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如何利用《金刚经》来修行(17-26)
               --
十四品  离相寂灭分

  (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四、金刚经经文解释

第十四品  离相寂灭分 

()如何依经文来修行(续)

5.「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续)

要成天神、仙道、阿罗汉可修有为诸法,要修菩提道成为菩萨,就要能离一切相而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发无上正等正觉心。发菩提心后,就要学习不住六尘境生心,于外尘境不住色、声、香、味、触生心,不住内心诸法(念头)而生分别心、妄想心,不生任何心,学习「无所住而生其心」。

要成天神、仙道或者要成为佛法的阿罗汉可修有为诸法,修天神你的真如性用会发动,感召某一天、某一天界的境界,往生以后,有其因就有其果,你会感召生到那一天界去。仙道,也是求长生不老,可以修成十种仙道,《楞严经》里所讲的十种仙道,修仙道者,依他心的成就,可以活上一劫、两劫、三劫、无数劫,但还是用有为法去修成仙道。长生不老,这个长生,不是佛法的无生,佛法的无生就是不死,长生还是会死;阿罗汉,心无我,但是他也能够懂得自性真如的性用,所以还是修有性之法。

总归一句话,这三种人都是修有为法、无漏智的。一般人更不必讲,但凡起心动念都是有为法,这种有为法不是在修,都是在造业,是在结善恶因缘,更不必讲是要随业流转了。

只有修菩提道的这些准菩萨,或已是登地菩萨,未来要成为真菩萨者,就要学习离一切相,离一切相从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做起,继而内心起念、起像、起觉知、起种种因缘都好,都要能离这些相,是以内外皆离。要修离一切相,要先发愿,有一个目标,要修无上正等正觉,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三藐samyak就是正等,三菩提sajbuddha就是正觉。你发心要成就未来的如来菩提,就要能离一切相,来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发无上正等正觉心。这样发了菩提心后,就要开始学习不住六尘境生心,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面对外尘境色声香味触跟内心分别的法,都不应该生心。生心跟不生心差别在哪里?生心是你觉知了以后,会产生主观的想法、判断,产生很强的分别心,这叫做生心;看到一个人做某件事,你有很多意见,很多意见就是生心了,你都没有意见,那才是不生心。有人问,一个人老没有意见岂不是跟木头一样吗?没有错,木头都是会没有意见,但是,你的觉知比木头还要强,因为木头你要碰它,它才会响、才会有反应,我们的觉知,透过六根可以知道很多事情,什么都了然于心,但是不会再想,不会再去起分别,这和木头是有所不同的,这是第一阶段的成就。

你对外境不要生心,听到了良言恶语、闻到了香臭味、舔到了酸甜苦辣、接触到软硬坚实,内心起了好坏分别,一觉,就要放下,不要继续再想,这样发菩提心以后,就要学习不住六尘境生心,要赶快做到,除了上班对着工作要负责的事,一些鸡毛蒜皮无关痛痒的小事,要尽量客观不生心,这么去做、这么去修你自己,这边若没有决定性的成就,你不要去讲后面的离四相之类的话。我们很难有如释迦牟尼佛般的大悲心,我们顶多可以做到财布施,但没有办法如释迦牟尼佛般舍身命布施,祂才有这种大悲心。有一天我们修行修到那个境界,有大慈、大悲、大喜、大舍的心起来了,那真的是大菩萨了;现在我们这些心起不来,我们即便有布施心,但总还留一条后路,我有一百元,我布施五十元,留五十元可以用,老是抱着留后路的心,所以成不了大菩萨。

我们和释迦牟尼佛实在差太远了,我们要反省,虽然我们没有那种菩萨种姓具有的大布施,但是至少我们要知道,圣人、佛,衪们怎么做?我们差那么多,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发愿,一切的因缘来自于愿力,所以这时候就要发愿,要修解脱时,尚不能发愿,没有错,但是,你已经要修无上正等正觉了,要进入大菩萨境界,你就要发愿。要成佛,不能舍愿波罗蜜,不得不要发愿。你要去思考,这些圣人他们为什么未来会成佛?我们今生有幸听闻佛法,为什么还是觉得好像很遥远?还是没有一个积极的心?不单你们,包括我也一样,我们为什么不能像世尊一样,发一个我要布施肉体一千、一万次的愿?这种心怎么起不来?不想在佛前起这个愿,这是种子不够坚实,因果的动力不够锐利,讲起来还是缘起法,没有起那个愿,缘起就没有动力。

从鹿野苑缘起,跑八大圣地、九大圣地,其实,懂缘起,你要神通很简单,要宿命通缘起偈一念,观想某人与某人之间的因缘,可能就会现起法相来,就看你心清净到什么程度。法,你能体会多少?你有幸听到了,又不想去做,做了也没那个效果,这是你心不净。我没有藏私,知道什么法都已告诉你,你学多少是你的事情。你要学习对六尘境不生心,对外尘境不住色声香味触生心,这五根对这五尘境,内心一定会觉知、分别,对于内心诸法所起的念头、感觉,无形中的感觉,那是我们自性觉知最真实的感觉,这个人心好、这个人心不好,这不是念头来的感觉,而是你觉知的心、无心之心的感觉,感觉了就不要再生心,更不要有行为的反应,知道要当做不知道,不要说这个人心地不好,我跟他保持距离,甚至于还去向别人说是非,这样就是修得不好、心地有问题,这样就是住心感而生心,自己感觉了什么,然后心里就起分别,这就是生心,这就是心不净,没有办法离四相生心。要知而不觉,诸佛、菩萨在修、在讲的,知道了这个事,但不能住觉,觉了以后想去说,那更离谱了。

对于内心的起念,不要住这个念而起分别心,要这么去仔细分析你觉性的能力,当它对外境人事物的现实起了法,你有没有去加以分别?好的你就高兴,不好就觉得蹩扭、甚至于要逃避,这分别心起,妄想心就起,因为你有好坏分别,于是妄想就来,想要怎么做、想要怎么逃避、想要怎么撷取,这都是妄想。每个人都要练,练到觉知当下不起心动念,过了以后也不要再想,不要再生任何心,修行就是这样子,要学习经文这句话「无所住而生其心」或者是「应生无所住心」。应生无所住心,因为现在是开始在学,「应」,你应该这么做,因为你还有这些毛病,所以才发无上正等正觉的心,那你就要这么来做,怎么做?「应生无所住心」,做到了,才能「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两句话味道是有点不同的。

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是已经做到了。我的心、这个有法的心,已经有能力不被外尘境和内心所起的法黏上,这时我可以用我的觉知感知内外境一切现象,而此觉知是无形无相的感知。譬如你见到一个人离神了,识神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你觉知了,你如果生心去问他,你怎么了?生病了还是受惊了?这样就是没有自在;他没有来问,你就当成不知道。每个人的业天天都在改变,会走失就会回来,今天不好,不代表明天也不好,世事无常,在无常、有常间你要学习自在,这也是在修行。有些人比较热心,听到熟人、好朋友、同修现在比较不如意,在业障之中,也许就很关心,也许就坐不住,很想去探讨,就没有做到应无所住而生心。让每个人都去磨练一下,不是一定要把每个人都照顾得好好的。释迦牟尼佛神通力广大,为什么衪不照顾好每一个人,让他们去成就?成就在自己,释迦牟尼佛只是告诉大家,法就是这样,你要不要成就?要,你要自己去做,去做了就会成就;如果如来手这么一挥,大家都成就,那不是很简单吗?这种成就不牢靠,没有从内心里千锤百炼出来的成就,大概都是假的、会退转的。

由忍辱仙人的例子我们知道,要经过印证,才知道你到底有没有离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不是自己讲了就算了,连菩萨都会来考验你,如果你没有随时在接受菩萨的考试,那你还不算是一块料子。今天这么考,明天那么考,要解脱的人,真的是要有破斧沉舟的决心,一点避重就轻的心都不能有。修解脱道很难,诸佛、菩萨、魔都不能动我的心,只能动我的身让我生病,但是动不了我的心。天塌下来我还是自在如如,这是解脱道的行者风范,你看禅宗的祖师大德,行为怪异,不通人情,唯其不通人情,才能够把心安住;痛,痛我就忍耐,哪个修行人不痛?生病,生病就吃药,用自在无碍的心、不起心动念的心去治疗。佛法告诉你「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你生了千千万万个心,这样是看什么《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你如果要修行,要超越业力,一切贤圣,都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要如何做到无所住而生其心?于五根上只能用眼、耳、鼻、舌、身根,来接触色、声、香、味、触等尘境,正当其时不要有分别心,这是最高的「无所住而生其心」境界。未臻此境,则退而求其次,心起分别时,了知其尘境,仅此而已,不再起思虑、妄想心。以眼为例,如眼见物像,当不加以分辨了知,若心有分别,亦不去思虑所见物像之好坏,此即「无所住而生其心」。

要如何做到无所住而生其心?以人的层次来讲,五根上只能用眼、耳、鼻、舌、身根,来接触色、声、香、味、触等尘境,接触时或之后,但不生心,我一直在重复,跟你无关的事情,你这五根接触到五尘境不生心,不去理会它,这不是很容易做到的吗?你为什么做不到?为什么一颗心总是按耐不住,不吐不快?有分别心,就是有好、坏想,不插上一脚就不痛快、这样怎么不生其心?要能做到没有分别心起的话,那就进入最高的「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境界。一时做不到,退而求其次,若心起了分别,仅止于了知其尘境,如此而已,不要再起思虑,思虑一起就起了妄想心,这样就没完没了了。不起思虑,这样就是在修行。世间事要做,工作不做不行,那又另当别论,要做就好好做,一心提起来专心把这件事做完,做完了,就放下,就忘记了,这是来无所黏,过无踪迹,这也是在修断烦恼、断业力黏上来的阶段。

「诸法从缘生,如来说是因;彼法因缘灭,是大沙门说」,你要去思惟,没有缘它怎么生?诸法因缘生,怎么生?被动生?主动生?众生业力生?接触五根所现的六尘境,怎么样才能够做到没有分别、没有起心动念,仅止于了知其境而已?这你要去做,做不到的要去思惟。以眼睛为例,我讲了很多次了,眼见到物像,不去加以分辨了知,看就看了,不要看进去,若起了分别心,譬如看到一个人,就分辨这个人是男、是女,这是第一个分别,性别确定了,又去看这人长得好看、难看?第二个分别心又来了。第三个分别加你的妄想,好看,这个人我喜欢;难看,我没有好感,就不要理他,离他远些,你那有么多心眼干吗?我们人很敏感,这个人不喜欢我,我感觉得出来,不是我不喜欢他,是他不喜欢我,他现在虽在我旁边,我还是要赶快走开。你为什么要走开?你走开干吗?因他不喜欢你,你就站在他面前让他不喜欢,要有这种定力,这样你心才没有病!你感知这个人不喜欢你,你就要躲开,那你是不战而败,败在哪里?败在你自己的心病,逃避就是心不净。人家不喜欢你,跟你有什么关系?只要佛、菩萨喜欢你就好了。你为什么要每个人都喜欢你?每个人都喜欢你很麻烦,光攀缘就攀不完了。

修行就在练心,心没病,就自在无碍,这样不是很简单吗?用坦荡荡的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可以掌控全局,也就是面对一切境、一切人、一切事,用空无的心就可以化解。你太怕事,反而有事,你不怕事,事情慢慢就会转了,就是这么奇怪!

这段总结,很简单,告诉你五根对六尘,不要住于其上,「应生无所住心」,这句话多背几次,以后要起心动念、分别时,告诉自己「应生无所住心」,不要再想了;对这个人起分别了,「应生无所住心」不要想下去了,管他好人、坏人,都不要想了。

 

6.「若心有住,即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学习「应生无所住心」以后,反过来世尊告诉你,心不是永远不住,你总是要办事情,如果心真的有必要有所住时,怎么住?初步解脱有了,进一步进入有为的解脱,「若心有住,即为非住」,这就是我要用心力时,在起用之际,你不要住在那个心思上面,这不是人跟人之间的交战,这是我要有所作、有所办时,该做什么就做,自然去做,做完就算了,不要把做这件事当做一回事,更不要去邀功,这些心都不能有,这样就是非住。

世尊先告诉你,六根住六尘应无所住,现在回过头来告诉你,你不是永远都无所事事,你还是会做事,做事时菩萨心不应住于所行,现在提出布施,所以是不应住色布施。同样的道理,不应住声香味触法布施,菩萨不是阿罗汉,菩萨是要去度众生的,度众生之间就是心有所住,才能做事,做事时,不要有真正的罣碍,有在做就好,做完就好了,做得好应该的,做不好也不要去懊恼。譬如做法会,如果你心空法了,做完了法会,你可以知道这一次做得怎样,这一次大家做得法喜充满,法喜充满又如何?应该高兴吗?这是很平常的,不在意得失,这样就是非住。「若心有住,即为非住」,若心有住就是要办事,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对六尘境有住的话,一定有某些事在进展,在进展之间一定要非住,非住就是观它无所有、不可得,这样才能够自在。否则过程之间难免会曲折,有时候有大障碍,有时候比较顺利,总总情况都有可能出现,你住于其上,你的心就烦恼,生出一堆不必要的心,这是有所住,这个有所住是心不正常的住,不是你用有为法在做事的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生心。

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我的心有住、有在布施,但是心不着在布施上,这是「若心有住,即为非住」的意思。为什么这么做?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一般的外境、跟你没关系的境,你观它非相、空,不要执着;跟你有关系的因缘牵扯,你要观它「一切相,即是非相」,不受它影响;你在执行的事情,要观它「一切相,即是非相」,这样心虽有住,但是因为不着,所以你也自在。这和我上一段所讲的,跟我没关系的五根对六尘,我不要住于其上是不同的,两者层次不一样,一个有所作、有所办,一个是没做事无聊的去生心,没做事的你不要去生心,起心动念分别都是妄想,那不对,这样永远没有办法修得好;正在做事的,作办之间你都没有做事想,过程中的好坏也不去在意,反正我都在做,如来告诉我们一切诸相,要观即是非相,有相要观它空,能够做到就是实相观。

如来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你在布施,布施有一个对象,对象是众生吗?众生。你不要把他看成是众生,如果把他看成是众生的话,你就没有做到「若心有住,即为非住」,你没有把他看成「一切诸相,即为非相」,一切众生,你布施的对象,你对着他不要有可怜想,布施给众生时,很自在的去做,不需要生悲悯心,不需要有这种心态,有的话,这只是小怜小悯。曾有网友说,他以前看到弱势贫穷的众生,都有一种慈悲心,心很不安,好想帮他们,他讲慈悲心,这个不是慈悲心,应该说是有善根、有善心、有同情心、有悲悯心,但不是慈悲;真正修到慈悲的人,应该如如不动,看到有人该帮就帮,帮完了,做完就完了,不会有负担的心。

真正菩萨的悲心,一定要「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要符合这两个条件,才是慈悲心。慈悲心,你要有能力去帮他、度他,解决他的病痛,这是同体大悲;无缘大慈更不得了了,有缘、无缘都要帮他,跟你过去没有因缘的,你也要帮他。这么说来是每个人都要帮吗?非也!是对于有善根者,希望力争上游、能够学佛法、吃素或作功德者,你就要好好去帮他。这是因,没有因,怎么帮?谈到这个很有意思,诸佛、菩萨的能力那么大,为什么不用祂的手挥一下,让每个人都得度?这还不简单吗?为什么苦口婆心讲道理给大家听,让大家去悟?因果、因果!他是恶因、恶缘不给你度,你怎么度?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心不向着你,怎么度?他没有善根、没有种善因怎么度?菩萨要度,看到这个人还不错或是这个人今生或过去生跟祂有因缘,所以要度他,要度他也要制造一个事件让他去发个善心,最简单的是念佛。

你念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很高兴,好,有因缘,逮到机会了,我可以寻声救苦。你平素连一句观世音菩萨都不想念,衪怎么来救你?没有善缘,管道没开。菩萨虽是大悲也要了解因缘,不然那些痛苦的众生全部都度了,所有人类都要度光、六道也都要度光了,有可能吗?因果不是这样的,缘起法也不是这样子的,好好去思考缘起的道理,自证缘起。很多法,都离不开因缘果报、过去世的缘起,集一切过去因缘所现的因,苦是今生所现的一切苦果,你要去念法身缘生偈,去断一切不好的因,才能修到解脱道。

这一段从刚刚消极的对外境不起心动念,回到进入积极作办一切事的阶段,当下要离一切相,观它「即是非相,是为一切相」,你起心动念在做事时,有一个对象,要观这个对象不是对象,一切众生不是众生,办完了就忘记了。

 

行者修「应生无所住心」时,初阶段或许做不到,若遇境起分别心,甚至于起思虑心、妄想心,自应提起正念,一觉即能离相,一离相即能以一觉知心观照诸尘境而不再生心,如此让有住心带入非住心,仅留有一觉知心(真心),亦即在个性、习气淡薄时,就能做到非住心,仅以觉知心认知其境,而无妄习相应。

行者对一切境修「应生无所住心」时,第一阶段可能还做不到,如果佛法那么简单,能够一讲就懂,那你起码已经是阿那含、阿罗汉的境界了。我们不是圣人再来,内心不净,也没有到三禅、四禅的境界,观念有,道理是懂,但心不净,习气转不动,怎么去做?遇境起分别心,因为做不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所以才会遇境起分别心,甚至于起思虑心,分别善恶、好坏、利害得失,有利要怎么去扩大其利,有害要怎么去逃避其锋,不断胡思乱想,这个时候要警觉,不警觉就会一直迷糊下去。警觉了,就要好好提起正念。什么叫正念?正念是还有一个念在那里吗?不是!正念无念,正念是有觉而无念,用觉知的心,觉知是灵觉、灵知,断言语、绝念头,这是真心、是第八意识的真心样子。

你开始胡思乱想,不管是第七意识或第六意识的分别,你警觉了,这警觉就是我们第八意识的本心,你醒过来的那一剎那就是正念,什么念都没有,妄想也没有了,只有一个觉知。我刚刚在妄想,现在没有,知道这没有念的是谁?我能感觉没有。你怎么感觉?你不是只有一个心吗?怎么感觉?还有!你还有另外一个心!如果你能再把它放下,正念不见了,什么觉知?什么妄想?一片空白,什么都没有!那就真妄合一了。所以正念是与妄想对立时所现之心,有觉知就一定另外还有一个不真实的东西,你才会是正念提起。

正念提起,其实你还在用觉知观它,让自己不要想,暂时压死它不想,这样也还是不究竟,修行到最后就是心要合一。刚开始一个心,这一个心是浑沌昏昧,是妄心作主驾驭的心;后来变成两个心、无数个心,这时有觉有知,还是有一个头,有头就可以被砍掉,也就是《圆觉经》里所讲的;慢慢再修,修到正念跟你的缘起心念合一时,真妄合一,又回到一个心,从那时起,起心动念一真皆真,一真皆真就达「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之境,所以不能去在意念头起灭,那你懂它吗?会懂。念头起、念头灭,你没有看到?有!有,但不要去在意。

很多人念头起来就迷糊了,看一看它,真的吗?真会这样吗?这事情要真的是这样,我该怎么办?我可以这么做吗?这么做能解决吗?开始妄想分别起来,就没完没了,一假皆假。为什么念头来你不能马上警觉?念头起来,看一看它,知道了,正念觉知,过两分钟,刚刚起什么念?想不起来了!如果你思虑心、妄想心搅和进来,熏久了,你就会记住刚刚起了什么念头。念头起,你看到了,不理它,没有意义的事情,一闪即逝,两分钟以后你就忘记了,有知等于没知;比较有意义的事你会记得,然而该来的会来,不该来的也不会来,何必去罣碍呢?怎么做到非相?三个字,不理它!佛法,说难,为什么人家听一句偈语就悟道?说不难,我们搞了十几、二十年怎么还不通?要去思维,我们毛病犯在那里?

大部分人很喜欢去思考这个心,被妄想牵着鼻子走犹不自觉,这是犯在没有警觉,这一觉起不来。其实只要一觉,就能离相,念头起,自然念头灭,过一阵子你就忘记刚刚起什么念了。比方说,起一个念头家里在烧房子了,你不痛不痒,火烧房子就让它去烧,你反正就不当一回事情,过一阵子就忘记,刚刚起什么念?如果你们念头起,真的吗?把它当一回事,赶快打电话回家,偏偏家里没人接,到底是真的、假的?赶快坐出租车回去看一看,结果到家一看,什么事也没有。为什么你这个觉起不来?你就是怕,怕不好的事发生,所以一考就考倒了,天天这种考试题目很多,考不过,追根究底就是自己的心性没有办法自在,老是抱着一种趋吉避凶的心态,你怎么就没有办法像祖师大德那么坦然,烧就让他去烧?每个人自有他的福报,你担心再多也是无谓。

一离相即能以一觉知心观照诸尘境而不再生心,你有觉知心,一离相,那个觉知心,观照念头的起灭,起灭完结了,你不再追加妄想下去,不再生心,这样让有住心带入非住心,仅留有一觉知心(真心),这是要当个性、习气比较淡薄时,你才有办法做到。念头起,你马上就离相,念头灭,刚刚那个念头是什么?忘记了!刚刚举的那个火烧房子的例子,才两分钟你就忘记了,从来没有生起要去查查看的念头,如果这么大的事情你都可以放下,什么事情放不下?一个人内心的习气、毛病,能不能豁达,都跟你累劫修的智慧有关。

另外还有一种现象,非人或外在的这些众生,传递一个念头进来给你,你一觉或甚至于连一觉都不必觉了,观它起、观它灭,过了不再去想,好像也就没事了,刚刚那个别人的念起念灭,不是我在想,我知道是别人在想,我不关心他胡思乱想些什么。佛菩萨要成就你,就是这么磨练你的,你不知道自己随时都在接受考试,那些都是考题,要考你最罣碍、最烦恼的地方,最放不下的那一块。

面对一切境,有心,你要带入无心,有觉要带入觉而不住。当然这是讲得容易,但其实是要到你的个性、习气很淡薄时,才能够做到。那为什么人家很容易做到?因为他心眼开了,因为他的个性、习气,从累劫修到这一生时,已经比较淡薄了,习气淡薄就代表有智慧,所有一切法真真假假起来时,他根本就置之不理,这样你怎么考他?你起了一个念头要考他,他连看都不看你的考卷,如如不动,这样你要怎么考他?我们修「应生无所住心」时,就是要练到这个样子,要做到以觉知心来认知这个境,又不以妄想习气去相应,这样就能自在、达豁!(待续)

 (2006.11.05.讲于法尔)

 


[ 《金刚经》选读 ] [ 经典选读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