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如何利用《金刚经》来修行(17-20)
        --
十四品  离相寂灭分

  (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四、金刚经经文解释

第十四品  离相寂灭分

(三)、名词解释(续)

 10. 瞋恨

梵语 pratigha dvesa,又作瞋恚、瞋怒、恚、怒。音译作醍鞞沙。心所(心的作用)之名,为三毒之一。系指对有情(梵语sattva﹐一切有情识之生命)怨恨之精神作用,于俱舍宗属不定地法之一,于唯识宗属烦恼法之一。据俱舍论、成唯识论所载,对违背己情之有情生起憎恚,使身心热恼,不得平安之精神作用,名为瞋。又忿、恨、恼、嫉、害等随烦恼,皆以瞋之部分为体,是为六根本烦恼(或十随眠)之一。以其不属推察寻求之性质(见),作用迟钝,故为五钝使之一。与贪、痴两者,共称为三毒(三不善根)。亦属五盖、十恶之一。

瞋恨,贪、瞋、痴是三毒。瞋心是最容易发作、也最难断的,瞋火一起,所作的功德都付之一炬,这瞋心是很重要的一个修行。瞋心,梵语 pratigha dvesa,又作瞋恚、瞋怒、恚、怒,音译作醍鞞沙,因为感觉不好,一定会发怒,瞋心起时,显现在你的脸上,脸要变色、嘴巴要骂。心所,即心作用的一种空间(心的作用),心,有空间它才能作用,心所法;心王,八大心王只是感觉而已,要让它发作,你一定要有习气毛病,它才能发作,像忍辱太子,衪从来都没有生气过,因为衪累劫修忍辱法,已经没有这些习气毛病了,是以从出生那刻起就没有哭过,这是心所。瞋,心开始发作,这个心起作用,瞋心现起,为三毒之一。

瞋恚,系指对有情(一切有情识的生命)怨恨之精神作用,怨一切的因果报应,恨心加重,没完没了,就像悉达多太子跟衪的堂弟调达(阿难的哥哥),为了一个女孩子累劫成仇,比文擂台,年轻潇洒的梵志打败了老丑但有学问的梵志,结果这个年轻的梵志就娶到漂亮的太太,这老丑的梵志心有不甘,发了毒誓,从今往后,我生生世世跟你没完没了,这是悉达多太子跟调达过去世的因缘。在释迦牟尼佛这一世,他出生为净饭王弟弟的儿子,和阿难是亲兄弟,两人都是世尊的堂弟。因为过去世的宿怨,调达这一世要破坏世尊的僧团,他想当领导人,另立僧团,并建立一些非释迦牟尼佛所讲的戒律,给世尊找了不少的麻烦,这都是源自于宿世的瞋恨心,这瞋恨心,很容易伤我们的道行。

于俱舍宗属不定地法之一,没有定义的一种法,唯识很简单把它当成一种烦恼法,不清净就是烦恼法。据俱舍论、成唯识论所载,对违背己情见,对于那些不称你心、不顺你意的有情众生起了这种瞋恚心,使身心热恼,我们一发起火来脸红脖子粗,甚至血压飙高,这就是热脑,热恼可以说是不清净,有时候专指性欲方面,你要看到情色画面,身体就开始发热,心就胡思乱想,烦恼就来。真正修断淫欲心的人,不管有没有看到什么,心都能够自在清凉。

藏密里有双身佛像,有的人看到就毁谤它,说为什么要做这种佛像?可为什么你看到双身佛像会不自在呢?为什么要起排斥心呢?更细究下去,你这排斥心是不是掩饰淫欲心所穿的外衣呢?修断淫欲,要做到无论是看到双身佛像或什么情色画面,你都没有起淫欲心,这样才及格,否则你在弥留状态时,如果有一个幻相起了这个境,那你不是迷失掉了?无论是瞋心也好、淫欲心也好,都要面境这么去修,不要逃避,境界来不是不好,境界来是考你,你要有一些警觉,境界来了而不迷失掉才是及格,没有感觉的修行,或者没有境界来磨的那种解脱定力,都是假的。

玄机比丘尼天天在大日山石窟中打坐修行,自己一个人,有一天她觉得不对,因为自性本湛然,为什么一定要隐于寂静处独自这么修呢?不是应该闹、静都要能够自在?于是她去参访雪峰禅师,两人对话,雪峰问她打哪里来?大日山来。大日山日出了没有?日出指开悟了没有?她答:如果日出将融却雪峰。禅师问她何名?答玄机。既名玄机,一日能织多少布?她答:寸丝不挂,可以讲什么都不做,也可以讲我心赤裸裸都没有罣碍了。禅师邀她参堂去,她认为自己已经被印证,已经及格了,不料才走了几步,雪峰禅师就来考她了,他说,大德妳的袈裟着地了,意思说你的袈裟拖曳在地,她一时没有警觉,马上回头看了一下,看这一眼就糟糕了,应缘,定力不够,着地就让它去着地,既是寸丝不挂,应该赤裸裸都清净了,任何烦恼都黏不住你了,怎么还管它着地不着地?人都是这样,讲比较简单,做起来又不一样了。修行就是如此,你说你解脱了,解脱要一个境界来磨看看,菩萨、护法神制造一个境来磨,什么毛病现出来了,你才知道原来我还有这些个毛病,要赶快对症去修。

不得平安之精神作用,名为瞋。又忿、恨、恼、嫉、害等随烦恼,皆以瞋为体,这些随烦恼,即使不是全部,至少有部分是以瞋心为体而生起的。你会忿忿不平、起怨恨心、起懊恼心、生起嫉妒心,甚至于生起要害人的心,产生这些烦恼的根本原因,很多时候是源于瞋心,如果一个人如果没有瞋心的根,这些烦恼就生不起来。瞋心是六根本烦恼之一,这六根本烦恼是贪﹑瞋﹑痴﹑慢﹑疑﹑不正见。

以其不属推察寻求之性质(见),瞋不是可以用脑筋去想的,它躲在你内心里面,你有没有去观你瞋心起灭的现象?外境拂逆你的心意,你心里不以为然,这个瞋心冒起来时,你有没有思考?没有。瞋心是不经过思虑,不用推察,只有当你修证到有觉有观时,才能够观照到它,你以超然的心看着它,不随之起舞,它没有根,慢慢就下去了,要到这个时候,才好修行。又因为这个瞋心的反应比较迟钝,故称为五钝使之一。瞋心跟贪、痴两者,共称为三毒(三不善根)。亦属五盖、十恶之一。

 

瞋恨唯属欲界所系之烦恼,于色界、无色界则无,其它贪乃从喜爱之对境所起,反之,瞋则从违逆(不顺心)之对境所起。瞋恨为修学佛道上最大之障害,经论中常诫之,如《大智度论》:「瞋恚其咎最深,三毒之中,无重此者;九十八使中,此为最坚;诸心病中,第一难治。」佛陀曾言断一趁瞋,许汝证须陀洹果。

无瞋」即对境不起害心,为对治瞋之精神作用,属俱舍宗十大善地法之一、唯识宗善心所之一,与无贪、无痴共称三善根,又为四无量心中之慈无量心之体。

瞋恨唯属欲界所系之烦恼,欲界众生还有瞋恨心,世尊讲断一瞋,许你证须陀洹果,你只要把瞋心断掉,你就有须陀洹果、初果,阿难跟世尊那么久,世尊要入灭时,阿难才证到须陀洹果,他多闻寡行,喜欢听讲、不认真去修,所以才证到须陀洹果。我们去涅盘城那个地方,右边那个相就是阿难手呜着脸哭泣,因为他是得须洹陀果的人还会哭,证到阿罗汉果的人就不会哭,心如地坚,不忍心见佛入灭的,就自己先入灭圆寂,须陀洹果的人,要没有瞋心,才是须陀洹果。

 须陀洹果已经在二禅的境界左右,欲界里才有这种瞋恨心,于色界、无色界则无﹔而贪,乃从喜爱之对境所起,反之,瞋则从违逆(不顺心)之对境所起。贪欲心,你看了﹑接触了喜欢,喜欢就想占为己有,反之,这个瞋心是因为不如你意,跟你的心不相合而开始。瞋恨为修学佛道上最大之障害,经论中常诫之,一定要戒,如《大智度论》:「瞋恚其咎最深,三毒之中,无重此者;九十八使中,此为最坚,非常坚固、非常难破;诸心病中,第一难治。」最难处理就是这个瞋心,瞋心要灭,先是心要柔和,心柔和就没有瞋心。心柔和,眼耳鼻舌身面对境,就能照单全收,你不会去说这个对、那个不对,分别心不起,无论是顺我境、不顺我境都好。

「无瞋」即对境不起害心,像忍辱仙人,衪有能力可以修理歌利王,衪为什么不做?因为衪在修忍辱,不能有瞋心、不能有害心。无瞋为对治瞋之精神作用,属俱舍宗十大善地法之一。瞋跟无瞋是对立的一个法,也是善法,唯识宗善心所之一,与无贪、无痴共称三善根,又为四无量心中之慈无量心之体。你没有瞋心的话,你自然可以对众生起慈悲心,这慈悲心能够无量,那就是大慈,没有这瞋心,就是我们起慈悲心的体,要起大慈心、大悲心,你不是去发起你的大慈悲心,你反过来要去断你的瞋心,把瞋心断了、无瞋,那你这个慈悲喜舍这个心才会发起来,大慈、大悲的心是从这里起来的。

 

11.真语、实语、如语

真实语之义。与「真言」同。又如来随自意说,毫不妄曲,真如一实,故称真语。

真语、实语、如语总共讲五个,不诳语、不异语者,释迦牟尼佛衪所讲出来的话,不是随便讲的,有这五种语言,衪讲出来包括这五种语言,包括什么意思?为什么有五种不同的语言?

真实语之义。与「真言」同。这「真言」不是指咒语,是指真正的话,依如来自己的心意说的,随自意说,毫不妄曲,不是妄语、不会曲解,真如一实,故称真语。 真如不也就说实际的话,真正的话。真就是不假、不虚妄,事实是什么就讲什么。现在的社会很多人不愿意讲真实的话,怕被批评,怕事实讲出来会被骂,所以就不敢讲﹔再差一些的是黑的讲成白的,或避重就轻、选择性讲话,这样都是不真实的,如果你守不妄语戒,就都要讲真话,什么事就坦诚讲出来,不要怕人家责骂、见怪,要嘛!就讲真的,否则就不要讲!

这对佛来讲,没有什么方便的谎言;菩萨要方便,因为功夫不够、神通不够、智慧不够,有时度众生,半哄半骗的,如果神通力够的话,不必用这些方便。另外,如果你守不妄语戒守的好的话,你讲出来的话,未来都是真的「铁口直断」,即使你觉得好可怕,怎么讲出来的话都是真的?想最好不要讲了,不讲也不行,很多时候,你潜意识里面佛性阿赖耶识,它知道事情就是要这么去进展,它当下有意无意随缘,一口气就要讲出来,这不是你刻意要做的,但后来结果果然也真是如你所言。

佛,衪是真语者,衪有神通,衪可以观到未来,衪知道什么就讲什么,讲出来当然都是真的﹔我们看不到,但我们有见性,所以虽然有时候会预先作言,但是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讲?我们人的层次跟我们佛性的层次不一样。我们说空身、空心、空性、空法,第三层次的空性,虽然明心,没有烦恼了,不再被这些污垢所迷惑,但是,你神通变化这个自性在运转时,你看不清楚,所以要讲真实言讲不出来,虽然随便讲出来了,也是真实言,但是不能如佛般预知过去的事、未来的事。释迦牟尼佛衪讲出来都是真实的,衪的神通,可以观无量劫的过去未来,没有时空的差别,什么因缘而产生了哪些事?谁又跟谁有什么样的因缘?衪都太清楚了,当然讲出来都是真实言,这是真实言的意义。

 

实语梵语 satya-vāda,即真实、不妄不异之语。指佛或修行者所说之话语。《金刚般若经》:「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在长阿含卷八众集经中,论及口之四善行时,将实语(巴 musā-vādī-veramānī,离妄语)与软语、不绮语、不两舌三者共举;同经卷十二清净经中,将实语(巴 bhūta-vādī 与应时语、义语、利语、法语、律语等五者并举;卷十四梵动经中,则将实语与知时之语、利语、法语、律语、止非之语等五者共举。

实语梵语 satya-vādavādavādī两个字都是一样的,就是说、说话,也就是实际的话,即真实、不妄不异之语。比方说修行,刚开始修行,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要我们不要执着,有了一些境界,不要去讲,而不讲,也就是没有讲实话,即便讲得含蓄一点,也不是实话,这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解脱,尽量不要去执着你有什么能力,因为你也不清楚这能力是真的还是假的,等到你佛法大概全部了解了以后,该讲时就要讲;知而不言,不是实话,你懂了,不教别人或者只教一半,这也不是实话。

你有所证又不敢讲,不是实话。譬比开悟,地上菩萨才是真正的开悟,如果地前菩萨开悟只有心眼开,没有心通力,没有那个心通十方虚空一切因缘的能力,但是你心开的话也好修行,因为因缘太复杂,可以让你感受到很多不可思议的因缘,你正好对着这个因缘来修证你内心的执着,学得一身的解脱能力,解脱是这么来的,要你的心能够摆脱十方虚空所感召的一切因缘,能够做到,才是真正的解脱,这是要真正境界来磨,你懂这些,有时候该讲就要讲,不知道的,境界未达的,不要好高骛远自诩证到什么,无知乱下定论,这不是真实言,不是实际的话。

你懂多少,讲多少,如果懂了不讲,那也不是真实言,如果不懂瞎掰,那更不是真实言,那是妄语,大妄语,这些在《金刚经》里面提出这些话,为什么五个层次都不一样,好好去思惟一下。指佛或修行者所说之话语。《金刚般若经》:「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实语,在长阿含卷八众集经中,论及口之四善行时,将实语(巴 musā-vādī-veramānī,离妄语)与软语、不绮语、不两舌三者共举并列。

软语,同样一句话,含有慈悲、温柔的心念,让人听进去,不会觉得不顺耳,就是软语;实际依你了解的情况所说的话,这是实语;不讲拍马屁的话,这是不绮语;不挑拨是非,不两舌,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但是,不再对第三者过口,不去造成别人之间的误会或事端。现在很多新闻记者都犯这两舌,拿着今天某件事情去问某甲,问完后,又去问某乙,某甲这么说,你有什么意见?再大肆宣扬,播报几十次,吵得没完没了,这是标准的两舌。

修行人,听到什么止于此,到自己的耳朵为止,不要再去讲,你要讲,要讲真实语,真实语,要是一字不漏的转述那些话才是实语,偏偏我们人说话总喜欢加油添醋,即使是好意也不对,这不是如实语。又或我们因为记忆力的关系,即使讲的当下自己认为讲的是实语,但我们没有佛的无忘失法,过目不忘,最后证实讲错了﹐如此亦非真实语。

长阿含经卷十二清净经中,将实语(巴 bhūta-vādī),bhūta nama  vāka  mābhadāt,这里bhūta就是真实语、实际的,或者实际存在的,与应时语、义语、利语、法语、律语等五者并举,哪个时间应该讲什么话、实际意义的话、利益众生的话、让人解脱的法语,或是讲纪律戒律方面的律语,将此五语并举,无论是讲佛法的话、纪律的话、利益众生的话、经典的义理,或应时语,这都是实语。你讲佛法的真正义理,离不开实话﹔有利众生、或行菩萨道的话,当然不能讲妄语,讲佛法、转法轮、讲解脱道的法、小乘的法、或菩萨道的法等等,要以不同层次的真实语告诉听众,戒律,包括方便的戒律和实际不能违背的性戒,都要如实的去说,这五种语言跟实语,其实要合起来讲,这是长阿含经里所说的。

卷十四梵动经中,则将实语与知时之语、利语、法语、律语、止非之语等五者共举。其实意思大同小异,止非就是不要挑拨是非、胡说八道,不要加入闲话把事态扩大,﹔知时之语跟应时语意思一样﹔利语、法语、律语是相同的,义语这边没有指出来,然而真正义理的话,是不会引起人家非议的,这些名相意义大同小异,是经典翻译上的出入。

 

显密二教于此说法略有不同,在显教中,谓所说称于实,又如言起行,其言行能相应者为实语;《华严经探玄记》:「如言起行,故云实语。」密教则以说真如之言为实语,即释摩诃衍论卷二所说五种语中之第五种如义语;《大日经疏》:「真言,梵曰漫怛,即是真语、如语、不妄不异之音。」

显密二教于此说法略有不同,在显教中,谓所说称于实,又如言起行,必须要言行能相应,才称为实语。你说了这个话就要真正的去做到,至少开始去做,这样才是真实话﹔光说不练,或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就不能算是实语。《华严经探玄记》:「如言起行,故云实语。」若是光说不起行,就不是实语。除了言行一致外,这还包括了世间人修行的境界,真正如其本来样子的那种法才叫实语,真正自性感知因缘而讲出来的话,才是真正的实语,这不是一般凡夫透过妄想所讲的话,是要有修行才能够讲出来的。这个其实很难,我们凡夫妄想打得多,实际做得少,或者有心要去做,但是因缘不成熟,所以很难做到实语。佛,衪的神通可以观十方三世一切因缘,衪讲出来的话一定会发生,所以当然是如实语

密教则以说真如之言为实语,即释摩诃(大乘)衍论卷二所说五种语中之第五种如义语,解释这个大乘衍论中的卷二第五种语言中的第五种如义语,实语就是义语,这边讲的意思有点一样;《大日经疏》:「真言,梵曰漫怛,即是真语,这里的真言跟显教讲的真实语不同,这个真言是指陀罗尼。陀罗尼,就是把佛法冗长的解释浓缩成非常简短的几个字,让人去念这几个字音,譬如法身缘起偈,这有关因缘起法的道理很多,可以阐述出一大篇的论,但把它浓缩成四句话,「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没有因起不了缘、起不了法,因缘灭了,那这个法也灭了,法生、法灭,你要懂这些道理,是大沙门说。把所有缘起法,用这四句话简单概括去念,这就是咒语。

这里讲的密教的真言,就是漫怛,真言里面有时候也讲事实,譬如「我所祈请,皆悉如愿」,这个我们把它用中文念出来,听起来就很简单,类似道家里面的急急如律令。这种请哪一位天龙八部来帮我们加持,化解什么灾厄,也是真言﹔另外还有一种明,明就是vādī,这个讲起来也是,譬如把恒河沙加持成金刚沙,请佛的名号,称念摩尼宝珠、莲花,把光明转成你所希望的一切,把这些个字兜念在一起就是咒语、真言。持咒一定要懂它的意思,不懂,有时候念的音都不对,如果是大菩萨,你念错祂也可以懂,祂自己来加持你,或是趋役这些天龙八部来帮你﹔怕的是如果不是菩萨自己来,你又念得不如法,再加上很执着有为法,以不清净心来求、来念,有时候招惹一些鬼神或魔来冒充菩萨,你还搞不清楚状况,像我就曾经听过有人念大悲咒念到大悲水冒烟,谁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念咒的危险就在这里。

你要念如来咒语,就不要执着,《金刚经》就在破解你的执着,建立你的实相观。你持这个咒,做这个法,做完就放下,不再去研究它,更不要有强求的心,这样以清净的心去念真言,就算哪里不如法,也不至于出大差错。不要追求怪力乱神,以为有反应才是有效,鬼神也可以显现灵异,你要执着眼前的异相,就很容易着魔。这是在讲真言,密教里面这一段实言就是真言,念真言也可以成就一些法。

 

如语即真实不虚之言说。指如实之语、如法之语等。金刚经:「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

如语即真实不虚之言说,就是如实,指如实之语、如法之语等。真正如其法,真正如其事,本来就是这样子的。金刚经:「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谈到「如」这个字,你要懂得各个境界,初禅的境界如何?你要能讲得出来,必须要经过初禅的境界。经典讲初禅有觉有观,大家都这么了解,但是,如果你只有一个心、一个妄心,你怎么去体会什么是有觉有观?唯有过来人才能讲如实语。

以修道来讲,各个境界,你经历过才能把事实讲出来,才能叙述得很传神,如果你只是看经典,拾人牙慧,讲出来的东西是隔靴搔痒,不是如语。这个如语者,一定要懂得很多境界,懂得很多过去的、未来的因缘,这个如就难在我们没有宿命通、没有天眼通,经典上讲,一个佛剎土有三千大千世界,佛是如实语讲出这个事实,我们有善因缘的、有无碍智的,佛讲的,都会相信﹔如果是初学的人或者过去世不是佛教徒的人,初次看到佛经一定会起怀疑心,会打妄想,真的是这样吗?我看不到,哪里有那么多世界?有科学可以证明吗?可能就不相信。

佛所说的如实语,你懂得愈多就会知道,以佛的能力,与我们所理解认知的范围相较,实在是天差地远,然而这并不代表,超越我们想象与理解的事就不存在。譬如有一天,你真的经络全部打开时,你要飞是可以飞得起来,那时候,你才知道仙人、阿罗汉,他们没有地心引力,在虚空中飞来飞去是真做得到的。

科学证明不来这个神足通,你本身要有那个体会,你才能相信。如果你全身的经络都通了,气充满经络时,你要学神足通很快,躺在地上,身体自己都一直要往上浮,就像在水中似的,你要它飞,它马上飞﹔你说空有不二,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它马上没有东西,没有东西就飞了,佛法不可思议就在这里。当然身体要有成就、心要有成就,你就要相信诸佛的如实语。要讲出不虚假的如实语,境界要懂得多,过去、现在一切都要懂得多,以佛智慧之大、定力之深,衪讲的话都是如实语。

(2006.09.24.讲于法尔)

 


[ 《金刚经》选读 ] [ 经典选读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