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如何利用《金刚经》来修行(17-24)
               --
十四品  离相寂灭分

  (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四、金刚经经文解释

第十四品  离相寂灭分 

()如何依经文来修行

要如何修持《金刚经》微妙义理?当修持布施波罗蜜时,不要有我在做布施的善行,不要有我施、受施者、及所布施的物想,如此三轮体空行布施,就是有施亦能观非施,即所谓的布施波罗蜜。要做到布施波罗蜜,就要以般若智来观一切法无所有、不可得,所施亦属一切法,我以般若智行解脱事,亦属一切法。

现在进一步来说怎么去修持《金刚经》第一波罗蜜的微妙义理。以修行次第来讲是布施波罗蜜,布施最容易,你在做布施波罗蜜时,不要有我在布施行善的观念。常常听到人说,布施帮助别人让自己也觉得很快乐,这听起来是很善良,但没有做到观所施非施,因为你会觉得快乐,就是在意了,你想到因为你的布施,对方的生活起了什么善变化,潜意识里你自我嘉许自己的善行,所以你觉得快乐, 这不是无住相布施,有相布施会有天报,背离解脱道。

如果,你无住相布施的话,管这出家众是真、是假,反正我捐出去了,我没有想我在布施,我也不去想我是布施给谁?这出家众是真的、假的?我也不去记得我给了多少钱?这是三轮体空真布施。另外有一种情形,你看到一个不管是乞丐或出家众,如果你当下稍一犹豫,没有给,走过去了,事后心里也不必有罣碍,我为什么没有随缘布施?真后悔!这也不必,你要学自在,有,就随缘布施,如果错失机会,过去了就过去了,不必再生心懊恼,心不安就代表你没有解脱。布施也可以测试,你的心到底有没有自在?你在行布施时,不把它观做是在行布施,这样才是真正的所谓布施波罗蜜。

要怎么去建立这种心态?以《金刚经》里一直强调的波罗蜜之眼目,般若智。般若智是什么呢?就是观你所作所为,包括布施这件事,实相观一切相,做一切事、对一切法,抱着「无所有不可得」的心态,这是无上佛法的指导原则。《大般若经》六百卷就是在讲这六个字,在修空相时也是这六个字,以禅宗的说法是「不即不离」,不着相、不离相。布施是一切法中的一法,我以般若智慧行解脱事,也属于一切法,我以般若波罗蜜去观一切法无所有不可得时,不必去想要用般若波罗蜜这个法,犹如人自在呼吸,而不需提醒自己去呼吸般,如果你还需要提醒自己依法去做,那你还没有得到般若波罗蜜,要很自然的,现象起,影像起、心念起时,你面对这个境,不加以执着,观它无所有、不可得;或者我体会了某种境界,我的心、身有哪些超能力时,略加体会就好,如果要再次用它,也是为利益众生,不会为利益自己来用,这就是《大般若经》境界所修的般若波罗蜜,观一切法「无所有不可得」。

这样去实行修行的次第,就能够做到世尊告诉我们的,行第一波罗蜜而无第一波罗蜜想,即非第一波罗蜜。波罗蜜多,你了解了佛法,知道如何由此间度到彼岸,但一时还做不到,那只是见谛,能够做到了,才叫做波罗蜜多。譬如你行布施,没能空掉你布施的对象、所施之物、布施的自己,这三轮未空,那就只是布施,不是布施波罗蜜;做到了三轮体空,才是布施波罗蜜。你不去布施,就不会有菩萨的境界,像小乘阿罗汉,因为他是自修,不与人有瓜葛,没有人要布施给他、供养他,自修的结果,就是自利;菩萨不是这样,修菩萨道第一阶段广修布施,所以更要有智慧、空观,否则去执着布施多少,不修智慧,最后的果报就可能是「大象戴璎珞」,出生为富贵人家的宠物。你修布施,没有智慧空掉它,果报来了,照样受报,吃穿不愁,但是没有智慧,就堕落到畜牲道。

 

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如来说这就真的是第一波罗蜜。同时也能做到:用般若波罗蜜时,能超越情见、妄执性,即能观般若波罗蜜,是非般若波罗蜜,这才是真的在行般若波罗蜜。

《金刚经》告诉你,修布施波罗蜜时,如果能够做到三轮体空布施,就是第一波罗蜜,观它即非第一波罗蜜,这样如来才许可你在做第一波罗蜜,不然你被布施的功德黏住了,怎么到彼岸?学菩萨道,不能不跟众生结缘,但跟众生牵扯在一起,也可能被众生因缘系缚住,两难,怎么办呢?这时候般若波罗蜜的智慧就很重要了。有些出家师父,你可以观他们的境界,他们一方面跟众生应接,一方面又怕跟众生牵扯上关系。做善事,可以接受众生布施的财物,反正我没有拿你的,这是转手去做善事,跟我没关系;但众生想供养他,想和他结缘,他就能免则免,最好不要了,处处小心翼翼,生怕跟你沾上关系,这就是心里面有罣碍,没有以般若波罗蜜的智慧去破解。菩萨接受供养来跟众生结缘,以后我成佛了,再来度你,为什么要你给我十块,我还你一百块?不必这样。你供养,我给你法,让你能够超脱、解脱,得到真正的佛法,这才是菩萨跟众生结缘的心态。

不要怕,怕什么呢?怕修不好?如果我修得好,接受你的供养还没关系,修得不好,下一世恐怕要披毛戴角还了。到底要不要接受供养?这个缘要不要结?看你怎么去思考这个问题,如果以般若波罗蜜的智慧来观,接受就接受,也不必在意,这个东西是谁布施的?谁布施了多少钱?反正都不去记它,忘记了最好,心里面没有罣碍,不跟你因缘牵扯了,这样就能自在。你要学习用第一波罗蜜时,没有第一波罗蜜想,这才是真正第一波罗蜜。不管是般若波罗蜜还是布施波罗蜜,都是抱着这个心,在用什么法而没有用法想,如果你还意识到自己在用什么法,那还是不究竟。

同时在用般若波罗蜜时,要做到能超越情见、妄执性。般若是什么?般若是智慧。智慧是什么?观一切所作所为是空无,观一切法无所有不可得,这就是般若波罗蜜,度到彼岸的一个智慧。不管做什么事或看到什么,你都要超越你自己内心的情见,情见就是感情的觉受或者你五根对六尘的执着,有情见就有妄执,心妄不实的妄执性,情见和妄执名词不同,其实内涵一样。情见也好、妄执性也好,都来自于你内心的根本贪瞋痴慢疑五盖心。你现在用般若波罗蜜观一切法时,你不必记挂我要用般若波罗蜜,我要观它无所有不可得,如果你还需要对自己喊话,那你还是心中有法,还是在用一法对治一法,还是不究竟,不是菩萨修证到达彼岸的境界。菩萨到达彼岸的境界,正做什么时,一定不会有我在做什么想,更不必害怕被黏住,只是很自在的做它,做完了也就忘了,事后也不再追思我刚刚做了什么?自然成就一切法而无罣碍,这才是真正在行般若波罗蜜,亦即能够做到观般若波罗蜜,非般若波罗蜜,是为般若波罗蜜。

 

总之,行者恶事不犯,行善而不执着,才不会为因果所困。若行者行诸善事、修行事,证得诸多境界,却不能以第一波若罗蜜来破此业缘,则脱离不了因果轮回,此即《金刚经》之微妙义理,知之而后行之、证之,以得无证、无得之最高佛理。

 总之,修行人恶事不犯,恶事犯了会有果报。央掘摩罗(指蔓尊者)曾经杀了九百九十九个人,每杀一人就把手指头割下来绑在头发上,他杀了九百九十九人,这有没有果报?当然有!虽然他证到阿罗汉境界,不再来受生,还是要受果报,还是要还。他最终被人打死,示现死时很惨,但他杀了九百九十九人,却只被人打死一次,算是便宜了。他修证到阿罗汉境界,不再来受生,一死,他马上成阿罗汉。这是值佛住世时,佛度他,坏人转入善行的例子,现在佛不在了,要修行证果更难了,所以我们不要去犯恶事。

恶事不犯外还要行善法,但是,我们行了善法,也不要执着,这样才不会为因果所困。你不是要脱离人相、众生相吗?你跟他人、众生间有善恶事的牵扯,倘使看不开,就为因果所困。若一个修行人做了很多善事、修行事,证得诸多境界、有许多体会,却不能以第一般若波罗蜜来破解所伴随的业缘,如此是脱离不了因果轮回。譬如你修到色界天的境界,你能看到有觉有观的几个心在那里作用,却没能突破色界天这种真如性用的话,那你往生后,可能就升到色界天,摆脱不了因果;你要修证到须陀洹果,那还好,不堕三恶道,天上人间来回七次证阿罗汉;你要修证到斯陀含果,天上人间一次来回证阿罗汉果;阿那含,是不来了,谓不还果,在五净居天,稳当可以成就阿罗汉道。我们修行,如果善事可以空去,但修行境界放不下,那么学了半天的佛法,最后就跑到天道去了,所以体会了就要放下,要有入宝山空手而出的自在洒脱。

佛法是讲求绝对解脱,没有错,但是,大家都不去天道也不成,谁去呢?你在度众生时,看到有些众生根基不雄厚,念佛不够精诚专一,不往生西方,也不去东方,要成菩萨又好像智慧不够,这时不妨顺其缘鼓励他行天道善法,去天上稍微待一待,总比堕落到地狱道、饿鬼道、畜牲道好,如果出生做人,他也不见得能够把握的住,也许哪一个因缘又让他迷糊掉了,造了恶业。佛法,不是一定要每个人都能够学,要你程度够,有那个因缘,当生接触了以后能够起而行,那最好,今生有成就,不要等到来生。要赶快做,做什么?断内心的总总习气毛病,一时断不了,要慢慢转,花几年、几十年来转,总之今生就要把它解决。

修行,要从最难处下手,最难的能克服的话,那其它比较淡薄的习气就容易转了。譬如瞋心重的人,就转瞋心;淫欲心重的人,就转淫欲心。所谓擒贼先擒王的意思。找一个你最根深蒂固的习气毛病来下手,针对它来修,能克服了,那其它小毛病同样也能转了。如果你眼睛常常看什么都不顺眼,那你就修眼根,把事事物物都看得心平气和,眼根搞定了,其它几根也就俯首听命了,所谓一根解,诸根皆解。你修行要选哪一个法门?每个人因缘都不一样。

如果你证了很多的境界,却不能以般若波罗蜜来观它,破解其因缘,你免不了要受因果的轮回,这是《金刚经》告诉我们的,要如何摆脱业缘牵扯的道理。什么叫业缘?就是人相、众生相这一关。你要怎么摆脱人相、众生相跟我相之间的关系?即观其「无所有不可得」。有众生看成没有众生,有众生障碍你,你当没有这回事,你不要说有,你把它当做没有,这是心态问题。常听到人说我业障很重,要拜忏,天天拜,拜了几十年还在拜忏。其实如果你懂得《金刚经》的义理,拜一次忏就够了,以后障碍再来,没有,观它没有障碍。生病,病了就治疗,病了很正常,谁人不生病?不要联想到障碍不障碍的,心里上当作没有障碍。事实上有没有事?真有事!但你不把它放在心上,自在不受影响,是为「无障碍者,即非无障碍,是为无障碍」;如果你忧心忡忡,生活失序,惶惶不可终日,那这障碍就是个假障碍,你并没有真正识得这个障碍。《金刚经》告诉我们,空、无相,哪里有什么障碍、不障碍?你用这个般若智慧去观,「障碍者,即非障碍,是为障碍」,这是观障碍非障碍,那你就真正识得这个障碍。这是对一法,我们可以从空、也可以从有的角度,以《金刚经》中三段论的逻辑来观,结果是殊途同归,都能见到实相。

这就是《金刚经》微妙的义理,你懂了,就要真切去下手修证,以获得无证。有修也没有证,不要自诩证到了什么,又是成菩萨、成活佛、成什么一大堆,都你自己封的,但有所证,都要放下!开悟,哪有什么开悟?天天讲开悟的人、书里本本写着开悟的人,就是没有放下开悟,才会念兹在兹的讲开悟。为什么开悟的人都不写书呢?没写书的人就没有开悟吗?写书说开悟的,就是真开悟者吗?「开悟者,即非开悟,是为开悟」。你不必天天向外宣说自己开悟了,以《金刚经》的义理,三两下就可以把你的话推翻掉,你就是没开悟,有开悟的人不会做这种事!像五祖问六祖「米,筛熟了没有?」五祖也没有问六祖,你开悟了没有?我们从指月录、高僧传里都可以看见,历来祖师古德对开悟一事都是点到即止,避免去讲开来。

你有修证,你要获得无证、无得之最高佛理。你走到第一关,你舍掉了,你才可以走入第二关,第二关得到,你放下了,才可以突破进入第三关。你在初禅,舍去觉观,自然就进入二禅喜俱禅,舍去禅悦的欢喜心,你才能进入三禅,进入三禅有定,要舍去对气旺的执着。有哪个佛教徒到最后气还很旺?如果你从头至尾气都很旺盛,保证你要修成仙道,死不了了,这是背佛道而驰,走反路去了。你要能舍掉这个气旺(注:这工作会由菩萨来执行),回到未进入前,稍为有气感的状态,这样去对众生、对一切有情、无情,照样可以忍受,以慧心定在一境性之间,逆境、顺境一如,因为我起心动念跟他们相应,就获得四禅,要能如如不动心意。不要去执着所修、所证,更不要去把真如性用练得更精锐,这样就完成佛道了。《金刚经》叫你学无相、无愿三昧,有修证的,就要不断把所证抛开、放开,「修证得,即非修证得,是为修证有所得」,这三段论可以引用到身边的任何大小事上,顺、逆境界你都这么观,你就会有解脱知见,看事情就会自在,做了好事不执着好事,得到了修证上的善境界,体会以后也能超越。

 

3.「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何以故?」

「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何以故?」从前面的经文看到这里,你应该了解如来为什么要这么讲,「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忍辱波罗蜜,即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这是说,心里面不要抱着有用一法来面对一切境的心。一般人境界不到时,常常会想怎么把所学的法,用在当下,这样就还做不到真正自在去应一切缘。用忍辱波罗蜜是自然去用的,你本身没有忍辱想,如果还想到要修无生法忍,这样你还有一法在,当然这是有次第的,不是每个人立时就能做到。

 自在成就的行者或者菩萨,心地空无,面对因缘,他自然起法相应,他在用「忍辱」这一法时,也没有忍辱想,这才是真正做到忍辱波罗蜜;如果你还有一个忍辱的念或忍辱的心去面对忍辱的境,观其不是忍辱,这样还不能叫忍辱波罗蜜。波罗蜜是了解义理在先,证得到彼岸慧在后,这样才叫做波罗蜜多,这包括前面所讲的「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和这一段所讲的「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

我们用一法,是应心而出,不需要去思考、去找寻一法来对应,如果面对一个人给你一个逆境,你还要去寻找一个法来压制住你的瞋心,这就不能称为波罗蜜,只能说你在修忍辱,因为还在修,所以还没有度到彼岸,不能称为忍辱波罗蜜,这是有没有做到波罗蜜多,境界上的区别。刚开始修行有妄想,你用一个佛号、一个咒语来压制你这个妄想,这就是做不到波罗蜜多,才用此第二法门,待有一天你慢慢修到心清净自在,因缘来了,你自然就应缘,对一个逆境或污辱你的境,你却没有难堪及污辱想,坦荡荡面对那个境,这才是真正做到无生法忍,也才可以说是真正得到忍辱波罗蜜。

修持《金刚经》三波罗蜜法门中,于修持心地最实际的法门是忍辱波罗蜜。称忍辱是初基者,彼阶段一切逆境犹观为逆境,因修行而不得不忍。如何去除忍辱心?首先还是要去我相,得无我之相。经云:「无我得成于忍」。初忍五尘境之诱惑,次忍男女淫欲,最后破生老死之恐惧,如此得称为忍辱,初得我空观智。

六个波罗蜜中,持戒、精进、禅定不在《般若经》范围里,皆在《般若经》之前。持戒是开始时修的,持戒是在守身戒,不去犯戒;精进,当然是发勇猛心修行;禅定,是在身上面用功,如四念处或其它世间禅定的法门,这些都还没有到以心用功的境界。到般若期时,都是在练这个心,也就是真修心。《般若经》就在讲心的解脱,因此强调的般若波罗蜜、忍辱波罗蜜都是用在心地上;布施,是跟大众结善缘,广结善缘是菩萨道的第一步,不结善缘,以后你要度谁呢?所以要布施,《金刚经》主要在讲这三个波罗蜜法门。

这三个法门中,对修持心地而言,最实际的是忍辱波罗蜜。布施是跟大众结缘,财布施、力布施都是第一阶段的,法施、无畏施,是菩萨有境界以后才能做到的;般若,要成佛、成无上正等正觉,都是要这么观,一切法无所有不可得,一切境黏不上你;而真正对心地用功最好用的,是这个忍辱波罗蜜。我们刚开始忍外境,眼耳鼻舌身对外在的色声香味触这五尘境,你都要能自在,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都不以为忤,这样第一阶段的忍辱,可以说度到彼岸;第二阶段,心对外在的境能够控制以外,对内心或无始劫来所熏习的习气,甚至于内在所翻的种子,也能够自在,这也是修忍。忍的范围很广,不只是忍逆境,还要相反的,忍心之所趋、情之所钟、意之所向等善境界。

 忍辱,在《大般若经》的《大乘理趣六波罗蜜经》里,翻成安忍,能够很自在的忍一切境,这包括忍外在的逆境,忍内心的种子现行、对习气的烦恼,要观它无所有不可得,不要把起心动念当真,再来忍一切的超能力,修行过程中所起的真如性用的能力,你可以觉、可以知,可以懂得一些过去、未来,但不要当它为真。如果你没有这种忍一切境界的功夫,你脱离不了轮回,因为你把起心动念所感知的,都认为真,一真皆真,你就随缘这么轮回去了。在此阶段,如果做不到实相观,又要修佛法的解脱道,就不能去观一切境为真,就算是真的也要当它是假的。再来境界愈来愈高了,你感觉很多自性真如的能力,你要忍着不去用这些功夫,时候未到,你的心还不清净,去学这些神通变化,就算给你五神通,你内心种种习气毛病没有断尽,因缘来了你又迷糊掉,执着为有,这还不是要轮回?修佛法本末倒置,永远解脱不了。

 菩萨就是在学这个智慧,宁愿没有神通,也要对一切境能够安忍度到彼岸,佛法的微妙高深就在这里。佛法跟外道哪里不一样?外道有五神通,你还没有到阿那含或阿罗汉境界,心还不净,起不了神通变化,没有五神通,但是刚开始的地前菩萨或地上菩萨,功夫虽然不够,没有神通,然而已经在培养菩萨种姓,开始要去度众生,去学一切智慧,所以是以智慧度众生,而非神通惑众。当然到了大菩萨时,是智慧也有、神通也有,度众就更方便了。

称忍辱是对初基者而言,初学的、没有究竟的,听了一句不中听的话,告诉自己要忍,因为我在修佛法,不能跟对方一般见识,这是忍辱,一句话不过就是一句话,要你如如不动,这初基的做不到,是以称为忍辱,因此阶段一切逆境还观为逆境,如果一切逆境不当作逆境,不过是一句话、一个行为,不在意就好了,那怎么还叫做忍辱?不忍辱了!初学的,老板疾言厉色骂你,既然在修行,不得不忍,你还有一个心在忍,这是忍辱;到有一天,他又跳脚骂你,但是,你被骂得全然没感觉,一个心如如不动,无有念头,这就有些安忍的样子了。

安忍,如何去除忍辱心?还是要回归到四相,首先要去我相,无我相,因为我们所有的毛病就出在我相,有我相就有人相,人相一个一个加起来就成众生相。有了我相,就怕死,想要活得久、想寿命长,寿者相也就有了。这我相还在,你的心就还不净,有忍辱心,还有一个你在忍一口气、一件事、一个人,这种忍不是自在忍,有一天会爆发,也许有一天你老板又骂你时,你终于失去理智咆哮回去,说老子不干了。修行,你要练,练到根本没有一个我在忍,外面有什么不如你意的声音冲着你来,当好像没这回事,不去跟它相应,这就是在修行。

经云:无我得成于忍,这句话很重要!你要修掉我相、无我,只有一个法能让你成就,那就是忍。这无我,于人的层次是忍人际关系,于修行的层次,是忍善境界、超能力,后者较前者难忍多了。忍众生轻贱容易,但是,碰到善境界,谁不稀罕这些能力?谁不享受超于常人异能的感觉?如果你不懂佛法,你会觉得有异能而不用,犹如锦衣夜行,多没味儿啊!外道最喜欢学这些能力,他不求智慧、不求认知因果关系,他不去拿掉我相、不去拿掉内心的执者,他不知道走解脱路,解脱路在修行中,就是要平淡到不能再平淡。没办法!他的因缘就是这样,他接触不到佛法,又碰不到善知识,他修世间禅定,禅坐中现起种种异相、善境界,他的心不净,不懂得要用般若智慧去观其无所有不可得,他执着在这一法上,就没有办法自在,所以《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告诉我们,无上菩提是没有一法可得,不能用一法于心性,都是在舍一切法,你能够听到《金刚经》、能够听到正法、解脱法,就要能够区别佛法跟外道法的差别处。

要去我相,初要忍五尘境之诱惑,次忍男女淫欲,这功夫是愈来愈深入、愈来愈难做到,最后要破生老死之恐惧。我相的十种法相,色、声、香、味、触、男、女、生、老、死这十相,代表我相的根本内涵。首先你要破掉五尘境对你的诱惑,不为这些尘境所左右,再来是我们根本轮回的淫欲心。淫欲心跟身体是直接的关系,你修行、打坐,练到身体好了,修到一个境界,自然淫欲心也起不来,你回到自性清净,哪里还有这些淫心!淫欲心是我们无始劫以来,曾在畜牲道转,转得愈久,这个欲心就愈重,反之天道或仙道的行者,淫欲心就淡薄许多,修佛法亦然。真正修佛法修到心清净、自性清净开发出来时,对男女之事是根本很淡薄的,这时如果是居士身就比较麻烦。很多网友来函说有这苦恼,他们的欲心很淡薄了,但是另一半没有一起同修,对男女事还很有兴趣,双方很难协调,这就是居士修行的困难处,一方体内真气饱满不思淫欲,另一方半吊子,就是气不满,才会有淫欲念。

修行,出家众也好,仙道、外道也好,都要戒色,这色戒不只戒行动,也要戒色心、色念。鹿野苑这个地方,有好几种说法。有人叫它佛陀论法处,但它还有另一个说法叫做仙人堕处。为什么叫仙人堕处?修仙道的人,主要认真用功修这个身,虽然心多少也修些,但不究竟。仙人这个身修得不错时就会飞,有神足通。在古代有人飞来飞去,是很稀松平常的事,在座许多人可能都做过会飞的梦,会飞,代表你过去曾经修过外道、修过神足通。言归正传,仙人堕处这个名称,来自于曾经有一个仙人,一天,当他飞过鹿野苑上空时,刚好当地的国王有很多女儿在那儿嬉戏玩耍,这个仙人很久没有看到美丽的女子,就起了淫欲心,这淫欲心一起,神足的功夫就没有了,他就像飞机失速般坠下,所以鹿野苑也称为仙人堕处。不管是佛教徒修行或外道修练,都要断男女淫欲,不单只禁绝行淫,连起心动念都会影响你的功夫、影响你解脱的能力、影响你神通的能力。古人柳下惠坐怀不乱,以我们修行的眼光来看,一个异性坐在他身上,他能够不起心动念,这是真正的解脱境界。

 男女淫欲能忍过了,接着破生老死这一关。破生老死,不怕死,活几岁就几岁,该入灭就入灭,这样你就是不爱涅盘、不畏生死,甚至于不怕死了再来生,有生又有死,菩萨这么生生死死在六道中行菩萨道,一边轮回、一边行菩萨道。能忍五尘境之诱惑、男女淫欲、生老死之恐惧,如此得称为忍辱,做得到的话初得我空观智,断我执,然而我空虽得,法空还没有得,所以到此还只是得初步的忍辱波罗蜜而已。(待续)

 (2006.10.29.讲于法尔)

 


[ 《金刚经》选读 ] [ 经典选读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