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金刚经》来修行(17-17)
-- 第十四品 离相寂灭分(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四、金刚经经文解释
第十四品 离相寂灭分
(三)、名词解释(续)
忍辱波罗蜜(续)
三十二忍: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举出三十二种安忍,即:
(1)无贪、(2)不害、(3)无热恼、(4)无瞋、(5)无恨、(6)无念、(7)无诤、(8)不染欲境、(9)能护自他、(10)顺菩提心、(11)无分别心、(12)不着生死、(13)顺业果、(14)身清净、(15)口意清净、(16)坚固不退、(17)言说自在、(18)无遍计、(19)自觉圣智、(20)将护彼意、(21)修四梵行不随禅生、(22)于人天乐得自在、(23)相好圆满、(24)梵音深妙、(25)灭除诸恶、(26)远离悭垢、(27)除断嫉妒、(28)舍诸怨贼、(29)近菩提分、(30)离诸不善、(31)乐处寂静、(32)获诸佛法。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是《大般若经》里后面的几品,在五百七十八品讲布施波罗蜜、五百七十九品讲持戒,五百八十到五百八十三这几卷讲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有些人就特别把这六品摘取出来翻译,翻译的经文就叫《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它的内涵跟一般地前菩萨或小乘所修的波罗蜜不一样,所涉及的知见更微细深入。在这一部经里列举了三十二种安忍,为什么不讲忍辱,讲安忍呢?因为菩萨已经能够自在的去忍一切顺逆的法和境界,能够超越最后的境界忍、善境界的执着、心通力的运用、或真如性的不可思议的能力,这些都能够超越,这是安忍。
(1) 无贪:这是很一般的贪,无贪即能安于现象,无贪则心安理得。贪也称欲、爱,由此而产生贪,梵语lobha,rāga;或abhidhyā,欲求五欲:名、色、财、食、睡等而无厌足之精神作用。亦即于己所好之物,生起染污之爱着心,引生五取蕴(色、受、想、行、识)而产生诸苦。据《瑜伽师地论》载,贪系由取蕴(事贪)、诸见(见贪)、未得境界(贪贪)、已得境界(悭贪)、已受用之过去境界(盖贪)、恶行(恶行贪)、男女(子息贪)、亲友(亲友贪)、资具(资具贪)、后有及无有(有无有贪)等十事而生,经由以上十事所生起之贪。《俱舍论》将贪分为四种:显色贪、形色贪、妙触贪、供奉贪,可修各种不净观以对治之。 贪通于三界,其中,欲界之贪,称为欲贪,为十恶之一;色界、无色界之贪,称为有贪,其性有覆无记,此有覆无记能障覆圣道之染污性,然因其过甚轻,作用极弱,故不会招感果报。
(2) 不害:对众生不要有害心起。不管他对你好或不好,即使是你的冤亲债主,你都不能起有害心。我常讲,没有功夫的人被欺辱了,比较好忍,因对方拳头比你大、个头比你大、职位比你大,你忍了。但如果你智能高、心力强,甚至有一些神通,这时你能忍吗?像忍辱仙人有没有神通?衪有。衪为什么不用神通去对付加害他的歌利王?因为衪要修忍辱、修无生法忍,所以衪要忍一切逆境。如果你修得不好,生起一个与之对抗的念头,和对方比拼念力、定力,这没有办法成就佛道。你在修忍辱法,不能够有害心,明明功夫比对方好,也不能有害心,这种不害忍,要去学习。
(3) 无热恼:热恼,大部份是指男女间的爱欲,这个欲望冲动起来时,烦恼就来了,空它一下,消了又没有了。修行在欲根没有断以前,偶而都会来这么一下,身体变化引起你的热恼,你有没有办法用清净心去忍,如果你知道怎么去忍它的话,慢慢地这热恼也会消散。对于真正修行人,这也是确实的考验,如果你不能度过这一关,以后所修的都是魔业,没有把淫欲心断掉,任你有什么超能力,其实也跟魔没两样,魔的神通变化不输于未究竟得佛或菩萨,但他心不清净,淫欲心不断,这在《楞严经》里的五阴魔相讲得很多了。自然无热恼心是究竟,若是身体气机经局部引起的,要能知把气导顺,观想尾闾穴,把气导到督脉后,自能化解欲根的作用,究竟心不得就要用方便法,导气过生殖器是方便法。
(4) 无瞋:如果一个人已无瞋恨心,起码已有须陀洹的境界。如果你瞋心还很重、恨心还很重,嫉妒心还有,那就很糟糕,我们一切的无明都起自于瞋恨心、嫉妒心,瞋心、嫉妒心不断的话,佛法基本四果最低的须陀洹果都没有得到,更甭提后面其它的。要包容别人、包容你的敌人、甚至爱你的敌人,不要有瞋恨心,就算一时做不到也要慢慢做,总得有个开始。很多人修了很久的佛法,为什么还是老样子?因为对自己太好了,我的个性就是这样、就是那样,舍不得勉强自己、违逆自己,去改那个瞋心、恨心。
(5) 无恨﹕恨upan2ha,原意为束、捆、扎、把、长靴、长统靴。恨为心所(心之作用)之名。恨即指对忿怒之事永远不忘,乃结怨之精神作用。俱舍宗特指由污秽心(不善心与有覆无记心)所起之心所(小烦恼地法)之一;唯识宗则认为系随烦恼之一。据《顺正理论》卷五十四所述恨与忿之差别:「如桦皮火,其相猛利,而余势弱,说名为忿。如冬室热,其相轻微,而余势强,说名为恨。」故知恨虽不如忿怒之猛烈,但余势极强,历久不灭,这可和瞋心一起解释了。
(6) 无念:无念,即无妄念之意,就是对一切法不执着,不是没有念头,是没有第二念。也指意识未存世俗之忆想分别,而符于真如之念。无念被视为八正道中之正念。《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二载,觉诸相空,心自无念,念起即觉,觉之即无,此即修行之妙法,故虽备修万行,唯以无念为宗。《传心法要》亦谓,一念不起,即十八界空(六根、六尘、六识),即身便是菩提华果,即此心便是灵智。此外,俗称失策、遗恨为无念,此无念则为无正念之意。一般修行上根尘相对、一念了知以后,没有再生起第二念的分别想,就是在练这种无生法忍。刚开悟的人心很敏感,可以敏感到一对境,从有形到无相生出十几个念头来,这种情况下,你叫他无念,怎么无念?刚开始都是这样子,你要修回到跟凡夫一样,修它个一年、二年、十年、二十年,修到对境都不起心动念,修到异能没有了,或者有而不在意,如果你太爱攀缘,就没办法修无念。《大乘理趣六波罗蜜经》是讲高阶菩萨的境界,所以不是在讲没有念头,而是讲你在心有超能力的境地时,怎么修到无念?心净,不去攀缘,就可以无念。
(7) 无诤:无诤ara52,音译阿兰那。诤,即诤论,为烦恼之异名。无诤智,即能令诸有情不生贪瞋痴等烦恼之智,唯有阿罗汉及佛具有此智。无诤三昧ara52-samādhi,是指住于空理而与他无诤之三昧。在佛弟子中,解空第一之须菩提尊者最通解空理,故于弟子中所得之无诤三昧,最为第一。《金刚经》云:「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无诤为能令诸有情不生贪瞋痴等烦恼之智,并具有止息他人烦恼之力;唯有佛及阿罗汉具此,为其它有情所不能及之殊胜德力。为学无诤不要去诤辩任何事,世间法没有一个对错,只有因果现象。你们不要只看到表面文章就争来争去,这个人这样写、那样说不对,什么叫对、什么叫不对?他写的是他认知的境界,你要是懂得比他多,也不必去跟他计较,如他讲的不对,有因缘就开导开导他,没有因缘又与你何干呢?不要去诤辩。须菩提尊者就是第一无诤阿罗汉,他什么都能接纳、什么都好,因悟道了,没有什么可诤辩的,这无诤法忍是我们要学习的。这佛法怎么修,从名相上就一目了然了。外面的人修得了什么神通无量,这个无瞋、无恨、无念、无诤有做到吗?如果没有,他说他修得多行?都骗人的﹗因为不懂佛法在讲什么,佛法不强调神通变化,佛法都在讲我们内心这些毛病,讲无生法忍有无。
(8) 不染欲境:这比较容易理解,欲chanda 或 rajas,又作乐欲。意谓希求、欲望于喜爱者。是希望所作事业之精神作用。说一切有部指从一切心起之作用,为大地法所摄。唯识宗则谓,心捕捉对象系由作意之作用,非由欲之作用,故欲非从一切心起,仅系对愿求对象所起之别境。欲有善、恶、无记等三性,善欲为引起精勤心之根据;恶欲中之希欲他人财物者,称为贪,为根本烦恼之一。欲有五欲、六欲、三欲等多种:(1)五欲,爱着色、声、香、味、触等五境者,称为五欲;被爱着之五境,亦称为五欲、五欲德或五妙欲。对财、色、饮食、名、睡眠之欲,亦称作五欲。(2)六欲,对色、形貌、威仪姿态、言语音声、细滑、人相之欲,即为六欲。(3)三欲,于六欲中对形貌、姿态、细触之欲,称为三欲。根本烦恼贪、瞋、痴、慢、疑都是因欲望而起,用俗话言欲有名、色、财、食、睡这些欲望,自己偏重哪一个?自己心里有个数,知道了就要特别小心。比方有贪吃的毛病,看到什么都觉得好吃,就要在吃上头特别警醒,规定自己每餐只吃七八分饱,每道菜不挟第二次,要这么训练自己,避免染欲。自己要反省,到底主要毛病在哪里?再特别针对这个毛病去对治。
(9) 能护自他:保护自己,是成就一切法忍;保护别人,你要学习一些功夫,分担他的业障,从中你可以去学习一些法忍。能护自他的功夫可不是凭空得来的,为什么菩萨道可以成就佛道?就是因为你爱护众生,你想保护他们,让他们离苦得乐,这时你也要付出代价,在付出代价的同时,你就学习到法忍、学习到安忍,这是由护己的修证延伸到护他的修证。你自己的修证,也许业障比较少、进步快些,已经学到一点法忍,但是你要有菩萨心去管别人的苦难,不畏障碍,学习保护他人所发生的法忍。
(10) 顺菩提心:顺着菩提心走路,菩提路大略有三,分为声闻、缘觉、无上正等三种菩提。(1)声闻菩提,指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不教他人发菩提心,不令他人入信,以此因缘,心得解脱者,称为声闻菩提。(2)缘觉菩提,又作独觉菩提、辟支佛菩提。指善男子善女人自发菩提心,而不教他人发菩提心,不令他人入信,不自受持大乘经义,亦不广为他人解说,以此因缘,心证辟支菩提。(3)无上正等菩提,又作无上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诸佛菩提。是指善男子善女人自发菩提心,亦复教他人发菩提心,令他人入信,若有来者及不来者,悉皆恭敬亦生随喜,如此解脱自利利他,为多人利益、安乐故,称为无上正等菩提。如果光有慈悲心,没有智慧,成不了佛。很多人常常讲发菩提心,究竟什么是菩提?菩提是对一切法、一切境界、一切真如性的功能,你都能够观它无所有、不可得,这就是菩提心。得菩提心者,觉悟一切法虚幻不实,不为顺逆境界所惑,不执一法,随顺其菩提心而不迷失。如果你的妄想习气太重,执着世间相修行的善境界,你就不是随顺菩提,而是顺着你的业力,那就没有办法修这三十二忍。
你发了菩提心,就对一切法不执着。菩提就是般若智慧,什么般若智慧?观一切法无所有、不可得、不执着的智慧。能够不执着,就能顺着它。我们的自性本来不执着,但我们的习气偏偏要去执着,你顺着你的菩提觉性,不执着,那就对了;你的妄想要执着,你的菩提觉性不执着,你顺着菩提觉性去走,妄想斗不过你的菩提觉性,这法忍就成了。一个念头起来,你不去抓它,那是菩提性,你去抓它,则是你的习气,如果你的习气强过你的菩提自性,一直要发作,那就没有随顺你的菩提心。我们本来有一个觉知的佛性、本来有一个能够不黏一切境的觉性,你时时顺着它,久而久之,自然与你的妄想习气毛病分道扬镳,靠到随顺菩提心度到这边来。
(11)无分别心:分别心,让我们无法摆脱一切法的执者,你对自己人,自己的亲朋好友特别照顾,对没有因缘的,如果你有分别心,就起不了大悲心,没有办法产生悲心去行布施。要成就《大乘理趣六波罗蜜经》所说不是只有内,还有外,外是包括眼耳鼻舌身这五根对六尘,没有分别,不起善恶想,还要把一切众生都看成一体,即使我们没有宿命通,也可以这么观,所有众生大概过去世,多少都跟我们有些因缘,纵非亲如父母子女,多多少少也是六等亲以内,你这样去思维观察一切众生,你就能破掉你的分别心,就能一体平等的对他们起悲心。
听经闻法后要思惟,检讨自己现在还有分别心是不是还很重?如果是,你要思考如何把这个分别心打破?除了亲朋好友或有缘人以外,如何对无缘众生生出悲心?要修安忍,就要破你的分别心。分别心,主要是来自于第六意识的心很强旺,第六意识的识心强,你就对外境,用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所了知的外境,依你的习气去起分别,立好坏;无分别心的话,你平等性建立了,这菩萨境界就有一点样子,否则,是没有做到安忍的心。
(12)不着生死:生、死跟涅盘,那也是分别,你如果说我喜欢涅盘,不喜欢生死,那就是还有分别心。如果你是菩萨已证得涅盘,面对生死你也不会害怕,这就超越畏惧生死、执求涅盘的境界。为什么很多阿罗汉自己解脱,不喜欢再来人间或在六道里轮回度众?因为他还害怕生死,他希望永远解脱。而菩萨不畏生死,也不爱涅盘,这有什么好处?你要了解菩萨就是要学成佛,成佛就是要利益一切众生、救度一切众生,救度一切众生,就是起大悲心、大慈大悲的心。成佛,不是无所事事在那儿寂静涅盘,是要救度六道的所有众生,既是菩萨,不要怕生死,你要从内心去修证六波罗蜜,观一切法,生死也是一个法,无所有不可得,菩萨有时候也示现在下三道中随缘度众。
像释迦牟尼佛累劫修菩萨道,有一世出生为畜牲道里的兔王,这只兔子因为过去世有修行,所以会讲人话,除了跟同类沟通以外,衪还可以跟人类沟通。有阿罗汉修证到有神通,可以跟兔子讲话,这没有成就的阿罗汉还向这个兔王请益学习。菩萨一直在六道之间头出头没地度众生,这么磨练是要得到一切种智、一切智慧,如果不是好几个阿僧祇劫这么磨练的话,不会成佛。你要学菩萨道,就不要害怕生死,在不生不死之间是学不到智慧,你不惧生死,在六道之间来去,可以学到很多的智慧、大悲心的发起、不着生死的法忍功夫,这些都是未来成佛的资粮。
(13)顺业果:业果,业,指善恶业;果,即由业所感人、天、鬼、畜等之果报。由业而报果,此乃自然之法理,称为「业果法然」。此外,业与果乃彼此相接相续者,业为因,果为报,因果接续,无穷无止。修行要能随顺所现的业果,心平气和去承受,这就是顺业果。你既有菩提智慧,就能够顺过去所造的业,所产生的业果,能够坦荡荡的面对,没有逃避的心,这就是逆来顺受。但是,对于所造的善业,你如果顺着它的业果,就不能解脱,因为你没有学到无生法忍。对于过往前事如今所现的果报,你可以去顺业果,过去无明造了什么业,现在这个果现起来时,不管顺缘、恶缘都有它过去的因果,如果你的心不净,习气一堆,自然会怨天尤人;你要求安忍,就要去忍这个境,如果你抱怨不平,就没有安忍的心,没有学到忍辱。你虽没有神通、宿命通能够观前因,但是,起码你懂些因果,知道过去一定有什么因,现在才有此事件,木既已成舟,你就顺着这个业去转,毋需心烦,因为一切有为法皆无常,无常、苦、空、无我,你要用无我的心,去顺这个业果,学无生法忍。
顺业果,如果是好的境界,譬如要升天了,你最好考虑考虑,讲大乘佛法或者小乘的解脱道,未免迷失,都尽量避免往生天上,如果你已经证到菩萨,那又另当别论。你证到初地菩萨就有可能去当四天王,证到二地菩萨就可能去当忉利天主,三地菩萨则为夜摩天天主,这些天主也有其天寿,时间到了还是会死亡,但因为你是去度这些天神,跟度人道的众生一样,六道来去不拘。释迦牟尼佛在菩萨到成佛的过程中,曾为每一天的天主,除了天上人间,还到畜牲道、鬼道、地狱道去化众,此即菩萨所为。如果你还没有这种能力,要先求自我解脱,内心要清净。今天讲的三十二种安忍,都在转你的业,碰到业果来时,你要随顺它,顺它,一方面不会再造新业,二方面心里会坦然些,毕竟此乃我先世所造之业,我要忍,做到安忍。
(14)身清净、(15)口意清净:三业tr15i-karm25i。(1)身业,指身所作及无作之业,有善有恶,若杀生、不与取、欲邪行等为身恶业;若不杀、不盗、不淫,即为身善业。(2)口业,又作语业,指口所作及无作之业,有善有恶,若妄语、离间语、恶语、绮语等为口恶业;若不妄语、不两舌、不恶语、不绮语则为口善业。(3)意业,指意所起之业,有善有恶,若贪欲、瞋恚、邪见等为意恶业;若不贪、不瞋、不邪见则为意善业。此外,另有非善非恶、无感果之力的无记之身口意三业,亦即三业清净。身不清净,就是身体有病,你觉得很郁闷、很痛苦。身清净,另一个意义是不造身业,守戒要严谨,不犯杀、盗、淫这三个身业,那身就清净了。要求三业清净,首先要让心清净,心清净,口便不会喋谍不休、没有遮拦,犯了妄语、恶口、两舌、绮语的毛病;清心寡言,就能学得到安忍,能安忍,自然戒律守得严,持戒精严了,身就清净自在。
要让心清净,就在于你有没有办法安抚内心的习气,把它转过来?前几天有人问,如果犯了绮语、拍人马屁,有什么果报?拍马屁让人高兴,不是很好的事吗?言不由衷,不好﹗即使没有下三恶道,以后讲出来的话,即便是真的,人家也不相信,这是口业。
你要三业清净的话,把这七个戒守好,杀、盗、淫三个身业加上四项口业,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你守这个戒律,口业清净了,安忍、忍辱波罗蜜就能做到。不要犯大妄语,妄言境界,修道人没有什么好讲的,何况末法时期修一个果位不简单;两舌,不是利益众生的、不必要的话不必去讲,什么话听在耳里就好,不要再去过口,如果你还加油添醋的,这是造业;不恶口,尽量不要去讲伤害人、让人不高兴的话,你让人生起恶感或是对你起了恨心、忿心,不但造业还结恶缘,何苦呢?不绮语,赞叹他人不是问题,但是要诚心的赞叹,不要有口无心,心口不一的就是绮语。如果你诚心的赞叹他人的功德善业,经典上讲,你所得的功德不下于他,看到别人布施供养,功德无量,我们随喜功德赞叹,要是你的心意够的话,你未来所得的果报跟他不相上下,这是出于肺腑,不是拍马屁的话。身要清净、口意清净,这先要断内心习气毛病,如果不断,这身口业三业怎么清净?这也是属于要修的安忍。
(16)坚固不退:我们如果懂得佛法就知道,要不退转,不是那么简单的!要到十住位的第七位,才有位不退转。阿罗汉还会退转,因为他没有到十住位,如果阿罗汉转到菩萨道的话,他还会退转,阿罗汉定力够、自我解脱够吧?阿罗汉两万劫以后一定会发菩提心,发菩提心时就会退转,为什么呢?因为你一接触到众生,众生业力重,烦恼很多,造成你自己应接不暇,有时候就起了烦恼。我常常讲行菩萨道,要有智慧,你既然要度众生,就要有相当的智慧,否则度不了他们,反而被他拖下水去,反而堕落。
到十信位的话,是阿罗汉、辟支佛的境界,到十住位第七位,才位不退转,之后行不退转,是要到开悟以后,你菩萨道的这种道行才不会退转。修行很难,在没有被考试之前,还不知道。许多人读经典,譬如《金刚经》、《大般若经》或者《解深密经》,读了很多理论,但还是不知道怎么修行?这时你不如去看释迦牟尼佛的传记、本缘论,衪的故事都在讲衪因果报应的道理。譬如不退转,无始劫以来衪在修菩萨道,已经到了心不退转。到登地菩萨是行不退转,到八地菩萨才能做到心不退转。你清楚了这三个不退转的境界以后,就知道既然这里讲《大乘理趣六波罗蜜》,理是空,趣是趣向空,这六种空的波罗蜜的法门,一定是菩萨或大菩萨的境界,因为他们是达心不退转。
我以前讲过这个故事,这是在讲佛的报佛恩。为什么佛的福德那么大?第一个一定要有孝心,如果一个修行人没有孝心,他可以成就阿罗汉,但是成不了菩萨、成不了佛。你要行菩萨道,第一个一定要有孝心,你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不敬爱,你要去度谁?释迦牟尼佛的前身有一世是一个小国国王的七岁儿子,名须阇提,祂的父王有一个叫罗喉罗的兄弟,把祂们的国家灭了,衪的父王带着祂的母亲和祂出逃,还不到目的地就断了粮食,衪的父王叫妻子背着小儿子走在前面,他在后面举起刀子,想把妻子杀了,吃她的肉活命。
小王子看到父王扬起刀来,就问衪的父王要做什么?祂知道父王的意图后表示,你要杀母亲来续我们的命,即使你杀了母亲我也不会吃她的肉,不如以我的肉,让你们维持生命,那是衪发起最大的孝心。后来祂的父亲没办法,就听他的话,割下了三斤肉分吃,到最后祂快死了,衪要衪的父母亲弃祂逃命,这种孝心感动了释提桓因,就是玉皇大帝,祂下视人间,什么善行都了如指掌。释提桓因便化身猛虎下来,假意要吃这个剩下没有几两肉的小孩。因为释迦牟尼佛无始劫以来都在修菩萨道,衪就对老虎说你要吃就吃,反正我也快死了。这时释提桓因就现身问祂,你后不后悔割肉喂亲?是否怨恨你的父母亲残忍?衪回答不会,我一点瞋心、恨心都没有。
这安忍修到最后就是这样子,安忍不是只在忍耐自己的习气毛病,修到最后就会产生很大的慈悲心,现在这个慈悲心是对他的父母,衪愿意割肉续他们的命。衪告诉释提桓因,我这个肉身差不多快死了,如果我没有瞋心、恨心的话,我就会复原,生出新肉,血变白。讲完后,真的衪身体的肉又长出来了。菩萨都有神通变化,更何况是累劫修的菩萨?所以为什么衪才七岁可以讲出这些话来。释提桓因问道,你那么有孝心,未来升天好不好?须阇提摇头,升天我没有意愿,我要成佛,未来我要能够成佛,成无上正等正觉。释提桓因告诉衪,无上正等正觉要受很多的苦、修很多的安忍、忍辱,你能受吗?衪说再苦我也要受,我就是要成佛。释提桓因很感动,就要求衪,你成佛以后,第一个要度我。这个释提桓因就是憍陈如的前世,以此因缘,他是第一个闻佛法者,当年释迦牟尼佛讲四圣谛,第一转时就是对憍陈如讲的,当然,憍陈如和释迦牟尼佛的因缘不只这一世,祂们之间有许多世的接引的承诺。
你多看些因果经、本缘论,就会发现这些故事兜来兜去离不开因果,人与人之间的恩恩怨怨都是因果,释迦牟尼佛度的这些人,都是以前跟衪结下的缘。你要修到菩萨道,要学心坚固不退转,不是只有位不退转、行不退转,心要不退转,因为所有位住,都是要依心而住,心不退的话,才是坚固,你要修到菩萨八地,心才坚固不退,这《大般若经》都是对菩萨在讲的,你要坚固不退的这种安忍心,内心没有烦恼,善恶皆不执取,才能够坚固不退,菩萨度众生,众生难度也要度,不退转。
(17)言说自在:你智慧多了,不该讲的话自然不会去讲,能够利益众生的则言说无碍,说的都是开解他人的真理,不会造成他人的烦恼。菩萨言说,大家都法喜充满,你看释迦牟尼佛,衪每一次的讲经说法,每一位众生听了都是法喜充满,各登隆位,有的证到阿罗汉果、无生法忍、有的证到不退位等等。菩萨既得安忍,开口言说自在,众生也心闻自在,不会有听完后不以为然的人。
如果你讲的法,造成别人的烦恼,或是批评他人、扭曲经典,没有依无常、苦、空、无我的观念来讲,也没有依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寂灭为乐这小乘的三法印来讲,更没有依大乘的实相观、实相法印来讲,可能是你知见不够,经典读的不够,证的道理也不够。你既是理趣六波罗蜜里面的所谓菩萨,前面让你修的这些烦恼法做到了,你自然就能够言说自在,如果不在乎时间的话,可以无量演绎佛法,智慧愈高,一部经演译的时间愈长。经典里世尊曾说过,如果要讲一个概念,微尘数的世界、几劫的时间都讲不完,菩萨有这种无量的智慧言说自在,自在是心安,智慧眼开了,就能够滔滔而谈,言说自在。
(18)无遍计:无遍计所执性。《解深密经》阐述一切法从三性而起,遍计所执性、依他起自性、圆成实性。遍计所执性就是凡夫性,凡圣的区别就在于遍计所执性,圣人他不执着,没有遍计所执性,他是解脱了;依他起性,当然凡夫也有,然而于圣人,则是真正的自性,应缘而起的心法;圆成实性,我们自己的圆成实性,唯成佛者才能现起,从空之间应缘产生有、从空之间映照观十方一切世界、从空之间映照众生一切因缘果报,这就是圆成实性的佛性功用。
这里,你能够自然安忍一切境的话,一切的执着没有了,我执、法执没有了,当然你就没有遍计所执性。遍计所执的这种毛病的自性,你如果还有的话,就要学习去断,不要眼睛看了什么都很执着,哪个对、哪个不对,对他人的所作所为,常常不以为然,甚至愤世嫉俗,你这样遍一切尘境而去计度、去执着,是离无遍计、离安忍十万八千里;大部分学习佛法的人有自我惊觉性,没有遍计,但还有少少的计度,这样也还不够,要不断提高心的清净度,让不平的心愈来愈萎缩,才能够有安忍的境界。我们前面讲的十七忍,这些菩提智能、平等性、涅盘生死无别、因果业报等概念,如果你都能够自在的面对,身口意三业清净,自然就没有遍计所执性,若是切实修到此,你应该已经无遍计所执性,于是自觉圣智就发起来。
(19)自觉圣智:你有安忍,就有善的现象,善的现象,不必执着天界、色界天、无色界天的境界,而是你自己的觉性,圣就是解脱,不偏不倚的了知一切法的境界,你自己都能够知道,就像《金刚经论》里所讲的要空性,空性,是你明心以后,自性应缘,在你的空性应一切因缘时,我们空自然能够了解、能够懂,懂了以后,你有菩提的心,不会去执着它,这就是自觉圣智的智慧。这智慧不能用言语来形容,只能自己体会,你的自性、佛性,它自己应缘之间,你感觉它在动,某事在进展,当然产生智慧、懂了很多事,你也不能够去执着,一执着,又进入遍计所执,不去执着,才能够依他起自性应缘或者圆成实性应缘,才能证得自觉圣智。这就是你学到安忍波罗蜜,所得到一个善境界的智慧,当然这种智慧和一切种智又不能相比,一切种智是佛的境界,但你起码可以自觉、自知,自己的佛性正应缘,有什么事在进展?哪件事可以做、哪件事不可以、不需要做?这只能自己体会,如果还没有到这个境界,你用你的妄想心去做事,自己的主观意念还是很重,那当然是修得不够,自觉圣智的智慧起不来。
(20)将护彼意:修到菩萨境界以后,没有一件事情是为自己而为,都是为了别人,为利益众生、使众生离苦得乐,为满足众生所愿。这意就是心愿,意愿,当然众生的意愿有怀好意和不怀好意的,对心怀鬼胎的,身为菩萨的你要慢慢转他。有时候我们看佛经,真的很赞叹释迦牟尼佛的慈悲,就如天竺四祖的优婆毱多尊者,他有佛的智慧,但对于佛的慈悲也自叹弗如,认为把自己的慈悲智慧与佛相较,犹如毫毛比须弥,无法相提并论。
不管众生顺你、不顺你,你都照护众生的意念,让众生不起烦恼,这才是将护彼意。要做到将护彼意,首先你要断自己的执着好坏分别想,才有办法容忍相左、甚至冲突的意见。你如果还嫉恶如仇,分别这个人是坏心眼,这件事不公不义,那你还不够当菩萨,菩萨是即使明知这个人心不好、嘴不好、这件事有偏颇都没有关系,只要他不起烦恼就好,每个人只要有心认真修行,总是会进步,明年总会比今年进步。菩萨有安忍的心,就能够容忍众生诸意,将护彼意。有因缘你就多度他些,没有因缘你就保护他,让他因缘成熟。
(21)修四梵行不随禅生:四禅八定里面的四禅就是,从初禅开始就进入梵行,而欲界六天,是魔跟六天他化自在天的天主所管辖的,如果你能够超越欲望,断去淫欲心、种种欲望心、瞋心、愚痴的心,就进入梵行、清净行,依心地而入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之境。修四梵行不随禅生,生什么呢?生心﹗你修这四禅,可不要随这四禅境界生心,也就是不要去执着你所修证到的境界,对于你修证到那个真如性所产生的境界或心念,你不要去执着它为真,否则就没有办法度过心里面的安忍波罗蜜。前面都在讲心不清净的修行,后面这里就出现四禅八定,讲修行的善境界,同样的,你都不能执着,一执着,就没有安忍,你就得不到菩萨的无生法忍或者是《金刚经》所讲的实相观。
(2006.09.10.讲于法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