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金刚经》来修行(17-13)
-- 第十四品 离相寂灭分(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四、金刚经经文解释
第十四品 离相寂灭分
(三)、名词解释(续)
7.忍辱波罗蜜(续)
六忍:《菩萨璎珞本业经》所载六忍,分别为信忍、法忍、修忍、正忍、无垢忍,到一切智忍。为什么那么多忍法呢?释迦牟尼佛讲一部经,是观与会众生的根机,而讲适当的忍法,听众根机不同,要表达的内涵大同小异,在这部经里讲到菩萨本业里面要学六种忍。
(1)信忍:信一切法即空之忍。别教(大乘教法)菩萨于十住位中修习空观,信一切法悉皆空寂,能于空法忍可忍证,故称信忍。
信忍,信一切法即空,如果,你没有这种忍功的话,你就没有办法学大乘,因为大乘是先证空,空证得了,不执着一切法,才有能力神变,玩法之间又不执着,观一切法空,你没有这种忍功的话,你没有办去解脱。先证信忍,观一切法空,为什么要先观空?对自己来讲,你自己要解脱业力,不观空,怎么解脱?每个人的业障,表现在你的思想、行为、言谈、个性上。要做到空,第一个要先内空,《大般若经》里面讲二十空、十八空,先内空,你观内在所有产生的一切心、一切相都是空,不要执着它为真,把内心人我相的那个执着断掉,如果你没有这种修证,接下来的外空你没有办法获得。
第二个再观外空,把外境所起的法空掉,不把它看进去,这样有障碍来,你才能自在不被黏。如果菩萨没有先修空观、没有这样练一次,总是从有为下手,永远执着有为,等到要往生了还在执着有为,这就永远没有办法解脱,还是世间凡夫。
要信,产生信心忍,一切法都是空,哪怕眼前这个法看来多么真切分明,也是要观它空,像《金刚经》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幻」,这个虚幻,不是否定它的存在,而这是你要认知「识之所缘,唯识之所现」的道理。《解深密经》里讲的都是心缘心,没有一个实相,你这样去观的话,是不是空?是不是幻有?幻有就是空。你想做,做不到,没办法,那情有可原,但是如果你智慧好,是大乘根基,连做都不去做,或是做得拖泥带水,舍不得赶尽杀绝,这就是没有信一切法空,信心忍这种忍功没有。
别教(大乘教法)菩萨于十住位中修习空观,别教是专门对大乘教来讲,通教,是通于大乘、小乘,通于其它的善行。小乘教是有性教,大乘教是三性无自性观,要观一切都空,自性都空了,法当然空。菩萨于十住位中修习空观,在十信、十住,第二个六十贤位的十信位、十住位你要先修空观,像阿罗汉证到五神通,但神通没有用,神通也抵不了业力,你不要业力产生作用,就只有观一切法空,把自性功能否决掉,观空,修习空观。佛法,你说高深也不是都高深,怕你执着那个自性的真如性用,如果你舍不得放掉,永远学不到佛法。我们这个心是最胜最灵,一个开悟的人,心通虚空,无所不知,如果放不下,知了,又喜欢去讲,就会停留在这个阶段不能进步。太敏感,你让它降低敏感度,不知、不觉,修这种舍一切真如性用,就是在修空观。
空,不仅仅是理念的了解,还要实际去修证。修归修,就理念上来讲,你要去信一切法悉皆空寂,你不要在那里抬杠,说念头明明是有,怎么会没有?念头有,是从空应缘所产生的法相,并不是没有。但是,我们在修解脱、修空观,我们要偏向于本性空寂这一部份,你不要执着有的那一边。有,也可以观没有,业障来的话,你说有,如实的去现那个果报,岂不倒霉?你说没有,那个果报成不了,本来该怎样,结果也没有那样,这是你修空寂的道理,才能够解脱。如果你连信忍的功夫都没有,下面要怎么修?你修不下去。喜欢学一些有为法的人,在这里要先断有为。喜欢修打坐、不执一切法的,到后面也要转,不要今生一法守到底、修到底。观一个空、观一个无相,反正我不知不觉,开始这样做就可以,但不知不觉没有境界,要学习一个能觉,觉以后不住,这样才是圆融,佛性两面都要修起来。
能于空法忍可忍证,对于空的这种道理法门,你能够用忍来默默的接受它,然后用忍功来证得这个功夫,是可忍证。证得什么功夫?如果外在的人事物加诸在你身上,你可以观它无所有、不可得,不受它影响,内心起了妄想或者起了最胜最灵的心感,你观成空、不执着,这种忍可、忍证的修习,你要去做,才是产生信忍,这是菩萨第一个要去做的忍功。
(2)法忍:认一切法即假之忍。别教菩萨于十行位中修习假观,虽知一切法空无所有,而能假立一切法,化诸众生,于假法中忍可忍证,故称法忍。
理念懂了以后,对一切法要用忍功去观它空。但是,空一下子做不到,先安一个假在那边,认它是假的,你就可以体会那个法而尽量不受它影响,是为认一切法即假之忍。既然是假,你的心就不会执着在意,如果你智慧够,假的法,你当下根本就看破,一下子就破解它。譬如找到你最罣碍、最想不开的事情,你心里面能无所谓,观一切都是假,要发生就发生,反正都是假的,这样诸佛菩萨、护法神考试,你会考得及格。一般凡夫都想趋吉避凶、贪生畏死,这样的话永远会考零分。
法忍,一切法当真,你再怎么修都是没有办法解脱。法忍,法忍,就是对一切顺逆法,你要照单全收,而且不起心动念,这种忍功,才是修得好。你要先确认这个理念,认一切法皆是假。假,不是你说了算,你要有那种忍功去面对诸法,小事一下子就能忍了,做到了,很好;但是,大事没办法,忍不下来,那就下一次再重来。忍,能够随顺的话,就比较能够学到忍功,如果你的主观意念很重,我执很重,处处都有这个我在,这个忍功就没希望获得了。
每个人的个性不同,有的爱发表意见、想要表现,有的低调怕出丑,其实一切法都是假,胆小、页高我慢,都是假的,你把你的个性当真,你的习气也要断、要转,这也包括在一切法里面。那要怎么修正?修行就是逆向操作,你执着什么就故意跟它对抗,不称它的心、如它的意。爱表现的改低调,低调怕出丑的要当仁不让、页高我慢的修谦逊低微,这些都是假的法,是你的习气,要把它拿掉,拉回到中庸,这就是法忍。
别教菩萨于十行位中修习假观,因为一下子做不到,所以还有修假观。开悟的菩萨比较简单,但照样要练一阵子,并非开悟就己经是地上菩萨,就不得了了。否,地上菩萨他过去熏习、今生所接触的,分别我执、法执,今生所熏习的还是要先断掉,接续到你过去世的修行。开悟也好、没开悟也好,差别在哪里?开悟是两个心,觉知的心对着你妄想习气的心;地前菩萨没有两个心,很难修,都是事过境迁了才来后悔、来忏悔,当下那个起心动念在蕴酿时,你怎么不退一步,观这个念头有,但有也是假的?为什么假?因为是一个名相,不是你真如体性去应缘所要的,所以说是假,你要这么去体会。
虽知一切法空无所有,因为所有的心,都是缘心而来的法,都是虚幻不实在的,你这样观法的起灭,当然是空无所有。问题是这个法是空无所有,但是你的习气不清净又起来搅和,如果执着它,它就假立在那里。如果你是在修自己的阶段,这个假要看到底;如果你为了要化导众生,那从空无所有之间起一切心、起一切法,为化诸众生。以空为真,以幻有为是假法,这就是讲到后面一切智忍一样,可以产生假法,也可以达到度众的目的。
法,对我们自己来讲观空,假;如果要利益众生时,也是假,为什么是假?当然,你不能说在起法之间也说假,起法时你要没有罣碍,没有罣碍,就是假。什么叫做没有罣碍?法起来了有没有效?这法起来管不管用?我们不要管它有没有效,不说假、也不说真,要随缘去起心动念化导众生。正反,各种假法之中,你要用忍来接受这个法,叫忍可;用忍来证得不执着,就是忍证,这就是法忍。先有信忍,再来修这个法忍,这样修了一个境界还有一个境界,下一个还是再做修忍。
(3)修忍:修中观,知一切法理事圆融之忍。别教菩萨于十回向位中修习中观,知一切法事理融和,于中道中忍可忍证,故称修忍。
先去产生信心说一切法空,这种忍功先建立,然后再用一个假观,因为你一下子做不来,先用一个假的名相给你观,你不要执着那个名相、那个法为真,把它看成假,初步学习那个法忍。再来要修,修大乘菩萨的中观。中观,就是空是我们的体,然后因缘来应缘起了法,不是你妄想内心习气所引起的那个妄想念头,那个是不真的。中观,一定要是你心清净了,感召外在的因缘起的法,然后你有忍功、有能力不被这个境界所迷,这才是中观,这是菩萨的境界。有些人以为,内心的妄想习气是一个法,然后你不执着它,这样就是中道,这是错误的。所谓中观,必定是你心清净了、证到空了,平时不会起妄想,一旦有任何因缘起,你都有能力观它,不起心相应的这种忍功。你修这个忍,不必起心相应,为什么呢?因为该相应的,自性会跟它相应,该转它的,你的自性自然会去转它,不必多此一举去起心动念说要做修忍。
在《解深密经》里,文殊师利菩萨问佛:「你这个心无相,为什么会产生相?怎么产生?」世尊回答:「不是我产生。是众生起心,然后它才会产生,对我来讲,等于没有生。」这种非常微妙的佛性,大乘菩萨就是要去体会这些。你现在是在建立基础,如果你连这些都做不到,更高深的佛法,那个化身、怎么相应?你还没有化身出来,妄想就先进去了、执着就先进去了,偏颇、不正当的心会产生,这就障碍你的佛性,这样就不对了。所以,一个心清净的人,才能够谈中观,还没有证到空的人,不适合谈中观;修中观,就是修忍,忍什么?忍从空中产生法,也要法忍,你不要压着它不相应,这样也不对,你要守住空,让你的空性去应缘,让自性去产生法,产生法之际,你也不在意,这也是一种中观的修忍。
修忍,修中观,知一切法理事圆融之忍,理是空,然后产生因缘起事相时,你要达到圆满的效果,圆满的效果,不是你起心动念用妄想去主导,而是放空,放空,你的佛性才有办法去圆融,去调整因缘法。不用一心、无须持咒,你的自性自然会去调整得圆满,这种忍功你修到了吗?诸佛大菩萨为什么可以化身千万亿?因为衪们的这种忍功太厉害了,在理空之间清净无为,因缘来时,衪任随它,一个个去化无量无边的缘,让事情圆满。这种理事、体用,最后达到圆融的忍功,不是用心意念,它是超越心意念。修忍,有时候讲中观,只是在讲有法、无执,看它实相观,这还不能够发展到一切智的忍,而这里就要培养这种功夫。
别教菩萨于十回向位中修习中观,刚刚讲假观,先把一切法看成假的,然后,中观,空之间应缘产生一切法时,你不去执着它,那是中观,空有不二的忍功做得到,就是中观,这是十回向菩萨修的。十回向已经是三十贤位的后面,前面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回向是二十一到三十位阶,把十信位拿掉的话,菩萨地前三贤在修中观,如果你还不到修中观的资格,那就退到修假观,修假观你又学不来,你又执着一切法为有,那你就退到学十住,十住还是要修空观,空观就是否定一切相,绝对空,绝对的否定一切相;假观还是安立一个假名在那里,渐进承认它有法,我看成是假的;到中观道的话,你已经自在了,你可以用清净心去应缘,这是十回向位修习的。菩萨开悟以后,还是要依这个次序来修,并非开悟以后,马上就不得了、成佛了,你不是释迦牟尼佛。今生开悟的登地菩萨,或重新再开悟一次的再来菩萨,都要先修空观、假观,假观差不多了,再修中观空有不二的道理,知一切法事理圆融。
于中道中忍可、忍证,中道,就是空有不二的境界之间,你能用忍功来接受这个法、来证得这个法。中道观是心空法了的人,因缘面对所起的法,无论是一个念也好、一个冤亲债主或众生因缘也好,你自性反应以后,你怎么用忍功,没有习气毛病相随,由你的真性主行,让你的真性去应缘,任你的真性去周整,最后什么事都没有,也无风雨也无晴,这就是修忍。不用一法,佛法的简单处,就在不用一法。不用一法的这种忍功,你要怎么做到?就看你的智慧、看你的习气了。当然要先看习气,你的习气重,忍功起不来,一碰到问题,习气先起来,那还修什么忍?因为你的习气毛病,把要做的忍功,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这样怎么修忍功?所以我们常讲要淡薄习气,淡薄贪瞋痴,不是没有原因的,这是第三个修忍。
(4)正忍:认确实中道之忍。别教菩萨于十地位中次第正破十品无明之惑,于中道之理忍可忍证,故称正忍。
正忍,也可以说是不忍之忍,不必忍了,认确实中道之忍。怎么还有确实或不确实?意思是你做到了,你根本对一切的境界,都自性如如的去面对它,不必用什么法。譬如你在修中观时,有外力障碍你,你觉得身体不舒服,观它假,也没有解决事情,虽然心到这个时候不会乱,但是,身体不舒服,代表你已经相应了。相应什么?阿陀那识还有一点执着那个法,如果真修得好的话,连这一点执着都没有,那就已经超越菩萨的病行,进入金刚菩萨。为什么菩萨还有一个病行?因为众生身有病,所以你也有病;众生心有病,你则心烦;众生心有坏心眼,要害你、让你身体不能自在,那会就受到感召,这种有很多因缘。
确实中道,让我空性殊胜的显露,当阿赖耶识不去执着一切有相,那一切法就起不了作用,这是确实真正的正忍,已经修证到真正的忍,这时就能产生神变,在这之前你还不完全清净,要产生什么神通是不可能的,要八地菩萨才有神通。你问七地不行吗?七地虽是有几个化身,那是当别人想你时,你化的化身,并不是你主观意念要化就化的。我们还没有修到正忍,连修忍都还做不到,对一切因缘,恶因缘,还不能守住你的身,这时示疾是当然的,不能像大菩萨那样自在;正忍做得到的话,不必观空、不必观假、不必观中道,反正都自在无罣,一切法都动不了你,修得好,除了自己清净以外,还可以降伏邪魔外道,从神通、毅力让他们服服贴贴的。这些境界,你要去体会,每一句名相,跟你的心、你的定力、你的忍功都有关系,你要确实证到忍,十地菩萨位各有其忍功要修。
别教菩萨于十地位中次第正破十品无明之惑。无明,真破解的话,还有什么?身体也不会生病了。阿罗汉是可以不生病,但是抵不了业;菩萨会生病,因为菩萨跟众生一体,行菩萨道,你要能忍受这种病痛,不把它当作是一种病痛,心要能自在,照样的生活。你看有些师父一上台就生龙活虎,讲得有声有色,下了台就要打点滴。但是,他还是很自在、无罣,不认为身体不舒服是一种痛苦,这就是修忍。如何从修忍修行里,去融合你的理事体用?慢慢融合,到你修到正忍,就不得了了。十地菩萨位,慢慢一步步的十品无明破解了,于中道之理忍可、忍证,不是只有知道而已,是已经证得了中道之理,空有不二的中道观,你很自在无罣的、轻易的做到了,这是正忍。
正忍波罗蜜要修到这时候才有点样子,地地往上是只有十地菩萨才有的,当然这种正忍有多少?初地、二地、三地,四、五、六地这么慢慢往上前进。在《解深密经》里的地波罗蜜多品,文殊师利菩萨赞叹佛,您讲的这个十地菩萨的所有波罗蜜太殊胜了,那应该怎么从初地、二地、三地这么往上修?修来修去都是观一切法,无所有、不可得的般若波罗蜜,前六波罗蜜再加上方便、愿、力、智这些波罗蜜,满足以后就破解十品无明。这过程是什么?就是修忍功。要怎么忍?不起一法相应的忍,所以你修有为法干什么?除非你已经修到空观,要行菩萨道,所以要修咒语,方便学咒语,进入陀罗尼门,否则除了修忍,还是要修忍。
(5)无垢忍:信证无烦恼染污之清净心之忍。别教菩萨于等觉位中断除无明惑染,而于自性清净心体忍可忍证,故称无垢忍。
无垢忍,从字面看是一点污垢、烦恼都没有。信证无烦恼染污之清净心之忍,这只是信,先发起信心。真的没有烦恼、污垢法?没有的话就成佛了,还是有,但你要看成没有,意思是这样。阿罗汉清净了吗?阿罗汉不是清净,但是,他那个微细的烦恼起来时,他可以观它是没有,他是因为这样悟解脱的,菩萨也是这样。我们不像佛,起心动念都是善的、都是白业,你有时候还有一些贪、贪念,好几期的乐透没有开出来,这一期的乐透有几亿,要不要去买一下?这些念有时候会起来,想归想,不会去做。就是有那个根,才会冒这个念头,还有贪。如果,没有的话,你管它累积几期没有开出来?烦恼、污染法是有,但是,我怎么把它看成没有?没有,你要先忍,修这个忍功,用清净心来对抗不清净的烦恼。
别教菩萨于等觉位中断除无明惑染。修到等觉位就不得了了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就是等觉?等觉位再上去还有一个妙觉,妙觉就是真正的如来。如果再细分下去,如来还有十个位阶。十地菩萨等觉虽不是究竟,但是,你没有得到等觉,更不用谈什么妙觉。要证到等觉位,十方国土来去,你才能到处化导众生、救度众生,培养你的成佛资粮。第一位阶,要先得到等觉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就是等觉位,无上正等正觉的等觉位。这是别教里面,专门对于菩萨等觉位之中,你能够观内心的一些微细微细的烦恼、污垢,用清净心来对治它,使之不起作用。
这种忍功,从理念上去建立,并且去做到,有烦恼,让它自起自灭,不把它看成是一种烦恼,更不影响你的心有罪恶感。犹如五百比丘发宿命通,了知先世罪业,这时你如何用清净心观之?如果你用假观,那还有一个认一切是假的心;如果是正忍的话,无论观到了什么,你不管它假、真,与我何干?以清净心对这个烦恼、染污,根本不起一个法相应,这种忍功,就是无垢忍。从自性清净的心体来讲的话,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如此去观你的一切烦恼污染,这样还会有什么东西存在?没有。所以你要修到可以很自在的面对这些烦恼、污染,甚至过去的不清净心所造的业,你都照单全收,不去分别好、坏,不清净也当成清净一样去观它,因为我站在清净自性这一边来观这个不清净,这不清净是妄想习气轮回的那一边,清净的这一边是我佛性的这一边,你这么去认知,用这种忍功去忍受不清净的烦恼、污染,能够不受它的影响,就是证得所谓的无垢忍。
(6)一切智忍:得一切智,忍可中道之法的最上忍。别教妙觉果佛,断十二品无明惑尽,知一切中道之法,而于此法忍可忍证,故称一切智忍。
一切智忍,断十二品无明,十二品无明是初地以上十二阶位所断尽的无明,故称十二品无明。哪十二位阶,是十地菩萨再加等觉、妙觉等十二品无明。一切无明断尽了,妙觉位、佛果位即得。得一切智,何谓一切智?包括一切神通、包括三身(法报化)、四智(妙观、平等、大圆、成所),懂得世间一切事情,当然你有宿命通、宿命明,你就可以知道无始无劫时空之间,十方国土一切众生的因缘果报,这是神通的智慧;其它譬如讲佛理,《法华经》、《华严经》或是《圆觉经》,大小乘经典你都可以讲。现在我们所谓的活佛,你叫他再重讲一部《华严经》或是《法华经》,能吗?既是释迦牟尼佛再来,具足一切智,他就自然因缘成熟该讲什么经,就讲什么经,这就是具足一切智。
具足一切智,神通变化这一边不去论,那是用观的就可以知道,但是,不论你发问的是什么事,是世间事、出世间事或者出出世间事,祂都可以讲出个道理,让你了解,就像谦卑的须菩提尊者一样,把稀有世尊常常挂在嘴边,释迦牟尼佛就把道理都讲出来。得一切智,包括什么?在《大般若经》里面讲一切智、一切相智、一切道相智。道相智,就是修行的过程,你都要懂。为什么释迦牟尼佛,当生成佛,为什么要从出家修苦行,然后从善行、修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修到四空处定、修到八背舍、九处地定、十遍一切处、空三三昧、陀罗尼门、四无所畏、大慈、大悲、大喜、大舍、佛十力、十八佛不共法,一切三摩地门、一切波罗蜜门,…,这一路修上来,都要真正证一次,证一次就得到一切道相智,这条道路上的一切总总如来都要懂得。
如果说人家问你初禅境界要怎么修?要怎么从这条道路走到初禅境界?你不懂,你说你是不修能马上成佛,无有是处!释迦牟尼佛衪也还要打坐,安那般那沙地法门,还要自己去体验三个月,证到十六种殊胜,犹是不究竟,想要开悟,再继续修苦行,过程之间体会到修苦行不行,放弃苦行。有的人看到世尊不修苦行后悟道,就说不用修、不用坐,那你就错了,世尊衪因为有雪山六年苦行所打下的基础,才产生无量的神通变化。修苦行,是不一定能成佛,但是,你不修苦行一定成不了佛。为什么?因你没有那个基础、那个身,你的色身没有转变,你没有那种神通,没有世间禅定的那种定力、那种解脱知见,这些都没有,怎么成佛?
你要经过一切道相智,这个道包括许多,譬如仙道你也要懂。仙道怎么修?《楞严经》里提到十种仙道,他们怎么修?如何炼阳神?如何长生不老?这些都要懂,否则一个修仙道的人来踢馆,你不懂,怎么降伏他?怎么度他?这修行的每一条道路,虽然不是完美的,你都要走上一趟。
一切的智慧,一切产生的相,法相之间都代表些什么?一切智、一切相智、一切道相智,都要懂。这种忍功怎么学?就是你忍中道之法的最上忍,中道之法的最上忍是什么?就是你修到一切境界、一切顺逆境界、一切内心烦恼都可以摆平了,这是不用一法之中的一法,最上忍,你就自然会从你的心里面产生智慧。
这一段很有意思,知道过程之间菩萨怎么成就,到最后妙觉位,没有叫你去守一法,有守吗?如果有需要守一法,有需要用一法,那就不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叫你忍,忍,忍一切法、忍一切法不要用,不要用你的习气相应,不要逃避不好的境界,不要执着善境界,不执不取,一路走来就这么简单,这是忍可中道之法的最上忍,你就可以得一切智。
这是别教里的,不是通教,也不是圆教里佛才有的妙觉果位。你不要想说你这么用功,未来会得到一切智、成佛,未来娑婆世界还有一千九百九十六个空位在等你,你要赶快用功卡一个位。其实一千九百九十六位的最后一位是韦陀菩萨,他是三劫的第三千位佛,我们都没有希望了,但是不要气馁,有一天你会在他方世界,不知道哪一个世界成佛,你会得到妙觉位,只怕你今生没有建立正确的修行概念。待你修到大菩萨时,你受到诸如来的授记,你在十方国土游学、度众、行菩萨道,哪一天你就会成佛,那这是妙觉果位的,已经断十二品无明惑尽,知一切中道之法,这中道是立基于最殊胜无上的忍法。
而于此法忍可、忍证,如果你忍不了,也不能够许可,一切法加诸在你心里面,你还有微习相应,这样就没有忍可,忍可了又忍证,证得最上忍时,你就可以得到一切智,梵文叫做萨般若智(sarvajña),萨般若智,从最上忍乘的中道、最上忍而得到,这是六忍,这是菩萨完美的一个体性成就。怎么产生出来的?你要去修这六个忍,如果你连信忍都修不进去、连空观都修不来,那你还是处在世间里的,不是在修佛法,还是对有为法有执着,没有办法修忍功。要忍,先从懂了什么都不要去做、知道什么也不去说开始,你忍不住,自己破功了,这个忍就没有修好了。 (待续)
(2006.07.23.讲于法尔)