪。

理论来讲,读诵、受持《金刚经》,有先世罪业,无先世罪业,最后都能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但并不是每个人读诵《金刚经》就能于今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因他若不去受持《金刚经》三波罗蜜多法门,终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还有若是受持读诵者智慧不够,虽然读诵亦不能受持,自己不知该如何受持,就要排除某些障碍成就菩提四法。

据《菩萨地持经》种性品载,障碍成就菩提四法者,即:

(1)无善友─谓修行者虽有精进之心,然无善知识说法开导,则无法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种人大多是闭门造车,或仅看电视、网文,真正善友是不能于电视上找,于网文上找,您要亲自请益,有些实际的法不不能见于广大之众,能见于往站、电视者,大多是较通俗、可说者,您有特殊境界实,就要找真正善友、善知识为您开解。

(2)谬受学─谓修行者虽遇善知识之开示,然禀性愚钝,于所受之法错谬领解,则亦无法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智慧是累劫修的,有人今生修学《金刚经》,但不能顺利执行《金刚经》义理。或虽有请教人,但不能理解其深义,常常把人家所说,想成自己理解的道理,这是受学有误。

(3)不精进─谓修行者虽未错谬领解所受之法,然以懈怠成性而未能勇猛精进,则无法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很多人理解佛法,但何以修不好,不肯狠下心来逼迫自己回心移意转念,不能转念去除执着,就是打坐、禅修、念佛,也不能成就菩提,这可以不精进。

(4)不调伏─谓修行者虽闻正法且精进勤修,然善根未熟,长久未能调伏其心,则无法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行者从初发菩提心,到明心菩提间,要好好做调伏此心的工作,但善根未具足,所以伏心难做到。

现在举受人轻贱证果事例,据《贤愚经》富那奇缘品记载:「时富那奇(满愿),与其五百采宝之众,咸以信心至舍卫国,到于佛所,礼敬问讯,因具白佛,求索出家佛即许可,听使入道,赞言善来,便成沙门佛为种种,苦切说法,五百比丘,心意开解,尽诸苦际,成阿罗汉唯富那奇,结使深重,佛为说法,未能畅达,精诚困笃,始入初果,勤精修习,无有休懈时诸比丘,安居日近,佛听各各随意安居时富那奇,往白佛言,弟子欲往至放钵国安居三月,唯愿见听于时世尊,告富那奇:彼国人恶,信邪倒见,汝今初学,于佛法中,未能具足佛法圣行,设为彼人见毁辱者,当奈之何富那奇曰设令被人极理毁辱,但莫见害世尊又告:彼人极恶,设被害时,当复云何富那奇曰:世尊当知,正使彼人毁辱加害,莫断我命,犹戢其恩佛又告曰:汝往至彼,忽遭恶人,残害汝命,无益于汝,当如之何富那奇言:世尊当知,一切万物,有形归无,彼若杀我,分受其死于时世尊告富那奇:彼诸恶人,毁辱加害,及未断命,汝当瞋不?富那奇曰:不也,世尊!正使彼人无根见谤,毁辱极世不轨之事,设加刀杖,打害次杀,复未残戮,临当断命,终不一念生起恚心佛即赞言:善哉!善哉!弟子所行,唯是为快时富那奇,摄持衣钵,礼佛辞退,至放钵国明日晨旦,入城乞食,至一大富婆罗门家,时婆罗门,见是比丘,即怀恶心,而来骂逐,比丘即往异家乞食自其明日,续其舍乞食,时婆罗门,复挝打极手比丘欢喜,颜色不变时婆罗门,覩此比丘,见毁被害,苦困垂死,而无怨色,不生瞋恨,便自悔责,忏谢已过时富那奇,于彼国中,勤修不懈,尽诸结使,心忽开解,获无漏证安居已竟,便辞檀越,嘱及其兄,慎勿入海,大海中难甚多无数,兄之财宝,足用七世嘱及已竟,还往佛所,稽首问讯,问讯讫竟,随意住止。」

 

3.「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祗劫于燃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

世尊于过去三大阿僧祇劫行菩萨道,每有佛出世,祂都能值佛而生、遇佛、见佛、供佛、承事佛,这是累劫修的福德,也才能使祂世世福慧增长,最后成就如来佛,这是我们要学习的。我们过去也可能值佛而生,但生而不对地区,因佛都是生于地球中心,等于是喜玛拉雅山南边诸国;也可能是与佛生于同一地区,但不知供佛、敬佛、学佛;也有可能值佛,也学了点佛法,才有今天有学佛的因缘,但是还不究竟,所以要继续供佛、学佛。

末法时期众生要如何来供养佛?一般供华、果、香、灯、乐、食物等物,列置佛像前而供养之。《长阿含经》记载,有信众欲发心供佛,即为如来起大堂舍、平治处所、扫洒烧香、严敷宝座。虽然佛并非以香为食,但以香、花、灯、果等供佛,实是大供养,能得大福报。据《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所载,凡诚心、欢喜供养佛者,必得安乐、大福德等,并迅速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人有诚虔心,佛定有感应」。供佛最重要即在一念真诚,以清净、至诚心供佛,所作一切功德不可度量的。

供香是最必需者,以香供佛意义何在?香能解秽流芳,令圣贤闻之欢喜!《增一阿含经》亦云,若有供者,手执香炉而唱时至,佛言:香为佛使,故须烧香遍请十方。香为信心之使,故称信香。《大宋僧史略》云:「经中长者请佛,宿夜登楼,手秉香垆,以达信心,明日食时,佛即来至,故知香为信心之使也。」《贤愚经》中记载,有位长者为请佛应供,因此于晚间登上高楼,手执香炉,遥向祇洹精舍烧香,以表心中之虔信。翌日正午,佛果然来到。由此可知,烧香供佛是为心中至诚之表征,意在请佛受供。

 《贤愚经》富那奇缘品记载,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放钵国,有一长者名昙摩(此言法军)于彼国中,巨富第一。…。时长者妻,生一男儿,号曰(此言军也)后复生儿,比耆陀(此言胜军)二子长大,各为娶妻尔时长者遇疾困笃,受诸医欺瞒,使病不瘥时有一婢,供养长者,知病不瘥之因,嘱莫唤医,婢便看养长者得瘥,满婢之愿交通,后生一儿,名富那奇(此言满愿)。…。时兄那,不听劝阻,又入海多取牛头栴檀香木,满船而还龙性悭悋,惜其香木,即于道中,捉其船舫,举帆罗风,不能得过一切众客,定计恐死那一心,称富那奇,今遭苦厄,愿见拔济时富那奇,在舍卫国祇洹精舍,坐禅思惟遥以天耳,闻兄那,处在危厄即以罗汉神足,变身化作金翅鸟王,至于大海,恐蹙其龙,龙见鸟形,怖入海底众贾于是,安隐还家时富那奇,教化其兄,令为世尊立一小堂,覆堂村木纯以栴檀,其堂已成,教化其兄请佛那答曰:请佛之宜,以何等物,能屈世尊时富那奇,俱与其兄,办足供养,各持香炉,共登高楼,遥向祇洹,烧香归命佛及圣僧,唯愿明日,临顾鄙国,开悟愚朦盲冥众生,作愿已讫,香烟如意,乘虚往至世尊顶上,相结合聚,作一烟盖,后遥以水,洗世尊足,水亦从虚,犹如钗股,如意径到世尊足上尔时阿难,覩见是事,怪而问佛,谁放烟水佛告阿难,是富那奇罗汉比丘,于放钵国,劝兄那,请佛及僧,故放烟水,以为信请因勅阿难,往至僧中,行筹告语神足比丘,明日悉来,往应那请。…。尔时世尊,知诸弟子尽适彼国,放大光明,照曜天地,普皆金色时富那奇,语其兄曰,今者世尊,始欲发意而来至此,故先放光,作是瑞应尔时世尊,始于座上,下足蹑地,应时天地,六反震动时富那奇,语其兄曰,今者世尊,始于座上,下足蹑地,以是之故,天地大动尔时世尊,始出精舍,住在于外,八金刚神,住于八面时四天王,在前导道,时天帝释,从诸欲界天子百千万众,侍卫左面大梵天王,与色界诸天无央数众,住在右面弟子阿难,住在佛后,大众围遶,放演光明,照曜天地,飞升虚空,趣放钵国。…。时富那奇,遥见佛来,光曜天地,大众虚转,语兄那,世尊及众,今始来至,佛到其国,那欢喜,即以香华及众妓乐,供养毕讫,共至会所佛至其舍,如法就坐,那合家,供办甘饍,自行澡水,敬意奉食…。说法度众后,阿难长跪,叉手合掌,前白佛言,不审世尊,此富那奇,过去世中,作何恶行,为人下贱,属他为奴,复有何福遇佛得度佛告阿难,欲知之者,明听善思,当为汝说对曰唯然,愿具开示佛告阿难,乃往过去迦叶佛时,有一长者,财富无数,为佛众僧,兴僧伽蓝,衣服饮食,病瘦医药四事供办,供给一切无有乏短尔时长者遇疾命终,其后一儿出家学道。其父死后佛图供具,皆悉转少,众僧罢散,其寺荒坏,无人住止其儿比丘,勤力招合檀越知识,积聚钱财,修补缺落,复合众僧,还继供养于时多众,住在其寺,勤精专修,具诸道者时彼道人,作僧自在时有罗汉道人,次知日直,扫除草土,积在中庭,不时除弃于时比丘,恶心呵叱,今此比丘,如奴无异,虽知扫地,不能除弃阿难当知彼时比丘,大自在者,今富那奇比丘是也由其恶心呵得道人比之为奴,由此一言,五百世中,恒为奴身复由兴立劝合众人供养众僧,偿罪已毕,复遭我世,蒙得过度今此国中,受化之人,皆是往昔劝助之众,缘是果报,皆得度脱阿难之等,及与众会,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当然供佛除有形之物外,还有心香与赞佛二胜法。心香是指心中之香,学佛者心中精诚,自能感格于佛,与焚香供佛无异,故称心香。世俗本此,对于心所崇拜者,多用「一瓣心香」之语,以示其崇拜之意。五分香以香比喻五分法身,无学圣者于自身成就之五种功德法,称为五分法身,即:戒身、定身、慧身、解脱身、解脱知见身。以香喻之,则称为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知见香。

戒香以香熏于十方,比喻持戒者之德名远闻。盖持戒之香,芳馨徧世间,名闻满十方,逆、顺风时悉闻之;非如栴檀、沈水或花叶之香,顺风则闻之,逆风则不闻。戒香经:「世间所有诸花果,乃至沉檀龙麝香,如是等香非徧闻,唯闻戒香徧一切。」此戒香无欲无所染,等智而解脱,游处魔不知,故是最妙最胜者。

赞佛是赞叹称扬佛之功德,又作叹佛。据《释氏要览》中载,佛言:若人以四句偈,用欢喜心赞叹如来,所得之功德,胜于以衣服、卧具、医药、饮食、敷具等供养辟支佛达百岁之功德。世尊因过去世赞佛故,超弥勒菩萨九劫成佛据《大智度论》载,释迦佛与弥勒菩萨昔于因地同修菩萨行时,见弗沙佛(Pusya)入火定而放光明,释迦佛即欢喜信敬,翘一足立,合掌向佛,于七日七夜间,以一偈赞佛:「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因而比弥勒早九劫成佛。《无量寿经》记载,阿弥陀佛过去为法藏比丘时,亦以「光颜巍巍,威神无极;如是炎明,无与等者」等偈赞叹世自在王佛。

 

4.「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

释迦牟尼佛于过去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衪怎么供养?除了一般的四事供养以外,最重要的是戒香、心香,心香就是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香,也就是你用修行来供养佛,这是最好的。香花、水果、灯烛、檀香等等的供养虽好,究竟还是表相,是有福德,但还不如你用修行来供养。另外,以唱诵一些偈语来赞叹佛也是供养,这个比较快。我们前面举的例子﹕释迦牟尼佛光唱一个偈语就比弥勒菩萨早了九劫成佛,所以,能够自己写偈语,赞叹佛的功德最好,如果怕自己佛法懂得不多,不知道怎么赞叹,那么尽量收集前贤古德的赞佛偈语也很好。

你们《解深密经》已经听了快一年了,把佛的十八种圆满功德相、二十二种总德跟别德了解了以后,可以据此写一些偈语来赞叹佛。我们对佛的认识愈多,会愈觉得我们距离祂的境界越遥不可及,平常讲成佛成佛好像很简单,但是,了解了衪的神通变化、心清净度、智慧力以后,会发现这不是我们最近的未来世可以成就的。衪为什么修了三大阿僧祇劫,累积这么多的功德?你懂了以后,能够自己写偈语来赞佛最好,不行的话,拿人家现成的来赞佛也可以。

 

五分法身之次第历然,由戒而生定,由定而生慧,由慧而得解脱,由解脱而有解脱知见,具足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种智)。戒、定、慧三者就因而受名,解脱、解脱知见二者就果而付名,然此五者均为佛之功德。以此五法而成佛身,则称为五分法身。此外,《俱舍论》载,戒蕴为色蕴所摄,行者依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之次第修持,转五蕴成五分法身。

修行的次第,有五分法身次第历然,修行,你说你成佛了,却戒定慧三个都没有成就?那你不是成佛,是成魔了!会讲成佛的,大概都是着魔了,所以,是错认境界,常常就会有这些不恰当的大妄语产生。戒法身,修行不管是大、小乘,当然路径不一样,但由小而大是必然的。大乘一般来讲,禅宗也好,念佛也好,你身体有成就了,才修到心里面去,就是修到心里面去,也还是要守戒,由戒来成就,这个法身清净,就是戒法身。如果你修大乘法,大乘就是在度众生,度众时有时是方便权宜,这个小戒律不是很重要,然而这是大菩萨才这样,我们不是大菩萨,修行要有成就,对法的认知,还是要去严谨守戒律。

这个戒,不是形式上去受个法会的戒律就好,以戒律得定,是在碰到冤亲债主、遇到魔难、甚至考试,诸佛菩萨考验你时,你要能真正守戒清净,你就不会有罪恶感。《华严经》讲的「罪性本空」,福也空,罪也空,没有错!但是,你真修到此境了吗?当你面对业障来时,你的心是不是能够定?是不是能够自在无碍?这些,现实来一考,就知道。如果没有受到考验,这个戒律,到底有守、没守,看不出什么差别;譬如不偷盗,我看很多人很小心的去守这个戒律,公家之物就算再小也不去占便宜,这样很好。戒守得越严谨,以后你碰到障碍时就滴水不漏。如果你对法认识得还够清楚的话,在修行过程之间,碰到障碍来时,你就不会心虚,想要去求援、想要去忏悔、或想菩萨没保佑,搞得自己心浮气躁。戒法身,第一个,一定要建立,法身是无相的,你守戒要守无相戒,也就是遇缘都不会去犯戒。

我们也不要去守禁戒取见,把自己搞得与人格格不入、不合时宜,这是对戒律的根本认知不够。还是很多人有禁戒取见,在家、出家都一样。譬如维它命,问这个维它命,到底是素的、还是荤的?维它命就是维它命,管它是荤做的,还是素做的,这是执着,也不能说他不对。其实你们看这维它命不过就是个维它命,也没有看到荤或素,是自己心的问题。以前有见过老太太守清净戒,更严格,出国旅游,自己带一个锅子,永远不会沾到外面的荤东西,这样比较保险。学佛学到这样子,是干什么?如果带着这个锅子可以成佛,那我同意你带。成佛,你要知道戒律的道理,不犯戒为的是让你在修行过程之间,不会心慌意乱、不会有强烈罪恶感,老想要忏悔,更重要的是临终不会颠倒,为业力所缚。你们现在脑筋清楚,听了也许觉得不可思议,怎么可能这样?然而人到弥留状态,跟刚开悟状态是没有两样的,心超敏感以外,这种罪恶心很强,如果平时一点点小错误你就要忏悔个不停,这是对真正佛法的不认知。

像释迦牟尼佛过去世养了五百只鹤,后来,这五百只鹤同时跟世尊出生,出家修行,也就是五百比丘,这五百比丘证到五神通(已得阿那含果)时,知道过去累劫之间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这五重罪没有不犯的,都犯着了,因为对法还不认知,他们害怕极了。业力,是有这回事,过去的业力所现的影像,其实都是过去世的,关键在于你修行所建立的禅定力,是否深到足以面对这些业力的境现?释迦牟尼佛讲经由浅入深,像带小朋友般,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在讲《般若经》之前是《方等经》的时代,五百比丘依戒律而修,然后得定,本应由定而产生解脱智慧,但当时《方等经》尚未讲得很完备,他们解脱智慧还起不来,所以面对过去的五重罪都非常害怕。

当时这五百比丘不知道,这是真正因缘还没有到来之前,阿赖耶识所储存的种子,他们光面对着种子就怕得很。其实,如果你以前犯了弒父弒母,那当然是重罪,但是,怎么说也是过去世了,如果你今生,在因缘未来之前先证到阿罗汉,跳离三界,这些种子也就成不了气候。你有解脱知见,虽说还是不清净的解脱,阿罗汉、菩萨都是心还不够清净的一种觉者,跟佛的最清净觉的解脱尚不可相比拟,而佛祂随缘还是要受报,只是心里面并没有什么要再受报的种子了,你看这个要修多久?修忍辱法,意思是只有别人对不起你,没有你对不起别人,修行就是修这个。

你不要说你佛法懂很多,老跟人诤论、辩来辩去,岂不知修行的重点就在《金刚经》讲的三个法门,布施、忍辱、般若这三个波罗蜜多,其中最重要是忍辱。从头到尾一直修忍辱法,只有别人对不起你,没有你对不起别人,这样累劫修,修到最后,当生该报的都受报了,也就成就了。像释迦牟尼佛最后一世在入涅盘前,衪喝的水是浑浊的水,这我们以前讲过,因为祂有一世出生做小牛,牛妈妈要喝水时,衪在旁边水中跑来跑去,让牛妈妈喝到浑浊的水,这个也是业,我们对长辈、父母所造的业,都加倍还,业力是很可怕的,这是衪最后一生,衪最后受报的就是这一件业,所以祂喝的水是五百头牛走过去的浑染水,此后,该报的都报完了,所以衪是最清净觉,《解深密经》里讲的功德相、神通能力,就是在说明这些因最清净觉而起的功德。

现在你面对着心起、心灭,如果你不能够得到戒法身的话,你会有罪恶感,你要练到菩萨的境界,如果你能够善、恶平等观,那就是在调理对法的执着,那你已经修到菩萨境界。我们有时候看古籍会觉得奇怪,为什么一个出家人会跑到风尘里去打滚?因为他要突破心里对法的执着,什么善、恶,戒、不戒,不能跟戒法身来相提并论,戒法身是在守住自己,面对障碍、业力以及脑中所现的种种因缘境相时,让自己能够自在定得住。我刚刚讲的如果你不犯偷盗,大过小过都不犯,无论是一张纸、一只笔,都不去占公家便宜时,你的心坦荡荡,别人捣乱你,让你陷入思想错乱的境界时,你才不会去执着曾犯的过错。所有的戒律,不是只有规范你的行为,还要你亲自面对境界接受考验,你才知道,原来守戒是用在心的修行上,不是守在表面给别人看的,这个戒律,成为戒香时非常的庄严。你如果持戒精严,面对因缘所起的障碍,你自在就可以得定,以戒得定,这是最好,心、身都能够安住;如果以禅定得定,你还没有修到初禅境界,当起心动念或者进入宿命通的境界而产生幻想时,如果你不能从中抽离出来,你会惊吓、害怕,就像五比丘对法不认知而产生的恐惧。

我们讲戒法身、定法身、慧法身、解脱法身、解脱知见法身,这五分心香,都是这么按步就班修上来的。如果你还在守戒律之门,显然你还没有得到定;或者你已经有定了,顺逆、善恶种种境界,你都不在意了,那就会进入慧法身的形成;有了慧法身的话,比较容易证到解脱法身,大小事情都黏不上你。由戒而生定,由定而生慧,由慧而得解脱,由解脱而有解脱知见,解脱是一种静态的对一切因缘不去执着。为什么解脱后面加一个知见?有了正知正见的智慧、四两拨千斤的能力,面对一切因缘,你就能用智慧化解,菩萨就是学这个,阿罗汉最后也是要证到这一个,但是,阿罗汉如果不回小向大去学菩萨道的话,他顶多证到解脱法身,这样入灭很可惜,入灭后要二万劫才能发菩提心修菩萨道,证到辟支佛的要涅盘中住一万劫才能够发菩提心,开始学菩萨道。

今生,我们已经知道佛法,不要转入涅盘的境界,要发菩提心。《金刚经》就是叫你要发菩提心,在第三品中云何安住?云何应住?就告诉你要如何安住其心、如何降伏其心,《金刚经》就在讲这两个主要的道理。你要安住你自己的心,要先发菩提心,发菩提心,就要愿度一切众生。在第二品问到要如何调伏其心?世尊讲,要调伏其心,要度尽一切众生,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因为你要成佛,就要发大慈大悲的心,发大慈大悲的心,就是要度尽一切众生,众生的心能安,你才能安,经文没有跟你讲那么清楚,只有靠你自己在境界中体会。你说众生的心怎么安?那么多、那么乱?当然不能够全部安,但是,你总是有一个大慈大悲的心,需要救度的,就要救度,学的功夫不够要怎么救度?果报不可思议,娑婆世界中几乎每个人都在受身心的煎熬,果报就是这样痛苦,这个身体有病、那个人心里有病,都离不开身、心两方面的疾病,你发菩提心,不是嘴巴动动就好了,要能够具体帮助他们,帮助他们牵涉很广,如果你修到一个境界,众生的身、心跟你的身、心一体,你如果不安住众生的心,你自己的心如何安住?众生的身不能够安住,你的身又岂能安住?

我们行菩萨道,是在成佛的过程之间,为什么要先安住众生的心?在训练你的定力。你不可能可以安住全部众生的心,即便是佛,衪也没有办法全部安住,为什么?因为有的人根本不想学佛、不想修行,你怎么安住他的心?佛光普照,他也不受你照,要修行,很多人都不修行,要吃素,很多人吃不了素,那也没办法,那是他的业力使然,但是,对于有善心的,你从发度尽一切众生的心去体会,你跟他是同一体、同一心,你的心要安、众生的心也要安,这两个是一体的。如果你还没有到这个境界,他的心安不安跟我有什么关系?那你是还没有进入菩萨的境界,是地前菩萨,讲起来好听,安一个菩萨下去,其实那还不是真正的菩萨,因为还没有修到解脱知见。你起码要懂得这些,境界要认知、现象要懂,你才能够了解经典在讲什么?如果读经典只是在解释名词,没有办法印证在实际的修证上,这样是在修功淂,是有浪费此生的时间。这里主要在讲心香供养诸佛是最好,你就要去修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这五等法身,今生能够成就到哪里,就尽量去做。

具足一切智,佛法是要求智慧的,你要度众生也是要求智慧、你要自我解脱也要智慧,众生度尽了,你心才能够定,这是佛的境界,我们是不可能的。或者是你身能够自在了,众生的业力跟你比较不会有直接的相关,这是自我解脱了。我们说阿罗汉是婴儿行,因为他是求自我解脱,菩萨有病行,身病、心病都俱病,你的心还不能够去掉法的执着,众生的心跟你的心都是一体的。我们修行人对心的控制比较好一点,他心慌意乱,打电话来找你,你接到电话,和他讲几句话,他的心就安了,因为你无始劫以来一直在修这个心,或者开悟以后在练修这个心,很自在的,在短时间之内他就会安定下来。

身体,众生的不舒服、病痛,你的身体也会感觉到,这是因为我们的阿赖耶识还有执着,众生病了会变成你的病,你怎么去化解这个病?菩萨这样身心都带有一些病的,叫病行,如果没有病,除阿罗汉外,那就是大菩萨了。大菩萨是我执、法执都灭了,与众生的心不沾粘,众生忆想你时,你自在法身、清净法身,自然会有应化身出去,这样很自在,不需要用有为法,以自己的心力去化度众生,那就很简单,如来佛、大菩萨就是这个样子。佛为什么修证到完全清净无为状态时,衪还是可以利益众生?《解深密经》就在讲这个,衪法身最清净时,不以加行去度众生,而是依自在无碍的法身清净,然后祂在修行过程之间所修的加行,会映照一切众生心,如其忆想的出个应化身,去帮助众生,而这法的生起,对佛本身的法身没有任何影响,这个道理你要懂得。我们要对境修忍辱、修我执、法执灭,修去四相,都是在做这个工作,不住一法守真空,这是如来佛衪本来就这样,我们要去认识这些,也才能这样去学习。

那你不用一法,要怎么来求得解脱?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种智),这三个智慧是《大般若经》里面所提出来的。前面有讲一切智,就是阿罗汉的智慧,只有解脱的智慧,可以去掉一切的烦恼;道相智,这是菩萨智慧,菩萨是住无为,但是,又要帮众生,用有为去度化,也就是空有不二之间,祂都可以自在无碍的去做;再上去是一切相智,就是一切种智,就是如来所有的一切智慧。一切智,在化度众生之间不必用到你自己本身的有为法,因为你清净自在的法身,自己会应化出去,同时有千万亿的化身出去,对本来的法身没有影响,如来、大菩萨都是这样子,不是只有释迦牟尼佛,所有十方虚空的一切如来都是这样在度化众生,再加上衪有无量的神通,知道个个众生过去、未来、现在的种种因果,这种智慧,真的是令人非常赞叹!

我们要学习这种智慧,还是要按步就班一关一关做到,虽然你说我不入涅盘,我从修戒律,进入定,进入慧解脱,进入俱解脱,也就是所知障跟烦恼障都能够解脱,那是阿罗汉的境界。你说我今生不喜欢进入涅盘的境界,要修菩萨道这样可以节省时间,没有错,你不去进入涅盘,你今生发菩提心,修菩萨道,把众生的救度,当做你的本业,那么你心的定力跟智慧,都是从度众生之间、帮助众生之间去聚集,那这就进入道相智,要能说又能行,但是,众生业力太重了,病太多了,怎么去度?这个时候,菩萨本身功夫不够,就要从空、无相、无愿三三昧,跨入陀罗尼门就要学咒语,学咒语就是因为你功夫不够,所以要学佛如来的咒语来帮助众生,也是代佛去行利益众生事。

一切相智,就是如来的智慧,我们只能这么累劫修智慧,慢慢累积,有一天,未来几千、几大阿僧祇劫?不知道!你要成佛的话,才会具足这种智能,当然你有这种智能,前面的智能一定也具足。戒、定、慧三者,就因而受名,戒、定、慧是有因,未来会成果,解脱、解脱知见是从果位上来讲,戒、定、慧只是一个境界,只是你修证到的一个样子,如果你真的都得到了,第一个先得到解脱智慧,就是阿罗汉解脱,真正的脱离三界;如果你修菩萨道,慢慢累积解脱知见,能够做到的话,也能善于宣说佛法、般若经等,就是还没有成佛,但起码也是八地菩萨,才能够说真正得到解脱知见。如果你说你得到解脱知见,结果也没有神通,那是假的,八地菩萨就应有六神通,有智慧也有神通。阿罗汉是有定力、有神通,但是智慧不够,不会宣讲般若妙义给众生。

然此五者均为佛之功德,佛是概括所有一切功德,也就是无论你修到哪里,都是佛所具足的,你是分到一点点,五者对佛来讲全部都是佛的功德。以此五法而成佛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五分法身,你要全部具足,这是佛的身,你说有后面没有前面,那是不可能的,那是倒因为果,那是着魔的人,不可能,都是从戒定慧这么次第修上来的,就像你练功夫一样,初级功、中级功、高级功这么练上来的,不可能你先得高级功,再来学初级功。但菩萨有一种情形,在心不清净时,入地菩萨今生来后先开悟以后再来修,这跟阿罗汉、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等修行当然是不一样,因为菩萨是再来的,再来,他因缘很好,他也许打坐中开悟、也许出坡中开悟、甚至他去学气功也可能开悟,开悟以后,他才知道这个心要怎么管它、怎么修它,再回过头来修心,但因过去世有经验,又有诸佛菩萨引导,所以驾轻就熟,很容易上路。这跟阿罗汉祂们一步一步修上来不同,但是,过程不会差太多。每个人修行要走哪一条路,冥冥之中因缘都不一样,再来的菩萨,如果过去世有过什么因缘开悟的,今生也不一定要在打坐之间才开悟,然而,无论是如何开悟的,开悟以后,心的修行都是一样的。大、小乘间有这差别,修行的路径虽不一样,心地的清净是要一样的。

这五分法身,如果能够完美的话,法身无相,从定中法身你就可以产生定的一些超能力,戒法身也可以产生戒法身的超能力,你说戒法身有什么超能力?譬如你守不饮酒戒,守戒很严格的话,有时候学菩萨道需要跟众生应酬,有人来敬你酒,你到底要不要喝?有的人比较明理,算了,你是修行人,不为难你,有的人故意障碍你,不行,你不喝是不给面子,怎么办?如果你坚持不喝,我在守戒律,这样会犯戒,戒是守住了,但跟众生的关系搞不好,人家会说你摆高姿态,说你修行修到不懂人情事故,这样,你要度他,结果就度不到。如果你修到守戒严格,讲出来的话都会成真,像如来语印的菩萨一样,说出来的话都算数。有一天你试试看,如果你守戒守得很好,人家敬你酒,你说我以酒代茶,敬你!倒下去的是酒,你喝下去变茶,淡淡的没有酒味,因为由你戒口中讲出来,就会这样成为真。菩萨为什么可以这样变?是从戒法身来得到变化的,在世间法里你可以这么圆融的去运用。

不是守了戒,就只有消极防御的分,没有神通的分,戒法身也可以产生神通,既然是法身,怎么不会变化?会!问题是你知不知道怎么去用它?菩萨才会去学这个,小乘的人守戒守得很严格,连一滴酒都不能沾到,喝药都要问这是药酒吗?有加酒吗?锱铢必较,你要他喝一杯酒,那不是要了他的戒命?就像世尊讲的宁愿为戒舍身,也不能去破戒,这是菩萨跟阿罗汉修行不一样的地方。既然你能够以戒得法身,你也一定可以从戒律之间产生很多不可思议的神通变化,你守不妄语戒,你不讲谎话,连善意的白色谎言都不说,到最后你讲的话都会变成真的,很神奇。有一个戒律,菩萨知道有人生病一定要去看他,随便讲一句话说他就不会死,真的就不会死。菩萨好话要多讲一点,坏话不要讲,坏话讲了成了真就糟糕。菩萨要正语,不相关的、不好的话不要讲,讲出来都是好的、利益众生的话,这话它会成就,也许有时候你讲的有点勉强,没关系,不要怕,你就顺其缘讲出来,可能开始会有点障碍,到最后都会圆满的。

 如果你守戒律,得到法身清净,你有所作为、起念、开口,它都随你的法身变。我们不要学死的佛法,要学活的佛法,如果你不行菩萨道,这些你不用懂,因为你没有机会懂;唯有当你有利益众生的心,所作所为都是在利益众生时,自然处处皆有体会,否则佛法有谁会讲到这些?你要讲五分法身,法身清净无相,既然法身清净就有神通变化,变,当然是要以利益众生为主,戒、定、慧这三个法身,当然,阿罗汉祂也能够用,然而阿罗汉的用都以五神通为主,而菩萨祂是利用智慧,配合修行上对佛法的认知,融通经典中大小乘的理念,再配合心地上的能力,这样祂可以去思惟很多经典中没有明显交待清楚的地方,那是属于不能说的区块,都要靠自己的智慧去体验。

 你看所有的经典,很少讲到修行的境界,只有在《金刚经论》里面讲到空身、空心、空性、空法四个修行层次,这是修行的境界跟心的关系,其它精点很少讲到;另外像《圆觉经》里面讲的随顺、随顺觉性,地上菩萨的随顺觉性跟地前菩萨的随顺觉性,这些都是真正修行的经文,真枪实枪去练心地的说明,而不是在讲名相。现在解说经典的多半都是在交待名相,如果名相真能看懂了,那你就是过来人了。《大般经》里为什么只有讲名相?因为方等以前的经典,那是在对小学生、初中生讲的,你既然已经读到大学了,只要跟你提一提名相,你就应该都懂了,如果你没有前面的熏习,直接去学《金刚经》就很难。我们《金刚经》讲四、五年了,才讲到十六品,讲得慢是因为希望尽量把实修跟经典内容结合在一起,让你们有不同层面的了解;另外也要把大小乘修行融合在一起,因为这已经是大学的课程,从小学到高中所讲的法,经典不会再跟你讲了,所以我们上课要再回头帮你们复习一下小学、初中、高中的课程。

譬如,在第九品讲须陀洹果证到了,不要有证到须陀洹果想。斯陀含证到了,不要有证到斯陀含洹果想。阿那含果证到了,不要有证到阿那含果想。阿罗汉果也一样,证到了,不要有阿罗汉果想。什么叫证到?如何证得?这是以前小学、中学生的课程,如果你是插班生,一下子来学《金刚经》,当然不懂,所以我们上课要回头复习一下小乘法。须陀洹就是要断身见、戒禁取戒、疑心病,你才有须陀洹的样子,这样把大小乘结合起来,你小乘修过了,慢慢走到大乘,有的人今生喜欢大乘,这是他过去世修过小乘法,今生不必从头再学了,就从中间插班进来学,但小乘经不专修还是要研读。

总之,这些观念你都要懂,未来你要成佛,像释迦牟尼佛衪是从头开始学打坐,自学,从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四空处定、三三昧,进入陀罗尼,…,这过程,衪自己这么修,衪回忆起一切咒语,衪慢慢全部回想起来,这是当生要成佛的人,必需要每一修行阶段所学的,一切智、道相智,到一切相智,衪等于重新再温习一次。这样以后人家问衪,衪都能够回答。你不能说我学大乘,我不管小乘,不能这样讲,菩萨什么都要懂,要深入经藏,不管是大乘还是小乘,不想看也要看。以前我看小乘的《阿含经》觉得没有什么兴趣,后来为了要讲经说法,都要去懂,就回头去看,看了以后才知道,原来小乘修到什么境界,他的心地是怎么个清净法,如果你这些都不懂,后面怎么连接起来?更要怎么为人解说?佛法是没有分别的,你不要去强分彼此,毁谤前面、毁谤后面,怎样都不好,都在造业。

此外,据《俱舍论》所载,戒蕴为色蕴所摄,行者依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之次第修持,而转五蕴成五分法身。什么是蕴?积聚为蕴,诸有为法和合聚集,是为蕴;而五分法身,身,也是聚集之义。《涅盘经》云﹕「因灭是色,获得常色,乃至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戒蕴为色蕴所摄,因为戒律是控制你的色身,让你的眼耳鼻舌身五根对上外尘境时,不要去犯身三、口四之戒,所以行者若能持戒坚固,得身清净,则戒体成就,无持无犯,这时便转色蕴而成戒身,得戒法身。

行者转色蕴成戒法身后,再转受蕴成定身。受蕴者,即六识领纳六尘积聚之名。定,正定,也就是行者修习无漏禅定,到了能够根尘泯净,离诸散乱时,便能转受蕴而成定法身;三转想蕴成慧身,想蕴,即意识思想六尘之积聚,行者若能悟诸妄想皆是虚妄生灭,自然意地明净,了照无碍,如此便转想蕴而成慧法身;四转行蕴成解脱法身,这里的行蕴不是在讲潜意识里面微细的念头,是讲行为上种种有漏有为的造作。我们大家因为种种的造作,诸业积聚,因此业行而有缚累,在三界中流转生死,不得解脱;如果众生能够不作诸业,脱其系缚而得无漏自在,便能转行蕴而得解脱法身;最后转识蕴成解脱知见法身,行者若能照了识心皆是虚妄分别,则无生之智眼自在明了,即转识蕴而成解脱知见法身,这是顺道讲一下五蕴转五分法身的次第。我们已经很详细的解说了五分法身,接下来要进一步学习如来五种法身相。

 (2007.07.15.讲于法尔)


[ 《金刚经》选读 ] [ 经典选读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