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金刚经》来修行(17-27)
-- 第十四品 离相寂灭分(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四、金刚经经文解释
第十四品 离相寂灭分
(五)如何依经文来修行(续)
初步体会「无所住而生其心」之主客心后,菩萨觉心初现时,就能用于一切法上,菩萨应当先修布施。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行财施、法施、无畏施,要做到不住色布施,以「无所住心」行布施于众生,即布施后能离一切善行,不与众生结善缘牵扯不休,布施后无住于布施善行上。
初步体会「无所住而生其心」之主客心后,「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主是谁?当然是那个觉知心,客是谁?是你的妄想习气、或是外来众生的念、是菩萨的考题,皆是客,你要警觉。这警觉的力道是警(觉)而不住(觉)。面对这客心,只要很自在的瞥它一眼,稍微知道个大概就可以了,不需要很专注去看考题是什么,不要在意它考什么,这样它留不进你心里面,晃几下就灭了、不见了。上等智慧者,两秒钟化解一个境,有东西飘进来,看到了,大概知道是什么,他不想,这个缘就没有了,下去了。此等行者他因为洞瞩先机,所以考他什么也是多余的,不用考了﹗但行者本人不应做如是想,你知道人家在考你,你若是有个「不用考了」的念头,这样也不好,犹有个落处在,智慧够的人,大智若愚,不会去掀开底牌。
菩萨觉心初现时,就能用在一切法上,如果,你有觉知心,又不把这觉知心用在一切法上,天天就是抱着这个觉知心,感知一大堆事情,在那里分析,这样你怎么解脱?你觉了,要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心是客观的心来认知这个念、这个境,但我不随之起舞,你要做到不起舞。因菩萨要先修布施,主动要做事、行布施于众生时,以此「无所住心」而为之。布施给谁?不知道。只知道是贫穷的人、四肢不全着,钱给了就忘记了,不知道哪个时候做的?不知道﹗做了几次?也不知道﹗这样就能做到不住色布施。
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所以要行财施、法施、无畏施,财施,一般人都可以做。法施,其实是在讲经说法,有能力讲经说法,才是法施,有基础的空、无相、无愿三昧,你就对佛法能够概括了解,才能够讲给人家听,另外,你去助印经典也是法施,助印经典可以,你不要去助印人家讲的话,因为这个人他到底有没有成就?没有成就,你是帮忙他造业,很多人很会写书,但讲的都是胡说八道,胡说八道还没关系,若是依文毁谤佛法,这样你也有分,你出钱还是有助缘。
无畏施,你只要心空法了,众生接触你后都可以得到安祥无畏,你不必用有为法,也不必跟他讲什么道理,只是打一通电话给他闲话家常,他就好了,没事了。你给他什么了吗?其实没有!无形中他自然就会感觉到虚空的安祥,这就像你没有罣碍时,跟佛、菩萨的法身清净相应,你自己就安祥了。当然在道场或寺庙,佛的法身这种磁场比较明显一点,你如果一个礼拜去寺庙或道场一次、两次,你无形中常常在受加持,有障碍的人如果一年去个一次两次,永远都不会进步,这当然是障碍,因为福德不够。如果有障碍,你一直坚持,勉强自己要去,这障碍就不成为障碍,讲起来因果就是这样。
你行这些布施,待布施后又要能离一切善行不去想它,也不与众生结善缘牵扯不休,慈悲喜舍做完了,不要去挂帐,我对某甲做了什么?对某乙又做了什么?一件、两件、几件记得清楚,那你这个人不是菩萨,你还有诸相,有相你就会跟他们结善缘,你没有办法做到无住相布施,没有办法离我相、人相、众生相,没有办法控制寿者相,然后有一天又跟他们因缘凑在一起,一念无明可能结为眷属,本来是出家众下一世又结婚去了,愈修就愈退步,所以为了不与众生结善缘牵扯,布施后要无住于布施善行上。
要如何达此境界?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是以布施是一法相,要观此布施行为为非相,如此以实相观此善行,即能无执所行,生无所住心。菩萨行布施时,受施的是众生,为了要做到无所住而生心,所以连布施的对象---众生,也要观其为空无,不要有众生可施想,如此便能做到面对一切众生时,观其为非众生,这于菩萨来说,才是所谓的众生。菩萨离行为、离物、离对象来行布施,才是真正发无上正等正觉的菩萨行。
要怎么做到此等境界?因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诸相包括跟你没关系的外相、包括你过去种子所种的因缘、包括你未来要做的善事等等,包括一切相。一切相,你不要把它看成是有一切相,对过去内在的种子所现的相或真的有因缘果报来了,你要观它非相,外在的人事物跟你没关系的,你更要视为非相。你现在要成就如来菩提,你要做很多的十波罗蜜,你做了,不要有我在做的观念,证到什么果位,你也不说你证到什么,开悟了,你也不说你开悟了。讲自己开悟,这个行为本身就有争议。
什么叫开悟?当然依佛菩萨教导,开悟的人,他是有正知见,他的戒律是很严格,他默默无闻地修,不用自己讲开悟,人家都知道他是开悟。如果你没开悟,讲了半天,懂的人一看就知道你哪里有开悟?没有开悟﹗开悟的人怎么会去批评小乘不好﹖你若真是开悟的菩萨,过去世一定修过小乘,如果小乘不好,那你以前为什么要修?为什么要修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的断三结、淡薄三毒、去掉五下分结、再断五上分结、永断贪瞋痴三毒﹖如果这些你都没有做好,你怎么可能开悟﹖突然间冒出个开悟,那是邪悟,那是鬼神替你弄通了色身,弄通了,你有那个灵力,没有错,但这跟开悟没有关系。发神经病的人也有那个灵力,精神病的人心力也都很强。心,内道、外道都可以同样修到那个境界;佛法,是教你怎么做到离四相,能够看一切相成非相,能够做很多的善行而没有行善想,都是在教你这些解脱的道理。
要观此布施行为是为非相,最好连观都不必观,该做就做了,做完就算了,不要再回过来想,我今天做了什么善事,我要观它非相,还需要经过这道手续就还是有点执着,最好是很自在的去做,做完了就忘了,如此以实相观此善行,实相就是观一切相为非相,观你做善行,为非善行,这样就是善行,就能无执所行,就能做到生无所住心。菩萨行布施时,受施的是众生,因要做到无所住而生心,所以连布施的对象---众生,也要观其为空无,不要有众生可施想,这就是三轮体空的境界。这样就可以做到面对一切众生时,观其为非众生,如此于菩萨来言,才是所谓的众生。
菩萨离行为、离物、离对象来行布施,行为是你的言行,做好事,也不能有好事想。有人常常在做了好事后,歌功颂德一次,别人再赞叹一番,天天在讲这些,这对我们大乘佛法的修证是背道而驰,你一次又一次熏习善行,这种子就种进去了,如果程度又不够,未来的果报会发芽,让你升到天道去了。菩萨的境界,并不是帮忙别人就是在行菩萨道,帮忙别人若是没有从善行中超脱出来,你只是在做善事,不是在行菩萨道!《金刚经》一直在建立你这个观念,尽量去行善,做完了,不为人知、不为己知最好,这样才是真正发无上正等正觉的菩萨行。
7.「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这一段在讲如来功德、戒行、福德圆满了,所以在语业上成就圆满,所说的都是真的话、实际的话、如实的话、不诳语、不异语。这是口业清净圆满,就能够做到这样,但是,要到何时才能够做到?这个不简单﹗你要了解释迦牟尼佛,很多时候衪不是用神通去观,你问什么衪就随意答什么,衪看到什么衪就能够讲什么,讲出来就真的是这样,跟实际情况没有两样;不诳语是不去讲一些恼怒众生的话,使众生起烦恼的话;不异语,讲了就算,我们说不打妄语,而且是随便一句话讲了就会成就,这五种功德相显示出如来修口业的清净圆满。
如来所得的法,本来是无所得,为什么会无实、无虚呢?就是实相观。如果,你还没有解脱,观它不是实的、非真实的;如果,是已经解脱了,不在于一切法的生灭,不被它迷惑了,这个时候可以观它是虚的。所以,菩萨可以观一切法无实无虚,因为从无实中可以解脱烦恼,从无虚中可以用一切法,用心法来利益一切众生,这个只有觉悟的人,才有办法做到无实无虚的观照,亦即如来所得到的境界。
我们所说的学佛,就是学习佛的德行、戒行、智慧、慈悲等等。从何而学?现佛已入大般涅盘,只能依佛所说的经典来学习。因佛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所以我们可以放心的看经典、学习经文中的义理;不要起怀疑心,若起怀疑心,即是缺乏「无碍智」,生疑心者若非本身德行有问题,就是没有学佛因缘。
我们所说的学佛、学佛,学佛之德行。其实佛弟子讲拜佛是不合适的,神教才讲拜拜,佛不是让你拜的,佛主要是让你学的,学衪的德行,学衪怎么修行到内心完全清净,我们要学习衪,如何得到智慧,也就是学习佛的德行,道德行为圆满、戒行也圆满,然后产生无量的智慧、无量的慈悲心等等。我们要从何来学?我们知道佛已入大般涅盘,所以只能以佛所说的经典来学习,深入经藏智能如海。并非只有大乘经典才可以学到法,《不了义经》讲的一些故事,如来的出生、如来的修行、证道,或如来示现疾病、示现入涅盘,种种生老病死的示现,这代表佛也是可以由人来成就,从前每一尊佛出世衪都没有空过,只要有佛出世,释迦牟尼佛前世一定会出生为人,来向衪们学习,这么学了无量亿劫,最后终于成佛。
要了解要成佛,还是要由人间成道,不是如寒山拾得、丰干禅师或布袋和尚那般由无中化出,这些大菩萨是比他化自在天的天神还会幻化,那么佛为什么不幻化一些奇迹就好,为什么要费事的示现投胎、出生、出家、求道、证无上心法,然后再示现疾病、示现入灭?就是要以身教示现鼓励我们,诸佛皆是在人间成道,人人皆能成佛。
佛示现生老病死,尤其祂在吠舍离决定入灭时,还有三个月的寿命,彼时已无法身的保护,报身跟一般人一样,业力都现出来了,但是,衪还是很自在。我们要思考我们今生跟衪差不了多少,也是母胎所出,也是学佛,也会生病,身在病中好修行,菩萨修病行。病,这个病也有很深的学问在里面,一方面修病痛对你有无障碍,另一方面修面对死亡。没有死过的人,不知道死的可怕,因为你从来没有面对死亡过,不觉得可怕,死好像是未来很遥远的事,待有一日你真正濒临死亡,你才知道,原来死是这个样子,有幸没死成以后,你才会觉得自在。修行,如果身体有变化,你至少要学习死亡一次,感受这个中阴身一直要脱离身体的感觉,面对死亡,你有没有恐惧?平时自己说的、想的都不作数,要真正面对死亡,才知道自己会不会恐惧?这惧怕有多深?学佛,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就是在学入涅盘时,你能不能够自在?能不能够把握的住?这也就是为什么病中好修行。
当然病,如果你不知道去反省你的业力、脾气、习性、心病,你就无法从病中去学到佛法;对死亡的恐惧是另一回事,对生病的原因,你有去认知为什么会生病吗?是无明吗?是无知吗?因为不知道照顾自己才染病吗?当然一切的病是从业力来的,由业力来,就要去断业力,要转你的心,好好从内心里去反省、去忏悔。大凡大病过的人,对于世间的一切都会看开一点,什么钱啊、情啊、爱啊的,都会看淡了,才知道原来我们这个肉体,不是你想把握就能把握住的。面对病痛你要有智慧去思考:病的来源是什么?病中你怎么去转你的心?这很重要﹗菩萨不是没有病,菩萨修病行。如果你想要没有病,你去修阿罗汉道,修阿罗汉不会生病,因为阿罗汉是破一切相,绝对空一切相,这个业力显不起来;菩萨反其道,要让这个业力现起来,然后对着这个病去修忍辱法,忍,修无生法忍。你没有病,怎么去修?菩萨示现病,菩萨身如果有变化、心眼开的话,很容易感招到众生的业,那是共业,是大家同一个体,得到同样的病,自己的病也是一样,这是更深一层的体会。
有时候,世尊教导我们不一定用嘴巴讲,祂用身体的生老病死来告诉我们两件事情:一是凡人有生就有死;二是面对死亡,你要怎么去求自在?怎么自在的入涅盘?我们要去学这些,这些是身教,是不由口出的真实语、如实语,就像很多禅宗的祖师大德,也是用行为来示教一些法。现在世尊虽然不在了,我们看经典还是可以学到很多,就看你有多少智慧,能够吸收多少?所以我们可以放心地看经典,学习经文中所说的义理,不要起怀疑心,若起怀疑心,即是没有具足「无碍智」,可能过去世,你不是佛弟子或者信心还不坚固,在十信位住还没有完全圆满时,你也许对佛经还不能够完全相信,有的人相信小乘的《阿含经》,不相信大乘的佛法;有的人相信大乘的佛法,却贬抑小乘的经典,这些都不对,都是没有圆融的智慧。如果你对佛所说的经典还有怀疑心,这不是本身德行有问题,就是没有学佛的因缘。在座的各位能够听《金刚经》应该是因缘很具足,外面没有办法接触到佛法的,那是没有学佛的因缘。
因佛有无量神通,具一切智,能知一切事,故其言说皆是真实语;佛能依因果而说,依缘而度,故而所说皆应机施教;其言皆真,话一出口皆能成办一切度众生事;佛陀从来不诳众生,对众生所言也从来不会造成众生的苦恼,因其所知所言皆系真实,从未前后不一,故而说一是一,从未变异。
为什么衪能够真实语、如实语?因为佛有无量神通,具一切智,所以能知一切事。衪讲了很多的经典,大多是怎么开始的?譬如衪的弟子们在讨论某事,释迦牟尼佛衪有他心通,衪可以在定中观众生在讨论些什么?于是世尊就开释众生所疑。没有一件事是如来不知道的,大事小事皆知,因此衪所说的都是真实语,又因为确实是自己悉知悉见,因此即使在不同的时空下,只要讲到同一件事一贯是相同的说法,从不会发生前后不一致或自相矛盾的说辞。再者,佛陀祂依因果而说,依缘而度,故所说皆如其欲说者,这个人该施何法得度,衪就如实以该法来跟他开导。譬如这个人的瞋心很重,祂就跟他讲慈悲心;如果这个人贪心很重,你跟他讲慈悲心就不对了。佛陀所言为什么都能够切中问题的核心?因为衪先观照到你内心的习气,为了要度你,祂跟你讲如实的话,让你受用,让你能够从里面去学到解脱的法。
《金刚经》从一开始,就在讲要从内心里的庄严去断掉我们内在的不清净;我常常讲古圣大德,他们听一句话就可以悟道,我们听了不知几百句了,怎么还没有办法真正去转?希望大家每一次都要思惟自己的习气,思惟怎么来转这个习气?这是最重要的﹗别光只是喜欢听法,但就是不去改内心的习气,那永远不会进步。佛陀衪因为善观一切因缘,讲出来的都能如实的切中当事人的毛病、习气,是以一说出口都能成办一切度众生事。你该断什么习气,跟你讲出来,你就要断。佛陀对众生所说的话,从来不诳众生,更从来不会让众生起烦恼。譬如有些出家师父他所学的就是戒律,以戒律为最高指导原则,这个在家居士,他已经犯了某个戒律,师父还说你糟糕了,你犯了戒,会如何如何,让这位在家居士六神无主,这样就是让众生起烦恼,这菩萨就是没有慈悲心。菩萨,要有慈悲心,要能权宜方便,让众生接近佛法,而不是离佛法愈来愈远,造成众生的苦恼。佛陀因其所知所言皆是真实,既是真实,就不会有说法前后不一的情况,说一就是一,从来不二,从来没有变异过。不打妄语、不打诳语,我们要向世尊学习,当然衪是口业清净、圆满,才有办法这样,包括神通在内、智慧在内,我们要从口业上守戒开始,来向衪学习。
我们当学习真语,守不妄语戒。我们无宿命通,所以仅能就今生所知所见所理解的事实,不打妄语,做到小小的真实语。
我们当学习真语,真正的话。要讲真正的话,就要从守不妄语戒开始,你守真正的不妄语戒很辛苦,但是辛苦后有很大的代价,你不会恐怖、你不会烦恼,因为你的所言所行都是坦荡荡的,所以你不会怖畏烦恼。我们在修心时,护法神、冤亲债主就利用这点来考你,如果你打妄语,心就不安,心不安就妄想不断,有什么风吹草动,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搞得六神无主。守不妄语戒,不该讲就不要讲,要讲就讲真话。这不妄语戒,我们因为没有宿命通,无法观过去、观因缘果报,仅能就今生所理解、所看到、所知道发生的事实去如实的讲,如实的讲,你就心安。你这样慢慢做、慢慢做,也是在学习真语,不打妄语,就是真实语。释迦牟尼佛在《金刚经》里面讲,所说的都是真实语,对谁而言是真实语?对真正要求解脱的人而言,如果这些话让学小乘的行者听到,他们会害怕、不以为然,那是因为你是大乘的料子,所以你听到世尊所开释的法,你能够很自在的相信,这是真实语。
我们不能如世尊般,是真语者、实语者,祂是因德行圆满感召随缘自然而说,句句真又实,随意所说皆是真语、实语的。我们要能口德圆满,就要从守不语戒、不妄语戒起修。当我们修持不妄语戒时,可能会受到周遭人事物的困扰,一般人讲大事化小,小事话无的话,避重就轻的话,若世俗事讲实话会得最人,例如会计帐有两套,若稽核来查帐,因一讲实话故,老板要怪罪、责备、怨恨、不谅解等反应,行者若能坚持下去,守不妄语戒而有成,当知佛法微妙、奥密。此时行者但有言说,皆是如语者,亦能出言改变外尘境诸法,此与修《心中心法》第六印如来语印,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们不能像世尊一样,是真语者、实语者,祂是因德行圆满感召随缘自然而说,句句真又实,随意有所说都是真语、实语。我们口德要能圆满,要像世尊能够得到真语者、实语者一样,就是从守不语戒开始,要嘛不讲,要讲就要讲不妄语的话。很多同学比较方便,修行一开始不应方便,方便守戒不好,度众生可以方便,自己自修不能太方便。我们常常听到同学出于善意讲一些白色谎言,这样对你修行不会有好处,你好像很会做人,很会做人就修不到真正佛法,我们不要很会做人,我们要嘛就根本别说,要说就要说真语、实语,不要说白色谎言。
讲真实话得罪人,人家要骂、要怨、要恨、不谅解你,那也没办法,事实就是这样,若是因此没办法和周遭的人和乐融融,修行在某个阶段本来就很难跟众生能够很融洽,你要学习在不融洽之间,坦荡荡的和他们相处。一边修忍辱、一边守不妄语戒,两者兼修,这样也很好,烦恼是你们在烦恼,我很坦然。你这样坚持下去,长久修不妄语戒有成的话,你就会知道佛法竟是这么微妙、奥密,什么神通?不必要。你随便讲一句话出来都会成就,说出口的话,最终事实就会如你所言。
此后,行者随意而说之语,即可自然成就利益众生之事,便是于外尘境诸法,亦可出言改变现状。譬如居士身守不妄语戒圆满成就者,于职场中偶有饭局应酬,长官敬酒,因守不饮酒戒而为难,不饮失礼,饮之犯戒,此时行者若开口言道:「以茶代酒,干杯!」如语者,饮入口,酒成水矣!又譬如行者探视病人,患者德行、福报不菲,行者触机出言安慰:「没事,一定会好﹗」病患便能康复。此即如语者之意义。守不妄语戒与修持《心中心法》第六印如来语印效果一样,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来语印你修得好,说出口即是圆满真实语。如果你要利益众生,用心中心法一咒六印,到最后记得以如来语印回向,因为你这个法修得不错,守戒严谨,讲出来的话都是如实、真语、如实语,都会如实的实现,佛法的微妙就在这里。
守不妄语戒说出真实话,他人虽见怪,自己却能心安理得,任何冤亲债主或菩萨考验时,自性都能如如不动,因心无愧疚故,此亦是守真实戒的重要意义。
另外守不妄语戒,虽然说出真实话,别人见怪,但自己却能心安理得,任何冤亲债主或菩萨考验时,自性都能如如不动,因为就这件事你从未打过妄语,所以心安理得,不会被搞得心慌意乱、胡思乱想,因心无愧疚故,这也是守真实戒的重要意义所在。守这个不妄语戒有什么好处?守这个戒有无量的好处:你守口业清净,讲出来的口业也是可以成就一切众生;你身业清净,你的一举一动也可以利益众生,意业清净也是一样;三业清净,功德圆满,除了解脱以外,还可以身口意三业来利益众生。
我们一般听到戒律,好像很多限制、很难做到,你要去懂守戒的根本意义,去懂戒守得好威力有多大?你要去体会这些好处。为什么菩萨戒里面有一条,跟你有缘的众生有病,你知道了,你就要去看他?去探病好像没什么大不了的,这也算一条戒律?你去探病,只是安慰安慰他,他的病就会转,重病转轻,轻病康复。释迦牟尼佛制订这个戒律是因为,你是修行人,你守了戒,所以你德行圆满时,你去看众生可以解除他们的病痛,虽然你没有做任何事,但是你去看他们,他们就会得到好处,奇怪吧?因为你修到心清净、口清净、意念清净,你去探病,这些和你接触过的人与你同一体性,就可以分享你的清净法身,这是持戒的重要和持戒的威力。
不诳语者如何修?诳以贪、痴之部分为体,系由贪、痴之一分而假立者,离此二者即别无诳之相用。总而言之,不诳语者以不恼怒众生为主,离贪痴即能不恼怒众生。不诳语者属口业清净,在四摄法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等属爱语摄,依众生之根性而善言慰喻,令起亲爱之心而依附菩萨受道,不要诳言使其生烦恼。又菩萨欲修不诳语者,语常至诚,欲修无上正等真觉之道,当守护口业,诚实不虚;于妄言、绮语、恶口、两舌等过失,悉皆远离。又能入辩才门,说佛法时,于诸佛法义,辩说无碍,开发一切众生之心,令皆入正道。
不诳语者如何修?诳以贪、痴之部分为体,为什么以贪为体呢?你讲威胁人家的话,多半是有贪欲,譬如你要贪人家的钱,或是你贪人家的利来为你做什么,总之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是以贪为出发点,所以你去诳诈他人,威胁人家要如你所言而行,否则恐有不利,让人家起烦恼。这是你不懂因果,才会讲话去恼怒众生,如果你懂因果的话,你会讲爱语、软语,让众生宽慰、接受。诳,系由贪、痴之一分而假立者,好好想一想,一个人如果还有贪,不管贪名、贪利或者不懂因果,你才会有这个诳的烦恼法,那是假立的,如果没有贪就假立不了,因为你还有,所以贪、痴之部份为体。离此二者即别无诳之相用,总而言之,不诳语者是不恼怒众生为主,讲话小心,不去让众生起烦恼,离贪痴即能不恼怒众生。
不诳语者属口业清净,在四摄法,四摄法就是指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等属爱语摄,这些都是口业,因为是口业,爱语就是讲柔软让他宽心的话,以慈悲心来发话,不是讲人家爱听的话,是让他人能够宽心、不以为忤的话。爱语也不是讲拍马屁的话,有的人把它解释成拍马屁的绮语,爱语和绮语不同。爱语是以爱心、慈悲心为出发点,让对方能够宽心不起烦恼,依众生之根性而善言慰喻、宽解,令起亲爱之心,对于佛法,产生亲近、喜爱的心来而依附菩萨受道、学习佛法,不要诳言使其生烦恼。世尊讲话,从来不会让众生起烦恼,衪是不诳语者,我们要学习。
又菩萨欲修不诳语者,语常至诚,心也要诚心诚意的,欲修无上正等正觉之道,当守护口业。当然身口意三业都要守,这里特别着重口业,是因为口业很容易造,嘴巴逞一时之快,口一快就造业了;身业要身体去行动才会造业,我们人由心意念或话语到采取行动之间,有时理性会抬头,把你拉住,所以先要守护口业,诚实不虚,心诚口实,不讲虚诳语;于妄言、绮语、恶口、两舌等过失,悉皆远离,也就是要守护口业,这四种口业都要能够远离,口业才能够清净。
如果你口业守得好,除了你讲的话都会成真以外,你还能够产生无量的辩才,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你身口意三业清净,当然就有智慧,有智慧,你的法眼就很容易起来,你从众生的心念、言辞、行为中,很快的就可以识别出他的习气、毛病,这时你一开口必然中第。同时,你的智慧源源不绝现起,你自然就会辩才无碍,说佛法时,于诸佛法义,辩说无碍,开发一切众生之心,令皆入正道。当然你辩才无碍,不是专爱和人辩论抬扛,而是与人应接交谈,能应机说法,针对对方的兴趣习气癖好,以他最能接受的方式来指点他,让他走入正道,开发他的善根,为他打开正法、佛法的大门,让他能够登堂入室,学习佛法,走入正道,这是你口业究竟清净的好处。(待续)
(2006.11.12.讲于法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