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金刚经》来修行(17-18)
-- 第十四品 离相寂灭分(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四、金刚经经文解释
第十四品 离相寂灭分
(三)、名词解释(续)
忍辱波罗蜜(续)
三十二忍:(续)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举出三十二种安忍,即:
(1)无贪、(2)不害、(3)无热恼、(4)无瞋、(5)无恨、(6)无念、(7)无诤、(8)不染欲境、(9)能护自他、(10)顺菩提心、(11)无分别心、(12)不着生死、(13)顺业果、(14)身清净、(15)口意清净、(16)坚固不退、(17)言说自在、(18)无遍计、(19)自觉圣智、(20)将护彼意、(21)修四梵行不随禅生、(22)于人天乐得自在、(23)相好圆满、(24)梵音深妙、(25)灭除诸恶、(26)远离悭垢、(27)除断嫉妒、(28)舍诸怨贼、(29)近菩提分、(30)离诸不善、(31)乐处寂静、(32)获诸佛法。
(22)于人天乐得自在:当然人有人的快乐、天有天的快乐,这种快乐你要能够自在,不要去执着它,如果你执着它就有人的果报、天的果报。所谓自在,是要能够超越人天之乐,人的快乐是淫欲、饮食、声色犬马等色声香味触的美好觉受,你要超越这些,不耽溺于其中,就能够自在;天,欲界天的果报或色界天、无色界天的禅定之乐,你一样要能够超越,才能够自在。自在即是解脱,于人天之乐解脱出来,不为之系缚,如果你做不到,就是没有对善境界的安忍。
(23)相好圆满:相好圆满,这是要累劫修的。你修什么法、行什么善事,就会现三十二相中的哪一相。释迦牟尼佛刚出生时,有个仙人,看到太子好相具足,就预言,太子不是转轮圣王就是出家修道、可成佛者,并为他起了个名字,娑婆悉达多,梵文的意思就是一切事业成善业。相好圆满,这是累劫修的,因为你安忍就可以破一切执着,你修很多的善法,就感招三十二好相。
(24)梵音深妙。这是三十二相里的一个,我们从前讲过。
(25)灭除诸恶:因为你有安忍的功夫,当然你已经灭除内心的一切不清净的法。
(26)远离悭垢:悭是一毛不拔,舍不得施,这个一毛不拔会堕落到恶鬼道,你如果善于布施,就可以远离恶鬼道。要先远离悭垢,才能发起同情心,甚至慈悲心,广行布施。当然这慈悲心的大小与累世的修持有关,像我们看到释迦牟尼佛布施的故事,有时觉得真是不可思议,祂怎么会有那么大的慈悲心?当然祂是修了三大阿僧祇劫了。有一世祂出生为某国国王的儿子,在宫外看到许多贫病百姓,祂就把自己的财物舍出去,要救济的人实在太多了,千金散尽还是不够,祂要求父王把国库里的钱拿出来发放,祂的父王不允,祂就出去卖身,把自己卖给一个婆罗门,换得的钱仍是拿去济贫。像这种布施的心,看到众生苦祂的心就不忍,你修到安忍以后,大慈悲心就会起来。但第一步你要先远离这个悭垢,悭贪的污垢,你要断掉你内心的习气毛病,把悲心诱发起来后,慢慢就会舍得布施你身边的一切。
(27)除断嫉妒:嫉妒心是瞋心的根源之一,嫉妒心会让我们迷失自己的本性。歌利王与忍辱仙人的典故,就是嫉妒心所引起的。一般来说女孩子的嫉妒心比较重,菩萨不要有嫉妒心,要随喜赞叹他人,别人修得好要赞叹,每个人自己修都来不及了,哪有功夫去嫉妒人?
(28)舍诸怨贼:怨贼就是我们那五根、六尘,这些不清净的心,你要用你安忍的心,来破除内心的一切,破除眼耳鼻舌身对色声香味触种种尘境的执着,不要去犯戒。
(29)近菩提分:顺,只是心不跟它作对,顺菩提心。近菩提分跟得菩提分是不一样的,近菩提分,才有点靠近智慧,靠近不代表你有﹔如果你得菩提分的话,那这个智慧就有,你就有办法观一切法无所有不可得,不受内心的执着,外境,也无所谓好不好、对不对,没有这种分别心,这种菩提智慧,你慢慢就可以得到。
一个人累劫修,修到开悟以后,这自然的觉性就可以观到妄想,如果这自觉的心,强过你的妄想习气的心,那这个人不会迷失,地上菩萨永远不会迷失,因为他清清楚楚的知道每一个起心动念,知道这个念头不对。为什么知道它不对?因为我有个如如不动的心在这儿,瞅着另一个起心动念的心,我如如不动,另一个心在那儿起心动念冒瞋心、邪心、烦恼心等,我都清清楚楚的,这样怎么会迷失掉?这就是得菩提分。
在十住、十行、十回向这地前菩萨,都是慢慢修,修到靠近菩提分,就像三十七道品的小乘修行的法门,也有一个七菩提分,那是稍微有一点智慧,去破解、不要执着一切法,这样他也有一点智慧,近菩提分,还没有完全得菩提。得菩提的话是大菩萨,他不是只有解脱一切境,他还可以玩用这个心,用自性产生一切神变,这是更不可思议。
(30)离诸不善:我们常讲的十善业,反过来就是不善,菩萨没有利益众生的心就不善、没有替众生解除一切烦恼就不对。这对一般人来讲不是不善,但菩萨的门坎要提高,不是自己安分守己就好了,菩萨要没有利益众生的心就不对,没有替众生解除一切烦恼也不对,这都属于不善。菩萨既然要成为菩萨,一则修自己,再则断自己的烦恼,三者一切法都为众生着想、没有我,这样就能离不善、离诸种种不善法。
(31)乐处寂静:无论有事没事,你都安住你的心不乱,这其间不是什么事都不做,菩萨不是阿罗汉,阿罗汉可以天天无事、自己清净,菩萨是无事清净,事情来了,心动了,自觉圣智,在动之间,空性它在应对,若是小事还好些,大事的话就觉得身心虽不是什么大烦恼,但有点感觉不是很顺,在不顺之间你要学习乐处寂静,菩萨就要这样。没事时的寂静本来就很快乐,涅盘本来就很快乐,但是,菩萨不能永远没事,正如祖师大德所讲的,不要落在无事匣子里面。这并非你要去找事做,是你的自性自然会应缘去找事做﹔或是如果有众生忆想你,你是菩萨,你应该跟他相应,你应该化身去帮助他,小事你帮助他时不痛不觉,若是大事你就有感觉,心或身不顺、不舒服,当然,能够受得了就无所谓,受不了就要打坐、用功、修法。愈大的菩萨愈不用修法,他自在、心清净,应缘,不管怎么搅和,都可以自在,这就是菩萨的寂静。
菩萨,修证到安忍的功夫,自性清净,但是,众生因缘给你不清净,这时,你还能够自处清净,不认为它是一种痛苦,这才是菩萨行。每个人没有磨练就不会成长,有磨练就很自在的能够乐处寂静。很多人刚开始会有点怕,怎么当菩萨那么烦恼、事情那么多?心不定、身体也不顺?有的人因此退转。要登地菩萨后才不会退转,行,碰到困难还是要行、还是要做,过一阵子总会解决,没有不能解决的事,心清净,一心为众生,自然就有十方护法、菩萨来护持,诸法无常,一切法不会永远不如意,过一阵子就好了。
(32)获诸佛法:佛法,有世间法、出世间法、出出世间法,你学种种的波罗蜜就要得一切法。菩萨求法,应于五明处求,这是菩萨。阿罗汉他只要证得内心寂静解脱就好了,证得一切法无我,他就自在了,但是,你要当菩萨,世间法你要学,这世间法就是五明里的「外明」,外明包括医方明、工巧明、声明、因明。医方明是医学﹔工巧明是工艺技术,包括现代科技﹔声明是语言﹔因明则是逻辑学。
这些阿罗汉可以不学,因为他不一定要利益众生,而菩萨的你要利益众生,众生离不开病苦,所以你要去学这些世间法。经典上讲不能去学算命、占卜、看风水等,这样你就学不到解脱。小菩萨以解脱为要,你不要去转别人的因果关系,大菩萨可以随便,祂神通无量,祂有能力去化解你的病、有能力转你的业,那是神通变化,祂可以自在。
佛法你先求得出世间智,解脱道,然后求得空有不二的修证,出出世间智得到了,最后再来学世间的智慧,世间的智慧就是要利益众生用的,你不能够说我学佛法,世间法我不用学,你要有能力帮众生解决问题,众生才会有向心力、才会相信佛法。虽说佛法在修心,他现在有病,痛苦难当,你叫他修什么修心?念佛,念不起来怎么办?你要能够安住他的病,才能叫他念佛、修心,种种的一切法都是佛法,你要学得一切法。
后面还有很多高深的法,亦即《大般若经》里愈后面讲的那些名相,都是大菩萨、佛的境界,我们也都要学呢!你安忍修到的话,最后得到佛法,就得到一切种智,一切智慧都可以学得。当然哪一世你会成佛,看你自己的因缘,时间很长,哪一世?只要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无数劫以后你就会成佛。
忍辱波罗蜜,这是佛法的一个重点。忍辱,刚开始,对外境不用忍,很自在的面对,对你修行的一切境,不要去执着,修到也不需要让人知道,要忍,想让人知道就没有安忍,有执着,所以没有安忍。修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讲出来的话就障碍你往前,表示你波罗蜜没有做到、般若波罗蜜没有做好;般若波罗蜜观一切境界、一切现象、一切方法,甚至于一切内心的不清净,都无所有不可得,如此慢慢修,你才能够做到安忍度到彼岸。安忍做到了,其它的都好修,一切神通变化,你这安忍做不到,很难修后面的空、无相、无愿三三昧、陀罗尼门、四无所畏、四无碍辩、十八不共法,至于佛的境界,大慈、大悲、大喜、大舍这些境界就更不用讲了。
这一品忍辱波罗蜜,为什么要讲那么多忍辱呢?其实《金刚经》的重点,你要空四相、要修证六波罗蜜、要能够有菩提智慧,都是以忍辱来成就的,你不懂忍辱,学法就没有办法进入。忍辱不是只有让人欺负不生气,还要对一切法能够忍,不动心、不贪欲、不无明,这就是无生法忍,无生忍之后,就会产生无量的悲心,先自证解脱,然后这种忍,扩而大之,就会产生对众生的悲心,这就是你未来成佛的原动力,也就是经典上讲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你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话,一定会带动悲心。现在我们大悲心起不来,有一点小悲心,就是天报、天上的果报,不是大悲心,大悲心是像世尊那般行布施波罗蜜,所有的一切包括身体,众生有需要的话都布施。一切法都有因缘,没有因缘起不了法,这释迦牟尼佛的本师因缘,有时候叫缘起,祂会成佛有很多的因,这因,就是祂发菩提心一定要成佛,这个发心没有动力是不行的,祂这个因,就是种很多布施的因,这些布施就是每个众生跟祂之间的因缘,只要得到祂布施的,后来都会证到阿罗汉果,甚至于证到菩萨道。
忍,是《金刚经》里面最重要的一个法,花了很长的时间,把忍辱波罗蜜跟无生法忍讲完了,这是《金刚经》里的重点,也是修行的重点,你们听了半天,理论懂了,要真正去修,忍辱波罗蜜跟无生法忍,前者是佛法的手段,方法,后者是证道的境界。不管是二忍、三忍、四忍、五忍、八忍、九忍、十四忍、三十二忍,每一部经的内容其实都大同小异,因为它是对某不同层次的对象讲不同的法。法无高低,但能利用,一句话就能悟道,如果你不去用它,听得再多,光说不练,亦是枉然。
8.歌利王(迦梨王,
kali{ga r2ja意为恶王)歌利王是讲忍辱的故事。歌利王(迦梨王,
kali{ga r2ja意为恶王),kali这不是黑,这里是恶、不好的、心地不正的;raja叫做王,有的经典翻成迦梨王,只《金刚经》才翻成歌利,其它的经典都翻成迦利。这部经、这故事从哪里来?歌利王,在截截割截忍辱仙人的身体时,忍辱仙人都没有瞋恨心,这是在印证上面所讲的忍辱波罗蜜。忍辱波罗蜜怎么修?人家打你骂你,你能够忍,你不生气,这还是小修行,还不算是什么成就,你要忍到人家拿刀子割你砍你,你都没有我相,哪里有这个身?是以也不觉得痛,也不生气、没有恨心,那是无生法忍,做到这样才是真正能成就。讲名相、讲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你们听归听,没什么感觉。歌利王割截身体,就是在讲忍辱波罗蜜的修行,所证到的一个现象,这个故事大家都听了很多遍,现在我把经典列出来让你们了解,这经典上讲的如实语、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看看人家怎么实修这忍辱波罗蜜。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罗阅祇竹园林中止。尔时世尊,初始得道。度阿若憍陈如等,次度郁卑罗迦叶兄弟千人。度人渐广,蒙脱者众。于时罗阅祇人,欣戴无量,莫不赞叹,如来出世,甚为奇特,众生之类,咸蒙度苦。又复叹美憍陈如等,及郁毘罗众,诸大德比丘,宿与如来有何因缘,法鼓初震,特先得闻。甘露法味,独先服尝。时诸比丘,闻诸人民之所称宣,即具以事,往白世尊。」
《贤愚经》羼提(即忍辱)波梨品第十二:「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罗阅祇竹园林中止。止,在那里结夏安居或住在那边。舍卫国祇园精舍,世尊在那边说法四十九年之间,有二十三年在那里结夏安居,现址靠近尼泊尔,因为它比较北部,气候比较好一点。结夏安居在印度有其必然性,一方面热、二方面雨季,不方便出去,更重要的是夏天蚊虫、昆虫很多,出门每踩一步会踩死很多小虫,就甘脆就结夏安居在那边。
尔时世尊,初始得道。才刚开始悟道,所谓得道,就是悟了四圣谛、十二因缘观、八正道这种主要的佛法。为什么祂要去悟这些呢?当然祂在第一个晚上、第二个晚上、第三个晚上,祂就开发出过去世,无始劫以来的每一世种种关系、每件大小事的因缘,因果,一切都清清楚楚的。祂在想我为什么一直在这无始劫中轮回,没有办法跳脱出来?祂开始思考这些道理,后来才发觉苦集灭道就是断轮回的根本。
十二因缘,是推想人跟人之间的关系,我要怎么断人跟人之间的关系?如果可以断,你就可以解脱。要断也好、悟四圣谛也好,你先学这八正道,这方向要对,这八正道是三十七道品里最主要的,你能够学八正道,就有小乘的解脱能力,然后有大乘的波罗蜜智慧。再下去就七菩提分,我们一般把三十七道,按照数目大小由小排上去,其实这八正道应该要排在七菩提分的前面。四念处、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总共三十七道品,其实应该把八正道放在七菩提分的前面,菩提就是我们《般若经》里面讲的那种住境不生心,有境不被黏,脱黏的功夫,脱黏的能力,叫做菩提,有七种菩提能让你修证到。有菩提才能够解脱,有菩提慢慢修,就能跨入菩萨道的境界。
度阿若憍陈如等,刚开始悟道的时候,往波罗奈就是鹿野苑,要去度阿若憍陈如这五个比丘。为什么在憍陈如的名字前面加了一个阿若?阿若是指已经悟道的人。憍陈如其实他的名字只有憍陈如这三个字,因为他是第一个受世尊教悔悟到的阿罗汉果,所以世尊又加了这两个字,叫阿若憍陈如。
次度郁卑罗迦叶兄弟千人。以后谈到迦叶尊者的话,这迦叶尊者有三兄弟,老大就是大迦叶,大迦叶在王舍城的时候,他是拜火教,一百二十岁,是婆罗门教里面很有威望的一个人,连国王都悉心供养他。在世尊还没有悟道以前,当时的社会以婆罗门教为主,世尊悟道前的两位师父也是婆罗门教的。祂度了五比丘以后,因为迦叶尊者的威望太高、影响力太大,他有一千个弟子,世尊当然要找这种人度,影响比较广。
祂度了五比丘后,就往回走,因为迦叶尊者住的地方是在苦行林的对岸,有人翻成楞伽山。祂故意去迦叶尊者住的地方,说要在这里住一晚,迦叶尊者为难,我这里住的地方都被我的五百弟子占满了,你要住,只剩那边一个石洞,是挺干净的,唯一的缺点就是里面有一条毒龙。世尊有神通力,不以为意,迦叶尊者不忍心,不断警告祂,世尊还是决定要进去。
世尊一进洞,那条毒龙就开始喷火,所以现在我们去印度参观那个石洞,如果用手电筒照的话,就会看到整个山洞的石壁都是被烟熏黑了,这是题外话。隔天早上迦叶尊者和弟子们赶快跑到石洞去看,那位年轻比丘是否还活着?还好,一进洞就看到祂坐在那里入定,他们问世尊,那条毒龙没出现吗?世尊把钵拿给他们看,原来祂用慈悲三昧,把毒龙降伏在钵里面,这个山洞后来就被称为龙洞。
郁卑罗迦叶兄弟千人,这大迦叶兄弟三人,各有追随者。二弟、三弟是在下游,在尼连禅河的下游,要度迦叶尊者要很有耐性,因为迦叶尊者慢心很重,他的声威高,连王舍城的国王对他都非常尊重,难免都有一种贡高我慢心,世尊就很有耐心的在那边一直住下去,用很多的神通摄受他。
世尊开始显神通,因为大迦叶的弟子都是拜火教,拜火教要点灯,祂就让他们灯点不着,怎么点都点不着,这些弟子就去报告师父,我们今天大家的灯怎么点都点不着,是不是这个年轻比丘在作怪?大迦叶去问世尊,我的弟子要作法会点灯,为什么点不着?世尊说你回去就可以点着,果真回去后就点着了。法会结束后,要熄灯,这火又熄不灭,他们又去问世尊,世尊告诉他们,你们回去后火就可以熄灭了。
泡茶也一样,连迦叶尊者要泡茶,茶壶举也举不起、放也放不下。世尊显现祂的神通,后来迦叶尊者说要供养祂,世尊同意,结果迦叶尊者还没有回到住处,世尊已经先坐在那里等他,手上还拿了一大堆尊者从来没有看过的东西,他就问世尊这些是什么东西?世尊告诉他,这是从几千万由旬外的东胜神洲、北俱卢洲、西牛货洲这些地方拿来的东西,迦叶尊者叹服世尊的神通,你这个神通不得了,但是,你虽有这些神力,但是,你所悟的真理没有我的透彻,慢心就是如此,不认输就是不认输。
这时世尊才告诉他,你不是阿罗汉。迦叶尊者吓了一跳,我不是阿罗汉?为什么不是阿罗汉?因为你内心里常常有我比你行、我比你高的想法,有慢心就不是阿罗汉,什么叫阿罗汉?阿罗汉要修什么?修阿罗汉不在神通变化,而在去除贪瞋痴慢疑这些毛病,而在度众生上面。释迦牟尼佛跟他讲四圣谛、十二因缘观、三十七道品、八正道等,因为他有底子,有底子的人一念转,很快就证得阿罗汉。
尊者证得阿罗汉后,把拜火的火具都丢到尼连禅河,结果,他的两位弟弟在下游看到了,这河中怎么有那么多拜火的火具?是不是哥哥出了什么事了?赶快赶来看,结果没遇到大迦叶,他已经跟世尊到别处去了,他们继续找,找到人后,大迦叶告诉他们,我已经皈依释迦牟尼佛,学到佛法,他的两位弟弟心想,大哥已经悟道了,还这么尊重这位年轻比丘,这一定不是一般人,便也跟着皈依佛法。迦叶三兄弟率其门徒共七百多人跟世尊学法,再加上其它度的弟子,就是后来《金刚经》里所提到的一千二百五十人具。这些人都是过去因缘,跟释迦牟尼佛因缘比较深的。
度了迦叶尊者以后,度人渐广,度的人愈来愈多,蒙脱者众,已经悟到解脱道的人也愈来愈多,真正佛法,就是这个样子。于时罗阅祇人,欣戴无量,莫不赞叹,当时当地的人对释迦牟尼佛弘法的能力跟祂的德行都非常的赞叹。如来出世,甚为奇特,当然如释迦牟尼佛如此的成就者要出现于世,是有祂的因缘,不是一般的仙人或天神可以比拟的。众生之类,咸蒙度苦。大家经过祂的指导都脱离苦厄。又复叹美憍陈如等,及郁毘罗众,诸大德比丘,宿与如来有何因缘,当时许多人就开始在想,像憍陈如五比丘和郁卑罗迦叶兄弟等这些能够得度的人,过去世跟释迦牟尼佛有什么因缘?法鼓初震,特先得闻,为什么释迦牟尼佛初敲法鼓,一开始转法轮的时候,他们就能够先闻到真正的佛法呢?甘露法味,独先服尝,为什么他们能够较诸其它人,先得到甘露之法、先尝到释迦牟尼佛的法要呢?
时诸比丘,闻诸人民之所称宣,当时许多人这么在打妄想,大家都在问,为什么这些人会先听到正法,转法轮,度得解脱?为什么憍陈如会先受教?这五比丘里还是有分别的。憍陈如在那一世是追随世尊修道的五个侍卫之一,当时世尊修苦行,接受了牧羊女的供养,吃了乳糜,他五人以为世尊退转,离祂而去。当世尊悟道后,要前来度他五人时,憍陈如是第一个迎上去的人,这因缘就有别了。
释迦牟尼佛先跟憍陈如讲第一转,苦集灭道的道理。你要知苦、断集、证灭、修道,苦集灭道,你要先知道苦,集是我们因缘果报的因所聚集的,我们要断它,要断,就要修灭,灭,是要证的,证到灭以后,才不会受到这些因缘果报的种子的影响,再来修道,知苦、断集、证灭、修道,释迦牟尼佛跟他转这么一轮后,他就见道机,所谓见道机,就是知道这个道要怎么修。
祂们回到鹿野苑,这四比丘一见到世尊,就不由自主地帮祂洗脚、铺坐,这脑筋里根深蒂固的业在牵扯时就是这样子,本来说好大家都不要理这个退转的人,但业力不是你嘴巴讲、心里想就算了。这时这五比丘聚在一起,释迦牟尼佛再为他们转第二轮,再讲苦集灭道的道理,三转十二行的时候,因为苦集灭道四个法,转三轮十二行,这憍陈如马上证到阿罗汉果,接着更进一步的讲十二因缘观等佛法,不久另外四人也证到阿罗汉果,这里是因。地方上很多人在讲,为什么这几个人先悟道、先听到法?为什么不是别人呢?甘露法味,独先服尝,一定是有什么因缘。当时许多比丘,听到人们这么讨论,便将这件事情告诉世尊。
(2006.09.10.讲于法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